茶农合作社

2024-10-24

茶农合作社(精选4篇)

茶农合作社 篇1

摘要:分析目前福建省茶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对茶业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总结契约型模式、市场型模式、科层制模式、混合型模式等属性与应用情况,提出茶农合作社发展建议,以为茶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业,发展模式,茶农合作社,福建省

1 福建省茶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福建省境内多山,群峰耸峙,丘陵起伏,山岭蜿蜒,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其成为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等多种茶类并存的产茶大省。但在福建省茶业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茶叶竞争力[1,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经营难度大

目前,福建省茶叶生产依然以农户小规模生产为主,生产分散且规模小;新型的鲜叶采摘设备及加工器械未能及时应用,茶农个体户承受度有限,使生产技术难以规范,产品质量不稳定,安全生产没有保障,既影响制茶的效率,又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这种现象将会长期存在解决“小规模生产”所带来的问题,形成茶叶产业化经营是提升福建茶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1.2 茶叶加工技术尚需不断提高,营销模式更加需要创新

技术创新能力影响茶叶整体竞争力,目前福建省的茶叶生产以茶叶的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为重点。其中,设备创新也是今后茶业发展的方向之一。近几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设备,不断向自主研发的方向发展,先进的制茶机械是适应目前茶产业规模扩大的必需要求,机械化生产不仅影响茶叶生产效率,对茶业整体发展也起着制约作用。因此,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并借助海峡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闽台农业示范点,举办茶博会等措施,从整体上提高福建省的茶叶竞争力,促进发展。

销售规模化是促进茶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中商业品牌化、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销售模式的转变均可列入其中。品牌建设是提升茶产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3],为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茶叶品牌的内在素质和市场的良好形象,需要加强茶叶标准化建设,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做好完整的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记录档案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可以增强品牌形象建设,另一方面又可以对销售模式及服务工作起到辅助作用,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就目前福建省茶叶生产的整体形势而言,与其他茶叶产区相比较,具有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但为了与世界接轨,增强福建茶业的整体实力仍然需要不断完善。

1.3 茶叶管理水平不高

管理水平低下是影响福建茶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苏宝财[4]认为,茶农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与其生产技术效率呈正相关;茶叶生产和经营者的文化水平是福建省茶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越来越复杂的国外和国内市场上,管理者文化层次、管理水平的高低均会对福建省茶叶竞争力的提高产生影响。

1.4 茶业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满足茶业发展的需要

缺乏服务平台是我国茶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外茶商和国内茶商均不了解对方所需,企业发展找不到权威性服务机构提供有效咨询或服务不专业[5]。政府与相关部门应起到积极作用,为推动中国茶业发展的全球化,搭建全球化经营平台,建立现代信息流、物流和服务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2 茶业发展的模式类型

为有效解决茶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管理粗放、组织松散、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逐渐形成茶叶产业化模式,形成利益相结合、相互依存的专业化生产,合作化链接、社会化服务的生产经营体系,有利于茶叶生产效率的提高、品质提升及质量安全控制。而茶树种植与管理模式的确立则是茶叶产业化的重中之重,是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按照关联方式的性质进行划分,产业组织结构的治理机制主要划分为科层制(一体化)、市场化、契约化和混合化4种类型[6]。

2.1 契约型模式

契约型模式一般是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为基本构架,以茶叶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合同制、合作制等利益联结机制,保持高度的社会分工协作,带动茶农专业从事茶树种植,指导分散的茶农遵照高效安全的种植技术规范,提供相应的技术、资金、农资、农机及培训等社会化服务,将茶产业链上游的种植链纳入公司生产规划、产品开发、质量安全控制的技术体系,促进茶产业的种植、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构建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的产业化联动体系,是当前茶叶产业化的主体形式[7]。部分台湾企业在福建省实行此种模式,自身不种植或少量种植茶叶,主要采取订单形式解决原料供给问题,如安溪的富园茶叶有限公司,采取自产兼购方式解决原料供应问题,生产“金壶春”系列产品。此外,由于专业合作组织的介入,开展与龙头加工企业的产销合作及参与市场开发,对保障茶叶产业化中茶农权益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长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2.2 市场型模式

在一些茶区,茶叶企业经济实力较弱,带动能力较差,市场型模式在一定时期仍将发挥作用,茶叶集贸市场牵动、辐射区域内茶农从事茶叶生产及产品开发。市场型模式是以茶叶专业市场为纽带,带动主导茶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并通过合同契约或其他较稳定的经济关系,连接广大茶农,实施产销一条龙经营。但该类型只有区域产品的社会认知度,没有公司品牌的影响力,技术服务和产品研发缺乏保障和动力,茶产品质量与安全难以稳定和追溯。因此,市场型模式只能是当前茶叶产业化的补充形式。

与市场型模式相类似的另外一种茶叶产业化模式为示范区牵动型,即以政府和大型龙头企业集团为主体,以产品资源、技术研发、区位优势为依托,组建区域型产业开发区,把先进管理技术和资金引进茶产业,实现生产专业化、经营企业化和服务社会化,对推进茶业结构调整和茶叶专业化发展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2.3 科层制模式

科层制又可理解为垂直一体化公司制模式,即将茶叶的生产、加工和营销直接集中于一个企业内部,免去许多中间环节,减少各种环节的交易成本,加快投入加工和投入市场的速度。现阶段,茶园经营权流转、规模化种植在广大茶区一时还难以实现,主要涉及种植从业人员结构、地块分散管理、生产要素配置、劳动力供求及投资回收期等不确定、难梳理的因素。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步实施规模化种植。福州雪峰文武农场采用该种模式,集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于一身,形成自产、自销的企业内部一体化机制,实行有机栽培,生产无污染的雪峰高山茶为纯台式乌龙茶,并在福州、上海、厦门等地设立连锁店进行直销。

2.4 混合型模式

混合型模式是指在同一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采取不同的契约结构和治理机制[6]。天福集团是一个以混合型模式发展较为成功的例子。其在原料采购环节,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契约方式;在产品销售环节,采取内部一体化的直销形式,已在全国各个城市设立300家直营连锁店,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日本等国设立50多家茶叶连锁店;建立茶学院,培养技术研究人员和熟练工人,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茶业集团。目前,茶叶产业化需立足农村、农业、农民,将茶农、茶叶加工、茶叶经营企业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茶业生产结构的转变推进一体化发展,形成一种互利互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关系,以科学、有序、高校的产业化体系为目标。

3 茶农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联芳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茶场+农户”的模式进行茶叶生产,以美云星公司的规范管理来带动联芳合作社、茶场及农户的规范管理,该模式是对“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合作社与美云星公司的合作,对提高茶叶成品附加值、带动农户积极性、增加农户收入具有较佳效果。由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和采购,并借助美云星公司的技术加工、品牌推广和销售团队,二者协作配合所产生的效果显著。其中,美云星铁观音冻茶就是合作社与美云星公司的合作成果,保持铁观音的传统风味,承载了铁观音的原汁原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并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但“公司+合作社+茶场+农户”生产模式在目前并未广泛普及推广,其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于解决,如各方利益关系不够紧密,公司管理水平低,合作组织作用未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力度不足等[8]。要加强对合作社的调整和完善工作,以利于福建省茶业不断发展。

3.1 加强茶叶合作社管理,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福建省包括茶叶合作社在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在近几年发展较快,是发展与规范组织的关键时期。加强茶叶合作社自身管理能力、组织与协调各方利益的能力、提高各阶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当前发展合作社的重要任务。若合作社没有良好的管理制度,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合作社内部组织机构不健全、章程制度及财务制度不规范等,是当前合作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此类问题的出现与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有紧密联系。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管理人员所拥有的茶叶管理知识的多少、管理水平的高低、决策与创新能力的高低,与是否能适应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密切相连,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内容。

3.2 茶叶合作社必须正确处理茶农与企业、公司之间的关系,要始终代表茶农的利益

茶叶合作社以合作制带动茶农专业从事茶树种植生产,并提供相应的技术、经济服务和保障;开展与龙头加工企业的产销合作,参与市场开发;维护组织内分散小农户的经济利益和市场经济地位,保障茶农权益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长效性。茶叶合作社在企业与农户之间处于协调位置,要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协调双方的原料生产供给、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并且其建立的原则之一就是“民办、民管、民受益”,要始终代表茶农的利益,形成互动、多赢、互利、共享的权责利益体系。高度协调的产业化合作模式是合作社发展的目标,而茶农是合作社建立的基础和根本。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偏离为茶农服务这一宗旨。

3.3 茶叶合作社必须与市场接轨,并与高校、科研单位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进入21世纪以来,福建省茶业的发展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提高茶叶农药残留限量(MRL)标准,提高福建茶叶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这也成为福建省茶叶出口所面临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一。因此,为适应市场需求,茶叶合作社必须动员合作社成员广泛开展茶叶标准化生产和相关技术规程培训,与龙头茶企合作,切实落实合作社茶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生产信息监督,做到茶叶质量有源可循,提高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加强闽台茶叶交流与合作,学习台湾茶农的新技能、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推进双方的互利共赢。茶叶生产与科研、培训等工作不可分割,集生产、培训、科研为一体的茶叶专业合作社是未来合作社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对合作社的发展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使合作社了解国内外先进的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对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和社员进行技能培训,而且能够及时解决合作社在运行中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和技术难题,是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力量。

3.4 茶叶合作社的良好发展与政府的扶持力度分不开

目前,茶叶合作社整体规模偏小,其服务功能不强,缺乏公共设备、设施,融资渠道狭窄,难以获得金融机构和外部资金支持,此时政府的支持力度决定了合作社的生存。合作社的良好发展,始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支持作用,尤其是在财政、金融、税收、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方面,为茶叶合作社提供发展动力和良好环境,另一方面,有利于合作社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作用并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蒋颖.加强海峡两岸合作提升福建茶叶竞争力[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83-85.

[2]陈荣冰,林秀贞.福建省茶产业概况及其发展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09(2):89-92.

[3]何孝延,谢向英.福建省茶业品牌化经营问题探析[J].茶叶科学技术,2011(1):39-42.

[4]苏宝财.茶农生产性投资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0,30(4):346-350.

[5]刘年艳.中国茶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垦,2006(7):12-16.

[6]黎元生.闽台农业分工深化与产业链整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丁勇,廖万有.茶叶产业化的建设模式及实现途径[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4):16-20.

[8]廖勤明,莫怀鸿.浅谈茶叶专业合作化与广西茶业发展[J].广东农业

[8]廖勤明,莫怀鸿.浅谈茶叶专业合科学,2007(10):170-171.

发展歙县茶业促进茶农增收 篇2

歙县是全国产茶大县, 全县现有茶园26.7万亩, 目前年产茶量达6, 000吨以上, 年茶叶总产值超过亿元。其中, 黄山毛峰、顶谷大方茶位列全国十大名茶。随着茶叶商品化、市场化的推进, 歙县茶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 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 茶叶生产规模普遍偏小。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随着传统集体经济组织的瓦解, 原有的以生产大队为主要生产单位的集体茶厂也随之解体。如今歙县几乎每一户茶农都建立了自己的茶叶初制厂, 这一方面增加了茶农对茶叶生产的固定投入;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农户的制茶技术难于统一, 又产生了茶叶品质不一致的问题, 影响了茶叶的价格。

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同时也决定了茶农在市场交易中的弱势地位。总之, 这种“家家点火, 村村冒烟”的小生产模式阻碍了歙县茶业的进一步发展, 影响了广大茶农的利益。

(二) 茶叶交易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1、集市式的市场组织。

从1984年开始, 随着茶叶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 茶叶由大产品变成了小产品。在初级市场, 茶叶的交易主要是单个农户分散地到附近的集市销售自家的茶叶的方式。一方面由于单次交易的量少, 增加了茶叶的平均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茶农受自身素质和其他因素的限制, 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市场信息, 因此难以平等地分享茶叶的经营利润。

2、茶叶经营的产业链比较长。

茶叶既是农产品也是再加工产品, 其经营的产业链比较长。茶叶从生产到交到最终顾客手中, 需要经过诸多环节, 如图1所示。 (图1)

茶叶经营的产业链很长, 在每一个环节, 都要被中间商剥夺一定的利润, 从而导致茶叶在产区和销区的价格差的拉大。据统计, 在产区和销区, 茶叶价格相差甚远, 有的高档名优茶甚至相差近千元/斤, 普通的大宗茶价格也至少相差十几元/斤。另外, 由于在产区茶叶初级市场的交易较为分散, 政府对其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茶叶商贩时常利用这一“契机”恶意压低茶叶价格, 严重剥夺了茶农的利益。

3、打“白条”现象较为严重。

最近几年以来, 歙县地区众多的茶叶收购商在一定程度上由竞争走向了联合, 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由于这种联合的出现, 茶叶收购商们为了共同的利益, 一方面恶意压低茶叶的价格;另一方面对茶农恶意赊账。有些茶商经常不及时兑现茶农的货款, 他们往往要等到9月份以后甚至过年前后才付账, 甚至有的茶商都不能向茶农付清当年的账款。另外, 还有一些茶商到付账时不直接付给茶农账款, 而是到快过年时以货物的形式向茶农抵债, 但是往往他们的货物价格都比一般商店偏高。即使这样, 茶农还是得买他的货, 否则就拿不到钱。这使得茶农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财富, 有“钱”没法花, 有的家庭除了茶叶之外其他收入很少, 在没拿到茶叶账款之前只好借钱生活, 茶农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歙县茶业面临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 茶叶生产规模小, 茶叶品牌没有做大做强。

歙县由于受山区特殊地理位置的限制, 不仅每个家庭拥有的茶园少, 而且各个家庭拥有的茶园也极其分散, 不便于规模化的经营。歙县有一些名牌茶叶, 如黄山毛峰、顶谷大方等, 但是由于茶叶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产品, 具有较强的替代性, 光有名牌, 没有较硬的品牌还是不够的。此外, 茶叶流通体制还不完善, 大型的流通组织尚未形成, 流通网络仍未健全。茶农无法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 茶叶流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流通成本较高, 影响了茶农收入的提高。

(二) 政府对农村茶叶初级市场的管理不到位。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渐显现。由于规模小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 众多农民之间又难以形成联合, 使得单个的农户在茶叶交易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而茶叶收购商数量相对较少, 基于共同的利益容易形成联合, 他们共同压低茶叶价格, 剥夺农民的利益。同时, 由于当地政府对初级茶叶市场的管理力度不够, 给一些投机商们提供了可乘之机, 严重影响了茶农的利益。

(三) 农业保险制度尚未形成。

农业不仅是产品的再生产, 而且是自然的再生产。由于目前农业生产的规模小, 农业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 单个农户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极弱 (这里的风险主要是指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 农业生产的风险一旦发生, 农民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甚至由此致贫, 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农民的生活质量。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和弱质性, 商业保险机构基本不愿意为农业投保。目前, 农业的风险发生时, 主要由政府提供一定的救助 (救助主要是针对自然风险, 对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只由政府提供少量的补贴) 。总之, 目前农业保险制度尚未正式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使得农业生产的风险主要由农民自身承担, 这便无法彻底消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 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三、发展歙县茶业的对策

(一) 整合资源, 扩大茶园经营规模, 提高效益。

首先, 各农户可以通过和其他农户交换农地的方式使原先分散各处的茶园集中到一处或少数几处,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方便茶农对茶园的经营和管理, 降低经营成本;其次, 各农户可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整合家族内部各农户的茶叶初制厂, 共同出资购买更加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 扩大茶业初制厂的规模, 提高茶叶初制厂的加工能力, 改进茶叶加工技艺,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茶叶的质量, 提高茶业的经营效益。

(二) 加强政府的扶持与引导。

首先, 政府要派专门的农技人员深入到茶叶产区进行实地考察, 对茶叶产区的土壤进行抽样检测, 并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指导茶农科学施肥, 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减少施用化肥的投入。另外, 农技人员要与气象部门合作, 根据季节变化对茶树病虫害进行科学预测, 并指导茶农及时使用低毒且有效的农药 (特别是生物农药) , 从而降低茶叶的农残;其次, 各级政府应出台一系列奖惩措施鼓励农民少用农药或使用低毒农药。如:歙县政府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对本县生产的茶叶的农残进行科学检测, 并对低农残的茶叶实施价格补贴;对农残过高的茶叶征收一定比率的农残费。使农民意识到过量使用农药不仅无利可图, 还会蒙受损失。从而减少农业生产中的农药使用量, 降低茶叶的农残, 打造真正的“绿色品牌”, 提升本县茶业的竞争力, 把歙县茶业的品牌做大做强。

(三) 进一步规范茶叶交易市场

1、完善茶叶初级交易市场。

茶叶初级交易市场上交易的都是茶叶鲜叶和茶叶初制品, 加工深度都不高, 所以其价格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 茶叶收购商们已经达成共识, 他们往往只根据日期来规定茶叶的基本价格, 茶叶销售价格往往因茶叶的相对质量和茶商的偏好在基本价格附近浮动。价格是由茶商说了算, 价格往往偏低。但是, 由于茶叶价格的时效性很强, 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歙县政府在茶季应安排专人搜集茶叶市场信息, 每天给当地各种茶叶制定一个“指导价” (茶商收购茶叶时不得低于此价) , 并专门派乡镇工作人员到各自所管辖的茶区初级交易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为茶农排忧解难。从而从政策层面上解除茶农在茶叶交易中所处的弱势地位, 保护茶农的利益。

2、让茶农参与到茶叶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 减少中间商对农民的盘剥。

政府要引导茶农“跳出”农业发展农业, 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让农民走产、供、销一条龙的道路。实现“一部分农户专门生产茶叶, 一部分农户专门供应茶叶生产所需物资, 一部分农户专门搞深加工, 另一部分农户专搞茶叶的收购和销售”的格局, 让承担着不同职能的农户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此外, 政府要采用农科教结合的方式, 派专门的技术人员以当地学校为场所, 利用周末或晚间对从事不同行业的茶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实现茶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由掌握了专门知识的农民参与, 从而实现茶叶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专业化, 提高茶叶经营的效益, 保护茶农利益。

(四) 加大对茶叶流通市场的管理。

首先, 政府应对本地初级茶叶交易市场上的茶商进行摸底调查, 对违反茶叶市场交易规则, 严重损害茶农利益的茶商, 一旦查出, 取消其收购茶叶的资格。对有茶叶经营潜力却缺乏资金的茶商, 政府应给予金融上的支持 (如适度放宽贷款额度, 给予一定程度的贴息等) ;其次, 政府应牵头培育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茶商, 让茶农在卖茶时有最后一道“保护网”, 从根本上解决卖茶难的问题, 使得“打白条”现象彻底消失。

此外, 各级政府应积极开拓茶业的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要求政府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对茶业的管理, 严格控制茶叶的农残和重金属含量, 统一茶叶的质量标准, 努力开发茶叶新品种 (特别是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茶叶或茶叶饮品) , 将歙县茶业的品牌逐步做大做强。此外, 政府应积极在国际市场上与WTO成员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积极对话, 为我国农产品出口争取有利的条件。

(五) 加强茶文化宣传, 大力发展“茶旅游” (如观光农业) 。

歙县是古徽州府衙所在地, 这里孕育着浓厚的徽文化, 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歙县政府可以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将茶文化与徽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大力宣传, 进一步扩大歙县茶业的知名度。并以现有的茶园为载体发展“观光农业”。

(六)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科学确定农地使用权的转让价格, 保障农民对承包地的收益权。通过土地制度的调整, 使有限的土地有偿地交由有经营能力的农业生产能手经营, 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 让一部分农民“跳出”有限的土地资源的限制, 寻求其他致富道路。

(七) 加快农业生产领域的法律制度建设。

政府应大规模实施农业普查, 条件成熟时可以制定《农业生产法》, 对农业生产中禁用的农药, 违规开垦荒地等事宜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 从而奠定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督的制度基础。此外, 政府还应制定科学的农产品定价方法, 从而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张德元, 何开荫.变迁——安徽农村改革论述[M].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7.

[2]詹罗九, 郑孝和等.中国茶业经济的转型[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3]张琳.提高我国茶业市场竞争力的对策研究——基于杭州西湖龙井茶业发展的分析[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4]赵来.歙县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 2007.5.

[5]赵四平.品牌联盟:茶区茶业品牌企业的集体成长之路 (下) [J].茶世界, 2007.7.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 篇3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 但目前大部分茶区的茶业仅注重初级生产, 产业链较短, 附加值较低。而茶叶产业又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农业产业, 从种植、采摘到加工储运、营销宣传, 涵盖了农、工、商、文等各行业。对具有茶叶产业基础地区的农民进行劳动力转移创业培训, 一方面, 可以依托现有的科技技术资源, 扶植壮大当地的茶叶产业, 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 可以利用现有茶产业的发展基础, 以新建延长茶叶产业链条为对象, 降低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创业风险, 又好又快地开展农民创业培训。笔者对目前茶农培训的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作一探讨。

1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

作为农民创业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涉茶农民的培训, 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一系列授课讲座、参观考察及跟踪指导, 初步激发了农民创业的热情, 也基本形成了通过农民创业带动农民就业, 通过农民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局面。但茶叶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要求很高的技术密集型农业产业, 由于茶叶科技培训起步较晚、力度不够, 目前大多数种茶农民仍然从事简单的茶叶生产, 对新技术和新知识接受及应用程度较低, 特别是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欠缺, 影响现代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1 培训供给和需求状况

从推进劳动力转移的“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到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及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各类专业培训的兴起, 相关部门成立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领导机构, 对培训项目进行组织实施。同时, 国家拨出专款, 扶持留守及返乡农民参加培训, 基本形成完整的农民科技培训和转移创业培训体系。从目前情况来看, 这些项目主要是依靠行政力量推动, 由上级主管部门指派, 相关农技推广部门、涉茶职业学校和科研院所组织实施。这些承训机构长期从事茶叶科技的研究、教学及推广工作, 专业技术力量充实, 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对受训农民开展培训, 取得了一定的培训效果;但是, 每年的培训任务基本由某个机构独立承担, 由于各机构的培训资源有限, 侧重点不同, 培训过程和内容缺乏多样性。培训内容大多沿袭原有茶叶生产加工的技能培训, 并未结合茶叶产、供、销的经济链条需求, 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茶叶的产业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而茶叶生产加工又是一项复杂连续的过程, 对技术培训的跟踪指导要求较高, 各机构独立开展培训以及培训内容、方式不合理的现状影响了培训的实际效果。由于各种原因, 目前参加培训的农民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等问题, 他们乐于接受实效性强、获利快的培训[1], 对长效创业培训积极性不高, 培训过程中抱有应付差事的心态, 培训达不到效果。同时培训的内容沿袭了以往单纯地重科技普及, 忽视对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1.2 资金投入和师资配备情况

近年来, 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对农民创业培训的资金投入, 但经费来源单一, 投入能力有限。农民的经济基础薄弱, 更愿意接受低成本或无成本的培训。目前培训缺乏具体的农业产业项目作支撑, 农民培训资金来源不足。在培训师资方面, 承训机构一般在茶叶生产加工等方面有着较强的师资技术力量, 但对于市场营销、茶文化品鉴, 特别是创业理念及实务等方面的师资力量不足。相对于其他农业产业而言, 茶叶产业是覆盖三大产业的特殊行业, 但是从总体上看, 财政、资金、师资力量等对茶农创业培训的支持力度仍显不足。

1.3 农民创业培训的机制体系现状

当前农民创业培训的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建设相对落后,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创业培训资源的整合与使用效率。缺乏培训需求信息的系统收集, 培训前很少进行调研, 导致培训内容不能完全根据农民创业的需求安排;从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到培训效果的反馈, 没有形成固定的渠道;缺乏相关的评价机制, 评价培训效果往往是从学员档案、培训台账、相关图片及纸质材料完备性来考量, 总结培训效果, 也一般强调培训人次及规模, 这种现状直接导致承训机构投入大量精力去整理制作相关材料, 而忽略培训资源的实际使用效率。

2 创新发展对策

茶农创业培训是以提升茶叶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培训形式。目的是通过培训有茶叶从业基础并有创业意愿的农民, 提高其茶叶生产水平, 扩大茶叶种植规模, 领办茶叶专业合作组织, 创办茶叶企业,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创业型茶农。今后继续开展茶农创业培训,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创新。

2.1 继续丰富茶农创业培训内容, 创新培训形式

据调查, 有58%的农户认为培训内容的适用程度是影响培训效果的最大因素[2]。特别是相对传统的种植生产, 茶叶产业在非农职业技术服务, 如加工、包装储运、茶机使用维护、树立营销品牌网络甚至茶文化的传承发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 应当以围绕茶叶产业运作全过程为主线, 除了开展传统的茶叶生产科技培训外, 还应补充创业理念、职业规划、营销经纪、行业展望、创业风险预测与转移等内容, 以提高培训内容的多样性。所谓茶叶产业界三难, 一是茶叶质量安全的保障, 二是创立茶叶品牌, 三是生产规模的扩大。调查显示, 茶叶培训项目对农户的茶叶生产会产生显著性的促进作用[3]。茶农创业培训工作要针对这三大攻关方向, 根据不同茶区和茶叶生产特点制定长短结合的系统培训计划。培训形式和手段上,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 可以聘请相关专业专家、高校教师或创业成功人士前来授课, 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 综合使用各种手段, 特别是在介绍茶叶种植加工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时, 通过照片、视频展现等促进学员对内容的接受消化, 提高其学习兴趣。同时按照农民不同层次需要采用分类分层培训, 从而有效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 促进茶叶专业合作社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

2.2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农民培训是一项惠及农民、企业和全社会的公益性事业, 具有较强的外部性[2]。培训资金的筹措和投入应该是多方面的, 应积极鼓励培训机构扩大规模, 完善设备, 提高师资力量。杜绝盲目扩大培训规模、档次的行为, 应尽量减少各种启动、命名、挂牌仪式、招待等浪费培训资源的做法[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茶农创业培训体系, 应该按照“谁受益, 谁投资”的多元投资渠道, 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各培训机构实现资源重组、优化。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 茶业协会、茶叶企业和种茶大户多方参与的投资机制。同时引入竞争机制, 优化培训资源配置, 力求培训资源的多元化, 让政府培训结构、高等涉农院校、农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民间教育培训机构、茶叶合作社、茶叶技术协会以及茶产业龙头企业共同参与办班, 培训经费安排与考核结合, 依法审计, 确保有限培训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培训教师的素质是培训效果的重要保证。农民创业培训的任务既要求培训教师有丰富的茶叶从业经验与技术, 又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沟通传授能力。应鼓励教师不断更新行业理念和知识结构, 同时最好能聘请专业人士讲授与农民创业相关的课程, 辅以实际的创业帮扶, 以达到培训目的。

2.3 完善培训组织构架, 建立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价考核体系

配备完善的考察机制和反馈机制。设置评价指标必须以达到培训的目标为基准, 既要有普适的指标, 又要体现个性化。培训人数不能作为单纯的衡量指标, 设置比较符合实际操作的评价指标, 只有评价指标明确、细化, 才能理顺农民培训体系内的组织构架, 真正实现培训效果的有效评价[5]。

2.4 建立培训的长效滚动机制, 增强茶农创业能力的可持续性

参训茶农能否实现成功创业, 既需要更新观念, 学习经营知识, 更需要跟踪服务。因此, 在创业培训过程中, 要鼓励培训教师深入受训茶农的村户, 进行技术指导和信息收集, 通过实际了解茶农需要和培训效果, 并进行跟踪指导, 形成良性互动, 从而为改进培训内容与形式提供参考。同时加强培训后的跟踪指导, 完善各方面的服务配套措施, 从科技和经营角度出发, 在农业投资、生产、营销等环节给予相应的指导, 从而使培训产生更好的综合效益。必要时, 可以选派茶业合作社等创业组织的骨干和有带动性的农民到相关机构长期跟班培训, 帮扶指导, 实践证明, 这种方式对培养茶叶创业带头人具有较好的效果。

摘要:介绍了目前茶农创业培训的现状, 提出了其创新发展对策, 以期促进现代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创新,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星海.浙江茶农素质提升培训的思考[J].中国茶叶加工, 2010 (1) :12-13.

[2]朱媛娇, 张雨.农民科技培训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 (5) :515-518.

[3]蔡靖淑, 宁满秀, 吴小颖.农业培训的产出效应分析:来自福建省茶农的经验数据[J].发展研究, 2011 (5) :72-75.

[4]瞿云明, 吴玉平.山区茶农科技培训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茶叶, 2007 (5) :38.

茶农合作社 篇4

黄祖辉[2]研究茶叶农药残留问题时发现, 茶叶农药残留主要受家庭人口数、茶叶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对农药的认知过程、与外部经济组织的关系、政府支持等变量的影响。诸文娟[3]认为, 达到或者超过某一“门槛面积”, 生产者会自愿进行有机种植。关于种植规模的影响, 朱音等[4]研究表明, 农药施用行为具有显著差异性, 蔬菜种植大户的规范性明显好于分散小户。王瑜等[5]认为,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农户施药行为会变得更为经济合理,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 加强法规宣传, 提高农户用药意识。

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包括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研究上已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体系, Goodwin等[6]对安全农产品供给动机、质量安全管理规制对生存者成本的影响以及生存者对质量安全管理规制的反应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 由于社会条件、生产规模、市场结构、生产者素质等方面的差别, 在我国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检验。Abhilash等[7]的研究证实, 由于农户文化水平不高, 过量使用相同的农药、不合理配比混合农药等现象时常出现。

综上所述, 国内外大部分学者研究了茶农收入、土地规模与茶农施药行为之间的联系。但是, 以上相关研究尤其是中国学者, 仅仅局限于以上多种关系中的两两关系的研究, 并且大多是定性地描述, 只是停留在空泛的政策解读上, 缺乏全面性[8]。该文从实证出发, 研究以上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 从而提出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建议。

1 样本数据来源

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在汉中市重点产茶区茶镇、沙河镇、罗镇、峡口镇、高川镇5个乡镇的农户进行调查。调查涉及农户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茶叶种植、政府监管4个大方面。乡镇内农户的样本抽样方法是根据茶叶局农技办公室人员按照商品化程度推荐后, 再编号随机选取1个村;根据同样的原则在每个村抽取5~10户农户进行调查, 总共发放问卷达130份, 回收110份, 其中有效问卷达104份。

2 茶农施用农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2.1 分析的假设前提

本文分析作为生产者的茶农的行为, 其基本假设前提是茶农生产茶叶行为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他们在生产茶叶的过程中如何施用化肥, 关键取决于如何施用化肥才能使其达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2.2 变量选取与解释

本研究从4个方面进行茶农施用农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主要包括个人因素 (年龄、受教育程度、农药培训情况) 、家庭因素 (家庭人数、外出务工情况、茶叶收入为主收入) 、茶叶种植因素 (种茶时间、农残了解情况、茶园面积、使用农药依据) 和政府监管因素 (农药检测、国家绿色补贴、是否愿意种植有机茶) 。

2.3 计量模型选择

本研究样本数据处理使用SPSS统计软件, 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茶农施用农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设因变量为y, 取值为1, 表示愿意种植有机茶叶, 取值为0, 表示不愿意种植有机茶叶。影响y的m个自变量分别记为X1, X2, …, Xm (1≤m≤12) 。

3 计量模型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 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表1回归系数及检验表归计算, 进过模型计算, 得到影响茶农施用农药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 茶农年龄 (X1) 和种茶时间 (X7) 对茶农施用农药行为的影响达到了1%统计检验显著水平;是否参加农药技术培训情况 (X8) 、是否检测农药残留量 (X11) 对茶农施药行为的影响达到了5%统计检验显著水平;外出务工情况 (X5) 、使用农药依据 (X10) 、是否享有国家绿色补贴 (X21) 对茶农影响达到了10%统计检验显著水平。

注:*、**、***表示统计检验分别达到10%、5%、1%的显著水平。

从回归系数B={b1, b2, ……, b21}的符号分析, 除了家庭人数 (X4) 和家中是否有外出务工人员 (X5) 的符号是负的, 其他变量的非标准化回归系数bi都大于0, 表明随着这些变量的增加, 农户对有机茶种植的愿意程度的发生比[p/ (1-p) ]也随之增大。

为了判定各个影响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需将自变量的系数标准化, 标准化的计算公式[8]如下:

式中, bi为第i个自变量的非标准化回归系数, si为第i个自变量的标准差, i=1, 2, ……, 12。

从标准化回归系数 (表1) 看出, 对农户是否愿意种植有机茶的影响因素中, 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7个, 依次为茶农年龄、茶农种茶时间、农药检测情况、使用农药依据、外出务工情况、农技培训以及国家绿色补贴。其中茶农年龄、茶农种茶时间、农药检测情况、使用农药依据、农技培训以及国家绿色补贴6个因素为正面影响, 外出务工情况是负面影响。

4 结语

本文以汉中市主要产茶区的5个乡镇农户为样本, 采用Logistic模型, 实证分析茶农施药行为的影响因素, 研究得出, 茶农年龄、农药培训情况、外出务工情况、茶农种茶时间、使用农药依据、农药检测以及国家绿色补贴7个因素影响显著。虽然, 农户文化程度和对农药残留标准的认知在分析中不显著, 但是在实际调研中农户普遍文化程度较低, 对农药残留标不能准正确的认知, 也是导致不能正确施用农药的因素。因此, 加大农户农药技术培训, 提高国家绿色补贴, 使广大农技专家深入农村基层, 发挥地域优势, 建立生态茶园和有机茶叶生产基地是减少农药残留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宗懋.我国茶叶卫生质量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茶业通报, 2001 (1) :3.

[2]黄祖辉.茶农行为对茶叶安全性的影响因素[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5 (1) :39-44.

[3]诸文娟.江苏茶农选择有机种植行为的影响因素[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36-39

[4]朱音, 吴林海.种植面积不同的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比较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 2010 (5) :1024-1029.

[5]王瑜, 应瑞瑶.垂直协作与农产品质量控制:一个交易成本的分析框架[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4) :128-131.

[6]GOODWIN, H.L JR., RIMMA.Shiptsova:Changes in Market Equilibrium Resulting from Food Safety Regulation in the Meat and Poultry Industries[J].The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 2002, 5 (1) :61-74.

[7]ABHILASH P C, NANDITA S.Pesticide Use and Application:an Indian Scenario[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9 (165) :1-12

上一篇:卫星信号传播下一篇:摩托车车架模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