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合作社

2024-10-04

蔬菜合作社(共10篇)

蔬菜合作社 篇1

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7月, 目前资产累计1900多万元, 社员468户, 带动种植户2500多户, 设有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基地部、质检部、技术部、销售部等部门, 制订财务、基地和产品追溯等管理制度。2007年, 合作社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达成科研合作协议;同年被葫芦岛市人民政府评为“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008年, 合作社与日本福宁株式会社联合出资1400多万元注册成立“葫芦岛市晶莹蔬菜加工有限公司”, 启动1.4万吨胡萝卜精深加工项目。2009年, 合作社注册“沃达丰”商标, 并获绿色食品认证。2010年, 合作社被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评为“省级重点合作社”。

合作社始终遵循“五统一分”的经营方式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分配原则, 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利益为驱动、服务为保障、市场为导向”理念;通过强化技术指导,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 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增强市场竞争力;设立社员账簿, 登记社员出资额、交易量, 建立盈余返还制度和股利分配制度;提供全方位综合配套服务, 把服务渗透到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 解决社员的后顾之忧, 保障生产顺利发展;加强市场信息收集与共享, 拓展销售渠道。近年来, 合作社在大连、长春等地建立了稳定的直销点, 免去中间环节, 减少利益流失。2009年, 胡萝卜市场疲软, 合作社以直销点为基础, 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销售胡萝卜1.2万吨, 避免了积压损失, 保护了社员和广大农民的利益, 实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承诺。

理事长:张玉秋联系电话:15124256789地址:葫芦岛市连山区高桥镇

蔬菜合作社 篇2

(一)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在4月份会同局综合科对我局上报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的可研报告进行修改,到吉林省国家项目投资评估中心进行重新评估。该项目省发改委原批复400万元,现修订为30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项目的申报、评估、批复工作。

二是做了安图县棚膜蔬菜产业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工作。此项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三是完成安图县20XX年科研育种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该项目在5月份由县财政局农村科上报。

(二)棚膜经济建设

一是做好棚膜蔬菜基本情况调查工作。我站于5月份下到各乡镇进行棚膜蔬菜种植的调查摸底工作。对明月镇、松江镇和二道镇进行重点调查。全县棚膜蔬菜建设面积11亩,其中温室大棚74.4亩,大棚1079.7亩。在大棚1079.7亩中,钢架大棚859.4亩,木架大棚220.3亩。对明月镇的河东村、福林村、光兴村、龙林村等几个棚膜蔬菜种植专业村进行调查。其中龙林村属于韭菜种植专业村,韭菜种植面积达到120亩,其销售70%销售到延吉市,20%销售到敦化市,10%在安图销售。福林、光兴为水芹菜种植专业村,种植面积达到345亩。

二是做好20XX年棚膜蔬菜建设工作。我站在5、6月份对全县棚膜蔬菜摸底调查,经实地调查全县温室实有面积74.4亩,大棚面积1078亩。截止目前,全县完成温室建设25亩,完成工作任务的36%,完成大棚建设130亩,占总任务的82%。就目前此项工作进展来看,今年要完成70亩温室建设任务困难较大,大棚建设基本能够完成。

三是认真完成蔬菜产销情况调查与上报工作。按照州蔬菜办的要求,认真做好了蔬菜产销情况调查工作,能够按时完成上报工作。

(三)蔬菜生产技术咨询服务及科技人员培训工作组织科技培训工作。

20XX年,共举办农村科技人才培训4次,发放培训资料300套,培训科技人才300人。重点开展了以蔬菜、马铃薯、水稻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多渠道、多样式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圆满的完成了培训任务。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检测工作

蔬菜合作社 篇3

与李光福一起来到梨园村的蔬菜种植基地,笔者看到,大棚内满眼翠绿之中,一颗颗西红柿娇艳欲滴,着实诱人。40岁的李富军正在和工人一起采摘、装箱。看到笔者的到来,他随手摘下一颗西红柿让笔者品尝,并带有几分自豪地说:“俺可是合作社的早期会员,如今,种植大棚西红柿有8个年头了,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

梨园村的大棚西红柿经历了由333平方米的试验田到现在的40万平方米规模种植的变迁。2009年,在当地政府的号召下,梨园村率先成立了安阳县韩陵梨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当时,合作社有8户社员,每户投资7万余元,开始了大棚西红柿种植之路。5年间,合作社不断摸索、不断进步,如今已发展社员130多户,合作社的西红柿更是凭借“纯天然、无污染,个头大、色泽艳”的优势,逐渐打开了销路,在安阳叫响了“梨园品牌”。

桂林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 篇4

1 发展现状

自从进入了2007年,我国开始颁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内容,桂林政府部门开始围绕这一产业进行开展计划,通过对政府员工的知识培养,开始引导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机制,同时能够促进桂林当地政府和我国政府经济持续发展。到了2014年,桂林市注册登记蔬菜专业合作社意境达到了40家,其中桂林专业合作社就有2家,蔬菜专业合作社意境占领了整个市场吗,同时稳定了桂林地区蔬菜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助农增收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合作社在很多地区意境得到了应用,主要是围绕成员需求实施合作服务模式。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实现产销一体化,同时还可以帮助更多的农民解决农耕问题。合作社的种类比较多,但是单纯提供技术服务的合作社比较多,当然也会有发展比较松散的合作社,也有社员入股利益联结紧密的合作社。目前合作社主要从单一服务项目转向统一生产管理路线,规模在不断扩大当中,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大部分社员都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随着合作社的发展,社员的意识在不断加强。

2 存在问题

2.1 机制不健全

经过初步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桂林市40所蔬菜专业合作社管理规范、运行正常、带动力强、效益好的合作社仅有3家,占总比例不到10%,其余基本有名无实。有很多合作社在开张后并没有进行其他活动,导致合作社的利益机制并不健全,管理制度相对比较混乱,合作社都是由法人说的算,合作社服务管理比较差,内部经常会出现管理混乱现象。

2.2 社员素质不高

很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是经济意识较强的菜农,他们拥有比较高的合作精神,整体文化程度不太高,对发展合作社热情较高,但普遍文化层次不高,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低,合作社在发展水平上还有所欠缺。

2.3 利益联结松散

合作社和社员之间是需要形成一种合作的关系,一般都是免费提供技术,集中组织销售等形式为纽带,财产分配关系不够明确,大多数没有实行二次返利,也没有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最后导致合作社出现了“有利则合,无利即散”的结果。

3 发展建议

3.1 加强专业合作社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合作社队伍建设需要整合相关资源,同时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培养方式,市场竞争激烈是导致合作社队伍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了能够让蔬菜专业合作社能够稳定发展,素质人才管理人员可以合理地建立培训制度,把终点放在合作社发起人和带头人的教育上来,提高他们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管理水平。让社员们能够懂得蔬菜相关知识,经常授课于社员们,逐渐把蔬菜专业合作社队伍壮大起来,帮助专业合作社能够顺利发展,并且为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措施。

3.2 推进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营

为了能够推进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营能够正常运行,需要把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发展壮大需要从内部做起,尤其是对内部社员进行改造引导,促进其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让他们能够成为上联市场、下联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实体,成为各级党政部门发展经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纽带和帮手。同时我们需要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章程进行完善,建立一套属于自身的合作社,要求围绕着管理进行设置,建立健全成员大会,还需要建立监事会制度,加强民族管理推行蔬菜专业,这样一来蔬菜专业合作社能够在桂林以及其他地区得到广泛运营,按社员意见选举配备合作社管理人员,真正让有威信、重责任、能力强、重开拓的人带领广大社员发展生产、共同致富,尽量避免出现少数人利用合作社套取项目资金的现象。

3.3 保障专业合作社运行经费

一般专业合作社主体都是农民,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选择资金保障措施。而且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在桂林市蔬菜的价格浮动不是很大,对此,一是要对社员人数较多、管理规范、效果良好的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资金补贴或者奖励。二是要围绕产业,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服务,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逐步壮大其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J].农村工作通讯.2014(03).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先锋队.2013(34).

鲜惠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简介 篇5

基 本 情 况

阳城县鲜惠蔬菜农民合作社是阳城县八甲口镇美泉村的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该合作社于2010年4月1日挂牌成立,经营性质为股份制农民合作社,目前入社社员75户,带动农户100余户。该合作社拟实施阳城县开发区2011年“100栋日光温室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新技术推广项目”。

阳城县鲜惠蔬菜农民合作社地处阳城县八甲口镇美泉村,该村全村1120口人,耕地面积603亩,其中水浇地400亩。美泉村位于芦苇河下游,土地平坦,水源充沛,日照充足,发展现代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村庄四周阳翼、晋韩、八芹公路交叉联网,候月铁路、阳城火车站仅千米之遥,依山傍水,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商品集散,快速便捷。尤其是美泉村已建有出水量达每小时80立方米的深井和一座以秸杆为原料的大型沼气站,为大棚蔬菜实现滴灌节水技术和无公害施肥以及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为了实现转型发展,大幅增加农民收入,鲜惠农民专业合作社审时度势,充分发挥本村河滩土地优势,2010年与山东寿光三元朱村达成技术合作伙伴关系,规划2013年以前总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400亩蔬菜大棚,不断向现代化规模农业迈进。今年已流转土

地100余亩,初期投资5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高质量日光温室大棚100栋,大棚采用无柱式钢骨架设计和复合式保温墙体,承载能力强,寿命长,采光时间长,土地利用率高,目前聘请三元朱村技术人员2名,常驻合作社,进行蔬菜生产技术指导,已经全部栽植了西红柿、茄子、西葫芦、黄瓜等反季节蔬菜,安排农村劳动力70余人,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可达300余万元。

蔬菜合作社 篇6

关键词: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经验,做法

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 特别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 浦江县杭坪镇党委、政府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进行了尝试, 他们的很多做法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不谋而合,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笔者有幸参加了一个有关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活动, 对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有了一些了解, 这里就其成功经验作一个粗浅的总结。

一、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

浦江县杭坪镇寺坪村位于壶源江上游海拔600多米的高山上, 全村现有174户, 465人, 有耕地378亩, 山地185亩。1996年在杭坪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 村民尝试种植了80亩茄子、萝卜等高山蔬菜。由于是反季节蔬菜, 十分受市场的欢迎, 亩收入达到1500余元, 比种稻收入增加了5倍以上。第二年, 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20亩, 随后逐年扩大。

2003年3月, 为了进一步扩大高山蔬菜产业以及规避或减少农户分散经营的风险, 在上级有关部门和镇政府的牵头下, 寺坪村成立了全县第一家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浦江县“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 初步形成了“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在合作社的直接带动下, 到2003年, 全村所有的田地全部种上了蔬菜, 连同复种面积达到500亩, 蔬菜品种有茄子、萝卜、长瓜、四季豆、蕃茄等十余个, 产品远销上海、江苏、杭州等地。

在合作社的直接带动下, 在杭坪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 利用山区地理环境优势, 杭坪镇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种植。2004年, 全镇种植高山蔬菜4000亩, 收入1100余万元;到2010年, 建立了20多个蔬菜基地, 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

在合作社的直接带动下, 目前, 浦江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18000多亩, 高峰期每天采收量达到400余吨;全县已建成山地蔬菜核心示范基地4个, 面积达1180亩, 其中标准化钢架大棚87亩、微喷灌设施面积1160亩;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品基地认证的面积有5000多亩, 通过有机转化产品认证的面积1170亩。并且, 高山蔬菜种植已经开始向杭坪镇交界的桐庐、建德山区幅射。

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 带动了本村、全镇乃至全县高山蔬菜产业的大发展, 为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 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金华市首批农村示范性专业合作社, 2006年, 又成为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2007年2月被金华市政府授予金华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 2007年5月和12月人, 分别被市农业局和市供销合作社授予三星级 (最高级别) 和五星级 (最高级别) 合作社。近年来, “壶江源”牌高山蔬菜通过了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每年都被评为省农博会金奖, 2008年还被评为省“名牌”农产品。2010年4月30日, 杭坪镇政府及其所属的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同上海市江桥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紧密型基地对接协议书, 成为该公司在金华市的第一个农副产品紧密型生产基地, 拿到了“壶江源”牌高山蔬菜进入“上海世博园区”的入场券。2011年, 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浙江省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高山蔬菜产业的经验与做法

1、坚持富民强农是根本

合作社能够做好、做大、做强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以富民强农为宗旨, 发展高山蔬菜, 就是因为高山蔬菜的收入比种稻收入高5倍以上;做大规模是为了降低产供销成本, 增加农民收益;实行全方位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是为了让农民放下包袱, 放手大干;抓质量、创品牌是为了提高产品知名度, 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高单位产品的收益;重培训、引技术是为了让菜农掌握科学的种菜技术, 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益……。几年来, 高山蔬菜收入每亩都在4000—5000元左右, 最高的亩收入达7000元以上。

合作社的所作所为, 紧紧围绕“富民强农”四个字, 得到了广大农户的信任、拥护、支持。合作社的威信不断提高, 办事更加顺利。

2、立足本地、因地制宜是基础

寺坪村5个自然村分布在海拔600多米, 长约1公里的高山上, 且有较多的山垄田和旱地, 地理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种植高山蔬菜。由于地处偏辟, 杭坪镇的经济基础一直较差, 村民渴望早日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1996年, 杭坪镇党委、政府认为该村种植高山蔬菜条件得天独厚, 决定把高山蔬菜生产作为该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当年就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从此, 该村走上了高山蔬菜种植的路子, 且越走越宽广。

2003年合作社成立后, 结合杭坪镇是个山区小镇、浦江多山地以及杭坪镇还是浦江饮用水源保护区, 不适宜发展工业和高能耗农业的实际, 作出了千方百计做大规模, 以高山蔬菜生产为契机,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决策。经过十来年的努力, 浦江高山蔬菜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80亩, 到2004年的4000亩, 2010年更是发展到了18000多亩, 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3、依靠科技是关键

一是加强对菜农的技术培训。每年举办5—7期技术培训班, 邀请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专家教授以及市县蔬菜专业技术人员授教, 提供生产经营技术与信息, 使社员和菜农掌握科学种植技术。“哪些农药可以用, 哪些农药绝对不能用?”“可以用的农药安全间隔期为几天?”“怎样做才能达到绿色蔬菜的标准?”……这些无公害高山蔬菜生产问题, 菜农们都已了然于心。

二是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合作社已建成山地蔬菜核心示范基地4个, 面积达1180亩。合作社先后从浙江省农科院引进了优良品种、穴盘育苗、滴灌技术、频振式杀虫、生物源农药、避雨栽培、嫁接栽培、稻菜轮作等多项新技术。示范基地试行后每亩可节约成本1500元以上, 每年可增产9600吨无公害蔬菜, 增收900多万元。通过示范基地的“以点带面”幅射, 带动了全县蔬菜基地应用新品种、新技术面积达85%以上, 大大提升了全县蔬菜产业的绿色化程度和科技含量。

4、严格规范管理是保障

一是运作规范化。合作社于2003年3月经县工商局正式登记注册。合作社名称、股金设置、制度建设、民主管理、盈余分配等都符合《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要求。合作社工作责任制、理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财务管理以及二次分配等制度健全, 并执行到位。合作社实行独立核算, 财务公开、会计资料完整。合作社严格按照《章程》运作, 社员大会每年召开2次以上, 理事会会议每月召开1次以上, 理事会、监事会活动开展有序经常。2003年, 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被金华市政府授予首批农村示范性专业合作社, 2006年, 又成为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2007年2月被金华市政府授予金华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 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是生产标准化。合作社对下属基地实行统一落实基地、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商标品牌、统一收购包装、统一市场销售。在运作过程中严格执行生产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以及标准化生产模式。生产技术上全面推行《浦江县无公害高山蔬菜技术规范》等5个生产规程。合作社对社员的农业投入品实行统一采购, 并调运到基地、供应到社员和菜农手中, 全年投入品统一采购比例达90%以上。2005年建立完善了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建立了蔬菜质量检测中心, 配备专人对各基地产品随时予以源头抽查检测, 确保产品的优质安全。

5、市场化经营是手段

一是抓产品质量, 增强市场竞争力。合作社通过宣传教育使社员和菜农认识到产品质量是生命, 只要有好的质量, 才会有市场, 才能有好的经济效益;全面推广无公害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邀请专家讲课培训, 聘请技术人员长期蹲点指导, 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加强田间管理, 使蔬菜长势好、产量高、质量好;统一向农户供应农药、化肥等投入品, 抓好蔬菜源头检测和产品收购检测, 不让不合格产品进市场。

二是抓宣传广告, 提高产品知名度。合作社实行品牌化经营, 统一使用“壶江源”牌商标, 对社员产品实行定点收购, 统一收购价格、统一品牌包装、统一调运销售, 产品主要销往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宁波、义乌等地, 并进入杭州联华超市和上海济洪农产品配送中心;合作社积极参加上海、杭州、金华、丽水等地农产品展示展销会, 并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承办了浙沪绿色高山蔬菜产销对接现场会和浙江省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现场会, 使“壶江源”牌高山蔬菜声名远扬, 走俏市场;合作社还经常邀请上海、杭州等地大型农贸市场负责人前来基地实地考察指导, 建立好市场销售网络, 使得壶江源牌高山蔬菜每年都能很好地进入沪、杭等地市场和超市, 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03年以来, 壶江源高山蔬菜基地成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壶江源牌高山蔬菜通过省绿色农产品和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论证。2005年获金华市优质农产品金奖, 2003年以来每年都获得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 2008年荣获浙江省名品正牌农产品称号。2010年“壶江源”牌高山蔬菜进入“上海世博园区”, 成为世博园区工作者的美食。

三是延长产业链, 减少蔬菜生产风险。合作社有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体系, 2005年合作社建立了日加工能力达30吨的脱水干菜加工厂, 2006年建造了库容为4500立方米的蔬菜保鲜冷库。产业链的延长, 减少了全县高山蔬菜的生产风险, 为增加菜农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6、政府介入是助力

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产生、发展的过程中, 到处都有政府的影子。是杭坪镇党委、政府立足本地, 指导寺坪村种植高山蔬菜;是政府引导成立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是政府制定《浦江县无公害蔬菜生产规程》等5个生产规程, 统一标准, 引导蔬菜产业步入正途;是政府牵头与江桥批发市场签订紧密型基地对接协议;是政府尽力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和帮助……可以说, 没有政府的介入, 就没有专业合作社, 就没有专业合作社的今天。

目前, 浦江县高山蔬菜产业已经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全县高山蔬菜产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黎明:山巅“小蔬菜”做成“大产业”[N].今日浦江, 201103-16.

蔬菜合作社 篇7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在生产发展上, 武隆县绿林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五统一”的生产发展模式, 与市内7家企业签订订单 (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 , 加强横向联合, 形成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合作社种植收入和加工增值返利成为社员增收的重要来源。2008年在4乡3镇12个村种植辣椒2876亩, 15个村种植榨菜4460亩, 收购社员产品13026吨, 社员实现收入825万元。合作社加工收入逐年增加, 2008年实现加工收入92万元, 社员二次返利可达60万元以上。

基地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标准化种植得到强力推进

合作社和乡科协联办的农村科普推广示范基地, 自2006年开始实施到2008年, 已经在凤来乡高楼村初具规模, 种植面积2000亩 (两季种植) , 其中辣椒1000亩、榨菜1000亩。示范基地内农户亩均收入达4000元, 户平增收8000元;比基地外农户亩均收入高1000元左右。通过该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全乡以及相邻3乡3镇农户12000余户, 标准化种植辣椒5000亩、榨菜8000亩, 农户种植收入增加1500多万元。该示范基地已成为武隆县西北经济区农业科技推广的示范工程。

合作社加工能力不断扩大,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合作社建有榨菜加工厂1个, 年加工能力5000吨;自建酱园厂一个, 年加工能力100吨;自建辣椒烘房一座, 日加工鲜椒30吨。合作社通过农民土地入股, 先后在凤来乡狮子村、高楼村流转土地1252亩。合作社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按照农民土地入股取得“三金”收入的模式, 专业合作社将入社土地进行统一规划, 专业合作社按照“五统一”的要求进行种植, 农户按照产量取得劳动报酬, 产品销售后扣除种植成本和管理费用的结余, 农户以股金、专业合作社以投入的资金参与利润分配;年终盈余进行二次返利。

突破资金瓶颈, 加快蔬菜冷链运输建设

目前合作社抓住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农村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体系的机遇, 积极与农村商业银行协调、合作, 通过担保中心提供担保和反担保, 获得武隆县农村商业银行授信100万元。合作社将充分利用这次机遇, 加快蔬菜冷链运输项目建设, 拟投资150万元建设冷藏库1座, 容积200立方米, 为合作社蔬菜销往市外、沿海地区创造条件和提供质量保证;也彻底解决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瓶颈问题, 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承接党的惠农政策的重要载体, 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平台。

地址:武隆县凤来乡街上

邮编:408537

联系人:余应刚

蔬菜合作社 篇8

一、北京市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分析

(一) 北京是全国蔬菜的供应基地, 北京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竞争对手是全国的蔬菜生产合作社

蔬菜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 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北京作为一个有着2069.3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对蔬菜的需求量巨大。据不完全统计, 2011年北京市日均上市蔬菜量达到了2.26万吨, 全年就需要825万吨。2012年, 北京市蔬菜产量 (包括食用菌) 为279.9 (万吨) , 同比下降5.7%。这如此大的缺口, 需要靠全国来供应。

近年来,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 成效显著。《全国蔬菜重点区域规 (2009—2015年)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统计资料显示, FAO统计, 2006年中国蔬菜产量占世界的49.6%, 居世界第一;农业部统计, 2007年中国蔬菜播种2.6亿亩, 总产量5.65亿吨;2010年播种面积2.3亿亩左右, 产量为5亿吨, 人均占有量由170公斤左右增加到370公斤左右, 常年生产的蔬菜达14大类150多个品种。

随着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和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开通, 依托气候、区位优势, 沿路、沿海、沿边建立规模蔬菜生产基地, 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蔬菜产业已经从昔日的“家庭菜园”逐步发展成为主产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保供、增收、促就业的地位日益突出。

2007年蔬菜播种面积列前十位的省区 (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四川、江苏、湖南、广西、湖北、安徽) 播种面积都在1 000万亩以上, 共计1.68亿亩, 占全国的64.6%;产量共计3.86亿吨, 占全国的68.4%。

赵友森、赵安平、王川的《北京市场蔬菜来源地分布的调查研究》指出:“河北、山东、辽宁既是在区位上与北京最为相近的省市, 又都是蔬菜生产大省, 逐步发展成为北京的‘外省菜园子’, 基本占到北京周年蔬菜供应总量的60%以上。”这篇文章还指出, 天津、内蒙古、湖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和甘肃也是供给北京蔬菜的生产源地。北京自产的蔬菜供给北京的数量只有10%的比例。这一结果表明, 全国蔬菜主产省区前十位的蔬菜大部分都是北京市场的供应地。换句话说, 北京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竞争对手是全国的蔬菜生产合作社。

(二) 外埠地区把发展蔬菜产业供给北京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 地理气候和区位优势明显, 产业竞争力强

全国很多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把发展蔬菜产业供给北京市场作为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例如, 安徽省《金寨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提出:“提高产品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 紧抓当前北京市农委帮扶金寨的大好机遇, 提高产品进入首都市场的份额。”河北省《徐水县2010—2015年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在市场分析与产业定位提出:“从北京市场的需求层次上看, 既有宾馆、饭店对高档次蔬菜的需求, 也有百姓生活对大众化蔬菜的需求;需求品种上, 既有北京当地人的蔬菜品种需求, 也有来自全国和全世界各地不同人对蔬菜的消费习惯和品种需求。因此, 北京对蔬菜的市场需求品种繁多、层次广泛, 市场容量巨大。”《河南省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年) 》提出:“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实现由蔬菜生产大省向蔬菜强省的跨越。”

如果再列举下去, 在全国范围内还会查找出更多的省县区, 把北京市场作为市场定位的目标, 而提出了蔬菜产业发展战略。我们综合考虑地理气候、区位优势, 从全国讲, 就有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长江流域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六个优势区域。这六个优势区域的区县参与到首都蔬菜市场的供应上来。我们不考虑基础设施、科技和投入的因素, 就区位优势一项而言, 北京的蔬菜生产就处在了劣势, 蔬菜合作社的发展就处在了不利的竞争位置。

二、北京市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生产规模过小的问题

北京市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 面临的最大挑战, 主要还是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蔬菜专业合作社总体上还处在发展中的初级阶段, 规模“小”、“散”、“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小农户来说, 自身缺乏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 面对的一定是“高合作成本和低合作收益”的结局。规模小, 意味着自身经济实力不强, 基础设施落后, 经费紧张, 贷款融资难, 带动能力不强, 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无法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例如房山区截至2012年末, 成员在20人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101家, 入社成员12341人, 带动社外农户18 871户, 成员出资15 169万元。100名以上成员的合作社有46家, 占45.5%;50~100名成员的合作社有20家, 占19.8%, 20~50名成员有35家, 占34.7%。这表明, 合作社人员规模较小。

101家合作社中, 成员出资总额比重排在第一位的是1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 有39家占38.6%;第二位是10万元~50万元的合作社, 有23家占22.8%;第三位是10万元以下的合作社, 有20家占19.8%;第四位是50万元~100万元的合作社, 有19家占18.8%。101家合作社中, 资产总额不足500万元的合作社有81家占80.2%;超500万元的合作社有20家占19.8%。这表明合作社出资规模小。

出资规模小, 必然生产规模小, 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低, 无法采用新技术,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这反映出北京市的农民合作还处在一个初级的发展水平阶段。尽管没有把蔬菜合作社的具体规模数量划分出来;但是, 我们就以目前的出资水平看, 也满足不了现代化设施蔬菜装备的基本要求。

目前, 小型的蔬菜合作社建设的多数还是小型的日光温室, 设施内生产仍然以人力为主, 劳动强度大, 工作环境差, 效率低。没有大规模的合作资金, 就无法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化的大型温室设备。

(二) 蔬菜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蔬菜生产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北京市蔬菜产业不断萎缩的重要原因, 就是投入高、生产成本高、风险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蔬菜合作社在初期的发展阶段, 还没有能力解决“三高一弱”这一个突出的问题。

蔬菜成本高, 一是表现在高于粮食种植成本 (见下表) 。

单位:元, 每亩

数据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2008年。从表中可以看出, 2007年, 仅是露地蔬菜番茄、茄子、黄瓜和甜椒的总成本就高于小麦和玉米很多;其中, 主要是人工成本蔬菜要高于粮食作物很多。这也说明蔬菜产业是高投入产业。蔬菜成本高, 二是表现在北京的蔬菜收益与周边地区蔬菜成本收益率相比, 收益率低。穆月英等指出:“北京市黄瓜的成本收益率除与郑州接近之外, 远低于天津、石家庄、济南和沈阳的水平, 其他三种果类蔬菜的成本收益率方面北京也没有表现出优势。这表明与周边地区相比, 北京果类蔬菜产业在收益方面不具有优势。”

(三) 蔬菜产业竞争力弱的问题

蔬菜产业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北京市农民蔬菜合作社产业竞争力薄弱表现在自身的资源没有优势或者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的条件下, 产品质量不高, 管理水平落后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自身资源不足表现在北京是一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城市。人均占有量只有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北京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40%, 而蔬菜用水量又是农作物中需要用水量总高的。蔬菜合作社普遍没有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的技术。这一缺陷, 降低了蔬菜产业的竞争力。

蔬菜产业具有鲜活易腐、不耐贮运, 生产季节性强、消费弹性系数小, 高投入、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大的特点, 要改变这状况, 就是要发展设施蔬菜。而北京市蔬菜产业设施与国外和国内先进的设施农业比, 起步晚、差距大, 科技含量低, 在建设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在温室建设中, 存在着温室基础不牢, 没有按照标准建设的问题。

蔬菜设施建设的日光温室 (大棚) 。这些温室仅仅具备一些保温和防雨的功能, 不能对光、温、气进行有效调控, 温室的设计和建设也不尽合理。在这些温室中不能开展机械作业, 温室也不具备环境因子的调控功能。最终结果是投入不少, 但是产出不高。

现有的设施蔬菜结构也不合理。温室面积只占总面积的23%, 大棚占近38%, 中小棚占近39%。现代化的温室比例不大, 除少数科技示范园区外, 体现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特色。不但现代化的设施面积所占总面积比重小, 而且绝大多数农业设施简陋。

蔬菜产业的最终出路, 在于农业的机械化。目前的生产仍然以人力为主, 劳动强度大, 工作环境差, 效率低。随着温室大棚建设得越来越多, 大棚耕作机械短缺和不配套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现有的大棚耕作机械机型既不多、应用也不方便;适用大棚的小型耕作机械产品结构笨重、不便操作;设备的适应性较差、可靠性和耐久性低, 使得大棚内的边角地带无法工作、漏耕严重、生产效率低。

由于设施蔬菜结构简单、单一, 导致设施内的产品品种单一, 体现不了首都农业的发展特色, 栽培管理主要靠传统经验, 致使产量低, 品质参差不齐和品质差, 缺少完善的栽培技术和适栽品种。

设施蔬菜还没有发展有特色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植物, 如香料、特种植物、工业原料植物、药用植物和名贵观赏植物等。培养和管理主要靠现有的经验, 与设施蔬菜所要求的数量化和指标化生产管理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这些不利的因素影响蔬菜产业化的发展和规模效益的提高。

蔬菜生产的主体, 农民的科学素质低下。由于我们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教育体系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导致我们的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水平不高, 阻碍了农民学习、利用和管理设施蔬菜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北京市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的建议

(一) 发展北京市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 要选择区域合作的发展战略

面对全国竞争首都蔬菜供应市场的现实局面, 我们要面对现实, 建立合作共赢的模式。最初先建立“首都蔬菜产业圈”, 形成环渤海地区的合作发展机制。北京市蔬菜产业与环渤海省区的蔬菜生产存在着很强的竞争关系。我们要把这种竞争转化为合作的关系, 形成双赢的局面。

北京市和环渤海各省区互有需求, 这是区域合作的基础和动力。为了实现蔬菜生产的最佳配置, 避免恶性无序竞争的局面出现, 我们建立的“首都蔬菜产业圈”, 可以促进环渤海地区蔬菜产业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形成综合竞争优势。首先, 政府间建立区域利益协调的长效机制, 包括建立合作的规则和制度。其次, 合作内容包括建立信息基础设施系统、生产联动调配系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系统, 加大蔬菜新品种的研发、示范与推广。再次, 建立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的“首都蔬菜产业圈”利益分配创新机制, 使得蔬菜产业一体化发展有了经济保障。在“首都蔬菜产业圈”内, 生产形成优势互补良性发展格局, 促进专业合作社的蔬菜生产从无序竞争到有序发展。第四, 选择北京市、区两级的蔬菜示范合作社, 与环渤海地区的蔬菜合作社建立联合社, 共同探讨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第五, 在“首都蔬菜产业圈”的基础上, 探索与全国其他地区合作社共同发展的模式。

(二) 支持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直销, 大力培育和发展蔬菜产业

一是发展蔬菜标准化、专业化的生产基地。将北京市的蔬菜基地建设和环渤海蔬菜基地的发展统筹考虑。突出北京特色、地域特色和产品特色, 实行差异化生产。蔬菜基地的建设与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相结合, 通过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蔬菜基地的发展。二是加强设施蔬菜建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直销带动设施蔬菜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以销带产、订单生产的直销, 开展产供销、农科教一体化经营, 就会发现不足;就有了拓展设施蔬菜发展空间的愿望, 就有了发展的动力。

(三) 解决蔬菜合作社规模过小、附加值低的问题, 就要延长合作社蔬菜产业链条, 加快促进产业融合

一是大力发展蔬菜产品加工业。合作社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 根据发展需要, 采取成员出资、合作社联办、吸收社会资本入股等多种方式, 兴办蔬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项目, 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更多地获取加工环节的利润。将合作社的产品优势与龙头企业的资金和市场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委托加工、合作办厂等多种合作方式, 共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实现互利双赢。二是大力拓展产品销售渠道。采取自办销售网点、与其他合作社联办销售平台等多种途径, 进一步完善蔬菜营销场地和设施设备, 提高营销能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常住人口达2069.3万人[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1/20/c_114432124.htm.

[2]北京市农林牧渔业生产情况2012年1—4季度[EB/OL].http://www.bjstats.gov.cn/sjfb/bssj/jdsj/2012/201301/t20130120_242270.htm.

[3]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 (2009—2015年) [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5958df07e87101f69e31951b.html.

[4]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70240680ec3a87c24028c42a.html.

[5]赵友森, 赵安平, 王川.北京市场蔬菜来源地分布的调查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 (8) :41-44.

[6]金寨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9fdf3b93daef5ef7ba0d3c29.html.

[7]徐水县2010—2015年蔬菜产业发展规划[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5508c4d176eeaeaad1f330f2.html.

[8]河南省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年) [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0c2c8d0dba1aa8114431d9fe.html.

蔬菜合作社 篇9

一、影响蔬菜专业合作社政策支持的主要因素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前述对农户参与合作社行为模型的探讨, 笔者将影响蔬菜专业合作社政策支持的主要因素分为5个方面来分析:

1. 农民自身因素

从理论上说, 户主的文化程度越高, 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越快, 对合作社的需求愿望就越强烈, 更能促进合作社的发展, 从而使他们申请财政资金和获得政策支持方面就有优势。在我国农村, 农民的年龄与文化程度呈明显的负向关系。一方面, 农民年龄越大, 对合作社的认知程度越低, 导致其参与的意愿越低;另一方面, 如果年龄大到一定程度, 农民受自身能力和精力的限制, 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也会比较多, 从而希望得到专业合作社的帮助, 促使这一部分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更强烈。

2. 宏观发展环境因素

宏观发展环境在此主要涉及社会需求、财政支持力度、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化发展情况和农超对接发展情况。蔬菜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 具有需求量大、种类多等特点, 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蔬菜的要求不仅仅在于量, 更在于质, 而在当前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等处于弱势地位的前提下, 对蔬菜进行绿色无公害认证, 如果没有政策扶持, 势必会造成种植成本增加, 挫伤菜农的种植积极性, 或出现认证机构与农户联合降低认证标准以次充好的现象, 因而政府应在认证方面予以扶持, 降低蔬菜种植的成本, 同时作为第三方监管蔬菜产品的质量。如果当地的一些资源禀赋条件不适合发展蔬菜产业 (比如道路不通畅、种植规模过小、气候不适宜等) , 在政策扶持上就要慎重考虑。理论上说, 如果当地的产业化发展效果明显, 带动农民增收明显, 经济发展能力强, 在制定扶持政策时就应该有所倾斜。由于农超对接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未来成功与否, 因而需要政府进一步关注并支持发展“农超对接”模式。

3. 生产集群及产品特性因素

生产集群及产品特性因素主要包括蔬菜生产的产量及规模和蔬菜的自身特性。首先, 蔬菜生产的产量及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得到扶持, 如果在当地只是个别家庭的副业或者是小规模种植, 无法形成集中连片的规模, 不能成为当地带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那么, 其支持力度就会较小, 甚至没有。其次, 蔬菜种植还有其自身的特性, 蔬菜属于鲜活农产品范围, 收获之后需要及时地运到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集散地等, 或者进入企业进行深加工, 这些都需要方便快捷的交通作保障。第三, 一些蔬菜需要的种植环境特殊, 尽管其经济价值也较高, 然而进行规模化种植的可能性不大, 这些地方在制定蔬菜生产支持政策时就需要考虑周全。

4. 合作社自身的发展与规范程度

具体体现在合作社社长的素质与能力、运行机制、财务管理、经营管理水平、产品质量、产品销售渠道、产品品牌建设、市场同行竞争程度、带动示范作用等方面。如果合作社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 从目前的支持情况来看, 获得政策支持的力度会更大。如果合作社的发展不是很好, 运行机制不健全, 财务管理混乱, 日常经营管理散乱, 蔬菜不按照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等问题普遍存在, 那么, 这个合作社获得政策支持的可能性就小, 自身发展亦存在问题, 更谈不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

5. 思想意识因素

思想意识因素主要涉及政府及其领导人的重视程度、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与相关部门 (供销社) 的关系以及当地农民的思想认知程度。当地政府及其领导人对于蔬菜专业合作社的重视程度越高, 则获得政策扶持的机会就越大, 反之, 领导人不重视其发展, 只靠农民自己组织管理很难获得财政支持。即是说, 与当地政府和供销社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合作社能否获得支持。因此, 合作社在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与当地政府及供销社的沟通联系。

二、实证模型、数据和方法的选择

1. 实证模型的建立

基于上述描述与分析, 笔者将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意愿 (以下简称为“政策支持意愿”) 设定为下列几类因素的函数:①农民自身因素。②宏观发展环境因素。③生产集群及产品特性因素。④合作社自身的发展与规范程度。⑤思想意识因素。在此将其归纳为以下函数形式:

政策支持意愿=F (农民自身因素, 宏观发展环境因素, 生产集群及产品特性因素, 合作社自身发展与规范程度因素, 思想意识因素) +随机扰动项。

2. 样本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来源于学生假期对当地农户进行的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1485份, 实际回收1368份, 其中, 有效问卷1226份, 样本有效率达82.6%。样本主要由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组成, 样本农户根据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了山东省潍坊、临沂、泰安3市的部分县 (市、区) , 共涉及23个县 (市、区) ,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模型中相关变量说明见表1。

3. 计量方法的选择

本研究所考察的是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意愿程度大小, 即支持程度大和支持程度小。传统的回归模型由于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在正无穷大与负无穷大之间, 在此处不适用。笔者即采用了二元Logit回归分析模型, 将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 (0, 1) 范围内, 并通过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参数进行估计。

由于政策支持意愿程度y是一个二元取值变量, 因而选择Logit模型来描述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为此, 以选择愿意政策支持的机会比的对数为被解释变量Z, 令:Z=1n[pi/ (1-pi) ]

由此建立Logit回归方程为:Z=C+b1X1+b2X2+……+bnXn+α其中, n=1, 2, ……22。

如直接利用y建立模型则为:Y=1-@logit[- (C+b1X1+b2X2+……+bnXn) ]其中, n=1, 2……22。式中C为常数项, b1, b2, ……bn (n=22) 为所求Logit方程的回归系数, Z为第i次被调查者选择愿意政策支持的机会比的对数, X1, X2, ……Xn为各个变量名称, p1为选择愿意补偿的次数比例, α为随机误差项。

4. 分析结果与讨论

(1) 计算结果

本研究对1226个样本农户的横截面数据运用Eviews6.0进行了Logit回归处理。在处理过程中, 采用了向后筛选法。即先将所有变量全部引入回归方程, 然后进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在一个或多个Z检验值不显著的变量中, 将Z值最小的那个变量剔除, 再重新拟合回归方程, 并对变量参数估计值进行显著性检验, 直到方程中变量回归系数的Z值基本显著为止。此次回归得到了9个结果, 为简单起见, 只选取其中2个主要过程 (第1次回归结果和最终回归结果) 列出。

注:*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

(2) 结果及讨论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 现将蔬菜专业合作社政策支持的影响因素进行如下总结:

①在农民自身因素中, 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和社会身份均不显著, 在多次模型估计过程中由于显著性不高而被剔除。当然, 在对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政策支持时, 我们相信这些因素有一定的影响, 但在模型中却没有体现出来。一方面, 可能是由于样本容量过小或是选择的回归模型不是很符合实际造成的;另一方面, 年龄和社会身份对于合作社的日常管理运行、经营好坏等影响并不是很大。诚然, 年龄小、文化程度高, 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 但与对合作社的治理不一定成正相关的关系。所以, 在政策支持的制定者或实施者看来, 年龄、文化程度和社会身份并不能成为合作社能否获得支持的关键因素。

②在宏观发展环境因素中, 社会需求和当地的资源禀赋情况对蔬菜专业合作社获得政策支持的影响显著, 其他各项变量的系数均不能得出明确结论。社会需求是影响蔬菜专业合作社政策支持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社会需求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5%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 而且回归系数为正值, 这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 社会需求愿望越强烈, 蔬菜专业合作社就越容易能够获得政策支持。当地的资源禀赋情况也是影响蔬菜专业合作社政策支持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 资源禀赋情况直接决定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条件好, 可以开发利用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带动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资源禀赋条件不好, 就只能进行大众化生产, 不能凸显特色, 不具备竞争优势,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就会发展缓慢滞后。从模型回归结果来看, 当地的资源禀赋情况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10%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 而且回归系数为正值, 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 资源禀赋条件越好, 获得政策的支持就越容易。

③在生产集群及产品特性因素中, 蔬菜生产的产量及规模对蔬菜专业合作社获得政策支持的影响显著, 其他变量的系数均不能得出明确结论。蔬菜生产的产量及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合作社能否获得政策支持, 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式或蔬菜种植规模较小的合作社, 在申请政策支持时就没有优势, 主要是因为这种生产方式的带动能力不强, 辐射范围偏小, 在影响力和知名度方面都比较小。在当前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且合作社数量发展迅速的前提下, 这些影响力和知名度小的合作社就成了“牺牲品”, 政策支持会向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带动能力强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倾斜。从回归模型中还可以看到, 蔬菜生产的产量及规模变量的参数估计值为负, 这可能是由于蔬菜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 为了降低成本、减少运输费用考虑, 当地政府部门以及合作社领导人和当地“龙头”企业等会考虑筹建蔬菜深加工企业或者申请国家的涉农项目, 可以说, 发展到此时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已经真正强大起来了, 对于政策支持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④在合作社自身的发展和规范程度方面, 运行机制、财务管理、产品品牌建设和带动示范作用对蔬菜专业合作社获得政策支持的影响显著, 其他变量的系数均不能得出明确结论。合作社自身的发展和规范程度对蔬菜专业合作社获得政策支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回归模型中也显示出运行机制、财务管理、合作社品牌建设和带动示范作用这4个变量的显著性。首先, 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健全, 就能够指导合作社的实际运行, 帮助农民进行机耕、植保、收获、运输等服务, 做到真正为农民服务, 在政策支持上也会获得相关部门的肯定。其次, 合作社的财务管理直接反映出合作社经营管理状况的好坏, 同时也关系着社员的切身利益。财务管理工作做得好, 社员能及时有效地监督合作社的账务往来, 清楚合作社资金的使用去向, 提高合作社账目的透明性, 让每个社员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 这也有助于合作社的长远发展, 更有助于合作社获得帮助。第三, 合作社的品牌建设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也有一定的影响。品牌建设是基于合作社实际运行良好的基础上, 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合作社发展的很好, 否则, 品牌建设也无从谈起。第四, 带动示范作用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也有很大的影响。带动示范作用大、影响力广、有很大的知名度, 政策支持自然就会顺其自然。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 运行机制、财务管理和带动示范作用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1%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 合作社品牌建设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5%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 且回归系数都为正值, 说明运行机制越健全、财务管理越好、带动示范作用越大、品牌建设越成功, 蔬菜专业合作社获得政策支持的可能性就越大。

⑤在思想意识因素中, 政府及其领导人的重视程度和当地农民的思想认识程度对蔬菜专业合作社获得政策支持的影响显著, 其他变量的系数检验均不显著。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政府及其领导人的重视程度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1%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 且回归系数为正值, 说明政府及其领导人的重视程度对合作社的政策支持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部门重视发展合作社, 必定会在各方面予以支持, 并一心一意把合作社办好, 反之, 如果不重视, 政府及其领导人只要求完成指标即可, 而不会去关心合作社的实际运行到底如何。所以说, 只要政府及其领导人重视合作社的发展, 蔬菜专业合作社就会很容易获得政策支持。此外, 当地农民的思想认识程度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10%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 但其回归系数为负值, 这可能是由于思想认识程度高了以后, 申请财政支持的蔬菜专业合作社数量激增, 而国家财政的能力有限, 毕竟获得扶持的合作社还是少数, 使得竞争激烈程度增加。这可能就是思想认识程度提高后, 合作社获得政策支持的难度反而增加的原因。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得出:运行机制、财务管理、带动示范作用和政府及其领导人的重视程度等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1%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社会需求、蔬菜生产的产量及规模和合作社产品品牌建设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5%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当地资源禀赋情况和当地农民的思想认识程度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10%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说明运行机制、财务管理、带动示范作用和政府及其领导人的重视程度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影响程度最大, 社会需求、蔬菜生产的产量及规模和合作社产品品牌建设对其政策支持影响次之, 当地资源禀赋情况和当地农民的思想认识程度对政策支持的影响最小;而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和社会身份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影响并不明显。

2. 建议

(1) 政府方面

①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级政府应从财政支农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 作为支持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专用基金, 用于蔬菜专业合作社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推广以及对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工环节的技术改造和流通环节的基础设施配备等各种项目的资金补贴或贷款贴息, 避免蔬菜专业合作社因资金短缺而难以开展正常经营活动。同时, 对合作社获得的扶持资金, 要设立专管部门或由当地农经部门组织专人进行定期审核, 明确合作社资金使用情况, 防止个别合作社套取国家财政扶持资金的行为。

②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和农民的思想认识程度, 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首先, 在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前提下, 政府的相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应认真研读相关政策文件, 把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 提高重视程度, 切实为合作社的发展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其次, 针对当前农民素质偏低的情况, 政府应该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宣传与培训, 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成立合作社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抓。第三, 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 建立有利于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信贷、税收和登记制度。引导和组织农民进入市场, 规范市场交易法规,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农民通过参加蔬菜专业合作社, 从而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现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将分散的、潜在的生产要素, 变成集聚的、现实的生产力, 实现优势互补, 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从而为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消除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障碍。

(2) 合作社自身方面

①健全运行机制, 完善财务会计制度。在运行机制方面, 一是应规范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 认真落实理事会、监事会和成员 (代表) 大会制度, 做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 并通过订单生产、股份经营、劳资合作、二次返利等方式建立起内部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二是应建立推动蔬菜产业发展机制, 立足于特色和资源优势, 把发展合作社与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建设蔬菜生产基地等统筹考虑、配套推进, 夯实合作社发展的产业基础。在合作社财务管理方面, 首先, 应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 (试行) 》 (财会[2008]9号) (以下简称《制度》) 的内容, 设置财务管理机构, 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程序, 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其次, 应做好《制度》的宣传工作, 真正发挥《制度》在规范蔬菜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第三, 应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切实保证《制度》在当地的贯彻实施, 确保合作社的会计工作沿着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②加强品牌建设, 增强带动作用。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应实施品牌战略。当今市场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实施品牌战略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标志之一, 合作社经营也不例外。一位美国学者讲过, “拥有市场将会比拥有工厂更重要, 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是拥有占有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蔬菜专业合作社实施品牌经营战略。首先, 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到工商部门申请办理自有品牌。其次, 应按照无公害基地、无公害蔬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蔬菜的生产标准要求, 组织、指导成员进行生产, 用严格的管理制度控制生产的各个环节。第三, 还应加强品牌的维护, 除防止非成员使用品牌商标外, 更要防止成员将未达标的蔬菜产品加贴品牌商标进行销售, 确保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只有这样, 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市场主体在蔬菜销售的市场竞争中, 才能够获得消费者持续不断的消费,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进而扩大蔬菜专业合作社自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增强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带动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祖辉, 徐旭初, 冯冠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3) .

[2]郭红东, 蒋文华.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5) .

[3]赵慧芬.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9) .

[4]张广胜, 周娟, 周密.农民对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1) .

蔬菜合作社 篇10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寿光蔬菜产业,发展,作用

寿光市的蔬菜产业的发展对于寿光市的经济发展乃至山东省的经济发展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寿光蔬菜产业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 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 当地政府及农村合作金融对于寿光蔬菜产业给予的金融支持, 对于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就针对寿光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农村合作金融对于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作用予以简单分析研究。

1 寿光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1 寿光蔬菜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在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加强相关的创新能力, 提升自主产权对于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专业科技人员的缺乏, 使得寿光蔬菜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尤其是一些优良品种的育种能力的提升, 对于整个蔬菜产业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但是寿光蔬菜的种苗育种能力很难与市场的需求接轨, 一些优良的蔬菜品种从国外引进的比例比较大, 这对于其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 2 寿光蔬菜的产品品牌有待进一步提升

寿光蔬菜产业的良好发展, 对于加工保鲜、温室建造、建材生产、农资、种苗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 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专业化管理水平较低、相关产品的深加工力度较低等问题的存在, 使得寿光蔬菜产品品牌始终处于中低端的地位, 如何进一步提升其品牌效应, 使其发展成为高端化的产品品牌, 还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地改进。

1. 3 寿光蔬菜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待改进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 消费者对于蔬菜产品的要求更加的关注其安全性及无污染性, 在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加大其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使其蔬菜制品真正的享有绿色标签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但是在实际的产业发展过程中, 还难以真正做到保证寿光蔬菜的绿色性, 其中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1. 4 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有待加强

寿光蔬菜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寿光市的支柱型产业,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要关注其经济性问题, 加强其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才能促进寿光蔬菜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 农村合作金融对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给予的支持

20世纪90年代以后, 农业银行对其相关的业务进行了优化调整, 在加大农业贷款投放力度的同时, 将扶持的重点放在一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中, 在这一发展历程中, 农村金融的主要组成部分逐渐演变为农村信用社, 在其所发放的各项贷款中, 大部分都属于农业贷款, 并且所发放的农业贷款的总额在全市各个金融机构所发放的农业贷款中占到了80% 之多。

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在寿光蔬菜产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在逐渐的转变, 由政府提供有效的政策及服务来引导投资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政府直接参与农业产业投资、对农产品市场实施干预的管理模式, 过去由政府投资建立的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已经逐渐变为由企业经营, 政府在不断的放宽政策引进投资, 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 而在国家引进的投资中, 农业合作金融是其中的投入主体, 而参与农村合作金融的是寿光农户, 随着时代的发展, 其在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中的投资金额在不断的增长, 这极大地促进了寿光蔬菜农业产业的发展。

农村合作金融在寿光蔬菜产业中的投资, 主要有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两种形式, 在实际的融资活动中, 这两种融资形式是相互协调发展的, 对于各类金融市场都能够充分地予以利用, 寿光的很多蔬菜企业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对间接融资状况的依赖, 很多企业参与到了民营化改革中, 采取职工入股的措施, 能够有效地解决企业中的资金约束问题, 另外, 企业又能够参与到期货、保险等各种金融市场中获益, 这种金融融资方式的改变, 对于企业的灵活、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农村合作金融对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作用

3. 1 促进了寿光蔬菜的产业化进程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需要完成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 在该阶段, 往往需求大量的资金支持, 这也正是农业产业发展的资金稀缺阶段, 如果政府能够依据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服务, 不断的引进资金, 加大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投入, 能够有效的促进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向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化的转变, 这对于寿光蔬菜产业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2 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户的资金需求

寿光蔬菜产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成绩, 农户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很多农户都在蔬菜产业的经营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积蓄, 农村合作金融的出现, 能够对农户之间的资金余缺进行有效的调整, 农户联保贷款、小额信贷等措施的制定, 能够有效地解决一些农户在发展过程中的暂时的资金短缺, 对于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于寿光蔬菜产业中的一些龙头企业,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 国家应该积极的实行财政贴息等措施对龙头企业的信贷予以支持, 处理农村合作金融, 其他一些商业性银行的资金也是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信贷资金的引进对象。

3. 3 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良好的适应农村制度

寿光蔬菜产业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 在其发展过程中, 其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已经比较成熟, 并且已经逐渐适应了商业性金融的发展, 为其创造了良好的生存及发展条件, 但是农村合作金融的起步较晚, 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对于资本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农村保险市场等经济主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也逐渐表现出商业化发展的趋势, 其发展模式与经营模式能够更好的适应农村相关制度的变革需求, 这对于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 4 有利于农业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相关企业及农户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要让这部分资源在寿光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该部分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是非常必要的, 而农村合作金融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配置方式, 在目前的寿光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 政府应用了一定程度的干预政策对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予以大力的支持, 并将相关的农产品作为投资的重点,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农村合作金融的运作模式逐渐成熟, 其在蔬菜产业发展中的良好作用也日益突显, 其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

通常情况下, 一些地方政府在对农业产业实行资金及政策的支持时, 会采取措施促进其工业化发展进程, 但是在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当地政府在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对其在财政、信贷等领域予以了大力的支持, 而其最终目的并非想要实现其工业化, 而是要促进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应用农村合作金融的模式, 对农户及相关企业中的资金余缺予以有效的调整, 能够有效地提升资金的利用率, 对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解决了农户及相关企业的资金需求的同时, 又极大地促进了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 对于农户、企业及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的增加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见, 农村合作金融对于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 值得在实际应用中大力推广。

4 结 论

寿光蔬菜产业是我国蔬菜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 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绩, 资金始终是其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地加大资金引进力度, 农村合作金融对于解决寿光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余缺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就对其在寿光蔬菜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对于寿光蔬菜产业的资金引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永平.寿光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一个县域经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案例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1 (13) .

[2]刘天英.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之路[J].中国瓜菜, 2012 (6) .

[3]黄存明, 刘福毅, 郭虎英, 等.对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调查[J].金融研究, 2011 (08) .

上一篇:价值内化下一篇:自由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