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内化

2024-10-04

价值内化(通用12篇)

价值内化 篇1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任务和途径,并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决策。文化消费活动作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和长远发展。当前,高校一部分大学生核心价值缺乏,理想信念模糊,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开展核心价值观研究和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文化消费与大学生文化消费

通俗地讲,文化消费即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活动。具体而言,文化消费是指人们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其精神文化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的总称。它包含两种形式,一是对文化商品或产品的消费,也就是说以一定物质载体为依托的实体和非实体形态出现的文化商品或产品作为消费对象,如电影、电视、广播、书本、网络信息等。二是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发展以及消费提供非实体形态的服务,包括教育、宣传、创作等。我们平时讲的文化消费主要是指第一种形式。人们进行文化消费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消费具有认知、雕塑、调控和再生产的功能。文化消费大多出于一定的动机,有成就动机、审美动机、娱乐动机、交往动机、求新求异动机和仿效动机等六大动机。因此可以通过对人们的文化消费活动进行科学引导,使其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文化消费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活动,直接作用于人体大脑,对于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具有重要影响。同时,由于文化消费具有随意性、不明确性、从众性、时尚性等特点,有必要对人们的文化消费活动进行正确引导。

当代大学生生理发育日趋成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知识面宽,文化诉求、知识消费欲望强烈。相对于一般的文化消费而言,大学生文化消费活动应属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应更加理性,更具知识性和发展性。文化消费活动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大学生每天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文化消费类活动,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21世纪处于网络信息化时代,文化产品极其丰富、文化传播途径广阔,文化消费活动十分频繁。一方面,丰富的文化产品和便捷的传播途径,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良莠不齐的文化产品、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使不少大学生迷失了方向。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中娱乐性消费多于发展性消费,盲目、非理性、低层次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较为严重,大学生中文化消费低俗媚俗、急功近利等现象较为普遍,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当前,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模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文化消费作为一把双刃剑,引导处理得好,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果对其放任自流,将使大学生价值观偏离正确的方向,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对社会也是不利的。从文化消费角度而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应是在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动消费,在先进文化的指引、高雅文化的熏陶、生动活泼文化的娱乐享受等文化消费活动中主动形成的,并指导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活动。

二、大学生文化消费与核心价值内化之间关系分析

一般而言,内化是指社会行为方式或社会机能向个体心理机能的转化,是公众意识或行为向公民个体的观念形态及自觉行为的转化。内化一词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中得到较多的应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是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认同及实践,将其转化为内在的人生行为准则和人生价值目标的过程。由于社会个体的复杂性和思想形态的可塑多变性,大学生核心价值内化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过程,而是一个复杂而深入的一个转化过程。一般来说,这种转化通常要通过三个手段来实现:一是依托社会的有效传播。这主要依靠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等方式来进行,但效果不太明显。二是依托大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通过大学生自身的活动参与,获得社会的认可,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特别是通过对文化的消费和选择,获得情感体验和价值升华,从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趋同,这是核心价值内化的关键。三是依托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核心价值的认知认同和行为认同,这是核心价值内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实现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一方面要依托社会环节进行有效传播,另一方面关键在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和深入社会实践。

文化的精神价值是文化的“魂”,决定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是文化的“体”,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根本途径。文化消费是消费主体出于发展自身的目的,有意识地消耗精神文化资料的能动的消费行为,文化消费活动其实质是主体价值与客体文化价值相互碰撞,主体价值对客体价值选择、认同的过程,其结果是主体价值与客体价值趋向一致。文化消费的过程与核心价值内化的过程是一个同步的过程。

文化消费是大学生核心价值内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文化消费过程中,消费主体与价值实践主体高度统一,为在文化消费中实现核心价值内化提供了前提条件。除了物质消费外,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精神文化消费活动。大学生是文化消费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践行者,通过主动开展和参加各类文化消费和实践活动,不断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在文化消费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享受娱乐、提高素质,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外在的知识、思想、价值观等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思想和价值观,并在不知不觉中践行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社会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广泛传播以及对大学生文化消费活动的科学疏导,可以引导大学生在文化消费活动过程中加深对社会核心价值文化的认知,深化对核心价值文化的认可,在行为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趋同,在实践中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大学生核心价值内化途径探讨

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确保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主导地位。

校园是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主阵地,大量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作品、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开展合理文化消费的前提和保障。

首先,要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宣传教育,确保核心价值文化主导地位。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报刊杂志、课堂、讲座、主题班会等传统教育优势解释、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的内涵、作用和时代要求,使广大学生不断深化对核心价值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践行核心价值文化的自觉性。同时要利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优势,充分发挥网络、手机、博客等各种新媒体、自媒体工具,发展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主动宣传社会主流价值文化,努力唱响核心价值文化主旋律。

其次,要着力加强对校园文化产品创作的引导,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创作生产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要全面贯彻“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加强对校园文艺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积极实施校园文化精品工程,鼓励师生积极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文艺产品。要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实现题材、品格、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使校园核心价值文化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不断增强校园核心价值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再次,要广泛开展校园文艺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将核心价值文化融入各种形式多样的文体艺术活动中,通过文艺展演、体育竞技,向广大学生展示核心价值文化,使学生在文体娱乐享受中感受核心价值文化的魅力。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类文体艺术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文艺比赛、体育竞赛等各类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核心价值文化的真谛。

最后,要积极开展社会文化实践,在实践中增强核心价值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党团、工会、社团组织要努力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核心价值文化实践活动,不断拓宽学生社会文化实践的途径和方式。如鼓励大学生参加读书月、社区服务、三下乡活动、学雷锋活动、为灾区捐款活动、争做校园模范先进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体验生活、懂得感恩,在实践中增强核心价值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和消费观念,主动消费核心价值文化。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科学的文化、消费观念,对于大学生开展文化消费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观念和精神文化追求,摒弃不良的、庸俗的文化、消费观念和习惯,坚持正确的文化和消费方向。

首先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识一种文化现象、处理一个文化问题,消费一个文化产品,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观指导。学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体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反映社会进步和诉求。当代大学生在文化消费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培养和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要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高度自信和自觉,引导其主动消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

其次要坚持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决定人们在文化消费中的价值取向。在文化消费中坚持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应遵循两条基本准则:第一,应有利于人们健康生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应有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要在大学生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在文化消费中要坚持以有利于增长知识、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宗旨和价值取向。

再次要培育大学生科学的文化审美观。低俗、媚俗的审美趣味,终极将人引入歧途;高雅、脱俗的审美情趣,将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在文化消费中,培育大学生的文化审美观,要在大学生中开展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教育大学生甄别什么样的文化(文化消费)才是好的,什么样的文化(文化消费)是有毒害的。积极倡导大学生消费能带来美的享受、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升华的文化精品。

最后要树立合理的文化消费观。文化产品良莠不齐,文化消费自然也会由于文化产品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消费体验和消费结果。大学生要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文化消费,要选择合适自身的文化产品进行消费,要着力消费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对于良莠不齐的文化产品不可囫囵吞枣,要选择那些能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精品进行消费。同时对于外来文化、西方文化,不可全盘否定或全盘接受,要进行批判地继承。文化消费中,不可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一方面要广泛吸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深入开展文化消费;另一方面要合理的、有选择地进行文化消费,树立科学的文化消费观。

三要不断提高消费层次和水平,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成长成才,主要通过消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参与社会文化实践活动等文化消费活动来实现。在文化消费活动中,只有健康科学的消费才能真正增长见识、培养品德、提高素质;不合理的、错误的文化消费活动,将使人误入歧途,甚至导向犯罪的道路。

首先,要增强大学生文化消费精品意识。鼓励大学生消费高雅的文化、先进的文化、科学的文化,消费体现时代发展需求的精品力作,消费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民族精神文化,消费体现大学精神文化精髓、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精品,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消费层次。

其次,要不断提高大学生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提高大学生对文化产品的理解力、领悟力、辨别力、接受力,引导大学生主动选择有价值和意义的文化产品进行消费。加强文化消费的计划性和选择性,引导大学生有目的地参加文化消费活动。

再次,要引导大学生利用校园文化平台,多途径、多手段摄取校园文化精品。引导大学生利用各种党团活动、学习交流的机会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研究,增强对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领悟,引导其更加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主动消费意识,鼓励大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言行,争做校园文化楷模,争当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先行者。最后,大学生文化消费活动,不应停留在低层次的享受上,不仅要消费,而且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文艺创作、文化宣传和文化服务。

最后,要积极拓展文化消费市场,搭建文化消费平台,规范文化消费环境,为大学生文化消费创造条件。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引导大学生积极挖掘、努力消费校园现有文化资源。要充分发挥学生文艺社团、党团组织优势,大力开展大学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艺体育竞赛活动,为大学生搭建形式多样的文化消费平台。要创造条件,支持大学生创办各类文化社团,支持大学生开展文化艺术品展览、文化艺术活动展演等活动,不断激发大学生投身文化建设的热情。另一方面,要努力开发大学生文化消费市场,拓展网络文化消费市场,充分利用校园周边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化消费项目,扩大文化服务内涵,积极开展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有益的文化消费活动。同时,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文化消费市场特别是高校周边文化消费场所,为大学生开展文化消费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价值内化 篇2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须要有有效的实践载体,以潜移默化的形式逐渐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何分层次引导教育群众?如何带动舆论效应和道德评价产生有关价值观的讨论呼吁群众独立思考而不随波逐流淹没在趋同性的价值判断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落到实处,更实际有效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的价值观扭曲现象。这些现象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产生,使我们在为中国经济社会显着的变化而骄傲的同时,也为经济与文化的不平衡而担忧彷徨。我们这一代已经成为中坚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不仅仅影响着我们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改革发展的道路以及整个社会的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围绕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我国是一个13亿多的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式向下价值观较量的心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1】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面,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一是要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二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三是要润物细无声,发挥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的作用,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要完善规章制度,创造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弘扬的大环境。【2】

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讲道义、乐助人、勤奉献、爱亲老……是他们,能够真正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尤其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用他们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党员、干部要发挥其先进性,首先带头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加强个人思想品德修养,不断加强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具体实践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始终保持浩然正气。改进管理服务工作,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用自身风范感染群众,号召群众。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还可以创建一批优秀标兵,可以分层次分区域深入学习模范事迹,分享经验,用具体的事例感染群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修德是关键,勤学是基础。只有求得真学问,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把学科内容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贯彻传统美德教育。无论大学生小学生的课堂都可以逐渐渗透,小学生的课程可以从课程延伸,启发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学生课堂可以更加深入,从小处着手逐渐升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方面面。学生党员可以组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润物细无声,发挥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大力弘扬时代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一个时代所倡导的、产生主要影响的文化,是在文化竞争中确立的主导文化形式,具有导向价值目标、引领价值追求、整合价值理念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对主流文化的价值追求,反映了主流文化的内在价值,与时代主流文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大力弘扬时代主流文化,扎实推进主流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充分利用主流文化的价值包容性、受众广泛性、传播主导性等优势,切实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引领和整合作用,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受众群和辐射面。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主动融入社会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以普通大众为主要消费人群的日常文化形态,其表现形式包括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内容广泛的文化产品和热情洋溢的文艺汇演等。大众文化时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认知与价值选择。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将其倡导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融入大众文化,才能得到广泛传播,真正地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引领大众价值观的树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利用大众文化平台主动融入群众性文化活动,例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交流演出、传承历史优秀文化制作精良的电影电视作品、充满正能量的动画影视作品等等。充分运用大众文化的接地气、易传颂、影响广等优势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敢于批判庸俗落后文化。世界优秀文化反映了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又带有世界优秀文化的因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牢牢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我们要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辩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自信的心态,积极主动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与对话,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互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权和影响力。【3】【4】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则制度、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社会治理都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是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向榜样学习的同时,要树立自身正确的价值观,感染他人。作为研究生,我们有责任承担起中流砥柱的作用,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约束自己的同时给他人树立榜样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年修订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写组。P93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年修订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写组。P95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体过程的理性思考。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1期。

价值内化 篇3

6月26日,在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天津主赛场,来自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的代表就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召开座谈会。江苏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校长周俊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学校代表,在会上展开了发言。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学校紧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以校园文化为先导、以教育认知为基础、以社会体验为抓手,坚持知行合一,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生精神面貌和综合素养明显提高。

以校园文化为先导,将核心价值内化于心

学校立体打造了“仁、能、勤、正”四大校园文化体系,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和感染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一是强化“仁”文化教育。学校建设了雷锋园,引导师生员工以雷锋为榜样,常怀感恩之心,推己及人,理解他人,善待他人,帮助他人。

二是强化“能”文化教育。学校塑造墨子像,设置“状元榜”介绍历年技能大赛获奖者事迹,创设了创意生活园,培养学生崇能尚德、劳动光荣的意识。

三是强化“勤”文化教育。学校以“天道酬勤”为校训,打造“勤园”文化区,让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劳动实践,增强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感受。

四是强化“正”文化教育。学校提炼“据正治校”理念,倡导“品行端正、老实做人、踏实工作、认真做事”的做人原则和“理想正、目标正、做人正、干事正”的教学育人准则,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共同理想信念。

以教育认知为基础,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从语言学习、知识掌握、内涵理解、思想认可、观念建构、实际运用等多个层面,强化教育认知,让学生时刻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

一是编读本。依据年级间的差异,编写了内容各异而又互相衔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读本,已投入使用《诗词赏析》、《职业学校学生礼仪手册》特色读本,正在开发《墨子文化读本》、《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读本》等。

二是课堂学。学校把抓好德育课、语文课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阵地,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逐步开设了古诗文赏析、民俗文化赏析等选修课,系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重实践。学校以社团为载体,举办古诗文诵读竞赛,定期评选“孝星”,并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五会”为目标,开展素质教育活动。

四是崇创作。学校围绕核心价值观、相关传统文化主题,在校报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栏,鼓励师生进行诗词创作,开展专业誓词的提炼和评选活动。

五是集中读。设立20分钟早读课,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需要,集中诵读古诗文、专业誓词等,在诵读中加强感悟、认同,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养成、践行。

以社会体验为抓手,推动核心价值外化于行

一是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学校将践行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开设“学习雷锋”专题网站,组建“小红帽志愿者”团队,开展“学习雷锋,德润商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结合专业、依托技能、服务社会,并将学雷锋活动纳入行为百分考核细则,促进学雷锋活动、志愿服务常态化,近60名“小红帽”志愿者获得省市优秀学生、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二是多途径开展社会实践。学校依托节假日、国际爱心节日等契机,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社会实践,义务帮助社区绿化家园,向居民开展安全卫生知识和普法宣传,主动服务市民、慰问老人、帮扶残疾儿童,涌现出三年如一日照料空巢老人的钱诗宇同学以及5年无偿献血2000毫升的刘桂玲同学等一批先进典型,引发社会良好反响。

价值内化 篇4

1 乡村医生人格内化的现代价值

1.1 医德人格是从医的基本精神

乡村医生作为新农合医疗卫生体系的主体, 处于农村三级卫生网的服务终端, 直接承担着农民的医疗、预防及保健任务。乡村医生的人格内化教育, 是广大农民享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 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目标实现和健康发展的基础。随着新农合的全面覆盖, 从知识、技能和素质等层面对乡村医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德人格的重要作用也逐渐凸显。

1.2 医德人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人格是医生医德内隐行为和医德外显行为的有机统一, 是医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综合取向的集中表现, 它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医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对医疗行业冲击较大, 受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 乡村医生的医德人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法则出现了滑坡。调查显示, 乡村医生以经济效益占主导的47.7%, 服务农村占主导的10.8%, 专业信仰、职业稳定、社会地位等因素占41.5%[1]。一是乡村医生由于计划经济解体以后, 失去了政府保障, 没有受到重视, 游离在医疗市场的边缘。二是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 乡村医生将市场交换原则运用到医疗行业中, 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导致社会效益被弱化。三是由于乡村医生人文知识匮乏, 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宗旨意识、职责意识, 医德规范和标准理解不深, 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了解甚少, 加上内、外监督缺失, 导致一些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 使得医患之间出现“信任危机”。乡村医生是新农合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 他们既是医生, 也是农民, 要帮助他们加强医德伦理学的学习, 逐渐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医德医风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回归。

1.3 医德人格凸显出德才双馨

资料显示, 占全国人口80%的农村人口只占有我国20%的卫生资源。农民是弱势群体, 乡村医生也是弱势群体[2]。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 乡村医生每2年至少接受1次培训, 更新专业知识, 提高业务能力。首先是塑造其美好心灵和高尚精神的医学人格, 其次是医学知识和技能, “德才”缺一不可。卫生行政部门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 全国乡村医生有112.6万人, 服务于66.3万多个村卫生室[3]。近年来, 我国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重技轻道的理念仍然存在。培训机构大都注重学历提高, 忽略了内在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注重授业, 忽视了传道。功利化的教育导向, 潜移默化地造成乡村医生社会责任缺乏、诚信意识单薄和价值取向扭曲等不良现象。医德人格内化首先必须摆脱扭曲的价值导向, 在学习医学技能的同时, 重铸人格形象, 成为农民心目中的乡村白衣天使、新农合改革的真正守护神。二是通过媒体大力弘扬乡村医生先进事迹, 带动更多人关注、支持农村卫生事业, 为乡村医生们送去精神上的关怀和实实在在的帮助。三是对乡村医生定时进行医德考量, 像执业年检一样, 树立典型, 以点带面。对医德人格丧失的乡村医生要批评教育, 直至取消执业资格。

2 乡村医生人格内化的基本对策

2005—2012年, 湖南医药学院在省卫生厅和教育厅的支持下, 承担了乡村医生学历教育项目, 共培训乡村医生962人, 951人获取中医学中专毕业证书 (11人中途退学) , 按规定获得参加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的资格。在专业培训过程中, 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观贯穿其中, 取得一定效果。

2.1“仁爱”是培养乡村医生人格的基础

首先要培养普救含灵之苦的理念。“拯黎元于仁寿, 济羸劣以获安”是医生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说:“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医生不仅要从技术层面考虑病人的疾病救治, 还应从伦理学角度去考虑病人的情感需求[4]。其次, 要培养“推己及人, 仁爱待人”的精神。对待病人视如家人, 一视同仁, 具有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换位思考, 全心救治。三要培养“明明德, 重修身”的信仰。好的道德信念和情感, 廉洁淳良的医德人格行为是行医的基本理念。四要培养体恤生命的个人修养。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广泛地涉猎知识, 提升医德修养。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反省自己, 认识检查自身行为, 及时纠正, 从而有所悟、有所知, 做到“内修其德, 外修其能”。五要培养用“仁爱”规范自己的行为。医疗实践中,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较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害关系, 自觉履行医生的职责义务, 廉洁行医, 约束膨胀的欲望, 真诚地将自己的一技之长奉献给农民的健康。湖南医药学院2009届毕业的乡村医生曾某, 是中方县的一名村医, 他为村民服务的高尚医德和良好技能, 被湖南电视台经视频道钟山说事栏目以“用良心背起药箱”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2.2“诚信”是培养乡村医生人格的实质

乡村医生职业目标的实现需要医生和患者相互协作、相互尊重, 建立诚信可靠的关系[5]。首先, 诚信体现乡村医生职业精神的时代特征。乡村医生以农民的生命、健康为工作对象, 基本脱离了监控。因此, 只有诚信才能使医疗质量得到保证。其次, 诚信是乡村医生职业精神的本质。本着对生命的敬重甚至敬畏, 以诚信为基本信条, 以济世救人作为自己行为的道德准则。第三, 诚信体现了医生的职业精神内涵。主要表现在:一是忠诚的职业信念。乡村医生一旦选择了这一职业, 就选择了奉献, 意味着要有为农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献身的精神。二是真诚的职业态度。目前大约有80%的医患矛盾是因医生态度不够好和责任心不强引起的, 这足以说明医生将诚信精神体现在职业风貌上的至关重要。三是守信的职业作风。乡村医生守信是对患者的责任和承诺, 是建立在严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医疗规程上, 医生最好的信用是治病救人, 造福人类健康。在本院培训毕业后的乡村医生中, 先后有28人被聘为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妇幼专干等。

2.3“精湛”是培养乡村医生人格的条件裘法祖教授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 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艺术性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作为一名优秀的乡村医生, 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学历提高迫在眉睫。本院培训的951名乡村医生中, 有相关医学学历 (护士、药剂、检验、医学保健等) 的12人 (1.3%) ;86人 (9.1%) 自学过中医;61人 (6.5%) 曾在乡镇卫生院做过事, 懂点医学知识;792人 (83.3%) 基本都师承过民间传统中医。其中有高中及相关学历的147人 (15.5%) , 初中学历618人 (65.0%) , 小学学历186人 (19.6%) 。二是能力的提升。能力只有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和实践磨炼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多数乡村医生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医学知识, 少有外出进修培训, 尽管在医疗实践中有较多的经验积累, 但是有的多是感性认识, 需要通过学习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其中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三是知识整合。研究显示, 多数有过师承关系的乡村医生, 对药性赋、汤头歌诀能基本背诵或熟读, 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却是碎片化的。因此, 必须帮助学生对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知识进行由浅入深、由简而繁、由易而难的条理化整理。通过培训, 使乡村医生较系统地掌握中医的理、法、方、药知识, 较好地运用望、闻、问、切技能。研究显示, 通过系统培训, 毕业两年后考取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 (包括乡村中医助理医师) 的有267人, 占28.1%, 有214名乡村医生培训后先后取得中医成人教育大专文凭, 23人取得中医成人教育本科文凭, 他们逐渐成长为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的骨干力量。

3 结语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 (教高〔2012〕7号) 精神, 首先必须明确乡村医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职责;其次确定热爱农村、扎根农村、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目标;三是制定具有从事基层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划。把乡村医生的培训重点由数量规模型向德才双馨型转变, 把提高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培训重点。

参考文献

[1]张丽霞.基于新农合视阈下的乡村医生人格内化行为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12) :12.

[2]王巧玲.乡村医生职业道德教育提升研究[J].职业时空, 2013, 9 (4) :1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01-16.

[4]王璐颖.儒家“仁爱”思想对医生职业精神建设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 2011, 24 (12) :32.

体验生成内化(推荐) 篇5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的情境体验式教学

诸暨市枫桥镇中

周丽娟

浙江诸暨

311800 所谓情境体验式教学,就是课程实施不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客观、正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实践证明,情境体验式教学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的弊端,使学生通过体验生成知识,并外化为自己的行动,从而达成思想教育的目的。因此在近年来,国内外教学界都非常推重能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体验式教学方式。

一、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1.运用体验式教学是由思想品德课教材的特点决定的。

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学的主渠道,它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学。其中,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心理,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品德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要实现这些情感目标,如单靠教师外在的说教和灌输往往收效甚微。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才能使外在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行为准则成为可能。正如《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对教学提出的建议所说,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因而教材的编排更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创设了一系列的特定情境,设置了能反映代表性学生的感想、疑惑的个性化的问题,鼓励学生对教课书进行自主的解读和创新,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的人本精神。同时,教材通过对相关知识的链接和补充,使学生扩大了知识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查找差距,弥补不足。因此,充分运用体验式教学,有效开发课程资源,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体验生成知识,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生活的感悟,并进一步内化为正确的道德观念、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教育的知情意行的统一,从而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2.运用体验式教学是由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决定的。

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儿童向青少年过渡,人生观和世界观开始形成的特定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尚未成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对形象、直观的知识有强烈的兴趣而且也容易接受,思维方式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并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显而易见,作为外部条件的现存教学,没有任何课程或教师可以从根本上规划学生的认知过程。生活是学生自己的,认知过程自然也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不同,认知也必然千差万别,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外部的经验只有通过个体内在的体验,才能真正实现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促使知识经生命化、个人化而转化为个体的“精神食粮”,外化为个体的实际行动。只有这样,也才能达成教育的目的。那么,怎样使学生通过体验感受个体经验,生成知识,并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呢?

二、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体会

1、课堂教学中的几种情境体验有效形式

既是情境体验教学,设置高质量的教学情境就是第一要务,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心理需要,生活和思想等实际,抓往事物的主要特征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诸如小品表演、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扮演等形式形象地再现事物的原形和过程,使学生通过对形象事物的实际感受,联系自己积累的经验展开联想,从而在丰富而逼真的情境中使自己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1)小品表演。小品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娱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通过小品表演,把学生感兴趣受困惑的现实问题摆出来,让学生在开怀大笑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正确面对在心理品格、健康人格、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问题,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如:在分析自信、自卑、自负三者区别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期终考试马上就要到了,小王、小张、小陈三位学生是好朋友,针对这次考试,三个人的情绪出现明显有差异。小王说: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考好;平时成绩较好的小张则表示,他不考第一则没人能得第一;而平时成绩一般的小陈则非常悲观,也很焦虑,说这次考试非考砸不可了。根据这一情境,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编写有关方面的台词,推荐有表演能力的人给来分别表演自信、自卑、自负这三个角色,小组间展开竞赛,表演后给予评价。学生的热情很高,个个踊跃参加,积极出谋划策,学生诙谐的表演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这样不仅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懂得了做人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卑自负的道理,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2)图画再现。图画作为一种实物形式可以直观地再现某种情境,也能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除了教材中有许多图片可以运用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其它实物图片、漫画、书画作品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教学中用图片来展示“法轮功”的危害,吸烟吸毒的后果,使学生从内心感悟到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在“丰富多彩的情绪”中运用漫画来展示情绪的种类,不同情绪的结果,使学生真切懂得在生活中学会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尽量减少不良情绪的积极意义;在“品味生活——追寻高雅生活”教学中,用书画作品引导学生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高雅的情趣,践行高雅的生活。

(3)音乐渲染。音乐最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如在“唱响自信之歌”一课中采用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在“少年能自强”一课中采用电视剧《黄飞鸿》中《男儿当自强》;在“挫折面前也从容”一课中采用台湾歌曲《爱拚才会赢》等等,能很好地地辅助教学,融入情感的体验,从而达成情感教育的目的。

(4)角色体验。这是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表演或体验角色的行为或心理,进而起到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人格的作用。如教学“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一课时,笔者引入了一则古人问路的故事,通过扮演 “问路人”和“指路人”两个角色,体验不同感受,从而领悟“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彼此尊重才能赢得他人尊重”的道理。

(5)多媒体演示。多媒体能演示各种形象逼真的情境,图文声并茂,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在教学“人生当自强”一课中,笔者引用了视频资料——《成龙的成长故事》让学生了解成龙的一路摸爬滚打,用一身的汗水和伤疤,书写的人生传奇和顽强拚博的自强者的风采,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即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自尊自信,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执著追求。它是我们健康成长,成就事业的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激发学生从小努力树立自强自立精神。

2、课外生活实践中的情境体验

体验式教学强调在做中学,而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环境、生活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故要在生活体验中实现让学生学会做人的目的。因此,在教学“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课后,笔者让学生观看了美国影片《小鬼当家》,然后再让学生回家完成一道家庭作业:星期六当一天家,用平常一天的钱买好一天吃的菜和必需品,帮妈妈做好一天的家务如洗衣服、搞卫生、烧饭、洗碗等,然后让父母评分,最后写一篇体会在班上交流。这样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尝试了自立,在情感上获得劳动艰辛和劳动光荣的体验,也体验了做父母的辛劳,从而进一步理解“孝敬父母理解父母”的道理。家长对此类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此外,思想品德课还应该走进社会,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象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进学校和家庭、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知情意行的统一。

三、情境体验式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思想品德课运用体验式教学的最大目标,就是通过情感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所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必须把课本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需要出发来触动学生的心灵。因为教学只有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才能拨动学生的情感,而只有真正地动情,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2.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方法要有启发性,情境的设置不能过于直露,也不能过于隐晦,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真正发挥情境体验式教学特有的启发作用。

3.情境教学要为教学目的服务,设置何种情境,用何种方式设置情境,所用方法是“单兵作战”还是“联合行动”,都必须服从于教学的目的,绝不能仅仅为了刺激学生的感官而盲目设置。

价值内化 篇6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外化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01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是要在大学生中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言论与行为当中,实现“日用而不觉”的境界。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认同问题集中表现在情感、认知、信念、意志、行为等方面,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大学生自身因素,也有外部的环境、教育、舆论宣传等方面。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调查: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南京三所高校的大学生随机发出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10份,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达90%。此次调查能够比较全面和客观、真实地反映当前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问卷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国家理想、民族精神等方面提出了16个问题,对如何更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内容,问卷也有所涉及。

(二)调查结果分析:通过问卷从大学生的不同地区、政治面貌、不同专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内容等方面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纵横的对照分析:

1、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较高,能做到主动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发展,对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政策比较了解,能答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上处于较低层次,大学生虽在意识层面上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但在认同态度和行为上参差不齐,内心还没完全做到高度的认同。

3、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认同有所不同,对国家理想的认同低于对社会价值的认同,而对社会价值的认同却低于对道德规范的认同。

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内化于心

大学生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需要从感性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认识,并通过辩证分析进行价值选择。

(一)理性认知是内化的起点

当前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有创新性,容易被社会中新事物吸引,一方面能够开阔眼界、促进灵活思维模式形成,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验和阅历欠缺,容易导致认识、分析问题出现思想偏颇。为避免社会中各种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就需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从理性层面得到认知。首先,学会辨证分析问题。通过思政课的知识传授,大学生学会运用辩证思维,主动分析客观现实中的社会思潮,理性去看社会问题,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学习和领会。其次,通过相互交流加强思想碰撞,正确分析和看待各种社会问题,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和选择。

(二)情感认同是内化的重点

情感认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会深入地影响认知认同,起到调控大学生认知活动的方向,左右其认知的一项重要因素。高校需搭建情感认同的活动平台,要充分发挥好其教书育人职能,更要完善校园文化的承载力,不断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利用校园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宣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在大学生积极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上激发大学生情感认同的时代心声。另一方面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三个基本原则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迷茫。

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内心信念奠定了基础,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水到渠成之势。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外化于形之途径

高校要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养的目标实现,实现内化于心的价值取向到外化于行的价值行为的转变,②不仅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学习,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精神的感悟,充分运用好典型引路,共同进步。

(一)注重道德修养,激发学生内在的成长性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要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贯穿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学习中感知、行动中领悟,增强道德责任感和价值判断力。教育学生把个人品德修养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对照自身言行,自珍自爱、自省自警、知耻改过、知荣求善,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认清什么是真善美、假恶丑,自觉做到常怀善念、常修善德、常做善举。

(二)创新实践活动,是外化于形之重要载体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要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运用多种载体和平台、多种形式和手段,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在实践内容上积极探索,合理规划,提高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运用社区挂职,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等形式,探索教书育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在社会实践中理解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有益性和重要性,自觉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通过社会服务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组织,深化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大学生认清社会现实,端正思想认识;克服个人主义思想,提倡无私奉献精神;杜绝奢侈享乐之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实践可以认识社会、认识国情,养成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以主人翁态度看待和服务社会。三是完善实践基地建设,体现外化形式。高校利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优势,建立社会教育资源引入机制,按照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形成一批能满足学生社会实践需要相对固定的基地,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实践基地体系,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繁荣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引导作用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成为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大学精神的积淀,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通过校园文化发展,整合各类传播媒介,发挥舆论的引导功能,发挥各类活动的影响作用,创造出有益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实现文化育人。首先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融先进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文化品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健康生活方式于校园文化生活中,引领学生奋发向上。其次,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规范学校管理和师生行为。再次,发展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成为培养“真善美”人才的圣洁之地。

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价值内化 篇7

人生价值包括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衡量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两者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 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 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没有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正如在社会生活中听到的“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 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这一哭一笑, 反映了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 毫不掩饰一部分人对物质财富的欲求。但是物质是生活的全部吗?如果连快乐和幸福都没有了, 要宝马又有何用?由此,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价值观念, 是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的价值导向, 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 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明确了国家社会的价值诉求与社会成员个体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的不断提高和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 不仅经济体制、社会结构、行业格局有了很快的变化, 而且社会各阶层人员的思想意识形态, 价值观念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并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因而在全社会形成相对占有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成员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终极选择成为当务之急。

二、影响人生价值选择与实现的主要因素

1. 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西方国家利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对我国实施文化战略。西方认为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证明了社会主义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和主流, 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应该是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一方面, 他们在发挥传统权力资源的同时更注重用多种非意识形态化的方式进行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洗涤, 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方面, 在全球化背景下, 西方民主社会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不断涌入, 对我国价值观建设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部分人由于辨别能力不强, 过分地夸大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力, 认为西方的价值观更值得提倡, 更认同西方社会体制, 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产生了困惑与怀疑, 这无疑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2. 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结构调整等导致各种矛盾大量涌现并相互交织, 价值观出现多元并存、新旧交替的局面, 人们的信心、信念和信仰受到剧烈的冲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逐渐丧失, 精神生活也出现了危机,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人出现思想混乱、毫无目标、价值迷茫、生活空虚等情况, 对待学习、生活的态度以及人际交往方式、恋爱婚姻观和价值追求等都发生了改变, 甚至出现不分是非、颠倒黑白、价值观错位与缺位的现象。加之社会上不正之风和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以及住房、医疗、教育、社保、就业等实际民生问题的存在, 使一些人对深化改革和国家的发展前景及个人前途产生困惑, 这些削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内化。

3. 市场经济利益思想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迅速发展, 对意识形态领域发挥着无形的渗透作用, 它对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基础性的影响, 市场经济更突出利益、竞争、务实等观念, 客观上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但同时也造成了部分人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很多人以社会地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赚钱的多少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标准。此外, 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也使得人们的价值判断趋向功利。这种现象反映到个人身上就是实用主义, 造成人不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缺乏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不考虑长远利益, 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 这更加降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正面引导作用。

4. 人的自身因素的影响。

价值观, 是分层次的, 价值观的构成主要分为直接利益层面和理想信念层面。相当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另一方面, 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存在矛盾和背离。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最核心的环节就是由知转化为行, 而这个转化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跨越。

三、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终极选择

首先, 遵守认知规律, 着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民教育。国民教育过程中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应当与时俱进。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中, 重义轻利和义利并重的价值观都得到鼓励和提倡。应该特别重视公平公正的价值观教育。国民教育过程中价值观教育的形式, 应当打破因循守旧, 提倡敢于创新。在德育教育中关注对提高价值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次, 大力宣传引导, 营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环境与人的作用是辩证的。首先要确保舆论导向正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武装人民。引导干部群众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深入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引导人们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 要深入开展荣辱观教育, 努力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使人们明确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同时, 营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环境, 必须构建一个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必须要加强对各种文化载体, 如电视、网络、媒体、书籍、报纸、商业广告等的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的理想价值导向。要大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资源, 并促进其大众化、时代化、生活化。营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环境, 必须发挥典范的重要作用。在我国, 人们普遍认同的榜样对社会大众具有典型示范作用。所以, 树立道德模范、英雄人物等善的榜样对社会伦理生态环境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一个重要条件。

再次, 完善政策法规, 提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重要保证。政策法规是全社会行为的准则和准绳,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任何社会要使其主流价值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并保持稳定性、持续性, 都必须通过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对核心价值的基本精神加以规约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必须有政策法规的支持和保证。

最后, 加强制度建设, 激励和约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践行。制度作为社会整合机制通过对主体提供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的信息, 从而减少了因主体利益不同而在互动中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制度具有强制性, 要求人们遵守和服从, 是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没有制度,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是一堆杂物, 制度的最基本的功能是激励和约束, 通过激励和约束控制人的价值观选择和行为选择。好的制度激励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约束消极的价值观和行为, 坏的制度激励消极的价值观和行为、约束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 制定和建构好的制度是核心价值观建设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途径。

总之,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选择将会决定人生方向和质量, 而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每个人最终的价值选择。

参考文献

[1]梅荣政, 杨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析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2]陈章龙.论主导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价值内化 篇8

而我们崇尚的这种德往往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做人要有礼、有爱;另一个, 就是做事要遵守规则。其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属于这种德, 它也离不开这两个维度, 只不过它更有层次、更有体系而已。

课堂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二十四个字, 十二个词。前四个词的核心指向的是礼。荀子说:“礼就是德”。有礼就是有道德, 无礼就是无道德。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所以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第二层面是社会层面的德, 它的核心是规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个人层面的德, 它的核心指向的是爱。所以说, 礼、规则、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DNA。如果我们把礼、爱、德抓住了, 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牛鼻子, 就是在立德树人。

怎样在课堂上让学生有礼、有规则、有爱, 使他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DNA呢?在这方面, 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在春田中学的课堂上, 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每个细节都有礼、都有爱、都有规则。比如班级活动中, 老师会非常正式地介绍担任主持的同学出场, 主持人上台后给老师敬礼, 老师回礼, 主持人再给同学敬礼。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某个同学到黑板前写板书, 同学们离开座位和回到座位的时候, 旁边同学不能够随便挤一挤, 需要站起来让座。类似的小细节, 在春田中学的校园里随处可见。

刚开始学生这样做很不习惯。某班级初一新生刚入学第三天, 有名同学就不来上学了。原因就是春田中学的课堂礼节太多, 他接受不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 当学生们意识到了这种礼、这种爱、这种规则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体验到了这种东西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和成长, 他们就逐渐适应了。时间长了礼节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自然形成了一种气质。

有一次专家和领导来春田听课后, 反馈说你们的课堂礼有些繁琐, 能不能少一些?所以我校又进行了反思, 让老师们回去将课堂礼仪再删减一下。过了几天, 又有来听课的, 我发现课堂并没有改变, 于是就去问老师是什么原因。老师就说:“校长, 不是我们没做, 我们真的要求了, 但是学生改不了, 已经形成习惯了, 改不了了。”我说:“那只能顺其自然了。”

所以只要到过春田中学的人, 第一感受就是春田中学的学生非常有礼貌。这种礼貌浸润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进而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 形成了良性的辐射。春田的师生们真切地感受到, 任何高尚的品德, 都不是从概念开始的, 而是从实践和训练中得来的。在有规则的环境中做事, 学生才能形成一种规则意识。

多元评价将礼仪落到实处

春田学校的课堂前有小组展示环节, 每位学生在表达中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然后主持人可以给打分。打分的标准一般是六个细节。第一, 站姿, 站姿要端正, 要落落大方, 要站出一身正气。第二, 要有礼, 两个礼, 第一个礼:要给主持人和老师敬礼, 感谢老师和主持人为我们带来这样一个展示的机会。结束以后, 第二个礼, 是感谢同学们的, 感谢同学们的认真倾听。第三, 声音要洪亮, 要自信, 要淡然。第四, 就是要全员参与, 一个都不能少,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每个人都是受益者。第五, 准备要充分, 在展示过程中要有默契。第六, 有创意, 也可以加分。

这六个细节, 每一个细节都指向了礼, 指向了爱, 指向了规则。除此之外, 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 每一个细节的展示都让学生的尊严感、责任感、使命感、价值感得到了提升。而且每名同学都要当众单独的展示, 这又培养了每一名学生勇敢、独立、自信、自强的精神。我觉得, 这样的一个环节很好地诠释了顾明远老先生的一句话:“教育在细微处, 成长在活动中。”我要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一定在微观层面的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定在学生喜欢的活动中。

价值内化 篇9

一、高度的理论自信是内化的首要前提

理论自信是指将某种理论作为至死不渝的思想遵循, 高度的理论自信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首要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后, 所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就其理论来源来说, 至少包括: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一切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等。在思想内涵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涵盖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的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 又有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发展需要的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还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规范个人思想道德行为的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 理论本身“致广大而尽精微”, 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时代高度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继承与升华的统一、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的统一,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

习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体现了时代精神。”[1]大学生应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抱有坚定的思想遵循, 如果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内含缺少高度的理论自信, 就丧失了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思想基础, 更不会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二、个人价值观的建立是内化的关键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固化为个人的价值观, 既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能够被大学生广泛接受的理论科学性, 又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自身价值需求的现实契合性。这种现实契合性在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符合大学生真实的价值诉求, 能否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趋势。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社会转型期, 在内生外来多种因素的作用下, 其价值目标逐步从理想主义转变到关注现实, 其价值手段由顺从隐忍转变到开拓勇进, 其价值评价从集体主义转变到关注个人。所以, 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倡导为根本准绳, 把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价值手段、价值评价等关于价值的基本观点, 事实上统一到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范畴中, 生成符合大学生群体特定年龄阶段道德养成规律、契合行为习惯特点、包容个体性差异的价值观念, 逐步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其“日用而不知”的价值观。

三、将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觉行为是落脚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从本质上看是一种道德修炼的过程。思想道德的真正形成需要实现两个转化:一是社会思想、社会道德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观点和道德信念;二是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信念外化为行为实践。[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是内化的落脚点, 是整个“化”的过程的终结。当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价值遵循后, 个体的价值诉求就与社会乃至国家的整体价值追求趋于一致;当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目标的实现, 能够满足大学生个体的价值需要, 该群体的行为必然自觉地趋向社会和国家的总体价值目标, 即将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身正面行为的正能量, 形成事实上的道德公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弥久而新的价值追求, 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曲直是非的价值准绳, 昭示着一个公民修齐治平的价值路径,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最为根本的价值源泉。从这个角度而言, 当大学生自觉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人价值观, 再将其当作终身奉行的价值遵循和行为准则后, 他们就能够把追逐梦想的节奏融入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中, 就能把追求个人事业的成就与应当担负的历史责任结合起来, 在实现国家社会总体价值目标的征程中, 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文汇报, 2014-05-05.

价值内化 篇10

价值观内化,又称为内化价值观(internalization values),弗洛伊德认为,遵从快乐原则的本我(id)和遵从现实原则的自我(edo)都是非道德的,而遵从至善原则的超我(super-ego)则是社会价值经由父母、教师和社会教育渠道内化的结果。由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诲或社会的规范都来自久远的文化传统,因此超我实质上就是种族价值传统的内化。价值观内化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把它总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下面我们简要从这两个方面探究环境对小佩科拉的悲惨命运产生的影响。

1. 宏观环境的影响

宏观环境,主要是指影响个人价值观形成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大众传播媒介等,因为任何一种价值观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对每一个体价值观形成有着定向的作用。人们都是生活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的,会耳濡目染地接受特定文化所承载的特定思想、观念、习俗等。社会会把这些思想、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灌输给社会成员,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

小说《最蓝的眼睛》以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社会为背景,尽管从法律上讲黑人奴隶制已经被废除,黑人在法律上拥有同白人平等的社会地位,但长期以来形成的种族歧视并不能靠法律规定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除去。“白人文化是处于中心位置的主流文化;其他地区的民族文化是处于边缘地位的支流文化”。[2]在白人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中,“白人高人一等”的种族观念依然深深地植根于当时美国人的头脑之中。在白人文化的强烈冲击之下,佩科拉对自己的黑人身份产生怀疑,强烈的民族自卑感使她抛弃了自己的身份去迎合白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她认为自己不幸生活的根源在于自己的黑人身份,所以她梦想拥有一双白人女孩才有的蓝色的眼睛。佩科拉甚至因为“喜欢印有雪莉·坦布尔头像的杯子,一有机会就用它喝牛奶,一下就喝掉三夸脱牛奶,好摆弄和欣赏雪莉的甜脸蛋”。[3]P14同时受到影响的还有她的父母、同学、老师、邻居,以及美国整个社会。

2. 微观环境的影响

微观环境主要包括影响个体价值观形成的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组织、同辈群体等因素。这些既是价值观形成的媒介,又是价值观形成的环境。

社区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不同的社区具有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同的社区价值观形成的主体也被不同的社区文化所熏陶、培育和塑造。莫里森在作品中高明地让我们通过小说叙述者克劳迪亚的视角去观望整个黑人社区,于是我们发现佩科拉悲剧的根源在于整个冷漠的黑人社会,这里贫富差距悬殊,阶级意识显著,绝大部分黑人之间缺乏应有的关爱和帮助。他们鄙视弱者,谄媚强者。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当整个社区的人们得知小佩科拉被乔利强暴并怀上了自己父亲的孩子时,他们并没有给予身边的弱者以应有的同情和支持,相反这倒像是一则骇人听闻的乱伦新闻,“让他们感到恶心,好玩,吃惊,憎恶,或者更多的是刺激”。[3]P147

家庭环境对个体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基础环境。但是佩科拉生活的家庭环境却让她没有感受到一丝丝温暖,母亲波琳厌恶孩子们,她不愿意呆在自己家里照顾两个孩子,更愿意呆在白人雇主家里照顾白人小女孩。甚至当佩科拉因有事去白人雇主家找妈妈,偶然之中打翻了滚烫的草莓酱时,作为母亲,波琳不仅没有去查看女儿的烫伤情况,反而甩手将她打倒在地;但是当雇主家的白人小姑娘看到这些而受到惊吓大哭起来时,波琳却百般呵护:“不哭,宝贝,不哭。快过来,哦,上帝,瞧瞧你的衣服,快别哭了,波琳给你换。”[3]P102母亲如此地厌恶、憎恨自己,使幼小的佩科拉感受不到任何的母爱,更加感觉是因为自己的丑陋母亲和周围的人才不喜欢自己,她梦想着如果有了一双蓝色的眼睛,别人看她或者她看别人都会变得不一样,母亲不会再嫌她丑而冷落她、虐待她,她可以和别的小女孩一样享受母亲的保护和怜惜。

小说中佩科拉的父亲乔利年幼时遭到了父母的遗弃,青少年时期当他与一位黑人姑娘在野外偷尝禁果时又受到了白人猎手的惊吓、羞辱,这些给乔利造成了心理上创伤。在乔利的心里,白人是魁梧的、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而自己却是矮小的、软弱的、无法跟白人抗衡的。因此,乔利学会了一种可以使自己平衡的方法———将自己承受的痛苦转嫁给别人。另外,乔利寻找生身父亲的事件也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乔利本身是受害者,被父母抛弃,遭白人欺凌,受社会冷落。另一方面,他又变成了迫害者,变成了佩科拉悲惨命运的直接施动者。而不幸的小佩科拉不仅从没有享受过父爱,反而成了父亲施虐的直接受害者。从以上对于佩科拉家庭环境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幸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佩科拉将所有的这些不幸遭遇归咎于自己的丑陋,她觉得毫无疑问所有的厌恶都是冲她来的,是冲着她的黑皮肤来的。

3. 结语

通过上文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环境对内化价值观形成的影响,而内化价值观反过来又对佩科拉的悲惨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小说的编后记中。莫里森阐明了她的创作意图。她想述说内在化的种族歧视给最易受伤的社会成员———一个小女孩儿所带来的伤害。然而,她又不愿使那些伤害小女孩儿的人失去人性,因为那样做只会重复他们的错误”。[4]

参考文献

[1]唐红梅.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80.

[2]孙银娣.后殖民主义下的“世界小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8, (2) .

[3]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M].北京:三联出版社, 1982.

以“还原”促“内化” 篇11

一、已存弊端

因以上原因,在日常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极易走向以下的“极端”。

1.过于注重“工具”而冷落“人文”

因屈从“考试”压力,故在教学中,教师仅将文言文当作“古代汉语”的学习资料,局限于“知识”领域,强调“字、词、句、段落、篇章”的落实,信奉“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八字箴言。整节课都在讲台上不厌其烦地讲解语法、讲解用法;学生则在“头疼”“苦恼”中,在课本上“见缝插针”地添加注释,之后死记硬背,强诵美文。

2.过于注重“人文”而冷落“工具”

因过分注重文言文的“人文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误将课程改革的“少讲”“少练”操作为“不讲”“不练”。文言知识教学退居次席,成为教学中的“替补”内容。若讲《五人墓碑记》,满嘴一个“义”字;教《陈情表》,则满堂一个“孝”字。在学生尚未领会文意,不懂字词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的情况下,通过多媒体上的这种音乐、那种画面的不断刺激,放开手脚让学生去“讨论”,去“戏说”,去“表演”,去“领悟”。学生一诵再诵、一背再背,的确做到了“书读百遍”,但在没有相关古文化知识、历史常识和文言文功底的前提下,此类诗文果真能“其义自现”?

二、学生现状

现在,在教辅材料众多、学生至少人手一本的情况下,文言文教学的处境更加不妙:在字词等文言基础知识方面,学生拿出教辅材料来,无所不知且言之甚详。但合上教辅材料,则一无所知。师生双边一不小心就会被“假象”蒙蔽。如此,更易使文言文教学暗生“硬伤”,留下“黑洞”。

三、新探索:以“还原”促“内化”

起初,为了在文言文教学中,避免学生照着教辅材料读出字词用法等“不动脑”现象,笔者将文言原文打在屏幕上,要求学生对着屏幕,说出字词的含义、用法等,使学生无机会去“参考”。但也有学生临时抱佛脚,及时从教辅材料上背下来,在课前不认真预习、课后不多遍诵读原文,并未深刻理解原文意思、意蕴的情况下,凭记忆力蒙混过关。于是,笔者干脆把教辅材料上的译文也搬到屏幕上,但在学完一段、一篇文言之后,让学生对照译文,还原出文言文。

未料还原一法果然奏效!文言基础较好的学生,会比较自己还原的文言与原文的差异,更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基础不好的学生,课后则会多读原文,力求与原文一致。学生在自己还原之后,对文言的许多句式、字词用法等基础知识心中了然,加深了理解。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在运用还原法进行文言文教学的同时,应该注意有针对性地教他们掌握以下方法:

1.多用比较法区分易混淆的知识点,掌握文言规律

文言文中有大量的古汉语知识,例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现象。这些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学习中多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区分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例如《阿房宫赋》中的“六王毕,四海一”的“一”是名词作动词,“统一”之意。为了使学生能在“还原”法之后,更好地理解,笔者举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一)、“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而或长烟一空”(全,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一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表序数,第一)等句子,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能更好地化“难”为“易”,自课内而课外,更好地区分和掌握了这些知识点。

2.通过句意理解一词多义和特殊句式现象

句子总要表达一个意思,凭其意可明确句中的某个词表何意义,句式有否改变。例如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只要凭着它不同的句意稍加分析,它的各个义项就会一目了然。如“以”字:“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拿,用);“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在);“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才);“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属予作文以记之”(来)等不同义项。“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与“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相对照,学生就很易记住这是一个定语后置的句式。“有什么满足的呢?”和“何厌之有?”相互比较,就可知这是宾语前置的句式,动词“有”在宾语后面,动词和宾语之间有“之”,用“之”帮助把宾语提前。学生不仅记住了“厌”通“餍”,为“满足”义,更明白了“之”为宾语前置的一个标志。“还原”法教给学生的自学之法,使他们在学有成效的基础上学有兴趣,并学会自学,善于自学。

3.运用“还原”法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听和读的过程,是一个语言信息处理的过程。通过听读,提取有用信息,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提高原有的认知水平。

“听”,是很重要的。有人曾提出“语感教学”的方法,即让学生在听觉感受中学习知识。还原法的听,不但涵盖了常见的听学生读、听教师读、听艺术家读,更多的则是听同学的“还原”。通过听同学“还原”的这一环节,更好地促使其他学生进行思索、还原、判断。使学生在此思维过程中,通过与原文的比较,真切地“听”出文言文的味道,领悟到文言的魅力。

“读”,是古人非常重视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等都表明了古人对“读”的高度重视。朱绍禹在《语文教学辞典》中说:“从阅读心理的发展看,朗读技能的发展一般先于默读,学生最初的阅读活动多依靠有声语言。”可见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但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却往往更加重视理解而忽视了诵读,这也直接造成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差。“还原”法的诵读,不只是大声齐读、分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的朗读课文。它要求学生在“还原”之后,特别留意自己“还原之文”与原文的相异之处。通过自我诵读,比较两者在表意、句式、情感等方面的不同。这一过程,不但培养了语感并加深了对生、难字词的理解,更使学生能在更短时间内记住相关内容的同时,有效地感受到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说和写是一个把自己思考的内容,以外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是提高学习文言文能力的重要环节。“说”,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口语交际已经进入了语文教学的视野,并且提出了一些有待我们去解决的新问题。但实际上,许多学生“散说”时滔滔不绝,正式说课文情节时,则支言碎语、不知所云。文言文“还原”法“说”的过程,不只是将自己的“意”以文言表述出来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促成了思维方式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便于记诵。通过“说”的训练,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合理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及其所蕴涵的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

“写”,是语文素质教育中的“重头戏”。“还原”法使学生在从现代汉语向古代汉语“还原”的这一过程中,不但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文中汲取古文化内蕴,为文言文鉴赏这一更高的阅读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学习《指南录后序》(苏教版必修三)一文后,笔者要求学生写篇4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许多学生不但能从较深的层面,理解作者在长途逃奔中所迸发出的坚毅顽强、百折不屈的精神和民族气节,而且能从文章的叙事中领略到作者起伏的情感波涛。这种主动从语言中感受情感的情况,以前也只在学习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苏教版必修二)时出现。更有几位文言功底较好的学生,以文言文形式抒写鉴赏。

例如一同学的文章:“愚意:品文者,非品文之词藻修饰,应品嘱文之人也。夫文者,彰志抒意者也。人若无德,纵文采斐然,才思无滞,终不得心。耿耿天日,芸芸众生,莫不尊义、忠、孝。然文士之众,能有其一者无几,独文山先生兼而有之……”

“文山先生不拜相印,毅然北使,孰若之乎?面贵酋而无畏色,诋之詈之,孰若之乎?知其害而不顾其害者,孰若之乎?其义也……”

学生能以文言文形式抒写鉴赏,虽行文略显稚嫩,其中还存一些“不足”,但也可见学生对文言的喜爱,对文天祥的敬仰之情。当然,对以文言文写作这一行为可取与否,在此不论。笔者不敢贸然提倡,更不敢加以扼杀。

当然,“还原”法的运用,必须以学生的文言基础为出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还应特别注意运用的时机:若原文故事性较强或文意较明显,通过学生的努力是可以“还原”出几句或一段原文的;但是对一些有大量生僻字或方言等较难的文言文(如《离骚》),则更应注意循序渐进,先让学生试着“还原”一个词,一个句子,之后再逐渐上升到一段或几段。如此,目标适中,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兴趣不减,“还原”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总体而言,利用“还原”这一教学环节,可以很好地促成学生“自主”“有效”学习这一过程的产生,并兼顾“工具”与“人文”内容,内化文言能力和素养,使文言文学习不再“无趣”,不再“低效”。

参考文献:

[1]王珏.文言文教学价值再认识[J].语文教学之友,2001,(06).

[2]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价值内化 篇12

一、以社会认同的方式践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三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党的十八大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培育和践行什么样的主流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以社会认同的方式践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的是在全社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民族精神, 优化社会风尚, 塑造美丽人生。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 不管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哪一个领域工作, 不管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军人哪一种身份, 不管是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党派, 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可能会有差异, 但每一个社会人对法律和道德规范并不陌生, 因此, 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式是法律与道德层面的“四守”, 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评判体系是法律与道德层面的“四问”。以社会认同的方式践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悉易行、接地气、保持了底线思维, 为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方法方式引导, 为全社会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自我评判体系。在当今世界范围内, 各国公民某些正向价值取向有共性, 但价值观有差异性, 有的国家甚至用所谓的“普世价值观”混淆视听。弘扬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确定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现在和引领未来的方向, 以社会认同的方式践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守”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相承接, 在中华价值观领域承前继后、继往开来。各类媒体相继报道并引起人们点赞的银川“全城寻耳”、郑州“全城吃面”、乌鲁木齐“全城买鹅”等, 这些普通人的善行义举感人至深, 就在于他们守住了社会共同认同的良序规则并以自己的选择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守望相助的理念得到彰显。鉴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现实社会认同, 我们认为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是“四守”, 即守法、守职业道德、守社会公德、守家庭美德。所以,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难, 也不深奥, 难的是做不做, 只要在工作生活中坚持“四守”, 也就在不同层面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在餐饮业倡导的“光盘行动”, 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 全社会崇尚节约反对浪费既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个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知行统一, 重在践行, 防止以新的形式主义对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尤其是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分批进行取得了实效, 反对“四风”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的正能量是一致的。

三、全社会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问”自我评判体系

法律与道德共同调节社会职业领域、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活动, 法律是制度上的强制, 道德是精神上的坚守,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 道德是最高的法律, 因此, 法律和道德框架下的最好境界是正确的自我评判与自律。每个人要有自我评判良莠的意识, 要遵循自我评判的行为准则“四问”, 即我守法了吗?我守职业道德了吗?我守社会公德了吗?我守家庭美德了吗?所以, 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难, 也不抽象, 难的是问不问, 每个人不断地自问自省, 保持底线思维, 有助于解决“扶不扶”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有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 只要在工作生活中坚持“四问”, 也就内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结果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动力和自觉行为。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方式与结果统一, 重在统一中内化。只重视方式和只重视结果都可能导致评判的片面性, 为什么在社会中小事件引发大讨论, 源于社会普遍认同的准则被异化。方式是外显的过程, 自我评判是内在的心理活动, 通过全社会公认的方式, 建立自我评判长效心理机制, 在全社会减少分歧取得共识。

综上所述, 以社会认同的方式践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是建立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行为和心理机制, 以社会认同的方式践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点是全社会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自我评判模式, 能够自我鞭策、自我鼓励、自我提高。

【价值内化】推荐阅读:

行为内化07-14

标准内化10-14

内化途径05-18

内化外化06-19

感悟内化06-23

内化06-29

开发内化07-22

内化问题07-25

德育内化09-19

内化研究09-30

上一篇:设备材料制造周期下一篇:蔬菜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