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信息

2024-10-01

内化信息(精选7篇)

内化信息 篇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具备操作性、实践性等特征, 其知识性与技术性较强, 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特征, 为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本文提出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内化与有效性的科学探究, 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作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 为教学质量内化及有效性提供支撑

小学阶段, 学生因其年龄较小, 认知程度较低, 自主控制与学习能力不强, 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取强记方式效果不佳, 不利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为实现教学质量内化,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应发挥情境教学优势, 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支撑。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结合课程安排进行相关情境设置, 确保情境设置与课程教学具备较强的内在关联。例如在学习电子报刊版面设计情境展示时, 对版面设计的横排文本框用法与竖排文本框用法进行表现, 让学生在掌握操作文档技能的基础上, 更为直观地认知文档不同形式的价值与应用特征, 内化为情景化知识, 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合理应用。在课堂实践中, 结合实际创设情境,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参与度。尤其是针对一些理论化问题与操作性问题, 可以通过设置情境的形式, 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 感受操作的要点与步骤, 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知识盲点,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情境设置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托, 重视教学的灵活性, 在情境模式下提出相关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找出答案, 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与生活接轨, 践行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理念

将课程教学与生活相接轨, 让生活情境在课堂中再现, 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教学生活化并非是在教学时对生活中存在的某些元素或某些素材进行简单的应用, 而是将教学过程作为日常生活的构成因子, 关注个体存在的日常表现, 推动其对个体可能的生活进行发展。为了与小学生生活实际更贴近, 要求在生活中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及技能学习, 并将其成果内化应用于生活之中。

为践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生活化”理念, 要求教师结合课程内容, 善于与实际联系, 深入挖掘, 综合考虑小学生所具备的认知与理解能力。例如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文件整理》有关回收站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搬家的视频或动画, 具体情节表现为:小明家搬家, 将所有废品放在一个位置, 准备让垃圾车拖走。垃圾车来了之后, 小明爸爸让小明去检查一下废品是不是真的要全部扔掉。小明在检查时, 发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娃娃, 又将其捡了回来, 其他的则被垃圾车拖走了。搬家后, 小明发现自己的机器玩具不见了, 这才想起是被自己扔在垃圾框里被垃圾车拖走再也找不回来了, 不觉有些懊恼。

通过这种形式, 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将回收站与垃圾框相结合, 让学生自主思考回收站的作用、能否恢复回收站文件、清空回收站的意义等。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 达到教学目的。此外, 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 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生活中的特殊日子相结合, 例如某某过生日, 大家通过PPT绘制生日贺卡进行演示;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例如将写好的作文通过计算机排版并打印、建立个人档案等。

三、课堂教学模块内在联系与统一, 依托学习方法内化教学质量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 因各模块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内在联系, 不同软件应用与不同操作技能之间, 在一定层次上也存在着较多的共性。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需要重视其课程内在的联系性与统一性。心理学家认为, 知识的获取与运用, 实际上是一种记忆存储与记忆提取的行为, 确保记忆存取的流畅性, 是实现实际应用的基础。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体现信息技术知识的系统性, 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依据其联系构成知识框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经验比较欠缺, 从而对过于零散的细节与知识点难以掌握, 因此教师要对知识点的联系进行提炼, 表现出知识的条理化, 为学生掌握新的知识点提供支持。例如在学习Word与Excel时, 将Word操作中的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与Excel教学相结合, 通过调整表格的文字、表格的边框线和表格底纹的颜色等操作, 展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共性, 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点的能力。

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的过程中, 还应重视运用方法性知识。信息技术自身的联系性与统一性, 让其具体操作与学习具备一定的内在规律。小学生缺乏总结与概括能力, 为实现教学质量内化,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与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帮助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联系与规律进行认知和总结。例如在学习了Word文档文字移动方法后, 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进行Word文档内表格的移动。在学生掌握移动方法后, 思考其如何进行在文档内图片的移动, 总结移动操作的共性,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规律的总结。

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十分快, 课堂之中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为此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由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 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时, 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耐心, 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发光点, 及时给予鼓励, 提高其学习信心。充分发挥软件的帮助功能, 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帮助菜单来解决问题。在工具栏的认识上, 通过将鼠标移动到工具栏之上, 则会出现相关名称及功能介绍, 有助于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操作工具的性能。此外, 还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推动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内化, 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参与的习惯, 提高学生整体信息技术素养。

四、合理组织教学模式,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效用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频次, 有助于教学质量的内化及有效性的实现。小学生个体之间其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在教学中采取无差异教学, 势必会导致部分学生难以跟上课程进度, 影响整体教学的质量。采取分组合作学习模式, 综合调查学生特征及能力层次, 并以调查结果作为分组依据, 合理设定每个小组的学习目标。每个小组应设置出具体的操作员、记录员、调解员和发言人,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 小组组长应具备相对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在开展表格设置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具体的操作办法教给小组组长, 由组长对组员进行解读, 这种方式更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内在的兴趣与参与度, 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 应体现发展性, 小组组长、组员承担角色是可变的, 可以采取竞争的方式, 在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重新选任小组组长。竞争淘汰的方式,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更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使学习效果更好。

五、多元评价体系构建, 发挥激励导向的作用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其评价体系尚未完善和缺乏科学性,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对部分学生构成消极的负面影响, 导致其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为此提出了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体系, 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 将教学内容细化, 学生完成一个任务, 则达到一定目标。在学生完成任务的操作过程中, 教师应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及时给予针对性评价, 对存在困难的学生给与引导和鼓励。

科学的信息技术评价体系, 应重视学生以前的基础成绩、当前阶段的学习状况, 预测学生后期的发展情况, 重视对学生的纵向评价。例如学生过去成绩一般, 在通过努力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进步, 教师给予积极肯定, 指出其优势所在, 让其更加自信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此外, 应创建多元化评价模式, 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 提高评价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例如针对学生制作的小报进行多元评价, 学生阐述其作品思路、哪里最为满意、哪里需要改进, 其他同学给予补充, 家长则给出满意度, 提出希望, 教师则可综合考虑学生的制作效果、制作态度与精力投入等因素, 实现整体评价, 侧重发挥评价的激励性, 引导教学质量内化,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实现其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知识内化层次、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是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承担的重要责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 应综合考虑小学生年龄段及认知特征, 通过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践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生活化”理念、重视课堂教学模块的内在联系与统一、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效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举措, 推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内化与有效性的实现。

情感润泽内化品德 篇2

一、巧用文本, 以情激情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编排了“美文赏读”“诗歌诵读”。这些文本不但文质兼美, 更重要的是蕴涵着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价值观的熏陶。小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和活泼好动的天性决定了产生情感效应的主导作用是教师。品德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和激情的人, 这是引发学生情感的前提。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巧妙地利用文本中激情的语言传送给学生情感的信息。我们的品德教育伴随着情感进行, 道德行为将会更持久。《爸爸妈妈, 我想对您说》一课中的诗歌《寻求一窗灯火》, 语言清新自然, 情感真挚感人, 字里行间都充满着孩子对父母的热爱, 感激之情。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学生理解、关心、体谅父母的难处, 从而更热爱父母的教学效果, 课堂中, 在同学们交流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后, 伴随着优美、舒缓的乐曲, 我深情并茂地朗诵了诗歌《寻求一窗灯火》, 学生深深地陶醉于诗歌的意境中。“文章不是无情物”, 巧用文本, 以文本的情激发学生的情感, 潜移默化中为养成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和积极健康的人格夯实基础。

二、巧设问题情景, 以情导行

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 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 才能很好地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从而内化为能力和觉悟。在教学五下《李奶奶身上的伤痕》这一主题时, 学生们观看南京大屠杀的声像资料时, 个个满脸愤怒, 有的边看边握紧了拳头, 有的女生在恐怖愤怒时流泪, 也有的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索性站了起来……观看完毕, 组织学生讨论时, 学生辉就义愤填膺地说:“侵略中国的日本人太可恨了, 等我长大了, 我一定要打到日本去, 为死去的同胞报仇!”“对!杀了日本人!”“拒绝和日本人交往, 把日本人从我国赶出去。”……教室里一片沸腾。突然, 班长润站起来说:“不!我们不能这么做!”“为什么?”一时教室里争论不休。我忙抓住契机, 将持相同观点的同学分成一组, 就这一问题, 提出自己的观点。同学们经过长时间的激烈的辩论, 观点渐渐地明朗了。最后由班长润为代表的胜方总结陈词:“作为中国人, 我们不能忘记昨天的耻辱, 不能忘记今天的和平繁华之地曾是昔日日本侵略军的杀戮之地。我们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古训。我们的心中都有一种愿望, 但愿天下不再有战争、不再有恐怖。我们要为世界和平而努力。”听着同学们的肺腑之言, 我很感动。这不是教师灌输的理念, 是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交流、探索而获取的知识, 形成的道德观点。像这样具体生动的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 学生会通过观察、想象、思考进入情境, 从而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更利于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三、多方位体验, 以情移情

移情是儿童对他人情绪、情感做出的相同或相似的情绪性反应和理解, 是一种对道德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的社会性情感。移情可以帮助儿童学会或者“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换位体验为学生的移情奠定了基础, 是学生移情的切入点。在学习“关爱残疾人”主题时, 在一系列的体验残疾人生活的活动之后,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 并适时抛出“此时, 如果有人嘲笑、挖苦你, 你会怎么想?你的心情如何?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的问题让学生站在残疾人的角度去思考。通过换位思考, 学生明白与他人交往中不仅要推己及人, 还要为他人着想, 才能善待他人。在学习《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这主题时, 设计练习:期中考试结束了, 你的成绩不理想, 请站在爸爸妈妈的角度, 想象一下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当你向爸爸妈妈提出无理的要求, 遭到拒绝后大发雷霆时, 他们的心情如何?通过学生的角色表演, 学生体会了父母的唠叨基于爱, 感受与父母相处的甜酸苦辣, 学会欣赏、理解、谅解父母, 进而更加热爱、尊重父母。在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的方式, 让学生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 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 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

根据教材的特点, 课堂中我们有意识地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 安排辩论、小品表演、情感面对面等形式, 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 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角度出发, 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让学生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得到体验和升华。有效地引导学生向课程的教学目标发展。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发展或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授给人, 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 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获得。”

注重实践活动促进道德内化 篇3

新课标告诉我们,品生 (品社) 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实践活动中,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促进主体发展。因此,教师要使教学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环境中进行探索,自主地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推理、判断,选择道德行为,独立地解决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发展道德实践能力。武装着这样的理念,我开始了“注重实践活动促进道德内化”的新课标理念下品德教学的探索,并因此取得了一定成效。

不难理解,素质的特征源于素质的内在属性。内在性,这是人的素质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它表现为人的品质的深层底蕴,因而决定素质的形成必然是个内化的过程。所谓“道德内化”,就是把习得的外部的道德知识转化为内部的“自觉的道德要求”,它们之间的桥梁是大量的实践,要经历过认同、模仿、合并、演化、自觉行动这样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下面我着重谈一谈自己在具体品德教学中促使学生道德内化的点滴做法。

一、道德内化的前提———给学生敢说真话的情境

在品德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在网络环境中学习时,学习者则因免受畏惧和羞涩心理干扰而显得个性张扬。因此,可以尝试创设一个类似于网络的虚拟环境,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得学生与教师各自敞开自我,相互倾听、相互包容,接纳对方,不断地交流和融合。这种交流和融合,其实是把儿童放进教材之中,借助“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进行一种‘我———你”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文本不断地向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观点、认识与教材的观点、认识在不断融合。学生在这种融合中进行自主建构,生成一个新的意义世界。

案例1:《你是我的榜样》

全校一年一度的大队干部竞选结束了,在班里表现突出的李涵在竞选中失利了,而李涵的好朋友谢妍却当上了劳动部长。几天来,李涵情绪不好,很少理睬谢妍;谢妍布置工作时李涵还故意找茬,两个人都很不开心。《你是我的榜样》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嫉妒的危害,懂得欣赏和尊重别人的道理。如何让李涵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解开心结呢?课前,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块带有颜色的小磁铁。上课了,我在黑板上画了几个表示心情的脸谱,分别代表“高兴、无所谓、生气、伤心”四种心情,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心理健康小测验,要求只有一个———诚实地选择:

第一题:我和好朋友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老师经常表扬他,每次表扬他的时候,我的心情怎样?

第二题,我和好朋友一起参加比赛,结果好朋友得了第一名,我却什么名次也没有,我的心情又怎样?

第一次投票结果如下:

而这个过程中,我默默关注着李涵,从她的眼神里,我分明读到她诚实的选择,并期盼着教师的答案。稍加统计后我说:“孩子们,请记住自己的选择是什么。当别人取得好成绩时,我们那种不友好的表情都是不利于健康的,这种心理疾病的名字叫嫉妒。接下来我们学习新课———《你是我的榜样》。”

随着课文的深入学习,李涵脸上的表情不断变化着,当我讲到周瑜和诸葛亮的故事、讲到嫉妒这种心理疾病危害极大、讲到学会欣赏别人是进步的动力时,李涵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在沉思。

临下课前,我让学生对刚才的两个问题重新作一次选择,结果是:

下课铃声响了,李涵走到谢妍身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嘿,咱们玩去!”而此时站在教室一角的我,欣慰地笑了。

二、道德内化的契机———给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

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创设生活情景,从而引导孩子在这种“准生活”的模拟学习中教育自己,建构起个体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案例2:《无声的朋友》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公共设施”,我第一课时先让他们进行以下3个体验活动:上一节没有书桌的课;过一个没有公共设施的课间;放学后试着不使用公共设施。第二课时再组织学生交流切身感受。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没有课桌,我的字写得好难看。”“老师,离开了那些活动器械,课间活动变得索然无味。”“手脏了不能用水洗,真叫人憋得难受!”“平常乘公交车回家多便捷,可昨天走了二十几分钟才到家。”……

有了以上的真实体验,“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公德意识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三、道德内化的关键———给学生选择判断的权利

鲁洁曾说:“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观点和思考问题的价值取向。”品德教学就是要将新时代的价值观融入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思斯于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过“价值辨析”的理论,它是以生活中具有争议的道德意义事件为导入,激活儿童的价值意识,实践道德推理技能,积累道德选择经验,以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思维、价值评判与选择能力。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中,要呈现真实的生活,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拓宽活动思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

案例3:《生活中的你我他》

本课学习的难点是让学生懂得怎样尊重各行各业的人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我对本课进行如下教学设计:在学生充分了解不同的社会职业分工及特点后,让学生对以下4种职业用小磁铁进行投票,选择出自己最不喜欢的职业,投票结果如下:

接着我请学生谈谈自己为什么不喜欢清洁工和农民这两种职业,理由大致为:又脏又累,太辛苦;工资少;文化程度低,社会不尊重。瞧,孩子们没有生活在真空状态,应该说从孩子的投票中真实地反映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我心中暗暗为孩子们诚实的回答喝彩,并对他们的选择表示尊重和理解,因为我知道如果自己强硬地批评孩子们思想认识不正确,强塞给他们一个道德价值观,也许不等出课堂,这样的道德价值观就已经被粉碎了。接着,我给四人小组一个合作研究的任务,研究的主题为:既然这个职业大家都不愿意做,我们就取消这个职业,大家都不要做,行不行?这下,教室里像炸开了的锅,经过研究,大家得出结论:绝对不行,因为他们的劳动是人类生活所必须的,没有他们的劳动万万不行。这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现代清洁工和农民的形象,告诉他们,随着社会进步,这些职业的工作环境质量会不断进步,科技含量会越来越高,将来也会成为人们喜爱的职业。

这时,我又给学生一组选择题,对以上的职业,你现在会采取什么态度:

接下来让小组继续合作研究:怎样做才是尊重清洁工、珍惜农民劳动成果的行为?最后,各小组经过研究,结合生活实际总结出不少尊重农民和清洁工的具体的必须做到的正确行为。

教育要立足和尊重人的生命存在,老师不要用简单的“对”或“错”来判断学生的想法,而是要坦诚地承认每个人的想法总是有他的道理。只有在这种充满多种诱惑的环境中,人才能生长出抗诱惑的能力。结果显示:学生在以上的选择、探究过程中,形成了基本的待人做事观点,建构了个体的价值取向观。

四、道德内化的升华———给学生实践探索的空间

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认为:“课堂教育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身是实践的,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实践德育观认为:生活资源与学生之间距离较近,易产生亲切感;运用生活资源恰当地进行教育,更容易内化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因此,我们需要善于从学生身边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提升他们的内心感悟,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从“内化感受”到“外化表达” 篇4

小说演播,是把完整的故事情节, 具体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口语化的听觉语言,演播者要想把小说演绎得“生动形象”,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艺术功力。播音前辈张颂教授所说:语言艺术功力并非只是“语言”的功力,它包括运用语言所必须的功底和运用语言所涵盖的能力。由此可见,演播者不仅要掌握标准的普通话语音知识、要具备良好的声音弹性和较强的语言造型能力,在不断训练和实践中探索,为演播工作创造充分条件。但在一些广播小说作品中,一些演播者忽视了普通话语音的基础训练和掌握,翘舌音zh、ch、sh与舌尖前音z、c、s不分; 读音白字,“信手拈来”的“拈”读作“占”,“狭隘的隘”隘读成益;四声不准造成歧义,“适时”和“实施”等现象,不但给听者造成了歧义,也使一部完美的广播小说作品留有遗憾。

勤感受,外化形象塑造贴切

广播稍纵即逝的声音特性要求演播者在演播工作中要树立“受众意识”。文学作品的底蕴厚重,角色多元化,故事情境描述生动,这就要求演播者对作品要通读,并理顺故事发展脉络,了解体验人物角色的内心感受,细心琢磨角色外部语言的特色塑造,这对于演播者来说是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我们都知道,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不单单体现在语言中,也体现在情景的描述中,播者除了分析小说的每个情节,研究角色的每一句话,在字里行间探索人物性格外, 还要琢磨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出与作品风格与演播风格统一和谐的人物形象来,只有“当事人(演播者)”心里清楚了,我们的受众才方能听得明白,听的有趣,由此,播者外化语言的演绎的才能精彩和到位。反之,连播者都混混沌沌,弄不明白,那么听者又会如何听的有趣?听得入迷?小说演播与我们的播音主持工作不同,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我们在话筒前的状态积极地, 对象是一对一的,而小说演播则不同, 是一人一台戏,是从“内化”的众多人物感受到“外化”人物的精彩演绎,因此,播者既要生活于小说的情境之中, 又要有角色的真挚感情和较强的语言控制能力。正如萨尔维尼所说:“播讲者必须勤于感受,但他也必须像一个熟练的骑师驾驭烈马似地引导和控制他的感受,因为他要完成双重的任务;仅仅自已有所感受是不够的,他必须使别人有所感受,而如果他不运用抑制,就办不到这一点。”在我国众多的名家名播中,每当听到他们扣人心弦,惟妙惟肖,富有强烈情感冲击力的小说作品, 我深感他们靠的不是声音的张扬,而是内在情感的强大张力和外化语言的的融合。由此可见,只有“慧于心”才能“秀于口”。

勤甄别,弘扬传播正能量

广播作为党的舆论宣传阵地,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我们的宗旨, 广播小说作品的内容宣传更是如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讲的一样,“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一论述明确了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方针,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行动指南。演播者作为广播小说的主创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说的筛选和编辑工作当中,将具有时代气息,特色鲜明的作品展示给广大听众。

近年来,随着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专业人才的不断注入,一些地方电台热衷于广播小说者跃跃欲试,一部部弘扬主旋律如,传播正能量的作品层出不穷,如,2013年12月17日,在陕西铜川包茂高速匝道旁一辆货车侧翻,致使二十多顿橘子散落一地,当地警民联手施救的消息在中央台采用播发后,铜川电台利用地域优势,第一时间制作出三集纪实广播小说《我们村都厚道人》播出,在制作中,以演播者为叙述,以当地童谣方言快板引入,使当事人在演播室中情景再现出寒风中救援外地货车的动人场面,深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好评。

语文课堂怎样实现“主体内化” 篇5

一、主体内化型语文课堂的构成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建立, 改变传统的单向传输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自主学习——发现质疑——讨论辨析——总结升华——发展探究”的环节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 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

1、自主学习。语文的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学生的阅读、预习, 是下面学习环节的准备, 更是学习新知识的尝试。

自主性所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问题,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个人对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它一方面表现为对活动、活动过程的支配与控制权力, 另一方面表现为个人对自身行为的支配、调节和控制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 首先表现为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的主人公意识,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有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 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探索知识。同时, 自觉地积极寻找发展的机会。他们善于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 追求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潜能。

自主学习能力不可能自然生成, 作为教育者, 应该在每一节有限的课时内自觉地、有意识地为促进学生走向独立自主、形成自主性学习而努力。自主学习不仅是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教学的一个根本目的。叶圣陶同志提出:“‘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自主学习引入教学之中, 不但是新教学方法的一种特点, 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

预习在过去的教学中是作为学生课下熟悉文本的一个环节, 并没有深入。主体内化型学习的预习需要学生主动投入, 在教师设计的《学案》的指导下进行的“第一次学习”。

2、发现质疑。发现质疑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自己的疑问。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 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 以解决问题而告终。这样的学习, 才能真正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 才能发展思维能力,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引起学习的积极性, 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问题的提出有两种, 一是课前教师精心设计的《学案》中关键性的问题, 突破一点, 带动全局, 应带有很强的逻辑性、系列型, 步步深入, 循序渐进, 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另一种则由学生自己提出, 要特别予以鼓励和培养。

3、交流讨论。

现在实行的“对坐”学生学习小组建制的座位编排方法, 尤其适合学生的交流讨论。交流讨论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展示与共享, 解决疑问的重要环节。讨论是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 在学习小组自主讨论或辩论。

讨论既是以学生为主体, 经过学生自己积极思考, 相互探讨, 以求得问题解决和认识深入的一种发展性教学方法, 在讨论中集思广益, 相互启发, 实现信息交换, 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并及时对各种意见进行分析比较, 培养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在讨论中, 学生还能发展即席反馈能力, 敏捷的思考和反应能力以及即席口头表达能力。讨论还能使学生认识状况充分暴露, 能增加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提高教学效率。此外, 讨论还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想高度集中, 思维活动激烈, 产生浓厚兴趣。

组织好讨论的关键在于问题的提出, 矛盾的展开和适时地结束, 让学生留有余地回去思考。视不同目的、不同情况教师应该分别参与小组讨论, 注意观察讨论情况, 搜集小组讨论信息, 进行即时判断。

4、点拨总结。

点拨总结可以在组与组之间进行, 也可以在全班进行。就是将学生在课堂讨论或辩论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纳, 目的不只是在于问题的解决, 尤其需要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

总结是一种课堂讨论结束时的即席归纳, 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一种是在一课或一单元结束时将知识归纳成为一个体系和结构, 应由学生自己完成, 并采用他们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加以表达。再一种是在学习基础上解决一个典型问题。通过总结,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发展探究。

探究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总结出的新的知识规律来发现探究新的问题教学环节, 这是学生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 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品读、感悟、想象、研究, 各抒己见, 畅谈真正属于个人的独到性的解读。

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走进文本, 实现与作者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布鲁纳曾经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发现法。他解释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正确地说, 它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比如学生学习了《大堰河, 我的保姆》, 学生通过研读“紫色的灵魂”诗句, 进而引发对文学作品中颜色运用进行探究。通过发现探索就真正实现了学生能力的迁移。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内涵是多层次的, 也就决定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因此, 简单地用某一种模式或某几个步骤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根据实际情况, 探讨出更多的灵活多样的模式, 真正实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体内化。

二、主题内化型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

开发内化教学模式浅见 篇6

今年, 武昌理工学院在赵作斌校长的带领下, 学校从教学入手, 大刀阔斧地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 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开发内化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教学而言, 教学本质即开发与内化, 开发学生内在潜质,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 启发学生, 与学生互动, 启发学生的心智和思维, 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关于开发内化教学法, 笔者认为它的目的与总体要求如下。

一、目的

(一) 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 促成学生独立思考, 创新思维, 研究式学习。 (三) 开发学生的潜质、潜能、潜力, 成功素质教育开发每个学生的成功素质, 内化成功素质。

二、要求

(一) 不搞形式主义, 务求实效。 (二) 体现不同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 (三) 教师是实施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主导, 学生是实施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 可创造性的推行。

在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中,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使用粉笔加黑板为主的传授方式, 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状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把大量的知识、信息, 科学快速有效地传输给学生, 这是当今课堂教学对教师的一大挑战。“当今中国教育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 就是发展高质量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就是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亚太地区教师发展和管理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时说。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的重点。我们该如何提升教师的素质呢?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教学主导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对教学成果的成败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所以, 我认为学校要尊师重教, 大力的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学校要制定一系列的激励制度, 鼓励教师学习, 鼓励教师发展。现阶段, 很多学校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走入了一个误区, 学生的地位提高的同时错误地降低了教师的地位, 是教师的积极性大幅度的遭到了打击, 这是非常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 从而也导致了教学活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 学校也要非常重视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 借助专家队伍的智力支撑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快速通道。最后, 教师应该积极学习, 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 积极思考, 开展各种教研活动, 不断的完善专业素质和对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理解。

在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中,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模式, 而不是单一的提高学生的地位。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 教与学无法互动。其最终结果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大大扼杀, 对学习感到厌烦和不满, 创造性被泯灭,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便无从谈起。在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中, 以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 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 开发学生潜质潜能, 引导和促成学生将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内化成为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中, 学生要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是内化的关键, 自主学习程度的好坏, 关系到素质内化的成败。制定严格的学分制度, 将制度变成压力, 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境因素。因此, 学校要花大力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树立学习榜样, 让学生争先恐后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 大力推行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对学校, 教师及学生都有严格的要求, 务必使学校毕业的学生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摘要:开发内化教学模式是当今世界大学普遍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就是在素质教育开发内化教学观的指导下, 以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 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 开发学生潜质潜能, 引导和促成学生将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内化成为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开发就是开发学生的潜质、潜能、潜力, 成功素质教育开发每个学生的成功素质, 内化成功素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能更加适应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

关键词:开发内化,知识,能力

参考文献

浅析增强道德内化动力的对策 篇7

道德内化过程的构成因素是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的, 但归纳起来, 不外乎两大系列即内驱力和外动力。道德接受主体是道德内化过程中的唯一内驱力, 而其余的一切, 统统都是客体, 都是外动力。根据马克思主义著名的观点:条件—根据论, 即“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依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必须指出, 这条马克思主义原理乃是心理内化论的理论基础, 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是道德内化内驱力与外动力相统一的指导思想。

内驱力和外动力是道德内化过程中的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道德内化是内动力和外驱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忽视或排斥任何一方都是不恰当的, 只会造成理论的偏颇和实践的失误。在道德内化过程中, 不但要注意内驱力、外动力关系的区别, 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关注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转化, 并积极创造条件促使转化的实现。要实现道德内化内驱力和外动力的有机结合, 就必须做到:

首先, 要以道德内化外动力积极因素作用于内驱力, 消除或转化内驱力中的消极因素。人是社会的产物。道德接受主体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和作用, 其“内部思想道德环境”往往存在着一些不良东西, 有的基本产生某些心理疾病, 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道德内化。同时, 道德接受主体思维、认知、情感、意志、道德、生理心理等均处在发展状态中, 抗拒外界不良影响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迫切需要道德内化用外动力的积极因素去促进之, 以消除或转化他们内驱力的消极因素。

其次, 要以道德内化外动力积极因素作用于内驱力, 强化内驱力中的积极因素。道德接受主体内在“期待视野”非常强烈, 无论是积极上进心, 还是丰富情感, 或是各种内在需要和发展欲望, 都是道德接受主体内驱力中的积极因素。道德内化外动力的积极因素作用于内驱力, 与内驱力的积极因素相结合, 强化了内驱力的积极因素, 使其在与消极因素的对立统一中, 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或进一步巩固其支配地位, 更有力地发挥主导作用, 从而加速了道德接受主体品德内化过程;道德内化外动力的积极因素作用于内驱力, 对内驱力的消极因素产生影响, 致使消极因素被消灭、削弱, 或者转化为积极因素, 使内驱力积极因素在与消极因素的对立统一中, 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或使其支配地位进一步加强, 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从而促进道德接受主体人格健康发展;道德内化过程中, 积极的道德内化外动力如能与道德接受主体的积极因素有机结合, 将有助于道德内化沿着“教—受—化”逻辑顺序发展, 有助于培养道德接受主体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同时, 道德内化是一个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道德内化外动力的积极因素, 无论作用于道德内化内驱力的积极因素, 还是其消极因素, 它要起到促进道德内化的目的, 最终总要通过内驱力实现。因此道德内化要通过外动力对内驱力的强刺激, 真正发展起道德接受主体自我的修养能力。

因此, 在道德内化过程中要重视内因即道德接受主体的内驱力, 同时又不能忽视外因即道德内化的外动力, 要坚持用内外因相联系的观点来处理道德内化中内驱力与外动力的关系, 合理整合两者, 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的合力作用。

二、走道德教育与自我道德修养相结合的道路

道德内化过程就是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的过程, 其主要条件是道德教育, 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把教育者的道德教育与道德接受主体的自我道德修养相结合, 是对其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根本方法。主体的品格形成, 是由外在道德教育和内在道德修养两个方面构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 如离开了作为个体活动的道德修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将如无形之影、无响之声不复存在, 更不可达到目的。反之, 作为一种个体活动的道德修养, 如离开了道德教育, 便如一个人孤立于世间, 弱而无助且将迷失方向, 况且, 任何社会都不会放弃对个体进行道德教育, 任何社会中的个体都必将受到他所在社会的道德教育的影响, 任何个体的道德修养都必然在其所处社会的道德教育中留下其影响的痕迹。

一方面, 由于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相互影响, 两者相互依存, 有道德教育之处必有道德修养, 有道德修养之处必有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以个体为对象, 是一定社会对其社会成员所施加的道德影响, 这种影响一旦被个体所认同、选择、接受, 就有可能内化为个体道德的组成部分, 这样的过程本身就是道德修养的一种形式, 所以道德教育会引起个体的道德修养活动并使作为结果的个体的道德修养发生变化;如个体否定、抛弃、拒绝道德教育的影响, 他就有可能进行新的或其它的道德修养活动以建构其个体道德, 从而导致其作为结果的个体的道德修养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 个体的道德修养活动及其作为结果的个体的道德修养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在某种道德教育的条件下产生和发生, 这种道德修养活动及其结果必然也对道德教育进行某种刺激、引起道德教育的调整或新的道德教育, 从而使道德教育发生相应的某种变化。因此, 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之间确实存在相互作用的联系。

总之, 在道德内化过程中, 把道德教育同自我道德修养相结合, 是对道德接受主体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根本方法。主体的品格形成过程, 是由外在道德教育和内在道德养成两个方面构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人是教育的产物, 主体的品质、精神面貌的形成, 教育起了重要作用。但人非草木, 主体面对道德教育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全盘接受, 而是凭主观能动性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教育的效果到底如何, 关键就在于接受主体接受了多少。可见, 教育与修养相结合的方法, 既是主体道德养成教育的方法论特征, 又是主体道德养成教育的精髓所在。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道德教育的目的, 最终是要使人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人们都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 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那么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就能形成。

三、科学构建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内化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内化内容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现实性, 这是道德内化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外在因素。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发展, 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 必将要求对原有的道德教育内容进行重新构建与整合。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内容, 应根据道德教育的规律、时代发展的要求和道德接受主体的思想实际适时地加以调整, 并从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中撷取精髓, 同时注意借鉴和汲取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先进文明成果并结合新的时代精神进行创造性的开掘。只有广采博纳古今中外道德资源之精华, 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教育内容, 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教育体系。在构建道德教育内容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要求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教育者要结合实际, 将公民基本道德要求具体化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时, 要引导大学生从合格公民做起, 认真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培养大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同时, 还要增加对大学生进行国际礼仪教育, 培养其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

2. 体现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特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以社会公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 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 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结合主体实际, 着力开展下列工作:

首先, 开展“三观”、“三义”、“三德”教育。“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义”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三德”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又代表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不同层次。我们应引导公民把行使以公民自由为基础的个人权利同履行对他人的义务和责任协调起来。

其次, 提升“两种能力”, 即提升学生的选择能力和自律能力。主体通过自主判断、选择更好的道德价值, 将社会道德要求不断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 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为遵守新的社会规范做出表率。缺乏正确的选择能力, 主体会在面对许多“关键的一步”时不知所措, 感到困惑苦闷, 不仅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还可能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后果。德育的效果主要依靠道德主体的自主选择能力的提高。严于律己, 自觉践行道德标准, 具有“慎独”、“慎微”的意识能力, 这是主体成长为一个好公民的道德之基。

第三, 突出诚实守信教育。诚实守信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 也是公民立足于社会的基本素质。在道德教育中强调诚实守信, 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社会道德失范现象普遍;另一方面诚实守信不仅本身是一种道德操守, 而且它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行的基础。因此, 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仍然应该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3. 适应时代要求, 开展新领域的道德观教育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经济全球化为人类的发展开拓了许多崭新的领域, 全球文化一体化给世界各国各地区带来的影响体现在“国际化”、“世界性”的教育新观念和新视野的确立, 发展全球教育, 培养全球人才将成为各国各地区面临的共同性问题。这就要求道德教育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 开展新领域的道德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应注重纵向深化和横向拓展。我们应面向世界, 拓展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 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渗透政治教育、和平教育、和谐教育、人格教育、科技伦理教育、传统道德教育以及反毒教育等内容, 以使公民更好地理解社会道德规范, 正确评价、选择并实施相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追求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人格, 成长为优秀公民。同时, 要结合已具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的道德教育内容, 把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纳入道德教育的全过程, 强化公民法治观念, 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法制教育。

总之, 要走出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 道德教育内容必须结合时代的特点, 反映时代发展的最新要求, 结合接受主体的特点, 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和创新, 着力构建和整合道德教育内容体系, 加强其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 增强其感染力和吸引力。唯如此, 才能顺利实现道德内化, 进而顺利实现道德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邱吉.《道德内化论》.[M].民族出版社, 2004年版.

【内化信息】推荐阅读:

行为内化07-14

内化途径05-18

内化外化06-19

感悟内化06-23

内化06-29

开发内化07-22

内化问题07-25

德育内化09-19

内化研究09-30

开发内化教学08-17

上一篇:农业广播节目的创新下一篇:无线网络中的加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