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内化

2024-09-19

德育内化(共5篇)

德育内化 篇1

当今, 在学校教育中, “德育为首”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丰富德育内容, 革新德育活动形式往往是德育工作者最热衷的事情。然而, 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难于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 内容再好、形式多新也不外乎是“唱高调、摆花架子”而已。在实际工作中, 不难听到这样的牢骚:“不是没有教育啊!该说的都说到了, 就是不听话。”之所以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学校德育只满足于形式上的说教和灌输, 而没有注重德育内容的内化过程, 以致失去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化是一种心理过程。人们从外部获得道德、智力等素质的关键是内化, 形成并发展道德、智力等素质的过程就是内化过程。所谓德育内化过程就是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而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外部教育影响内化为学生的主体素质。

衡量学校德育工作优劣的标准不能只看学生是怎么说的, 更要看学生是怎么做的。说的要转化成做的, 这就必须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德育既要教给学生道德规范, 又要提高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实际上, 学生在多年的教育中对道德概念、规则、准则等早已耳熟能详, 很多时候, 他们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而是知道怎么做而不去做。我们要清楚, 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等于道德行为的产生, 在认知与行为两者之间, 还有一个内化的过程。

德育内化的规律

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又受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德育内容 (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方面) 要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 其内化过程一般通过知、情、意、行这四个阶段。例如,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 要经历由道德认识到产生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的强化到道德行为的自觉调控这一基本过程。道德情感的产生要有认知作基础, 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 情感就无从产生, 或者充其量也不过是缺乏理智的情感冲动。一定的道德认识只有同相应的道德情感产生强烈共鸣时, 才能激发道德行为的动机, 产生推动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道德意志是道德认识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心理调控力量, 一个学生能否抵御现实中的各种诱惑, 往往要取决于他的道德意志。道德内化的标志在于人的道德行为独立于外界压力的程度。当人们觉得有义务遵守某一种道德规范而不考虑外界威胁或惩罚时, 则某一道德规范便可以被认为已获得内化, 而且一个人对外界监督越不注意、越不在乎, 那么, 他的道德内化的程度就越高。

德育内化的思考与做法

1.德育目标要有层次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中学德育大纲已分层次地确定了中学各阶段德育工作的目标。在工作中, 我们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实际, 按大纲要求制订出具体的德育内容和方案, 从而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反对那种无系统计划、“信手拈来”的做法。在实施德育方案时, 我们还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心理、知识和思想特点,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我们反对不顾学生实际, 企图一步到位的德育方法。

2.德育活动系列化。德育内容抽象、杂乱无章不成系统的话, 必将导致学生找不到内化的“切入点”, 只能蜻蜒点水式的凑凑热闹, 教师也难以操作, 无所适从。在多年的实践中, 我们紧紧围绕德育目标, 初步形成了德育内容系列化, 变“无形”为“有形”, 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德育活动体系。如, 在时间序列方面是这样安排的:三月份“讲文明、树新风”, 四月份“办好艺术节、陶冶情操”, 五月份“发扬优良传统”, 六月份“遵纪守法、当好公民”, 九月份“我爱我校见行动”, 十月份“热爱祖国、振兴中华”, 十一月份“团结友爱、热爱集体”, 十二月份“树立远大理想、开拓美好未来”。在时间序列基础上, 各年级施教内容又有所侧重, 如高一突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如何迈好青春第一步”的教育, 高二突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教育, 高三突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教育等。这样, 使德育活动内容纵向上的梯次性和横向上的多样性交叉错落, 学生时时处处都受到熏陶、感染, 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

3.突出德育主体。过去的德育工作往往只注重德育目标的制订和道德规范的灌输, 却缺乏对人的关注, 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和学生主体性。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德育内化就成了一句空话。在教育过程中, 学生是“内因”, 起决定作用, 学校和教师是外部因素, 起教育主导作用。因此, 凸现德育的主体,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得到体验和省悟,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人格,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让德育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譬如, 每周一节的班会, 如果都是班主任满堂灌, 脱离学生实际空谈道理, 强行要求学生应该怎么样, 不该怎么样, 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不会有好效果。若班主任能让学生共同参与班会 (特别是主题班会) 的设计、组织和开展, 激发学生参与班会的兴趣, 使他们成为班会的主体, 班会自然就开得活,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又可得到能力的锻炼。

我们认为, 目前学生比较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 缺乏动手操作的能力, 缺乏直接体验。所以, 在组织德育活动时, 一定要把学生推到主体位置上, 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 而不是推一推才动一动的木偶。鼓励学生参与, 加大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广度和深度。教师在活动中所承担的角色, 是一个参与者, 一个提供信息的人, 一个指导者。

4.重视意志锻炼和行为强化。意志是学生在坚持政治原则、遵守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的毅力和精神。它在由认识转化为行为的过程中起着定向的作用, 我们时常发现, 有的学生既知道理, 也有行动的意愿, 但由于意志力薄弱, 往往不能作出相应的行动;有的学生虽然能付诸实行, 但由于缺乏毅力或不能抗拒诱惑而不能坚持到底。在当今社会环境复杂、消极负面影响较严重的形势下, 指导和训练学生提高抗干扰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学生有了良好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得到强化, 才能做到知行统一,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持之以恒。因此, 在德育过程中, 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学生, 善于调整外在的教育条件以适应学生的思想心理基础, 培养学生的耐挫折心理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这是德育能否达到内化从而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

5.增强师生情感沟通。人的认知活动是伴随着人的情感因素的, 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德育与智育相比, 困难的不在认知过程, 而是在认知后的情感上的认同。一个人产生行为的动机, 不仅要有“知”, 还要有“情”。如果学生缺乏自身的情感体验, 就不能把外在的教育要求与自己的内在需求融合起来, 就缺乏行动的内部动力, 其认识就多停留在口头上, 更淡不上形成信念。“情通则理达”, 德育过程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师生关系融洽, 教师的意见就容易被学生接受;反之, 即使教师讲的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通过学生的心理“过滤”, 也可能遭到拒绝。因此,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不能一厢情愿地讲个没完, 要善于以“情”育“情”, 运用情感激励, 感化和熏陶学生。当外部教育影响与学生的情感需求相一致时, 内化过程就能顺利进行。

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因素很多, 德育内容能否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是关键。因此, 我们在注重确立目标、充实内容、革新形式的同时, 应重视德育的内化过程, 从而提高德育实效。

春雨润物情 德育内化美 篇2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生活化 德育内化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86-0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编辑方面,苏教版教材的涵盖面是极其广泛的,按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规定,对学生应该在初中阶段掌握的思想品德知识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内容都有涉及。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思想认知实际进行教学,努力打造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思想品德教学如何如春雨一般,促进学生的德育内化。

一、做好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成功的思想品德课与教师对教学的准备有直接关系,教学准备的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好,反之则无法实现高效教学。教师的教学前准备包括教材内容要通晓、课程标准要知晓、学生的认知基础要掌握、教学的延伸要适度,更主要的是教学设计要科学得当,教学方法要生动有趣且有针对性。课程标准是教学活动的指南,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准则,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注确定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课程标准的指导,那么教师的教学就会更加科学,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教材内容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師在教学中要认真研读教材,吃透教材,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没有对教材的通晓,就没有高效课堂的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教学尺度的标准,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他们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水平、思想品德水平都应该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这样才可以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正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二、采取多样有效的课堂导入方式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导入阶段的设计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教师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将新课的内容揭示出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比如采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根据新课内容确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导入新课,怎样才能将故事和新课的内容有机融合起来。选择一首乐曲导入新课,因为歌词内容引出教学内容。选择一个小品导入新课,让学生学习趣味浓厚。因此教师在教学前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视野,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确定选择一个故事导入新课。

比如《父母赋予我们生命》一课的教学时。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围绕这个问题的教学选材,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重要。在教学时,我这样导入: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谁?生活中谁最关心我们和爱护我们?当我们生病了,谁会日夜相伴,焦急陪护?学生们对于这样的问题,是很容易回答的,关键是要让他们真正理解父母为孩子的付出,理解尊敬父母和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人良好品德的体现。在这节教学中,我用这样的语言开始新课的教学:假如我们生病了,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一般痛苦和悲哀,他们会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们的健康和平安,甚至愿意灾害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们的安康。我们的每一点成功都会让他们欣喜若狂,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而夸大很多,让他们倍感自豪。这样的人是谁?是我们的父母。同学们一下子就陷入到了回忆父母爱自己和自己爱父母的故事之中,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时政新闻联系时事进行教学

联系社会上的时政新闻进行教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很多都可以和时政联系在一起,所以教师要善于联系时政进行教学。社会在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要和社会时政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关注时政可以将社会上那些鲜活生动的案例内容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比如在涉及到《复兴中华》的内容时,可以联系到台海局势以及3.14西藏打砸抢事件等时政内容,这些内容学生耳熟能详,而且也都具有一定的印象,并且因为是他们喜欢讨论的问题,比如钓鱼岛、台海局势、中东战争等。学生对这些内容都十分感兴趣,并且他们通过电视和网络也能迅速获取这方面的信息,因此谈起来头头是道。

再比如《做个成熟的消费者》一课的教学,联系中央电视台每年一度的3.15晚会内容,激发学生对生活中消费的关注,对生活中那些有问题的产品的鉴别。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自己在购物消费中的一些经历,从而使得 学生对消费方面的问题给予重视,做个成熟的消费者。

四、关注教材内容的课外拓展和延伸

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内容。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后延伸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并且注意课堂获得的德育观点的内化。德育内化是思想品德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师应该利用延伸和拓展教材的手段进一步夯实德育教育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德育内化。比如在规范学生良好习惯等方面,教师要注意利用所学内容和学生沟通。

在教学中我接触到这样的一个学生,他上课不听课,而且还影响前后左右的同学学习,搞得四邻不安。面对这样的学生,同学比较厌烦,老师也很头疼。但是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虽然一个孩子是班级的几十分之一,但是对一个家庭而言就是百分百。为此,老师进行了家访,发现孩子是一个自小就失去父亲的孩子,在他五岁的时候,父亲车祸去世,妈妈带着他过日子,可是妈妈又下岗,经济来源没了,孩子的上学费用都很难保证。于是妈妈在别人的介绍下和一个年龄较大的人结婚了。对此事,这个孩子没有直接了当地和妈妈讲内心的反对和抵触,他还觉得很伤自尊。从此学习一落千丈,不思进取。老师了解到这些后,经常和这个学生谈心,给他温暖和关爱。这个学生逐渐理解了老师的爱和关心,对老师敞开了心扉。老师顺势对他进行了教育,晓以利害,并在学科上给予帮助,最终这个孩子得到了改变,学习成绩也逐渐恢复了。

高效思想品德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探索,选择多样有效的教学策略,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使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另外,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素养对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有高素质的教师方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是将德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的德育行为,这个过程的实践,如果不注意方式和方法,往往会收到事与愿违的效果,不但不能做到高效,而且会导致学生的反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苏.贴近学生,走进德育新教改[J]. 科技信息. 2011(04)

[2]吴余红.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 2011(05)

论学校德育的外铄与内化 篇3

德育外铄, 即从外部输入的德育教育。它对于一个生理、心理日趋成熟、人生观, 价值观、世界观逐渐走向成型的中职学生来说, 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德育的外铄无疑对于成长中的中职学生的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不可代替的重大意义, 是中职学生今后迈向社会、秉承良好的道德品行的基础条件。但学校德育的外铄, 其注重的是德育的输入, 使得学校德育建设常常表现为条件式的反射、单纯机械的道德说教, 德育教育的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这就告诉我们, 学校德育建设, 学生仅有对德育的认知是非常不够的。面对新的德育环境, 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 实现学校德育的目标, 发挥德育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呢, 我认为强调学生思想品德的内化是至关重要的。显而易见, 所谓的学生思想品德的内化, 也就是说要从学生自我的一方面进行努力。这涉及到学生的自我教育或者自我锻炼、陶冶等, 意味着提高学生的自我道德需要。从心理学上来讲, 自我需要对于个人的心理来说是处在一个主导的或者说核心的地位。一个人如果先有需要的话, 就会不自觉地趋向于这种需要。道德需要对于学生的道德修养绝对是个主要的心理因素。中职学生首先具备了道德需要的话, 就会在此基础上形成发自内心的道德追求, 也会有一定的自制能力。这既是对中职学生强调德育的目标, 也是学生形成品德的关键之处。换句话说, 如果学生形成了一定的道德需要, 就在德育建设的过程里能保持一种较为积极的态度, 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教师或其他人的意见, 并能尽全力配合、执行。而若是消极的态度下, 学生不仅谈德育色变, 往往还会将所有关于德育的教诲当成左耳进右耳出的废话, 不认真听, 也不进行实践, 不肯配合德育工作的展开。态度对于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看待与评价某项事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对德育建设的接受力, 以及学校展开德育建设的成效。早在两千多年前, 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已重视道德的内化教育, 并提出了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孔子曾说“不学礼, 无以立”, 要达到“礼”与“仁”, 就要做到“内省”、“改过”、“克己”、“力行”。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类似的话:道德准则, 只有在学生自己追求、获得或者亲身体验, 变成自己的独立的个人信息的情况下, 才会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可见, 中职生思想品德的内化在中职德育目标中的关键作用。德育外铄不等于德育过程, 外铄只有遵循德育内化才能起作用。因此, 要提高中职德育的品质, 在德育观念上, 必须从重规定、片面强调服从 (即德育外铄) 转变为重学生品德的内化。“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从中职生的特点和我们的培养目标看来, 依靠规矩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约束和管理确实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也要看到, 仅仅依靠规章制度就想培育出德育合格的中职学生, 这还远远不够。在新的社会现实之中, 市场经济的变革带来了众多变化, 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有价值观念等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学生的价值选择也更加的多样化。此种环境中, 学校如果继续用以往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去教导学生接受一套已经限定好的规范纪律, 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学习的话, 即使学生勉强接受了, 这也不过是暂时的、表面的。毕竟不违反纪律或者规范不代表学生的德育水准就达到了学校或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中职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应是让学生的德育接收过程由被动变为学生主动。将提高德育水平变为学生个体的内在需求, 在认同德育重要性的同时, 主动地参与到德育风尚的建设中来, 成为学校甚至社会的道德建设的主体。对于学生的道德内化工作, 中职学校的德育建设, 除了要发挥德育的显性课程 (如前面所述的三种主要途径) 的作用外, 必须对隐性德育课程有足够的认识, 并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 可在下列一些方面着手:

首先, 发挥显性德育课程背后隐含的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团队活动、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等是中职显性德育课程, 这些课程或活动带有显著的外铄性, 而有些活动没有明确的外铄特征, 但它们在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内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如宿舍文化活动、春游秋游活动、文娱活动、军训活动、学术活动、教育实训等, 这些可视作隐性德育课程, 在教师的诱导下, 学生在这些隐性德育课程中接受的德育教育作用是充分的, 比如通过组织春游、秋游搞野炊或各类比赛活动,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其次, 发挥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在学校德育中, 学校的建筑物、校园环境、实训室的教学设备、班级教室的设备等, 从德育的角度看, 它们并非是毫无生命和感情色彩的存在物, 它们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作用是很大的, 优美的环境氛围, 高雅的校园文化, 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事实上, 学校的校容校貌不仅是一个学校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外表如何这么简单, 它还与该学校的德育工作者的价值取向、作风习惯甚至兴趣爱好等息息相关。很难想象, 一个讨厌书画的人他的居室挂着书画作品。正如教育社会学家科尔说的那样:“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房间以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上机构的精神、灵魂, 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还在干什么。”所以说, 学校应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发挥环境育人的隐性作用。再次, 充分发挥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的作用。除了学校的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建设之外, 也不能忽视学校里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的巨大作用。作为学校整体还有班集体的校风传统、班风, 甚至包括校园领导处事方式, 教师的个人魅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等, 这些内容都是学校的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建设需要注意到的。不得不说, 由于每个学校的精神环境都是学校所有成员在共同的经历中慢慢形成的, 它不是一朝一夕的, 而是经过了时间的历练, 它所传承的精神或者说道德价值, 在不知不觉间就会影响到校园内的每个成员身上, 使每个身处其中的莘莘学子都能受益匪浅。

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建设和实施, 德育外铄和品德内化是两大方面, 显然, 德育外铄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 它主要是靠对学生的知识输导、教育等来实现。具有一定的理性和强制的色彩。而品德的内化则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 利用学校的显性或者隐性的不可代替的德育作用, 物质形态与精神形态同时下手, 关注学生的生活或学习的方方面面。所以, 我们在中职学校的德育实施过程里, 必须要注意做到德育的外铄和内化并举, 强调品德内化的作用, 努力变德育的外铄为学生的德育需要, 促进德育的外铄变为品德的内化, 以期达到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

摘要:面对新的社会环境, 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德育的效果, 实现德育的目标, 笔者认为德育的外铄是不可少的, 而德育的内化更是不可缺少的, 在德育实施时, 必须注意外铄和内化并举, 强调内化的作用。

关键词:德育,外铄,内化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Z].2004.

[2]文萍.心理学理论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傲霜, 翔乾.从外化到内化谈德育的过程[J].四川教育, 1990, (3) .

[4]王倩.浅析实施学校德育的多种操作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25) .

[5]马向真.试论道德规范内化的心理效应[J].教育评论, 1996, (01) .

德育内化 篇4

一、榜样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1. 榜样具有较强的群体效仿效应

榜样比一般人具有更强烈的道德情感、更坚定的道德立场和意志, 并能最好地表现他所处时代的道德。但榜样又源于生活, 因此榜样的人格是现实的, 而不是天生的。榜样之所以成为榜样是因为他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习得了“德行经验”和“行为技巧”。由此可见普通人经过努力也可能达到榜样的境界, 只要以培育公民道德素质为中心, 充分发挥榜样的表率作用, 榜样就可能有较强的群体效仿效应。

2. 榜样是构建隐性德育的重要载体

隐性德育是指广泛地存在于课堂内外、学校内外, 通过校园环境等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活动等精神形态、学校规章制度等制度形态, 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无意识的、潜在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因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是一面镜子, 是一面旗帜, 也是一种有效的隐性德育, 它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尤其在人的精神层面上, 其影响无法估量。通过榜样力量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学生既能看到奋斗的目标又能从自身做起, 强化自己的道德行为。

3. 教师榜样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力量

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高尚的人格包括思想、道德、气质、行为、知识和能力等多种因素, 是一面生活的镜子, 从这面镜子中学生可以看到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美丑。教师的人格完美与否, 不仅影响到教师的威信, 影响师生关系, 影响说服效果,

筅贵州民族学院张红

而且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教师人格高尚、完美, 就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 让学生不自觉地产生认同和效仿。

4. 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

榜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本质上的同一性, 榜样是社会主导价值的实践形态, 也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形态,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格化、现实化、具体化, 是实践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范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通过一系列榜样个例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阐释、印证和实践。

二、当前学校德育中榜样教育面临的挑战

1. 偶像崇拜导致榜样力量的弱化

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 作为一种亚文化普遍存在于青少年学生中, 是青少年时期的必然需求, 具有自发性、情感性和认同性等特点。学生处于心理逐渐独立的成长阶段, 在自我认识过程中常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困惑和矛盾, 在心理困惑和矛盾中, 他们会逐渐转移对亲人的依恋。而当今的明星偶像, 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 时代感很强。学生将这些明星偶像当作一种真实人物进行情感认知, 最终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认同。由此传统的榜样教育逐渐由中心主流趋于边缘化, 而偶像崇拜则逐渐趋于主流。

2. 榜样教育不注重内化导致效率低下

传统的学校榜样教育一般采用课堂讲授、举办报告会和主题活动、课外参观和校园文化建设等, 形式多样, 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从总体上讲, 对榜样事迹内涵的挖掘仍然不足, 许多榜样教育往往流于对榜样事迹的简单知识表述和说教式的口号鼓动。甚至有些榜样学习的道德实践, 也往往局限于在公益活动、慰问老人或为弱势群体捐款等, 最重要的是在学生还没有真正进行内化时, 学习榜样活动已经结束。这样的榜样教育在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或改变其行为认知等方面效果并不明显, 无法对学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更谈不上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3. 榜样教育的功利化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榜样教育的功利化是学校榜样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学校在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榜样教育以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 也呈现出比较普遍的为应付检查而教育形式化的现象。而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 为了能够在师生面前好好表现, 在榜样教育中草率应付, 严重影响到榜样教育的效果。

三、学校德育中榜样教育的内化机制

学校德育的教育过程包含着内化与外化两个阶段。内化是将外在的社会意识、思想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 外化是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思想动机转变为外在的行为。内化与外化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榜样作为一种外在力量, 只有通过学生的认同和内在选择, 其激励和调整等功能才有可能实现。因此, 学校榜样教育应该从德育内化入手, 从而为外化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德育内化的机制的形成对于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关键的作用。德育内化是一个感受、分析、选择的过程。

1. 榜样典型的选取是德育内化的首要因素

在当今价值观多元化、思想多样化的背景下, 树立一个榜样, 就是树立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个导向, 直接引导受教育者确立怎样的价值取向、做出怎样的价值选择、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作为学校德育中学生学习榜样的选取应该注意选择切实可行的先进典型, 不能一味追求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大、全”的典型, 更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树立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榜样。要尽量选取一些同龄人中的榜样, 由于学生榜样具有人生经历与广大学生基本相似、榜样形象直观贴近、其先进性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并产生效仿效应等特点, 所以树立学生榜样对于提高榜样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榜样教育的内化要坚持深刻性

榜样教育的内化要坚持深刻性就是指一方面作为榜样的人物的思想行为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另一方面应宣传榜样的高尚的思想品德, 使榜样的先进事迹先进思想深刻印刻在学生的心灵中, 引导他们学习榜样的思想品德。在进行榜样教育时, 要对先进人物作具体生动的介绍, 也可以组织受教育者进行参观或观看有关的电影和戏剧等活动, 指导受教育者认真思考, 充分讨论, 明确向榜样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沿着榜样成长的道路前进。

3. 运用榜样的激励价值促进学生的榜样内化

在进行榜样教育时应正确运用榜样的激励价值, 避免功利主义, 防止以功利主义作为出发点或成为榜样教育效果的评判标准。教师和学生都要端正对榜样教育的道德意识, 教师要以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人的道德提升为基本目标, 在教育形式、评价标准和群体认同等方面给予引导, 引领榜样教育走上正常轨道, 从而使学生自身道德成长成为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动力。

四、学校教育中榜样教育的外化途径

1. 通过榜样人格的示范和感染, 实现从品德认识到行为的转化

学校榜样教育的外化是促进学生的品德认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心理要素保持方向上的一致并获得均衡发展, 从而实现从思想政治品德认识到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的转化。由认知到行为的转化是榜样教育中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一环。由于榜样人格是理性、情感、意志的统一结构, 人格的这种全面统一具有多方面的感染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榜样既作为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 也作为社会规范的人化, 从多方面影响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接受, 促使学生把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德性。教师应挖掘榜样人物的崇高精神和高尚人格, 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使其在内心深处产生对榜样敬佩、信服、信赖等的心理体验和对崇高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并逐渐从对榜样的情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行动的意志和决心。

2. 榜样的选取上要注重真实感、多层次、多样化

学校榜样教育中榜样的选取应当是真实的、多层次的、能够被学生接受和认同的。所谓真实, 即榜样的事迹应当是基于生活真实的。当今的学生具有高度的批判意识, 他们不再相信完美无缺的榜样, 更无法接受纯粹高尚、抽象空洞的典型。所谓多层次、多样化的榜样, 是指榜样的选定应当尊重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特点, 选定的榜样既可以是学生身边的优秀分子, 也可以是平日教学生活中循循善诱的教师, 还可以是全国范围内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同时由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榜样的选取要经得起学生日益强烈的批判精神的考验, 要在新的呈现方式下发挥更加有效的激励作用, 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德育内化基础上将所获的道德体验转化为行动, 实现德育的外化。

3. 营造氛围, 加强实践, 做到知行统一

榜样教育的外化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因此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一些学生道德认识还不坚定, 道德情感也不稳定, 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 容易出现“说到做不到”的言行脱节的现象, 需要强化他们的行为训练。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道德情境, 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力, 提高其道德行为水平, 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德育内化 篇5

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中, 首先考虑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问题, 在系统理论教育的同时又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 强调知行统一。我们根据这一原则开发了各种道德体验实践活动课程, 为学生提供了道德体验的各种情境与道德实践的机会, 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自己的思想认识与实践体验的感性材料为基础, 在小学阶段让自己的人性得到发展。

一、目标定位

体现学校特色, 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的。葛洲坝实验小学因兴建葛洲坝水电工程而建, 随葛洲坝水电工程发展而发展, 见证了葛洲坝的沧桑变故。而学校招收的2 000多名学生, 主要来源于葛洲坝片区的居民。这群孩子的祖辈都曾经是葛洲坝的建设者, 而他们的父辈一般都子承父业继续水电工作, 因此这是一群留着几代水电工人血液的孩子。他们父辈所具有的“敢为人先、敢于超越、不屈不挠、坚韧不拔、永不满足、永争一流”的水电精神也传承下来。特殊的办校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源确定了学校校本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它包括弘扬葛洲坝水电文化精神, 开展实践活动, 涵养内化, 铸魂育德。

二、课程内容

学校以“水电”为载体, 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为目标, 通过环境熏陶、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三条渠道, 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等品德教育。

(1) 环境再现历史岁月, 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校园里“寻迹园”里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 再现了葛洲坝人30年风雨兼程、与大坝为伍的艰辛历程。每一年的开学典礼, 孩子们围绕着寻迹园, 聆听着高年级小导游的讲解, 让父辈们坚定、执着、敢为天下先的情境重现, 让孩子们的心灵受到震撼。

“践行园”里展现了一届届同学们在参加学校实践活动中留下的印迹。一首首诗歌、一篇篇论文、一个个小制作, 向每个师生传达着“我们是葛洲坝人, 我们踏着父辈的脚印, 走得坚实”的精神。

(2) 课堂教学感悟生命价值。学校将成功的经验积累起来, 形成比较科学的体系和实践内容, 以教材的形式反映出来, 以便传承。学校自2008年以来, 根据“寻迹践行、铸魂育德”的构想, 编制了《我爱水电城》的校本教材。

这套分为低、中、高三个年段教学内容的校本教材, 通过一件件事例、一个个人物、一处处景观的再现, 引导学生从初步感知葛洲坝水电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到进一步体验、感受、认识和理解精神内涵, 一直到发展和创新。全套书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培养学生具有热爱葛洲坝水电文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这套教材因它的原创性、科学性和发展性得到了《人民教育》总编辑傅国亮的高度评价。

三、实践活动启迪心智, 润泽心田

在教学中, 我们抓住“四童、五小、六探”这几个活动, 让学生在画一画、写一写、唱一唱、演一演的活动中, 加深对葛洲坝水电文化的了解, 在当小故事家、当小记者、当小导游、当水电小专家、当小收藏家的体验活动中, 追寻老一辈的足迹, 在科学探究、文化探讨中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四、评价机制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 我们改变单一评价模式。

(1) 多元评价孩子的闪光点。我们在“五小”活动中, 发现孩子家长和孩子通话的内容比较单一:身体情况、学习分数。单维的评价很容易误导学生片面发展。我们建议家长从知识、能力、习惯、情商、性格、规则、健康、幸福感等角度评价孩子。

(2) 多元评价学生的缺点。虽然我们倡导教师和家长在评价中以鼓励为主, 但是评价孩子还要发挥“啄木鸟”的作用, 对于学生出现的缺点及时纠正, 发现学生缺点要从多个视角去寻找本质所在, 然后理性地给予评价。

(3) 多元的评价方式。改变对学生的评价由班主任单独评议的方式, 评价呈现多元化, 采取自评、互评、家长评议相结合的方式;缩短评议时间, 评议的时间由一学期一次改为几个星期一次, 并及时反馈给家长。评价的方法采取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记录袋等, 使评价真正能起到提高德育质量的促进作用。在每学期期末, 我们还召开了成长答辩会, 让每个孩子讲述一学期中自己德育变化的过程。学生开学初根据评价细则, 确定自己本学期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并通过互评产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的效应, 在分享彼此的奋斗历程、艰辛努力、欢笑与苦痛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真正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4) 团队的评价作用。学校分层开展的“四童、五小、六探”活动, 每次活动分成若干小队, 每个小队强调分工合作, 活动结束后团队交流、评价, 将活动组织形态、寻访体验过程与学生行为教育有机结合, 并且在活动中邀请家长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共同策划参与。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的“大坝徽章”记录着他们活动的印记, 也评价着他们在活动中的德育成长。

上一篇:医学检验信息系统下一篇:环渤海经济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