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信息系统

2024-09-19

医学检验信息系统(共12篇)

医学检验信息系统 篇1

近年来,随着医院信息化的深化与发展,检验信息系统(LIS)在也成为医院数字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专为医院检验科设计的一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它使传统繁杂的手工操作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检验质量。晋江市医院于2009年引入了检验信息系统,经过一年的实施运行,现将我院在检验信息系统的建设体会总结如下。

1 LIS实施

1.1 系统描述

LIS 为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架构,服务器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数据库平台为SQL server 2005,客户端为window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 xp。

1.2 流程解析

1.2.1 门诊流程

基本流程如下:医师开电子检验申请单→患者缴费→化验抽血人员采样→检验师核收样本→使用仪器(或手工操作)化验样本→由联机电脑自动接收(或由检验师手工录入)分析结果→检验师审核检验结果→打印检验报告(详见图1)。

1.2.2 病房流程

医师开具检验医嘱和检验申请单→护士录入检验医嘱→护士依据检验申请单采样→送检验申请单和样本到检验科→检验师签收、核收样本,同时完成计费→使用仪器(或手工操作)化验样本→由联机电脑自动接收(或由检验师手工录入)分析结果→检验师审核检验结果→打印检验报告[1]。基本流程见下图2。[LL]

1.3 功能说明

实现检验申请、患者准备、患者识别、临床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处理、检测、检验结果的确认、解释、报告和建议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其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如下。

(1)检验工作站:是LIS中最大的应用模块,负责检验日常数据处理工作,包括标本核收、数据处理(即与仪器的通信处理等)、结果审核、报告发布、报告查询、质控等日常功能。

(2)血库管理系统:具有血液的出入库管理功能,配血管理、输血管理、输血反应记录,查询用血情况、汇总统计各种费用报表。

(3)试剂管理系统:具有试剂出入库、试剂报损、采购定单、库存报警、出入库查询等功能。

1.4 基础数据准备

需要整理的基础数据有真空采血管条形码方案、晋江市医院检验项目清单列表、连机清单(共17台仪器)等。

2 注意事项及实施难点

2.1 预制条码

与打印条码的选择:实施条形码管理的检验科主要分适时生成条形码和预制条形码[1]两种流程。预制条形码的优点是经济,但它由于是出厂时就形成的,仅包含一个条形码信息,护士采血前需扫描条形码和分装采血管,才能将采血试管上条形码和医生实际开的申请单信息对应起来;而适时生成的条形码包含患者的多种信息,包括物流信息,实现二维条码,通过打印出彩色物流标识来直接对应标本的实验室去向,可以根据实验项目将标本直接对应到检验科室中的实验设备,减少了检验科内的二次分检。打印条码的好处还在于,它不仅可以贴在真空管上,其他标本(尿、便等) 也可以方便地实现条码化。[2]考虑到预制条码前期投入少,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并且唯一投入的条码阅读器也是将来发展所必需的,即可他用,可资源共享。采用了预条形码化标本试管后,科室无需打印及粘贴条形码纸,极大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杜绝了人为差错。[3]故我院采用预制条码方式,但如何解决非标容器标本的预条码处理是预条码的难点之一,我们采用按标本类印刷制式条码标签,手工贴至非标容器,对污染类标本如尿液、粪便等,在条码信息绑定时,护士将条码标签联号粘至容器,条码主标签保留于护士工作站,标本采集台、标本采集员送条码标签至检验部门,降低标本传送、检验标本的污染。

2.2 应急备用单机系统的实现

由于考虑到采用单台LIS服务器运行,并无备用服务器,可能会出现服务器的单点故障及网络故障的情况,故为能让此类故障发生时检验日常业务仍可正常进行,我们采用单机应急系统方式:当网络中断或服务器故障时,系统提示采用单机模块运行(本地ACCESS数据库),当网络及服务器恢复正常运行时,系统自动将导入本地的数据到服务器上。

2.3 LIS与HIS数据同步设置

LIS与HIS医嘱项目与费用项目的对照工作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否则会导致LIS及HIS接收病人信息失败。在实施前期我们的数据字典维护都比较容易,而在运行时期,则由于检验数据字典由检验人员负责录入维护,而HIS的相应的数据及接口相应设置由信息科人员维护,这情况常导致LIS及HIS的数据字典不同步问题,进而导致检验操作无法进行,这就需要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数据操作规程来进行维护。

2.4 流程中的样本丢失问题

由于各病区采用由物流人员送检验标本,出现了在运行过程标本遗失问题,并无从追究责任者问题,后来改造流程为由病区先打印签收单,由物流人员送标本至检验科,由检验科核对确认后双方签名,就避免这情况的出现。

3 小结

LIS的启用缩短了从开检验单到得到报告结果的周期,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在采血、接收标本、检验、出报告、保存数据等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人为误差,充分展现了医院服务的透明度,方便患者就医并增加了其信任度,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资金和管理成本,使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4]。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的LIS系统也应“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以病人标本为中心,要求数据传送有足够高的可靠性,实时性要求,对数据备份和数据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本文以晋江市医院检验信息系统的实施为例,着重讨论了检验信息系统的系统构成、操作流程、与管理系统的集成以及实施中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检验信息系统,实施,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沈韬,等.医院检验系统建设研究[J].中国医院,2001,5(8):41.

[2]李初民,等.检验信息系统中的两种条码方案比较研究[J].重庆医学,2007,36(1):40.

[3]周敏.预置条形码方式在临床实验室的应用前景[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6,17(2):88.

[4]杨凤香,袁永清.LIS在门诊采血室的应用[J].中国病案,2009,10(9):28-29

医学检验信息系统 篇2

一、目的: 建立应急预案制度,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或检验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出现故障后,尽可能保证检验科对其服务对象的正常进行。

二、LIS 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 2.1指挥协调组

网管负责技术故障排除,检验科网络管理员负责简单故障排除和各部门联络,主任负责各部门协调。2.2应急程序

我院的医院信息化系统是以HIS、LIS为核心,支撑整个医院信息系统运行的综合信息化系统。根据故障对LIS 波及程度,可分为以下二级: 一类: 各种原因导致的全院或检验科网络瘫痪;二类: 网络故障仅影响到一些非LIS 的相关系统。

在LIS 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立即联系网管和检验科主任。2.3一类故障:(1)当全局性和局部性故障非常严重、计算机工作站也遭受破坏时,可恢复传统实验室状态和原始的检验科报告方式,出具临时报告单。

(2)门诊显示屏进行电子公告和张贴告示,对病人进行解释和疏导的同时,各检验操作立即转入手工。

(3)正常班期间,如预计在15 min 内能排除故障,则由检测人员负责;如果预计将超过30 分钟,须报告科室主任、网管。

(4)预计网络中断时间小于12 h: 对于急诊和有危急值的病人及时出具临时报告单,并电话通知相关医生;病房和门诊平诊,且无危急值的病人,与相关人员协商延后12 h 后再出具检验报告单。

(5)预计网络中断时间大于12 h:所有病人临检报告均出具临时报告单。(6)一旦LIS 瘫痪发生后,由当班人员在“空白简易报告单”上手工填写各检测值。所有临时报告单均由各专业主管负责审核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并签字审核,待网络恢复后补充收费及补发正式报告单。

(7)如病人需要既往结果,应对其进行合理解释,劝说其在LIS 恢复后,再查询检验报告单。2.4二类故障。

(1)住院部门信息故障: 医生工作站无法进行电子检验医嘱的申请;护士工作站无法将电子医嘱生成检验条码;检验科不能进行计费申请等。对策: 医生手写检验申请单;护士在样本上贴检验申请单二联编号,手工在申请单上标注采样时间等关键信息,并电话通知检验科后,送检验科检查;故障解决后,检验科进行计费申请。

(2)门诊部门信息故障: 收费处无法收取病人检查费用;门诊抽血处不能生成检验条码;门诊医生不能开具电子申请单等。

对策: 由门诊收费处对门急诊患者进行手工计费;检验科抽血处贴申请单二联编号,并手工在申请单上标注采样时间等关键信息,再送检。2.5网络故障排除后的恢复工作。

检验科各部门应保障信息质量,网络恢复后,每个部门都应该指定一名工作人员,补录收费和在手工操作时产生的各种信息。信息指挥协调组召开会议,分析故障发生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归档,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防范同类故障的再次发生。

2.6 LIS应急预案实施的关键点

制定严格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是LIS 应急故障发生时的有利保障。信息指挥协调组定期听取LIS 安全工作汇报,查找安全隐患,要求各点主管为安全目标责任人,分工到人。做到各岗位在发生LIS 相关故障时,第一时间有人管,有人协调做到忙而不乱,保证数据不丢失,医疗工作不间断。

编写人:殷奋

医学检验信息系统 篇3

摘要: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对实验室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管理,采用综合数据处理、海量数据存储、宽带传输网络、自动化仪器分析等技术,将人员、样本、仪器、试剂、方法、环境和文件等各种相关因素整合起来,为实验室各种信息的存储、交换和统计分析提供分布式的网络平台。

关键词:管理系统;数据处理;网络平台

1 引言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对实验室的各种信息做全面管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和分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集现代化管理思想和基于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传输网络技术、自动化仪器分析技术为一体,将人员、样本、仪器、试剂、方法、环境和文件等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开放的分布式体系,为实验室各种信息存储、交换和统计分析提供网络化的平台。LIS本质上就是一种基于数据库的实验室全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优秀的实验室管理思想或方法在实验室管理领域中的体现,或者说,是通过高级的计算机技术来提高管理质量的一种手段。

2系统框架概述

本文设计的LIS系统是一款基于B/S架构的RIA系统。它要求以下几个特性:

① 响应速度。一个可接受的LIS系统必需具有快速的反应时间,系统应在5秒钟加载一个程式和在2到3秒钟内在互动程式内实现界面间操纵。

② 可靠性。一个可靠的LIS极少减速,除非它正在进行联接和文件备份。

③ 连通性。连通性包括有LIS从检验室、病房、门诊部、医生办公室、甚至医护人员的家里读取数据。

④ 适应性。可随时由用户作出调整数据项目或建立新的测试要求,以确保检验室达到因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所需的质量和效率变化要求。

基于以上特性以及当前流行技术考虑,本文采用面向的思维对LIS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在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现有的流行框架与技术。本文设计的LIS涉及的技术包括Java、AS3、C#。使用的框架含有:Hibernate、Spring、BlazeDS、.NetFrameWork等。除此之外,考虑到系统的灵活性和系统的扩充性(设备的扩充),在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设计模式。

3 B/S模式与RIA技术

B/S架构是C/S结构的一种改进,应用软件装在服务器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來实现,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B/S架构以其业务扩展简便、维护方便、开发简单和共享性强等特点得到普遍应用。

RIA是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的缩写,是下一代的将桌面应用程序的交互的用户体验与传统的Web应用的部署灵活性和成本分析结合起来的网络应用程序。RIA户技术通过提供可承载已编译客户端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异步客户/服务器架构连接现有的后端应用服务器,这是一种安全、可升级、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新的面向服务模型,这种模型由采用的Web服务所驱动。结合了声音、视频和实时对话的综合通信技术使富因特网应用程序(RIA)具有前所未有的网上用户体验。

4 Spring框架

pring是一个开源框架,为使用OR映射层来创建数据访问的应用程序提供了支持。Spring对Hibernate的支持是第一级的,其集成结果是一个可以依靠的持久性框架。

5 Hibernate框架

Hibernate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JDBC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可用于任何使用JDBC的场合,既可以在Java的客户端程序使用,也可以在Servlet/JSP的Web应用中使用,尤其可以在应用EJB的J2EE架构中取代CMP,完成数据持久化的重任。

Hibernate的核心接口分别为:Session、SessionFactory、Transaction、Query和Configuration,通过这5个核心接口,不仅可以对持久化对象进行存取,还能够进行事务控制。

6 设计模式

本文在LIS系统设计与分析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设计模式,包括:责任链模式、动态代理模式、命令模式、策略模式等,使用这些设计模式大大的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与扩充性。

责任链模式:为了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受者耦合在一起,让多个对象都有可能接受请求,将这些对象连接成一条链,并且沿着这条链传递请求,直到处理完成为止。责任链模式可以减少对象的链接,为对象责任分配增加了很大的灵活性,该模式允许把一组类作为一个类来使用,并在类的组合中,一个类的时间可以发送到另一个类并由其处理。另外责任链还会以树状出现,这样一个事件可以传给多个类,或者,多个类的信息可以提交到一个类,从而提供更灵活的技巧。

代理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代理或地方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当客户想Proxy对象第一次提出请求时,Proxy实例化真实的对象,并且将请求传给它,以后所有的客户请求都经由Proxy传给封装了的真实对象。

命令模式:将一个请求封装成一个对象,一次可以参数化多个客户的不同请求,将请求排队,记录请求日志,并且支持撤销操作。命令模式分离了接受请求的对象与实现处理请求工作的对象,这样,已经存在的类可以保持不变,使得增加新类的工作变得简单,例如,很多软件的宏命令就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命令模式还可以分离用户界面和业务对象,降低系统的耦合度。

策略模式:定义一系列的算法,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并让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策略模式提供了替代派生的子类,并定义类的每个行为,剔除了代码中条件的判断语句,使得扩展和结合新的行为变得更容易,根本不需要变动应用程序。策略模式可以避免使用多重条件的转移语句,系统变得更加灵活。应用策略模式会产生很多子类,这符合高内聚的责任分配模式。

7 结论

本论文围绕系统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模式和框架技术做了具体的分析,主要针对B/S架构、RIA技术以及Flex、Spring、Hiberante框架和一些设计模式进行了研究。为管理技术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林,开放数字信息服务体系:概念、结构与技术.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

[2]罗晓沛主编,数据库技术(高级).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检验信息系统的改造与应用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验流程图(见检验流程图1)。

1.2 软件部分

检验信息系统:上海腾程公司产品;医院信息系统(HIS):总后勤部、惠普公司联合开发;DM2软件: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终端操作系统Windows XP;数据库SQL server 2000;LIS开发工具VC++7.0。

1.3 硬件部分

惠普Pro Liant DL380 G5 AL556A服务器1台;台湾GODEX EZ1100条码打印机共43台;美国Symbol LS1203条码扫描枪22个。

2 结果

2.1 条形码的运用

根据我科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了根据电子医嘱实时产生的条形码,码制为code128[1]。条形码显示的信息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ID号、条码号、就诊科室、床号、样本类别(如生化类、特种蛋白类等,便于科内分拣)、采集要求、测试项目、医嘱时间、样本采集者姓名以及采集时间等。条形码的数字部分共有11位,前6位代表条码打印时间(年-月-日),第7位代表专业组别号码,8到11位代表实时的流水序号。

2.2 样本核收

除门诊窗口的血、尿、便常规标本外,检验科其他所有标本均须经过核收程序方可进行检测。门诊护士站采集的样本由护士送至检验科,与检验科人员共同在LIS中扫描核收并签字;病区样本由检验科物流人员收取,并用安装在病区护士站计算机中的LIS核收程序与值班护士共同核收。核收时,如发现样本不合格,当即退回;如已在LIS中核收,则在程序中标明不合格原因并退回。

2.3 危急值预警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邀请相关科室专家讨论研究,制定了我院的危急值报告制度[2],相关数据见表1。危急值在LIS中以醒目的白色字体蓝色背景突出显示。出现危急值时,检验人员立即复查,如结果无误,立即电话通知病区主管医生,询问结果是否符合病情。如不符病情,重新采样检测,并在“异常标本登记表”中记录;如符合病情,将结果审核确认,回传至医生工作站,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表”上记录病人姓名、病区、床号、ID号、检测结果、复查情况、检测者、临床联系人、临床联系电话以及详细通话时间。

2.4 微生物药敏

微生物检测模块与BIOMIC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仪相联,药敏数据在传入LIS的同时,直接导入WHONET药敏软件。报告项目有:检出细菌、药敏结果、最小抑菌浓度(MIC)、抑菌环直径、血清抑菌商数等。

2.5 自动审核

将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2台LX20全自动生化仪、1台IMMAGE800特种蛋白仪和1台MAXM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通过DM2中间软件联入LIS,实现部分样本结果的自动审核。

2.6 质控

遵循多规则质控,即Westgard规则[3]设计。质控结果直接由仪器传入LIS,提高效率、避免差错,且不得修改,保证了质控数据的真实性。实时生成质控图,对各种失控类型自动做出判断并报警,报警信息在LIS任何界面均有显示。

2.7 计费

LIS采用针对单个检测项目的计费方式。门诊病人的缴费信息通过HIS计费系统传入LIS,LIS实行费用校验,如病人未缴费,则无法打印出条形码来,不能进行下一步的采样和检测;住院病人的计费点设置在各专业组接收到标本进行检测之前[4]。

3 讨论

运用支持条形码的检验信息系统完全改变了原有的检验流程。医生告别了手写化验单的历史,实现了申请单无纸化,检验科获取病人信息只需扫描条形码即可,省去了繁琐的手工输入,杜绝了由于化验单字迹潦草等原因造成的人为差错和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条形码上有明确的样本采集要求,避免了以往护士采集样本时选择错误抗凝剂试管的情况。样本核收模块能够避免样本运输、交接的差错、延误,确保只有合格样本才能进入检验科,即使出现样本丢失等情况也可通过查询核收信息查明原因,确定责任[5]。样本进入检验科,在具有双向通讯的仪器上检测变得十分简单,仪器扫描样本条码,自动将病人信息传至LIS,LIS将该样本应检测的项目反馈回来,仪器得到指令后即开始自动检测并传输结果。对于单向传输的仪器,需分配样本编号,人工扫描条码,获取样本信息,并在仪器控制台输入编号和检测项目,结果完成后即可传回LIS。在样本登记界面,未完成的项目均显示为“pending”,并以白色字体黄色背景予以突出,确保不会出现漏检。在LIS中我们记录了6个时间点,分别是医嘱时间、采样时间、核收时间、测试时间、确认时间和报告时间,贯穿于样本的采集、运输、接收、检测、审核、打印等全过程,做到了对整个流程的全面控制。

当某种检验项目出现高度异常的结果时,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们称这样的异常结果为危急值。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中国医院协会制定的《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的第四部分予以明确阐述。LIS的危急值预警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向临床医生反馈检验信息,使其予以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挽救生命的同时也降低了医疗纠纷的风险。

与LIS相联的还有WHONET和DM2软件系统。WHONET软件由世界卫生组织开发,用于管理微生物实验室数据,分析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治疗,辅助感染控制,了解耐药菌的流行病学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使用。原军卫软件不能与其连接,原始数据的录入十分繁琐,均需手工逐项录入,浪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现有的LIS系统与WHONET软件相联,可直接将药敏数据导入其中,避免了因手工录入导致的差错。DM2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是由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开发的一套能够帮助实验室优化流程,提高样本处理效率的中间软件。利用1台装有DM2软件系统的电脑,可以控制LX20生化仪、IMMAGE800特种蛋白仪和MAXM五分类血球仪,依照我们在系统中设定的数十条自动审核规则,如与历史结果对比等,实现了上述共4台仪器所测50%样本的自动审核,使检验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急诊样本、危急值样本、与历史结果不符样本等特殊样本的处理上,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计费点的选择各医院有所不同。我们认为,如果设置在条形码打印或样本采集时,那么样本在进入检验科检测之前,检验医嘱取消或样本不合格被退回,就会造成多计费;计费点如设置在结果审核或打印时,比如微生物检测,出现细菌生长,鉴定加药敏经常需要3~5天,病人在此期间出院,就会造成漏费情况。LIS将计费点设置在各专业组接收到标本进行检测之前,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多收费或漏计费问题的发生。另外,原军卫检验系统的计费方式为按项目组合计费,如病人的多个检测组合中有重复的项目,就会出现重复计费,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而根据临床需要,我们设置的项目组合,经常有交叉项目存在,比如我们的肝功全项和肾功全项中均有总蛋白(TP)、白蛋白(ALB)。现在改造后的LIS采用以单个检测项目计费的方式则避免了这个问题,在同一医嘱的多个项目组合中如发现有重复的项目存在,LIS会自动判断并只计入1次的检测费用。

LIS的改造是围绕ISO15189对实验室信息系统的要求实施的[6],为今后的实验室认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改造后的LIS,操作流程更加科学,工作效率、科室管理水平大幅提高。LIS的升级仍在不断进行中,下一步,我们打算与电信运营商合作,通过短信方式将检验结果通知门诊患者,使其及时了解病情,方便就医;继续优化与HIS的无缝连接,使医生知晓所检样本目前的具体状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LIS将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邱骏,等.条形码技术在医学检验信息网络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6,16(3):135-136.

[2]秦晓光.必须正确认识和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J].江西医学检验,2007,25(2):97-98.

[3]Westgard J O,et al.Predicting effects of quality-control practices on the cost-effective operation of a stable,multitest analytical system[J].Clin-Chem,1990,36(10):1760-1764.

[4]万海英.检验标本流程中信息节点控制的临床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2008,26(6):12-14.

[5]方玲,等.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61-62.

设计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5

【摘要】检验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医院信息化趋势出发,设计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在临床诊断与疾病治疗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检验运行效能,在数字化医院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检验科;实验室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78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509-0

2随着检验医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室信息系统作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以网络化信息系统软件连接各种分析仪器为核心,管理、组织检验科各实验室各种数据信息,成为医院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1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国内外现状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简称lis,国外发达国家的lis起步较早,其先临床实验室通过网络与医院相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样本检测精度,与更广的范围也有数据的传送交流,推动了临床实验室的自动化进程。为了避免差错,系统采用了条码技术,门诊医生根据病人的情况使用计算机开出检验申请单,标本贴有记录需检测项目和病人信息条码,检验结果就可通过网络反馈给医生,因为自动化分析仪和lis系统通过条码识别,医生根据检验结果即系统准确完成的检测项目,可开处方,处方通过网络送到药房,通过网络调用病人电子病历中的资料,病人就可直接到药房领取药品。

在国内lis在近年也有很大的发展,以前国内医院的大多数检验仪器都是进口的,随着我国医院计算机管理的发展,用微机处理数据的检验仪器逐渐增多,提高了临床实验室的工作效率。21世纪,对lis的需求进入了高潮,但还有很多不足,如表面文章多,功能不够细化,偏重数据采集,忽视管理功能,不能及时紧跟最新技术动态。

针对上述不足,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使检验科向科学管理、规范化管理发展,建立测定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实时监测系统,提升管理水平,建立规范统一的报告单,集中管理检验信息,加快检验结果向临床的反馈速度,提高数据可靠性的需要,建立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提高检验质量,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救治水平,实现检验信息全院的实时共享。

2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本系统结合对检验工作的进一步了解,实现了医院检验各部门自动化检验分析仪器网络化,考虑用户需求描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开发人员和用户召开需求讨论会议,开发人员根据自己所了解的用户需求,向用户提交整理过的软件需求,用原型法快速开发出系统的原形系统,提出意见和新的增加的内容,充分准确的获取用户需求。

医院对lis系统的需求:对检验不同用户的访问咨询,得出检验科管理者的需求,如医院检验质量控制、检验数据分析,动态掌握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和试剂的消耗;检验科操作人员的需求,如病人

信息资源共享,对病人的结果进行动态追踪,病人信息资源共享,项目数据分析,检验结果能自动录入等;系统维护人员的需求,如操作员及操作员权限分配,系统正常运行、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数据备份、恢复与更正。

非功能性需求:考虑检验项目结果值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完整性,系统界面简洁美观,符合人性化设计,由检验人员的业务量大,要求系统做到高效率。要求检验数据的接收达到一定精确度,样本检验结果值的修改和删除等操作严格,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差,能节省患者的宝贵时间。3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设计

设计原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严格遵照卫生部、财政部、信息产业部相关规范,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采用人性化设计,充分为操作者考虑,设计出先进、实用的医院检验科lis系统,保证网络及数据的安全性,简化检验流程,提高检验质量,提供其他系统利用本系统的接口,规范化检验报告单,保证系统可升级、可扩展新功能,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无缝衔接。采用医疗保健领域和医疗机构间进行电子数据交换标准,简称hl7标准,使诊疗提供者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信息。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采用的是三层c/s模式,进行明确分割,并在逻辑上使其独立。具有以下优点:使数据库服务器专心于数据服务,应用服务器把客户与数据库服务器分开,客户端的应用程序不必更新,应用系统只写一次就可以用于各个环境,应用服务器的每个组件都有标准的接口,各层的逻辑关系清晰明了。局域网协议采用tcp/ip,采用了内外网物理隔离技术,有效的阻止外部的入侵和攻击;将不同的仪器分配给不同的人员操作,操作人员的密码采用数据加密措施,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用户运行情况,以防止操作者抵赖,提高操作者的责任心。为每个服务器建立数据库维护计划,针对医院检验科lis系统的运行使用,可以使用数据库的同步,并制定了注意事项和应急方案。

系统的功能架构:设计患者检验项目就医检验流程。

其中生化临检子系统实现如数据处理、查询、报表、统计分析、his联网、维护,具体可表述为负责完成检验仪器的结果信息向电脑的传输,从全院中调用病人基本信息,审核所有检验项目的测定结果为以后医患纠纷提供法律依据,针对失误性的记录,对病人的信息进行转移,显示病人的超限比较结果集,将his中的检验医嘱项目对应到相应的仪器上等等;系统配置子系统实现用户管理、字典配置、辅助设置、功能等,具体操作是定义检验系统中用到的员工信息,定义各个拥有不同权限的组,配置检验科开设的基本检验项目,定义一个检验项目的集合定义检验项目的组合计算公式,审核检验项目的测定结果等等;另外,质量控制子系统包括文件、数据处理、查询统计以及系统设定对各种仪器及仪器项目进行质量控制,能同时浏览多个浓度控制品的质控图等;试剂管理子系统实现数据处理、查询系统和系统设定;检验预约子系统进行预约登记;主任管理子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字典维护。

参考文献

[1]冯金辉临床实验室自动化现状及发展趋势[a]学术交流会会刊

[c]2006(6)

[2]尚文刚,吴华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迫切性及有关问题探讨[j]医学信息,2004,17(7)

[3]陈恒年,范水平,王景明,等构建数字化医院,促进可持续发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2004,11(2)

医学检验信息系统 篇6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年代里,英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各个专业技术领域工作者交际与合作的语言,尤其是在医学界,在对外交流中英语是获得医学领域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方法。在参加跨国医学研讨会和接待外籍专家时,具备医学英语交流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学领域的新思想,新发现和新成果日趋国际化和医学人才的全球配置,使得医学英语教材的编写迫在眉睫。教材的编辑应以外语教学的实践和当前学生掌握英语的实际能力为基础,以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医学英语教学的具体要求为依据,本着“用英语来学习,在学习中用英语”的宗旨,力求在信息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把了解与认识当代医学的现状与未来融入教材的编写,把英语学习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学习医学专业的新型英汉双语综合教材。

创新理念,教学改革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在外语教学中开辟一条新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新时期科学技术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要求外语人才专业化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2007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课程要求》,成为我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学的目标和指导思想。《课程要求》中提出在跨文化交际中英语教学是基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为纲要,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和体系。因此,特殊用途外语系列教材是教育部规划的高等学校专业英语阶段的英语教材。应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医学英语教材的编写经验,通过提供课本、录音带、光盘与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展现了真实的场景、地道的语言和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特殊用途的语言交际能力。从培养复合型的特殊医学人才为总体目标,结合医务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的需求,提高医学院校的学生涉外英语的交际能力,使教材的编辑一体化和系统化。《医学英语》教材旨在加强培养医务工作者等在医学领域的涉外业务能力,其中有医学文献的阅读、医学资料的翻译、写作、对外交流合作的技能四个板块。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医学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医务工作奠定对外交流的基础,从而提高特殊用途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和技巧,增强语言综合文化素质,来适应在国际合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开拓医学英语教学网络和教学管理平台设计和制作的同时,教材的编辑需以《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教学性质、教学目标等为理论依据,结合语言教学的实际需要,探索和创新医学英语教材的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

信息平台,双语教学

《医学英语》结合实际使用中的反馈意见,以满足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外语教和学的需求,编者应遵循教育部的指导思想,《课程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依据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进行整体调研与策划,对教材进行编辑。《医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与建设着意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形成课本、光盘与信息网络课程之间相互补充和支持的有机体系。多媒体学习资源和教学管理平台的建设与教材配合,构成立体化网络课程,打破了教学时空的界限,拓宽了教学思路。在网络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对校内外不同地点的多个教室进行实时同步教学,学生也可以在教学计划指导下进行非实时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为中英文对照,体现双语教学模式。教材内容包括有医学英语词汇数据库、医学英语文献的视听说、语境中的日常用语和对话、医学英语写作和翻译等。教材各部分的内容以难度适中、语言简练、篇幅适当的材料为主,同时这些教学内容应具有科学依据和形式上的多样性,具有医学英语相关的领域,如医学内科、医学外科、皮肤病理学、传染病学、诊断学、核医学、检验学等图文并茂的详细说明教材中涉及的医学现象,力求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形成系统体系,不仅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也不断丰富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

练习第一部分是“模拟套写”(simulated writing),内容有医学领域有关的产品使用说明、涉外信函、业务单证、销售合同、各种邀请函等实用性文献,旨在培养学生参照范例,用英语书写规范文体的交际能力。这个部分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医学专业领域的涉外应用文。培养学生翻译医学类文献的能力,既有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练习,也有常规的机械模仿题,如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等。第二部分是听说与对话(listening and speaking),内容除一般日常交际外,还包括与医药、健康有关的生活场景,如、医药咨询、看病、诊断探访病人、询问病情等,以及有关医药、医疗器械方面的进出口业务常用口头表达法,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医学涉外交际能力,力求做到“学于用,用于学”。

教学互动,寓教于乐

信息网络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指导、查询和交际的平台。为了给医学专业学生提供具有医学专业化和外语交际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将平面素材转成立体教学,并以网络为辅助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和具有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体系。提供学生用书十二个章节的音频与视频教材,在具有形式多样的互动式训练的基础上穿插了丰富的语音和文字输入,通过视、听、说三方面能力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兴趣。并通过重复、录音、角色扮演、自由表达等形式引导学生,有多种练习方式供学生选择,并为学生提供提示与及时的反馈。在学生用书的教材附有光盘,光盘提供教材中所有视听及个人口语练习的医学文献素材,可供学生课余用于录音练习听力练习。在课上,教师还可以根据光盘中的视频场景,组织小组进行口语练习活动。光盘上还增加了医学文化科普知识,学习策略等讲解内容以及“笔记簿”等辅助工具。网络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让教师的教学能与学生达到互动和资源共享。学生可运用光碟单机自主学习,并通过网络进行定期测试,教师在检测中查看学习记录。学生也可通过网络在线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将学习记录提交在网络中,教师通过学习记录和提交情况把反馈意见返还学生,达到互动学习的效果。在这种自主学习中,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并安排相应的小班面授时间,面授时可根据教材及教师用书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因此,《医学英语》教材的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提供管理员平台、教师平台和学生平台,为学生、教师与教学管理员提供各类查询、监控和交流。第二,学习平台应提供结合《医学英语》的训练内容,体现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化和自主化特点,同时进行有效的学习进程记录。第三,学习测试平台提供可以供教师用于三种不同目的测试的试题库:分级测试、期中/期末测试和单元测试。可用于在线网上测试,也可打印出来,在课上进行传统测试。第四,教材资源平台提供《医学英语》教材以外的有关医学的视听资源,例如医学英语词汇语料库等,为学生提供知识拓展的平台。

信息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的医学英语教材配套平台。学生可在网上注册课程,查找学习资源。教师可在网上进行教学,并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医学英语》教材同步提供课本、光盘、录音带和信息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各种载体各具优势,互为补充,互相支持,为个性化、立体化和自主化的教学与学习提供条件,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像技术,通过生动的形式提高学生在医学英语技能的交际能力。

《医学英语》教材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由教材、光盘、网络等多种辅助载体构成,充分体现了教材的立体化、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将信息网络技术与教材相结合并引入医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医学院校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医学英语》倡导了新的教学理念,开拓了医学和外语教学的视野,扩展了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空间,对我国大学英语,特殊用途英语教材的发展起到推动和指导的作用。

医学检验信息系统 篇7

LIS故障从系统上可分为软件和硬件故障。软件故障如服务器操作系统瘫痪、数据库发生死锁、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恶意或无意删除等;硬件故障如服务器硬件故障(如磁盘损坏)、传输介质故障(如光缆被切断)、中心交换机故障等。为了确保LIS的连续稳定运行,应建立故障的及时发现、快速诊断、逐级上报、协同恢复、善后总结的全方位应急体系,即LIS的应急预案。目前,国内医院对HIS的应急预案制度报道较多,而对检验科LIS的应急预案重视不够,国内刊物尚未见关于LIS系统应急预案的详细报道。

1 LIS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

1.1 指挥协调组

信息工程部负责技术故障排除,检验科网络管理员负责简单故障排除和各部门联络,门诊主管和值班主任负责各部门协调。

1.2 应急程序

我院的医院信息化系统是以HIS为核心,支撑EMR,LIS,PACS等系统运行的综合信息化系统。

根据故障对LIS波及程度,可分为以下二级:

一类:各种原因导致的全院或检验科网络瘫痪;

二类:网络故障仅影响到一些非LIS的相关系统。

在LIS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信息工程部和检验科网络管理员。

1.2.1 一类故障:

(1)当全局性和局部性故障非常严重、计算机工作站也遭受破坏时,可恢复传统实验室状态和原始的检验科报告方式,出具临时报告单。

(2)门诊显示屏进行电子公告和张贴告示, 对病人进行解释和疏导的同时,各检验操作立即转入手工。

(3)正常班期间,如预计在15 min内能排除故障,则由门诊主管负责;如果预计将超过30分钟,须报告科室网络管理员、值班主任和信息工程部。晚班和夜班期间,当班人员须报告总值班、门诊主管、科室网络管理员和值班主任。

(4)预计网络中断时间小于12 h:对于急诊和有危急值的病人及时出具临时报告单,并电话通知相关医生;病房和门诊平诊,且无危急值的病人,与相关人员协商延后12 h后再出具检验报告单。

(5)预计网络中断时间大于12 h:所以病人均出具临时报告单。

(6)检验科绝大多数仪器配有单机版简易报告单软件;手工检测项目等无单机版软件均备有检验结果空白的简易报告单,其内容包含各室日常检测项目。一旦LIS瘫痪发生后,由当班人员切换到单机版简易报告单软件,或者在“空白简易报告单”上手工填写各检测值。所有临时报告单均由各专业主管负责审核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并签字审核,待网络恢复后补充收费及补发正式报告单。

(7)如病人需要既往结果,应对其进行合理解释,劝说其在LIS恢复后,再查询检验报告单。

1.2.3 二类故障。

(1)住院部门信息故障:医生工作站无法进行电子检验医嘱的申请;护士工作站无法将电子医嘱生成检验条码;检验科不能进行计费申请等。

对策:医生手写检验申请单;护士在样本上贴检验申请单二联编号,手工在申请单上标注采样时间等关键信息,并电话通知检验科后,送检验科检查;故障解决后,检验科进行计费申请。

(2)门诊部门信息故障:收费处无法收取病人检查费用;门诊抽血处不能生成检验条码;门诊医生不能开具电子申请单等。

对策:由门诊收费处对门急诊患者进行手工计费;检验科抽血处贴申请单二联编号,并手工在申请单上标注采样时间等关键信息,再送检。

1.2.4 网络故障排除后的恢复工作。

检验科各部门应保障信息质量,网络恢复后,每个部门都应该指定一名工作人员,补录收费和在手工操作时产生的各种信息。信息指挥协调组召开会议,分析故障发生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归档,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防范同类故障的再次发生。

2 LIS应急预案实施后的体会

制定严格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是LIS应急故障发生时的有利保障。信息指挥协调组定期听取LIS安全工作汇报,查找安全隐患,要求各点主管为安全目标责任人,分工到人。做到各岗位在发生LIS相关故障时,第一时间有人管,有人协调,做到忙而不乱,保证数据不丢失,医疗工作不间断。

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策略、增加必要的资金投入、建立过硬的技术队伍是LIS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们采用是杭州创业检验系统,拥有独立的LIS服务器,该系统全面和HIS系统集成,可定时对数据库做自动做双机备份,主干网采取光纤双路备份,中心机房配有24小时双路电源,并匹配大功率的UPS电源。另外,我院还保持相关人员的持续培训,使得技术支持人员能完全胜任网络故障的即时应对,确保了检验科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

在2008年初,我院和检验科制定并有效执行了LIS应急预案制度。到目前,经历了5次大小的网络故障,故障时间最长的达到2小时,我们依据应急预案制度妥善处理故障,均未引发过病人的不满和诊疗工作的混乱。

总之,应急预案是医院信息系统和检验科正常运行的保证,因为系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有故障就必须有预案。我院检验科LIS二级应急预案制度可以保护医疗活动的正常运行。

摘要:目的:建立应急预案制度,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或检验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出现故障后,尽可能保证检验科对其服务对象,尤其是急诊、危急值和外地病人服务的正常进行。方法:建立适用于医院信息系统发生故障后的检验科的应急服务。结果:本文所述的LIS应急预案,能实现LIS故障发生后,检验科服务临床工作的正常运行。结论:建议国内所有医院制定检验科的LIS应急预案机制。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医院信息系统(HIS),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陈兆明.谈儿童医院信息系统(HIS)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应用[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6.(S1):44-47.

[2]郝虹.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应急系统[J].医学信息.2009.(11):2291-2292.

[3]程顺达,杨青峰.医院信息网络故障应急预案的建立与实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5):220-221.

[4]吴小波.浅谈医院信息系统维护的应急处理[J].硅谷.2009.(01):59.

医学检验信息系统 篇8

关键词:C/S,B/S,检验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和检验方法的飞速发展,检验数据在临床的诊断工作中发挥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大,使得实验室在医学实践活动中的工作量骤增。在此情况下,大型综合型医院如何在现有网络环境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系统架构,更好地适应现代实验室管理需求,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是构建和改进检验信息系统(LIS)首要考虑的问题[1]。

1 C/S与B/S概念

目前,常见的系统架构主要有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和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两种。

C/S结构即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早期的检验信息系统多以此作为首选设计标准。

B/S结构即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eb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层结构。B/S结构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结构,也是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2]。

2 C/S与B/S主要区别[3,4,5]

(1)安全要求不同。(1)C/S一般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一般高度机密的信息系统采用C/S结构,可以通过B/S发布部分可公开信息;(2)B/S建立在广域网之上,对安全的控制能力相对弱,面向的是不可知的用户群。

(2)程序架构不同。(1)C/S更加注重流程,可以对权限多层次校验,较少考虑系统运行速度;(2)B/S出于对安全以及访问速度的多重考虑,比C/S有更高的要求。从长远来看,B/S结构的架构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3)软件兼容性不同。(1)C/S架构下软件的兼容性较差。传统的C/S体系结构虽然采用的是开放模式,但这只是系统开发层面的开放性,在特定的应用中无论是Client端还是Server端都需要特定的软件支持。由于没能提供用户真正期望的开放环境,C/S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开发不同版本,开发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较大;(2)B/S架构下的构件相对独立。主要利用不断成熟的Web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来实现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节约了开发成本。

(4)系统维护不同。(1)C/S架构下,C/S系统的各部分模块中有一部分改变,就要关联到其他模块的变动,网络管理人员要同时进行服务器和客户端的维护管理工作,这需要高昂的投资和复杂的技术支持,维护成本高,维护任务量大;(2)B/S架构下,所有的客户端均通过Web浏览器实现用户需求,不需要做任何维护。所有工作都集中在服务器端,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做好维护管理服务器的保障工作即可。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对网络应用进行升级时,只需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这大大减轻了异地用户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

(5)技术要求不同。(1)C/S多是建立在Window平台上,表现方法有限,对程序员普遍要求较高,要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技术人员才能胜任;(2)B/S建立在浏览器上,有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表现方式与用户交流,开发难度降低。

3 我院LIS架构及升级需求

我院现有LIS于2008年启用,采用C/S结构,见图1。系统内所有的检验医嘱、检验结果等内部数据都存在服务器中,检验医师、检验设备、医生、护士通过客户端工作站同服务器连成一个网络。客户端安装相关应用程序,使用人员通过应用程序客户端完成界面操作并发送数据查询或处理指令,服务器接受指令并执行,并将执行结果数据集发送到相应客户应用程序。检验信息系统C/S网络拓扑图,见图1。

在后期运行维护过程中发现基于C/S架构的LIS应用存在如下问题:

(1)维护任务繁重。随着临床开展项目和后期客户开发需求的增加,客户端软件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使得维护的工作量增大。我院现有临床病区60个,按照每个病区5~6个客户端计算,仅临床科室客户端就达到300台以上,再加上各实验室终端及院内查询终端,每次升级需要维护的客户端约500台,维护成本较高。

(2)外延应用受限。随着医院自身发展水平和患者需求标准的提高,针对LIS不断提出外延应用。具体表现在:(1)以往的C/S架构下,系统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多为临床医护人员和检验科工作人员,只能满足局域网内客户端对数据库的操作。也就是说,临床检验信息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计算机专业层次,信息技术并未有效改善和提升病人的就医体验。这种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随时随地查询跟踪报告的需求,需要通过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利用其异地浏览和信息采集的灵活性来实现不同人员,从不同地点,以不同接入方式实现跨平台的网络实时操作;(2)医院等级和规模的提升提出了医院各分支机构同中心实验室数据交互、地区各实验室间质控数据比对等需求,即异地通讯的问题。C/S架构下实现难度大、成本高,而B/S架构下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专网即可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数据共享。

4 我院基于B/S的LIS特点

为满足临床业务发展和患者的需求,我院LIS将C/S移植至B/S架构下[6,7,8],其网络拓扑图,见图2。

(1)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客户端、应用服务器、数据库)设计。(1)各层次相对独立,便于测试、便于扩展。数据分开保存,保证安全的同时确保大数据量查询不影响系统性能;(2)能够支持各种主流的大型关系数据库;(3)客户端系统主体功能采用Web浏览器,但也可是某些Window桌面或后台应用程序。客户端不保存任何业务数据,数据安全性好。

(2)应用服务器采用独创的基于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缓存(Cache)技术。(1)可提升应用系统的整体性能,系统吞吐量大(支持更多的客户端);(2)可提升客户端的响应速度,近期业务数据直接从内存进行查询和处理。

(3)Web客户端采用独创的基于Ajax等技术的界面框架。(1)在浏览器上实现与Window桌用应用相媲美的操作方便性;(2)客户端免安装,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减少了系统实施的工作量和实施成本;(3)便于系统升级,升级只针对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即可,减少系统维护的工作量和维护成本;(4)Web客户端的单点登录方式与其他Web应用进行界面的整合、集成,使用户感觉不到多套系统;(5)支持PDA移动式管理,做到样本、条码对照无误,降低了人为出错率。

(4)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通信采用基于http传输协议和基于Json的内容协议。(1)不但在局域内可以使用,在互联网上也可以使用;(2)应用服务器可以直接使用80端口,并且可以在80端口下部署多个Web应用。

综上所述,B/S架构下客户机载荷大大降低,主要业务集中在服务器端。软件升级和维护的工作量会大大减少,而客户端的使用也会越来越简单快捷,对用户人力、物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瘦”客户机、“胖”服务器的模式将是大型综合医院实验室信息化系统架构发展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1]亓涛,熊石龙,郑磊,等.B/S模式在临床检验信息学的应用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6):984-986.

[2]王开正,王治国.检验医学信息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

[3]黄文博,燕杨.C/S结构与B/S结构的分析与比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1):56-58.

[4]吴大刚,肖荣荣.C/S结构与B/S结构的信息系统比较分析[J].情报科学,2003,21(3):313-315.

[5]Stephen T C Wong,Kent Soo Hoo,Robert C Knowlton,etal.Design and applications of a multimodality image data warehouseframework[J].J Am Med Inform Assoc,2002,9(3):239-254.

[6]徐玲,刘国伟,杨燕红.我院门诊检验信息系统的流程再造[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7):57-58.

[7]杨喆,杨磊,李少侠.医院检验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5):104.

医学检验信息系统 篇9

1 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我国卫生经济已得到初步确立, 医疗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多数医院已基本完成医疗设备、基础建筑的配置, 医疗机构发展方向已转入深化内涵、加强管理中来, 特别是在引入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之后, 各医院结合自身情况, 已逐步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 由传统的物质、经济信息管理, 过渡至整个医院信息管理, 由传统的单机系统至信息网络化。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 有针对性的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用, 已成为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的共识。信息系统下辖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住院病人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等, 各个系统相互覆盖, 各有侧重, 以配合医院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决策。目前, 我国各大医院普遍使用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 配合相关软件、设备构建医院网络, 基于计算机语言访问数据库, 完成信息的传输。在此种背景下, 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系统等针对性较强的理念诞生并被运用于实践, 极大的提高了管理的效用。

2 电子病历概述

2.1 电子病历的效用

(1) 电子病历适应医院网络信息发展需要:目前, 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得到推广, 使用电子病历代替传统纸张, 通过光电讯号实现网络传递, 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少差错, 提高诊疗质量, 为管理提供便利。

(2) 电子病历可提高异地信息传递的质量与效率:电子病历通过局域网甚至是互联网可实现异地传输, 为远程医疗提供了基础, 当患者转诊时, 电子病历可通过区域共享, 节约诊疗时间。目前, 部分西方国家已基础实现国民健康信息网络化, 实现电子病历实时传递。

(3) 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了依据:相关部门可通过电子病历, 统计、分析, 归纳出有价值的信息, 评价国民健康水平、医疗资源消耗情况等, 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进而减少资源消耗。

2.2 电子病历发展方向

电子病历牵涉甚广, 关系医疗、管理等多个行业, 关系个人、社会, 家庭、国家等各个阶层, 从国民卫生角度考虑, 建立国民电子病历已成为必然, 是构建国民医疗体系的重要内容。但在我国, 电子病历内容缺乏规范指导, 地区间、各医疗机构间电子病历内容差异较大, 电子病历仅在内部传递, 严重影响区域间信息传递效率。此外, 电子病历传递缺乏制度保障, 地方医疗经济壁垒较大, 医疗改革力度不够, 电子病历难以实现地区间共享, 甚至受到人为阻挠, 其它地区电子病历难以得到本地认可。

3 医学影像系统概述

3.1 医学影像系统效用

目前, 医学影像设备已成为重要的诊疗工具, 医学影像信息成为重要的患者信息, 是医院开展诊疗活动的依据。医院影像信息存储多由胶带、胶片、图纸等载体完成, 丢失、损毁等情况时有发生, 迫切需要高效、可靠的管理。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大力推进, 相关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目前技术条件已能满足大容量影像信息的存储、传递。

3.2 医学影像系统现状

医学影像系统构建的目的在于为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教学、科研提供便利, 整个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医疗机构在管理医学影像系统时缺乏系统性的认知, 多与病历系统相结合, 建立连接实现联合以便诊断, 其它教学、科研领域调取影像信息则比较困难。因此医院在构建医学影像系统时, 应综合考量, 单独设立、区域共享, 以满足各领域活动需要。

3.3 医学影像系统发展方向

医学影像信息常通过图片、影像进行传递, 容量较大, 对设备技术要求较高, 医疗机构设施、设备其型号、功能各有不同, 在传递影像信息中可能出现冲突, 特别是部分影像信息严重失真, 像素、色素、几何分辨率等较差, 信息经传输后已不能满足需要[4]。因此医疗机构在开展医学影像信息建设时, 应具有全局意识, 配备协调性良好的设施设备, 缩短处理流程, 实现影像设备信息传递, 保证信息质量。

医学影像信息不同于文字信息, 特征性并不明显, 目前尚无有效统计、筛选、比对、分析的技术手段, 给信息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科研、教学人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利用人工方法处理海量的信息,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需要更加智能化的处理、传输技术。

4 结束语

目前, 我国医疗体系改革仍在不断深入当中, 医疗信息全国区域内跨省共享, 已成为必然。医院应适应社会发展, 在构建自身医疗信息网络时, 加强电子病历、影像学系统的制度化、标准化, 增添先进的处理、存储、传输设备, 以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用, 提高医院诊疗效率, 为国家政策开展提供便利。

摘要: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系统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适应医院、社会发展需要, 为医院管理、国家决策提供了便利, 但目前仍缺少相应的规范、标准、制度保障, 技术储备也略显不足。本次研究就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系统发展概况、面临的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系统

参考文献

[1]顾艳, 韩志东.加强电子病历质量安全监管功能[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3, 20 (6) :62-63.

[2]郜凯华, 李楠, 谢铮.组织因素对实施电子病历系统的影响[J].医院管理论坛, 2013, 30 (11) :26-28.

[3]唐晓东, 罗娟, 关晓峰等.新版电子病历系统与临床信息系统有效集成的应用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 2013, 30 (07) :656-658.

[4]庞涛.信息化水平应体现医院综合实力—记2013华南医院信息网络大会[J].中国信息界:医疗, 2013, 5 (05) :24-24.

医学检验信息系统 篇10

1 系统的设计思想

检验科一般分设生化室、临检室、免疫室、细菌室等。从满足医院基本需求出发, 需要对上述的基本科室的检验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检验系统研发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检验临床的需要, 在设计上力求紧密结合检验科临床的实际需要。设计的重点放在检验科最需要的功能上, 并对该功能力求完美。整个系统采用目前较为流行的客户机/服务器 (C/S) 体系, 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QL-Server 2000, 开发工具采用PowerBuilder8.0企业版。

2 系统检验数据接口开发

将具备RS—232C串口通信的检验仪器发出的检验数据实时接收过来, 经转换之后动态地添加到数据库中, 免去医生大量复杂的手工录入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并便于进一步对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 技术要求 (1) 通用性:接口程序要能够满足接受绝大多数检验仪器的要求。 (2) 独立性:接口程序应当封装到一个独立的模块中, 运用面向对象技术, 通过预先定义的接El可以方便地将该模块挂接到检验主程序中。 (3) 可维护性根据实际的需要, 当需要对该模块进行修改时, 不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新编译连接, 只要将该模块编译连接即可。 (4) 先进性:开发的平台要以32位平台为基础, 采用Win32多线程编程, 充分利用Win32平台的优势, 做到前台进行检验数据统计分析, 后台进行检验数据的实时接收、入库, 做到两者“同时”进行。

2) 开发环境硬件环境:RS—232C串口通信

3) 检验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必须符合关系数据库设计的三个范式, 使数据存储结构更趋于合理。增强检验数据的安全性、健全性, 将检验数据运算均衡地分布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上, 通过成批提交与回滚事务, 大大减少网络流量, 降低网络负荷。

3 功能需求

根据检验科的实际需求, 将整个系统设计为:数据处理、综合查询、数据统计、质量控制和系统维护共5个模块。

1) 数据处理3.1 数据录入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以数据为中心的, 数据录入的正确性和快捷性是衡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数据录入包括检验数据自动化录入和手工录入。

数据编辑为了保证检验数据的正确性, 录入的数据必须能够提供及时修改的功能, 本系统提供验单修改功能, 将已经录入的验单调出并修改其中的检验数据。

其他录入形式结合临床需要, 系统还提供成批录入验单, 检验结果快捷录入, 检验结果中的项目自动运算等。

数据打印从检验科临床实际出发, 录入的各种验单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打印出来, 打印的基本单位是验单。

2) 综合查询:一般验单查询在检验数据存入数据库之后, 按照验单上的数据项联合查询。院内监控按照时间段查询院内监控数据。检验项目动态观察在某个时间段内生成某病人的某个项目的动态分析图 (至少包含3次测量值) 。病人基本信息查询根据病人的住院号或门诊发票号从住院系统或门诊系统中获取病人临床诊断、医嘱、缴费资料等。

3) 数据统计根据不同类别与要求进行统计。 (1) 按科室统计在某时间段内统计临床科室的标本送检量与各种检验费用。 (2) 按项目及项目组合统计。 (3) 按人员统计。 (4) 按标本类型统计。 (5) 按检验仪器使用量统计。

4)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标准样本衡量检验仪器准确度的检测。质控数据的获得方式与普通检验数据基本相同。质控数据的录入分为自动化数据录入和手工录入两部分。

5) 系统维护系统维护包含了系统中所有的代码表维护, 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数据库结构手册。

4 与全院其他信息系统实现致据共享

检验系统能从住院、门诊系统中获取病人基本资料, 根据权限级别把检验数据提供给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各个不同部门。在检验信息系统内部, 不同科室的信息实现共享, 本科室数据可以修改, 而其他科室数据为只读。

检验系统的开发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检验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可强化医院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对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也谈医学信息化与人才培养 篇11

医疗信息化建设是临床诊疗、医院管理、政府卫生行政管理和政策制定的支撑,因此这就要求医疗信息化工作者必须是同时具备医学、IT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其中医学是信息化建设的动力和最终目的,技术是实现目的的工具和基础,而管理是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方法论。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在语言习惯、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与IT工程师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医疗信息化人才需要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通过艰苦的知识、技术和经验的积累才能培养成。而目前,学医的不懂IT,学IT的不懂医学,学医疗IT的不了解医院和行业的状况和进展,不知道如何将IT与医疗临床和管理相结合,这就是中国医疗信息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问题所在。

目前,国内医学信息学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技术,轻应用的状况。很多医学信息学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理解不深、不能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而这可能与相关专业的学科设计和师资缺乏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国内高校的医学信息学专业大多以教学和科研为主,学校汇集了大批科研和教学方面的优秀的人才。但这些人员,特别是非医学类高校的计算机或软件相关专业人员,根本没有医院和IT企业工作的经历,他们可能未必真正了解国内的医院和医疗IT行业,更不了解最终用户的需求,因此他们培养出的学生也大都只会纸上谈兵。

笔者曾经参加过一个高峰论坛,会上一些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大谈物联网、云计算等时髦名词,一些博士和硕士的科研论文也确实非常高深和尖端,但这些科研成果却与实际相差太远,很难转化成可以应用和实施的技术或解决方案。最让笔者记忆深刻的是在会议快要结束时,主持会议的外国专家请到会的具有医学背景或在医院工作过的代表举手时,整个会场100来人中只有2个举手。

笔者认为,国内各医学院校的医学信息学专业,应该是医疗IT人才培养的最重要力量,而这些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不应该是基础的程序员或工程师,而应该是医疗信息化建设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的全面人才。他们的角色应该是医务工作者和IT技术人员之间的桥梁和翻译,要把医疗语言翻译成技术的语言,把医疗的过程翻译成技术的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真正把医疗和技术相结合的复合人才。

医学检验信息系统 篇12

1 概念解释及应用分析

1.1 检验信息系统(CLIS)

检验信息系统(CLIS)是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检验的实验仪器传出的检验数据经分析后,生成检验报告,再通过网络存储在数据库中,使医生能够方便、及时地看到患者的检验结果。CLIS数据主要包括申请信息(病人基本信息,申请项目信息)、报告信息(结果信息)、其他信息(质控信息等)。在病人住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检验信息和其它与病人相关的数据,整个医院的检验数据更是一个海量概念,一个拥有1500张病床的医院每年至少产生1000万条检验项目。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医学数据和医生诊断经验,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发现隐藏在这些海量数据背后的那些新的有学术价值的医学信息是CLIS系统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这里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有了应用价值[2]。

1.2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又被称为知识发现(KDD,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发现隐含的、规律性的、人们事先未知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并且最终可以理解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数据挖掘是对新知识的发现的一种技术手段,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挖掘。从商业需求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三种原因:(1)大量数据被收集和保存在数据库中;(2)计算机已经变得越来越廉价,而功能则日益增强;(3)日益剧烈的商业竞争的压力。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也有三种原因:(1)数据的存储和收集更加高速;(2)传统的技术对于这些大量的原始数据是不能胜任的;(3)数据挖掘能够帮助科学家分类和划分数据[3]。

1.3 数据挖掘过程[4]

1.3.1 确定业务对象清晰地定义出业务问题,认清数据挖掘的目的是数据挖掘的重要一步。挖掘的最后结构是不可预测的,但要探索的问题应是有预见的,为了数据挖掘而数据挖掘则带有盲目性,是不会成功的。

1.3.2 数据准备(1)数据的选择搜索所有与业务对象有关的内部和外部数据信息,并从中选择出适用于数据挖掘应用的数据;(2)数据的预处理研究数据的质量,为进一步的分析做准备,并确定将要进行的挖掘操作的类型;(3)数据的转换将数据转换成一个分析模型,这个分析模型是针对挖掘算法建立的,建立一个真正适合挖掘算法的分析模型是数据挖掘成功的关键;(4)数据挖掘对所得到的经过转换的数据进行挖掘,除了完善从选择合适的挖掘算法外,其余一切工作都能自动地完成;(5)结果分析解释并评估结果,其使用的分析方法一般应作数据挖掘操作而定,通常会用到可视化技术;(6)知识的同化将分析所得到的知识集成到业务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中去。

2 数据挖掘的实践应用

血糖(GLU)指标是医疗上重要的检验指标之一,检验科、医院,或者医疗组织、研究机构都想知道GLU的高低和人群特征的关系,以及人群的特征分布情况。

把要研究的GLU样本数据想象成地图上的城市,研究的最终结果是要在地图上面画圈,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具有明显特征的区域。而且由于人群的区域特征,检验参考值的设置可能需要根据数据挖掘的结论进行调整。因为人群的食物特点、体质、污染、民族、地区性等都会影响指标变化,如果用固定的框架来观察变化的人群,显然是有问题的。国家的标准不是各地都是适合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相关研究得出相应结论,就可以将检验参考值范围设置的更加精确和科学,更加适合本地区人群的特征。

2.1 数据准备

此次应用数据范围为本院检验信息系统中2004年8月21日到2007年10月25日的非住院病人的GLU指标数据(不包括质控数据、结果为空、年龄类型小于1岁的数据)。剔除住院病人的原因是让数据样本尽量接近普通人群。通过整理,要分析的原始数据为78638行,如表1所示。

2.2建立数据结构模型

划分特征是本实践最主要的工作,在这里我们选择聚集算法。微软聚集算法是一种期望方法,它使用迭代完善技术将记录分组到附近区域(聚集),以展示相似、可预测的特征。在微软提供的算法库里(SQL server 2005Analysis Servicesr)提供了相应的工具可供使用。建立数据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在这里,数据源来自olap_glu表。其中Id是主索引,自动唯一标识。Brxb(病人性别),brnl(病人年龄),gdbj(高低标记)是要进行聚集分析的三个字段。可以看到,图2左上角的字段图标里面有箭头和钻石标志,是输入和可预测列,意思是不仅是作为输入的数据,而且也是分析的对象。这些数据都是来自于CLIS的原始数据表,只是根据工作的需要进行筛选。

2.3利用关系挖掘模型编辑器进行数据展现分析

将筛选后的数据导入数据仓库即专门用于分析的数据库中。采用微软Analysis Services提供的管理数据仓库的工具进行管理和维护,并建立多维分析模型和数据挖掘模型。上面实例处理的结果如图3所示。

通过对数据仓库的计算,按照默认方式定义了10个簇,每个簇代表了不同的概率,得到了如图3所示的10个矩形表示的结果。其中颜色浅的区域是低特征概率,颜色深的区域是高特征概率,黑色区域为最高特征概率。该实例中黑色区域代表了GLU的检验值与病人性别的特征集。图3中,程序右下角显示的是节点路径,从节点路径我们可以看到数据的特征。这一簇中,有5214的事例,其中男性占了82.68%(比例是所在簇的粗体性别所占当前簇的比例)。对该节点路径的描述就是:病人性别为男性的,年龄在36至81岁之间,血糖偏高。

观察这一簇的其他信息,把所有的明显特征都记录下如表2所示。

通过对表2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总体人群中,男性的特征比较明显,而且大于36岁的男性血糖高是明显特征;女性载21~24岁中血糖稳定性比较好。

现实中实例情况是非常复杂的,要观察的数据也不规则。上述实例也有很多特征值没有获得那,么可能需要更多的样本数据以及需要关联更多的条件进行分析。

3 应用总结

从原始数据中发掘知识,为科研、管理、决策等服务,数据挖掘技术开辟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领域。通过以上实例分析,我们认为数据挖掘在检验信息系统中有以下几方面应用:(1)对检验指标进行分析,建立专家知识库系统,建立新的疾病诊断体系;(2)将大量诊断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内在联系,提高诊疗水平;(3)对工作人员工作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提高管理控制;(4)加强检验科的管理并为医院管理决策服务;(5)数据挖掘技术全方面应用将给医院管理运行、临床医学、决策支持等方面带来极大效益。

摘要: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堆积了越来越多的数据。在介绍和分析检验科信息系统和数据挖掘的概念基础上,论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检验科信息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数据,数据挖掘,检验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李丰森,李兵.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09(16):132.

[2]苏凯,李伟鹏等;基于分类和聚类的数据挖掘技术在CLIS中的应用研究;医疗卫生装备;2005(6):15.

[3]张大雷.浅析数据挖掘技术.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6):4636.

上一篇:湘西地区下一篇:德育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