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2024-10-26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共12篇)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1

1. 引言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是基于现代计算机网络科学技术、数据信息存储应用技术,以及快速化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等现代化应用技术形态共同建构形成的,以医学实验室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的硬件和软件应用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平台,实现实验室内部各类分析性实验仪器的相互链接,借由建构和运行以医学实验室为中心的分布式管理性应用系统,遵照科学化的实验室管理工作指导理论,应用建构发展于计算机设备基础上的数据库应用处理技术,建构形成系统完备的医学实验室日常业务质量保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检验性数据指标信息的网络化共享,无纸化载体记录以及办公传输、数据信息资源与应用技术设备运行状态管理,医学实验室内部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状态考核等工作任务目标。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背景下,能够促进医学实验室日常业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发生程度显著的改善提升,为我国现代医学实验室基础业务的优化发展创造支持条件[1]。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医学实验室管理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问题展开简要阐释。

2.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况

医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应用流程是:处方医师借助电子计算机设备下达针对特定患者执行临床检验项目的申请,待系统接收到处方医师下达的检验申请之后,由护士打印涉及患者的姓名、性别,以及身份证号码等属性信息的条形码标签条,并将打印形成的条形码标签条粘贴在对应患者的检验标本采集瓶上,并在完成患者的检验标本采集环节之后,将检验标本瓶迅速送交到对应临床检验项目的检验医学实验室,完成后续的检验技术环节[2]。

在门诊医学领域,医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是:处方医师下达检验申请后,门诊患者接续完成门诊医学检验项目的缴费环节,待医院内部的财务业务管理系统,确认患者的缴费信息之后,由护士确认患者患者已经缴费的临床检验项目,并针对性完成条形码粘贴条的打印环节,将其粘贴在检验标本采集瓶上,待完成患者的检验标本采集环节后,结合患者实际进行的临床医学检验项目,将采集获取的检验标本,送交相应的检验医学实验室,完成后续的检验技术环节[3]。

3.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3.1 临床检验工作质量控制

医学实验室在开展日常检验业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本身具备着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质量水平控制管理理论,且这控制管理理论在医学实验室检验业务过程的管理工作实践中,已经逐步被转化为一系列的具体业务行为。在此基础上,为切实形成针对临床医学实验室检验业务质量管理工作的真实化和完整化记录,确保临床医学实验室检验业务管理工作的每一个具体开展环节都有记录可查,应当切实建构并投入运行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4]。并在管理系统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具体涉及医学检验实验室室内工作质量水平控制、医学检验实验室室内质量评价指标数组记录及处理、实验室内部应用仪器或设备的保养维护记录、检验应用化学试剂的定期更换和标签粘贴状况、定标记录工作开展质量以及标准质量备注状况等指标项目,确保对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日常检验工作的业务开展流程,实现系统化和完整化控制。

3.2 急诊管理

危急值或者是急诊医学检验结果,是揭示基站患者生命危急边缘状态,或者是临床中继续获取的检验医学指标结果,在获取危急值或者是急诊医学检验结果基础上,针对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处置,对于及时挽救和保证急诊患者或者是重症住院患者的生命存续状态和预后生存质量,具备深刻的临床影响价值,避免上述患者发生不良临床结果。在患者的检验标本出现危急值临床指标条件下,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当借助院内信息数据传输系统,及时通知对应患者的临床处置医师,针对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项目,和疾病临床症状表现特征展开关注和干预,要基于医院检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针对医院检验实验室日常业务开展流程中获取的危急值指标和急诊检验结果指标展开系统完整记录,并借助系统中配置的实时性数据传输功能组件,确保临床医师能够及时接收和获取系统准确的危急值和急诊检查结果数据指标,为临床患者获取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处置,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提升生存质量创造支持保障条件。

3.3 临床检验标本的管理

临床检验实验室开展的检验标本的接收、检验,以及检验结束后的保存处理等具体实务操作环节,要针对临床检验标本的的检验日期、检验时间点、检验实施地点、具体检验项目以及检验样品的实际数量等指标展开系统性的记录[5],并针对检验标本的标记、传递、保存以及检验后处置等环节展开系统化的流程干预,确保检验标本临床流通过程的科学性。

4. 结语

针对医学实验室管理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问题,本文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况,以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两个基本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崔红伟,王全哲.医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探讨[J].包头医学,2008,32(03):186-188.

[2]姜瀛洲,朱军,吴燎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策划[J].日用电器,2010,1(12):42-45.

[3]王鸿梅.医学院校实验室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关问题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4,17(01):62-64.

[4]程琳琳,王旭,程延俊,等.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在实验室科学管理中的应用[J].热带农业工程,2014,38(01):16-20.

[5]臧亮,王东,邓雪莲,等.ISO15189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应用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08):809-811.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2

建立标准化的电子申请单,明确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规范医嘱内容,明确要求检验取材的规范,针对诊断或预后,制定今后的检验内容。保证与临床科室沟通反馈的畅通与有效。

3.2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首先,检验样本要进行前处理,检验样本的处理要根据检验标准的操作规程进行。处理好后转送实验室。当出现任何意外、及不合格标本时,要及时反馈临床科室,重新取样。其次,在室内控制的过程中,所有的数据库要直接发送到服务器数据库内,并将原始的数据记录在案,根据编写的程序进行质量控制。如有失控情况发生,系统会根据当日的控制情况,进行实验室标准差、变异数据等显示出相应的.图示及控制图表。必须在问题解决之后,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方可发出结果。第三,在样本检测的同时,要根据检查人员的操作技术,进行检测及审查。最后,检测结果的发布及审核,要有检验科室中权威人员根据患者的登记信息、临床诊断结果、历史结果进行核对,及时出具检验报告,发出提醒信息,逐渐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

4检验后程序质量控制

报告审核节点的分析,在检验结束完成之后,对于不能及时发出的报告的要由实验室主管审核,并通过电子签名之后,才可以发送报告。标本节点的保存,在检测技术之后,要按照上传仪器指令进行标本入库上架,将样本存放在指定的冰箱中,以便进行复查。

5讨论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3

关键词:系统开发;开放实验室;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 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118-2

1 概述

前些年的高校扩招导致如今高校毕业生日趋增多,2016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已达到了历史新高,上升到了创纪录的765万人。很多毕业生没有达到企业要求的技术水平,在毕业之前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一毕业就失业,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很严峻。一方面是很多企业求贤若渴,希望大学毕业生到企业能够上手直接工作;另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学校没有掌握企业要求的实践技能,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用人单位感觉应届毕业生眼高手低,不能马上从事相关工作,离企业要求有一定差距。如此造成了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当前很多高校将课堂学时压缩,将更多的自学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外活动。然而很多学生参与的课外活动却与学校的初衷相背离,一些学生沉迷于网吧,将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于上网聊天,打游戏,有的学生的笔记本电脑不是用来学习的,电脑成了影碟机、游戏机。如何让学生参与有益的课外活动,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很严峻的课题。

每所高校都有很多实验室,但大部分高校的实验室是用于教学与科研。当某些实验室闲着的时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高校管理者要考虑能否把教学与科研任务不满的实验室开放给学生使用,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利用开放实验室将学生吸引到第二课堂里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把学生的课堂延伸到课外活动,让学生对实践项目有切身的感受,让学生对实际技能的提升有切身的体会。

2 实验室建设目的

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实施,积极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本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提出要建设信息系统开发方向的开放实验室。开放实验室要把学生较迷茫的课余活动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使他们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利用课外活动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实际的就业技能,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课外活动还能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不断将新知识融入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水平。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并不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能够系统全面学习软件开发知识的理工科专业,很多计算机课程设置并不全面,大部分高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仅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等少量软件开发课程,由于受学时限制,只能利用有限的课时讲解基本语法。开发完整的信息系统所需要的全面知识,在课堂上无法覆盖。开放实验室要将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利用实践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实验室功能设计

3.1 动态网站开发

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管理平台,采用C#编程语言,使用ASP.NET技术开发动态网站。

开发案例来自于企业实战案例,要求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开发后的成果可以直接用于企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使学生的技能与企业无缝对接,毕业后直接上手企业的软件开发。

开发案例:客户档案管理系统。

①主页面。使用母版页面做主页面,采用menu做导航。

②系统管理:a用户信息添加。b用户信息编辑删除(在GridView中显示信息,增加编辑删除按钮)。c用户信息显示。

③客户信息管理。a客户信息添加。b客户信息编辑、删除(要求在显示信息页面有编辑按钮,点编辑按钮后,在新的页面显示原有客户信息,进行编辑、删除)。c显示客户信息(要求分页显示,并链接到详情页)。d简单查询客户信息(查询客户名称中包含查询关键词的信息)。e组合查询客户信息(将多个条件,如客户编号、客户简称、专营业务员等多个条件组合起来进行查询,缩写查询范围,进行更精确查询)。

3.2 安卓手机App开发

利用Eclipse开发工具,开发安卓系统的手机App。

开发案例:校园交友系统

①校园交友系统欢迎界面;②校园交友系统注册用户页面;③校园交友系统输入验证码页面;④校园交友系统设置密码页面;⑤校园交友系统设置生日页面;⑥校园交友系统设置头像页面;⑦校园交友系统主页面布局;⑧校园交友系统实现“附近的朋友”页面;⑨校园交友系统实现“附近的同好群”页面。

3.3 模拟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多人组成的软件开发项目团队,需要正规化管理。设置软件开发项目经理,主管项目团队建设、项目计划等工作。项目经理对软件项目进行工作分解(Work Breakdown),工作分解会对整体项目进行细化,每项任务的需求更加明确。项目经理将团队成员进行明确分工,每个成员赋予不同的角色和岗位,模拟企业项目开发实际运作流程。岗位分为: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员、测试员、实施工程师等。对于软件开发流程设置里程碑管理,每个阶段都设置一项里程碑任务,要有成果交付物。可行性分析阶段的里程碑任务要制作可行性分析报告,需求分析阶段的里程碑交付物要提交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系统设计阶段的里程碑交付物要提交系统设计规格说明书,系统实现阶段的里程碑交付物是软件代码及数据库,系统测试的里程碑交付物是测试报告。

4 实验室环境配置

①投影设备:投影仪、幕布一套。

②计算机:30台PC机(其中台式机20台,笔记本电脑10台),采用较高配置(开发工具及数据库管理软件耗资源较大)。

③服务器:2台,其中一台部署.NET Framework 4.5,用于开发ASP.NET动态网站;另一台部署Tomcat,用于开发Android手机App。两台服务器需连接外网。

④有线局域网与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交换机等)。

5 开放实验室管理

系统开发开放实验室并不是对全校学生全面开放,主要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活动。开放实验室有很多设备,如服务器、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如不加强管理,会造成学校财产损失。为对开放实验室进行有效管理,制定以下规则。

①实验室开放时间,必须至少有一名实验室管理人员值班。

②学生进入实验室要用本人校园卡刷卡。

③为防止学生将计算机病毒带入实验室,将文件拷入实验室计算机前,必须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扫描杀毒。

④严禁使用实验室计算机玩游戏、看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

⑤严禁将食物、饮料带入实验室。

6 实验室负责人职责

①负责制定开放实验室发展建设规划;研究和制定开放实验室年度工作计划;设计和制定开放实验室教学工作实施方案,检查工作方案执行情况。②负责组织开展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带领开放实验室辅导教师成员完成实验教学的教研、教改工作任务,探索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③负责开放实验室的实验辅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配合学校管理部门做好开放实验室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与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④负责组织制定开放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开放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⑤负责开放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⑥负责开展与政府部门、兄弟院校、社会组织及企业的合作,推动开放实验室的对外交流。⑦负责开放实验室的经费预算与日常开支。⑧对参加开放实验室活动的学生进行考核,并从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大赛、辽宁省大学生移动应用开发大赛、“互联网+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组织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7 结论

系统开发开放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实际软件开发技术的平台,学生能够在学校就直接参与到实际的软件开发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的宽度,探索了知识的深度,为今后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放实验室的实践活动,给教师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将开放实验室的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案例,丰富了课堂内容,延展了课堂教学的范围,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参 考 文 献

[1] 王晓华,王杰,李海燕,杨会如,王红.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9).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4

关键词:医学校,医院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探讨

一、医院信息系统课程现状

《医院信息系统课程》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现代医院管理的概念和思想方法,熟悉医院工作的客观规律及管理方法,了解医院信息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国内外医院信息管理新进展及当前医院改革动向,已被公认为新兴的医学信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由于在校本科生没有经历实际的管理经验及工作经历,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过于抽象,不易理解,往往知其言不知其义,甚至丧失学习兴趣。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验课教学经验,分析了目前医院信息系统实验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个人浅见,对医院信息系统实验课的本科教学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方法。

二、医院信息系统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开设《医院信息系统》课程一般都是医学高等院校。医院信息系统的目标是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进行采集、存储、处理、访问和传输所有和医院相关的病人医疗信息和管理信息,以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2013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对全国1067所医院进行了信息化现状调查,结果显示90.44%的医院设置了信息化建设专门管理机构,在临床信息应用方面,建设医生工作站的有59.14%,护士工作站的有68.98%。这一结果说明,医院信息系统是医院的一个基础设施,使用医院信息系统已是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因此建好医院信息系统,加强培养信息化人才培养是保证医院信息管理的成功之本。临床及护理等实习生由于实习医院信息系统的时间比较少,不熟悉医院的HIS、EMR、LIS、PACS等系统的业务流程,比如临床专业实习生不懂开医生工作站的各类医嘱及使用电脑诊断各类疾病、熟练书写修改电子病历,护理专业实习生不懂在信息系统中接收病人和处理医嘱等,导致他们每年到医院工作都会反映医院信息系统操作艰难和复杂。因此医院的数字化管理中心一般都要委派信息中心技术人员给实习生对其进行简短的岗前培训。但由于培训时间短,技术人员有时只讲业务流程不讲异常流程,或者只讲简单操作不讲原理,很多实习生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容易出现输入药品频率错误或者打印注射申请单出错等等的技术性问题。因此,对于从事医院卫生事业的学生来说,在走进工作岗位之前开设《医学信息管理》课程,系统学习《医院信息管理》课程的理论和实验,熟悉和掌握现代化医院业务流程,是非常必要的。

三、医院信息系统课程体系的探讨

根据《医院信息管理》课程标准体系,同时结合我校开设该课程十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医学校的《医院信息管理》课程体系可分为数学知识、计算机知识、医学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教学等五个模块,而教学环节可分为理工科、管理、医学、专业核心、专业必修等四个阶段[4]。第一阶段,理工科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与技能,包括数理基础、外语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工科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等五个方面。第二阶段,管理类和医学类基础。主要以管理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习为主,包括管理学基础、医院管理学,病案管理学、正常人体学、疾病学基础、药理学、诊断学、临床医学概论等。第三阶段,专业核心课程。每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应当根据具体专业设置。第四阶段,专业必修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和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考虑学生今后各方面的发展,可以为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程。

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方面,依照教学计划,从教学培养目标和实际应用需求出发,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需求,比如专业是临床医学、检验、护理、影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可借助HIS实验来熟悉医院的业务流程,检验、影像专业还需特别了解检验流程和医技流程等。实验内容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必要技能,可采取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建立实验与理论教学相并行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资源优势,以实地见习、模拟实操、参与接触开发等途径和方式来满足不同的实践教学需求[5]。

四、关于医院信息系统教学方法分析

为培养医学卫生事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医院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要尽可能简单规范和完善,能把当今最新的现代化技术和思想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其中教学模块可以分专业开展。例如,临床专业学生重点学习门诊管理系统、住院管理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检验专业学生重点学习检验系统;护理专业重点学习护士工作站系统,影像专业学生重点学习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等。采取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满足不同专业需求[2]。

在理论课程教学方面: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熟悉医院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与工作流程。负责《医院信息系统》课程的教研室应组织授课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集体备课,相互确认教学中需要了解、熟悉和掌握的内容,确保在授课内容交叉时的一致性。每个教师必须通过试讲,确保授课内容的正确性[3]。

在实验课程教学方面:学校可与HIS公司合作建立医院信息系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模拟医院工作流程设计实验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对医院信息系统有整体初步认识。为满足学生实验需要,我校编写了详细的医院信息系统实验指导用书,共有实验内容9个,每个实验都注明了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附有相关的开发流程和课后习题,使学生在实验课的实验步骤中进行系统了解课程原理和设计[6]。我校《医院信息管理》实验课还采用课堂讲解和HIS联网教学相结合方式进行。首先,搭建医院信息系统教学平台,模拟环境供给学生练习。实验采用广州惠侨计算机有限公司的医院信息系统和自建的5台专业服务器,并为每台学生机装了HIS和EMR等系统模块,分配固定账号和IP地址,让每个学生能进行实地操作练习。第二,为使学生形象地理解医院信息化流程的特点,突出HIS理论教学的一般原理,我们采用案例教学模式,通过完整的建档、挂号、分诊、就诊、发药等门诊流程和住院流程等,采取模拟刷卡的形式,为学生演练完整的HIS业务操作过程。

五、医院信息系统授课实验内容和课时安排(医院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模块设计)

六、医院信息系统实验项目安排

在实验教学体系的支撑平台上的实验项目,见表2。

表2医院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平台上的实验项目

七、医院信息系统实验课程的收效与体会

《医院信息系统》是医学院校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也是临床护理等医学专业的必修课。1997年,我校把《医院信息系统》设为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采取实行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中实验课教学30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42%,是《医院信息系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我校面向临床、护理等专业新增该课程为临床、护理医学等专业的公共课程之一。学生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学习,加强对医院业务流程的了解,基本掌握实习甚至以后工作所需要的业务技能,增强对医学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的认识。对于授课教师而言,也给他们带来了与自己原有知识的机遇和挑战,有的计算机教师不懂医院业务流程,他们通过到医院各科室学习和查阅有关参考资料,不断学习和总结医院信息系统教学经验提高了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

八、医院信息系统实验课程的问题与建议

我校2012年与广州惠侨计算机有限公司挂牌成立高标准的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系统中常用的门诊管理系统、住院管理系统、电子病历、中心药房、物价管理、手术室、检验系统、物流系统、药库管理系统等子系统,导入了相关医院的海量真实医疗数据,增强了系统的模拟真实性。但由于技术和产品版权等问题,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提供给学生练习的只有HIS、EMR和LIS等简单的子系统,其他的比如PACS等重要的系统只能由教师在理论课解说而不对学生开放,但这些系统恰恰是学生感兴趣和想重要了解的内容。因此,建议各学校在医院信息系统实验课上能采取改进和更加完善的措施,譬如增加PACS等重要系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模拟练习机会,通过模拟各大完整的系统流程,提高学生的实际上机操作能力,增长学生的理论知识。

九、结语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医院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给医学卫生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巨大推动力,也使医院信息系统教学面临机遇与挑战。医学院校在选择合适的前瞻性教学方面,可积极尝试《医院信息系统》教学内容改革,这样既满足医疗卫生行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又顺应教育的理念和精神,为国家医疗信息化建设事业提供坚强的后盾。广东医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教研室医院信息系统实验采用边建设、边试用、边改进的办法逐步建成,至今已进行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检验、四年制护理学等课程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技能训练,使学生能提前适应实习和工作,教学效果良好,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较好,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书珍,郭凤英,马星光等.医学院校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中医教育ECM;2014年9月,33(5);

[2]李新宇,信息通信;中职卫校增设“医院信息系统”教学内容的探讨,2014年第3期(总第135期);

[3]孟庆红,耿伟,赵强,董瑞国.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信息学选修课的实践;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年11月第22卷第11期;

[4]冯天亮,尚文刚.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5):83-86.;

[5]何建璋,刘燕,周毅等.医院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年第31卷第6期;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5

实验(实习)名称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日期2013.11.15得分指导教师张康宁

系公管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年级2009班次1姓名学号

一、初步调查的目标

系统的初步调查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一项活动,主要目标是从系统分析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的角度看新项目开发有无必要和可能。

二、掌握初步调查的内容

系统分析人员要调查有关组织的整体信息、有关人员、有关工作及有关环境的信息。

1.有关组织的信息

(1)组织的发展规划

组织在未来若干年内(如3-5年)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为实现整体和长远目标的发展重点与主要措施。这些内容反映整个组织的工作方向与基调,为确定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与主要工作内容提供了依据,一般存在于组织的文件中或管理者的头脑中。

(2)组织的结构

组织结构的信息反映了组织内容的管理体制、职能分配和各管理部门、层次之间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服务的。了解组织结构问题的重点在于组织目标与结构的关系,如果现有组织结构在支持组织的整体目标方面存在矛盾与冲突,就必须收集有关信息,以明确问题所在,并进行修改可重建。一般会有组织结构图。

(3)职能部门的目标

组织的各职能部门都会有自己的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支持组织的整体目标,如果出现不支持的情况,要了解其不支持的原因。组织的每个职能部门都是组织结构中的一部分,深入了解职能部门有助于认识组织中各类信息的内容与流向。

(4)组织的规章制度与政策

这是一个组织行动的规则与指导方针,这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也必须执行这些规章制度与政策。必须了解它们的内容,了解它们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和实际执行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有关人的信息

(1)权利与责任

要了解各级管理者的权利与责任,因为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必须与各级管理者的权利与责任相匹配,才能支持管理决策活动。可从文件或组织结构图中获取。但实际的权利与

责任和名义上的权利与责任会有一定差异,需了解清楚。

(2)岗位任务

要了解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在文件上会有规定,但文件上的与实际会有差异,需了解清楚。

(3)人际关系

应当评价每一个人、每一个工作岗位的信息需求。要了解每个人、每个岗位实际上需要哪些信息以及目前实际上能得到哪些信息,比较需要的和得到的两者的差别,为以后系统数据流程图的建立与分析提供依据。

(4)信息需求

应当评价每一个人、每一个工作岗位的信息需求。要了解每个人、每个岗位实际上需要哪些信息以及目前实际上能得到哪些信息,比较需要的和得到的两者的差别,为以后系统数据流程图的建立与分析提供依据。

3.有关工作的信息

(1)任务和业务流程

从现有系统的业务流程各环节处理的全过程了解有关数据资料在系统中传递与变换的步骤和每一步的任务,而不是着重于每个点的工作情况。要特别注意上述过程与步骤中数据的结构和内容的变化。

(2)工作的方法与程序

每一个工作岗位做些什么,哪些人做,用什么设备,遵循什么规则,作业如何安排。上一项信息描述数据形式与内容,这里集中描述行为和程序。

(3)工作安排和工作量

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多少工作量。这一信息对于建立信息系统是至关重要的。还要了解工作的高峰期和低谷期。

(4)绩效准则

对于任何系统,都应有工作评测标准。这些标准不只用于计划进度和工作量,而且包括质量、可靠性、准确性及其他信息处理工作希望得到的指标。指标要求和实际业绩表现这两方面的信息均需采集并要进行比较,以发现工作质量与其他方面的问题。在现有系统中要设置某些检测点或控制点,了解系统表现并按特定准则进行评价。

(5)有关工作条件的信息

包括工作地的设施布局方面的信息和文件、表格、传输数据、人员在工作地的设置和流动情况,以及可用公共设施、专用仪器设备等资源。

4.有关环境的信息

主要是有关外部环境的信息、用户和市场的信息、合作伙伴的信息、现有或潜在的竞争对手的信息、现在或潜在的威胁与机会、政府有关政策的变化、与组织有关的国际、国内经济与政治局势的发展变化等。

对调查内容进行分析,分析其现有什么、需要什么,在现有资源下能提供什么,此项目有无必要和可能做进一步的调查与开发。

(三)初步调查的结论与工作成果

在初步调查阶段可能得出的结论为以下几种:

(1)拟开发项目有必要也有可能进行;

(2)不必进行项目开发,只需对原系统进行适当调整、修改;

(3)原系统未充分发挥作用,只需发挥原有系统的作用;

(4)目前无必要开发此项目;

(5)目前不具备开发此项目的条件。

如果结论是第一条,系统分析师要向拟定系统的单位主管提出“系统开发建议书”,系统开发建议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名称;

(2)项目目标;

(3)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项目内容;

(5)项目开发的初步方案。

三、实验内容

案例一:某高校二级学院图书管理系统开发

(一)收集相关信息

采用与管理员面谈和到现场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收集到以下信息:

某高校经管学院创办于1984年,现设经济系、管理系两个系和一个经济与管理综合实验室,有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到2004年9月,学院有教职员工67人。他们来自于海内外30多所大学,8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或正在攻读研究生的教师占70%以上。有企业管理学、数量经济学两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会计学为院级重点建设学科。有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管理、经济学、国际贸易5个教研组,学院先后聘请

了10多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匈牙利、新加坡、澳大利亚的外籍教师开设专业课程以及商务英语课程,竭尽全力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育。

学院面向浙江、云南、山东、山西、湖北、四川、广西等省、自治区招生,截至2004年9月,学院在校生已达到1332人。学院学生素有良好的学风,他们十分重视学好英语、计算机应用、经济数学等基础课程,在历年的统考中,成绩均名列学校前茅,他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接受市场经济的磨炼,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学院于2002年开始创办图书资料室,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已有图书近7000册,期刊260种,并将继续购进图书期刊。图书资料室于2003年下半年开始向全院师生开放,允许教师同时借书10册,每册图书借期为3个月,学生限借书1册,借期一周,过期罚款,不可以续借,期刊不外借,但可以复印。

图书资料室现有用房一间,100m2,有专职管理员一名,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另外聘请2名学生作为辅助管理员。整个图书资料室的管理由专职管理员负责。

图书资料室全天开放,白天由专职管理员管理,晚上和双休日由学生管理员管理。教师和学生凭借书证进行借书和还书。每天约有20人次借还书。

(二)分析信息得出结论

分析收集到的有关信息,并与管理员和有关领导沟通,得出初步调查的结论:

某大学经管学院有教师67人,学生1332人,图书资料室有图书近7000册,期刊260种,还不断有新的图书购进,有新的教师和学生加入,由于工作人员只有3名,且全天开放,每天工作量比较大。为减少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图书借阅工作,有必要也有可能开发一套图书管理系统,进行计算机管理。由于期刊不外借,因此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针对图书的管理。

案例二:某高校二级学院实验室管理系统开发

(一)收集相关信息

采用与管理员面谈和到现场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收集到以下信息:

实验室于1999年3月开始建设,首先完成电算化会计实验分室的建设,后又完成手工会计实验分室的建设,2001年9月完成电子商务分室的建设,2002年1月完成信息管理实验分室的建设,2004年9月完成金融投资分室的建设,形成由五个实验分室组成,面向经济与管理各专业、各课程的经济与管理综合实验室。

实验室承担会计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及其他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主要面向课程有:电算化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证券市场与投资、计量经济学、基础会计实习、财务会计实习、国际电子贸易实习、生产运作与管理实习等。

实验室有专职人员4名,兼职人员8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名,担任了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生产运作与管理、国际贸易实务、财务会计、基础会计等课程实验的指导工作,包括40余个实验项目。

实验室目前拥有HP服务器3台,各种档次微型计算机170余台,以及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投影仪等多种先进设备,并配置了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投资分析软件、证券模拟交易软件、用友ERP及财务软件、外贸管理软件等。固定资产总值180余万元。

目前有实验用房8间,建筑面积达562.86m2。

(二)分析信息得出结论

分析收集到的有关信息,并与管理员和有关领导沟通,得出初步调查的结论: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6

【关键词】应用型 普通高校 实验室 管理

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1]。应用普通高校的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时的40%左右,量大面宽,十分需要对实验室管理实行信息化。基于此,我们结合该类高校的教学特点,设计了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的组成充分考虑了应用型普通高校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各类需求提供技术支撑,对需要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

该系统的建立,注意将内外部条件相结合,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模块目标与系统目标相结合,每个模块实现一个功能,每個子系统目标都服从系统总目标。

建立管理信息子系统

应用型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多个方面,不同类型,需要按功能再细分为若干个子系统。该系统分为6个子系统,即实验室实践教学管理子系统、双师双能型队伍管理子系统、科研管理子系统、设备物资管理子系统、创新创业管理子系统、竞赛培训子系统等。

1.实践教学管理子系统

实践教学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点,是完成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该子系统的功能包括课程管理、作业管理、实验预约登记、各二级学院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实验计划等,利于安排实验实习,保证其教学质量。

2.双师型队伍管理子系统

在应用型高校的师资队伍中,双师型师资是承担实验实习、实训的重要力量,加强该子系统建设是实现系统目标的人力资源保证。该子系统功能包括专业带头人、专任实验实习教师、承担课题教师等基本情况信息模块。该模块有效地将各二级学院参与实验教学环节的师资力量进行汇总,为实施实验课程、实验运行、科研课题等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3.科研项目管理子系统

应用型普通高校的应用技术类科研课题日益增多,利用现有实验条件开展技术科研为教师、学生提供设备与技术。同时,该子系统还包括科研实验申请、科研实验过程管理、科研实验成果申报等信息,协助二级学院开展教学研究和部分相关课题研究,同时对支持学科、专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4.设备物资管理子系统

设备物资管理子系统功能包括仪器设备存储、出库、入库、报损状况等信息。使实验室管理者对所有设备物资的静态、动态状况一目了然。该模块有效地掌握仪器设备的存储和使用情况,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办学效益。

5.创新创业管理子系统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成为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具时代感和紧迫性。创新创业将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创新创业管理子系统功能包括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计划、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赛事、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成果、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创业实验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园等信息,该子系统能够有效组织教师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6.竞赛培训子系统

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检验课堂理论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锻炼学生、发现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家级、省市级的各类竞赛日益增多,竞赛培训子系统功能包括学校各类竞赛项目、竞赛指导教师、竞赛类别、竞赛培训计划、竞赛水平评价模块等信息,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竞赛辅导队伍,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参加竞赛的兴趣和能力,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创造条件。

登录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为实验室管理进入信息化时代奠定了基础,而如何使用该信息系统,在保密的前提下发挥其最大作用,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登录信息管理系统。登录实验室MIS系统的人员主要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来访人员。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权限。对数据库使用权限的划分可有效防止数据丢失、人为改变数据等现象。以下对各类人员的权限分配如下。

1.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和协调,对系统拥有最高权限。他们可以更改和设置所有能进入系统的人员访问权限,并拥有对系统的绝对控制。

2.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主要包含教师、实验员、学生等。他们可以通过各自所需进行实验预约、实验登记、发布相关信息、布置作业、提交作业、批改作业、答疑解惑等,可以浏览上传相关数据,修改自己的登陆密码,不能更改其他人员的访问权限和修改操作数据。

3.来访人员

来访人员主要是外部人员,他们只能浏览相关信息、数据,但是不能对数据进行录入、修改等操作。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来访人员必须先注册成功,通过系统认证来获取相应的权限,不同用户对系统的使用权限不同,并且分配不同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随着系统目标的调整和工作内容形式的变化,系统在设计时还要为今后的扩充和完善留有窗口,并采用中文菜单,便于操作。

参考文献:

[1]唐建平:《网络与信息技术基础》,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7

目前, 随着医学实验室在技术和管理上快速发展, 在医学实验室推进ISO 15189管理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我们医院检验科在ISO15189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优势, 引入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MS) , 将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通过信息系统得到体现和落实, 不仅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 而且执行过程更加人性化, 也易为员工所接受, 容易做到持续改进,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人、机、料、法、环全方位管理

ISO15189管理体系中强调实验室对人 (人员) 、机 (仪器) 、料 (样品、材料) 、法 (方法、质量) 、环 (环境、通讯) 的综合管理, 如何高效的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源一直是目前医学实验室存在的"管理之痛"。通过引入LIMS, 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数据库技术, 专门针对实验室的整体流程而设计, 较好地实现了这些方面的全方位管理。

2.1 流程标准化:

系统重视管理功能, 将检验科目前的检测申请、采样、运送、接收、检验、质控、审核、发布等工作流程进行标准化, 把科主任、组长、管理人员从日常的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

2.2 检验质量保证:

系统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仪器、试剂盒操作说明书, 对所有的仪器设备和检测项目编写标准化操作规程, 监控仪器工作时间、工作状况监控、维护或维修的问题记录。建立标准的室内质控的体系, 对室内质控项目的开展、实施、失控判别、失控处理、失控报告、数据的统计处理等, 实现了质控数据统计学处理和质控图制作的自动化、信息化。

2.3 全程跟踪与标本流转时间管理:

检验全过程的信息化, 使得每个过程操作变更都能记录下对应的操作者记录 (时间、操作者、结果) , 这为标本采集、送检、实验及发出报告的过程跟踪和缩短标本的流转时间提供了重要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

3、检验过程前、中、后的电子化、自动化

检验前、中、后过程管理是医学实验室管理的难点, 也是ISO 15189管理体系关注的重点, 下面我们介绍LIMS是如何来解决检验全过程当中的问题:

3.1 检验前过程指从申请单的开出至标本送到检验科的过程。

研究表明, 检验前阶段所用时间占全部时间的57.3%。实际上许多关于检验结果不准, 与标本检测质量有关, 并不是检测过程的抱怨和投诉与标本的原因。因此, 对检验前过程的控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检验前过程大多发生在检验科外, 容易被忽视且不易控制, 这造成了该阶段成为三个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检验科、临床医护人员和标本运送人员需相互协作, 有效降低影响因素。我们在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培训管理的同时, 引入电子申请单、条码流程为核心的全程信息化管理, 实时记录检验申请、标本采集、交接等相关执行人员情况和关键时间点。同时, 通过系统进行必要的提醒和节点控制, 减少标本采集、运送、交接过程中的差错率, 保证标本质量, 从而有效改进了检验质量。

对于门诊病人, 在采集标本时, 使用了"抽血排队叫号系统"作为引导, 通过依次叫号, 使病人可以在等候区安静等待, 依次采血, 不仅改善了检验质量, 而且也体现了人性化, 提高了患者就医的满意度。

3.2 检验过程中在ISO15189管理体系中要求检

验科要设立专门的标本接收室 (岗) , 由检验人员对临床送检标本进行核查签收。信息系统可实现自动校验核收的内容, 核查内容包括:申请单填写是否正确齐全、申请单与标本的唯一性标识是否一致、标本质量是否满足申请项目需要、标本是否及时送检等方面。对不合格标本拒收, 系统自动提示, 并向送检者说明拒收原因, 必要时可直接与临床医护人员联系, 要求重送标本等, 整个核收过程信息科实现统计。

通过条码技术, 可实现绝大部分仪器实现双向通信, 对于检测工作量大的生化组, 结合生化分析仪流水线系统, 使标本整个检测过程得到实时监控, 有效简化并规范了实验室的工作流程, 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仪器接口保持稳定可追溯, 系统保留仪器传输的原始数据格式, 然后进行分析转换入库, 尽量避免手工直接录入数据, 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 使操作过程标准化、程序化, 减少操作误差。

3.3 检验过程后管理是检验结果产生发放最终环

节, ISO 15189管理体系对此环节有诸多要求, 尤其体现在对检验结果的审核、危急值处理、结果追溯方面。医学实验室对海量的检验数据的审核, 如果仅依靠人工逐项完成, 实际效果很差, 难以达到临床要求。依靠信息系统建立双审核制度, 先由操作者作为报告人进行初审, 然后由经授权的负责人进行复审。系统提供智能审核, 自动判断是否存在漏检、错检、项目关联比较及结果超出临界限等情况。

患者出现危急值结果时进行实时提醒处理, 记录处理情况并以消息方式通知临床护理人员及医师。提供病人历史数据分析对比, 趋势图、变化率等多种直观表现形式。检验科应对有保存意义的已检标本进行保存, 并制定标准化文件对保存方法、保存条件、保存时间做出明确的规定, 确保在保存期内可追溯到原始标本和原始数据。

4、强调信息共享, 实现全院信息一体化

通过LIMS与医院其他信息系统的无缝衔接, 可以实现检验结果、病人资料、临床信息、电子病历、检查信息等多个系统间的数据实时共享, 使检验结果得到更大程度的利用, 实现实验室与医学科室、其他医技科室及医院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互动、诊断参考、决策支持等跨系统集成, 为信息共享和数据挖掘创造了必要条件, 使实验室数据的利用最大化。

4.1 医技服务, 目前各医院检查影像科室在撰写

诊断报告完全参照所获取的影像资料, 而对一些难以直接从影像资料直接确定疾病类型的病人往往需要参看其相应的检验报告数据, 从而可以为诊断提供更多依据, 及早准确地发现疾病。

4.2 临床互动, 完全实现检验科和临床医生、护士的联动。

检验科提供检测及诊断依据、新项目介绍信息给临床医生, 对急诊项目系统则会实时通知相应护士采集标本, 检验科及早完成数据检测并将结果第一时间通知到临床医生和护士。提供全程危急值的追踪管理, 通过满意度调查和建议信息传递临床医生对检验科室的需求和建议, 为检验科工作的改进提高提供参考。

4.3 院长科主任工作站, 方便领导部门实时了解

检验科工作动态 (包括工作量) , 浏览检验科发布的临床和护理的资讯, 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ISO 15189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持续改进的系统工程, 强调的是对每个执行过程有详实的记录, 这样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还有诸多方面可与信息化相结合, 例如检验科室间质控, 如实验室的温湿度监控、冰箱的温度预警等;检验结果的发布, 如病人结果发放做到及时、方便保密, 大屏幕通知服务、短信通知服务, 危急值流程的建立等。绩效、考勤、文档管理等等。总之, 在ISO 15189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知识和成果, 不断完善信息化应用水平, 不断提升医学实验室服务质量和就医患者满意度, 是建设规范的现代化医学实验室的立足之本。

摘要:ISO 15189管理标准作为专门针对医学实验室的认可准则, 目标是建立覆盖了检验测试前、中、后的各个环节的管理体系, 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改进检验服务, 提高服务对象 (患者、医生等) 的满意度。随着医疗体系信息化的不断完善, 引入符合该标准体系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将是医学实验室建立ISO 15189管理体系有利保证。

关键词:ISO 15189,LIMS,标本流转时间,全院信息一体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L02:2006《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ISO 15189:2003) 2006.6

[2]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GL17: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实施指南》2007.5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8

实验教学在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连接知识与实践、实践与创新并使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开放式实验教学,为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挖掘学习潜能和发展个性的场所。实验教学在运用中会因每个学生的选修课程各不相同,导致固定时间、固定人员的实验安排非常困难。为此,由原来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转变为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自由灵活地安排实验时间,实践表明全开放式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动手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个人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医学院校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具备以下特征:

(1)方便性:使用者可以利用信息查询方便的搜寻或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2)易用性:使用者都能迅速地学会其使用方法,即使是对电脑不怎么熟悉的使用者也能够轻易上手,方便用户的使用。

(3)交互性: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系统应能提供足够的交互功能。

(4)实效性:能够随时更新、及时清理过时的信息,随时掌握信息的时效性,保持信息的有效性,让使用者随时都可以获得最新的信息[1]。

(5)系统应用.NET技术,以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选用3层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作为医学院校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的逻辑结构[3]。并以Web数据库技术为支持建立一个3层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医学院校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满足学院教学和管理的要求。

2. Net Framework

.Net Framework平台的核心由两部分组成———通用语言运行时(Common Language Runtime,CLR)和.Net Framework类库[1]。

理解.Net Framework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它看成是执行代码的环境。.Net Framework管理代码的执行———启动代码、赋予代码相应的权限、为代码分配内存及存储数据、自动释放某些不再需要的内存和资源等等。另外,.Net Framework还有一个功能非常丰富的类库,以便在Windows上完成大量任务[2]。

3 实验室现状及需求分析

目前学院还没缺乏相关的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应用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特别是计算机运用越来越广泛[5],作为一个实验室,信息众多、品种多样,实验类型不一致,有效地利用已有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一个管理方便、易于查询、内容全面、功能齐全的实验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这将会使计算机开放实验运用更合理,从而提高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信息的使用效率[3]。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应能提供一个供所有用户相应的工作平台,有严格的权限管理,权限要在数据方面和功能方面都有体现,有良好的扩充性等其他功能。

管理员将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信息整理归类发布到网上,学生登录该网站后,首先要注册才能查相关:

(1)只允许系统管理员来添加、删除和修改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信息设备的信息;管理员有权查看该系统的所有学生注册信息,可以修改某一个学生注册的基本信息,也可以删除某个学生[5]。

(2)在校生都可以注册成为系统的用户,注册时需要输入基本注册信息[2]。

(3)用户注册后可登入系统,查询所有的实验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信息相关信息。

(4)本系统即时对系统数据进行安全设置与保护、友好的用户界面,业务操作简单,提供各种级别的数据保护和权限控制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4 总体设计

如图1所示。

5 功能描述

用户可以用两种身份登录本系统:实验室管理(管理人员)[4];不同身份登录被系统授予不同的使用权限。这样提高本系统的安全性,避免无关人员获取在权限范围内的信息。登录后用户可以自己资料进行数据修改,如密码修改、个人信息修改等,如图2所示。

对于每个登录开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用户都提供用户注册,相关开放实验室信息查询、实验内容、实验室公告、实验室简介等功能[6]。

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服务对象有两类,即管理员和注册用户。由于管理员和注册用户对此系统的操作有很大差别,在系统中要分别记录他们的数据信息,因此首先需要如下两个数据实体。

管理员数据实体:记录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这是管理员登录系统时所必须的。

注册学生数据实体:包括学号、密码、姓名、性别、系别、班级、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等信息。,管理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了解学生。

系统主要包括的功能表有:公告信息表、管理员信息表、实验室类别表、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信息表、注册学生信息表、实验室介绍表等。

6 系统功能及安全测试

基于Web的系统测试与传统的软件测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对软件测试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Web的系统测试不但需要检查和验证是否按照设计的要求运行,而且还要评价系统在不同用户的浏览器端的显示是否合适。系统测试从功能、性能、可用性、客户端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讨论了基于Web的系统测试方法。Web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测试主要有:现在的Web应用系统基本采用先注册,后登录的方式。Web应用系统是否有超时的限制。日志文件安全性。测试相关信息是否写进了日志文件、是否可追踪。当使用了安全套接字时,还要测试加密是否正确,检查信息的完整性等。

7 结语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由于学生人数不等,所选实验也不尽相同,这就给实验的准备工作带来了种种不便。因此开发的系统能有效地针对医学院校开放计算机实验教学特点,系统能实现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的交互式连接,学生可自由选择实验时间并进行预约和查询,预先了解各项实验内容,提前熟悉实验环境,从而可大大提高教学实验的效果和学生的积极性[3]。医学院校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是高校医学院校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完善将有利于实验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美)Jeffrey Richter,李建忠,译.Microsoft.Net框架程序设计[M].(修订版).

[2]韩万江,姜立新.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Lannes L.Morris—Murph.备份/恢复与网络管理[M].NewYork:Springer-Verlag,2001.

[4]孙涌,等.现代软件工程[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5.

[5]http://msdn.microsoft.com/msdnmag/issues/01/02/winforms/de-fault.aspx.

检验医学院系统性综合性实验探讨 篇9

实验教学使学生把已有的理论知识, 在实践中去分析解决错综多变的实际问题[1]。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整个学科体系全面而又深入的理解, 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和学习作风及创新能力。

1、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

到各个学校参观, 汲取好的实验教学经验。广泛征求学生对实验课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经过多次的研讨, 反复修改实验教学大纲。调整试验类型的比例, 以验证性和演示性试验为基础, 主要训练学生的试验技巧和技能。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 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2、仪器设备的增加和更新

检验医学是辽宁省的重点学科, 本科生的实验课在检验医学院的综合实验室, 近几年来, 学校加大投入。购置了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 高压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使学生实验与临床实际情况更吻合, 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同时制作CAI课件, 以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使同学们对于实验课中没有条件动手操作的一些实验内容或大型仪器也能有一个感性认识。这样, 同学们通过实验课基本可以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既是实验方法的综合设计, 也是实验原理的拓展, 更是各门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这类实验的开设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现代分析仪器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例如, 糖尿病的实验室诊断和检测, 在生化检验中测定血糖, 糖耐量, 糖化血红蛋白;在临床检验中检验尿糖, 酮体;在血液检验测定纤维蛋白原, 血液黏稠度等;微生物的糖尿病细菌感染等。利用我们综合实验室的优势, 我们就糖尿病的临床检测进行了实验设计。把各个实验系统的整合起来。在设计实验时,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根据病例分析, 学生查阅相关知识文献, 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完成实验、结合理论分析实验结果。

设计方案涉及对实验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包括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法、配置合适的实验器材、安排正确的实验步骤、设计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最后给予总结和评价。设计性实验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 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 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况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这些对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都较高[3]。与传统实验模式相比, 设计性实验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4、评价总结实验过程

实验结束后, 指导学生实验报告, 包括对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的评价等, 重点解释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 讨论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整个设计方案的评估和总结及其改进措施等。在完成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测这个设计性实验后, 学生结合专业知识, 总结, 糖尿病对心脑血管, 免疫系统, 等多方面进行检测分析, 写出有实验数据, 图表, 有分析曲线等的实验报告。

5、结合专业特点, 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既要考虑课程开设的顺序, 又要能与临床密切结合, 还要使相关课程的实验项目同步进行[4]。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一直采用的被动式教学模式, 使学生成为实验主体, 也使学生科研能力尽早得到锻炼。

6、设计性实验的内容

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水平。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 要求教师具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这样才能给学生提出更多设想, 解答疑难问题同时也促使教师具有更高的敬业及奉献精神, 体现教学相长,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5]。

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践对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强的复合型人才均有重要作用。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 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如师资缺乏申报课题少, 实验室开放时间不足资金短缺等, 但这些都不能成为桎梏实验教学改革的障碍, 只要继续努力, 不断探索, 医学检验乃至其他学科综合设计性实验将更加趋于完善。

摘要:目的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方法摒弃实验教学老的教学思想, 建立新的试验教学内容, 应用新的实验教学方法,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结果建立新的一套实验体系。结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设计性实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景晓红, 曹励民, 李晓峰, 等.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J].医学教育探索.2009, 8 (12) :1542-1544

[2]李正禄.医学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9, (20) 12:3182-3183

[3]何邦平, 盛春泉, 王小燕, 等.开放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J].药学教育.2007, 23 (2) :49-50

[4]桂琳, 周小楠, 董群等.设计性实验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 (23) 2:246-248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10

1 基于“平台+课程群”的课程体系构建

一个学科的课程体系既体现着这个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又体现着知识结构体系。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源的特殊性,在其课程体系的实现目标上一直存在着求同和求异两种倾向,CISC2005求同,医学院校IMIS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求异。但是,在多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下,求大同和存小异,集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于一体是构建课程体系的主要方向,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平台+课程群”的课程体系模型(见图1)。

通识教育基础平台由社会科学课程群、自然科学课程群、人文素质课程群组成。社会科学课程群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其主要实践环节有社会调查;人文素质课程群主要包括大学语文、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英语、公共体育、军事理论与训练、管理心理学等,其主要实践环节有军事训练、体育训练、听力练习等;自然科学课程群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其主要实践环节有上机练习、数据建模等。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由一级学科基础课程群、二级学科基础课程群、学科背景课程群构成。一级学科基础课程群主要包括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基础、运筹学等;二级学科基础课程群主要包括由信息组织与存储、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管理系统工程构成的课程群和由离散数学、计算机原理、高级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多媒体技术构成的课程群;学科背景课程群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药学概论等。

专业知识教育平台由专业限选课程群和专业任选课程群构成。专业限选课程群主要包括医学信息检索、医学文献主题标引、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医学信息系统、信息计量学、医学信息分析与研究等;专业任选课程群主要包括病案信息管理、WEB设计、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医药知识产权、信息政策与法规、软件开发工具等。

2 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方向)专业课程体系层次结构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方向)专业的课程体系应体现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医学等四个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来源于课程之间的关联和依赖。在课程体系中,要选择既依赖于本学科课程又依赖于相关学科的课程作为课程群的课程单元,我们把这种课程之间的联系称为多元依赖关系。多元依赖是不同学科之间横向交叉和关联、同一学科内部的课程之间纵向有序的基础。比如《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课程既和《程序设计》、《离散数学》存在依赖关系,也同《信息组织与存储》、《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存在依赖关系。再如《卫生管理信息系统》既和《管理学基础》、《信息管理概论》存在依赖关系,也同《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等存在依赖关系,又同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课程存在依赖关系。图2是我院该专业基于多元依赖关系的课程体系层次结构图。

3 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方向)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

强化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扎实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医学、预防医学和药学基础知识,能够从事医药科技信息管理、信息服务、信息研究、医院信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使学生培养符合培养目标,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较其它院校增加了医药信息分析与服务、卫生信息资源等课程,增加了医学文献检索、医药知识产权、信息组织的学时数。

增加了管理学类课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它是管理学门类中的学科,管理学应是它的基础学科,该类课程应该加强。本课程体系中,在原有管理学基础和信息管理概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卫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专业限修课、专业任选课及公共任选课均有增加,学分分别由上次培养方案的14.5,6.0,2.0增加到现在的37,12.5,5.0。专业选修课共有23门,公共选修课共有24门供学生任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课程。

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①实现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和医学信息处理的结合,加强实践环节,保证每学期至少能开一门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培养学生信息分析和利用的能力。②增加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数量。共有12门课程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9门专业课程中,有7门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77.8%。③保持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20周不变,明确实习内容,强化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应从培养目标的角度来选择。比如卫生管理信息系统是该专业的标志性课程,但该课程同数据库、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存在内容重叠的现象。再如数据库作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其内容应有别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除了原理和实现方法外,要从管理和应用的角度出发,对数据库系统于信息管理中的作用以及针对不同的环境如何发挥作用进行内容的取舍,以突出医学及信息管理的特点。

摘要:对我国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现状进行了调研,着重研究了CISC2005报告,结合济宁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基于“平台+课程群”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整合,突出多学科融合、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并重。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体系,优化,整合

参考文献

[1]张士靖,胡兆芹.我国医学信息专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5):51-54.

[2]李后卿.中国高等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1):84-87.

[3]CISC2005课题组,中国高等学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查先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探索_基于科技信息专业背景的实证分析[J].情报学报,2003(4):507-510.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11

【关键词】药品检测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分析

随着我国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用药安全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快速有效的促进我国药品检测行业的发展。

一、实验室信息系统概述

1.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内容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称LIMS,主要指利用计算机对于各种实验室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分析的软件与硬件系统。对于实验室而言,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多如牛毛,进行维护管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成效较低。而利用计算机系统软件,能够科学、合理、快捷地进行实验室各项数据信息的整理分析,将所有实验室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储存、分析,是一项全方位的信息管理系统。

2.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药品检测行业的应用特点

(1)对LIMS的稳定性要求高

药品检验主要是为了保障药品的质量安全,而LMIS是药品检测的主要应用程序,主导整个药品检测的结果分析、整理过程。因此,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与可用性,才能准时地进行药品检测报告的分析、整理。

(2)对LIMS的严密性要求高

目前进行药品检测的种类很多,而每种药品检测的工作流程、信息表、试验报告等都具有自身的要求。同时还会遇到一些分包、延期,药品检测不合格的情况,对药品检测仪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样纷繁复杂的药品检测过程,需要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高度的严密逻辑性,才能保证药品检测流程严密,减少试验结果出错的机率。

(3)对LIMS的灵活简便性要求高

药品检测一般是根据客户要求而进行的品质、数量等检测,因此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灵活性,用于满足不同药品检测的客户需求。同时药品检测对于不同药品的操作方法也不同,工作量较大,就要求LIMS系统必须简便,操作简单。例如:在广东的药品检测所中,为了应对大量的药品检测实验数据信息,在LIMS系统中开发了天平数据采集界面,保证多批次的药品称量同时进行,有条不紊,充分实现了LIMS系统的简便性[2]。

二、药品检测行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为了有效地提高药品检测的效率,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必要的。这首先必须设计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通常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并配置相应的网络环境,才能正式建立。同时根据药品检测的具体业务,还要设计出整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基础层、接口层和应用层。

系统管理的设计,主要是维护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部分,它能够对整个系统数据信息进行维护管理,适时地增加了LIMS的灵活、扩展性。同时它也可以通过工作人员的日常简单维护,增加权限设置和二次系统维护开发,尽力扩展LIMS系统的新功能,实现系统效率最大化。其中最主要的6部分模块为:用户管理模块、角色管理模块、程序维护模块、数据修改管理模块、报告报表管理模块、系统接口管理模块。而资源、客户、质量、静态管理共同构成了基础应用部分,实现了所有业务的基本元素。

2.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在完成药品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后,就必须努力要其功能实现,才能真正地应用于药品检测过程中。实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业务应用是最主要的部分,而在所有业务功能模块中,检验业务又是核心部分。检验业务主要通过计算机窗体界面设计、后台代码以及窗体加载数据调用等来实现。其中窗体界面设计能够实现功能操作的模块整合,大大地节约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成本,提高后期维护效率。

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以及其基础应用功能的实现,都必须按照其所包含的功能模块,通过信息代码编程等过程,一步一步慢慢的实现。包括整个功能界面的设计、代码的编写、参数的传递等都是功能最终实现的步骤,它们所有功能的实现,最终构成了整个药品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是对药品检测行业各项数据信息的分析、整理、存储和应用,有效的保证了我国药品检测的安全稳定性。

三、结语

通过对药品检测行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实现,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对药品安全的检测把关,提高了药品用户对药品安全的信心,有利地促进了我国药品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伟强.LIMS仪器接口技术研究[J].北京: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2):4-5,9.

[2]林伟强.广东省药品检验所LIMS应用[J].广东:今日药学,2008,18(4):88-90.

[3]张磊.药品检测行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25-26.

[4]张秋菊,高爱根,杨晓靖等.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促进实验室认证认可[J].北京: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2(2):37-38,46.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12

1 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我国卫生经济已得到初步确立, 医疗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多数医院已基本完成医疗设备、基础建筑的配置, 医疗机构发展方向已转入深化内涵、加强管理中来, 特别是在引入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之后, 各医院结合自身情况, 已逐步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 由传统的物质、经济信息管理, 过渡至整个医院信息管理, 由传统的单机系统至信息网络化。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 有针对性的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用, 已成为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的共识。信息系统下辖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住院病人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等, 各个系统相互覆盖, 各有侧重, 以配合医院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决策。目前, 我国各大医院普遍使用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 配合相关软件、设备构建医院网络, 基于计算机语言访问数据库, 完成信息的传输。在此种背景下, 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系统等针对性较强的理念诞生并被运用于实践, 极大的提高了管理的效用。

2 电子病历概述

2.1 电子病历的效用

(1) 电子病历适应医院网络信息发展需要:目前, 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得到推广, 使用电子病历代替传统纸张, 通过光电讯号实现网络传递, 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少差错, 提高诊疗质量, 为管理提供便利。

(2) 电子病历可提高异地信息传递的质量与效率:电子病历通过局域网甚至是互联网可实现异地传输, 为远程医疗提供了基础, 当患者转诊时, 电子病历可通过区域共享, 节约诊疗时间。目前, 部分西方国家已基础实现国民健康信息网络化, 实现电子病历实时传递。

(3) 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了依据:相关部门可通过电子病历, 统计、分析, 归纳出有价值的信息, 评价国民健康水平、医疗资源消耗情况等, 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进而减少资源消耗。

2.2 电子病历发展方向

电子病历牵涉甚广, 关系医疗、管理等多个行业, 关系个人、社会, 家庭、国家等各个阶层, 从国民卫生角度考虑, 建立国民电子病历已成为必然, 是构建国民医疗体系的重要内容。但在我国, 电子病历内容缺乏规范指导, 地区间、各医疗机构间电子病历内容差异较大, 电子病历仅在内部传递, 严重影响区域间信息传递效率。此外, 电子病历传递缺乏制度保障, 地方医疗经济壁垒较大, 医疗改革力度不够, 电子病历难以实现地区间共享, 甚至受到人为阻挠, 其它地区电子病历难以得到本地认可。

3 医学影像系统概述

3.1 医学影像系统效用

目前, 医学影像设备已成为重要的诊疗工具, 医学影像信息成为重要的患者信息, 是医院开展诊疗活动的依据。医院影像信息存储多由胶带、胶片、图纸等载体完成, 丢失、损毁等情况时有发生, 迫切需要高效、可靠的管理。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大力推进, 相关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目前技术条件已能满足大容量影像信息的存储、传递。

3.2 医学影像系统现状

医学影像系统构建的目的在于为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教学、科研提供便利, 整个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医疗机构在管理医学影像系统时缺乏系统性的认知, 多与病历系统相结合, 建立连接实现联合以便诊断, 其它教学、科研领域调取影像信息则比较困难。因此医院在构建医学影像系统时, 应综合考量, 单独设立、区域共享, 以满足各领域活动需要。

3.3 医学影像系统发展方向

医学影像信息常通过图片、影像进行传递, 容量较大, 对设备技术要求较高, 医疗机构设施、设备其型号、功能各有不同, 在传递影像信息中可能出现冲突, 特别是部分影像信息严重失真, 像素、色素、几何分辨率等较差, 信息经传输后已不能满足需要[4]。因此医疗机构在开展医学影像信息建设时, 应具有全局意识, 配备协调性良好的设施设备, 缩短处理流程, 实现影像设备信息传递, 保证信息质量。

医学影像信息不同于文字信息, 特征性并不明显, 目前尚无有效统计、筛选、比对、分析的技术手段, 给信息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科研、教学人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利用人工方法处理海量的信息,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需要更加智能化的处理、传输技术。

4 结束语

目前, 我国医疗体系改革仍在不断深入当中, 医疗信息全国区域内跨省共享, 已成为必然。医院应适应社会发展, 在构建自身医疗信息网络时, 加强电子病历、影像学系统的制度化、标准化, 增添先进的处理、存储、传输设备, 以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用, 提高医院诊疗效率, 为国家政策开展提供便利。

摘要: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系统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适应医院、社会发展需要, 为医院管理、国家决策提供了便利, 但目前仍缺少相应的规范、标准、制度保障, 技术储备也略显不足。本次研究就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系统发展概况、面临的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系统

参考文献

[1]顾艳, 韩志东.加强电子病历质量安全监管功能[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3, 20 (6) :62-63.

[2]郜凯华, 李楠, 谢铮.组织因素对实施电子病历系统的影响[J].医院管理论坛, 2013, 30 (11) :26-28.

[3]唐晓东, 罗娟, 关晓峰等.新版电子病历系统与临床信息系统有效集成的应用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 2013, 30 (07) :656-658.

[4]庞涛.信息化水平应体现医院综合实力—记2013华南医院信息网络大会[J].中国信息界:医疗, 2013, 5 (05) :24-24.

上一篇:社会化媒体推广下一篇:高职《大学物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