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机能学实验(共12篇)
医学机能学实验 篇1
实验教学历来是医学教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的医学机能学各学科的实验教学依学科而设, 从属于理论教学, 其强调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实验教学缺乏系统性, 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这也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来,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全国不少高等医学院校以基础医学中的机能实验教学为突破口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 组建了医学机能学实验学教研室或医学机能学中心实验室, 在探讨加强机能学科之间相互联系, 以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分析各院校的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我们发现, 尽管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但大方向是正确的, 符合当今培养医学人才的要求。我校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 在医科专业如全科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开出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既要有利于学生加强实验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操作的训练, 又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下就我校的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与同行进行一些交流。
1 教材编写与教学内容安排一致
开设任何一门课程都应该向学生提供合适的教材。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材使用方面, 有的院校使用医学机能学实验全国协编教材, 有的自己编写了教学大纲、讲义或教材。各个院校的医学机能学实验总学时数差别较大, 从48学时至120学时不等。因此, 教材内容选择方面也有较大不同。考虑到现有的相关教材不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我校自行编写并出版了符合我校学生使用的医学机能学实验教材[1]。该教材的编写思路是根据教育部关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 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3个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精选、融合和重组, 改革、补充部分实验内容, 强调基础理论, 重视实践, 突出创新。内容安排由浅入深, 分别是机能学实验课程基本知识、常用仪器的认识和使用、神经与运动系统机能实验、血液系统机能实验、循环系统机能实验、综合性实验、病例讨论、常用实验动物疾病模型、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的分析与统计等。
2 教学过程分三阶段进行
医学机能学实验是以实验动物为对象的医学实践过程, 其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科研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将医学机能学实验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不仅能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可分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阶段、验证理论与综合性机能实验阶段、机能学实验设计训练阶段3部分, 课时为54学时。
2.1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阶段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阶段主要开设基础实验, 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为教学目标, 课时为20学时。这一阶段主要向学生介绍机能实验的基础知识、实验动物的特点, 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如动物的捉拿、给药, 血管、气管、输尿管的分离, 插管等操作,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 并使学生掌握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的简单操作、常用生理溶液的配置方法、常用动物模型复制方法。
2.2 验证理论与综合性机能实验阶段
验证理论与综合性机能实验阶段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以及不同学科、不同章节知识的联系, 课时为20学时。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保留了一些机能学科的传统经典实验如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与收缩反应的关系,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蛙心起搏点观察,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等,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将3个学科实验中方法相似、理论知识相关联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缺氧, 钾代谢障碍, 实验性肺水肿, 手术性休克,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家兔实验性气胸对呼吸、循环及酸碱平衡的影响, 有机磷酯类中毒及其解救等。
2.3 机能学实验设计训练阶段
机能学实验设计训练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时为14学时。由教师在课堂上安排4个小时介绍实验设计的目的、意义及如何选题、设计的步骤、实验数据的分析与统计等方面知识, 这个内容的讲授非常重要, 需要教师高度重视, 认真备课, 多举例以利于学生领会。然后将学生分组, 教师给出命题或让学生自由选题, 学生自己查文献、写出实验设计方案, 之后学生向教师报告其方案, 教师从中选择几个优秀方案进行预实验, 再让学生做正式实验, 最后学生写出论文。我们特别提倡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 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选题。为了便于学生打开思路, 我们同时开设了教授论坛、博士论坛来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当然此阶段也可以根据情况只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不一定要进行实验, 重在创新性思维训练的过程。
3 建立配套的医学机能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我们建立了配套的医学机能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要求每个实验操作台的学生不超过4人, 每个机能学实验室有1名带教教师。实验前先播放实验录像, 然后教师讲解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 之后学生开始实验, 与此同时循环播放实验录像, 便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随时观看, 参照实验录像, 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
针对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中存在学时不够、实验做不完的问题, 我们采取在周末和晚上对学生开放医学机能学实验室。同时向学有余力的学生推荐一些开放性实验项目, 如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兴奋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兔大脑皮层诱发电位、苯妥英钠与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等, 医学机能学实验室的开放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 学生收获颇多。当然, 这一方面需要教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 如学校给予了一定的开放性实验经费和教师课时补贴。
4 不足之处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尽管我们开设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时间不长, 经验也不足, 但还是有一些体会。一是由于目前我校药理学实验教学尚未并入医学机能学实验学教学,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内容的总体协调和师资的配置。二是课时不够影响实验项目的安排, 我们认为课时可以考虑增加到72学时, 这样综合性实验项目还可以适当增加几个。三是需要建立合理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学生考核办法。四是要适当添置一些仪器设备, 以保证更多实验项目的开出。还有, 授课教师需要加强学习, 提高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水平。另外, 我们体会到医学机能学实验设计训练阶段是教学与科研衔接、互动的极好途径, 为了取得好的效果需要改革现行的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体制。要转变观念, 树立教学与科研整合的管理思想[2]。学校管理者要转变思想, 把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融为一体, 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和研究环境;教师也要转变观念, 由传授科学内容转变为传授科学研究的方法、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真正提升教学水平。
总之, 我们在学校的支持下, 要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建设, 把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建红, 古宏标.医学机能学实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8.
[2]李雯.探索高校教学与科研互动的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 2004, 23 (3) :84~85.
医学机能学实验 篇2
戴淑芳1 孙艺平1* 孔英2 刘佳2 周万春2
(1大连医科大学机能室2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 大连116044)
[摘要] 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很难满足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医学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在机能实验教学中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并融合了多媒体及PBL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法的优势,以真正达到“授业、解惑”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医学机能实验;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PBL教学 评价一种教学模式,不在于它的来源及其所采取的新颖教学形式,而在于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优秀的被社会所需要的高等医学人才[1]。结合我校实际,以本科医疗专业五年制学生机能实验教学内容为基本框架(机能学基础实验→机能学综合实验→机能学创新实验),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我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传统媒体如黑板、粉笔、挂图、标本、模型等进行教学的过程[2]。为了夯实基础,在低年级,机能学实验入门阶段及小专业(医学检验、药学、临床药学、卫生管理、法学)的学生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中,老师把总结出的无数的宝贵经验通过语音、表情、肢体语言等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尽快掌握机能实验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采用活体动物示教的形式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各种实验仪器及手术器械的使用、生命信息的检测及记录方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的反映,及时作相应的调整。
(一)举例讲授法
在部分综合实验我们也常运用举例讲授法,突出重点、难点。例如:“磺胺类药物药动学参数测定实验”,用比色法测定血中磺胺嘧啶钠浓度,内容枯燥,时间长,将临床病例引入本次实验——两名所谓“顽固性”心房纤颤病人,服用常用量地高辛后(血清地高辛浓度的正常范围0.80~2.00ng/ml),心室率仍不能减慢,经测定血药浓度发现,一人血药浓度达2.90ng/ml,已达中毒水平;另一人血药浓度仅为0.70ng/ml,低于有效治疗浓度,故后一患者增加用量,结果心室率逐渐被控制,而没有出现中毒症状,这说明此患者并非“顽固”,而是用药未个体之缘故。这个例子不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理解。
二、多媒体教学
(一)BL420E+ 四道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该系统包括几乎所有的生理学及大部分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项目, 预设置了包括八大类32个实验模块。当选中其中一个实验模块后, 计算机会自动设置所需参数, 并启动数据采样, 直接进入实验记录状态, 方便快捷, 完全替代了以往的生物信号观测系统[3]。BL420E+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在机能学实验中的应用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31(2):78-79.[4]邢 嵘, 王冬梅, 张彩华,等.改进机能学实验教学手段,培养高素质人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physiology 2009, 25(11):2269-2270.[5] Wikie K, Burnls L.Problem based Learning: A handbook for nurses[M].London: Palgrave Macmilian, 2003.14.[6] Derek C Macallan,Andrew Kent,Sandra C Holmes,eta1.A model of clinical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clinical attachments in medicine[J].MEDICAL EDUCATION 2009;43:799—807.
[7]孙艺平,邹原.医学机能实验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8]何春燕, 武军驻, 商 亮,等.病例讨论课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64-65.[9]于述伟, 王玉孝 LBL、PBL、T BL 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J].中国高等医学教
p001 育,2011(5):100-102.[作者简介]戴淑芳(1964fang1 , SUN Yi-ping 1 , KONG Ying 2, LIU Jia 2,ZHOU Wan-chun 2
(1.Function Laboratory,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2.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44, China)
医学机能学实验 篇3
关键词 特色专业 教学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R-351 文献标识码:A
高等医学类院校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医学类实验性教学,通过其对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机能这三门学科的调整,组合,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关联多门学科,联系各个层次,具有系统性的综合类学科。近些年来,本院校在已经有着十余年历史并且具有良好的师生反映的教学体系上,更深层次的的调整改进,并对依托药理学的实验与课程内容进行了相对应的深度优化,以前机能类的实验以培养临床类专业的目标为主要,其余专业为辅助,实验的内容相对比较单一的局面被打破。
我所在医学院校在2005年9月成立了医药学系,是在临床类医药学的分支上形成的。医药学科每个专业会依据其要培养的目标有意识的在教学与临床的医学专业有着很大的区别,尸体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组成人体生理的解剖学,并成为了医学类专业的基本课程的主要项目。然而,医学类机体的实验课程只分配了4~5个药理性质方面的实验,至于病理学,生理病理学方面的实验仅是粗略带过。那些对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不周到,无法满足医药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药品制造,检验,实验与医用,再次深入科研与二次开发等的工作中发挥其本身担负的责任。
为了解决医药学类专业在培养就业目标的需求,在我校十几年机能方面实验的改进,并将我校的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原则上,此次课题项目组以《机能方面的实验教学课程》为基础,针对医药学类的每个专业目标培养以及课时安排的不同,与本校医药学类专业的学生的技能测试的需求相结合,并吸取别的医学类院校机能实验教学课程方面的优点,然后对我校的关于机能方面的实验课程再一次的改革优化并加以组合,特别显示出他的专业优点,使本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将机能方面的实验内容变的更加具有实用性。具体的改革方面主要是将原来的内容拆分为以下几个小的方面:
(1)机能方面的实验性学习内容叙述和经常使用仪器的使用说明,总结的实验报告,机能方面的实验性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日常使用的观察指标和实验中所涉及到的数据的记录与分析,计算与评测,主要是想要进一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和对从实验中所得数据的分析与评测能力。
(2)使用的不同药物会在不同动物体内产生的不同参数的测定,其主要目标是有针对性的训练医药学科专业的学生对经常使用的药物的监察评测以及如何断定药物的毒性的综合能力。
(3)药物学方面的基础内容,处方学以及新研究出药物的科研,主要目的是让本专业的学生在进入所要实习的药厂前提高对不同药物的基础认识和新研究药物的临床实验的基本能力。
(4)机能方面的综合性和摸索性以及假象实验室的对外开放,锻炼医药类专业学生对所研究的实验课题,选题和所写文章的编写以及全方位的能力,借此拓宽本专业学生的实际运用水平。按照以上的实验方法实施3~4个学期以后,并不定时的评测本专业学生的实验能力的水平,经常召开专业学子与老师的交流会,代课的老师与学生将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写在意见反馈表上。并在下一个学年中将代课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反馈进行综合后调整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使其可以更加显示出医药学类专业的优点将改革优化后的教学内容在下一届的新学生中运行,并重复以上步骤,逐渐的得出一套比较完整的,稳定的医药学类专业方面的科学教研体系,召集有相关意愿和能力的老师编著医药学类方面的课程教程,修改并调整相对应的机能反面的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在网络上制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网络教材。将改革优化后的实验课程通过电子网络媒体等手段提供给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观看和研究学习,此举可以将将来的临床医学和其他专业的机能方面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优化。
总而言之,因为医学方面的教育调整改革不断地进行,以前沿用的比较古老的实验方面的教育形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化的医学方面的发展需求。机能方面的实验教学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向学生传输所学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传统模式,开展并设置了所学的实验内容从检验,融合到最后的设计,在历经优化后的教学体系中,以提高学生的全方位的基础实验能力和综合评测问题实验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培养,大大拓宽了本专业学生的知识范围;使学生的动手,思考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以及勤奋刻苦,认真学习,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和实事求是等的能力意识得到点醒;同时,关于学生在创新方面的意识和综合的素质等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校的医学类专业机能方面的科学研究教学将药品的科研,生产相融合,经过有明确规定的科研和科学的方法,更进一步的改革调整机能方面的教学研究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养,遵守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显示了医药学类专业的优点,将机能方面的教学科研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 高庆岭,王克芳,厉萍.在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6):74-75.
[2] 尤思淼,陈为,刘积辉,等.护理技术在基础医学动物实验科研中的应用与思考[J].吉林医学,2010,31(10):1433-1434.
医学机能学实验 篇4
一、预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经历了传统的授课模式之后, 我们一直在探索, 如何能促进学生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充分利用好这门实验课, 以期让学生学到更多, 理解更多也掌握更多。这是机能学实验改革的目标, 也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愿望。现阶段, 我们以临床病例分析为引导, 通过病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引出本次实验课的内容, 采用“学生讲述为主-教师提问、补充强调为辅”的授课模式, 具体实施过程包括:首先, 将学生分成5-6人一组的实验小组, 在机能学实验课的总论部分, 通过实验录像的播放, 让学生对机能学实验课程有初步认识;随后, 每次实验课, 老师皆会将下次实验课需要讲授的病例、关键知识点电子版传达给各小组做初步了解, 其中一组将以这部分内容为引导, 以实验指导为纲要, 并参考相关书籍、查阅文献并讨论;最后, 由该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 从案例分析, 相关理论知识的概括到实验步骤的讲解和注意事项以CAI课件的形式进行讲授。这样一来, 通过每节课的小组轮流讲授, 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主动预习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 通过做CAI课件, 学生能够自己通过网络学习相关内容, 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 而站在讲台上的讲述, 更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教师阶段性提问, 并对学生的讲解做点评, 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我们将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称为预翻转课堂。已有研究发现[1], 机能学实验课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在PBL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行预翻转课堂教学,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最终达到学生有效理解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 发展和创新。
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机能学实验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 这也是为何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在实验操作方面, 对学生而言, 很多东西都是陌生的, 主要包括实验用动物、手术器械、换能器及相关软件的使用, 面对这么多新东西, 会有不知所措的感觉, 这就需要老师做引导, 关键操作部分予以强调并通过视频或画图进行演示。实际操作过程中, 难以理解的地方还需要老师予以指导。而手术器械组织剪、止血钳等的正确持拿及使用, 外科结的打法等都可以在这门课程中学到, 这样在进行外科总论实验课的时候, 对这部分内容就可以略过;从麻醉到手术, 中间会出现各种状况, 麻醉过深或过浅, 气管插管断裂, 伤到大动脉导致大出血等的处理, 在实验开始前就告诉学生遇到这些问题不要惊慌, 以提问讨论的形式告知相关的处理方式, 这样让学生能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信心十足, 最终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以此来教育学生, 临床上也是如此, 手术前各种准备工作到位, 尽量把可能出现的状况都考虑到, 并准备好处理方法, 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能力的医生。要成为医术高超的医生, 还得有足够的耐心, 去发现和分析问题, 例如, 对家兔减压神经的寻找和判断, 引导学生先找到肌肉深部靠近气管的血管神经鞘并充分暴露该部位, 就能看到颈总动脉和与之相伴的神经, 看到最粗的迷走神经之后就能找到像头发丝一样细的减压神经, 保持解剖结构不变, 尽快予以标记, 需要注意的是, 在一定张力的情况下, 容易把细的血管当成减压神经, 可以用去掉张力的办法, 颜色变红的就说明是血管, 反之则为神经;最后, 通过适度牵拉减压神经的同时观察血压的变化来判定[2]。寻找减压神经是血压实验的重点也是难点, 而寻找的过程, 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 借此教育学生, 对待患者也同样要有耐心和敏锐的观察力, 这是一个合格医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三、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实验设计对于在读本科生而言, 是一个高要求, 高难度的科学研究过程, 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素质培养的有效手段[3]。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的机能学理论及操作知识, 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实施过程为, 在现有的实验教学条件下, 针对其感兴趣的问题, 查阅相关文献,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遵照严格的设计程序, 提出实验设计方案, 并以CAI课件的形式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 教师根据其设计情况, 提出问题, 以考核其综合分析能力及应变能力, 在教师审阅之后提出参考性的指导意见, 以完善其实验方案。有部分同学在实验设计的最后, 还增加了趣味性延伸实验, 让同学们眼前一亮, 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最终, 每个小组选择本组实验设计方案中的一个进行实施。这样的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每个组的同学密切配合, 齐心协力共同完成, 并对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讨论, 最后提交一份电子版的实验报告, 在保证必要的实验报告项目存在的条件下, 形式可以多样, 手工画图、图片甚至视频等都可以附上, 增加学生的发散思维。整个实验设计过程的完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又培养了其创新思维能力, 这对于培养一名高素质的医生有重要意义。
四、爱护实验动物——将医学伦理学教育寓于机能学实验课
机能学实验课也是一门动物实验课, 确切地说, 是医学生步入大学以来的第一门动物实验课。21世纪以来, 人们利用动物实验进行科研、教学及其他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多, 动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很多疾病的模型或药物的机制、毒理研究都是通过动物实验实现的, 根据动物特性, 分别用于不同实验。就机能学实验而言, 主要涉及到蟾蜍、家兔、大鼠、小鼠及豚鼠, 其中, 家兔和豚鼠最受学生的喜爱, 有不少学生不舍得用这么可爱又温顺的动物进行实验, 这就需要教师予以正确引导, 使其明白这些动物的巨大贡献, 同时要告诉学生, 一定要善待这些动物, 这就要求同学们要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程序进行操作。从抓动物开始, 到麻醉、手术及处死动物全部都要按照规范化的操作进行, 这样才能做到最大程度减少动物的痛苦。我们在培养医学生的过程中会将《医学伦理学》教育用于医患之间, 殊不知在进行动物实验的时候就应当进行这类教育。相关研究表明[4], 医患纠纷因技术问题造成的不到20%, 其他80%均源于服务态度、医患沟通及医德医风问题, 由此可见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性。动物实验和动物手术具有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的优势, 是在校学习期间进行医德伦理教育并内化为伦理素养的重要生长点, 因此, 应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特点进行伦理学教育。此外, 要适时利用动物实验课让学生有感恩之心, 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都应该对动物鞠躬致谢, 对于因实验而死亡的动物, 应对其默哀, 以表示对生命的尊重。
机能学实验课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 应该充分利用, 不断总结经验并摸索新的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因材施教, 将这门课的最大优势加以发挥, 以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医学机能学实验是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相关学科的实验内容有机融合形成的一门重要学科, 结合哈尔滨医科大学机能实验中心从预翻转课堂、实验操作及实验设计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尝试, 以期完善教学方法, 并提高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医学伦理学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医学伦理学的教育。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预翻转课堂,综合素质,伦理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刘行海, 买文丽, 刘红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5, 37 (1) :45-46.
[2]田虹, 刘爱东.机能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 2015, 31 (8) :1252-1255.
[3]金宏波, 杨永滨, 师晶等.医学机能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建设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3:25-16.
医学机能学实验 篇5
课程名称:《机能学实验》
英方名称:《Functional experiment》
开课单位:基础部机能学实验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 学 时:68学时
学分:3.8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
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素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
步掌握机能学科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能正确的统计、处理和分
析实验结果,撰写书面实验报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
是的工作作风。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培养学
生创新精神。
内容简介:机能实验学是以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为基础,通过对三学科
实验教学的优化、融合、重组形成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实践课,是以动物实验和人体功能观察为手段,探讨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及其在疾病状态或药物干预下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的综合性实验课程,是机能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实验技能、基本的经典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课堂教学方法,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基本按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实践方式上课。
考核形式:采用平时成绩(10%)、独立实验操作考核(30%)、实验报告(30%)
和设计性实验(30%)相结合的综合评分。
教材:《机能学实验指导》,4版,石京山,自编,2006年
参考书目:
1.《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2版,科学出版社,胡还忠,2005年9月。
2.《机能学实验指导》,2版,黄燮南,自编,2001年6月。
主讲教师:
机能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浅析 篇6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06-01
机能学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医、药、护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它主要涵盖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实验。由于科学及技术的发展,这三门学科已经相互融合,机能学实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应运而生。本文结合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机能学部机能学实验室建设中的体会,浅析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旨在为完善机能实验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一、机能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机能学实验教学主要涵盖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实验。目前国内多数院校是把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设计,而我院及很多兄弟院校,虽然在管理体制上将其设置为独立的一门课程,但实际教学还是独自分开。因此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最突出的表现为:(1)实验项目类型单一:以单纯的重复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缺如或者较少。(2)实验内容及项目的重复。比如生理学开设的家兔实验:家兔呼吸运动的观察;病理生理学又开设“呼吸功能不全”,观察缺氧及CO2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实际上这部分在生理学阶段已经基本上操作过了。(3)实验学时偏少 因为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机能学的实验教学其实只是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的一个总和,因此课时量是受限的。
二、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1)实验内容的选择
机能学的实验分为:(1)经典实验 着重帮助学生理解生理学的基本原理、训练基本技能;(2)重要系统、器官代表性的实验加深对相应器官系统活动调节机制的理解,培养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3)探索性实验着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现阶段的教学多限于经典实验;器官系统水平的实验缺乏系统和综合性,探索性实验几乎没有。曾经与某重点大学的博士导师一起,问及研究生的招生,她称,对于二本院校报考的研究生录取他们持保留态度,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学生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欠缺。因此我们应该增加探索性实验的比例,从最基础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机能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现阶段的实验教学基本仅限于动物实验。中山大学医学院在机能学教学中提出的“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早”(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在机能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在做动物实验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观摩人体的相关临床检查。因此,我们尝试能否将临床一些辅助的检查科室,比如肌电图、脑电图室也纳入机能学的实验教学项目。笔者做过调查,除了三甲以上的大医院,一般医院的这些科室门诊量很少,完全有余力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这样如果让学生早期的接触这些,东西一方面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加强师资的培养
目前绝大数机能学实验教学都由低年资的青年教师承担,尤其是在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里有一项是承担一定教学工作,因此相当一部分实验教学工作是由二年级的硕士研究生带。对于设计性的实验,要求带教老师及学生必须对生理、药理、病生及相关的知识非常熟悉,能够融会贯通。这就要加强对青年教师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年轻老师实行导师制度,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严格执行预讲、集体备课和听课制度,加强监管和反馈制度,课后、不定期、阶段性和问卷调查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完善健全合理的机能学实验考核手段
完整合理的机能学考核成绩应该包括:平时成绩、操作技能考核和探索性实验设计。目前,机能学实验的考核方法或者手段参差不齐。在一些重点大学,尝试过操作考核,但由于耗时麻烦,逐步减少。在一些二本院校机能学实验基本上是没有实质性的考核。不同层次学校学生的各方面基础、能力差别较大,因此探索实际可行的、适合教学对象的机能学考核模式还需要摸索。
总之,在医学院校中,机能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使其逐步完善并得到发展,成为一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庭槐,王淑珍,张晓珠,等.“三早教育”在我校医学教育中的实施与成效, 医学教育探索, 2004,3(2):17-18.
医学机能学实验 篇7
1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各高职院校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机能学实验教学实施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1) 虽然目前各类机能学实验教材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出炉, 各具特色, 但欠缺一本全国性的权威教材对机能实验内容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整理, 教材对教学的引导作用受到了影响[2]; (2) 各医学高校虽纷纷设立机能学实验课程, 但不少院校只是将原有的“三理”实验简单叠加和总和, 并未真正对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 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还有些实验项目所需时间长, 实验操作难度大,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难以达到实验预期要求; (3) 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不重视、对实验内容不熟悉、对实验技术不熟练, 其教学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机能学实验教学; (4) 由于欠缺系统的、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资源的管理与分配没有明确的准则、实验课的安排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2.1 修改实验教学大纲
目前各医学高等院校纷纷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优化整改, 开设了医学机能学课程, 并依据医学教学的要求和培养目标, 制定了新的实验教学大纲。我校医学机能实验学大纲将原有的“三理”实验大纲进行了彻底的修订:原有的“三理”实验项目中验证性实验占7 0%、综合性实验占25%、设计性实验占5%。新大纲保留了原验证性实验中的经典实验内容, 有机的将“三理”实验内容进行融合, 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 将实验比例调整为验证性实验占22%, 综合性实验占65%, 设计性实验占10%, 拓宽了实验的知识范围、提高了实验操作水平的要求, 增加了学生思考和动手的机会,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有利于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建立起“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型”为一体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奠定了基础。
2.2 编写实验教材
传统的实验教学以验证理论教学内容而制定实验项目, 没有特定的实验教材, 无论是教师授课还是学生学习都没有一定的标准, 导致教与学过程中极易出现偏差、遗漏、错误, 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机能实验教学改革以能力培养为主, 如何甄选出适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实验项目, 达到实验内容先进化、实验要求标准化、实验操作规范化是机能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主要任务。
我校目前使用的机能学教材是由周利玲教授主编的《医学机能实验学》, 它在囊括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核心内容的同时, 再向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实验技术涉及面较广的综合性实验递进, 增加了部分形态与生化代谢方面的实验内容, 并递进到模拟科研过程的探索性实验层次, 使同学们对机能实验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立体的认识,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实验创新思维能力。基本上满足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要求, 也让教师在机能实验教学过程中有章可循, 学生上课和实验操作达到了统一的标准。
2.3 改进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
2.3.1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建立和完善了网络化教学平台实现网络化教学是教学的大势所趋, 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互动, 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验进程, 及时指导, 并能进行网上集体讨论、数据共享。我校于2001年建立了机能实验室实验教学局域网。利用局域网, 将每个实验室内各学生实验台或端口进行视频连接, 经总控制室服务器连接, 教师可通过局域网对每个实验组进行指导。2006年我校人体机能实验中心建立起了实验中心网站, 将实验相关信息、实验室资源、教学资源等公布在网上, 供学生随时查阅, 提高摄取知识的效率。逐步由以课堂为主, 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向以网络为主, 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人性化的网络教学。具体内容: (1) 实时展示多媒体实验教学技术:教学过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 根据学生的实验需要反复播放, 所有教学课件均为教师自行研制; (2) 软件仿真实验与实际实验实训结合:学生可以根据实验要求先进行动物的仿真机能学实验和测试, 再在机能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实训;采用软件硬件结合、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实验效果; (3) 网络互动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和指导过程实现了教师-学生互动、学生-学生互动及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同时中心网站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采用网上预约、网上预习等方式消除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
2.3.2 采用课内外相结合, 形成了开放式的实验教学运行模式我校机能实验室明确规定了实验室开放的对象、时间及相关教师的工作量安排。目前, 开放的形式有: (1) 实验内容开放: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不同, 将实验项目分为必做和选做, 由学生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自行选择; (2) 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开放:在老师的指导下, 利用实验室进行课外科技活动。为学生继续完成实验和撰写论文提供方便; (3) 实验时间开放: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或双休日到实验室选做感兴趣的实验, 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4 健全实验考核及成绩评定办法
机能实验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可通过对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到实验操作技能、综合实验分析能力、实验方案设计等各层次全面考察学生。我校机能学课程考核内容可分为: (1) 实验基本理论知识考核 (笔试) ; (2) 实验操作技能考核; (3) 实验设计方案考核或撰写小论文; (4) 实验报告; (5) 课堂考核成绩 (每次实验课对课堂纪律、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这种考核方式较客观、全面、科学地评价了学生成绩, 突出考核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
3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发展展望
机能学综合实验跨多个学科, 牵涉到多种实验技术, 建立起一个崭新的、系统化的、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学校师生们的共同努力[3]。它要求学校提供先进的开放的实验平台,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编写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大纲;它要求教师不但要精通理论知识, 实验操作技术, 熟悉仪器使用操作, 还要了解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革新, 做到一专多能;也要求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结合起来, 综合运用, 成为集专业知识与技能于一身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构建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近年来, 各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 对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模式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周利玲.医学机能实验学[M].第2版.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 2008:1~2.
[2]林艺.高职高专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改革初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5 (5) :72~73.
医学机能学实验 篇8
1 选拔高水平的实验指导教师
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依靠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从教研室挑选业务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且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承担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 注重把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 同时, 积极捕获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国内外新知识, 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的前沿动态, 及时更新知识, 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
2 完善综合实验, 开设自主设计性实验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学实验内容包括机能基础实验 (36学时) , 基础实验与五年制相同, 综合实验有以下内容。
(1)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与LD50的测定;
(2) 家兔失血性休克与救治;
(3) 磺胺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
(4) 影响心功能的因素及实验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与治疗;
(5) 呼吸运动调节与实验性急性呼吸衰竭;
(6) 胃肠运动及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作用的观察;
(7) 肾泌尿功能与肾功能不全;
(8) 实验设计 (12学时) 。
除实验设计外, 其他综合实验均是8学时。我们在2005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实验设计课。目前实验设计形式是:提前一月向学生公布实验室仪器设备、药品等实验条件, 并提供可参考的研究课题设计典范作为学生查阅资料和展开联想的依据, 使学生不致于因范围太宽而无法想象和设计, 同时, 也避免学生精心设计的实验因条件所限不能实现。学生选题后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设计实验, 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就每一份实验设计报告内容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 由全体授课教师进行点评, 提出设计中的优点和不足, 最后正式进行实验。学生在机能学实验室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实验的具体准备工作,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 最后完成论文、进行答辩。通过实验, 使学生对科研过程有一个初步认识。
在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任务后, 及时进行小结与效果分析, 分析学生的参与情况、学时数及创新点, 将总结材料送交教务处存档。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检验。
3 实验成绩的评定[2]
机能学实验成绩评定包括:机能基础部分成绩15分 (平时实验操作10分、实验报告5分) , 机能综合部分实验成绩85分 (平时实验操作10分、实验报告15分、期末考试理论成绩40分、实验设计20分) , 满分为100分。与五年制不同的是七年制将期末实验操作测试成绩20分改为实验设计。实验设计评分将按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过程的动手能力、有无创新等由多个任课教师综合评定。
学生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现了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目的,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实验原理、操作步骤, 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 注重锻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以及驾驭知识能力, 培养了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系统敏锐的思维能力。同时, 由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未必是教师最熟悉的内容, 教师为指导学生需不断学习和充实自我, 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善民, 何显教.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实施和教学效果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 (11) :1021~1023.
医学机能学实验 篇9
1 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指出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 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 最终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 不是被动地、机械地堆砌起来的, 而是一个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复杂过程, 由感性到理性, 由量变到质变逐步形成的。也就是说, 这个过程只能在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中实现, 只有学生对各门学科都能自觉自愿地学习, 并具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学好。启发式教学的提出是我国教育目的必然要求, 为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去启发学生, 使学生具有学习的自学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采取“填鸭式”教学, 在短暂的课堂时间灌输大量的知识点, 学生无法全部吸收, 更谈不上运用, 这就忽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 如果能让同学形成自觉思考的习惯,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启发式教学在教与学之间加入了“思考”的过程, 从中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及创新能力, 不仅能够更好的吸收所学的知识, 而且能够举一反三, 得到新的启示。教师在课堂上不单是教给学生某一个知识点, 而是要为着给学生一种能力, 进一步说,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诱导时, 要使学生自觉地学习, 而不是被动跟着走, 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 不是由教师强迫学习, 在思维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点, 但是不能代替学生作出结论, 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2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的特点
机能学实验是以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为基础, 通过对三门学科实验教学的优化、融合、重组形成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实践课。医学机能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掌握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术, 学会一些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了解和获得机能学知识的科学方法, 以及验证和巩固机能学的部分基本理论[2]。随着现代实验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经验的积累, 启发式教学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将启发式教学充分应用到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中, 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则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
3 启发式教学在机能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我校早在2000年就开展了机能实验教学课程, 这在国内是较早开展的, 而自2006年开始又新增了设计性实验教学。总体上讲, 教学方法在不断改进, 实验设备和条件在逐步完善和提高, 实验指导教师也在不断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拓展和更新。然而, 随着实验教学和设计性实验的开展, 让我们发现, 很多学生不能将既往学过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机能学实验结果的解释, 更不能将验证性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原理用于实验的设计。
因此, 我们认为,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实验而言, 教师可以改变以前那种只讲述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观察项目及注意事项这种从头到尾的注入式讲授方式, 而应将学生的思路引到对本次实验设计思想的理解上去。换句话说, 就是让学生不仅要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具体来说, 可以由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出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其目的是什么, 可能会得到怎样的结果, 为了得到这些结果从而设计了这些实验内容, 为什么要按这样的方法来进行实验, 为什么要选择这些观察项目, 以及实验器材及药品的选择是依据什么,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等等。如果教师能在每次实验课都进行这样的讲授, 就能使学生受到启发式教育。当然, 要成功地在一次课中实施启发式教学, 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 研究教材—确定目标, 梳理知识点的分布。机能实验课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药理学组成, 内容比较庞杂繁复, 且跨度较大, 从医学生二年级到三年级的教学内容都涉及到。教师要对实验教材的知识点在理论书中的分布有具体的了解。然后根据遵义医学院《机能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刘爱东主编的《机能学实验教程》的内容, 参阅相关理论知识的课本, 认真熟悉每次课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并查阅相关专业前沿的科研信息, 将启发式教学的思路理清, 对于哪些内容应该怎么讲有个总体把握。 (2) 研究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水平,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一般来说, 处于同一年级的学生, 其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几乎没有差别, 主要的区别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和学习态度不尽相同。我们在教学中,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讲授所用的语言及教学方式, 都应符合该层次学生的特点,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而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相反, 则造成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 也打击了教师自己上课的积极性。
4 启发式教学进行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有针对性的进行启发式提问
启发式提问, 是启发式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但并不是随便提问都能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启发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怎样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充分考虑到教学的内容及其重点, 学生手中所掌握的学习资料及教材等, 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和实践经验。有针对性的进行启发式提问可以让教师达到希望同学掌握重点知识内容的目的, 我们以机能学实验课中的一次实验内容“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急性中毒及解救”[3]为例, 可以启发式提问: (1) 有机磷酸酯类是属于哪一类药物? (2) 有机磷酸酯类根据大鼠口服LD50可以分为剧毒类、高毒类、中毒类和低毒类, 其中LD50的含义是什么?回答以上问题可以知道有机磷酸酯类属于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同时可以问同学还有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其代表药是什么?LD50表示半数致死量, 其含义为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通过以上问题不仅可以温习在理论课上刚刚学过的知识点, 还可以让同学对本次实验的总体和细节都能理解。
4.2 启发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即让其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连续提出几个有关联的问题, 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学生可以沿着自己的想法, 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可使不同的学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探索思路, 收获不同的探索成果, 享受探索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环境, 让学生可以进行反思和重组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在启发式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应有渐进的趋势, 引导学生思索、讨论, 使学生的思考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以机能学实验课中的另一次实验内容“蟾蜍心脏的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3]为例, 可以启发式提问: (1) 心脏的作用是什么? (2) 心脏泵血的动因是什么?由此, 引出动作电位的概念, 再引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过程和特点与心肌机械收缩曲线的关系, 从而引出有效不应期等概念, 在此基础上再阐述期前收缩的概念和代偿间歇的产生机制, 同学很容易就跟随教师思路进入到本次实验主题, 再讲述本次实验的设计思路, 为什么选择蟾蜍作为观察对象, 本次课验证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这样就会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从以往的按部就班变为有目的性的进行实验。
4.3 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
在实验过程中, 每3~4人为一小组, 每人负责实验内容中不同的部分, 共同协作最终完成实验。实验过程固然重要, 但学生在课后书写实验报告, 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则是衡量机能学实验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 它不仅能综合反映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能及时得到学生对实验提出的改进意见,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训练医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4]。实验报告的书写, 是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的启发和操作能力训练在课后的总结和反思, 这也同样是一个学习和知识反刍的过程。
5 启发式教学在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中开展的意义
总之, 通过启发, 可以使学生独立分析和理解问题, 从而提高他们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启发,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通过启发,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思维能力, 让学生掌握教学过程的思路和方法, 养成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反省的习惯。同时, 由于启发带来的教师和学生频繁互动, 形成了和谐的课堂气氛, 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真诚和相互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此外, 在教师的指导下, 可以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少走弯路, 尽快解决问题, 由此产生一种成就感和自尊感, 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诚然, 启发式教学的成功实施, 有赖于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知识积累, 不仅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 跟踪专业研究前沿热点, 且能将自己的知识见解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及富有逻辑性的思维传达给学生。
参考文献
[1]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24.
[2]胡还忠.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4.
[3]刘爱东.机能学实验教程[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9:81-84.
医学机能学实验 篇10
1 开放性实验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1 与传统实验相比, 开放性实验更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
以前的实验课, 从试剂到仪器老师都为学生准备得很充分。从哪个步骤开始作, 怎样做, 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老师在上实验课时全讲清楚。实验的过程可以说完全不需要学生动脑筋, 对实验结果老师也会进行一番解说, 导致当实验结果与老师的描述不一样时, 很多学生干脆立刻否定自己而更改结果,从来不去思考自己的实验问题出在哪儿了, 更不会说去推翻老师的结论, 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但是在开放实验室里的学习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一切都要靠自己,实验方案的拟定、实验步骤的设计,都要事先准备好。在开放性实验室学习的第一阶段是观摩学习,观看老师做PCR扩增目的基因,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荧光染色(Hoechst 33258)检测细胞凋亡等实验。从中我们不仅对这些实验的原理有了更深入地了解,而且更细致地学习了一些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操作手法, 同时理论知识也得到了强化和巩固。本次实验的题目是:扇贝多肽抑制紫外线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此课题是老师拟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于这个题目我们商议定出实验方案:把实验设计为6组:对照组、UVB模型组、UVB+5.68 mmol·L-1维生素C阳性对照组、UVB+5.69 mmol·L-1 PCF组、UVB+2.84 mmol·L-1PCF组、UVB+1.42 mmol·L-1 PCF组,各组的剂量是老师事先筛选好的。紫外线的照射时间和照射后的孵育时间都是我们在网上查的,实验步骤也是我们通过查找图书馆和网上资料制定的。实验步骤如下:紫外线照射前2h加入各剂量的扇贝多肽或维生素C,照射后18 h收集细胞,PBS洗2次,加入500μL添加了蛋白酶K的样品裂解液,充分混匀,50 ℃水浴过夜;以等体积苯酚/氯仿(1:1)抽提两遍,等体积氯仿抽提一次,12,000×g离心10min,取上清;加入3/100体积10 mol·L-1醋酸铵和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20 ℃过夜沉淀DNA;4℃,12,000×g离心60min,收集沉淀,70%冷乙醇漂洗一次;沉淀溶于20 μL TE缓冲液中,加入RNA酶,使其终浓度为 0.02 μg·L-1。取部分抽提得到的DNA,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观察DNA梯形条带。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就要一步一步检查自己的实验过程, 查出问题和错误,上网查相关资料,再进行实验,这样反复实验、查资料,直到出现我们想要的结果,图1 所示就是我们实验的结果。通过这个过程的实践,提高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我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实验的严谨性
实验的操作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锻炼的过程。实验进行之前,我们认为这没什么困难,照着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做就可以了。其实我们真正实践后才发现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其中包含着许多的理论知识, 要想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必须要多看, 多思考。本次实验中抽提DNA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上清的过程,吸取的过程稍有不甚就会吸到下面的蛋白,这样DNA的纯度就不够,抽提完毕用乙醇洗涤的时候,不能损失一些细小的DNA沉淀,这些都要求我们非常仔细、谨慎,否则就不会出现想要的结果。通过这个实验过程,我们亲身体会到科研的严谨性,认识到一丝不苟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础。
2 开放性实验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
实验结束后,我们就实验进行了大讨论,很多同学提出实验中研究的扇贝多肽可以做成防晒霜应用于美容,做成药物预防和治疗日晒过度导致的皮肤病。还有同学由凋亡联想到用某些手段促使肿瘤细胞凋亡,来攻克世界难题——恶性肿瘤的治疗。以前只知道维生素C、维生素E等是抗氧化的,现在才知道海洋生物扇贝的提取物扇贝多肽也是很好的抗氧化剂。顿时我们对这些研究性实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坚信只要肯动脑、肯实践,任何难题都会被解决。
3 开放性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本次开放性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可谓是全新的尝试, 在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中, 同学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从屡次失败到最后成功的过程, 使学生对科研工作的艰巨性有了初步的认识, 体会了成功是难能可贵的。实验设计、实验步骤的确定和实验过程都是由一个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本次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同学们各自发挥特长,合理分工, 密切合作,有的配琼脂糖凝胶,有的加样,还有对样品进行离心,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又能提高同学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通过交流、讨论, 构建完整的实验方案,充分体会到科研工作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通过此次活动,学生树立了直面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互助、协作的能力, 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4 开放性实验能够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
通过这次开放性实验的学习, 给我们的感触是:此学习方式对我们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有很大的帮助。本课题涉及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知识,有利于我们对这些课程的融会贯通,使各科知识串成一个有机整体,便于掌握。通过开放性实验的学习, 我们发现以前的学习有些死板, 学了很多的理论知识, 却不会灵活运用。以前的思维也总是局限于如何准备考试, 学习效果不理想。开放性实验学习给了我们以实践、创新、发现的机会,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我们的思维发生很大的飞跃,能够由一个问题联想到另一个问题,比如细胞培养过程中要求绝对无菌,吸管每吸完一次液体都要进行消毒,并且不同的液体用不同的吸管,否则细胞就会污染。这个过程培养了无菌观念,为我们进入临床实习奠定了基础。开放性实验让我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找答案, 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透彻。真正的体会到开放实验室教学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实际动手能力上, 使学生学习真正地从被动转为主动,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机能学实验室开设的开放性实验,打破了原有教学模式,树立“开放教学”观念,根据学生创造性探索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实验内容,开放的实验时空,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探索研究,自主总结实验现象,并且自主解决问题。开放性实验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开放性实验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主导性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展示。
参考文献
[1]黄国龙.创设开放性实验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物理教师,2004(3):3-5.
[2]孙文平,柴英,綦霞,等.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5):75-76.
机能实验学创新性实验实践 篇11
【关键词】创新性实验;考核;体系;实践
【中图分类号】R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032-02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对国家和民族的战略重要性。目前国外大学已经把“掌握实验方法的知识和技能”列为跨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国内大学也提出了“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造性、科学思维的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机能实验学是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进行着较大的改革。2005年,我院在机能实验学中开设了创新性实验,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其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但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需要建立具有一定特色的考核体系,从而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灵活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
1、科学、系统,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
机能实验学知识面广,包含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知识。在创新性实验中,更加注重了学科间的有机结合,相互交叉渗透,完善的考核体系的建立才能有效地全程评价这一过程。机能实验学创新性实验是改革的一个新生事物,目前没有统一的考核模式,不能科学、客观、公平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我院经过逐渐实践,建立的考核评价体系如表1。
2、考核评价体系的实践
2.1 医学综述书写 在机能实验学开课前期给学生布置医学综述写作任务,开课时专门安排2学时进行医学科研理论知识讲授,包括医学综述的相关介绍。每个班级安排一个创新性实验指导老师,班级按照学生人数分成8小组,每小组选定组长,各小组根据初步的文献查阅,组内讨论,跟指导老师沟通,大致确定综述书写方向。学期结束前,每组上交综述,期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不断完善修正。教师主要从综述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基本格式是否正确,篇幅大小,一般要求4000字以上;书写是否具有条理性,表达通顺性;所读文献量、代表性、新颖性,要求20篇左右,近3年文献占40~50%,具有5~8篇外文文献;反映内容全面性、科学性、前沿性,以及综合归纳能力高低等判断医学综述质量进行评分,评分标准见表2。
2.2 实验设计 各小组在广泛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分析解决问题,来确定下一步创新性实验的课题内容。创新性实验的设计包括立论依据,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法,技术路线,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实验设计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带教教师参与辅导。学生在14周的时候提交实验设计方案,教师审核通过后即可开展后续实验工作。教学教师主要根据课题的科学性及严谨性,可行性,创新性,经济性及简便性,结果预测等等给予评分,见表3。
2.3 实验过程 在机能实验学开课后期,同学们通过前面验证性实验,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包括仪器以及动物方面,利用3周的时间进行创新性实验操作,主要考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考勤情况等,见表4。
2.4 实验汇报 实验结束后,学生整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书写实验论文和汇报课件,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把整个创新性实验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所有机能学带教教师参与答辩。主要根据PPT质量,表达能力,回答提问情况等给予评分,见表5。
2.5 小组互评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个小组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有时一个班级的创新性实验可以是一个大的课题,而每一个小组的实验是里面的一个分支,所以各小组对实验的把握和熟练掌握程度,可以影响整个实验的进程。在答辩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向答辩组提出问题。所以安排了小组互评,见表6。
2.6 贡献排名 同一个小组由6~8名成员组成,整体创新性实验完成过程中,有的同学可能积极应对,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号召同学,协助操作,对实验的完成起到重要作用,实验结束后受益匪浅;有的同学可能就浑水摸鱼,基本上没有动手,组内成员之间最为清楚,所以可以根据组内贡献大小给予评分,见表7。
3、总结
医学机能学实验 篇12
一、机能学虚拟实验室系统的特点
该系统主要是针对医学院校的实验动物成本高, 实验准备老师和实验带教老师任务重, 实验器材易磨损等缺陷而开发的一套虚拟网络化教学平台。VBL-100虚拟实验系统采用虚拟仿真与网络技术, 运用客户/服务器的框架模式, 涵盖了50多个机能学实验的全套模拟仿真。本系统由仪器介绍、实验原理、手术操作、模拟仿真、试题自测及药物考核等六部分组成, 结构完整, 内容丰富。其主要特点如下: (1) 系统内容丰富。对于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设备, 手术器械、实验常用药物及实验动物等内容图文并茂地介绍, 能更好地了解内容并起到辅助教学的效果。 (2) 仿真不少于50个机能学实验。系统中包含了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对象、试剂、器材、步骤等的详细介绍以及仿真实战和仿真实验, 并可对实验进行自定义。 (3) 每个实验的操作仿真。其充分应用多媒体丰富直观的表达形式, 便于学生对实验操作充分理解和掌握, 能让学生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4) 实验结果的模拟。它能模拟出机体在各种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各种波形。 (5) 学生实验技能自我测试。通过系统自带的试题模块对学生进行实验掌握程度的考核。 (6) 药物考核中, 对于未知的药物能让学生了解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已知的药物, 可以进行药物的用量考核, 这样能够起到双效的作用。
二、机能学虚拟实验系统的优点
1. 丰富了实验项目。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往往会因为教学经费短缺、实验场地、实验课时限制等原因, 使一些实验项目无法开展。而利用虚拟现实系统, 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使得以前无法开展的实验项目得以充分开展, 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通过虚拟实验演示或进行操作完成各种各样的实验, 从而丰富感性认识,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 更加激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2. 节省了教学资源。
医学机能学虚拟实验系统以软件仿真引擎为核心, 无需使用实验动物、实验试剂和耗材, 无论开设多少实验, 都无需额外的教学投入, 大大地缩减了实验经费, 也省去了繁重的实验准备工作。本校的医学生的数量近些年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于教学场地、仪器设备的缺乏, 因此传统的机能实验教学中每个实验都是4~5名同学一组, 有些实验甚至是6~8名同学一组, 学生在实验课上既看不清楚老师示教又缺少自己动手的机会,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虚拟实验系统是一人一机, 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进行操作。本系统还自带有测试试题, 学生在学习完毕后可以进行自我测试, 了解自己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提高了教学效果。
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能实现实验中缓慢过程的快速化或快速过程的缓慢化。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枯燥的讲述和黑板板书而言, 虚拟实验系统能够将每个实验操作最大程度地进行仿真, 将实验过程中的图像、文字、声音以及动画等各种因素融为一体, 具有智能性、仿真性、形象性和趣味性, 对一些微观世界的现象也可以用虚拟实验技术来模拟, 学生就像置身于真实的实验环境中, 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学生通过虚拟实验软件系统可自行设计探索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安全性。
一些实验危险性比较高, 若操作疏忽, 容易对操作者造成危害, 如机能学试验中的试剂、药品如操作不慎就可能造成身体伤害。另外像休克的实验中要使用到实验动物犬, 如果动物麻醉效果不满意, 可能会咬伤老师或学生。而虚拟实验却无任何危险, 有毒、有害、污染环境和破坏性实验, 都可在虚拟实验室内完成, 通过虚拟进行模拟仿真, 强化实验现象。
5. 可实现最高效率的资源共享。
学校一直提倡医学实验室对外开放, 可是由于实验室从周一到周五一直都有实验课, 加上实验准备人员和带教老师也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周末将实验室对外开放, 所以医学实验的对外开放一直无法执行。有了虚拟实验系统, 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通过校园网全天进行实验室的开放。学生在宿舍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虚拟实验室网站, 选择相应的实验操作, 一些对机能实验感兴趣的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平时没有机会亲身来到课堂聆听老师的讲解, 现在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的虚拟实验系统了解和实际操作这些实验项目。这使得实验教学这一资源从中心“独有”变成了全校“共享”, 充分表现其高效性。
三、虚拟实验不能完全替代真实实验
虚拟实验室虽具备着上述诸多优点,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全用仿真模拟实验来代替真实实验也是不可取的。学生在真实实验中需亲自操作, 对于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虚拟实验中学生主要是通过眼睛去观看和体会实验的操作过程, 而缺乏真实实验中视、听、触、味、嗅觉全方位刺激下的“真实感”。真实实验与虚拟实验都是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两者相辅相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取长补短, 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作用,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摘要:医学机能实验学是基础医学领域的一门实验课程, 继承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在机能实验教学中构建虚拟实验室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 本文对其在机能实验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机能实验学,虚拟实验,VBL-100,真实实验
参考文献
[1]刘爱东, 王箐, 田琳, 等.虚拟实验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 2012, 20 (1) :88-90.
[2]董晓卿, 李娜, 李林.虚拟实验室在机能学开放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 (3) :230-249.
[3]刘东生, 王利森.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虚拟实验室建设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 2012, 14 (4) :157-160.
[4]李涛, 谭安雄.医学机能学虚拟实验室的构建与应用[J].数字医学研究与应用, 2012, 7 (6) :23-28.
【医学机能学实验】推荐阅读:
机能实验教学10-18
机能实验室07-11
机能实验学10-25
机能实验设计范文05-08
改进机能实验教学07-13
机能实验操作心得体会10-29
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09-30
人体机能学试题及答案10-13
机能评定08-10
心理机能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