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实验中心

2024-05-25

医学院校实验中心(精选12篇)

医学院校实验中心 篇1

目前随着高校教育不断的发展变化, 高等教育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医疗已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但是现阶段仍距要求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1], 作为高校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实验室建设应根据教育教学的发展, 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积极性、重视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医学生只有在学校学会并掌握技能技术操作, 才能在以后的医疗工作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当前医学院校以不同的方式建立了多功能实验室, 如机能学实验中心、形态学实验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及模拟医院等, 其目的优化实验室建设, 使人、财、物能统一使用和管理,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有限的实验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和利用。因此, 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应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把实验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 实验技术队伍面临的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已成功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高等教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实用型人才, 特别是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正因如此, 许多院校在校园面积、招生规模、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医学院校已认识到扩招有可能影响到质的发展, 在扩招的同时应注重质的变化, 从而回归到内涵的建设, 在实验室建设上突出现代化、多功能化。在人才引进等方面呈现高学历的趋势, 有相当一部分硕士研究生进入高校的实验室, 使高校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学历越来越高。

基于以上的变革, 医学院校的实验室面临改革和大发展的需要, 表现为需求量大、新组建的实验室多, 管理难、教学质量难保证, 实验人员缺乏尤其是高学历实验人员的缺乏, 以及引进后如何留得住等诸多问题。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实质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中一个重大问题是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不能很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实验技术队伍人员学历较低, 培训力度不足, 领导重视不够, 实验室投入不足等, 这些都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2 科学发展, 重视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人员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强调动手实践的今天更是如此。学生很大的一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中学习的, 因此, 我们应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2], 用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解决这个问题, 进而解决医学院校实验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稳定人才

目前医学院校现有的实验队伍比较薄弱, 再加上有把实验队伍当作一个教学辅助岗位来对待, 这给本就脆弱的人群更是一种不公正的待遇, 好似做实验室工作就是低人一等, 与上理论课的教师有很大差别, 造成他们心理不平衡。因此, 应对现行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师系列的老师同等对待, 在学时课酬计算、职称系列等与教师同一水平 (实验系列的最高职称为高级实验师, 为副高级别) 。把实验技术人员当作学校一支重要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充分利用和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 制定各种政策, 以便稳定这支队伍, 使他们不再改行, 终身从事这个行业。

现行的实验系列评审应给予修改, 可否在高级实验师职称之上再设正高级实验师[3],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如果在科研方面突出的技术人员可报科研系列职称, 来解决实验人员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 以便稳定现有的人员。

2.2 引进人才

高校有人才引进的观念, 不但要引进科研教学人才, 同时也要稳定现有实验技术人员, 更要敢于引进高学历人才[4], 甚至引进有国际背景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来担任实验室负责人, 敢于引进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充实实验技术队伍, 以提高医学院校实验室的整体水平。由于没有解决好实验系列职称的“瓶颈”问题, 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受到影响。一些在实验室工作的本科生考上研究生后不愿再回到实验技术队伍中来;有的原来是实验技术队伍人员, 干了一段实验室工作后提出重新回到教师队伍。以上说明实验技术队伍是不稳定的, 是难于引进高学历人才的。因此, 应重新审视实验技术人员的职称系列标准, 对高学历实验技术人员应从高校实验技术队伍长远考虑出发, 设立正高级实验师职称, 也可向科研系列申请正高, 也可向主任技师方面申请等, 以解决实验高层次人才学历低、职称低的问题。

2.3 培养人才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所以要有更新技术和知识的观念, 以个性化、动态化、更新化的培养理念来实现医学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素质的提高。由于实验技术教师是教学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对实验技术人员要有计划性培养, 同时培养人才要有针对性, 如对从事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开展实验技能培训、实验室负责人的管理培训、实验课程教师的教育理论培训。有些新的现代技术, 应派实验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部分同志可进行学历进修以提高他们的技术和理论水平。学校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具体工作情况进行统筹, 引导实验技术人员合理、分期分批、分层次地进行技术理论、管理等方面的进修[5]。

对教育理论培训不合格或教学考评不合格的实验技术教师将下岗进修, 进修不合格的将不得从事实验课程教学工作, 不能申报或晋升教学系列职称。

2.4 制度建设

验室资源的细化和现代管理, 不断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实验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 提高高校实验室办学效益。

其次, 医学院校应给实验室负责人更多的自主权, 使实验室在不违背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前提下, 允许实验室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各实验室技术人员主观能动性, 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实验室的先进管理理念, 通过项目管理、知识管理、条例管理等手段, 提高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水平, 保障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再次, 与时俱进地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随着时代的变迁, 如人才培养、实验室的开放、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都需要新的制度建设来推进。医学院校实验室制度的更新要符合时代的潮流,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 做到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和投资效益, 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 同时也为创新人才、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3 结语

人才的培养、教学质量的提高, 离不开实验室。要建设良好的实验教学实验室, 离不开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才。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 而重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则是首要任务。把实验室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好,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为了保障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发展, 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以科学、严谨、民主、人性的方针来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制订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要做到贯彻和创新相结合, 应用以往行之有效的经验、制度, 要创新解决教育教学发展给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带来的问题。

首先引入现代化管理模式, 逐步改革或替代旧的管理模式, 根据创新的理念更新实验室工作条件、管理方法、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则、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 并加以贯彻落实。再通过对人员、经费、实

参考文献

[1]潘雅玲, 张伟新.实验室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 (4) :98-99.

[2]朱健平.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实验技术队伍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 (10) :81-83.

[3]许琼军.对提高海南医学院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思考[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8, 14 (6) :806-807.

[4]张建和, 李思, 贾振斌.加强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培养的思考[J].右江医学, 2008, 36 (3) :359-360.

[5]潘信吉.浅谈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J].实验室科学, 2009, (3) :17-19.

医学院校实验中心 篇2

医学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为提高医学实验的综合功效,成立了医学实验中心.转变现念,统一思想;理顺体制,统一管理.调整结构,构建医学实验中心框架;科学配王,合理配备实验管理人员;优化利用,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注重培养,提高实验队伍整体素质;改革实验,构建新的实验课程和教学体系,探讨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作 者:周瑾 夏国园 俞爱月 沈澄 陈小萍 潘越芳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刊 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47 关键词:高等院校   医学实验中心   实验室   管理  

医学院校实验中心 篇3

摘 要 通过对某医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发现,中心活动类型不够丰富,活动效果基本令人满意,教师活动后收获“一般”。教师发展中心要加大理念宣传,为教师提供针对性化服务,提升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 教师发展中心 效果 调查

我校2011年9月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近年来陆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为了解中心活动的效果,寻求中心发展的有效途径,特展开了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效果调查。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课题组结合学校实际,采用自行编制的《教师发展中心活动效果调查问卷》,采取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发放。问卷印制150份,发放107份,回收91份,回收率85.05%,有效问卷88份,有效回收率96.7%。问卷经由各学院教学秘书集中发放,对象为各学院40岁以下专任教师。问卷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教师成长中心活动整体概况和活动效果,共14道題,以了解其活动对教师的影响程度。接受调查的教师中,女教师占多数,占61.4%;职称以讲师为主,占62.5%;学历以硕士研究生为主,占69.3%;医学类和人文类教师各占38.6%。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活动概况

中心活动类型不够丰富,56.8%的教师认为教师发展中心活动类型一般,19.3%的教师还认为中心活动很少,只有4.5%的教师认为中心活动丰富。可见中心活动时间的安排得到了大部分老师的认可。62.5%的教师认为中心活动安排基本合理,28.4%的教师认为其比较合理。

(二)活动效果

(1)中心活动效果基本令人满意。教师对中心的活动持基本满意态度,各项评价项目“赞成”的比例偏低。培训教师的授课态度、语言表达和调动教师学习兴趣方面得到广大教师的肯定,但在课堂教学互动方面还有所欠缺;中心活动的内容距离教师的需求还存在差距;活动中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交流还不够深入,这一方面归因于活动内容不完全贴近教师需求,另一方面在于培训教师不能与参与者很好地互动。

(2)教师活动后收获“一般”。大多数教师(51.1%)活动后收获“一般”,说明多数教师认为中心活动给自身带来的效果一般,这与中心总体目标(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还存在差距。15.9%的教师认为活动后“经常”有收获,30.7%的教师认为活动后“偶尔”有收获,三者之间的人数差异较大。结合访谈得知,许多教师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长期坚持参加活动,所以活动效果对其来说不是很大。医学类教师活动收获较大,主要源于中心的活动大部分是围绕医学类开展的,而其他学科门类的较少。

教师由于教龄的不同,在知识背景、教学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不同教龄阶段教师在“提高教学技能”选择上有显著性差异。活动对教龄6~10年的教师成效最为显著,这可能与这个阶段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胜任阶段,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有关。不同学科教师在“丰富了我的教学理论”、“促进了我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学习”两项选题选择上存在差别。两个题项从赞成程度(基本赞成、非常赞成)来看,均依次是医学类教师、人文类教师、理工类教师。这可能与医学类和人文类教师所在学院举办活动较为频繁有关。

(3)教师最希望参加的培训项目。教师最希望参加的培训项目首要是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培训,对教学基本功培训的需求最低,这可能与教师经过岗前培训,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教学基本功有关。

三、结论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结果,我们不难发现:从活动的整体概况来看,教师对活动的类型、时间安排等方面的态度处于 “一般”,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大多数教师活动后收获“一般”,说明多数教师认为中心活动给自身带来的效果一般,并且不同性别、年龄和专业的教师在此意见上达成一致。在活动的影响方面,结果显示:教师成长中心在影响教学理念、教学态度等方面达到显著效果。

教师发展中心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加大理念宣传。教师教学学术的发展不仅受个人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的影响,也受教师发展中心提供的环境和条件影响。目前知道教师发展中心的教师不少,但是真正了解其具体作用的人不多。因此,要重点加大对教师发展中心理念和作用的宣传,提高教师参与教师发展中心活动的积极性。第二,提供针对性化服务。不同教龄、不同学科的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需求不同,中心应该对此差异开展针对性服务。第三,提升专业化水平。教师发展中心应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用专业化的活动、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激发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别敦荣,韦莉娜,李家新.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运行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3).

[2]别敦荣,李家新.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性质与功能[J].复旦教育论坛,2014(4).

[3]高捷.建设教学发展中心 搭建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J].中国高等教育,2013(6).

[4]彭文娟.教师成长(发展)中心促进医学教师发展的研究[D].汕头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医学院校实验中心 篇4

如何高效配置教学资源与教学设备,是学校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而医学作为一个为人们解决病痛、与疾病做斗争的专业,对从业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高效的实践操作水平是医疗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学习医学理论,还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医学院校实验实训教师则担负着培养高素质、能够熟练进行各种医学操作人才的任务。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实验教师队伍,对一所医学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这导致实验教学不受学校重视,同时实验教师队伍也受到一些歧视,在工作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与理论课教师存在差异,并且学校对实验技术人员培养力度不够,在学习、进修、交流方面机会很少。此外,很多高校因学校建设和评估要求,在实验室硬件仪器设备上进行了大量投入,但忽略了实验教师的专业技术培养,拥有较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却缺乏教授这些仪器设备使用方法的人员,造成大量资源闲置和浪费[1]。某些学校甚至把实验教师等同为看管、打扫实验室及设备的普通工作人员。由此高水平实验教师流失严重,不仅影响了实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阻碍了学校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实验教师大都一直接受传统的学术型教育,在成长的过程中基本没有离开过校园和书本,缺乏丰富的临床实际操作经验,因此造成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这些都是医学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2加强医学院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2.1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实验教师队伍

学校应转变观念,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吸引高水平人才加入实验教师队伍,并利用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开展科研,通过他们带动原有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取得科研学术成果,改变实验教师学术成果少的状况,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科研水平[2]。

2.2加大对实验教师的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学校可以制定提高工作待遇、鼓励实验教师爱岗敬业的政策,充分提升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如考虑到实验室工作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计算实验教师工作量,一视同仁,不能有歧视现象。其次,在职称评定方面,建议制定相应政策,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积极性。在职称评聘上最好将实验教师单列,每年给予实验教师相应的评聘名额。通过这些举措调动实验教师的工作热情,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3]。

2.3努力改善实验教师学历结构

医学院校实验室是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教学场所,实验教师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医疗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实验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所以要从学历、能力等方面对实验教师提出合理的要求。学校应鼓励实验教师提高自身学历水平,在大力引进人才基础上,改变实验教师学历水平比理论教师低的状况。另外,在中青年教师培养上要不拘一格,切实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使实验教师拥有合理的学历及职称层次,满足学校教学需求,并形成实验教学队伍梯队,成立一支具有适当数量的高级技术人员,大量中、初级技术人员,比例合理,老、中、青搭配的实验教师队伍。这既能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动中、青年教师,又能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主力作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4]。

2.4加强实验教师和医生的交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作用

工作在医院一线的医生和护理人员,拥有各自学科、专业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些都是在长期工作中取得的宝贵财富,是不可能通过教学完全获得的。因此,学校应拓宽思路,通过定期调配附属医院的力量来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邀请医生或护理人员讲授实际临床病例的处理,拓展学生知识面。不仅要引进来,学校的实验教师还要走出去。制定实验教师定期到医院见习机制,如利用每个寒暑假让各个学科的实验教师见习或参与医院临床一线工作,增加临床经验,丰富临床知识。通过这些举措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教师配置体系,使实验教师既有多样的教学方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达到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目的。

对于医学院校教师队伍来说,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应包括教学科研队伍和教学辅助队伍,二者缺一不可。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普遍重视前一支队伍的建设,容易忽视后一支队伍的建设。而一名优秀的医疗卫生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更要有精湛的操作技能,因此,学校要建设好教学科研队伍和辅助队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这样学校教学工作前进的步伐才能更加稳健,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陈孔亮,郑启明,马广智.构建创新型的高校实验技术队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0):157-158.

[2]管军军,杨国浩,王金水,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现状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8):110-111.

[3]林明河,贾延江.转变观念,加强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8):1-5.

生殖医学中心设计 篇5

关键词:生殖医学中心;空气处理机组;精密减压阀;VOC

一、工程概况

上海仁济北院位于上海市巨野路灵山路区域,占地面积6667m2,总建筑面积约1749m2,整体建筑地下2层、地上6层。

六层的生殖医学中心设计,参照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卫科教发[]176号)、《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及其他相关规范。

平面布局主要考虑各功能室之间的毗邻、方便操作者之间的交流和行走路线最短,最终形成以胚胎培养室为中心、其他功能室毗邻胚胎培养室的布局方式。

目前,生殖医学中心较常采用的是以取卵室、移植室和胚胎培养室三者之间构成的“品”字形结构(图1)。

根据现有建筑平面布局,结合各中心的实际需求,在本设计方案中,为使生殖医学中心的整体布局和流程趋于科学、合理,更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经济性和灵活性,特将平面布局设置为图2所示。

该中心配置3间手术室(1间取卵室、2间移植室),由于取卵室面积较大,当患者较多时可以考虑两台手术同时进行;病休室按14床设计,内设卫生间,并设1间VIP病休室方便有特殊需求的患者;两个病休室之间设立监护站;配置1间精处理室和3间取精室,其中1间可用于穿刺取精;配置2间胚胎培养室,方便培养箱的维护保养及实验室的消毒,实验室人员也可分组工作;配置1间冻融室和1间液氮存储室。

二、装饰装修

建筑装饰应遵循不产生挥发性有毒气体、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

洁净区范围内与空气直接接触的外露材料不应使用木材和石膏。

(一)墙面

洁净区域采用50mm厚中空玻镁彩钢板配套铝合金喷塑型材,此种金属面玻镁夹芯板的防火等级为A级,彩钢板墙面与地面、墙面与墙面的交接处采用半径50mm的环氧树脂喷塑铝合金圆弧处理。

彩钢板拼缝做密封处理,密封硅胶可选用医用密封胶,不产生挥发性的有毒气体。

彩钢板表面涂层、圆弧环氧树脂喷涂材料和拼缝密封材料均具有抗静电性能,可防止有害颗粒被吸附到墙体表面。

非洁净区使用环保、抗菌的水性涂料,涂刷后形成的漆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与耐腐蚀性。

(二)顶面

洁净区域的顶面用材同墙面,非洁净区域顶面采用600mm×600mm×0.8mm铝扣板,配可上人龙骨。

(三)地面

污洗间、辅料间、库房、卫生间和气瓶间等区域地面采用1.5mm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作防水处理后,铺贴300mm×300mm的防滑地砖。

除上述区域外,其他区域采用复合胶地板,即无毒无味、抗静电、抗菌、耐磨、有较好隔声效果的同质透心PVC卷材,厚度2mm,配原厂同色焊条。

PVC卷材主要指标:单位重量≤3100g/m2,表面采用聚氨酯(PUR)处理,耐磨等级不小于P级。

(四)门

洁净区域的手动平开门采用铝合金门框、不锈钢锁具、进口品牌闭门器,门体采用铝蜂窝夹芯彩钢板。

医用感应式电动趟门具有脚感应、电动、手动3种开启方式,带延时关闭功能,运行速度可作调校,门自由通过尺寸不小于1500 mm×2100mm,取卵室和移植室门头盖上需有“手术中”指示灯。

门体采用胶合板面贴防火板制作,铝合金包边,带观察窗,配套不锈钢门套。

取卵室和移植室基本装备配置如表1所示。

三、空调通风

净化空调系统气流组织和系统部件、材料的选择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净化室内具体设计参数见表2。

在本次设计中将空调机组设置在六层屋面上,生殖中心净化区域共设置4套恒温恒湿空气处理机组,净化空调系统分区见表3,其中每个培养室均置两套恒温恒湿空气处理机组,两套机组互为备用,机组为24小时常开机组,确保室内温湿度达到要求。

由于我国大气污染严重,过滤膜极易被阻塞,为更好地保护高效过滤器,集中设置1套新风过滤箱为4套恒温恒湿空气处理机组提供新风,并在每个新风支管上安装定风量阀,满足卫生要求和正压要求。

4套恒温恒湿空调机组的功能段包括:新回风混合段――初效过滤段G4――表冷段――电加热段――电极式加湿段――风机段――活性炭过滤段――中效过滤段F8――出风段;新风过滤机组的功能段为:进风段――初效过滤段G4――中效过滤段F8――风机段――亚高效过滤段H10――出风段。

由于大楼已有风冷热泵机组的能力未考虑六层生殖中心净化室所需的空调负荷,生殖中心净化区域设置1套常年制冷型风冷冷水主机,为4套空气处理机组提供冷冻水,制冷量为165kW,水泵两套,一用一备。

非洁净辅房区域采用嵌入式风机盘管+新风的空调形式,共用一台新风机组集中送新风,风机盘管和新风处理机组的冷热源取自医院已有的冷热水系统。

卡式盘管自带冷凝水提升泵,避免因排水不畅引起的滴水、漏水情况。

合理的气流组织形式是达到空气洁净度的一个必备条件,千级、万级洁净房间采用上送风侧下回风的气流组织形式,十万级辅助房间采用上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形式。

室内回风由回风口(可调风量回风口,附中效滤网)通过回风管道系统回到空气处理机的新回风混合段,混合后的空气经空调机组进行过滤、热湿处理后,由送风风机加压送风,通过顶板上装设的高效送风口进入室内。

经过不断的调节和稀释,使洁净室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洁净室的洁净等级及压力梯度等综合指标的要求。

此外,取精室、污洗间、取卵室、移植室、培养室均设排风装置。

四、空调设备自控系统 空调机组自控采用进口自动控制系统。

每台空气处理机组设计独立的控制系统,并预留楼宇自动控制中心远程控制接口,便于大楼中央控制。

控制采用空调机房就地控制+洁净室内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另外控制系统增加远程报警功能,实验室温度出现异常时,可通过手机短信远程报警;空调机组突然停机,可用手机短信远程报警。

五、配电、用电设施

生殖中心的供电系统采用TN-S系统结构模式、等电位连接及专用接地方式,从大楼配电房引来双回路接至配电总箱,一用一备,末端自动切换,双电源进线由甲方完成。

照明、动力配电总箱的后级分箱进线及后支回路选用ZR-YJV、WDZCN-BYJ或ZRBV阻燃型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其中应急照明回路选用耐火导线NH-BV2.5,采用桥架或KBG穿线管敷设。

生殖中心所有灯具均采用嵌入式安装。

洁净区采用嵌入式洁净气密封灯盘,非净化区域采用嵌入式格栅灯盘、圆形吸顶灯等;胚胎培养室安装调光灯,调光灯均匀布置。

为确保培养室内培养箱的连续供电,另设UPS不间断电源,电池寿命不少于6年(25度环境),频率与输入市电同步,零中断转换时间,三相输入380V/三相输出380V。

六、医用气体

取卵室、移植室、病休室墙体设备带上设置氧气、负压吸引终端各一个,氧气、负压吸引引至六层气体管井,并预留总阀门。

氧气、负压吸引管道与大楼原有供气系统管材一致(铜管)。

培养箱所用的二氧化碳气体、氮气和混合气均采用钢瓶供气,钢瓶放置在气瓶间。

气瓶间内设二氧化碳、氮气和混合气各一组数显式自动切换汇流排,每组汇流排为4×4个钢瓶。

控制系统根据压差自动由将近耗尽的气瓶组切换至备用气瓶组,供气不会中断,气压亦不会下降;汇流排装有压力表、指示灯及警报系统,可显示系统工作状态,并提醒管理人员更换空瓶;气瓶间设置远程报警系统,气体欠压时手机短信通知、报警。

培养箱的供气采用配气柜的方式,配气柜内设置二次减压阀和压力表,便于调节、检修、美观。

培养箱的气体压力可单独调节,末端精密减压阀采用日本进口品牌。

二氧化碳、氮气和混合气管道采用卫生级316不锈钢管。

七、VOC控制

目前最常见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等,由于它们种类繁多,单个组分的浓度低,常用总VOC(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TVOC)表示室内的VOC总量。

TVOCs是衡量室内空气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一个IVF实验室中,如果VOCs的含量处在一个较高水平,将导致胚胎生长迟缓,甚至生长不到囊胚阶段。

在生殖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控制和降低VOC的浓度将有助于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浓度限量参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中的相关规定,见表4。

此工程中,为把VOC的浓度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每台空气处理机组中均安装活性炭过滤器,依靠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降低空气中VOC浓度;

系统中的每片高效过滤器在运至施工场地之前,均在40℃左右的高温烘房中烘烤3~4小时,并储存于通风良好的仓库内约一周时间,使胶水和玻纤中的VOC尽可能挥发出去;

在每台空气处理机组的送风总管上加设高压静电灭菌装置,高压静电灭菌装置采用蜂窝模块结构,厚度不小于200mm,可吸入颗粒物净化率大于90%,空气细菌净化率大于90%,能有效去除有害气体,以达到除尘、灭菌、消毒、去味等净化处理的效果。

可长期反复清洗使用,该装置与风机联动,实现智能工作。

八、结束语

医学院校实验中心 篇6

摘要:本文探讨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理念,研究以教育目标为指导,依据教学大纲,对化学实验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旨在实现实验教学方式的转变与突破,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关键词:化学实验 医学院校 制作与应用

化学是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化学发展史,应该说化学离不开化学实验,实验与理论在化学教学与研究中相互依赖、相互促进。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诚如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学家戴安邦教授所言:“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教育技术的运用,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在化学实验教学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习多媒体制作技术,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达到实验教学最优化。本文以我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应用为例,探讨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理念

(一)体现职业教育目标

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其内涵包括综合素质的培养,职业技能的掌握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我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重视校企合作,突出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依据教育目标,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化学教研室对化学课程进行研究,构建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改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突显职业教育特色,考虑了市场需求与职业教育的衔接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二)反映主体性教学

主体性教学是指培养和发挥人的主体性,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师生共同参与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观。教学的主体不仅是教师,还包括学生。主体性教学的根本是关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双向互动。不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化的实验教学中,我们都应该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使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只有注重实验教学课件的互动性,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之目的。在实验内容选取、脚本编写、素材的利用、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反馈等环节,我们听取行业专家、学生的建议,让学生全程参与。比如,我们鼓励学生搜集、整理课件素材,对课件的互动性提出意见,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因学生提议,我们制作了爆炸实验,让学生进行虚拟爆炸演示。

(三)注意基本原则

实验教学课件制作要注意教育性与互动性相结合,既要遵循学科教学规律,紧扣教学大纲,充分表达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又要体现交互性的特点,满足人机交互,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需要。此外,还要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实验室等教学环境,动画或视频实验,教学内容准确真实。实验教学课件设计新颖,画面美观,媒体组合和谐,使教学内容得到生动地展示。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

(一)编写脚本与收集素材

脚本是课件设计制作的基础,编写脚本首先,要对化学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操作技能训练、验证性实验、实验设计三大模块。其次,编写脚本必须结合多媒体表达的特点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甚至细节进行详细地描写,突出重点,解析难点。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收集化学实验素材,如化学器皿图片或动画。再利用相应的软件,自己制作实验课件。

多媒体课件脚本实例:尿素熔点的测定:

a.实验目的(文本)b.实验原理(文本)c.实验仪器和试剂(图片)d.实验步骤:仪器组装(文本与动画,学生互动),样品填充(学生实验视频),粗测熔点、精测熔点(动画),拆卸装置(文本与动画)e.注意事项(学生实验视频)f.结果与讨论(文本)。

(二)制作软件

Authorware、Directorx等是强大的媒体组合工具,能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地组合起来,并具有丰富的交互功能,适用于各种素材准备好的后期组合。

1.课件的模板制作。采用以PowerPoint制作出的PPT为基础模板,使用方便,制作简单,展示教学文本清晰。制作精良的PPT,要求字不宜多,字体不宜小,图表清楚,图文相配,层次明晰,装饰适度,色比鲜明。如在文字编排设计方面,常用字体为宋体、楷体、黑体等,字体大小的选择一般使用24号或28号,每一幕的文字不能过密或过疏。

2.图片处理。使用Photoshop处理和设计图片。Photoshop制作一些特殊效果的图片或修饰图片。Chemwindows、Chemdraw和isisdrow化学专用软件进行分子结构和方程式的表达。化学超级助手也能直接提供仪器图片,能够导入到Flash中。3D分子结构模型,如甲烷的正四面体模型,可通过ChemSketch5.0的附件得到。

3.动画制作。我们选择的是Flash mx2008以及Chemoffice中的Chem3D Utra8.0等软件制作化学实验动画。如银镜反应,在化学超级助手中选取所需化学仪器图形,设计若干场景,利用补间动画,加之按钮,一步步完成实验演示,生成swf或gif文件。

4.视频制作。仪器分析教学中,贵重仪器的结构和使用,学生在医院药厂实习实训过程,教师都要有心录制影像。利用软件将教学录像转换成mpeg、wma视频文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影片,学生往往饶有兴趣地观看。

(三)多媒体课件应用

制作的化学多媒体实验课件在我校2012级助产、医学检验、药学专业试用。根据学生反馈意见,我们进一步完善了课件内容。2013年在全校各专业推广使用化学多媒体实验课件,获得校内外同行、专家和学生的好评。另外,化学多媒体实验课件借助化学精品课程网站得以展示。问卷调查2013级学生200人,发放试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学生对实验教学课件认可度较高,90%以上学生认为能激发学习兴趣。78%学生对课件的交互性不满意。多数学生对药厂、医院见习实习录像资料最满意。而部分学生认为化学多媒体实验课件仍然无法替代师生在实验室环境下的真实操作,动手实验才是关键。

三、结语

化学多媒体实验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手段之一,这种教学方法能模拟化学反应和现象,使实验内容形象逼真,尤其是可以虚拟一些有毒、有危险的化学药品与化学实验,使学生便于掌握和理解。但是,它不能代替教师的亲自示范和学生操作。而传统实验教学也有弊病,如形式单一,教师演示实验时,学生容易围观,造成有些学生看不到或教师不能把控场面等问题。只有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实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方能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省级课题“医学院校化学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JXJG-12-29-1]。

作者简介:

李朝晖(1980— ),男,江西广丰人,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化学讲师,从事《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等学科教学和反应机理研究。

医学院校实验中心 篇7

一、加强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高等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普遍存在一下特点:

1.自从1998年高考扩招以来, 各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例如本校药学专业从2002年的2个班级 (60人为一个班) 已扩大到现在的6个班级, 而实验室还是原来的那么几间, 增加得非常有限。

2.化学实验课一般均是大一新生刚进学校首先接触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 这些学生来自全省各地, 也招一些省外的学生, 生源基础有一定的差异, 化学基础参差不齐, 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困难。

3.化学实验室包含有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 各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与日常运行的管理也是一门大学问。加上实验试剂品种繁多, 很多危险化学品有毒、高污染, 有的试剂甚至有致癌的危险, 因此给实验管理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化学实验室管理的措施

基于学校化学实验室的特点和现状, 对化学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 化学实验室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建立

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和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主要平台, 为了更规范地管理化学实验室, 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措施和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教育厅和学校有关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及时制定化学实验室管理规定, 主要包括精密仪器室使用规程, 天平室使用规程、综合实验室使用规程以及使用有毒、高污染和腐蚀性强的危险化学品使用规范等。

规范化学实验室工作和建立可行的完善的管理制度, 充分调动师生的实验积极性, 使学生实验及教师科研的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真正做到依法按章进行化学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工作, 提高化学实验室良性高效运作, 为教学和科研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 落实责任体制。

建立以校、部、化学实验室三级管理模式, 将安全生产工作分解到各级部门, 专人落实, 专人负责, 有各级领导监督, 有使用记录, 并有应急预案。

2. 深化专项管理。

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具有腐蚀性、有毒、致癌等危险品, 对危险品要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即从购买、使用、回收处置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要专人管理, 本校的基础医学部的领导安全意识较强, 定期进行检查, 每个学期还进行实验室安全隐患应急处理的演练, 指导管理人员不断地完善危险品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以及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等。

(二) 科学组织化学实验、优化实验安排

本校共有四间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1、化学实验室2、化学实验室3、化学实验室4) , 前2间实验室主要安排无机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 后2间主要安排分析化学实验, 精密实验室三间 (包含一个分析天平及电子天平室一个、分光度计一个及各型号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各型号的酸度计以及旋光仪、折光仪等仪器室一个) , 综合实验室 (主要是教师科研工作) 一间, 实验准备室兼试剂存放室一间, 化学危险品存放室一间。每个学期每个实验室基本要进行药学专业、医学检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二十多个小班 (30人为一个班) , 各专业开出的实验内容、实验课时数、实验节数、试验进度均不一致, 故化学实验室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 协调好任课教师、实验班次、实验进度等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三) 加强化学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1. 精密仪器室的日常管理:

化学实验室涉及的仪器设备品种繁多, 主要包括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分析天平、电子天平、折光仪、旋光仪等, 这些仪器使用率高, 实验管理人员要定时经常性的做检查工作, 万一发现有异常情况等问题要及时的规范处理, 及时保养、及时维修保证各仪器时常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带教老师在实验前要进行预试验, 是保证上好实验课的前提。

2.

一些平时经常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例如试管、烧杯、量筒、三角漏斗、三角烧瓶、酒精灯、容量瓶、滴定管、滴管、试剂瓶、移液管、比色管、刻度吸量管、熔点测定管、蒸馏瓶、各蒸馏管等, 这些玻璃仪器又多又杂, 每个实验抽屉里都要配备好, 要求学生第一次实验前全部配备好, 有破损的及时调换, 平时学生实验课时要密切注意动静, 一发生破损的情况及时登记并作适当的赔偿等。

(四) 实验准备工作的日常管理

我校化学实验室有化学实验技术员一名, 负责三门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以及日常各实验室的管理等工作, 虽然有临时的几位勤工俭学的学生做一些零碎的准备工作, 但因为做实验的班级多, 工作量还是非常大的, 两个学期的实验都有安排, 故教师的预实验工作一定要自己亲自来完成,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试剂是否失效、试剂的配制是否合理等, 对学生实验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五) 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1. 利用课堂教育, 渗透环保意识。

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 化学实验是实施绿色化学的有效的教学形式。根本目的是要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 对实验中产生的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 以前很少进行处理, 学生也没有环保意识, 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液直接倒入水槽, 废渣直接倒入簸箕, 这些三废有的有毒、有害等成分, 有的还含有剧毒物、致癌物等, 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排放, 就会污染周边的水质、土壤, 对人们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 也严重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 并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对实验教学的力度的加大, 学生实验的次数成倍增加, 如不及时采取的应对措施, 其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2.

正确处理三废, 培养环保意识%因为酸和碱在化学实验中使用一直较频繁, 用量又相对的较大, 鉴于这种情况, 让实验管理人员专门准备回收瓶, 学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酸、废碱分别倒入回收瓶, 实验员再集中进行处理, 一般用中和法法使其PH值达到接近中性为止, 后再进行排放到下水道。而对待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对无毒的气体, 就采取直接通过通风设施排放, 对于有毒害的气体, 针对不同的性质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 对于碱性的气体 (如氨) 可用回收的废酸进行吸收中和处理, 对于酸性的气体 (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等) 同样可用回收的废碱进行中和吸收处理, 即一切按照回收废液的化学性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 最大程度的保证周围环境不被污染。

3. 积极推广微型实验。

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 尽量用最少的试剂, 即使用常规化学试剂的十分之一的用量或更少来做得实验方法, 是常规实验的简单的微型化。尽可能用小剂量的化学试剂是微型化学实验的核心, 不仅仅可以保护环境, 而且为学校省下了不少的开销, 当然前提是能达到实验的目的, 真的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4.

实现实验过程污染物的零排放%在化学实验中, 对部分实验综合起来, 从实验技术、方法、仪器的使用进行重新的设计, 将三门化学中有关的2个或2个以上的实验进行组合, 让前面的实验的产物成为后面实验或下一轮实验的原材料, 这样既避免一些有毒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 还可以节约实验用的试剂和缩短实验的时间。同时能够使学生获奖所学的知识与实验的后处理有机的结合起来, 用绿色化学的理念来指导实验, 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

三、结语

1.在新的形势下, 面对医学院校实验室将不断地扩大, 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难度会不断地加大的特点, 制定相关安全管理规范, 特别是对实验室危险品的规范管理, 推动实验室安全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提高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已经成为必然。

2.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明确了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具体实践内容。

3.参照国家相关的标准, 明确化学实验室对危险品以及对实验过程中对三废的处理要求, 加强对危险品的使用和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 成为学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品规范化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宋玉.浅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20 (5) .

[2]宋彬妤.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 (6) .

[3]刘桂艳, 张喜刚.实验室危险仪器设备安全规范化管理, 2011, 30 (5) .

[4]王金玲, 谢劲松.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科学管理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 (3) .

[5]罗一帆, 汤又文.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26 (4) .

[6]刘锡建, 除箐利.化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探索[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9, 26 (5) .

医学院校实验中心 篇8

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首先, 实验教师完成前期实验的准备工作, 教师再讲解某个实验的实验原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 沿袭了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法, 其内容偏重于对课堂理论的验证, 忽略了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素质。

(一) 对生物化学实验重视不够

教师和学生对实验课程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对实验课程不够积极, 且实验整体设计缺乏系统性, 实验课程教学明显落后于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内容多数侧重于让学生理解基本理论和知识, 忽略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二) 实验场地和设备不足

我校的生物化学实验授课对象包括护理专业专科学生每年2000多名, 临床专业专科生每年1000多名,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每年100名, 中医专业150名。实验室不能满足扩招后的需要, 现在正在新建另外的基础实验教学楼。另外, 高级的生物化学实验设备价格昂贵, 维护条件苛刻, 使用成本较高, 限制了实验项目的开出和实验质量。例如, 紫外分光光度计只有三台, 缺乏紫外扫描紫外仪, 凝胶成像系统只有一套, 核酸电泳仪和蛋白电泳仪各只有一套, PCR仪只有2台, 氨基酸分析仪也只有一套, 如果这些仪器在实验运行中损坏, 实验将无法进行下去。

(三) 教学与教材不统一

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 教学与教材时有不统一。目前, 生物化学实验教材版本众多, 如李慧芳主编的《生物化学实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 黄建华等人主编《生物化学实验》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等, 因作者想法和思路的不同, 表现在教材中的整体设计路线和章节设置也会不同, 但不同的授课教师根据个人喜好选用不同的教材, 使得学校购买的教材经常改变。在教学中,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习惯的教学模式, 倘若教师的教学安排与教材知识点不协调, 学生就不能在教材的相应章节中找到学习的知识点。

(四) 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模式陈旧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验证性实验, 很多实验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含量, 例如,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血液中血糖的含量测定、紫外吸收法测定核酸的含量、血液中转氨酶的活性测定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和机械操作, 学生不必思考就能完成实验, 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缺乏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设置, 这样使用的仪器比较单一, 大中型仪器使用较少, 对学生熟悉大中型仪器的使用不利, 也不能够有效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思考, 缺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案

(一) 实验课程的设置与改革

在实验教学中, 现代教师应抛弃传统落后的理论教学为主, 实验教学为辅的观念, 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先进理念,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式的学习。

鉴于大一新生生物学、医学基础知识薄弱, 我们在培养方案里尝试开设基础生物实验课程, 补充新生的生物学、医学基础知识, 基础生物实验包含部分生物化学实验。对于这门课程, 学校也细化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将实验课从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 进行独立教学, 客观上有助于强化实验教学的功能。已有的结果表明, 本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和设置卓有成效, 是医学院校实验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二) 改革实验内容, 设置合适的实验项目

当前的实验课程进度表安排基本上参考理论课程的进度, 与理论课程的进度稍晚, 这样会出现实验课程安排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综合性的后果。实验项目设置的顺序应按由浅及深, 循序渐进的原则, 使各模块安排更优化, 实验类型更合理, 不同的专业开设的实验项目应不同, 有侧重点, 甚至可以考虑完成理论教学后再进行实验教学。

作为实验教学的深化, 我们考虑实验项目开设的时候, 在保证开出基础的实验项目同时, 结合授课教师的科研工作, 尝试将深入的实验内容渗透到实验课教学中, 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应该会收到学生的欢迎。教师的科研工作属于原创性的, 当开出这些研究性实验, 将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同时会增强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教师的部分科研工作也相应完成, 取得双赢。将高等医学实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这种教学模式在学校实验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学生的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 教材的选择和编写

医学生物化学发展迅速, 为适应学科及教学的发展, 实验教学人员每五年需重新修订教学大纲, 并对实验项目进行修改和补充, 及时更新知识和新方法。我们生物化学教研室已完成了适合医学专科专业教学需要的实验教材编写。教师通过参编实验教材, 将进一步加深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 且更有利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四) 优化教学方法, 增强教学效果

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 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抛弃传统落后的“注入”式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习兴趣, 营造出高效率、高质量的实验课。通过实施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前首先要求学生预习实验, 标记问题, 思考并记录实验操作时可能有哪些注意事项, 教师开始分析实验时, 对一些关键的地方通过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怎么进行操作, 操作中应该怎么做,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等。这些方面不能直接讲解给学生, 逐个启发学生让他们思考, 这些问题在操作中应该怎么解决。实验结束后, 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 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以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我们还发现, 多媒体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培养颇有帮助。利用多媒体教学, 实验操作能够更清晰、直观, 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效果明显。多媒体教学还能规范实验操作, 明显减少实验错误, 实验误差也明显降低, 这样既使实验教学方法和模式更丰富, 又补充了实验教学, 实践表明成效明显。

(五) 完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

以综合检验学生实验素养和动手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为出发点, 摒弃几十年来一直实行的落后的以考核实验报告为主的评价方式。学生的实验成绩由平时成绩 (出勤率占20%、实验操作过程占30%和实验报告占10%) 加期末实验技能考试 (占40%) 组成, 改变传统的期末实验技能考试占主导的考核评价体系, 使实验操作过程与期末实验技能考试并重。

出勤率是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考察一个学生对实验持有的态度和重视程度, “态度决定一切!”。因此, 我们认为出勤率占总成绩的20%比较合理。在进行实验的时候,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规范学生的操作, 指导实验, 对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这是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大头部分, 占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重点考察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部分, 对于分析独特或有创新思维的学生, 实验报告应加分, 鉴于实验报告是学生已完成实验之后所作, 只占总成绩的10%。在期末实验技能考试时,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实验操作, 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实验结果与预期误差不能太大。操作内容不能太单一, 必须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实验;既要考察学生对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 又包括动手实践技能。把综合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能力作为重点, 要求他们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期末实验技能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 也是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重点。

综上所述, 对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师来说有更高的要求, 教师应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探索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 使目前学生的高分低能、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逐步转变, 重视实验教学, 使之与理论教学平齐。并借助多媒体实验教学等手段, 探讨实验教学课程改革, 努力探索出一套适合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体系的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够深入推动我国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发展, 最终提高生物化学实验学科教育教学水平。

摘要: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本文总结了当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案, 包括对实验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改革实验内容, 优化实验项目;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优化教学方法, 增强教学效果;完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医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梁亦龙, 谢永芳.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室科学, 2008, (1) :43-44.

[2]张俊杰, 贾长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 (9) :114-116.

[3]袁思霓, 许本波.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08, (15) :12-13.

[4]常怀普, 徐水.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6) :222-223.

医学院校实验中心 篇9

(1) 对人的管理。

实验室对人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实验室管理和教研人员, 实验室可采取分层、分责任的管理方式, 由高级实验师主管总体工作, 实验师和助理实验师辅助工作, 主要负责教学相关准备工作, 包括标本制备、教室安排、实验物资管理、医学教学等常规工作。由于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教学的工作主体, 每个人员负责多个班级或小组的教学管理任务, 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聘用辅助工作人员。另外, 为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 改变以往实验室为辅的状况,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在晋升中优先考虑实验室人员。

(2) 对物的管理。

对物的管理主要是对实验室和实验室内标本、器具的管理。将实验室合理配置, 统一管理, 提高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系统安排实验室的类别, 比如供系统解剖教学研究的实验室集中在一块统一管理, 供局部解剖教学研究的实验室集中在一块管理。针对不同专业和课程的班级或小组, 在实验室的使用管理上采取相应制度, 保证使用效率。另外, 针对实验室特点, 每间实验室配置一定量的排气扇等以确保实验室环境。

2. 提高实验室教学管理水平的建议

(1) 标准化实验室的标本建设。

临床实验室建设的要求较高, 首先必须具备基础的各类教学标本, 其次还需有足够数量的、较高质量的实验室设备。临床解剖教学的特殊性要求实验室必须具有足够的标本, 无论何种教学手段都离不开标本。标准实验室的建设要求能够满足各临床学科的实践操作需求, 必须制作精良且形成一定规模。处理具体的标本之外, 由于有些学科中某些环节对结构细节要求较高, 所以还需具备一定数量的、高标准的模型供学科教学使用。形态逼真、色彩鲜艳、层次分明、标识明确的模型与标本一样能在解剖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有助于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增加理解和记忆, 使学生建立深刻印象。因此挂图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建立多媒体网络解剖学实验室。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教学的需求,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临床学院实验室教学实现多媒体教学、数字化教学同样也是教学发展的趋势。传统教学方法对标本的依赖性很强, 通过对标本的演示教学可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果在实验室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计算机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使用大量的动画、动态效果演示, 可以解决传统实验室教学中某些细节不能肉眼观测到的问题, 有利于学生提高理性认识。

(3)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 保证实验室教学的质量。

相比其他理论、科研等教学, 实验室教学具有自身特点, 通过一定的实验方式可使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知识, 并通过实验室教学掌握理论课堂演示不到的知识及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研究技术, 树立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求知理念。另外从教师的方向出发, 对实验室人员的管理需持续严格, 要求老师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 组织学生实验活动,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4) 包干负责, 管理实验室。

临床实验室建设完善、投入使用以后, 实验室内标本和其他设施经过精心设计和规划, 都是十分有利于教学的, 所以每个实验室的管理都必须实行责任制, 要求每个实验室的负责人严格管理所属实验室, 杜绝人为破坏现象的出现, 对于正常损坏的标本或设施需由实验室负责人及时统计并申报添加。对于故意或者失误造成的损失必须承担一定责任。在每次实验室教学课开始前, 负责人必须明确告知学生的具体注意事项, 讲明如何爱护和保管实验室器材和标本, 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管理规范进行操作。在课时结束时, 需按照要求对使用过的器材和标本进行整体放置、清点, 以便下次实验准备。

3. 实验室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我校临床学院实验室建设近些年来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还需要不断充实实验室管理队伍和解剖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进一步优化实验室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 优化实验室环境。这些都是常规做法, 为确保实验室教学稳步发展, 引进多媒体教学和数字化教学成为实验室教学管理的一条优质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娟, 曹敏.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J].解剖学杂志, 2003 (21) .

[2]陈家强, 郭国荣, 李勇, 等.加强解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J].解剖学研究, 2007 (29) .

[3]傅晓燕.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之浅见[J].卫生职业教育, 2003 (21) .

医学院校实验中心 篇10

关键词:医学院校,虚拟,实验室,问题分析

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拟实验室可以给医学院校师生提供一个基于网络的平台, 师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实验现象, 并可通过虚拟软件系统自行设计探索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医学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对医学院校虚拟实验室建设的问题进行分析十分关键。

一、医学院校虚拟实验室建设的概况

(一) 虚拟实验室存在的客观因素

医学院校中, 传统医学实验教学的成本过高, 实验仪器设备的昂贵, 较高费用的实验材料如实验动物、模型及尸体的来源稀缺, 且单纯传统的实验教学形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限的教师资源带教、教学学时和场地的限制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 使得虚拟实验室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另一种辅助形式。

(二) 虚拟实验室系统的特点

虚拟实验室是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与传统机械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型实验教学方法。它可以通过多媒体模拟仿真技术在计算机屏幕上创造出模拟的实验仪器性能、实验条件和环境, 具有逼真的现实感, 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实验室的氛围。

(三) 虚拟实验系统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实验系统目前在教学中的运用比较普遍, 如虚拟三维人体解剖学展示系统使用虚拟三维技术实现人体解剖学标本演示;虚拟切片系统是将玻璃切片转化为数字化的切片图像, 建立起形态学实验虚拟切片库, 从而构建师生互动、图像共享、高效率的教学体系;医学虚拟仪器仿真教学系统构建医学虚拟仪器的操作环境, 通过鼠标、键盘实现人、机的互动;在线虚拟诊疗思维训练系统可面向中西医结合专业, 教师首先将自己掌握的实际患者的病情数据输入其中, 系统自动生成虚拟患者并进行分类管理。丰富了实验项目, 学生还可自由选择时间、地点, 可随时进入实验操作系统来操作, 只需要一个网络平台就可以通过虚拟实验演示或进行操作完成各种实验, 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思维空间和体验阶段, 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一个创新教学的机会, 弥补了教学上的不足。

二、医学院校虚拟实验室建设中的问题

(一) 教学理念落后, 实验室设备陈旧, 阻碍虚拟实验室的建设

现在很多医学院校在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上比较基础, 其实验设备依旧较陈旧, 特别是医学基础实验室。更加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及考试成绩的提高, 这种观念限制了虚拟实验室的建设。

(二) 实际教学过程中虚拟实验室不可以完全取代真实实验室

虚拟实验室建设是很有创新意义的一个项目, 虽然具有特别逼真的沉浸感, 使人身临其境, 可以提供现实中的氛围, 为学习医学、实践项目提供了好的环境, 但是也存在某些局限性, 如设备的参数和实物的参数有所差别, 缺乏真实实验中视、听、触全方位的教学体验, 这些是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所必需有的真实体验。另外, 在真实实验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这些都是虚拟实验所不具备的,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可以完全取代真实实验。所以一些院校在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两者之间选择后者, 限制了虚拟实验室建设的发展。

(三) 构建实验室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在进行实验室的构建过程中, 很多医学院校在构建技术上表现得还不够成熟。首先, 硬件部分。其远程客户端的开发技术还较为基础, 在脚本以及动态组件方面, 其服务器还无法较好的实现自动化。但是在大多数的实验室建设中, 其都采用Web服务器进行程序的处理。其次, 在虚拟现实的软件基础方面还较为薄弱。虚拟现实的要求较高, 其不仅对计算机基础有所涉及, 同时还对虚拟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很多高校在VR建模技术的应用时, 还不够完善, 这就很难实现三维图形的立体显示, 从而给实验室软件构建带来一定的障碍。由于医学虚拟实验软件的设计、开发者需要既懂计算机信息技术又懂医学专业才行, 使得软件课程的开发种类虽多, 仅是基于某一门课程实现, 且在某课程实验内容上有所限制。如何开发出某一类学科的虚拟实验通用模型, 实现基于此平台的二次开发, 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提高开发效率, 使之成为社会化的远程实验教学的产品。

三、医学院校虚拟实验建设的对策

更新教育观念, 与传统实验方法有效结合, 充分发挥虚拟实验室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先进的医学虚拟实验环境, 满足医学教学需求, 使参与者参与交互, 感到身临其境, 是设计和建立虚拟实验室的根本标准。系统基于Windows平台和Internet架构, 整体性、先进性、开放性、可拓展性是虚拟实验室系统设计的必然要求。二次开发与三维数据处理, 沉浸式立体显示, 六自由度实时交互, 力和触觉反馈以及立体音效输出, 是系统所具备的功能。系统主要由开发和渲染平台, 三维沉浸式显示系统, 三维交互系统和集中控制系统组成。

(一) 更新教育观念, 有效地建立虚拟实验教学中心

科学、合理地使用虚拟实验室, 给学生良好的思维空间, 使之与传统的实验有效结合,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特点量身建立学校特有的虚拟实验教学中心。

(二) 渲染平台以及开发

开发与渲染平台主要包括工作站以及虚拟现实软件平台两个部分。主要是指, 三维图像处理生成与处理系统, 兼备再次开发创作, 对整个虚拟现实的应用、处理, 起到核心的作用。这是建立教学模型和应用数据库的基础开发平台, 对其他子系统的运行起到连接和协调的作用。把握其他子系统的运行, 兼备开发、创新、运转的作用, 建立合适完整的教学模型。

(三) 六自由度实时交互系统

虚拟现实应用的最大价值和功能, 就是实时交互。实时交互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三维动画和多媒体的区别所在。虚拟外设作为人机交互的工具和实现手段在虚拟现实交互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六自由度交互系统, 计算机触觉反馈系统, 数据手套和位置跟踪器等, 是常见的几个部分。这些设备都将安装在工作站上, 供用户进行人和机器的交流与体验。

(四) 加强虚拟实验软件研发人员的合作

在进行医学虚拟实验软件设计、开发过程中, 可采取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与专业课程教师合作的形式。目前许多软件公司与高校联手开发实验软件。根据学科特点, 细致剖析实验的具体设计思路。了解实验的本身目的、原理、过程及特点等, 更重要的是分析实验难点, 要根据实验目的, 确定虚拟实验中需要制作的模型及其精细程度、交互和反馈环节, 从而确定进行问题情境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切入点。

四、结语

随着现在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医学的要求越来越高, 医学院校虚拟实验室建设十分关键, 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在进行医学院校虚拟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 应当从实际出发, 对建设虚拟实验室的资金以及建设环境进行充分的考虑, 做好平台开发以及三维系统的运转工作, 从而全面提升医学院校建设虚拟实验室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施维, 戚菁, 郭益冰, 等.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分子诊断实验教学的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 2014 (10) .

医学院校实验中心 篇11

关键词医学实验课;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实验总结;实验技能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75-2156(2009)04-0130-01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生命科学,实验课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搞好实验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能够使学生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理解、掌握、运用和验证所学的医学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帮助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本文仅就医学实验课的基本环节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医学教育质量谈一些粗略的看法。

1 实验课课前的准备工作

1.1 仔细检查和检验实验器材教师在实验前必须按照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内容的要求,检查实验器材、数量是否足够、是否完备,检验其性能是否良好,避免在实验中由于缺少某一器材或其性能不良而影响教学秩序和实验效果,避免学生对医学理论知识的误解。

1.2 做好预实验为了保证实验课的成功率和准确率,教师在课前必须按照文献或教材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认真做好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器材精密度、灵敏度和试剂纯度等问题,可能会使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由此,预实验可以找出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因素和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否则,实验课堂出现问题导致实验失败,会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混乱,甚至失去上实验课的意义和兴趣。因此,为了保证实验成功,无论教学任务多么繁重,都必须严格、准确地作好预实验。

1.3 科学安排实验程序,保证实验效果教师在实验课和理论课中同样起主导作用。如果没有周密的计划和科学的安排,就不能保证实验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课前应妥善安排实验课程序,应妥善安排实验各步骤时间的运用和分配。实验课前通知学生预习实验指导,对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器械、仪器,在课前要反复讲解它的使用方法及其使用的注意事项,较复杂的实验还要列出实验程序表。这样,不但能合理地利用时间,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认真搞好实验课课堂教学

2.1 必须保证实验课课堂纪律 良好的课堂纪律既能保证良好的实验效果,又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可以想象,在学生乱哄哄的课堂,是不可能获得理想效果的。所以,教师要严格物品使用制度和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实验室规则,特别是一些易燃、易爆、剧毒、限制药品及带电操作有人身危险的仪器,更要严格使用制度和操作规程,合理安排实验小组,指派有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协助教师抓好实验课秩序,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2.2 加强学生基本功和基础操作的训练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过硬的基本功和基本操作技能,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按实验规则规范化操作,操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严格性,养成严格和细微的教风。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操作必须规范化、程序化,必须以第一次实验课为起点,一开始就要严格地抓起来。尤其是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要随时纠正,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下课前要当堂总结,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表扬那些实际操作正规的小组或个人,逐渐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风。这样,有了良好的学风和教风,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和基本操作能力。

2.3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和实验中出现的每一种情况有敏锐的观察力,随时如实记录,然后进行科学周密分析,最后在有足够证据的前提下,作出合理的判断或结论,并让学生从理论方面进行讨论;对判断不正确的实验,不准确的小组或个人,要求学生及时总结找出原因。对与理论或常规不符的现象,不要轻易加以否定,更不能责罚学生,如几个人同时出现异常,而学生操作又规范,那么教师应引导并协助学生解释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2.4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切为学生包办,防止学生照抄照搬,要尽量让学生独立操作,但不应使学生孤军作战,应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的能力。另外,要定期抽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时了解学生独立操作和完成实验的情况,对操作生疏不规范的学生应帮助他们加强基本功训练,同时纠正学生中不重视实验和不亲自动手操作的懒隋思想,使学生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

3做好实验总结

医学院校实验中心 篇12

1 实验耗材库房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验耗材的消耗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而实验教学用耗材因其消耗量大,品种多,实验的互相交叉,再加上领用的时间长,实验耗材库房管理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1 领用登记的不准确

实验耗材因其消耗量大,品种多,以往都是以瓶、盒、个等单位数来登记领用量的,因不可能都是整瓶、整盒消耗,故难以保证领用量的准确性。

1.2 领用耗材的随意性

领用人常因实验耗材种类多、工作繁忙以及每学期学生人数的不同等原因,仅凭经验领取,很难做到一次领用的准确性,因而导致少领、漏领、多领、错领,给自身和库房增加了工作量。

1.3 发放实验耗材的盲目性

因库房保管员没有掌握实验耗材的消耗情况,只能根据领用人的登记来发放,造成发放的盲目性。

1.4 实验耗材计划的不合理性

正是由于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在制定实验耗材计划时难以做到准确与合理,甚至会影响实验的正常进行。

2 实验耗材零库存管理的意义

零库存起源于日本的丰田公司[1],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尽量降低库存直至使库存为零,实现按需供应,实行合理配送[2],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目的。它作为一种先进的库存管理方式,广泛应用于营销、物流等各个行业。对医学院校实验耗材来说,零库存是指药品、试剂、器材、实验动物等在采购、配送环节中处于周转的状态,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是直接配送到教研室和科研人员,存货的库存量为零。零库存可以免去仓库租赁费、管理费、工人工资等各项仓库费用,大大降低成本[3];零库存可以避免由于技术进步或者个人偏好的改变而造成的库存积压,例如计算机保护屏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比较流行,几乎所有的办公计算机都装上了保护屏。但随着电脑的广泛普及和更新,特别是液晶显示器的问世,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悄悄发生了变化,这种计算机保护屏现在几乎无处可寻,这就是由于技术进步而导致的人们消费偏好的改变,零库存可以完全避免由于这一部分原因而引起的库存积压。零库存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库存物资即使没有积压也要占用资金,任何资金都有使用成本,若不购买库存物资则可以进行其他的投资理财,即使不进行投资理财,放在银行也会产生利息,对于库存物资较多的单位,库存物资所占用的资金能产生的利息也相当可观,零库存还可以避免由于盗窃、保管及发送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库存物资毁损缺失。

3 实验耗材零库存的实施方法和实施效果

3.1 实验耗材零库存的实施方法

各部、系、教研室在学期末根据教务处的课程安排,向教保处上报下学期所需实验耗材,并按要求填写实验耗材需求计划表,包括耗材品名、规格、数量、使用日期、实验内容、实验班级、实验人数等具体内容。教保处核实汇总后报部门领导审批后集中采购。实验耗材的采购一般采取集体谈判采购和集中招标采购2种方式,对大宗实验耗材或单项年消耗在10万元以上者采用招标的形式采购,对小批量和零散的耗材采用集体谈判采购的方式[4]。确定商家后,要求商家在各单位列出的使用日期前2周将耗材直接配送至使用单位,并由使用单位签收,教保处凭签收条与商家结算。这样就达到了教保处实验耗材零库存的要求,改变了以往“计划→采购→入库→请领审核→出库”的繁琐途径。

3.2 实验耗材零库存的实施效果

实验耗材零库存管理方案的实施使教保处的实验耗材库存一项为零,减少了库房管理人员数量,减轻了库房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按需进货避免了盲目性,减少了积压浪费[5]。以往的不断进货出货中,没有了解实际运行流通规律,管理人员疲于应付订货、做账、清点,由于库存量大,品种规格多,有时需要加班清点,甚至动员全体人员参加才能应付。许多因素决定着实验耗材零库存管理方案实现的可能性,但最主要的应当强调与教学科研一线老师的配合,及时了解教研室需求情况,必要时有些特殊规格、品种的耗材可以让专门人员领取保管,这样可以提高耗材供应的及时性,降低教保处大库房的库存。

4 实验耗材零库存管理的制度保障和环境支持

4.1 实验耗材零库存管理的制度保障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验耗材管理办法,如:“高值实验耗材管理办法”、“一次性实验耗材管理规定”、“实验耗材发放和领用管理办法”等。同时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网络,应成立医学院校实验耗材管理委员会,对耗材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决策、技术问题进行论证、评价和审核。高值耗材由于品种多、规格复杂,都应采取零库存或科室级库存或“局部零库存”[6]。为加强实验耗材的使用监督,做到公开、公正,我们要求教研室填写并保存高值耗材的使用明细清单,加强对教研室药品耗材库房的检查监督。实验室药品耗材库房所提供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实验项目成本的核算,本学期试剂消耗量的准确性和下学期试剂消耗量的预知性是教研室药品库房进行有效管理的2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把实验耗材零库存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切切实实地溶入到实验耗材管理的工作中,规范采购、管理,使实验耗材更加合理地为实验教学及科研服务。

4.2 实验耗材零库存管理的环境支持

实验耗材买方市场的存在是实施零库存的首要条件。当医学院校教学保障管理者觉得有必要实施零库存管理时,实验耗材供应链的上游许多医药公司和试剂器材厂早已开始零库存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医学院校所采购的许多实验耗材都是这些公司接单后临时采购回来再转给院校的。而且供应链系统是一个有机体,只有管理好各个衔接点,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流畅的采购供应体系,才能降低库存[7]。因此,实验耗材要实施零库存管理,就必须加强实验耗材供应商管理。必须选择物流系统完善、送货及时、供应充足的供货商,并协调好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8]。要注重人员变动对实验耗材零库存管理的影响[9],防止零库存链系统的断裂。

5 结语

零库存就是借助现有传媒、交通手段,利用相关的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存储单元,最大程度减少本单元物资存储,极大提高资金效益达到最大效益的发挥手段[10]。零库存是有充分社会保障前提下的一种特殊形式[11]。医学院校教保部门并不是真正没有库存,而是通过有效运用和管理将库存转移给供应链的上方,所以零库存模式作为实验耗材管理改革的一个新方向、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应用于教学科研领域,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推行医学院校实验耗材零库存管理模式为我院改变传统的实验耗材管理模式提供了新思路。零库存概念的提出绝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没有库存存贮、资金积压。因为在医学院校学生的实验过程以及科研工作中对于所必需的消耗性器材不可能做到“无库存”运行,任何一种消耗品、器材完全地从生产单位、经营单位直接进入实验科研过程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说零库存仅是一个概念,是我们每一个从事仪器设备、实验耗材管理人员追求的目标。对教学保障部门实现了零库存,只不过是将实验耗材由供应商直接分发给各个具体使用单位,由他们具体保存使用。零库存管理的实现从理论上讲就是最优化,我们研究零库存就是要建立优化模型。实验耗材零库存管理对象必须是严格论证规定的消耗性器材,不是随意确定的。医学院校的性质决定了有些实验耗材一旦缺货,或供货不及时就会延误学生实验课的开展,造成教学事故,有些实验耗材特别是药品试剂进货后需要进行预实验,才能在正式实验中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否则是无法用经济来衡量的,所以对这种管理应考虑周全。

摘要:指出了医学院校实验耗材库房管理在计划、领用、发放等环节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实验耗材零库存管理方法的意义、实施效果,以及实现实验耗材零库存管理的制度保障和环境支持。归纳了实验耗材零库存管理的实施方法,改变了以往计划、入库、请领审核列出库的繁琐库房管理途径,既减少了库房管理人员,又减轻了库房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关键词:实验耗材,零库存,管理

参考文献

[1]黄丽华.医院药库实施零库存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5,16(16):1124.

[2]钱廷仙.零库存管理的增值效应[J].商场现代化,2008,3:83-84.

[3]李小啸.零库存在军事医学科研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海军医学杂志,2005,26(2):184-186.

[4]王耀平,汤黎明,吴敏.对医疗消耗材料采供科学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3,27(4):299-301.

[5]胡玲芳,杨明,吴磊.发挥器材科职能、强化医用耗材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3):49.

[6]徐云梅.零库存管理的双刃剑[J].当代医学,2004(2):22-23.

[7]李卫文.从现代化管理角度探讨医院仓库药品零库存[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109-110.

[8]施明鸣.我院药库实施零库存的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44-45.

[9]阮兴云.人员变动对设备器材管理的影响[J].医疗卫生装备,2004,25(11):50.

[10]段宝杰.浅论医用耗材使用管理[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6(8):639-640.

上一篇:餐饮服务特色下一篇:联合应用输尿管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