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设计范文(共8篇)
机能实验设计范文 篇1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实验学》
集体备课教案(3)--“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一)教学内容:
1、实验设计概论
2、实验设计讲座 教学时数:5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安排:
集中讲授,实验设计概论(约100分钟)→ 实验设计讲座(约100分钟)→ 学生讨论、提问、教师答疑(约25分钟)。
实验设计概论
§1 概述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什么课程?基础医学范畴?
机能实验学是融合传统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实验内容为一体的新型课程,是实验 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主要手段?
人体实验:有一定局限性
动物实验:主要是应用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正常机体机能代谢规律、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药物作用和机制的主要手段。﹡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及创新能力。﹡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
基础性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培养动手能力。
综合性实验:促进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设计性实验:掌握基本的科研工作方法。§2 设计性实验
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以学生为主,导师带教,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开题设计、实施实验、观察记录、论文答辩等,即 创设“发现情景”,培养学生个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未知世界。﹡实验设计目的
1、充分认识实验在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2、培养创新能力
3、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 ﹡实验设计三个基本要素
1、处理因素:
2、受试对象:
3、实验效应:
如:观察巯甲丙脯酸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疗效(动脉血压变化是实验效应)﹡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对照原则:可使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有一个科学对比。
空白对照 标准对照 处理对照 自身对照
2、重复原则
3、随机原则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1、准备工作:广泛收集阅读资料;设想立题方向。
2、选题(立题):
3、设计实验方案:
4、可行性分析和预实验:
5、正式实验:
6、整理、分析实验结果;
7、完成论文 ﹡选题前的准备工作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说:主要查阅文献、提出问题的创新点、国内外有关动态、注意别人如何建立假说、技 术路线、综述、立工作假说。
3、占有充分资料
第一 初步选定一个研究方向或题目 第二 整理资料,理出资料之间的关系 第一手资料 原文; 第二手资料 综述; 第三手资料 教科书及现场调查 ﹡应用文献资料
文献是知识的宝库,汇集和保存了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它在实践上的传递,实现了时
代与人之间的文化集成和发展,它在实践上的传播,促进了当代人的信息,技术交流与共享,加速了社会的进步.文献记载着研究成果,从事研究的人和时间,使后人了解某一研究的起源,发展,在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加速科研工作的进程 ﹡文献检索的作用
Ⅰ “桥梁”作用:文献检索是连接文献生产者与文献需求之间的桥梁,也是当代人继承前人的知识进行创新的桥梁
Ⅱ “钥匙”作用:文献信息是知识的宝库,检索工具就是启动科学研究工作的钥匙.Ⅲ 节约作用
Ⅳ 导向作用 ﹡文献与情报资料的搜集
文献与资料种类与来源:
书籍-----教科书、论著、专著
报纸----快、新
期刊-----发行周期短、内容新颖、论述深入、发行数量大、影响面广、反应当前最高研究水平
专利文献---含有极为丰富的技术研究用的资料
科技报告和政府出版物---涉及尖端科技的最新课题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情报
学位论文---有一定的独创性见解
学术会议文献 第三 提出假说
从实验观察的事实出发,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对所探索的问题提出初步的、推断性的、带有 假定意义的理论解释。符合实际、具备条件 第四 着手设计一个能证实假说的实验 选 题 : •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 • • 针对教材内容 简单易行
情况明、起点高、新意强、思路好
﹡设计性选题参考方向:
1、对原有实验方法的改进。
2、建立一种新的动物模型及评价该模型的指标。
3、探讨体液因子的作用。
4、研究某种药物的作用机制。
5、治疗某种疾病或病理过程的新方法。
选题的原则:需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第一 需要性原则
1.考虑课题的价值----科学价值、实用价值、经济价值 2.近期需要与长远需要的的关系
3.正确处理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关系 第二 创造性原则
1.选择应用技术研究课题,要考虑课题能否成为新发明或技术革新根据的可能性 2.对于基础理论研究课题要考虑所选课题能否导致重大发现和理论创新的可能性。
3.以新的观点、新的角度、新的水平、新的方法等选择一些继承发展、革新,创造性的研究课题 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新 第三 科学性原则
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研究的课题的选择和确立,都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或科学理论根据。第四 可行性原则
1.正确评价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以及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及个人的兴趣 2.正确评价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3.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 第五 效益性原则
* 社会效益 * 经济效益 * 科技本身的效益 * 生态效益
﹡选题常出现的问题: 贪大求全 题目选得过大 手段方法定的过高,甚至脱离现实和客观条件 ﹡实验设计
科研课题的实施方案与总体设计(实验设计书)• • • • • • • • 课题名称 立题依据 采用的材料方法 研究指标 进度安排 预期结果 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符合现有条件:常用的药品试剂、实验对象、仪器设备 ﹡实验与观察
预实验:预实验是保证正式实验成功的重要环节,以较少的受试对象,对实验标本进行观察,对主要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初步演示,调控处理因素的强弱,确定药物剂量等。
正式实验:严格按照预实验确定的步骤和条件进行。
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 • • • • • 统计分析
按照统计学设计要求,对收集资料进行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排除偶然,发现必然。
根据局部样本结果,引出普遍结论。
对所得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并总结结论,撰写论文。论文答辩 论文题目 研究目的 立题依据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及对象、标本来源、病理诊断、试剂及其来源、仪器、切片、方法、设立对照、结果﹡完成论文与答辩
如1:研究鼻咽癌与EB病毒的关系
判定、统计学分析、实验步骤、工作计划、经费预算、质量控制、科研假设及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最后写出论文。
如1:研究肝癌的形态学改变
由学生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论文题目、研究目的、立题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对象、标本来源、病理诊断、试剂及其来源、仪器、切片、方法、设立对照、结果判定、统计学分析、实验步骤、工作计划、经费预算、质量控制、科研假设及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最后写出论文。
实验设计讲座
1.设计性实验定义及开设目的
所谓设计性实验是指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任务,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组织实验系统、独立进行操作并得出结果的实验,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设计性实验的特点(1)实验技能的综合性(2)实验操作的独立性(3)实验过程的研究性
3.如何进行设计性实验(图示)(1)选题:目前,由教师选 本学期开设6个设计性实验:
①.证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伴随环境温度而变 ②.艳山姜的促胃肠动力作用 ③.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④.乙醇的毒性研究与时辰关系 ⑤失血性休克病理模型的复制 ⑥高钾血症病理模型的复制(2)查阅相关文献,总结文献资料
查阅文献目的:了解前人工作,了解研究进展状况。文献类型:实验教材,工具书,国内外期刊
查阅方法:实验教材,《药理学实验》等,看目录期刊,查近10年的文献,一般用关键词查 校园网中文电子期刊(CNKI)及英文EBSCO查阅简介:登陆校园网,点击“图书馆”
阅读整理文献:总结研究进展状况,为自己设计路线提供思路。(3)根据实际,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要求:方案必须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尽量选择试剂易得,节省动物、操作简易的方案。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
受试对象:受试对象是指接受实验的动物或人,亦称实验对象,研究对象或观察对象。
处理因素: 就是为了不同的研究目的,加给研究对象以理、化的或生物的各种条件被称为处理因素。实验效应 :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所显示出的结果被称为效应。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随机化的原则 :消除或减少组间的人为误差。对照的原则:消除和减少实验误差。
重复的原则: 保证科研成果可靠性的重要措施。(4)制定实验实施方案 按所设计的方案,制定实施细则(a)(b)列出所需动物、试剂,实验仪器;
按照设计的需要,计算动物、试剂等使用量;
(d)制定自己的“实验指导”,如,试剂规格?动物种属?实验方法?分组?结果判断?数据处理。实验实施细则要达到进实验室后依靠它,就可顺利实验的地步。方案一般需经过教师认可。(5)实验实施方案论证(设计书、PPT报告)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
1.陈述方案:每组派一名代表陈述本组的实验方案,注意突出自己方案的优势和创新点;2.讨论:大家对该组的实验方案进行分组讨论,指出该方案存在的问题和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尽可能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3.总结:指导老师对陈述的方案和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方案的修改意见;4.修改:每组根据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修改自己的方案,并经指导老师同意后,最终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案。
(6)实施实验: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实验室实施实验。(7)总结实验结果,写出报告。
报告内容应含有300字左右的文献总结及你选择设计方案的根据。组织对设计性实验结果进行交流。设计性实验交流报告的PPT: 4.本学期设计性实验要求 时间 任务
9.28 实验设计概论 选题和查阅文献师生讨论 10.28 上交设计书和PPT报告 11.9 开题报告
11.30 上交修改设计书,制定实验实施方案 12.7 实验设计验证 12.20 上交实验研究论文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项目申请书
一、立论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方案
三、所需的仪器、器械、药品试剂、动物等
四、预期结果与结论
五、参考文献:
六、教师评议
实验论文报告要点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部分:
1、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2、实验设计;
3、实验方法;
4、实验结果;
5、分析讨论;
6、结论;
7、参考文献 • • 采用列表或绘图展示实验数据。
分析讨论应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有关进展进行。
研究论文的书写
一、题目
题目应包括被试因素、受试对象、试验效应及变化特点等。力求准确概括论文的性质、内容以及创新之处,关键词汇使用要恰当。• • • • • • • • 题目字数一般为20~30个字或100个英文印刷符号以内。摘要可置于论文的开始,构成研究论文的一部分。
要求紧扣主题,观点鲜明,简单扼要,重点突出,充分体现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一般为100~摘要的写作多采用结构式,包括目的(objective或aim)、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关键词也称主题词或索引词,可以是单词或短语,列出关键词便于图书索引与读者检索。叙述与主题相关的已知的一般知识开始,进入该主题特定领域研究现状,然后提出本论文要解引言的字数为300~600字,约占全文的1/10。引言不同于摘要,本文的结论不列在引言中。
二、摘要与关键词
300字。
与结论(conclusions)。
三、引言 决的问题。
四、材料与方法
1、受试对象:说明动物的来源、性别、体重、年龄、饲养条件、健康情况。
2、试验材料:所用化学药品、实验仪器(名称、来源、规格、批号等)。
3、被试因素:描述被试因素与受试对象的组合原则,对照设置、被试因素作用的方法、时间与强度等。
4、观察指标与实验步骤:说明观察指标的种类、特点、处理过程和测定方法等,并按实验过程和先后顺序逐一介绍。
5、统计学数据处理:统计量的表示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差异显著性检测方法及其评定标准。
五、结果
1、文字描述
2、以表格或图提供具体数据
表格的制作 一般采用“三线表”,即顶线、标目线和底线三条横线构成栏头、表身。一般行头标示组别,栏头标示反应指标。表格应有序号与表题。表底下方可加必要的注释。
图的绘制 一般以柱形图高度表达非连续性资料的大小,以线图、直方图或散点图表达连续性或计量资料的变化,以点图表示双变量之间的关系。
六、讨论 • • 讨论是对实验结果进行论证、分析,是论文学术水平的反映。
一般包括对引言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论证与解释;并突出本项研究工作的创新点和客观评价研究方法或结果的局限性与不一致性。
七、参考文献 • 选择参考文献一般应遵循有效、易获得以及新而精的原则。
设计性实验
(二)教学内容:设计性实验开题报告 教学时数:7学时 教学安排:
1、实验设计概论和实验设计讲座后,全班学生按实验小组进行立题、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2、4周后学生上交设计性实验申请书、实施方案和PPT报告。
3、指导教师审阅、批改学生上交的材料,并及时把意见反馈给学生。
4、学生修改设计性实验申请书、实施方案和PPT报告。
5、指导教师再阅学生修改后的材料,提前了解相关资料,以便学生开题报告时答疑和评议。
6、开题报告时(再隔4周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陈述本组的实验方案(约15分钟),学和指导教师的提问进行答辩。指导教师填写所负责实验组的实验设计和开题报告的评议表。
设计性实验
(三)教学内容:实验设计验证 教学时数:7学时 教学安排:
学生按实验小组对选定的设计方案实施验证。项目负责教师指导学生实验。
课后每组学生完成1份实验设计论文,每位学生1份心得体会。
并对同
机能实验设计范文 篇2
关键词:机能学,科研设计性实验,教学组织
科研设计性实验又称探索性实验,是指采用科学逻辑的思维并配合一定实验方法和技术,对拟定研究的问题进行一种有明确目的的探索性研究[1]。科研设计性实验以其在教学中呈现的创新性、主体能动性和探索性特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2],已成为各高校开展创新性教育的有力手段。机能实验学是基础医学教育的重点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和较强的实践性,在该课程中开展科研设计性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就如何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科研设计性实验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实施了一系列改进措施。本文对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2级的本科生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组织开展科研设计性实验教学,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滨州医学院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6班共139名学生为科研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研究对象。
1.2科研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
1.2.1科研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组织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学生从未接触过科研,对他们来说科研是新鲜事物,学生从了解科研、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科研、再到独立进行科研,需要逐步完成[3]。所以,科研设计性实验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校按照这一原则,将设计性实验教学分为以下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举办科研基本知识讲座。在本阶段中集中讲授科研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1)文献资料的收集途径;(2)如何选题;(3)科研实验的设计;(4)科研实验的实施;(5)实验结果的整理及分析;(6)撰写论文。在此基础上,给出拟定好格式的开题报告及填写注意事项,让学生查阅文献,写开题报告,为后期的论文写作及科研设计性实验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4]。
第二阶段:较简单的实验设计。此阶段可选择与学生书本知识联系较为密切的题目,并对实验设计加以指导和提示。如我校开展的“药物对家兔瞳孔的作用”实验,是将原本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设计性实验,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已知实验条件,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通过观察不同药物对瞳孔的影响,从而对药物进行辨别。为了设计出成功的实验方案,学生查阅了大量资料,不仅培养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此阶段训练,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理念,提高了对设计性实验的兴趣[5]。
第三阶段:命题式实验设计。即拟定好实验题目,明确研究目的,由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此阶段可增加实验的复杂性和难度,扩大研究范围,涉及的研究领域与学生书本知识联系较少,而且要保证研究的新颖性。整个教学过程中减少提示性指导,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阶段对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拟定的实验题目是“灰树花多糖对家兔胸主动脉的影响”,学生刚拿到这一题目时不明白该如何下手,但通过查阅文献逐渐掌握了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研究方法,并设计出实验方案,通过多次预实验和改进实验方法,最终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形成了完整的知识框架。知识框架构建的基本流程见图1。
另外,在3个阶段的科研设计性实验教学结束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选题进行实验设计,由指导教师对其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选取优秀的课题设计参加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通过建设创新素质教育平台,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有潜力的科研小组。
1.2.2科研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过程科研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模式是以讲授、讨论、实践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学生独立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每一个实验项目的教学过程为:设计实验—开题—讨论设计方案—总结设计方案—实验操作—处理实验数据—撰写论文。
1.2.3将实验准备工作纳入学生学习的内容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都是由教师把实验用品准备好,学生只进行实验操作。在科研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将实验准备也列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之一,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准备实验用品。这样既能减轻教师实验准备工作的负担,又能使学生掌握试剂的配制、仪器的调试安装等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1.3问卷调查
为了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对参加科研设计性实验教学的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6班共13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结果
向参与科研设计性实验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39份,回收有效问卷13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调查问卷共有13项内容,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总体而言,学生对开展机能学科研设计性实验的评价是积极的。其中10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科研设计性实验,89%的学生对机能学科研设计性实验感兴趣,90%的学生对机能学科研设计性实验内容比较满意,97%的学生认为机能学科研设计性实验对动手能力的提高有帮助,94%的学生认为机能学科研设计性实验对今后专业的学习很有帮助,94%的学生想做第三阶段自命题式设计性实验,学生对本次开设机能学科研设计性实验的总体满意率达到90%。总之,开展科研设计性实验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提高教学质量与深化教学改革的作用。
3讨论
针对学生在机能学科研设计性实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加强实验室管理
由于各实验小组设计方案中所需的仪器、试剂、材料、实验动物等不相同,且实验学生人数较多,所需场地、实验物品繁多,对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制定了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实验器械借用制度,规范了药品、试剂的放置和使用,定期检查和调试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值班人员在每次实验结束后及时检查各个实验室的卫生、安全及仪器、试剂的放置等情况,给予打分并公示,以督促学生自觉遵守上述制度。
3.2鼓励学生开展自命题式科研设计性实验
开展科研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是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自命题式科研设计性实验,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进行研究和实验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94%的学生想做第三阶段自命题式科研设计性实验。对此,我们鼓励和指导一些积极性较高的学生开展自命题式科研设计性实验,对于一些较好的设计方案给予肯定,选择2~3个创新性较强、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能够完成的设计方案,协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
3.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由于实验设计方案的多样性,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这就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机能学实验内容和实验技术,还必须具备能对课程知识有机融合运用的能力,随时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这样才能对学生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才能对实验设计的背景知识及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准备。科研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同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思想及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为此,我实验室经常邀请教学经验丰富和实验技术好的教师对新上岗的教师进行培训,逐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实验教师,同时,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大家相互取长补短、交流经验,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讨论解决。
3.4完善设计性实验的考核体系
构建一个完整合理的考核体系,不仅能反映出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作用。然而现有的评价体系主要注重理论和实验操作能力,忽视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表现。新的考核体系应该从实验设计质量、实验操作、实验论文质量、开题答辩及回答问题者的表现等各个方面进行考核,并与期末总评成绩挂钩。
3.5合理安排实验学时
开设科研设计性实验课,学生不仅在实验课上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而且有的实验(如氨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和药物对离体血管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在预定的学时内大多数学生基本无法完成,只能在下课后继续完成。另外,查阅资料和进行实验设计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大三学生课程较多的情况下,这必然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我们建议:在充分认识到开展科研设计性实验重要性的前提下,减少验证性和重复性的实验,将学时合理划分到综合性实验和科研设计性实验中去,适当减少科研设计性实验的总数,保证科研设计性实验有充足的时间实施,从而提高设计性实验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开展科研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但如何有效组织科研设计性实验的实施还需要不断去实践和探索,以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晖,尹立红,浦跃朴,等.环境卫生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13-715.
[2]张戎,王迎伟,郭军,等.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探索和实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3-4.
[3]张紫娟,闫秀娟,杜彩霞.开设“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全面提升学生能力[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0):37-38.
[4]王巧云,田伟,李娜.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719-720.
机能实验设计范文 篇3
摘 要:设计性实验模块是医学机能学实验主干课程之一,已成为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我校对机能学设计性实验做初步探索,加强培养了医学本科学生综合运用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就机能实验教学推行创新教育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
近年来,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个学科的实验教学合并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课程,优化组合成为机能实验学。我院通过不断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在机能实验学教学中开设了学生自行设计的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选题、设计实验、开展实验研究、讨论总结等的一种研究性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通过探索与实践,采用不同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提高机能实验教学质量是极为重要的。
一、设计性实验的模式
1.命题设计性实验。命题设计性实验是指教师指定研究题目的设计性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步骤:(1)设计性实验启动:教师讲授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规范化的实验设计的报告要求和设计性实验的基本程序。(2)设计性实验方案的确定: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文献查阅、讨论并提交设计性实验方案,全体学生及教师共同讨论,完善设计方案。(3)实验操作:实施并完成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2.课堂设计性实验。课堂设计性实验是学生在机能实验中实施完成的设计性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步骤:(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通过课堂操作观察获取结果基础上,教师提出可能机制。(2)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各组提交针对不同机制的实验设计方案。(3)实施设计,得出结论:对所设计实验加以实施,记录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最后教师对实验做全面总结,书写完成实验报告。
3.自主设计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是学生完成机能相关理论及实验学习基础上,自主选定研究题目的设计性实验。实施方式包含实验启动、方案设计与方案实施3阶段。
二、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的实施
1.准备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科研方法与设计性实验动员”,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并对科学研究有一定了解。科研基础知识教学包括:查阅相关文献、广泛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前沿动态资料;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实验的预试及研究实施;结果整理及分析,如常用统计学方法和图表制作等;成果(撰写论文),论文基本格式及书写注意事项等。
2.实施阶段。“设计性实验讨论与选题”,带教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其实验的可行性与科学性。“设计性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带教教师仅做指导,在关键步骤上把好关。“设计性实验总结与考核”对实验结果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科研论文的格式书写实验报告。
三、开设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的经验总结
1.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顺利实施,需要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严谨、科学的态度。医学院校的学生将来工作的对象是病人,这就要求他们要认真、严谨地对待问题,准确地诊断病因,为患者解除痛苦。
2.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学生开展科研活动。通过设计性实验,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科研设计的思路,得到完整有效的科研训练,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养,提高整体科研素质。学生初步掌握了如何处理实验数据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討论,增强了实验动手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实验从开始选题、查阅资料到最后递交论文,整个过程中大量的工作都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完成。这促进了实验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为学生以后走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实验室条件有限,设施相对简单。实验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由于实验仪器缺乏、部分实验动物价格昂贵、药品不易购买等,使得学生设计的实验无法顺利进行,从而打消了学生设计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今后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对机能学科的支持力度,完备实验室条件,使设计性实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等的教学目的。
2.设计性实验课时有限。课时不够,学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后进行预实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同时,要求带教教师在学生选题时要把握好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要求,争取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又能提升机能实验学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机能实验学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世界。这有利于国家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医学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晖,尹立红,浦跃朴,等.环境卫生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13-715.
[2]郑敏莉,胡晓枚,叶富守,等.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的探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4):577-578.
[3]尹刚,王贵林,张道明.机能实验学创新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4):95-97.
机能学实验室学习总结 篇4
(1.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2.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010000)
【中图分类号】c45
机能实验学是医学实验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适应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随着医学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医务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机能学实验室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内容有机的融合起来形成了一门综合实验课程。
一、人员管理与结构
机能学实验室主任主要负责教师的科研研究及教学实验课,还定期组织教师和教辅人员学习及讨论科研和实验课需要改进的不足。机能学实验室教师主要负责教学实验课及学生的自主科研工作和给予教师科研的课题帮助。
机能学实验室教辅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所有机能实验课的准备及各实验室仪器维护,和库房的保管及所有实验课的药品配伍工作。并且每个教辅人员都能独立完成所有机能实验课的准备及科研实验室的准备工作,并具还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二、教学改革
机能学实验室在承担着大量教学任务同时还应大力开展及帮助教
师、研究生等科研工作和机能实验学教材的编写与更新,主要分为:
1、机能实验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注重学生的常用仪器和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软件的介绍及使用。
2、机能学基础实验:是通过经典的实验,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熟悉和掌握各种手术器械的使用,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结果分析、实验报告等,为学习机能综合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机能学综合实验:是以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为主线,将每一系统的生理、药理、病理生理的内容有机融合成为综合性实验,通过①观察动物在正常状态下其功能活动规律;②复制某些疾病的急性动物模型后,观察其病理状态下功能活动的改变,并探讨分析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机制;③自行选择和利用某些药物及手段进行治疗,并分析其药物学作用原理及其作用机制等。
为了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学习,机能实验课应实行跨学期上课,机能实验学最后的考核分为笔试、操作和实验设计来完成。
三、开放实验室
机能实验室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应用知识进行实践的机会,应向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实验室,每周一学生提出申请,经教研室同意后,安排好时间由教师和教辅人员帮助学生来完成。给予学生主动的、积极的、独立的个性化自主空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挖掘。将更有利于手术器械的规范使用及操作技能的提高,还可弥补实验课时的不足。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和自主设计实验得到协同发展。
四、机能实验室未来发展趋势
(一)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当代医学具有庞大丰富的理论体系和较强的实践性,要从提高学生的医学基础理论水平和实验操作技能着手,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建设高标准的实验室,其关键要全面提高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实验教学队伍的业务素质。教师在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关心实验教学改革,为实验教学可持续性发展献计献策。开设机能综合性实验、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转变其从属地位,成为实验室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医学科学迅猛发展,要积极为实验技术人员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使其调整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底蕴;学习新技术和开发新仪器而增加资金投入力度,这是取得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为了达到对教师的这些培养目标,主要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例如校外学习与交流,岗前培训,课外训练,相互听课,加强集体教研教改等措施。机能学实验的跨学科性,实验改革的未定性,注定了机能学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确保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建设
实践表明,探索建立机能学实验室管理模式及建设思路是正确的,是适应现代医学人才培养需要的,符合医学实验教学特点与规律,有利于提高医学实验教学水平,提高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当然,我们也意识到还有一些有待加强和应积极着手改革的问题。如实验教学改革,包括实验大纲、实验教材及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围绕现代设备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实验手段改革;综合性实验,创新型、设计型实验的教学改革;实验室人员的合理配置、培训及管理等问题;如何建设科学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确保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等,都是需要我们继续做出努力的地方。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改革不动摇,机能学实验室将会建设的更好、发展的更快。
机能实验设计范文 篇5
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生理学均属于基础医学技能学科,主要研究机体在正常和异常生命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机能实验课程将三门学科根据其内在联系进行有机融合,在避免重复的基础上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从而更加体现机能实验课程的系统统一。在整个医学实验教学体系中,机能实验课程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之一,通过对机能实验课程的优化设计实施和实验教学平台的科学合理构建,医学实验教学的管理教学均能得到有效的推动进步,对学科的发展和高等医学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1构建并革新机能实验室平台
1.1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化
设置机能实验课程要注意科学合理化,既要根据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生理学这三门学科的特点,对其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全面覆盖,又要兼顾其实验教学的共同性。通过横向联系各门机能学科从而构建新的机能实验教学体系,在体现整体生命活动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临床治疗的全局观念[1]。此外,构建开放创新的实验平台以提升医学生的实践及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最初的科研创新意识和思维,使其对各个层次的临床知识和医学内容进行灵活结合运用。
1.2建立开放的实验室
结合自身教学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构建开放的实验室,初期部分开放标本仪器和试验场地等,进而不断提高开放的层次水平,逐渐实现全面开放实验内容、教学方式等,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开放侧重点。锻炼低年级学生对临床基本机能、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重点培养高年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行科研创作的能力。
1.3建立创新实验平台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大力推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尽早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培养起严谨科学的研究态度、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对其综合实践和创新实验的能力进行提升[2]。我校采取自愿报名与考核结合的方式组成创新团队,团队主力为医学高职专科生,由团队导师对其进行指导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同时针对本科生创建创新实验室,有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的运行管理工作,实验室24小时全天开放。此外,成立评审专家库、积极举办创新专题的讲座、成立创新交流平台和指导教师信息库等,以更全面的为学生提供创新实验帮助。
2改革优化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是面对面传授,实验步骤和操作要求较复杂,既限制了教师资源、仪器设备资源与讲授时间,又限制了学生的实验课学习兴趣。作为较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和慕课没有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资源优秀、课程内容先进而精良同时学习的时间场所比较灵活自由,从而对学生有较强吸引力,作为主流课程之外的补充教学手段十分有效。
2.1微课
医学院的课程往往类型较多、内容复杂枯燥,故目前多媒体教学在医学院校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较大,教学的顺序内容安排更加灵活自主,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形象,但同时亦加快了授课节奏,学生往往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节奏,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微课的主要载体是视频,在符合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的基础上,记录教师围绕某个重难点教学的内容或者教学活动过程,对一个知识点等通过5~10min微视频讲解,增加学生的了解掌握程度。较之于传统教学方式,微课教学所用时间段、课程内容独立且单一,再加上重点突出,学生在网络上点播学习,同时在机能实验课程中进行应用,对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2.2慕课
最新涌现的慕课教学平台,推动了国内外一流高校开放共享精品课程的进展,医学教学资源进行集约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便是建立开放共享性的医学技能实验教学平台[3]。学生可自主从慕课获取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各个高校同时可将优秀科研成果等转变为教学内容,以使医学生在高职专科阶段便能够接触到前沿的科学研究技术和方法,对其思维视野的拓展意义重大。
3制定科学合理而多样化的考评手段
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能力是传统机能实验课程中学生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往往在教师和设备资源的限制下不能保证人人均能进行独立操作,参差不齐的教学质量导致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估不够公正合理。而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业评估体系,能够使学生在进行自动化、持续性和个性化评估的同时,对自身学习状态及效果有更清楚的了解。此外,建立于网络教学平台之上的在线考核体系能够自动完成学生学习评价,同时快速获得师生相互评价和反馈,形成良好的师生间学习反馈循环。
参考文献
[1]王红敏,王亚楠.浅谈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J].医药前沿,,7(28).
[2]董薇,孙红,许静,等.机能实验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施[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11):829-830.
机能实验设计范文 篇6
关键词:职业院校;实验仪器设备;在线登记;.NET
1研究背景与价值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线登记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当中,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银行、医院和学校等都在使用各类在线登记系统,如在线预约登记系统、在线招生报名登记系统等,而目前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登记系统应用得并不是很广泛,很多单位和部门仍然在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使用登记,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另外,也无法对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汇总统计。为了改变实验仪器设备传统的效率低下的登记模式和管理方式,可以借助于计算机软件技术,设计和开发出一套易于操作的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的在线登记系统,对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统一的管理,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当前,在各类学校和研究所存在着大量的实验仪器设备,为了对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有效管理,制定了相应的使用制度,并使用登记表来记录日常的使用情况,但一般还是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登记,从而导致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登记种类繁杂,工作量大,存在重复记载现象;(2)需要大量的登记表进行登记,浪费资源;(3)登记出错率高,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足;(4)查询调阅不方便,监督检查难度大;(5)纸质登记表难以保证长期保管;(6)对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难以进行统计和汇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借助于计算机软件技术,设计和开发出一套在线登记系统,对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统一的管理,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系统,具有以下作用:(1)实现无纸化登记,节约办公资源;(2)节约教师和学生的登记时间,提高效率;(3)帮助提醒教师和学生进行使用登记;(4)对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5)对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汇总统计;(6)了解实验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情况,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2系统可行性分析与需求分析
2.1技术可行性分析本软件系统采用B/S结构,以ASP.NET为开发平台、SQLServer2005为后台数据库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ASP.NET是当前主流的一项开发技术,有强大技术支持作后盾,在安全性、易维护性、灵活性方面都能够得到保证。SQLServer是基于服务器端的中大型企业级数据库,适合大容量数据的应用,在功能、管理方面也要比其他小型数据库强得多,处理海量数据的效率、后台开发的灵活性、可扩展性等方面也十分强大。本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是比较流行的成熟的软件技术,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2.2功能需求分析在本系统中主要有三类角色,分别为实验室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权限。其中实验室管理员可以利用本系统实现对部门、设备的管理,主要包括数据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管理教师和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用户数据的导入和密码重置等;查看机器故障情况;统计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登记情况,可以按时间或者实验室进行统计。教师可以利用本系统进行实验仪器设备的在线登记操作,并查看当前学生的在线登记情况;查看学生的历史登记记录,可以按学生、按班级或按时间进行查看以及修改登录密码等。学生可以利用本系统进行实验仪器设备的在线登记操作;查看本人历史登记记录以及修改登录密码等。
3系统设计
3.1模块设计
为了充分保证该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根据模块设计的原则,本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人员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学生和教师基本信息的操作,如学生账号的分配、密码的设置等。(2)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操作,如设备的添加、修改、删除等。(3)登记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学生和教师的登记操作,教师和学生按照登记要求进行规范登记操作,并能够查询登记记录。(4)汇总统计模块:主要实现对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和统计操作,如可以统计设备一段时期内的使用状况。
3.2数据库设计
一个优秀的数据库能够帮助程序员减少业务逻辑操作,降低出错的可能性;而一个糟糕的数据库会在需要添加功能时无从扩展,或是大量的冗余造成性能的瓶颈。因此,建立一个优秀的数据库,设计好每一张表格尤为重要。根据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即原子性、原始性、演绎性、稳定性,本系统主要设计8张表格,分别为:部门表、实验室表、班级表、教师表、学生表、教师登记表、学生登记表和用户登录表。表中所包含的主要字段如下。(1)部门表:部门编号、部门名称。(2)实验室表:实验室编号、实验室名称、设备数量、所属部门、负责人。(3)班级表:班级名称、班级人数、所属部门。(4)教师表:教师工号、教师姓名、所属部门。(5)学生表:学号、姓名、班级。(6)教师登记表:序号、周次、日期、使用节次、星期、实验项目、班级名称、机器状况、实验室、教师工号、备注。(7)学生登记表:序号、周次、日期、使用节次、星期、机器号、机器状况、实验室、学号、备注。(8)用户登录表:序号、用户名、登录密码、用户类型。表之间的数据关系如图1所示。
4结语
本系统主要是针对于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的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当前纸质登记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借助于软件技术研究开发出来的,大大提高了实验仪器设备登记管理的便利性和效率,进一步推进校园信息化和无纸化办公,加快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提高护理专业机能实验效果的初探 篇7
1 明确实验目的
由于学生们对动物实验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有的学生怕脏, 坐在一旁袖手旁观;有的学生胆小怕事, 不敢捉拿动物;有的学生好奇心强, 故意挑逗动物。针对上述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机能实验课与理论课之间的关系, 端正实验态度, 明确实验目的是首要任务。因此, 实验课前对学生讲明实验课的目的, 在于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验中, 学生通过亲手操作, 规范实验操作过程,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促进他们积极思考, 探索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使他们在动手能力和智力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使学生明白, 实验动物是学生进行医学实践的对象、标本和工具, 大家应该科学、认真、严肃对待。另外, 每一次实验课时, 除了要讲明该实验的目的要求外, 并在实验总结时与学生一起检验该实验是否达到了实验目的和要求, 对典型实验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做, 使大多数学生切实从思想上对实验课重视起来。
2 抓好基本技能的训练
为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 在第一次做实验前, 教师有目的地首先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观看《常用机能实验动物的捉拿方法和给药途径》, 使他们对所要接触的动物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和印象。为了使学生把这些概念和印象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又把最常用的实验动物如:小白鼠、家兔、蟾蜍等, 从捉拿到给药途径和各种注射方法的具体操作, 耐心反复地示教, 并用风趣诙谐的语言来排除他们心理上的恐惧感, 从而鼓励学生大胆操作。例如对初学者来说, 小白鼠的捉拿及腹腔注射是最困难的。教师在示教时告诉学生们, 一边用右手捏住鼠尾的同时, 一边用左手由后向前抚摸小白鼠背部的毛, 然后趁其不备,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两耳和头部皮肤……以这种以“示亲近”的方法可以消除小鼠对人的恐惧, 以放松警戒, 减少激怒, 便于我们捉拿。学生们按照老师讲的方法一试, 效果果然不错。又如, 在捉拿家兔时, 只是提起两只兔耳朵, 任其四肢乱踢乱蹬。教师不仅及时给予纠正, 还幽默地说:“现在是文明时代, 我们对动物也要以礼相待呀!”这样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捉拿方法, 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对实验课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对实验操作做得好的学生, 提出表扬, 有时还请他们表演给其他学生看,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 强调细心操作, 注意观察实验结果
每一个实验的成功与否, 固然与实验准备工作是否完善有关, 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学生们是否按老师或实验指导的要求细心操作, 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中, 注意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对不符合要求的操作及时加以纠正。要求学生分工合作, 轮流操作,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实验结果, 进行分析讨论。机能动物实验有些阳性结果明显, 需要仔细对比观察才能看到阴性效应。有些实验, 可以用数字表示, 有些实验, 则用曲线表示。在操作中学生自己动手, 自己思考, 能够帮助他人, 并能接受他人的帮助。用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待实验操作的成功与失败。通过实验, 同学们对实验过程和结果, 发生变化的能力大大增强, 提高了学生们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4 提高实验报告的书写质量
认真细致、正确完整地书写实验报告, 可以促使学生对机能实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使他们更灵活和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所以书写实验报告是整个实验过程的重要环节。以前对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较松, 没有统一格式, 致使有些学生对实验报告敷衍了事。另外, 实验报告中存在着分析和结论不知道怎样写, 实验如何与临床联系。
首先, 在讲述机能实验时, 让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验报告书写这一环节, 并对其书写做出了具体要求: (1) 实验目的与原理。 (2) 实验器材与对象。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4) 实验结果与分析。学生书写实验报告时, 要求学生以上述四项为原则, 把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运用理论知识, 讲出现象的原因, 实事求是的加以分析, 归纳出结论, 联系临床, 巩固理论知识。
通过机能实验教学, 不仅使护理专业的学生掌握了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他们把所学课程内容横向联系起来, 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 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为培养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为培养高水平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本文阐述了机能实验教学的改革尝试。通过动物实验, 使学生找到理论与实践契合点,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机能实验,护理专业,效果
参考文献
[1]陆晓华, 王丽, 杨建勤, 等.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J) .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 (7) :951-953.
[2]张嫦娥, 董伟华.医学机能实验中探索性实验浅析 (J) .咸宁学院学报, 2010, 30 (8) :151-153.
[3]纪晶晶, 姜峰, 张广财.中美医师教育与培养的比较 (J) .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2) :275-276.
医学机能实验学的分阶段教学 篇8
医学机能实验学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是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药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的有机整合,主要探索正常或患病机体机能活动的规律,药物对机体作用及作用机制[1]。现今大多数高校该课程的开设,与相关理论课上课的时间配套,依照先生理实验,再病生及药理实验这样的顺序开课,虽然会有综合实验,但还是存在学生自身对实验设计过程生疏,创新能力偏低,自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现象。可通过分阶段教学,将一学年的机能实验学分为基础实验阶段,设计性实验阶段以及创新性实验阶段,增强学生对实验设计的熟知,创新能力的提高,自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基础实验阶段
这一阶段开设的都是生理相关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在这个阶段都可以熟练掌握各类动物操作以及相关的基本仪器器械的使用。在这个阶段实验教学,配合生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师主要是采取讲授式教学,课堂上重点讲解相关实验步骤,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已经设计好的实验步骤严格进行实验,并且记录好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束以后,要求每个小组对自己的实验结果相互之间进行讨论,验证理论课学习的相关理论。在这个阶段,学生课学会基本实验操作仪器器械使用,以及小组团队分工合作,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
设计性实验阶段
学生已经经过了一学期的时间熟练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操作,且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熟悉了分工合作过程,到了这个阶段都是病理生理以及药理学相关实验,相对生理实验而言,操作相对较简单。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这阶段的教学又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2]。
变验证为设计阶段。这阶段可将验证性实验中间某个几个关键步骤或者条件隐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补充缺失的实验步骤或条件,再通过实验验证实验原理[2]。虽然实验目的与原理都是一样的,但是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层次不一样,使得其选取的实验方法不一样。这个阶段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真正体会到为何要这样设计实验步骤,了解到每个实验步骤具备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开始逐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以“肝性脑病发病机制”实验为例子,可将实验组的设定隐藏,让学生自己去定夺要几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动物分别怎么进行处理,如要加大难度可以让学生自己确定观察指标,观察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教师命题设计阶段。这阶段需要教师确定实验题目,要求实验题目设定需要学生能力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又能达到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目的。这需要增加实验课时,学生需要在课堂查阅资料,每组学生分配好任务,依靠前阶段的获得知识,讨论设计好实验。如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兔动脉血压调节”这个实验后,开设“药物对兔胆汁分泌的影响”,这个实验药物的种类剂量,实验步骤以及观察指标需要学生自己设定,实验中还要求学生要自行学会胆总管插管,实验结果出来以后还需要分析不同药物对胆汁分泌是如何影响的。这样一个过程即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逐渐熟悉了要设计实验的基本步骤:即查询资料,设计实验步骤,观察记录结果,分析实验数据,为下一步创新性实验阶段打下基础。
创新性实验阶段
学生学习《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等相关基础理论课,并且已经学会了基本实验技能的前提下,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与训练,即可进入这一阶段了。
教师首先要总结设计性实验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并详细且系统的为学生讲解如何自行设定一个创新性课题:选题方面要新颖可行,这时期的工作量很大,要查询大量资料,看选题是否符合要求;实验设定中要严格遵守对照重复等原则,实验组的设定要严格遵守对照原则,且实验结果必须重复出现三次以上才有效;观察指标设定要合理精确,需要客观能观察到的,且区分度很高的一些指标;实验结果的相关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3]。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书写课题,如立项,则就需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实验,得到实验结果,最终达到实验目的。等实验结束后,教师还需指导学生书写论文,学生论文发表,书写结题报告,顺利结题,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才算结束。在这一阶段,教师逐渐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创新能力,将学生书写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提前演练,为学生后期临床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机能实验学教学中这种分阶段教学法逐步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阅整理资料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验报告书写论文撰写能力。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在整个实验教学中,还能利用虚拟实验室的模拟实验平台,让学生在实验前在模拟实验平台上预习并熟悉实验步骤[1];或以微课或者慕课形式展开课程的讲授,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自学能力;更可以开展机能实验大赛,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
总之,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教学方法的多样,教学内容的广泛,最终目的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和临床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各个实验学科教学的老师不断进行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