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教学

2024-10-18

机能实验教学(精选12篇)

机能实验教学 篇1

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 我校机能实验室于20世纪90年代末成立。由于不断地深入机能实验教学改革, 不仅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而且加强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 由于机能实验室教学设备的更新, 不断地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而实验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实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机能实验学是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有机综合起来的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机能实验学创建的目的是整合和优化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以提高机能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融合, 进而促进对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掌握实验相关知识和技能, 机能实验室创建了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机能实验学电子库。

1 机能实验学电子库的构建和功能模块简介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 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 因此对实验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是对医学生的基本要求。机能实验学电子库建立的目的就是在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利用机能实验学电子库中相关资料尤其是视频资料来弥补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不足。

机能实验学电子库是应用Front Page软件创建的一个网络教学平台, 由文本、图片、视频资料、教学录像、动画、截图等组成, 以图片、视频为主, 以文字为辅, 其中视频资料应用绘声绘影软件进行精心编排上传到电子库中。该网站主要包括以下模块:实验室简介、机能实验基本技能、仪器设备简介、相关实验内容和留言栏。

1.1 实验室简介

应用Front Page软件建构成主页主体框架后, 以链接形式对机能实验室的整体情况进行介绍, 展示机能实验室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相关情况。

1.2 机能实验基本技能和实验动物相关知识

将手术器械简介, 持拿及使用方法, 实验动物的捉拿及给药途径, 实验动物的分组、编号、标记、采血方法、被毛的去除方法、急救措施、麻醉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对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和方法、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以及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说明, 促进学生对机能实验基本技能和知识的了解, 增强学生对机能实验基本技能和知识的感性认识。

1.3 仪器设备简介

以视频演示为主、图片和文字为辅的形式详细介绍了三通管、张力换能器、压力换能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微循环观测系统、平滑肌槽、热板测痛仪、机能实验同步演示系统的工作原理、用途、操作步骤和使用方法。绝大部分的演示内容通过高清摄像机录制教师实验操作的全过程, 应用绘声绘影软件精心编辑后上传电子库中, 尤其是关键性的操作会详细清楚地演示, 使得学生能够看清操作的细节内容, 如颈动脉插管, 整个插管过程以最好的角度和清晰度向学生展示细节。学生通过浏览该模块的内容, 对所需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浏览, 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减少误操作、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1.4 相关实验内容

主要包括生理学实验、病理生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内容。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均是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整个实验过程。在设计性实验中提供给学生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如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基本原则等, 使学生了解科研的过程, 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1.5 留言栏

通过此模块, 学生可以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留言在此栏中, 教师可以及时地进行解答, 方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学生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1]。

2 创建机能实验学电子库的意义

2.1 促进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知识

机能实验学是基础实验与临床前沿结合的桥梁课程[2]。由于对医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导致课堂授课内容容量大、课时紧, 此种现象的出现已成为当前机能实验教学的主要矛盾,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机能实验教学的发展。因此, 本机能实验室创建了网络教学平台-机能实验学电子库, 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登录校园网浏览机能实验学电子库网站, 预习或复习相关的实验课内容和查阅相关实验资料。学生通过观看实验操作视频和浏览图文并茂的相关资料、反复观看视频实验内容, 不仅了解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和相关注意事项, 使学习内容变得形象活泼, 有助于对实验整个过程的深刻理解, 而且增加了学生对实验的感性认识。在实验课堂上,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以及对机能实验学电子库网站中相关实验内容的提前预习, 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而且实验的成功给予学生成就感和荣誉感, 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相关实验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和实践体验,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此课程浓厚的学习兴趣, 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能实验学的教学效率, 深化了机能实验的教学改革, 同时激发了教师进行实验课程改革的热情和积极性, 使实验教学改革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

2.2 深化机能实验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机能实验学电子库是工具。通过对机能实验学电子库的应用, 学生在同等的时间内收获更丰富的教学信息量。机能实验学电子库的应用不仅节省教学资源和时间, 而且创建了有生命力且高效、生动的教学模式, 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 从而深化机能实验教学改革,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通过对机能实验学电子库的应用, 既优化了教学结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也推动了网络教学的发展, 且通过综合性实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设计性实验则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2.3 激励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网络辅助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也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主要方向。机能实验学电子库的应用体现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有力地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且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 提高了机能实验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合理地把网络辅助教学引入机能实验教学, 既可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官资料, 又可使传统实验室在时间与空间上得到延伸, 这就激励教师更多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并应用到自己的实践教学当中。

虽然网络教学平台-机能实验学电子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和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 但是并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模式。如果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和学生在实验中的实际操作, 将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探求, 易将事物固定化, 从而忽视了在机能实验过程中一些特殊现象的观察。所以传统机能实验教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3]。因此, 网络教学平台-机能实验学电子库与传统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 有助于加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成功率、改善教学效率, 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进程。

摘要:为了加强对学生实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机能实验室创建了网络辅助教学平台, 即机能实验学电子库。通过文本、色彩绚丽的清晰图片、丰富多彩的视听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机能实验学基本技能和知识的教学辅助平台, 不仅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相关知识, 而且提高实验成功率, 增加了学生对机能实验的学习兴趣。机能实验学电子库是传统课堂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 促使传统课堂实验教学与网络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 做到优势互补。

关键词:机能实验学,实验教学改革,网络辅助教学

参考文献

[1]肖建琼, 周晓庆.高校网络化实验教学系统建构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9, (4) :96-98.

[2]童学红, 侯晓莉, 崔茜, 等.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创新机能实验教学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25 (12) :120-122.

[3]张琳娜, 陈晓霞, 胡淑婷, 等.机能实验学改革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10, 12 (5) :508-509.

机能实验教学 篇2

改革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实验教学,开设医学机能综合实验,探索以基本实验为基础、综合实验为核心、学生设计为主要考核内容,集3门课程实验及相关理论为一体,涵盖科研基本方法与技能的新型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医学知识的能力及思维能力.

作 者:王珏辉 董忠生 韩桂英 沈晓君 作者单位:王珏辉,董忠生,韩桂英(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沈晓君(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医学机能实验学的分阶段教学 篇3

医学机能实验学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是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药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的有机整合,主要探索正常或患病机体机能活动的规律,药物对机体作用及作用机制[1]。现今大多数高校该课程的开设,与相关理论课上课的时间配套,依照先生理实验,再病生及药理实验这样的顺序开课,虽然会有综合实验,但还是存在学生自身对实验设计过程生疏,创新能力偏低,自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现象。可通过分阶段教学,将一学年的机能实验学分为基础实验阶段,设计性实验阶段以及创新性实验阶段,增强学生对实验设计的熟知,创新能力的提高,自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基础实验阶段

这一阶段开设的都是生理相关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在这个阶段都可以熟练掌握各类动物操作以及相关的基本仪器器械的使用。在这个阶段实验教学,配合生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师主要是采取讲授式教学,课堂上重点讲解相关实验步骤,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已经设计好的实验步骤严格进行实验,并且记录好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束以后,要求每个小组对自己的实验结果相互之间进行讨论,验证理论课学习的相关理论。在这个阶段,学生课学会基本实验操作仪器器械使用,以及小组团队分工合作,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

设计性实验阶段

学生已经经过了一学期的时间熟练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操作,且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熟悉了分工合作过程,到了这个阶段都是病理生理以及药理学相关实验,相对生理实验而言,操作相对较简单。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这阶段的教学又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2]。

变验证为设计阶段。这阶段可将验证性实验中间某个几个关键步骤或者条件隐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补充缺失的实验步骤或条件,再通过实验验证实验原理[2]。虽然实验目的与原理都是一样的,但是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层次不一样,使得其选取的实验方法不一样。这个阶段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真正体会到为何要这样设计实验步骤,了解到每个实验步骤具备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开始逐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以“肝性脑病发病机制”实验为例子,可将实验组的设定隐藏,让学生自己去定夺要几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动物分别怎么进行处理,如要加大难度可以让学生自己确定观察指标,观察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教师命题设计阶段。这阶段需要教师确定实验题目,要求实验题目设定需要学生能力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又能达到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目的。这需要增加实验课时,学生需要在课堂查阅资料,每组学生分配好任务,依靠前阶段的获得知识,讨论设计好实验。如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兔动脉血压调节”这个实验后,开设“药物对兔胆汁分泌的影响”,这个实验药物的种类剂量,实验步骤以及观察指标需要学生自己设定,实验中还要求学生要自行学会胆总管插管,实验结果出来以后还需要分析不同药物对胆汁分泌是如何影响的。这样一个过程即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逐渐熟悉了要设计实验的基本步骤:即查询资料,设计实验步骤,观察记录结果,分析实验数据,为下一步创新性实验阶段打下基础。

创新性实验阶段

学生学习《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等相关基础理论课,并且已经学会了基本实验技能的前提下,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与训练,即可进入这一阶段了。

教师首先要总结设计性实验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并详细且系统的为学生讲解如何自行设定一个创新性课题:选题方面要新颖可行,这时期的工作量很大,要查询大量资料,看选题是否符合要求;实验设定中要严格遵守对照重复等原则,实验组的设定要严格遵守对照原则,且实验结果必须重复出现三次以上才有效;观察指标设定要合理精确,需要客观能观察到的,且区分度很高的一些指标;实验结果的相关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3]。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书写课题,如立项,则就需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实验,得到实验结果,最终达到实验目的。等实验结束后,教师还需指导学生书写论文,学生论文发表,书写结题报告,顺利结题,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才算结束。在这一阶段,教师逐渐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创新能力,将学生书写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提前演练,为学生后期临床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机能实验学教学中这种分阶段教学法逐步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阅整理资料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验报告书写论文撰写能力。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在整个实验教学中,还能利用虚拟实验室的模拟实验平台,让学生在实验前在模拟实验平台上预习并熟悉实验步骤[1];或以微课或者慕课形式展开课程的讲授,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自学能力;更可以开展机能实验大赛,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

总之,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教学方法的多样,教学内容的广泛,最终目的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和临床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各个实验学科教学的老师不断进行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方式。

对我校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4

20世纪80年代初, 国内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进行基础课程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中, 将生理、病理生理和药理等单科实验室合并成机能学实验中心或机能中心实验室 (心理学实验室) 。在对以上述各学科为主的实验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改革中, 依托机能实验中心这个平台, 诞生出一门年轻的机能实验学学科。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专门进行生物正常机能、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和药物治疗作用规律的实验教学课程。该课程整合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3门基础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 继承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 是一门融合了3门学科知识所形成的跨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实验教学课程。机能实验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项目、综合性实验项目和探索性实验设计项目3类实验项目, 主要教学形式是实验教学, 并独立开课、单独考核。

机能实验学是专门针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实验技能训练, 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操作和积极思考的平台。该课程通过对各种生理现象的观察、动物病理模型的制备和药物救治等方法的系统学习, 将3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从而形成了机能学实验、机能综合实验设计和多媒体教学数据库等新的机能学科实验教学体系。其教学条件需要购置先进实验设备, 如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多媒体网络系统等。目前, 机能实验教学在国内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改革中属于比较成熟的。发展较快的医学院校均组合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教学实验室, 建立了机能实验中心, 把机能实验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发展。

在国内, 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模式有两种:其一, 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教学中只负责理论部分, 机能实验学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 将原有3门课程中的经典实验包含在机能实验学中, 由机能实验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其二, 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除负责理论部分的教学外, 还负责各学科经典实验科目的教学, 机能实验中心负责组织综合性实验及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活动。

2 对我校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2.1 我校机能实验中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校机能实验中心成立于2004年6月, 承担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个学科的实验教学任务。在学院南校区实验室的一期建设中, 我们遵循资源共享的原则, 共建成4个标准化学生实验室, 其中第三、第四实验室的装备采用了国内领先的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两个科研实验室以及一批比较先进的实验仪器 (主要仪器设备目录可以在我中心网页上看到) , 实验室面积约530 m2, 仪器设备总值约五十余万元, 目前, 我中心在一期建设补充计划中已申报建立多媒体演示系统, 同时申请购买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陆源教授编写的《生理科学模拟实验》教学软件, 该软件汇集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经典实验26项, 均为仿真人机交互式实验, 可完全模拟真实实验, 均为机能实验教学的改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由于我院的机能实验中心处于发展初期,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 思想观念上未能及时发生转变, 虽然我们采用了资源共享、集中管理的模式, 但很多教师在思想深处还存在条块分割的思想;其二,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延续老的教学模式进行组织, 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三, 机能实验中心承担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教学任务分属不同的科室管理, 按照现在的模式, 机能实验中心处于被动的状态, 反倒为教师组织教学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不利于组织教学、科研, 不利于学科的发展, 特别是实验中心的发展;其四, 教研室主要从事的是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 往往不被重视, 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理论教学上。由于目前机能实验中心的管理方式和各学科教师配备的现状, 很难保证带教教师能潜心钻研机能实验的教学。同时实验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相对较低, 而且他们不负责教学环节的整个过程, 所以他们往往也缺乏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动力。

2.2 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1)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 从制度上保证教学改革的进行。

(2) 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 借鉴现有的成功模式, 对机能实验中心进行教学改革。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 建议采用第一种模式, 即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完全取消实验课的开设, 只负责理论部分的教学任务;机能实验中心开设机能学实验、机能综合实验设计课程, 并建立多媒体教学数据库。以检验专业为例, 其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学时分配见表1。

首先, 机能实验可安排60~80学时左右, 这样, 增加的总课时并不是很多。其次, 机能综合实验设计可先以选修课的方式进行, 视学生的反应而定。另外, 多媒体教学数据库应向全院学生开放。

(3) 加强实验室建设, 以开设上面所说课程为目标, 有目的地采购实验仪器设备, 同时设立基金, 为机能综合实验设计提供资金支持。

(4) 加强师资队伍及学科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两步走”的方法: (1) 在现有条件下, 机能中心主要负责教学计划落实、教学设计安排和实验室轮转等;技术人员由机能中心统一管理, 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和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各相关教研室负责安排教师在规定时间和实验室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2) 加快建立实验中心专职教师队伍, 实验教学活动完全由实验中心独立完成。另外, 在保证实验教学的前提下, 开放实验室。同时还应集中一些相对高档次的仪器设备无偿使用, 鼓励青年教师到机能实验中心开展科研活动, 开展研究生的技能训练和本科生的兴趣小组活动等。

总之, 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办学效率, 提高教育质量, 为我院的教学科研建立一个高水平的工作平台。

机能实验教学 篇5

集体备课教案(3)--“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一)教学内容:

1、实验设计概论

2、实验设计讲座 教学时数:5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安排:

集中讲授,实验设计概论(约100分钟)→ 实验设计讲座(约100分钟)→ 学生讨论、提问、教师答疑(约25分钟)。

实验设计概论

§1 概述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什么课程?基础医学范畴?

机能实验学是融合传统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实验内容为一体的新型课程,是实验 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主要手段?

人体实验:有一定局限性

动物实验:主要是应用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正常机体机能代谢规律、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药物作用和机制的主要手段。﹡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及创新能力。﹡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

基础性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培养动手能力。

综合性实验:促进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设计性实验:掌握基本的科研工作方法。§2 设计性实验

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以学生为主,导师带教,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开题设计、实施实验、观察记录、论文答辩等,即 创设“发现情景”,培养学生个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未知世界。﹡实验设计目的

1、充分认识实验在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2、培养创新能力

3、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 ﹡实验设计三个基本要素

1、处理因素:

2、受试对象:

3、实验效应:

如:观察巯甲丙脯酸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疗效(动脉血压变化是实验效应)﹡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对照原则:可使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有一个科学对比。

空白对照 标准对照 处理对照 自身对照

2、重复原则

3、随机原则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1、准备工作:广泛收集阅读资料;设想立题方向。

2、选题(立题):

3、设计实验方案:

4、可行性分析和预实验:

5、正式实验:

6、整理、分析实验结果;

7、完成论文 ﹡选题前的准备工作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说:主要查阅文献、提出问题的创新点、国内外有关动态、注意别人如何建立假说、技 术路线、综述、立工作假说。

3、占有充分资料

第一 初步选定一个研究方向或题目 第二 整理资料,理出资料之间的关系 第一手资料 原文; 第二手资料 综述; 第三手资料 教科书及现场调查 ﹡应用文献资料

文献是知识的宝库,汇集和保存了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它在实践上的传递,实现了时

代与人之间的文化集成和发展,它在实践上的传播,促进了当代人的信息,技术交流与共享,加速了社会的进步.文献记载着研究成果,从事研究的人和时间,使后人了解某一研究的起源,发展,在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加速科研工作的进程 ﹡文献检索的作用

Ⅰ “桥梁”作用:文献检索是连接文献生产者与文献需求之间的桥梁,也是当代人继承前人的知识进行创新的桥梁

Ⅱ “钥匙”作用:文献信息是知识的宝库,检索工具就是启动科学研究工作的钥匙.Ⅲ 节约作用

Ⅳ 导向作用 ﹡文献与情报资料的搜集

文献与资料种类与来源:

书籍-----教科书、论著、专著

报纸----快、新

期刊-----发行周期短、内容新颖、论述深入、发行数量大、影响面广、反应当前最高研究水平

专利文献---含有极为丰富的技术研究用的资料

科技报告和政府出版物---涉及尖端科技的最新课题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情报

学位论文---有一定的独创性见解

学术会议文献 第三 提出假说

从实验观察的事实出发,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对所探索的问题提出初步的、推断性的、带有 假定意义的理论解释。符合实际、具备条件 第四 着手设计一个能证实假说的实验 选 题 : •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 • • 针对教材内容 简单易行

情况明、起点高、新意强、思路好

﹡设计性选题参考方向:

1、对原有实验方法的改进。

2、建立一种新的动物模型及评价该模型的指标。

3、探讨体液因子的作用。

4、研究某种药物的作用机制。

5、治疗某种疾病或病理过程的新方法。

选题的原则:需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第一 需要性原则

1.考虑课题的价值----科学价值、实用价值、经济价值 2.近期需要与长远需要的的关系

3.正确处理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关系 第二 创造性原则

1.选择应用技术研究课题,要考虑课题能否成为新发明或技术革新根据的可能性 2.对于基础理论研究课题要考虑所选课题能否导致重大发现和理论创新的可能性。

3.以新的观点、新的角度、新的水平、新的方法等选择一些继承发展、革新,创造性的研究课题 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新 第三 科学性原则

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研究的课题的选择和确立,都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或科学理论根据。第四 可行性原则

1.正确评价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以及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及个人的兴趣 2.正确评价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3.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 第五 效益性原则

* 社会效益 * 经济效益 * 科技本身的效益 * 生态效益

﹡选题常出现的问题: 贪大求全 题目选得过大 手段方法定的过高,甚至脱离现实和客观条件 ﹡实验设计

科研课题的实施方案与总体设计(实验设计书)• • • • • • • • 课题名称 立题依据 采用的材料方法 研究指标 进度安排 预期结果 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符合现有条件:常用的药品试剂、实验对象、仪器设备 ﹡实验与观察

预实验:预实验是保证正式实验成功的重要环节,以较少的受试对象,对实验标本进行观察,对主要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初步演示,调控处理因素的强弱,确定药物剂量等。

正式实验:严格按照预实验确定的步骤和条件进行。

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       • • • • • 统计分析

按照统计学设计要求,对收集资料进行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排除偶然,发现必然。

根据局部样本结果,引出普遍结论。

对所得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并总结结论,撰写论文。论文答辩 论文题目 研究目的 立题依据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及对象、标本来源、病理诊断、试剂及其来源、仪器、切片、方法、设立对照、结果﹡完成论文与答辩

如1:研究鼻咽癌与EB病毒的关系

判定、统计学分析、实验步骤、工作计划、经费预算、质量控制、科研假设及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最后写出论文。

如1:研究肝癌的形态学改变

由学生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论文题目、研究目的、立题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对象、标本来源、病理诊断、试剂及其来源、仪器、切片、方法、设立对照、结果判定、统计学分析、实验步骤、工作计划、经费预算、质量控制、科研假设及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最后写出论文。

实验设计讲座

1.设计性实验定义及开设目的

所谓设计性实验是指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任务,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组织实验系统、独立进行操作并得出结果的实验,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设计性实验的特点(1)实验技能的综合性(2)实验操作的独立性(3)实验过程的研究性

3.如何进行设计性实验(图示)(1)选题:目前,由教师选 本学期开设6个设计性实验:

①.证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伴随环境温度而变 ②.艳山姜的促胃肠动力作用 ③.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④.乙醇的毒性研究与时辰关系 ⑤失血性休克病理模型的复制 ⑥高钾血症病理模型的复制(2)查阅相关文献,总结文献资料

查阅文献目的:了解前人工作,了解研究进展状况。文献类型:实验教材,工具书,国内外期刊

查阅方法:实验教材,《药理学实验》等,看目录期刊,查近10年的文献,一般用关键词查 校园网中文电子期刊(CNKI)及英文EBSCO查阅简介:登陆校园网,点击“图书馆”

阅读整理文献:总结研究进展状况,为自己设计路线提供思路。(3)根据实际,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要求:方案必须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尽量选择试剂易得,节省动物、操作简易的方案。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

受试对象:受试对象是指接受实验的动物或人,亦称实验对象,研究对象或观察对象。

处理因素: 就是为了不同的研究目的,加给研究对象以理、化的或生物的各种条件被称为处理因素。实验效应 :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所显示出的结果被称为效应。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随机化的原则 :消除或减少组间的人为误差。对照的原则:消除和减少实验误差。

重复的原则: 保证科研成果可靠性的重要措施。(4)制定实验实施方案 按所设计的方案,制定实施细则(a)(b)列出所需动物、试剂,实验仪器;

按照设计的需要,计算动物、试剂等使用量;

(d)制定自己的“实验指导”,如,试剂规格?动物种属?实验方法?分组?结果判断?数据处理。实验实施细则要达到进实验室后依靠它,就可顺利实验的地步。方案一般需经过教师认可。(5)实验实施方案论证(设计书、PPT报告)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

1.陈述方案:每组派一名代表陈述本组的实验方案,注意突出自己方案的优势和创新点;2.讨论:大家对该组的实验方案进行分组讨论,指出该方案存在的问题和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尽可能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3.总结:指导老师对陈述的方案和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方案的修改意见;4.修改:每组根据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修改自己的方案,并经指导老师同意后,最终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案。

(6)实施实验: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实验室实施实验。(7)总结实验结果,写出报告。

报告内容应含有300字左右的文献总结及你选择设计方案的根据。组织对设计性实验结果进行交流。设计性实验交流报告的PPT: 4.本学期设计性实验要求 时间 任务

9.28 实验设计概论 选题和查阅文献师生讨论 10.28 上交设计书和PPT报告 11.9 开题报告

11.30 上交修改设计书,制定实验实施方案 12.7 实验设计验证 12.20 上交实验研究论文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项目申请书

一、立论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方案

三、所需的仪器、器械、药品试剂、动物等

四、预期结果与结论

五、参考文献:

六、教师评议

实验论文报告要点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部分:

1、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2、实验设计;

3、实验方法;

4、实验结果;

5、分析讨论;

6、结论;

7、参考文献 • • 采用列表或绘图展示实验数据。

分析讨论应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有关进展进行。

研究论文的书写

一、题目

题目应包括被试因素、受试对象、试验效应及变化特点等。力求准确概括论文的性质、内容以及创新之处,关键词汇使用要恰当。• • • • • • • • 题目字数一般为20~30个字或100个英文印刷符号以内。摘要可置于论文的开始,构成研究论文的一部分。

要求紧扣主题,观点鲜明,简单扼要,重点突出,充分体现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一般为100~摘要的写作多采用结构式,包括目的(objective或aim)、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关键词也称主题词或索引词,可以是单词或短语,列出关键词便于图书索引与读者检索。叙述与主题相关的已知的一般知识开始,进入该主题特定领域研究现状,然后提出本论文要解引言的字数为300~600字,约占全文的1/10。引言不同于摘要,本文的结论不列在引言中。

二、摘要与关键词

300字。

与结论(conclusions)。

三、引言 决的问题。

四、材料与方法

1、受试对象:说明动物的来源、性别、体重、年龄、饲养条件、健康情况。

2、试验材料:所用化学药品、实验仪器(名称、来源、规格、批号等)。

3、被试因素:描述被试因素与受试对象的组合原则,对照设置、被试因素作用的方法、时间与强度等。

4、观察指标与实验步骤:说明观察指标的种类、特点、处理过程和测定方法等,并按实验过程和先后顺序逐一介绍。

5、统计学数据处理:统计量的表示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差异显著性检测方法及其评定标准。

五、结果

1、文字描述

2、以表格或图提供具体数据

表格的制作 一般采用“三线表”,即顶线、标目线和底线三条横线构成栏头、表身。一般行头标示组别,栏头标示反应指标。表格应有序号与表题。表底下方可加必要的注释。

图的绘制 一般以柱形图高度表达非连续性资料的大小,以线图、直方图或散点图表达连续性或计量资料的变化,以点图表示双变量之间的关系。

六、讨论 • • 讨论是对实验结果进行论证、分析,是论文学术水平的反映。

一般包括对引言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论证与解释;并突出本项研究工作的创新点和客观评价研究方法或结果的局限性与不一致性。

七、参考文献 • 选择参考文献一般应遵循有效、易获得以及新而精的原则。

设计性实验

(二)教学内容:设计性实验开题报告 教学时数:7学时 教学安排:

1、实验设计概论和实验设计讲座后,全班学生按实验小组进行立题、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2、4周后学生上交设计性实验申请书、实施方案和PPT报告。

3、指导教师审阅、批改学生上交的材料,并及时把意见反馈给学生。

4、学生修改设计性实验申请书、实施方案和PPT报告。

5、指导教师再阅学生修改后的材料,提前了解相关资料,以便学生开题报告时答疑和评议。

6、开题报告时(再隔4周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陈述本组的实验方案(约15分钟),学和指导教师的提问进行答辩。指导教师填写所负责实验组的实验设计和开题报告的评议表。

设计性实验

(三)教学内容:实验设计验证 教学时数:7学时 教学安排:

学生按实验小组对选定的设计方案实施验证。项目负责教师指导学生实验。

课后每组学生完成1份实验设计论文,每位学生1份心得体会。

留学生机能学实验教学实践与体会 篇6

关键词:留学生;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R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49-0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水平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来武汉大学医学部接受本科临床医学教育的留学生日益增多。近5年来,每年都有近120名留学生来医学部学习。他们主要来自印度(70%以上),还有来自索马里、泰国、肯尼亚、缅甸、加拿大等多个国家。他们单独形成“印度班”,攻读国际通行的MBBS(临床医学学士学位),接受全英语授课,已经成为我院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地提高留学生的教学水平,更好的实现留学生的教育目标,也成为我们教学工作的焦点。

机能学实验是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传统的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学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论来自于实验的科学观点,加深对生理学有关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初步掌握生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机能学实验课程要求对相关理论知识有充分的理解,动手能力强,能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因此,留学生全英语授课并保证良好的实验效果有一定的难度。

近5年来我们一直承担留学生的机能学实验教学,在全英语授课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现总结印度班留学生机能学实验教学心得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

二、正文部分

1.留学生教学的语言差异——注重备课,积累提高教学水平

由于非母语教学,留学生的全英语授课比普通中国本科生教学难度大。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準备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教师要对实验非常熟悉,不仅仅能完成实验,还要通过在对中国学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验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来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还可以保存相关图片和录像资料。其次,教师要做好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做得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图文并茂。机能学实验是动物实验手术操作的基础课程,涉及许多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蛙的坐骨神经干分离、家兔的耳缘静脉注射、颈动脉插管、气管插管等。为了确保学生能正确和熟练的掌握这些基本的操作技能,教师可以播放图片、录像,以及亲自演示。最后,授课要面对大量的医学专业词汇,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常用器械、药品及手术操作相关的术语,提前反复训练生僻专业英语词汇的标准发音。

2.机能学教学的独特性——注重纪律,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机能学实验是要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和规律,需要对相关理论知识有充分的理解,因此,在上课一开始教师要回顾相关的理论课上的知识要点。同时,具体实验操作就类似于一台手术,其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要点,因此,严格要求和管理留学生,有序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带教的印度留学生课堂秩序良好,很少出现迟到或早退的现象。我在第一次课上就声明纪律,强调缺勤不能参加考试,考勤成绩和平时成绩将计入最终成绩,而全勤的学生会有额外的加分奖励。实验课是小班上课,一个班20个人。我的经验是努力记住每一个人的名字,我对每个人的考勤了然于胸。有一次,一个学生迟到从后门混进教室。我走到他身边,喊他的名字说下次不要迟到了,后面的实验课他就都按时到了。教师需要培养留学生们严肃认真的对待每一次实验课,每一只实验动物。

3.留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注重授课,实现勤学的集体氛围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之前的教育体系和学习方法也不同。我们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在实验课程中多提出问题,带动留学生讨论,鼓励他们通过设计实验来解决问题。在反射弧的分析实验中,可以提问“如何验证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激发学生思考,学会用实验解决问题,寻求答案。印度留学生很喜欢展现自我,可以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热情。在红细胞渗透脆性、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实验中,让每个实验组派代表到讲台处,描述自己组的实验现象,与其他组相比较有什么差异,说明了什么。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比较高,特别是学生发言后大家鼓掌表示同意他的观点,可以加深学生们对该实验的理解。

4.留学生性格特点的差异——注重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印度留学生大多个性独立。教师在实验课堂上鼓励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实验。部分留学生实验不顺利时会想要放弃,我会鼓励他们自己再试试,成功了会跟他们说:“享受你们成功的愉悦吧。”失败了也会给他们打气:“你们知道怎么做了,这很好,下次你们的运气会更好的。”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在课余时间,教师尽力帮助他们,可以逐渐缩短彼此的距离。有的留学生会向老师要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微信、QQ等,还会与老师交流周边生活的一些信息。有一次,一个留学生把U盘遗落在教室里面了,一起还有寝室的钥匙。他发现的时候,实验室已经关门了。他在微信上给我留言,我即刻找到相关管理教师解决。通过课上课下的交流,我们建立了较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有助于更好的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目前,随着各种模式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发展和运用,教学水平在逐步提高。

但在留学生的全英语医学教学中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不断地探索、总结思考、与其他老师交流经验,积极改进,才能真正提高授课水平,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为其进入临床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出更好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凡,许杰州,杨锦华.顺应医学教育改革趋势构建高质量医学全英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14-15

[2]李稻,韩玉慧,蒋益,刘玮.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108-110.

[3] 王雷.外国留学生医学临床教学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1590-1591

浅谈如何提高机能实验学教学质量 篇7

关键词:机能实验学,实验教学,教学质量

机能实验学是伴随科技的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将传统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个学科的知识互相交叉整合而成的一门新的实践性学科, 是医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机能实验学的开设对培养医学生的操作能力, 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我校基础医学教学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上, 结合笔者机能实验学带教情况, 探讨如何提高机能实验学教学质量。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1 注重教师知识结构的提升

机能实验学打破了传统的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三门学科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 将其优化更新成为一门新课程。作为机能实验学带教教师, 只掌握其中一门学科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因此要求每位教师能够掌握好三门课的知识, 并且将三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验原理相结合, 将人或动物机能活动的正常规律 (生理学特征) 及其在疾病状态 (病理生理学的改变) 或药物干预下的变化规律 (药物治疗) , 呈现给学生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1]。

提高机能实验学教学质量, 首先应注重提升教师知识结构:安排教师参加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三门课程理论课听课, 尤其是年轻教师, 由于教学经验不足, 很难把握好三门课程的融合, 所以首先要熟悉理论知识结构;严格教案书写和讲稿修订。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 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 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2]。教案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 是教师实施、诊断、改进教学设计的工具, 认真书写教案能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设计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有效教学[3]。医学院校中, 承担基础课程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重, 加之科研压力大, 有些教师忽略了实验课程教案书写和讲稿修订。每一份教案都如出一辙, 用过了好几届学生, 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也是同一份教案, 这种情况不乏存在。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前期专业知识背景与实验技能训练都不一样, 所以不能用同一个标准的教案去应对所有学生。因此必须严格代课教师教案书写, 对不同专业学生设计不同的教案。

1.2 加强教师动手操作能力训练

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带教教师自身动手能力的娴熟以及规范程度直接影响实验课的质量。有些教师, 特别是年轻教师本身缺少动物实验操作能力的训练, 加之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造成了实验教学经验相对欠缺。针对这种问题, 应该加强预实验的训练以及年轻教师的培养。在每一个实验开始前, 组织相关代课教师做预实验, 而且预实验不能只是一位教师主做, 其他教师充当看客。必须人人上手训练, 而且要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解决, 对每一个步骤严格把关, 尽可能做到“稳、准、快”。只有教师自身动手能力过硬, 才能在带教中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急性动物操作实验”中, 气管插管, 颈总动脉插管, 输尿管插管都有一定难度, 课堂上学生各种状况都会出现, 作为带教老师, 就必须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学生在做家兔的气管插管时, 可能由于实验过程中对气管的按压等刺激, 使气管粘膜下毛细血管破裂, 造成出血, 这样将气管插管一插入, 家兔就会出现呼吸暂停, 抽搐的现象, 这种情况下, 需要带教老师协助学生将气管里的血块清理出来, 如果教师本身动手能力欠缺就很难引导学生完成。因此, 必须加强教师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

2 注重实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提升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加大了对实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的要求, 提高实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是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2.1 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专业水平

责任胜于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要有主体意识,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实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是整个实验顺利进行和完成的根本保障。作为实验技术人员, 要任劳任怨, 耐心细致地做好实验准备工作。相对于专任教师, 实验技术人员的学历水平可能稍微低一些, 因此只有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并努力提高实验技术水平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为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必须加强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知识,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的掌握。

2.2 加强预实验及规范实验操作

预实验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及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4], 由高年资教师带领, 所有专任教师全程完成实验的过程。而实验技术人员在完成预实验准备后较少参与实验过程, 为了进一步掌握准备工作及实验内容的要求, 以便于正式开课之前查漏补缺, 必须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同样全程参与实验过程, 以此避免因失误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实验失败, 从而提高正式开课的教学效果。

同时加强实验操作方法的规范化。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进行的重要条件, 对实验指导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作为实验技术人员, 规范的实验操作既包括实验操作步骤的熟练规范, 也包括实验仪器设备的规范使用。

3 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实验操作能力

3.1 端正实验课学习态度, 重视课前预习

实验课在医学院校教学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 而且由于实验课相对理论课比较自由, 教师对学生要求不是特别严格, 所以滋生了学生不重视实验课学习的现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端正学习态度及学习动机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机能实验学是将生理学, 药理学, 病理生理学三门课程融合而成的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 但是“三理”的理论课都是独自开课的, 所以理论课与实验课相对不同步, 这就要求教师督促学生提前完成实验预习[5]。我校机能实验学精品课程网站 (http://202.201.152.47/jnsyx) 不断更新和完善,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非常便捷和科学的渠道, 网站中教学资源非常齐全, 学生可以通过网站中的课件、讲稿及视频等教学资源对实验目的, 内容, 方法和具体要求提前预习。

3.2 以学生为中心, 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兴趣

传统实验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讲解,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盛行, 出现了PBL、TBL等教学新模式, 因此可以对部分实验采取学生主导讲解的模式, 由学生讲解实验原理, 步骤等, 其他同学补充, 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及疑问, 教师引导, 师生共同研究讨论, 但是教师不直接给出结论, 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 增强学生探究答案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不仅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充分互动, 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6], 而且检查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程度, 以便督促学生认真预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体会获得学习成果后的愉悦感, 是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及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措施。

3.3 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训练

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 并不是一个实验中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 所以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动物, 在结束本次实验操作后, 没有动手操作的学生可以对实验动物再进行一次上手操作, 比如动物实验中神经分离, 颈总动脉插管, 膀胱插管都是实验操作的难点, 可以利用本组的实验动物来锻炼, 熟悉, 培养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另外, 开放性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验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参与到实验能力训练中来;再者, 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到教师的研究课题中或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中, 通过科研小组的学习培训, 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同时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7]。

4 结语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亘古不变的主题。要提高医学机能实验学的教学质量, 必须不断用新医学知识和新教改思想武装自己,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加强实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培养, 充分创造和利用各种资源, 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和启发, 调动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才能不断提高机能实验学教学效果, 才能培养出知识全面、技能过硬、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靓, 丁荣光, 龙子江, 卞海, 邹莹莹.改革机能学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31 (4) :277-279.

[2]王晓琳, 任海兵.浅谈高校教案编写与课堂教学[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13 (10) :124-127.

[3]章德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教案问题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5.

[4]刘葵, 汪建民, 尹洪宗, 裘立群.浅析预实验与实验教学质量之关系[J].广州化工, 2010, 38 (4) :241-242.

[5]黄寅, 杨拯.自主学习在医学机能实验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11) :101-105.

[6]程绍玲, 张东明.改革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62-164.

机能实验教学 篇8

1 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三学科实验内容和理论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1]

医学机能实验学是通过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实验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而形成一门独立的实验性学科。在实验教学中除了完成三学科各自学科特点的基础性实验外, 主要是根据三学科理论知识的交叉性, 开展一些综合性实验课。将三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过综合性实验课的教学,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所学各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综合能力, 并通过对连贯实验现象的不同阶段的变化, 来追究生理因素受到那些病因的影响会导致发展疾病, 来追究疾病的发生、发展, 转归的基本规律, 再通过药物的应用和解救来了解药物的作用原理及其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直观地认识生命活动过程的规律性, 并掌握疾病的发生及其机制, 观察药物的作用特点及其原理。其次, 通过开设部分综合性实验, 能进一步培养拓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做到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及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意识。

2 减少实验室的过多设置, 合理建设基础部各学科实验室

除以上所谈到的问题外, 还牵涉到各学科均要设立学生实验室, 还要添加数目不等的实验器材, 又需要一笔实验建设资金的投入, 但各实验室只使用一学期。生理学在第一学期开课, 而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在第二学期开课。我校的病理生理学实验课因诸多原因目前没有开课, 不利于我校的教学改革, 而且也制约了学科之间的交流。目前, 在医学教育中, 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突显出重要性, 在诸多的医学考试中, 他们的考试内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所以加强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这些学科的教学改革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3 具体措施

(1) 借鉴其他医学院校的经验, 生理学开课时, 实验课只开设一些生理学的基础实验, 如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ABO血型的测定、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视力盲点视野色盲的测定、人体肺活量的测定、捣毁小白鼠小脑的观察 (示教) 。 (2) 在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开课时, 将两学科的实验课时数合二为一, 增设机能学实验课, 安排综合性实验课。 (3) 在机能实验课的教学中, 逐渐实现让学生独立完成的设计性实验, 这也符合当前我们所提倡的培养实用性、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4) 机能实验学教师暂由生理学课教师担任, 由药理学老师协助完成。 (5) 机能实验学的课时数由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实验课时数提供, 不再另行安排, 只需在开课时间统一安排课程。

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优点:统筹合理的购置实验设备, 可以减少实验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 提高现有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适应医学教育的改革;通过统筹合理的计划, 减少了使用实验动物的数量, 降低基础实验的投入, 特别是实验动物的消耗量可以大大的降低, 从而降低实验的耗材和实验成本;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2]。如在生理学实验中的经典实验“影响和调节兔动脉血压调节”的实验, 也是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经典实验项目, 如果每一学科都做, 这就出现重复的现象, 但观察项目又是自己学科的特点, 使学生难以做到系统观察,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综合在一起就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整体教学法是美国近几年提出针对医学生的教学改革, 以“储备相关知识, 掌握特殊技能和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为精髓”[3]。医学机能实验实验教学的改革的目的是集生理功能指标测定、调节、疾病模型建立及机制分析、药物治疗作用及比较为一体, 开展综合性实验, 将生理、药理、病理生理学的相关知识贯穿整个实验中, 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 将有关知识融会贯通, 将各学科知识整体化、系统化, 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以病理生理学为切入点, 整合生理学、药理学的相关知识, 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 特别是紧急情况时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认为, 未来的机能学实验教学应突出综合和设计性实验, 减少验证性实验, 实验改革重点应放在开发跨学科的综合实验和启迪思维的设计性实验上。

摘要:基础医学是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为一体的多学科单位, 实验教学是基础医学教育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是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实验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 也是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医学机能实验,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黄惠妍, 李玲, 徐国强, 等.在机能学实验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探索[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6, 31 (6) :587~588.

[2]韦红华, 谭彩略.高职高专医学机能学科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 22 (S1) :146~147.

提高护理专业机能实验效果的初探 篇9

1 明确实验目的

由于学生们对动物实验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有的学生怕脏, 坐在一旁袖手旁观;有的学生胆小怕事, 不敢捉拿动物;有的学生好奇心强, 故意挑逗动物。针对上述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机能实验课与理论课之间的关系, 端正实验态度, 明确实验目的是首要任务。因此, 实验课前对学生讲明实验课的目的, 在于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验中, 学生通过亲手操作, 规范实验操作过程,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促进他们积极思考, 探索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使他们在动手能力和智力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使学生明白, 实验动物是学生进行医学实践的对象、标本和工具, 大家应该科学、认真、严肃对待。另外, 每一次实验课时, 除了要讲明该实验的目的要求外, 并在实验总结时与学生一起检验该实验是否达到了实验目的和要求, 对典型实验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做, 使大多数学生切实从思想上对实验课重视起来。

2 抓好基本技能的训练

为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 在第一次做实验前, 教师有目的地首先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观看《常用机能实验动物的捉拿方法和给药途径》, 使他们对所要接触的动物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和印象。为了使学生把这些概念和印象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又把最常用的实验动物如:小白鼠、家兔、蟾蜍等, 从捉拿到给药途径和各种注射方法的具体操作, 耐心反复地示教, 并用风趣诙谐的语言来排除他们心理上的恐惧感, 从而鼓励学生大胆操作。例如对初学者来说, 小白鼠的捉拿及腹腔注射是最困难的。教师在示教时告诉学生们, 一边用右手捏住鼠尾的同时, 一边用左手由后向前抚摸小白鼠背部的毛, 然后趁其不备,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两耳和头部皮肤……以这种以“示亲近”的方法可以消除小鼠对人的恐惧, 以放松警戒, 减少激怒, 便于我们捉拿。学生们按照老师讲的方法一试, 效果果然不错。又如, 在捉拿家兔时, 只是提起两只兔耳朵, 任其四肢乱踢乱蹬。教师不仅及时给予纠正, 还幽默地说:“现在是文明时代, 我们对动物也要以礼相待呀!”这样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捉拿方法, 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对实验课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对实验操作做得好的学生, 提出表扬, 有时还请他们表演给其他学生看,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 强调细心操作, 注意观察实验结果

每一个实验的成功与否, 固然与实验准备工作是否完善有关, 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学生们是否按老师或实验指导的要求细心操作, 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中, 注意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对不符合要求的操作及时加以纠正。要求学生分工合作, 轮流操作,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实验结果, 进行分析讨论。机能动物实验有些阳性结果明显, 需要仔细对比观察才能看到阴性效应。有些实验, 可以用数字表示, 有些实验, 则用曲线表示。在操作中学生自己动手, 自己思考, 能够帮助他人, 并能接受他人的帮助。用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待实验操作的成功与失败。通过实验, 同学们对实验过程和结果, 发生变化的能力大大增强, 提高了学生们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4 提高实验报告的书写质量

认真细致、正确完整地书写实验报告, 可以促使学生对机能实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使他们更灵活和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所以书写实验报告是整个实验过程的重要环节。以前对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较松, 没有统一格式, 致使有些学生对实验报告敷衍了事。另外, 实验报告中存在着分析和结论不知道怎样写, 实验如何与临床联系。

首先, 在讲述机能实验时, 让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验报告书写这一环节, 并对其书写做出了具体要求: (1) 实验目的与原理。 (2) 实验器材与对象。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4) 实验结果与分析。学生书写实验报告时, 要求学生以上述四项为原则, 把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运用理论知识, 讲出现象的原因, 实事求是的加以分析, 归纳出结论, 联系临床, 巩固理论知识。

通过机能实验教学, 不仅使护理专业的学生掌握了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他们把所学课程内容横向联系起来, 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 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为培养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为培养高水平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本文阐述了机能实验教学的改革尝试。通过动物实验, 使学生找到理论与实践契合点,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机能实验,护理专业,效果

参考文献

[1]陆晓华, 王丽, 杨建勤, 等.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J) .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 (7) :951-953.

[2]张嫦娥, 董伟华.医学机能实验中探索性实验浅析 (J) .咸宁学院学报, 2010, 30 (8) :151-153.

[3]纪晶晶, 姜峰, 张广财.中美医师教育与培养的比较 (J) .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2) :275-276.

机能实验教学 篇10

1 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改善实验环境、加大实验室投资力度是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2007年, 我校新校区建成后投入70万元建立了2个机能学实验室 (共计约400m2) 和1个多媒体实验室, 每间实验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局域网络, 拥有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和RM6240B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等先进设备, 为开展机能学实验,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了物资条件, 满足了教学与科研的需要。

2 合理设置实验教学内容, 增强综合能力培养

合理设置机能学实验教学内容是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的关键。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 把专业知识、实验技能与综合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以达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的。我们积极总结并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 依据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编写了《机能学实验教程》。该教程包括医学机能学实验室概述, 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技术、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仪器和生物信息处理系统的使用、机能学实验项目等。打破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等机能学科以验证理论、定性实验为主, 缺乏综合知识运用的模式, 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以及定量、研究性实验。具体做法如下。

由于高职高专学制短 (三年) , 课时紧张, 一些院校并没有将机能学实验独立分出 (没有独立计算成绩, 会影响学生重视程度) , 而是将其纳入生理学科, 课时为68~78学时, 教师因课时紧、经费紧张或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 压缩实验课或用录像替代, 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减少。而我校机能学实验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后半学期, 共36学时, 每周4学时, 共9周。内容安排分3个阶段, 即经典实验教学8学时、综合实验教学24学时、研究性实验[1]4学时 (仅讲述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设计) 。护理专业18学时, 经典实验教学8学时、综合实验教学10学时, 而研究性实验则利用业余时间进行。

2.1 经典实验

经典实验着重讲授有关机能学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 验证理论, 训练学生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以及一些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 使其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如学会坐骨神经-腓肠肌神经标本制备、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蛙心搏动观察及心搏起源分析、离体蛙心灌流、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家兔手术:包括气管插管, 颈动脉插管, 动脉、神经的剥离和辨认, 膀胱插管等操作以及人体机能学实验 (ABO血型鉴定、出血时间测定、凝血时间测定、心音的听诊、动脉血压的测定、心电图的描记) 。经典实验虽然在加深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和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方面有重要作用, 但它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创新能力有一定局限性, 因此, 我们适当压缩经典实验, 增加综合性实验内容。

2.2 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分为2个部分。 (1) 离体器官实验: (1) 包括刺激频率和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兴奋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同步观测不同电刺激条件下, 坐骨神经干电位—腓肠肌肌膜电位—腓肠肌收缩活动;离体蛙心灌流 (将以往的定性实验改为定量实验) 。 (2) 离体肠管的生理特性及药物对肠管的作用。

(2) 在体实验: (1) 循环系统综合性实验:包括动物 (家兔) 血压的调节和药物对血压的影响、动物正常心电图、减压神经放电; (2) 呼吸系统综合性实验, 几种因素对膈肌放电与呼吸运动的影响; (3)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利尿药的作用; (4) 有机磷酯类农药中毒的解救:包括敌百虫中毒反应, 阿托品、氯解磷定的解毒作用 (临床做) , 口腔专业局部麻药的毒性比较、普鲁卡因半数致死剂量的测定。通过综合性实验, 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机能学实验操作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此种安排也可提高动物利用率, 节约实验经费。

2.3 研究性实验

经过以上2个阶段的学习,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 因此可在此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开设研究性实验。教师在开设研究性实验时向学生讲述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学生6人一组, 每组设计1个实验, 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自由组合。从查阅资料、制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到按研究论文形式撰写实验报告的整个过程均由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及时加以引导, 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研究性实验教学为学生创造科学研究的情境与途径, 为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舞台, 既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科研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又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知识, 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得到学生的好评。

3 改进教学手段,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积极改进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教学和示教, 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购买了20个实验项目 (每个项目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方法步骤、模拟实验、思考题) 的教学录像, 学生可通过局域网观看录像进行实验预习, 或一边实验一边观看, 这样大大增强了其对机能学实验的感性认识, 提高了实验质量和成功率。同时实验室建立了局域网, 通过校园网与Internet连接, 将互连网的资源纳入到实验教学系统中, 向学生开放网上文件检索及微机数据统计处理系统, 学生可利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实验数据, 使实验数据、图形准确显示或记录下来, 提高了实验技术水平和效率。同时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检索和数据统计处理, 为今后科研奠定基础。

4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为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提高实验效果,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 如动物血压的调节和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我们组织学生先利用课余时间练习, 使学生基本掌握实验操作技术, 同时组织学生到社区为老年人测量血压、心音,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卡。此外, 还组织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协助教师进行科研工作, 通过参加科研引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培养其创新意识。

5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培养应用型人才

实验考核是检查学生对所学实验原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的。机能学实验作为一门独立课程, 有专门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考核方式。机能学实验考试总成绩为100分, 由4部分组成:实验操作占40%、笔试占20%、平时实验及实验报告占30%、研究性实验设计占10%。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机能学实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 实验操作考核学生动手能力 (基本实验技能) , 研究性实验设计则考核学生初步掌握科研基本方法和程序的能力。平时实验跟踪学生平时实验表现情况, 每次做实验时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长, 实验前每人发一张表格, 实验结束评价实验情况 (包括自我评价及组长与组员之间的相互评价) , 并将其作为平时成绩。实验操作分2部分进行考核:独立实验操作和小组合作综合实验。独立实验操作包括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神经干标本的制备、家兔颈总动脉及神经分离等11个操作项目;小组合作综合实验包括兔动脉血压调节、药物对血压的影响、呼吸运动的调节3个实验项目。学生以现场抽签方式来确定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 由2位教师当场评分后取平均分作为其操作考核成绩。

实验考核要求 (包括实验考核项目、实验考核目标) 应在开课时设计完成并印发给学生, 以引起学生重视, 而且在开设研究性实验阶段每周 (周一至周五中午及周六) 开放实验室, 做到时间开放、内容开放、形式开放[2], 以增加学生动手机会,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对2007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200多名学生的考核成绩调查显示, 此种考核方式能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尽管我们在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并取得一定效果, 但如何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仍是今后工作不断追求的目标。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医学院校永恒的主题, 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不断深化医学改革。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实验教学,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陆源, 厉旭云, 夏强, 等.基础医学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3, 2:51~52.

机能实验教学 篇11

摘 要:设计性实验模块是医学机能学实验主干课程之一,已成为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我校对机能学设计性实验做初步探索,加强培养了医学本科学生综合运用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就机能实验教学推行创新教育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

近年来,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个学科的实验教学合并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课程,优化组合成为机能实验学。我院通过不断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在机能实验学教学中开设了学生自行设计的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选题、设计实验、开展实验研究、讨论总结等的一种研究性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通过探索与实践,采用不同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提高机能实验教学质量是极为重要的。

一、设计性实验的模式

1.命题设计性实验。命题设计性实验是指教师指定研究题目的设计性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步骤:(1)设计性实验启动:教师讲授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规范化的实验设计的报告要求和设计性实验的基本程序。(2)设计性实验方案的确定: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文献查阅、讨论并提交设计性实验方案,全体学生及教师共同讨论,完善设计方案。(3)实验操作:实施并完成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2.课堂设计性实验。课堂设计性实验是学生在机能实验中实施完成的设计性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步骤:(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通过课堂操作观察获取结果基础上,教师提出可能机制。(2)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各组提交针对不同机制的实验设计方案。(3)实施设计,得出结论:对所设计实验加以实施,记录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最后教师对实验做全面总结,书写完成实验报告。

3.自主设计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是学生完成机能相关理论及实验学习基础上,自主选定研究题目的设计性实验。实施方式包含实验启动、方案设计与方案实施3阶段。

二、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的实施

1.准备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科研方法与设计性实验动员”,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并对科学研究有一定了解。科研基础知识教学包括:查阅相关文献、广泛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前沿动态资料;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实验的预试及研究实施;结果整理及分析,如常用统计学方法和图表制作等;成果(撰写论文),论文基本格式及书写注意事项等。

2.实施阶段。“设计性实验讨论与选题”,带教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其实验的可行性与科学性。“设计性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带教教师仅做指导,在关键步骤上把好关。“设计性实验总结与考核”对实验结果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科研论文的格式书写实验报告。

三、开设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的经验总结

1.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顺利实施,需要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严谨、科学的态度。医学院校的学生将来工作的对象是病人,这就要求他们要认真、严谨地对待问题,准确地诊断病因,为患者解除痛苦。

2.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学生开展科研活动。通过设计性实验,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科研设计的思路,得到完整有效的科研训练,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养,提高整体科研素质。学生初步掌握了如何处理实验数据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討论,增强了实验动手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实验从开始选题、查阅资料到最后递交论文,整个过程中大量的工作都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完成。这促进了实验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为学生以后走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实验室条件有限,设施相对简单。实验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由于实验仪器缺乏、部分实验动物价格昂贵、药品不易购买等,使得学生设计的实验无法顺利进行,从而打消了学生设计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今后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对机能学科的支持力度,完备实验室条件,使设计性实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等的教学目的。

2.设计性实验课时有限。课时不够,学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后进行预实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同时,要求带教教师在学生选题时要把握好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要求,争取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又能提升机能实验学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机能实验学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世界。这有利于国家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医学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晖,尹立红,浦跃朴,等.环境卫生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13-715.

[2]郑敏莉,胡晓枚,叶富守,等.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的探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4):577-578.

[3]尹刚,王贵林,张道明.机能实验学创新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4):95-97.

机能实验教学 篇12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 泰山移”。这些经典的谚语都在说着同一个道理, 团队协作胜过孤军奋战, 团结起来就会有无穷的力量。那么何为团队?著名的管理学家罗宾斯提出:团队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依赖的人, 为了特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所以从这个概念来看也很简单, 团队就是有不同的人为了一个目标而组合在一起, 这个目标单靠个人力量是不易实现的。团队精神的含义是队员自觉以团队整体利益和目标为重, 形成一种顾全大局、牺牲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 相反, 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 而明确的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1]。在理解团队的内涵时, 还要区分清楚团队与群体是两个概念的明显不同, 一个班级、一个年级、一个学院可以看作是一个个的工作群体, 但是不属于团队范畴。团队必需是在明确的任务目标引领下, 成员之间取长补短, 相互配合协作, 最终完成共同目标。

一个人的能力应该尽可能全面, 但是再全面的人也不可能是个完人, 即便是超级英雄、明星大腕也不可能代替一个优秀的团队。团队成员良好的合作是完成很多事情必不可少的因素。在赛车场上, 赛车手要取得优异成绩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 尽管奔驰的只是车手和车, 但是从赛车的制作到完成, 再到试车, 每一个环节都有无数的人投入其中。例如, 在西天取经过程中, 唐僧有坚定不移的信念, 但警惕性不高、麻痹大意;孙悟空神通广大, 但有时三心二意, 想逃跑;猪八戒能吃苦, 但贪吃好色;沙和尚憨厚忠诚, 但是不够灵活机动, 只有这四个人形成一个团队, 通过队友的帮助, 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才最终得以完成大任, 如果是单独一个人, 无论是谁, 恐怕都难以完成使命。在运动场上, 如果队员之间配合不良, 只想自我表现, 不顾团体协作, 甚至起内讧, 都必然会削弱团队的实力, 影响团队目标的实现。对于科研工作者, 团队意识同样至关重要。每个科研机构会下设很多不同的实验室, 每个实验室在导师或骨干的带领下形成一支或多支研究团队, 在同一个团队里, 队员分工不同, 掌握不同的技术, 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 最终目的是解决同一个大的科学问题。一个人就算耗尽毕竟的精力也阅读不完所有的文献, 掌握不了所有的技术方法, 也没有必要这么做, 完全可以依靠团队的力量, 尽量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特长, 大家优势互补, 密切配合, 更快更好地达到共同的目标, 在共同目标完成的同时, 也实现了个人的理想与目标。《周易·系辞上》中云: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 团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团队意识在医学机能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从上面所举的众多例子中可以看出, 团结协作对很多任务的完成都至关重要。作为医学院校, 在对本科生开展机能实验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团队意识。医学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对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的进行研究的实验学课程, 传统的机能实验课依附于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三门学科。20世纪末, 教育部启动了“面向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2]。据此计划, 首都医科大学实施了机能实验教学改革, 将生理、药理、病理生理三学科实验融合为“机能实验学”, 打破学科界限, 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这门课程将上述三个学科的实验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综合性实验项目和探索性实验内容, 还比较系统地增加了实验基本知识、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同时, 课程内容和知识点上呈现立体交叉、逐步递进原则, 既有正常生理功能测定, 又有异常病理生理变化观察;既有器官功能的分析, 又有药物干预机理的探讨;既包括典型的机能学知识, 又增加了部分形态与生化代谢方面的实验内容, 使学生们对实验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立体的概念;最后再递进到模拟科研过程的探索性实验, 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实验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完成医学机能实验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 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团队精神才能让该课更加健康顺利的发展, 学生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机能实验教学改革将生理、药理、病理生理三科融合, 本身就需要三科教师之间消除界限, 换散为整, 形成一个团队, 把机能实验作为一个整体去面对, 促进三学科之间的融合。同时也需要不同资历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补充, 老教师经验丰富、对内容熟悉, 但弊端是思维定势, 较难快速掌握瞬息万变的新知识, 不易适应现代化先进的教学设施与手段;而新教师经验不足, 教学效果不稳定, 优势是思想开放, 容易接受新信息、新思潮、教学新手段, 比如在机能实验课上大胆启用从国外引进的“翻转式课堂”、“微课堂”等教学模式, 因此同一团队中不同层次的教师之间应多交流沟通, 互相学习,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最终达到机能实验学的目的, 即通过学习和了解动物实验学相关知识和技术来培养和锻炼学生们的实验动手能力;通过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去验证和巩固已知的医学规律, 通过探索性实验去探索未知规律, 并初步培养学生们的科研基本素质。

现在的教育理念认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 而非机械地灌输知识。作为医学机能实验课, 学生是操作实验的主体, 是课堂的主角[3]。学生们会分成不同的组, 每个组构成一个临时的团队, 这个团队有着共同的目标, 比如, “验证氨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这一实验。为了达到这个验证目标, 需要队员们先思考并商讨如何设计实验, 如何将实验动物分组, 各抒己见后拿出最终最合理的方案;然后需要分工开展实验, 有人负责固定家兔, 有人负责注射药物, 有人负责手术操作, 有人负责传递器械, 有人负责记录。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在短短几学时的课堂中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任由每一个人自己发挥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发挥大家的团队协作精神。好比一台戏, 光有主角是远不够的, 还得有配角, 幕后人员等等。在动物手术过程中, 还经常出现大出血、窒息、心跳停止等突发事件, 此时更需要团队齐心协力应对困难, 解决问题, 光有一个人手忙脚乱往往都会造成动物的死亡, 实验失败。可见, 医学实验机能课需要学生们通力合作。每次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一项实验内容时, 就像完成一次小小的科研任务。要知道任何一项科研成果本身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因此为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质, 为将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基础, 在机能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

3 当代医学生的特点分析

从2008奥运年开始, 我国的高校已经迎来了“90后”的新一代大学生。当一个新时代的人开始在时代舞台上初露锋芒时, 总是受到更多的关注或质疑。这些成长在20世纪最后10年里的共和国新人, 没有机会尝试老一辈经历战争与贫穷时的磨难, 没有机会感受上几代人为了强国富民而挥汗如雨、奋力拼搏的辛苦与光荣, 伴随他们成长的是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价值观念的多元变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滚滚、思想观念的空前解放, 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造就了“90后”的时代特征。毋庸置疑, 这些英语比中文说的好、网友比朋友多、不屑于简体字却独爱“火星文”、喜欢在微博、微信、QQ、MSN上晒幸福胜过当面交流沟通、有些孤傲却渴望关爱的“90后”, 已经带着他们鲜明的个性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现在大学的课堂里活跃的几乎都是“90后”学生的身影, “90后”医学生的特性给机能实验教学注入了活力, 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注重自我, 但团队意识不强。接受素质教育长大的“90后”是人本化、个性化的一代, 个人能力普遍较强, 自我展现欲望浓烈, 分析问题时有自己的看法, 坚持自己的观点, 不喜随波逐流, 甚至会颠覆一些经典的东西, 他们用新潮的言行向人们宣示自己是独立高傲的个体。但与此同时, 很多人自以为很高明, 不需要别人对他们指手画脚, 接受不了别人的领导, 更看不到团队的作用, 缺乏集体意识与团队精神[4]。有些学生在做实验时非常主动, 总是抢着做, 但是在出现错误操作时不听别人劝, 也不喜欢和大家配合, 久而久之受到了团队的孤立;另外一些学生正好相反, 认为课堂上的这些事情都没什么意义, 对团队的事情基本也都不太在乎, 更关心自己喜欢的, 玩手机、ipad, 甚至“宅”在宿舍看电脑, 对团队和集体没有主人翁精神, 不知道团队荣辱为何物。

勇于追求, 但抗压能力弱。像所有时代的年轻人一样, “90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很强, 兴趣广泛, 往往不满足于常规课堂的知识, 自己寻找机会开展很多社会实践活动, 锻炼自我的能力。但是普遍耐挫能力较差, 尤其是一路都好的学生。“90后”更多的是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下长大的, 相对“温室”的环境让这代人在成长过程中少了很多受折磨的机会, 心理脆弱, 教师一批评就会抑郁, 考试一不通过甚至可能想到自杀。在公司里, 有些“90后”员工无视团队组织纪律, 觉得高兴就干, 稍受委屈就“人间蒸发”了。心智上的成熟需要不断磨炼, 思想上的强大需要经历多种痛苦, 著名影星李连杰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风平浪静时自己会刻意制造一些困难来锻炼心智。所以社会历史环境让“90后”的学生普遍缺乏“苦难”这一课, 早熟但并不真正的成熟[5]。

有创新意识, 但动手能力差。“90后”的学生有可贵的创新意识, 他们思维活跃, 善于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在上课时也敢对书中的知识提出质疑, 对实验设计提出自己合理的想法, 追求个性从某种意义上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精神。但是被家长呵护甚至溺爱长大的“90后”动手能力偏差, 有些学生在上大学前甚至都没洗过衣服, 叠过被子, 其实做实验和做家务有很多相通之处, 需要统筹安排的能力, 需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井井有条会让事半功倍, 邋遢马虎则会举步维艰、处处碰壁。所以“90后”往往理论高于实践, 思维胜于行动。

“90后”的医学生无论有多少优点或缺点, 都将是未来医疗卫生界的生力军, 作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根据他们的特点, 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培养他们积极健康奋进的心态、团结友爱宽容的胸怀, 帮助他们树立团队意识。

4 在医学机能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针对90后学生的特点, 笔者在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 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 取得了一些较好的结果。

言传身教:在医学机能实验课上, 首先强调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感染学生。

正确引导:任课教师要向学生们强调, 再优秀的个体也永远超不过一个优秀团队的作为, 同时经常鼓励学生要勇敢、自信、经得起失败。

合理分组:每次实验课都要进行合理分组, 将性格相近的学生分在不同组, 每个组自愿选出小组长, 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 做好组内分工。分组时还需要经常打乱顺序, 让不同的学生之间有更多的协作机会, 以便促进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

明确目标:分组后让队员明确每个小团队本次课上的共同目标, 不同组之间可以进行比赛。比如, 速度快、质量高的组可以作为实验组, 相反的则作为对照组, 用更高的团队定位来集聚队员的凝聚力与竞争力。优秀的团队组员会把个人的愿景与团队的愿望相结合, 以团队的荣誉为全体队员的追求目标, 积极发挥个人的风采, 同时相互之间密切配合, 这样才能发挥出集体优势。

强调沟通:团队成员之间有效的沟通在构建实验课的临时团队时也很重要。每个队员可能都有不同的想法, 所以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就显得更加重要, 队员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谦让、顾全大局、学会分享、懂得奉献能够让团队氛围更加和谐, 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纪律与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验课的规章制度应该给学生反复强调, 也可设置一些简单的奖罚措施。比如, 对做的好、守纪律的学生给予表扬、实验得分更高;违反纪律的学生则可罚其做值日、帮助教师准备下次课的实验用品等。严明的纪律是对队员行为的约束, 是团队目标实现的保证, 没有纪律的团队终将是一盘散沙。

团队的英文是TEAM, 可以理解为together、everyone、achieve和more, 合起来译成中文就是每个人在一起获得的就更多, 这就是团队协作的实际意义, 也是一个优秀团队的准确定位。教师在医学机能实验中不仅要让学生提高自我开展实验的能力, 更要明白团队协作在实验中的重大意义。这样, 一方面可提高机能实验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也为“90后”医学上将来服务于临床或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摘要:团队是指有共同目标的不同人结合在一起的组织。团队中队员之间的通力协作是完成很多事件的关键因素。医学机能实验是一门独立的系统研究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的实验学课程, 属于融合性学科, 该课程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团队意识。本文作者结合当代医学生的特点, 探讨了在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培养团队意识的重要意义及措施。

关键词:团队意识,医学机能实验,90后

参考文献

[1]王丽娟, 庞映平, 梁正席, 等.加强高职学生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 2013, 23:59-61.

[2]郑先科, 李国华.机能实验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5:1.

[3]李军, 崔峰.教师职责基本内涵与现代教育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1) :36-39.

[4]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刊, 2010 (4) :111-114.

上一篇:SIM卡下一篇:教育改革的力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