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信息系统

2024-11-14

检验科信息系统(精选12篇)

检验科信息系统 篇1

近年来,随着医院信息化的深化与发展,检验信息系统(LIS)在也成为医院数字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专为医院检验科设计的一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它使传统繁杂的手工操作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检验质量。晋江市医院于2009年引入了检验信息系统,经过一年的实施运行,现将我院在检验信息系统的建设体会总结如下。

1 LIS实施

1.1 系统描述

LIS 为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架构,服务器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数据库平台为SQL server 2005,客户端为window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 xp。

1.2 流程解析

1.2.1 门诊流程

基本流程如下:医师开电子检验申请单→患者缴费→化验抽血人员采样→检验师核收样本→使用仪器(或手工操作)化验样本→由联机电脑自动接收(或由检验师手工录入)分析结果→检验师审核检验结果→打印检验报告(详见图1)。

1.2.2 病房流程

医师开具检验医嘱和检验申请单→护士录入检验医嘱→护士依据检验申请单采样→送检验申请单和样本到检验科→检验师签收、核收样本,同时完成计费→使用仪器(或手工操作)化验样本→由联机电脑自动接收(或由检验师手工录入)分析结果→检验师审核检验结果→打印检验报告[1]。基本流程见下图2。[LL]

1.3 功能说明

实现检验申请、患者准备、患者识别、临床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处理、检测、检验结果的确认、解释、报告和建议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其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如下。

(1)检验工作站:是LIS中最大的应用模块,负责检验日常数据处理工作,包括标本核收、数据处理(即与仪器的通信处理等)、结果审核、报告发布、报告查询、质控等日常功能。

(2)血库管理系统:具有血液的出入库管理功能,配血管理、输血管理、输血反应记录,查询用血情况、汇总统计各种费用报表。

(3)试剂管理系统:具有试剂出入库、试剂报损、采购定单、库存报警、出入库查询等功能。

1.4 基础数据准备

需要整理的基础数据有真空采血管条形码方案、晋江市医院检验项目清单列表、连机清单(共17台仪器)等。

2 注意事项及实施难点

2.1 预制条码

与打印条码的选择:实施条形码管理的检验科主要分适时生成条形码和预制条形码[1]两种流程。预制条形码的优点是经济,但它由于是出厂时就形成的,仅包含一个条形码信息,护士采血前需扫描条形码和分装采血管,才能将采血试管上条形码和医生实际开的申请单信息对应起来;而适时生成的条形码包含患者的多种信息,包括物流信息,实现二维条码,通过打印出彩色物流标识来直接对应标本的实验室去向,可以根据实验项目将标本直接对应到检验科室中的实验设备,减少了检验科内的二次分检。打印条码的好处还在于,它不仅可以贴在真空管上,其他标本(尿、便等) 也可以方便地实现条码化。[2]考虑到预制条码前期投入少,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并且唯一投入的条码阅读器也是将来发展所必需的,即可他用,可资源共享。采用了预条形码化标本试管后,科室无需打印及粘贴条形码纸,极大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杜绝了人为差错。[3]故我院采用预制条码方式,但如何解决非标容器标本的预条码处理是预条码的难点之一,我们采用按标本类印刷制式条码标签,手工贴至非标容器,对污染类标本如尿液、粪便等,在条码信息绑定时,护士将条码标签联号粘至容器,条码主标签保留于护士工作站,标本采集台、标本采集员送条码标签至检验部门,降低标本传送、检验标本的污染。

2.2 应急备用单机系统的实现

由于考虑到采用单台LIS服务器运行,并无备用服务器,可能会出现服务器的单点故障及网络故障的情况,故为能让此类故障发生时检验日常业务仍可正常进行,我们采用单机应急系统方式:当网络中断或服务器故障时,系统提示采用单机模块运行(本地ACCESS数据库),当网络及服务器恢复正常运行时,系统自动将导入本地的数据到服务器上。

2.3 LIS与HIS数据同步设置

LIS与HIS医嘱项目与费用项目的对照工作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否则会导致LIS及HIS接收病人信息失败。在实施前期我们的数据字典维护都比较容易,而在运行时期,则由于检验数据字典由检验人员负责录入维护,而HIS的相应的数据及接口相应设置由信息科人员维护,这情况常导致LIS及HIS的数据字典不同步问题,进而导致检验操作无法进行,这就需要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数据操作规程来进行维护。

2.4 流程中的样本丢失问题

由于各病区采用由物流人员送检验标本,出现了在运行过程标本遗失问题,并无从追究责任者问题,后来改造流程为由病区先打印签收单,由物流人员送标本至检验科,由检验科核对确认后双方签名,就避免这情况的出现。

3 小结

LIS的启用缩短了从开检验单到得到报告结果的周期,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在采血、接收标本、检验、出报告、保存数据等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人为误差,充分展现了医院服务的透明度,方便患者就医并增加了其信任度,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资金和管理成本,使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4]。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的LIS系统也应“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以病人标本为中心,要求数据传送有足够高的可靠性,实时性要求,对数据备份和数据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本文以晋江市医院检验信息系统的实施为例,着重讨论了检验信息系统的系统构成、操作流程、与管理系统的集成以及实施中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检验信息系统,实施,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沈韬,等.医院检验系统建设研究[J].中国医院,2001,5(8):41.

[2]李初民,等.检验信息系统中的两种条码方案比较研究[J].重庆医学,2007,36(1):40.

[3]周敏.预置条形码方式在临床实验室的应用前景[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6,17(2):88.

[4]杨凤香,袁永清.LIS在门诊采血室的应用[J].中国病案,2009,10(9):28-29

检验科信息系统 篇2

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医院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愈来愈大,对业务连续性要求越来越高,对通信模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保证在电脑(软件或硬件)无法正常工作时,迅速启动应急措施,保证业务不中断,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好的连续性,是我们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检验仪器数据通信系统设计:

1普通模式仪器的通信程序模式

普通模式仪器的通信程序模式即串口通信方式,仪器通过串口线和电脑连接,电脑连入院内网络。这种方式下的仪器通信程序安装在此电脑,仪器通信程序采用COM接口工作模式和仪器进行通信(图1)。目前,绝大多数的LIS系统采用此种模式与仪器设备进行通信,仪器通过串口线与电脑直接连接,这种通信方式对电脑的依赖性较强。在实际应用中,电脑由于某种原因发生故障,是会经常碰到的。如电脑中了某种病毒(木马等)或安装了某个软件,导致电脑无法启动或与仪器通信程序冲突等。在这些故障中,硬件出故障的机率一般要小于软件,电脑硬件本身的稳定性已经非常可信。但无论是软件出问题或是硬件出问题,必然会引起业务的中断。因此,必须考虑更加可靠的通信方式。

2串口服务器

串口服务器是为RS-232串口到TCP/IP网络之间完成数据转换的.通讯接口转换器。提供RS-232终端串口与TCP/IP网络的数据双向透明传输,提供串口转网络功能及串口转网络解决方案。串口服务器,一般内部集成IP、TCP、HTTP、UDP、DNS等协议。RS-232串口转换提供数据自动控制。提供数据双向透明传输,实现串口转网络功能可以让串口设备立即连接网络。串口服务器的工作方式有:服务器方式、客户端方式。通讯模式有:虚拟串口模式、网络通讯模式(工业级串口服务器,一端连接串口,一端连接网口)。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仪器通过网线可与网上的任一台电脑连接通信,增加了连接的灵活性。通信程序安装在其中一台电脑上,当这台电脑出现硬件或软件故障时,与之通信的仪器仍不能正常工作,即存在单点故障。如何对这种通信模式进行优化,这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3改进的仪器通信模式设计

我们将串口服务器引入检验科的网络中,就是要打破仪器与电脑的强耦合,即将仪器对某台电脑的强依赖性,转换到对网络、对串口服务器的依赖上(图2)。采用此设计后,仪器通信程序采用SOCKET协议编写通讯程序,SOCKET协议通信适于处理各种复杂、灵活的通信需求,我院全院级的仪器通信解决方案,见图3。在实际应用中,同一仪器的通信程序要在两台不同的电脑上进行安装,两套通信程序的仪器网络连接,仪器数据解析及LIS通信设置完全一致。(1)工作模式。一台(A机)处于正常工作模式,配置为自动启动模式,当操作系统启动时,通信程序自动启动。另一台(B机)处于备用模式,设置为手动启动模式,当操作系统启动后,通过手动运行通信程序,仅当A机无法启动时,才进行手工启动。(2)故障恢复。一旦A机因为某种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时,手动启动B机上的通讯程序,因为仪器的串口线连接到串口服务器上,所以当A机发生故障时,并不影响仪器实验数据的传输,而当B机上的通信程序启动以后,会自动连接串口服务器,并把仪器数据上传至LIS。这样,工作人员仅需判断A机故障,并手工启动B机通信程序,业务则自动恢复。在B机运行期间,尽快联系IT支持,将A机进行恢复,当A机恢复以后,仍恢复到原始的工作模式,A机为正常工作模式,B机为备用模式。

检验科信息系统 篇3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系统安全;医学检验质量;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030-02

0.前言

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诞生主要是由于现今临床检验的多样及效率化,多种检验技术设备的智能化迅速发展。在医学检验方面所应用到的各种仪器设备大多数是由计算机所控制操作的,智能化水平程度较高,因此管理系统模式也倾向于计算机管理模式。对实验室信息系统安全在医学检验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验室信息系统及医学检验简要介绍

1.1实验室信息系统介绍

实验室信息系统是指以实验室科学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借助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对实验室各种信息进行高效管理,从而整体上提高实验室综合效能的人机系统[1]。灵活简便的实验室信息系统能够帮助有效提高医院实验室的整体工作效率,使其强度大大减弱,以此避免出现因疲劳操作而出现的不必要失误,从而增强了医学检验质量方面的整体效率。大部分医院已对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性能及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并对其进行了科学正确的应用,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医学检验质量。

1.2 医学检验概括介绍

医学检验主要是将检验标本做为工作的重心及主线,对于其质量方面控制主要在于检验中及检验后。医学检验所涉及部分众多,在部门、层次及环节上均有所关联涉及,因此控制难度较大。由于控制难度等各类因素的影响,在医学检验质量方面的整体效率时常会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安全隐患由此埋下。实验室信息系统在建立之初,主要是用于实验室大量信息的传送,为实验人员控制仪器提供便利。现如今,在医学检验质量方面应用实验室信息系统能够提升其整体质量及安全,避免出现失误。

2.实验室信息系统在医学检验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

2.1 医学检验质量中室内质量的应用价值

原有的医院检验质量工作模式主要是:在室内进行检验质量的控制,与相关明确的检验规范相对应,测定出一系列的平均参数及标准差,之后再对信息一一记录、描点,定期绘制质量控制图,进行小结。

而实验室信息系统的主要工作模式是:在室内进行质控,将所有的测试信息与相对应的检验人员信息进行记录整理,之后将其传送至数据库内。在系统中完成测试值与质控标准的对比,显示出最终结果的合格状态,并发出警告。对于进行了重复性质控测试操作的数据也会被具体记录,医院相关科室的管理人员能够对仪器设备的具体质控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实验室信息系统能够在系统内部对相应的质控标准进行设定,每天的室内监控最终结果也能够实现实时性监测。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对质控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时性监测及失控情况下试验的暂停。对检验质量方面的失控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在小节中也会将其记录在案,以此帮助实验室能够对仪器设备的情况进行掌控,对医学检验质量进行提升,工作效率有效提高。

2.2 医学检验质量中危急值报告的应用价值

在进行医学检验时,一旦出现危急值却不及时处理,极易造成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影响。因此,在检验中如果发现危急值,应迅速向临床发起报告,以便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在LIS中预设检验结果的参考范围和危急值范围,当检驗结果超出参考范围时,以上下箭头标示;危急值产生时,则电脑上结果以红色显示,同时发出报警音,提醒检验人员及时处理[2]。医学检验人员在对最终的检验结果确认无误后,应及时向临床科室进行报告,填写好相应的危急值记录报告,将其进行发出,并在其中标注好危急值。

2.3 医学检验质量中标本处理的应用价值

在应用实验室信息系统对医学标本检测完成后,依照相应的仪器指示进行检测标本的入库排序,并将其放置于指定的存放柜中。实验室信息系统将会自主建立起一个供于查询的界面,在界面中输入相关的信息,如条码、序列号及库位号等,便可进行标本试管的存放查询。另外,实验室信息系统还可进行标本存放时间及处理功能识别的操作,不仅能够通过条形码等信息对条码试管进行查询,还可进行标本的定位查找,对一些经过处理后的标本进行再次存放记录。

2.4 医学检验质量中电子病例对接的应用价值

将实验室电子信息系统与医院内的信息系统进行连接,能够帮助实现检验科室与相关临床类科室两者之间信息数据的传送共享。将实验室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进行紧密连接,能够在实验室信息系统中将临床医师的医嘱及检验相关项目的具体信息进行明确显示,节省了相关的信息核查时间,而对于临床科室而言,也能够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的便捷性功能对所检患者的最终结果进行及时查看。对检验人员而言,通过LIS与HIS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这样有利于更及时地发出准确的报告,并能向临床提供相关建议[3]。对于系统中所记录的医学检验结果信息及其档案的基本信息也能够进行实时的迅速查询。在计算机中还可将所记录的检测信息进行复制,对其进行警示或解释类备注说明。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在现今的医学检验方面也逐步推进实现了现代化,智能化。各种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也成为了当前医学实验室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组成部分。实验室信息系统对于医学检验工作的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及较为深远的意义,会对其最终的质量效率结果发挥一定的作用。对实验室信息系统在医学检验质量方面各部分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能够帮助推动医学检验工作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映亮,徐灼均,莫和国.实验室信息系统在分析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01):118-119.

[2]李勇军,丁继光,曹佳佳.实验室信息系统在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0):1502-1503.

[3]彭文红,罗宗煜,元淑巧.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检验科室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9(24):77-78.

检验科信息系统 篇4

(1)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建立要在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参与指导下设计, 修改, 完善。

在我科室建立LIS系统初期, 由于软件开发人员对检验科具体的每台检验仪器以及每个检验项目的具体的要求甚至正常值等不是了解, 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实际检验工作的具体情况, 使得检验结果的某些单位, 正常值等都没有考虑进去, 在检验结果报告上没有正确的显示单位或正常值, 我们发现后及时和软件人员进行沟通, 把发现存在的问题逐步得到完善。仅靠工程师的努力远远不够, 尤其微生物专业, 问题更多.仅菌库, 菌名就五花八门, 因软件编写人员不懂我们微生物专业, 致使很多地方显得别扭。

(2) 一些固定的模块通过医院计算机室工作人员协调得到逐步完善, 这样对于检验科工作人员更方便快捷。

应用LIS系统逐渐摸索实践过程中, 把一些常用的模块固定化, 比如尿的颜色, 透明度, 结晶等项目通过和医院里微机室将其固定化, 这样操作起来更方便快捷, 有异常结果的就修改, 没异常的情况就按模块形式走, 很方便快捷。

(3) 来自门诊绿色通道患者报告不能入医院系统网的, 通过我们的建议在LIS系统设计中增加了临时报告单输入部分, 使得检验报告单发放进行了统一。

在试运行LIS系统时发现了医院绿色通道开的化验单没能进入医院网络后, 我们及时和软件开发人员协商最后建立了一个临时报告单输入部分, 其使用以后来自绿色通道的, 包括急诊的等特殊不能入医院网的患者检验报告单都能进入了医院专门的报告单查询并打印状态, 统一了报告单的发放模式。

在进行全血分析系统过程中要注意用LIS系统时一定要完全关闭迈瑞通讯信息系统, 避免接受信息错误。

在做全血分析过程中, 首先要检查迈瑞通信信息系统是否完全关闭, 如果不关闭, 用LIS系统时会导致结果接受不到或者接受的是往日的数据, 导致化验结果张冠李戴, 性质很严重, 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出现未完全关闭切已发放了报告一定要及时通知发报告处的同志, 并重新检测, 减少问题的出现。

作好每份标本的编号, 一定要与检验信息采集系统, LIS系统的患者选择编号的完全一致, 避免出现差错。

血液流变学检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工作要在所有项目都完成以后在进行联机LIS系统, 然后在LIS系统中进行患者选择, 编号, 数据结果传送, 采集, 审核。

在血液流变学检验过程中先不要打开LIS系统, 等一切检验结果都完成后, 再连接LIS系统, 不然结果会出现数据传输错误, 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

应用LIS系统后, 报告单不能在检验科直接发给患者手中, 缺少了和患者之间了解病情的机会, 使得有些异常结果很难和患者面对面的咨询, 了解, 对检验工作者来说不是很有利。

比如象门诊很多化疗的患者需要经常复查血常规及分类, 往往白细胞数很低, 没用LIS系统时我们可以和患者咨询一下以及用药情况, 但应用LIS系统后我们不能从患者那里获取到这一信息, 发出的报告单结果难以从患者那里确认。

国内LIS的发展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但是要看到这个距离不是不可以赶上的。当前国内LIS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偏重数据采集, 忽视管理功能, 表面文章多, 功能不够细化, 不会提高技师操作的准确性, 但会对医技结果的传输, 储存, 应用以及当中的安全性有很大的提高, 国内医院检验工作有自己的特点, 国外的LIS不能照搬进来, 所以国内LIS界的同仁要看到差距本身也意味着机会, 因此我们期待着国内LIS界的厂商尽快发展自己的高水平产品, 为国内医院提供更好的系统。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LIS, 是一个能实现检验信息电子化、检验信息管理自动化的网络系统。LIS是HIS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将实验仪器传出的检验数据经分析后, 生成检验报告, 通过网络存储在数据库中, 使医生能够方便、及时的看到患者的检验结果, 从现在的应用来看, LIS如果使用不好的话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这就对检验工作人员要求标准更高了一层, 不仅仅要对检验技术水平的提高还要加强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普及与提高, 要求我们检验人员与时俱进, 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每个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严谨的工作作风, 对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宏伟.医院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 2008, 25 (6) :759~760.

[2]李坚保, 李鑫光, 陆德胜.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 (10) .

[3]孙媛, 张西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 2011 (1) .

检验科信息系统 篇5

《铁矿与返矿及氧化铁皮的鉴别规程》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〇一〇年三月

行业标准

《铁矿与返矿及氧化铁皮的鉴别规程》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管理委员会下达的2009年制修检验检疫行业标准项目计划通知的要求,行业标准《铁矿与返矿及氧化铁皮的鉴别规程》(项目编号2009B078)由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牵头起草。

二、目的和意义

铁矿石是生产钢铁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我国是全球第一钢铁生产大国,同样也是国际铁矿石的最大进口国,被称为“全球吸铁石”。2008年,中国共进口铁矿石4.4亿吨,2009年,国际国内钢铁需求萎靡,全球钢厂大幅减产,在此形势下,中国仍进口铁矿石3.5亿吨。铁矿石贸易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关乎国计民生。自2000年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节节攀升,同时造成铁矿石进口市场的混乱,在铁矿石品位波动度增大的同时,出现了以氧化铁皮及烧结返矿冒充铁矿石,或者在铁矿石中大量掺杂氧化铁皮和返矿的案例。氧化铁皮和烧结返矿虽是可部分替代铁矿石的炼钢原料,但其海关编码与铁矿石不同,而且氧化铁皮属于可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国家对其进口有严格的管制。为了规范铁矿石进口市场,维护国家和进口企业的利益,特制定本标准。

三、标准的编制过程

1.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接到标准制定任务后,由起草标准的负责人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

2.标准起草小组,积极调研,奔赴各大铁矿石进口口岸,了解铁矿石进口市场情况,收集氧化皮和返矿的各类样品标本。3.标准起草小组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起草了标准的草案。

4.征求了国内科研院所和部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专家的建议,完善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四、鉴别方法的选择

作为一个规程类的标准,其现场指导意义要突出。而铁矿石作为大宗散装进口化矿产品,具有批次多,数量大的特点,不可能对每批货物都进行实验室鉴定,因此本标准选择以货物的表观物理特征为主要鉴别手段,在通过表观物理特征做出初步判断的基础上,辅以实验室鉴定。铁矿石与返矿及氧化铁皮在表观物理特征,如颜色、光泽、条痕、磁性,特别是外形上有较为明显的差别,通过对大量样品的实际观察,发现通过表观物理特征对样品进行初步鉴别具有可行性和简单操作性。

铁矿、返矿与氧化铁皮化学成分相近,因此在实验室鉴定方法的选择上,很难单独通过元素分析的方法对其定性,但三者的物相组成有所区别,故选择以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先对样品的元素组成初步判断,再以X射线衍射法(XRD)对其进行准确定性。铁矿石、返矿与氧化铁皮的主要组成物质都是铁的氧化物。从衍射的角度分析,氧化铁皮的主物质由Fe3O4、Fe2O3及FeO共同组成,而且大部分氧化铁皮中都存在相当含量的单质铁(或固溶体),微量物质中,Si多以石英态存在,Ca多以CaCO3形式存在,Al的含量很低或没有,一般难以通过衍射检测出来。

返矿是一种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复合物,它是由含铁矿物和脉石矿物及由它们形成的液相粘结而成,其物相组成随原料及烧结工艺条件不同而异,但总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即:①含铁矿物,包括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浮氏体(FexO,氧化亚铁相);②粘结相矿物,原料不同,差别很大,一般有以下几种:铁橄榄石,钙铁橄榄石,铁酸钙,复合铁酸钙,当碱度小于1.0时,还会出现钙铁辉石;③其他硅酸盐,主要是钙的硅酸盐,根据碱度不同,会出现正硅酸钙,硅灰石或硅酸三钙。返矿中所包含的物相数量多,很多物相晶型复杂,衍射峰数量多,在X射线衍射图谱上表现为衍射峰位置重叠或接近的很多,峰型明显宽化。返矿的衍射图谱与铁矿石及氧化铁皮有明显的区别,特别是粘结相矿物相是返矿的特征物相。

天然铁矿石中,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和钛铁矿(FeTiO3)等含有大量非Fe、O元素的矿石衍射图谱与氧化铁皮及返矿的衍射图谱迥异,一目了然;而仅以Fe、O为主元素的铁矿石,除磁铁矿外,都是由α-Fe2O3、γ-Fe2O3及其水合物组成,磁铁矿虽由FeO与Fe2O3共同组成,但反应在衍射图谱上,则主要以Fe3O4的形式存 在,微量元素中,Si以石英形式或粘土类物质形式存在,Al以粘土类物质形式存在。

五、标准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主要内容由以下8部分组成: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 5 检验鉴别规则 6 结果判定 附录

六、说明

本标准的编写在格式上遵循《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

电子物证检验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篇6

【摘要】随着现代高科科技的发展,高新智能产业的规模在日益强大,而在我们这个以技术为主导地位的世界里,技术越高,越具有地位性。高新产业的技术在不断的深入人心,也在人们心中越来越觉得重要起来。电子物证也就是如今可以顺应时代潮流的一项高新产业技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在现在的各大高校里开设立电子信息系统专业,来顺应时代发展,加大对电子物证检验系统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数据分析;电子物证检验;信息;应用分析

一、前言

(一)研究的背景。如今的社会里,高新产业链使得人们使用的技术在不断的升级,最鲜为人知的就是电子信息技术。二十一世纪里,没有一项过人的技术和本领,是无法在世界上立足于,无法成为世界强国的。若想成为一个世界强国,那么就必须要让自己国家的技术得到先进的发展与提高,所以在你争我赶的情况下,各个国家开始了对电子物证检验系统进行论文建设与研究,使得我国的物证手段达到官方化科学化的效果,想在世界上首先树立电子物证检验系统强国的地位。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是电子物证信息系统更为实用化的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应该在各大高校中建立此电子物证信息专业,来专用型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培养专业人才,把人才往电子物证检验专业方向发展,少年强才国强,所以从少年抓起,从小培养高新技术产业链——电子物证检验系统。与此同时,要积极地配合社会需求的转变,为学生未来能在工作岗位上立足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更加能针对性的培养出一批专用型信息人才,更好的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我国今后的强大打下更加夯实的基础,并且让我过的物证系统由传统方式正式转变为新型模式,而此种模式就是电子物证系统。

二、电子物证检验系统的现状

为了适应现代先进时代的观念的发展与需求,修改后刑诉法明确将电子的信息物证数据证实归纳为了证据手段行为之一,这些举动已经足以认为电子物证检验系统正式被人们所认可。近年来,我院按照上级院关于科技强检和加强科学技术服务侦查办案工作的具体要求,积极地研究电子物证检验技术的新型工作方式,在电子物证检验系统的探索与研究上都有了积极的进展,并且利用了此项技术为我国的刑侦作案组的破案提供了有力条件,为作案人的审判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有力证据。

我国正在大力完善此项制度,积极的将电子物证检验系统的研究逐步深入人心。我院成立了由专业技术人员与一线办案干警为成员的专业小组,进行了长久可行的学习与研究,确实的提高了技术人员及专案组成员的技术水平。

三、我国电子物证检验系统的落后的原因

(一)急于求成的开发电子物证信息系统产业链。我国之所以久久不能達到世界上信息产业强国的一大因素就是我们的心态,我国在这一方面太过于急于求成,却往往忽视了什么叫过犹不及。我们总是想着赶紧紧跟步伐甚至是超越,我们总是幻想着能用二十年的时间来达到欧美资本主义强国花费了五十年时间才达到的高度。我希望能够以史为鉴,以文化大革命为借鉴,当初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不就是太急于求成,忘掉了自我,迷失了方向误入了左倾教条导致了最后国家革命的失败。我们要以史为鉴以明得失。

(二)我国在追求电子物证检验系统时太过于浮夸。想做大做好做更强,却忽视掉了基础性的东西。电子物证检验系统的建设需要一步一步的来,脚踏实地的做好一切基础性工作。基础好了,夯实牢固了,未来的发展前景自然不会差。不要对自己的发展太过于自信,一切都又失败的时候要做好两手准备,浮夸风是急于求成另一种表现,不可能在浮夸的背景下将电子物证检验系统产业链发展好的,最后只能才重蹈覆辙,以失败告终。浮夸风不可取,若想在世界上继续发展壮大,想要提高电子物证检验系统的模式技能是很合适的,但是要注意方法,切记“浮夸风”作祟。

(三)各高校开设的专业课只是徒有虚名。在如今的高校里,各种关于电子物证检验系统的专业,但只是表面功夫下得好,实质上配备的师资力量及课程要求无法达到培养专业型人才的效果。各大高校只是为了符合各地教育局的要求,做足了表面工夫。倘若深入的去聆听一节课,则会发现开设的电子物证检验专业建设的科目根本就没有实用价值,而老师则是更加可笑的用着既不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东西,不进行实质的理解与应用,所以在高校里的信息专业科目只是徒有虚名,根本达不到培养人才,更不要说以后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能量能源。若是这样,中国想步入电子物证检验系统的强国的步伐将又要暂时缓缓,步入电子物证检验强国的时间将会越来越遥远了。

四、电子物证检验系统实现的方法

(一)培养专业型人才。人才强则国强,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美国之所以成为电子信息时代的大哥大,是因为美国这个国家对待专用性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视。他们不注重于学生的成绩,专注于丢失学生们在这一方面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电子物证检验系统需要人才的集思广益,才能将这条溪流源远流长。如果只是一味地开设专业课程,一味地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不是实践能力,则永远也得不到这方面的实用性人才,因为他们更擅长的是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而提高成绩。

(二)切实完善此项制度。我国一定要切实完善各项能够帮助发展电子物证检验系统的制度,制度是发展的保障,有了制度这项基础性的保障,就能够将电子物证检验系统完善化,发展处一项值得信赖的电子信息理论证据的技术,是电子物证成为炙手可热的办案证据。

五、总结

本文通过我国的现在的电子物证检验系统的研究现状、落后国外技术强国的原因以及我国之后将采取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来深入分析电子物证检验系统的发展,借此将电子物证检验系统正式投入到社会中使用。

参考文献

浅谈检验信息系统的运行模式 篇7

1 我院信息化建设情况

LIS的高效运行离不开整个医院数字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我院从1993年自建局域网至今,经历了5次网络改造与重建,先后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用于数字化建设,率先建立了由门诊医生工作站、移动医生工作站、移动护士工作站、检验信息系统等为主体的完整医院数字化体系,实现了“各有定位、各司其职、科学整合、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医院整体建设体系[1]。医院现为“全军医院信息研究与技术支持基地”和“全国十家数字化医院样板单位”。

检验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更是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重点。从1998年引进“军字一号”工程的检验信息系统至今,我院检验科经历了4次改造和重建,逐步规范和完善了检验信息系统的运行模式。2005年,我们启用了上海齐效检验信息系统。此系统具有功能强大的中文软件系统,其中系统运行模式包括医生申请、标本采集、报告处理、细菌检验、查询统计、系统设置、科室管理等功能,以上功能又有分支功能,仪器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兼容。

2 系统运行模式的现状

2.1 医生申请网络化

在一个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中,检验单的申请主要是从门诊医生工作站、移动医生工作站产生,并且LIS设立强大的字典库,以满足临床医生的检验申请信息。检验申请信息产生医嘱后,移动护士工作站和LIS立刻就可以查询到,充分利用全院信息化设备的双向传输功能,实现了“无纸化”,大大减少了人为差错的发生率,缩短了病人和临床医生等候结果时间,可尽早制定治疗方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2 标本采集条码化

移动护士工作站将病人所申请的检验项目调出,通过连接电脑的条码扫描器,将试管上条码号读入电脑,并与病人的检验项目逐条对应。电脑此时显示的信息有该病人基本信息及对应的抽血管上的条码号和检验项目等。当标本送到各检验工作室,再一次通过条码扫描器判读试管上的条码号和相对应病人基本信息及该条码管应做的检测项目信息,然后自动给仪器发送相应的检测命令。目前,我院检验科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等均应用条码信息进行操作,方便了检验操作,杜绝了差错的发生。

2.3 报告处理智能化

报告处理功能是LIS的核心功能。在报告处理时,LIS可以实现智能化处理,包括数据输入、分析对照、辅助处理、结果发送、费用确认等。(1)自动采集、自动传输仪器检测的数据结果;(2)对数据结果进行智能化分析,检验结果在正常值以外时,LIS会加以特别标识;对极端病理值结果LIS会自动报警;还可以显示此病人的历史数据和结果动态趋势图以供对照。(3)如果仍不足以判断,还可以进行辅助处理,包括有相关的检查结果和HIS系统辅助查询等功能,分析此次结果是否准确,并及时发现问题;(4)结果经审核后可发送到医生工作站,实现数据共享和检验报告的无纸化传递;(5)结果发送后,LIS会自动提示确认费用,与收费系统及医生工作站交换信息,防止漏费、少费及不准确收费。

2.4 细菌检验个性化

细菌检验主要是人工检验项目(如用显微镜或手工操作法)。LIS为细菌检验提供计算机登记界面,可以手工输入包括涂片检查、细菌培养、菌株鉴定、药敏试验等一系列手工操作检查结果,实现符合WHO标准的细菌数据分析,保证所有检验结果都进入医院的计算机网络。

2.5 查询统计数据化

查询统计功能实现了统计数据自动采集、自动传输、自动汇总分析,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模糊查询的需要。从时间范围、不完全姓名、年龄范围、执行科室、检测项目等多角度提供单项查询或组合查询,既可以最大范围地搜索结果并开列清单,又可以实现信息的精确定位,查询统计速度很快,其效率远非传统登记所能比拟。

2.6 系统设置安全化

系统设置的安全性是衡量一个系统的好坏的重要指标。系统设置由系统管理员专人来管理,起到维护系统、保证安全的作用[2]。从安全系统能力、安全技术支撑和安全防护管理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确保个人口令、权限范围、报告处理、数据统计等方面安全与保密。

2.7 科室管理人性化

科室管理包括人事管理、文件管理、考勤管理等。对于科室管理,任何环节上出现问题所造成的损失不仅仅是个人本身,而且涉及到整个科室任务的完成,建立跟踪系统使科主任清楚地了解科室的管理进程,也方便科室人员了解自己的信息,有效地防止遗漏而耽搁进度,实现真正的人性化管理。

3 系统运行模式的发展

未来检验信息系统最终实现辅助诊断、科室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成为检验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管理的必要工具。针对当前检验信息系统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⑴提高质量控制功能实现与LIS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对仪器质控数据自动接收;实现自动绘制质控图和失控报警;建立相关校验标准,辨别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实现异常检验结果的分离,检验人员能方便地掌握试剂的稳定性和仪器的准确性,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3]。

⑵增设试剂管理功能对使用的试剂库存统一管理,包括试剂的入库、库存查询、库存调整、以及自动减少库存功能,仪器每做一个测试将自动减少试剂库存量,并预报将要过期的试剂,及时将有效期内的试剂投入使用,并且保证支出的试剂被合理消耗,为科室节流增效[4]。

⑶建立检验项目知识库提供检验项目的标本采集要求和注意事项等,提供检验项目定义解释、分类组合、试验方法和临床意义,提供一部分有关检验的试题、病例等,方便了检验的临床教学工作,帮助实习学生、临床护士和医生对检验知识的学习掌握[5]。

⑷完善学术统计功能,除了提供简单的项目数量、均值、SD等统计结果外,还应提供比较完善的科研学术的统计功能,以满足科研学术的要求,提高整个科室和医院的科研学术水平。

⑸规范检验物流系统,实现人机和机人对话,最终实现人人对话。用于处理日常的标本采集、运送、接收、退还、检验和保存等一系列物流管理问题,均需要一个规范的检验物流系统作为支撑。

LIS的应用及其运行模式的不断完善,提高了工作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了检验时间,大大提高检验科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2003年,我院是在华北地区首家推行“检验特别快车”的医院,更快捷更优质的为病人服务,为医院为科室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数字化医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6],检验科室要发展也必须走数字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景明.依托数字化建设提升医院管理水平[J].中国医院管理.2006(8):36-37.

[2]曹晖.计算机临床检验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6(1):77.

[3]龙二木,等.医院检验网络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医学信息.2003(9):493-494.

[4]丛玉隆,等.检验科计算机管理网络的建立与应用体会[J].临床检验杂志,2001(6):361-363.

[5]栾材富,等.我院检验中心LIS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05(5):965-966.

[6]陈恒年,等.构建数字化医院促进可持续发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2):125-127.

[7]孙守全,等.LIS在医院检验科中的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6(3):62-63.

检验科信息系统 篇8

LIS故障从系统上可分为软件和硬件故障。软件故障如服务器操作系统瘫痪、数据库发生死锁、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恶意或无意删除等;硬件故障如服务器硬件故障(如磁盘损坏)、传输介质故障(如光缆被切断)、中心交换机故障等。为了确保LIS的连续稳定运行,应建立故障的及时发现、快速诊断、逐级上报、协同恢复、善后总结的全方位应急体系,即LIS的应急预案。目前,国内医院对HIS的应急预案制度报道较多,而对检验科LIS的应急预案重视不够,国内刊物尚未见关于LIS系统应急预案的详细报道。

1 LIS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

1.1 指挥协调组

信息工程部负责技术故障排除,检验科网络管理员负责简单故障排除和各部门联络,门诊主管和值班主任负责各部门协调。

1.2 应急程序

我院的医院信息化系统是以HIS为核心,支撑EMR,LIS,PACS等系统运行的综合信息化系统。

根据故障对LIS波及程度,可分为以下二级:

一类:各种原因导致的全院或检验科网络瘫痪;

二类:网络故障仅影响到一些非LIS的相关系统。

在LIS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信息工程部和检验科网络管理员。

1.2.1 一类故障:

(1)当全局性和局部性故障非常严重、计算机工作站也遭受破坏时,可恢复传统实验室状态和原始的检验科报告方式,出具临时报告单。

(2)门诊显示屏进行电子公告和张贴告示, 对病人进行解释和疏导的同时,各检验操作立即转入手工。

(3)正常班期间,如预计在15 min内能排除故障,则由门诊主管负责;如果预计将超过30分钟,须报告科室网络管理员、值班主任和信息工程部。晚班和夜班期间,当班人员须报告总值班、门诊主管、科室网络管理员和值班主任。

(4)预计网络中断时间小于12 h:对于急诊和有危急值的病人及时出具临时报告单,并电话通知相关医生;病房和门诊平诊,且无危急值的病人,与相关人员协商延后12 h后再出具检验报告单。

(5)预计网络中断时间大于12 h:所以病人均出具临时报告单。

(6)检验科绝大多数仪器配有单机版简易报告单软件;手工检测项目等无单机版软件均备有检验结果空白的简易报告单,其内容包含各室日常检测项目。一旦LIS瘫痪发生后,由当班人员切换到单机版简易报告单软件,或者在“空白简易报告单”上手工填写各检测值。所有临时报告单均由各专业主管负责审核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并签字审核,待网络恢复后补充收费及补发正式报告单。

(7)如病人需要既往结果,应对其进行合理解释,劝说其在LIS恢复后,再查询检验报告单。

1.2.3 二类故障。

(1)住院部门信息故障:医生工作站无法进行电子检验医嘱的申请;护士工作站无法将电子医嘱生成检验条码;检验科不能进行计费申请等。

对策:医生手写检验申请单;护士在样本上贴检验申请单二联编号,手工在申请单上标注采样时间等关键信息,并电话通知检验科后,送检验科检查;故障解决后,检验科进行计费申请。

(2)门诊部门信息故障:收费处无法收取病人检查费用;门诊抽血处不能生成检验条码;门诊医生不能开具电子申请单等。

对策:由门诊收费处对门急诊患者进行手工计费;检验科抽血处贴申请单二联编号,并手工在申请单上标注采样时间等关键信息,再送检。

1.2.4 网络故障排除后的恢复工作。

检验科各部门应保障信息质量,网络恢复后,每个部门都应该指定一名工作人员,补录收费和在手工操作时产生的各种信息。信息指挥协调组召开会议,分析故障发生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归档,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防范同类故障的再次发生。

2 LIS应急预案实施后的体会

制定严格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是LIS应急故障发生时的有利保障。信息指挥协调组定期听取LIS安全工作汇报,查找安全隐患,要求各点主管为安全目标责任人,分工到人。做到各岗位在发生LIS相关故障时,第一时间有人管,有人协调,做到忙而不乱,保证数据不丢失,医疗工作不间断。

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策略、增加必要的资金投入、建立过硬的技术队伍是LIS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们采用是杭州创业检验系统,拥有独立的LIS服务器,该系统全面和HIS系统集成,可定时对数据库做自动做双机备份,主干网采取光纤双路备份,中心机房配有24小时双路电源,并匹配大功率的UPS电源。另外,我院还保持相关人员的持续培训,使得技术支持人员能完全胜任网络故障的即时应对,确保了检验科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

在2008年初,我院和检验科制定并有效执行了LIS应急预案制度。到目前,经历了5次大小的网络故障,故障时间最长的达到2小时,我们依据应急预案制度妥善处理故障,均未引发过病人的不满和诊疗工作的混乱。

总之,应急预案是医院信息系统和检验科正常运行的保证,因为系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有故障就必须有预案。我院检验科LIS二级应急预案制度可以保护医疗活动的正常运行。

摘要:目的:建立应急预案制度,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或检验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出现故障后,尽可能保证检验科对其服务对象,尤其是急诊、危急值和外地病人服务的正常进行。方法:建立适用于医院信息系统发生故障后的检验科的应急服务。结果:本文所述的LIS应急预案,能实现LIS故障发生后,检验科服务临床工作的正常运行。结论:建议国内所有医院制定检验科的LIS应急预案机制。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医院信息系统(HIS),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陈兆明.谈儿童医院信息系统(HIS)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应用[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6.(S1):44-47.

[2]郝虹.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应急系统[J].医学信息.2009.(11):2291-2292.

[3]程顺达,杨青峰.医院信息网络故障应急预案的建立与实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5):220-221.

[4]吴小波.浅谈医院信息系统维护的应急处理[J].硅谷.2009.(01):59.

检验科信息系统 篇9

1 系统的设计思想

检验科一般分设生化室、临检室、免疫室、细菌室等。从满足医院基本需求出发, 需要对上述的基本科室的检验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检验系统研发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检验临床的需要, 在设计上力求紧密结合检验科临床的实际需要。设计的重点放在检验科最需要的功能上, 并对该功能力求完美。整个系统采用目前较为流行的客户机/服务器 (C/S) 体系, 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QL-Server 2000, 开发工具采用PowerBuilder8.0企业版。

2 系统检验数据接口开发

将具备RS—232C串口通信的检验仪器发出的检验数据实时接收过来, 经转换之后动态地添加到数据库中, 免去医生大量复杂的手工录入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并便于进一步对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 技术要求 (1) 通用性:接口程序要能够满足接受绝大多数检验仪器的要求。 (2) 独立性:接口程序应当封装到一个独立的模块中, 运用面向对象技术, 通过预先定义的接El可以方便地将该模块挂接到检验主程序中。 (3) 可维护性根据实际的需要, 当需要对该模块进行修改时, 不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新编译连接, 只要将该模块编译连接即可。 (4) 先进性:开发的平台要以32位平台为基础, 采用Win32多线程编程, 充分利用Win32平台的优势, 做到前台进行检验数据统计分析, 后台进行检验数据的实时接收、入库, 做到两者“同时”进行。

2) 开发环境硬件环境:RS—232C串口通信

3) 检验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必须符合关系数据库设计的三个范式, 使数据存储结构更趋于合理。增强检验数据的安全性、健全性, 将检验数据运算均衡地分布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上, 通过成批提交与回滚事务, 大大减少网络流量, 降低网络负荷。

3 功能需求

根据检验科的实际需求, 将整个系统设计为:数据处理、综合查询、数据统计、质量控制和系统维护共5个模块。

1) 数据处理3.1 数据录入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以数据为中心的, 数据录入的正确性和快捷性是衡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数据录入包括检验数据自动化录入和手工录入。

数据编辑为了保证检验数据的正确性, 录入的数据必须能够提供及时修改的功能, 本系统提供验单修改功能, 将已经录入的验单调出并修改其中的检验数据。

其他录入形式结合临床需要, 系统还提供成批录入验单, 检验结果快捷录入, 检验结果中的项目自动运算等。

数据打印从检验科临床实际出发, 录入的各种验单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打印出来, 打印的基本单位是验单。

2) 综合查询:一般验单查询在检验数据存入数据库之后, 按照验单上的数据项联合查询。院内监控按照时间段查询院内监控数据。检验项目动态观察在某个时间段内生成某病人的某个项目的动态分析图 (至少包含3次测量值) 。病人基本信息查询根据病人的住院号或门诊发票号从住院系统或门诊系统中获取病人临床诊断、医嘱、缴费资料等。

3) 数据统计根据不同类别与要求进行统计。 (1) 按科室统计在某时间段内统计临床科室的标本送检量与各种检验费用。 (2) 按项目及项目组合统计。 (3) 按人员统计。 (4) 按标本类型统计。 (5) 按检验仪器使用量统计。

4)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标准样本衡量检验仪器准确度的检测。质控数据的获得方式与普通检验数据基本相同。质控数据的录入分为自动化数据录入和手工录入两部分。

5) 系统维护系统维护包含了系统中所有的代码表维护, 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数据库结构手册。

4 与全院其他信息系统实现致据共享

检验系统能从住院、门诊系统中获取病人基本资料, 根据权限级别把检验数据提供给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各个不同部门。在检验信息系统内部, 不同科室的信息实现共享, 本科室数据可以修改, 而其他科室数据为只读。

检验系统的开发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检验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可强化医院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对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检验科信息系统 篇10

构建一个基于RIA模型的检验信息系统, 可以充分利用RIA模型的局部刷新、异步通信、低成本部署等特点, 再与现有Internet技术结合起来, 尽可能延伸Internet的应用领域, 在其可以延伸到的地方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实现远程医疗检验。不但提高了系统利用效率, 而且降低了系统的部署成本, 增强了用户体验。并且, 本文将语义和本体引入到医学检验领域, 建立了一个以尿检和血检相关的本体库, 实现了具体语境下计算机正确理解LIS及相关词汇和语义的能力, 同时还重新检视LIS知识体系并进行严格的逻辑验证。从而大大提高传统医学检验的效率, 推进检验医学的改革。

1 RIA概述

RIA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 是下一代的将桌面应用程序的交互性用户体验与传统的Web应用的部署灵活性和成本分析结合起来的Web程序。RIA中的富客户技术通过提供可承载已编译客户端应用程序 (以文件形式, 用HTTP传递) 的运行环境, 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异步C/S架构连接现有的后端应用服务器, 这是一种安全、可升级、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新的面向服务模型, 这种模型由采用的Web服务所驱动。结合了声音、视频和实时对话的综合通信技术使富因特网应用程序 (RIA) 具有前所未有的网上用户体验。

“Rich”的概念包含两方面, 分别是数据模型的丰富和用户界面的丰富。数据中的“富”是相对于传统的HTML页面与服务器进行交互少而言, 在用户界面上可以显示和造作更为复杂的嵌入在客户端的数据模型, 它可以操作客户端的计算和异步发送接受数据。“富”也描述了全面提升的用户界面, HTML只给用户提供了非常有限的界面控制元素, 而RIA的用户界面提供了灵活多样的界面控制元素, 这些控制元素可以很好的与数据模型相结合。

1.1 引入RIA的优势

RIA模型综合了C/S和B/S的优点, 使用户在提高体验的同时做到了客户端的零部署。RIA的优势不仅是展示页面, 它可以在后台与用户请求异步地进行计算、传送和检索数据、显示集成的用户界面和综合使用声音和图像, 这一切都可以在不依靠客户机连接的服务器或后端的情况下进行。如图1所示。

对于企业来说, 部署RIA的好处在于:从技术角度讲, RIA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应用程序模型 (包括J2EE和.NET) , 因而无需大规模替换现有的Web应用程序。通过富客户端技术, 可以轻松构建更为直观、易于使用、反应更迅速并且可以脱机使用的应用程序。从应用角度讲, 基于RIA构建的企业应用系统可以延长访问者网站逗留时间、实现较频繁的重复客户访问、减少带宽成本、减少支持求助以及增强客户关系等, 从而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重要业务效益。

1.2 Flex2.0技术分析

目前出现了很多支持RIA的技术模型, 主要包括:这主要包括现在Adobe Flex、Java SWT、Smart Client、OpenLaszlo、Avalon、XUL、基于JS的Bindows, 以及微软推出的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而Flex无疑是最流行的一个, 而且也是RIA的发展的主要技术力量。

Flex最先是由美国Macromedia公司推出, 而Adobe重新推出的Flex2.0可以说Flex是个全新的版本, 是Flex的真正起点。它使用了面向对象功能强大的ActionScript3.0取代了以前的AS版本, 使得运行效率大大提高, 编译出来的SWF文件体积也缩小很多。

目前FlashPlayer市场普及率超过98%。这使得基于Flash的Flex技术大显身手。Flex项目主要使用MXML标签与ActionScript3.0语言来编写。MXML标签与AS类或类的属性相对应。当编译Flex应用程序时, Flex会解析MXML标签并生成相应的AS类, 接着它将这些AS类编译成存储在SWF文件中的SWF字节码。如图2所示。

MXML是Flex用来描述界面的一种类XML的标记语言, 可以用它来管理程序的整体布局, 控制组件的样式和外观, 也可以构建非可视化的对象, 比如XML数据、与服务器端通信的WebService、组件的数据源等等。

ActionScript3.0是完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在基于组件和开发模型下, 开发人员可以运用预先做好的组件, 将AS添加到Flex应用程序中, 它可以出色地完成各种任务:处理事件, 处理错误, 在MXML语句中将数据对象绑定到Flex控件上, 定制组件。

Flex同时保留了Flash矢量动画的优势, 也具备整合Flash动画的能力, 这使得Flex在表现层尤其出色。

2 系统的总体设计

检验室信息系统LIS主要由硬件部份、操作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应用软件4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由多个组成部分共同动作, 生成了可运行的LIS系统。

2.1 硬件设计

硬件部分主要有验尿仪、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采集设备。

如图3所示方案采用3层架构来构建系统, 采用专业的中间件及开发运行平台, 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最新技术和中国国情三者相结合的接口标准, 使用Web Services来规范业务逻辑和交换数据。这样的方案能够在保证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础上, 更好地解决当前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险事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方案能够以相对低的开发实施成本, 来赢得长期和整体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且本系统还构建一个语义本体, 可以充分利用语义Web服务的现有成果和有限范围内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硬件资源, 构建起本地或远程检验医学实验的协同环境, 可以为传统医学诊断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参考数据, 从而节省了建设专用检验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投资, 减少重复检验次数, 提高了检验系统的利用效率, 增强了系统的协作能力和灵活性。

2.2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方面采用基于RIA模型的FLEX技术来开发Web页面。客户端通过Web浏览器以HTTP协议调用Web页面。界面能够显示系统状态、下达配置参数、显示检验信息。Web页面与Web Service组件通信, 把用户的参数传递给Web Service, 让WebService调用本体库数据以实现检验系统的Web界面动态显示。

本系统将以XML为数据交换基础, Flex作为表现技术拥有简单但强大的XML处理能力。在ActionScript3.0中, 包含了一组基于E4X (ECMAScript for XML) 规范的类, 用来操作和处理XML文档, 遵循E4X规范的这些类使用起来更简单, 也更容易理解。

在利用Flex模型同服务器进行交互, 不需要刷新页面, 而且交换数据格式为XML, 大大的节约了网络带宽, 并且Flex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因此也可以节省服务器的计算资源。同时Flex还具有Push技术, 可以把服务端的信息实时的显示在客户端上, 用户在页面不需要完全重建的情况下得到更加平稳和快速的相应, 同时降低了对服务器的性能要求, 也是本系统选择使用Flex技术的主要原因。

本系统的Web Service设计采用面向服务架构 (SOA) 的设计,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 便于以后对系统的维护。

3 结束语

本系统基于RIA模型开发的远程分布式技术来开发数据采集系统, 结合WebService技术实现数据在网络中传输, 系统设计采用分布式设计, 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是一个工业控制网和Internet网融合的实例。

Flex技术可以构建体验丰富的客户端程序, 基于Flex技术构建的RIA系统在运行的时候只需要一次下载在RAM (Random-Access 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 中, 这样就可以实现数据的异步传输和丰富的用户体验, 同时Flex还具有Push技术, 可以把服务端的信息实时地显示到客户端上, 这为数据的实时更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虽然Flex拥有很多优点, 但是由于flex技术基于XML协议通讯, 所以Flex的内容很难在网页被搜索。

参考文献

[1]Advanced Action Script 3 with Design Patterns[M], 2006.

[2]Adobe Flex2:Training from the Source[M], 2006.

[3]Migrating Applications to Flex2.[M], 2007.

[4]何东付.基于XML的检验信息系统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 2006.

[5]王瑞玲.RIA及其基于Flex的应用开发模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4) .

[6]戴侃, 杨小虎.基于J2EE和FLEX技术构建RIA系统的探索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6 (5) .

检验科信息系统 篇11

关键词:质量检验;工程变更;系统;可重构;制造企业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44

引言:现代制造企业中普遍存在质量检验系统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而不能快速的对市场或者顾客要求的变化迅速地做出反应的问题,其主要原因首先是传统的质量检验计划的制定发生在产品概念阶段,主要根据计划制定人员的经验在前期产品检验计划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之后形成新产品的检验计划。其次计划形成之后便作为一种固定的企业内部的指导文件,管理人员会根据制定好的检验计划对制造过程的产品和过程质量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和控制,然而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最初形成的检验计划可能已经不能适应变化后对产品特性的相关要求。

一、现状分析

(一)质量检验计划制定现状分析。检验计划的制定主要依赖于前一代产品的相关情况或者相似产品的情况。在不同要求情况下设计新的产品和制造过程,对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以及对检验过程的适宜性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检验计划制定人员的个人经验或者是分析方法。在制造阶段各种信息资源都可以得到,包括变更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来对检验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进行持续评估。然而,当代检验计划并没有强调制造过程中对检验过程持续调整的功能。在制造过程中检验活动的实施通常被视为一种对先前产品检验计划方法的简单应用,并且基本不进行系统的调整。这就导致了在制造系统真实质量情况下对检测活动低效率的调整。

(二)检验系统或设备的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对于相同的产品消费者往往会有不同的要求,这样就形成了当前的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而制造企业的检验设备往往十分昂贵,如果沿用传统的检验设备就会带来频繁更换检验设备的麻烦,从而不仅消耗大量的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而且会造成设备的浪费。

二、全面系统的检验计划制定方法

(一)工程变更理论。对产品和与产品相关变更的协调管理和对变更采用统一标准的追踪方式,并且详细给出一个或者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相应的评估并在制造过程中加以实施。工程变更管理实施的相关步骤如下:(1)识别变化;(2)形成多种解决方案;(3)对变更做出说明和决定;(4)变更的实施

(二)产品概念阶段的检验计划制定。产品和过程概念阶段的检验计划可以由以下功能和活动进行概括:(1)定义产品和过程的检验特征;(2)确定制造系统中检验过程发生的时间点和检验位置;(3)确定检验的数量;(4)确定检验类型和检验程序;(5)确定检验人员;(6)选择合适的检验设备。

(三)产品制造阶段的检验计划制定。基于工程变更管理的模型,形成了制造阶段持续计划和调整检验过程的应用过程。它的相关过程不同于传统的检验计划方法,它主要关注识别与检验相关变化的要求及其来源、评估和对正在进行的检验过程和检测活动实施变更的选择。根据工程变更管理的思想,制造阶段检验计劃制定的相关步骤归纳如下:(1)识别与检验相关

变更或者潜在的变更;(2)识别可能的变更措施;(3)评估变更措施;(4)对变更实施做出决定;(5)制定实施变更的详细计划;(6)对检验变更进行试验;(7)检验变更的实施以及形成相应的文件;(8)实施后效率评估

三、可重构检验系统的构建

(一)构建思路。一个可重构的检验设备可以实现质量检验系统对硬件的要求,同时顾客应从标准的制定到产品的设计制造充分参与到产品形成的全生命周期中。可重构制造系统和大规模定制之间的相似处在于模块产品族能够满足接单生产的制造方法。一个产品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策划,在这种策划过程中,通过物理因素的收集实现产品的功能。我们就很有可能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组合或者安排实现每一个产品的功能。质量控制应该具备一种可重构的检验设备,这种设备能够随着产品的频繁变化而不断的改变其结构。

(二)实现方式。可重构检验系统的设计的前提是要首先识别出一个产品族不同特征的产品形成的不同组合模块,当进行不同的选择时就可以形成不同的产品。对于不同的产品族,产品实现的不同模块被识别出来之后就可以在检验设备上设计相应的红外控制和检验设备。

总结:制造系统具有动态的质量要求,一种系统全面的质量检验计划过程是非常必要的,能确保顾客要求的产品质量同时可降低检验成本和失败成本。本篇文章的研究结果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全面系统的检验计划管理方法,基于工程变更管理思想的框架,形成了在制造阶段进行持续检验计划的过程模块。

参考文献:

检验科信息系统 篇12

检验信息系统建立在以病人标本为中心, 以业务处理为基础, 以提高检验科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目标的设计思想上, 整合了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科室管理、自动控制、数据挖掘和统计学等多学科在检验方面的应用理论和实践经验。

我院检验信息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 (C/S) 结构, 采用Power Builder9.0开发工具。服务器端是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 Sqlserver2005数据库平台。客户端安装Windows 2000/XP等操作系统。

检验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是通过门诊医生站和住院工作站提出的检验申请, 生成相应患者的化验条码标签, 对患者的检验标本进行采样, 检验人员上机操作, 检验仪器将检验结果自动传到检验系统中, 系统会根据相应的关系, 将检验数据自动与患者信息相对应, 检验人员审核报告。

2 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分为6个功能模块, 其功能流程如图1所示。

2.1 病区申请模块

过去是由医生开具手写化验单, 患者入院常规化验通常要做十几项, 在化验单上要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验项目、样本类型, 医生工作量很大, 而且容易出现书写错误。护士再根据纸质化验单抽血采样, 将抽好血的试管用化验单包好。一旦化验单与试管分开, 就无法分辩试管是抽的那个患者的血, 需要做什么检验项目。而尿常规、粪便常规等检验项目由于无法将化验单与容器紧密包裹, 更容易弄混。标本由护士交由检验科标本接受人员统一收集到检验科。

现在的模式是医生在住院医生站程序里给患者开检验项目, 护士在护士站程序里保存校对医嘱。在检验程序里面提取检验申请, 打印条码, 将条码粘贴在相应的试管上。条码上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检验项目等详细信息。抽完血回来在检验系统里扫描确认, 系统自动记录采样时间, 等卫生员来取标本时, 再提取标本, 打印标本接收单与卫生员核对标本数量。

2.2 采血子系统

住院的患者由各个护士站的护士负责采血, 门诊的患者在交款后, 到门诊抽血处统一采血。采血护士在采血子系统里刷患者的就诊卡, 患者的检验项目就会从系统中提取出来, 接下来打印采血条码, 将采血条码粘贴于相应的试管上, 开始采血。条码上会有明确的患者的姓名、年龄、检验项目、时间等详细信息。检验项目系统会根据预先设置的检验项目的类别归类, 自动计算出需要抽取几管血, 从而打印几张条码。抽血完毕, 由护士统一送到检验科。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统计查询功能, 方便护士工作量的统计。

2.3 检验工作站

检验工作站是安装于检验科的主要程序, 该模块不能用于仪器设备的连接, 要连接仪器需要安装仪器通讯接口模块。可完成检验标本的签收, 检验报告的输入、删除、修改、审核、预览、打印, 以及收费划价、病人报告查询等全部功能。标本到了检验科, 检验科签收标本, 即完成收费计价过程。标本上机再在检验系统扫描一下试管上的条码信息, 患者的全部检验信息自动提取出来, 检验结果出来之后, 会自动匹配, 检验科工作人员只要审核一下再打印出来就可以了。

检验工作站还包括字典维护、质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参数、用户管理等功能。

2.4 仪器通讯接口

检验科连接仪器的电脑需要安装仪器通讯接口从而接收分析仪器发出的检验数据, 并使病人信息与样本号相匹配。进入检验系统后, 除了检验人员操作的主界面程序外, 对于大多数仪器型号来说, 电脑后台还运行着另外两个程序, 即“接口通讯程序”和“通讯数据解码程序”。

接口通讯程序:负责和仪器进行通讯, 并及时的接收仪器向电脑发送的原始数据, 同时将这些数据保存到本地生成文件;这个程序随主程序一起启动, 启动后一直保持运行, 即使关闭掉主程序, 这个接口通讯程序仍然不会关闭;接口通讯程序会在屏幕的右下角产生一个类似于两个小电脑的图标, 当接口程序和仪器正在进行通讯时, 这个图标会自动闪动。

解码程序:负责读取接口通讯程序产生的原始数据文件, 然后进行格式转换, 生成检验结果、图形等写入到主程序的数据库中, 这样用户在主程序中就可以实时地看到仪器的检验数据了。解码程序随主程序一起启动, 并在屏幕右下角生成一个包含字母D的图标;主程序退出后, 解码程序会一起关闭。当解码程序正在处理数据文件时, 这个图标也会自动闪动。

2.5 报告中心

报告中心模块打印方式分为自助查询打印方式和人工查询打印方式两种。

我院门诊患者的检验报告都是通过自助查询打印设备来打印的。患者只要持就诊卡在自助打印设备上刷一下卡, 或者在触摸屏上输入就诊卡号, 就可以方便地将检验报告打印出来。每份检验报告只可打印一次, 如果在报告打印过程中出现问题, 可由检验科工作人员协助再次打印。

在我院实行自助查询打印方式以前, 门诊患者的检验报告是由检验科安排专门人员每隔一段时间统一打印出来放在检验科窗口, 由患者自取。放在窗口的报告单堆放在一起, 不便查找, 也容易发生丢失、累积、混淆、信息泄露等情况。到窗口取报告单的患者很多, 时常会出现拥挤现象, 给患者带来不便。报告采用自助查询打印方式以后, 极大方便了患者, 同时也保护了患者的隐私。

检验科采用人工查询打印方式, 住院患者的检验报告由检验科统一打印后, 分别送到各个病区。

2.6 主任办公模块

主任办公模块的功能是:人员档案信息、人员培训记录、人员值班记录、设备保养以及设备维护记录的维护。人员档案信息的维护, 包括人员的工号、姓名、性别、电子签名等信息的维护。该模块可按日期、送检医生、仪器、检验医生、项目、病人类型等选项进行费用和工作量统计。

3 检验信息系统的优越性

3.1 减轻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患者信息不用频繁录入, 减少出错几率, 提高工作效率。

3.2 LIS患者自助打印化验单, 更人性化地体现医院对患者隐私权的尊重。

3.3 所有的检验报告存储于服务器上, 结果长期保存, 检验信息全院实时共享, 方便医生查询。在病人病历中可以直接调取病人检验结果, 调阅或打印带有电子签名的检验报告单, 并随病人病历等内容一起归档。

3.4 对于住院患者检验费用, 签收标本自动计价, 减少了费用漏收, 错收情况。

3.5 能对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动态追踪, 系统可以自动调出同一病人最近测定的结果或所有历史测定结果来对比观察, 从而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分析辨别从而最大限度避免发生差错。检验系统中设置各种审核规则, 对不符合规则的报告系统会禁止审核和打印。

3.6 系统中记录着每个标本的标签打印、采样、送检、上机、报告打印的执行人和系统时间, 能实现对标本的全程跟踪, 出现问题便于查找问题原因、落实责任人, 改进工作, 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

3.7 建立对检验结果的监测、分析、预警系统, 对检验结果超过危机值的实时上报, 提高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GPMS下一篇:多普雷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