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

2024-09-18

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共12篇)

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 篇1

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7月, 目前资产累计1900多万元, 社员468户, 带动种植户2500多户, 设有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基地部、质检部、技术部、销售部等部门, 制订财务、基地和产品追溯等管理制度。2007年, 合作社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达成科研合作协议;同年被葫芦岛市人民政府评为“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008年, 合作社与日本福宁株式会社联合出资1400多万元注册成立“葫芦岛市晶莹蔬菜加工有限公司”, 启动1.4万吨胡萝卜精深加工项目。2009年, 合作社注册“沃达丰”商标, 并获绿色食品认证。2010年, 合作社被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评为“省级重点合作社”。

合作社始终遵循“五统一分”的经营方式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分配原则, 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利益为驱动、服务为保障、市场为导向”理念;通过强化技术指导,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 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增强市场竞争力;设立社员账簿, 登记社员出资额、交易量, 建立盈余返还制度和股利分配制度;提供全方位综合配套服务, 把服务渗透到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 解决社员的后顾之忧, 保障生产顺利发展;加强市场信息收集与共享, 拓展销售渠道。近年来, 合作社在大连、长春等地建立了稳定的直销点, 免去中间环节, 减少利益流失。2009年, 胡萝卜市场疲软, 合作社以直销点为基础, 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销售胡萝卜1.2万吨, 避免了积压损失, 保护了社员和广大农民的利益, 实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承诺。

理事长:张玉秋联系电话:15124256789地址:葫芦岛市连山区高桥镇

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 篇2

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充分发挥财务在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财务会计核算遵循的基本原则

1、财务会计核算遵循客观性、相关性、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配比性、谨慎性原则及权责发生制、实际成本原则。严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界限,正确核算收入、费用和利润。

2、保证据以入帐的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

3、会计报表和对外提供的会计资料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做到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销售及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货币资金的管理制度及核算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较强的一种资产,由于货币资金高度流动性的特点,企业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至关重要。

根据国家关于货币资金管理和控制的规定,办理现金收支业务,对现金收入及时送存开户银行,支付现金,从企业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企业的现金收

入中直接支付,企业从开户银行支付货款或支取现金应当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的负责人签字盖章;严格禁止“白条”顶替库存现金。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备用金定额、严格控制超定额借款。出纳岗位与会计核算岗位必须分离,严禁混岗操作,禁止货币资金多头管理。加强印签管理,及时核对银行存款,对未达帐项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保证帐表相符、帐实相符、帐帐相符。

三、应收应付帐款的管理和核算

加强应收应付帐款管理,每年至少一次与对方进行核对,对应收帐款按年末余额的5‰计提坏帐准备,对逾期未收回的坏帐准备及时清理核销;会计核算实行“备抵法”,收回的坏帐准备及时清理核销;会计核算实行“备抵法”,收回的坏帐准备及时冲减计提的坏帐准备,特殊情况赊欠货款必须经总经理批准,经办人员必须保证收回。如出现呆帐,死帐、经办人要赔偿损失。对应收帐款要及时清理,无法支付的款项年末及时进行调整。

四、存货的管理与核算

对存货购进必须索取增值税发票或开具收购发票。存货的计价按实际成本,发出存货成本按加权平均法核算,低值易耗品摊销实行一次摊销法。建立存货保管制度,存货的入库、出库必须保管人员对有关凭证核对无误后签字并登记入帐。存货盘点实行“永续盘存制”每年至少对存货实行“永续盘存制”,每年至少一次对存货进行盘存,并列表造册。年末对盈亏情况按有关规定进行及时处理。

五、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管理及核算

1、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购置固定资产时,必须经公司领导研究同意,并严把质量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购入或取得均按实际成本入帐,并严格界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成本的界限,正确核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2、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按5%计算,无形资产自取得当月起,在规定使用年限内摊销。

3、每年至少一次对固定资产进行盘存,列出盘存表,并按规定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进行处理。

六、其他资产的管理及核算

其他资产按相关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处理。

七、收入、费用、利润的管理及核算

1、正确核算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支、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及利润。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不重复、不漏计;按会计期间正确记录一切收入,作到不人为的提前和滞后。

2、严格成本费用开支范围,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正确的核算方法,确定本期与下期费用的界限,不同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之间的界限,不任意预提和待摊费用。

3、不允许以任何形式和手段扩大、缩小成本和费用,不弄虚作假,不人为地调节成本费用,擅自提高或降低成本。确保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准确。

蔬菜专业合作社

资料统计报告制度

一、月报、季报主要内容。

月报主要内容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季报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总体情况、特点分析、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二、定期报告工作要求。

要按照统一要求,高度重视合作社统计月报、季报工作,认真组织落实,严格审核把关,做到准确、及时。要认真做好月报、季报统计的基础工作,建立台帐制度和基础数据库。

三、月报、季报上报时间。月报、季报制度从 年1月份开始执行,季报上报时附分析报告。

蔬菜专业合作社

培训制度

1、合作社社员必须积极地参加合作社举办的各类技术、知识培训。

2、合作社社员必须积极地理解消化培训知识,并有所创新。

3、认真做好培训笔记,并及时复习。

4、对无故不参加培训的社员进行批评教育。

5、合作社对每期培训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计入社员档案。

蔬菜专业合作社

民主事义制度

一、本社按照“成员(代表)大会决策、理事会执行、监事会监督、成员团结合作”的民主管理机制运行。

二、成员(代表)大会按照章程规定召集和主持召开,其选举、决议、表决必须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其内容,按照充分发扬民主的原则,采取举手通过、举手表决或票选票决方式民主进行。

三、理事会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民主集中制;理事会由理事长主持在其职权范围内研究决定事务,制订提请成员(代表)审议事项的方案;决定事务需表决的一律采取票决方式进行。

四、监事会由监事长主持(执行监事负责本社的监督),按照章程规定的职责,研究制订对理事会及其成员、经营管理人员、合作社成员进行监督检查的办法和方案,提出质询建议内容、方式和答复要求。监事会(执行监事)书面提出质疑问题的同时,有权书面通知停止所质疑对象的此类行为,当答复通过后方才解除;质疑对象答复解释说明不清,或者拒不整改的,根据质疑问题的大小和质疑对象的不同,通过提请理事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表决解决。

五、根据全社社员居住分布状况和生产状况,实行每个理事、监事、社员代表分工联系社员制度,进行社情员意上传下达,开展生产经营指导服务,确保信息畅通,运作有序。

蔬菜专业合作社

盈余分配制度

1、本社从当年盈余中提取百分之 三十 的公积金,用于扩大生产经营、弥补亏损或者转为成员出资。

2、本社从当年盈余中提取百分之 十 的公益金,用于成员的技术培训、合作社知识教育以及文化、福利事业和生活上的互助互济。其中,用于成员技术培训与合作社知识教育的比例不少于公益金数额的百分之五。

3、本社接受的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均按本章程规定的方法确定的金额入账,作为本社的资金(产),按照规定用途和捐赠者意愿用于本社的发展。在解散、破产清算时,由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财产,不得作为可分配剩余资产分配给成员,处置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接受他人的捐赠,与捐赠者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法处置。

4、当年扣除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成本,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后的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本社的业务交易量(额)比例返还。

蔬菜专业合作社

项目投资管理制度

一、项目投资范围

本制度所指的项目投资是指与本社生产经营有关项目的内部投资。

二、投资项目的立项

理事会接受投资项目建议后,确定专人组成项目论证小组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提出项目是否建设建议。论证小组认为项目可行的,编制可行性报告及实施方案,按程序及权限审核和审批。理事会对报送的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经审核后认为可行的,应尽快给予审核并按程序提交有关会议审定。项目可行性论证内容包括:市场状况分析、投资额度、投资资金筹措、投资回报率、投资风险、投资占用时间、政策优惠条件、收益分配等。

三、投资项目审批和实施

凡超过5000元以上的投资(或理事长个人在本社股金额度2倍以上的投资)属于重大投资。本社的重大投资项目由理事会审核,社员(代表)大会批准,理事会组织实施。一般投资由监事会审核,理事会审批,组建项目部实施。

四、项目投资资金的筹措管理

1.投资项目资金筹措以实现本社最广泛的社员及其最大限度的收益为原则,来确定资金筹措渠道和范围。

2.在国家部分投资,合作社有能力配套投资项目建设情况下,不得动员社员再入股投资和贷款投资。

3.项目投资优先本社社员在规定时间内入股投资。部分社员不愿入股投资的,其它社员个人入股投资最高不得超过总投资的20%,理事长个人入股投资最高不得超过总投资的30%,团体社员入股投资最高不得超过总投资的40%。

4.项目投资额度在社员入社出资总额30%以内的,合作社经理事会决定,可以直接利用贷款投资。使用政府贴息贷款和农业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的项目投资,理事会审批投资权限额度可提高到社员在合作社入股出资总额的80%。

5.采用合作社贷款投资项目的额度最高不得超过社员入社总出资额的80%,并要经过社员(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的参会人员同意。

五、投资项目的建设监督管理

监事会负责投资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安全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项目建设结束后,要组织项目建设验收和项目建设资金内部审计。

六、建成项目的经营管理

项目建成验收后,由理事会负责将该项目纳入合作社一体化经营管理,属社员与合作社共同投资建设的项目(即本制度第四条第3款类型)要单独核算。

七、投资项目收益分配

1.项目投资收益按投资股份分配。

2.本社使用国家扶持资金、其它捐赠资金、合作社公积

金、社员未分配盈余和合作社贷款投资项目的,均属合作社对项目的投资,其投资收益记入合作社收入,社员在合作社按盈余分配制度分配。

3.由社员在本社完成基本出资入股的基础上,又直接投资入股与合作社共同投资建设的项目收益,按投资股份分配。社员的再投资收益分配给投资的社员,合作社投资所分得的项目收益记入合作社收入。

八、该制度由本社理事会负责解释。

蔬菜专业合作社

档案管理制度

一、归档范围。凡是反映本社活动的章程、管理制度、社员情况、规划、计划、统计资料、财务审计、会计档案、劳动工资、经营情况、人事情况、会议记录、决定、委托书、协议、合同、项目方案、通知等具有参考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均属归档范围。

二、档案管理由档案管理员负责。保证本社的原始资料及单据齐全完整、安全保密和使用方便。

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归档资料实行“季度收集整理”和“归档立卷”制度,即:每年的四、七、十和次年的一月为季度收集整理期,每年二月份为档案资料归档立卷期。档案管理员根据有关文书立卷归档管理制度实施档案归档整理。

四、资料的分类与归档。档案资料的分类依据文书立卷归档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档案资料的归档每年一次,属于平时立卷归档的不在此规定范围内。

五、档案的借阅。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借阅非密级档案可直接通过档案管理员办理借阅手续。因工作需要,本社的其他人员需借阅档案的,本人提出申请,非密级的由理事会成员审批;借阅密级档案的由理事长审批,原则上只能在档案室阅览,不准再外借;本社外的人员借阅档案,一律由理

事长审批。

六、档案的销毁。任何个人或部门未经允许不得销毁档案资料。档案到了销毁期,由档案管理员进行清理,写出书面销毁报告,经理事会讨论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经批准销毁的档案,档案管理员须认真核对,将批准的档案资料销毁审批报告和将要销毁的档案资料做好登记并归档。销毁登记表永久保存。在销毁档案资料时,必须由监事会成员监督销毁并在销毁登记表上签字。

蔬菜专业合作社

社务公开制度

一、社务公开的内容

1.本社发展规划,工作目标及执行情况;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讨论决定事项的实施情况;理事会工作目标执行情况;监事会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2.合作社财务计划、财务决算和债权债务情况。3.社员的入社、退社、除名情况;社员在合作社入股情况,公积金、国家财政扶持资金及接受其它捐赠量化到社员个人账户份额情况;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量)情况;社员盈余分配、投资收益分配等情况。

4.国家对本社的扶持、本社接受其它捐赠收支、使用、管理情况。

5.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聘请、解聘及其工资、奖金、补贴和福利情况,公务活动方面的开支情况,工作业绩情况。

6.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管理情况以及收益情况;本社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和收益情况。

7.本社办公费、旅差费、招待费、宣传费等非生产性支出情况。

8.涉及本社社员利益,社员普遍关心和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

二、社务公开的形式

1.公开栏公开。在合作社办公地点设置社务公开栏,将公开事项逐条予以公布,并设置意见箱。

2.会议和公开信公开。通过召开社员(代表)会议,发放社务公开内容资料,宣读公开内容进行公开。合作社定期印发社员公开信公开社员应知内容。

3.填写发放社员证公开。设计制作集注明社员身份、股金证明、社员个人账卡、社情员意、明白卡等于一体的社员证,适时填写发放公布,但不得取代公开栏。

三、社务公开的时间

基本社务每季度月底公布,每年定期公开四次。财务公开内容每月公开一次。填发社员证公开,一般一年一次。应当及时公开的事项随时公布。

四、社务公开的程序

1.监事会根据本社的实际情况,依照政策法规和社员的要求,提出社务公开的具体方案;

2.理事会对方案进行审查、补充、完善后,根据公开的内容采取多种不同形式,安排相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公布;

3.监事会建立社务公开档案备查。

五、意见反馈

每次社务公开后,理事会负责收集、听取、接受社员反映的询问、意见和投诉,并及时予以解释和答复。理事会能够当场答复的,要当场给予答复;不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于7日内作出答复。半数以上的社员对社务公开的事项不同意的,应当坚决予以纠正,并重新公布。对反映的突出问题要

组织专门人员调查、核实、纠正,督促整改落实。

六、监督管理

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 篇3

关键词:蔬菜专业农民合作社;因子分析;态度量表

中图分类号: F724.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2.025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蔬菜专业农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基地、大型农场等已初具规模,由于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明显,农产品供销市场信息不对称,行业内信息闭塞,缺乏充分沟通与交流,造成农产品销售缺乏良好的渠道,资源浪费,各地农产品供需矛盾加剧,区域性蔬菜滞销与脱销并存的局面。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关注农产品电商,骆毅通过研究得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扶持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的结论。但是没有得到蔬菜专业合作社电商发展的数据[1]。杨志峰分析了淘宝蔬菜网店的零售环节和经营上的优势和劣势,物流成本相对较高。消费者经常购买蔬菜,但每次买菜的金额一般也不高,相比之下,配送成本就显得很高。很难规模化经营[2]。杨明梅证实物流发展的滞后性,导致农产品增丰歉收的事件屡见不鲜[3]。在此种背景下,研究蔬菜产业的物流对促进生鲜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上研究都是从发展农产品电商角度研究,但任何电商最终还是需要消费者接受,因此本论文以消费者对对黄冈地区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的态度调查与研究,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关键因子,有利于分析蔬菜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的发展制约因素,为蔬菜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调查研究设计

在选择潜在客户样本时,将潜在客户分类为普通客户和大宗客户。通过调研建立对潜在消费者个体可能的特征、消费行为等有一定的认识,运用态度量表的因子分析探索引起顾客消费行为的具体原因,收集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在因素分析之前,先将鉴别率较低题目删除,其标准为:平均数大于5.30或小于1.70、标准差小于0.90。按照此标准经经验所有题项都符合条件。从设计的第31项收集的数据分析表明,其均值为4.25,大部分样本理解调查的内容。方差为1.083表明数据的可信性,还是有一定差别。表明调研者大多还是理解理解,平均得分4.25分,本调研有一定可信度。

3 调查研究的实施结果分析

3.1综合板块分析

信度和效度分析如表1,信度(Alpha)大于0.6,因此问卷度量具有可靠性。由表1,KMO为0.636,Bartlett球形检定卡方值为42.976,p值非常接近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2可知存在二个潜变量,通过分析这两个潜变量:大部分样本还是认可网上购买蔬菜,但对目前网络能够马上实施存在质疑。

3.2蔬菜特征板块分析

由表3,KMO为0.553,大于0.5,说明因子分析的效度可行,Bartlett球形检定卡方值为100.320,p值非常接近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4可知,以特征值为1为提取标准时,共得到4个公因子,分别可以解释27.215%,16.307%,14.969%与11.347%的变量方差,共计占69.837%。旋转后的变量方差贡献变化不大,故不用旋转的矩阵,直接分析充分矩阵的结果。

由表5分析可以提取潜在变量1可以设计为和蔬菜质量有关的指标,主要涵盖的质量指标有:保鲜、价格、成本和设计参与体验等。潜在变量2设计为网上设计的多样性,特别关注消费者的口感。潜在变量3注重网络平台的品牌设计。潜在变量4顾客希望发挥价格优势。

3.3网购体验板块分析

由表6,KMO为0.662,大于0.5,说明因子分析的效度可行,Bartlett球形检定卡方值为436.975,p值非常接近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7可知,以特征值为1为提取标准时,共得到5个公因子,分别可以解释30.736%,12.891%,9.689%,7.853%和6.454%的变量方差。共计占67.623%。旋转后的变量方差贡献变化不大。但是考虑到旋转的矩阵,直接提取潜在变量有一定效果,后面使用旋转后的成分分析矩阵。

由表8可以提取潜在变量1可以设计增强网上蔬菜的服务质量,涉及退货和服务,以及优质的三网互联网络的网络设计,增加能够手机上网、微信下单等客户体验内容。潜在变量2设计为,能够给顾客超量的惊喜。特别产品设计过程中,欢迎顾客参与合作社种植体验,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设计丰富的偷菜活动,促销产品。潜在变量3注重网络设计,方便客户上网下单,操作方便,便于追踪订单。潜在变量4顾客希望通过定制等形式形成议价,降低购买成本。同时定时定制,可以减少物流的不确定性。潜在变量5顾客希望增强体验,增加微信手机订单等通用的模式。

4 调研结论

以上结论虽然定量部分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但由于量表是设计过程中有主观成分,因此潜在因子的提取有一定主观性。定性的数据由于设计可能不完整,样本选择有一定误差。同时调研仅仅以黄冈地区为例,将数据结论推广到全国有一定误差。

从以上调查可以得出,蔬菜类电子商务虽然存在种种的发展瓶颈,但还是获得了大部分相关参与主体的认可,可以总结结论如下:

从综合板块分析得出有四因素影响电商的发展:蔬菜质量、网页设计质量、品牌和适当的价格。蔬菜质量有关的指标主要涵盖保鲜、价格、成本和设计参与体验等。潜在网上设计的多样性,特别关注消费者的口感和评价。

从蔬菜特征板块分析有五因素影响电商的发展:网上蔬菜的服务质量、超值的购物实体种植等体验、便捷的网络操作、灵活定时定制等灵活购买方式和顾客希望增强网络体验。蔬菜类专业合作社需要保证自身的蔬菜的品质,吸引顾客参与种植等多种方式推销自己产品。同时也需要较好的界面设计技术,适应顾客灵活定制的需求。

网购体验板块分析以及优质的三网互联网络的网络设计,增加能够手机上网、微信下单等客户体验内容。潜在变量2设计为,能够给顾客超量的惊喜。特别产品设计过程中,欢迎顾客参与合作社种植体验,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

以上结论虽然定量部分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但由于量表是设计过程中有主观成分,因此潜在因子的提取有一定主观性。定性的数据由于设计可能不完整,样本选择有一定误差。同时调研仅仅以黄冈地区为例,将数据结论推广到全国有一定误差。

参考文献

[1] 骆毅.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若干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2(09):110-115.

[2] 杨志峰.浅析淘宝网店在蔬菜零售行业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3(05):86-88.

[3] 杨明梅.湖北省嘉鱼县滞销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探索[J].企业导报,2013(12):112-113.

桂林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 篇4

1 发展现状

自从进入了2007年,我国开始颁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内容,桂林政府部门开始围绕这一产业进行开展计划,通过对政府员工的知识培养,开始引导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机制,同时能够促进桂林当地政府和我国政府经济持续发展。到了2014年,桂林市注册登记蔬菜专业合作社意境达到了40家,其中桂林专业合作社就有2家,蔬菜专业合作社意境占领了整个市场吗,同时稳定了桂林地区蔬菜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助农增收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合作社在很多地区意境得到了应用,主要是围绕成员需求实施合作服务模式。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实现产销一体化,同时还可以帮助更多的农民解决农耕问题。合作社的种类比较多,但是单纯提供技术服务的合作社比较多,当然也会有发展比较松散的合作社,也有社员入股利益联结紧密的合作社。目前合作社主要从单一服务项目转向统一生产管理路线,规模在不断扩大当中,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大部分社员都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随着合作社的发展,社员的意识在不断加强。

2 存在问题

2.1 机制不健全

经过初步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桂林市40所蔬菜专业合作社管理规范、运行正常、带动力强、效益好的合作社仅有3家,占总比例不到10%,其余基本有名无实。有很多合作社在开张后并没有进行其他活动,导致合作社的利益机制并不健全,管理制度相对比较混乱,合作社都是由法人说的算,合作社服务管理比较差,内部经常会出现管理混乱现象。

2.2 社员素质不高

很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是经济意识较强的菜农,他们拥有比较高的合作精神,整体文化程度不太高,对发展合作社热情较高,但普遍文化层次不高,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低,合作社在发展水平上还有所欠缺。

2.3 利益联结松散

合作社和社员之间是需要形成一种合作的关系,一般都是免费提供技术,集中组织销售等形式为纽带,财产分配关系不够明确,大多数没有实行二次返利,也没有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最后导致合作社出现了“有利则合,无利即散”的结果。

3 发展建议

3.1 加强专业合作社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合作社队伍建设需要整合相关资源,同时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培养方式,市场竞争激烈是导致合作社队伍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了能够让蔬菜专业合作社能够稳定发展,素质人才管理人员可以合理地建立培训制度,把终点放在合作社发起人和带头人的教育上来,提高他们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管理水平。让社员们能够懂得蔬菜相关知识,经常授课于社员们,逐渐把蔬菜专业合作社队伍壮大起来,帮助专业合作社能够顺利发展,并且为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措施。

3.2 推进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营

为了能够推进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营能够正常运行,需要把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发展壮大需要从内部做起,尤其是对内部社员进行改造引导,促进其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让他们能够成为上联市场、下联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实体,成为各级党政部门发展经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纽带和帮手。同时我们需要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章程进行完善,建立一套属于自身的合作社,要求围绕着管理进行设置,建立健全成员大会,还需要建立监事会制度,加强民族管理推行蔬菜专业,这样一来蔬菜专业合作社能够在桂林以及其他地区得到广泛运营,按社员意见选举配备合作社管理人员,真正让有威信、重责任、能力强、重开拓的人带领广大社员发展生产、共同致富,尽量避免出现少数人利用合作社套取项目资金的现象。

3.3 保障专业合作社运行经费

一般专业合作社主体都是农民,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选择资金保障措施。而且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在桂林市蔬菜的价格浮动不是很大,对此,一是要对社员人数较多、管理规范、效果良好的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资金补贴或者奖励。二是要围绕产业,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服务,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逐步壮大其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J].农村工作通讯.2014(03).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先锋队.2013(34).

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篇5

一年来,安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县供销社、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围绕我镇以无公害蔬菜龙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三农,为入社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社员科学种植、规范管理、提高蔬菜品质,增加经济收入积极开展工作,现将2005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专合社阿严格按照《章程》的要求,增设了技术信息科、生产资料供应科、产品营销科、财务科,进一步完善了服务组织,为大力引进、示

3、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在抓无公害蔬菜生产、社员增收的同时,始终从政策等方面对专业社科技示范户进行培养和培训,以点带面,促进无公害蔬菜全面发展。锦屏村科技示范户刘通培、安乐村范树成、松花村周龙贵、东平村叶启富,今年实行东育春苗蔬菜新品种达150 万株,改变了我镇长期依靠新都、彭州等县市供应菜苗,仅此一项入社社员、农户可节约差

旅费6 万元。

4、当好联系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

我国于2001年11月正式加入“WTO”国际贸易组织,因此国际国内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必将增大,实现公司+专业社+基地的文章大有可做。2005年协助镇党委、政府引进了东海食品公司、齐宴居蔬菜公司共投资350万元落户略坪,开创了我镇无蔬菜加工企业的历史新纪

元。

5、搞活流通,解决农产品销售难

销售是制约无公害蔬菜发展,社员增收的关键。专业社成立了12人的营销队伍,负责销售、运输、搜集信息,编成信息,免费提供给社员为准确定位、定向、定量,组织生产和销售提供决策依据。引导社员关注市场,搞好外销,为全镇无公害蔬菜发展创造好环境条件。1—12月召开营销大会4次。同时邀请外地客商、厂商进行座谈,主要是总结经验,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为外地客商、厂商创造良好外销环境,吸引他们来我镇投资合作和开发,同时要求营销人员坚持为三农服务,收购上按质论价,切实做到诚信守信。先后与金堂、什邡、青白江、彭州等地蔬菜加工厂和西藏、成都、绵阳、西安等地营销商签订豇豆1000吨、生姜800吨、青椒500吨销售合同,实际销售蔬

菜2350吨。

以上是我社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专合社发展所作的一些工作,这些离上级主管部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2006年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知难而上,在上规模、上档次上下功夫,加大科学种菜力度,进一步提高我镇无公害蔬菜在市场占有率,增加入社社员的收入。

三、2006年专业社发展理思路和目标

(一)经营理念:科技兴农作能人,争当第一做强人,共同发展做富

人。

(二)主要目标:

1、建立15亩无公害蔬菜新品种示范基地,引进蔬菜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并施用生物菌肥和使用频率杀虫灯。

2、继续加强与东海食品公司和齐宴居食品公司的合作,发展专业社

蔬菜基地500亩。

3、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并大力推广遮阳网生产技术,进行反季蔬菜

种植。

4、积极创建加工实体,由专业社发起,由入社社员入股,组建罗江县安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无公害蔬菜配送中心,拓宽蔬菜销售渠

道。

5、加大对先进社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奖励力度,同时争取上级主管部

门的支持。

同时,我们殷切期望上级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一如既往的给予大力支持,关心我们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我们一定会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遵守专业社《章程》,积极发挥专业社的作用,更好地为入社社员和未入社农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

应有贡献。办好合作社 架起致富桥 XX县XX生猪产销合作社

XX县XX生猪产销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是由68户养殖户,募集股金1.8万元成立的。目前,已发展社员150户,吸纳股金5万元,建成良种猪示范养殖场2处,带动养殖户达1200多户,社员年直接增收200多万元。

一、适应形势,及时组建合作社

近几年来,XX镇生猪养殖业有了较大发展,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主导产业。但随着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立和同内大中城市食品准入制的实 施,生猪养殖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部分生猪养殖户盲目引种,饲养成本高,销售门路少,效益较差;疾病防治知识淡薄,生猪死亡率高,损失较大;标准化生产程度低,难以有效组织实施绿色食品生产,达不到国家城市准入制度的质量标准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在县政府、县畜牧局和XX镇党委、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XX镇兽医站、镇经管站、XX种猪场和部分村委联合发起成立了XX县XX生猪养殖合作社。

二、建章立制,促进合作社规范运作

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狠抓了合作社的规范运作。一是健全组织机构。设立了“三会、一专业服务队”。“三会”即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决定合作社的一切重大事项,理事会具体负责合作社的经营管理,监事会对理事会的工作进行监督。“一个专业服务队”,就是兽医站从业务骨干中抽调4人作为合作社专业服务人员,为社员提供饲养管理技术。同时,投资3万元筹建了合作社办公室、饲料仓库等基础设施,并聘请了秘书长、会计和出纳人员,配备了办公设施,为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二是明确职责目标。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平等、互助、互利,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确定了四项职责:即对社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举办科技培训班,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采购和供应社员所需要饲料、药品等生产资料;为社员开展疫病防治等服务。三是制定分配方式。合作社对募集的股金,主要用于维持合作社日常运转,为入社社员提供服务所需资金及生产经营;年底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将盈利的25%作为合作社公积金存入公共帐户;35%作为机动储备金,用于支付亏损社员的股金利息;其余40%按社员与合作社发生的业务交易量进行返还分配。

三、强化服务,切实提高运行水平

合作社坚持把搞好服务作为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的关键,狠抓了“五服务”。一是搞好诊疗服务。合作社专业服务队每7天到社员家中提供一次主动技术服务,其他时间随叫随到。一年来,共为社员养殖户提供服务600多次,解决社员养殖户技术难题800多项,治疗病猪2000多头次,治愈率达到95%以上。二是搞好良种服务。合作社以XX原种猪场作为母猪繁育基地,通过向社员提供“二元杂交”父母代母猪群,较好地提高了养殖收益。同时,联合青岛正大公司建立良种猪精液配送站,实行人工授精改良,进一步改良生猪品种。目前,已向社员提供二元杂交母猪2000多头,种公猪80多头,全镇的生猪品种有了明显的改善。三是搞好技术培训服务。聘请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徐州正大饲料公司、四川维尔康兽药公司、青岛正大饲料公司等高校和知名企业的专家授课,免费为社员举办培训班4次,参训人员800多人次,发放编写了《养猪技术手册》1000多份,进一步提高了养殖户的饲养技术水平。四是搞好防疫检疫服务。合作社专业服务队定期到社员饲养场开展防疫,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以及口蹄疫等疫苗,确保了无疫病发生。在社员出售生猪时,合作社及时安排检疫员进行现场检疫,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方便。五是搞好物资供应服务。合作社与社员养殖户签订了养猪《物资供应合同》,并明确承诺所供应物资价格一律比市场价格低1.5%,盈利部分向社员户返还40%。今年已先后向社员供应饲料和添加剂等100多吨,为社员节省开支2万多元,得到了生猪养殖户的一致好评。

四、面临的困难和建议 当前,合作社在运行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够快,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还不够强,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引导;二是缺乏资金支持,致使生猪饲养标准化程度不高,离绿色食品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不够高;三是合作社成立时间较短,工作经验不足,经营收入较少,服务设施化程度较低,制约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为更好地促进合作社运营和发展,建议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一是尽快出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合作社运营“有法可依、有据可循”,逐步走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二是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建议采取“以奖代补”、提供贷款等方式,对合作社运营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帮助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同时,对合作社品牌注册、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尽快把品牌做大做强。三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运营态势良好,带领社员致富效果明显的合作社负责人,应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进一步调动其办社积极性,更好地为“三农”工作服务。

五、下步打算

一是在发展新社员上狠下功夫。争取各村养殖户以团体社员的形式加入合作社,不断增强合作社的带动能力。二是在服务建设上狠下功夫。按照合作社章程要求,切实做好社员户的“七统一”服务,重点是提高社员的饲养技术水平,增加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三是在培育品牌上狠下功夫。通过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控制药残和病残,研究开发绿色无公害生猪产品,全力开拓大中城市市场,打响“XX”生猪品牌。

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 篇6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4.004

永吉县位于吉林省中东部,地处松嫩平原向长白山过渡地带,属吉林市所辖县。全县幅员面积2625平方公里,共辖7个镇2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40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现有耕地8.8万公顷。2012年初,永吉县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1 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永吉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我们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永吉县始终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贯彻落实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强化宣传发动、培育示范典型、加大指导服务、完善政策引导等一系列措施,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行业自律”的发展思路,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覆盖了永吉县农村各主导优势产业。截至2014年10月31日,全县在工商部门依法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597个,其中种植业276个,养殖业46个,农机服务101个,其他174个,入社成员11334人,带动农户1.2万户,注册资金7亿多元。全县现有国家级示范社24个,省级示范社13个,市级示范社2个。经营的产业涉及到粮食、果品、紫苏、食用菌、芦笋、柞蚕、苗木、中药材、鹿产品、黄牛、猪、家禽、林蛙等十几个产业。永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永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较快的发展,仅2013年新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达到163家。目前,每个乡(镇)平均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0多家,1.2万个农业劳动力参与了合作社。通过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纳入了法制轨道,进一步规范了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调动了农民兴办和发展合作社的积极性。

二是组建形式多样。目前永吉县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其组建形式上来看,有“合作社+农户”型,有“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型,有“合作社+经营大户+农户”型,有“合作社+公司+农户”型,还有“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型等。从其经营领域来看,有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资购销、农机服务及农技推广业。从其成员构成上来看,既有农民个体成员为主,也有农业企业、基层组织和专业协会等团体成员参加。从其发展区域上来看,既有村域、乡(镇)域范围内的,也有跨乡(镇)在全县范围经营的。可以说,全县农业的主要产业都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存在,合作深度也已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扩展到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合作广度正在从技术信息、销售服务为主日益扩展到品牌创建、实体经营以及资产、土地股份合作等领域。

三是带动能力较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走的是新型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它们通过组织模式与利益机制的创新,实现了社员小规模生产基础上的合作社经营规模化,这将是中国小农基础上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合作社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当地农户在产业发展上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永吉县农家芦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107人,带动农户38户,总种植面积达270亩,合作社每年可产35万斤新鲜芦笋,年产植280万元,产品出口到韩国和新加坡,初步形成了“一社一品”的发展格局。永吉县罗圈沟葡萄种植农民产业合作社,现有入社农户47户,带动农户180户,种植葡萄面积320公顷,年总产值达810万。永吉县天茂家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126人和1个家禽养殖公司,2013年合作社社员养殖商品肉食鸡310万只。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情况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新型农村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经营,参与市场竞争,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了农村经济市场化、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进程。农民专业合作社外联市场、内联农户,改变了“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实现了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商品化、产业化和绿色有机化,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永吉县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专业化和产业化生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组织化、集约化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永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农户与未加入合作社农户生产效益比较,合作社成员增收更加有保障。以永吉县农家芦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出地的社员合作社将销售利润全部返回,每公顷芦笋产量12000公斤,收入19.2万元,纯收入为16万元,是种植粮食收入的13倍多。出资的社员按股分红,一股1000元,2013年分红为100元/股。该合作社社员表示入社种芦笋,比外出打工收入高,更比种其他农产品赚钱。2013年,全县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员人均收入达1.2万元左右,比其他农民增加2000多元。

3 培树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情况

几年来,永吉县委、县政府把积极引导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产业优势和地方特色,积极培树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采取多种措施,助推其做大规模,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头作用。除了前面介绍的永吉县天茂家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永吉县农家芦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永吉县罗圈沟葡萄种植农民产业合作社分别成为全县家禽养殖业、芦笋种植业和葡萄种植业的典型外,还有永吉县建波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永吉县万昌镇农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永吉县仁利榛树栽培专业合作社等不同产业类型的典型。永吉县建波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全县农机合作社的典型,是省级示范社,现有成员40户,带动农户300户,拥有大型拖拉机6台、水稻插秧机7台、水稻收获机3台、配套机具30多台(套),还拥有育苗粉土机、播种机、自动控温催芽等大型农业加工设备,农机服务作业面积1000公顷。该合作社除了在当地为农业生产提供农机服务外,还与著名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院士合作,在全县建立北方粳稻品种选育试验基地,今年试验了1700多个品系,通过标准化生产,选育出适合北方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的高产、抗病新品种。该社还建立了网络可视化水稻标准化种植生产示范基地,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水稻标准化种植生产及加工全过程,以网络视频直播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全过程同步展示,使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大米时可直接了解稻米生产环境及过程。永吉县万昌镇农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全县水稻种植合作社的典型,是省级示范社,现有成员48户,带动农户600多户,注册资金120万元。该社今年在当地流转水田300多公顷,全部种植有机水稻,从育苗到收获实行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农民每公顷耕地可获得土地流转资金、惠农补贴资金和稻草收益合计1.5万元以上。永吉县海达苏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全县紫苏收购、加工、销售合作社的典型,是国家级示范社,现有成员126户,带动农户2000多户,注册资金60万元,每年经营苏子2000多吨,苏叶1000多吨,总价值2000多万元,创汇40多万美元。永吉县仁利榛树栽培专业合作社是永吉县榛子种植合作社的典型,现有成员26户,带动农户200多户,注册资金40万元,在北大湖镇宋家村流转土地1100亩,栽植引进了美国“平欧大果榛子”,采取“公司+农户”(农户出地、公司提供苗木和技术)的方式进行合作,带动清收还林、解决农村劳动力,发展壮大林业产业。

4 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全县上下都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总体上看,是健康有序的,但在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由于受自身内部原因及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严重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是规范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时间短,近年农民合作社发展速度又较快,存在着规模偏小,管理粗放,运行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大部分合作社有章程和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但是也有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不完善,有的即使有章程也未完全按章程办事,有的没有组织成员开展真正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合而不作,流于形式。

二是政策扶持有待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中央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农民兴办各种专业合作社,但真正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配套政策还不多,在专项资金和贴息扶持、政策补贴、农业理赔、银行贷款等方面,目前还没有硬性的政策规定。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因授信担保困难、申请手续繁复、隐性交易费用高等问题存在资金融通方面的困难。

三是注册监管体制有待理顺。在当前体制下,合作社登记和管理分离,工商部门只负责登记,农业部门负责监管,农业部门在监管中发现有的合作社不规范,也不能注销他们,造成部分合作社有名无实。

5 对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缓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简化信贷手续,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抵押、担保、信用体系。金融部门在开展贷款授信业务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规模和利率要给予适当优惠。具体而言,支持合作社以相关农产品或资产为抵押或担保,向金融机构贷款;允许具备条件的村委会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完善小额信贷产品,建立灵活高效的农业融资保障体系。

二是壮大新型主体发展力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务农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农村内部的带头人”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级政府及农业、财政、供销、工商、税务、质监、银信等部门要及时为其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技术帮助和权益保护,从政府补贴、社会保障、项目扶持、金融服务、土地流转、职称评定、上升通道、社会评价等方面创新制度和政策,吸引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较强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献身农业。

三是转变政府农业扶持方式。一是制定鼓励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从政策、资金、项目、人才、信息等方面给予进一步扶持;二是推动建立合作社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对合作社的有效监督制约手段,提高合作社发展质量;三是制定支持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和服务体系。

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 篇7

1 完善合作社章程, 加快合作社发展步伐

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社法》, 完善合作社的章程。一是在社员中开展如何让“小菜篮”成为“政府称心、社员开心、农民放心”的合作社主题调研, 并组织社员学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 特别是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浙江省浙农经发[2009]4号《关于开展村经济合作社“十有”建设的通知》, 对照标准, 查找不足, 改进和完善不健全之处。二是带领合作社主要成员和业务骨干赴临安等地参观考察、牵线搭桥, 内联外引, 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合作社成功运作的先进经验。三是对合作社章程进行了修改和增补, 如合作社前期为社员或订单户垫资提供种子、农膜、肥料、农药等;免费向社员或订单户提供栽培、种植技术、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防治服务等[1,2]。合作社章程经完善后, 更加激发了广大社员的积极性, 也吸引了更多的订单户, 促进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目前, “小菜篮”已成为庆元县社员人数最多、基地面积最大、营销网点最广、蔬菜产量最高、运行质量最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2 实行“二次返利”, 再助菜农增收

“二次返利”是相对于“一次返利”而言, 即相对于菜农把蔬菜出售给合作社当时所获得的收益而言。在蔬菜收购过程中所获得的利润除了支付工资、成本、费用等外, 剩下的利润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菜农, 也就是相当于菜农能够拿到2次菜钱。“小菜篮”于2009年4月7日召开股东和社员代表大会, 形成决议:一是对2009年本社社员 (包括新社员) 种植蔬菜, 购销环节实行风险共担、盈利共享的分配原则二是取消了年制订的最低保护价向社员收购蔬菜的做法, 根据市场实际, 实行二次分配。按净利润提取70%作为社员年终分红, 提取30%作为公积金和公益金。2009年12月30日, 合作社举行“二次返利”首发仪式, 把近5万元的利润返还给菜农。合作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三十七条和财政部 (2007) 15号文件《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及本社《章程》规定, 建立财务监督小组。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清算、公开、公示, 在弥补亏损、提取30%公积金后, 按70%的比例提取二次返利总金额, 再根据每户的销售量和销售差价确定各社员的返利额度。2009年合作社总销售收入238万元, 盈利6.8万元, 共返利给社员4.67万元。使社员从中受益, 如来自合湖乡桥陌村的吴小森从合作社领到780元的分红。小菜篮蔬菜专业合作社这一做法, 在全县2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还是有史以来第1家, “二次返利”机制, 提高了社员在合作社中的主人翁意识,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社员的积极性, 增强了合作社的战斗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把农民合作社组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3 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 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庆元县政府不失时机, 审时度势, 积极奔走于相关部门, 主动争取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同时, 还充分利用省、市、县领导到合作社调研的有利机会, 汇报了“小菜篮”和广大菜农“一忧缺钱、二少技术、三怕遇灾”的情况。经过不懈努力, 县农办向“小菜篮”提供了部分低收入农户种植高山蔬菜扶持资金, 受益低收入农户56人。另外, 县政府出台的《庆元县加快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也为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增效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进一步促进了菜农生产积极性。

4 注重提高科技含量, 为农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

聘请了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福建省建瓯市蔬菜专业技术员长住庆元县, 常年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反季节高山蔬菜, 结合本地实际, 大力推广实施地膜全程覆盖法和全程施肥法等新技术。同时, 采用打好时间差、控量分批种的方法, 打破了以前单一的种植模式, 将反季节松花菜推迟1个月左右播种, 并控制批量生产, 使反季节松花菜既有效避开梅雨期, 又避开了集中上市的时间差, 从根本上改变了往年菜多时日产量达到200 t, 商贩纷纷压级压价, 菜少时价格上扬, 但菜农没菜可卖这种产销不均、菜价暴涨暴跌导致大部分菜农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另外, 还积极与浙江大学的蔬菜专家联系, 请他们解决目前“小菜监”优良品种较少和田地闲置时间过长 (全年有近1/2时间闲置) 2个突出问题, 积极引进多品种的“反季节”蔬菜, 力争农民全年有菜种, 实现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

5 更新观念, 拓展销售渠道, 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不断通过专家授课、科技培训、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 引导菜农树立“科技是生产力, 营销也是生产力”的现代生产理念[3,4], 推动“小菜篮”从过去等订单上门转变到主动出击争市场。在稳固福州、温州、丽水等老客户的前提下, 还积极开拓杭州、台州、金华等市场;从过去习惯于销往农贸批发市场到转向直接进入综合大型超市, 减少流通环节;从过去“裸体”蔬菜直接上市到包装走上超市精品柜台。通过一系列的营销开拓工作, 扩大了销售区域, 打开了新局面, 做到了粗、细、精产品同时上市, 扩大了消费群, 实现了产销平衡。

6 建立党组织, 加强党对合作社的领导

“小菜篮”建立了庆元县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 其作用:一是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 切实帮助合作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发挥组织服务作用, 利用党支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服务, 真正解决了一些实际难题;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加强合作社的组织领导, 对党员干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更好地带领社员和农民群众将高山蔬菜产业做好、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王军.增强农民间新型合作关系的路径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6) :198-199.

[2]孔川, 陈宁.对苏州农民合作组织创新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 2007 (11) :27-28.

[3]郭书田.农民合作组织要发挥六项功能[J].农村工作通讯, 2009 (10) :14-15.

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 篇8

关键词: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经验,做法

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 特别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 浦江县杭坪镇党委、政府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进行了尝试, 他们的很多做法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不谋而合,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笔者有幸参加了一个有关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活动, 对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有了一些了解, 这里就其成功经验作一个粗浅的总结。

一、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

浦江县杭坪镇寺坪村位于壶源江上游海拔600多米的高山上, 全村现有174户, 465人, 有耕地378亩, 山地185亩。1996年在杭坪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 村民尝试种植了80亩茄子、萝卜等高山蔬菜。由于是反季节蔬菜, 十分受市场的欢迎, 亩收入达到1500余元, 比种稻收入增加了5倍以上。第二年, 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20亩, 随后逐年扩大。

2003年3月, 为了进一步扩大高山蔬菜产业以及规避或减少农户分散经营的风险, 在上级有关部门和镇政府的牵头下, 寺坪村成立了全县第一家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浦江县“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 初步形成了“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在合作社的直接带动下, 到2003年, 全村所有的田地全部种上了蔬菜, 连同复种面积达到500亩, 蔬菜品种有茄子、萝卜、长瓜、四季豆、蕃茄等十余个, 产品远销上海、江苏、杭州等地。

在合作社的直接带动下, 在杭坪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 利用山区地理环境优势, 杭坪镇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种植。2004年, 全镇种植高山蔬菜4000亩, 收入1100余万元;到2010年, 建立了20多个蔬菜基地, 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

在合作社的直接带动下, 目前, 浦江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18000多亩, 高峰期每天采收量达到400余吨;全县已建成山地蔬菜核心示范基地4个, 面积达1180亩, 其中标准化钢架大棚87亩、微喷灌设施面积1160亩;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品基地认证的面积有5000多亩, 通过有机转化产品认证的面积1170亩。并且, 高山蔬菜种植已经开始向杭坪镇交界的桐庐、建德山区幅射。

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 带动了本村、全镇乃至全县高山蔬菜产业的大发展, 为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 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金华市首批农村示范性专业合作社, 2006年, 又成为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2007年2月被金华市政府授予金华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 2007年5月和12月人, 分别被市农业局和市供销合作社授予三星级 (最高级别) 和五星级 (最高级别) 合作社。近年来, “壶江源”牌高山蔬菜通过了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每年都被评为省农博会金奖, 2008年还被评为省“名牌”农产品。2010年4月30日, 杭坪镇政府及其所属的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同上海市江桥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紧密型基地对接协议书, 成为该公司在金华市的第一个农副产品紧密型生产基地, 拿到了“壶江源”牌高山蔬菜进入“上海世博园区”的入场券。2011年, 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浙江省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高山蔬菜产业的经验与做法

1、坚持富民强农是根本

合作社能够做好、做大、做强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以富民强农为宗旨, 发展高山蔬菜, 就是因为高山蔬菜的收入比种稻收入高5倍以上;做大规模是为了降低产供销成本, 增加农民收益;实行全方位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是为了让农民放下包袱, 放手大干;抓质量、创品牌是为了提高产品知名度, 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高单位产品的收益;重培训、引技术是为了让菜农掌握科学的种菜技术, 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益……。几年来, 高山蔬菜收入每亩都在4000—5000元左右, 最高的亩收入达7000元以上。

合作社的所作所为, 紧紧围绕“富民强农”四个字, 得到了广大农户的信任、拥护、支持。合作社的威信不断提高, 办事更加顺利。

2、立足本地、因地制宜是基础

寺坪村5个自然村分布在海拔600多米, 长约1公里的高山上, 且有较多的山垄田和旱地, 地理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种植高山蔬菜。由于地处偏辟, 杭坪镇的经济基础一直较差, 村民渴望早日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1996年, 杭坪镇党委、政府认为该村种植高山蔬菜条件得天独厚, 决定把高山蔬菜生产作为该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当年就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从此, 该村走上了高山蔬菜种植的路子, 且越走越宽广。

2003年合作社成立后, 结合杭坪镇是个山区小镇、浦江多山地以及杭坪镇还是浦江饮用水源保护区, 不适宜发展工业和高能耗农业的实际, 作出了千方百计做大规模, 以高山蔬菜生产为契机,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决策。经过十来年的努力, 浦江高山蔬菜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80亩, 到2004年的4000亩, 2010年更是发展到了18000多亩, 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3、依靠科技是关键

一是加强对菜农的技术培训。每年举办5—7期技术培训班, 邀请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专家教授以及市县蔬菜专业技术人员授教, 提供生产经营技术与信息, 使社员和菜农掌握科学种植技术。“哪些农药可以用, 哪些农药绝对不能用?”“可以用的农药安全间隔期为几天?”“怎样做才能达到绿色蔬菜的标准?”……这些无公害高山蔬菜生产问题, 菜农们都已了然于心。

二是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合作社已建成山地蔬菜核心示范基地4个, 面积达1180亩。合作社先后从浙江省农科院引进了优良品种、穴盘育苗、滴灌技术、频振式杀虫、生物源农药、避雨栽培、嫁接栽培、稻菜轮作等多项新技术。示范基地试行后每亩可节约成本1500元以上, 每年可增产9600吨无公害蔬菜, 增收900多万元。通过示范基地的“以点带面”幅射, 带动了全县蔬菜基地应用新品种、新技术面积达85%以上, 大大提升了全县蔬菜产业的绿色化程度和科技含量。

4、严格规范管理是保障

一是运作规范化。合作社于2003年3月经县工商局正式登记注册。合作社名称、股金设置、制度建设、民主管理、盈余分配等都符合《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要求。合作社工作责任制、理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财务管理以及二次分配等制度健全, 并执行到位。合作社实行独立核算, 财务公开、会计资料完整。合作社严格按照《章程》运作, 社员大会每年召开2次以上, 理事会会议每月召开1次以上, 理事会、监事会活动开展有序经常。2003年, 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被金华市政府授予首批农村示范性专业合作社, 2006年, 又成为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2007年2月被金华市政府授予金华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 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是生产标准化。合作社对下属基地实行统一落实基地、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商标品牌、统一收购包装、统一市场销售。在运作过程中严格执行生产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以及标准化生产模式。生产技术上全面推行《浦江县无公害高山蔬菜技术规范》等5个生产规程。合作社对社员的农业投入品实行统一采购, 并调运到基地、供应到社员和菜农手中, 全年投入品统一采购比例达90%以上。2005年建立完善了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建立了蔬菜质量检测中心, 配备专人对各基地产品随时予以源头抽查检测, 确保产品的优质安全。

5、市场化经营是手段

一是抓产品质量, 增强市场竞争力。合作社通过宣传教育使社员和菜农认识到产品质量是生命, 只要有好的质量, 才会有市场, 才能有好的经济效益;全面推广无公害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邀请专家讲课培训, 聘请技术人员长期蹲点指导, 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加强田间管理, 使蔬菜长势好、产量高、质量好;统一向农户供应农药、化肥等投入品, 抓好蔬菜源头检测和产品收购检测, 不让不合格产品进市场。

二是抓宣传广告, 提高产品知名度。合作社实行品牌化经营, 统一使用“壶江源”牌商标, 对社员产品实行定点收购, 统一收购价格、统一品牌包装、统一调运销售, 产品主要销往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宁波、义乌等地, 并进入杭州联华超市和上海济洪农产品配送中心;合作社积极参加上海、杭州、金华、丽水等地农产品展示展销会, 并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承办了浙沪绿色高山蔬菜产销对接现场会和浙江省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现场会, 使“壶江源”牌高山蔬菜声名远扬, 走俏市场;合作社还经常邀请上海、杭州等地大型农贸市场负责人前来基地实地考察指导, 建立好市场销售网络, 使得壶江源牌高山蔬菜每年都能很好地进入沪、杭等地市场和超市, 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03年以来, 壶江源高山蔬菜基地成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壶江源牌高山蔬菜通过省绿色农产品和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论证。2005年获金华市优质农产品金奖, 2003年以来每年都获得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 2008年荣获浙江省名品正牌农产品称号。2010年“壶江源”牌高山蔬菜进入“上海世博园区”, 成为世博园区工作者的美食。

三是延长产业链, 减少蔬菜生产风险。合作社有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体系, 2005年合作社建立了日加工能力达30吨的脱水干菜加工厂, 2006年建造了库容为4500立方米的蔬菜保鲜冷库。产业链的延长, 减少了全县高山蔬菜的生产风险, 为增加菜农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6、政府介入是助力

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产生、发展的过程中, 到处都有政府的影子。是杭坪镇党委、政府立足本地, 指导寺坪村种植高山蔬菜;是政府引导成立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是政府制定《浦江县无公害蔬菜生产规程》等5个生产规程, 统一标准, 引导蔬菜产业步入正途;是政府牵头与江桥批发市场签订紧密型基地对接协议;是政府尽力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和帮助……可以说, 没有政府的介入, 就没有专业合作社, 就没有专业合作社的今天。

目前, 浦江县高山蔬菜产业已经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全县高山蔬菜产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黎明:山巅“小蔬菜”做成“大产业”[N].今日浦江, 201103-16.

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 篇9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在生产发展上, 武隆县绿林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五统一”的生产发展模式, 与市内7家企业签订订单 (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 , 加强横向联合, 形成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合作社种植收入和加工增值返利成为社员增收的重要来源。2008年在4乡3镇12个村种植辣椒2876亩, 15个村种植榨菜4460亩, 收购社员产品13026吨, 社员实现收入825万元。合作社加工收入逐年增加, 2008年实现加工收入92万元, 社员二次返利可达60万元以上。

基地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标准化种植得到强力推进

合作社和乡科协联办的农村科普推广示范基地, 自2006年开始实施到2008年, 已经在凤来乡高楼村初具规模, 种植面积2000亩 (两季种植) , 其中辣椒1000亩、榨菜1000亩。示范基地内农户亩均收入达4000元, 户平增收8000元;比基地外农户亩均收入高1000元左右。通过该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全乡以及相邻3乡3镇农户12000余户, 标准化种植辣椒5000亩、榨菜8000亩, 农户种植收入增加1500多万元。该示范基地已成为武隆县西北经济区农业科技推广的示范工程。

合作社加工能力不断扩大,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合作社建有榨菜加工厂1个, 年加工能力5000吨;自建酱园厂一个, 年加工能力100吨;自建辣椒烘房一座, 日加工鲜椒30吨。合作社通过农民土地入股, 先后在凤来乡狮子村、高楼村流转土地1252亩。合作社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按照农民土地入股取得“三金”收入的模式, 专业合作社将入社土地进行统一规划, 专业合作社按照“五统一”的要求进行种植, 农户按照产量取得劳动报酬, 产品销售后扣除种植成本和管理费用的结余, 农户以股金、专业合作社以投入的资金参与利润分配;年终盈余进行二次返利。

突破资金瓶颈, 加快蔬菜冷链运输建设

目前合作社抓住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农村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体系的机遇, 积极与农村商业银行协调、合作, 通过担保中心提供担保和反担保, 获得武隆县农村商业银行授信100万元。合作社将充分利用这次机遇, 加快蔬菜冷链运输项目建设, 拟投资150万元建设冷藏库1座, 容积200立方米, 为合作社蔬菜销往市外、沿海地区创造条件和提供质量保证;也彻底解决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瓶颈问题, 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承接党的惠农政策的重要载体, 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平台。

地址:武隆县凤来乡街上

邮编:408537

联系人:余应刚

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 篇10

一、影响蔬菜专业合作社政策支持的主要因素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前述对农户参与合作社行为模型的探讨, 笔者将影响蔬菜专业合作社政策支持的主要因素分为5个方面来分析:

1. 农民自身因素

从理论上说, 户主的文化程度越高, 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越快, 对合作社的需求愿望就越强烈, 更能促进合作社的发展, 从而使他们申请财政资金和获得政策支持方面就有优势。在我国农村, 农民的年龄与文化程度呈明显的负向关系。一方面, 农民年龄越大, 对合作社的认知程度越低, 导致其参与的意愿越低;另一方面, 如果年龄大到一定程度, 农民受自身能力和精力的限制, 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也会比较多, 从而希望得到专业合作社的帮助, 促使这一部分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更强烈。

2. 宏观发展环境因素

宏观发展环境在此主要涉及社会需求、财政支持力度、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化发展情况和农超对接发展情况。蔬菜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 具有需求量大、种类多等特点, 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蔬菜的要求不仅仅在于量, 更在于质, 而在当前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等处于弱势地位的前提下, 对蔬菜进行绿色无公害认证, 如果没有政策扶持, 势必会造成种植成本增加, 挫伤菜农的种植积极性, 或出现认证机构与农户联合降低认证标准以次充好的现象, 因而政府应在认证方面予以扶持, 降低蔬菜种植的成本, 同时作为第三方监管蔬菜产品的质量。如果当地的一些资源禀赋条件不适合发展蔬菜产业 (比如道路不通畅、种植规模过小、气候不适宜等) , 在政策扶持上就要慎重考虑。理论上说, 如果当地的产业化发展效果明显, 带动农民增收明显, 经济发展能力强, 在制定扶持政策时就应该有所倾斜。由于农超对接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未来成功与否, 因而需要政府进一步关注并支持发展“农超对接”模式。

3. 生产集群及产品特性因素

生产集群及产品特性因素主要包括蔬菜生产的产量及规模和蔬菜的自身特性。首先, 蔬菜生产的产量及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得到扶持, 如果在当地只是个别家庭的副业或者是小规模种植, 无法形成集中连片的规模, 不能成为当地带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那么, 其支持力度就会较小, 甚至没有。其次, 蔬菜种植还有其自身的特性, 蔬菜属于鲜活农产品范围, 收获之后需要及时地运到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集散地等, 或者进入企业进行深加工, 这些都需要方便快捷的交通作保障。第三, 一些蔬菜需要的种植环境特殊, 尽管其经济价值也较高, 然而进行规模化种植的可能性不大, 这些地方在制定蔬菜生产支持政策时就需要考虑周全。

4. 合作社自身的发展与规范程度

具体体现在合作社社长的素质与能力、运行机制、财务管理、经营管理水平、产品质量、产品销售渠道、产品品牌建设、市场同行竞争程度、带动示范作用等方面。如果合作社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 从目前的支持情况来看, 获得政策支持的力度会更大。如果合作社的发展不是很好, 运行机制不健全, 财务管理混乱, 日常经营管理散乱, 蔬菜不按照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等问题普遍存在, 那么, 这个合作社获得政策支持的可能性就小, 自身发展亦存在问题, 更谈不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

5. 思想意识因素

思想意识因素主要涉及政府及其领导人的重视程度、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与相关部门 (供销社) 的关系以及当地农民的思想认知程度。当地政府及其领导人对于蔬菜专业合作社的重视程度越高, 则获得政策扶持的机会就越大, 反之, 领导人不重视其发展, 只靠农民自己组织管理很难获得财政支持。即是说, 与当地政府和供销社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合作社能否获得支持。因此, 合作社在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与当地政府及供销社的沟通联系。

二、实证模型、数据和方法的选择

1. 实证模型的建立

基于上述描述与分析, 笔者将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意愿 (以下简称为“政策支持意愿”) 设定为下列几类因素的函数:①农民自身因素。②宏观发展环境因素。③生产集群及产品特性因素。④合作社自身的发展与规范程度。⑤思想意识因素。在此将其归纳为以下函数形式:

政策支持意愿=F (农民自身因素, 宏观发展环境因素, 生产集群及产品特性因素, 合作社自身发展与规范程度因素, 思想意识因素) +随机扰动项。

2. 样本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来源于学生假期对当地农户进行的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1485份, 实际回收1368份, 其中, 有效问卷1226份, 样本有效率达82.6%。样本主要由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组成, 样本农户根据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了山东省潍坊、临沂、泰安3市的部分县 (市、区) , 共涉及23个县 (市、区) ,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模型中相关变量说明见表1。

3. 计量方法的选择

本研究所考察的是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意愿程度大小, 即支持程度大和支持程度小。传统的回归模型由于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在正无穷大与负无穷大之间, 在此处不适用。笔者即采用了二元Logit回归分析模型, 将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 (0, 1) 范围内, 并通过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参数进行估计。

由于政策支持意愿程度y是一个二元取值变量, 因而选择Logit模型来描述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为此, 以选择愿意政策支持的机会比的对数为被解释变量Z, 令:Z=1n[pi/ (1-pi) ]

由此建立Logit回归方程为:Z=C+b1X1+b2X2+……+bnXn+α其中, n=1, 2, ……22。

如直接利用y建立模型则为:Y=1-@logit[- (C+b1X1+b2X2+……+bnXn) ]其中, n=1, 2……22。式中C为常数项, b1, b2, ……bn (n=22) 为所求Logit方程的回归系数, Z为第i次被调查者选择愿意政策支持的机会比的对数, X1, X2, ……Xn为各个变量名称, p1为选择愿意补偿的次数比例, α为随机误差项。

4. 分析结果与讨论

(1) 计算结果

本研究对1226个样本农户的横截面数据运用Eviews6.0进行了Logit回归处理。在处理过程中, 采用了向后筛选法。即先将所有变量全部引入回归方程, 然后进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在一个或多个Z检验值不显著的变量中, 将Z值最小的那个变量剔除, 再重新拟合回归方程, 并对变量参数估计值进行显著性检验, 直到方程中变量回归系数的Z值基本显著为止。此次回归得到了9个结果, 为简单起见, 只选取其中2个主要过程 (第1次回归结果和最终回归结果) 列出。

注:*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

(2) 结果及讨论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 现将蔬菜专业合作社政策支持的影响因素进行如下总结:

①在农民自身因素中, 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和社会身份均不显著, 在多次模型估计过程中由于显著性不高而被剔除。当然, 在对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政策支持时, 我们相信这些因素有一定的影响, 但在模型中却没有体现出来。一方面, 可能是由于样本容量过小或是选择的回归模型不是很符合实际造成的;另一方面, 年龄和社会身份对于合作社的日常管理运行、经营好坏等影响并不是很大。诚然, 年龄小、文化程度高, 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 但与对合作社的治理不一定成正相关的关系。所以, 在政策支持的制定者或实施者看来, 年龄、文化程度和社会身份并不能成为合作社能否获得支持的关键因素。

②在宏观发展环境因素中, 社会需求和当地的资源禀赋情况对蔬菜专业合作社获得政策支持的影响显著, 其他各项变量的系数均不能得出明确结论。社会需求是影响蔬菜专业合作社政策支持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社会需求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5%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 而且回归系数为正值, 这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 社会需求愿望越强烈, 蔬菜专业合作社就越容易能够获得政策支持。当地的资源禀赋情况也是影响蔬菜专业合作社政策支持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 资源禀赋情况直接决定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条件好, 可以开发利用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带动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资源禀赋条件不好, 就只能进行大众化生产, 不能凸显特色, 不具备竞争优势,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就会发展缓慢滞后。从模型回归结果来看, 当地的资源禀赋情况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10%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 而且回归系数为正值, 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 资源禀赋条件越好, 获得政策的支持就越容易。

③在生产集群及产品特性因素中, 蔬菜生产的产量及规模对蔬菜专业合作社获得政策支持的影响显著, 其他变量的系数均不能得出明确结论。蔬菜生产的产量及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合作社能否获得政策支持, 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式或蔬菜种植规模较小的合作社, 在申请政策支持时就没有优势, 主要是因为这种生产方式的带动能力不强, 辐射范围偏小, 在影响力和知名度方面都比较小。在当前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且合作社数量发展迅速的前提下, 这些影响力和知名度小的合作社就成了“牺牲品”, 政策支持会向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带动能力强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倾斜。从回归模型中还可以看到, 蔬菜生产的产量及规模变量的参数估计值为负, 这可能是由于蔬菜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 为了降低成本、减少运输费用考虑, 当地政府部门以及合作社领导人和当地“龙头”企业等会考虑筹建蔬菜深加工企业或者申请国家的涉农项目, 可以说, 发展到此时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已经真正强大起来了, 对于政策支持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④在合作社自身的发展和规范程度方面, 运行机制、财务管理、产品品牌建设和带动示范作用对蔬菜专业合作社获得政策支持的影响显著, 其他变量的系数均不能得出明确结论。合作社自身的发展和规范程度对蔬菜专业合作社获得政策支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回归模型中也显示出运行机制、财务管理、合作社品牌建设和带动示范作用这4个变量的显著性。首先, 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健全, 就能够指导合作社的实际运行, 帮助农民进行机耕、植保、收获、运输等服务, 做到真正为农民服务, 在政策支持上也会获得相关部门的肯定。其次, 合作社的财务管理直接反映出合作社经营管理状况的好坏, 同时也关系着社员的切身利益。财务管理工作做得好, 社员能及时有效地监督合作社的账务往来, 清楚合作社资金的使用去向, 提高合作社账目的透明性, 让每个社员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 这也有助于合作社的长远发展, 更有助于合作社获得帮助。第三, 合作社的品牌建设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也有一定的影响。品牌建设是基于合作社实际运行良好的基础上, 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合作社发展的很好, 否则, 品牌建设也无从谈起。第四, 带动示范作用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也有很大的影响。带动示范作用大、影响力广、有很大的知名度, 政策支持自然就会顺其自然。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 运行机制、财务管理和带动示范作用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1%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 合作社品牌建设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5%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 且回归系数都为正值, 说明运行机制越健全、财务管理越好、带动示范作用越大、品牌建设越成功, 蔬菜专业合作社获得政策支持的可能性就越大。

⑤在思想意识因素中, 政府及其领导人的重视程度和当地农民的思想认识程度对蔬菜专业合作社获得政策支持的影响显著, 其他变量的系数检验均不显著。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政府及其领导人的重视程度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1%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 且回归系数为正值, 说明政府及其领导人的重视程度对合作社的政策支持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部门重视发展合作社, 必定会在各方面予以支持, 并一心一意把合作社办好, 反之, 如果不重视, 政府及其领导人只要求完成指标即可, 而不会去关心合作社的实际运行到底如何。所以说, 只要政府及其领导人重视合作社的发展, 蔬菜专业合作社就会很容易获得政策支持。此外, 当地农民的思想认识程度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10%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 但其回归系数为负值, 这可能是由于思想认识程度高了以后, 申请财政支持的蔬菜专业合作社数量激增, 而国家财政的能力有限, 毕竟获得扶持的合作社还是少数, 使得竞争激烈程度增加。这可能就是思想认识程度提高后, 合作社获得政策支持的难度反而增加的原因。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得出:运行机制、财务管理、带动示范作用和政府及其领导人的重视程度等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1%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社会需求、蔬菜生产的产量及规模和合作社产品品牌建设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5%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当地资源禀赋情况和当地农民的思想认识程度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在10% (Z检验值) 水平上显著。说明运行机制、财务管理、带动示范作用和政府及其领导人的重视程度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影响程度最大, 社会需求、蔬菜生产的产量及规模和合作社产品品牌建设对其政策支持影响次之, 当地资源禀赋情况和当地农民的思想认识程度对政策支持的影响最小;而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和社会身份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影响并不明显。

2. 建议

(1) 政府方面

①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级政府应从财政支农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 作为支持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专用基金, 用于蔬菜专业合作社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推广以及对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工环节的技术改造和流通环节的基础设施配备等各种项目的资金补贴或贷款贴息, 避免蔬菜专业合作社因资金短缺而难以开展正常经营活动。同时, 对合作社获得的扶持资金, 要设立专管部门或由当地农经部门组织专人进行定期审核, 明确合作社资金使用情况, 防止个别合作社套取国家财政扶持资金的行为。

②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和农民的思想认识程度, 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首先, 在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前提下, 政府的相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应认真研读相关政策文件, 把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 提高重视程度, 切实为合作社的发展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其次, 针对当前农民素质偏低的情况, 政府应该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宣传与培训, 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成立合作社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抓。第三, 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 建立有利于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信贷、税收和登记制度。引导和组织农民进入市场, 规范市场交易法规,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农民通过参加蔬菜专业合作社, 从而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现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将分散的、潜在的生产要素, 变成集聚的、现实的生产力, 实现优势互补, 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从而为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消除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障碍。

(2) 合作社自身方面

①健全运行机制, 完善财务会计制度。在运行机制方面, 一是应规范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 认真落实理事会、监事会和成员 (代表) 大会制度, 做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 并通过订单生产、股份经营、劳资合作、二次返利等方式建立起内部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二是应建立推动蔬菜产业发展机制, 立足于特色和资源优势, 把发展合作社与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建设蔬菜生产基地等统筹考虑、配套推进, 夯实合作社发展的产业基础。在合作社财务管理方面, 首先, 应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 (试行) 》 (财会[2008]9号) (以下简称《制度》) 的内容, 设置财务管理机构, 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程序, 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其次, 应做好《制度》的宣传工作, 真正发挥《制度》在规范蔬菜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第三, 应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切实保证《制度》在当地的贯彻实施, 确保合作社的会计工作沿着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②加强品牌建设, 增强带动作用。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应实施品牌战略。当今市场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实施品牌战略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标志之一, 合作社经营也不例外。一位美国学者讲过, “拥有市场将会比拥有工厂更重要, 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是拥有占有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蔬菜专业合作社实施品牌经营战略。首先, 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到工商部门申请办理自有品牌。其次, 应按照无公害基地、无公害蔬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蔬菜的生产标准要求, 组织、指导成员进行生产, 用严格的管理制度控制生产的各个环节。第三, 还应加强品牌的维护, 除防止非成员使用品牌商标外, 更要防止成员将未达标的蔬菜产品加贴品牌商标进行销售, 确保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只有这样, 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市场主体在蔬菜销售的市场竞争中, 才能够获得消费者持续不断的消费,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进而扩大蔬菜专业合作社自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增强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带动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祖辉, 徐旭初, 冯冠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3) .

[2]郭红东, 蒋文华.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5) .

[3]赵慧芬.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9) .

[4]张广胜, 周娟, 周密.农民对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1) .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篇11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临猗县;政策保障

中图分类号:F3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92-02

经济学上认为,“合作是组织或个人为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自愿的联合,有计划、有意识的相互扶持协作,达到增强群体竞争力目的的过程和行为”。国际合作社联盟最新对合作社下的定义:“合作社是人们自主联合组成的自治性的经济组织,通过集体所有和民主控制的经济组织来满足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需求。以服务于农业发展为目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社会劳动的一种特定的经济组织,是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具有独特组织章程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实体。”[1]

一、临猗县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一)临猗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述

2008年9月,以张小锁为带头人的170户果农,在苹果年产总量达到350万公斤的前提下,秉承着“诚信守法,勤劳致富,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宗旨,召开了合作社第一次全体大会。会上通过了有关章程,并选举出理事会及下设的联络部、技术部等五个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合作社实行社员代表大会民主管理,一户一票的决策机制;针对所有果农,合作社实行加入自愿、退出自由的组织机制,社员户的入社股份按“产品占六成,技术和资金各占两成”的比例来综合评估;在有关利益方面,合作社在果农亲自参与整个生产过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使成员获得更高的增值利润。除此之外,合作社实施按交易量返还盈余的再分配机制,将增收利润的大部分返还给社员,在这种情况下,合作社与社员之间就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二)临猗苹果专业合作社取得的成效

1.合作社覆盖领域不断拓展

目前临猗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覆盖农、林、牧等优势产业。临猗县的专业合作社已经广泛分布在苹果、石榴、畜牧和经济林果业,周边的32个专业合作社涉及蔬菜、西瓜、柑橘、干果、茶叶和烤烟,养猪、养牛、养羊、养鱼、养禽、蚕桑等特色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现代农业发展。

2.合作层次不断提升

随着产业不断发展,合作社已由传统的生产领域向生产、加工、流通领域拓展,开展农资供应、生产指导、技术服务、标准制定、基地认证、品牌包装、市场营销等服务。临猗县苹果专业合作社由单独组织生产发展到帮助社员采购生产资料、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产品营销等全方位服务。临猗县作为全省苹果“间伐减密”试点县,以合作社为单位补助,使透光透气、合理密植的果业结构在全县带动开,提升了临猗县的苹果品质,精品农业工程开展,高端市场得以占领,通过了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出口认证。

3.合作社逐渐成为科技兴农主力军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统一化管理、专业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更有利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通过为社员提供市场信息、生产资料、产品销售等服务,减少了市场风险,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交易价格。利用能人带动、成员互助、技术培训和典型示范,提高了成员生产技能,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双惠苹果合作社,通过聘请农业技术专家为社员讲授果树管理技术、指导田间管理。

4.合作社社员收入不断增加

调查显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人均纯收入8758元,高出同期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近25%。双惠果树专业合作社统一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以后,产品销售效益明显提高,社员每亩收入高出非社员2000元[2]。合作社以合作社名义贷款10万元,以低于市场10%的价格为果农购买农药、化肥,以每斤高出市场普通苹果20%的价格为社员及周边农户销售产品等措施,不仅为社员节约生产成本7000元,而且为社员销售苹果15万公斤,实现收入70万元,使较早入社的18户社员的人均收入达到了9000余元。

二、临猗县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支持不到位

部分合作社没有注册登记,处于体制监管外,既难以规范合作社的发展,也难以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另一方面,少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注册登记,但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登记管理上不规范[3]。刘泽民:“合作社登记在工商局,但经常上到民政局管社会团体也要办一些手续,农委会、果业局也想法参与影响进来,以致很多小的合作社就没有登记注册,太麻烦。”如在扶持合作社过程中,微观层面的组织运行干预过多;在合作社过程中,搞强迫命令;在指导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有的部门搞代替包办,行政捏合;在推动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只重多样化发展而忽视了规范化建设。

(二)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由于合作社是基层农民的草根组织,并且自愿加入,自由退出,使得合作社组织约束力明显不足,这是合作社制度本身的不足,也与我国目前农民的知识水平,整体素质有关。这就需要合作社对社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否则,将影响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合作社作为盈利性的经济组织,由社员参股,涉及“盈余返还”等一系列关系社员经济利益的环节,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就很难得到广大社员的信任,就很难发展壮大,获取长远利益。有权利就必须有监督,否则,就会滋生贪腐,破坏合作。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基层政府或相关部门“领办”的,导致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

(三)资金筹措困难

调查中发现,合作社规模小,覆盖农户少,带动能力弱是当前合作社发展中最主要的问题,也就是合作社发展中“重数量,轻质量”最为突出。合作社的注册资金规模小,临猗县全县合作社中注册资金5万元以下的合作社113个,占到了53.47%,入股社员10人以下的合作社152个,占到了69%。合作社作为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资金规模小,社员数量少,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对社员带动作用不明显。

(四)生产销售体系急需健全

合作社之所以产生并不断发展就是因为合作社的合作内容符合农民的需要,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民对合作社合作内容的要求也在变化和提高着,传统的技术、生产资料、产品销售等老三样服务已不能满足社员的合作需要,这就需要合作社不断丰富合作内容,满足需要。

(五)农业市场机制规范

要素市场未发育成熟。比如,资金市场,当前临猗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是农村信用社,但其只能提供小额贷款,远不能满足合作社拓展业务、发展壮大的需要。全国统一农产品市场尚在形成过程之中。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等仍不同程度存在,阻碍着地区间的商品流通。信息不对称,使得农业生产波动大,影响合作社作用发挥和农民的切身利益。

三、临猗县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配套政策法规

加强有效制度供给,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指导下,应尽快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出台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条例、暂行条例等地方性规章制度;规范对农民合作社的管理,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对依法成立的合作社进行备案审核,依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民政部门对非营利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登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营利性的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登记注册,登记管理要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健全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4]。

(二)加强财政税收支持

合作社性质比较特殊,既像企业又像中介组织,虽然民办,但年幼时需要政府的扶持,这就是农民农户弱势群体和弱势产业的无奈。因此要从资金、财政税收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解决资金瓶颈的问题,从长远发展来看,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加快农村信用社向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对合作社经营收入应该减免税收,减轻农民和合作社的负担,努力改变合作社经费不足的状况。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会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会成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一支会经营、善管理、有技术、有奉献精神的合作社人才队伍。创新培训方式,一是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科研单位、职业学院和党校等基地,举办培训班,讲授政策法律、市场营销、实用技术等知识,提高合作社管理人员素质。二是整合项目,整合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计划等项目,重点加强合作社成员培训,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培养一批有动手能力的实用人才、科技示范户,带动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

(四)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继续推进省市县三级示范合作社建设,确定一批重点推进社,及时总结先进经验,专项经费支持合作社之间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举办区域性的合作社论坛、峰会等形式先进带后进,相信群众,把农民作为机制创新的主体[5]。只有做出榜样,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才能动员农民参加合作社。完善服务体系,国土、交通、技术监督等部门应从具体实际出发,出台促进合作社发展的措施,认真履行职能,积极作为,为农民合作社的兴办、经营和发展排忧解难[6]。

参考文献:

[1]杨丽艳.国外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J].现代农业科技,2007,(13).

[2]刘征.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3]侯保疆.地方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的职能[J].社会主义研究,2007,(6).

[4]孔祥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识、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5).

[5]卢向虎.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1).

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 篇12

1 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对于烟叶精益生产的意义

1.1 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有助于整合资源、避免浪费

一方面烟农专业合作社有助于整合土地资源。城乡一体化的提速, 使得越来越多农民选择进城务工, 导致大量田地荒废[2]。烟农专业合作社是一种互助性组织, 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 烟农和服务烟农的技术人员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经济组织[3]。农民“带地入社”, 对非植烟农户的土地经营权以转包、租赁、出租、互换等多种形式协调流转, 使土地向种烟大户、种烟能手集中, 产生一定规模效应, 烟田更加集中连片, 不仅避免了田块荒废, 也有利于机械化耕作、烟水烟路设施配套, 提高了基本烟田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 合作社通过对育苗工场、烘烤工场的综合利用, 提高了闲置资源的利用率, 为合作社社员创造了盈利点。

1.2 烟农专业合作社有利于烟农精简成本

烟农专业合作社通过派遣专业化服务队员的方式, 解决种植大户“用工难”问题, 并且通过考核的方式提高专业化服务队员的劳动积极性, 使得烟农减工、降本效果显著。以广昌县为例, 接受专业化分级服务的烟农, 相比以往自行分级或请人分级, 专业化分级平均减工2 个, 按照70 元/d计算, 可降本140 元, 综合测算育苗、机耕、分级、烘烤等用工较大环节的用工节省, 最高可减少用工10 个。按照平均减少用工7 个, 80 元/个计算, 减少用工成本560 元。

1.3 烟农专业合作社有利于精良技术推广

一是合作社通过定期组织培训, 使得烟农愿意接受新方法、新技术;二是对使用了适用精良技术的烟农适当予以补贴, 调动烟农积极性。2015 年广昌县通过合作社推广井窖式移栽面积逾40 hm2;烟蚜茧蜂绿色防治烟蚜推广面积达533.33 hm2, 平均减少农药施用量30~45 包/hm2。

2 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烟农专业合作社仍处在发展与探索阶段, 烟草行业基层单位存在人员配备不足, 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 烟叶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 合作社的自身造血功能不足, 抗风险的能力较差等诸多问题[4]。

3 完善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促进烟叶精益生产的对策

3.1 夯实基础

合作社办公场所、育苗工场、烘烤工场等硬件设施和农机具的配套是合作社运营的基础, 只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社员入社, 提高作业效率, 降低作业成本, 提升专业化服务效率, 提高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实到位率。

3.2 精干队伍

按照人员精炼、队伍精干的原则, 聘请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精业务的烟农专业合作社管理队伍;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业务精的职业化烟农队伍;培训一批熟练操作的专业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的合作社专业化服务队伍[5]。

3.3 精细管理

按一个基地单元一个烟农合作社, 整合一些规模小、盈利能力弱的合作社, 以片区为单位开展专业化服务;通过同时量化作业标准, 实行精准专业化作业。

3.4 精准引导

引导扶持是保障, 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是针对烟叶生产建设的合作社, 针对性、政策性、专业性强, 各项专业化服务的开展、补贴政策的制定必须由烟草部门主导[6]。

参考文献

[1]刘晓娟.消除精益咨询项目实施中浪费的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12.

[2]张敬.关于我国农村闲置农业用地的开发利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5) :247.

[3]雷天义.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 :377-378.

[4]荐春晖, 冯强, 朱峰.旬阳县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问题[J].湖南农业科学, 2013 (2) :40-41.

[5]冰火, 建利, 江洪东.论烟叶精益生产[J].中国烟草学报, 2014, 1 (1) :1-8.

上一篇:语法分类下一篇:化学教育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