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委派制”与“会计监督”关系探讨论文

2024-09-19

“会计委派制”与“会计监督”关系探讨论文(通用9篇)

“会计委派制”与“会计监督”关系探讨论文 篇1

会计委派制与会计监督关系探讨

请欣赏:《会计委派制与会计监督关系探讨》

摘要:会计委派不符合会计监督的涵义,不符合现代企业理论,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会计应归属于企业。会计定位于企业内部,也就界定了会计监督的外延只能是企业内部发生的经济核算事项。把实行“会计委派制”作为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是错误理解了“会计监督”的涵义。把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归咎于“会计监督”并不正确。采取“会计委派制”作为纠正上述问题的主要对策更是没有抓住根本。把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归咎于会计监督不力,并不正确;真正的责任承担者应该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外部监督不力。实行“会计委派制”的积极作用是有限的,它却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众所周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十分严重。究其原因,有些学者认为是会计监督不力,并提出了“会计委派制”的对策,好象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其实不然,笔者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会计委派制”不符合“会计监督”的涵义。“会计委派制”是由政府成立会计局,对企业会计人员实行统一委派、考核、调遣、奖罚、任免和管理,即国有企业会计人员受国家委派进驻企业,在企业中履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职能,代表国家利益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实施直接监督。而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会计应归属于企业。因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一方面使得企业摆脱了政府的束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产生了受托责任关系,经营管理者应承担投资人投入资本(主要是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责任。这样,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聘任会计,以定期向投资者提供相关信息,交代其经营责任。而企业为保持其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又必然要求受聘的会计归属其下。会计定位于企业内部,也就界定了会计监督的外延只能是企业内部发生的经济核算事项。因此,可将会计监督定义为:单位会计人员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通过会计反映,审核本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理、有效,以促进单位改善经营管理的一种内部经济监督方式。其真正涵义是单位内部对自身经济活动进行自我监督约束的一种自律性行为。

由以上分析可见,把实行“会计委派制”作为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是错误理解了“会计监督”的涵义。这就产生了两方面后果:一方面,“会计委派制”使会计凌驾于企业之上,偏离了自己的位置,成为一种外部强制性行为;另一方面,使“会计监督”的内部自律性行为与外部行政监督、社会审计监督产生了混淆,影响其各自职能的发挥。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的要求,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是司法机关、审计机关与国有资产管理和财检部门等实施的行政监督以及独立审计部门实施的社会审计监督。实行“会计委派制”,使会计也成为外部监督的一种方式,这样,势必需要进一步划分会计监督与国家行政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的职能界限。这在理论上是难以成立的,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其次,把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归咎于“会计监督”并不正确。采取“会计委派制”作为纠正上述问题的主要对策更是没有抓住根本。根据两权分离原则,企业经营管理者承担着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责任,但为了企业利益最大化及自身的不正当利益,企业经营管理者往往指使会计制造虚假信息,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的发生。会计监督作为一种内部约束机制,始终处于企业经营管理者领导之下,无法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不良动机和行为进行约束。因此,把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归咎于会计监督不力,并不正确;真正的责任承担者应该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外部监督不力。

由此可见,实行“会计委派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或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的发生,但是它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要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必须强化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外部行政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笔者认为,实行“会计委派制”的积极作用是有限的,它却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第一,它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思路相悖。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两权分离,目的在于搞活企业,推动经济的发展;而实行委派制有可能使政府通过会计来控制企业,使其成为政府的附属,从而窒息企业经济发展的活力。

第二,它把会计推到了企业的对立面,使企业与会计人员产生磨擦,会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第三,它容易使企业信息公开化,会泄漏企业经济秘密,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加大国家行政监督与社会审计监督的力度,强化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监督,才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的根本出路。

上海会计

“会计委派制”与“会计监督”关系探讨论文 篇2

一、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 财务监督职能缺失

当前企业对其下属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或者会计人员并非将有效的管理真正的予以实行, 会计人员的福利、工资以及人事等等, 均是由其所属企业所掌控的, 进而使得会计人员在会计监督职能的履行中, 其职责权限受到了不利的影响。

(二) 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会计核算不规范

正是因为下属企业的会计人员地位和利益, 企业会计核算中的章程规定, 下属单位无法较好的贯彻, 这使得会计报表与会计核算无法真实的将企业的经营业绩以及财务状况反映出来。

(三) 资金浪费、分散和沉淀严重

下属公司随意开设银行账户, 资金大量的闲置或者分散, 对企业的统筹调配是极为不利的, 对资金使用效益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由于以上诸多方面的原因, 如何使用及管理好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 促使会计人员为企业管理经营更好的服务, 并且将会计监督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 已经逐渐的成为了企业有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财务主管委派制的依法推行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非常重视及强调会计监督。不仅规定要求各个单位应当构建完善的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而且还强调实施外部监督检查对本单位的会计资料, 进而将内外部互相配合且完整的会计监督系统建立起来。《会计法》的依法执行, 需要大力的鼓励企业对财务主管委派制加以推行及落实。

首先, 企业委派财务主管向分公司和子公司, 主要是针对当前企业的改革情况, 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资产流失, 保证最大化的企业整体效益, 实行强而有力的会计监督制度。推行财务主管委派制的目的是从会计专业的角度, 来控制与监督分公司及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者行为。就当前的具体情况而言, 财务主管对于资产流失的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改善、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完善、资产增值保值的保证等, 均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其次, 实质上财务主管委派制对分公司及子公司是外部的一种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法》明确的规定, 企业的会计人员具备着双重职能作用, 也就是会计监督职能与会计核算职能。但是, 在许多的企业当中, 却没有真正的充分的发挥出会计人员的会计监督职能, 其原因就在于财务主管决定着会计人员发挥监督职能的质量水平。分公司及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者领导着财务主管, 因而此时的会计监督便属于一种内部监督。而分公司及子公司的财务主管如果是由母公司予以委派便有着较大的不同, 经委派财务主管进入分公司及子公司的监事会亦或是理事会, 属于外部的人员, 有效的防止了会计监督中的尴尬局面。所以, 财务主管委派制使得企业加强了对分公司、子公司的外部监督。

再次, 财务主管委派制监督的是整个会计过程, 不但有助于会计监督效果的提高, 有助于实时控制会计监督效果, 而且还能够发挥出更大的约束及监督经营管理者的作用。

《会计法》指出, 单位负责人要负责本单位会计资料及会计工作的完整性、真实性。《公司法》规定, 经理要负责董事会, 同时还在职权行使中指出, 经理有权力提请解聘或者聘任财务负责人、公司副经理。由此可知, 要求单位负责人要切实的对法律负责, 而其他人员则对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对单位负责人负责;会计人员、总会计师和财务负责人由单位负责人任用, 均为企业内部人员;在单位负责人的统一领导下, 会计人员以财务信息提供的形式参与且服务企业经营管理, 其在经济与组织方面依赖于经营管理者。所以, 会计人员并非具有监督经营管理者的职能作用。

监督主体为会计人员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具体是监督内部经办人员的行为。即便是《会计法》中明确规定, 企业的会计人员有权力纠正或拒绝不合法及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有权力根据职权或者拒绝办理违反制度、法律的经济事项;有权力根据国家的会计制度对会计事务加以独立处置。这便为会计人员对会计责任的履行提供了法律保护, 并且有利于约束经营管理者。然而, 政治地位却是由经济地位所决定的, 如果是由内部会计人员来对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 则并非具备操作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这会导致会计监督陷入尴尬局面。由企业委派财务主管, 这样财务主管便属于外部人员, 直接由企业领导, 由企业来决定财务主管的工资福利待遇, 并且由企业负责评价与考核财务主管的业绩, 与经营管理者之间并非有被领导和领导的关系存在, 具备着较强的独立性。所以, 财务主管不会处在受胁迫的地位, 不存在与经理人“合谋”的动机且不受经理人控制。

三、完善财务主管委派制的有效措施

(一) 强化财务主管的约束激励机制

财务主管委派制的实行, 使得新的代理委托关系产生, 并且还导致了“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出现。企业不可以简单的假设财务主管是真正的利他主义者, 能够及时的反馈及掌握信息。其关键就是要像其他代理委托问题的解决一样, 也设计出约束激励的一套完整机制。对于财务主管的报酬而言, 应当实施固定工资加奖金的模式, 而不应当采取与分公司、子公司经营管理成果挂钩的模式, 由企业来承担财务主管的福利待遇和劳动报酬等。在制度章程中, 应当明确的指出, 不允许财务主管收受任何分公司及子公司的经济利益, 还要承担相应的失职责任。除此之外, 要将财务主管诚信信息库建立起来, 以此提高财务主管的竞争意识和声誉, 并且有利于避免“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风险的发生。

(二) 明确财务主管的职能

财务主管不仅代表的是企业派驻分公司、子公司, 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的会计监督, 那么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因此而会受到影响呢?详细的来讲, 财务主管所具备的职能不应当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正常的实行自主权带来阻碍。所以, 应当将财务主管的职能合理的加以界定, 将企业经营管理者与财务主管二者间的合作关系正确的处理。财务主管的主要职责为:及时制止、纠正可能导致资产损失以及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活动, 必要时要报告给委派机构;督促企业对相关财经法规、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领导会计人员对职权依法加以行使;审核财务报告的完整性、真实性;承担企业构建完善的会计管理监督制度和内部财务制度的责任;参与重大的经营方案、预算、计划, 并且监督相应的执行情况;向委派机构定期报告财务状况和资产运作情况。所以, 加强对分公司和子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是财务主管委派制的一大核心内容, 并且避免违规操作, 弄虚作假, 不会引发新矛盾, 也并非会干预企业的经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财务主管委派制对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均是十分重要,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 还影响着企业投资决策是否正确。所以, 企业应当真正的推行财务主管委派制, 通过财务主管委派制的实施, 来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并且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及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进而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

摘要:近些年来以来, 随着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 各类企业集团相继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广泛的涉及到了各种经济类型与各个行业, 企业集团所具备的规模效益、整合效应和资源优势等得到了有效的发挥。然而, 在企业集团扩张的过程中, 却普遍存在着轻管理、重投资的不良现象, 对所属公司管理失控, 尤其是财务管理失控, 既降低了企业集团的整体效益, 又导致了资产流失。所以, 企业应当尽快的实行财务主管委派制, 并且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够强化对下属公司的管理以及财务管理。本文结合我国企业的管理及发展, 详细的论述了财务主管委派制及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希望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财务主管委派制,会计监督,企业

参考文献

[1]李晓青.论企业集团的财务主管委派制的利与弊[J].中国经贸, 2008 (15) .

[2]刘培.浅析集团公司财务主管委派制度[J].交通财会, 2009 (06) .

[3]刘宇红.完善会计主管委派制的对策建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7 (11) .

内部审计与会计监督的关系探讨 篇3

内部审计是由专职审计人员进行的,其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这些审计人员会本单位以及所属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价,这些评价是独立的。内部监督是一种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一般是由内审人员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审计人员会遵循国家的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以及方针政策,然后使用一定的程序、方法以及专业的技术知识,查看本单位和其下属的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以下要求:合法性、合规性、效益性以及真实性。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审核、鉴证、评价等,提出一些建议,从而完成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和完善。

一、会计监督简述

会计监督。会计监督的工作内容有: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指导以及控制和促进。会计工作有很多种,其中最关键的一部分是会计监督。为了为会计监督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每个单位做好协调,并且要互相的制约和分离,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对会计资料进行周期性的内部审计;针对监督工作的再监督要进一步的加强,只有内部的审计监督和会计监督的共同配合才会共同完成经济活动的监督任务。下面,笔者将内部审计和会计监督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探讨,这样管理就会得到强化,会计活动的真实性才会得到保证。

企业会计和内部审计二者具有互动和相互促进的作用,二者的共同配合可以完成终极目标。财务会计和内部审计监督的信息化趋势势在必行,因此一定要实施信息资源的分享,一定要构建严格的监督体制。

二、财务会计和内部审计都是管理现代化的趋势

财务会计和内部审计二者都适应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的要求。特别是企业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财务会计和内部审计就是再次情况下产生的。

企业的管理在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因此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在一个现代化的企业里面,管理的内容和层次也很复杂,包括:组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以及物资管理。此外,还包括销售管理、生产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目前,财务会计部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作为整个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财务会计管理子系统,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内部控制子系统,其不光会完成财务的收支审计,还会完成内部审计以及经济效益的审计。此外,还会对企业的每个部门以及事项进行审计,对企业的全部的管理过程进行审计监督。

三、财务会计和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各自的独立性

会计可以完成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比如:对平常的财务会计业务进行监督,依靠的手段主要是内部会计监控。其主要的控制措施有:对人员的素质进行控制,比如:对会计岗位的素质进行要求、培养会计的职业道德以及后续的教育。对组织结构进行控制,例如:对职权的划分。可以说,会计控制一方面是财务会计内部的业务控制和监督,一方面又是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内部审计监督主要是由独立的审计部门完成的,其主要是对单位的每项内部控制进行再监督。监督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对财务会计控制的监督,另一个是针对其他业务部门的内部控制的监督。此外,内控制度的制定环节也是其监督的范围,也就是水检查内控制度是不是适当。内控制度的执行环节也在监督的范围的下,查看其是不是得到很好的执行。超脱性是内部设计监督的特征,由于其本身对具体的业务工作不用负责任,因此不会受具体业务责任的约束。对于每项内控制度的制定也没有必要负具体的责任,只是当制度有欠缺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只要适当、合法以及有效就行了。可以说,超脱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监督的主要特性,因此这也决定了内部审计监督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内部的审计和会计监督二者的性质是不同的使用的手段和方法也不一样,侧重点也有区别,因而二者是不可取代的。

四、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监督终极目标的一致性

会计的基本原则有:统一性、真实性、政策性以及社会性。而独立性、依法性以及客观性是审计的基本的原则。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内容。财务会计的责任有:对经济业务进行及时的处理,包括:记录、分类以及汇总。此外,还包括定期的对会计报表进行编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财务的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反应。财务会计工作的对象是: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主要对其进行总结和记录,是一种客观的反映。

内部审计的目的包括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主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评价,标准有:适当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通过评价,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对薄弱的环节进行加强。这样企业的经营管理就会得到加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的竞争力才会大幅度的提升。

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监督终极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会计信息更加的真实和完整,让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更加的有效,最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监督是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监控性

实施计算机的网络远程审计,需要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资源的共享。可以对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调阅,进行审计审查,最终发现审计的线索。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审计,可以让审计工作的效率大大的增强,审计的成本也会下降。

六、結束语

本文主要对内部审计和财务会计的关系进行探讨,让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更加明显,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曹一坤:略论内部监督主体关系的协调[J].科技创业.2012(23).

“会计委派制”与“会计监督”关系探讨论文 篇4

近几年来,为规范会计管理,抑制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会计委派制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人们广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上至政府管理部门,下至企业、事业单位,都在探讨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本文拟结合工作实际,对商业银行推行主管会计委派制提出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商业银行主管会计委派制的主要内容

1.明确会计人员的委派范围和管理方式。商业银行对其内部分支机构实行会计委派制,按照委派机构划分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总行对各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度;一级分行对各二级分行和直属支行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度;二级分行对各分支机构网点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度。按照委派对象划分主要包括委派主管会计行长、会计经理、主管会计、会计稽查人员四种类型。针对目前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网点内部管理薄弱的现状,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直采取由二级分行向基层营业机构网点委派主管会计,作为基层营业机构领导班子成员,专司基层机构网点柜台内部管理。按照成本效益原则,推行主管会计委派的基层分支机构网点范围宜界定为同时开办对公、对私业务的基层分支机构网点。委派的主管会计人事关系隶属二级分行,工作关系受委派行和基层机构网点负责人双重领导。

2.明确主管会计任职资格条件。主管会计必须符合《会计法》规定的任职资格,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任职条件是:(l)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2)熟悉国家财经法规和商业银行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商业银行会计业务知识,具有良好的组织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3)从事银行会计工作满五年(本科以上学历者从事银行会计专业工作满三年),本行会计工作两年以上;(4)取得中国建设银行会计人员业务资格等级三级以上,具备会计及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并取得助理会计师技术资格;(5)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要求。

3.明确主管会计权利。(l)赋予受派网点会计人员和会计事项管理权。对违反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总分行各项会计规章制度的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按职权予以纠正。(2)重大经济事项研究参与权。主管会计对所在单位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事项有参与决策权。(3)重要业务操作审核机。凡需要进行确认、计量、授权、记录和报告的业务,委派会计人员有权依据建设银行各项业务会计核算规定,对重要业务处理的合规性、业务资料要素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核。

4.明确主管会计职责。(l)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总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所在单位会计活动合法、合规,加强前台业务风险点的控制,防范化解操作风险。(2)支持、协助单位负责人合法依章地经营管理工作,维护单位的经济利益,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3)对上级行职能管理和监督部门要求了解的有关情况,如实汇报,并积极协助和配合上级行开展的各项检查工作。(4)负责对本人单位会计人员的配备、任免及考核。(5)完成所在单位领导和上级行委派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5.明确主管会计考核办法。主管会计的考核包括定期考核与日常评价两部分。定期考核是指委派行以主管会计述职报告为依据,按年对其会计工作给予的综合评价日常评价是指委派行通过会计检查等方法对主管会计所在单位会计工作质量给予的整体评价。

6.规范主管会计委派运行程序。商业银行推行主管会计委派应实行竞聘上岗制。运行程序如下:(1)公告。由人事和会计部门依据需要委派主管会计的数量和工作岗位情况,以公告的形式在全行范围内进行公开。(2)资格审查。人事和会计部门根据委派制主管会计任职条件和竞聘人选“德、能、勤、绩”等方面的现实表现,进行综合评定,确定参加公开竞聘人围的人选。(3)竞聘。公开竞聘方式采取笔试、面试和现场答辩,具体事宜由人事和会计部门规竞聘入围人选和其他情况安排。(4)培训。具备任职资格的主管会计,应通过委派机构的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会计事务、会计法规、会计内控等相关业务知识。(5)清查。在主管会计上岗前,应由派出机构对受派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清查,以分清责任。(6)委派。根据公开竞聘的结果,由人事部门公布委派主管会计人选,并以文件形式进行聘任,聘任期限二年(含试用期一年)。主管会计一经委派,人事关系随之调人委派行,受派分支机构网点必须无条件地移交或安排相应的工作。(7)考核。派出机构根据主管会计考核办法按年对主管会计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不及格的,应撤消其受派资格;考核结果合格的,可再次委派,但应遵循轮岗交叉原则,即此次受派机构不是前次受派机构。

二、商业银行实行主管会计委派制的作用

商业银行实行主管会计委派制,对于加强分支机构网点监管、加大内部监督力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风险防范能力具有非常现实的积极作用。

1.实行主管会计委派制,可使基层分支机构网点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更趋合理。主管会计负责单位内部管理工作,审核重要会计事项,既有利于防范风险,又可使单位负责人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考虑单位长远发展,集中精力开拓市场。

2.实行主管会计委派制,能有效地提高分支机构的核算质量。由于明确了主管会计相对独立的监督地位,并赋予一定的权利和承担相应责任,主管会计可充分发挥监督、规范、指导、桥梁作用,严格把好分支机构网点会计核算关。

3.实行主管会计委派制,能有效地加强银行业务的会计事前、事中管理,一定程度地防范和化解分支机构网点的经营风险。主管会计“一线”办公。对重要会计事项随时进行审核,可在业务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操作指导、检查,减少违章操作现象,提高分支机构网点案件风险防范能力。

4.实行主管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强化对基层机构网点负责人监督约束机制。权利失去制约必将导致腐败。实行主管会计委派制,是维护财经法纪法规,堵塞管理漏洞,从源头上治理金融腐败的一项重要治本之策。

“会计委派制”与“会计监督”关系探讨论文 篇5

请欣赏:《实行会计委派制与健全单位财务制度》

在中纪委、监察部和财政部的大力倡导下,全国各地的会计委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不论是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还是设立会计工作站、推行零户统管,都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秩序混乱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实行会计委派制只是改革会计管理体制、治理经济混乱的重要措施之一,还需要一些相关的配套改革和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财务制度,才能使之更加完善、更具威力。

在已经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单位中,笔者发现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实行了会计委派制,单位取消了会计岗位,取消了银行账户,就没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了,甚至认为财务上出了问题责任不在单位,一切责任都应由委派会计负责,这种错误认识是违背《会计法》的,其危害性是极其严重的,因为:

一、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笔者认为,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如果某个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出了问题,第一责任人仍是单位负责人和单位报账员,第二责任人才是委派会计,因为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首先表现为各种原始凭证,而原始凭证取得、审核的第一关,首先是报账员和单位负责人,委派会计是在报账员和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的基础上,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

二、各单位对外提供会计资料和财务会计报告是以单位的名义,而且单位负责人对在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盖章,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从法理上讲,单位负责人应是第一责任人。因此,实行会计委派制并不是可以放松本单位的财务管理,相反,由于取消了本单位的会计岗位,不用操心会计的记账问题,可以腾出精力更好地抓财务管理工作。

三、从客观上讲,由于会计委派机构使用先进的会计核算软件,自动生成会计资料,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会计人员的数量,一个委派会计可能要担任几个单位的会计工作,各个单位的性质又各不相同。因此,委派会计不可能对每个单位具体每笔业务都了如指掌,在当前市场经济秩序比较混乱的情况下,原始凭证的真实性主要靠单位把关。

为了使会计委派制工作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财务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因此,更需要各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例如近几年管理上漏洞较大的会议费、车辆费和电话费,各委派单位要作为重点加强管理。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和完善会议费审批制度,会前要审批会后要结算,并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对于数额较大的会议开支,应实行单位领导定期会签制度;二是各委派单位要保存和提供完整的会议费结算原始记录,以便委派会计审核和监督;三是各会议接待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的财务会计制度,从规范票据管理入手,禁止乱列乱开会议支出,对住宿费、餐费及其它费用要分开填写发票;四是对车辆费实行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平时实行记账制,定期结算;五是对电话费实行包干,超支费用自理;六是财政、纪检监察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对各单位会议费、车辆费、电话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同时也要对各定点会议接待单位、车辆定点维修单位的票据和财务管理进行检查,一经发现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立即取消定点资格,并进行严肃处理。

二、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指一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不仅包括单位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各项基础管理制度和内部约束、考核、评价机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减少会计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要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

政府采购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对于节约财政资金,防止腐败具有重要作用。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使政府采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委派会计,一方面要求熟悉和掌握政府采购政策及其运行程序;另一方面,要积极向被委派单位宣传政府采购的作用和意义,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政府采购公布目录所列物品实行政府采购,否则不予报销。

“会计委派制”与“会计监督”关系探讨论文 篇6

摘 要:由于很多原因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的会计工作不能很好地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会计信息系统系统提供的信息质量不能及时高效地满足经营决策的需要,绝大部分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方式进行经济业务处理,会计信息提供不及时,信息质量差。本文首先探讨了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管理的关系,论述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对现行会计电算化的影响,最后明确指出了实现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 会计电算化 信息管理 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企业各个领域,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信息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管理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美国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提出ERP(企业资源计划)的概念,针对物流、人流、财流、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系统。在ERP的环境下,会计电算化成为ERP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具有系统高度集成和企业综合资源管理的含义。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应用信息化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网络、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而近几年,随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个巨大的中小企业软件服务市场快速成长起来。企业管理软件从开始单纯的财务电算化应用,逐步发展到对管理软件的综合应用,信息系统也逐步渗入到中小企业的日常经营决策中。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对现行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当前世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每一个行业来说,竞争的实质是核心竞争力的`比较,而其中能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便是创新,包括技术的创新、业务的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主要还是进行信息化建设,这是我们进行业务创新的基础。在会计电算化方面,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以前,我们需要对资产、费用、核算进行规范化管理,没有会计系统等科技手段的支持,往往很难做到。从一个细节来说,大量的手工登记信息肯定会有不准确或遗漏的时候,但是信息化系统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尤其是现在的票据业务、债券业务,新会计准则核算,手工核算很复杂,核心系统不支持,但新会计系统能够完全实现准确核算。从整个企业的发展来看,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业务量、业务种类增加,各方面管理要求增加,就需要相配套的系统建设,利用科技手段来支持所有业务,系统建设促进了发展,发展需要更先进的系统支持,这也算是一个良性循环吧。

三、实现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一体化的措施

实现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一体化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实现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促进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融合,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基本实现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客户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进一步提升社会审计质量和效率;基本实现政府会计 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信息化,进一步提升会计管理水平和监管效能;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选拔和评价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要强化企业领导层的信息化意识。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提高企业领导层对信息化的认识,发挥其作用,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关键。

二是分阶段制订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最关键是的与业务对接,而熟知业务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践。这就好比盖房子,只有打牢地基,才能让结构稳固。同样,只有熟知业务,信息化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三是制定并实施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制定并实施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一方面要明确指出工作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要找到差距,寻找持续改进的方式方法。

四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本地区许多中小企业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改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比如某某企业采用MES/DCS等工业软件控制系统,生产线运行效率提高了50%,生产能力提高60%,经济效益增加了1.6亿元。

同时在培养信息化专职人才时要将这些人安排到企业各个部门深入实践,使其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加大培训力度对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以便企业信息化工作人员掌握最新的管理和技术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马春光.国际企业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2-30

[2]李玉清,方成民,杨克勤.加强政府宏观指导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快速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7):12-15

[3]曾柳凤.加快推进企业会计电算化进程提高企业会计管理水平[J].企业科技与发展,,(22):25

[4]程光.企业信息化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12):31-33

[5]欧阳昕.浅谈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施问题[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4):58-60

电信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的探讨 篇7

关键词:电信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利弊,完善对策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通过开放基础电信设施和服务的市场,电信企业集团面临外国运营商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迎来难得的机遇。中国电信企业集团在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将极大地提高中国电信业的整体运作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拓宽了电信企业集团的海外融资渠道,大部分电信企业集团纷纷走出国门,直接到美国和香港等成熟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融资和上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沛的资金来源。上市也使企业承担更多的义务,如在美国上市的电信企业集团,必须严格遵守美国政府2002年7月30日签发了《萨班斯法案》,要求企业必须在披露财务指标的同时,对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企业的内控制度和内控执行情况做出披露,企业必须通过加强内控手段来改进企业治理状况,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确保符合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保护股东的权益;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电信企业集团资产的保值和升值,防止电信企业集团国有资产的流失、财务监督弱化、会计基础工作落后、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的出现,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会计委派制在部分电信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应运而生。

一、电信企业集团实施会计委派制方式

会计委派制是指由专门的会计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单位会计人员委派与管理的一种会计监管制度。目前电信企业集团的会计委派制的方式是由集团总部向所属省分公司派驻财务总监,省分公司向所属地市分公司派驻财务经理,地市分公司向所属区县级分公司派驻财务负责人,各级分公司财务负责人的人事安排即聘任和解除以及业绩考核由上一级公司负责。

二、电信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的积极意义

1、电信企业集团实行内部控制的保证

电信企业集团实现国内外的上市,必须根据当地相关法律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均做出相关的规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包含其中。电信企业集团相继建立内部控制体制,并逐步完善,在实际执行中流于形式,下属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为通过评审,弄虚作假,蒙骗过关等行为时有发生,会计委派制的实行可有效的解决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会计委派人员代表上一级公司,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公司内控制度,使内部控制的评审结果更客观公正。

2、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电信企业集团大部分都是国有大型集团公司,分公司数量较多,范围遍布全国各省市,建立了相应的内部考核制度,对各级分公司的考核,主要是以量化的财务指标进行考核,不排除一些子公司负责人不惜人为操纵财务考核指标,提高本公司的考核分数,暗示甚至指使财务人员弄虚作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甚至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使会计人员能有效地摆脱了会计人员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而影响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真实记录企业的财务信息,并准确核算,客观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3、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政策执行力

电信企业集团机构复杂的特性,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流的传递,弱化了集团公司对各子公司财务管理的能力,妨碍了财务制度和政策的落实和执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人员的人事和考核由本单位负责,集团总部的会计制度和政策对本单位有利的,便执行,对本单位不利的,不按原委执行,影响到集团公司财务工作的贯彻和落实。实行会计委派制,会计人员的业务由上级公司领导,执行上级公司的会计制度和政策更加坚决,有利于集团公司财务工作的开展,提高会计人员的执行力。

4、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

电信企业集团管理经验的逐步积累,内部考核体制也日臻完善,通过考核及时清除那些不合格人员,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委派人员的责任和权限比较大,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考核标准也比较高,为了提高自身的考核分数,会计人员必将主动及时学习新业务知识,尽快熟悉本工作岗位的业务流程,提高本身的业务能力,确保不被淘汰,必将对集团公司会计人员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形成有效的推动。

5、提高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一般而言,电信企业集团业务种类比较复杂,业务量大,根据企业财务信息来判断经营者是否有舞弊行操作难度较大,存在监督滞后的客观事实,而实施会计委派制,可以破解这种难题。因为会计委派人员在报账环节,对经济业务的审核时,可以及时发现业务费用发生是否合法合理、原始票证和单据是否违规等行为,并当场给与指正,使舞弊行为被遏制在萌芽状态;对于重大问题,会计人员可以随时向单位财务负责人汇报,及时与上级公司进行有效沟通,有利于上级公司及时采取预防对策和措施,防患于未然。

三、电信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存在的不足

1、与现行政策法规、公司的管理和考核体制相冲突

《会计法》、《公司法》等法规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负责人,由单位领导任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单位负责人负责对本单位会计人员的领导,并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电信企业集团各子公司单位负责人对公司财务工作负全责,而对本单位的财务负责人没有人事权和考核权,明显与公司内部管理体制相违背。

2、削弱了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职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电信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人员在履行传统会计人员职责的同时,更重要的职能是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公司制定的经营政策进行效益评估,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出谋划策,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建设执行发挥重要的作用。实行会计委派制,势必使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产生抵触情绪,有意对会计人员隐瞒公司业务的真实情况,使会计人员处于比较尴尬的处境,限制会计人员水平的发挥,影响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积极性。

3、弱化了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电信企业集团下属分公司数量多,地域分布广等特点,加大了电信企业集团对会计委派人员管理的难度,电信企业集团采取一些措施,降低由于管理不到位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会计委派人员的监督有所加强,通过每年一两次内部控制的实地评审以及每月会计日常工作和会计管理工作使会计委派人员的考核得以实现,但难于完全解决监督薄弱的问题,会计委派人员难免会产生“山高皇帝远”的思想,主动性不够,影响企业的财务工作,更有甚者,利用电信企业集团业务复杂,子公司制定业务政策权限大,灵活性高,业务稽核难度大等特点,与本单位负责人进行勾结,谋取个人利益。

四、完善电信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应做好的工作

1、明确委派人员在被委派单位的身份和权责

从形式上看,单位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的身份都是由上一级公司直接任命,但给予企业负责人生产经营权、人事权(财务和人力资源负责人除外)等权力,确保其顺利开展企业工作,却没有赋予财务负责人与其行使财务监督职能相适应的权力,由于委派人员身份特殊,代表上一级公司行使对企业的财务监督职能,这无形中就把他们推到了企业的对立面,使委派人员在被委派单位中处于孤立被动的局面,不利财务工作的开展,因此应赋予委派人员职责相对应的权力,确保其顺利开展本单位的财务工作,并进行书面授权。

2、建立和健全考核、检查和培训机制

电信企业集团由于实行会计委派制时间仓促,相应的考核机制不完善,如对委派人员的考核采用刚性的财务指标,对日常管理工作考核的比重较小,导致考核结果有缺公正性,虽然每半年召集一次基层单位财务负责人年度或半年度财务工作座谈会来了解和布置工作,但很难根据其工作汇报给予客观的评价;也组织相应的财务检查等辅助形式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但大多局限于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要素不够全面;对会计委派人员的培训也跟不上,没有定期组织相应的培训,导致部分委派人员业务水平下降,跟不上公司业务发展的步伐,从而影响会计委派人员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委派制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与委派相关的各项配套制度存在逐步完善的内在需求,电信企业集团会计管理机构应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加以改进和完善。

3、与内控制度建设相互结合,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会计委派制不能代替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两者应相互结合,公司应给与委派人员良好的内控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委派人员在内控建设方面的作用,反过来促进会计委派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执行。会计委派人员的职责定位具体有三:一是监督;二是服务;三是沟通。作为上级公司代表的派员,财务负责人的主要作用是监督职能。通过对企业重大经济事项的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确保公司利益。在实践中,会计委派人员作为财务专业人士,为方便自身开支财务工作,必将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准确,对经营者提供高效的理财方案等作为自已的主要工作方向,不断完善企业内控建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4、完善公司内部审计体制

我国的电信企业集团特别是已上市的公司,从信息披露公允性考虑,每年披露季报和年报均有国际认证的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提出审计意见,外审比较健全,同时电信企业集团均在省以及设置审计分部,人员编制和业务管理归集团总部,也建立了相应得内审制度,但集团组织的内部审计,大部分局限于对省一级公司的交叉审计,对地市分公司的审计采取抽查,或者对公司负责人离任进行的例行审计,不够全面,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对公司内部进行的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上一级公司应加大对被委派公司的内部财务审计,作为财务监督的补充形式,检验财务检查质量,可每年组织一次或两次的内部财务审计,可对委派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防止舞弊行为,杜绝腐败行为,客观的评价被委派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业绩。

实行会计委派制,是电信企业集团根据国家试行会计委派制的新思路,为加强企业集团内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监控的一种尝试,尚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需要企业内部会计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客观情况加以改进和完善,但会计委派制对会计界发生的影响是深远了,是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革的方向标,必将推动企业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改革和完善,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为生产经营活动保驾护航,在提升企业效益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希望在会计委派制被电信企业集团广泛应用,并证明可以大力推广的前提下,形成电信行业规范,为电信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端:会计政策的博弈论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石友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电信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的探讨 篇8

【关键词】电信企业集团 会计委派制 利弊 完善对策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通过开放基础电信设施和服务的市场,电信企业集团面临外国运营商激烈竞争和严

峻挑战的同时,也迎来难得的机遇。中国电信企业集团在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将极大地提高中国电信业的整体运作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拓宽了电信企业集团的海外融资渠道,大部分电信企业集团纷纷走出国门,直接到美国和香港等成熟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融资和上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沛的资金来源。上市也使企业承担更多的义务,如在美国上市的电信企业集团,必须严格遵守美国政府2002年7月30日签发了《萨班斯法案》,要求企业必须在披露财务指标的同时,对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企业的内控制度和内控执行情况做出披露,企业必须通过加强内控手段来改进企业治理状况,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确保符合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保护股东的权益;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电信企业集团资产的保值和升值,防止电信企业集团国有资产的流失、财务监督弱化、会计基础工作落后、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的出现,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会计委派制在部分电信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应运而生。

一、电信企业集团实施会计委派制方式

会计委派制是指由专门的会计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单位会计人员委派与管理的一种会计监管制度。目前电信企业集团的会计委派制的方式是由集团总部向所属省分公司派驻财务总监,省分公司向所属地市分公司派驻财务经理,地市分公司向所属区县级分公司派驻财务负责人,各级分公司财务负责人的人事安排即聘任和解除以及业绩考核由上一级公司负责。

二、电信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的积极意义

1、电信企业集团实行内部控制的保证

电信企业集团实现国内外的上市,必须根据当地相关法律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均做出相关的规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包含其中。电信企业集团相继建立内部控制体制,并逐步完善,在实际执行中流于形式,下属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为通过评审,弄虚作假,蒙骗过关等行为时有发生,会计委派制的实行可有效的解决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会计委派人员代表上一级公司,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公司内控制度,使内部控制的评审结果更客观公正。

2、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电信企业集团大部分都是国有大型集团公司,分公司数量较多,范围遍布全国各省市,建立了相应的内部考核制度,对各级分公司的考核,主要是以量化的财务指标进行考核,不排除一些子公司负责人不惜人为操纵财务考核指标,提高本公司的考核分数,暗示甚至指使财务人员弄虚作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甚至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使会计人员能有效地摆脱了会计人员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而影响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真实记录企业的财务信息,并准确核算,客观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3、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政策执行力

电信企业集团机构复杂的特性,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流的传递,弱化了集团公司对各子公司财务管理的能力,妨碍了财务制度和政策的落实和执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人员的人事和考核由本单位负责,集团总部的会计制度和政策对本单位有利的,便执行,对本单位不利的,不按原委执行,影响到集团公司财务工作的贯彻和落实。实行会计委派制,会计人员的业务由上级公司领导,执行上级公司的会计制度和政策更加坚决,有利于集团公司财务工作的开展,提高会计人员的执行力。

4、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

电信企业集团管理经验的逐步积累,内部考核体制也日臻完善,通过考核及时清除那些不合格人员,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委派人员的责任和权限比较大,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考核标准也比较高,为了提高自身的考核分数,会计人员必将主动及时学习新业务知识,尽快熟悉本工作岗位的业务流程,提高本身的业务能力,确保不被淘汰,必将对集团公司会计人员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形成有效的推动。

5、提高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一般而言,电信企业集团业务种类比较复杂,业务量大,根据企业财务信息来判断经营者是否有舞弊行操作难度较大,存在监督滞后的客观事实,而实施会计委派制,可以破解这种难题。因为会计委派人员在报账环节,对经济业务的审核时,可以及时发现业务费用发生是否合法合理、原始票证和单据是否违规等行为,并当场给与指正,使舞弊行为被遏制在萌芽状态;对于重大问题,会计人员可以随时向单位财务负责人汇报,及时与上级公司进行有效沟通,有利于上级公司及时采取预防对策和措施,防患于未然。

三、电信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存在的不足

1、与现行政策法规、公司的管理和考核体制相冲突

《会计法》、《公司法》等法规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负责人,由单位领导任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单位负责人负责对本单位会计人员的领导,并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电信企业集团各子公司单位负责人对公司财务工作负全责,而对本单位的财务负责人没有人事权和考核权,明显与公司内部管理体制相违背。

2、削弱了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职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电信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人员在履行传统会计人员职责的同时,更重要的职能是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公司制定的经营政策进行效益评估,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出谋划策,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建设执行发挥重要的作用。实行会计委派制,势必使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产生抵触情绪,有意对会计人员隐瞒公司业务的真实情况,使会计人员处于比较尴尬的处境,限制会计人员水平的发挥,影响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积极性。

3、弱化了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电信企业集团下属分公司数量多,地域分布广等特点,加大了电信企业集团对会计委派人员管理的难度,电信企业集团采取一些措施,降低由于管理不到位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会计委派人员的监督有所加强,通过每年一两次内部控制的实地评审以及每月会计日常工作和会计管理工作使会计委派人员的考核得以实现,但难于完全解决监督薄弱的问题,会计委派人员难免会产生“山高皇帝远”的思想,主动性不够,影响企业的财务工作,更有甚者,利用电信企业集团业务复杂,子公司制定业务政策权限大,灵活性高,业务稽核难度大等特点,与本单位负责人进行勾结,谋取个人利益。

四、完善电信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应做好的工作

1、明确委派人员在被委派单位的身份和权责

从形式上看,单位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的身份都是由上一级公司直接任命,但给予企业负责人生产经营权、人事权(财务和人力资源负责人除外)等权力,确保其顺利开展企业工作,却没有赋予财务负责人与其行使财务监督职能相适应的权力,由于委派人员身份特殊,代表上一级公司行使对企业的财务监督职能,这无形中就把他们推到了企业的对立面,使委派人员在被委派单位中处于孤立被动的局面,不利财务工作的开展,因此应赋予委派人员职责相对应的权力,确保其顺利开展本单位的财务工作,并进行书面授权。

2、建立和健全考核、检查和培训机制

电信企业集团由于实行会计委派制时间仓促,相应的考核机制不完善,如对委派人员的考核采用刚性的财务指标,对日常管理工作考核的比重较小,导致考核结果有缺公正性,虽然每半年召集一次基层单位财务负责人年度或半年度财务工作座谈会来了解和布置工作,但很难根据其工作汇报给予客观的评价;也组织相应的财务检查等辅助形式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但大多局限于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要素不够全面;对会计委派人员的培训也跟不上,没有定期组织相应的培训,导致部分委派人员业务水平下降,跟不上公司业务发展的步伐,从而影响会计委派人员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委派制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与委派相关的各项配套制度存在逐步完善的内在需求,电信企业集团会计管理机构应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加以改进和完善。

3、与内控制度建设相互结合,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会计委派制不能代替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两者应相互结合,公司应给与委派人员良好的内控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委派人员在内控建设方面的作用,反过来促进会计委派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执行。会计委派人员的职责定位具体有三:一是监督;二是服务;三是沟通。作为上级公司代表的派员,财务负责人的主要作用是监督职能。通过对企业重大经济事项的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确保公司利益。在实践中, 会计委派人员作为财务专业人士,为方便自身开支财务工作,必将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准确,对经营者提供高效的理财方案等作为自已的主要工作方向,不断完善企业内控建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4、完善公司内部审计体制

我国的电信企业集团特别是已上市的公司,从信息披露公允性考虑,每年披露季报和年报均有国际认证的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提出审计意见,外审比较健全,同时电信企业集团均在省以及设置审计分部,人员编制和业务管理归集团总部,也建立了相应得内审制度,但集团组织的内部审计,大部分局限于对省一级公司的交叉审计,对地市分公司的审计采取抽查,或者对公司负责人离任进行的例行审计,不够全面,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对公司内部进行的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上一级公司应加大对被委派公司的内部财务审计,作为财务监督的补充形式,检验财务检查质量,可每年组织一次或两次的内部财务审计,可对委派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防止舞弊行为,杜绝腐败行为,客观的评价被委派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业绩。

实行会计委派制,是电信企业集团根据国家试行会计委派制的新思路,为加强企业集团内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监控的一种尝试,尚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需要企业内部会计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客观情况加以改进和完善,但会计委派制对会计界发生的影响是深远了,是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革的方向标,必将推动企业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改革和完善,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为生产经营活动保驾护航,在提升企业效益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希望在会计委派制被电信企业集团广泛应用,并证明可以大力推广的前提下,形成电信行业规范,为电信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端:会计政策的博弈论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 石友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会计委派制研究 篇9

会计委派制是会计管理的新模式,在执行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地位不确定、委派会计人员被“同化”等问题,应采取加大宣传力度、改善其实施的外部环境、解除委派会计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会计人员档案等措施加以改进,为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会计;委派制;问题;对策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切入点是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从而形成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但由于产权体制改革不彻底,产权关系不明晰,产权主体虚位,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所有者的监督缺乏,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使经营者权力得不到有力约束,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操纵财务工作,致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误导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在会计工作中则体现为信息失真,秩序混乱,造假严重。因此,原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成为当今企业深化改革的焦点,实施新的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会计委派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1实行会计委派制的意义

1.1加强会计监督和从源头上防治消极腐败现象

各种腐败和贪污犯罪等经济案件往往都与单位的财会工作密切相关,抓住了会计监督这一环节,就能控制住源头。在经济领域,很多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都是由领导干部直接干预具体的经济行为造成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和存在的漏洞为腐败的滋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和土壤。

1.2增强会计人员的监督力度

会计人员在经济管理体制中被赋予了财务监督的使命,可是在执行中却没有相应的地位。这其中当然有会计人员本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原因,但会计管理体制是根本原因。会计人员是单位中的一分子,自然要受制和服务于单位,这样就缺乏进行会计监督、制约的基础和权力保证,不具备监督应有的独立性。而作为一名财会人员,又必须遵守财经法规、法律制度,这是每一位财务人员的职责。“独立性”和“服务性”是会计人员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1.3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不多,还存在着少数无证上岗的现象,有些单位甚至把不能胜任其他工作的职工作为财务人员。这些人员大多对财经法规、法律制度淡薄,专业技术知识不够,基本不能适应所从事的财务工作。近几年来,逐步对会计队伍做了调整和扩充,但新分配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单位还须兼职其它工作,接受培训、学习的时间较少,在财务工作中没有得到一定的支持,因此会计基础工作就不能做到规范化,就不能保证会计信息、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4有利于加强“收支两条线”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行“收支两条线”以来,对于财务工作管理起了一定的改进作用。但是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是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经费支出没有深入了解,因而没有得到真正的监督作用,只是在财经纪律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表面规范化。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统一的专户,用于预算外资金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单位预算外收入必须上缴财政专户,支出由财政按照

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统筹安排,财政部门对单位的经费收支进一步实行监督和控制。

1.5有利于推行财务集中核算模式

会计集中核算属于会计委派制的一种形式,其基本职能是纳入会计中心核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由会计中心集中办理各单位的具体会计核算和监督服务。实行会计委派制,对于推行财务集中核算工作有很大的好处。

(1)财政部门抽调高素质的会计担任委派会计,由委派会计对会计业务集中处理。可以有效地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促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从根本上消除了做假账和虚假报表的现象,较大地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效率,而且还可以为以后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打下基础。

(2)委派会计是会计队伍中的优秀财务人员,精通会计业务,懂得会计法规,能及时向财政部门及主管部门报送各个单位真实、准备的会计报表,为财政部门编制预算和检查执行情况提供了准确资料。

(3)集中核算达到了“减员增效”的预算目标。各单位不再设立会计、出纳,由委派会计负责集中管理,统一核算,从而减少了人员编制,节约了人员经费。

2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

会计委派制之所以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除了执行过程中对执行方式和实施程序等基本问题认识不足,及企业经营环境带来的后天执行乏力导致的缺陷外,很大程度上是受其本身存在的不足所制约。

2.1派出机构的权威性不够,会计监督力量不足

在政府塑造产权主体的过程中,国有控股企业作为直接经营国有资产的组织,其特点为:国有控股母公司实行会计委派制的财务部门成为主管会计委派机构,管理委派会计负责人。在这种模式下,委派会计负责人的直接上级为主管委派机构,而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则直接由产权单位负责人领导。这种派出模式使主管会计委派机构的权威地位受到质疑,内部人管内部人特征明显,会计监督的力度因此而大打折扣。

2.2会计委派制与企业职能相背离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现代企业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会计委派制增加了政府的行政职能,割裂了会计与企业之间天然的血缘关系,与现代企业制水火不容,会计委派制体现了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受托关系,是将会计监督主体与客体相离,将会计人员角色外部化,更多的是强调监督职能,而忽视了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职能。委派的会计人员对企业财务负有监管作用,但不参与企业经营活动,不直接参与企业生产项目的确定、固定资产的购置、承包合同的制定等,所以形不成有力度的监控。在企业内部,由于利益的驱动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追求自身利益和员工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财经法规,从员工到经营者易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而排斥委派的会计人员。

经营者有权自主分配,如果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收入高于委派的会计人员,在缺乏有效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失衡的权责分配容易挫伤委派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监督工作的持续开展。

另外,由于执法环境的弱化和法制的不健全,对因经营失误而造成的企业亏损、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问题缺乏法律的界定和追溯,反过来又助长了经营者经营行为的随意性。因此,企业会计委派制割裂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的内在关系,形不成有效监督机制。

2.3委派单位对委派的会计人员监管不够

实行会计委派制后,管理与考核会计人员由委派机构负责,而会计人员则在派入单位工作,因此形成了脱离实际的管理与考核方法。在实际中,对委派会计人员的考核是由委派机构和受派单位共同进行,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派入单位往往对“听话”的会计人员打高分,而对坚持原则不按派人单位领导意图办事的会计人员不公正的评价,这就使考核会计人员的人为依据增大,不利于客观公正地考核会计人员的业绩。虽然委派机构对委派会计人员责、权、利明确,但往往由于忙于El常自身事务而忽略对委派会计人员的监管,对他们工作、生活等各方面不能及时掌握。此外,受托单位经营规模、经济效益、会计基础工作等方面参差不齐,也会影响委派会计人员积极性,削弱委派制的工作质量。

2.4委派会计人员自身素质高低

委派的会计人员代表资产所有者加强对受派单位财务管理。其主要职责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按国家财经法纪办事,主动为单位服务,当好家理好财。会计委派制意味着委派会计人员由企业的“内当家”变成了企业的“外管家”,其工作范畴属企业财务核算,身份却变成了委派的监督员。

3进一步完善会计委派制的措施

3.1制订与会计委派有关的法律

会计委派制作为会计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如果没有法律的保障,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势必造成“先天不足”。特别是在当前国有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健全的情况下,尽快出台关于会计委派方面的法律和制度,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要使会计委派制获得法律上的保障和支持,就要对《会计法》及相关法律再次进行修订或做出相应的补充规定,以便使会计委派制有法可依、有法能依。同时,要结合各地委派制实施情况,尽快统一委派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以便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规范会计行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2严格控制和执行选拔条件和程序

要充分发挥委派会计的作用,切实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委派会计自身素质至关重要。要坚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推荐人选、资格审查、群众座谈、考试、考核、财务审计等程序严格进行选拔录用,使委派会计既要有过硬的政治、业务素质,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3因地制宜、注重实际、选择适当的委派形式

会计委派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选择适当的委派形式,是保证委派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环节。各地因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会计监管对象和监管的侧重点,选择不同的会计委派形式,不能搞“一刀切”。特别是要区分国有单位与非国有单位、企业与行政事业、城市与乡村会计人员管理的不同要求,采取切合实际、形式多样的会计委派形式,既要有利于会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和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要保证所有者充分行使所有权,保证单位依法理财和自主经营权。

3.4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委派制运行

为了保证会计委派工作取得成效,委派部门要明确委派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要建立健全一套管理制度,以保证操作规范化。这些制度主要包括:持证上岗制度、会计任用制度、离任审计制度、会计交流制度、会计回避制度、会计例会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继续教育制度、考核奖惩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

3.5加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后续管理

会计委派制是一种全新的会计管理模式、委派实施后,如果管理跟不上,委派制将流于形式。因此,加强后续管理,是会计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要克服“一派了之”的思想和做法,注重加强后续管理,一是要加强对委派人员的监督。要用制度和法规约束其行为,并通过下达文件、工作例会、业务学习等形式指导和监督委派人员有效开展工作。二是要加强对委派人员的考核。通过推行目标责任制考评制度等形式,从不同角度对委派人员的德、能、勤、绩作出综合考评。考评的内容包括:会计基础、财务管理、收支申报、制度建设、参加例会、业务培训、廉洁自律等。三是要加强对委派人员的奖惩。根据考评情况,要对委派人员进行奖励和惩罚。奖励的方式除了发奖金和换岗以外,还可以升职;惩罚的方式除了减薪和待岗外,还可以降职。对于连续两年考评不合格的,要坚决予以辞退。四是定期对委派会计进行培训,确保其对新的会计制度的理解和掌握,以进一步提高委派会计的政治、业务素质。从而促进会计委派工作向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财政学会编.会计管理新模式—会计委派制操作指南[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5)

[2]崔晓燕,陈艳妮.会计委派制治标难治本[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2(1)

[3]梁汉星.资本委托管理制度[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2)

[4]王鸿.浅议推行会计委派制[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3(3)

[5]黄晓清.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研究[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5)

[6]王拾.建筑工程项目中概预算的信息化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8)

[7]张彩玉.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3)

[8]祝道文.浅谈公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部的成本控制[J].安徽科技,2009(2)

[9]陈艳.浅谈公路施的成本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4)

[10]陈代华.施工企业成本控制[J].新中国总会计师,2006(3)

[11]黎小迪.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2)

[12]王贵智,丛静.浅议会计委派闭[J].财政金融,2006(18)

[13]张利民.浅议会计委派制田[J].会计之友,2006(11)

[14]李少强.浅谈企业集团内部会计委派制明.财会与审计,2005

[15]苏姬.推进会计体制改革规范会计工作秩序闭[J].南方论刊,2005(9)

[16]李洁.探究企业会计委派制的实践[J].经济师,2006(9)

[17]李春玲.实行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江苏商业会计,2003

[18]李富光.再论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团[J].财务视点,2006(1)

[19]刘晓东.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委派制工作团[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6

上一篇:电子科技公司实习报告下一篇:以假如我是为题目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