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行会计委派制(精选4篇)
深入推行会计委派制 篇1
一、企业的现行会计制度
在我国经济高速运行的现阶段:会计信息对于国家、企业、投资者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经济学相关知识的界定, 会计人员所做的会计信息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会计信息是能够更好的为本企业今后的发展服务, 供企业的经营者准确的了解到企业自身资金使用的情况, 并且以此作为决策, 为企业下一段的发展制定出科学的依据以及规划;在另外的一方面, 会计人员所制作的会计信息可以为其信息的使用者服务。一般来说, 会计信息使用者大多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企业的出资方、企业的上级监管部门。我国各级的事业单位所制作的会计信息主要是做给为事业单位提供相关的财政资金的各级政府机关, 各级政府部门会通过自己下设的不同职能部门, 根据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 对资金进行相应的管理。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对企业有关会计信息的走访调查发现, 我国的一部分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在对企业外部提供由会计人员所制作的会计信息的时候, 往往会更加的看中会计人员所制作的会计信息是否可以满足一些特殊的要求。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些企业看中的是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满足了企业投资人对于企业盈利情况, 一些事业单位看中的是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满足企业资产的高质量。因而, 这些企业在制作会计信息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 修改企业的会计信息数据。但是, 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真正需要的是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 这样才可以让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 在会计信息的使用过程中, 往往会计信息的制作者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处在一种完全不平不对称的状态。往往对于企业会计人员最为关心的人员的聘用、会计人员的薪水、以及会计人员职务的升迁这些问题, 都是由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者来确定的, 而不是由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所决定。因此,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于会计人员没有任何的影响力, 企业会计人员只需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进行负责。因此, 在很多时候, 为了满足企业自身的利益需要, 企业往往会不讲究诚信, 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根据企业的需要, 制作一些虚假的会计信息, 以满足会计使用者的期望。这样的虚假会计信息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济情况的误判。为了有效的解决企业中存在的这种问题。就十分有必要改变目前这种现行的会计制度, 将企业聘用会计人员改变成为由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来确定会计人员, 并且选派到相关的企业中, 由这些选派的会计人员来制作会计信息。由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决定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充分强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委托人的相关身份, 培养会计从业人员对投资人的服务意识, 从会计从业人员的制度层面, 解决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上弄虚作假的情况。从制度上保障会计人员提供的企业会计信息是真实有效的。
二、规范现行会计委派制, 明确委派主体
从会计学的知识角度讲, 会计委派制度, 指的是由企业的出资方或有企业的上级监管部门向所投资的企业或下属单位进行相关会计人员的委派工作, 由这些出资人或者上级部门委派的会计人员对这些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相关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从而科学有效的规范财务会计信息, 防止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浪费行为、并且做到提早预防和治理企业相关人员腐败行为的发生。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变目前对企业中会计行业监督力量不足的情况, 我国相关部门在不断的对企业会计制度的监督管理做出各种有益的尝试, 试图能够找到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现状, 又可以对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和制度。在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 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在在一些地区已经运行的会计人员委派制, 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在我国的深圳市是比较早实行会计委派制度的地方之一, 他们的会计委派主要是面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委派相应的企业财务总监。具体的做法是由深圳市的国资委组建相应的资产公司, 在资产公司的下面下设有投资管理公司, 然后由国资委的投资管理公司向深圳市的国有企业委派企业的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 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采用公开聘任的方式, 最终报给深圳的国资委进行确认, 并且由国资委进行任命。我国其他一些省份的会计委派制度也大都采用类似的方式方法。在四川省除了和深圳市一样, 向国有企业委派企业的财务总监以外, 还对四川省的事业单位统一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在这些地区, 受委派的企业会计人员都是由所委派进行统一管理, 其工作的任免、工作的报酬、工作职级升迁等关系到会计人员切身利益的事项, 都是由会计人员的委派单位作出最终的决定。根据对各地会计人员委派制的所反馈的信息可以发现, 由于改变了以往会计人员受命于企业自身的情况, 在很大程度上, 对会计人员进行了解放, 有效地增强了会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 更是解决了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各项后顾之忧, 由于是对被委派单位负责, 而不是在对企业负责, 会计人员更多的展现出了敢于坚持原则, 诚信执业的一面, 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收入, 并且有效的防止了各项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在这一方面起到了很显著的效果。
通过有效的规范会计委派制, 使得企业中的会计人员不再由企业叶所确定, 而是由会计信息使用者向企业进行委派, 从而有效的保障了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企业会计人员在制作会计信息的时候做到诚实守信, 这十分符合会计人员委派机构方面的利益。委派机构对其所委派出去的的会计人员有权进行聘任、有权决定其工作报酬的多少、有权决定起职务的升迁与否, 诚信执业符合会计人员的自身利益。同时会计委派制使会计人员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完全一致, 从而, 在根本上解决了企业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作假的动机, 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冯更新, 张玉欣.社会主义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8:283.
[2]薛治龙.宏观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16.
[3]何干强.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325.
[4]陈玉清.经济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247.
深入推行会计委派制 篇2
请欣赏:《校办企业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
胡春华
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带来了企业行为的纷繁复杂。企业要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代表着企业所有者的国家利益也迫切需要维护。于是,有利于监督的会计委派制这一新生事物,便在试点地区应运而生了。
规模较大的高等学校,校内经济自立的单位很多,校办企业也不少。随着办学经费的多元化,高校财务管理任务日益繁重、复杂。为了强化校级财务监督职能,有必要对学校有诸多弊端的旧的会计领导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因而少数高校在其事业经费领域中率先应用了会计委派制这一新的改革举措,但对校办企业因考虑到其独立法人资格而暂未试行这一新的管理模式。高校内企业领域与事业领域会计领导体制改革的不同步,是一件遗憾之事。我认为高校经营性领域运用会计委派制比事业性领域更为迫切。本文对高校校办企业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略抒管见,以期推动会计委派制能尽快地在校办企业中予以实施。
一、校办企业推行会计委派制的依据
《会计法》第四章第二十三条中明确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当经过主管单位同意,不得任意调动或撤换”。毫无疑问,校办企业隶属于学校管理。根据这一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学校作为校办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校财务职能管理部门作为学校会计人员的主管单位,除可以在事业部分施行会计委派制外,完全也有法定理由在校办企业推行这一新的会计管理体制。上述法规可以看作是校办企业推行会计委派制的法定依据。随着实践的发展,应当看到与企业相关法规也将会逐步修改和完善,高校管理层理应抛弃该方面的顾虚和担忧;而且,从国家在试行会计委派制的实施步骤中可以看出,企业单位率先试行会计委派制,而行政事业单位则放后一步。由此可见,校办企业比学校事业部分更有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
二、校办企业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
1.推行会计委派制是校办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迫切需要
目前不少校办企业国有资产不断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对其保值增值不容忽视。委派制在这方面的诸多作用,说明它对于校办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是十分必要的。
①委派制有利于提高高校环境中人们的资产保值增值意识并促使其转化为实际行动。由于高校是吃“皇粮”的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事业单位,人们把培养人才和研制出科研成果所必须的财力消耗,往往看成是办学的一种必然。长期以来的“消耗”主流现象致使在高校人们思想中的资产保值增值意识较为淡漠。校办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后,维护校办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被提高到一个突出的地位。委派会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认真监督校办企业履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一重要职责。这一会计领导体制的变革,将引起人们对会计监督地位的重视,校办企业会计监督的增强,将有利于在人们思想中树立资产保值增值意识,并督促其付诸行动。
②委派制便于监督校办企业努力创造财富,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目标,消除校办企业的“等、靠、要”思想。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校办企业淡漠的市场意识所带来的向学校“等、靠、要”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赢利的努力;处在书生氛围中的一些校办企业,在闯市场中往往不如社会企业灵活,闯不好市场就转向学校等、靠、要,自然难以实现其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的少数校办企业,因经营困境竟坐吃山空,攀比学校吃“皇粮”,靠消耗企业资产来维持生存。委派制就是要监督企业努力去创造财富,摒弃企业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委派制也向人们表明:校办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它们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要靠自身努力求生存、谋发展。企业资产不允许被“吃”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不能不履行。
③委派制能有效地遏制校办企业日益增多的违法违纪现象,防止腐败行为侵蚀企业的资产。因为校办企业处在事业性质高校中,不属于学校工作重点,不易引起高校人的关注,其行为较少受到学校的直接控制和制约,其经营性特点又给一些人包括不正派企业负责人以许多可乘之机,从而导致校办企业违法违纪现象的增多,滋生的腐败行为造成一些校办企业资产的流失严重。面对这种情况,现行体制下的会计人员因其利益受制于企业而无能为力。委派制能克服现行体制的这一弊端,使会计人员摆脱受制于企业的被动局面,能放心大胆地去同企业内的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便于制止侵蚀企业资产的行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完全、完整。
④委派制能监督校办企业管理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牵制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少数高校产业主管部门,过去一段时间对校办企业只求收取“利润”,而不讲对其监督管理的所谓让企业“自由”经营的管理方针,试行的结果是,企业经营严重滑坡,学校对企业财务失控,管理混乱让不法之徒中饱私囊,为骗取虚荣“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完成上缴任务的行径,使校办企业的老本在被逐步地消耗。这一切严重地挫伤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被委派去代表学校利益的会计,从财务上就是要牵制、监督产业主管部门及校办企业负责人,促使其运用正确的方针政策,管理和发展校办企业,预防短期行为,保护企业的国有资产,维护企业的长远利益。
这些都说明,为了有效地防止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的流失,排除企业会计来自于企业的干扰,实行学校向企业委派会计的新的管理体制已势在必行。给校办企业会计以必要的、超脱于企业的独立地位,其监督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才能真正地履行好。
2.推行会计委派制是健全校办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需要
目前,一些校办企业的会计监督有不断弱化之势,会计人员很难有力保证企业行为合法合规和符合学校整体利益。这主要是由于现行校办企业会计管理机制的缺陷造成的。因为监督主体――会计与监督客体――校办企业,同属一个系统之内而非两个不同的系统。前者监督后者,但后者管理前者。它们之间存在着制约关系而缺乏监督所必要的独立性。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会计受制于校办企业,会计人员个人利益与校办企业连在一起,并深受企业负责人左右。这种会计领导体制必然使校办企业会计人员害怕监督,其缺陷显而易见。为了免遭不幸,会计人员往往被迫按企业负责人个人意志行事,那么对校办企业及其负责人的监督自然会被束之高阁、形同虚设。故改革现有的校办企业会计领导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使会计人员摆脱受制于企业的被动局面,显然十分必要和紧迫。
3.推行委派制是适应法制经济的新要求,规范校办企业经济活动的需要
校办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拥有经营自主权。学校不能随意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权与所有权相分离,受利益的驱动和追求短期效应,校办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要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在许多时候这与企业所有者利益――代表着国家利益的学校利益不一致甚至相矛盾。如何保护国家利益和学校利益呢?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我认为在校办企业自主权增多的同时,对其管理和监督也要紧紧跟上,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政企分开”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学校对校办企业的宏观管理:“放权经营”也不是要废除学校对校办企业的约束监督机制。推行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就是加强对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一种有益尝试。让会计人员放心大胆地去对校办企业进行经济监督,消除校办企业的虚假会计信息,使经营管理者操纵的企业行为与企业所有者的目标一致,保证校办企业行为合法、合规和有效,从而规范校办企业健康地经营发展,定将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4.推行校办企业的会计委派制是统一校内会计领导体制的需要
学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校内政策的一致就能发挥整体效应。仅实行了事业会计委派制的学校,不可避免地拉大了校办企业会计与事业会计在会计监督地位、会计人员利益保障上的差距,容易引起校内会计队伍的分化,不利于对校办企业的财务监督及其会计人员的管理,从而不利于学校整体会计队伍的建设。作为明智之举,我们理应协调学校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尽早解决会计委派制先期试验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地创造条件,适时地弥补校内会计委派制的“缺口”,尽快地也在校办企业中推行会计委派制,达到统一全校会计领导体制的目标,必将受到全校会计人员的欢迎,实现众望所归。
三、对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的主要构想及应注意的问题
1.主要构想
将校办企业也纳入学校统一的会计委派制范围。考虑到学校对不同编制人员的限制,可采用变通办法解决企业编制会计人员的校内流动,在不突破学校核定的事业编制会计岗位总数的前提下,将企业会计人员与事业会计人员混合在一起,由学校统管统派,并定期(约三年左右)在全校范围内轮岗交流,实现全校会计人员的统一管理。在委派期间,被委派到企业的会计人员的人事、组织关系、工资、奖金等福利待遇、工作考核、职务职称晋升等,都收归校财务职能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委派时会计人员原有的编制性质(企业或事业编制)、干部或工人、集体所有制身份等都保持不变。在企业工作的会计人员的工资、奖金等福利待遇,由校财务部门向各被派企业按其人均数收取后,根据工作考核情况再统一发放。除此之外,在企业工作的会计人员不再享受企业的人员待遇。这种管理体制可以解决不同编制会计人员的余缺及岗位交流和业务的提高,但不会增加学校的事业编制数量及经费负担,各种身份的不变将不会给今后留下遗留问题。通过考核会计人员为企业工作服务的情况等措施,可有效地避免委派后会计人员与企业之间的不合作态度,使之在加强监督的同时也不忘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脱离于校办企业控制的会计人员,可以抛弃来自于企业的顾虑,代表学校利益,去大胆地履行对企业监督职责。
2.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校办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并未改变企业法人代表领导企业的会计工作这一法定的规则,企业财务决策权仍属厂长(经理)而非会计,要摒弃“会计领导厂长(经理)”这一严重误解。委派制旨在加强会计监督职能,牵制企业负责人的违规行为。校办企业负责人与会计人员仍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制度,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行事、相互支持和协作。
②应注意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明晰学校有关部门、校办企业及其负责人、企业会计人员等有关各方的关系,具体分清各自职责权限,协调行动上的不一致。使会计人员在监督企业负责人有关开支中发生意见分歧时,能有规可依,及时处理会计委派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
对企业推行会计委派制的思考 篇3
一、会计委派制的实际成效
(一) 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信息日益成为揭示投资效益和引导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信号, 成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会计信息进行会计实时监督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会计实时监督具有及时性和基础性的特点, 在经济决策时可进行事前监督, 在办理财务收支时可进行事中控制, 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可通过财务分析与评价, 进行事后监督, 监督过程贯穿于经济活动始终, 属于一种全过程的监督。而其他经济监督形式, 如财务检查制度、稽查特派员制度、政府审计制度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均属于一种事后监督, 不能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有效管理的要求, 而实施会计委派制所起到的监督作用就具有实时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多元化的, 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债权人、投资者及社会公众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但在过去的会计管理体制下, 会计人员既要代表政府监督国有企业, 同时又是国有企业的员工, 需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政企职责归位, 特别是企业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 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 许多单位的会计工作受到局部利益牵制, 越来越失去独立性和公正性。实行会计委派制后, 会计委派人员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
(二) 改善了单位经营管理水平
会计委派人员来到企业后, 能够利用自身业务素质的优势, 在企业会计的建章立制和经营决策等方面提供许多帮助, 可以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使得财务管理在经济管理中基础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 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 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有利于实行企业领导负责制, 使得财权、人权、事权协调统一起来;有利于会计工作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 加强经济核算, 提高经济效益。同时, 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植, 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 会计委派制维护了社会政治经济秩序
会计委派制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为先的强制性措施, 是一种重新确立会计人员在会计监督中应当承担的职责和行使的权利以及保证其履行职责的组织管理形式和相应措施。它的实施, 对传统会计观念的冲击, 形成一种对不正当利益的约束机制, 完善了中国特色的会计管理体制, 客观上也有效地规范了会计工作秩序、财税工作秩序、市场经济秩序等。
会计委派制的理论来自于实践, 在提出会计委派制理论之前, 我国部分地区、部分单位已经在80年代应用了会计委派的形式来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 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说, 会计委派制的实施本身就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提出会计委派制的出发点也在于改善会计信息质量, 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实践证明, 实行会计委派制是我国目前经济监督中效果最佳、成本相对较低的一项措施。它代表了一种客观需要, 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大方向, 符合国家和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
(四) 会计委派制加强了会计队伍自身的建设
实施会计委派制, 有力地提高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会计人员委派, 将彻底改变过去在单位内选任会计的管理体制, 实行“以考试、考核为主, 审查为辅, 择优上岗”的新机制。对不称职的人员或经考试、考核达不到标准的, 取消其会计任职资格;同时由于用人单位对会计委派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 这就要求对具备专业资格、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经过培训、责任心强的一大批专业人员, 打破专业, 部门界限, 择优委派。
实行会计委派制, 也有利于会计管理部门客观公正地去评价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 考核会计人员的工作业绩。通过对会计委派人员的严格考核, 择优聘用, 竞争上岗和定期培训, 并把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工作业绩好坏和本身利益联系起来, 这就促进了广大的会计人员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促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 刻苦学习文化, 钻研业务, 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从而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二、保障我国企业会计委派制健康运行的对策
(一) 将会计委派制纳入法律体系
现行的会计人员聘任制是由《会计法》等财会法规制度所予以规定的, 但它在某些方面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试行的会计人员委派制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经济法规是在一定时期制定的, 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且, 其目的是为了保障某一方针政策的实施, 所以,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需要加以修订。实行会计委派制, 可以规范企业进行合法经营, 促使其致力于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上来。因此, 我们有必要为会计委派制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二) 加强会计委派制度建设
为了保证试行会计委派制度的顺利实施, 加强其制度建设是很有必要的。首先, 应明确界定委派会计的管理主体和委派主体。委派会计的委派主体是委派会计的派出机构, 按照“谁投资、谁委派”的原则, 会计委派制的委派主体应该是企业所有者, 企业所有者是会计人员的委派部门, 它只负责从会计管理机构中挑选会计并派往下属企业, 负责委派会计奖惩任免的最终决定, 而委派会计的具体工作应由管理机构来负责组织开展。区分委派会计的管理主体和委派主体, 不仅可以避免委派会计管理主体单一化与不同企业财产所有者法人代表多样化的矛盾, 还有利于减轻委派机构的工作负担, 明晰各机构的职责权限。其次, 应统一委派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为保证实施会计委派制工作取得实效, 委派部门应统一委派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 在充分支持被委派单位依法理财、自主管理的前提下, 发挥委派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 保证委派会计人员能够按照有关规定, 正确履行职权。
(三) 提高委派会计人员的素质
委派会计人员素质是整个会计委派工作的关键点,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由此, 我们要对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服务水准等提出具体严格的要求, 要制定相应的法规进行考核, 并对违反法规规定的行为提出明确的、可操作的制裁措施;要加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使会计人员在政治思想、能力水平、业务知识等方面不断更新, 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和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委派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 才能促进整个委派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逐步规范。
参考文献
〔1〕赵丽.浅析会计委派制推广思路〔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 (6) .
〔2〕张桂强.浅谈会计委派制〔J〕.商情 (教育经济研究) , 2008 (4) .
〔3〕陆丽华.完善会计委派制的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11) .
深入推行会计委派制 篇4
-------------------------
编辑整理: 转账支票填写 编辑:王菲 文章来源:新浪
【深入推行会计委派制】推荐阅读:
积极推行会计委派制度07-24
石油企业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初步探讨论文08-18
推行村财乡代核算规范农村会计核算10-27
推行应用07-20
政策推行06-19
建立推行08-09
推行途径08-25
推行模式09-08
推行障碍09-22
推行实施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