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土地储备中心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计划

2024-12-19

淮安市土地储备中心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计划(精选6篇)

淮安市土地储备中心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计划 篇1

淮安市土地储备中心2008年工作总结

和2009年工作计划

2008年,是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继续实施宏观调控的一年,也是我们淮安市新一轮城市建设全面启动的一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围绕目标,主动应对,探索创新,积极做好经营性用地的上市交易、土地的收购储备、居民动迁安臵补偿等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市场的稳定发展,保障了城市建设和政府经营土地的顺利推进。现将中心2008年度的工作情况和2009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08年工作总结

(一)、思想政治工作方面

1、强化学习,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效提高。我们积极落实市局文件要求,把每周五下午定为政治(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并组织开展广泛深入的讨论,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业务学习方面,除认真参加每月一次的业务知识培训外,还开展了请专家讲课活动,邀请局相关处室、单位的领导来讲课,如用地报批、征地拆迁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以人为本,队伍风貌显著提升。今年以来,我们注 重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市局举行的各种文体活动,先后在职工运动会、“国土资源杯”乒乓球赛中获得了好成绩。我们还组织全体职工参观了市规划展览馆,了解政府关于淮安市建设的方向和规划, 开阔视野,增强了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储备业务工作方面

1、保障发展,精心做好地块上市出让工作。为了增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我们认真落实土地供应计划,实施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有计划供地的调控措施,强化经营性用地的计划管理。依据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加大了对普通商品房和中低档住宅及第三产业的供地计划。截止11月底,我们配合市局相关处室共上市交易出让土地8宗计515亩,出让金总额59350万元,其中储备土地2宗12.83亩,出让金2480万元;以其他单位名义上市涉及我储备土地的挂牌6宗,计502.17亩,超额完成了市局年初下达的全年出让土地5宗300亩的目标任务,做到了全部净地上市,为政府创造了土地经营收益。

2、拓展源头,超额完成年度土地储备目标任务。今年年初,市局确定土地储备计划为500亩。目标明确后,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储备土地,在确定拟储备土地和土地收购价格过程中,认真做好核算工作,注重新增地块的质量,尽力保障地块收益潜力。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们相继对九二五厂地块等实施收购,共完成土地收购两宗,面积70亩,还通过征地途径储备土地3宗计约432.5亩,为今后城市建设储备了建设用地,充分发挥了土地储备主渠道的作用。

3、依法依规,拆迁安臵工作稳妥推进。08年,我们的拆迁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政策,公开拆迁政策、补偿标准和服务程序,公示拆迁房屋评估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实施阳光拆迁。我们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尝试建立中心与各区政府、司法机关的拆迁联动合作机制,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充分调动了区政府、法院、街道和社区(村)等各方面的力量,推动城市居民拆迁安臵工作。同时,我们加大推进依法拆迁工作。对供销学校地块一些漫天要价、无理取闹的动迁钉子户,我们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强拆,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地块的拆迁工作,全年没有出现一起因拆迁安臵造成的信访事件。2008年,我们共实施了供销学校、大众塑料厂、罐头厂、针织内衣厂等7个项目的拆迁工作,完成了拆迁居民689户,拆迁房屋面积7.68万平方米;完成了10宗土地,计17.4万平方米房屋的拆迁调查。拆迁补偿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加大监督力度,为政府节省了大量拆迁资金。

4、统筹兼顾,做好前期开发和后续服务工作。为优化 投资环境,认真履行对开发商的服务承诺,我们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认真组织地块的整理和交地后的后续服务工作,保证开发商尽快实施项目的开发。一年来,我们共完成了16宗地块712.66亩土地的挂牌准备工作,完成了10个项目的计划立项手续和 10宗土地的测绘工作,实施各类管线迁移10多个。此外,我们还加强储备地块的管理,积极配合市“创卫办”搞好储备地块的创卫工作,投入数十万多元,相继打好大众塑料厂、大治路农贸市场等地块的围墙共计200余米,清理垃圾360立方米,粉刷围墙2300平方米,达到了市创卫要求,为全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5、开拓渠道,全力保障储备资金供应。今年以来,受国家信贷政策的影响,土地储备贷款被划归信贷政策严控项目,加上土地上市速度放缓,成本支出资金回笼较慢,新增贷款异常困难。面对不利因素,我们大力筹措资金,确保到期借款的按时归还,以维护中心资信形象。截至目前,累计归还银行贷款17543万元。通过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累计融资6.27亿元。此外,我们积极做好上市出让地块财政资金年终结算和申拨工作,今年以来已累计拨回财政款项6000万元,保证了中心资金的平稳运营,为土地储备、开发整理和拆迁安臵等业务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

6、抓住重点,洪福二期安臵房顺利交付使用。08年,中心高度重视由我们承担的市重点工程—洪福二期安臵房项目的建设工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成立了专门班子定期前往项目工地检查督促施工,先后筹措资金4000多万元,完成了征地、拆迁等工作,通过招拍挂落实了项目实施主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按照“经济、适用、质高、价廉”的原则,严格把关,综合考虑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积极争取一系列优惠政策,降低建设成本。目前,工程已经完工,1818套安臵房已经按计划分批分类交付使用,小区被市建设局确定为“住宅工程质量示范小区”。

7、贯彻政策,勇挑企业改制重担。我们坚持灵活运用土地政策,充分挖掘土地资产的增值潜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大力推动企业改制进程,为全市企业改制工作的扎实推进做出了不懈的努力。08年,我们通过自筹资金相继完成了市针织内衣厂、清棉集团、九二五厂三家改制企业的土地储备,支付了大量补偿款,推进了企业改制的进程。

8、强化服务,土地招商推介效果显著。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08年土地市场趋向低迷。为此,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土地包装出让新途径。上半年,我们在杭州成功举办了出让土地推介会,与当地实力强劲、经验丰富的开发企业零距离接触推介地块,扩大了淮安土地市场的知名度,活跃了土地市场,最大程度的显化了土地价值。

9、精心组织,抓好业务综合楼的建设工作。08年,在局领导的关心下,土地储备中心业务综合楼顺利完工,并进驻开展业务。工程于去年6月22日在市招投标中心顺利完成招标,由具有国家一级建筑工程承揽资质的扬州第五建筑工程公司中标。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规范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所有采购均由中心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经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程序进行。新业务综合楼的启用,极大的提升了土地储备中心的对外形象,改善了办公环境,促进了土地储备事业的发展。

10、协调沟通,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块出让后出现了一些想不到的问题,对此中心积极努力采取措施进行协调解决,尽力处理好地块出让后的遗留问题。在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已经协调解决了黄河路农贸市场地块、武警支队地块、清江制药厂、清河党校、农垦公司等项目的遗留问题,物资再生利用、温州花园的遗留问题也基本协调到位,目前还在处理罐头厂、大众塑料厂、供销学校的问题。

(二)、内部管理工作方面

1、加强管理,软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土地储备中心十分重视内部管理,制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今年一月,我们把已有的土地储备相关法律法规汇编成册,分发到所有干部 职工,加强学习,抓好贯彻落实,使各项业务工作流转更为顺畅,切实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我们将各项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科室,科室分解到个人,明确工作责任,形成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机制,工作秩序进一步优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有效推进了软环境建设,全年没有出现一起被上级通报的情况。

2、健全档案,强化安臵房资料管理。针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安臵房档案不完整,导致管理工作滞后的情况,我们成立了安臵房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安臵房档案室,认真全面梳理了各地块安臵房情况,统计数量、面积、安臵情况,予以汇总,编制了详细的台帐,有效地提高了安臵房档案的质量,促进档案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标准化道路。我们还注重加强档案调阅管理,努力保证安臵房档案的及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今年9月,市联合调查组对我们的安臵房档案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获得了调查组的一致好评。

3、警钟长鸣,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针对今年出现的种种特殊情况,我们教育干部职工摆正心态,正确面对,适时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从领导班子成员到每一位职工,人人写出了廉政心得。市局在全系统开展“十个一”活动以来,我们积极响应,迅速贯彻落实,深入剖析了土地储备中心的权利运行风险点,自加压力,自我约束,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

4、适应形势,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我们进驻新业务综合楼办公后,根据局党委要求,完成了对中心信息化工作的升级改造,所有人员均配备了电脑,并进行了办公自动化培训和信息化工作考试。目前,我们已正常启用内网考勤考核,文件收发传阅等工作,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为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高效的信息化技术支持。

二、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我们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设的总目标和局里的工作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按照年初上级下达的土地出让计划,认真做好地块上市前的规划、整理等工作。

2、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储备土地约400亩。计划全年挂牌上市土地约300亩。

3、带头做好净地上市工作,力争上半年完成大众塑料厂、供销学校地块的拆迁安臵及交付土地。

4、完成还贷2亿元,增加融资6000万元,以用于土地的拆迁及开发整理。

5、加强对储备地块的管理。

6、力争清理完历史遗留问题。

市土地储备中心 二○○八年十二月四日

淮安市土地储备中心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计划 篇2

2008年,在院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院财务结算中心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领导提供准确决策依据,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质量”为宗旨,以财务法规、法纪为依据,以规范化财务管理为手段,以教学、医疗、科研为中心,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院2008年党政工作要点,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资金管理,不断提高财务工作效益,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学院财务运行规范有序,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保障了学院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加强理论学习,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全中心同志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全面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继续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所做的报告精神,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的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检验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不断改进学习作风和工作作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切实作好本职工作,为教职工服好务。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严重的地震灾害,全中心同志积极响应学院“向四川地震灾区人民献爱心”的号召,向灾区人民踊跃捐款,奉献我们的爱心,为灾区生活秩序的重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狠抓工作落实,取得较好工作成绩

财务结算中心全体同志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努力克服任务重、人员少等困难,立足本职,团结协作,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日常财务收支工作和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

1、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强化财务管理。

今年,组织全院财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认真学习了各项财

经法规、财务制度,鼓励财务人员提高自身学历水平,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

2、作好本职工作,完成学院日常财务收支。

对学院的各项收支活动,严格按会计制度和财经法规进行核算和处理。对该收的各项费用,做到收费项目有依据,收费金额有标准,收费行为有规范,及时收缴,及时入账。对学院的各类支出,紧紧围学院2008年党政工作要点,坚决按照国家和学院的有关财经法规和2008年度学院财务预算执行,严格票据审核,加强财务管理,坚决杜绝“小金库”和“账外账”,使各项收支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准确及时的编报了学院财务和基建财务的预算。

2009年部门预算编制,我们结合学院2008年度的收入支出具体情况,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进行综合平衡,根据本年度学院的工作重点,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按照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注重效益、勤俭节约的要求,合理安排事业发展支出,为学院各项工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资金保证。

4、协调相关部门,完成了相关工作。

今年,配合人事处,完成了学院教职工工资增资和预增资套改工作,并根据新工资标准调整了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保证了教职工收入的稳步增长;配合成教处,完成了成教新生报到和老生技能考核、答辩、毕业等工作;配合学生处、职教院,及时发放学生奖学金、助学贷款、生活补助、特困补助等,办理学生助学贷款,按时汇出实习生实习费,办理毕业生离校手续;配合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做好教学资源配置和资产管理工作;协助科研处做好申硕、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工作等。

5、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为学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积极争取财政拨款,保证学校基本开支。在编制预算时,全

盘考虑,把学校财政经常性拨款范围内的开支全部写入预算,尽力多争取财政经常性拨款。积极向教育厅、省财政厅等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经费支持,为我院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6、顺利通过省市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今年,省市物价等部门对我院进行了相关检查,对我院的学费收取、遵守国家法规和财经纪律的情况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同时也指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们将认真面对,总结经验,完善管理,使财务工作做的更好。

三、二OO九年工作计划

2009年,对我们来说,有机遇,更有挑战。作为全院的财务结算中心,将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提高服务质量,为长治医学院的发展、教职工收入的改善,努力作好自己的工作。

1、继续加强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学习财经法规,严格财经纪律,规范收费管理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为长治医学院当家理财建设一支高素质队伍。

2、积极支持学院各方面的发展,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培训等提供资金保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源节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向教学科研部门的倾斜力度,保证我院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3、进一步完善部门经费切块包干管理制度和审批制度,保证各部门日常收支能及时办理,提高工作效率,争取作到随到随报,保证学院工作的正常运转。

4、配合学生处、职教院、成教处等部门,做好学生学费、公寓费的收取和助学贷款的审核发放工作。学生学费、公寓费是我院事业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其收取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院各项工作能否正常开展。但学生拖欠学费的情况,由来已久,排除一些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有意拖欠,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工作、教学秩序。新学年,我中心将协调相关部门,彻底摸清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从根本上遏

止故意拖欠学费的现象,保证收费工作的正常进行。

2009年我院的资金预算安排,要进一步加强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强化预算约束力。一要牢固树立综合统筹和平衡的观念,坚持统筹兼顾,先收后支,量入为出,不打赤字的原则。二要必须遵循紧缩、稳健的方针,根据财力可能,周密计划,量力而行,严格控制各项支出。三要分别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确保一般,在确保人员经费和基本的教学科研、后勤生活经费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节约和压缩行政费、差旅费,以保证和促进我院教育事业的发展。

淮安市土地储备中心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计划 篇3

遂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要点》 的通知

各区县人口计生委,三园区社会事业局:

现将《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抓发展,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构建和谐的人口环境,服务又好又快发展。

特此通知。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要点

2008年,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市委《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着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事业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据统计,全年共出生30302人,政策生育率为85.5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6‰,确认奖励扶助对象13445人,帮扶计划生育“三结合”户11078户,新建帮扶基地66个,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以深入贯彻中央《决定》为核心,优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环境

把学习贯彻中央《决定》、省委、市委《意见》作为工作重中之中,掀起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新高潮,营造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舆论氛围,不断优化外部工作环境。一是抓好学习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遂宁日报等大众传媒,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使各级干部、广大群众都能够及时了解中央《决定》、省委、市委《意见》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二是开好工作会议。1月8日,召开了全市部分乡镇工作座谈会。全市人口和计划生2 育工作质量较差的11个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各乡镇分析了工作被动、落后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4月29日,召开了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各区县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2008年上半年工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了下半年工作。三是落实目标责任。专题研究,落实专人负责,多次与相关部门衔接,出台了《遂宁市2008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考核实施细则》,明确了对各区县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情况,实行单项目标管理,考核结果记入目标总分;对计生“三结合”帮扶单位、流动人口履职部门按5分分值直接记入综合目标;对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由我委下达目标并组织实施。11月、12月,组织人员分项逗硬考核,真正实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三线”考核制度。四是抓好保障工作。一方面,认真抓好机构队伍建设。目前,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技术服务机构和群众工作机构保持稳定。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财政投入。今年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稳步增长,确保了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技术服务机构基本建设与队伍建设、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等经费的落实。

(二)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保持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1、抓好宣传教育,培育新型生育文化。一是继续抓好常规 3 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以“一法三规一《条例》”、《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政策为重点,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集中宣传活动。二是认真开展计划生育“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免费为基层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义诊、提供义务咨询等,受到群众普遍欢迎。三是加强宣传品进村入户工作,规范宣传标语口号,强化计划生育主流宣传报刊的发行,提高优质宣传品的进村入户率。四是进一步拓展人口文化建设的内容。坚持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出生缺陷干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关爱女孩行动作为人口文化的重要内容,纳入常规宣传。五是把人口文化阵地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之中。进一步完善和巩固生育文化中心、生育文化大院、生育文化小区建设,开展村级计划生育图书室建设,积极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六是认真打造人口文化精品。今年3月,成立人口文化促进会,充分发挥蓬溪“中国书法之乡”的优势,结合婚育新风、关爱女孩、生育关怀等主题,创作了一批书法、摄影、文艺精品,进一步丰富了人口文化内涵,提升了人口文化品质。

2、坚持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是全面推行便民维权工作。2月,在蓬溪县召开便民维权工作会,全市全面推行党政总揽、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路子,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二是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对再生育审批4 程序等11个程序修改完善,进一步方便群众。三是认真履行行政告知义务。严格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认真履行行政告知义务,使公民在妊娠期间能够明白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四是认真贯彻《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全面进行城镇违法生育人员清理,对清理出来的违法生育人员严格按照《追究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理。据统计:全市党纪政纪处分10人,罢免人大代表2人,罢免村两委干部3人,否决“遂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和“遂宁市优秀企业家”3人,公开揭露7人。五是继续做好信访规范化管理工作。加强信访规范化管理工作,虚心听取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3、深化优质服务,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一是继续抓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已经创建“国优”的大英县、射洪县认真做好“回头看”工作,不断深化优质服务,积极探索和建立优质服务的动态管理机制,拓展优质服务的内容;已经创建“省优”县的蓬溪县、船山区、安居区在做好“回头看”工作的同时,在提高上做“文章”。着力在标准化、规范化上下功夫,进一步巩固创优成果,积极创造条件,为创建“国优”县做准备。二是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阵地建设。认真开展“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依托国债项目,加快县、乡服务机构阵地规范化建设步伐。目前,全市5个县级站和70%以上的中心站达到“四优一满意” 5 标准。三是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按照“精简人员、优化结构、提高素质、规范服务”的要求,加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强化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人员培训、药具发放“五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能力。认真开展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活动,在今年4月,对全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统一进行理论考试,以考促学。抓好“三千技术骨干培训”工作,共选派9名服务人员到省生殖卫生学院培训,提高服务技能;继续做好与凉山州的“手牵手”工作。四是做好婚前医学健康检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婚前医学健康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了《遂宁市婚前医学健康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婚前医学健康检查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婚检机构、经费结算、部门职责、日常管理和考核奖惩。宣传、人口计生、卫生、民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婚检工作进展顺利,参加婚检的新婚夫妇1.2万余人,全市婚检率达到28.5%。我市的婚检工作,得到国家、省人口计生委的充分肯定。五是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工作。组织区县20余名技术骨干,奔赴北川县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免费发放药品、生活急需品,特别是婴幼儿用品价值达5万余元,发放防震和震后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品进1万份,为1000余人进行疾病诊治和心理咨询服务。

4、加强督查检查,促进计生事业健康发展。今年1月,分6 别到5个乡镇对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现状进行调研,形成了全市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调研报告。3月、4月,对2008年上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通报。5月,深入区县对人口计生工作主要统计指标的真实程度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准确地掌握基层动态。10月21日至24日,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与市人口计生委,重点围绕人口目标执行情况、《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贯彻落实情况、婚前医学健康检查制度落实情况、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兑现情况、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预算及落实情况,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队伍建设情况等六个方面内容进行督查。11月,对部分乡镇进行重点解剖,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责成船山区委、区政府对工作质量较差的桂花镇实行“一票否决”,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通过经常性的督查检查,保证了政令畅通,提高了工作质量,促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

5、抓好招商引资,为人口计生事业的发展提供财力支持。认真分析人口计生工作现状,科学制定项目规划,积极加强与国家、省人口计生委的协调联系,多次主动到上级部门汇报工作,年内争取计划生育项目资金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一是认真做好招商工作。主动与四川融华食品有限公司联系,成功引进生猪养殖项目。此项目计划总投资为3000万元,目前已到位资金2373万元。积极与协调相关部门,为落户企业解决实 7 际困难。二是争取中、省项目资金支持。年内,争取国家和省级计划生育专项经费共计1550万元,为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财力支持。

(三)以实施惠民富民工程为着力点,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人口计生委的要求,以满足育龄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为着力点,大力实施计划生育惠民行动。一是开展生殖健康促进行动。与北大药业、修正药业和福格森公司合作,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免费为34.1万人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免费为67.1万余人发放各类避孕药具,免费为1.2万余人开展婚前医学健康检查服务,免费为2.1万人实施出生缺陷干预。二是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权益保障行动。(1)认真做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的兑现工作。投入资金1200万元,为20万名独生子女兑现奖励金。(2)认真做好奖励扶助工作。通过入户调查、乡镇核实、张榜公示、县级审批,全市确认13445人符合奖励扶助条件,发放奖励扶助金810万元;落实特别扶助对象344户。(3)认真抓好计生“三结合”工作。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11078户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进行“三结合”帮扶。(4)认真抓好独生子女家庭技能培训工作。投入资金60余万元,免费为1200户计划生育家庭进行技能培训。三是认真开展农民工关爱行动。免费为流动人口办理计划生育婚育证明,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避孕药具,慰问计划生育留守家庭1000余户。四是全面启动生育关怀行动。8 投入项目资金12万余元,开展救助贫困母亲活动;投入帮扶资金50余万元,为生育关怀对象排忧解难。大英县采取送物资、送资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共结对帮扶计生困难家庭82户,捐赠物资、资金达3万元(含物质折款);船山区开展独生子女困难家庭帮扶,死亡家庭一次性补助2000元,伤残家庭一次性补助1000元。五是认真抓好农村“八项”工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新农村联系点,指导、帮助示范点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全市15个新农村联系点,已经新建人口文化图书屋10个,生育文化大院、生育文化小区30余个;建立标准化的村级服务室8个,投入资金20余万元,帮扶独生子女困难家庭600余户。通过卓有成效的惠民帮扶行动,逐步改变了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的认识,提高了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

(四)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效能建设活动为切入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扎实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效能建设活动,紧紧围绕构建和谐人口环境的生动实践,造就一流的干部队伍。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坚持做好经常性的培训工作,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深化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促进人口计生干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转变作风。深入开展“抗震救灾”典型事例教育活动,营造学先进、比先进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廉洁自律。认真执行纪委关于廉洁从政的 9 各项规定,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活动,加强行风建设,努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醒认识到,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领导和计生干部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工作不落实。二是孕前管理滞后,部分地方避孕措施落实不够好。三是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够明显。四是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管理不到位,违法生育时有发生。五是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的生育政策之间有较大距离,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十分艰巨。

三、2009年工作要点 工作目标:

全市出生人口控制在3.8万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政策生育率保持在82%以上,帮扶计划生育“三结合”户1万户以上,婚前医学健康检查率达到30%以上,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误差率控制在0.5‰以内,全面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做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奖扶工作。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婴儿性别比逐步下降,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普遍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逐步建立完善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省委、市委《意见》和省委九届六次、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稳定低生育水平,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坚持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坚持依法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导向相结合。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

主要措施:

(一)夯实基层基础,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把保持低生育水平的持续稳定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加强宣传教育,转变生育观念。二是坚持依法管理,树立依法生育的法律意识。三是深化优质服务,提高对计划生育的满意度。四是完善利益导向,引导少生快富。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出主意、想办法,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防止生育水平出现大的反弹,坚决将人口各项指标控制在目标值以内,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认真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进一步总结射洪县、大英县试点经验,在全市推广出生缺陷干预工 11 作,建立全面免费发放叶酸制度;全面落实城乡免费婚前医学健康检查制度,2009年力争婚检率达到30%以上,为预防出生缺陷筑起第一道坚实屏障。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方面。坚持以消除性别歧视为重点,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开展新农村、新家庭试点。同时,加强“B超”管理,与公安、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定期联合开展对“两非”的专项治理行动。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方面。在农村重点研究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主要是在加强与流入地人口计划生育部门配合、互通信息上下功夫,抓好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建设;在城区、三园区重点研究对流入人员的管理,主要是在落实公安、工商等部门的职责和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人口计生工作责任制上下功夫,抓好属地管理制度的落实。在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方面,重点进行人口发展功能区,城渝经济群人口发展比较研究,认真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若干重大人口问题。

(三)运用多种手段,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认真贯彻中央《决定》、省委、市委《意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在依法管理方面,抓好省委3号文件落实,重点是理顺执法环境,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法”问题,研究解决社会抚养费征收难问题。在优质服务方面,继续坚持以优质服务为抓手,做12 好争创“国优”先进县工作。2009年,全市将落实650余万元国债资金建设乡镇服务站,督促区、县管好用好国债资金,建设一批标准化的服务阵地。指导蓬溪县实现创“国优”的目标。在综合治理方面,认真总结推广蓬溪便民维权工作经验,动员社会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在村(居)民自治方面,全面实行社区计划生育居民自治,选择农村条件好一点的地方推行村民自治,并逐步推广。在政策推动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惠民举措。各个区县要在1—2个方面重点突破,力争在2010年全市基本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

(四)立足以人为本,狠抓惠民政策的落实

以满足育龄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为着力点,大力实施计划生育惠民行动,努力为计划生育家庭办好事、办实事,确保“科学活动惠万家”主题活动的开展。一是开展生殖健康促进行动。与北大药业、修正药业和福格森公司合作,免费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疾病普查;免费为退出育龄期农村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二是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权益保障行动。安排资金3000万元,全面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做好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特别扶助工作、计生“三结合”和独生子女家庭技能培训工作。三是认真开展农民工关爱行动。免费为流动人口办理计划生育婚育证明,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避孕药具。四是全面启动 13 生育关怀行动。安排资金50万元,开展救助贫困母亲活动,为生育关怀对象排忧解难。

(五)集中人力物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八项工作 认真贯彻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明确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基本思路,抓好农村八项工作的落实。在2009年初,我们将对各个区县人口计生部门2007、2008年的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计划生育中心户、生育文化小区、生育文化大院建设、“三结合”帮扶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完善工作措施。继续抓好15个示范村特别是联系点夏家沟村各项工作,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八项工作。

(六)认真做好规划,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

认真编制灾后重建规划,积极争取灾后重建项目资金。目前,省人口计生委已将射洪县列为重灾县,其它4个区县为一般受灾县安排灾后重建项目资金。认真编制计划生育基层服务体系项目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扩大内需的项目资金。在已经争取到650万元服务站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再争取1000万元以上的计划生育基层服务体系项目资金。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上对我市人口计生事业的投入,力争达到1600万元。积极做好招商工作,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七)切实加强领导,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保障 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落实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逗硬实行“一票否决”。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稳定工作机构、加强队伍建设。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为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提供组织保障。

淮安市土地储备中心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计划 篇4

江苏省水资源服务中心(2008年12月29日)

2008年,水资源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厅党组的各项决策,在分管厅长的直接领导下,在厅有关处室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水利保障”的总体要求,按照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突出重点规划编制、突出重大专题研究,提高基础工作水平、提高咨询服务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围绕水资源管理重点,认真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一)突出抓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推进

一是完成了直湖港、洪巷港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直湖港、洪巷港等十五条入太湖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决策部署和厅领导的具体要求,由中心牵头,联合河海大学、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共同编制直湖港、洪巷港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制订了“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部门和地方的任务、分工,召开了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具体部署规划编制工作。多次组织赴“二河”实地调查、踏勘和监测,— 1 — 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在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规划编制,并分别通过专家审查,得到了较好的评价。

二是认真做好太湖蓝藻打捞的相关工作。太湖治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蓝藻打捞是确保水源地安全和确保太湖流域不发生大面积黑臭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厅领导的要求,中心确定由分管领导专门负责无锡和苏州市太湖蓝藻打捞的督查工作,不定期到现场进行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确保蓝藻打捞和后处理工作落实到位。建立蓝藻打捞信息通报制度,及时通报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普及蓝藻防治知识,组织编写了《蓝藻知识手册》。

三是抓紧开展节水减排工程前期工作。根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及有关要求,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太湖流域节水减排工程、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建设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对申报项目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对重点项目进行了调研,完成了《江苏省太湖流域节水减排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提出了198项农业、工业、生活节水减排工程,到2012年,形成年节水6亿立方米,减排水量5.43亿立方米,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任务,实现太湖流域农业用水负增长,工业用水微增长,生活用水适度增长的目标任务。

(二)突出抓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

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做好水资源综合规划收尾工作。

— 2 — 完成了与全国、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的衔接、协调;完成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成果复核;根据我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分别对三个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了修改意见,较好地维护了我省在水资源配置方面的权益;在向水规总院、流域机构进行专家咨询、向厅领导进行专题汇报后,通过了专家审查,全面完成了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

根据厅里的统一部署,中心承担了长江、淮河、太湖三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地下水、节水、饮用水源地保障和部分水资源保护约100多个表格的填报任务。明确工作标准、分解细化任务,参加全国和流域汇总,现已完成表格的填报和成果汇总,得到了流域机构的高度评价。

(三)突出抓好全省入河排污口整治规划的编制

继续推进全省入河排污口整治规划的编制,在入河排污口调查和纳污能力核定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饮用水水源区、调水保护区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布局方案,划出禁止、允许设置入河排污口的水域范围,提出了禁止设置区203个入河排污口限期整治方案;并作了可行性分析、效益评价,提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的管理意见。积极开展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规划试点工作,编制完成《江苏省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规划报告》,并通过了淮委组织的审查。

(四)突出饮用水源地保障规划的完善

— 3 — 在年初编制完成全省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省领导的重要批示,进一步组织全省各市县水利部门就规划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地进行了研究,编制完成了《江苏省应急备用水源地规划建设方案》,为提高我省饮用水水源地的应急管理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对已完成的《江苏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现状情况进行调整,目前正在进行2008年水源地水质状况的评价,保证规划的顺利报批。

二、开展前瞻性、适用性专题研究,为水资源管理提供项目储备和技术支撑

(一)开展沿海水利规划——水资源保障专题研究。在完成沿海地区水资源保障能力及配置方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三种规划工况的模型计算和方案比选,从水源角度论证沿海新建第三通道的必要性,有关专题成果已通过专家评审;同时,针对调整后的规划范围和规划水平年,完成了相关内容的修订,专题成果纳入我厅沿海水利规划和国务院组织编制的《江苏沿海地区区域发展规划》。

(二)开展水系规划骨干河道取水纳污专题研究。根据《全省水系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的要求,中心承担了水系规划骨干河道取水专题研究。按照提出的流域性骨干河道和区域性骨干河道清单,收集、整理了取水许可、大型灌区相关资料,基本摸清了流域和区域骨干供水河道的取水现状;并根据水资源综

— 4 — 合规划提出的区域取水总量分配方案,以全省生态环境需水专题研究为基础,调查整理了骨干河道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提出20条骨干河流最低控制水位初步意见及流域性和区域性骨干供水河道的取水总量控制意见。

(三)开展江苏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规划有关专题研究。根据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南水北调办公室联合下发的《江苏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规划任务书》的精神,中心和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共同承担了“江苏省南水北调用水户概化”、“江苏省南水北调用水户水量配置研究”两项专题研究。参与规划工作大纲和技术大纲的制订,考虑不同水源特点、不同用水户的用水特点和保证程度要求,将城市与农村用水分开、工业与农业用水分开,概化用水户;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水资源配置,进行用水户水量配置。目前正在进行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工作。

(四)完成灌河口地区特色产业布局研究课题。对灌河口地区响水、灌南、灌河三县2001~2007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产业发展现状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该地区产业布局指导思想,分三次产业提出该地区的产业布局及重点产业,编制完成了《灌河口地区特色产业布局研究》,并通过了省发改委组织的成果审查,为江苏省灌河口地区综合开发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运用新手段、新方法,强化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

(一)加强水资源费征收力度

一是对地表水取水量10万吨以上、地下水年取水5万吨以上的用水大户进行重点调查,建立用水大户档案数据库,实施重点监管。二是对用水大户水资源费征收情况进行督查,每市抽查一个县(市、区),重点调研了“两区”(开发区、工业园区)、自来水厂、电厂等共6个开发区、85家取水大户的水资源征管情况。三是配合水资源处开展自来水厂水资源费专项审计和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四是抓好水资源费征收进度月报,不定期编发《水利简报——水资源专刊》,指导和促进各地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及时快速地掌握各地水资源费和南水北调基金征收进展情况;至11月底,全省已完成水资源费征收3.8亿,南水北调基金1.35亿,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二)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指导和服务

一是开展用水定额修订工作,促进计划和定额用水管理制度的实施。部署开展江苏省工业用水定额修订工作,拟定工业用水定额修订工作方案,确定定额修订的重点是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的主要产品,开展工业用水定额调查,并根据行业用水特点和促进节水工作,分析确定定额值。

二是加强对各地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技术指导,研究节水型社会考核指标的调查统计、评估和监督方法。拟定我省节水型社会指标考核体系工作方案,提出节水统计、校核和考核

— 6 — 体系的内容和措施。

三是进行2007年度节水型社会建设指标的收集、审核,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2008年度定量考核指标、工作指标的分解方案。

四是编发《水利简报》节水工作专刊,及时反映各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经验做法和工作动态。

(三)加强水资源统计工作

继续做好水资源管理季报、年报等统计工作,完成2007年江苏省水资源公报和简报的编制,并参加流域机构的水资源公报汇总交流工作。中心作为公报编制牵头单位,及时组织召开公报编制工作会议,布置公报编制任务,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日期,确保在“世界水日”前完成公报的编发;在公报编制过程中,还不定期的进行交流,检查核对有关数据,及时解决有关问题,确保公报质量。

(四)加强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一是按照省发改委的意见,对《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进行了修改完善,配合水资源处做好项目立项和建设处筹备工作。协同建设处做好项目管理、初步设计等工作。

二是开展江苏省水资源基础数据库建库工作。拟定水资源基础数据库建库工作方案,修改录入软件,收集整理各地相关

— 7 — 资料,启动水资源数据录入工作。

三是配合苏北供水局完成苏北水资源监控系统——取水许可与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初步设计的修改,完成系统、数据库、概算部分的修改工作。

四、积极做好咨询服务工作

一是完成948项目《以色列艾瑞德取水远传系统》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完成长委委托的《长江流域火电工程水平衡测试研究》、《武进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并通过审查;基本完成苏州市、常州市节水减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是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参与完成扬州、泰州、南通、盐城、宿迁5市农饮实施方案论证;参与徐州、南通等30多个农饮项目初步设计审查,参与《江苏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实施规划概要》的编制。

四是参加水利部组织的成果汇总,提交了我省综合规划地下水专题的文字报告,基本完成全国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的配合任务。

五是协同有关部门做好相关规划的建议工作。

五、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今年是全省反腐倡廉制度规范执行年,我们结合中心实际,认真抓好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一是摆上位置。坚持把党建工

— 8 — 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贯彻执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落实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及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按规定要求进行了党支部改选。二是强化基础。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深入推进。三是统筹推进。一方面,统筹推进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把两者作为一个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共同体。另一方面,统筹推进把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把两者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同时,注重狠抓单位的作风建设,大力创建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创新型、效率型和谐集体,以优良的工作作风,保障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进行。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落实中央和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各项政策措施是关键之年,也是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的重要一年。我们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和前期工作质量,提高水资源管理服务水平,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全省水利事业发展大局、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2009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在水资源规划方面,继续开展江苏省南水北调配套

— 9 — 工程规划有关专题研究,进一步完善入河排污口整合规划,开展全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的修订及全省第二批饮用水水源地目录的核准工作。

(二)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继续加大水资源费和南水北调基金的征收力度;加强对各地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技术指导,研究节水型社会考核指标的调查统计、评估和监督方法;完成我省工业用水定额修订报告;编制纺织行业水资源论证导则,完成报告编制;加大培训力度,举办4—6期水平衡测试、节水、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技术培训。

淮安市土地储备中心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计划 篇5

按照《区政府办公室关于为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提供相关材料的通知》的要求,文化街高度重视,对2008年主要任务目标预计完成情况、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取得成绩进行了详实的总结,同时立足发展,结合街道工作实际,规划制定了2009年的工作计划。下面,就2008年预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计划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08年工作预总结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年。这一年,文化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街社干部,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为中心,以社区建设和管理为重点,以优化辖区环境为基础,以为辖区居民服务为己任,突出抓好了招商引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卫生整治、民政、司法、计划生育、劳动保障以及党建等项工作,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和辖区第三产业,全面推进了街区建设,提高了街政管理水平,街道的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全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招商引资工作硕果累累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文化街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放在第一位,认真执行宁江区实施的工业强区战略和中心城区发展战略,并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着重提高了招商引资质量,不断加大了项目开发力度,在2007年-2008年的招商引资攻坚战中引进了嘉禾洗浴及宾馆一体综合楼3000万元的开发项目和庄园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4000万元的商企住宅综合开发总计2个项目7000万元;意向性达成2008年第二轮项目攻坚战项目一个,计划投资5000万元。民营经济已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2008年辖区民营经济总户数981户,年总投资约17,266万元,营业总面积128,985.5平方米,年营业收入13,975万元,利税687万元,从业人员4177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辖区居民增收、财政增长、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二)社区建设不断完善

文化街在社区建设上从加强组织建设入手,充分利用现有办公用房,普遍建立了“五室三站二栏一校一所”,即:社区居委会办公室、社区党建活动室、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室、警务室、图书室,生活服务站、卫生服务站、计生服务站,党(居)务公开栏、宣传栏,居民学校和文化健身场所,配备了电教设备,实现了电脑办公,为拓展社区服务空间、创新服务方式、提升社区服务效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加强了基础建设,强化了领导管理功能;9月份,经街道和社区精心组织,积极行动,周密部署,细致安排,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完成了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工作计划范文《街道办事处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计划》。从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入手,建立了各项工作责任制,普遍建立两委班子工作守则、干部工作纪律、各项制度,干部有章可循,有效提高了社区党组织的决策能力,加强了制度建设,强化了社区规范化管理;街道成立服务中心,社区分设服务站,扩大服务覆盖面,最终形成街道为社区服务,社区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三级网络,加强了长效管理,健全了社区服务体系;

(三)、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

文化街共育龄妇女11610人、已婚育龄妇女9067人。年内出生人口126人,死亡66人,人口出生率为98.4%,计划生育率为98.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766‰以内。几年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以“人性关爱、人情关爱、人文关爱”的理念,以宣传教育为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坚持依法管理,搞好优质服务,组织带领全体街社干部,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出发点,深入开展了“三结合”与“五关爱”活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促进婚育观念的转变;继续加强了计划外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力度,搞好了计生系统信息录入工作,不断提高了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好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药具管理工作。药具发放及时率要达到了100%,有效率要到达到了100%;全年开展大型宣传活动4次,出板报9期,发放宣传单12000余份,计生工作的宣传力度得到了不断加强。强化了对流动人口管理,开展了“七清查、七落实”工作,加大了对各大商场、商厦、沿街门店、工地流动人口的清查,确保流动人口管理到位。全年流入育龄妇女1244人,验证、持证1335人;流出88人中均持有《婚育证明》。多年来,文化街道的计划生育工作以“夯实基础,突出特色,点面结合,全面提高”的方针,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探索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的新途径,坚持“以人为本”,认真总结开展优质服务的新经验,切实抓好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综合整治辖区环境卫生

文化街共有巷路119条,22.8万平方米,其中水泥路4条、板油路5条。保洁员42名(其中公益岗9名),垃圾台46个,中转站垃圾箱15个,渗水井34口。棚户区改造地段涉及拆迁处6处。所辖小区物业管理的公司有安居物业公司和文化佳苑物业公司,零散的楼宇物业管理15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一班人”思想高度统一,提高了认识,把卫生工作切实纳入街道工作的重要日程,全面落实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卫生工作任务,将巷路卫生工作作为实事工程来抓,切实做到了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四到位;实行领导班子成员每日早晨必检,每周必须抽检2次,街道卫生办和社区每天巡回检查,提高日常检查质量;从加强居民卫生意识、卫生知识教育入手,组织社区居委会干部发放宣传单、通告达,设立标志牌,逐户通知等形式进行宣传不乱泼乱倒、干湿垃圾分倒、定点定时倾倒垃圾,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居民群众工作;根据辖区卫生工作状况的实际,实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三化”式管理机制。对各社区、卫生办、城管员和保洁员,严格按着《巷路卫生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落实奖惩,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开展协调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通过辖区卫生综合整治,一年来共出动保洁员120余人次,清淤排水沟5条,1200延长米,给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物业公司发放通知5份,整修垃圾台点站50处,对巷路上的120棵花卉树进行了保护圈围,对拆迁处、城乡结合部以及巷路的死角死面存在白色垃圾和残存垃圾进行了自检和全面的清除。辖区巷路没有裸露垃圾和二次污染源的存在。通过卫生综合整治,街道辖区巷路卫生面貌一新,路面干净整洁有序,为居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五)、实施民生工程,着重抓好民政工作

积极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社救优抚、救灾救助和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辖区的贫困户、孤寡户、残疾人、贫困党员、退休老干部和军烈属,发放慰问金20000元,切实保障了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低保工作,共有低保户525户,享受人口为1312人,其中空挂户口的低保户280户,2007年新增低保户64户,残疾人低保户30户。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切实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杜绝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对象却享受低保救助的现象发生,鼓励和支持了低保对象积极就业,走出低保,努力实现]社区救助工作的规范化。规范管理良好的运作“阳光超市”,为把阳光超市做好、做实、做成民心工程,在3个社区建立了捐助接收点,所在社区登记所需物品(衣物、生活用品等)的品种和数量,享受低保的贫困家庭可根据家庭和个人的实际需求,凭《领取证》及代金券到超市领取捐赠物品。结合实际,适时开设就业指导等便民服务,为低保户提供再就业信息、进行职业指导培训,为辖区低保户提供就业岗位。狠抓居委会自身建设工作,对社区干部的业务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了培训,提高社区干部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思想认识以及为居民服务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

(六)、切实加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

劳动保障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以社区为平台,依托社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开展各类综合性服务工作,竭力帮扶辖区失业人员以各种形式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再就业的长效机制,搭建社区与企业就业再就业工作平台。在推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过程中,搭建了街道与企业的再就业平台建设。完善了再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了街道与企业的空岗信息报告制度以及日常联系制度。在再就业平台建设中坚持从情感维系、政策维系、服务维系入手,逐步形成我为企业服务,企业为再就业尽力”的良好局面;积极探索就业困难群体安置的有效途径。为了探索就业困难群体安置的有效途径,开展了以“全面调研为基础、多渠道宣传为手段、针对性指导为重点、适宜推荐为核心、跟踪扶助为保障”为主题的再就业援助工作。多渠道加强了政策宣传,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提高了服务对象就业意识;广泛开发岗位,落实适宜推荐,开创城镇就业岗位3200个,城镇新增就业2800人,下岗职工再就业1980人,其中大零就业就有1200人,劳务输出960人,其中省外务工有420人;完善就业困

淮安市土地储备中心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计划 篇6

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决胜之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西城民政工作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环境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民生促和谐为主线,以围绕奥运保平安为重点,以强化服务促发展为目标,按照年初“完善六个体系,实现六个加强,完成三项创建,体现三个注重”的工作任务,着眼于强根基铸品质、强联动聚合力,扎实、平稳地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日常工作有序发展、重点工作深入推进、难点工作合力突破”的良好格局。

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倾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拓展社会救助范围,努力实现“无社会救助工作盲点”

按照制度完备、管理规范、有机衔接,运转协调的要求,创新管理方式,增强财力支撑,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依托,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为保障,应急救助、社会捐助、社会慈善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权益。

一是开展全区民生需求普查,增强社会救助工作的有效性。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民生需求入户调查,旨在将政府的“助困、助医、助老、助残、助学”等惠民政策送到社区和家庭,为“无社会救助盲点”工作的开展提供全面的基础数据。

二是加大全区救助力量整合力度,提高综合救助信息系统应用效能。加强救助工作横向联动和综合统筹力度,实现了信息系统与区人口库的对接。组织协调开发民生服务需求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技术手段与综合救助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对接。完善系统应用功能,增加了信息统计图表、系统数据备份及恢复等新功能,方便了救助信息系统的操作。完成西城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手册的编写工作,提高了社会救助工作透明度。

三是改进低保工作管理方式,完善低保服务网络,实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制定了低保档案管理制度、审批工作程序规范、监督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方式,完成了全区低收入群体综合信息升级改造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低保困难群众就业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建立全区最低生活保障应急 预案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基本生活。

四是扎实推进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有效解决低收入困难群体临时困难。

五是完善社会捐助机制,加大对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捐助力度。完善区、街、居三级捐赠网络作用,充分发挥“爱心服务之家”日常捐赠和救助的平台作用。

六是整合社会慈善资源,推进慈善事业发展。设立“双春和平”基金,用于助学活动。继续拓展与民建、工商联、国资委企业家联合举行的助学活动。

七是探索救助管理工作新模式,做好经常性救助工作。建立属地防控机制,形成区、街、社区三级救助网络体系,创新“阻源截流”的工作思路。继续推行“四位一体”救助模式,变被动等待求助为主动巡视救助。拓展救助工作方法,通过救助管理求“活”、巡视救助求“实”、危爆物品求“严”的工作方式,拓展巡视区域,延长巡视时间,增加巡视次数,确保了奥运期间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

加强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求助人员数据库,构建信息平台,加快信息技术在救助工作中的推广运用。

在做好日常救助工作地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为部分有暂时困难的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开展为被盗、抢的进城务工人员以及为家庭纠纷出走的无着人员提供住宿、食物和返程车票等服务。

八是落实政策,保障孤残知青、征地超转人员的基本生活。

二、以惠及民生为着力点,努力健全社会福利体系,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发展

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继续推进以机构养老为依托,以社会养老、居家养老为主力的养老模式,推进社会福利服务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初步缓解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一是加强养老机构的软硬件建设,提升敬老院服务水平。完善部分敬老院生活及娱乐设施。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多次召开各街道养老机构管理部门、各敬老院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对食品安全、老年人人身安全、工作服务人员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统一部署,确保养老机构有序管理,提升服务品质。大力推进月坛街道“公办民营、委托管理”管理模式,依托社会力量推进敬老院向护理院的转型。

二是深入推进居家养老工作,不断拓展为老服务项目。持续推进居家养老政府补贴服务。

持续开展送餐服务和巡视服务。

持续开展为低保、低保边缘、空巢老人提供洗浴、理发、送煤气等专项补贴服务,解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困难。

三是以打造大老龄格局为契机,深化老龄工作。夯实基层老龄工作基础,加强对社区“空巢”家庭老人帮扶服务工作,确保“四网合一”空巢老人帮扶工作在基层贯彻落实,重点落实好孤寡老人的救助和监护工作。开展老龄工作“精品示范社区”评选活动,营造“为老、敬老”社会氛围。

以奥运为契机,推进老年文化建设,举办“我与奥运同行”征文、摄影展活动,推进中老年啦啦操项目,开展“三个一银龄志愿服务”。推进老年人维权建设工程,制定“西城区老年维权服务中心”项目方案,拓展老年维权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区、街、社区三级老年维权工作网络体系。

四是推动福利彩票管理和发行,为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五是强化管理和服务并重,为福利企业多办实事,切实保障残疾人职工基本权利。

三、以研究体制、搞好服务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提升基层民主自治水平和社区服务水平

继续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完成和谐社区建设阶段性工作。开展基层调研,不断创新基层民主自治体制机制,完善基层民主,以百姓需求为导向,拓展社区服务功能,提高了基层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是完成和谐社区迎检任务,对和谐社区创建先进单位进行表彰。组织金融街街道及丰汇园社区进行实地检查的迎检准备工作,对七个街道的“和谐社区,百姓评说”的座谈、问卷调查逐一分类汇总、统计,并将汇总的问题及处理建议呈交区政府相关部门。召开西城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推进大会暨十百千工程、资源共享先进单位及个人、先进社区居委会、先进社区专职工作者、志愿者之星 表彰大会,进一步调动了全区各单位和广大社区居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制作完成“和谐西城”画册。对我区社区服务、民主自治、综合救助、数字社区等成果进行集中展示。

二是开展社区管理体制调研,完善自治工作机制。深入社区调研“两会一站”社区管理体制的实际运行状况,探讨体制完善思路。召开街道主管主任、社区办主任座谈会,根据调研提出具体改革建议,共同探讨、完善“两会一站”社区管理模式。

三是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素质和执业能力建设,提高社工待遇。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培训拓展了思路,开阔了眼界,增加了知识面,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普遍提高。社工考试成绩较往年有所提高。

四是扩大志愿者服务队伍,拓展服务项目,深化志愿者服务机制。加强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以奥运会为契机,建立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三支队伍。充分发挥各街道社区志愿者的作用,扎扎实实开展多种社区志愿服务。深入老年群体、残障群体、福利院,以结对帮扶形式开展“晴暖孤老志愿行动”、“金辉行动”等志愿活动;与社区困难群体开展扶贫帮困志愿服务;深入社区开展医疗保健、日用维修、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等项目的便民利民服务;组织46000多名治安保卫志愿者参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

五是大力推进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和社区办公用房建设。出台《西城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围绕社区服务,加强规范化建设,完善配套制度,拓展服务功能,加强社区服务站的信息化建设。

推进社区办公用房建设,按照社区居委会办公及公益性服务设施用房达标标准。

六是全面推进区级96156社区服务平台建设。

四、以落实政策和保障权益为落脚点,深化优抚安置体系改革,健全优抚安置工作机制

一是落实各项优抚工作制度,切实改善优抚对象生活生平。二是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退役士兵安置新途径。与劳动保障局合作,继续做好复员军人的技能培训工作,通过 组织定岗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复员军人服务技能培训,增强退伍军人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搭建平台,推动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提升军休服务管理保障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军休。

五、以依法行政和完善服务为基点,注重规范管理和服务,提升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水平

在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文明服务,主动服务,民政社会行政事务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一是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监督和服务,不断扩大社区民间组织发展力量。加强专项横向交流,寻找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捷径。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自律建设,推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快速发展。强化对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监督和服务,采取“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推动年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依法行政,婚姻和收养登记工作高效化、人性化。以服务奥运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服务意识,做好8月8日等30多个登记高峰日工作。深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依法行政力度,提高婚姻登记服务效率。

三是主动协调,做好行政区划工作。完成“西城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情况摸底和有关问题排查工作”、“关于组织编写街乡镇基本情况材料”工作。完成出版“街道行政区划图和社区居委会资源图” 资料收集工作。

四是加强殡葬改革和文明祭奠多样化宣传工作,提高殡葬管理服务水平。组织好殡葬改革宣传活动。积极推广“网上祭奠”、“错峰祭奠”、“代理祭奠”、“居家祭奠”的新形式以及“树葬、花葬、草坪葬、城葬、壁葬、亭葬和骨灰撒海”等生态葬法。认真做好殡葬管理日常工作和为丧户服务工作。

五是对地退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建立全区地退人员管理数据库。及时按照文件精神落实地退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协调社区居家养老做好困难地退人员的帮扶工作。

2009年工作思路

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西城区民政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维护群众基本利益、解 决基层民生问题、落实困难群体权益为主线,继续深化“创新民政、改善民生、转变作风、科学发展”的主题,着力建设务实民政、服务民政,为西城区的和谐、稳定做出努力。

工作目标:以六个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在社会救助体系上实现新进展、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展现新面貌、社区服务体系出现新突破、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凸现新拓展、优抚安置体系显示新亮点、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体系突出新特色,推动西城民政工作迈向新高度。

六项重点工作:完善综合救助体系,实现全区综合救助体系的平台对接、管理对接、需求对接和保障对接;组织社区居委会选举,确保2009年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平稳进行;强化社区民主自治建设,加大精品社区和特色社区建设力度,提升和谐社区建设水平;推进96156平台建设,积极探索社区服务中心的定位,试点先行,逐步实现全区社区服务中心改革;寻求军休服务社会化的途径,创新服务管理方式,形成开放的保障机制;以项目促服务,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建设。

一、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一)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推动综合救助平台建设。一是完善综合救助系统工作机制,理顺内部救助资源,强化内部物理整合;增强与相关委办局的交流合作,强化外部资源整合。二是完善系统考评机制,明确并细化各单位在综合系统建设中的权利和责任,增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力。三是深化政策研究,强化政策决策系统和分级分类的配套政策,增强救助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填补社会救助的空白点,调整交叉点。四是增强社会参与力度,吸引社会资金以不同的方式参与社会救助,通过项目化手段整合专项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二)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维护低收入群体的权益。做好2009年低保人员调标工作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认定工作。建立低保人员就业奖励机制和骗保人员处罚机制。

(三)完善联合募捐工作制度,强化社会捐赠体系建设。探索联合募捐组织、运行机制,推动三级捐赠网络平台建设。

(四)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做好社会控制面建设。加强流浪乞讨社会现象调研,进一步规范救助程序,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在基础知识、法规政策和专业技能上下功夫。

二、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民主权利

(一)依法推进,完成社区换届选举工作。一是对社区居委会进行摸 底,为细化选举方案作准备。二是制定西城区选举工作意见,继续扩大户代表选举比例,按照法定程序,推动选举工作。三是做好选举后的维稳工作。四是建立基础数据台帐,并做好新一届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成员的培训工作。

(二)多方参与,提升社区自治能力。一是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强化社区工作民主制度。二是规范居务公开,积极参与居民公约的制定。三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管理体制中的基础作用。四是继续推进楼门(院)长队伍建设。

(三)积极打造精品社区、特色社区。一是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班子建设和周围环境建设入手,积极开展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特色、精品社区评比活动。二是加大对社区标准化建设达标后的组织管理。

三、大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推进公共服务的公益化进程

(一)全面推进区级96156社区服务平台建设进程。一是逐步完善社区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积极寻求与服务商的沟通洽谈,寻求项目支持。二是积极进行软件开发,为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三是积极与相关委办局联系,开展公共服务项目的窗口服务。

(二)加强对试点街道工作的协调和指导,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完成。一是积极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公益性服务机构的定位,通过定位拓展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涵,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二是以新街口街道、金融街街道、月坛街道为社区服务改革试点,在完善功能、理顺体制、拓展服务、培育组织、研究政策等方面开展工作。

四、加快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社会特殊群体的需求

(一)大力推进养老机构建设。

(二)整合资源,以项目建设促服务发展。

(三)继续加大老办实事力度,推进老龄工作。

(四)积极扶持福利企业发展。

(五)加大福利彩票发行工作力度。努力扩大福利彩票发行量,加强福彩管理分站建设,形成管理有序、服务及时的工作格局。继续发挥福彩 “扶老、助残、救孤、济困” 的发行宗旨,及时资助困难群体。

(六)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完善慈善事业体系建设,积极搭建社会各界助弱扶困平台,开展扶贫、助残、助医、助学等慈善捐助活动。

五、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军休工作,维护优抚群体的合法权益

(一)继续落实优待抚恤政策。

(二)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

(三)积极创新,实现军休服务社会化的有效尝试。

六、强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努力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

(一)继续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一是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二是推进政社分开,引导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脱钩。三是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

(二)认真做好婚姻登记收养工作。深入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优化服务环境,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强化婚姻登记文化建设,争创全国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单位。依法做好收养登记工作。

(三)做好行政区划和殡葬改革工作。推进社区资源地图编制工作,并将工作成果转化为街道挂图和社区资源书籍。做好殡葬改革宣传工作。

(四)依法保障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对见义勇为行为及时调查、取证、确认、奖励和保护,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五)做好地退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七、切实加强民政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民政工作效能

上一篇:女生qq搞笑说说下一篇:薛店镇中心校关于中小学教师初聘和考核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