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公交企业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2025-01-10

浅议公交企业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共9篇)

浅议公交企业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篇1

浅议公交企业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商丘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宋振宇

城市公共交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交通运输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运行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工作,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 号),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10年8月27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郑州公交总公司调研,提出“公交是为民,公交是形象,公交要优先,公交当自强”的二十字方针。我省各地市也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加大了对公交企业的资金投入。

一、公交企业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经济效益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经营方式转变,公交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燃油、原材料、人力价格等早已与市场接轨。然而,公交企业赖以生存的客票收入,却仍然保持和执行着政府在计划经济时期提出的低票价和诸多的免费政策。另一方面,公交企业的政策性亏损与政府对公交的各项补贴补偿资金也是长期倒挂,在这样的市场和低票价政策环境下,一方面是客流不断增加,一方面却

驾驶训练,素质较低。乘客反映的公交服务质量低、事故多,公交不准点,公交车不卫生等情况时有发生。企业在加强教育和管理的同时,要建立提高职工收入的机制,从而激发公交职工的工作热情。二是把加大科技投入与提高公交服务质量结合一起来。科技是服务的翅膀。在公交服务方面,科技同样大有作为:引进公交地理信息系统和公交卫星定位系统,提高公交服务和营运水平;设置智能站牌等科技项目,让乘客在候车站随时了解所候车辆具体位置;推广应用环保、节能型公交车辆;适合开通BRT,即快速公交线路;在所有公交车内配置监控系统等等,通过高新技术的使用,提高公交服务质量。三是把建立职工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与提高公交服务质量结合起来。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是提高服务质量,杜绝事故发生的催化剂,只有不断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坚持以新的理念导入,积极打造企业文化,用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精神去影响企业服务品牌的创立。同时要建制立章,注重制度的规范和建设,积极培育公交企业团队精神,围绕班组创建、组织发展、管理提升、人员素质、个体典型的“五大目标”,构建学习型企业,形成全员教育覆盖、全过程激励、全方位推进的员工素质提升发展新思路,从而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提升公司的品牌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可通过公司“形象大使”、“岗位能手”、“技术标兵”、“服务

标兵”、“平安之星”等的评比,形成“比、学、赶、勤、超”的团队氛围。

三、减员增效是提高公交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在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低工资、高就业、人多好办事的政策和观念,形成了公交企业人车比较高的情况。公交企业要发展,要增加效益,减员势在必行。但减员只是手段,增效才是目的。减员不是裁员,而是通过定岗、定员、定编,实现挖潜、降耗、增效。经过科学的人员调整和岗位职责的层层落实,使公司人员分工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进一步达到满负荷运转,使人力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合理配置,杜绝人力资源的浪费,真正做到适才使用,人尽其才。减员不仅丝毫不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反而通过一系列的岗位技能评比和末位淘汰制的实施,更加激发员工的危机意识,使员工人人自我加压,自我设计工作目标,比、学、赶风气慰然成风。

四、节约成本是提高公交企业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勤俭持家是公交生存的需要,也是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需要。成本浪费就是从大家的钱袋子里丢钱,节约成本就会给公司和员工带来收益,一里一外,全靠员工在日常营运生产中,靠勤俭持家,一点一滴的节约、积累。所以公交的

安全事关民生、事关稳定、事关和谐,安全出效益,安全促发展,这已成为公交企业经营者的共识。不能保证营运安全,公司的经营、职工的收入、未来的发展,都无从谈起。所以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一点一滴的遗漏,对安全生产必须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居安思危的责任感,抓规范、抓细节、抓落实,抓长效。教育每一名员工,一定要时刻抓安全、讲安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出车前做好保养、维护、检查,驾驶时心情平和,不抢道、不超速、不开斗气车,努力巩固安全生产的良好势态,实现不支出就是增收的目的。

六、建好队伍是提高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保障,是事业进步的源泉。

为跟上公交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需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专业化管理,按需定岗、按需配置资源,实现制度化到人性化管理的转变。二是继续加大全员培训力度,建立学习型组织模式,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继续完善育人、选人、用人新机制,把政治坚定、成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准,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提供平台,营造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者,总会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激励员工真心实意地为企业做好服务,但效果往往不

浅议公交企业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篇2

1 提高收费收入途径

收费交通量与平时所说的预测交通量不同, 它是一定收费标准下高速公路上实际发生的交通量。收费标准的高低是决定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但高速公路具有社会公益性和商品运营性的特点, 通常采取特许运营, 通行费收费标准是受政府监管, 通过合理的收费标准实现高速公路社会公益性和商品运营性的平衡。

1.1 加强收费管理

收费管理是高速公路企业运营中最重要的内容, 制定合理的收费管理制度是保证高速公路企业通行费收入足额上缴的前提。

(1) 高速公路收费管理制度。目前高速公路收费管理是按照以下条款执行的: (1) 各收费站 (点) 必须按日将收费收入全额汇缴, 对收取的车辆通行费严禁坐支、挪用、截留, 违者按有关规定从严处罚。 (2) 收费站 (点) “收费许可证”和“收费员证”由省交通厅统一向省物价部门申请办理。收费票据统一向省财政部门、省税务部门申领, 收费票据须套印“省财政票据监制章”和“省税务票据监制章”。 (3) 各单位对各自保管的票据应严格按“三专” (专人、专柜、专房) 、“六防” (防火、防震、防盗、防虫蛀、防鼠咬、防丢失) 的标准进行分门分类, 有序地管理。 (4) 车辆通行卡是计算车辆通行费的依据, 驾驶员应妥善保管, 如有遗失, 一律按全程3倍计收车辆通行费。人为损坏通行卡者, 除收取全程车辆通行费外, 另收取每张通行卡60元赔偿费。 (5) 加强对车辆通行费的管理和监督检查。通行费收入必须全额纳入省财政专户, 省企业法人银行专户管理, 并接受物价、财政、审计、计划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2) 加强收费管理力度和完善管理制度建议。 (1) 引进和配置先进的收费系统, 提高收费效率。 (2) 加强对车辆通行费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3) 规范收费行为, 加大稽查力度, 严厉打击收费违规行为。 (4) 培养收费人员的服务意识, 树立良好的收费服务形象。 (5) 加强通行车辆的监督检查, 加大惩治少缴纳或不缴纳通行费车辆的力度。

1.2 增加车流量

增加车流量是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收入较有效的解决办法。高速公路企业要增加车流量, 发展潜在的客户群, 吸引更多机动车辆上路, 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运用价格杠杆, 稳定客流。采用年票 (或月票) 折扣的形式可以吸引长途客运上路, 并将其变成固定客户群, 集中办理手续还可以减少收费舞弊行为。在实际通行中, 可以减少停车时间、减少部分通行费, 为大客户提供方便, 从而稳定客流。

(2) 提高服务水平。建好服务区内餐饮、加油站、汽修等服务配套设施。收费服务和服务区服务都应该做到“热情周到”、“价格合理”、“质量保证”, 对不同的司乘人员提供个性化服务、细致化服务, 满足司乘人员个性和共性的需要, 使已有的客户群更加稳定, 潜在客户因为服务良好而走上高速公路, 成为高速公路企业的长期客户, 不断壮大客户群。

(3) 加大宣传力度。目前中国大多数人对高速公路的了解还是相当有限的, 为此高速公路企业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客户更加方便快捷的行车是吸引新客户群的有效措施。如编写行车指南, 吸引新客户, 为客户指导行车路线。经济条件的改善已经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自己的出行工具, 面对不断新增的客户群, 可以将高速公路的行车线路、收费标准、收费单位及高速公路沿线资源等方面的信息编写成行车指南, 指导司乘人员“明白消费”。据调查, 司乘人员一旦选择一条熟悉的线路, 从安全、效率、客源等方面考虑都不愿意再更改线路。

(4) 结合旅游资源, 开发旅游客流。高速公路运输快捷、安全、灵活方便, 有利于旅游线路的灵活变动。可以结合沿线的旅游资源, 加强与旅行社或者汽车俱乐部联系, 也可以发展高速公路自己的旅游分支机构, 编制以高速公路为必行的旅游路线, 利用旅游宣传的优势来宣传高速公路, 吸引更多车辆上路。

2 加大经营开发力度

高速公路的经营开发是指整个高速公路系统以及辐射的其它系统中除用于车辆通行的道路设施外, 对土地、广告线路等的使用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市场运作, 使其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 对高速公路不产生破坏作用和其他负面影响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营。

2.1 加大服务区经营开发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如果仅仅只定位于保证高速公路安全、畅通、方便、快捷, 就会造成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功能不够齐全, 服务对象仅限于驾驶员和旅客, 服务面较窄。服务区依托于高速公路, 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应充分发掘高速公路的有效资源, 充实其功能, 把服务区搞活。服务区开发形式有以下几种:

(1) 发展加油站便利店。在高速公路比较小的服务区设置加油站便利店, 为过路的司机、旅客提供基本的饮食、购物及休息场所, 再配以洗车、修车、汽车配件等服务, 既满足服务区的要求, 又符合司乘人员的消费水平。

随着私家车辆的增多, 便利店物品的销售比重逐步增加, 高速公路加油站便利店将会发展成大型的服务社区。油站规模大, 销量大, 并提供丰富而完善的多种经营, 以及运用各种新技术和完善的管理, 会使这些油站获得更为良好的经济效益。

(2) 建立综合服务区。为过往的司乘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 给乘客宾至如归的感觉, 变乘客消费被动为主动, 是提高服务区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高速公路沿线的资源非常丰富, 有的具有浓郁地方风情、有的经过优美湖光山色、有些地区甚至还有温泉。充分挖掘高速公路的有效资源, 将一些大型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有独特风格的集旅游、购物、娱乐于一体的休闲胜地, 带动其他服务行业的消费, 促进服务区经济增长。

(3) 积极开展物流业务。结合物流配送、快件货源和客运旅游业务的开发, 在部分服务区适当建立一些货运仓储和客运站房以及娱乐设施, 使之与高速公路企业的物流配送、快件货运和客运旅游业务相配套。

2.2 高速公路沿线资源的经营开发

高速公路沿线资源的经营开发内容主要包括:沿线土地开发、广告开发、物流中心和贸易市场开发、旅游开发以及其它相关开发等。

(1) 广告开发。高速公路具有许多可以用于制作广告的媒体和接收人群优势。很多广告公司和企业开始重视对高速公路广告的投入和策划。高速公路拥有的收费站、加油站、服务区、停车场、票卡及沿线的广告塔等, 都能为广告客户提供良好的空间, 可以产生良好的广告效应, 因此高速公路企业应加大广告业务的开发力度。可采取统一受理、统一设计、统一制作、统一设置的办法来开发广告业务, 这样既可以增加收入, 又可以确保美观大方。

(2) 物流中心及贸易市场开发。由于高速公路企业本身拥有畅通的道路, 为物流开发提供良好的通道。而高速公路所连接的城市都是大中型城市, 物质交换和运输非常频繁, 具备了物流的条件。因此在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内建立起设施齐全、管理完善的各种专业物资批发贸易市场是可行的。既可以快速集中和运输物资,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又可以增加道路的通行费收入。

(3) 旅游开发。旅游业的发展又有赖于道路的畅通, 运输业的繁荣, 目前高速公路企业可以主要做一些小规模的旅游辅助开发。如参股组建旅游车队。也可利用高速公路沿线现有的旅游点进行小型整合拓宽等。但从社会发展和高速公路企业多元化经营发展的角度考虑, 高速公路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

(4) 发展通讯信息业务。高速公路通常都铺设了通讯光缆, 并且容量很大, 至少有80%左右的能力富余, 这是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拥有的可供开发的又一笔宝贵资源。在中等城市与省会之间的高速公路可以先将这部分路段上的光缆出租给通讯、信息广播电视等部门, 租期最好不要超过根据各省规划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周期。待高速公路路网建成后, 通讯光缆形成网络, 再通过招标的方式整体出租或者与电信公司合作经营通讯信息业务, 如此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效益。同时, 高速公路企业也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加快企业自身的信息化进程, 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 建立健全联网收费、物流配送、快件货运和客运旅游等信息网络, 迸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5) 其它开发。随着旅游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道路路况、交通状况、天气等信息提供、咨询也将成为高速公路企业可利用的创收渠道。

摘要: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 提高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提出了提高收费收入、加大经营开发力度、控制运营成本、优化运营管理体制等一系列的可行且有效的措施与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速公路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方向。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效益,途径

参考文献

[1]朱文喜.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J].交通企业管理, 2007 (09)

[2]王文锦, 朱道明, 田启国.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优化[J].江苏交通, 2003 (04)

浅议公交企业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篇3

当前,全县非公企业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多集中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大部分中小企业人才短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服务体系不健全,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影响了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影响了原有非公经济技术人才技能的提高,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从发展历程看,多数企业往往还带有“家族式”、“小作坊式”的个体经营的烙印,在形式上具备了一个企业的架构,但在经营管理和决策上往往是家长式的一言堂,随意性很大。内部管理粗放,财务制度和用人制度混乱,不少企业负责人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不高,企业创新意识淡薄。绝大多数企业缺乏长远规划,盈利追求“短平快”,从事科技含量不高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暇顾及科技研发和创新。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人才缺乏,创新不足导致许多非公企业管理办法陈旧,企业活力不足,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建设。积极指导和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规范经济秩序。指导行业协会、商会加强与外地商会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商会组织的牵头协调作用,引导和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组建投资联盟和战略联盟,实现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发展。二是要积极协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搭建政企联谊、银企对接、资金互助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融资、技术、人才、信息和法律援助服务。

三是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帮助非公经济人士解放思想,树立信心,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观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是大力盘活人力资源,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非公企业工作。挂靠高校、科研单引进现代管理机制,注重品牌建设,提高企业知名度。组织个体私营业主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利用各种方式全面提高经营者管理水平,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意识。

浅议如何提高班组战斗力 篇4

张道明

班组是企业内部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层的单位,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班组战斗力是班组建设最直接的体现。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生产经营目标等等举措,只有通过班组具体地落实到每一位职工的身上,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之中,才能得以实现,否则,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生产经营目标等无论多么完美,都将因为缺乏坚实的实现途径和载体,而沦为一纸空文,失去实际意义。所以,企业在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过程中,关键在于组成企业的每一个班组是否真正具有独立地完成生产经营目标的强劲战斗力。

班组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容易影响战斗力:其一,班组的凝聚力不强,导致班组成员的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不强。一个班组,不管其成员的个体技术能力有多强,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能拧成一股绳,在关键时候不能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不仅很难创造大的业绩,而且还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强班组战斗力,首要任务就是必须花大力气去增强班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只有切实地调动职工的工作激情,引导职工奋发有为,班组才能在企业三个文明建设过程中真正地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其二,班组长不善于甚至不屑于从思想教育入手,去激发企业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班组管理的方式方法过于草率和武断,一些班组长素质青黄不接,部分新上任班组长组织生产能力和处事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带动班组成员,不能在较大程度上发挥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其三,班组成员学习积极性、工作主动性不高,较难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力,在生产过程中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导致一些老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出现,影响了生产计划的完成。

应如何提升班组的战斗力,从而使班组在企业与两个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就此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是发挥管理杠杆作用,提高班组生产积极性

公司各管理部门、分厂和车间,作为管理者应发挥管理杠杆作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上制定合理、可行的管理考核制度,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在生产中发生的各种矛盾,如生产、经营、分配中的矛盾,干群之间、职工之间、先进与后进之间,班组之间、工序之间的矛盾。因为,这些矛盾归根结底牵动着每个职工的工作和利益得失,如果部门在对待和处理这些矛盾时,方法过于简单,不认真,不公正,势必影响职工的工作情绪和积极性,而且一旦将这些情绪带到工作中去,又必将给生产和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就如一些班组的考核指标是否趋于合理,有无偏高,如若存在不合理性是否及时予以修正?否则班组在几经努力下均未能达到要求,在看不到希望情况下势必影响班组的生产积极性;再如工序、班组之间在付出和收益差异甚远时,职工的抵触心理自然会形成。所以作为管理者首要就是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尽量保持分工、分配合理。同时,增强职工责任感必须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如果失去“公平、公正”这一基本原则,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职工责任感都等于空话。试问,如果一个职工觉得有的人工作轻松,迟到早退,但报酬却很高,他心里能平衡吗?如果职工心理不平衡,怎么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所以,各级管理部门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就不能视之为鸡毛蒜皮的事,它对于处理班组关系,疏导职工情绪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只要各级管理部门处事公道,不仅职工心里服气,而且可以增进职工对部门的信任,这对促进部门开展各项工作非常有利。

推而论之,班组长在处理组员之间、组员与班长之间的关系时,也以部门作表率,向部门学习,自然会极大地增进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果班组长只顾打自己的小算盘,又怎能把组员凝聚起来。就好比部门领导只顾自己利益得失,全然不管整个部门职工的思想情绪,他又怎样去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调动整个部门的力量去又好又快地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任

务!所以,要凝聚人心,提升战斗力,大到企业,小到班组,确实要从关心职工切身利益入手,真正把职工利益当回事,才会赢得信任,才能产生凝聚力,有了凝聚力,才有战斗力。

二是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激发主人翁责任感

众所周知:严格规章制度,强化行政手段,依法治厂,从严治厂是搞好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但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诸如工资奖金分配、职工与部门和班组、干部与群众、职工与职工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而在处理这些矛盾时,如果一味地依赖行政手段,或以罚代管等刚性的东西去处理,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容易大面积地激化矛盾。那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化解工作中的矛盾不失为必要途径。

从管理部门到班组长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提升班组战斗力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表面意义上的对职工进行政治说教,更不是把所有职工集中在一起正襟危坐的上党课。而是体现在工作中,体现在解决实际矛盾、实际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失时机的关怀和循循善诱;是善于利用如班前会、安全会等时机,针对当前、当班生产经营形势的一种及时的引导和教育。要做好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好几个原则。

一是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针对性。职工的思想波动,情绪变化在班组中反映得最现实、最迅速。对职工不同的思维、情趣、爱好特点,要采取不同方式,克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增进班组团结。当一个班员情绪极度低落、思想极度麻痹的时候,班组不可安排他在重要岗位上独立工作,否则,安全生产没有保证。如果有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把他安置在一个平时与他关系密切的班员的协作岗位上,使他有一种归属感从而使他的情绪向积极方向转化。同样对于责任心强的可以委以重任,让他有一种成就感,从而调动了他的主观能动性。

二是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灵活性。要充分发挥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灵活、因人而宜、立竿见影的特点。应该通过体贴教育、谈心式的耐心教育、讨论式的自我教育等多种形式,抓住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循循善诱,从薄弱中找差距,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才能真正达到启发职工、教育职工的目的。如在每天的班前会上,班长不仅可以布置当天工作任务,还可以将班前会当作与班组成员交流沟通的一个平台,班长有什么想法、打算都可以告诉职工,职工有什么意见、建议或者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处也可以直接提出来。除了班前会,班长还可以与单个职工进行面对面沟通。另外,职工之间也可以加强沟通,譬如上下工序之间相互沟通,以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当然,班组也可以开展诸如月明星等评选活动,把先进事迹上墙,科技成果上榜,让员工形成“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意识。

三是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体现民主性。要在班组营造出民主、和谐、团结、融洽的良好氛围,树立正气。一个人有问题,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一起做思想工作;一个人落后了,全组成员伸出援手,齐心帮助,携手共进。从而增强班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共同使命感。

总之,要做好班组思想政治工作,一要管理部门有这种意识,二要从部门领导到班组长有这种深入浅出的、形象生动的说服能力和感召力。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班组管理的方式方法过于草率和武断现象少了,才能激发企业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常此以往,必将促进班组和谐发展,有益于发挥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三是做好班组长定位,增强班组凝聚力

作为班组长,既是班组成员,又是班组的指挥者,他是一名特殊的班员,他身上承担着管理者的责任。因此他应心系全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尤其是对待班员时,班组长要善于观察每个班员的工作情绪,及时发现班员的不良状态,对班员的需求给予帮助和关心。一句热心的问候,一次真心的关怀,一个鼓励的目光,都能使班员感受到班组的关怀和集体的温暖。

班组长要做到人品正直、业务精细、管理能力强,这是至关重要的。他必须妥善处理有关班组的所有事情,包括处理融洽班组内外的人际关系:对外处理好班组之间、班组与上级的人际关系;对内处理好自己与班员、班员与班员之间、班员与外界、小团体(或帮派),以及一些

个性化和情绪化的人际关系等等,并在生产管理活动中起表率作用。比如,公司出台交接班制度旨在促进生产有序开展,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对此,班组长要经常检查自己是否严格按要求做好了交接班,在自己做到的同时又是否协同班组成员一起做好该项工作。因此,在一个班组中,班组长的人格、品德、技术能力、管理方式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左右班组成员的思想情绪,从而影响班组的战斗力水平。班组长只有具备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胸怀和虚怀若谷的风度,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才能感召班组成员。在实际生产工作中,一些班组人心不齐、战斗力不强,关键就是在于班组长没有起到核心作用,没能很好地处理好各种关系。如一些班组在产质量不理想时,不是带领班组成员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而是怨天忧人,任由消极情绪在整个班组中蔓延,试问这样的班组又怎能有凝聚力?所以在选拔班组长时,不仅仅看他的生产技能,更重要的还要看他的组织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班组长要讲究奖惩策略,要特别注意把握奖惩制度的执行分寸,讲究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班组长是和生产操作者有着直接关系的管理者,奖惩考核作为一种物质因素对和谐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它应该建立在对班员劳动的尊重的同时,讲究考核制度的艺术性,做到变奖惩考核为和谐建设的工具,最终变惩罚为和谐,化干戈为玉帛,使责任人谨记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而不仅仅只是金钱考核和奖励。

四是争创学习型班组,提升班员素质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好的班组除了拥有一名优秀的班组长外,还必须有一群优秀的班组成员。对于一名称职的班组成员而言,他必须能够完全理解本岗位的岗位技能和操作规程,能尽职尽责地完成岗位工作。同时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安全、业务技能等各方面的素质,才能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临阵不乱,从容应对。他在业务上,是班组长的好帮手,是同事的好搭档。他是生产技术能手,既能做到及时处理生产技术难题,又能做到细心检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他还是班组成员的好朋友,勤奋、实干、和谐、敬业,与同事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只有这样,班组成员之间才能做到在岗位分工明确细化的同时,又相互协作配合,把个人能量与集体价值都充分发挥,提高班组战斗力和生产力。

要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技能,就要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员工”的创争活动中,号召员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学习新技能,掌握新本领,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员工“一专多能”。尤其要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秘诀。班组员工是生产的最直接操作者,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和谐感受真切,也就有了创新的基础。每位职工应有一颗不断向上的心,活到老,学到老,积极配合班组长和企业领导营造一个永不停止的学习型创新班组。在工作中要通过自觉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大胆创新,主动打破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对于创新企业要采取正面激励的办法,在职工中形成“比、学、赶、超”的创新氛围,革新工作方式方法,增强人机和谐,提高工作效率,在实践中创新,让职工从学习中感受到企业为自己带来的存在价值、人性关怀和发展前景。企业还应该为职工创造一些学习机会,搞好技能比赛和培训。要提高班组建设水平,培训工作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培训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管理制度、工作技能、思想品德等各个方面,不能搞形式主义,只讲空洞的道理,而应讲对员工有用,对提高班组战斗力有用的东西,特别是技能培训中,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其次,在方法上要讲究趣味性,让员工有兴趣接受培训;另外,在形式上将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结合进行,将师带徒和集中系统培训相补充。学习氛围有了,学习动力具备了,职工的学习热情也就提高。

浅议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养 篇5

张银连

摘 要:旅游业作为新兴的产业,正逐渐体现出它的生命力与吸引力,而作为旅游从业人员的导游人员也正被人们所熟悉与了解,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业服务质量,而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必将使导游服务质量有所提高。本文从多方面提出提高导游人员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导游人员;综合素质;提高;途径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市场发展迅速,人们对旅游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那种拍照留影、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方式,正逐渐被各种“主题游”、“深度游”所取代。在旅游活动中,人们希望了解天文地理,体味风土民情,提高审美情趣。旅游也是一种“充电”,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旅游,学习传统文化,丰富自身阅历。

游客需求的高品味,决定了对导游文化素养的高要求。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一名导游员,又如何能得其要领之万一?一名优秀的导游员,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外,更要能为游客提供知识广博、内涵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导游讲解。和老师一样,“要给游客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面对游客日渐专业的各类提问,我们的导游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坚持日积月累,通过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令人满意的导游服务。

那么,我们怎样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养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目前我国导游员队伍现状

1、导游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与旅游产业全面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 我国的旅游业在迅速发展,导游员队伍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趁势。至2009年底,全国拥有导游资格证的人数达49.27万人,其中执业导游34.05人员万人。但与此同时,我国导游员队伍却呈现年轻化、平均学历偏低的状况。在34万名导游中,30岁以下的占80%,大专以下学历者占80%。从这一统计来看,我国导游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与我国旅游产业素质全面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要求不相适应。

2、导游员队伍结构与旅游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当前我国导游员队伍中,初级导游占97%,高级导游和专家型导游人数少,与海内外游客市场对导游的知识和阅历要求明显不相适应,不利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整体提高。同时,外语导游员不足,语种结构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3、导游管理体制和机制与导游员队伍发展现状不相适应

严格的准入制度和从业监管制度,虽然规范了导游行为,促进旅游业建康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不相适应的局面。一方面,我国兼职导游员比例越来越高(目前已超过60%),导游日益成为自主择业、分散执业的群体,但是与之相适应的导游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服务跟不上,致使部分导游人员的服务水平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导游人员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特别是劳动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部分导游人员甚至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固定薪酬,没有劳动保险,致使导游员队伍职业稳定性下降,并致使导游人员在带团过程中降低服务水平或减少服务提供,以获取收入。这种情况已经影响我国导游的整体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致使我国导游队伍的综合素养不高,导游服务水平和质量急代提高,而提升导游人员抚养已迫在眉睫。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呢?

二、全面提升导游人员素养的几点建议

1、提升导游人员的学历层次

当前的导游队伍中,大专以下学历者占80%,学历层次过低,明显地制约着导游服务水准的提高。人事导游工作过低的准入门槛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部分高中、中职学生由于自身的知识所限,不可能提供高水准的服务,而一些旅游类职业学校的生源萎缩,进一步加剧这一现象。我们要在高层次的旅游院校中培养更多的导游人员,使其成为导游队伍的中流砥柱,这样才有助于导游服务水准的提高,干涉提升我国在世界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地位与形象。

2、提高导游人员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

导游服务的对象越来越高的品味需求,要求导游员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而这种文化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要求我们导游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坚持日积月累。“祖国的山水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这句话虽然版面,但也从某 2 个角度说明了导游员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宗教、古建筑、山水、美食„„都对导游员的审美能力提高了要求;越来越多的个性需求,对导游员的应变能力提出了要求;越来越多的不可预知情况的发生,对导游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要求„„旅游院校不但要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也要加强学生的文化与综合素养的培养与训练,使其具备成为一名优秀导游员的潜质。导游执业人员也要不断地“充电”,使自己真正成为“半本百科全书”。

3、进一步完善导游管理体制和机制

要大力推进导游执业规制建设,建立相应的规制体系。加快完善导游服务管理体系,国家、省、市三级旅游主管部门应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根据导游不断社会化的特点,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旅行社和导游服务机构的基础性作用,因为导游分散执业,而旅行社和导游服务机构应该是导游人员的“家”。旅行社和导游服务机构要主动承担起对导游合法权益保障和导游服务质量监管的双重责任,要把导游队伍建设与企业自身发展相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养使用、管理教育、服务保障,推动建立旅行社和导游服务机构与导游人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5、努力营造建设高素质导游队伍的和谐环境

和谐的环境能使人身心俱悦,政府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以及导游人员应共同参与,建设和谐的导游从业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增加导游人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形成导游人员自觉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尽心竭力为旅游服务的行业风气。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大力发掘并广泛宣传导游队伍中的先进典型,通过组织星级导游、诚信导游、优秀导游、模范导游评选活动,激发导游人员奋发向上的精神,展示导游队伍良好的精神风采,为导游人员创造和谐的从业环境。同时通过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全国模范导游员和优秀导游员的事迹,增加导游人员的荣誉感,同时也教育那些有不良行为的导游人员。

导游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游客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动服务、热情服务、文明执业、乐于奉献,以真诚和热情、文明和奉献,赢得游客对导游人员、导游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进而提高全社会对导游人员的信任度。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我相信导游人员的整体素质会有大幅度提高,导游执业水平会有大幅度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会有大幅度提高,我国旅游业在国际旅 3 游业中的地位也必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浅议公交企业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篇6

一、供水企业经济效益现状

供水是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一种公共产品,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供水一直受到政府以及国有企业的管理,但是伴随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外资企业参与到国有股份当中,这样公共产品的供给也就形成了多种形式。在供水领域,都会采用原水公共生产、自来水市场提供的方式,然后以微薄的利润进行自来水的定价,再向水源使用者进行费用的收取。供水价格的组成主要由供水成本以及供水费用和利润税金共同组成。最近几年,因为市场物价的上涨,很多供水企业都处于资金运转不畅的状态,甚至亏损严重,并且各项事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经济效益无从谈起。

二、制约供水企业管理质量及经济效益提升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1、管理水平比较低下

很多供水企业因为改革的深入,所以加入了外资和民营资本,这样原有的国有制企业也变成股份制企业。并且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企业的传统管理手段以及管理体制受到多种弊端的影响,并没有形成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因此管理水平也就过于低下,很多经营管理只是在少数领导的手中进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对供水企业难以形成约束。

2、营运成本居高不下

我国供水企业一直存在成本偏高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观念比较薄弱,对成本管理的水平较低,因此成本预测的控制力不够,企业浪费现象过于严重。与此同时,很多供水公司因为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预算管理制度,所以在预算的执行力方面比较弱,一些企业因为预算执行流程的控制存在松散的状况,所以即使有十分严密的预算管理,也难于有效的发挥。

(二)外部因素

1、政府对供水企业的干预过多

供水企业因为在服务成本上与政府服务成本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所以很多供水公司往往会承担起政府的那部分成本,这样政府在政府的干预下,供水价格就会比较低,企业很难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另外,供水在社会中属于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一员,这样供水的成本边界就会异常含糊,并且供水管网在投资方面较大,维护和更新等等都需要很大的投资,这样供水企业就需要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各种活动,缺乏经营和生产的自主权。这样的后果是一些供水单位,经常处于负债之中,然后还要根据政府的要求进行各项供水设施的建设。

2、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

供水企业在政企改革分开以后,产权也渐渐清晰,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政府和企业的权责关系并没有明确下来,特别是在供水价格方面。供水企业常常处于垄断经营过程中,这样便没有非常详细的统计资料以及数据,例如,对水质情况检测的数据、供水系统的运行数据等等。

三、提升供水企业管理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

(一)加速“政企分开”,推进企业的市场化建设

整齐分开制度的执行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政府对供水企业的干预,并且减轻企业为城府承担的额供水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在管理方面有优越的成绩就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市场化金蛇,对市场供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清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和企业相互之间的职责,包括企业未来发展道路与企业管理的政策方针等等。

(二)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水价形成机制,主要是在水价制定方面要遵循水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对各类水源价格进行统筹,形成外调水、当地水以及再生水等多种水资源联合的制度,由此形成科学合理的供水新机制。在供水方式上,可以建立交叉补贴机制,这样能够有效的对水价进行调节。

(三)大力降低供水成本,增加企业收入

供水企业要加强预算力度就要制定出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管理活动,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企业的工程成本,增加企业的收入。供水成本的管理需要在日常范围内对各项预算管理制度加以预测,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然后对企业预算的执行效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价,以此来提升管理执行力度,不断降低供水企业的供水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如何提升供水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进行了思考,总结出目前供水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促进供水企业的长远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的很多供水企业在市场化的进程中暴露出管理水平低下、经营管理成本较高、企业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本文从制约我国供水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主要因素出发,对如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进行思考。

关键词:供水企业,管理水平,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赖凤萍,彭明远.供水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32):287-287

[2]宋玲.浅谈供水企业如何加强经济管理体系建设[J].管理观察,2013,10(17):26-26,27

浅议公交企业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篇7

魏金华 长沙市明德天心中学 邮编:410004 提要:这篇文章在于讨论初中数学课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适合于所有的数学课型,主要是从一些教学常规方面去进行落实,相对于我们在教学常规中落实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些有创新的意见,直奔主题相容于情境创设,“做”和“说”的有机结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做好做和说等。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果、“做”和“说”、分层教学

数学课程历来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充分重视,但也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拦路虎”。虽然新课标初中数学教材已较大篇幅的削减内容,降低难度,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苦、教师累、成绩差”的恶性教学怪圈仍在延续。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数学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是课堂教学工作的引领者、主导者和组织者。抓住了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就牵住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牛鼻子。所以,改变教师的观念,用新的教学策略指导新课标教材的使用,对探索既提高学生成绩,又减轻师生负担的教学新思路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直奔主题相容于情境创设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活动,是以搭建知识平台,构建数学现实为主要内容的认知过程。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并不是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生活现实开始。初中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知识内容有很好的实际生活动背景,如负数、数轴、绝对值、方程等,可以适当的通过情境创设引入,但也有很多的知识内容,如代数式、运算法则、公式、定理等则可以开门见山,明了主题,直接凸现主要矛盾,节约时间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讲完全平方和(差)公式,就可以依据以前学生掌握的多项式乘法公式的数学现实,提出(x+2)2,如何计算,引出(a+b)2=a2+2ab+b2。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是多项式乘法运算中的重要公式,它是恒等变形的基本工具,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内容,属于材料性知识内容。在已有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背景之下,去创设问题情景没有太多的必要,有浪费课堂时间之嫌。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材料,也可以直接奔主题,节约时间。这样引入课题,实际上也是一种情境创设,起到了上挂下连的作用。

二、“做”“说”结合利于以练促学

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授予、他们简单吸收的,而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先做后说”首先强调了在“做中学”,既承认模仿练习与机械记忆的技能性训练阶段,更注重了在做的过程中对数学过程的感悟与体验。“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讲,给出问题,小结方法,总结步骤,揭示规律,感悟思想方法等;二是学生讲,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或看法(暴露其中的思维过程),操作、实践,说出感悟和体现,才会有效进入问题的交流,才能完成认知的建构。以练促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生活活泼的思维活动,同时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练不仅是强化记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作用,更有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作用,所以适度的课堂练习是达成高的教学效果有效途径。但对课堂练习“度”的掌控是教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如果滥用“练习”就会使数学教学变成“题海教学”,使学生沉没在练习题的汪洋之中。但如果放任学生建构知识,也会浪费课堂资源。适度的精选练习,可以促进学生“模仿、记忆”的进程,加速认知平台的搭建。因此,“做”与“说”在课堂上要有机的结合,使例题起到练习题的作用,练习题达到例题的效果,这样能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设计教学才能梳理巩固

新课标教材降低了要求,删减了内容,其内容要求是对所有学生的最低要求。而且新课标也指出,教材是教学活动的线索,教师每一次课堂教学活动过程都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教师依据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教学内容,通过适当集中内容,用较高的速度来换更多的时间,用教学来赢得效果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态度,它不过分追求“难度”,在速度上也不是说越快越好。关键是学生能够基本领悟,可以操作,就应该前进,搭建起较完整的知识平台后,再梳理知识,巩固提高。对初中数学教材如何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如何掌控前进的“度”,是对教师智慧的挑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我们不能刻意的去追求某个进度,某种进度,但对于教师来说有一种积极的心态,通过相对集中内容、积极前进,用速度来获得时间,有了时间也就有了根据学生学牙清况梳理知识空间;有了时间,也就有了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更有效的掌控,才有更多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机会。

例如,老师: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样一个问题,我手上有一个边长为a 正方形纸板,如果在它上面截下一块边长为b(b

四、分层教学必须结合多元评价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应该齐步走,而应该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分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需途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注意和尊重各个学生在认识上的特殊性,重视学习活动的个体性质。“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化,是纠正“错误”的最好时机,是再建认知结构的最重步骤。教师应当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而多元评价是实现过程评价的基础,是在课堂教学中“分层”的前提。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评价达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班级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实现“再次”甚至“多次”的知识建构过程,是课堂教学教师主导作用是否发挥、教学效果是否呈现的重要标志。

仍以平方和(差)教学为例:

老师:如果前面两组题有关(a +b)(a-b),(a +b)2 都正确的同学,可以继续思考,完成下面的A 组题,其余同学在改正错误后完成B 组题。A 组:

(1)(a+b+c)(a-b-c);(2)(a-b-3)(a-b+3);(3)(a+b)3;(4)(a+b+c)2。B 组:(1)(2x+y)(2x-y);

(2)(a+2b)(a-2b)-(3a-2b)(3a+2b);(3)(m+2n)2;

分层教学可以解决课堂教学中“吃不饱”与“不消化”问题,能够能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分层练习也为多元评价提供了基本的平台,能增强的学习信心,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积累验、知识,培养思维发展能力就是成功的课例,但效果好的课堂教学活动必须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浅议公交企业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篇8

活动介绍矛盾纠纷调解一直是基层派出所承担的一项重要执法工作,有些矛盾纠纷看似虽“小”,但如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就有可能酿成信访、群体上访等“大事”,引发民转刑的案件,给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隐患。据统计,望春派出所在2010年上半日常接处警过程中受理的治安案件中,约有70%的案件因各类民间矛盾纠纷引发的,可见派出所纠纷调解成效是公安执法活动的“反光镜”,是公安队伍建设的“试金石”。特别在实际工作中对邻里纠纷,买卖交易纠纷,简易交通事故,情节轻微的治安案件等符合法定调解条件的案件,进行依法优先调解结案,既能防止简单的硬性裁决激化矛盾,群众不满意而引发的上访问题,又能对减轻民警的工作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密切警民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派出所纠纷调解的现状和难点。

(一)公安职能泛化造成群众对民警信任程度降低。公安职能的泛化,使民警始终处于风口浪尖,容易被置于群众的对立面,成为泄愤对象,影响了警民关系。纠纷矛盾一旦到派出所处理调解,当事人最担心是对方有否关系,特别当一方经济利益得不到满足,或是没有直接证据向对方索赔,往往就直接迁怒于调解民警。&

(二)民警的恐惧型空虚情绪泛化、工作方法简单,导致民警纠纷调解能力低下。恐惧型的空虚是一种交往心理障碍,通常在警务活动之中表现为,大众场合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无法控制的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前言不搭后语。在日常的警务活动当中,由于纠纷矛盾难以在有效的时间中来化解,造成大量累积,进而使基层派出所民警对于110警务指令产生恐惧感,“先入为主,怕出警”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对业务工作不熟的年轻民警。调解民警一旦“说不过”当事人时就“暴风骤雨”地口出不逊,以权压人,逼其就犯,不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解释、疏导工作也不及时,补救措施更不到位,导致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能解决,本来可以平息的情绪不能平息,既影响了工作效率,又损害了民警形象,且可能致使态势扩大,导致群众对公安工作不满意。

(三)“重调解,轻取证”的错误观念导致矛盾纠纷不能及时办结。有的民警认为,既然是调解结案,只要双方同意即可,没有必要做大量费时费力的取证工作。也没有把握纠纷双方是否有同意调解的意思表示,结果一旦调解不成,时过境迁,该取证的无法取证,造成案件调解失败。需要做出处罚决定的,也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处罚不了。

二、提高民警纠纷调解能力的工作思路

(一)思想政治工作跟着警情走。将思想政治工作、心里疏导与各项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真正走进每一个民警的心里。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作为公安工作和每个民警的一项基本功,打牢思想和行动基石。派出所领导特别是政工干部要与民警建立深厚的感情,要切实关心爱护民警,切实帮助解决民警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最大努力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建,立民警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机制,有效地进行民警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提高民警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感情的力量,心里疏导的效果,寓理于情,使民警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接受正确的行为规范,产生正确的行为,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纠纷调解工作中去,并激发出比较持久的工作积极性。

(二)力推学习型派出所。“艺高方能胆大,技强方能周全”,针对处警中调解技能欠缺等问题,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派出所民警除了精通有关法律外,还要博览群书,有目的学习各类系统学科,来增强我们工作的艺术细胞,练就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明规范的用语。为此,要想方设法为民警提供基本法律、法规、程序以及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逻辑学、心理学等系统课程学习培训,营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着力拓展警察公共关系处理技能,提高科学判断把握纠纷矛盾形势、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灵活把握纠纷调解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民警在应对各种复杂场合、疑难纠纷中,就能得心应手,头脑冷静,遇变不惊,临危不乱。

(三)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通过社区警务工作把工作触角进一步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每个角落,收集带前瞻性、内幕性深层次预警信息,把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促进社会和谐,从根本上减少民警代人受过的几率。

(四)系统把握纠纷调解各环节,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一是及时固定证据、依照法定程序调解。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治安行政案件的一部分,在处理过程中要按照治安行政案件的程序进行受案、调查取证,然后再进行治安调解,不可因适用治安调解而在程序上有所随意。受案和调查取证,是确保办案程序和所取证据合法的需要,也是查清案件事实、分清是非、明确当事人各方的责任,确保治安调解结果公正、合法的需要,更是因治安调解不成而进行治安处罚时依照法定程序和事实证据定性量罚的需要。工作中一定要克服“重调解,轻取证”的错误观念,特别在调解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的违法案件中,对打架斗殴的情况,及时做好双方和见证人的材料,特别是打人者的材料,应在第一时间取得,防止其有足够时间编造谎言。对损毁他人财物的行为,应有违法人员的询问材料和现场的拍摄照片等。只有证据收集及时、到位,才能确保此类纠纷不出现难缠的局面。当然在工作实际中遇到的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现场进行调解也是推进矛盾化解的有效方式。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前提下,我们的工作处于主动,在处理上“可进可退”,是搞好调解工作的基础。二是严格遵守自愿调解原则、把握自身角色定位。自愿原则是指公安机关在治安调解过程中应当始终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使当事人在自愿的前提下参加调解,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在实践操作中,民警对纠纷类治安案件调查取证时,应在材料中反映出当事人双方是否自愿调解,如有一方不愿意调解则不能走调解程序。在调解过程中,公安机关只是以组织者和“老娘舅”的身份出现,其行为不具有强制性质,整个过程只表现为一种外在力量的疏导与教育、劝解与协调,而最终调解结果则是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三是合理运用调解方法,达到调解目的。在治安调解中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方法,我们在办理各类治安调解案件时,不论是接报案件进行现场处理,还是调查案情、组织调解,在各个环节上都必须正确使用方法,进行疏导教育,直至化解矛盾。在调解中应主动控制局面,维护和睦共商的调解气氛,根据当事人各方的意见、态度等变化随机应变,不断调整和变更方法策略。通过采取隔离法、冷却法、权威法、质证法、感化法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避免和及时制止双方互相指责的现象,从而确保调解工作的依法进行,达到调解目的。四是严格执行治安调解的期限和次数,积极探索治安调解工作新机制。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明确规定:“治安调解一般为一次,必要时可以增加一次。可以适用治安调解的案件,对不需要进行相关鉴定的应当在案件受理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对需要进行相关鉴定的案件应当在鉴定结论出具后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对一次调解不成,有必要再次调解的,应当在第一次调解后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严格按照公安部的规范,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结治安调解案件。对于调解不成的,或调解后未履行协议的,应在法定期限内及时对相关违法行为人作出治安处罚,以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单靠

一、两次的调解工作无法化解矛盾,需要反复大量的做细致耐心地劝解工作,单纯的做相应处罚不但不能消除矛盾,反而在处理后又引发新的治安案件或转为刑事案件。这就需要我们灵活把握时限,有些案件可以增加必要的调解次数,以利于矛盾化解。平时我们所接触到得一些纠纷,起因大多是债务、邻里、婚姻、买卖纠纷所引发的伤害他人身体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案件,其中真正的原因公安机关很难解决。所以,探索治安调解工作新机制,必须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包括街道综治中心的专业力量,多方联合调处,是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变单一治安调解为联合调解,形成多调解主体协同作战,多种调解方式联动运作机制。这样,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公安机关摆脱民间纠纷牵扯大部分警力的困境,集中精力打击犯罪。2009,我所会同街道综合治理中心成功调解各类治安案件108起,占查处全年非现场调解治安纠纷的56%,全年未发生一起因办理治安案件而引发的当事人上访、投诉事件。

三、有关提高纠纷调解能力的工作能力和技巧探讨

浅议公交企业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篇9

2012年以来, 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国家通过大规模投资刺激经济的效果显得越来越疲软, 国家大环境的不景气以及我国长期以来的内需不足问题难以得到快速的解决, “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显得非常乏力。2012年之后, 我国的很多宏观经济数据和指标都呈现出了下滑的态势, 过去的高增长时期已经过去, GDP增速从9%、10%开始下滑到7%-8%左右, 经济学界达成普遍共识,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中速增长的时期, 经济开始出现下行趋势。随着经济的下行,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在相应的调整中, 温和甚至偏紧的货币财政政策必将成为主流。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的企业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 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都将收到很大的影响。

二、经济下行环境下企业面临的挑战

(一) 成本费用上升, 企业利润空间下降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 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导致了企业的成本费用不断上升, 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首先, 随着我国经济的下滑, 要素价格却在不断的上涨, 土地、原材料、大宗商品等要素价格不断创出新高, 这些使得企业经营发展的成本费用不断攀升。另外, 一些重要的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非常大, 这种情况使得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难以预测和操作, 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次, 由于用工市场的变化, 企业的用工成本也在不断的攀升,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利润。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 我国的劳动力价格在近些年来上涨非常明显且速度很快, 尤其一些高级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 其薪资上涨的速度更是飞快。劳动力成本在企业的成本费用中占比比较大, 在这种背景下, 企业的人力费用不断的攀升, 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另外, 资本这一要素的价格也在不断的提高当中。近些年来, 国家的货币政策逐渐倾向温和甚至偏紧, 银行贷款利率处于历史高位, 企业的融资成本不断提高, 企业的经营发展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 一些企业甚至只能付出很高的资金成本来从民间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又被进一步压缩。

(二) 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进一步扩大

随着经济的下行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使得很多企业尤其是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企业面临着的财务风险进一步扩大, 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 企业的筹资风险进一步扩大。随着经济的下行以及国家不断收紧货币政策, 企业进行筹融资的成本进一步上升, 企业在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个人进行贷款时所付出的资金成本提高, 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还款压力。另外,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 企业的未来收入能力的不确定和未来支出压力进一步扩大, 企业在未来的偿债能力可能会不断下降, 这使得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偿债风险, 使得企业的财务结构越来越趋势不稳定。其次, 企业的投资风险也进一步扩大。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下, 企业进行大规模投资活动, 例如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其他投资活动, 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 投资回报率可能非常低甚至收不回投资, 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的财务风险。再次, 经济下行会使得企业出现资金结构不合理、收支不平衡等总体的财务结构失衡现象。企业的资金结构可能会失衡,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断攀升, 流动资金比较缺乏, 随时可能面临现金流断裂的风险。

(三)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进一步暴露

我国的大多数企业, 尤其是民营企业一直存在着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的弊病,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 由于来自国内外的竞争日益积累, 这一问题会被进一步暴露, 所带来的危害会被不断的放大, 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近些年来, 虽然我国企业在内部治理结构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是大多数企业仍然受到原有的体制与结构的影响, 企业的经营管理仍然集中在少部分的领导层手中, 导致企业的决策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根据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 企业需要将董事会作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核心, 需要统筹安排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然而, 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董事会制度, 很多董事会成为一种摆设, 或者被企业内部人员占据大多数位置, 使得董事会制度的作用大打折扣。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 企业经营管理的随意性和决策的主观性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害, 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危及企业的生存。

三、经济下行时期企业保持稳定发展的对策

(一) 企业要及时调整发展思路, 提高盈利能力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 企业一定要对于挑战和压力有着清醒的认识, 及时的调整企业的发展思路, 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从而保证企业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首先, 企业要不断的对于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例如, 控制企业的成本、精简结构;对于产品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 逐步实现外销向内销转变;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保证企业产品以及服务的质量。其次, 企业不断提高企业内部资源的使用以及配置效率, 通过技术水平的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业务结构的调整,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从而降低企业的要素成本, 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另外, 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战略, 不断引进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 并不断提升企业的产业结构, 通过这些措施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盈利空间。

(二) 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 企业要加强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企业要提高对于财务风险的认识和重视,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定期的对于各项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进行搜集, 整理和分析, 对于可能面临的潜在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监控和防范。一旦发现财务指标或者数据出现异常, 恶化等表现, 要及时的采取措施, 对财务风险进行化解和防范, 确保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其中, 资产收益率, 获利能力, 经济效率, 偿债能力这几种指标最能充分的反应企业的财务风险。资产收益率指标是对企业的经营的持久性和稳定性的分析, 从而确定公司在未来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企业应该根据行业平均的水平, 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确定合理的资产收益率指标。一旦没有达到预先的要求, 一定要加强重视, 采取措施, 提高资产收益率。因此,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收益状况以及市场情况, 制定最优的资产负债率指标。经济效率主要是通过资产运营能力来反应的, 其指标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资产周转率等, 其直接反应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主要包括企业规模, 企业业务领域等, 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三) 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 企业一定要不断的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从而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稳定性, 使得企业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首先, 企业要明晰公司的性质和地位, 要以市场化作为指导, 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的结构进行改革和完善。促进企业股权多元化, 积极引入外部投资者, 改善企业的股权结构, 从而提高企业的活力, 提高其经营管理的效率。其次, 企业要要加强董事会制度建设, 让企业的董事会能够真正的在经营管理的决策中掌握话语权, 从而避免因为决策过于集中而给企业带来决策失误风险。要逐渐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 通过职业经纪人的引入, 来规范和稳定企业的发展。另外, 企业一定要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 要对于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 充分的对于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评估和分析, 并深入分析企业经营发展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市场状况, 从而结合各种因素来制定明确合理的战略目标。

(四) 企业要拓宽融资渠道, 创新融资方式

随着经济的下行以及国家货币政策的收紧, 企业的融资越来越困难, 企业一定要不断的拓展融资渠道, 创新融资方式, 从而保证企业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企业筹融资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融资渠道单一, 因此, 企业的融资不能够仅仅局限于股票、债券、贷款等传统方式, 应该不断的拓宽融资渠道, 寻求新的融资途径。首先, 借力大企业, 获得新的融资渠道。许多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为大企业进行配套服务的, 因此, 这类小企业可以依附于大企业, 通过与大企业合作获得大企业的资金支持。其次, 采用如租赁、票据贴现、同业拆借等多种融资方式。另外, 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融资, 从而实现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的多样, 保证企业的资金充足。再次, 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解决企业和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利用网络平台, 促进企业和银行之间做到信息透明化, 解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也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 为自己增加业务规模和商机, 拓展市场, 缓解银行体制难以覆盖的融资困难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下行, 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挑战, 企业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不断的调整经营管理思路、扩大盈利能力, 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扩宽企业的融资渠道等, 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保证企业的相对稳定健康发展。

摘要:近些年来,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下滑, 经济下行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在经济下行时期, 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可能会面临着破产以及倒闭的危险。在此背景下, 企业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不断调整经营管理思路、扩大盈利能力, 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扩宽企业融资渠道等, 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保证企业相对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经济下行时期,企业,挑战,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珊珊.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对外贸易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上一篇:10团结力量大下一篇:学考语文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