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概念

2024-08-09

历史大概念(通用9篇)

历史大概念 篇1

历史基本概念初探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 夏克传 邮码:528100

一、原因类概念

1、原因类型及其关系

(1)类型

①根本原因。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键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质原因,一般指历史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往往导致事物的结局。根本原因一般多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质、立场等方面的原因或者历史事物发展的主观因素(内因)等。

②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内部与外部、自然与人为等因素中,内部的、人为的因素是主要的)。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选择题之中。

③直接原因和导火线。直接原因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近期表面现象,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的因素。导火线不等于直接原因,导火线是在直接原因的促使下,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并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爆发的偶然因素。

拳头都已打出,把自己的胸膛暴露出来了。

④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在历史事物的诸原因中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的因素称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则是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的存在。

(2)相互关系

“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是相对的。前者是根源性、本质性、决定性的原因,一般应在经济基础、社会性质、阶级本质中去寻找;后者则是因果之间不存在任何中间物的原因,往往是指导火线之类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指导致历史事物发生的若干原因中起主要作用的原因,在单项选择题中,与根本原因没有多大区别。客观原因是相对主观原因而言的。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若干个,凡是与人的主观意识有关的原因就不是客观原因。“前提”,本来是指推理中已知的判断。前提条件,也就是先决条件,若干条件中主要条件。前提和条件,实际是指主要条件和其它一般条件。

2、原因与背景、条件的关系

“背景”是指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条件”是指制约、影响事物发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可见,“背景”、“原因”、“条件”三者有时可以通用。但严格说来“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又比“条件”和“原因”更宽,纵横的范围更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

背景,一般是指一历史事物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的,实际上包含了原因、条件两方面内容。原因,一般是回答“为什么”,也就是必要性;条件,一般是回答“有什么”,也就是回答可能性。原因、条件并列于设问中时,二者的界限较为明显;但是,二者分列时,其含义又基本相同,甚至可以互相替代。不过仔细推敲依然有细微的差异,“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些,在论及成败时就用“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历史背景”与“背景”本质是一致的,在这里“历史”并无实在意义。“原因”与“社会原因”、“基本原因”其实也是一回事。

二、目的类概念

目的指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或者指想要得到的结果,它反映一定阶级、团体、个人等的主观意愿。根本目的一般指一定的阶级从其阶级立场、利益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主要目的指在若干个目的中最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目的。直接目的指不需中介而能直接达到或实现的近期结果。

历史事件的目的一般分为根本目的、主要目的和直接目的

1、根本目的:如果事件或政策、措施是统治者所为,那么其根本目的一般是为了维护或巩固其统治(如**王朝的统治、**阶级的统治等),在做选择题时,如果需要区别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的话,关键要看选项中哪一项和其统治利益最接近。

2、主要目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最主要目的,其他主要目的是指当事者除根本目的外想要达到或希望实现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的。一般来说,长远目的比眼前目的主要,全局目的比局部目的主要,集体目的比个体目的主要,深层次目的比表面目的主要。

3、直接目的:顾名思义,就是当事者想要达到的表面的、浅层次的目的。有时直接目的表现为统治者的声明、宣称等口头表示。

三、矛盾类概念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自终都存在着矛盾,而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它的解决对全局具有决定性意义。在事物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中,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其他都是次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时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转化的。

2、根本矛盾与基本矛盾

根本矛盾指决定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本质的矛盾,贯穿并支配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根本矛盾的解决标志着事物一定发展过程的结束。基本矛盾通常指根本矛盾,但有时也用以表述存在于各种基本运动形式中的矛盾,如促使社会发展运动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等。对主要矛盾的分析把握一定不能脱离事物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一定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四、性质类概念

1、性质

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它是比较稳定的,往往是由历史事物的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决定的,它是一种定论性的表述。

2、实质(本质)

实质就是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构成,是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变化的根本特性。本质隐藏于事物内部,比较稳定而深刻,本质不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本质通过现象也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表现来体现。而有时现象中也有假象,用虚假的、歪曲的、颠倒的形式表现本质。因此,分析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抽象概括、准确把握,而不是凭简单直观的表面现象去认识,否则就会在选择判断的过程中造成失误。它常常与目的、宗旨、任务,特别是根本目的相关联。

3、性质与实质间关系

就问题来看,实质就是性质,性质就是实质,完全可以替代。但究起来,两者在本意上、使用范围上又略有区别。性质,着重于区别,定性于是什么;实质着重于去虚,定位于实际如何;本质着重于寻根,着眼于固有。

五、特点类概念

特点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是与同类事物相比较或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的不同点。它既体现事物内在的性质,又体现事物外在的表现形式。(特征指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而特色指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色彩或风格等。)

根本特点指事物最本质、最重要的独特表现。主要特点是指事物类比过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中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特点。分析事物内在性质和外在表现形式主要从历史的基本要素即历史事物发生的时代背景、性质、目的、内容、结果和影响等诸多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区别,以准确把握其不同点。

六、结果类概念

这类用词,其实都是指某种事物、某种力量、某种做法、某种态势、某种因素产生或发展的阶段或是最后状态。但在使用的范围,表达的感情色彩以及价值取向上有一定的区别。结果、效果,使用最广泛,是中性词,可指好的结果(效果),也可指坏的结果(效果)。后果,多指坏的结果,但在高考命题中也不完全如此。结局也可以说是中性词,可以是好的结局,也可以是坏的结局,在这点上与结果相似。但是,结局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最后的政治(或军事、或经济)态势。

历史事物的结果可以看成是过程的一部分,是指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达到的最后状况,后果则常指结果产生后所导致的进一步的影响。

七、意义类概念

1、意义、作用与影响的概念

意义,就是价值、作用,而作用是指对人对事所生产的影响、效果。影响是指对人对事所起的作用。如此看来,三者的意思大致差不多。而从适用范围看,意义较之作用、影响要大。大凡涉及意义,一般都包括性质、作用、影响、结果、评价、经验教训等,教材关于意义的叙述,基本上也是如此,而在高考试题中,却不一定是这样。(在高考)历史问题中,意义、影响、作用,三者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地位,是历史事物在社会关系中或历史变化中所处的位置。就其适用范围来看与意义相当。

2、意义、作用与影响的关系

历史事物的作用与影响。某一历史事物的产生、发展对其他事物的产生、发展或结果造成直接的阻碍或推动称为“作用”。影响的范围大一些,与作用相比影响具有间接性。

历史事物的特点与意义。这两个要素涵盖的范围很大,需要一定的角度、标准来衡量评价。特点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情况,如“产生”“发展”与“结局”,并且是在与其他历史事物的比较过程确定。“意义”考虑的是事物发展之后的种种要素,性质、作用、影响等。

八、经验教训类概念

这类词,就其主要意思来说,都是人们从实践包括成功的实践、失败的实践中得来和知识。经验,是实践成功后得到的认识。教训,是实践失败后得到的认识。认识,本来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即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即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有反映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和内部的联系的认识。历史试题的“认识”往往是以“谈谈你的„„认识”形式表现的。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评价”、“看法”,至少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才行。启示,是人们受某种历史事物的启发指示而有所领悟,其特点是由此及彼。

历史事物的局限性以及从历史中得到的经验与教训。“局限性”指历史事物的结局中,本来可能达到,却因为主客观因素未能达到的效果,也可以指历史事物或人物由于时代的、社会的、阶级的种种限制,缺乏进一步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历史经验”是指人们经过努力完成某一项历史性任务,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在此实践中得出的,可以再吸收或应用的认识。“历史教训”则是在失败或错误中得到的,可以引以为鉴的认识。“经验教训”是对事件发生过程中或胜或败作客观分析,总结发现的。胜利了的有胜利原因,总结出经验;失败了的有失败原因,总结出教训。有的事件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就要实事求是。“以史为鉴”就是要我们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历史意义”是对历史事件的正面评价,主要包括历史地位、作用、影响、功绩等。有的历史事件同时具有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要结合中外历史来理解。

“局限性”是历史事件表现的不足之处,往往是由时代、社会、环境等方面制约事件的结果。局限性是潜伏着的,很难被人为排除。

“危害”是历史事件本身产生的副效应,即消极影响,它削弱历史事件在历史上的地位。

历史大概念 篇2

一、“大文件”概念论述

大文件概念最早是由陈兆祦先生提出的。早在1986年出版的《档案管理学》一书中,陈先生就提出,“首先,要确定档案属于文件”。这就奠定了大文件概念的基础。1987年陈先生在一篇论文中就明确指出,“文件是一个大概念”。后来,学术界有“大文件概念”、“大文件观”、“大文件观念”、“大文件理论”、“文件论”等提法。[1]28目前学术界对“大文件”概念有两种观点:一是“大文件”概念实际上等于广义文件概念,或者是“广义文件”概念的通俗说法。二是“大文件”概念的含义实际上与“广义文件”概念不相同。

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在于学术界对“广义文件”概念的理解不统一造成。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对文件给出的定义为: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从普遍理解看, 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文件和档案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而有些学者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传入中国后,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我国的“广义文件”相结合,把“文件生命周期”本土化为“广义文件”概念,而“大文件”概念的内涵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是指在其整个运动过程中(从文件的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不论其价值形态如何的各种记录材料[2]11。这里 “大文件”概念将档案归入文件范畴,档案属于文件,文件和档案之间不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关系。

二“、大档案”概念论述

“大档案”是时代的产物,其产生有特定的时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我国档案利用的修史修志高潮退却,档案馆一直处于冷清状态。与之相反,同属信息行业的图书情报等部门的工作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于是档案界学者和工作者提出了“大档案”观念。什么是“大档案”?孙嘉焯认为,很难就给“大档案”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凡是与档案工作有直接关系的、档案部门参与后能促进其发展的有关工作,都可划为“大档案”的范畴[3]15。魏勤政认为,所谓“大档案”,指的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全部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其相对的概念“小档案”,是指综合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及按传统观念应进馆保存的档案[4]30。这里所说的“大档案”,不仅仅指传统概念上的档案,还把一般不认为是档案的东西,如各种历史材料、图书报刊,以及礼品、奖杯等实物归纳入“大档案”的范畴里,扩大了档案的外延。

“大档案”的概念内涵,最初仅仅是档案范围的扩展,后来人们脱离具体的实践背景,尤其是档案界学者“望文生义”,简单地把“大档案”理解为“大”的档案范围。目前,关于“大档案”的论述, , 主要是为了树立一种实践思维,即建立“大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和调整国家档案资源的归属和流向,使专业档案馆的多头管理、 、 分散管理变为集中统一管理,强化档案局在行政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将属于国家所有的重要专业档案全部集中到各级档案馆,统一向社会提供服务[5]14。

三、对档案概念泛化的认识

我们说“大文件”概念、“大档案”概念是对传统“档案”概念的一种泛化理解。那么,传统的“档案”概念是什么?怎么理解“泛化”?还有为什么会出现泛化现象?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档案的认识不断加深,逐步形成档案的概念。在我国,我们所认为的传统的档案概念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的档案定义,即档案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 、 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 、 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从来源看,档案来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从形成看,档案由文书转化而来;从形式来看,档案包括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从内容来看,档案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各类;从价值来看,档案是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

笔者认为“大文件”、“大档案”概念是对档案概念的泛化认识。那么,首先我们就要明白什么是概念的泛化。所谓概念的泛化,是指某一概念的应用对象的范围逐步扩大,也就是内涵限定范围增大而导致概念的外延扩大的过程[6]64。徐欣云在专门研究了档案“泛化”现象后,从档案概念、工作和学术上界定了档案 “泛化”现象。她认为,在档案概念上,表现为档案界和社会大众对“档案”概念偏离传统的使用,是对传统档案概念的延伸、扩张或借用,并保持与传统“档案”语义的关联度;在学术上既表现为学术外延的积极拓展,也是档案学术核心弱化或去档案化的表现;在档案工作上,“泛化”则体现为,档案工作制度理想和档案工作现实的落差,从而使得档案工作边缘模糊不清,导致某些档案被疏忽而边缘化或“泛化”[7]3。“大文件”概念扩充了档案的范围,认为档案是文件的一部分,文件和档案不再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这种表述是粗糙且不严谨的,是对传统档案体系中的文件概念的“泛化”认识;“大档案” 概念是对档案概念外延的拓展,把以前不被当作档案的纳入档案范畴,造成“泛档案”现象。“大文件”、“大档案”的概念外延即偏离了传统的档案概念,在档案概念的基础上对档案内涵进行了延伸和扩张。

其实,不仅“大文件”、“大档案”泛化了档案概念,前些年档案界热议的“口述档案”、“实物档案”实质上也是对档案概念的泛化理解。笔者认为,出现对档案概念泛化理解的原因有三:第一,档案概念泛化现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产物。随着档案学的发展,档案信息化和社会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学术界的一些学者为了适应社会层出不穷的新现象,为与时俱进,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加上“大”字来囊括出现的新现象,故提出“大文件”、“大档案” 等概念。第二,档案概念泛化是中西理论碰撞的结果。一方面,我们认为档案学的基本理论———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都是来源于西方。改革开放后,西方档案学以新鲜的姿态冲击着我们的视野[8]192。我国的档案学学术方法和档案工作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另一方面,我国的档案学理论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儒学的深刻影响,是国外档案学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下中国化的结果,符合我国的国情。中西档案学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差异,档案界学者模糊了中西理论的差异,导致对档案概念产生泛化理解。第三,档案理论与档案工作之间的脱轨。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的发展,理论实践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但是,我国的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之间难以产生有机联盟,难以实现学术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这也是导致档案概念泛化的原因之一。

档案概念外延一直都在不断地延伸、拓宽,然而档案概念泛化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被一些学者明确提出来,并引起关注。 或者可以这么说,档案概念泛化是其外延拓宽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在20世纪90年代相继出现几种拓宽档案概念外延的观点, 由此“档案泛化”开始以一个学术问题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线[9]28。 徐欣云认为,档案概念泛化现象有两种视角:一是社会大众(非档案界人士)利用“档案”之名来吸引公众眼光;二是档案界(含档案专职机构和档案研究团体),扩大了档案的来源和学术研究内容, 提出 “大文件”、“大档案”说等。

对于档案概念泛化现象,笔者认为是利弊并存的。一方面,对于档案的泛化认识,可以提高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扩大档案收集范围,优化档案资源结构,拓宽档案工作领域,开拓档案学科的研究视野;但是,另一方面,档案概念泛化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比如一味拓宽档案概念范围,会导致社会公众和档案学界对档案的过度解读,模糊了工作边界,不利于档案学的发展和档案工作的开展。因此,我们要理性看待档案概念的泛化,积极引导, 避免过度认识和解读。

摘要:档案界为适应社会发展,提出了“大文件”、“大档案”等与传统档案概念不同的新名词,以囊括传统概念中没有的新现象,扩大了传统档案概念的外延。笔者分析了“大文件”、“大档案”概念,来探讨“大文件”、“大档案”是对传统档案概念的泛化认识。

如何树立历史空间概念 篇3

一、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和历史填充图

中学历史课本中有许多历史地图,利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比较直观、生动,有助于形成历史空间概念,因此,同学们要充分利用配套的历史地图册、历史填充图册,准确把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范围和相对位置。例如: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下图)。

认真观察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弄清平壤、九连城、旅顺、威海卫等重大战役发生地的方位和黄海海域的具体范围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并根据记忆将其在历史填充图册上呈现出来。通过细致观察和动手填充,同学们能够牢固掌握知识,巩固历史空间概念。

二、根据课本内容设计地域方位示意图

同学们可自己动手设计示意图,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掌握课本知识,又能加深历史空间概念,也有利于培养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如战国七雄的位置和三国鼎立局面,可以分别设计成如下示意图:

三、比较同一地区、国家等不同历史时期疆域图的变化

通过仔细观察同一地区、国家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疆域图,并分析疆域变化的原因,既能形成宏观的历史空间概念,又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相关历史知识,提高观察分析能力。例如:通过对元朝疆域图和元朝以前疆域图的观察分析,可以知道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以及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通过对元朝运河和海运航线图与隋朝大运河图的比较分析,可以知道元隋两朝运河的路线和位置是不同的,元朝不仅漕运发达,海运也很发达,并可进一步分析出元朝运河路线变化的原因和漕运、海运发达的原因。

四、归纳同一地点(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一些重要的地点往往是历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场所,通过归纳,可以获得对这一地区历史的系统认识,并巩固已形成的历史空间概念。例如:洛阳作为九朝古都(又说十三朝古都),中国古代有哪些朝代在那里建都,那里都发生过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产生过哪些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中学历史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4

山东省昌邑市丈岭岭初中方夕海邮编:261319

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中学历史学科中概念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认真探讨的重点之一。现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中学历史概念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一、正确认识历史基本概念和知识结构

历史学科基本概念可划分为史实概念与理论概念两大类。所谓史实概念,是指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概括和评价。例如中国现代史上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它包括对该事件的历史背景、爆发时间、地点、基本过程等基本史实的概括;也包括对这一史实的评价——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中日矛盾迅速上升,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

史实概念依其所反映的内容又可分为事件概念和人物概念:“盘庚迁都”、“焚书坑儒”、“辛亥革命”、“七·七事变”等均可视为事件概念;而人物概念主要包括时代、类别、事迹影响及作用等;历史教科书中提到的每一个具体人物都可以作为一个人物概念,如孔子、屈原、李白、孙中山、毛泽东等。事实上,许多事件概念和人物概念又是互相包容的,因为“事中有人,人中有事”,如:“虎门销烟”与“林则徐”、“《资治通鉴》”与“司马光”等。但它们之间亦有不同之处,那就是前者侧重论事,后者侧重论人。

理念概念则是对众多事件概念,主要是同类事件概念共同特征的进一步理论概括,比如“封建专制制度”、“农民起义与农民战争”、“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事件概念与理论概念的关系,是后者包容前者,它们的内容构成都是有“史”有“论”,前者以“史”为主,后者则以“论”为主。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让学生掌握了理论概念,才能较好地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才能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掌握基本规律,才能有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历史知识结构,可划分为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三个层次。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通过基本知识的分析、归纳、综合、概括,从而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概念的产生,是历史认识过程中的质变,表明人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阶段。学生再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深刻分析及系统综合,进而把握历史知识体系,认识历史本质,从而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概念是基本知识认识上的升华,又是基本规律形成的基础,理应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着重点抓紧抓好。

二、历史概念教学需要有效的策略

众所周知,不同的知识具有不同的智力价值,即不同的知识对人的智力发展有不同的促进作用。历史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尤其是理论概念抽象概括程度较高,其智力价值也就较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曾经学过的基本事实可能会在记忆中很快消失,但基本概念则可保持长久,并且它还为我们继续学习历史知识提供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指导。有鉴于此,在进行概念教学中,就要千方百计探求最佳策略,讲究方式方法,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主要有三点:

一是要对史实概念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

一般地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注意了史实概念的教学,并能向学生提出掌握史实概念的要求,指导学生在概括中注意时间、地点、背景、过程、性质、影响等几大要素的完备、准确。但对于几大要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则往往缺乏理论上的分析。这样会导致学生在掌握史实概念,只是记住了几个大的具体要素,但把这一概念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在学生的头脑里,仍然显得零乱和模糊。因此,教师在备课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交流,努力把握每个史实概念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

二是要切实树立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巧妙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历史概念教学倘若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即使表演得再出色,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以便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只有学生的自主意识强烈了,才会在教师的引导上,饶有兴趣地去学习与思考,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要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思辩意识和探究意识。在进行历史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不受前人思维定势的影响,抛开前人(甚至某些权威)对一些概念的讲解、评价,通过自我理解和感情体验以及交流、比较、归纳,获得独特的感悟。要把课堂教学上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学生表达观点、施展个性、展现自我的舞台。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创设丰富和谐的教学情境,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以真正增强表达效果。

三、关于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学历史学科概念教学,既是一个教学重点,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对历史理论概念掌握的要求也随之增多、提高,这有助于师生对历史学科的基本

概念以及学科体系结构的整体把握。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历史学科概念教学的研究。一方面,要根据各年级学生认知和思维的特点,确定好各年级掌握的基本概念(史实概念、理论概念)并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如初一学生由于知识积累较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应着重要求他们对比较简单的史实概念进行概括,如春秋五霸、四大发明、李白、杜甫等。初二学生的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要求他们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史实概念进行概括,如《南京条约》、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概括一些抽象程度较低的理论概念,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殖民地、半殖民地等。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历史知识积累逐渐丰厚,抽象思维能力渐趋形成并不断提高,就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概括理论概念,并能运用理论概念及其相关的基本规律(原理)去理解、分析新的历史材料,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另一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史实概念和理论概念要认真研究其特点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如理论概念是在基本史实和史实概念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评价;而一般史实概念则做到简明、准确、全面。同时,要正确处理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历史学科概念教学中,史实概念是概念学习的基础,理论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首先可以借助理论概念来抽象概括史实,形成一般的史实概念;在掌握了一定的史实概念后,还可借助理论概念对一般史实概念进行归类,并建立起相关史实概念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学科的概念结构,而在一般史实概念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加深对理论概念的理解。

历史大概念 篇5

摘要:文章以“原子核的组成”的两节县级公开课为例,分别以一滴清水、一段历史贯穿教学始终将化学概念“友好”地穿插其中,呈现出绿油油的大自然生命气息。

关键词:一滴清水;一段历史;原子核的组成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4-0012-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4.004

新课教学中化学概念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而教师没有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感到难教,学生由于学习兴趣不强而注意力不集中感到难学。高一是高中生学习化学的起点,教师在传授本学科知识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难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领会化学思维对创造性工作的重要性。苏教版中“原子核的组成”知识位于教学内容的第二课时,属于概念教学的内容范畴,如何设计有效教学难度较大。基于上述认识,笔者以两节县级公开课“同课异构”为例说明。

一、设计思想

课例1:

课例2:

二、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而思维的火花在于它的感情色彩。教师就是点燃学生兴趣火把的火炬手,怎样当好这个传递知识圣火的火炬手呢?恰当地创设化学课堂情境是教师在教学时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任何一位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备的基本功。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获得兴趣的体验,会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发展,使之由有趣,发展到乐趣,最终形成志趣。在化学教学中,尽量创设一些富有情趣的情境,引起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观刺激,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

课例1:

[清水情景1]在你眼中…?

在化学家眼中…?

[问题思考1]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多少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化学家对一滴清水的认识角度不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学生通过对一个水分子质量的计算感知微观世界中的微粒是如此的渺小,继而引出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的质量大小。

[问题思考2]从下述表格中,你可获得哪些信息?

[问题思考3]从下述表格中,你可获得哪些信息?

[概念衔接]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加起来所得到的数值称为原子的质量数,可用A表示。因此,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通常以F、Na、Al的形式表示F、Na、Al三种原子。

[归纳总结]c+中,X为元素符号,A为质量数,Z为质子数,c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d为化合价。

[问题思考4]按要求填写下表,表中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表格内容的补充与读取,不仅提升了读图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发现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感受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课例2:

[历史再现] 请同学回顾一下原子结构的演变历程。

[学生阐述] 1803年道尔顿提出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原子结构模型;1897年汤姆生提出 “葡萄干面包式” 原子结构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电子在稳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

[图片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在回顾原子结构演变历程的同时,通过观察模型图片的变化,发现原子结构是带核的,引出了本课时的研究主题――原子核的组成。

[历史情境1]1897年,汤姆生用实验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并测出电子的质量不及氢原子质量的千分之一;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时,发现一种带正电的新粒子,命名为质子;1930年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发现了不带电的微粒,称为中子。

[问题思考1]观察下表,对比质子、中子、电子带电荷情况,分析原子为何显电中性?原子中各种粒子间存在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承接上节化学史的延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汤姆生发现电子,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发现质子,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基本确立原子核的组成。学生通过问题思考1得出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历史情境1]另一位卢瑟福的学生莫塞莱注意到,原子核所带正电数与质子数相等,但原子核的质量却比质子总质量大,这说明,如果原子核仅由质子组成,它的质量是不够的。

[问题思考2]观察下表,对比质子、中子、电子质量,分析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哪部分?相对于整个原子来说,原子核外某个电子的质量能否忽略不计?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对C-12原子质量的1/12(1.661×10-27 kg)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问题思考3]补充表格数据,你可获得哪些信息?

[概念衔接]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加起来所得到的数值称为原子的质量数,可用A表示。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如下:

[问题思考4](1)已知的原子中所含的中子数、电子数各为多少?

(2)1mol Mx+微粒中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的物质的量分别是多少?

(3)写出氢原子的原子组成表示式。

设计意图:问题思考4中的(1)和(2)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强化,而问题思考4中的(3)的功能却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下面教学作好铺垫,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2.延续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故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性延续情境,使他们原有的认识与当前面临的现实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从而激起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课例1:

[清水情景2]科学工作者对水进行研究发现有H、H和H三种核素,后两种还可以用于制造一种杀伤性很强的武器。

(信息提示: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问题思考5]这三种核素有何异同?是不是同一种元素?

[问题思考6]是不是同一原子?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问题思考7]这三种核素互为同位素,它们的性质有何异同?

设计意图:科学工作者对水的研究发现的三种核素,后两种还可以用于制造一种杀伤性很强的武器,这样的实例与学生原有认知产生强烈的冲突(水中提炼的核素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威力呢),从而激起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再通过递进性的问题将概念一个个引出并加以辨析区分。

[拓展视野]234U、235U、236U中的235U是制造原子弹的材料和核反应堆的燃料;12C、13C、14C中的12C是作为原子量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标准、在考古学中通过测定生物体内14C的含量推算死亡年代;人们利用60Co放射治疗肿瘤。

课例2:

[历史情境2] 1931年,美国科学家尤里在对液氢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质量数为2的氢原子。1934年,澳大利亚和奥地利两位科学家发现了质量数为3的氢原子。

[问题思考5] 1H、2H、3H是同一种元素吗?1H、2H、3H是同一种原子吗? 1H、2H、3H的异同点有哪些?

[过渡衔接]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1H、2H、3H互为同位素关系。

[问题思考6]重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核外反应堆的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有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00g重水中重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中子的物质的量多少?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科学史的阅读知道氢原子存在H、H,这与学生刚刚书写的H产生一定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概念的辨析。学生通过对一定质量的重水中的重氢原子、中子的物质的量计算既是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对本课时概念知识的巩固。

[科学应用]许多元素都有多种核素,目前发现112种元素,核素却有1800 余种。234U、235U、236U中的235U是制造原子弹的材料和核反应堆的燃料;12C、13C、14C中的12C是作为原子量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标准、在考古学中通过测定生物体内14C的含量推算死亡年代;人们利用60Co放射治疗肿瘤。

设计意图:把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由钴在科学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3.再续情境,引发探究悬念

“悬念”原意是指小说、戏曲、影视等作品的一种表现技法,是吸引广大群众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悬念”也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因此,化学课堂教学的最后时间给学生留有“悬念”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急切期待的心情不但能引发学生课后对已学知识的思考,更能引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欲望。

课例1:

[清水情景3]科学工作者对水进行研究发现水的分子式有1H218O和1H216O两种,通过反应从中获得9g18O2。

[问题思考8]请问这两种水是同位素吗?1个1H218O分子中,质子数为多少,中子数为多少,电子数为多少?9g18O2含有质子数为多少,中子数为多少?

设计意图:“这两种水是同位素吗?”这是学生的困惑点,是对同位素概念的强化,只要学生不是记忆性的认识概念,而采用理解性的认识概念,那就会清晰的判断出同位素研究的对象是核素不是分子。计算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升的,它需要不断的渗透进每节化学课堂教学,后面两个问题就是原子组成表示法的强化与计算能力在课堂中的渗透。“多个角度看待一滴清水,能够获取如此多的化学知识,是否还可以从其他角度看待它呢?”这种悬念的产生将引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思考,更让体会到生活中的一切问题都存在多面性,只有对该问题开展多角度、全方面的思考、分析、理解才能获得真理。

课例2:

[问题思考7]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粒子构成。那么,这些基本粒子可不可以再分呢?

[历史情景3]1964年美国科学家盖尔曼设计了夸克模型,提出质子、中子由更小的夸克构成。196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以弗里德曼、肯达尔、泰勒为核心的研究小组运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进行实验证明了夸克的存在。但迄今为止,人们尚未能分离出单个夸克。

设计意图:通过化学史的延续让学生感知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科学研究的历程是辛苦的,但科研中追求真理的心情是快乐的。生活在继续,科研在继续,人类追求真理的心在继续……

三、结语

课例1以一滴清水、课例2以一段化学史为明线贯穿化学教学始终,将化学概念引出、形成、应用“友好”地穿插其中,呈现出绿油油的大自然生命气息。课例1从学生、化学家的角度对一滴清水认识,引发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联系、微粒与微粒之间的联系、微粒与化学符号的关系;再通过科学工作者对一滴清水的研究发现不同核素,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开展同位素及其他概念的教学,最后通过科学工作者对一滴清水的研究辨析概念、强化概念,让教学留有悬念。课例2将苏教版教材中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程加以延续,让历史继续说话,使学生感知宏观与微观联系,感知微粒与微粒的联系,感知微粒与化学符号的联系,感知微观时间的美妙与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林思学.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

历史大概念 篇6

室内设计是艺术、技术及各种要素的组合,其实现载体通过经济概念去实现,有经济上的意义。室内设计不同于绘画等艺术作品。纯艺术作品可以有自身独立的艺术成就,可以有一定的时间段不用面对其观众,具有时间上的延时性。室内设计作品则不然,室内设计营造环境带有即时性,其表现形式为服务,并带有实效性。进一步说,其具有商品等价交换的特性,与经济市场联系是紧密的。

现代室内设计置身于经济时代的大环境中,考虑经济概念将会更适应环境。在此环境中,如果设计师能经常跳出室内设计概念本身,从经济概念角度去看待物业和材料、业主和室内设计师之间关系,那么就不会钻入设计概念化的牛角尖,不致于变成好看不适用的视觉设计。一件好的室内设计作品不仅仅要寻求装饰上的美感,还要满足人的各方面的感觉,同时去解决这样那样因人不同而有的问题,而这种设计策化过程中暗含着经济概念。并且,室内设计者有没有看明连接它们的真正关系是经济概念,决定着室内设计作品的作为实用艺术的层次水平。设计师在筹划业主需求时,要避免因设计组合考虑不周全而使业主及有关联的人或组织浪费资源。

经济因素变化影响人们对装饰概念的不断变化,是对人们需求内涵的理解更深。在改革开放初期,绝大部份人对装饰理解同现在相比真是天壤之别。而这20多年正是我们的物质生活也有了相当的提高的阶段,装饰成了一个家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从被动认识到主动理解(要求设计),从对材料的表面认识到深一层次的认识(环保要求),从边装修边修改到设计先行(策划需求),这都与经济进步分不开的。

有经济概念,是对设计师的更高要求也是现实所需。狭义上是如何为客户省钱,广义上是如何针对市场相关事项变化如经济不同时期使设计流派、流行趋势、材料变化、业主的收支水平、业主自身环境变化等因素变化时如何组织室内设计。这些都从经济概念上给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上增加一定的思维载荷,在某种意义上讲,室内设计的概念本身有时是不能解决室内设计的自身问题,因为设计概念只是整个设计活动的一个部分,就现时市场经济而言整个室内设计是个大的要素整体(资源配置),只完成局部是很难代表整体。

一个好的室内设计更应该是设计师的“理财”水平高低的经济素质体现。处理资金流向,资金投入掌握在设计师手中,在某种意义就象财务公司为客户理财,如何使客户资金增值。而室内设计师是这种角色的另一类,这种使资金使增值方式已转换形式。同样要设计师合理的运用业主的每份钱去营造室内空间环境,再用室内设计语言表现业主的身份地位,文化素质,满足业主需求及理想环境愿望。避免纯物质材料的组合或材料概念超过设计要素组合概念,从而体现出更高的精神需求,提高业主本身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使业主有超值的回报。设计为设计,设计为工程,都将不适应现市场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室内设计的发展要求。离开经济概念的室内设计,生命力不但不强而且很难服务好业主,经济概念是当今室内设计作品生命力的重要元素。

历史概念教学方法探讨 篇7

1 当前历史与社会课堂中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会涉及很多的概念, 教师在每一节课上一般都要讲到一些概念。但就现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看, 一些教师对概念的教学重视不够, 方法也很单一, 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还有的教师重具体概念讲解, 轻理论概念的阐述。如“生产关系”、“封建制度”、“资产阶级革命”、“阶级”等理论概念, 往往忽略不讲。忽视对概念的整理与归纳, 不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对概念的训练、运用不足。讲清概念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概念, 尤其是学生在新情境下对概念的运用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体现。

2 概念教学方法

教师如何进行概念教学呢?主要是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 从史出发, 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形式和方法, 形成概念 (探究学习) , 概括地说, 有以下几个方法:

2.1 定义法

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有很多概念课本是没有明确定义的, 如果教师只是提及而没有做必要的说明, 学生对概念的含义就可能含糊不清。下定义, 最主要是要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此基础上用高度概括简洁准确的语言给概念下定义。给概念下定义时, 要注意一些原则: (1) 定义不能循环用语; (2) 概念的定义不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 (3) 定义应当用肯定形式; (4) 定义必须明确应当用简练的语言, 不应有含混的语词和包含比喻。

2.2 分析和综合

分析和综合是形成历史概念的基本方法。概念的形成, 离不开分析与综合。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综合研究, 就能找出其内在联系, 抓住其本质特征, 得出科学的概念。例如, “五四”运动, 就其整个内容来看极其复杂, 有民主与科学的内容, 妇女解放的内容, 反封建的内容, 反帝的内容,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等等。参加运动的成分也极其复杂, 有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有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有学生、工人、甚至还有工商业资本家。经过对五四运动的口号、运动的经过、参加的人物及各自的作用等要素的分析与综合概括, 就可看出“五四”运动最本质的特征, 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是使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五四”运动这一历史概念。

2.3 比较与对比

这也是确定概念的主要方法之一。比较是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那些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 从而确定其相同点与相异点, 然后对事物作初步的分类。对历史上的重要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各种典章制度等, 只要有可比性, 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具有某种联系, 都可以进行纵的或横的比较。如, 比较19世纪中后期, 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封建国家遭受殖民者入侵的状况及各自反应;《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异同、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原因和性质的异同等。运用比较和对比法应注意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 切忌简单类比或者为比较而比较。进行比较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2.3.1 拟定比较提纲, 包括比较的目的和对象;确定比较要点和比较要素;确定比较的次序。

2.3.2 按照提纲逐项进行对比。

2.3.3 从比较中得出结论。

2.3.4 实例论证。

特级教师唐少华老师认为, 历史与社会课的概念性知识学习应该:从史出发, 形成概念。在教学中阐释概念, 应该结合实例来说明, 通过探究学习来形成概念。实例论证的常用两种方法, 一是从问题引入, 先讲解事物, 再加以归纳, 揭示出其本质属性, 形成概念。例如, 要讲地形的含义, 先呈现出高山、丘陵、盆地等地形的模型, 让学生归纳出各类地形的特征, 最后概况定性。二是先阐述概念的本质属性, 再用举例来说明。例如要讲某个历史人物, 先将清他是什么性质的人物, 再介绍其平生事迹, 用事实来证明归纳其特性。

3 进行概念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要注意概念教学的动态性, 有计划, 有步骤的进行概念教学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作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具有动态性。特别是那些较为复杂的概念的形成更是如此, 例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不一样。为适应概念内涵的这种变化, 教师要注意及时导学点拨, 积累概念, 对学生某一阶段所学的概念进行输理, 建立历史概念体系, 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一些较为复杂的知识概念。

3.2 要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

很多概念都是互相联系的, 不能孤立的讲解单个概念, 必须使众多的概念条理化, 系统化。这里要注意: (1) 概念的种属关系, 即使学生弄明白各概念的层次和归属。如“农民战争”作为一大概念, 它包含中国的农民战争和世界的农民战争两个种概念。 (2) 同类概念的归类, 即将属于同一属性的概念进行适当的归类。例如“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样归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这一类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共同特征。

3.3 要注意对概念进行训练、运用

学生学习概念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知道或陈述概念的含义, 更是为了能运用概念解决新问题。训练要求学生能对某个概念的内容进行完整归纳, 能指出概念的本质特征或主要特征。概念的训练与运用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引导学生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评论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熟练掌握, 融会贯通, 并运用概念解决新问题。

摘要: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启发学生了解史实, 理解历史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一些教师对概念的教学重视不够, 方法也很单一, 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概念的教学, 首先在明确定义的前提下, 主要依靠教师的指导, 从史出发, 运用下定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对比、实例论证等方法, 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掌握概念, 最后达到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概念,内涵与外延,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于友西, 叶小兵, 李稚勇等.中学历史教学法[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209-214.

[2]杨心德, 蔡维静.社会学科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114-132.

[3]张静, 李晓风, 姚岚, 孙楠.历史学习方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韩国珍.浅析历史概念教学[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32:32-33.

历史概念的分类和理解方法 篇8

一、历史人物

解读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对于历史人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和理解:一是要弄清历史人物的阶级性,即他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二是要总结归纳历史人物一生的重大活动,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活动;三是要理解历史人物的主要思想,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思想;四是要和相关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分析;五是要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评价要客观、全面、公正。例如:孙中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孙中山一生的重大活动是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晚年和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创建黄埔军校,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的主要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这也是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将孙中山和同一时期的康有为、陈独秀、毛泽东等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在活动和思想上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加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

二、历史事件

对于历史事件,我们可以从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条件)、事件的经过(内容)、事件的特点、事件的意义(影响、作用)、事件的教训(启示)、对事件的评价等方面去把握和理解。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同时,要注意历史事件本身的内涵、外延以及与同类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从中产生感悟。例如:在学习新航路的开辟时,除了做常规性的分析外,还要和中国明朝时期郑和的远洋航行进行比较,从而使思路更加开阔。

三、政党、组织、团体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有一些重要的政党、组织、团体,是历史学科要求掌握的重要内容。学习政党、组织、团体时,我们需要掌握其成立的时间、主要领导人、性质(即代表的阶级利益)、纲领(路线、奋斗目标)、主要活动,特别要把握其主要功能。例如: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成立,主要领导人是孙中山等,是全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三民主义是其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其奋斗目标,其主要活动是领导了辛亥革命,其功能是组织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发动武装斗争,推翻清王朝。

四、路线、纲领、政策、口号

这部分内容一般比较抽象,较难记忆和理解。学习时要注意其制定者或提出者的阶级属性、提出的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并结合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分析其含义,弄清其意义、影响和局限性。要准确记忆路线、纲领、政策、口号,就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划分层次、分条记忆。例如: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纲领,即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从纲领的制定者和纲领的内容看,它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纲领制定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洋军阀统治十分腐败,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剧,革命的对象必然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纲领的内容、意义以及它的局限性。纲领的三部分内容层次分明、依次递进,如果分条记忆,更能提高记忆效果。

五、科技、文化成果

科技、文化成果是历史学科的重点学习内容。对这部分内容,采用列表法、列举法、归纳法掌握,效果较好。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科技、文化成果:时代、作者(发明者)、作品(成就或思想主张)、地位(影响)。例如,我们可用列表法归纳我国古代的主要医学成就。

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 篇9

打开学院推荐阅读书目的文件,眼球立刻被《中国大历史》所吸引,并开始百科以了解此书。得知作者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与角度,将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高度的浓缩,以“大历史”的方式归纳总结,构成了一个简明扼要前后连贯的历史纲领。这本书以高超的技术分析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并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更是深刻的分析了中国如何从一个闭关自守数世纪的国家蜕变而为一个现代国家,影响到10多亿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其情形是不容许用寻常尺度衡量。这本书不是《资治通鉴》,不是《史记》,而是融入作者站在时代之外对历史的一种叩问。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用一种全新的姿态去了解历史。

作者以一颗高远宽广的心,容纳下了中国整个历史潮流的汹涌澎湃,以一种尽善尽美的方式对整个历史作出了深入的研究与全面的评价。但对我而言,作者的立脚点过高让我难以企及,所以很难顺心如意的驾驭对整本书的理解,即便理解了也很难用文字加以鞭辟入里的描述与分析。也许是因为看完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原因,对明朝的历史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比较了解,所以对本文中第十四章——明朝:一个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的感触颇深,并因此决定从明朝作为一个切入点,谈谈自己对明朝皇帝本身和明朝经济的一些思考。

对于明朝诸多皇帝本身,我有一种特别崇拜与钦佩的情怀,特别是朱元璋、朱棣。历代创业主中,只有朱元璋的出身最为微贱,父母兄长离世,无资财购置棺椁,在四海奔波中居庙宇之内做徒弟,任杂役,后做行脚僧四处乞讨为生,谁也不会料到他会成为一代君主。元末,民怨四起,胸怀大志的草莽之辈纷纷崭露头角,他也充分运用自己的才智和亡命的战斗,终将其他人所掌握的地盘占据。将朱元璋的一生放在当代,仍是一笔较大的精神财富。放下自己心中的自尊心,无所畏惧的拼搏,不惧辛劳的奋斗,抓住迎面而来的时机,利用胸中的智慧,那么终将会促使我们的未来有一个更好的结果。而当代之中马云、陈欧他们便是新时代朱元璋所拥有的品质的体现。而对于另外一个皇帝——朱棣,对其的钦佩之情主要是其不断向外进攻、拓张疆土和派遣使者留洋海外两方面,尽管这为他们的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对拓展疆土,主动侵犯的赞同是因为我相信“最好的进攻就是防守”,他选择的是一种最优的方式维护着国家疆土,维护着人民的安全,尽管这和当下“和平外交”相悖,但也不失为当时社会情形下的一种最优方式。其实向外扩展是一种追求与探索,是不肯满足当下的重要表现。另外一方面,派遣使者屡次下南洋,打开中国海上之路,主动性的走向世界,与外面的世界相连通,不过很遗憾多次的远航也未能够真正的打开中国的国门,未能以一种接纳的态度面对外民族。但仍为朱棣这种远见深深折服,很遗憾他也未能摆脱时代的束缚,改变世界,但至少已经让时代有了这样的趋势。对于这两位明朝重量级的人物,一方面钦佩他们的无所畏惧,勇敢拼搏的精神;另一方面,其胸怀大志与远见卓识也确实让人惊叹。

除了对这些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人物的佩服,我也对整个明朝政治经济的总体体制和税收有些自己的思考。朱元璋时代,实施小自耕农,一切财物如交通工具及食宿等都靠全向村民征取,高度的集权将全部组织结构简化,利用行政上的管制而进行实施。而这无疑就是向外宣布“中国为世界上最大的农村集团,它大可以不需要商业而得意称心,政府本身既不对服务性质之组织与事业感到兴趣,也无意于使国民经济多元化,至于整备司法和立法的组织足以使经济多元化成为可能,更不在它企划之内了”。作为人类社会而言,无论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力是否有剩余的时候,社会都会趋向于多元化的扩展,以满足群众生活的需要。而农村的经济,以一种强硬的方式阻止这种社会潮流的向外扩展,无疑是和时代相悖,终究行不通的。不过责任也不全在朱元璋身上,毕竟他出身农民,故而相信农村经济。时代总会改变与其相背离的元素,朱棣重造运河,派使留洋,促进社会多元发展,但朱棣的突破也终究只是撕破了一个农村经济的一个缺口,但始终还是依靠着农村经济,并未能完全改变整个经济体制,未能看到现代经济的蓬勃力量。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多元化会促使整个社会趋于一种不平衡,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而农村经济虽然步伐缓慢,却能够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收入显现出一种外在的平衡。在权衡差距与平衡上,明朝选择了后者,而社会潮流终将呈现出前者的状态。因为就整个国家或者社会而言,相对于农村经济,多元化条件下的生产力水平将会高出很多倍,人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辛劳来致富。而在税收方面,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明确的征收制度,但是存在极大的不科学性。税收制度中含有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计税依据、减免税和违章处理等要素,但是因为是一种落后的小农经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诸多实物无法以货币的形式进行量化;同时,因为体系的过于简陋,难以全方位的实现监管,纳税环节、期限、依据等都是模棱两可,很难做到对所有群众实行公平征税;此外,高度的集权体制,导致人高于权,导致诸多的行为并不能够完全根据制度而进行,总言之,在税收方面明朝政府是弄得一团糟糕。不过归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的情况也是尽可以理解的。对于当代社会,明朝的现象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无论是在体制和税收方面,国家都应该以一种接纳的情怀顺应潮流,以完善公正的制度约束社会行为,让社会有规律的运行。

退出对历史的讨论,回到自己本身。一直比较喜欢看现实主义小说,但这次迫于学院要求,看了这样的一本概括性的史书,让我对这类书有了较强的阅览欲望。在这类书中,不时的让人对这些过去的伟大人物产生崇敬之情,激励人不断反省自身不足,不断的促使人去改变,去适应;另外,这类书从一种全新的高度和宽度去看待一些事物,让我们的视野变得开阔,并让我们不断的跳出自己思维圈,不断扩大我们思维的广度。挺感谢学院安排这样的作业,用一种“强制性”的方式,让我们去接触更多我们不情愿的东西,让我们在一次次的不情愿中发现乐趣,直至爱上这些新鲜事物。

班级:经济二班

学好:12318036 姓名:杜

上一篇:金钱作文下一篇:淘宝好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