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

2024-08-15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共8篇)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 篇1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所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您的就业考虑因素

A.人际关系

B.经济收入

C.个人发展空间

D.个人兴趣爱好

E.现在职业的热门程度

F.该职业的发展前景

G.职业的稳定性

H.家庭影响

I.当前金融危机

J.工作挑战性

K.专业对口(您的专业是)

4.您认为影响您就业的主要问题是

A.竞争太激烈

B.缺乏经验

C.专业知识不扎实

C.缺乏有用证书(例:英语等级考试证书)

D.社会交际能力不足

E.就业期望与岗位现实差距过大

F.就业信息量少

G.缺乏面试技巧

H.缺乏关系网

I.其它(请注明)

5.您认为解决就业问题最关键的是

A.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

B.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C.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

D.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6.您对自己就业前景的态度是

A.乐观

B.还行

C.迷茫

D.悲观

E.无所谓

7.您的主要就业目的A.生活保障

B.为国家或地方的发展

C.人际交往 社会需求

D.实现个人价值

8.您是否了解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A.很了解

B.基本了解

C.说不清

D.不了解 9.您的就业倾向于

A.听从家庭/ 他人安排

B.根据个人兴趣爱好

C.只要收入稳定

10.您是否有明确的就业取向

A非常明确

B.心里有底

C.不明确但思考过

D.没有想过

11.您比较倾向的工作岗位是

A 研发

B销售

C售后服务

D不晓得

12.您找工作的主要途径是

A.通过熟人联系

B.通过学校提供的信息和推荐

C.现场招聘会和人才市场

D.招聘网络

E.其他 13.您选择就业地点的主要原因是

A.有较大发展机会

B.可以为社会做贡献

C.生活条件好

D.其它(请注明)

14.您是否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目标

A.有

B.没有

15.对目前自己的就业形势的态度

A.非常好

B.不好

C.一般

D好

16.您对国家或地方就大学生就业所出台的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

A.主动查找过相关信息

B.不清楚

C.其它

17.国家实施的开发西部和基层任职等计划,您对此的态度是

A.赞成,非常愿意去

B.赞成,可以考虑 C.赞成,但不愿意去

D.不赞成,也不愿意去

18.您毕业后的打算

A.直接就业

B.自主创业

C.继续深造

19.您在就职以后,是否会继续学习提高

A.是

B不是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 篇2

瑞典作为高福利国家, 以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而闻名, 同时瑞典通过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1】将失业率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根据瑞典统计部门 (Statistics Sweden) 的最新数据, 【2】2013年第三季度瑞典的整体失业率为7.4%。瑞典不仅关注整个社会的就业情况, 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根据瑞典高等教育机构的统计数据, 瑞典大学生2007-2012年的平均就业率为95.2%。【3】瑞典之所以能够保持较高的大学生就业率, 除了与其发达的经济以及所实施的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有关之外, 瑞典政府、企业以及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严峻,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最新数据, 【4】201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达到727万人, 其总的毕业学生比创纪录的2013年还多28万, 这使得过去几年已经十分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另外,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就业蓝皮书: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5】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仅为91.4%。如果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 除了将对其个人以及家庭产生很大影响, 还会造成我国人才和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因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焦点。

目前我国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学扩招;【6】计划体制中的弊端还没有完全消除、改革还不够完善;【7】供求结构矛盾突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不合理;【8】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9】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比存在就业能力缺口等。【10】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途径包括:推动教育改革, 并在在改革中不断推动大学教育规模的增长;【11】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12】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等。【13】

目前为止, 大部分研究的视野都局限在国内, 本文将视野转变到瑞典大学生就业上, 通过调查研究瑞典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相关情况, 提炼出瑞典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经验, 这对于更好地开展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就业相关理论

本文将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以及保留薪水理论分析瑞典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下面简单阐述这两个理论。

(一) 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需求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Abraham Maslow) 于1943年在《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论文中所提出。【14】该理论把需求按照层次不同划分为五种, 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依次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层次较低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 高一层次的需求才会被激发。由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不同, 其需求也具有差异性, 利用马斯洛需求理论, 将为研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二) 保留薪水理论

保留薪水理论是对工作搜寻理论的一种改进, 该理论认为求职者从开始搜寻职位时就对薪水有一个下限, 在搜寻工作时, 如果雇主所能提供的薪水大于这个下限, 求职者就会接受这份工作, 成为就业者, 否则就拒绝, 这个薪水下限被称为是保留薪水。求职者的保留薪水越高, 其获得职位的概率越低。保留薪水理论可以为分析因薪水期望过高而导致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提供理论支撑, 从而为解决此种类型的失业提出解决对策。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一)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瑞典四所大学的2014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四所大学分别为卡罗琳学院 (Karolinska Institute, KI) , 乌普萨拉大学 (Uppsala University, UU) , 皇家理工学院 (Kungliga Tekniskah·gskolan, KTH) 以及林雪平大学 (Link·ping University, Li U) 。此次调查中, 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一共280名, 毕业生其所学专业涵盖教育、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卫生信息学、公共卫生、化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能源、法律等近25个不同专业, 除了瑞典本国的毕业生之外, 还有来自中国、印度、西班牙、德国、爱尔兰、希腊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的国际学生。四所大学各具特色, 其毕业生具有典型性,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可以真实反映瑞典大学生的整体就业观念。

(二)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就业情况、专业与就业、实习与就业、就业意向、就业指导以及就业保障。以上六个部分的内容包括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方方面面, 可以系统而全面的展现瑞典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三) 问卷发放与回收

调查问卷的发放方式为现场发放。2014年6月, 趁瑞典大学生毕业季之时, 走访了以上四所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 在就业指导中心的帮助下, 从2014届毕业生中随机抽取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问卷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280份, 其中卡罗琳学院发放80份, 乌普萨拉大学40份, 皇家理工学院100份, 林雪平大学60份, 各所大学回收的有效问卷分别为76、36、96以及54份, 一共回收有效问卷262份, 有效回收率94%。

四、调查数据分析

(一) 就业情况

根据调查显示, 截止到2014年6月底, 瑞典2014届毕业生的首次就业落实率 (就业、高校录取以及创业) 为63%, 离历年平均就业率95.2%还差很多, 说明6月毕业以后, 依旧会有很多学生在求职, 这其中以国际学生居多, 因为国际学生在瑞典求职会遇到一些特别的障碍, 比如瑞典语不熟练以及社会关系网相对狭窄等。

另外, 对瑞典学生认为找工作的难易程度以及对找到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 58%的毕业生认为在瑞典找工作很难或者难, 而只有19%的毕业生认为在瑞典找工作很容易或者容易, 从这个比例说明, 瑞典虽然作为一个高福利以及高就业率的国家, 但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 找到一份工作比较困难。调查显示, 虽然找工作的过程中充满艰辛与困难, 但是对于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 其中86%的学生都对自己找到的工作感到满意, 而我国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为58%, 【15】瑞典企业可以给员工提供较高的薪水、优厚的福利、宽松的工作环境以及平等的机会, 这是就业满意度高的原因。

(二) 专业与就业

根据调查显示, 53%的学生在选择专业之前考虑过所选专业未来的就业情况以及是否符合自己;97%的学生认为自己接受的专业教育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用;另外, 有86%的学生将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就业, 其余14%的学生不愿意在所学专业领域就业的主要原因有, 所学专业领域工作机会少、所学专业领域不是其追求的领域等。由于瑞典高中生在选择专业时, 老师会对他们进行选择专业方面的辅导, 所以瑞典的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之前就已经考虑过该专业未来的就业情况以及是否适合自己, 从而有86%的学生愿意继续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就业, 也可以说明瑞典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忠诚度很高。相比于我国, 只有50%左右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感到满意, 【16】并且很多大学生为了更快地就业, 不惜在专业领域外就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三) 实习与就业

根据调查显示, 参与调查的262名毕业生中, 有63%的学生参加过实习, 这其中30%的同学参加的是有薪实习, 另外33%是无薪实习, 瑞典学生参加实习的比例较高, 即使是没有薪水, 也愿意前往企业锻炼自己、提高就业能力以及扩展职场人脉。参加实习的学生当中, 有30%的学生因为实习而直接获得了工作, 说明实习经历对毕业生就业有很大帮助。我国大学毕业生实习率为73%, 【17】比瑞典大学毕业生的实习率高, 说明我国高校在鼓励学生参加实习方面做得很好, 因为实习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让他们更加容易地找到工作, 因而我国应该继续鼓励更多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实习。

(四) 就业意向

就业意向作为一种具有就业目的和愿望的心理活动, 制约着人们的就业方式和就业结果, 对瑞典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 具体包括求职过程中看重的因素和期望年薪。

根据调查显示, 瑞典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很关心工作本身是否有挑战性以及是否有趣, 有66%的学生认为这个因素很重要, 在所有的因素中排在首位。薪水作为工作的回报以及个人工作价值的一种体现, 有34%的学生在选择一份工作时会考虑薪水。其余因素依次为工作地点、是否在所学专业领域就业、全球工作机会、企业声誉以及灵活工作时间等。升职作为一种未来职业发展前景的体现, 只有9%的瑞典学生会在求职过程中考虑这个因素。总体而言, 瑞典学生在求职过程中, 最关注工作本身, 比如工作是否有挑战性以及是否有趣, 而对薪水不是很看重。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可以分析其原因, 瑞典的薪水普遍都很高, 同时高工资人群将被征收相当高的赋税 (31.55%的地方所得税, 年收入超过383000瑞典克朗, 将被另外征收20%的国家所得税) , 【18】这样税后所得差距不大, 并且有很好的福利保障体系, 公民人人平等。薪水以及福利保障可以视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安全需求 (财产所有性、保障) , 安全需求很容易被满足, 从而更高一层次的需求被激发, 因而瑞典大学生更加关注工作本身, 可以视作为尊重需求 (通过自己实力胜任工作, 从而得到尊重) 。而我国大部分大学生会把薪水、升职作为求职过程中最看重的因素, 【19】普遍而言, 我国薪水比较低、福利保障体系不完善, 其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安全需求不能很好地被满足, 因而大部分大学生的需求层次都停留在安全需求层面。

薪水取决于几个因素, 如年龄、职业和教育程度等, 根据瑞典统计部门 (Statistics Sweden) 的最新数据显示, 【20】2013年年龄在18岁至29岁的在职员工其平均年薪为42223美元。根据调查显示, 有55%的毕业生所期望的年薪在平均年薪以下 (17%毕业生期望年薪在30000美元以下, 38%毕业生期望年薪在30001美元至40000美元之间) ;22%的毕业生期望年薪和平均年薪相近;23%的毕业生期望年薪高于平均年薪。总体而言, 瑞典大学生的薪水期望值低于同年龄段的平均水平, 根据保留工资理论, 他们找到工作的概率更大。我国大学生的薪水期望值普遍偏高, 【21】因而我国大学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更小, 会造成一部分学生自愿性失业。我国学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降低薪水期望值, 先尽快就业后择业。

(五) 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是连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桥梁, 对瑞典2014届毕业生接受就业指导情况进行了调查, 具体包括接受指导服务的次数、形式、类型和满意度。

根据调查显示, 15%的学生从来没有接受过学校的额外就业指导服务, 75%的学生接受额外就业指导服务的次数在3次以下, 只有10%的学生接受额外就业指导服务的次数在3次以上。学生接受就业指导服务的形式除了辅修就业指导课程之外, 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预约就业中心的职业辅导顾问进行面对面咨询辅导;或者通过小型讲座以及讨论会的形式, 小型讲座以及讨论会通常都会邀请某一领域的校友解读某一行业以及提出职业规划建议等;或者是邀请刚就业的学生分享求职技巧以及提出求职建议等;另外还有职业导师辅导计划, 参与到职业导师辅导计划中的学生将会被分配一个具有两年工作经验以上专业学科对口的在职校友, 期间学生和职业导师会经常碰面, 对学生在求职就业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以及提出建议和规划等。根据调查显示, 学生接受的就业指导服务类型包括招聘会信息、简历制作、面试交流技巧、职位搜索策略、职位信息、心理辅导、职业规划、职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等。接受过就业指导服务的学生中, 有74%对接受的就业指导服务都感到满意。总体而言, 瑞典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种类丰富形式多样, 且学生接受就业指导服务较为普遍且满意度较高, 而我国就业指导存在工作模式单一、内容简单、开展时间较晚以及效果评价低等不足之处。【22】

(六) 就业保障

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可以在维护权益、促进就业以及保障就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瑞典2014届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是否受到歧视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参与调查的262人中, 有8人以及2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分别遇到过国籍歧视以及性别歧视, 占总人数的4%左右。总体而言, 瑞典的求职环境较为公平公正,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很少遇到歧视, 这得益于瑞典较为完善的促进就业平等的法律体系, 2009年1月1日新的《歧视法》生效, 【23】此外, 伴随着这部法律的生效, 一个新的政府机构, 平等监察 (Equality Ombudsman) 部门也成立了, 【24】该新部门的职责有宣传反歧视, 提高民众反歧视的意识, 受理劳动者有关就业歧视的控告以及申诉, 并具有调查、处罚的权利。平等监察部门的成立更显示出瑞典在反歧视方面的决心, 该部门将致力于各种歧视的消除, 从而营造平等的就业环境。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诸多歧视现象, 比如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身体健康歧视以及户籍地域歧视等, 根据已有调查显示, 有80%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业领域存在比较严重的歧视, 并且有48%的毕业生曾经遭受过就业歧视。【25】

五、思考与启示

通过此次调查, 对瑞典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相关情况有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同时通过对比我国大学生就业观念相关情况, 可以提炼出瑞典政府、企业、高校以及学生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以及学生四个视角, 可以给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一些重要启示。

(一) 基于政府视角

1. 制定就业平等相关法律法规, 成立平等就业监察部门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诸多歧视现象, 比如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身体健康歧视以及户籍地域歧视等。其原因除了平等观念缺乏、社会偏见以及相应福利补偿措施不足之外, 还有一个原因是反歧视法律法规缺失以及执行力度欠缺。虽然在就业歧视方面, 我国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 以及批准了一些国际公约, 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执行力度不够。所以我国应尽快制定一部《反就业歧视法》, 以保障求职者就业平等合法权益, 并且成立相应的平等就业监察部门, 受理求职者的歧视申诉,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使法律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从而为求职者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 保护求职者尤其是大学生就业。

2. 提高工资和福利, 缩小税后工资差距

瑞典就业率高并且毕业生对找到工作的满意度也很高, 究其原因是瑞典普通职员的薪水不低, 同时对高收入者征收相当高的赋税, 高收入者税后所得和普通职员相差不大, 财富较为平均分配, 且瑞典是高福利国家, 每个公民都有很优厚的福利。而我国很多大学生失业的原因之一不是工作岗位不够, 而是目前我国平均薪水较低, 同时福利不完善, 因而很多大学生一直在挑选薪水高以及福利优厚的工作单位。可以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 从整体上提高员工薪水和福利待遇, 增加高收入人群的赋税, 从而促使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就业。

(二) 基于企业视角

1. 强化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责任意识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 企业也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应该强化自身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责任意识, 积极配合政府各种政策的实施, 加强与社会机构以及高校的合作, 从而与政府、社会机构以及高校一道, 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 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岗位, 公平招聘

企业应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从高校选拔更多的实习生, 给每个实习生提供周期灵活的实习机会, 让他们深入到企业, 去了解市场需求、企业运作方式、企业文化、工作氛围以及用人标准等, 通过实习工作的展开,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意识以及责任感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另外,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 应该看重聘者的综合能力, 拒绝歧视, 给每个应聘者公平竞争的机会。

(三) 基于高校视角

1. 建设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体系, 提高就业指导的满意度

就业指导是连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十分重要的桥梁,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高校应该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建设, 在就业指导种类方面, 不再局限于就业形势的介绍、求职技巧的培训、就业信息的提供以及就业政策的解读等, 而应该在心理素质、就业观念、职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丰富就业指导种类;在就业指导形式方面, 不再受限于职业指导课、讲座以及经验交流会等, 而应该在职业社交以及职业导师辅导等方面扩展就业指导形式;并且注重就业指导服务的质量, 提高就业指导的满意度。这样,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会得到提高, 大学生才能真正从就业指导中受益。

2. 专业设置瞄准未来人才市场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高校在专业设置时, 相应课程注重学科本身、偏重理论、忽视实践, 并且相对陈旧, 从而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 所以高校在设置专业时, 应当瞄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未来人才市场发展需求。另外, 不要限制学生选课自由, 比如瑞典高校在供学生选课方面比较灵活, 只要学生具备相关基础知识, 可以选择任何院系的课程, 我国高校在课程选择方面应该给学生更加灵活、广泛的选择空间, 学生可以选任何自己感兴趣以及对日后发展所需的课程, 而不是仅限于选择主修专业范围内的课程, 这样才不会限制学生对一些领域的探索, 学生也能真正学到认为实用的知识。

(四) 基于学生视角

1. 基于就业发展前景以及个人兴趣, 慎重选择专业

由于所选专业会对毕业生以后所找工作类型以及所从事的行业产生影响, 毕业生一般都会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就业, 所学专业领域未来的就业发展前景好, 毕业生才能顺利地找到合适工作, 所以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关注所选专业未来的就业发展前景。另外, 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还应该基于个人兴趣, 只有选择了一个感兴趣并且适合自己的专业, 这样才能激发个人潜力, 投入更多的学习热情, 去扎实自己的专业基础、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以及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 待到毕业求职阶段, 自然会受到公司的青睐, 从而顺利就业。

2. 深入参加实习, 提升就业能力

大学生作为初次就业人群, 其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而参加实习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 在处理好学业的同时, 可以利用暑期, 基于自己的专业、兴趣以及未来的职业目标, 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实习工作, 并且用心深入投入到实习工作中, 在实习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锻炼自己, 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毕业生以后更加容易就业, 从而促使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摘要:为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将研究视野转变到瑞典大学生就业上, 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以及保留薪水理论, 通过对瑞典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进行调查分析, 同时对比我国大学生就业观念, 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以及学生四个视角, 对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提出一些重要启示。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 篇3

为了掌握高职高专电子信息工程类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的就业心态,指出当前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差距,笔者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毕业生积极注定参加多种形式就业,从而提高就业率。

一、调查问卷的确立及调查结果分析

该调查在河南省某高职院校进行,对该校2008届毕业生和2009届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共发就业调查表408份,回收395份。该调查采取书面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设置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并兼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针对学生就业的期望、选择、社会适应性、就业技巧、态度、所需信息等方面,共设20个选择题和4个开放性问题。通过对收回的调查表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总结出以下四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学生的就业信息来源渠道窄,对学校的依赖性强

数据显示,2008届173名学生中的110人需要推荐就业,占64%,只有25人自主择业,占14%。2009届222名毕业生中有135人需推荐就业,占63%,只有41人自主择业,占18%。另外,2008届110名需推荐就业的毕业生中要求通过中介的有78人,占71%。2009届135名需推荐就业的毕业生中,要求通过中介的有95人,占70%。这反映出学生的就业自主能力较差,择业依赖性强。同时,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聘、面试、技巧在求职过程中最重要。另外,很多学生缺少社会活动能力。可见,学生对自身认识较不理性。

2.就业难问题突出,就业指导需求越来越强

调查显示,学生在选择“薪水”标准上较以往切合实际,不再一味追求高薪待遇。究其原因,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民办院校的发展,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造成人才供给相对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从而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买方市场。一方面,用人单位提高了招收门槛;另一方面,一部分毕业生降格以求。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有部分毕业生(3%)甚至要求“零工资就业”。

3.毕业生自身角色错位,期望值过高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非常愿意从事技术含量高的研究性工作,或国家公务员,以及教育行业,而对一些民营、个体小企业几乎无人问津。他们更多地将自身定位为高级知识分子,而非普通劳动者,根本意识不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或中小企业就职,而是想方设法往国家机关、科研单位里“钻”。结果,很多学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能去的单位不愿去。

4.希望毕业后专升本的学生仍占有大量比例

数据统计发现,2008届已毕业的学生中专升本的学生占22%,2009届即将毕业的学生中有21%的学生明确表示要参加专升本考试。参加专升本的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太难,先上学再说”,反映出当前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大,专升本也是无奈的选择。

二、提高就业率的对策研究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毕业生就业观上的种种问题与现象,值得职业教育者去研究,并采取一定的对策,才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1.领导重视,指导得力,定位准确,为提高就业率提供保障

学校是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的,是为学生谋求生存和发展服务的。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学校应该在机构、人员、经费、场地、政策、制度等方面为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2.优质的就业服务,为提高就业率搭建良好平台

学校应以人为本,提出学生就业至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推行“人性化”管理,加强“四家”建设(创造“家的环境”、营造“家的温馨”、培养“家的情感”、提供“家的服务”),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就业环境。

3.突出技能教育和资证教育,奠定高就业率的重要基础

学校应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尽可能由“双师型”教师实施专业技能教学。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以能力为本,提高基本技能的课时比例;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学校应适应就业准入制度,切实推行双证制度,注重职业资格考核,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实施对证施教的方案,毕业生至少90%以上都能取得双证,甚至能拿到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这样,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大力发展订单教育,开辟高就业率的有效渠道

学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两广一多”(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广建就业基地、多办订单教育)的就业工作思想。通过多种措施建立订单教育关系,充分利用多种联系,多种力量构建校企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用人单位更多地吸纳学生就业。

第一,采取企业订单形式,一个企业一个订单,按用人单位要求定向招生定向培养。从招生开始签单,按用人单位要求从在校生中提前挑选,提前“签约”,甚至提前到定向申报专业计划。

第二,采取区域订单形式,同一个就业区域按专业大类开设订单班,如深圳东莞地区计算机应用班、苏州昆山地区电子技术班。

从合作育人角度讲,有深层次的合作,有多方面的合作,包括共设就业岗位、确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协同安排教师学生实习、共同编写教材、提供师资和设备、以企业名称冠名、设立奖学金、提供助学金等。

5.学院专业设置要紧贴市场、紧贴国内外需求

高职教育要有生命力,要依靠企业,办出特色。开设的专业要紧贴社会需求,紧贴国内外需求,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并直接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学生一毕业即能基本顶岗工作。

6.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创业拉动就业

大学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20世纪后期国际上提出:“创业教育是未来的劳动者应该掌握的第三张教育通行证”,“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只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等口号。这些主张在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领域正掀起一场以创业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引导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就是要使我国的大学跟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成为国家和地区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同时,大学要扶持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要为我国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提供支持和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将校园商铺、报亭等设施建成学生创业的“练兵场”。

7.鼓励学生走向基层、走向农村、走向西部

高职院校应拓宽渠道,扩大毕业生就业的领域。随着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而言,走向基层,走向一线,走向西部,应该是必需的。鼓励学生走向基层、走向农村、走向西部,很多毕业生已经加入到了服务西北的大军中。毕业生的选择可以多样化,有的学生自主创业,有的学生考入上级院校,而大部分学生在专业内实现零距离优质就业。

8.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

首先,要提高对就业指导的认识。就业指导不仅应包括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还应包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供就业面试技巧、简历制作技巧,提供相关就业技能培训等。因而,它不应只是毕业前的事,应从入学抓起。其次,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要有针对性。通过就业工作的总结,及时发现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再次,丰富就业指导的形式。在就业指导中,要加强案例分析,通过就业成功和失败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情景模拟和参考。最后,学校要从人员、时间和经费三个方面提供保障,以达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效果。

大学生就业观调查问卷 篇4

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本次调查,我们将采取匿名形式,绝不泄露个人信息,谢谢您的配合!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所在的年级:A.大一B.大二 C.大三

3.您对现在就业形势的看法:A.严峻 B.正常 C.乐观 D.不清楚

4.您认为在就业过程中,企业最看重什么:A.在校成绩,奖学金等荣誉 B.专业技能,技能证书 C.社交能力,应变能力 D.实习经验与其他工作经验

5.您对就业地区的选择是:A.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B.内陆地区 C.西部开发区 D.返回家乡

6.您选择该地区的原因是:A.较好的发展机会 B.生活条件好 C.创业环境 D.回报家乡 E.家人安排

7.您欲选择什么养的单位就业:(可多选,不超过三项)

A国有企业B民营企业C外资企业D合资企业E政府部门F自主创业G其他

8您对行业的选择主要基于什么原因:(可多选,不超过三项)

A有发展前途的行业 B从事的工作有面子 C收入较高 D与专业对口,学有所用E能学到不少企业文化,增长社会阅历 F有利于今后的创业G工作稳定、福利好H其他

9.您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B就业期望值过高C供求不匹配D其他

10.您对解决就业问题有哪些建议: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表 篇5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扩大。近些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新的形势。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以便为广大同学在求职时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我们特别组织了这次调查,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支持与合作,本问卷不对外公开,请如实填写。

第1题: 你是大几的学生?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第2题为什么上大学?你认为哪种说法最适合你自己呢?

⊙为了取得文凭,大学文凭更多是一块敲门砖,文凭关系到能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上大学是为了掌握一技之长好就业

⊙上大学是完善自我,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提高个人修养 ⊙其他,上大学是迫于各种压力

第3题: 面对就业单位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公司的规模,发展前景,工作稳定性,区域因素

⊙公司的薪酬,福利

⊙就业单位能否使自身价值得到体现(个人发展空间)

⊙公司的行业,是否与我的专业对口

第4题: 若毕业后暂时没有很合适的工作,你会:

⊙考研深造,或者出国留学

⊙就业形势严峻,先就业再择业

⊙自主创业

⊙坚持理想,直到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为止

第5题: 若在大中城市找不到工作,是什么愿意驱使你到基层或者偏远的地区工作呢?

⊙因为基层或者偏远的地区更需要大量有理想有才华的人去建设

⊙我是迫于在大中城市找不到工作的无奈而去的⊙基层或者偏远的地区条件恶劣,但是提高大学生的待遇我还是乐意去那工作的 ⊙非大中城市不去

第6题: 你大学期间是否进行职业规划呢?

⊙没有规划,过一天算一天,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规划,但没有相关行动

⊙有规划,看相关书籍,或到招聘市场了解信息朝着这个方面努力

⊙有规划,并到相关单位实习

第7题: 你有怎样的就业心理准备呢?

⊙很焦虑茫然,觉得自己在就业上没有优势,无奈中

⊙没有特别准备,“车到山前必有路”顺其自然

⊙自主创业的想法,并进行了相应的准备,争取自己主导自己的命运 ⊙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争取拿若干证书,或参加各种职业培训

⊙家里已经为自己打点好或回家帮助家庭生意

第8题: 择业的时候你会存在哪些心态?

⊙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进入某些企业,怕高不成⊙个人期望较高,低不就

⊙上大学成本高,家里的压力大,必须要找一份好工作

⊙我是大学生,存在优越感,认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要比其他普通民众高

第9题: 面对就业你觉得自己最欠缺的素质是?

⊙学历不够好,知识面狭隘,竞争力不强

⊙缺乏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缺乏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沟通组织能力

⊙缺乏相关工作经验面试经验等

⊙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或者技能

第10题: 你在找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招聘岗位过少,毕业生过多

⊙用人单位条件要求过高,过分关注文凭,学校名气等

⊙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

⊙用人单位过分注重工作经验

第11题: 你如何看待近年大学招生人数直线上升的现象?

⊙必须的,中国是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

⊙不好,给大学生带来就业的一定困难压力

⊙大学招生是受市场影响,有急功近利的弊端

⊙专业设置方面有一定的盲目性,与社会所需人才有脱节现象,不能迎合市场的需求

第12题:进年来,我省鼓励大学生就业,为其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你认为呢? ⊙毕业后就全心创业,或者边就业边创业

⊙不考虑创业,就业才是正轨

⊙有创业意向,但刚出来没有经验,先积累经验再说

⊙政府提供的小额贷款根本无法启动自主创业这个项目

第13题: 你觉得学校最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校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学校多开特色专业,培养紧缺人才

第14题: 你觉得政府最应该给予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哪方面的支持? ⊙为解决自筹资金不足的问题,应提高贷款的额度

⊙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 ⊙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在校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表李娟 篇6

亲爱的同学:你好!

当你打开这份问卷时,首先请接受我们最诚挚的问候。我们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 课题组的成员。为了了解当前民工荒背景下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也为了给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决策提供一个实际准确的参考,特做此调查。这次调查研究的可靠性取决于你在回答问题时能写出你的真实想法。对于你个人填写的内容我们会保密,请你放心。希望你能如实填写。谢谢你的合作!

你的个人基本信息:

出生年份:1990年级2专业语文教育户口是在农村还是城镇: 城镇

性别:女籍贯:浙江省海宁县市

以下题目请你按照括号内的提示选择与你当前实际情况最相符的选项。

1.你选择职业的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可以选择2项)(AE)

A、薪水福利B、兴趣爱好C、单位知名度、类型和规模D、单位领导的个人魅力E、个人的发展前途F、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G、单位发展前景H、工作地区

I、是否能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J、职业是否受他人尊重K、其他(请注明)

2.你认为找份好工作最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可以选择2项)(CE)

A、高学历B、掌握新技术C、工作经验D、丰富的人脉

E、好的机会F、其他(请注明)

3.你毕业以后准备怎么找工作?(单选)(D)

A、通过家庭成员托熟人B、通过学校、他人提供信息和推荐C、通过人才招聘会和人才市场

D、通过人才招聘网络E、自己参加用人单位(政府部门)组织的统一招考

F、其他(请注明)

4.你认为什么是选择工作的重要条件?(可多选)(DFHIJ)

A、只要工资高,多累多苦没关系B、心情好,同事关系融洽C、离家近

D、现在虽然各方面都一般,但是将来有发展,可以学东西E、亲属朋友给我选的,无法拒绝 F、其他所有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喜欢这份工作,它是我的追求,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

G、专业对口H、能施展个人才能I、工作轻松J、受人尊重K、其他(请注明)

5.你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单位是?(单选)(F)

A、政府机关B、事业单位C、国营企业D、外资企业E、民营企业

F、自己创业G、其他(请注明)

6.你觉得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将会是什么(可多选)(CDFG)

A、学校就业指导不够B、信息量少C、对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D、个人能力不足E、优势难以发挥F、求职方法技巧欠缺G、对社会缺乏了解J、其他(请注明)

7.你选择现在所读的专业,当初是以什么为出发点的?(可多选)(BCD)

A、个人兴趣B、职业的前景C、报酬待遇D、听从父母或他人的意见E、服从调剂F、其他(请注明)

8.你对所学专业是否喜欢?(单选)(B)

A、很喜欢B、还行C、不喜欢D、无所谓

9.你认为自己的专业(单选)(C)

A、发展前景广阔B、尚能适应社会需求C、择业范围较小

D、就业难度不大,但是发展空间小E、其他(请注明)

10.你觉得未来就业是否应与所学专业对口(单选)(B)

A、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B、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

C、只要工作合适就行 11.你对现在所接受的专业教学满意吗?(单选)(B)

A、很满意B、基本满意C、不太满意D、很不满意

12.你是否有比较系统的个人职业规划?(单选)(B)

A、有明确的B、有较模糊的C、走一步,算一步D、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13.你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是?(单选)(B)

A.很满意B.较满意C.不太满意D.很不满意

E.学校还没有开始对我们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

14.求职之初,你最希望得到学校哪些方面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可多选)(BCEG)

A、职业生涯规划与职后发展指导B、简历制作、求知礼仪和面试技巧

C、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解读D、个性化的就业心理辅导

E、收集和整理社会上有关人才需求的信息F、向社会发布毕业生的有关情况和信息

G、学校往年毕业生就业状况(数量和去向)的统计及就业市场分析

H、其他(请注明)

15.你对自己未来岗位期待的合理的月收入是(单选)(E)

A、1000元以下B、1000-2000元C、2000-3000元D、3000-4000元

E、4000-5000元F、5000-6000元G、6000-7000元H、7000元以上

16.你希望在自己的辛勤努力之后,单位给您如何回报?(可多选)(ABDEFH)

A、加薪B、派自己外出学技术、进修C、发单位股票D、解决住房问题

E、代缴养老金F、上医疗保险G、解决孩子的就学问题

H、每年带薪休假一段时间I、其他(请注明)

17.你觉得你在何种情况下会跳巢?(可多选)(ABCDFHIKL)

A、对收入的不满B、单位面临倒闭C、恋人(配偶)在异地上班,为了爱情到恋人(配偶)所在地工作。D、自己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E、升职的可能性太小F、工作太辛苦

G、单位的社会评价不好H、对员工的福利待遇不满意I、工作的内容和自己的兴趣不符J、子女教育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K、离家太远了,家里一点都照顾不到。

L、居住地发生改变时M、其他(请注明)

18.哪种情况下你不会跳巢?(可多选)(ABCDE)

A、没有能力转换工作或行业B、家里人反对C、不希望伴随着转换工作所带来的搬家

D、喜欢现在的工作E、对下一份工作能否维持现在的收入感到不安F、其他(请注明)

19.如果单位需要你加班1、2个小时,你的反应是(单选)(A)

A、如果加班工资比平时高,还是愿意加班的,否则就不愿意B、占用了休息时间,不愿意加班

C、偶尔加班可以,每天加班怕身体吃不消D、只要单位需要,愿意加班

E、只要能及时拿到加班费,加班多长时间都无所谓

20.如果有一天你失业了,而且长时间不能继续就业,那你会怎么办(单选)?(B)

A、在当地消极等待再次就业B、抓紧参加技术培训以便将来能更好就业C、准备自主创业

D、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再出来找工作E、再也不出来找工作了F、到其他城市找工作

21.你希望就业的地点(单选)(A)原因是:(请填写)

A、省会大城市或东部发达城市B、东部中小城市C、西部地区县城D、农村E、不限地域F、国外G、生我养我的家乡H、其他(请注明)

22.你有想过自主创业吗?(单选)(A)

A、有B、没有

23.你觉得什么能力对一个人成才发展最重要?(选择2项)(DJ)

A、社会活动能力B、表达能力C、团队协作能力D、适应能力E、创新能力F、管理能力G、创业能力H、实践能力I、综合分析能力J、自学能力K、其他(请注明)

24.你清楚自己能力的强项和弱项吗?(单选)(B)

A、很清楚B、基本清楚C、不大清楚D、从来没考虑过

25.如果有机会让你到学校深造或进培训机构培训,你最想学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选择2项)(E)原因是:(请填写)

A、计算机B、建筑C、营养学 D、心理咨询E、会计F、法律 G、工商管理H、中医I、动物养殖J、家政服务K、学前教育L、投资理财M、家电维修N、美容美发O、其他(请注明)P、不想学任何知识和技能Q、还没有想好。

26.你的课余时间主要是用来(可多选)(ABGKLMN)

A、逛街B、上网C、参加各种培训D、做家务E、朋友聚会F、完成学生干部工作G、兼职H、听音乐I、做社会义工J、看报纸K、看电视节目L、看课外书M、准备自考N、恋爱O、泡图书馆P、体育锻炼Q、玩网络游戏R、做各科目作业S、参加社团活动T、其他(请注明)

27.你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ABCEFG)

A、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B、高校扩招使高知人才相对过剩C、海外归国就业人员增加

D、经济发展形势欠佳E、就业市场总体供大于求F、大学生就业观念不适应G、缺乏社会实践实习等机会和平台H、高校专业结构及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I、读书无用,知识改变不了命运J、对这个问题我还没有考虑过,不知道怎么回答。K、其他(请注明)

28.你认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可多选)(ACE)

A、提高技能B、调整择业期望值C、提高职业素质职业培训

D、发展经济,广开就业渠道E、提高自身求职技巧F、丰富自身的实践经历G、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到基层、中西部、中小企业就业H、其他(请注明)

29.你认为当前“民工荒”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ACDE)

A、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产业工人的需求猛增,供应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B、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生活成本太高,所以这些地方“民工荒”现象特别严重。

C、企业用工环境不佳,对产业工人的吸引力明显减弱。(拖欠、克扣工人工资;超时加班;工作条件差;管理法简单,态度粗暴;不尊重农民工,侵犯农民工的人身权利等等。)

D、民工工资长期维持不变,物价的上涨快,工资待遇相对过低,实际收入不断下降。E、新生代(1980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对工资要求高,对工作性质和待遇更加挑剔,因而更具有择业冲动和更高的流动性,导致“民工荒”。

F、一些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后,对有一定技能的技工需求量大,“民工荒”实际上是“技工荒”。G、新农村建设效果显著,农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劳动与收益的比较,他们认为在家务农的幸福感更高。

I、其他(请注明)30.对于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工资不及农民工”的问题,你怎么看待?(可多选)(EH)A、很正常,没有人规定大学生工资一定要比农民工高。我的观点是谁的贡献大谁的工资高。

B、我看还是“读书无用,知识改变不了命运”。

C、不管大学生还是农民工,同工同酬最合理。

D、农民工的工作一般是计时计件的,多劳多得,赚的是辛苦钱。大学生工作轻松,不脏不累,工资当然得低点。

E、大学生眼高手低,没有技术和实践经验,刚开始工资待遇低是可以理解的。

F、很不合理。家里培养一个大学生成本很高,大学生工资不及农民工,以后还有谁要上大学。G、农民工在一线劳动是创造利润的,单位得靠他发展。大学生在办公室打杂,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还想高工资?

H、“大学生工资不及农民工”是暂时的。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比农民工强。

I、在大学读书要学真本事,学会社会所需的一技之长,毕业了就不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J、在大学,花前月下,虚度年华,除了花钱啥真本事都没有学会,凭什么用人单位为你的学费买单。

K、其他(请注明)

问卷填写到此结束。麻烦你在3月20日之前,将此问卷发送到电子邮箱: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问卷调查 篇7

1.1对象与方法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用人观念的改变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逐年有所提高, 在数量上也稍占优势, 但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其就业质量仍然较低。为了更多地了解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本研究采用抽样法, 对在校150名三个专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进行调查。本调查全部为选择题, 采取无记名形式, 调查结果基本真实可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 回收150份, 实得有效问卷136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

1.2调查工具

在学习研究相关就业调查问卷, 结合想提取的调查数据,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内容为毕业前的择业意向、就业心理、就业目标和就业准备等方面。问卷全部问题采用匿名、封闭式作答。

2问卷调查突出问题和调查结果

通过回收问卷,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归类:

2.1高职高专学生的择业意向和就业目标

2.1.1您对第一份工作抱有什么态度?48.4%的学生态度是积累经验, 为下一份工作准备;42.8%的学生很珍惜, 希望有所成就, 态度都很端正;8.8%的认为工作不是很重要, 态度一般。总体来看几乎没有消极态度。

2.1.2在求职过程中, 优先考虑是哪些因素?32.7%的学生选择薪酬福利, 31.7%的学生认为个人发展空间更为重要, 14.4%的学生关心工作地域。

2.1.3关于就业待遇与薪酬问题, 80.3%的学生对工资的期望值偏高, 均选择在3000元/月, 11.5%的学生选择了2000-3000元/月, 其他均保持在2000元左右/月的选择。由这些题的选择可见, 高职高专学生较大部分对就业还是较为乐观。

2.2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准备

2.2.1如何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超过70%的学生感觉压力很大, 但能够制定非常合理的职业规划仅占17.7%, 8.1%的学生基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就业, 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在就业准备方面还是略显不足, 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不够。

2.2.2您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做了哪些准备?31.6%的学生只是关注招聘信息, 23.7%的学生就自己专业考了相关等级证书, 15.8%的学生关注相关书籍和电视等报道, 只有9.8%的学生有意识关注就业指导课程, 可见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没有被高职高专学生群体较多关注, 或是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的宣传和实施工作欠缺。

2.3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心理及择业困境

2.3.1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37%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学历处于劣势, 就业定位不合理, 期望值高, 无竞争力;25%的学生认为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 信息渠道不畅通等, 16%的学生人认为传统教育模式弊端较多,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其他的则认为高职高专毕业生不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和技术能力, 与社会企业的需求相差甚远。可见他们首先还是意识到了高职高专学历在就业中不占优势的问题, 同时, 结果也反映出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以及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2.3.2面对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您如何解决?45.7%的学生会向父母和朋友求助, 31.4%的学生会自己独立处理, 18.6%的学生选择向专业机构和人员咨询。

2.3.3预计在择业过程中您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2.6%的学生认为缺乏社会关系, 31.5%的学生选择综合素质缺乏, 18.5%的学生认为就业信息不足, 17.4%的学生认为社会岗位与专业对口难。从后两题可以看出, 高职高专学生还是比较倾向依赖父母, 对于家庭的就业期望还是占着不小的比例。

2.4关于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

对于就业指导, 您最希望获取哪些方面信息?35.5%的学生认为应聘技巧很重要, 26.5%的选择了职业规划辅导, 21.6%选择了就业法律政策学习, 对于就业心理辅导占14.7%。这些结果表现出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就业指导和咨询的需求的多样化, 学校需要根据需求坚持就业指导工作的“特色化”、“个性化”“多元化”。

3调查结果呈现的问题

3.1学生角度的问题

从本次的调查中, 我们认为, 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就业中表现比较明显的几个特征有自我定位不准, 就业准备不够、家庭依赖性、无创业意识等。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高专学生对就业中专业认识、就业技能储备和就业相关政策的了解仍显不足, 较多部分的同学重视薪酬而几乎很少的同学考虑到社会奉献及发展规划, 职业意识、综合素质等就业竞争能力有待提高。其次是对就业尚未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对自己评价过高, 不善于择业, 对就业岗位、薪金等要求仍存在期望值过高。另外, 高职学高专毕业生还呈现出倾向于借助家庭关系找到工作的依赖性,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因此在就业准备期间, 这些学生中较多的人不愿意主动去收集和寻找就业信息, 主动关注就业信息动态和了解企业信息的意识不强, 渠道不多, 只是被动地依靠学校和辅导员进行信息公布, 对于学校提供的就业机会不够珍惜和重视, 错失不少就业机会。在创业意识方面, 想过要借助国家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进行自主创业的学生凤毛菱角, 亦或者即使有了创业意识, 而因为辛苦和繁琐中途放弃者也不在少数。再则, 高职高专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处理能力比较弱, 辨别能力不强, 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就业招聘陷阱不会分辨, 往往盲目信任。

3.2学校角度的问题

从本次的调查中, 学生对于学校教育与就业关系的认识有高职高专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不够、课程与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化、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健全等。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看出, 就业指导工作在高职高专学生群体中仍需深入学习指导, 压力还是很大。根据调查结果, 学生就业虽然已是重头工作, 但是还要跟上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 我们的就业观念不能沉浸和满足于既定模式, 需从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中解放出来。除了日常的工作职能之外, 要加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力度, 不要只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某一项技能, 这就要求就业工作要与学校的教学、社团活动、科研创新等各项高校工作紧密联系,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更为合理的课程和教学体系、进一步充实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素质并精细化就业指导工作等。另外, 我们还要积极地分析学生就业稳定性差、就业难、就业心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从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出发, 共同创造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发展的环境和就业平台。

4对策

4.1提供政策指导, 普及就业知识

高职高专学生对于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欠缺兴趣、意识淡薄, 同时由于毕业生来自不同家庭和区域, 他们对就业政策的感知也会参差不齐, 这些都会影响就业选择和取向。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就业政策的认识, 采用形式多样的宣传办法提高政策的宣传力度、解读就业政策方向、宣传国家对大学生提供的就业优惠政策、解读区域经济发展计划和方向、普及就业劳动法律、提供学生就业的答疑解惑服务等, 让学生出校门前就能充分了解就业政策的内容和政策带来的促进作用, 提高学生对就业政策的认识层次, 最终为学生就业提供正确引导。

4.2紧随市场需求, 深化教学改革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 要想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学校需要以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为导向, 认真研究和分析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政策,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调整专业结构, 建设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和课程, 勇于淘汰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 把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当做作学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来抓。同时也要强化实践教学, 做到文化知识和实践教学的有效整合, 努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技能, 以顺利进入社会市场。

4.3开拓就业市场, 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就业模式, 利用校企业合作、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校企合作中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成熟的社会资源和平台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培养;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中, 不仅可以让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得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还可以根据需求在校内进行有效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的调整, 有的放矢, 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 新的培养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较早地接触到就业、了解就业, 使他们的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得到有效整合, 实现毕业和就业的零过渡, 同时也能为企业节约员工培训经费及周期, 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4.4落实就业指导, 重视信息传达

加强就业指导研究和课程建设就是要求要注重课程设计, 根据不同年级毕业生的身心特点安排适合他们的课程内容。注重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 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另外要重视加强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 通过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培训、鼓励就业指导课程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就业课程指导竞赛等方式, 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 要重视就业信息对于学生群的传达率, 这就需要学校要完善就业中心网站, 实现网络信息查询, 另外要通过毕业生长关注的信息途径进行信息公布。设立信息宣传栏和信息咨询室, 进行最新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宣讲等, 以通过多方面畅通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 为毕业生搭建便捷、广阔、高效的就业信息平台, 优化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蔡燕, 宋静, 杨珍珍.广西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

[2]谭花蓉.大学生就业问卷调查分析[J].知识经济, 2010 (18) .

[3]张建政, 张博, 崔兴凯, 武艳艳.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7 (3) .

大学生就业认知的调查评价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认知

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升高,据不完全统计,毕业生人数从2005年的333万上升到2010的631万,专家预测到2011年底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到760。在就业人数不断上升的同时大学生失业的现象也同时存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那么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就业的?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是否已经意识到就业的问题?是否已经准备好走向社会了呢?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就业认知现状,本文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于2011年3月份对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学生进行了开放式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回收率为95.6%)。

调查问卷围绕就业方向、职业选择、自身价值实现、影响就业的因素及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展开。本文对回收的问卷用Excel进行了统计,得出如下主要信息:

一、大学生的未来就业选择情况

在就业方向的选择上,数据分布情况为:国营企事业单位(18%)、政府机关部门(21%)、外资或合资企业(21%)、私营企业(21%)、自主创业(19%)。就业的分布态势较为平均,大学生在就业方向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企事业单位外,创业也占据了近20%的比重,说明在国家创业政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萌发了自主创业的想法,而在访谈中发现不少学生都有开网店的经历,有少数同学甚至在学校周边经营了如饭店、饰品店、奶茶店等实体店,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在职业选择最看重的因素上,选择“经济收入高的工作”占34.7%,选择“挑战性强但成长空间大” 37.6%,“有利于自己的能力培养”占27.7%,说明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比较注重个人的成长,希望工作能够较好的发挥专业特长。

在未来就业能否实现个人价值上,74%的学生充满了信心,大多数学生对专业与未来就业对接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信心,但也要关注到仍有26%的学生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在访谈中表现为专业认知不高,就业方向模糊等情况。

二、大学生感知的影响就业因素

在“您认为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因素”上,数据分布情况为:个人能力(68%),家庭背景(30.1%),运气(1.9%),访谈中发现虽然有部分同学认为家庭背景确实能够有利于自身的就业,但同时也认为个人能力才是找到理想工作最关键的因素。

在“您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哪些方面”这一选项上,“专业技能”、“考试证书/技能认证”和“学习成绩”的比例分别为44.7%、31.1%和6%。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学校的日常教育中也向学生们灌输社会需要的人才理念,因此调查问卷中也反映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巨大。

三、大学生对就业困难的认知情况

在该问题上,数据分布情况为:企业需要具备较高职业能力或者专业技术人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40%),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28%),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学生实践能力不够(25%),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不够(9%)。该选项表面,大学生将就业难的原因归结为社会和企业,从客观上为就业难做出解释,较少对自身进行反省。

应该看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出了供需不平衡、企业用人要求提高、学校未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发展规划之外,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能忽视,一方面不少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不愿从基层做起,另一方面未能在学校期间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关于调查结果的几点意见

1.学校层面

就业不是毕业生才考虑的事情,学校应在新生入学初就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引导学生做好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积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或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搭建平台。在学生毕业前及时传递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方针、政策、就业技巧、择业观的指导。针对学生关心的就业、创业政策开展系列讲座。

2.学生层面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我的实践能力,多了解社会的用人信息,積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实践、竞赛,提升就业素质。

3.企业层面

企业不仅仅是用人单位,也应该担负起培养人才的责任,在岗位需要的情况下,针对大学生安排一些实习岗位,将大学生纳入到员工培训系统中,弥补大学生实践经验的空白,也为人才梯队的培养输送了新鲜的力量。

作者简介:

上一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法国号》教案下一篇:105保密协议参考文本(不含离职竞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