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作业技能培训

2024-09-21

农民工作业技能培训(精选9篇)

农民工作业技能培训 篇1

安全责任承诺书

(XXX小型构件预制施工作业队人员)

为了建设平安工地,保障我们自身和全体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及国家、集体财产安全,特向项目部承诺以下事项:

一、积极按时参加各类安全培训学习,认真学习各类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知道为什么要去按照操作规程去做,怎么去做,从而做到按照规范操作,最大限度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积极参加每次阶段性项目施工前、新项目开工前、每天上岗前10钟的安全技术规程学习并长期坚,最终做到能够背诵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从而形成潜意识去自觉的执行。

二、必须掌握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各项操作规程,主动去找到管理人员索要与自己相关的各项操作规程。

三、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管理、有安全意识和群体意识。知道由于自己不按照操作规程措施带来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危险,而是更多人的生命危险。

四、做好自身各种防范措施,在隧道、桥梁、高边坡、爆炸物品的管理及爆破作业时,要严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和爆炸等高危伤害的发生,从而有效杜绝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生命危害。

五、安全和生产密不可分,随时同本项目直接管理人员或专职安全员保持密切联系,努力配合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安全工作。

六、配合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员做好排查各类安全隐患的工作,主动提供安全隐患问题,做到即时消除身边的安全隐患。

七、认真落实管理人员和专项安全人员交给我们的各项安全工作任务和措施,不消极、不怠慢、不推诿、不打折扣、尽职尽的做好安全工作。

八、配合管理人员和专项安全人员强化事故预防和搞好应急演练,最大限度的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

九、坚决拒绝野蛮施工,对违规管理的各级管理人员和身边违规操作人员勇于检举,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危险立即主动有序撤离或配合管理人员有序撤离。

十、如因不服从管理,不按时参加各类培训,不按照各类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操作,一但出现因为我们自身原因造成的责任事故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承诺人(签字):

该作业队所有农民工,在本页一起签字后,在自己的名字上按手印。这张承诺书,一个作业队签一份。

2017年

农民工作业技能培训 篇2

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民工

五月, 太阳渐渐火辣起来。上午十点多, 在福州东浦路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聚集着一堆农民工, 他们或站着或蹲着, 等待时机降临到自己头上, 然后被雇主“挑”走。老丁, 45岁, 头发有点花白, 抽着“中南海”的烟, 带着一个破旧的矿泉水瓶子。他说, 渴了的时候就接点自来水喝。于是, 我们的话题从他的矿泉水瓶子开始聊起。

老丁的老家在苏北。2009年开春, 不大识字的老丁在福州火车站没有等到来接自己的儿子, 手机恰巧没电, 于是在火车站外的广场上蹲了一晚上, 到第二天早上, 一位好心的年轻小伙子给饿得有点头晕的老丁送来了一瓶水和一个小蛋糕。小蛋糕吃掉了, 矿泉水瓶子老丁至今留着。老丁说, 乡下人淳朴, 受点好处特别想回报, 可没再碰见那小伙子。老丁的儿子在福州一家建筑公司做建筑工人, 老丁来福州, 是为了打点零工赚点钱给家里生病的老婆看病。

和老丁聊天的功夫, 有两个小伙子被挑走了。老丁说, 这几天这里被挑走的人大多数是懂点技术的, 他们这些没技术也没什么文化的人, 只能等着当苦力用, 比如去帮哪个工地卸货啊之类的, 打的都是小时工。顺着话题, 记者和老丁聊起了农民工培训的事情。老丁边听边摇头:“不太实用, 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2008年年底, 受金融危机影响, 老丁所在村子里的农民工都早早地返乡了。“大家找不到活, 只能待在家里无所事事。”老丁听村里很多人说有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 但是很多人去了又回来了, 大伙叫嚷着说要么培训专业不对口、不实用, 要么培训时间太长, 怕错失了出去务工的机会。老丁的弟弟倒是去参加了培训, 可是没学到什么东西, 到目前也没有找到工作。

记者告诉老丁, 现在福州也有开展各项农民工技能培训, 建议他可以去报名参加。老丁则摇头:“那些培训学不到什么东西, 我们都有看到一些广告, 但大家都不去。”顿了顿, 老丁又说, “我们这些民工, 本来就被人瞧不起。去参加免费的培训上课, 有时候就得看人家脸色。”和老丁住在一起的一个工友的孩子, 去年参加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回来后就说了一句话:“等咱有钱了自己交钱学习去。”

政府部门: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与农民工们的冷淡相比, 政府部门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则表现出了相当的热情。以青海省的数据为例, 2008年, 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 青海省共安排了6220万元资金实施“阳光工程”培训, 为5年来投入最多的一年。2008年, 青海省依托各项培训工程共对7.9万农民工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农民工时谈到职业技能培训, 他们的反应多是“不太实用”、“时间太长了”、“仅仅学到一些皮毛”这样的表现。

当然, 也不尽然是所有的职业技能培训都不能让农民工得到真正的实惠。2008年, 宁德市蕉城区劳动保障部门就组织了一场成功的职业技能培训。闽东宏宇冶金备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炼铁高炉风渣口中小套、铜冷却板等冶金备件民营企业, 为吸收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179名一线技工多为农民工。为了帮助企业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 宁德市蕉城区劳动保障部门积极组织区技校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深入企业, 为农民工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现场考核的高级考评员说, 在该企业培训的对象主要为车工、钳工、铸造工等, 通过培训, 使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掌握并提高技能, 转移就业;通过考核, 农民工将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后, 我们有了职业技能等级证, 工资待遇就会有很大提高, 这得感谢蕉城区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区技术学校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到我们企业为我们培训、考核!”在闽东宏宇冶金备件有限公司厂房, 刚参加完职业技能鉴定的铸造工张发华高兴地说。对于区劳动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 宏宇公司董事长吕奶棉高兴地说:“政府组织工程师、技术人员帮助我们培训公司员工, 这不仅提高了企业员工素质, 进而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使我们的产品在冶金行业的配件中更具竞争力。”

对于农民工技能培训, 一位资深的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政府组织职业技能培训, 让农民工掌握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 不仅是应对当下金融危机的关键措施, 也是建立长效就业机制的重要手段。”

而面对当前农民工培训市场遭冷遇的问题, 该工作人员说:“要解决这类农民工遇到的难题, 政府必须规范技能培训市场, 多设立正规培训机构, 多培养更为专业更有耐心的培训师, 真正让农民工做到体面培训, 让农民工们从心底接受培训。”

农民工:最希望到企业接受用工培训

在采访中, 记者发现, 许多农民工最希望的培训方式是直接到企业接受用工培训。这种培训的针对性强, 培训后就业岗位有保障, 学习时也就能更加安心。一位来自湖北的农民工小张告诉记者, 现在很多农民工培训都放在家乡做, 大家返乡了就组织培训, 这让大家感到特别不踏实, 一方面担心培训时间长了耽误了出去找工作的好时机, 另一方面也担心培训出来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于是大家都无法安心学习。“没有就业岗位, 培训了也不起作用不是吗?”细细琢磨小张的话, 记者觉得不无几分道理。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张秀兰教授日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就说:“解决在农民工输出地培训不能和就业直接挂钩的矛盾, 必须靠地方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地与输入地的企业联系, 更多地从市场用工需求出发, 结合农民工个人意愿, 开展培训服务, 让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真正成为他们个人更好地发展的充电期, 而不是仅仅为了让这些返乡农民工有一个地方呆着, 不闹事儿。”

城市劳务市场与企业最接近, 信息最完善, 由它们和企业一起组织的培训的效果也最好。青海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张继宗曾建议过, 政府部门可考虑将农民工培训的经费补贴给相关企业, 这将是“多赢”的效果, 既鼓励企业多招用农民工, 也有利于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在浙江, 目前就有一些地方将劳务市场和职业教育机构 (例如中专学校) 联系在一起, 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 组织找工作的农民工参加针对性极强的培训, 效果很好。但是这样的做法目前难以普及, 大多数的情况是:许多用工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 大街上又有一大堆的农民工找不到工作;政府组织很便宜的、免费的职业培训, 但是农民工根本不愿意去。理由很简单, 他们不能容忍自己在培训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工作不赚钱, 且培训完之后不知道工作在哪。

我国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且文化程度越低, 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就越少。据相关数据显示, 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 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有64.2%, 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 这一比例仅为43.7%。农民工大多数从事脏、苦、险的工作, 针对农民工开展的职业安全教育以及职业技能培训本来十分重要, 但实际上, 这项工作并未落到实处。而如何加强农民工培训力度、如何让农民工心甘情愿地参加培训、如何给农民工培训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并提出解决方案的。

从许多地方政府的做法上看, 许多部门还习惯于计划经济思维, 以为将农民工送进培训班就万事大吉了, 而农民工想的是赚钱。一旦培训和赚钱脱节, 扯不上联系, 那他们的积极性就很受影响。于是, 政府的服务如果仅仅做完培训就算完事了, 那这样的培训几乎可以说是失败的。

对失地农民工子女作业设计的探索 篇3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心理分析;作业设计

一、失地农民工子女不完成作业的心理分析

1.失地农民工子女学习上一种退避行为的具体表现

不完成作业往往是由于经历了多次学业失败,当作业中一旦遇到一定的困难,就会产生消极的防御机制逃避学习,其结果便是学习上的自暴自弃,对学习失去自信心,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学习焦虑、自卑和孤避等一些心理障碍,觉得再努力也无济于事,不如不做。

2.一部分失地农民工子女学习怠惰的一种具体再现

这样的学生不完成作业往往是由于喜欢闲荡,碰到学习、读书总显得懒洋洋的,上课思维迟钝,作业拖三落四,尽量回避,乃至不做,其结果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抑制了学习动机,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畏学、乃至恐学的不良学习情绪和旷课、逃学、不完成作业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

3.教师没有布置适合失地农民工子女实际学习水平的作业的一种具体表现

这样的学生不完成作业往往是由于:一方面有的作业太难,使他们望而生畏,认为做了也是错的,不如不做;另一方面作业量过多,每天回家要做到很晚,根本没有看电视或玩耍的时间,从而使学生产生厌恶做作业的思想。

二、对失地农民工子女的作业设计

根据以上失地农民工子女不完成作业的心理分析,针对学生自身和教师两方面的因素,对失地农民工子女的作业设计制订了以下几种方案。

1.记录归档,培养良好习惯

教师给每位失地农民工子女学生建立作业档案,记录每天的作业交没有交,交了的计“√”,没有交的计“×”,教师批改时合格的给本子上打上“好”,表示认真完成的,只改错,不重做;不合格的给本子上不打“好”,表示没有认真做,要重做,主要表现在:(1)书写不规范,乱写乱画。(2)错的太多,没有动脑筋去思考,完全是为了应付教师、家长。该方案主要是针对失地农民工子女中有学习怠惰行为和退避行为的辅导。

2.分数银行,提高兴趣

教师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为:××銀行、……,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优差情况给本子上打一定的等级(A、B、C、D、E),以D等为标准,如果达到或超过D等的就不重做,并给超过D等的作业计上1~2分,并存入自己所在小组的银行里面;如果没有达到D等的,就可以到自己所在小组的银行里去把自己以前存进去的分数取3~4分出来补足D等,也可以不重做;如果当天的作业没有达到D等,银行里又没有分数可借,就只能重做。该方案主要是针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热情,对自己没有信心的失地农民工子女的辅导。

3.树立信心

教师如果布置x道题,学习困难的失地农民工子女学生可以把自己认为其中比较难的两道题舍去不做,这样既照顾了学习困难的失地农民工子女学生望尘莫及的心理压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克服了焦虑、恐惧、自卑、孤僻的心理障碍,避免了产生逃避或回避的心理,减少了对抗、抑郁、依赖思想,同时还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起学习困难的失地农民工子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又兼顾了优生要有一定的难度的要求,该方案主要是针对学习动机不正、学习习惯不良、耐挫力低、意志品质低、适应能力低、学习困难的失地农民工子女学生的辅导。

4.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合作能力,营造学习氛围

教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根据每小组学习困难的失地农民工子女的人数安排相应优生开展“一帮一”活动,即自测前优生对该组学习困难的失地农民工子女进行辅导,包括知识和学习方法两方面。然后由各组的小组轮流出示自测题目(教师给予一定指导)进行自测,自测完后,出题的小组长上台讲解每个题的计算方法和结果,集体订正,各小组长统计出该组一共做错了多少个题,把结果写在黑板上,进行评比。该方案主要运用在期末复习的时候,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开展查漏补缺、学方法、找窍门等一系列以提高学习困难的失地农民工子女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的活动,该方案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引导学生正确评估学习困难,不要扩大困难,更不要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尤其是多看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

(3)培养失地农民工子女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勤奋、努力是获得成功的最佳选择。

该作业设计方案主要是针对性格内向,不爱交际,对考试焦虑、恐惧的失地农民工子女的辅导。

三、设计方案的实施所取得的成效

1.矫正了失地农民工子女某些不良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如,对学习焦虑、恐惧、逃避、对抗、旷课乃至逃学等等,端正了学习态度。

2.提高了失地农民工子女数学学习效率,结合新旧内容对旧知识进行补救,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失地农民工子女在学习方法上有了较大的改变,知识水平普遍有了提高,彻底改变了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不良现象。

3.改善、融洽了师生关系。以前失地农民工子女因为成绩不好,怕遭老师批评,所以见到老师就躲,学习上有问题也不敢问,现在他们的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树立了自信心,课堂上也能大胆地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了,学习上遇到困难也能及时来问老师了,把热爱老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了,生生、师生之间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学习氛围。

4.失地农民工子女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培养了他们的自强精神,引导失地农民工子女走上了良好的学习轨道。

总之,学生完成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信心。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如何设计,设计得好,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设计得不好,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学生的作业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徐丽敏.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教育过程中的社会融入研究[J].学术论坛,2010(1).

技能培训为农民工搭建成功桥 篇4

柘城县职教中心

2008年,一场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风暴波及我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许多农民工失去了工作,心情沉重的踏上回乡之路。在这种情况下,柘城县职业教育中心响应上级的号召,想农民工之所想,解农民工之所忧,采取一切措施,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培训和就业指导。

一封信驱散了返乡农民工的消沉情绪

2009年春天。对滞留在家乡务工无门的农民工来说,春天的脚步似乎还没到来。但是一份红色的《致全县返乡农民工的一封信》像报喜鸟一样飞至柘城的村村落落,温暖了一个又一个返乡农民工的心。

全县返乡农民工朋友们:

你们好!

你们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多年来,你们告别亲人、远离家乡,带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勇敢地从乡村走向城市,从柘城走向全国各地,以淳朴善良的品格、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精湛娴熟的技艺,辛勤耕耘在祖国大地的各条战线上,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打造了柘城劳务品牌。在此,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近期,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影响,外地特别是沿海地区一些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使我县部分在外务工的农民朋友们暂时遇到从业困难,返回家乡。但是,作为农民工培训基地的柘城县职业教育中心没有忘记你们,想你们之所想、解你们之所忧,采取一切措施,为你们

提供免费培训和就业指导。

…………

柘城县是豫东农业大县,也是人口大县,全县总人口超过94万人,农村人口近75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在外务工人员超过25万人。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一些企业用工人数减少,大批农民工纷纷返乡。返乡农民工是一件严肃而重大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在教体局的号召下迅速开展专题调研,组织教职工深入农村,发放《致全县返乡农民工的一封信》,宣传务工指南,宣传党和国家对农民工的关怀、政策等,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农民工返乡后的心理期望、转移就业要求和劳务输出意愿,从市场用工需求出发,结合农民工个人意愿,开展培训服务,对他们开展培训。

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唤起返乡农民工对未来充满希望

2008年,“有工作了吗”在我县很多地方,成为了农民工见面时的问候语。2009年,“你到职教中心参加技术培训了吗”,又成了2009年农民工见面的问候语。金融危机的蔓延,将农民工这个群体更加真切地带到了我们面面。

如何有针对性的对返乡农民工开展培训是学校培训工作的出发点,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们过去积累的安置工作经验,在选择培训专业、培训内容、培训层次等方面,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按需培训,在培训内容方面,主要是对广大返乡农民工开展政策法规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就业岗位选

择、基本权益保护等方面法规知识的培训,增强其守法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同时,在培训类别和培训内容上,我们结合我县产业发展的特点及资源开发潜力,开办了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班,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结合我县特色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确定了以技能培训为重点。职业技能培训是在引导性的基础上,以适应岗位技能要求为目的,以职业技能为主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行业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另外,我们还建立了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让返乡农民工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招收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返乡农民工,办理入学手续后即取得学籍,第一、二学年享受每生每年1500元的国家困难生活补助经费。实行弹性学制,单独编班,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利用农民工的业余时间开展集中或分散培训,让。激发了返乡农民工的积极性。

我们扎实、务实的培训受到广大返乡农民工高度认可。培训之初,部分群众对我们免费学习不理解,以为只是走形式。培训后,许多农民工学员说:“课讲得非常好,真正的学到了实用技术。”一些农民工下课了不让老师走,追着问下一次学习的时间。

一年来,我们培训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机床、服装设计、电气焊、种植养殖、建筑、物流等专业的农民工6500多人,为柘城返乡农民工重新就业和创业、建设和谐柘城做出了应有贡献。

技能培训让他们走向了自主创业之路

为了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自主创业,我们重视返乡农民工的行业的技能培训和精神素质的培养,从传统的务工模式到自主创业需要更

新观念。搞好创业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

如何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自主创业。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渴望自主创业的农民工缺乏经验和技能,期盼创业培训。针对创业人员需求,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定向”、“分级”、“分行”培训,对农民工实施技能培训,积极为创业人员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通过我们培训,许多农民工,获得了知识,成功的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就在一年前,家住柘城县陈青集镇杜庄村的杜万军还是个一文不名的打工者。经过职教中心的技能培训,掌握了过硬的养殖技术后,经过埋头苦干和潜心学习,如今,他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杜老板”。现在他经营着一家集仔鸡孵化、蛋鸡和肉鸡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性养殖厂,产品畅销周口、亳州、开封等十几个市县。他常说:“是职教中心对我的技术培训让我学会喂养鸡雏技术,走上了致富路。”

梁庄乡朱楼村的司广亮,原来只是一个跟着别人打工的建筑小工,2009年参加了职教中心的建筑技术培训,快速的掌握了建筑技术,现在,带领全村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从事建筑业,他们凭着过硬的技术和吃苦能干的作风在柘城东部站稳了脚跟,闯出了市场。他说:“与其给别人做一辈子泥工,不如好好干让别人跟我打工。”

家住陈青集镇陈青集村的张红旗,在职教中心学习了电气焊技术,学成之后在家办了一个门业公司,从事各种门窗等加工,由于精湛的技术迎得了客户的好评,生意络绎不绝,2009年盈利4万多元。

这些鲜活的成功案例,充分证明我们工作的成效,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一条创新办学之路。

今后的路子——扎扎实实的做好“八大工程”

2009年2月11日,前省委书记徐光春到我校视察,对我校加强返乡农民工培训给予了高度评价。徐光春说:我省农民工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一门有效的谋生技能,所以工作岗位不稳定,工资收入也不高,还随时面临被裁员的危险。而现在很多企业需要的是有技术的工人,虽然提供了优厚的待遇,但在用人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因此加强农民工培训,千方百计使广大农民工掌握一门技能,不仅是使农民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的有效手段,更是打造河南农民工品牌、树立河南形象的有效举措。

农民工作业技能培训 篇5

据了解,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前身为重庆信息工程专修学院。2005年,学校与香港科创集团合作办学,现有在籍学生两万余人,已成为中国西南同类院校中最大的普通高等院校。

据张维介绍,学院为帮扶贫困学生,实施了“送爱心,送温暖,送勤工俭学岗位,送创业理念,送创业基金”的“五送工程”。据校方统计,通过“五送工程”的实施,办学19年来,解决了近万个家庭脱贫,有1000多名毕业生走上致富道路,为此学校累计投入1000万余元。

张维介绍说,凡有创业项目,农村贫困学生可申请学校设立的五千元至十万元的创业基金。三年中累计已有260多名学生获得该基金。

此外,由学校师生员工捐款成立的“爱心超市”,也为贫困学生提供衣物及各类日常用品达200余种。“符合条件的贫困生凭爱心超市卡,每月可去超市自选所需物品两次。”张维说,到目前为止,爱心超市卡已累计发放2800余张,总共发放物品31844多件,折合金额106万多元。

“除了帮扶贫困学生外,学校还尽可能的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张维介绍说,学校现有的环卫绿化队、后勤基建维修队和宿管员队伍,各商业网店经营者,食堂业主及工作人员几乎全部都来自农村。

“农民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生力量,是统筹城乡发展中最大的利益群体,为帮助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我们在2007年成立了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三下乡服务队。”张维说,学校为此还投资50多万元购买了科普专用车及50余套科普设备,实施送技术上门,科普知识上门,文化娱乐上门,政策法规上门的“四上门”服务。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篇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5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闽政[20XX]14号),切实抓好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决定在全市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现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升技能、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发展、构建和谐”为主题,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运用财政补贴政策,组织用人单位、各类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实现有效和稳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本小康,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

二、培训对象

培训主要对象是已在我市城镇务工的农民工(含外省、外地区来的农村劳动者)、未转移就业但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农村退役士兵和其他新生劳动力。

三、基本原则

农民工培训要坚持“五个结合”。

农民工培训与有效转移就业相结合。农民工培训要紧紧围绕就业,就业要紧紧围绕产业,对准我市“3+1”产业集群,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稳定合格的劳动力保障。

农民工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受培训的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确保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绝大部分能考取初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实现持证上岗。

农民工培训与引进项目促进发展相结合。通过培训,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产业工人,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更好开展,吸引更多商人来三明各地投资兴办企业,实现富余农村劳动力及时、就地、就近有效转移就业,促进三明各地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农民工培训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结合。通过培训,加快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适用型技能农民工队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农民工培训与促进稳定就业相结合。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机制,为进城求职农民提供“四免”(即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信息)和“两补”(即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为进一步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环境,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和留工难问题。在全市推广农民工《就业保障卡》制度,给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服务、追薪维权、买药看病、子女就学、旅行消费、定点购物等方面享受各种优惠。要求各企业在用工工资报酬、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做到合理合法,努力做到与其他劳动者“三同”即“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吸引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

四、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20XX-20XX年,组织17.5万农民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年均培训3.5万人;培训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比率达到80%以上;培训后就业率要达到80%以上。

具体目标:20XX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5万人,免费职业技能鉴定6000人,培训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比率达到80%以上,培训后就业率要达到80%以上。20XX年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中包括组织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万人、劳务输出培训0.8万人和劳动预备制培训0.7万人。今后每年的年初,将农民工培训、免费鉴定和转移就业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及各有关单位。

五、工作措施

㈠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统筹领导,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在全市广泛开展,农民工培训具体工作由三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设在劳动保障局内)负责。各部门和各单位之间要通力合作,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层层抓落实,切实把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工作抓出实效,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农民工培训就业任务。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好农民工培训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经费保障、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

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组织等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做好农民工培训就业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参与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鼓励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根据社会化原则,公开公平地评估认定,确定具备培训资质、愿意承担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社会认可的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定点培训机构,并向社会公布。

㈡强化管理制度

每年年初,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制订农民工培训年度计划,报送市劳动就业中心和市局职业培训科。开展每一期培训都要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每期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对象、培训工种、培训人数、培训形式、课程设置、师资安排和课程表等。各县(市、区)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农民工培训实行报备制,市直定点培训机构农民工培训实行报批制,每一期的培训计划必须在培训开课前及时上报备案审批。开展每期培训,要认真做好农民工签到记录,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档案。

㈢培训具体要求

1、组织开展三种类型培训。

⑴劳动预备制培训。主要是依托技工学校和各类职业院校,以及有条件的职业培训实体,组织本市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以帮助实现就业和获得初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进行的技能培训。未能实现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也可纳入劳动预备制培训。培训时间半年至一年。

⑵劳务输出培训。主要是依托各类职业培训实体,组织本市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重点是被征地农民、农村贫困户)进行的技能培训,以实现其转移就业的目标。培训时间视就业岗位要求,原则上不少于120课时。

⑶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主要依托企业和职业培训实体,对已经在我市就业的省内外农民工,按照不同技能水平的要求,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实现提高其岗位技能的目标。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培训基地、劳务派遣组织培训、校企联合等方式,探索培训的多样化,落实岗位技能提升的培训任务。培训时间不少于120课时。

2、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

在培训内容上,实施岗前培训、岗后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的分类培训,特别是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提高培训和就业质量。组织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开展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安全生产、工业卫生、厂纪厂规等岗前培训;组织已经录用上岗的农民工进行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岗后培训;组织企业在岗职工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通过不同阶段的`培训,在岗的职工取得初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实现持证上岗,更好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在培训方式上,坚持以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在岗培训为主要形式,采用劳动保障部门或社会定点培训机构组织培训、校企联合培训、用人单位自主培、行业统筹培训和农民工自选培训等多种形式。

㈣加强经费保障

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的需要,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做好当年农民工培训经费预算,协调当地财政按规定安排农民工培训就业补贴资金,并纳入当年财政年度预算。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费,并按农民工占全部职工比例,结合所承担的培训任务,安排农民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经费。

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 篇7

(一) 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化的必然要求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56%, 农民工非农化、城市化还有很大的空间。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升级, 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这就造成了一方面简单的体力型劳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另一方面, 要求具有一定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又十分匮乏。从最初的民工潮到技术性人才的民工荒, 甚至农民工返乡回流也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在这些看似矛盾的背后, 农民工自身职业技能素质偏低是深层次的根源。因此, 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 加强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是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二) 是适应经济结构调整, 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举措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现实而明智的选择。目前, 我们正在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就意味着今天的发展中国家在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及发展方式等方面将面临更为复杂, 更为艰辛的挑战。与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经历相比,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一个鲜明的特征:相当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融入现代经济, 不能真正为现代经济所充分吸收和利用, 而是在城市形成“候鸟栖居型”的农民工阶层。从表面看, 农民工阶层的存在, 是城乡户籍管理等制度性因素和歧视等社会性因素造成的, 但从深层次看, 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 技能不高, 难以适应劳动市场需求, 才是其主要原因①。从这个角度看, 只有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 加强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才能充分地发挥农民工这一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 使他们主动地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竞争力的要求, 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

(三) 是促进农民工实现现代性的必要手段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人是主体力量。就农民工的现代性而言, 主要指农民工在城市获得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 导致了我国社会发生了严重的断裂, 形成了城乡两个不同的文明。在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 无论是城市的生产领域还是生活领域, 科技含量都有了显著的增加。然而, 农村的生活体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行为的、心理的、人格的特点却无法在短时期内适应现代城市生活。工作的流动性、不稳定性, 导致了经济基础的薄弱, 也是他们始终处于社会的边缘, 缺乏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 无法实现与城市的社会整合。在这种情况下, 绝大多数农民工只是完成了社会角色、资源获取方式和空间位置的改变, 尚未实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尚未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工现代性的实现③。因此, 加强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其职业素质和内在素养, 在改善其经济境遇的同时, 也有利于农民工生活方式、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的重构与再社会化, 有助于其接触并内化城市文明, 从而实现农民工的现代性。

二、制约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原因剖析

(一) 农民工缺乏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一方面, 一些农民工受自给自足思想束缚, 视野较窄, 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亦工亦农的特点使得许多农民工只是把进城务工看作是一种暂时性的举措, 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保守心态, 使一些农民工根本就不想参加培训。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之间的反差, 使广大农民工在城镇寻求自我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受到挫伤, 在自卑状态的阴影中, 害怕参加培训, 会上当受骗③。同时, 由于没有必要的职业准入制度, 一些农民工觉得参不参加培训意义不大, 缺乏参加培训的外在压力。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 农民工受限于经济实力、工作时间、工作强度等原因, 在面对职业技能培训时显得非常无奈, 尽管有参与培训的意愿, 但整体收入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导致了他们没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来从事职业培训, 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职业培训对于他们来说变成了水中花、镜中月, 可望而不可即。长此以往, 也使广大农民工对职业培训丧失了应有的积极性。

(二) 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动力不足

流动性强是农民工的一个显著特点。作为当前就业者中最不稳定的阶层, 农民工就业活动性大, 职业转换快, 这对于农民工培训造成了很大困难。即不易确定培训内容, 也不利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收, 容易导致用人单位对农民工培训投资与收益不对称, 发生收益外溢的现象, 从而使用人单位对培训的投资动力不足。在那些用工季节性强的企业中, 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同时, 由于众多农民工分布在次要劳动力市场, 就业于各种非正规部门的中小企业, 在企业追逐利润的前提和经营压力下, 在政府还没有对实施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企业进行资助的情况下, 众多农民工就业的中小企业不愿意或难以独立地承担企业内农民工培训的任务。

(三) 政府缺乏必要的培训资金投入

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培训的资金投入问题。目前, 农民工培训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当前培训投入基本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相关研究报告显示, 中央财政用于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仅有“阳光工程”的25亿元, 地方配套的资金也仅为6亿多元, 这对于解决逾2亿流动就业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培训来说是杯水车薪。尽管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各级政府纷纷投入了大量的培训资金, 对农民工进行培训。但这只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一种临时性举措, 还没有规范化、常态化。投入不足, 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虽然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工培训问题, 但财政支出中没有把农民工培训经费作为一项常项工作, 使得政府在经费投入上很受限。有的地方财政本身就很困难, 农民工培训经费根本无法保障,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 培训机制和培训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当前, 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中既是规划者, 又是执行者;既是资源配置的制定者, 又是资源的分配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使他们不能指导、规范、监督培训体系中其他主体的活动, 而且还容易导致政府角色发生错位或越位, 政府应承担的职责不清晰。同时, 政府、企业、培训单位、行业组织、农民工个人, 作为不同的参与主体, 彼此之间表现为复杂的行为方式, 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 这就需要通过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多重制度和对策, 来调动不同方面的积极性, 推动新时期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发展。然而, 从目前来看, 由于整体培训体系和机制还有待于健全和完善, 上述培训主体之间还不能有效地协调配合, 缺乏统筹安排, 培训资源亟待整合。

(五) 培训内容和市场需求相脱节

培训内容和市场需求相脱节, 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是当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估机制和考核机制, 一些培训机构流于形式, 培训质量不高, 课程设置呆板, 缺乏针对性;有的培训和社会发展要求、劳务需求脱节, 缺乏实用性, 难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其结果, 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以招到理想人才, 另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 培训后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并未得到本质性的提高, 仍找不到合适工作, 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

(一) 坚持以政府主导, 强化组织管理和培训服务工作

政府要积极宣传, 转变农民工观念, 使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民工认识到, 参加农民工职业培训是提升人力资本含量, 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认识到参加培训对自身和社会的重要价值, 进而形成农民工重视培训, 积极参加培训的良好氛围。同时, 要在各级政府的统筹下, 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作用。各级领导要站在战略高度认识这一问题, 要强化政府行为,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收技能培训工作的领导, 要建立常设的组织协调机构, 要编制规划, 制定政策, 保证经费, 落实人员, 还要建立监督机制, 保证落实, 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供强有力的领导支持、组织保证和服务工作。通过发挥政府推动、引导、示范、组织的作用, 使农民工技能培训精心规划, 周密部署, 循序渐进稳妥地推进④。

(二) 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投入保障机制

在农民工培训经费投入上, 继续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应强化其主要责任, 中央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 扶持农民工培训工作。各级财政要把农民工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 用于补贴农民工培训的经费要专款专用, 提高使用效益, 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农民工输出前培训补贴, 使政府成为农民工培训资金投入的主体。用人单位应承担在岗农民工的培训费用,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订单等形式激励企业培训在岗农民工⑤。同时, 作为主要受益人, 农民工在培训中, 也应承担相应的费用, 增强其责任意识。

(三)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标, 分类分层推进职业技能培训

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质量, 增强其职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因此, 在具体培训过程中, 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标, 以企业为依托, 突出培训的实效性, 进一步强化企业与培训机构的信息沟通, 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用工信息档案, 建立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合作制度, 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的良性对接, 克服培训与需求脱节的问题。同时, 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时, 要注意量体裁衣, 因人制宜。针对那些希望长期在城务工的农民工, 要重点加强系统性职业技能培训, 引导其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 突出一技之长, 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也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做好知识的储备;对愿意返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工来说, 要使其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关键技术, 尽快成为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 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对有一定资金积累, 并有创业意愿留的农民工, 要培训创业技巧, 提高创业能力, 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⑥。

(四) 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 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对现有就业培训资源进行充分整合, 形成以公共培训机构和职业技术学校为主体, 社会培训机构和大企业、龙头企业内部培训机构相配合的培训体系, 同时统筹规划, 充分发挥大企业、龙头企业的自培自用作用, 社会民办培训机构的市场调剂作用, 公共培训机构的拾遗补缺作用, 省、市中职教育机构的专业培训作用, 形成政府主导, 官民并举, 输出地与输入地联合, 学校教育、机构培训与远程培训结合的多层次的技能培训体系。同时, 要注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加大农民工职业培训推进力度, 以培训的公平竞争促进培训效果的提高。形成按市场需求招标培训, 政府购买培训成果, 公私培训机构平等竞争, 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 促进培训质量提高的新机制。

在培训过程中, 注意规范培训内容、统一培训标准, 推进农民工培训规范化、标准化;要进一步改进方式方法、下沉培训重心, 做到长短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 满足多元化的培训需要;同时, 要把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有机衔接起来, 做到阶段性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 普及性培训与系统性教育结合, 扩大培训覆盖面, 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

(五) 制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机制

为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投入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 要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用人单位除了以利润为主要来源建立农民工培训专项基金之外, 继续尝试实行农民工培训所需经费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 职工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一定比例提取, 计入成本, 在税前列支;对于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 可申请使用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 获准使用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的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 须相应降低农民工学员的培训收费标准, 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实行补贴或奖励, 通过这些激励措施,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六)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准入制度

加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准入制度与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 逐步建立与职业资格证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劳动准入制度, 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劳动准入制度的管理, 积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促进职业培训主动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通过制定和完善各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 把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标准衔接起来, 强调用人单位应依法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员工。劳动部门应加大对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准入制度进行监督检查的力度, 确保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摘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化、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工现代性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制约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完善多元化培训投入保障机制的基础上, 通过整合培训资源、改革培训方式,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 规范劳动准入制度, 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培训,机制,路径

注释

1蔡玲.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的农民工返乡回流问题[N].光明日报, 2009-2-17 (12版) .

2向春玲.城市化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 144-150.

3刘忠明.农民工培训问题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0) 55-57.

4吴健辉, 黄志坚.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 159-161.

5李平.中国转型时期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8, 177-179.

农民工作业技能培训 篇8

关键词:农民工;技能培训;对策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D4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23-1

1 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重要性

如今农民工已经成为建设城市、美化城市、创造财富、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祖国现代化繁荣富强功不可没。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意义: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性措施;是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民工的培训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必须加大力度。同时,对发展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农民工技能培训过程的主要问题

(1)农民工对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近年来,农民工对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民工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与他们的岗位总体是适应的。但是,大部分农民工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愿花过多的金钱、时间、精力去接受培训。同时,农民工参加培训后不能就业,或是在岗位上发挥作用不明显,也影响了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2)企业对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投入不足。国家虽规定了职工培训费用提取标准,但有的企业特别是效益较差的企业并未真正落实;有的企业尽管按规定提取了职工教育经费,却大量用于其他方面;还有的企业每年剩余大量职工教育经费却不愿多培训员工。

(3)农民工技能培训市场杂乱无章。由于政府部门垄断了農民工技能培训大部分中的农民工培训市场,导致培训市场在专业化和市场化程度方面低。

(4)对农民工技术技能培训针对性不强,一是导致学而无用。如:电脑技术,机械制造等培训和实践,成本高,投资大,就业岗位少,供大于求。甚至出现一家设计公司招聘一名电脑设计员,却有二十多人来报名应聘的现象,而适应于乡村和城市发展又求大于供的食品加工、旅游产品加工、养殖业和种植业技术的课程培训却相对滞后,有些甚至是空白。

(5)农民工教育培训有些地方只局限在一些低层次的培训,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高科技的培训却寥寥无几,难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6)农民工教育培训课程适合需要的公益性服务和培训项目少之又少,既难树立农民工教育培训单位的形象,又影响了教育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7)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培训形式不科学,欠规范。目前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教师严重缺乏,有些专职教师不专,兼职教师难兼。本校老师待课,外聘教师价高,这就需要培训机构教师自身按需转型,加强农民工培训方面的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训。有些农民工教育培训往往是即时性、快餐性的,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不少教育培训机构很少有新的授课形式,缺乏实用性和吸引力。实训中缺乏现场模拟、现场指导和易学易会、通俗易懂的方式,只流于基础性知识的灌输。

3 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对策及建议

3.1 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意识

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意识。意识深入宣传培训政策、典型人物先进事迹,让广大农民工深刻认识参加培训的重要性,了解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提高他们参加培训的意识。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工重视对子女的基础教育,防止出现辍学儿童转变为新的低技能农民工。

3.2 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职责

一是确保资金投入。企业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职责。一是确保资金投入。确保资金投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和农民工的实际需求,有计划地进行技能培训。企业要做出培训预算,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工培训。二是建立评价机制。二是建立评价机制。二是建立评价机制。要依据农民工技术掌握程度和完成的工作量,进行严格考核,及时进行等级评定,让他们人尽其才,享受技术工应有的待遇,促进农民工参加培训。进一步提升培训机构的质量。

3.3 进一步提升培训机构的质量

一是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培训机构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企业为依托,科学确定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紧密结合农民工的就业意愿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自主创新培训和基础素质培训。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首先在设定培训专业性时,要以市场、企业需要为衡量标准进行培训,培训与市场形成联动的关系。三是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培训机构应重视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定期了解企业的需要和岗位要求,由培训机构开展以需定培、以培供需,自主招生、定岗就业的订单式培训。

四要组织一批以工会组织和工会干校教师为骨干,外聘教师为辅助的强大的师资队伍,进行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会干校教师自身在不影响本职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根据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课程和需求进行转型和再深造。

3.4 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责任

一是合理分配部门职能。明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责任。合理分配部门职能,各负其责统筹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各级政府要将农民工培训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二是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农民工培训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但其操作模式应该进一步市场化。并表示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有什么样的需求就开展什么样的培训。重点奖励重视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企业,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

作者简介:常国军(1960-),男,中专,就职于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网络出版时间:2012-12-4 9:13:16

农民工作业技能培训 篇9

截至12月22日,盘江技校共开办农民工技能就业培训班11期,培训农民工983人次,前6期494人已报送盘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技能鉴定,鉴定合格人员457人,合格率达93℅。

2009年6月,六盘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盘江技校为十八家技能就业特别培训定点机构之一。培训资质认定以来,盘江技校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根据公司各矿的用工需求,充分利用矿山一线的技术、设备等优势,先后在火铺矿、金佳矿、松河煤业公司、老屋基矿、月亮田矿、土城矿开办煤工种农民工技能就业特别培训班,每期培训时限为2个月,培训期满且鉴定合格的农民工将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为确保培训实效,盘江技校对培训点的每一期培训过程检查不少于6次,严格核实技能就业培训申请表、开班计划表、技能培训明细表、培训理论和实际操作教学计划表、考勤表和技能培训问卷调查表等基础性资料,认真做好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的一系列衔接工作,保证了每一期的培训时间不少于规定要求,培训质量达到规定标准,培训资料完备,培训资金有效用于整个培训工作。

目前,火铺矿、山脚树矿第二轮技能就业培训工作正有序开展。

胡鹏报道

上一篇:这件事让我感动3年级作文300字下一篇:新员工入职所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