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农民培训工作力度论文

2024-06-21

加大农民培训工作力度论文(共6篇)

加大农民培训工作力度论文 篇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 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民主、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的全面发展。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和重要内容, 是农业科技扩散的基础, 离开农民素质的提高, 农村科技的持续创新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就难以实现。岷县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低, 但又最讲究实际, 并相对保守、狭隘, 要改变他们的传统生产方式, 就必须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 通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 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 才能真正使整个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促进岷县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一、农业科技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㈠对农民科技培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前人们对农民科技培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新农村建设内涵的认识上, 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新村建设, 认为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村容整洁了、道路硬化宽敞了就是搞成了新农村建设, 而搞科技培训是形式, 只要组织群众听听技术人员的讲课就行了, 加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从业形式也多样化了, 农民的思想意识和整体素质也出现了较大差异, 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就业竞争力差、接受教育程度不同等因素, 部分农民对农业科技培训认识不足、热情不高, 使相当一部分农业科技培训班流于形式。

㈡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文化程度较低随着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 使留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劳动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小学文化程度的就占40%, 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分别占20%、10%, 文盲半文盲占40%。农业科技素质更低, 懂得农业科技常识的农民不多, 对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差异很大, 只有部分村干部、农民技术员及种田大户能经常性接受农业科技的培训。大多数人平时接受农业培训机会少, 即使有农业科技培训也只是随便去听听, 在选用优良品种、施用化肥、使用农药等方面都是凭着自己以往的实践经验进行操作。由于农业技术培训的实际效果不高, 农民不懂农业新技术, 不能分辨农资真假, 上当受骗的现象时有发生。

㈢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发展不平衡, 培训内容单一、手段落后目前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 有项目支持的种植技术培训工作相对比较扎实, 培训重点围绕项目实施, 种植业新技术、配方施肥、新品种选择等方面比较多, 其他方面的农业知识培训不够, 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比较少。农民科技培训资金短缺, 培训手段落后, 大部分仍然沿用过去传统的讲座方式, 发放的科技资料时间上常常滞后;没有培训演示基地, 培训效果差。

二、强化农民科技培训的对策

加强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领导是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的关键, 因此各级领导要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放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 强化农民科技培训的政府行为, 进一步加强领导, 建立健全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领导机构, 统一组织编写农业科技培训规划, 相关部门互相配合, 通力协作, 使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积极探索和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 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 努力营造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良好环境。同时要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度, 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绩效作为相关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办法, 建立激励机制, 促进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上档次、上水平。

㈠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增加农业科技培训的资金投入只有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加大经费投入, 才能保障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建立农民科技培训专项基金, 并通过逐步制度化, 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民科技培训的份额。加强对农民科技培训投入是我国加入WTO后重要的“绿箱”政策, 要利用“绿箱”政策, 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民科技培训投入体制, 解决农民科技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要研究切实可行的经济补偿机制, 减轻农民接受科技培训的经济负担, 为农民接受科技培训创造条件。对农民科技培训资金, 要确保及时足额到位, 并实行项目管理, 做到专款专用, 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㈡丰富培训内容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把培训内容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 由单项培训向综合培训延伸, 立足于岷县的区域经济、科技和教育资源的现状, 围绕当归GAP生产、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等特色农业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等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其培训内容应包括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等的培训;农业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化生产等知识的培训;参与经营、管理和市场经济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和农业、农村有关政策等方面的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转岗就业能力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北部洮河沿岸半干旱区重点开展以地膜双垄沟栽培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和黄 (红) 芪、党参等栽培技术为主的培训;南部及东山区川坝区重点开展优质马铃薯蚕豆丰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治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西川片重点开展以当归GAP种植为主的培训;岷阳、清水、茶埠重点开展以疏菜无公害栽培技术为主的培训。培训的内容, 应该多征求农民意见, 做到农民“点菜式”培训与系统培训计划相结合, 力争做到培训效果显著。

㈢完善培训机制, 整合培训资源, 强化师资力量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要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 因地制宜, 讲究针对性, 突出实效性, 注重带动性。为了改变目前单一的、多部门分散的培训局面, 要加强宏观调控, 完善培训工作的运行机制, 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科技教育资源, 促进农科教的有效结合, 按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对现有农业科技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探索多部门协作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新路子, 使其在农民科技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牵头, 成立专门的农民科技培训机构, 分不同区域制定中短期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 实行兼职老师聘用制, 按不同的培训内容, 通过多方面的考察, 聘请相关方面优秀的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单项技术与系统培训相结合, 以实际操作为主, 对农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 通过定量、定性考核和培训对象的评价, 给兼职教师给予一定的报酬。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的教学研究活动, 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切实提高农民科技培训的质量、效益和水平。

㈣改善培训条件, 优化培训手段, 丰富培训形式当前农村农民科技培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相对固定的培训场地, 尤其是边远山区。农忙季节为了既不占用抢收抢种时间, 又能及时送技术到农户, 培训只能安排在夜间和下雨天进行, 如果没有相对固定的培训场地, 培训人数和培训效果就无法保证。其次是配备现代化培训设备, 采用放映科技专题片、幻灯片和投影讲座, 用真实直观的图片吸引农民, 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针对当前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劳动者之间存在的差异, 按照农村基层干部、壮年农民、农村妇女、后备农民以及农民企业家等不同培训对象, 按照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经济发展不同程度, 采取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分类培训。一是采取培训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定点包片、分区负责的方式, 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到培训区域, 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现场咨询相结合。二是要善于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和远程教育手段, 努力扩大农民科技培训的覆盖面。三是开通农业科技咨询热线电话, 设立专家门诊, 及时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四是抢抓机遇, 争项目, 实施“绿色证书工程”、“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 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全面推进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㈤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培训基地,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岷县地处甘肃省南部贫困地区, 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低, 要改变他们传统的生产方式更需要通过事实进行演示。因此, 要创造条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培训基地,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 开展示范性农业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培训基地, 紧密结合农时季节和需求, 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为使农民一看就懂, 一学就会, 学了能用, 用能致富, 必须重视科技示范户的建立, 为加强现场模拟教学提供场所。

总之, 农民的科技培训工作是一项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 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 各级政府要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放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 强化农民科技培训的政府行为, 强化农业科技培训工作, 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 促进岷县农村经济发展。

加大农民培训工作力度论文 篇2

4月26日,召开了全镇林改工作宣传培训会,镇上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表明了镇党委、镇政府对林改工作的高度重视。参加会议的人还有镇政府全体干部,村上的书记、主任、文书,各社社长以及林业员。

林改工作从2010年1月开始到2011年6月,历时1年6个月时间全面完成全镇123540亩林改面积,其中纯林2805亩、混交林625.5亩、疏林地75亩、灌木林11418亩、宜林地108607.5亩,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镇长在会议上强调各村必须加强领导,制定林改宣传方案、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海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林改工作的重要意义、方针政策和方案,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让广大林农认识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迟改不如早改,早改不如现改,有效调动广大林农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为林权制度改革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分管林业工作的副镇长对林改工作做了重要安排,要求各村要认真学习林改政策,熟悉林改程序,掌握指导林改工作的主动权。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包村干部及业务技术人员、群众中的林改骨干,按照务实、管用的原则,认真进行政策培训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林改工作政策水平,增强组织林改、指导林改、服务林改的工作能力。镇上抽调一定数量熟悉农林工作、责任心强的干部,经过严格培训后帮助村社指导林改工作。

加大农民培训工作力度论文 篇3

关键词:农业职业技能;现代职业农民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15-1

1 农业从业人员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从业人员发生分化,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日趋明显,据统计和调查,目前江苏省农业劳动力总数850万人左右,除了兼业农民(约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58%)外,职业农民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42%。职业农民中,生产型(种养大户、专业户、农业企业工人等)占73%,经营管理型(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农业企业负责人等)占11%,服务型(畜禽防疫员、植保防治员、农机手、沼气工等)占16%。分析农业从业人员队伍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优质农业劳动力总量相对不足

兼业农民对农业不够重视,投入不足、管理不精心、产出不在乎,影响土地的产出率。职业农民以农业为主以农业为生,关注农业重视农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但优质的职业农民队伍总量依然偏小,只占农业劳动力的40%左右,规模经营的面积不到耕地面积的一半。

1.2 整体素质偏低

农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很低,大部分在初中以下。科技素质不高,2010年全省持有农业职业资格证书或农业中等学历教育毕业证书的农民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4.3%。

1.3 结构不尽合理

从事传统产业(种植、养殖业)的较多,规模较小,从事产品加工、流通以及农业服务业的较少。

1.4 流失较为严重

农村青年初高中毕业后基本都进入城市或乡镇企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的都是老年人、中年以上妇女及体弱多病者,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十分明显,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优质劳动力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并存。

2 加强现代职业农民培养的建议

针对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2006年起省委省政府启动农民培训工程,并列入“十一五”新农村五件实事工程,每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123.44万人,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较快地被农民采纳应用,确保了粮食产量的八连增;农民创业培训53.8万人,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较强创业能力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促进了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工程的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步伐的加快,对农业劳动者特别是职业农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持有涉农专业职业教育证书或专业资格证书的现代职业农民比例要达到35%,而2010年这个比例仅为4.3%,现状与目标差距很大,必须进一步加大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快培养现代职业农民。

2.1 加大涉农学历教育

要为农业发展培养长期依靠的核心骨干力量,必须通过系统的涉农学历教育。目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享受免学费政策。应充分利用这项政策,发挥农业部门自身优势,壮大办学规模。在大专及以上涉农学历教育方面,吸收借鉴浙江省对就读农学类专业的学生免收学费的经验做法,建立符合省情的涉农中专及以上学历免费教育的制度。

2.2 扩大培训规模

目前全省农业劳动力总数850万左右,按每年转移25万人推算,到2020年全省农业劳动力总数600万左右,持证农民比例占35%,总数要达到210万人。2010年全省持证农民为35万人左右,今后10年要培养175万人,每年18万人左右。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增加年培训人数,加快培养现代职业农民。

2.3 创新培训方式

农业产业分布有区域性、种类有多样性、生产有季节性,要根据农业农民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不同产业的职业农民可以采取分类培训的方法,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关键阶段可以采取分段培训的方式。培训形式除了集中授课外,要有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观摩考察等,增加农民的感性认识。培训内容除了生产技术外,要有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后要加强跟踪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2.4 重视手段建设

农民培训要有阵地场所,我省农民教育培训组织机构比较健全,省市县各级都有农广校、农干校或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但由于多年来缺乏专项资金投入,教学培训的基础设施(教室、宿舍等)陈旧、设备手段(电脑、多媒体等)落后,不适应现代农民教育培训的要求。在加大农民培训投入的同时,要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教学培训能力建设,改善培训条件。

2.5 增加财政投入

培训农民、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是一种公益性投入,“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比较重视,已经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民培训,效果很好,但是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大和物价的上涨,现有补助标准偏低、投入总量不足,与客观需求差距很大。为此,应从省级层面制定农民教育培训的稳步投入机制,确保每年用于农民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2.6 完善政策措施

要建立符合我省省情的职业农民资格准入制度,先行对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关键服务岗位推行执业资格准入,然后逐步全面推广实施。借鉴其他地方农民教育培训条例,制定全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严格规范各级政府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的行为,力争通过法律形式为农民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资金投入、培训机构、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权益等提供稳定、可靠和持续的保障。

作者简介:齐乃敏(1978-),女,汉族,硕士,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加大农民培训工作力度论文 篇4

张桃林以为, 从我国国情来看, 合适推动“就近乡镇化”。乡镇化必定要跟农业现代化一同推动, 开展现代农业, 延伸农业的工业链条, 进步工业化水平, 然后处理就地工作, 完成“就地、就近乡镇化”, 进而处理当前呈现的“生齿大活动、交通大运送、家庭大别离”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培育新式工作农人。

张桃林分析, 在培育农业后继劳动者方面, 发达国家遍及采纳立法保证、强迫教诲训练、严厉工作准入和出台优惠方针等办法。例如, 法国政府赞助公立农业学校对务农青年公民供给免费工作教诲, 并强迫需要其取得工作教诲证书后方可务农。欧盟一起农业方针新一轮变革方案中提出, 将农业补助方针中“直接付出”的2%, 专门用于扶持40岁以下的青年农人。他在美国调查时见到, 农人要想运用某些出产资料尤其是农药, 需要有资质证书, 证明个人对这方面的常识、技术有所把握。

反观我国, 我国新式工作农人教诲训练投入适当缺乏。张桃林泄漏, 中央财务撑持的农人训练“阳光工程”项目, 每年只能训练农人300万人左右, 覆盖面不到5%, 且大多归于通常性技术训练。从当地来看, 产粮大县往往是财务小县, 加之农业对拉动当地GDP奉献有限, 因而, 当地难以有满足的动力和财力投入到量大面广的训练中去。

加大农民培训工作力度论文 篇5

构调整的进度。

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县联社连年获殊荣

柳河县农村信用社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发展烤烟的号召,大力投放资金支持农民发展烟叶生产,在烟叶生产的过程中,积极给予那些有种植需求,并符合政府部门发展而又缺乏资金的烟农以资金支持,全力支持烟农发展烟叶产,烤烟贷款的及时发放有效促进了烟农发展烟叶生产。全县烤烟贷款发放规模逐年在增加,烟农种植烟叶的面积逐年在扩大。据统计,2006年投放烟叶生产专项贷款800万元,2007年投放1000万元,2008年累计为1164户烟农发放烤烟贷款1370万元,支持烤烟种植面积23000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由于柳河县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全县农民发展烟叶生产中,主动克服自身资金十分紧张的难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积极支持农户从事烟叶种植,有效促进了全县烟叶生产的良性发展,鉴于柳河县农村信用社在发展烟叶生产中所做出的努力,柳河县委、县政府于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给予柳河联社支持烟叶生产优秀单位的光荣称号。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大力支持烟叶生产

柳河县开始发展烟叶生产,要追溯到1991年,当时县委、县政府提倡种植烤烟之时,由于种植烟叶是新生事物,当地农户心存疑虑,很少有人响应,辽宁省的烟农来柳发展烤烟,当时信用社就开始为其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是因其管理上的原因,外来烟农大部分以失败而告终,信用社因此遭受了很大损失。但是我们没有困此退缩,而是对那些仍旧坚持下来的烟农继续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基层信用社主任以及包片信贷员在烤烟生产的关键时期亲自去田间地头与烟农交流,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总算功夫没有白费,终于使我县的烤烟种植技术日臻成熟,做大做强了烤烟种植业,打出了柳河县的优质烟叶的品牌优势,全县烤烟种植才形成如今的规模。

柳河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烟叶生产工作,每年年初,都要专门召开烤烟生产动员会,向各乡镇政府层层落实全年烟叶生产任务,将烟叶生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目标来管理。年末,又专门召开烟叶生产总结暨表彰大会,对一年来在烤烟生产中表现优秀的单位和烤烟大户进行表彰和奖励,进一步规划部署下一年的烟叶生产工作。经多年的探索和积累,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管理和技术指导体系,无论是从资金的筹措到烟苗的培育,从烟叶的田间管理到收掰,从烟楼的建设到烟叶的烤制,从种烟户的动员到种烟大户的发展以及种植烟叶所需肥料的供应等整个过程中,都能为之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及措施,整个烟叶生产的过程中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跟踪服务及提供技术指导。

2007年,柳河县农村信用社在评定信用户工作中,鉴于广大烟农与信用社多年来的合作关系,绝大多数的烟户都被评为信用户,享受“贷款优先、额度放宽、利率优惠、手续简便;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余额控制”的优惠政策。每年在发放完备春耕贷款后,我们都要为烟农留有足够的资金,准备4月份为烟农支棚置种发放贷款,5月份维修烟楼、购买烟草专用肥发放贷款,7月下旬还要发放烤烟煤及人工费发放专门贷款。这种烟农随用随贷的贷款模式也节省了不少的贷款利息支出,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

在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全县烟农种烟积极性日益高涨,烤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到2008年全县种植烟叶3.6万亩,收购烟叶9.1万担,总值5050万元,亩均产值2118元,亩均效益1268元,专项税收实现2040万

元。

三.加大信贷投放继续支持农民发展烤烟

石林县五项举措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篇6

一是增强提升培训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深入地开展教师培训的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促进广大教师深刻认识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和常态要求,变“强制培训”为“自觉培训”,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

二是创新完善培管机制。石林县加快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协调各种培训的衔接,优化培训队伍结构,促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体系健康、有序、平稳地发展,切实为每一个教师培训、发展的权利提供制度保证。

三是科学优选培训内容。石林县结合实际开发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信息技术》及《中西文化传统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影响》等 17门县级地方选修培训课程。在此基础上,将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把握教师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不断优选培训内容,注重质量效益,引导和促进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四是切实优化培训方式。积极倡导和践行参与式培训,积极推进校本培训。组织脱产进修和培训,选派教师到先进学校跟班学习,避免学习培训的形式化和表面化,让教师取得真经。有效推进培训成果的实践转化和应用提升。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功能和作用,严格“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和考核,建立“名师工作室”不合格退出机制。

五是着力推进实践应用。积极探索以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培训模式。引导教师利用基本理论对日常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剖析、指导和评价,让广大教师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深刻地领会理论的先进性,提高参训教师实际能力。

漾濞县教育扶贫出新招

本报讯(通讯员 常世伟) 为加快实施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漾濞县在认真贯彻落实好“两免一补”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又出新招,实施了“两员一免一补”教育精准扶贫措施,打出了教育扶贫的“组合拳”。

一是建立学习辅导员机制、心理疏导员机制。由各学校指定专门的科任教师担任“学习辅导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习信心,鼓足学习干劲;各学校指定班主任或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担任“心理疏导员”,帮助贫困生消除不良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将心理辅导员和学习辅导员纳入到教师绩效考核当中。

二是减轻建档立卡户的经济负担。免除高中阶段就读的在校建档立卡户学生学费和住宿费。

三是补助高中阶段在校建档立卡户学生生活费和公共交通费。由县财政统一拨款支付,给予每生每学期补助生活费500元和一次性往返公共交通费100元,共免除建档立卡户普通高中学生103人,职中学生15人。优先保障考入高等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获得入学困难补助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贴息贷款支持。

招商银行总行向武定民族中学 捐资95万元援建体育场

本刊讯(通讯员 胡德云) 日前,招商银行总行常务副行长李浩一行带着对山区莘莘学子的亲切关怀来到武定县民族中学为学校体育场建设奠基培土,并向武定县民族中学捐资95万元。

上一篇:因素提升下一篇:工农业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