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面防控实施方案(通用8篇)
社会面防控实施方案 篇1
关于XX街道构建“网格化”社会面巡逻防控体系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的实施方案
辖区各社区:
为进一步完善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升新形势下辖区社会面巡逻防控工作水平,切实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全力巩固“平安街道”的成果,根据水磨沟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现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对辖区各社区、重点单位,实行24小时“网格化”包片巡逻,努力实现新民路地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自治区稳定工作会议以及自治区、市、区有关加强社会防控体系建设的精神为指导,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和“属地管理、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的原则,从建设“平安街道”、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调动和利用辖区的资源,强化辖区治安巡逻工作,全面构建新民路街道“网格化”治安防控体系。为我辖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路街道“网格化”社会面巡逻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特成立专项领导行动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三、工作目标
通过构建“网格化”社会面巡防体系,形成“网格化、布控精细化、防控信息化支撑,社会化参与”的社会面防控新机制,实现对人、地、物、事、组织等各类工作对象底数清、情况明、责任到位、管理有效,对辖区实施无缝隙、精细化管理,坚决防止辖区内发生重特大政治事件,重大非法
聚集事件、大规模群体事件和恶性刑事案件,全面提升辖区治安整体防控能力和快速处置能力,提升辖区内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提升街道的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四、具体措施
(一)科学规划,整体推进,由组长负责组织各组成员开展巡逻、清理、清查、等工作,切实预防、控制、减少发案,增强辖区内群众的安全感,提高群众满意率。
(二)发挥专职力量的作用实行24小时“包片”责任制,杜绝和预防在各片区的发案,真正做到“零发案”。
(三)各专职联防员、综治专干要认真清理、清查本片区内的出租房、娱乐场所和重点管控单位等场所,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行为。
(四)发挥社会力量的基础作用。各社区要动员组织楼栋长,信息员,治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平安网格”的创建工作。
(五)在“网格化”巡逻防范中加强“四防”安全宣传,提高辖区内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社区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面“网格化”巡逻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时解决“网格
化”巡逻防控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各社区要以城乡结合部巡逻为重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网格化”巡逻防控体系建设方式和途径,要避免形式主义和“一刀切”。
(三)规范队伍、强化督导。在巡逻防范过程中必须规范、文明巡逻,杜绝违纪、违规的事件发生。发现任何可疑情况或遇到疑难问题要随时上报。
(四)优化考评,兑现奖惩。在“网格化”巡逻防控工作岗位上有突出成绩的社区和人员,要加大宣传表扬,对工作责任不落实,发生重大安全案件的,要严肃查处和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0一二年一月六日
主题词: “网格化”巡逻 治安工作 实施方案 抄 送: 辖区各社区居委会 街道办事处 2012年1月6日印
共打印:汉文18份
社会面防控实施方案 篇2
1 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最早是从农村研究中衍生而来开始了对中国农村社会矛盾问题的关注。就目前来看,关于世界范围内农村社会矛盾问题的研究和国外相关性论著尚较为缺乏。尽管如此,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农村社会矛盾的不断出现,更多的国外学者开始把注意力聚焦在中国农村社会矛盾问题上。综合来看,国外学者关于中国农村社会矛盾问题的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关于农民抗争的解释框架
关于农民抗争的问题,美国的学者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Scott)的解释框架和塞缪尔·波普金(Samuel Pop-kin)的构建理论截然不同,两者的观点碰撞引起广大学者们的注意。詹姆斯·C·斯科特提出了“日常抵抗”说、“生存伦理(subsistence ethic)”的概念、亚洲农民经济是“道德经济”来解释农民的“日常抵抗”。波普金对此不以为然,对于这个理论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人的本性都会驱使自身去追求最大化的利益,然后以此为根据目标来做出理性的决策使达到利益最大化,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农民的个人利益和集体的利益之间必然是存在矛盾的,然而每个农民不会盲目地参与到革命中去,他们会谨慎地去衡量其中的利弊,而不是随波逐流。
1.2 关于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的关注
在一些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有相关学者的研究数据表明,政府征用土地的费用远远低于土地在市场上的价格,只占其中的一至两成比例,这显然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土地利益分配不合理和土地征用补偿不合理这两大重要因素必然导致了土地的冲突。另外印度作为农业大国之一,想必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夙愿,印度的国民党长期以来处于执政党地位,力图追求社会公平和民主文明,这也是对各执政党的必然要求。但是却历经沉浮也饱受人们的质疑,不幸的是,印度的农村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实现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还有在中东一些国家,长期的战争冲突和占据双方的武装暴力对传统的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政府作为执政者对于解决区域乃至全国性的土地冲突问题务必要引起重视才行。
1.3 关于中国村民自治制度的评价与研究
在关于中国村民自治制度方面,Daniel Kelliher在The Chinese Debate over Yallage Self-government一文中颇有研究。他指出,不同于国外的竞争性选举,在确保地方干部的责任感方面,中共作为执政党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另外国外学者John James Kennedy指出候选人在提名的过程中,村民对待选举的态度也随之变化。村民们所处基层的政治环境,哪些是真正为村民服务,能给他们带来切实利益的,他们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当选举不够真实更多的是作秀的情况下,村民参与政治的选举热情就没那么高涨了。还有一些国外学者充分肯定了我国村民自治的进步性,但是也指出存在一些将制约农民利益表达的缺陷。
1.4 关于对中国农民抗争领导者的研究
李连江和欧博文等学者对农村的自我维权抗争领导问题有相关的研究,他们认为,中国基层农村抗争领导人(Protest Leadership)承担了其中主要的责任,他们要鼓励一部分积极分子率先参与进来,培养成骨干协调抗争行动,组织跨社区动员公众,带领大家都充分参与进来,形成集体主张,这直接详细地体现在Protest Leadership in Rural China等相关文章中。
2 国内的研究现状
国内的现状相比较与国外学者的情况有显著的不同,国内学者的研究以“农村社会矛盾”为主题的条目最早才出现于1994年,这说明国内学者的关注时间不仅晚于国外学者,也滞后于社会矛盾问题的显现时间。第二,国内学者的研究在学术旨趣上更趋于本土化。他们对社会矛盾概念体系进行建构,深入理论研究对社会矛盾追根溯源上升到了哲学角度。下面关于我国农村社会矛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2.1 我国农村的社会矛盾问题的现状
许多学者研究的方面虽不尽相同,但都对某一特定时期影响社会矛盾发展的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
王有春等学者认为农村社会的发展衍生了一系列的矛盾主要包括有贫富差距矛盾、干部与群众关系之间的矛盾、基层自治组织管理者综合素质偏低的矛盾、土地分配不均的矛盾、传统的封建迷信与现代的科学文明之间冲突的矛盾,村民追求良好的社会保障与政府公共财力无力提供的矛盾等。
还有相关学者发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矛盾。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农民观念陈旧迂腐、对消费文化引导机制的缺少、大众传媒的文化过滤系统不健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逐渐衰退、部分政府部门对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等。
从目前的这些研究成果来看,国内村民自治的研究由“冷”到“热”,学者们主要运用个案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对农村居民自治产生的原因、制度的内容、自治的意义、自治运行中现存的问题和对策、未来走向等不同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基本上奠定了我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为理论化为实践了带来了重要参考价值。
2.2 我国农村社会矛盾的原因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矛盾原因的研究观点众说纷纭,总体来看,大部分学者认为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不完善相关。
徐勇、宋善文等学者认为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文化综合素质也相应不断提高,然而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不平等的权利待遇,基层政府过度关注经济增长导致尊崇效率优先的原则时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过度加强、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发生的缺位与错位导致在公共资源分配时向城市和工业的过度倾斜、农民要求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的权利意识日益高涨,这势必造成强烈的冲击。
文树忠和刘社明学者的观点相近,认为原因主要有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阶层的利益不同而产生的社会矛盾,这是最主要的矛盾。其次是农村基层组织制度不完善,化解调解机制不顺畅而产生的社会矛盾,还有农村偏远地区文化法律知识难以普及,农村基础文化的建设滞后,村民法制维权意识普遍较低而产生的社会矛盾。
刘丽华、阎坤教授研究认为,还有劳动力资源不足、劳动适龄人口老化、人口老龄化,这些问题都将加重社会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当属人口老龄化,它会致使劳动力内部年龄结构出现高龄化,对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社会简直是致命一击,劳动力高龄化意味着劳动效率难以提高。
2.3 解决我国农村社会矛盾的对策
专家学者们关于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各有千秋,综合来看,都普遍主张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改革发展战略体系等。
陈修文和高德等学者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首要解决问题,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问题时,在城乡差距扩大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把农村的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其次处理好收入分配问题,效率优先的原则下更加要兼顾公平,要缩小不断扩张的贫富差距等。
王有春、宫晓霞学者提出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应当立足于本国的基本国情,针对农村社会矛盾的不同表现特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长远的可持续战略,要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贯彻落实执行到位,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和文化素质,进而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还有相关学者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实际可行的建议,包括政府要更加重视对农村文化建设、加大投放重点文化工程到农村社区、切实提高教育培训工作水平、在农村地区专门建立社会矛盾的排查机构,定期进行调查、调解和回访,适当地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政府作为引导者要积极引导树立新型文化取向、创新开发面向农村的文化产业等方面对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相关对策。
3 总结
国外学者对农村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以他们的最新观点和理论为基础,启发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为国内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然而针对中国农村社会矛盾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还是比较匮乏,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多国外学者对中国国情和农村实际缺乏深入了解。
积极警务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篇3
关键词:积极警务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建设
一、当前社会治安形势
我国社会大局继续保持稳定,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仍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下岗职工、失业农民工有所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有所增大,劳资纠纷、合同纠纷、债权债务纠纷等新矛盾不断产生,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老问题有所凸显,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发不稳定事件;一些地方杀人、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增多,抢劫、抢夺、盗窃等侵财犯罪上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传销、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时有发生,社会治安出现不少新情况。在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期盼更平安的社会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
二、当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 各级公安机关在强化社会治安防范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收效也比较明显。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也存在一个补充和完善过程,客观上形成了治安防控体系的滞后性和不适时性。突出表现在:
(一)防控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措施不落实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认为防控工作是软指标,看不见摸不着,投入多见效慢,很难看到成绩,不愿花人力物力做防范工作。二是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习惯于把侦破案件和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多少作为评价公安工作的主要标准,忽视了防范工作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治标多,治本少,形成了“重打轻防”的局面,走进了“打击——好转——恶化——再打击”的怪圈。
(二)防控组织工作不够健全
一是缺少专职防控工作的机制、人员和领导机构。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由于组织结构比较松散,许多综合治理措施难以落到实处,基层派出所的职能没有真正得到发挥,达不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要求,不能真正成为保一方平安的战斗实体。二是人防技防尚未形成有效的网络,防控格局不合理,防控工作处于松散状态,不严密。
(三)防控工作的运作方式不够科学
防控对象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一些地区对重点人口、暂住人口几乎处于失控状态。防控工作方式是坐在机关等报案、等调遣。工作制度呆板滞后,没有根据案发特点,科学及时有效地调整防控对策重点和时空范围,防控措施和手段单一机械,缺乏人防、物防、技防和意识防的有机结合。
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措施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现阶段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地位
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只有每个参与者都认识到防控体系的地位, 认识到这是一场深刻的警务革命,触及到公安工作思维观念、工作方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多方面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制约公安机关战斗力发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公安机关的创新能力,实现公安工作的跨越式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构建治安防控体系中来。
(二)抓好三大联动,实现警务资源的优化组合
1.是抓内部联动。在充分发挥各警种的职能优势,强化打击、巡逻、管理等项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必要的警种工作联系制度,科学合理地调配使用巡警、刑警、交警、派出所等方面的力量,形成治安卡口控“点”,城市和公路交巡警控“线”,派出所和治安联防组织控“面”,“点、线、面”互相策应、均衡布局的立体防控网络,切实把严打与严防、严管、严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警务运作机制的立体化、集成化水平,真正实现公安工作由传统“各自为阵”向多警种“合成作战”工作模式的转变。
2.是抓内外联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路子,以公安机关的正规化、现代化和专业化的防控工作为核心,不断拓展110社会联动的广度和深度,运用法制的和经济的手段,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严密构筑多层面的专群防控体系。真正实现社会治安工作由公安机关“孤军作战”向社会各界“综合治理”工作格局的转变。
3.是抓区域联动。拓宽对外联络渠道,进一步密切与周边地区的警务协作,联手打击外来人口流窜犯罪和跨地区有组织犯罪活动,真正实现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由“静态封闭”型向“动态开放”型的转变。
(三)健全三个机制,完善打防控一体化社会系统工程
1.是健全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发现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的能力。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接警、指挥、处警等环节的规范化建设,公安机关的整体快速反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三台合一”后,赋予了指挥中心更多、更大的职权,提高了110报警服务台的实战指挥效能。因此,要建立起以110报警服务台为龙头,以交巡警为骨干,以派出所、责任区刑警队、社区警务室等为基础,各警种既分工负责,又相互联动的接处警运行机制。
2.是健全完善治安防范机制,提高对社会面的控制能力。控制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工作做得好了,发现、打击犯罪的机会和几率就越高,防范、遏制发案的目标也同时可能实现。要紧紧围绕犯罪分子“吃住行销乐”等环节,不断织密阵地防控网络,在工作職能所涉及的范围内,分系统、按行业布建信息员,广泛收集情报信息,做到耳聪目明。
社会面防控实施方案 篇4
为切实做好XX街道社会面治安防控工作,为深圳市举办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根据国家、省、市禁毒委《关于做好2011年深圳26届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禁毒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精神的有关部署,结合我街道实际,现就做好深圳大运会禁毒安全保卫工作有关事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国家、省、市、区禁毒委的统一领导下,突出重点、以面保点,按照省、市“创平安,迎大运”的统一部署,实行党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职能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深圳大运会禁毒安全保卫工作,树立禁毒工作一盘棋思想,继续发挥“平安亚运”极端负责的务实精神、勇于吃苦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协调联动的团结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以全面落实治安重点人员管控、矛盾纠纷排查、危险物品安全监管、行业场所阵地控制、社会面巡逻防控、重要部位保卫、重要目标守护等工作措施为支撑,严密社会面治安防控,力争做到“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确保大运会期间不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不发生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个人极端事件,不发
生重大涉枪涉爆涉危和涉赌涉黄案件,不发生重特大治安灾害事故和信息安全事故,实现“平安大运”、“平安金沙”的目标。
二、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为全面做好我街道社会面治安防控工作,街道办事处成立大运会社会面治安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XXX(街道办事处主任)副组长:XXX(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XXX道办事处副主任)XXX出所所长)
办公室:设在街综治办,XXX公室主任。
成员单位:党政办、综治办、社经科、信访办、街残联、派出所、司法所、出管中心和各居委会及集团公司。街党政办:
一是负责深圳大运会期间全街禁毒安全保卫工作情况的收集、协调、报送和保障,及时传达与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街党工委和办事处领导关于大运会禁毒安全保卫工作指示与要求。
二是负责按照《关于做好2011年深圳26届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禁毒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认真及时协调深
圳大运会期间禁毒安全保卫工作突发事件应对媒体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及宣传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落实上级关于亚运宣传的工作部署。
三是负责深圳大运会白云区金沙街禁毒安全保卫工作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的制定,组织准备工作和风险评估;根据应急事件程序宣布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指挥现场应急处置。街综治办:
一是主要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工作指示和部署,制定深圳大运会白云区金沙街禁毒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全面掌握禁毒安全保卫工作社会防控面情况信息特别是对外来吸食毒人员稳定信息的收集和研判,及时上传下达有关工作情况和要求。督促各单位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协调群体性事件的现场处置和善后工作。
二是负责社会面治安案件的协调,督促和指导有关部门与居委、集团公司做好治安防控工作。
三是负责传达上级部门禁毒安全保卫工作部署和指示,落实大运期间各项禁毒应急工作部署;全力做好吸毒收戒和美沙酮治疗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社会面吸毒人员;及时、准确地指挥协调涉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街社经科:
一是负责辖内涉疆涉藏等少数民族稳定工作,负责涉及民族纠纷、宗教问题的调处和化解,牵头组织做好辖内宗教场所及周边环境的整治,负责涉港澳台问题的维稳工作和应急事件处置,落实上级宗教管理部门工作部署。
二是负责制定深圳大运会期间救助服务工作;负责大运期间辖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告之、指引、劝导、护送等工作,及时处置流浪乞讨人员强讨恶要、滋扰他人、扰乱秩序和露宿街头、占据公共设施等行为;依据《白云区涉军维稳工作预案》,掌握涉军群体的涉稳情况信息,牵头负责处置涉军群体性突发事件。
三是负责深圳大运会期间全街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医疗卫生保障,加强病媒生物防治及疫情监测与防控,妥善处置各类医疗纠纷。街派出所:
负责做好情报信息收集汇总,定期综合分析研判,排查掌握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的各类不稳定因素。利用情报平台加强重点人员管控,配合做好重点人员查控劝返、涉警信访案事件处置和相关重点人员管理,负责为社会面治安防控提供信息通讯科技等技术支持,负责收集掌握分析涉及社会面治安的媒体热点和网络舆情,开展舆论正面引导工作,协助开展公安检查站工作。
街司法所:
负责组织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工作,指导、协调各居委会、集团公司和街各部门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负责落实全街重点难点矛盾纠纷的包案化解工作,完善工作台帐。街信访办:
负责加强信访情报信息收集,指导督促落实对有关列管重点人员的管控措施,协调街有关部门和居委会、集团公司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掌握和研判大运会期间可能出现的越级上访和闹访的相关情况信息;负责对非正常上访人员进行稳控并劝返。街残联:
负责制定深圳大运会期间残疾人管控措施;负责协调和处置辖区内残疾人引发各类涉稳和突发事件。街出管中心:
负责落实辖区大运会期间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控,加强外国人租房管理,严格出租房屋管控。积极开展出租屋安全巡查,做好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和分类管理工作,预防和处置出租屋内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各居委会、集团公司:
负责做好矛盾纠纷的专项排查和调处,落实治安重点人、重点部位、行业场所和危险物品排查整治力度,严密社会面治安防控;做好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准备;及时掌握和报送禁毒安全保卫工作情况信息;负责突发事件的现场控制和化解工作。
三、实施步骤
(一)筹备阶段(5月至6月)。各部门根据本方案要求,明确任务,制订方案,调配人员,落实保障。深入调研大运会安保社会面防控工作需求,进一步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基础工作,并结合实际分工整治突出问题。
(二)临战阶段(7月)。由街综治办牵头,街司法所和各居委会组织实施,动员部署各部门坚持“突出重点、以面保点”,协同联动从严从紧加强社会面治安管控。对全街社会矛盾纠纷开展全方位排查,彻底摸清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隐患的底数。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苗头和问题进行分类研判,按照“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调处和化解工作任务。
(三)实战阶段(8月)。采取果断措施,全方位开展禁毒安全保卫工作,全面落实对重点人员、重要部位的安全防控措施,不留控档。及时排查发现安全稳定隐患,加强社会面治安巡逻,加大对可疑人员、车辆、目标的盘查力度,综
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式及时调处出现的问题,及时防控危害社会、影响广州亚运安全的重点涉稳人员。严厉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为赛事及重大活动安全、顺利举行提供有力支撑。
四、工作措施
(一)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加大调处和化解工作力度。自5月开始,各单位要认真落实街党工委的要求,按照“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要求,开展地毯式、拉网式大排查,认真排查和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和重大安全隐患。对可能在深圳大运会期间发生群体性事件和到省、市、区上访的重点人员、重点问题进行重点摸查。各单位对辖区内发生的矛盾和纠纷,按“属地管理、分级责任”的原则,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控制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一时难以处理的重、特大矛盾和纠纷,要及时向主要领导和上级部门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恶化和扩大。街有关领导和部门加强督查和督办,在重点化解期间,采取实地检查、个案调研、听取汇报、通报情况等方式进行检查督促,确保重点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工作取得成效。
(二)全面掌握社会动态和信息,提高预警和处置能力。全面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重点发现掌握辖区内可能引发到
省进京上访,个人极端行为、群体性事件等危及社会稳定的各类不稳定因素,并及时录入信访管理系统,分类建立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责任单位落实、管理标准明确。大力加强社会面吸毒人员管控,按照分级动态管理的工作要求,成立稳控帮教小组,真正做到“六个一”,同时要走访群众深入实地,全面、准确地了解吸毒人员动态,确保大运会期间不脱管脱失。进一步加强吸毒人员的收戒工作,压缩毒品消费市场,努力减少在社会面上的漏管失控吸毒人员,严防因毒品问题引发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尤其加强对外来吸毒人员的清查打击,对有现行涉毒活动的及时依法处理,对没有现行涉毒活动人员要严加管控,对涉毒高危人员要挤压清走,严防其在大运会期间在辖区内进行吸毒贩毒活动。同时积极与上级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努力拓宽信息渠道,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三)疏导教育与法律惩治相结合,严密监督和掌控“重点人员”。派出所要认真研究治安形势,找准突出问题,加强防范和稳控工作,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涉稳人员和刑释解除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重点上访人、有极端行为倾向的人员为重点,按照“全面滚动排查、准确分类分级”的原则,从即日起至大运会结束,对本地户籍、非本地户籍但在本地居住、事发原因在本地的重点人员开展滚动排查,做到排查列管全面,分管定级准确,信息报送及
时。深入推进打击“两抢”等多发性犯罪,严密控制社会面。加强对治安联(协)防队、保安、治保积极分子的发动整合,最大限度地把警力和群防群治力量摆上街面,强化对重点时段、部位治安巡逻和设卡盘查。进一步完善警情监测机制,增强巡逻防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建立视频监控与街面巡逻力量、治安卡口的联动机制,对街面犯罪快速反应予以打击。不断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深入宣传、全面发动广大群众,形成人人参与社会面防控的良好格局。进一步拓展军警民协作、村居治安巡防、义务巡逻、院户联防、邻里守望等群防群治形式,社区防控网、路面巡逻防控网、企事业单位和重点目标防控网、视频监控防控网等四网联动,打防管控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全面防控和遏制违法犯罪。加强对辖区内的重点人员的稳控措施。对不听劝阻的个别人员及时训诫谈话,开展法制教育,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必要时采取监控措施,稳控在当地。各居委会和集团公司成立防控专责小组,特别是对近两年进京到省市上访问题还没得到解决的重点人员,要密切掌握其动向,防止脱离视线,必要时对个别顽固涉稳人员采取集中办班学习的方式进行稳控。
(四)加强涉枪涉爆涉危物品安全监管。按照“不炸响、不打响、不流失”的目标,全面加强枪支弹药、爆炸物品、有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管制刀具等各类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全面组织开展以查违规、查隐患、查
制度落实为重点的危险物品从业单位清理整治,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单位,一律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在大运会开幕前一律予以停业整顿。严格落实大运会防护期危险物品临时管控措施和易制爆化学品“凭证购买、实名登记”制度,加强危险物品运输环节和邮寄、快递、物流等流通渠道的安全监管,切实加强对物流运输企业、货运场站、客运站的排查管控,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全面收缴各类非法危险物品。强化安全检查,严防不法人员携带各类危险物品乘坐交通工具。
(五)加强治安复杂行业场所阵地控制。大力加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全面纳管旅业式出租屋,严格管控出租房屋、中小旅店和歌舞娱乐、洗浴留宿、发廊、网吧等治安复杂行业场所和建筑工地、集贸市场等治安复杂部位,深入开展清查整治,对旅业式出租屋和留宿过夜的桑拿按摩场所,没有安装应用旅业系统或移动信息采集终端的,会同相关部门坚决予以关停,消除管理盲区。大力开展扫毒扫赌扫黄专项行动,依托信息化提升管控效能。全面组织开展单位内部治安防范大检查。严格落实“五个一”制度和内部治安保卫责任制,加强对内部治安保卫队伍的管理教育和培训,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坚决防止发生投毒、破坏、恐怖袭击、群死群伤等重大治安事件。深入开展“三电”专项斗争和整治气田及输油气管道生产治安秩序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基
础设施、扰乱生产治安秩序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对卫生、食品药品等公共安全领域的日常监管,严防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故。
(六)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协调,积极应对和引导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具体工作由街道党政办组织落实。
(七)加强值班制度,做好情况报送工作。从2011年7月15日起至9月1日止,各居委、集团公司和街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值班备勤。各居委会和街的综治职能部门在深圳大运会期间要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和领导带班制度,备足应急处置力量和装备,执行“每日一报”制度,每天下午4时前向街综治办报告本单位当天情况。做到有情况书面报情况,没情况报平安,紧急和重要情况做到即时报告,不得延报、漏报和瞒报。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深圳大运会期间社会禁毒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区领导的指示精神。各级领导、各部门要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确保比赛期间不出事、不出大事。
(二)周密组织,加强管理。各有关单位要根据街的工作方案迅速制定本级工作预案,明确任务和分工,要结合工
作实际,加强环节管理,科学设计和细化工作任务,确保各项维稳安保工作无缝对接。一旦出现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和处理。
(三)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强化各级禁毒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各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克服疲惫松懈思想,发扬连续奋战的工作作风,通力协作,及时通报情况信息。发生涉毒安保事件,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消除不稳定因素,迅速处置和化解各类突发事件,确保深圳大运会比赛顺利进行、圆满结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附:
1、三级防控对象名单;
社会面防控实施方案 篇5
各行政村、镇直部门: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平安XX”建设,根据中办、国办转发《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意见》和省、市、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规划及建设“平安XX”的工作意见,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保障和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和决定,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发动群众,全面落实治安防范措施,促进全镇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为我镇全面创建和谐社会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总体目标
在全镇构筑起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委组织协调,边防派出所为骨干,各部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组织为基础,村、单位内部及周边和公路沿线以及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行业为重点,点、线、面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配套,指挥高效,信息畅通,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管理到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实现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逐步下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群体性事件处置能力明显加强,区域性突出的治安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公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群众治安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防控网络建设
(一)建立健全以边防民警为主力,群防群治力量为辅助,巡逻防为基本形式,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的社会治安法人责任制为重点,保卫力量为骨干,安全技术防范为手段,自防自控合同制与周边村联防联动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三)建立健全居(村)为单位,镇中心区为重点,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为骨干,治保会、调解会、治安巡防队(护村队)为主要力量,治安防范责任制落实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四、防控工作重点
(一)加强特殊群体教育管理。落实对刑释解教、缓刑、假释、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力、吸毒等人员以及有劣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措施。
(二)加强流动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完善流动人口管理站建设,落实流动人口的登记、发证、注销、统计、协查通报、查验等管理制度。
(三)加强租赁房屋治安管理服务工作。建立边防派出所协同村建、土管、计生等部门管理租赁房屋的工作制度,落实租赁房屋合同备案,出租人治安管理责任制等管理措施。出租人与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签订率达95%以上,积极推行各种行之有效的租赁房屋治安管理方式。
(四)加强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企业生产、压力容器、配电设施等各工种车间操作以及机械作业等各个环节,认真落实责任制、签订安全责任书。
(五)加强特种行业、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和防范。积极推行行业自律管理,建立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组织。建立健全工商、文化、企业、卫生、劳动、学校等部门配合公 安机关协同管理工作制度。
(六)加强枪支弹药、民用爆炸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治安管理。建立健全治
安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管理,健全和落实民爆物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的安全责任制度。
(七)加强区域性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工作。重点加大对两抢两盗、诈骗、游戏机赌博、吸毒等突出治安问题的专项打击力度。
(八)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协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实行重大矛盾纠纷挂牌督办,领导包案调处制度。加强人民信访工作,落实党政领导信访接待及督办制度,认真对待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效减少和防止群体性事件。完善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预案,加强预案演练,及时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五、防控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及时准确的治安形势分析评估机制,科学的工作决策部署机制,正确的运用刑事政策机制,协调的政法部门配合制约机制,规范的“严打”工作督查考评和激励机制,有力的“严打”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形势分析会议,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区域性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制度,增强“严打”整治斗争的实效性。
(二)完善齐抓共管机制。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凝聚合力,齐抓共管,主动参与全社会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综治办要加强组织协调工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制度。
派出所要充分发挥社会公共防控体系建设主力军的作用,负责公共防控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检查评比,总结表彰,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司法所要扎实开展“五五”普法,深化基层普法和依法治理活动;抓好安全稳定和教育改造工作,加强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建设;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充分发挥法律服务网络的功能作用。
民政办要加强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的指导工作;抓好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工作;协助有关部门组织有能力的低保人员参加义务治安巡防工作;做好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依法管理社会行政事务。
各中小学校要落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制;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加强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意识和法制教育。
文化站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查处反动、淫秽和宣扬暴力、封建迷信的违法经营和演出活动;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严禁利用电子游戏机从事赌博和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镇团委要认真抓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做好对有劣迹青少年的帮教和服务工作;大力实施“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计划”;开展“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
其他有关部门的要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三)完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
加强基层治保组织建设,全面开展创建规范化治保会活动。治保主任由村两委担任,调整充实治保成员。建立和完善开展工作记录完整、绩效考评认真总结、群众评议及时反馈的工作制度。强化治保会成员教育培训,落实治保会办公活动经费。
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按照组织结构健全,工作设施良好,规章制度完善,经费保障落实,队伍素质过硬,工作成效明显的要求,建好镇、村调委会,健全镇、村、组和学法中心户的“四级”调解工作网络。
加强社会治安巡逻队,护村队等形式各样的治安联防组织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治安联防活动,开展治安巡逻和防盗、防火、防破坏、防灾害事故“四防检查活动”。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完善协管员队伍的管理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
(四)完善经费保障制度
要把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纳入我镇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特别要重视和加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
六、防控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委会和镇直有关单位的领导要从全局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强化稳定意识、治安意识,切实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推动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确保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二)建立健全考核考评与激励机制。按照综治工作“属地管理”的原则,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由镇综治委进行相应的考核考评以及制定奖惩办法,同时与综治领导责任制和“平安建设”工作检查共同进行。
XX镇人民政府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篇6
一、社会治安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来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我市的社会治安形势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有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刑事发案总量上升。主要表现在:
(一)“两枪一盗”案件总数居高不下。百姓看治安,往往从自己身边最细小的变化开始来感受整个社会的变迁,高发的抢夺、抢劫、盗窃机动车等街面犯罪已经对人民群众的治安承受力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首要治安问题。去年我市的“两枪一盗”案件总数比上年上升两倍多,特别是“飞车抢包”,犯罪分子甚至从晚间抢发展到白天抢,从比较偏僻的场所作案发展到在公众场合公开抢,干部群众对此反响强烈。
(二)恶势力违法犯罪迅速蔓延。不断蔓延的涉恶势力严重危害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社会恶势力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插手各种行业和经济领域,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插手民间纠纷、收“保护费”、为赌博团伙武斗护场子等,动辄持枪弄刀,严重扰乱了经济社会循序甚至政府办公循序,不仅严重威胁本市群众的人身安全,广大安分守己的外来务工人员也深受其害。流动人口中的恶势力分子有的与我市不法分子狼狈勾结,有的自成体系,结伙作案。另外,治安管理中,“黄赌毒”等社会导恶现象也打而不止。
二、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的原因
分析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应该说这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并在近几年得到进一步凸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往往也是社会矛盾最尖锐、社会治安状况最复杂、治安管理任务最繁重的时期,就我市而言,目前正处于这种阶段性的困难期。
这几年我市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财物的大流动,客观上使各种利益冲突加剧,滋生和诱发治安问题的因素也大量存在。我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涌入慈溪,至去年底,我市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已达43万,私房出租超过5万户。外来务工人员为我市这座经济大厦添了不少砖和瓦,功不可没。但是,由于管理服务还缺乏经验,工作措施一时还跟不上,社会面控制出现了薄弱环节,使极少数外来人员流窜到我市作案成为可能。就以群众反响强烈的“两抢一盗”案件为例,作案的犯罪分子大部分是流窜作案的外来人员。据统计,去年我所审理“两抢”案件当中,外来人员流窜作案犯罪占抓获案犯总数的80%以上,一些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如“飞车抢包”、“色情盗抢”等,几乎都是外来人员所为。大多数外来人员法律意识薄弱,也是导致外来人员犯罪直线上升的重在原因。
此外,人们对待社会治安的心态和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纵容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的人对违法犯罪深恶痛绝,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严厉打击,但又明哲保身,对知情的违法犯罪不愿举报,不愿
作证,怕多事,怕报复,更不用说见义勇为了。去年我市发生的一起抢包案件中,案发现场周围有几十人,非但不出手相助,连起码的报警甚至大喝一声也做不到,最终犯罪分子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容逃离现场。
合理化建议:
(一)认真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的治安问题,不仅是公安、政法部门的责任,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要通过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促使这项工作深入开展,促进各项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
公安部门应该组织精干力量,建立一个专门的班子,进一步规范网格化的巡逻追堵机制,认真研究发案规律,组织警群结合的巡逻队伍,24小时在重点路段伏击,增加群众的“见警率”,增加安全感。以责任区(社区)民警为主力,发动镇村干部,切实摸清全市出租房的情况,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出租房措施,积极探索房屋租赁管理机制,实行治安管理责任制,消除治安隐患,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对无牌摩托车进行摸查,对有“两抢一盗”苗头的要进行布控。
(二)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加大治安防范工作和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防范网络建设,强化社会防控体系,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加强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和村(居)委会、治保会、调委会、民兵营(连)等基层群众组织建设,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充分
发挥它们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建立农村义务治安巡逻队,形成派出所、警务站、社区、村民小组整体联动的全方位防控体系,增强治安防控的组织能力和防控实效。
(三)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诱因,从源头上遏制一大部分的违法犯罪。开展闲散青少年专项服务活动。各级团组织对本单位本地区的闲散青少年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通过深入了解、分析其闲散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措施。
进行法制宣传。各级团组织设计各种载体,利用文艺演出、知识竞赛、青春歌咏、上街咨询等方式加强对《刑法》、《刑事诉讼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暂住人口管理条例》等相应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建立健全青少年法制学校。充分利用现有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重点在外来人口积聚地、非公有企业员工中开展教育活动。拓展一般概念上的青少年法制学校,深度建立更广泛的组织,采用宣传、吸收优秀外来青年,成立外来青年法制学校等形式,使法制教育更加经常性、有效性。
(四)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释放、解教时的衔接工作,防止漏管、失控。认真贯彻落实综治委、司法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办好过渡性安置企业和基地,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
刑释解教人员的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工作。做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社会面防控实施方案 篇7
一、完善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目标
完善社会治安体系目标就是要树立新型警务理念, 构建多元供给模式社会治安体系。以预防犯罪为主, 以服务、管理相结合的导向替代单纯管理导向, 在确保政府主导地位的前提下, 私人、企业、社区、及社会第三部门等参与体系的完善。通过市场化运行机制能使政府摆脱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无限责任, 政府与经营企业建立在经济合同的明确责任上, 根据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督, 实现政府部门的精简和高效。公安机关对所有公安资源, 包括警力、器械、设备、信息等, 进行全面整合, 各单位、各部门之间要协调联动, 将打击、防范、控制、管理等手段有机整合起来, 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有效强化各警种的协作能力, 从根本上改变各警种各自为政, 形不成合力, 各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和统一的指挥调度的局面。
二、社会转型期制约社会治安体系发展的因素
(一) 违法犯罪诱因增多, 刑事治安案件高发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利益关系的调整, 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在社会转型期进一步凸显, 诱发了包括社会治安问题在内的不少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一方面大量流动人口无序流入城市, 给城市的治安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另一方面, 城市社会管理自身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漏洞, 导致违法犯罪诱因明显增多。据统计, 某市每年发生的刑事案件有近50%是发生在各种行业场所内, 80%以上的治安案件与行业场所有关。如何管住、管好行业场所已成为治安稳定的重中之重。
(二) 社会治安体系的组织管理不完善
大多数机关没有很好地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把防控体系完善看成是“软任务”, 认为占用警力多, 投入大, “十次防范九次空”, 不如抓破案容易出成绩;防控体系完善没有很好地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 方案的出台缺乏通盘的细致的考虑, 各警种之间日常演练少, 相互策应能力弱, 合成作战能力不强。特别是对网吧、宾馆、酒吧等娱乐场所的管理涉及工商、消防、文化、公安等多个部门, 由于多头管理, 各部门形不成打击的合力, 管理难以到位。据统计, 由于宣传鼓励措施不到位, 有关行业投入不足, 重点部位的防控设施安装不及时, 导致社会防控能力较弱。在侵财型刑事犯罪案件中, 流动人口犯罪占了案件总数的70%以上。
(三) 社会治安体系的运行机制不完善
信息网络建设不统一, 信息资源未形成合力。信息网络建设尚未能从“顶层”出发, 没有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 各部门间收集到的信息只限于在本部门内部处理, 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造成分析研判预测的片面性, 不能很好地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也造成了一定的重复浪费, 同时, 又给群众的报警造成一定的障碍, 不知先打哪个报警电话。目前, 虽然推行了“三台合一”, 但在制度上还很不完善, 调度指挥缺乏科学性、规范性, 无章可循, 无制可依, 有些地方还是通过各种警力之间的协调默契或者简单协议进行统一调度指挥, 机制模糊, 在出现种种问题时往往推诿扯皮, 责任不清, 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事故处置的效率。
(四) 社会治安体系的保障机制的不完善
在组织保障上, 联动机制未能形成, 缺乏一个综合常设的权威机构负责应急指挥与日常管理工作。在预防工作中过于强调公安机关一家的作用, 其他部门只是处于被动应付, 还没有以政府的名义组织全社会共同参与, 造成应急管理的政令不畅, 决策指令难以及时到位, 部门之间相互掣肘, 缺乏协调配合, 社会治安资源严重浪费, 降低了治安的应急响应能力;在司法保障上, 目前尚没有一部法律对城市社会治安体系进行明确的定义和规范;在经费保障上, 对城市社会治安体系建设的投入不够, 资金难以得到保障,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与高智能犯罪作斗争的需要。
(五) 社会治安体系的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目前, 社会公众对治安体系建设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许多人认为, 治安只是公安机关的事, 参与不积极, 社会治安体系建设基本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行政管理层次上, 各种民间的非政府组织建设工作十分薄弱, 造成体系的基础薄弱, 控制能力差, 导致有些部门没有找准自己在治安体系建设中的位置, 没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些企业存在着“重经济利益、轻安全防范”的倾向, 内部防范制度、人员、经费、措施不落实;不少群众自防意识不强, 自防能力较差。
三、完善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对策
(一) 加强社会治安体系的基础建设
社会治安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主要由街面巡逻防控、社区治安、卡点查缉堵控、单位内部防控、技术防范监控等五个网络构成, 这五个网络自成系统又相互支撑, 保持在同一平面, 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具有严密、稳定和长效功能
(二) 建立社会治安体系的宏观指挥系统
社会治安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有效的运行必须要建立在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动态开放的宏观指挥系统 (包括社会控制系统和社会综合治理系统) 和积极有效的工作机制基础上。
1. 加强和完善社会控制系统
首先, 实施动态的、积极的社会控制, 针对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分配的改变造成的心理失衡, 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重建合理社会利益格局, 形成新的利益平衡和社会公平;通过道德评价和舆论监督, 加强道德控制机制, 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的新型道德秩序;通过对社会行为和价值观的正确指引, 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其次, 合理推进社会控制有效运行评估、决策和整合过程。通过社会评估, 对社会发展的现状及态势走向有一个正确合理的认识过程, 把握社会矛盾以及社会问题的发展态势, 以防止社会矛盾的激化, 强化预警功能。在客观评估的基础上, 前瞻性地制定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方案和各种社会政策, 并做出科学决策, 为社会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整合创造有利条件。
2. 推动警务工作机制改革
社会治安体系建设涉及到各个警种、各个部门, 按照“以块为主, 守土有责”的要求, 找准自己的位置, 履行相应的职责。在强调各自职责的同时, 必须从服从服务于公安工作和社会治安的整体效能出发, 理顺关系, 以指挥中心为龙头, 以情报信息为纽带, 采取民警个体间的搭档、警种部门间的联勤、机关基层间的联动等形式, 形成整体防控态势。打破基层实战单位传统的行政机关化工作模式和作息制度, 将有限的警力和防控力量最大限度地投向街头路面和社区, 用于易发案时段和地域, 形成24小时全天候防控格局, 增强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 建立健全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机制, 拓展信息来源, 及时掌握各种不安定因素, 认真做好矛盾化解工作, 努力从源头土缓解社会矛盾, 预防群体性事
(三) 建立社会治安体系的保障系统
1. 完善组织保障加强警力配置
通过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明确职责, 各负其责, 强化落实精简机构, 合理配置警力, 下沉警力, 向基层和一线实战部门倾斜保障政策。引进市场机制, 整合辅警资源。可以从公安机关外部解决警力配备上的严重不足, 改变现有警力资源结构和分配比例, 从而将正规警察集中使用在更为关键的工作上, 与警察共同构成社会治安体系的主体。整合民力资源, 充分挖掘社会资源, 发动组织社区党员、干部、治安志愿者、退休人员、低保人员等力量, 义务开展社区守护、看楼护院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 打牢社会治安体系建设的根基。
2. 加大对社会治安体系建设的投入保障
城市社会治安体系建设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性工程, 牵涉到大量的人、财、物, 尤其是要装备大量的先进科技防范设备, 需要大量的资金。实践表明, 仅靠政府单方出资很难应对, 应该按照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本着“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的原则, 整合各方资源, 充分挖掘潜力, 形成全民参与、全警参战的整体防控局面。一是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分级拨付的经费保障体系。二是广泛进行社会筹资, 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三是整合科技资源, 提升社会治安体系的科技含量。
3. 加强监督落实责任制
城市社会治安体系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群众工作、执法办案及部门间的协作配合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加强监督制约工作有着十分必要的意义。完善落实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责任制、一票否决权制和社会治安重大案事件通报查究制。要求各防控体系成员单位的内部实施监督, 提高各参与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政策理论水平、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通过纪检监察部门和各级人大、政协等开展监督, 通过各种反馈渠道, 加强责任目标, 把治安工作纳入日常的行政管理和生产经营目标之中。另外,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把防控工作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以结果考核为主, 保证考评工作客观、公正。
摘要:转型期城市社会治安防范模式缺乏长期效应, 不能适应当前动态社会治安的需求。从新时期完善社会治安体系, 树立新型警务理念, 构建多元供给模式社会治安体系的目标出发, 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制约社会治安体系发展的因素, 从城市社会治安体系的基础建设、宏观指挥系统建设、保障系统建设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制约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1-6.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8.
[3]郑列, 王瑞山.社会转型时期治安体系的思考[J].犯罪研究, 2005, (5) :20-25.
[4]刘和.大力推进动态社会环境下社会治安体系建设[J].公安研究, 2004, (6) .
社会面防控实施方案 篇8
一、紧盯政府投资项目的关键环节,全面实施拦标价审计
2012年以来,杨凌示范区审计机关围绕示范区重点建设项目开展的工程决算审计成效显著,为管委会节约了大量财政资金,但仍存在一定弊端,比如招标前预算虚高和不平衡报价等因素造成合同价虚高、施工中设计变更缺乏监督制约形成投资超概算等,特别是招投标时拦标价设置不科学,加大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难度,也增加了建设领域腐败风险。针对这些情况,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投标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13年8月对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拦标价审计。该审计局及时跟进,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力量推动拦标价审计工作的落实。截止2014年底,累计完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拦标价审计89项,审计涉及资金11.3亿元,净核减1.28亿元,综合核减率10%。拦标价审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规范了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程序,杜绝了“三边”工程;二是促进了建设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增强了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三是政府节约了大量资金,减少了投资损失;四是避免了竞标商获得超额利润,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围标、串标问题的发生;五是拦标价审计的项目决算审计时不再重复付费,节约了行政成本。
拦标价审计工作得到了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2014年9月,管委会召开了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座谈会,审计局就示范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关口前移、强化监督,做好拦标价审计》专题发言,对一些单位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勘察不到位、设计深度不够、预算编制审核把关不严、虚增造价、多报工程量、虚增项目投资等问题进行通报,管委会主要领导充分肯定了审计工作成绩,明确要求凡10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进入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招投标前必须进行拦标价审计。
二、多措并举,防范审计质量风险
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机关充分利用社会审计资源,有效缓解了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审计中把好“四关”,将审计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格执行“三级复核” 和“送审分离”制度,防范审计风险,为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奠定了基础。
一是把好“准入关”。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从以前年度决算审计中标单位库中选择实力强、业绩突出的单位参与拦标价审计。同时,对参与审计项目人员的资历、执业质量水平提出明确要求,防止因审计技术力量薄弱而产生的审计风险。
二是把好“培训关”。注重对中介机构参审人员的培训,明确审计工作目标任务及工作流程和廉洁从审的要求,规范和约束审计人员履职行为。在项目实施阶段,定期召集参审人员座谈会,交流和讨论审计思路、取证方法、操作规范、工作成果等,提高审计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三是把好“流程关”。每个项目审计机关人员做到全过程参与审计重点环节,确保审计机关主导地位。项目在资料接收齐全后,经过“审核立项-查看现场-审核图纸-计算工程量-施工流程分析-核实综合单价-主要材料设备价格的确定(咨询或者外调)-初步审核-二级审核-报送审计局三级复核-征求意见-研究反馈意见(二次征求意见)-出具结论”13个具体环节。对个别勘察设计不到位的项目,审计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反复沟通,确保拦标价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关注重点环节,确保审计结果客观公正
由于拦标价的审计不针对具体的利益对象,在审计过程中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的干扰和纠缠较少,因而审计的独立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近两年的招投标结果看,中标价和拦标价审计结果差异均在3%以内,个别项目甚至差异在1%以内,从侧面验证了拦标价审计结果的公正性。总结近两年的实践,拦标价审计中主要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一是关注工程量。对每个工程要求审计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重新计算工程量,对出现的多算、漏算、错算项目予以纠正。对隐蔽工程、工程暂列金及工程量不明确的要求建设单位及时补充资料,据实编制预算,挤掉隐蔽工程“水分”,也杜绝了故意漏项规避招标的行为。
二是关注材料价格。对地材采用当地市场价结合项目实际确定;对一些大宗商品、装饰材料、苗木等通过实地考察或电话、网络询价后确定;对一些特殊行业材料价格,采取同时请几家厂家直接报价并请相关专家进行核定的方式确定价格,使预算材料价格尽可能地符合客观实际,排除因材料信息价格制定不合理导致的虚高因素。同时,对每次审计后的拦标价建立主要材料电子档案,逐步建立起拦标价数据库,方便日常审计工作查询,避免出现同材价不同的现象。
三是关注定额消耗量及规范取费。在确定了工程量及材料到场价格的基础上,要求审计人员利用专业的工程造价软件详细复核送审预算的消耗量是否与定额消耗量一致,各项取费是否与规范取费相一致。对于为了提高工程造价人为改变定额消耗量和人为调整取费费率的情况,一律予以纠正。例如:审计中发现某门窗工程,将消耗量的小数点向后移动一位,导致此项造价从20多万变成200多万元。
四是关注工程设计深度。对有明显缺陷的设计方案以及成本远大于功能的设计方案,从价值工程角度出发,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协商进行合理修改,使工程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堤下降低造价。以某拦标价审计为例,审计过程中发现该项目由于招标标段划分不合理预期将会造成工程延期、造价增加等问题,杨凌示范区审计局从专业要求、管理要求、对工程投资的影响和工程各项工作的衔接等方面对该项目标段划分提出建议,促使设计单位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减少造价1000多万元,避免了无谓的浪费。
五是关注造价奇高项目。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复核不符合客观现实的奇高项目,调研市场、对比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例如:对某水景观工程审计中发现,防腐木栈道的预算造价达3000多元每平米,与其600-700元每平米的客观现实造价相去甚远,经复核定额消耗量及各项取费均无错误。审计人员经过对定额内容的分析研究,结合对市场的考察情况,综合分析认为全国2004园林绿化工程消耗量定额子目7-83错误。审计人员及时和省定额办进行联系,得到省定额办的充分肯定,并于2014年10月9日对该定额进行了勘误。仅此一项核减该项目投资870万元,节约了大量的财政资金。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拦标价审计仅仅是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领域审计监督的一个环节,今后的工作中将以贯彻落实《陕西省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条例》为契机,逐步将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资金结算等重要环节纳入审计监督的范围。同时,逐步规范拦标价审计流程,加大对工程变更签证和决算的审计力度,力争实现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控制政府投资建设成本、节约财政资金、促进项目管理、遏制建设领域腐败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面防控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兴寿构建网格化社会面防控体系维护全区安全稳定的工作方案05-27
社会治安防控06-12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总结12-09
寒假疫情防控社会实践心得体会07-05
乡镇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经验交流材料06-01
疫情防控志愿者社会实践报告06-09
关于新形势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07-03
关于开展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方案07-31
社会治理实施方案10-21
社会管理方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