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节外生枝论文

2024-07-23

巧用节外生枝论文(通用6篇)

巧用节外生枝论文 篇1

巧用“节外生枝”,绽放课堂魅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教学应当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有效促成教学资源的生成和利用,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叶澜教授也曾说过:“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 在这一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境、“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但不管是突发性的,还是诱发性的课堂生成资源,只有被用来为课堂教学的充实、拓展、延伸服务时,才具有意义。教师要把课堂生成的信息变为“活水”,有效地利用,让课堂更加灿烂,愈显生机。

下面是自己在教《花瓣飘香》的教学片段:

师:其实小女孩送的不只是花瓣更是一份孝心,小女孩对母亲那份浓浓的情意正像悠悠飘香的花瓣一样,悄悄的飘进了作者的心,深深地打动了文中的“我”。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作者买了两盆月季花。

生:作者送给小女孩一盆月季花,送给自己的母亲一盆月季花。

生:作者也学着小女孩送给自己母亲月季花。

学生说到这里,我正准备齐读最后一小节,揭示课题,结束今天的新课。这时,我班姜德绩突然若有所悟地说:“老师,我觉得这是两盆不同的月季花,一盆是为了感谢小女孩,另一盆是为了孝敬自己的母亲。”唉,姜德绩总爱突发奇想,节外生枝,我在备课时根本没有预料。但看到同学们一齐向他投去疑惑的目光,我想到了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反映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当中,要求教师及时捕捉生成性课程资源,构建动态教学课堂。我何不抛砖引玉,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师:哦,姜德绩认为作者送出的那两盆月季花表达的含义不一样,是吗?那咱们来猜一猜这两盆月季花表达的意思,好吗?咱们先来猜猜送给小女孩的那盆月季花。

(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个个跃跃欲试,孩子放飞的思维如汩汩流淌的泉水。)

生:我觉得这盆月季花的表达的是“祝愿小女孩的母亲早日康复”的意思。

生:我也认为这样,因为课文第七自然段说小女孩摘花瓣就是希望她妈妈的病快点儿好起来,所以作者送一盆月季花也和小女孩一样希望她妈妈的病快点好起来。

师:说得真好,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呀!那这盆月季花的仅仅是指这一层意思吗?

生:我想作者还想表达“感谢”。

师:咱们洗耳恭听。

生:感谢小女孩让他懂得了要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师:你真是这盆花的“知音”!

生:作者送给小女孩的这盆月季花有“祝愿”,有“感谢”也有“夸奖”,夸奖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师:说了第一盆,那第二盆呢?

生:放在母亲阳台上的那盆月季花的表达的是“对母亲的爱”。

师:是的,这盆月季花的表达的就是――“妈妈,我爱你。”

(从学生丰富的表情中,激动的语言中,我感受到了学生心灵的震撼。课文学到这里再来揭示课题,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肯定有了更深的感悟,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读读课题:花瓣飘香。

师:你们读懂课题了吗?课题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生:我读懂了,小女孩的孝心飘香。

生:我知道了,作者受到了小女孩的感染,也要孝顺自己的母亲,孝心飘香。

生:作者很喜欢小女孩,送给小女孩月季花,很有爱心,爱心飘香。

生:可爱的小女孩也感动了我,我也孝敬我的父母,听父母的话。

生:虽然我们的手中没有花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爱心。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心,让周围的人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芳香。

生:……

案例点评:

我通过“节外生枝”的环节,升华了课文的主题,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让片片花瓣的清香飘进了学生的心田。我们要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不只是老师的探究,更是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在讨论中、研究中来深化我们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讨,敢于提出问题。当然更要注意的是无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见解是正确还是错误,抑或是多么的幼稚,都是一种很好的资源,教师不能有任何的轻视冷落,否则必然导致学生心灵的封闭,无法构建互动平台,自然也就无法形成新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提出与教材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挑战权威,这样,在争鸣、批驳、质疑、探索中,课堂会有不一样的精彩。理智对待每一个课堂动态生成,才能让课堂的生命流光溢彩。

教学是教师人为创造的一种特殊学习环境。课堂上利用好学生动态生成的资源,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体现的,能调动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本教学片段学生在“节外生枝”的资源中,体验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尊严,在更高层次上理解了生命的意义。让学生滋生博爱之心,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心灵得到充实。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课前的精心预设,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还应独具慧眼,及时将动态生成资源捕捉并理智纳入课堂临场预设范畴之中。课堂有了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思维的火花才会绽放,凝固的课堂场景才会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节外生枝也是景 篇2

Baishaorong

内容提要:在课堂上“节外生枝”现象是常有的事,作为教师一定要适度把握现象的发生,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因此,首先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变观念,不断为自己“充电”,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其次,教师还应精心备课,提高应变能力。再次,教师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应该在学生主动思考的基础上,适时进行引导,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心理也得到满足。

在课堂上“节外生枝”现象是常有的事,作为教师一定要适度把握现象的发生,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以下是两个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一:在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出了这样一道复习题:一个用篱笆围成的长方形鸡舍,长8米,宽6米,如果将它改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鸡舍,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一名学生这样作答:(8+6)×2=28(米),这是篱笆的总长,即长方形的周长,也是正方形的周长。然后用28÷4=7(米)这就是正方形鸡舍的边长。

几乎在所有人的脑海里,都是这么想的。本应这道题已顺利完成,接下去该是下一个环节。正在这时一名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我还想说”,我没有怕影响教学进度阻止他,而是鼓励他大胆发言。“老师,我是这样想的(8+6)÷2=7(米),对吗?”面对这个问题,我积极鼓励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分组进行汇报。学生在讨论中对结果进行了肯定,在探讨与辩论、合作与交流中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老师,如果鸡舍有一面靠墙,那么正方形的边长还是7米吗?”面对这个不期而遇的问题,我并没有扼杀它。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本节课我要做到解放学生的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敢说。于是,我顺水推舟“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怎么样?”。

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又出现了“如果长边靠墙怎样?”“短边靠墙又会怎样呢?”“两边靠墙呢”„„

教学案例二:记得那是上学年的一节数学课上,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认识分米和毫米,在实施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厘米和米。然后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分米和毫米。有些学生知识面比较广,并顺其自然的说出,分米还能用dm表示,毫米能用mm表示,米能用m表示,厘米能用cm表示。我又加以强调:以后我们可以直接用这些字母表示这些长度单位,既简明又方便。目的是让学生开拓一下视野,以后见到这些字母无需摸不着头脑。正当我想继续向下进行教学环节的时候,一只小手高高地举过了头顶,“老师,我有问题。”我不得不停下手中的粉笔,大家也把目光投向了他,都想听听他的独到见解。“老师,您刚刚说过1米比1毫米长,我们也经过了验证,事实也是这样的,但是,为什么米是1个m,而毫米却是2个m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mm应该比m长呀!”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开始议论纷纷,越发觉得刚才同学的问题有道理。又有同学起立说:“到底谁规定的米用1个m表示,而毫米非要用2个m表示呢?”

听了同学们的问题,我有些犹豫了。因为这根本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更不是教学目标。而且,从我开始上学那天起,老师就是这样教的,这些长度单位就用这些字母表示,从来没有人有过任何的疑问。可在今天,学生们考虑问题的范围广了,懂得得多了,他们发出了疑问。我处在了讲与不讲的两难境界。

最后,我还是决定停下教学进程,带领孩子们走进另一个崭新的世界,开拓他们的视野,解开他们心中的谜团——“米”的英文写法是“metre”。“m”是它的第一个缩写字母。“分米”的英文写法是“decimetre”所以缩写成“dm”。“厘米”的英文写法是“centimetre”缩写成“cm”。“毫米”的英文写法是“millimetre”故而它的缩写形式是“mm”。不能直接比较“m”的个数,来判定长与短。当时孩子们个个都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真像是在倾听一个神奇的故事。其实,这些英文单词,是几天前我家小孩学习英语时,拿来考我,让我难堪的题目。当时,我真是一无所知,后来在儿子的指点下我才知道它们的写法,没想到今天却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上面的两个教学案例有着共同的特点,学生的“节外生枝”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虽然无形的插入可能打乱有序的教学流程,但是,孩子们的质疑圆满解决,我相信这一刻会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留下永远也抹不掉的痕迹。虽然这只是一段段小小的课堂插曲,去引起了我无尽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多年来,学校一直是分科进行教学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就一味研究数学,教语文的也只光顾语文。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所以,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变观念,不断为自己“充电”,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

为使课堂教学畅通无阻,教师还应精心备课,提高应变能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吃透教材,考虑到所教内容的知识起点,逻辑关系,可能引起学生争议或难以理解的问题等,又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言行进行充分预设,做到心中有数,临场不乱。教师只有对学生可能有的想法有了详尽的预设,才可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胸有成竹地引领学生。其次,更应加强学习,提高数学素养,应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了解与小学数学知识有关的扩展知识和内在的数学思想,拓宽知识领域,丰富自己的知识贮备,为指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做好充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灵活回应课堂随时出现的“意外”,才能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心灵的碰撞,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真正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

新课程改革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所以,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新的思想:数学教学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做到尊重学生不仅是有效教育的条件,而且也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要求。学生学习是有其知识背景及生活经验的,并且智力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新知识,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使学生的求知欲和求成欲得以满足。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哪怕是不着边际的想法,也要给学生一个合理而满意的答案,不要将教师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影响学生的自由发挥。应该在学生主动思考的基础上,适时进行引导,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心理也得到满足。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力括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新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发展人的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新能力的助推器。

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放飞思维,大胆想象。心理研究表明,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方式偏离通常的模式而感到不安。他们最初对事物的学习和模仿通常能受到赞扬,但一旦有了“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做法以后,教师或家长也许会有不同的反应了。可能有的教师告诉孩子:“别再胡闹了”;也可能有的教师会很高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孩子创新的积极性更应该细心加以保护的,以便给孩子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勇气,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这两节课的“节外生枝”没有被老师无形的砍掉,教师为学生大胆质疑,提供了空间,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动态。这样的插曲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屡见不鲜,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跳动的思维在纵横驰骋,让我们尽享这“节外生枝”之景吧!

课堂因“节外生枝”而精彩-案例 篇3

—巧用初中科学课堂非预设生成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背景: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只要课堂存在,教学意外就必定伴随其左右。课堂是活的,即使最充分的预设,也有“节外生枝”的动态生成.结合初中科学课堂中的教学实例,探求如何巧用教学机智,合理运用生成性的课堂资源,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使教与学的活动体现真正的精彩。

案例描述:

一、当实验失败时„„

案例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浙教版科学八下《空气》)

讲完空气中有什么成分之后,我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简单的仪器,粗略地测定出空气中氧气大约占了多少体积?讨论完实验方案,我让两个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来演示实验,可是在学生完成这个实验后,意外发生了:

瓶内进来的水还不到十分之一(正确应是五分之一),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还有学生在大声地嘲笑做实验的两位同学。两位同学一下子脸红了,眼巴巴地看着我。实验的失败连我也没有预料到,再看着下面哄笑的学生,我思考着如果“收拾烂摊子”。

按进度,本来这时候应该从这个实验获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然后再了解其他各种成分的含量,最后再了解一下空气的用途,这才刚好是一堂完整的课啊。可是现在„„思考片刻后,我意识到此时切不可草率收场,更不可“糊弄”学生,因为这时学生可能比平时更专著地看着教师,因此老师更应沉着、冷静,认真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我回过神来。

我把目光投向刚刚笑得很大声的几位同学,问到:“到底是我们实验失败了,还是其他的科学家错了?”

“当然是我们失败了”同学们不加思索地回答道。

“难道科学家就不会错?如果是我们失败了,那我们又是哪里做错了呢?”教室内笑声停了。有的同学限入了沉思,有的开始轻声讨论。

过一会儿,我发现刚才演示的一位学生红着脸,首先举起了手,我心里暗暗高兴,马上请他发言。

他说:“我猜想可能是刚刚我们把燃烧匙伸得太慢影响了实验结果。在瓶塞盖紧前,瓶内空气已从集气瓶内受热逃走了一部分。这样瓶内的空气就少了一些,自然里面的氧气也就少了一些。”

有几位同学不住得点头称是,我也露出赞许的笑脸,课堂气氛又开始活跃起来。刚刚“主刀”做实验的另一位学生高高地把手举起来,看来他也有话要说。“我觉得他提出的意见虽然有道理,但是无论多快,从燃烧匙点燃伸入到塞紧瓶塞总是需要一段时间吧,所以这个实验失败是不能避免。”

这时,班内的智多星站了起来,有条不紊地说道:“我有个办法。我从课外书中知道白磷比红磷着火点低,会自燃的。我认为本实验如果把红磷换成白磷,让它自燃,也就不用打开瓶塞把燃烧匙拿出来点燃后再伸回去了。这样小王的这个问题自然就可以避免了。” 生1:“我反对。白磷着火点再低,总比室温高吧,它怎么会燃烧起来呢?”

智多星:“会燃烧的,我看过白磷在空中自燃的实验。真不行,还可以放在热水中加热一下,一定能行。”

生2:“我觉得应该让集气瓶冷却得更充分一些再放开夹子。”

生3:“我觉得如果我们换一个体积更大一些的集气瓶,这样实验误差会小一些。” 生4:“我觉得除了这些之外,我认为塞子一定要塞紧,不要让气体在燃烧时从缝隙中逃走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兴致高涨。最后我们一起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并成功地完成了实验。成功地喜悦溢满所有人的心田。

二、当学生还有一连串问题时„„

案例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浙教版科学七下):

在这一节里,教材并没有涉及“回声”的知识,但在各种教辅用书里都出现了关于“回声”的练习题,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到了“回声”的知识,本想提完即可,一略而过,学生了解就行。没想到刚提完“回声”是怎么形成的意外就发生了„„

学生用一连串的问题表现出他们对“回声”的浓厚兴趣,同时也用这一连串的问题打破了我的预设。

不少学生嘀嘀咕咕:教室里有墙壁这些障碍物,但为什么听不到回声?(表现出对回声形成原因的质疑)

我很爽快的解释:是因为人耳把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区分不开啊!

学生眼睛一亮,又新生一问:怎样才能不混在一起呢?

(我一想,如果继续回答学生的疑问,那将离教案越来越远了,所以我非常急于结束这个话题。)

我故意用“一略而过”的口吻说: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要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区分开!

听完这个解释,他们小组之间讨论开了:要离障碍物多远才能让回声比原声晚0.1S呢?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他们的兴趣和质疑,情绪不得不受到激发,我决定:不按照我的预设内容讲下去了!马上,我临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计算离障碍物至少多远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提出了一个更加诱发学生思考能力的问题:你能用这个知识测两地的距离?你能用这个知识测声速吗?

课本上并没有这段知识内容的文字描述,学生通过讨论把这两个问题全都解决了。虽然预案设计没有完成,但聆听着他们的讨论与交流,我得到了预案之外的喜悦,学生得到了预

案之外的收获。

三、当学生出现错误时„„

案例3:《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浙教版科学八上)

在《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练习课上,我出示一道练习题。20℃时,20克水中放入10克的食盐,充分地溶解,求食盐在20℃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0℃,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学生们认真地思考起问题,都在草稿纸上演算着。(几分钟后)

生1:我算出来了,是33.3%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生1:10克食盐除以10克+20克溶液质量,等于33.3%。

师:你们知道什么叫溶液吗?

生(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和物,叫做溶液。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对!但你们知道,20℃时,10克食盐在20克水中有没有刚好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和物呢?溶液的质量是20克+10克吗?

(学生愣了一下,思考起来,好像明白点什么!)

生2:老师,我知道了,先应该在20℃时,把20克水中溶解掉的食盐质量计算出来,然后把溶解掉食盐质量除以溶解掉食盐质量加上20克水的质量。

师:嗯,非常正确。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理解概念的内涵,不能看到数据急于计算。

生3:老师,我不是这样做的,我先判断10克食盐在20克水中有剩余,说明已经形成饱和溶液了,然后直接把溶解度除以100克加上溶解度。

师:为什么你这样做啊?

生3:因为饱和溶液中有这样一个关系:溶解度/(100+溶解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已经掌握了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以及溶解度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了。

通过这样的找错、改错、正确地回答,我想学生对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以及溶液的概念理解深刻多了,以后学生再碰上类似的问题,错误的概率肯定也会大大减少。

四、当教师未能明白学生的回答时„„

案例4:《功和功率》(浙教版科学九上)

在这堂课的最后,我请学生小结这堂课所学的知识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回顾这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并让学生多角度思考,使他们能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因此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可心里预想着的答案肯定是(功率的定义、意义、计算公式及国际单位)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啊?

(思考后)生甲:可以用功率来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师表扬,课件播放)

生乙: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可以根据P=W/t来计算功率,并了解了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师亦表扬,课件播放)

生丙:功率的大小是由功的大小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的。

师迟疑:由功的大小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你再好好思考一下,是否正确?

生丙:我认为是正确的。

师:其他同学如何认为啊?(有六、七个学生回答:应该是正确的)

师有点急了,功率怎么可以是由功的大小和时间决定的呢?于是就立刻举了“机器造好之后功率是不变的”,的例子,草草了之。

冷静地思考一下上述片段,我心里虽然想的是让学生自由发挥小结,但在实际过程中思维方式仍然是封闭式的,我期盼着学生与自己的想法一致。其中一位学生说到了,功率的大小是由功的大小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的,其实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回答呀!“功率的大小是由功的大小和时间决定的”正确吗?当然是正确的,为什么一定要静止看待物体呢,我们可以根据多种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它。可我当时脑海里想功率是作为机器的一个主要指标,造好后应该是不变的,而忽略了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所以我反问了一句:是否正确?你们看清楚,再想想!从这我就应好好反思,教师不能限于自己的预设,不能固步自封于原有的教案框框之中。要尊重学生,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来解释,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案例反思: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由于科学课开放性太强,学生思维旁逸斜出,即使课前预设再充分,一节课也会出现节外生枝的现象(即非预设生成现象)。当意外不期而至时,有的教师视而不见,抑或压制学生“脱轨”言行;有的教师则视之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加以有效利用,课堂因此多了一份精彩,也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同的教学行为,折射出不同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理念。下面通过几个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实例谈谈课堂意外的产生和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一:发挥机智,反败为胜

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实验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无论多么详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料到课堂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教学中,科学老师尽管做好了充分的实验准备,但在课堂上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演示实验时出现失败还是不可避免,而在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中,出现实验不成功则更为常见。面对失败,我们应该怎么做?是放弃?或是随便找个理由糊弄学生?还是以此做为一个契机,分析失败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我们理当选择后者。

失败的实验有时反而给我们提供了亲历性的探究,让学生在亲历科学的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求实规范,领悟求实精神,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实验必须“实事求是,严谨细致”。演示实验如此,学生实验也应如此。特别是一些定量实验,教师切不可随意批评,而

应鼓励学生面对失败现实,仔细分析失败原因,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犹如一台戏,主角和配角让学生去演,教师当导演,适当给予指导点拨,而不能越俎代庖。当然我们不会刻意去制造失败,但是一旦实验中发生了失误或失败,就不能轻易放过。教师要抓住机会,充分利用这种非预设性生成资源,正确引导,反败为胜。

应对策略二:顺水推舟,调整预设。

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疑惑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有时学生的兴趣和质疑是我们没有预设到的,或者根本就是超出范围。此时,我们是置之不理?还是根据学生需要去调整教学内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从以上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提出疑惑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些疑惑。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源泉。因为学生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疑惑,非预设生成了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善待学生的疑惑需求,适时地调整我们的课堂预设,在帮助学生解决重重疑惑的同时,也会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应对策略三:灵活调控,变错为宝。

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司空见惯。如何来对待这些错误呢?有的老师拒怕错误,当在课堂中出现时,只是以对错判断,然后另请他人,没有加以引导,整堂课展示的都是学生正确的回答。这样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都不能很好的提高。法国“做中学”科学方案中有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对学生说“你错了”,虽然有些绝对,却有其积极的意义。不轻易对学生说错,而是挖掘学生错误中的积极因素,不仅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和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通过暴露思维过程,修正错误,消除疑惑,正确构建新知。

把学生的错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是真实的课堂教学手段,我们没有必要对学生的错误遮遮掩掩。而且当自主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成为主流时,学生在学习中难免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或判断上的失误。我们所要做的应当是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监控,自己发现错误,剖析错误,改正错误,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如果我们能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去分析错误的原因,寻找正确的方法。灵活调控,变错为宝,必能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应对策略四:耐心倾听,动态生成。

这样的节外生枝该如何处理 篇4

江阴市西郊实验小学 蒋新娅

教学片断描述:

上《千克的认识》这天,我早早来到了学校,为了做课前准备。其中有一项是称一称班里最胖和最瘦的同学的体重,为这事,我还带了家里的体重秤。我自认为一切就绪,学生又一定对这一内容很感兴趣,便精神饱满地走进课堂。前面半节课进展顺利,一切按照预设进行:

(一)认识台秤。先通过比较一袋薯片和一袋味精的争论,引出称一称的需要。然后介绍台秤,并学会读台秤所称物体的质量。

(二)感受1千克有多重?先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千克装的洗衣粉、味精、黄豆等,6个约重1千克的苹果等,让学生掂一掂,初步感受1千克的质量。紧接着让学生举例身边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三)拓展延伸:对身边的物品的质量能做出估计。我说:近段时间你们有称过体重的请举手?举手只有两个事先称过的同学。(幸亏称了两位同学的体重,要不今天的课就唱不下去了,我心里暗自庆幸。)我们做一个猜体重的游戏。我先叫最瘦的小杨起来,让大家猜一猜他的体重,每当一位同学说出一个数字时,小杨就做出相应的反应:轻了,重了。直到大家猜到了他是26千克为止,学生兴趣盎然。我说:现在请出我们班的重量级的人物大叶同学,大家来猜一猜他的体重。(本来,我打算以班级最重和最轻同学为参照物,然后在最后的环节让大家猜一猜自己的体重。)谁知我的话音一落,教室里开始了骚动,一位学生就坐在自己的位置就迫不及待说,“他那么胖,起码有50千克”还没等我做出反应,另一位就抢着说:“他胖得像头猪,有3个小扬那么重,有80多千克。”我看到了大叶的面红耳赤,他愤怒地喊:我胖,管你们屁事。底下的同学哄堂大笑,有的还幸灾乐祸地说:快去减肥吧,……你到底吃什么成这副德行呀……此时学生的兴趣转到了大叶的“胖”上,场面失控了。我的头一下子大了,我气急败坏在讲台桌上用力地一拍,“要笑,是吧。请他上来。让他笑个够。”学生见我大怒,藏起了脸上的笑容,心不在焉继续游戏,不过,我和学生都没有开始时的兴致,游戏草草收了场。这节课以我充满信心开始,到我的勃然大怒落了帷幕。反思: 本来安排游戏“猜体重”,目的让这节课锦上添花,想不到弄巧成拙。原因在哪里?想起大叶愤怒的表情,学生的哄堂大笑,自己的勃然大怒,有两点是我该好好反思:

一、预设不充分

课前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这个人人皆知的道理被我抛到脑后了。只想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既可以调节气氛,又让其他人在预设好的范围里猜测自己的体重。可我忽略了平时有些同学经常拿肥胖嘲笑大叶的,“肥胖”已成为他的“痛”。我的无意正中他们的“有意”。如果我平时多了解学生,还会拿他做例子?还会失败吗?课堂犹如战场,我作为一个每天都要上战场的士兵,不做好充分的准备怎能打赢战斗呢?

二、灵活变更预设

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我是想尽办法引回预设的轨道,还是将错就错?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烧起来。

我想:既然他们兴趣已转移,何不顺水推舟。不防这样设计:我故意深沉说:“是呀,一个人太胖或太瘦本来就不舒服,还招来别人异样的目光,甚至是嘲笑,这些是不道德的。(我的弦外之音应该让大部分同学明白自己的过错。)这时,乘机说:其实一个人的体重是标准的不多,想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否标准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然地把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首先人的体重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讨论,选择对象,测量有关数据。最后得出计算人的标准体重一般公式。通过上面的活动悟出:任何一种物品的质量都有一定的范围,即它们的“标准体重”。接着出示:

1、连一连

一头牛 200千克 一个梨 9千克

小明 35千克 一个西瓜 50克 一只鸡 1千克 一袋大米 50千 克 通过上面例子让学生比较,初步明白这些物品符合实际情况的质量范围,为积极参与下一题竞猜物品的质量提供依据。

2、谁是竞猜小能手。(事先在卡纸上画各种食品和动物)游戏开始,我宣布竞猜规则:竞猜者要说出此物品最重和最轻是多少,由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裁判,优胜者拿走该物品。(卡片)

如:一个西瓜重(),要求学生说出,最小的西瓜可能是多少千克,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千克。

这样的设计由开始的节外生枝,到最后学生积极参与竞猜物品的质量。也许可以掀起一个高潮。

在另一个班上课前,我事先称了几个体重比较标准的同学,准备实施两种方案。结果这个班的学生根本没有出现上面的情况,猜体重的游戏开展的热火朝天。把我带来体重秤派上用场,用来验证他们猜测结果。最后有的猜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的质量。正是我原本所期待的结果。

让“节外枝”开出“语文花” 篇5

让“节外枝”开出“语文花”

吴民益

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节外枝”,我们语文老师面对这些突发事件,大多是“火冒三丈”,有时甚至课也不上,非找出“凶手”不可。而下面故事中的语文老师,面对飞来事件,没有训斥,没有说教,也没有置之不管。他们牢记自己是语文老师,课堂是语文课,他们巧妙运用“语文的方式”,或“顺其所好”,或“独辟蹊径”,既“化干戈为玉帛”,又使“节外枝”开出了“语文花”,让学生学了语文,练了语文,真是“一举两得”!

化“噪音”为“美声”

一节作文课,老师正讲着作文的要求,教学楼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响亮的鞭炮声。

不少同学不由自主地向外看。原来是与教学楼仅隔十米的居民楼上的一户人家在阳台上放鞭炮。

于是,老师让大家赶快看外面:“看完后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刚才听到的声音描述出来。’

学生先七嘴八舌地说了“啪啪”“噼里啪啦”“嘭嘭”等几个象声词。然后似乎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回忆那些有描摹声音的课文,如《鼎湖山听泉》《安塞腰鼓》《黄果树瀑布》《小镇的早晨》等,说说他们是怎样写声音的。最后让学生努力用文字描述出刚才听到的鞭炮声音。

于是一段段美丽的文字出现:

“最开始的那声‘啪’,仿佛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巨大引力,把我们的`目光和心拽了过去,紧接着的‘噼里啪啦’,以每秒340米的速度迅速地震荡着我们的耳膜,超过了吴道一和周文杰吵架时的声响,达到了在这个教室里史无前例的分贝,仿佛在一个塞满跳跳糖的嘴巴前面放了一个超大的扩音喇叭。”

“‘噼,啪,噼哩,啪啦……’一阵鞭炮声炸醒了我的神经。教室里一下子喧闹起来。坐在窗边的我向窗外望去,一串鞭炮正挂在对面阳台上。红色的爆竹纸上下翻飞。鞭炮周围烟雾缭绕……坐在教室里的我仿佛闻到了硫磺的味道。”

语文课上“打雪仗”

上课铃响了,老师捧起语文书向教室走去。老师刚站定讲台,就有一个小雪团飞过他的耳旁,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

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这么想打雪仗,那么我们就在教室里打一场雪仗吧。分成男女两组打。”

“啊?!”大家一个个兴奋地叫起来,但喜形于色的脸上也堆满不相信。

“当然,这雪很特别,是带‘雪’字的成语。”

大家恍然大悟,但很快兴致盎然地投入比赛。

老师让刚才扔雪团的男同学先说一个成语“扔”给女同学,女生再扔给男生,如此反复,男女两组同学便你来我往地“扔”起成语来:“冰天雪地”,“雪上加霜”,“雪中送炭”,“阳春白雪”,“雪泥鸿爪”……打了约十分钟的成语仗,最终女生获胜。

这时老师对学生们说:“刚才说的是成语,现在我们说写雪的诗句,一组说上句,一组说下句,接不上来就输。”大家斗志正旺。

小刚大声说“遥知不是雪”,小鹃脱口而出“为有暗香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下面我说一句与雪有关的上联,哪组先对出下联就加十分。”“好!”男同学的声音震耳欲聋。“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这次女同学先得十分。“轻飞似鹅毛”等了大约2分钟,男生组中的小刚胸有成竹地说:“漫舞如飘絮”“不简单!”老师带头鼓掌。

巧用节外生枝论文 篇6

4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滴滴涕的耐受性及生理响应

在纯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外生菌根真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铆钉菇(Gomphidius viscidus)、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褐疣柄牛肝菌(Leccinum scabrum)在不同质量浓度DDT处理下的生长效应、耐受性和生理响应. 结果表明:DDT没有影响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模式,只是改变了其生长速度和生物量积累. 在5.0 mg/L的DDT处理下,美味牛肝菌、铆钉菇和双色蜡蘑的生长没有受到显著影响. 在25.0 mg/L的DDT处理下,美味牛肝菌的生长没有受到显著影响,显示出了较好的耐受性. 在高ρ(DDT)处理下,铆钉菇的多酚氧化酶、漆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强,液体培养基Ph下降幅度较大. 美味牛肝菌和铆钉菇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响应DDT的胁迫,它们均具有较好地降解DDT的潜力.

作 者:黄艺 赵曦 敖晓兰 HUANG Yi ZHAO Xi AO Xiao-lan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北京,100871刊 名:环境科学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年,卷(期):19(4)分类号:X171.5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 滴滴涕 耐受性 氧化酶 pH

上一篇:激动人心的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主持词下一篇: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