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片名翻译的

2024-09-21

电影片名翻译的(通用9篇)

电影片名翻译的 篇1

论电影片名的翻译

本文分析了电影片名的功能特点,介绍了五种翻译方法,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应对片名进行分析,采取直译、音译、意译、直译加意译和音译加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使电影片名形式和电影内容达到统一。

一、引言

电影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各国影片特别是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影片不断涌入中国市场,进入寻常百姓家。其间,英语电影的译制工作队中西影视文化的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而首当其冲的则是片名的翻译。有人说,影片名好比电影的门楣,它既要反映影片的中心内容,还要简短、新奇,将观众引入门内;影片名又像商品的商标,承担着宣传、推销商片的责任。

二、电影片名的功能特点

《乱世佳人》(美国影片Gone with the Wind),Farewell to My Concubine(中国影片《霸王别姬》的英译名)是两个片名翻译的成功之作,曾使多少异国观众一见倾心,一睹为快。然而,近年来的电影译名良莠不齐,有些堪称典范,令人拍案叫绝,有的可谓败笔,让人观前不知所云,观后不以为然。《中国翻译》1997年第4期刊登了何悦敏的文章《当前西片译名中的问题与对策》,指出了当前西片译名中“给人带来的混乱与遗憾”,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可以说,何文的分析是透彻的,提出的对策也是可行的,对今后电影片名的翻译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怎样的译名才能成为佳译呢?何跃敏认为,好的译名“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有实用性”。谭宝全先生强调要译出“韵味”。包惠南指出,影视片名的翻译“纪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纪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又要体现原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要讲求“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和艺术性”,“要能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

片名一般都是先于影片与观众见面的。好的片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渴望先睹为快,无疑起到了为影片作广告的作用。作为影片主题思想的浓缩,片名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影片、吸引观众、活跃和美化影片,这便是片名的功能。

归纳起来,陈宏薇将片名的功能主要分为三种: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信息功能就是通过片名,将影片的内容简练的传达给观众,使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原片的思想内容。美感功能就是通过精心构思的片名,给观众以美好的享受。而信息功能、美感功能都是为了祈使功能服务的。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都有一种好奇心,见到新鲜、奇异的事物都会感到兴奋,乐于知晓,易受感染。祈使功能正是通过片名,感染观众的情绪,吸引观众。

三、电影片名英汉互译的基本方法

以上谈到了片名的一些特点和功能。为了使片名发挥以上三种功能,在翻译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方法。

(一)直译。根据原语和译语的特点,在翻译中最大限度的保持原名的内容和形式的直译法,是片名翻译的最基本的译法。直译片名时,译语在形式、意义等方面都近似原语。这是当原语与译语在功能上达到重合时,最简单而又最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如,The Sound of Music, On the Golden Pond, Love Story, A Room with a View, Cider House Rules, Wedding Planner 分别被译为《音乐之声》《金色池塘》《爱情故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苹果酒屋的规则》《婚礼策划人》。

同样,下列中文片名可直接翻译,而且译名保持了原名的效果:

《日出》(Sunrise)《红樱桃》(The Red Cherry)《大红灯笼高高挂》(Raise the Red Lantern)

(二)音译。如果说直译是把原语按字面的意义进行翻译的话,音译则是将原语的语音形式转换成目的与语音形式的方法。根据发音将片名译成另一种语言,在片名翻译中使用较少。主要涉及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多为人所知,翻译之后不会让人费解。应尽量采用已有的定译,不要重译,如:Jane Eyre(《简爱》)、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Titannic(《泰坦尼克号》)、Elizabeth(《伊丽莎白》)、Aladdin(《阿拉丁》)。曾在各大影院热映的Harry Potter(《哈利·波特》),采用的就是音译,因为通过原著的畅销和电影前期大规模的宣传,大家都已熟悉主人公哈利。

(三)意译。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如果片面强调保留片名的形式,就会影响意译的准确传达,不能达到中英文片名的对等。既然是意译,就的意改变片名的语言形式为代价,最大限度的保持中文片名所表达的内容。根据英文同名小说Gone with the Wind改编的同名影片在中国公映时被译为《乱世佳人》,既切合题意又赏心悦目,乃成功翻译的典范之作。如直译为《飘》或《随风飘逝》,虽无可厚非,却逊色不少。下列英文片名都是运用这一方法翻译的: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Ghost(《人鬼情未了》)、The Legend of the Fall(《燃情岁月》)、Best in Show(《宠物狗大赛》)。这样的译例还有:《赤橙黄绿青蓝紫》(All Colors of the Rainbow)、《秦颂》(The Emperor’s Shadow)等。

下面几例都是以人名、地名、事物名称等作为片名,本来是应该音译的,但他们并非广为人知,所以也宜根据影片内容进行意译:Rebecca(《蝴蝶梦》,本为人名吕蓓卡)、Annatasia(《真假公主》,本为人名安娜塔西娅)、Cleopatra(《埃及艳后》,本为人名克丽奥佩特拉)、《阿虎》(A Fight’s Blue,本为一拳击手的名字)。

这些译名都是译者在准确理解原名的基础上,根据影片的内容,进行再创造的结果。它们贴近影片,传达出影片的信息,较完美地表达了原片名的内涵。

(四)直译加意译。有些片名虽能按字面意义直译,但译名仍不够理想。这时可采用直译加意译法,即在原意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按照原片内容和风格增词或减词,以达到更好的效果。“The Bridge in Madison Country”是一部涉及家庭伦理与婚外恋题材的美国电影,按这一办法译为《廊桥遗梦》,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兼得,其效果远远超过按字面意义翻译的《麦迪逊郡的桥》,更多例证如下:Pretty Women(《风月俏佳人》),直译《漂亮女人》;Speed(《生死时速》),直译《速度》;The Net(《网络情缘》),直译《网络》;First Knight(《剑侠风流》),直译《第一武士》。

(五)音译加意译。在采用人名、地名、事物名称等作为片名的情况下,以观众是否熟知为原则分别采取音译或意译外,还可以先音译再结合影片内容适当增词。这种音译加意译法更为巧妙。如美国动画片Tarzan 被译为《人猿泰山》,既保留了主人公Tarzan音译,又突出了其半人半猿的身份,可谓形神兼备。又如:Stuart Little 译为《小老鼠斯图尔特》,Shrek译为《怪物史莱克》,Robin Hood译为《侠盗罗宾汉》。

四、结语

总之,由于原语和译语的不同特色和各民族的差异,把片名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并非易事,而是一个艰难的再创造过程。片名的英汉互译蕴含着翻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它还要求译者具有对电影艺术的审美能力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译者无论采取何法,尽可能翻译出理想的片名。

电影片名翻译的 篇2

电影, 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途径。电影的交流首先是片名的交流, 片名是先行使者, 起宣传引导的作用。片名的佳译可为影片锦上添花, 更好地促进国际间跨文化交流。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的不同, 若将一些英语片名直译为中文, 势必会削弱对观众的吸引和感召力。因此, 本文在研究翻译片名四原则的基础上, 探讨对由专有名词构成的片名的翻译。

2.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四原则

根据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原则的观点, 语篇可分为表达功能型、信息功能型和劝说功能型。不同的文本适合不同的翻译原则。因此, 译者应采取何种翻译方法, 首先要考虑所面对的文本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 在翻译的语言上是倾向于原文还是译文, 翻译重点是放在原作还是译文读者上, 在翻译目的上是提供信息还是规劝读者, 然后译者才能根据各种文本的特点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电影片名的翻译属于劝说功能型, 应侧重于交际翻译, 翻译重点是译文读者, 翻译目的是规劝读者。

因此电影片名应凸显影片内容, 确立全片感情基调, 吸引观众, 增加票房为终极目标。在电影片名翻译跨文化、跨语言的转换过程中, 应体现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特性和价值取向。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 与电影片名的特点相结合, 就形成了指导片名翻译的四项原则, 分别为信息传递原则、文化重构原则、审美价值原则和商业价值原则。

信息传递原则就是要忠实传达内容, 不能误译。如电影American Beauty流行的中译名有《美国丽人》和《美国美人》。但其实American Beauty指的是美国产四季开花的红蔷薇。用以表示爱情的纯真和坚定。电影以花喻人, 以花表情, 名花和美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台湾将之改译为《美国心, 玫瑰情》, 以中国玫瑰代替美国蔷薇, 这才揭示了影片的精神内涵, 别有意境。

文化重构原则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原则, 本文拟将其再细分为两类。一是表述风格重构, 要符合中国观众的形象思维习惯。二是文化意向重构, 有破有立, 跨越“超语言因素”和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审美价值原则即在字里行间将原片名的美感经验传导给中国观众。电影片名的翻译, 实际上是一种审美再创造。如果说话的审美意义表现在色彩上, 那么英语电影片名的审美意义就体现在将原片名的美感经验传导给中国观众的字里行间。

最后, 商业价值原则就是要吸引观众, 增加票房收入。因为电影是一门文化性和商业性兼具的艺术, 在片名翻译时需要考虑到商业因素, 所以要求译者创造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电影标题, 引起其心理认同, 激发审美愉悦而产生观看欲望。

3. 文化重构原则和商业价值原则指导下的片名翻译

接下来本文将集中讨论由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组成的片名翻译。这类片名的特点是仅有单纯人名、地名构成, 且冗长、不具有广泛意义。

下面给出两个例子, 请分析更赞同哪种译名。

Casablanca———A.《北非谍影》

———B.《卡萨布兰卡》

A.B.两译法体现了中英文不同的风格。A贴近观众, B贴近原著。但作为故事片的片名, 除了要忠实于原文外, 更重要的是要吸引观众, 实现其交际功能, 以实现功能对等。所以, 作为观众, 《北非谍影》比《卡萨布兰卡》更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 商业价值要更高一筹。本文认为, 对于由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组成的这类片名的翻译, 多数情况下应进行文化重构。同时, 文化重构又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表述风格重构, 二是文化意向重构。

3.1 表述风格重构

请先观察下列三个例子。

The 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

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

通过例子, 我们会发现这类英文片名直白平实, 低调陈述。而中文译名则鲜明生动, 含蓄意蕴。这是由于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 为使译名鲜明生动, 在选词造句上, 特别喜欢用形象的词汇, 含蓄意蕴, 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不难想象, 如果将这些英文片名直译成中文的话, 其平淡无奇无疑将缺少中国观众所熟悉并期待的内涵。严复先生也说, “信”是“意义不倍 (背) 本文”, “达”是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 为“达”也是为“信”, 两者是统一的。因此, 在进行翻译时要凸显影片内容, 传达主题信息。

3.2 文化意向重构

谢天振在《译介学》中指出:“文化意向 (Cultural Image) 是一种文化符号, 它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 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 深远的联想, 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 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 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如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英语国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它们分别代表了典型的中西方文化意向。

浸润在由西方民族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传统、习俗和传说等因素构成的西方文化体系中的英语电影及其片名, 形成了西方文化圈的隔膜, 不为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人所认识, 成为翻译中的“超语言因素”和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为了能及时有效地使英语电影片名的中译名与中国观众沟通, 达到令观众心领神会的效果, 其片名翻译要受限于中国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 根据情况对英国文化进行选择、规范、强化、排斥、贬低, 同时附加中国文化色彩, 把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意向注入翻译中, 重构为广大观众所熟悉、能意会、肯接受的崭新文化意向———这就是文化意向重构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mage) 。

一部好的影片应该是主题鲜明的, 不同的影片有不同的风格, 像Of Mice and Men这类的社会伦理片, 主题严肃, 予人以警示或启迪。

本文还搜集了一些例子, 仅供参考:

North by Northwest———A.《西北偏北》B.《谍海疑云》

Blood and Sand———A.《血与沙》B.《碧血黄沙》

The 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

黄飞鸿———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3.3 异域特色

英美有不少影视片是根据我国观众喜爱的著名文学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 它们也常常采用故事中主人公的名字或故事发生地作为片名, 但是由于不少观众对电影主要内容和人物已有所了解, 因此, 这类片名直译可以保留其异域特色, 更能激起名著读者的观看欲望。如:

Mulan———《木兰》

Jane Eyre———《简爱》

Sister Carie———《嘉莉妹妹》

同时, 像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影片ET, AI, 它们的中文译名是直译过来的, 为《外星人》、《人工智能》, 这类片名短小精悍, 体现了影片的科幻题材, 也是十分成功的。

4. 结语

片名翻译, 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原片名的内容和形式, 而是在译者对原片的内容、片名的来源和风格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体现译入语的优势, 从而进行再创造, 是译名在传达原片信息的同时, 沟通观众感情,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审美价值。同时由于电影是非常商业化的艺术形式, 电影片名也具有很明显的交际翻译特性, 要时刻以观众为中心, 还必须符合译入语观众的理解需求, 具有充分的吸引力, 这才能成为理想的译文。

摘要:本文基于片名翻译的四原则, 从英语电影片名的交流功能出发, 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 论证了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是再创造, 即译名在传达原片信息的同时, 沟通观众感情,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审美价值。同时, 电影片名也具有很明显的交际翻译特性。

关键词:英语电影片名,交流功能,片名翻译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Hertwoodshire: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1988.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3]蔡东东.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0.

[4]秦秀白.文体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5]郭著章, 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6]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 2001, (1) .

[7]龙千红.英语电影片名佳译赏析-兼谈电影翻译对译者的要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3) .

论电影片名的翻译 篇3

[关键词]电影片名 翻译标准 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 H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73-02

电影作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娱乐视觉艺术,同时又是一种文化介媒,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球化的到来,文化交流进一步频繁,中外电影的交流与流通也会不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电影需要翻译。电影片名的翻译,有其特定的原则和规律,本文主要探讨电影片名翻译的标准、原则和方法,以期为电影翻译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问题的提出

电影片名的翻译有其特定的规律和原则,一般来说,电影片名的翻译主要根据电影内容来决定。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信息的载体,里面会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在根据电影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到文化、审美等诸多因素。

例如:《First Wives Club》,曾经被翻译为《大老婆俱乐部》。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译者错误地理解了first wife,而 first wife 指的是原配夫人,不是大老婆或妻妾等。该影片讲的是几位夫人如何报复其前夫的故事。如果翻译成《原配夫人俱乐部》 或 《发妻俱乐部》,译文片名会显得更准确,更加忠实原电影片名及内容。

再如,电影《The Bodyguard》,如果翻译成《保镖》,译文就显得过于生硬,而《护花倾情》这种译法就更好:“护花”与“保镖”,其词汇内涵近似,但“护花”更富于浪漫气息,更具美感。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还应考虑审美因素,以使译文更具美感。

二、电影片名翻译的标准——忠实、通顺、美感

电影片名的翻译与一般普通文本的翻译一样,要做到忠实、通顺。译文应忠实地反映电影内容;语句的表达要通顺,要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除此之外,电影片名的翻译还应如同诗歌的翻译,译文应具美感。例如,美国电影《Catch Me if You Can》,讲的是一票伪造者与联邦特工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此电影名有几种不同的译法:《逍遥法外》《择智双雄》《神鬼交锋》《我知道你是谁》《猫鼠游戏》《有种来抓我》。其中,译文《逍遥法外》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电影的内容,更好地体现了“忠实”这一翻译原则。又如,对电影《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这一译法就很好,读起来犹如诗歌一般,富于美感。

三、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直接将原电影片名翻译成目标语。有时候,源语言电影片名直接反映电影的内容,对此,就可以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以使译文既能够保持源文语义,又能够反映电影主题和内容,达到“忠实”这一翻译标准。例如,《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 《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环游地球八十天》,《Back to the Future》—《回到未来》,《Shakespeare in Love》—《恋爱中的莎士比亚》,《Brave Heart》—《勇敢者的心》,《Pearl Harbor》—《珍珠港》。这些电影,其片名就直接反映影片的主题与内容,采用直译法,直接将影片片名翻译成汉语,译文片名既保持了原文片名的语义,又能够直接反映电影的主题与内容。再如,《Speed Angels》—《极速天使》,《Mural》 —《画壁》,均可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

(二)意译法

意译法就是根据影片的主题和内容,脱离源语电影片名,用目标语对影片进行重新命名。有时候源语电影片名具有比喻意义,或语意双关,由于文化及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若采用直译法,就会显得过于生硬,欠缺妥当。此时,就可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例如,《If You Are the One》—《非诚勿扰》,《In the Mood for Love》— 《花样年华》,《Life Is A Miracle》—《最爱》,《Deadly Delicious》—《双食记》,《Legend of The Fist: The Return of Chen Zhen》—《精武风云》。对于此类影片,其汉语片名都是根据影片主题与内容而重新命名的,汉语片名与源语影片片名差异很大。以《Deadly Delicious》—《双食记》为例:该影片讲的是二女子同时爱上了一男子;两位女子都能够做得一手好菜,这男子都很喜欢吃。但若他同时吃了两女子做的饭菜,就会中毒,甚至死亡。该影片所反映的主题就是:不能同时爱上两个人。如果直译成《致命的美食》,就显得过于生硬,不能够反映出该影片的主题。而《双食记》(采用意译法),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影片的主题:“双食”既指吃两位女子做的饭菜,又指爱上两个人。再如,美国影片《Waterloo Bridge》,意译为《魂断蓝桥》就很好。“魂断”既反映了影片中的爱情故事,又道出了影片那悲惨的结局,而“蓝桥”则取名于中国古代爱情传说《蓝桥会》。此片名如果直译为《滑铁卢大桥》,则既不能反映电影主题与内容,读起来也平淡无味,失去了韵味和美感。

(三)音译法

在一般文本的翻译中,地名、人名等一般都采用音译法进行翻译。而一些电影片名,本身就是人名或地名,对于此类电影片名,可采用音译法进行翻译。例如, 《Rocky》—《洛基》,《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Jane Eyre》—《简·爱》,《Nana》—《娜娜》,《Harry Potter》—《哈利波特》等。中国影片《梅兰芳》可直接音译为《Mei Lan-Fang》.

(四)综合翻译法

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人名、地名在源语文化中大家都很熟悉,但采用音译法直接翻译成目标语,目标语文化的观众就不一定很熟悉。对此,可采用综合翻译法,即在音译的同时加注一些说明,使得译文更好地被目标语文化里的观众所接受。例如,电影《Patton》翻译为《巴顿将军》。在译文中,除了音译“巴顿”外增加了“将军”,这样,作为电影片名,《巴顿将军》会更好地被中国观众所接受。再如,《Forrest Gump》翻译为《阿甘正传》(增加了“正传),《Titanic》翻译为《泰坦尼克号》(增加了“号”),香港电影《叶问》翻译为《Great Kungfu Master-Ye Wen》(增加了“Great Kungfu Master武林高手”)等。

(五)借译法

在翻译中,可根据目标语现有的电影片名,进行借用和模仿。例如,《十面埋伏》,根据电影《Entrapment》翻译为《Traps》或者《Traps In Ten for Directions》;《功夫之王》,根据电影《The Lord of the Rings》翻译为《The King of Kung Fu》;《阮玲玉》根据英语电影《The Life of Emile Zola》翻译为《The Life of Ruan Ling-Yu 》或者《The Life of an Actress》;香港电影《神奇侠侣》,借用英语电影《Mr. and Mrs. Smith》翻译为《Mr.and Mrs.Incredible》.

(六)双关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法

双关语的翻译一直是一个难题:在源语言中,同一句话会有二层或更多的含义。由于不同语言中词汇内涵和外延意义的差异以及表达习惯及文化上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源语言中具有多层含义的话几乎不可能用目标语中的一句话全部表达出来。对此,只能根据其内涵意义进行翻译,而舍去其表面意义。汉语中歇后语的翻译,就只能根据其内涵意义翻译,而舍去表面意义。比如,歇后语“膝盖上钉掌—离蹄(题)太远”,表面意义:膝盖离蹄(脚)太远,内涵意义:所说的话或写的东西离题(主题)太远。若翻译成英语,几乎不可能用一句话把这两层意义完全表达出来,只能根据其内涵意义而舍去其表面意义进行翻译,译为 What is said or written is irrelevant to the topic.有些电影片名本身也具有语意双关,对此,也就只能根据其内涵意义进行翻译,而舍去表面意义。例如,英语电影 《Get Smart》,在影片中Smart是一个间谍;而在英语中Get Smart还有一层意思是“变得聪明”。影片中,警察们在抓捕斯玛特的过程中变得聪明了。怎么翻译呢?对此,只能根据其内涵意义进行翻译,译为《抓捕斯玛特》,而舍去其另外意义——变得聪明。

四、总结

电影片名千变万化,其翻译方法也不尽相同。针对某一片名,在翻译时,不应拘泥于某一种翻译方法,需要灵活多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翻译。

[ 参 考 文 献 ]

[1] 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4] 吴广珠.跨文化视野中的电影片名的翻译[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1,(3).

[5] 陈怀彦.电影名翻译的现状和方法[J].韶关学院学报,2009,(8).

[6] 李晓静.探讨英语语言引起的英语歧义[J].大学教育,2012,(2):82.

[7] 孙蕾.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冠词使用错误分析[J].大学教育,2012,(1):92.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探微 篇4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探微

以英汉语言文化和观众的文化审美和期待心理的.差异为出发点,以电影片名翻译的预期目的和功能为准绳,分析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实例,探讨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所应采取的翻译策略及其方法,指出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一些误区.

作 者:张美丽 作者单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刊 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9(2)分类号:H315.9关键词:电影片名 翻译策略 方法 标准

电影片名翻译的 篇5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汉语传统文化的凸现

电影片名具有商业广告特征,最终目的是吸引观众.片名的.功能决定其翻译的“归化”策略取向.“归化”处理后能否吸引中国观众,主要看译名是否适应汉语文化的思维习惯和审美心理.面对源语观众和译语受众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一个成功的译名往往是舍异求同,巧妙借用独具汉语特色的文化意象、四字成语、文言雅词或古代诗词的结果,使汉传统文化得以凸现,让汉语观众心领神会.

作 者:李柽杨 LI Cheng-yang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嘉兴,314001刊 名: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8(2)分类号:H315.9关键词: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片名的功能 归化 汉语文化资源

电影《铁娘子》的翻译欣赏 篇6

摘 要:随着世界文化逐步的融合,大量英文电影进入国内,影视翻译是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尤其是字幕的翻译,在逻辑性、艺术性,沾染力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为观众在视听上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一部优秀的电影,影视字幕的翻译对其推广功不可没。影视翻译以其独特的语言特点,根据语篇条件、语义语境、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利用缩译、异化、归化、直译、补译等翻译技巧,以及通俗化、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将影视作品完美地展现出来,满足观众对影片信息的准确把握,促使观众能感受到与源语言观众相同的精神震撼和内心中的感动。

关键词:《铁娘子》 翻译;赏析;翻译技巧

一、片名的翻译

该影片的片名《The Iron Lady》,采用了直译的方式,翻译为《铁娘子》。这样的翻译有其合理性:首先,撒切尔夫人的称谓“铁娘子”妇孺皆知,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所以中文译名《铁娘子》并无违和感,也不会受到中国观众的排斥。第二,《铁娘子》符合了原片的特色,符合了观众对于原著的期待。第三:“铁娘子”不仅突出了影片中主人公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彰显了主人公的性格特色,这正符合了影片的主旨与目的,为了凸显撒切尔夫人的坚韧勇敢、性格干练,行事果断,作风凌厉的性格与品质。

二、翻译的赏析

影片中撒切尔夫人的老年与年轻时的回忆不断切换,人物的形象、性格、身份地位也在不断转换,所以台词翻译时,应该明显体现出鲜明的对比性。

年轻时的撒切尔,虽出身贫寒,但却自尊、自信、自爱,她内心坚强,有比较清晰的目标理想,并不断鼓励督促自己,奋斗成长。当花枝招展的富家小姐嘲笑寒酸的她只能工作时,敏感的玛格丽特内心有些许触动,但内心独白在鞭笞她“Never run with the crowd,Margaret.Go your own way。”“永远不要随大流,玛格丽特。走你自己的路。”中文的翻译,表达出了玛格丽特的内心处在自我鼓励的状态,表现出了她的自尊,自强与自我控制力。“随大流”,这一个极具情感的词汇,表现出玛格丽特对富家小姐的鄙夷。在玛格丽特接到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她兴奋的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她称“Mother”,翻译为“母亲”。这一个小细节,表现出玛格丽特家中的教养。当选为议员后,她发言在议会上发言“Because his union paymasters have called a strike deliberately to cripple our economy.”“因为他们工会的出纳员恶意发起罢工来削弱我们的经济。”这时的撒切尔有了一定的政治家气质,所以言辞比较坚定,她的强硬初露端倪。所以在翻译“deliberately”时,用“恶意”而不是“故意”,表达了强烈的语气效果,表明了明确、强硬的态度。

三、翻译技巧的赏析

该影片的翻译运用了很多专业的翻译技巧,所以使对话行云流水,自然和谐,颇显专业。

首先是归化法,指的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让语言尽量符合目的语的文化价值和表达习惯。电影是雅俗共赏的,翻译电影必定要让观众看起来感到熟悉和亲切,不会因为缺乏相干的文化背景而感到不能懂得。如影片中的,丈夫抱怨撒切尔夫人的野心勃勃而忽视家庭时“We can all go to hell.”“我们都可以滚蛋了”。由于西方的宗教氛围比较浓郁,经常在对话中出现“God”、“Hell”等词汇,但是中国的宗教意识比较单薄,所以若将其宗教词汇引入中国,则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所以将其归化翻译,使其本土化,更易于中国观众接受。

缩译法,只用较简短的语句译出原话,达到与原作的信息和功能的对等。这种方法在影片台词的翻译上尤为显著。因为电影的台词显示为一行,翻译必须用简洁的话语表达出原文的含义。比如,“I swear,it’s all gone completely out of my mind.”“我发誓,我大脑一片空白”。这些语句的翻译十分简单扼要。符合撒切尔夫人果决、干脆的说话方式。影片中电视节目报道灾难现场时,更需要简洁额要的语言,表现出危急、紧迫之感,符合新闻对紧急现场的报道,如“As you can see for yourself,people are still trapped here.”“如你所见,还有人困在里面。”

补译法的运用。有些英语词,按英语语法可以省略,或者从修辞角度必须省略,可是在英译汉中,必须补上这些词才能把原文意思表达清楚。在影片台词的翻译上,主要是根据影片的上下文、故事情节,为对白加以必要的补充。比如“I can assure you I am not out of touch”“我可以保证我对国家了如指掌。”由于影片中多对话,所以台词较为口语,较多省略。这时,有必要根据情节对台词进行相应补充,有利于观众对影片内容的理解。

四、影片的翻译符合翻译趋势

影片多生活场景,台词的翻译符合翻译的趋势:通俗化、口语化、生活化。如:“I am not for the knackers yet.”“我还没有老到不中用。”Knacker 意为 阉割、杀死,若直译则显得生硬。“If I can’t go out to buy a pint of milk then what is the world coming to.” “如果我连出去买一品脱牛奶都不行,那叫什么世道。”“You’ve always been like this,fuss,fuss,fuss.”“总是这样,瞎忙的让我烦心。”“Too busy climbing the greasy pole.”“净忙着争权夺势了。”这些表达都非常口语化,符合人们的用语习惯。也使得全片的对话自然而流畅。

影片中还有很多地道的表达,如“The breakdown in essential public services.”“基础公共服务的瘫痪。” “Watch your thoughts,for they become words”“积思成言”,“Watch your words,for they become actions.”“积言成行”,“Watch your actions,for they become habits”“积行成习”,“Watch your habits,for they become your character”“积习成性”,“Watch your character,fo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积性成命”。这些表达简洁明了,而且符合英语的习惯,非常地道。

五、翻译的漏洞

该影片的整体翻译很不错,但是仍然有一些漏洞,需要改进。如“Don’t move those,I haven’t finished sorting them.”翻译成了“别动那些,我还整理。”该语句的翻译不完整,虽意义完整,但是不符合口语习惯,会造成影片的缺陷。撒切尔夫人心爱的看着丈夫送她的项链,说道“My little twins”“我的双链项链。”这里的表达过于僵硬,应该表达出更多喜爱之情。撒切尔在号召大家重拾信心,继续工作时说“It’s time to get up.It’s time to go to work.It’s time to put the Great back into Great Britain”“是时候站起来继续工作了,是时候让应该重返荣耀了。”我认为应该翻译成三个排比句,可以加强语气,显示出强大的号召力与气势。

影片通过英国史上唯一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老年时在家中整理亡夫遗物所产生的幻觉与回忆:与亡夫邂逅、相恋、婚姻、从政、当选保守党党魁、党内分裂、落选、退休、证实患上老人痴呆等情节为观众呈现出她成为首相前后所经历与参与过的重要历史事件。一部英文影片在中国的成功上映,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影视字幕的翻译。

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篇7

一、力求准确传达影片内容的原则

由于译者对影片内容的不了解, 如果只是根据译者看到的英文片名来译, 这样会造成译名偏离甚至背离原片内容, 是翻译片名中最致命的错误。为了更好的把电影的内容传达出来, 就要求电影在译名上最好与原片形式上统一, 并且要尽量贴近影片题材类型。例如, 恐怖片The Others被大陆译为“小岛惊魂”暗示了其题材等。直译法也是电影片名翻译中最常见的方法, 是指在不违背电影情节、内容并且不会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 用保持原片名的内容和形式的译入语再现片名。直译的电影片名可谓数不胜数, 例如Chicken Run (《小鸡快跑》) 等等。不难发现, 这些译名和原名重合度惊人, 几乎达到了字字对应。这种译法的优点是既保留了原片名的“原汁原昧’, 又求得了片名和影片的统一。然而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 有些电影直译过来的片名会和原片含义发生出入, 这时译者应在综合分析、理解原片内容的基础上去译。如Batman译成《蝙蝠侠》是直译和意译的结合, 《杀死比尔》Kill Bill) 是直译和音译的结合, 这些都是成功的范例。

二、遵循美学欣赏原则

电影是一门艺术, 翻译同样也是一门艺术, 电影片名的翻译当然就更应该具有艺术性了。如果用本族语言的艺术形式传达影片的形象和情感, 就能引起观众的无限追想。电影片名的翻译要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美学内容, 以艺术家的心态来对待原片, 进行新的艺术创造。译者要用本族语言的艺术形式来传达电影的画面、色彩、形象和语言的艺术美, 从而将美感传导于观众。中国观众对电影片名的审美期待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从形式上来说, 西方人崇尚语言的简洁美, 而中国人讲究语言的对称和谐, 尤其喜欢那些表现力强、耳熟能详的四字词组, 所以大量西方电影的中文译名就是这样翻译的。从内容上来说, 中国人喜欢一看到片名就能了解影片的大概内容, 他们之后以此为判断决定是否要看这部电影。

三、以接受者的文化为导向原则

电影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不可避免的反映其所属文化的个性特征。翻译一部电影片名时, 需要我们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时, 翻译工作者选择指导理论时应考虑诸多因素。谢天振指出“影视翻译的对象是社会各界的人民大众, 要求用纯粹清新、明白流畅的普通话口语翻译, 这样就排除了大量书面词藻, 以及不能朗朗上口的词语。”[3]下面举一些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译的例子。

比如电影《霸王别姬》, 译为“Farewell My Concubine”, 这里“霸王”没有了, 虞姬成了“小妾, 妃子”。虽然用几个单词翻译出这样极具文化色彩的标题实属不易, 但文化不仅需要迎合, 更需要引介, 可以通过电影片名带给外国观众视觉冲击, 从而引起他们观看电影的期待。对主题的错误理解使有些译者在翻译时对影片的主题与风格的理解存在偏差, 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不可避免地犯各种错误。在影片名的汉译英方面, 我们也有一些优秀的倒子, 如《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Shanghai Triad) 等。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存在, 电影翻译中许多英语词语若直接硬译, 会令广大中国观众无法接受与认同。译者要站在本国观众角度去观赏影片, 将两国知识以及文化都融会贯通于全影片去翻译影片名称, 这样的片名就会传神。

四、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

电影是一门文化性和商业性兼具的艺术, 在片名翻译时需要考虑到商业因素。因为电影是要追求票房的, 没有票房会生存不下去, 译者要充分把握译语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 创造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电影标题, 引起其心理认同, 激发审美愉悦而产生观看欲望。“社会效益是检验翻译的意义、翻译的质量和翻译的价值的标尺。”[4]票房的好坏与翻译的好坏直接挂钩。具体说来, 文字要生动自然, 语言要体现人物性格特征, 贴切传神细腻流畅。如:Home Alone译成《小鬼当家》就比直译为《独自在家》好。因为在汉语中“小鬼”是呢称, 往往指的是聪明而又顽皮的小孩, 而片中的小男孩正是如此。这些片名非常讲究文字的趣味性, 中文译名和英文片名都会有所偏离, 这种偏离根据的是影片内容, 其目的是要观众立刻注意到影片的精彩之处。

结语

翻译实质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因为两种语言都必然会显露两种文化意象和价值倾向。电影片名的翻译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语际交流, 是—个艰难的再创作过程。优秀的影片译名标准是既要符合目标受众群的文化心理, 又要在深层语义上与原片名实现功能上的对等。因此, 很难找到一种固定的模式翻译所有的片名。翻译工作者惟有积累经验, 随机应变, 遵循正确的翻译原则, 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 才能翻译出贴切传神的译名。

摘要:电影片名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个特殊领域, 因此译者在准确表达电影的内容时还要兼顾深入把握作品的美学内容, 在必要时进行艺术创作, 将美感呈递给观众。接受美学在电影片名翻译实践中运用接受美学理论, 提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应该坚持以观众为中心, 充分考虑所译电影的信息传播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等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文化交流,信息传播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 2000, (1) :61.

[2]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208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探讨 篇8

【关键词】英文电影片名 翻译 宗旨 方法

一、港台与大陆影片名翻译特征

近年来,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大量英文影片被引进,深受中国观众喜爱。英文影片作为文化艺术的载体,是人们了解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片名佳译对一部电影尤为重要,既可使影片锦上添花,也可促进跨文化与艺术交流。长期以来,港台地区与大陆片名翻译存在较大差异,如:

可以看出,大陆片名翻译重视忠实于原作,相对严肃、保守,更倾向直译。港台翻译意译法使用更多,为迎合观众寻求娱乐刺激的心理,香港片名翻译商业化气氛较浓,而台湾翻译则更温婉浪漫。

二、电影片名翻译宗旨及方法

有研究者认为电影片名翻译应从“经济,文化,审美”三个角度综合考虑,也有研究者提出“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笔者认为影片名翻译应做到形神兼备,雅俗共赏,言简意赅。

目前,常用的影片名翻译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音译法。音译法,指按源语言的发音规则,直接翻译为目的语发音相同或类似的语言文字。诸多英文影片直接以人名或地名作为名称,此类影片最适合采用音译法。

例如:Harry Potter《哈利·波特》,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Emma《艾玛》,Chicago《芝加哥》等。

2.直译法。直译法指根据源语言和译语特点,最大限度地保持源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当译语和源语言相对对等且无文化差异时,直译法最能体现出源语言的文化风格。

战争片Windtalker,大陆直译为《风语者》,体现出一种文学韵味。而港台为了吸引眼球,将其译为《烈血追风》或《追风战士》,虽也切题,但有夸大其词之嫌,稍显媚俗。The Lord of the Rings:The Return of the King大陆直译为《指环王:王者归来》,港台意译为《魔戒:皇帝回宫》,显而易见,前者更符合影片风格,大气恢弘,后者极易让人联想到中国古装喜剧。因此,采取直译还是意译,应遵循原影片的内容和风格。

3.意译法。翻译“不仅是语码转换,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因文化差异,有些英文片名有其独特的内在含义,而译入语里却没有对应的词,如强行直译,只会让观众不知所云。故译者需要舍弃字面意思,让译文不拘泥于原片名的结构形式,使得译文和原文内容相符,功能相似。此译法重神似,而非形似,要求译者对英语文化和汉语功底都要有极强的驾驭能力。

如魔幻喜剧电影Mask如果直译成《面具》,显得呆板而枯燥,而意译成《变相怪杰》则凸显其喜剧电影风格,“怪杰”二字给人活泼欢乐之感。

意译法常采取套用译语成语、典故或四字结构的形式。例如Forrest Gump被译作《阿甘正传》,因为国人对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正传》耳熟能详。又如Matrix《黑客帝国》也采用四字结构,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同时也达到极佳的商业片宣传效果。

不过,典故也不可乱用和滥用。因Black Swan《黑天鹅》里的主角和1993年香港电影《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有诸多相似之处,有人曾提出应把该片翻译为《霸王别鹅》,看似引经据典,但产生的别扭和喜感与影片意境背道而驰。

4.增译法。又叫扩译法或补译法。片名翻译中有时会出现直译和意译都难以恰如其分的体现影片内容的情况,译者在翻译时通过补充一些词语来增加影片名的信息量,达到既忠实于原内容,又符合目标观众的语言习惯,并充分体现出影片含义的目的。

例如:李安作品Life of Pi如直译为《派的生活》则平淡无奇,而补译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则充分反映了影片的奇幻风格,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影片River Runs Through It如果直译就是《一条奔腾而过的河流》,既无美感,也不能充分表达影片的意境,而补译为《大河恋》则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5.几种译法的综合。有些影片名的翻译单纯的采用一种翻译方法并不能完全表达原文化和原片的内涵,因此译者往往采取几种译法的综合。

如:著名惊悚影片Seven,与天主教七大死罪惩戒有关,宗教背景浓厚,如果直译为《七》,中国观众恐怕无法产生相关宗教文化联想。而翻译成《七宗罪》(意译加补译)后,不仅与电影内容相呼应,也与其渊博的宗教文化联系起来,让人顿悟。

类似片名翻译如:Patton《巴顿将军》(音译加增译),King Kong《金刚》(音译加意译),Dumb and dumber《阿呆和阿瓜》(直译加意译)。

三、结语

著名翻译理论家冯庆华先生曾把翻译比喻为戴着手铐脚镣在跳舞,可以说电影片名的翻译就是一个戴着手铐脚镣进行再创作的过程。

因此,英文片名的译者需要充分了解源语言和译入语言间的文化差异,也要具备充分的语言驾驭力和艺术鉴赏力,借助适当的翻译技巧与方法,通过影片名传情达意,言简意赅,让影片名形神兼备,达到影片的商业推广,信息传达,文化鉴赏,艺术展示等目的,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万蓓.从目的论角度谈两岸三地英语电影片名翻译[J].海外英语,2012:160.

浅谈影响英语电影名称翻译的原因 篇9

摘要:外国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另一种载体相对书籍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然而一部外国电影往往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被译作几个不同的名字。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分析“两岸三地”电影名称翻译时的异同,并从文化、商业和政治三方面因素结合实例分析电影名称差异的根源。关键词:功能对等,电影名称,翻译,异同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国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国人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途径了解世界的机会与日俱增。尤其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异域文化了解程度加深,而电影作为老少皆宜、通俗易懂的媒体手段对国人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解放前中国无电影到改革开放初期每年从国外引入寥寥几部电影,到如今每月都不间断地有外国大片在影院上映,电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

电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被译成文字音频从而使国人能够看懂,而电影名字作为电影主要内容以及风格的载体更是重中之重。一个好的电影名称能够充分体现电影的主要内容,恰当地体现电影的风格,从而吸引观众眼球,赢得影院票房,获得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双丰收。然而笔者却发现,同一部电影在中国大陆与香港、台湾常被译为不同的电影名称。本文力图通过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大陆与港台地区电影名称翻译的共性与两岸三地对电影名称翻译不同的原因。

1、电影名称翻译的理论基础

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指出:“翻译不仅仅指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指语义、风格和文体方面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包含表层词汇信息也包含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首要的,其次形式。形式对等有可能会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根据奈达的理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当把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准则,并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在电影名称翻译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功能对等现象。电影名称的翻译不是死译或逐字翻译,严格遵守形式只会破坏电影名称的深层含义和美感。在电影名称的翻译过程中应体现出翻译对等的原则,意义对等为首要,形式其次,尽量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译名来体现原作名。如果站在观众的立场上,他们更希望电影译名既要包含整个电影浓缩的主旨也简明扼要的体现电影风格。但是由于中国大陆与与港台地区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等诸多原因,导致英语电影引进后出现“一片多译”现象。

2、造成“一片多译”现象的原因

2.1文化因素

内地片名的翻译特点是忠于原作,直译为先。早期的电影翻译理论讲保留原片的原本风貌,直译片名是最佳的翻译方法。因此,内地对于引进电影片名的翻译大多采取直译,注重形式,对仗工整,稍有忽略内在含义或内容的表达。例如Brokeback Mountain直译为《断背山》,The Lord of the Ring翻译为《指环王》,The Day after Tomorrow直接翻译为《后天》(台湾则译为《明天过后》)。

香港片名的翻译特点则是语不惊人死不休。香港在影片译名上带有区域性语言的特征,经常使用一些夸张的词汇,例如:“终极” “魔鬼”“战警”“情陷”“疯狂”“激情”。译者通常使用异化的方式,对电影名称进行深度修辞再创作,创意性较强。例如The Lord of the Ring在大陆被译为《指环王》,在香港却被译作《魔戒》;Mr.and Mrs.Smith在大陆译为《史密斯夫妇》,在香港被译为《史密夫决战史密妻》;Moulin Rouge则被浪漫的译作《情陷红磨坊》。

台湾影名翻译特点可以概括为:传统文化的坚守者。台湾电影译名既有内地片名翻译特点也有香港译名的特点,翻译在风格上和内地译名相似,但仍以形式和为主。和香港译名相比,台湾译名更“素”一些,在译入语的选择上,台湾译名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例如,Shooter在内地被译为《生死狙击》,在香港被译为《辣手枪》,在台湾被译为《狙击生死线》。Taxi 4在内地被译为《的士速递4》,在香港被译为《终极杀阵4》,在台湾则被译为《终极杀阵:最后冲刺》。Novecento.Un monologo在内地被译为《海上钢琴师》,在台湾被译为《一九九零的传奇》。台湾译者习惯在施瓦辛格主演的电影上加上“魔鬼”二字,例如:Terminator被译为《魔鬼终结者》,Universal Solder被译为《魔鬼命令》。内地译名在注重内容方面比台湾稍有逊色。不过近些年电影收到受到商业化浪潮的冲击,台湾译名越来越激进。比如Up in the Air被译为《型男飞行者》;The Prestige变成了《顶尖对决》等。

2.2商业因素

电影作为一种商业文化,除了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外,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谋取利益。在上映前的宣传上商家更是在电影名称翻译中做足了功课,一个好的电影名称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眼球,勾起人们的观影欲望,而两岸三地观众的口味喜好不同也成了电影名称地域性差异的商业因素。例如在1994年台湾引进一部获1973年多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The Sting,在大陆被译为《骗中骗》,在台湾被译为《刺激》在当是大为叫座。一年后《肖申克的救赎》上映时,台湾译者认为此篇和《刺激》类似,都属于高智商复仇电影,因此便译为《刺激1995》,同时也获得了很高的票房。1998年台湾引入一部电影Return To Paradise大陆被译为《重返伊甸园》,因此电影也有牢狱情节,在台湾被译为《刺激1998》,依旧热卖。在爱情主题电影上台湾观众更喜欢偏富浪漫色彩的词汇,例如《霸王别姬》在台湾被译成《再见,我的妾》,《燃情岁月》被译为《真爱一世情》,《云上的日子》则被译为《云端的情与欲》,《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被译为《真爱伴我行》。富有传奇色彩的奇幻电影则一律被赋予“神鬼”二字。例如The Bourne Identity在大陆被译为《伯恩的身份》,在台湾被译为《神鬼认证》,The Mummy Returns在大陆被译为《木乃伊2:木乃伊归来》,在台湾则被译为《神鬼传奇2》,New Blood在大陆译为《热血青年》,在台湾则被译为《神鬼战阵》,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在大陆被译为《加勒比海盗:黑珍珠号的诅咒》,在台湾则被译为《神鬼奇航:轨道船魔咒》。

2.3政治因素

在翻译电影名称时,不仅要考虑当地文化习俗、观众喜好、受欢迎程度,还要考虑时代气氛、国情等政治因素,力图与时代背景、发展趋势想融合,做到不突兀、不冲突。

例如获得第50届戛纳电影节青年电影奖,由Sean Mathias执导的作品Bent。该片以1930年代的纳粹德国为背景,讲述了一名同性恋男子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主人公麦士原本沉溺于纵欲的同性恋生活,但是纳粹对于同性恋者的迫害,使得他不得不与室友鲁迪开始逃亡,但是最终还是被纳粹抓到并关押起来。为了生存,麦士死不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甚至为了自保打死重伤的鲁迪。在被送往集中营的火车上,麦士与被挂上同性恋标志的贺斯成为朋友,在集中营里纳粹迫使两人来回搬运石块,折磨他们。麦士想尽办法让纳粹相信自己是犹太人,虽然纳粹讨厌并迫害犹太人,但集中营里的犹太人的待遇比同性恋者好得多。麦士与纳粹进行性交易以取得能够挽回贺斯生命的药物,而麦士的好友贺斯宁死也不愿让麦士的尊严遭到践踏。此片以浓厚政治立场阐释同性恋面对生存、尊严,与政治、社会发生冲突时,必须采取的立场与手段,非常发人深省。

此片于1997年在英国首映,大陆译者考虑到当是正直香港回归,又是以同性恋、国籍、纳粹等敏感词汇为主题的电影,如果电影名称中出现同性恋之类的词汇或许不能被国人所接受,所以在翻译时规避了一些列敏感词汇,将此片翻译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符合当时社会状况,也比较容易让国人产生好奇。而香港因为之前类似以主人公命名的电影居多,所以这次也不例外,将本片直译为《本特》。3.结语

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在影片名称翻译时都遵从了“功能对等”理论,在影片的风格、意义和美感上与原名保持了一致性,但是由于“两岸三地”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诸多差异性的存在,以及电影名称在翻译时所处时代背景,票房盈利等政治、商业因素等,导致同一部电影被翻译为不同名称。随着中国大陆国际化的深入,“两岸三地”文化交融的不断加深,笔者相信这一现象将会逐渐消失,电影名称翻译在大陆、香港、台湾将会更加规范化并得到逐步统一。

参考文献:

上一篇:浅谈朗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下一篇:函授教育实习鉴定表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