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价值

2024-10-01

审美价值(通用8篇)

审美价值 篇1

中国舞蹈网

试论群舞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

群舞是舞蹈艺术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同时它又是舞蹈文化中历史最悠久,而又最具特色的一种舞蹈样式。它不仅是舞蹈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表现手段,而且它更是舞蹈艺术中最具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如果我们用一种探寻的目光,从艺术文化学和艺术美学的角度来挖掘一下它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我想,我们将会对这一古老而常见、独特而平常的舞蹈表现形式产生一种更深和更新的认识。以下试从几个方面分别探究一下它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文化价值是指某一事物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能本质地反映或保留着人类某种文化现象与文化符号的一种事物。舞蹈艺术中的群舞表现形式正是这样一种事物,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群舞是人类文明史上群居生活的一种本质反映

考察人类的发展历史,我们十分清楚地看到,人类早期的生存状态与生存方式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人类的群居生活。这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历经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最本质的特征。

群居不是一种简单的聚集,而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构成,更是一种文化价值的认同。人类自从开始了群居生活后就进入了文明发展的阶段,就进入了文化创造的时代。人类从远古能走向今天,能创造那么伟大而灿烂的文化,都是因为人类先择了这种群体性社会化的生存方式的结果。这种方式无论在抵御自然灾害、克服恶劣的生存环境、谋求发展出路等方面都使人类积聚了智慧,聚集了力量,创造了文化、开创了历史、最终成为自然界中唯一一类独具灵性的伟大生灵,开始了辉煌而伟大的文明历史。

群舞就是这伟大的文明历史前期人类生活方式的本质反映。它充分体现了人类在摆脱野蛮走向文明时期由血缘和早期文化而结成并产生的群体关系、群体意识,本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人类在文化认同,社会关系认同下而形成的一种群体性生存方式,使众人合一,团结与共,同心同德,社会大同的现实生活状态再现的完美无缺,致使人们看到了群舞就想到了人类的一种凝聚、一种共同,一种力量。

二、群舞是人类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

在漫长的人类群体性、社会化生存历史中,人类为了满足生存必需的物质需求与精神娱悦,不断地重复着进行劳动作业、与休闲娱乐活动。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创造文化,在休闲娱乐中人们享受文化,同时在享受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形式。群舞就是典型的文化享受形式与文化活

http://

中国舞蹈网

动方式。早期的人类处于文明初期,所创造与使用的文化艺术形式自然不是很丰富。那时,人类的文化生活只能是利用最直接、最简单、最容易的手段。在那时,人类除了能使用最方便的声音来表达情意外,最容易动用和最方便利用的无疑是人的动作与身体。这时舞蹈自然成了人类最早而最便捷的娱乐手段。

在这个时候,由于人的文化发展还很落后,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赖群体的力量,自然任何时候的娱乐活动都是一种群体性的参与,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状况决定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群体性活动更能激发情感享受快乐。所以,群体性的劳作,群体性的快乐享受就成为当时人类文化生活的一个主要的形式。而群舞无论从本质上、从功能上,从形式上,都符合这一文化生活的产物,因此,可以说他是人类文化生活的一个创造、一个缩影。

另外,从人们跳舞的理由和舞蹈所表现的内容上看,当时的文化生活与舞蹈娱乐都是人类原始生活的真实写照(如:狩猎舞、战争舞、采集舞、丰收舞、祭祀舞等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完全反映了那一时期的文化状况与文明程度。这更进一步说明群舞不仅是当时文化生活一个缩影,更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三、群舞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种手段和媒介

自从群舞成为原始人类的主要文化活动形式之后,群舞就负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并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包涵了人类的劳作文化、享乐文化,而且还承载了人类的精神文化与审美文化的全部信息与创造成果。人类的所有意识形态几乎都可以通过群舞这种活动方式表达出来,传播下去,同时,在循环复始的传承中,在一代一代人的不断更新与丰富中发展繁荣。(比如舞蹈的动作内容、形式、节奏、队形、服装等等,都可以体现出人们的精神追求与审美意识及文化观念。)这样他们在一代代的继承与发扬过程中与其他文化形态一起自然地起着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的谋介作用,使人类的文明源源不断,奔流不息。这是群舞最具价值与意义的伟大功能和作用。

四、群舞是人类集体凝聚、团结的一种“力”的象征

人类自远古走到今天,从原始蒙昧发展到如今辉煌,所依靠的就是两种“力”。一种是在强烈的生存欲望下转化而成的勇于探索追求的意志力;另一种就是人类为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发展而凝聚、团结在一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共同奋斗的集体智慧和力量。而后者的这种“力”不但是体现了人类的社会性本质,而且也是成就人类文明进步,走向辉煌的关键。人类是依靠这种“力”首先从野蛮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的。同样人类也是依靠这种“力”在不断地与自然抗争中完善自己而确立了自己的价值,最终成为“自然的主体”“宇宙的精灵”的。人类还是依靠这种“力”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同样,人类更是依靠这种“力”并正在以最大可能发挥与利用这种“力”,来开创自己辉煌

http://

中国舞蹈网

灿烂的未来。可见,这种集体的“力”、团结的“力”、智慧的“力”、战无不胜的“力”,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功能与作用。可以说它是真正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

群舞正是这种伟大的“力”的象征,是这种伟大的“力”的表现,是这种伟大的“力”在舞蹈艺术中的形式化弘扬。它的存在完全说明这种“人的力量”的特别与强大,它的本质就是人的这种特有的集体的、凝聚的、团结的、“本质力量”所在。

群舞除了具有以上的文化价值之外,它同时还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与审美价值。这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群舞是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最高表达方式

首先,我们知道,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舞蹈本身就是最强烈、最充分的抒情手段,人们一般都是在“言之不足”之后,“嗟叹之不足”之后,“咏歌之不足”之后,“而手之舞足是之蹈之也”。这充分说明了舞蹈在情绪表达,在感情抒发上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或不可达到的效果。也正如闻一多先生所精辟论述的那样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正因为如此,人类无论是在原始时代或进入当今的现代社会,舞蹈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喜、怒、哀、乐以及生产与生活,是人类传达情意,抒发情感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岂止远古时代,在其他艺术形式还不发达阶段是如此,就是现代社会,在高度发达的表现方式的今天,人们仍然离不开舞蹈,离不开用舞蹈的方法,淋漓尽致的抒发情意,甚至是发泄心中的各种郁积。因为只有舞蹈才来的充分、来的强烈、来的干净、来的彻底。

自然,群舞就更是这种情感抒发的最高形式了,因为它不只是个体的单个的情绪表达,它更是一种群体的造势,一种激情的感染,一种性情的放纵,一种氛围的升腾,一种肉体与精神的陶醉与满足。是人的情感渲泄的最高境界。

它的那种阵式,那种情境、那种力量,那种和谐,那种尽情,那种同心,那种强烈,那种境界,是任何抒情形式都无与伦比的,它理所当然是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最佳手段和最高形式。

(二)群舞是舞蹈形式化特征最完美的体现

舞蹈是一个形式化很强的艺术门类。舞蹈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法完全依赖于舞蹈动作,造型,节奏,构图等形式上运用与创新。

舞蹈的形式化是指舞蹈的动作,舞姿、节奏、构图、调度等语言要素,在空间与时间上的构成规律和组成模式。一个舞蹈作品的创作往往是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在动作、节奏、造型、画面等方面进行规律化、风格化、模式化的设计与创作,使其成为具有表达思想情感的形式化语言与意象符号。可

http://

中国舞蹈网

以说舞蹈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舞蹈艺术形式化的构思与创新,舞蹈表现或舞蹈表演也就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的展示与演绎。

舞蹈的表演与展现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不同方式,它们都是舞蹈形式化特征的最本质的载体,它们以各自不同的功能与特色将舞蹈的艺术美与形式美完全展现出来,让人们得到最全面的审美满足与美感享受。然而在这几种表达方式中,群舞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它不仅是这几种表达方式中最悠久、最基本、最具舞蹈本质特色的方式,而且它还最集中、最突出、最完美的体现出了舞蹈形式化的这一重要特征。

首先,群舞在舞蹈的动作与节奏上比其他几种表现方式,更具形式化特点,它动作简练、节奏强烈,重复强调,对比鲜明。这都是由于群舞是多人(众人、集体性)的舞蹈形式,为了体现其整体性与规模性,为了达到强烈的抒情效果,它在动作的表现、动态的展示,步伐的组合及节奏的变化等方面都更需要有规律性与形式化的要求。

其次,群舞在舞蹈的流程、画面的构图、队形的调度等方面,也更体现出了舞蹈的视觉图画,空间图案,流动的线条,变化的图形等典型的形式化特征。这也是群舞在表现手段上最具特色的一个优势,它不仅强化了舞蹈的表现力,拓宽了舞蹈的表现手法,而且丰富了舞蹈的形式内容,最完美地体现了舞蹈的审美特征。

(三)群舞是最具视觉冲击力与心灵震撼力的最佳审美对象

我们知道,艺术表现的根本目的就是以最动人的情感内容,最完美的艺术形式来感染观众。它的最终目标就是来打动观众、让观众不仅得到视觉上的审美享受,而且能感受到心灵上的性感震撼。这也是所谓艺术欣赏与艺术审美的本质所在。

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任何高质量的艺术欣赏都是视觉与心灵的最佳愉悦。纵观人类的各艺术表现方式(如:文学、美术、音乐、工艺、建筑等),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抒情与表现的目的,虽然也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审美欣赏的要求,但无论在表现的形式和运用的材料以及存在的方式上对艺术作品的充分表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与制约。有的受到了听觉的制约(如:文学、绘画等),有的受到了视觉的制约(如音乐等),其作品无论多么的完美,多么的有感染力,都会因为所存在的局限与制约而带来不同程度的缺陷与遗憾(当然这一点在后来的综合艺术中如电影、戏剧等得到了充分的弥补与完善,其中舞蹈也属于这类综合性艺术。)然而,舞蹈艺术,特别是群舞这种艺术形式却在这方面是最有优势也最具特色的。群舞不仅是一种综合性艺术,而且它更是一种现场艺术,是一种最具激情,最具气氛、最具阵式、最具视觉美感、最具心灵震撼的艺术形式。每当欣赏这种舞蹈时,那舞蹈的人们在或强烈或舒缓美妙的音乐中,在众人统一协调、整齐一致的舞步表演中,在流动的线条与静态的图案组合变化中,在舞者与舞者相互情绪激昂,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

http://

中国舞蹈网 的互相感染与交流中,时儿优雅、让人甜蜜;时儿舒展,令人陶醉;时儿激烈,使人兴奋;时儿变化,令人惊讶,高潮之处更是令人振奋。如此台上台下,视觉听觉、情感与智慧、舞姿与心灵共同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高质量的艺术欣赏活动。这就是舞蹈艺术,这就是舞蹈艺术中的群舞艺术,给人类艺术欣赏与艺术审美带来的奇特效果。也只有这效果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使人们得到最高质量的审美享受。

当然,群舞的美学价值与审美特征可能还不只这些,这里只是初略地提纲式论述一二,它的更有价值的审美特色以及文化内涵有待大家更深入的研究与深层次的发现。以上观点不一定正确,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转载自:中国舞蹈网http://

http://

审美价值 篇2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技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结构, 消费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商品的需求不仅仅是停留在其使用价值的层面, 而会过多地看重其商品所代表的符号价值象征。产生这种现象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及品牌审美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想要对这种现象的本质和逻辑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这就需要我们从源头入手, 深入分析日常生活审美化及品牌审美价值的概念, 理论和现象。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含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起源于西方, 是由后现代主义者提出的“社会审美泛化”的概念演变而来。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概念在西方早有争论, 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英国的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

迈克·费瑟斯通在1988年4月的“大众文化协会大会”做了名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这一报告。在这个报告中, 他首次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呈现的三种意义。其后在1991年出版的《消费社会与后现代主义》中又系统地分析了这三个层次:“首先, 我们指的是那些艺术的亚文化, 即在一次世界大战和本世界二十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及超现实主义运动。在这些流派的作品、著作及其活生生的事件中, 他们追求的就是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第二,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还指在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第三层意思, 是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在这本书中的第五章, 作者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就是艺术与生活的互相融合, 使艺术生活化, 使生活艺术化。并且符号与影像传播密度的加大, 使得现实与影像之间的差别也消失了。多方面的融合, 使生活变成了一件艺术品, 并且以审美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德国的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也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他把日常生活审美泛化分成了浅层去深层两个层面:“一、浅层的审美化, 审美化意味着用审美因素来装扮现实, 用审美眼光来给现实裹上一层糖衣, 审美化最明显地见之于都市空间中, 过去的几年里, 城市空间中的几乎一切都在整容翻新。浅层上的日常审美化具有新享乐主义的文化基因, 同时包含着一种经济策略,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还表现在生产过程的美化与通过传媒对现实的美化这一深层。随着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提高以及以大众文化为代表的消费主义文化的发展,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沃尔夫冈·韦尔施的与迈克·费瑟斯通的理论有众多的相通之处, 其中都提到了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影像高密度传播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泛化起到了核心促进作用。对这一点的表述迈克·费瑟斯通认为它在消费社会起到了核心的作用。而沃尔夫冈·韦尔施则认为其是深层次的日常审美泛化。足见其重要之处。剖开艺术与生活的互相侵入这一带有古典意味的观念, 现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下一部分分析品牌消费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时的重要切入口。

曾任国际美学学会主席的阿莱斯·艾尔雅维茨说过:“审美泛化无处不在。所谓审美泛化是指对日常环境、器物也包括人对自己的装饰和美化。美学在当代社会中危机深重, 因为审美已经泛滥到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 美的艺术过剩, 世界被过分美化, 日常审美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甚至它也染指到文化精神层面, 因此, 美学必须重构, 必须超越艺术和哲学, 涵盖日常生活、感知态度、传媒文化等各个领域。”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对日常生活审美泛化的担忧, 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认证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到来, 不管人们相不相信, 愿不愿意, 它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也可以说它已经在构筑我们的现代社会。

可以看出西方的学者,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态度是冷静而理智的。他们为其界定了准确而容易理解的概念, 并不断地针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 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和批判。他们努力研究的成果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下一部分, 我将借鉴前人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 把品牌消费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一定的联系, 深入剖析当今社会品牌消费这一现象。

2.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品牌的关系

要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品牌审美价值, 我们还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分析消费社会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些观点。他在《物体系》书中说到:“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社会日常生活审美的变化, 并将他的日常生活观点全面运用于对新兴的西方消费社会的研究。西方消费社会的出现之所以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就是因为消费的地方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他认为审美化在逐渐地渗透日常生活, 并且通过商业的手段将审美化转化成为一种流行商品, 这也使得商业社会进一步控制了日常生活的领域。在其20世纪90年代初期所著的《消费社会》一书中, 他还特别地关注了商品的符号性质。他认为我们所消费的不仅仅是一个物质产品, 而且也是一个象征的符号。这一观点也是我们理解品牌消费的理论根源。

通过对让·鲍德里亚观点的理解加上对社会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经济的高速发展, 社会已经由生产型转向了消费型。在消费社会中人们被商品所包围, 在商品的身上又被人为地添加了众多因素, 使其不仅仅具有原本的需求特性和使用价值, 而是多了一份人为赋予的审美价值。从某种角度分析,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可以理解为是在消费社会中的商品的审美化。而且商品具有符号的象征性质, 那么品牌就可以说是商品符号价值的集中体现, 是消费社会中审美价值存在的重要载体。

3. 深入分析品牌的审美价值

我们已经知道了品牌的独特性质及作用。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关注品牌也不仅仅只是关注品牌的使用价值, 而会很多的关注其审美价值。分析品牌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识别价值、情感价值、体验价值, 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包含着对审美价值的需求。

(1) 识别价值

品牌最表象的价值是品牌的识别价值。每个品牌都有自己一系列的形象定位, 最基本的目的当然是与其他产品形成差异化, 就像每个人的名字一样, 设立属于自己的标牌。一方面能巩固自己的地位起到宣传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品牌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达到这些目的的前提就是一定要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让消费者能够注意到品牌的存在并记住它。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的了解消费者视觉及感性审美的需求。就像著名运动品牌耐克的标志, 一个简单的对号, 简洁, 极具设计感, 容易让人记住, 并能够解读出独特的内涵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做到了满足消费者的视觉及感性审美需求。

(2) 情感价值

要让品牌对消费者产生一定的情感, 也就是实现品牌的情感价值也必然要求其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方面的审美价值需求。很多品牌的广告往往会打情感牌, 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等, 如果想要做的成功, 就需要深入的剖析消费者真正的心理需求。寻找到能够真正打动消费者内心的情感点。2003年三菱汽车的一则电视广告就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广告的名称叫回家的路。广告中展现了小女孩每个成长阶段, 父亲骑着自行车接她放学的画面, 小女孩坐在车子的后座上看着父亲弯曲的后背, 感受着浓浓的父爱。最后小女孩长大了, 在难得的假期开着汽车回家, 而父亲依旧带着自行车在村口等她。最后的画面是父亲骑着自行车不时的回望, 而女儿则缓缓地开着车子跟随着, 看着父亲骑车的身影眼泪已经缓缓地流了下来。广告语:父爱如山, 更如路, 永远指引着我们回家的方向。看到这样的广告真的很窝心, 因为这样的情景可能我们每人都曾经历过的, 而随着我们渐渐长大, 很多细节会被我们遗忘, 可以说这则广告捕捉到了我们对亲情真挚的心理需求, 那么品牌所要构建的情感价值也就水到渠成了。

(3) 体验价值

品牌的体验价值可以说是审美价值需求的更高层次。这样的品牌往往想要给消费者营造一种生活状态, 带给消费者某种精神上的享受, 是对精神层面审美价值的需求。把品牌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追求时尚生活的工具。如世界著名时装品牌阿玛尼, 为消费者营造的是一种在经典高雅和随意浪漫中徜徉的生活状态, 令众多消费者趋之若鹜。身上穿着阿玛尼的衣服, 表象上宣扬着自己的身份地位, 和对时尚的追求, 精神上体悟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可以说一个成功的品牌, 通常都同时具备以上三种价值, 满足着多种审美价值的需求。

三、结语

品牌审美价值对传统的审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19世纪古典美学中对美的定义是:纯粹的、无功利的、自由的、开放的。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使品牌带着欲望, 功利等等目的进入了审美的领域。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深入的思考, 而不是只看其表面的现象。

虽然它颠覆了传统的美学价值, 但是它也使审美真正的贴近了生活, 融入了社会。人类的审美不应该只停留在精神层面, 也应该存在于物质层面。不应该把带有物质享受的商品和品牌排除在外, 因为我们人类本身就是精神与物质共存的产物。对品牌审美价值的追求可以说是对人类本身的追求。

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毫无顾忌, 无所节制地追求品牌所附带的享乐主义等种种弊端。我们应该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品牌所带给我们的审美价值及享受。健康消费, 感悟生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起源, 内涵及品牌的独特含义。之后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角度, 分别就品牌自身的三种价值:识别价值、情感价值、体验价值, 分析其对应的审美价值需求。最后就品牌审美价值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品牌审美价值,消费社会

参考文献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2]张亮:消费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2009

[3]麦振中: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 2004

[4]郭芳:消费时代的品牌审美价值初探[J].新学术, 2007 (3) :164-165

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审美价值 篇3

关键词:舞蹈 艺术 审美 标准

在人类文化起源之时艺术已经形成,而艺术所产生的作用已经远超于人类将其作为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作用,艺术是人类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自然产物,而舞蹈则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自舞蹈出现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舞蹈作为一种准确体现现实生活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已经逐渐向着更高审美的方式演变。艺术审美属于价值分析的一种,即被分析的主体和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价值联系,而审美价值的本质在于在审美实践中将客体主体化,而客体实际是对主体效能以及功用的具体说明。舞蹈审美的价值是为了满足社会群体以及个体自我创造的基本需求,最终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 舞蹈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舞蹈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始终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舞蹈作为一种由现实生活衍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舞蹈内涵以及精髓得到了继承,到明清时期舞蹈已经作为一种独立艺术表现形式与戏曲割裂开来,表演者只需要通过肢体语言就可以表现出民众的现实生活,从而准确反映出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情感寄托。我国当前的舞蹈表演都属于专业性的舞蹈作品,辅以我国多元化文化形式的融入,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舞蹈的专业性和可观赏性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大量专业性舞蹈教育机构已经出现。经历了千年发展之后,舞蹈的艺术表现方式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舞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1 以生活为基础形成的独特艺术表现方式

一是对表演者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可以借助舞蹈艺术表演的各种肢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准确表现出来。舞蹈在实际表现过程中所使用的舞姿、具体动作以及步伐等都经过了特意编订和挑选,使表现出来的舞蹈具有一定的美感,最终实现人类内心真实情感和精神寄托的展现。现实中的舞蹈动作往往来自于自然,而舞蹈动作也往往是对动物或者植物的模仿。舞蹈表演要求具有动作性的同时必须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此同时,对于舞蹈动作的生动性、规范性以及准确性都具有较强的要求。除此之外,舞蹈还能够借助动作以及肢体语言传递更加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人类情感。

二是通过舞蹈艺术的物质化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舞蹈的具体表现特征为舞蹈的艺术性。当前来看,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使观众获得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通过一连套的舞蹈动作,展现出舞蹈人物的情感和精神寄托,而伴随着舞蹈动作的变化展现出故事情节的变化,最终展现出人类情感情绪的变化,但是上述各种情感的表现都必须由舞蹈者的肢体语言加以展现。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动”是舞蹈的精髓和基本外在表现。

2 极强的抒情效果

进行舞蹈表演的目的在于准确表达人类的感情寄托,因此进行舞蹈艺术审美时其所能表达的抒情性也是重要的考核因素。舞蹈动作不是简单的语言和舞蹈动作的结合,而是借舞蹈实现情感交流,而舞蹈艺术也已然成为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舞蹈动作并不是单纯的人类动作,更不是单纯的人类语言分析,而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展现,这也是舞蹈和体育运动以及其他人类动作形成差别的本质所在。

3 極强的节奏性和动作性

因为舞蹈和音乐都具有极强的节奏性,但是两者在欣赏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音乐属于听觉艺术,其极强的节奏性是难以通过直观感受实现的。但是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艺术,其能够通过直观的肢体动作展现出极强的节奏感,而舞蹈动作的快慢变化则形成了多种节奏的舞蹈。

有人曾将古典芭蕾舞称作从台座上走下来的活的雕像,根据当前舞蹈所塑造的艺术造型分析,该种比喻极为适合。舞蹈者将自己的舞蹈能力和技能转化为各种肢体语言,虽然不同舞蹈动作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都含有极强的韵律,而舞蹈动作所形成的节奏美感能带给观众极强的视觉冲击。韵律节奏是人体各种肢体语言得以展现的基础,而在音乐尚未出现之前就已经有节奏和舞蹈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借助舞蹈艺术所展现出的节奏性和动作都是通过舞蹈的人体韵律实现的,其中蕴含了极强的个人感情。受到个人内在感情以及思想变化的影响,在进行舞蹈安排时会自然形成多种类型的肢体语言,保证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准确感受到舞蹈者的思想内涵。而该种感情节奏和动作的需求必须经过生活积累才能实现,当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中缺乏感情时,舞蹈动作就会显得生硬,从而使舞蹈丧失本质意义。

舞蹈是一种动作表演艺术,对于个人内在情感的表现则是借助人体的肢体动作以及节奏变化实现的,而情感和舞蹈动作的完美融合则是舞蹈艺术成功的基础。在舞蹈表演艺术中,无论人物的感情变化和个人形象都必须借助舞蹈动作具体表达,无论舞蹈种类,只要和动作脱离则不可能称之为舞蹈。而就西方舞蹈表演来说,其舞蹈动作通常会呈现出放射性,即在舞蹈表演中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身躯美,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芭蕾舞。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实际艺术表现过程中已经实现了相互融合,随着西方舞蹈和我国舞蹈的融合,我国的舞蹈艺术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而西方社会也吸收了大量东方舞蹈艺术表演的精髓,最终实现了中西方舞蹈的互相融合。这种加强相互学习,不局限于最初的艺术表演形式,促进了舞蹈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 舞蹈艺术的审美价值

1 舞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种舞蹈都是对生活的真实展现,也是对人类思想感情的形象表现,在文化传承方面舞蹈有着载体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舞蹈也发生了时尚性的转变和创新,然而舞蹈的创新需要尊重它的历史渊源,一切创新都要以史料为依据。另外,舞蹈除了能够反映其自身的艺术性外,还是社会生活状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舞蹈都能够直观表现出世界各国以及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人文伦理、宗教信仰和风俗等。人们利用舞蹈而实现了对社会现象、人文素养等生活的多方面的了解和认知,这一过程就是舞蹈所具有的认识功能。如藏舞《牛背摇篮》,从舞蹈中的造型和动作就能够感受到藏民、牦牛和大自然所构筑的相互依存的幸福画面,其中独有的藏族特色和鲜活的生活韵味是对西藏牦牛文化的概括。而在马背上生活着的蒙古族人民,其舞蹈中就展现着他们的民族气质。由于草原是蒙古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他们对山川、雄鹰的崇拜诚恳而真切,舞蹈就自然会对游牧生活的各方面有所表现,如骑马、射箭等动作就在蒙古舞蹈中普遍存在。

2 舞蹈应当迎合大众化的审美标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战略政策的实施,各行各业都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情况诱发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更高要求。处在当今这个时代,由于经济追求高效率,生活形成快节奏,每个人的身心都倍感疲惫,从而使得放松人们的身心、舒缓烦躁情绪的体育活动成为社会需求。而舞蹈这种活动,除能表现人们思想形态、生活喜好、审美标准外,还具有愉悦心情、强身健体、展现自我的作用,同时也完成了宣传教育的社会价值。人们在工作之余通过舞蹈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也体验了热血沸腾的生命活力与激情,使烦恼情绪得到了有效蒸发,这也是舞蹈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如众所周知的央视春晚节目,舞蹈《千手观音》,一群聋哑人在无声的世界里用完美的舞蹈演绎着他们的人生,诉说着他们对音乐的认知。也正是通过舞蹈使他们找回了失去的自信心,激发了所有观众的热情。在现实生活中,快节奏的社会现状给大众积累了一定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长期积累势必造成人们身心的崩溃,而舞蹈则刚好迎合了人们的需求,起着宣泄压力的作用,它能在人们进行审美的同时宣泄烦躁。在舞蹈的种类中,民间舞蹈主要是为满足大众受用的精神需求而打造的,但以快节奏著称的劲舞、霹雳舞等均是为迎合现代人生活节奏需求以及对现代舞蹈的审美需求而设计的。

3 加快舞蹈艺术的自身发展

人类的舞蹈审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舞蹈表演过程中积累获得的。在舞蹈审美的同时,能够极大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促进个人艺术的沉淀,提升舞蹈审美的趣味性,促进广大受众综合素养的提升,而大范围的舞蹈审美对于提升舞蹈表演的艺术性有极大的帮助作用。例如,南京军区的歌舞作品《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就是在我国观众对现代舞蹈审美能力提升之后,促进现代舞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重要体现。在民族舞表演过程中应当促进虚拟写意和现代舞表演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舞蹈表演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当代现实意识的完美结合,充分表现我国军人高尚品质中蕴含的人性美和情感美。在舞蹈的实际表现过程中实现肢体表现和内涵表现的双重美感,充分揭示舞蹈中蕴含的人物性格,为以后的军事题材舞蹈创作和表演提供可以借鉴经验。

4 加快社会经济发展

在舞蹈审美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个人认识,增加个人社交和消费能力,提升个人素养,其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作用。首先,舞蹈审美对于文化产生经济价值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舞蹈比赛和门票收入方面,其对于文化传播和后期发展所形成的帮助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而伴随舞蹈艺术的广泛传播所出现的舞蹈培训机构和服装消费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帮助作用也难以忽视。随着舞蹈审美的全民化,其对于社会就业率的提升也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其次,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实现艺术表现的,根据舞蹈所展现出的表现力和张力实现不同情感的呈现,促使观众将舞蹈作者的个人思想和当前的社会精神联系在一起,实现对民众的再教育。舞蹈《天边的红云》赞美了一群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险,勇于斗争,在重重困难面前依然选择前进,最终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可爱战士们。观众在欣赏该部作品时可以感受到人性的美丽以及生命的珍貴,更懂得了现代幸福生活需要我们去珍惜。基于此,社会大众应当认可舞蹈所具有的教育功能,甚至可以在其他教育中将舞蹈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扩大,或者使舞蹈成为学校日常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 结语

作为人类长期发展的重要产物,舞蹈是人类的精神象征,受到文化观念以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广大受众的舞蹈审美水准也在不断提升,对相关作品进行评判的意愿更加强烈,而随着民族之间融合的加快,各民族之间存在的审美差异也在逐渐缩小。基于此,在舞蹈审美价值交流中能够促进舞蹈的进一步发展,更能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舞蹈审美过程中,广大受众应当根据自己对美感的认识实现舞蹈审美理念的构筑,以丰富舞蹈审美形式。

参考文献:

[1] 杨盼盼:《论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审美特征》,《黄河之声》,2015年第3期。

[2] 巩丽美:《舞蹈作品审美现代性的呈现》,《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3] 郭静凤:《浅谈歌舞艺术的审美特征》,《戏剧之家》,2015年第15期。

[4] 仝妍:《生活·直觉·艺术——兼论舞蹈审美的世俗性》,《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听听那冷雨》中的审美价值 篇4

《听听那冷雨》是高一语文课本上一篇特殊的散文。说它特殊,是因为这篇散文无论从写法,还是从立意上来看,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奇异之处。纵横捭阖的语句、古典诗词的意趣、横贯东西的立体空间、形散而神不散的联想,甚至还有部分晦涩难懂的意象,构成了这篇文章的精妙。在教学实践中,要把这篇课文顺畅的解读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这篇散文的思想产生共鸣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教师不同的解读能力、解读方法,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异同,均会造成对这篇散文的审美偏差。然而,借助现代审美理论对该文的审美价值进行一番解读,则有利于解构这篇散文的创作思想、写作技巧,有利于让学生从这篇散文中吸收文化的精髓,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增加写作散文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百度“人物介绍”一栏中说:“余光中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从这样一段介绍来看,余光中先生是一个思想丰富、感情细腻、角度多元、思维发散的作家,如是这样一个作家,必定有着非常复杂的心态和多舛的人生经历,其运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方法和手段也会别具一格,在写作素材的运用上更加天马行空,亦或独具匠心如行云流水,凸显意想不到的大气。在他创作的作品中,他自己就是一个审美主体,文中的情、景、物都是他审美的客体,主体与客体的交融,便产生了丰富的文字表象,而这文字表象之后又蕴藏着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把内心的情思借助文字工具的表达,进而达到了内心与表意的“天人合一”。这就是《听听那冷雨》一文的审美价值。钱锺书曾说:“要须流连风景,即物见我,如我寓物,体异性通。物我之相未泯,而物我之情已契。相未泯,故物仍在我身外,可对而观赏;情已契,故物如同我衷怀,可与之融合。”即可见物我交融,是因了自然对象的存在,其主体以意会象。审美过程的进行首先必须要自然对象的存在。由于自然对象的风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主体的感官与心理之间的不同关系,这些关系能让人领略到自然对象独特的魅力:使山水能承载起人的不同情感,并让审美主体产生强烈的共鸣。《听昕那冷雨》抒写的是深深的思乡情绪,这种乡情主要是通过雨声的描写流淌而出的,借冷雨抒情,将自己身处台湾,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思乡情绪娓娓倾诉,但另一方面这种乡情也表现在他在文中化用的诗词里面,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趣在被赋予生命的冷雨中表现得更淋漓尽致。

《听听那冷雨》中的雨是一场普通之极的料峭春雨,在常人眼中,对这样的雨最直观的感受是“寒冷”,而余光中先生在对冷雨的审美中,他除了写出冷雨“淅沥、淋漓、潮湿、寒冷”等必须具备的特征,更加用诗人的敏感让他对眼前这场冷雨产生了特别的留意,侧耳细昕居然听出了浓浓的“冷意”之外的意象。由于自然对象在整体境像中的丰富意蕴,给主体体验提供了丰富而充分的想象力、创构的余地和多侧面的体验机遇,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心理体验。如此一个平常无序的自然对象——“雨”,正因了诗人的多感细腻和年龄心智的变迁而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形象,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从年少时的欢乐无忧,到中年在异乡的惆怅,进而到老年的凄苦无奈,诗人的灵魂、想象与雨景、雨声交融一起。雨声召唤着那个迷失的灵魂,让诗人沉静,让他找到灵魂深处的自己。

余光中先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借助“雨”这个意象穿梭于古今之间,与古人进行精神上的交流,达到了心灵上的契合。他首先由“雨”联想到了赤县,神州,“中国”、“汉族”在他充满乡愁的心中变得可观可感,连自古以来不同的名字也变得可亲可爱;仓颉造的字如霜雪云霞、雷电霹雹,千变万化的天颜在余光中先生的眼里变得生机流溢。再联想到因“雨”而产生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和“白云回望合”的境界向来给人宋画的韵昧,因而联想到赵姓皇帝徽宗的书画和米芾、米友仁的书画。接着联想到与听雨相关的中国古典诗词,“微云淡河汉,骤雨滴梧桐”、“骤雨过,琼珠乱糁,打遍新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昕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无数和雨有关的古典诗词涌上先生的心头。最后尤其是当先生竖起耳朵,动用他充满文化韵味的听力,他听出了中国古典的音乐声,王禹傅破竹为屋瓦,听到了如瀑布、比碎玉般美妙的音乐,听到了绵绵春雨、潇潇秋雨,淡淡的记忆,梦中的雨声、雨韵。不同审美主体的内在情调和感性物态达到惊人的一致,而无论是温柔的灰美人弹奏还是原始的敲打乐都让先生如痴如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进入“游心于物之初”的体道境界。

当然,审美的过程除了必须有自然对象的存在之外,还必须具备审美心态。审美时的主体心态是审美关系得以成立的关键,当主体与对象的身心贯通,全身心都愉快或获得主体所需之感觉,并通过虚静的心灵,和特定的感悟方式使主体的生命进入全新的境界。余光中就是与这“雨”身心贯通,达到完全的精神上的契合,以致获得常人无法品味到的独特滋味。在审美心态中,“虚静”是核心,是主体进入审美过程的前提。所谓虚静,指主体感悟对象时,须涤荡心胸,摒除主观欲念和成见,保持内心的清静,“万虑洗然,深入空寂”,以空明寂静的心灵去体悟其中的生命精神。余光中先生握着雨伞,独自听那冷雨打在伞上。因着空明寂静的心灵,他听到了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着谁;听到了一点凄凉,凄清,凄楚再加上一层凄迷;听着二十五年没有故乡祝福的白雨中的那一番冷意。前半生在热爱的故土上快乐地度过,一湾浅浅的海峡将先生的后半生囚禁在孤岛上,孤岛的日子大陆的古屋不再存在,日式的瓦屋已然消失,传统的文化已被破坏殆尽,古代文人尚且可以在杜康中买醉,而先生又能怎么办呢?只能涤荡心胸,让心灵进入虚静状态,听那冷雨潇潇,从而能与古大陆共同分担这种酷冷。唯有虚静,主体才能进入理性的审美境界。唯其虚静,才能使心灵空间广大、深远,涵容万事万物及其境像,进而体悟到生命的律动,洞察生命之微,以便主体与外物交融为一。如果没有这种虚静的心态,主体是不可能听出这浓浓的情意,也无法传递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念之情的。在先生跳跃性的思维中,一切和雨有关的意象、文化便也跳跃在灵动的言语文字中。只是因为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因为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轻视,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一种文化失落感让先生从冷雨中听出了另一种文化隔断的冷意。

先生与“雨”之精魂的融合为一正是虚静心态中外在感觉与心灵的贯通。虚本为视觉印象,静本为听觉印象,而主体内在心灵也有虚有静。“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气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五脏定宁充盈而不泄,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余光中先生何尝不是将身心置于一体之中的,外在感官与内在心灵寓于气积之体,是一气相贯、内外交通的。虽然题目中的重点是“昕”,但在先生的构思中他已将他的感觉器官统统调用,冷是一种触觉;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这是一种嗅觉;树迷雾浓,水汽蓊郁,云气氤氲,雨意迷离,这是一种视觉;“舔舔吧.那冷雨”则是动用了味觉;而当这些基础铺垫好以后,先生或温柔旖旎或气势磅礴的听雨也隆重登场,让观者无不为之倾倒。心灵平静,气便能和,视听感官遂都能成为审美的体悟。心灵的虚静状态让余光中有了众人无法感受到的雨中的种种冷意。这种冷意肇始于雨水的自然冷意,又发酵于与雨相关的各种客体包括文化之间。这样一种意象,这样一种写作手法是独一无二的。由于先生在写作中还有着幅度很大的跳跃式的语言,如果单就个别句子进行解读,是很难理解的,但如果把诗人的审美心态结合审美客体,我们就能够充分感受先生那种复杂的眷恋故土和文化以及文化被割断的那种伤痛情怀,也能够充分感受到先生在不同时空中所具备的亦或闲适亦或悲愤的复杂心态。

台湾与大陆的割裂是诗人伤感的源泉,如果没有这种割裂,诗人能够自由行走在大陆与台湾之间,两岸的政治文化和传统文化仍然能够一衣带水,那么诗人也就不会在这种割裂之中去慨叹哀伤那不起眼的一点点春雨。正如“小时候侈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俄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一曲《乡愁》借助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载体、不同的空间,表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昕听那冷雨》不正与《乡愁》有着审美上的异曲同工之妙吗?

楚国漆器的审美价值研究论文 篇5

楚漆器的造型风格夸张奇特,髹涂色彩热情强烈,装饰纹样飞扬流动、精致优美。具体表现为:

1.楚漆器的造型审美

楚漆器的造型以传统和想象中的动物来造型为特色,这种特殊的风格在美学大师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中也有说明“……流传下来的种种神话和故事,它们几乎成了当时不可缺少的主题和题材,而具有极大地吸引力。伏羲女娲的蛇身人首,西王母,东王公的传说和形象,双臂化为两翼的不死仙人王子乔,以及各种奇珍怪兽,赤兔金马,狮虎猛龙,大象巨龟,猪头鱼尾……各种都尤其深层的寓意和神秘的象征。它们并不是以表面的动物形象。相反,而是以动物为符号或象征的神话——巫术世界来作为艺术内容和审美对象……”而且楚漆器造型的器皿和物件,同时兼具功能性与浮华繁缛的装饰性。例如“虎座飞鸟”,“彩绘漆透雕座屏”,“彩绘漆鹿角镇墓兽”等,都是功能性和审美性自然融为一体的典型范例。

2.楚漆器的色彩审美

楚漆器的髹涂色彩。楚人尚赤,源自远古的图腾观念——对火神祝融的崇拜。赤为火的颜色,象征南方,是生命之色。而玄色指代北方,红黑二色相融合有阴阳调和之意。以红与黑二色为主调,搭配以黄、褐、白、绿、蓝、金、银诸色,可以使画面的图案呈现出深邃而神秘的视觉感受;而远观之,画面又呈现缤纷灿烂,华贵而又生机盎然的视觉效果。

3.楚漆器纹样的形式美

楚国漆器纹样的绘制元素以抽象化的自然界的动植物为典型,如:云鸟纹,鱼纹、兽纹、变形兽鸟纹等和各式花草纹等纹样以及搭配装饰的单纯几何形,如卷边纹,弧线纹、涓涡纹,圆点,三角纹,波浪纹等。以社会生活和神话传说为想象,但又超越视觉的表象,将想象中的未可见的东西创造性的表现出来,如凤纹、云凤纹,云龙纹等。从这些纹样元素的图片中,我们不难看出楚人对抽象纹样设计的偏好——绘制的纹样,抽象且飘逸,生动而优雅,完全不拘泥于对象的自然形态,映照出大自然的生命律动。楚漆器纹样的构图方式也以“圆”为多。圆,古人通常指代为天,又有丰满,饱满,圆满之意。其中又以“圆形图案纹样”和“圆环图案纹样”的循环装饰纹样饰最为常见,以弧线纹为主体,以繁复,连续,对称等的形式排列为表现形式。受器具的造型和尺寸的要求,装饰的纹样既要求要布局的美感,又要求繁复中求变化,而不是简单的重复罗列,更多的是追求在繁复中体现出对比和调和。大小疏密的韵律感。而且抽象后的龙,凤,云,鸟等元素在器具上的体现,完全按照漆髹者自己的审美和理解来绘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器物之上,所绘制的装饰纹样的形态和要求并不是完全的一致。如不同时期的凤纹都有自己的变形特色。

另外一种漆器纹饰是题材类的绘制,这也是楚漆器的一大特色。绘制的题材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题材;另一种则是描绘传说中的环境,人物和珍奇异兽的神话题材。不管是那种类型的纹饰,都可以看出楚人在漆器的纹样上非常重视线的表现。无论是简单的几何图形,还是复杂的故事场景,无不用简洁流畅的线来表现。楚人用线有直有曲,但我们可以从现留存的漆器器皿和器具中看出楚人对曲线的绘制大大的多于对直线的使用,而曲线这种元素本身就富有强烈的韵律感,从而使描绘出的画面形象充分的流露楚美感和生气,万千气象尽显方寸之间。这些神秘而浪漫的画面和造型,无不洋溢着楚人的天性——对生命自由的热爱,自然地崇拜,以及对天地的敬仰,对宇宙的求索的“天人合一”的精神!这也是楚漆器的艺术精髓所在。除了彩绘纹样装饰的漆器,楚人还以锥画,雕漆,扣器、金银箔贴花和镶嵌等技法应用于漆器的装饰,由于技法的成本高昂,制作手法繁琐,仅仅有少数的器皿得以展现这些技法,更是精妙无比,难能可贵,在此不一一列举。

审美价值 篇6

在贵金属元素中,相对黄金而言银的资源比较丰富,但与其他一些金属相比,银又是地壳中比较稀少的金属,如银与铁的资源总量比仅为2:10000000。银的资源分布很广,在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可能找到少量的自然银或伴生银,具有经济上可供开采的银资源的国家也不少。然而世界上的独立银矿资源极其有限,伴生(或共生)的银资源却非常丰富。因为自然界中纯的自然银非常罕见,在各种地质作用的过程中,银常与其他金属如金、铜、铅、锌等联系在一起以矿物形式存在。银的生产可追溯到古代。人们从富银的矿物(如铅银矿)中用比较粗糙的方法把银提出来,作为主要产品来生产。后来,由于富银矿物越来越少,且伴生(或共生)银矿资源已成为主要银资源,银的生产已成为一种同金、铜、铅、锌的生产不可分割的共同产品或主要副产品。矿冶专家们早已认识银的浅成热液沉积现象,并把这一现象比喻为“新鲜牛奶上的一层奶皮”。据统计,人类过去60里,已开采出的银总量约为1100000t,大多数地球表面富银沉积物早已被开采,也就是说浅成热液矿床将愈耗尽,越往深处银越少。“深处无银”的现象已成事实。据20世纪90年代末的`数据,世界银矿的储量估计有280000t,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亚洲,欧洲及大洋洲的一些国家中,如墨西哥、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秘鲁。我国的银资源比较丰富,按照矿产储量的统计,在世界上排在第五位,年产量0t左右,我国白银主要用途是在感光材料、电子电气工业、化学制剂及化工材料、银制品及首饰。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各行业银的消费中,银饰占10%,因而制作银饰的材料是有限的。而且由于目前国产的冶炼技术工艺还达不到名牌银饰的要求,银条气泡多、颗粒粗糙,不如国外细腻,直接影响银饰的经济价值。

2、经济价值衡量银饰价值存在有限性

在这个社会里金钱不仅作为物品的价值尺度,甚至作为人的价值尺度。买卖关系已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关系;美和艺术可以贩卖,其价值被归结为金钱的价格。在这里我们应注意到,甚至同样的词汇――“价值”、“评价”、“价格”、“经济价值”、“值”等同时标明价值关系的概念。根据马克思的观察, “……价值(Wert)或值(WUrde)这两个词最初用于有用物本身,这种有用物在它们成为商品以前早就存在”,“后来被原封不动地直接转用于价格,即价值的发达形式,亦即交换价值……”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价值”概念不知不觉被偷换为“价格”概念。众所周知,连普通的商品的“价格标签”也未必符合它们的价值(这种符合只存在于所有商品的价值总和与它们的价格总和之间)。金钱对于人对世界审美关系的歪曲作用,已成为一种“模式”,它明显地揭示出在异化关系影响下价值产生的机制,把审美价值与经济价值相对比时,无论在它们的社会“基质”上,还是在起作用的时间上,抑或在对现象感性方面的态度上,它们绝对不会是等同的。

“价值”、“评价”、“价格”、“经济价值”、“值”等一同时标明价值关系的概念。根据马克思的观察,“……价值(Wert)或值(WUrde)这两个词最初用于有用物本身,这种有用物在它们成为商品以前早就存在”,“后来被原封不动地直接转用于价格,即价值的发达形式,亦即交换价值……”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价值”概念不知不觉被偷换为“价格”概念。众所周知,连普通的商品的“价格标签”也未必符合它们的价值(这种符合只存在于所有商品的价值总和与它们的价格总和之间)。金钱对于人对世界审美关系的歪曲作用,已成为一种“模式”,它明显地揭示出在异化关系影响下价值产生的机制,把审美价值与经济价值相对比时,无论在它们的社会“基质”上,还是在起作用的时间上,抑或在对现象感性方面的态度上,它们绝对不会是等同的。

马克思还是在早期著作中就把对象的审美价值和交换价值直接对立:“……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正像经济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揭示的那样,有闲阶级把钱投入象征它们高人一等的实物消费即所谓“炫耀性消费”,这种消费品并不是维持生活所必需的,而是特殊化的,“使用这些更加精美的物品既然是富裕的证明,这种消费行为就成为光荣的行为;相反的,不能按照适当的数量和适当的品质来进行消费,意味着卑贱”。对银饰的消费不仅是它表面“价格”所规定的经济价值,还有更为复杂的超越经济价值的某种社会关系的象征价值。再者,银饰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品,承载着太多的精神内涵,如历史文物价值、审美教育价值、审美娱乐价值,这些都给人以视觉审美的无限享受。

提高电视新闻审美价值探讨 篇7

关键词:电视新闻,审美价值

0 引言

电视新闻是客观真实事件的反映, 它的政治价值、认识价值得到大众的认可, 近几年它的审美价值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如何提高电视新闻的审美价值?这首先要从电视新闻的本质特征入手。

1 把电视新闻的本质作为提高其审美价值的体现

“真”是电视新闻的生命。新闻脱离了真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电视新闻也不例外。新闻的审美, 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完全服从于真, 彻底受真所制约, 受真所左右, 符合真的原则才能被承认是美, 违背了真, 一般认为是美的也变成了丑。在我们的新闻队伍中, 有许多记者不愿意到一线或艰苦的地方, 出现在电视里的许多镜头是伪造的现场或故意摆弄的姿势……即使画面的布局、灯光的配置都很艺术化, 都因为失掉“真”反而感到矫揉造作, 弄虚作假。而看去并不太整齐的现场, 记者准备不足的现场提问, 来不及考虑的镜头布局、画面构图等等, 这些都应该说是不美的, 按一般审美的标准应该删剪的材料, 但因为它恰恰显露了“真”, 而使人产生了美感。

“快”是电视新闻的优势。电视新闻与报纸的最大区别, 就在于电视新闻可以做到现场直播, 从空间上缩短了观众与新闻主体之间的距离。信息灵通, 动作迅速, 甚至可以做到时间上同步。直播是电视新闻最有力的表现。只要是现场直播, 就以其最强大的真实感征服了观众, 即使不完美的镜头, 都被“真”的光芒所照耀而变得珍贵。

“实”是电视新闻的灵魂。并不是现在所有的新闻都包含着新闻信息, 更不是每组画面, 每句解说词, 都被信息所充实, 不少新闻不是用事实说话, 而是言之无物, 空空如也的。那些千篇一律的会议场面, 机器转动、钻机轰鸣、焊花飞溅等并不能给受众带来比说明词更多一点的新闻信息。反之, 有些画面已经说明了问题, 却又喋喋不休地加以说明, 这些都使观众生厌, 这类电视新闻当然会影响观众的审美情趣。只有让观众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 有所收获, 才会感到求知欲的满足, 感到愉悦。愉悦, 就是审美的心理反映。

“鲜”是电视新闻的特性。过去我们许多报道之所以抓不住人, 新闻不新是个重要原因。现在各种事业突飞猛进, 千变万化, 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这种社会生活节奏必然影响到人们的意识, 求快求新, 成为人们指导生活的一个很起作用的潜在准则。人们讨厌保守、重复, 要求更新、突破。这种社会心理, 必然对电视新闻的审美要求发生影响, 如果我们电视新闻不从题材、内容上力求新鲜, 不从拍摄、制作、解说的角度、结构、手法、语言上力求新颖, 就会使观众觉得厌烦、疲倦, 也就谈不到欣赏它的美了。

“巧”是电视新闻的手段。在真实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美化”。此处所谓“美化”, 是指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的匠心独运, 灵活反映, 发挥创造性, 从而产生妙想、巧法, 使电视新闻除了达到上面所说的几种要求外, 还能使观众从新鲜感、意外感、智慧感、艺术感等各个角度, 获得审美的满足。

电视新闻的审美范畴并不局限于图像。声音也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 电视新闻由图像与声音组合而成的, 两者都有个审美问题。同时, 镜头的组接、声画的统一, 从审美角度来看, 也是大有内容值得探索的。

2 把电视新闻的摄制作为提高其审美价值的手段

笔者在实践中认为有些艺术原则、美学规律是可以运用到电视的摄制中来, 这并不妨碍电视新闻的本质属性, 假如运用得当, 不但可以加强其审美价值, 而且也会强化其他方面的价值。

电视新闻内容要“真实自然”, 这在手法上容易形成直露, 也容易被人误解, 好像不直露就不足以显示其真, 其实这种认识是肤浅的。含蓄作为一种表现手法, 并不妨碍其真, 而效果往往高过直道其详十倍。举个例子来说吧, 拍摄一场火灾, 群众奋身抢救, 受灾户老太太见此情景, 破涕为笑, 向抢救的人道谢。如果抓住这一瞬间的表情, 来个特写镜头, 加以“定格”处理, 而不作任何说明, 我认为这比记者拿着话筒请老太太发表感想, 或者由解说员在画外剖析她的心情有力得多, 真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要把观众的联想能力包罗在我们拍摄的构思之中, 不要把观众当傻瓜。含蓄, 这条艺术规律适用于一切文学艺术创作, 同样适用于电视新闻。电视新闻主题要精心“提炼”, 不要满足平淡, 浅尝辄止, 应尽可能将电视新闻的主题, 按不同情况, 分别向两个方面“提练”, 重理的内容, 使其哲理化, 重情的内容, 使其诗意化。要重视和发挥观众的形象思维能力。记者只要下点“定向暗示”的诱导功夫就行。仍用前例, 如拍摄被群众扑灭的火灾, 假如最后拍一个健壮小伙子的背影, 汗衫已经被火烧焦。粘贴在背上, 他那么疲劳却又显露出充实感地从现场离去, 就可能向观众作出定向暗示, 使其产生诗意的联想, 拍一堆火灾剩灰旁正在翻盖新房, 也许能使观众向哲理方向去升华———人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灾难、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等等。

电视新闻画面要“虚实相生”, 画面太满或太空, 太重或太轻;声音太急或太缓, 太密或太稀;声音与画面配合太贴或太隔, 太顺或太逆, 都不易达到最佳效果, 要配置得当, 恰到好处。为什么和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恰到好处”呢, 指导思想就是“虚实相生”。虚实相生从时间意义上来说, 就是节奏感, 全景和特写, 概观和细节, 重笔和淡描, 缓慢和跳跃相辅相成, 形成对立统一。如果拍摄火灾镜头, 从头到尾都是鸟瞰式的紧张抢救的全景, 没有某个战士冒火救人的镜头, 没有小孩用脸盆送水的镜头, 没有受灾户悲喜交加的特写等等, 虽然同样完成新闻拍摄任务, 都不能给人更深的感动, 它的审美价值就不大。解说词不必说得太满, 要给观众空出综合、联想、思索的余地, 效果会更高。在这个艺术原则之下, 记者可以大做文章, 创造出许多新的手法、新的结构, 使电视新闻发出绚丽多彩的光芒。

电视新闻表现多用“反衬”手法, 反衬也是审美心理的一种规律, 电视新闻中完全可以运用这种规律, 以加强其审美效果。如拍居民迁进新居, 你光是介绍新居, 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而应该把他原来的住房也拍一拍, 才能从新旧住房对比, 反衬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他们的喜悦心情。

油画肌理的审美价值 篇8

油画肌理语言的表层美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在油画的表面具有很多的质感纹理,这些是肌理在油画中的运用。肌理是我们用油画技法和不同的材料在画面上所展示的效果,油画肌理的美感是通过刀具、笔触、材料的合理运用,借用各种用具使表层高低起伏、厚薄适宜的触觉感。在油画绘画中我们可以行使颜料的特性,随意发挥自己的才能优势,使油画表层呈现不同程度的纹理,让人在视觉上得以满足。运用底层色、基底材料、油和工具等的综合运用可以让表层的色层关系在通过最终的画面处理等多种技法的结合,呈现给人一个美的整体感觉。而且通过我们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在古典油画中还是现代油画中,它的表层都存在着不同的纹理,都具有一定的厚度。不同的时期肌理的表层都具有很大的视觉效果,让人想用手去抚摸和探究。

我在平时的绘画中,运用过许多肌理,自从认知它我才了解到我所谓的肌理只是追求表层的高低起伏,只是让表面出现纹理而已,这样表面是达不到美的。我们不能只一味的在表面制造纹理,我们要通过合理运用肌理让作品的表面呈现出不一样的美。肌理在油画创作中的价值是不可比拟的。在油画绘画中重视肌理的学习、运用,能够使油画作品带给人们视觉上很大的冲击。肌理加强油画作品的表现力,肌理的形象和样式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因此,油画肌理的表层美是需要我们把握好“度”的。

油画肌理语言的力度感美

在日常的绘画中,通过反复的绘画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底子、不同纹理、笔触的不同、刀法的使用、涂抹等各种技巧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到肌理表面的变化是不同的,而且给人的感觉氛围也是不同的。肌理能够再现某些自然物理痕迹,将我们生活中的不同触觉转变为艺术的视觉特征。所以我们要不断地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于实践,不断地练习我们的绘画技巧。

油画绘画中在我们在用笔时会留下一些不同的痕迹,这些肌理的痕迹有一种力的视觉美感,我们利用材料和工具能够绘画出体积的“量”感,这是其他的艺术不能够媲美的。油画绘画中我们运用笔或刀的堆积可以在我们的作品上看到强度不一样的肌理,它能够体现物体的不同力度、不同强度。其中运笔的留下的迹象,伴随着光感色感,能够使我们察觉到力的迹向,我们在欣赏作品时能够自觉的调动自己的知觉视觉去创造艺术,其中不同程度的肌理并不是我们算看到的原形。

我们在描绘每一部分形体结构时都要是紧凑有序的,我们要在肌理运用上要具有强大气势,用笔生涩却要具有很好的力度感。美与力是不可分割的,运动中的力感和动感散发着一种跳跃的意味。油画肌理的笔触有很强的表现力,外部形态具有很强的生气,油画肌理使作品有很强的美学价值。视觉艺术形式美的本质则是力度感,油画肌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给人美的享受。

油画肌理语言的色彩魅力

在油画作品的绘画中,不同的工具材料、刀法、底层色、笔触、油它们的运用,可以使画面表层有一种整体的效果。可以制作出我们所预想不到的色彩。在油画作品的欣赏中我们可以看到,运用不同的肌理都表现了画家在作画时敏锐的感受力、不一样的心理状态、开阔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表现技巧。它们不仅奇妙生动自然,而且也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联想幻想,给人们独特的色彩美感享受。而且我们所看到不同的油画作品,画面的色彩是不一样的,笔触的抑扬顿挫可以使我们感觉到色彩的深沉,材料的粗糙圆润可以使我们感觉到色彩的沉稳与宁静。

我们的油画作品每一幅都源于自然,并且拥有独特的个性。它们不但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而且能够熏陶人的情操也涵养了人的神思,使现代人追求视觉色彩的冲击期望获得满足。

结语

不一样的油画肌理结构给人不同的感觉,所以不一样的肌理结构体现不同的目标。合理地运用肌理可以使油画作品更上一层楼。当代很多油画画家都合理地运用肌理所以出现了很多不错的作品。“艺术摹仿自然,并非抄袭,艺术不应只描述自然外貌的细节,而应表现出心灵,从自然中选择一些要素形成整体”。[7]所以我们在油画创作中肌理塑造并不是全然摹仿。现代油画的画家行使一些新的材料和用具创造了一些新的绘画语言和丰富的肌理,创就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成效。

以上是我对油画肌理语言的审美价值的研究,对油画肌理语言认识需要艺术家长期的修养和实践。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融的,对作品的欣赏是总体的。因此通过长时间的实践锻炼我们才能够提高我们在油画方面修养,我们要不断的去探索,去追求新的知识才能提高我们的修养内涵,才能获得更高的油画知识技巧。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上一篇:宽容是一根风筝线作文下一篇:学习方法的演讲稿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