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操的审美价值

2024-10-11

团体操的审美价值(共6篇)

团体操的审美价值 篇1

艺术体操是一项集舞蹈美、韵律节奏美、音乐美、形态美相结合的艺术性要求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它充分体现了人体美与艺术美、器械美有机的结合。艺术体操作为动态美的特殊艺术,它是练习者在体育运动实践这个特殊领域中的感性显现,由于艺术体操以人为对象,以人的运动为主要表现手段,可以说艺术体操的美育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身的直接展示,因此,艺术体操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教育过程。通过艺术体操审美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柔韧、力量、协调、灵巧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优美感,以及音乐素养和表现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因此,艺术体操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而审美能力的提高,可通过形体练习、音乐欣赏、动作与器械的组合、服饰的展示、教师的仪态等学习途径,达到这一效果。

1 在形体训练中提高审美能力

女性的形体美是社会客观审美的需要,也是女性自身追求美的需要。一个具有魅力的现代女性,应该具备健康美好的形体,并体现出她的内在气质和不凡的精神面貌。有的女性文静内涵,举止典雅,从她优雅的气质中流露出女性特有的温和与智慧;还有的女性体魄健美,举止洒脱,生气勃勃,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她的神采所吸引。

在万物中,人体的美可以说是美中之精华。从生活美学角度来看,人体的整体上四肢对称,比例协调,本身便具备了人体基本美感。

美的魅力是产生于对美的追求和自信中,最能赋予女性美的,莫过于要相信自己与别人同样漂亮。因为你和别人一样,都具有一副独具特质的体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塑造和充实不足之处,形成属于你自己的形体美和与众不同的风韵。

1.1 对形体美的基本认识

形体美的基础是健康。它包括发育良好、骨骼健全、五官端正、腰身匀称、四肢协调、肌肉有弹性、皮肤光润、精神饱满、精力旺盛、动作灵敏。

形体美的基本原则是:“肩平腰直”,具有四肢比例的协调感。带有质朴、纯真的特点,是最动人的形体美。

东方女性的形体美应突出“健美加柔美”。因为东方女性的骨骼细小,肌肉平滑,躯干和颈略长,体型上自然呈现出明显的胸线、腰线、臀线的曲线美。

1.2 形体美是内外统一的整体美

形体美包括静态美和动态美。在静态美方面包含着人体的容貌美、躯干美、和服饰美。在动态方面包含着语言、举止和动作的美。形体美首先是以个体美为基础,然后通过语言、举止和姿态动作体现出它的动态美。有的人仅注重容貌的美、服饰的美,而忽视了体形的健美,这就缺乏完善的静态美。有的人仅注重静态美而忽视了动态美,忽视内在的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的充实和提高,那就会内心空虚,徒有其表。

1.3 在“站、坐、行”的练习中提高审美能力

在形体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站”,让学生在站立中提高审美能力。古话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它揭示了一个健康人应具有挺拔、稳重、敏捷的外部形象的全貌。优美的站姿,关键在脊背的挺直、挺拔,立腰、向上是站立的最基本要领。

挺拔的站立,给人从内到外产生一种肢体挺拔、精力充沛之感。立腰能给人一种端正直立的形象。并且能给人以精神振奋之感。如芭蕾舞的把杆练习,能训练端庄的姿态、舒展的动作、高雅的气质。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徒手练习,可使身体在动感中提高协调性、灵活性、均匀发展身体各部位,让学生在自信中提高审美能力。

学生体会了站立中的美以后,还应知道“坐”。端庄大方的坐态能充分展示女性的文化教养。在严肃的场合要正襟危坐,注意仪态的端庄大方。轻松场合可以坐得随便一些,但应注意腰背稍加挺起,不要完全松懈。与人谈话时,身子可略向前倾,既可听清对方的讲话,又显得谦和、恭顺、有礼。

谁都会走路,但有的人步态潇洒,稳健大方,给人以振奋之感;有的人疲疲沓沓,塌肩松胯,给人以衰老之态;还有的人颠跛、摇摆,显得极不稳定。走路的美感,在于下肢移位时与上体配合形成的一种协调和谐、平衡对称的人体律动美。因此,迈步的大小应与自身高和腿的长短相适应。在艺体教学中,各种舞步的练习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促进人体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2 在动作的学习中提高审美能力

从美学效应的角度来讲,复杂的动作美能诱发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动作美的关注。动作美主要体现在动作的表现力及姿态的展示上,在教学中,通过一些舞蹈动作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姿态美。如:阿提秋,阿拉贝斯、巴塞转体等舞姿,将动作与器械完美的结合,又能使学生达到一个新的美的境界,从中感受美所带给人的享受和震撼,用这些姿态去完成跳跃、转体、平衡等动作则构成了艺术体操基本的动作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美的示范、饱满的精神面貌,简练生动的要领讲解、准确清楚的节拍口令,及时对动作提示与纠正错误等,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把美的情感、美的思想、美的动作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学生的动作和表情展示出来,使学生在做动作的同时得到一种美的教育和启迪。

3 在美妙的音乐中提高审美能力

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是艺术体操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艺术体操教学训练和比赛中,音乐贯穿始终,通过音乐伴奏,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激发其动作的表现力,增强学习兴趣,所以在最初的教学中,音乐要像血液一样贯穿到全身,要让学生根据音乐节奏去完成各部位肌肉训练的要求,引导学生对本人身体肌肉的注意,用感觉去体会自己哪部分肌肉在收紧?哪部分控制正确?久而久之,在音乐的感染下,学生就可以协调而轻松地进行各部位肌肉的调整。这样,既提高了肌肉工作能力,也加强了音乐的节奏感,只有具有韵律感的动作,才会产生美。

在音乐节奏和乐感美的训练中,要求学生理解音乐的语言,使动作与音乐配合默契,融为一体,丰富学生对动作的想象力,塑造许多美的形象和动作,通过音乐伴奏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进入美的意境,使之更充分地进行自我个性表现,烘托表演气氛和感染力,使音乐美感与动作美感完美的统一,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发现他们细腻的艺术感,并体会到身体和心灵上美的交融,从而使学生们的美感得到升华。

4 在整洁合身的服饰穿着中提高审美能力

服饰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依附于人体的一种装饰性造型艺术。它属于形式美,又同自然美的艺术美密切相关。穿衣打扮应以衣服合于身体,身体合于衣服,二者协调,浑然一体为主,通过人体的动态把服饰的面料、款式、颜色充分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样既体现了人体美与仪态气质的美,同时又体现了服饰本身的价值。因为有了人体的动态美,才能给时装以生命并增添光彩。人体美与服饰美二者的结合,才会产生完整的美的欣赏、美的创造、美的教育的效果。如:穿上运动服会使人产生身心轻松愉快的感觉,穿上晚礼服会引起丽装在身的高雅感觉。因此,在艺术体操学习训练中,学生统一身着造型美观、用料讲究、配色独特、图案精巧的运动服装,不仅能充分体现学生的青春美、线条美、体形美,还能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热情,从而达到启迪学生成为服饰美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5 在教师的高雅仪态美的影响中提高审美能力

艺术体操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个体认识、学习和锻炼的运动过程,同时也包含学生审美的过程,因此,教师端庄的仪态,优雅的举止和得体的礼仪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并产生持久良好的影响。因为,看一个人美不美,第一眼的印象很重要。在别人第一印象中吸引人的往往是这个人整体的仪态、气质和风度,评价一个人美不美,并不完全是脸长得漂亮与否。一位体态优美、端庄、朝气蓬勃,坦率、豁达的教师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会引起学生的赞赏、模仿,并进入审美境界,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 在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中提高审美能力

艺术体操是以人的自身为对象,在练习中人既是审美的主体,又是审美的对象,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观察,自己去表现美。例如:练习者在练习时看到镜子中的形象,这时他一面练习动作技术,又在一面自我欣赏优美的动作,在强烈的韵律节奏中和委婉动听的曲调中,把舒展多变的姿态和动作技术巧妙的融为一体,构成美的旋律与美的造型,唤起练习者的内心美感体验,让学生对自己美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自我肯定。学生美的创造能力的提高,可通过提问、相互观摩、评议及编排动作等组织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讲解、示范、观察分析、纠正错误及编排简单动作组合的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肢体去勾画出一幅幅美的画面,让学生自己理解自己的动作,应如何去表现才能达到赏心悦目、怡神的境界。

7 结论

艺术体操是一项美的特殊教育,在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认识美,懂得美,感受美,塑造美和创造美,使学生成为一个体态健美,身心健康的人。

在艺术体操教学中,通过形体美的训练,动作的学习和音乐的陶冶,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合体统一的服饰,能使人产生愉悦的心境,让学生成为服饰美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教师的仪态美成为学生仿效的楷模,对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能使学生达到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楼晨辉.浅谈普通高校艺术体操教学的改进[J].湖北体育科技,2008,(2).

[2]韩冬梅,等.论学习艺术体操的兴趣培养[J].考试周刊,2008,(20).

[3]任小莲.现代女性形体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

团体操的审美价值 篇2

关键词:大众审美文化;大学审美文化;理念价值;传承构建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public aesthetic culture,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should notonly inherit thegood traditions of ideas and values, but also keep pacewith the times to constructand perfec.t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has to pass on the humanistic and guiding ideas. On the otherhand, on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ithas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ideas combinedwith the transcendence, with the pursuitofharmonious beauty,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ofmankind as its goa.l Meanwhil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esthet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constructing humanistic valu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with the is also nee-ded.

Key words: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ideas and values; inheritance and construction 20世纪90年代,大众审美文化迅速发展,人性世俗欲望的诉求是其兴起的基础,电子媒介为其插上了翅膀,市场经济为其提供成长的沃土。随后,大众审美文化带着娱乐性、商品性、视像性、复制性等特征,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并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

大学审美文化作为一种精英文化,是在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和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互动中形成的。然而,由于大众审美文化对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和理念造成了一定的消解和颠覆,所以,当代大学审美文化一方面有必要接受传统审美文化中优良部分使其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构建新的审美理念与价值。

一、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中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传承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是大学人在总结长期的审美经验和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大学人经过理性思考和高度概括形成的,是对大学审美文化的本质性、规律性的判断和看法。[1](P332)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形成,既有大学发展历史上原创性的成分,也有根据已有理念再创造的部分,还有借鉴外部先进理念的成分,是继承、学习、借鉴和创造的结果,当下的大学审美文化在此基础上,传承了传统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引领性的理念。

人文性主要表现为自大学创建之时就以育人作为根本宗旨;以关注人的具体生存、启示人生意义、引导人去追求人性完满的特性为根本目标。《大学》开篇便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所谓“大学之道”实际上是指为学与为人之最高目标境界,最为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教、为学、为人的“大学”理念,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如今的大学审美文化仍然显示其独有的人文精神,表现在:指导大学生在感性的审美中进行理性的思维;从关注感性生命出发,在审美的过程中体会美的意蕴;启示人用理性的思维思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完善审美理想追求人性的完满、人格的完善、人性的自由。大学校园建设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环境条件,大学校训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形式载体,大学审美教育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根本方法途径。人文性是大学审美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独特价值的表现。

健美操与艺术体操的审美比较 篇3

关键词:健美操,艺术体操,审美比较

健美操与艺术体操均属于现代体育艺术类项目。具很强的艺术性和表演性的特征。健美操源于西方人对于健与美的追求, 是体操、舞蹈、音乐完美结合的产物也是现代科技发展和工业化的产物。艺术体操起源于欧洲, 是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 20世纪80年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各大体育院校广泛的开展起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该项目在中国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社会的人们迫切的需要精神、情感的满足, 需要通过审美来弘扬人生的价值, 从而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然而艺术体操和健美操都是蕴含多种美学要素的体育项目, 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艺术体操和健美操从宏观的角度有很多的审美相似之处, 然而从专项的特点出发则有较多的审美差异。

1 健美操与艺术体操的美学特征

1.1 健美操的美学特征

健美操是难美项群项目, 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我国众多专家和学者对其美学价值做了许多研究。学者李永华在《竞技健美操艺术价值影响因素》一文中提到“影响我国竞技健美操艺术价值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 包括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两个方面。显性因素主要包括成套动作的编排、音乐的使用、操化动作组合、比赛场地的使用和表现力与同伴的配合。隐性因素主要包括比赛中运动员比赛服装的艺术性、运动员的气质类型、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运动员的音乐素养等等。”谢志强《浅谈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选材的美学要素》文中提到“健美操是运动美、人体美、音乐美、舞蹈美、造型美的完美结合, 更是心灵美、文化美、气质美、精神美的外在表现。”在《健美操运动中造型美、节奏美、气质美的艺术特征》一文中冯娟、林昭绒阐述了健美操运动中优美动作之造型美, 节拍鲜明之节奏美, 内外合一之气质美的艺术特征。李庆友在《论健美操的艺术特性》对健美操的艺术特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健美操的艺术特性主要包括直觉性、动作性、节奏性、造型性、抒情性、综合性。上述专家学者对健美操美学特征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总体来说健美操具有健、力、美的美学特征。

1.2 艺术体操的美学特征

艺术体操是艺术和优美融合的项目, 我国专家和学者对于艺术体操美学价值以及艺术体操与美学的关系做了些有益的研究。汪敏、熊柏军在《从美学视角透析艺术体操空间艺术表现形式》一文中提出“艺术体操运动的空间艺术主要是通过身体动作、器械的运用、音乐以及服装配饰等来体现的, 在成套动作编排过程中注意上述可控因素, 将会有助于提高艺术体操的艺术价值, 为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提供参考”。朱瑛在《对艺术体操美学价值的研究》一文中对艺术体操的特点及美学特征的进行了阐述, 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和审视艺术体操与美的关系, 充分展示其丰富的内涵, 进一步强调了艺术体操在美育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学者邹望梅在《艺术体操的美学研究》一文从艺术体操的美学构成、审美规律、形象美等诸多方面, 结合从事艺术体操的教学经验, 对艺术体操的美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李若梅《艺术体操与美》中认为艺术体操具有节奏美、韵律美、均衡美等特征。专家胡效芳在《论艺术体操美的表现形态和审美特征》一文中提出“艺术体操美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征是人的体型美加上完成美所施展的技巧能力。”黄贤媛在《艺术体操美的辨证分析》一文中提出了艺术体操的美是多方面的, 分别从从动态美与静态美、人体美与自然美、外形美与内在美、音乐美与编排美、体育美与艺术美等5个方面来阐述艺术体操的独特美感, 辩证分析艺术体操之美。通过以上专家学者的论述, 总的来说艺术体操是器械美、人体美、节奏美的完美结合。

2 健美操及艺术体操审美表现形式分析

2.1 形体审美的比较

人体是健美操及艺术体操审美的直接对象, 美的表情、姿态等都是通过人体来表现的。健美操和艺术体操从宏观的角度都具有形体体美的审美特点, 从专项的特点来分析又有着各自的审美特征。

经过长时间的健美操练习, 运动员的形体变得尤为健壮, 给人呈现一种健康的美感。然而男女运动员由于技术动作的差异, 呈现的美感尤为不同。男运动员肌肉饱满、身体修长、肩膀宽厚, 在运动中展现出激情、刚健、阳刚的力量美, 女运动员四肢匀称, 丰满而不臃肿, 不仅需要表达舞蹈演员的柔美, 同时身体形态之中贯穿着力量, 具有健康、美丽的美学特征。

艺术体操运动员漂亮的仪表, 完美的身材, 高雅的气质给人以挺拔、修长、轻盈的美感。经过长时间的磨练, 运动员的形体变得挺拔而修长, 臀位高、腿部线条优美, 四肢修长、上身挺拔。

2.2 动作审美比较

健美操的成套动作丰富而多变。它的动作美体现在节奏、力度和幅度上, 要求练习者在音乐的驱使下, 以最大幅度、快速有力的肌肉收缩完成身体练习。在动作幅度和速度的增减变化中,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使人产生动感美的享受[1];艺术体操的最大特点在于动作的“轻柔之美”, 艺术体操绝大部分难度动作的“级数”均是以柔韧作为参数进行判定。柔韧素质是未来艺术体操最重要的身体素质。可以这样说, 未来的艺术体操, 没有柔韧就没有高质量动作, 没有高质量就没有艺术体操的美。[2]除了“柔”, 艺术体操动作的外在表现形式与芭蕾有着相似之处, 既给人一种轻盈美的感觉。然后这种“轻盈”是需要运动员具有较好的力量, 各种难度和跳步的跨度都是运动员内在控制力的作用。

2.3 音乐审美的比较

竞技健美操音乐节奏具有:强劲有力、节奏对称、跳跃起伏的特征。[3]在强有力的音乐下和运动员激情四射的表演, 不仅仅是运动员本身, 也能使欣赏者在凝听和观赏中产生心灵的交流与共鸣。节奏的对称也是健美操音乐的特色之处, 多以4/4拍的迪斯科、爵士、摇滚等风格的音乐为主题, 节奏明快、激昂, 具有振奋人心的效应;健美操音乐没有明显的主题, 它是通过音乐的节奏来表达技术和动作的。

艺术体操是通过音乐来表达意境和情感的, 不仅是通过音乐来表达动作的意境, 同时也能创造整套动作的和谐。悠扬动听的音乐和优雅动作的完美结合, 使人们的视觉和听产生一定的刺激, 引起情绪的强烈共鸣。然而, 音乐节奏的韵律美同样是艺术体操的一大特色, 其音乐主要运用活泼、优美、舒展、抒情的旋律, 让人深深沉浸在优美的节奏中。[4]

2.4 器械审美的比较

健美操通常是不需要运用器械的, 它所有的难度动作都是通过身体来呈现的。健美操本身就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 是力量、激情和表现力等的完美体现。在多样风格如:如迪斯科、爵士、摇滚、拉丁、街舞等现代舞的融入, 通过快速有力、多变的身体动作和激情的表现力的完美结合给人们呈现一种热情、洋溢的动态之美。

器械是艺术体操项目独有的特征, 器械技术借助身体动作构建了艺术体操项目的惊险性、熟练性等竞技性, 构建了空间维度巧妙变化的艺术性, 彰显了艺术体操项目独有的美。[5]是由于器械的形状和材质不同, 会形成不同的技术特点。身体动作和器械的完美结合、融为一体、协调一致使得艺术体操充满着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世界著名的艺术体操运动员卡纳耶娃在比赛中, 通过器械的运用, 像一只变幻莫测的体操精灵, 时而像欢快的蝴蝶、时而宛若无忧无虑的公主, 她刚劲有力、刚柔相济的动作使人眼花缭乱, 以其变化新颖, 妖娆奇特的身体动作和器械动作充分的体现了艺术体操的柔美高雅之美。

3 结语

通过对健美操与艺术体操的审美表现形式的比较, 我们发现分别代表健、力、美完美结合的健美操和刚柔和谐统一的艺术体操是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的, 同时对美的表达形式和方式存在着差异。

参考文献

[1]许志琳.体育舞蹈与健美操人文背景、舞美要素及技术特点比较分析[J].襄樊学院学报, 2010 (11) .

[2]戴晓敏.艺术体操身体动作难度的发展方向[J].体育学刊, 2005 (5) .

[3]姚健梅.浅谈健美操—美感、节奏感、情感[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 2000 (6) .

[4]王光凤.从“难、美”分析竞技健美操与艺术体操的专项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8 (5) .

论文:论丑的审美价值 篇4

评卷人

*

*

论文题目

论丑的审美价值

完成时间

2019年6月

课程名称

美学原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7级

论丑的审美价值

丑,有时也称为“丑陋”,是一个特殊的否定性的审美范畴。换言之,丑就是美的对立面。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了丑的相对性和语境性存在,认为“每一件东西对于它的目的服务得很好,就是善的和美的,服务得不好,则是恶的和丑的。”也就是说,苏格拉底认为丑是无用的、没有价值的。但丑真的没有价值吗?

其实从审美感受角度看,丑带给人们的感觉,是一种复杂或带有苦味的愉快,它富有刺激性,使人不安甚至痛苦,但却可以突破传统的审美习惯,渗入灵魂,使人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愉快。如果爱、和平、和谐是一种美,那么仇恨、打斗、不和谐就是相对的丑,但现代很多电影所采用的打斗场面却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人们也能从这类影视作品中感悟到美的真谛,例如香港的古惑仔电影。

如果说美的存在是为了让人看到这世界美好、积极的一面,那么丑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因为现实生活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美的存在,现实生活中有无数的不合理、不和谐,丑的存在就是为了从负面肯定美的存在,丑用自身的不合理、不和谐刺激着人们,并且告诉人们:这世界应当是合理的、和谐的,是美的。丑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腐朽,从而为把世界改成美的方向而努力。

丑除了从负面肯定美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审美价值,即对比和陪衬美的价值。在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唐伯虎一行人在门口看美女,唐伯虎喊了一句“秋香”,秋香回过头以后唐伯虎觉得一般般。他的同伴立即喊了句“美女”,一时间所有的女人都转过头了,与那些丑女人相比,秋香一下子就美若天仙了。电影虽然采用的夸张的手法,但也不妨碍它表现“丑具有对比和陪衬美的价值”。

美丑是相对的,也是相互依存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丑其实就是美的对比与陪衬。没有丑,美反倒一般般了,就像独自一人的秋香。鲜花总是需要绿叶,好人身边总要有坏蛋的存在。有了丑以后,美丑之间产生强烈的对比,刺激着看官的感官,美也就自然而然被凸显出来了。

除了做对比和陪衬之外,丑其实也是一种形式美中的特殊形态,即丑也可以当主角。丑要想当主角,它就要使习以为常的流行审美观念受到冲击挑战,从而

为传统的、单一的审美提供新的活力。例如每个新的潮流趋势初现之时,都是一种丑,因为它反传统、反流行,而采用了独树一帜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例如前几年被大人们嫌弃吵闹的说唱艺术现如今得到了认可,十几年前出现的露脐装被人诟病,现如今却成了大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畸形、混乱、不和谐、反目的性和非理性等丑的因素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一反当年的陪衬地位而变成了相对独立的一种另类美。丑突破传统美学的思想牢笼和禁区,补充着美学的疏漏,平衡着美学的偏颇,激活人们对美的感受。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丑在美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丑不是一个永恒、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丑的认识也是不同的。一样东西,这个时代的人认为这是美,那个时代的人却认为这是丑。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丑的价值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只是一味地揭露丑陋而无所作为,那么丑就真的没价值了。丑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现如今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丑也忠实反映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通过思考丑、探索丑,我们才能寻找到更多真正意义上的美。

如果下次还有人说:“你怎么这么丑啊?”你大可以大大方方地回应说:

团体操的审美价值 篇5

1 艺术体操与美的联系

艺术体操起源于19世纪末20年世纪初的欧洲, 以身体的自然动作为基础, 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有节奏的身体活动, 从而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 表现出柔和优美的动作。随着人们的审美需要的提高, 艺术体操内容不断的丰富, 形成了动作优美、以表现身体的自然优美姿态为主, 来发展女子身体姿态的一项运动。艺术体操在20世纪50年代传入亚洲, 并逐渐流行于全世界。到1963年, 这个新的国际运动项目被命为现代体操, 这样艺术体操发展成为一项竞技性的运动。1981年, 艺术体操被列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 这充分显示出艺术体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 艺术体操是一项以身体、器械动作和自我表现为基础的运动项目, 它按人体运动的规律和节奏, 用不同的速度去完成动作, 使艺术美与体育美达到和谐统一。

艺术体操的美是通过对各种优美身体动作的艺术加工, 通过形体、动作、舞姿、线条、队形、音乐等诸多美的因素而体现的。随着艺术体操的发展, 在比赛中运动员展示出的幅度美、韵律美、造型美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见, 美是艺术体操运动的灵魂。美的本质是反映的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艺术体操美的本质是人在艺术体操这个特殊运动中的感性显现, 反映的是人与该运动项目的审美关系。艺术体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锻和表现, 它追求的是表现自然美, 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艺术体操的美是通过对各种优美身体动作的加工而体现的一种复杂劳动。艺术体操各类的动作均具有优美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它通过徒手、器械动作及各种舞步、跳跃、转体、平衡、松驰等技巧动作, 在音乐伴奏下展示出女性优美的姿态和形体。

2 艺术体操美的形式

2.1 人体美和技术美

人体美主要包括形体美、姿态美、造型美等。首先, 形体美。形体美包括身材、形体、相貌、服饰等, 人的形体美能显示出人的生命力, 也表现着内在心灵的生命力。形体美侧重后天的训练, 通过训练使人体的一些基本形态表现得更加优美动人。艺术体操是健与美的项目, 所以要集形体美、姿态美、韵律美, 气质美于一身。艺术体操运动员姣美的身材、高雅的气质, 会给人留下直观的形体美感, 使人产生一种模仿的心理冲动。艺术体操运动员应具备以下两大形体特征:第一, 外貌要符合对称均衡的形式美构成规律;第二, 身体形态要符合比例匀称的形式美构成规律。其次, 姿态美。姿态美就是人身体各部分所呈现出来的外部形态美的一种。运动员通过四肢、躯干、头等身体部位的协调配合, 形成点与线的移动, 不同形式的完美造型。姿态给人以特有的瞬间美、过程美、变化美, 强化了观众的视觉印象。艺术体操姿态美是运动员完成艺术体操动作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要求的体现, 是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最后, 造型美。造型美是艺术体操形式美的一种, 包括静态造型美和动态造型美及动静结合美。艺术体操项目中的各种倒立、平衡、立柱式等都是静态造型美;动态造型美如跨跳、立转、蹲转以及旋转等;而跳步接踹燕等是动静相结合的造型美。

2.2 难新美和编排美

难新美是指高质量地完成那些高难和复杂的惊险动作, 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美感。难度是衡量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评分的重要内容之一。艺术体操的难度主要通过各类难度动作来体现, 这些难度动作的完成要求运动员要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控制能力, 观众产生由紧张到松弛等多变的情感体验。从审美心理角度讲, 不断发展身体高难动作, 满足了观者视觉刺激的需要。所以高难的动作技术, 具有强烈的竞争性, 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层的强烈情感, 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感体验。因此, 发展适宜的难新动作, 实现艺术体操项目难新美的审美特征。与此同时, 编排美是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动作有机组合起来, 突出成套动作, 给人以艺术享受。成套动作通过对高低、开合、快慢等各种变化, 使观众感受到成套动作中层次、和谐、曲线变化等各种形式美。

2.3 艺术表现美和刚柔美

艺术表现美是运动员通过难度水平、形体动作及舞蹈等方面充分展示出来, 并达到最佳效果。运动员通过对成套动作编排主题思想的理解, 在乐曲进行中, 将内心欲望外化和具体化, 用肢体语言去丰富成套动作的主题思想, 把艺术体操独特的艺术风格呈现给观众。动作与乐曲旋律完美的融合, 才能反映出运动员的艺术表现能力。而刚柔美是指运动员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有刚劲, 又有柔软的优美动作。运动员在快速有力的连续转体之后接柔软性动作, 把艺术体操动作的刚柔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2.4 韵律美和音乐美

艺术体操运动员身心、形与神、节奏与呼吸、静态与动态的和谐统一, 是动作韵律美的表现形式。艺术体操动作的节奏是由强弱、快慢等对比因素构成, 运动员通过合理地支配肌肉用力的大小程度来体现动作强弱的变化, 通过动作周期性的交替带来力度的对比。运动员在完成成套动作时, 对于单个动作的屈伸、起伏、缓急的把握和对时空、力量、速度等多方面的转换, 其结构连贯, 浑然一体, 使运动路线巧妙流利, 表现出生动性流畅性的韵律美。

而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 给练习者以情绪体验, 只有音乐和动作完美结合时才能充分表现出艺术体操的艺术魅力。运用音乐伴奏不仅能够烘托气氛, 而且是各种技术展示的手段。曲调优美鲜明的音乐, 可以激发运动员的激情, 增加动作的感染力, 增强表演的气氛, 给观众留下美的印象。因此, 艺术体操离不开音乐, 在艺术体操中每一个动作都受到在音乐旋律、节奏的制约, 任何动作的节奏失调, 都会影响艺术体操的美。

2.5 服饰美

在艺术体操中, 服饰美显得格外重要。艺术体操服主要形式为紧身连体, 便于突出运动员的形体美和姿态美。艺术体操服装配色原则以和谐为主, 主色往往以一、二色为主, 这样容易形成一个主调。协调美是艺术体操服的美感特征, 色彩的协调将会给人留下难忘的美感。艺术体操服的配色要点体现了明度关系的协调美, 明度对比过强则不和谐, 明度差异小就易显单调。明度主要由对比产生层次感与空间感, 是配色中视觉清晰度的关键。同时, 艺术体操服与体型、发色、器械、场地的色彩协调美, 来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和视觉美感。

除此之外, 艺术体操的形式美还表现为队形美、人与器械协调美以及器械美等。其中, 人与器械协调美是指身体动作与器械协调一致所表现出来的美学特征, 要求运动员必须熟悉各种器械的特性, 使器械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达到人械合一的境界, 构成完美和谐的艺术境界。

3 艺术体操审美的评价标准

艺术体操的审美评价标准是指衡量艺术体操审美价值高低的准则, 进行审美评价的客观依据, 包括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趣味等。艺术体操审美评价标准是从艺术体操运动实践中产生的, 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和具体性等特征。在评价内容方面, 艺术体操审美评价标准的基本内容主要有真实性、社会功利性和形象性三方面。其中, 真实性是指客观世界所固有的规律。在艺术体操运动中, 真实性主要是指人的身体活动符合体育运动的规律, 在促进身体全面健康发展的原则下, 以发展新颖独特的成套动作的运动项目。因此, 客观对象蕴含的人类创造和才能的有无和多少, 就成为人们审美评价的一个客观标准。客观对象对于人的功利价值就是“善”, 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目的性。艺术体操运动中的“善”是指对造就健美体格和健康的人格有益, 表现人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能否使人摆脱眼前的实用功利而直接产生精神愉悦, 就成了审美评价客观标准的有一项重要内容。除此之外, 形象性在艺术体操中体现得非常突出, 艺术体操运动中所有美的事物都是通过运动形象表现出来的。因此, 也是审美评价的内容之一。从评分规则上看, 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以真实性为出发点, 在艺术体操比赛中, 裁判员对运动员成套动作完成的评分主要是对运动员竞技水平和动作设计、成套动作的编排及成套动作具有的技术风格的评定。

参考文献

[1]郑琦.艺术体操运动中的美学特征[J].福建体育科技, 2001, 6.

[2]徐迅.论艺术体操服装的色彩协调美[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8.

团体操的审美价值 篇6

虽然广东音乐是具有吸纳性的音乐, 并以敞开的姿态面向大众。但是在大众文化新媒体的冲击下, 它所隐含的价值情怀越来越处于边缘状态, 这一现象引发了笔者对其思考。对于粤乐的研究, 从美学角度进行切入的成果比较少, 为了使粤乐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美学的到席是非常必要的。鉴于此, 笔者针对广州市广东音乐联谊会和广东省曲艺团为例, 对二者粤乐演奏的审美差异进行调查与分析。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团体作为研究对象, 是因为该私伙局是目前唯一一个被省政府、文联正式批准的民间私伙局, 而广东音乐曲艺团也是广东省唯一一个演奏广东音乐的的专业文艺团体。这是两个很有代表意义的个案, 对其进行审美分析可更深入地了解粤乐, 使人们明确粤乐的审美需求、审美趣味变化所形成的趋势。

一、私伙局与专业团体的演奏审美差异

笔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 私伙局与专业团体在演奏粤乐时的审美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 随意与规范

笔者通过走访广东音乐联谊会及广东省曲艺团。注意到联谊会在音乐演奏中并没有严格统一形式及其表现手法, 各乐器声部间可自由发挥、互相衬托, 达到起伏呼应的效果, 他们更多会追求音乐的随意性。而与之不同的是专业团体恰恰强调规范的演奏模式, 其要求多以乐队声部的平衡性为主。也就是说, 在同一声部演奏的条件下, 由于乐队组合及乐器配器形式的不同导致演奏中自由发挥的环节会受到一定的局限, 如不能即兴走指、加花、滑音等, 演奏者只能按照曲谱上的规定进而演奏, 使乐曲的艺术特色受到了一定制约。由于最早的广东音乐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所以笔者认为, 对于专业团体所注重的规范化, 应该说它已不再属于客观再现范畴, 而是在审美层面发生了另一种改变。

(二) 传统与求新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人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也大大提高, 面对形形色色的音乐种类, 作曲家为满足不同层次、群体, 甚至不同地域听众的审美需求, 也陆续开始在传统乐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 并进行了大量多元化的创作。

在实地调查中, 笔者发现在曲目选择方面, 私伙局更多的是演奏传统型乐曲, 相较而言, 专业团体则在沿袭了传统作曲技法的同时还大胆借用西方音乐中的交响音乐结构形式和复对位的现代技法, 创作出一系列表现现代情感的新曲目。该现象的出现,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广大群体的审美心理及其审美情趣的变化。

在乐器配置方面广东音乐也敢于大胆尝新。粤乐爱好者们虽多以传统乐器为主, 但也在传统配器的基础上大胆加入了萨克斯、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乐器, 从此这些西洋乐器也开始“粤化”。值得注意的是, 在此基础上不少私伙局还加入电声乐器 (电阮) 的使用, 并认为这样的演奏风格会使广东音乐更加好听。但笔者观察到, 在专业团体里, 该种电声乐器的使用并不多见, 更多是传统沿袭, 这也是因为他们试图通过平衡的配器处理方式尽可能将广东音乐保持原汁原味的体现吧。

(三) 二者技术之比较

单从私伙局与专业团体的乐队成员来说, 私伙局的粤乐爱好者多以男性为主, 年龄层次主要分布在50-70岁之间。但令笔者非常感动的是, 这些人学习、演奏乐器都经历过很长的时间, 而且几乎每人都会演奏多种乐器, 但由于职业的不同, 他们对音乐的表现更多是世俗情感碎片。而专业团体的成员长期经历着系统训练, 他们往往更追求乐曲技术层面的表现。所以, 二者在演奏技术方面还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自由加花以及滑奏的这种旋法是广东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最显著的区别之一。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演奏特点才使得广东音乐的风格进一步定型化。

但在相同的曲目上, 专业团体与私伙局在力度、速度上有着不同的处理。如《雨打芭蕉》, 该曲的原谱是4/4拍, 而联谊会在演奏时则通过变换速度、加花等手法来进行变奏, 从乐汇、乐句以及旋律强弱拍入手, 将其演奏为2/4拍。由此更能表现出整首乐曲清新、活泼、流畅的感觉, 这一点与专业团体要求自身演奏严谨产生了极大的不同。另外如谱例1所示, 在这个乐句中, 对于这些短促的顿音, 专业团体的处理方式是将其在力度上表现的更为柔和, 而私伙局成员似乎并不会刻意追求这样的表现效果。然而, 对于速度快的作品, 因为其职业性, 为了突出技巧, 专业团体则表现的更加成熟, 但对于私伙局的粤乐爱好者而言, 他们所追求的更多是自我参与。

二、粤乐演奏审美差异之原因分析

从随意与规范、传统与创新以及二者技术的比较, 我们看到了私伙局与专业团体在粤乐演奏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审美差异。而导致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则是因为它们二者在社会中的功能属性有着根本不同。私伙局多以个人或自愿组合创办, 且不以谋利为目的,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以娱己为主。而专业团体则更多地体现了他娱性。但是, 无论是私伙局的自娱还是专业团体的他娱, 它们都在伴随着广东音乐的成长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娱己为主、娱人为辅:广东音乐联谊会之功能分析

首先, 从成员构成来看, 联谊会的非专业音乐人士占了该团很大的比重, 他们之中的成员有企业家、酒店管理人员、皇上皇分店经理等。其中该乐团的创办人冯仲儒先生作为一名业余音乐爱好者, 他似乎比专业音乐人士在广东音乐的传承以及发展方面做出了更多努力, 不仅在资金上进行支持, 还带领大家每周四晚固定举行音乐活动。从已有成员中笔者了解到, 这些观众和参与粤乐活动的爱好者多以男性为主, 年龄层次主要分布在中老年阶段, 乐社成员共有20多人, 其中5名都有过在专业团体工作的经验。

其次, 从表演形式来看, 多为小型乐队编制, 私伙局更注重自娱, 其乐队组成多为“五架头”“七架头”的表现形式。值得一提的是, 所有的音乐活动都是以无偿的经济形式进行的, 除了自娱之外, 还会参与各种联谊交流活动及其比赛。我们不难看出, 这种自娱性质的音乐活动, 它的驱动力是爱好而非利益, 他们追求的是乐在参与。所以, 笔者认为, 正是有了这些广东音乐的发烧友, 才使得私伙局变得更有活力,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它存在的价值。

陈超平在《试论民间乐社的历史地位》一文中也有提到, 认为“民间乐社的特性, 则表现为群众性、自发性、自主性、自娱性、多样性、交流性。”1所以说, 凡具有生命力的艺术, 都离不开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私伙局来自于民间, 它正是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主力军。

近几十年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民间乐社的音乐活动也不断升温, 更出现了许多新形式:有的以公园为活动单位并成立业余乐团, 如越秀乐队, 他们每逢周一、五都会聚集在广州越秀公园进行音乐活动。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这些自发性的音乐活动都是根植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该种全民参与意识, 也正是时下大众文化的显著特征, 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中所潜藏的深厚文化传统基因。笔者认为, 这种娱己为主、娱人为辅的文化活动、文化形式能够得到广泛认同, 其中必定是蕴藏了一种获得大众普遍认同的文化精神。

(二) 娱人为主、娱己为辅:广东音乐曲艺团之功能分析

首先, 从成员构成来看, 广东音乐曲艺团演奏人员均为专业演奏者。他们中的成员不仅具有娴熟的演奏技巧, 同时也具有专业的理论基础。

其次, 从表演形式来看, 他们有大、中、小型乐队的不同结合。根据广东音乐自身的气质和内容情绪而选择不同的乐队组合形式, 此种组合形式必然与成员构成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如:大型乐队组合一般会演奏《赛龙夺锦》《早天雷》等曲目, 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特有的交响性能;《雨打芭蕉》《鸟投林》类型的乐曲一般选用12或15人的组合的进行演奏, 以此表现其精巧活跃的特点, 再比如《昭君怨》《双声恨》等类型的曲目则选用“五架头”“七架头”的小型组合去演绎。

而从功能特点来看, 民间乐社与专业团体二者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并相对稳定地共同发展。从表面上看, 人们似乎将目光更多的投向于民间乐社, 但其实专业团体的地位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随之被取代的。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广大“粤乐爱好者”带给笔者更多思考, 因为这些爱好者们的“自娱”是完全无功利性质的, 而单纯的演奏家的“他娱”则相反。所以说, 在精神维度之上, 业余爱好者要更甚于演奏家才对。

但是, 现今民间乐社依然处于窘境。李剑昌指出, “对于民间乐社这样一个庞大的平台, 对一条这么深邃的根, 如今却被社会特别是文化主管部门忽视了。热衷于搞文化产业, 热衷于搞文化政绩工程, 却把受众面最广的民族民间群众文化活动冷落了。”2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更多人的关注。

笔者认为, 任何一种民间娱乐方式的存在, 都具有其特殊的意义。私伙局以灵活多变的形式根植于珠三角的群众文化活动中, 通过群众的自我参与, 继而进行作品的二度创作, 体现出粤乐在美学上的文化特征和无序自主的组织方式。但只有专业团体与民间乐社这种互补的关系才能将其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下去, 才可以使广东音乐在今后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摘要:“粤乐”又称广东音乐, 在2006年, 被入选为广东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粤乐艺术发展的里程碑。作为一种表演艺术, 其在表现行式上与其他乐种有所不同。众所周知, 音乐创作、表演与欣赏是人类音乐艺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只有通过表演这个中介环节, 才能将艺术作品传递给欣赏者, 并实现音乐作品自身的审美价值。本文以私伙局性质的广州市荔湾区广东音乐联谊会和专业团体性质的广东省曲艺团为研究对象, 从粤乐表演的演奏审美差异及其原因分析两个方面分析了粤乐演奏活动的美学原理。

关键词:粤乐,审美,私伙局,专业团体,差异

参考文献

[1]陶诚.广东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曹桦.广东音乐的美学特征与当代呈现[J].福建艺术.2013 (02) .

[3]刘哲.谈音乐审美体验与音乐审美理解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 (04) .

[4]万钟如.广东音乐的大众文化属性[J].人民音乐.2012 (03) .

[5]万钟如.“私伙局”对岭南音乐文化的历史贡献[J].南国红豆.2012 (04) .

[6]罗小平.谈广东音乐的生命力·张力·辐射力·文化场[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 (02) .

上一篇: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下一篇: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