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教案

2024-10-29

《犯罪心理学》教案(共8篇)

《犯罪心理学》教案 篇1

犯罪心理学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脑功能障碍与犯罪的关系 2.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癫痫,酒精中毒,精神发育迟滞的定义及其对犯罪的影响 难点:酒精中毒对犯罪的影响 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引起犯罪的原因纷繁复杂,有些犯罪行为还与犯罪者的生理特征有关,其中脑功能障碍就是其中的一例。脑功能障碍在某种程度上也使这部分人成为犯罪的高危人群和潜在的隐患。脑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犯罪尽管在犯罪案件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却引起了犯罪学者的广泛注意。这里我们将讲到癫痫、控制不良,多动症、酒精中毒、药物依赖、精神发育迟滞与犯罪的关系。2. 讲授新课(1)癫痫与犯罪

① 癫痫性精神障碍的定义:以中枢神经细胞的异常放电作为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种发作性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即是癫痫所伴发的一组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感知,运动,植物神经功能和精神活动障碍等多种形式。

② 对犯罪的影响:癫痫对犯罪的影响,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刑事案件中,仅次于精神分裂和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病人作案的并不是癫痫本身,而是继发的各种精神病理造成的。癫痫病人往往在意识清晰度下降和意识范围狭隘下,出现丰富,生动的恐怖性错觉、视幻觉,病人表现为恐惧、兴奋、冲动和残暴的攻击性行为。在癫痫朦胧状态或情绪变化状态时,往往有伤人,杀人,猥亵,放火,暴力行为。

(2)控制不良与犯罪

① 控制不良综合症:人们对于他的定义仍有争议。这种综合症假定,颞叶和边缘系统的发作能引起暴力行为,即使在缺少可以观察到的发作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控制不良被看成是边缘系统病灶异常部位的癫痫样放电。不过,有关这些放电现象的证据,都是以脑电图异常,围产期损伤,头部损伤,多动,学习无能,软性神经症状这样的间接指标为基础的,也参考了轻微的脑功能障碍。人们还没有识别出攻击性行为的特异性神经激发因素。芒格斯的研究表明:脑功能障碍对暴力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非特异性的。

(3)多动症与犯罪

① 多动症的定义:又称为“注意缺陷性多动障碍”。有专家认为,许多儿童行为障碍时围产期或婴儿早期发生的脑损伤所造成的脑功能的症状。对医疗记录的分析表明,尽管围产期问题在矫正机构内少年犯罪人和暴力性少年犯罪人的历史中见到较多,但是一般的少年犯人和犯罪少女更有可能在婴儿期遭受头部损伤和脸部损伤。这样的研究表明:少年犯罪与轻微的脑功能障碍和多动症有一定的关系。② 对犯罪产生的影响:表现出多动症的儿童并不都是反社会的但当多动症与品行障碍的相结合的时候,反社会特征就非常明显。儿童多动症被砍做青少年后期和成年期发生反社会行为的前兆。多动症与形象犯罪行为的其他特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尽管多动症表现出这些障碍,但是仅仅多动症本身并不能引起后来的犯罪行为,只有在品行障碍结合起来以后,才构成产生犯罪的可能因素。(4)酒精中毒与犯罪

① 分类及其表现:酒精中毒分为寻常醉酒与异常醉酒(变态醉酒)。寻常醉酒与血液中酒精浓度有关,个体差异大。轻度时出现兴奋,多说多动、欣快轻浮、控制力差,感觉和运动技能失调等;重度则出现意识障碍和昏睡。此类醉酒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打斗伤人,性犯罪等。变态醉酒,患者可在对周围情况的认识能力的丧失的情况下做出犯罪行动。他们表现为急剧的兴奋,盲目攻击和安全健忘。其表现有朦胧型和谵妄型,前者有定向障碍,情绪不稳定性和反复动作,但尚未失去能力;后者醉酒多发生于慢性酒精中度的基础上,以震颤谵妄为主,有幻觉和强度的运动不安。

② 寻常与异常的区别:病态醉酒犯罪时不限于醉酒的当时,而是在犯罪前一时期就有心身异常状态。

③ 长期大量的酒滥用可能产生的几种精神障碍:普通醉酒、复杂性醉酒、酒依赖、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和酒精中毒性幻觉症。(5)药物依赖与犯罪

① 定义: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药物依赖是指由长期反复用药,形成机体精神和躯体改变,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致使精神,躯体症状恶化而强迫性长期持续用药。

② 可产生药物依赖的八类药物:吗啡类、巴比妥类,酒精类,可卡因类,印度大麻类,苯丙胺类,柯特类和致幻剂类。

③ 对犯罪产生的影响:这些药物最主要藕麻痹,兴奋,欣快和解除焦虑和烦恼的作用,但是极易产生戒断症状。除了躯体症状以外,患者有精神变态和行为改变,特别是反社会行为的出现。由药物引起的犯罪多为道德败坏,盗窃和性犯罪;女性多为卖淫,男性为暴力,偶尔有杀人的报导。(6)精神发育迟滞与犯罪

① 定义:精神发育迟滞也叫做精神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症,是一组由先天或早期的疾病,所引起的精神活动发育受阻导致以智能低下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临床习惯按照智能低下不同水平加以分类,国际分类(1978)按照智商将本病分为轻度(智商50——70),中度(智商35——49),重度(智商20——34)和极重度(智商在20以下)。多数临床医生强调,应主要依靠临床标准适当参考智商进行疾病诊断。

② 对犯罪的影响:智力与犯罪的关系是犯罪学最关心的问题。精神测定始祖高德达提出的“精神薄弱犯罪病因论”具有一定影响力。精神发育迟滞犯罪者犯罪年龄以12——18居多,犯罪类型如性犯罪,放火,盗窃,欺诈等。最常见的就是性犯罪。3. 思考与讨论

(1)生活中常见的脑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犯罪,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2)你觉得智力与犯罪的关系是什么? 4. 布置作业

(1)名词解释:脑功能障碍 癫痫 控制不良 多动症 酒精中毒 药物依赖 精神发育不全 脑损伤(2)癫痫与犯罪的关系是怎样的(3)举例说明酒精中毒与犯罪。

《犯罪心理学》教案 篇2

(一)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说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 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简单地说, 它只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

(二)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说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 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 如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还包括有犯罪倾向 (即尚未实施犯罪行为) 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包括被害者心理、证人心理、侦查心理、审讯心理、审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预测等等。简单地说,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 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 即被认为是司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

二、犯罪行为发生的必然性

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前, 会进行一番考量,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犯罪心理的形成, 这种心理的形成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第一, 会受到大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种大社会因素有包括政治环境因素, 譬如当时的主流政治舆论导向, 公民是否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 政府过度控制民众思想容易诱发民众政治犯罪。也包括经济环境因素, 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容易诱发犯罪。社会文化和社会风气因素, 不良的社会风气的最大影响:没有良好的分配机制与预期机制大大增加了犯罪的几率。第二, 会受到小环境的影响, 首先家庭因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教育思想错误 (不能吃亏, 不用诚实, 要出人头地, 光宗耀祖, 努力就会成功) 教育方式不当也会诱发犯罪 (溺爱纵容, 专横虐待, 要求不一致) , 家庭残缺, 缺少温暖的孩子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其次学校因素, 教育内容上重智轻德, 甚至有意无意的教学生撒谎使得目前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也成了犯罪的帮凶, 目前我们教师们广泛存在爱心不足, 教师缺乏使学生快乐, 使学生纠正错误, 缺点的手段和方法 (随机给学生贴上标签, 认为区分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学习的好坏) 这种方式使学生认为自己好像被社会抛弃了一样, 他们要报复社会。这在无形之中使社会的犯罪率提升了。最后, 特定的侵害的对象 (有特定服务和职责以及特定身心特点者 (出纳, 出租车司机) (妇女儿童, 老人, 盲人等) , 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上述内容阐述的是犯罪行为的发生容易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正是这些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表示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其必然性, 社会环境因素隐藏着犯罪行为发生的诱因, 犯罪行为人不可能无缘无故选择去犯罪, 刑罚的威吓性决定了自然人不会选择去犯罪。从矛盾分析法分析, 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 而外因只是影响犯罪的重要因素, 从这个角度讲犯罪行为的发生是由犯罪行为人的心理所决定的。犯罪心理又称为犯罪动机, 动机的产生是由需要引起的, 得不到满足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第一种是自制力强的人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心态, 这种人我们说一般不会滑向犯罪的深渊。第二种是自制力较弱的人, 他们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以一个社会青年为例, 如果这名青年的交际圈都是一些受过劳教的社会小混混, 即使这名青年自制力再强, 抗干扰能力再强, 或多或少的他也会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所以一个社会犯罪率的高低与社会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 但是这又不是绝对的, 古代, 龙勃罗梭有天生犯罪理论学说, 这就强调了犯罪与基因有关, 当然我是不接受这样的观点的, 这样区分的话, 犯罪人一生下来就是犯罪人, 而且不可改变, 这是不科学的。犯罪行为的发生我想还是由犯罪行为人自己所决定的, 只要他不是精神病患者, 他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种犯罪行为的形成是犯罪人在生活中接触各种事物, 慢慢积累, 外部环境因素 (外因) 逐渐转化为内因, 最终犯罪行为人自己某天遇到令人气愤的事物, 这也相当于导火线, 诱发出犯罪行为的发生。

以上是指激情犯罪,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犯罪是有预谋的犯罪, 即是犯罪行为人准备了很长时间就为了使犯罪行为最终发生, 他们的心理相比于正常的心理扭曲了, 他们抱怨社会的不公正, 长期的压抑最终导致他们要将内心的不满宣泄出来。

总而言之, 犯罪行为的发生总有其原因, 犯罪心理是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 正常人都有犯罪的意向, 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淡化我们的犯罪心理。而犯罪行为人由于没有受到良好教育受到社会黑暗面的影响最终走向了犯罪的深渊。综上所述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其必然性。这种犯罪通常都是故意犯罪。

三、犯罪行为发生的偶然性

(一) 过失性犯罪

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其偶然性, 这种偶然性大多数是指过失犯罪, 其实犯罪行为人本身并不想去犯罪, 大多数是没有意识到犯罪后果, 是由于犯罪行为人自身缺乏认知性造成。当然, 犯罪行为发生的偶然性也并不全是过失犯罪, 譬如, 行为人开始是过失犯罪, 但是行为人之后又另起犯意, 之后另起犯意这部分的罪责就存在着偶然性。

(二) 外界因素的影响程度

犯罪行为发生的偶然性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 因为行为人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环境更改犯罪的时间, 地点, 甚至犯罪的对象 (如抢劫行为) 。前面我们所说的犯罪行为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但此处的偶然性与之前的必然性正好相反, 前者是量变到质变的关系, 需要一定的积累的过程, 而后者直接是质变, 不需要任何的准备过程, 随意性很大。

(三) 犯罪行为人的心理活动

犯罪行为人在犯罪之前可能内心存在着选择, 到底要不要去犯罪呢?犯罪可能违反法律, 可能要去坐牢, 但是这个人跟我有深仇大恨, 我又咽不下这口气, 很两难啊!此时只要两种心理的任何一方占有优势的话, 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可能就有所不同。这种选择存在着偶然性。

(四) 犯罪行为人的犯罪形态

初犯由于犯罪心理和行为以及潜逃心理和行为都未定型化, 缺乏犯罪经验和反侦查经验因此案发后心理变化剧烈, 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心理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迅速下降, 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对于惯犯, 尤其是家庭观念淡薄, 社会经验, 犯罪经验丰富并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 他们作案时的心理就相当的镇定, 对于研究他们的犯罪行为就相当的有必要, 深入了解惯犯和职业犯心理活动, 帮助公安机关提高破案率, 一个人如果是惯犯的话, 他就蕴含着下一次犯罪的潜在必然性, 而初犯或许只是一次冲动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结果, 行为人此时心理不是在享受作案的快乐, 而是产生了一种负罪感, 可能他已经想到了刑罚的处罚, 学生这么说并不是凭空捏造的, 这是经过对多名惯犯跟踪实验得出的。

(五) 犯罪行为发生的偶然性还体现在特殊群体中

如神经症, 变态人格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神经症包括焦虑症, 体化症, 解离症, 性心理异常, 情感症五种。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患者虽然在生活上适应困难, 但在病情上未达到必须住院治疗的地步。 (在1980年以前的精神医学上, 称此心理异常为神经症或者神经官能症, 1980年以后的精神医学上, 神经症一词则较少使用, 而多半改称为上列五种名称) 。针对这种人员的犯罪行为, 在法律上他们是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的, 研究他们的犯罪心理对于减少社会的整体犯罪率有很大作用, 他们作为社会弱势群体, 长时间受到社会的歧视与偏见。精神病患者尤其是需要呵护的, 首先监护人有责任对他们的行为起监管作用, 其次他身边的人除监护人之外的人员也有义务和责任对精神病人照看, 最后是法律, 学生将法律作为兜底的最后一层防范犯罪的防火墙也是出于对精神病人的同情, 可以用到的教化的事物可以尽量利用道德进行教化。总体而言, 精神病患者的犯罪行为我们可以将其归为, 犯罪的行为的偶然性一类。

(六) 针对犯罪偶然性的预防措施

首先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既然是偶然的那么他的潜意识里还是并不想真正去犯罪, 或者至少他们并不是想针对犯罪对象, 我们可以对他们实施教化, 对他们在监狱里的优秀表现进行奖励, 而对任意违反犯监狱规定的行为进行惩罚, 奖励与惩罚并举!其次, 我们得清楚行为人的犯罪动机是什么, 是什么刺激了行为人去犯罪, 我们或许改变不了他的生活环境, 但是可以从改造他们的内心做起。最后, 我们, 得让犯罪行为人感到温暖, 让他们感到他们没有被社会所抛弃, 社会还是接纳他们的, 这样我们才能降低整个社会的整体犯罪率。尤其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的和平年代尤其需要一个稳定的低犯罪率环境进行社会主义大建设, 也只有控制了低犯罪率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四、犯罪行为偶然中包含着必然

(一) 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关系

必然性与偶然性揭示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 内在的本质联系与外在的非本质联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一定如此的趋势, 它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即事物的本质所决定的。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可能出现, 也可能不出现, 可以这样出现, 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它是由事物外部的或事物内部的非本质因素所决定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对立统一关系。它们的对立表现在:二者是互相区别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 必然性居于支配的地位, 起着主导的作用, 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一般居于从属的地位, 对事物的发展过程只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使事物发展的趋势带有各种特点和偏差。必然性与偶然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共处于同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 它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 它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和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都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 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偶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即在一定的关系中或一定的条件下是必然的东西, 在另一种关系中或另一条件下则可能变成偶然的东西;反之亦然。唯物辩证法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有重要的认识和实践意义。这一原理要求人们在科学研究中要善于透过偶然性把握事物的必然性, 并以此制定行动计划;同时, 又不忽视偶然性, 尽可能地利用有利的偶然因素, 避免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促进事物的发展。割裂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只承认必然性而否认偶然性, 就会导致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只承认偶然性的作用, 否认必然性的存在, 就会导致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二者都是错误的。

(二) 综合来看必然性与偶然性

犯罪行为的发生尤其必然性, 也有其偶然性, 我们要综合去看, 深入了解每一个犯罪行为到底是偶然性还是必然性有利于我们深入剖析犯罪人的犯罪动机, 进而通过研究犯罪动机知晓刺激他们产生犯罪行为的因素。这是我们刑事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只有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我们才能采取措施积极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宁。

五、研究犯罪行为的意义

犯罪人也是人, 犯罪人也享有人的基本权利, 他们有权利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不能因为他们犯罪了我就给他们贴上标签, 他们是全民公敌, 我们要铲除他们,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我们研究刑法和犯罪心理学的目的是积极维护社会的安定, 是每一个社会人的权利都得到保障, 同时我又要考虑到犯罪人的感受, 对那些有悔过行为的犯罪人我们要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回归社会, 融入社会, 而对于屡次犯罪的罪犯, 我们要将他控制起来, 至于怎么处置, 应该结合社会大众的态度和法律法规之规定进行处罚。相信每一个犯罪人在犯罪时脑中都会有一闪而过的念头, 即使他所犯罪的对象与他有深仇大恨, 在那一刹那, 行为人还是有所犹豫的,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正如西方的法律而言, 法律设立的目的是教化人, 而不是出于惩戒人的犯罪行为而设立的。笔者在这里讲的也并不是批判中国的司法和法律制度, 但在中国法律一贯以来就被认为是惩罚犯罪的工具, 律师也被妖魔化, 成为替坏人辩护的工具。甚者犯罪心理学家被认为是心理变态, 成天无所事事, 所从事的职业只是骗人骗钱的勾当。笔者认为这些言论的存在说明中国目前的犯罪心理学的发展程度与西方先进的发达国家的差距任然是不小的, 我们要树立一种思想, 犯罪人在实施犯罪犯罪之前必然产生犯罪动机也可称为犯罪心理, 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

尽管我国历史上早就有关于犯罪思想的探讨, 其历史比欧洲早得多, 内容也更为丰富, 但一直未能形成一门系统的独立学科。本世纪30年代前后, 西方的犯罪心理学开始传入中国。当时我国有一些学者翻译出版了一批西方犯罪心理学著作, 也有学者撰写出版了自己的犯罪心理学著作。同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一样, 从30年代到40年代, 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缓慢地发展着。建国以后, 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 一度曾将心理学视为伪科学, 50-70年代中期, 犯罪心理学一直没有得以重视, 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直到70年代末, 犯罪心理学才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开始复苏, 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我国许多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法学工作者、表少年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犯罪心理研究, 翻译出版和撰写出版了几十种犯罪心理学教材和专著, 以及不计其数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开设犯罪心理学课程的学校从1979年的几所政法院校发展到全国各地的几百所院校。犯罪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各门支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研究犯罪心理学对于控制犯罪率, 维护社会的治安稳定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的犯罪心理学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但是我想信在众多的犯罪心理学家的引领下中国的犯罪学将得到很大的发展。也会努力探索犯罪学的发展趋势, 向犯罪学前辈学习。

参考文献

[1]李安, 房绪兴著.侦查心理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2]高锋主编.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3]梅传强主编.犯罪心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4]任惠华主编.刑事案件侦查[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5]孙秋杰.对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6) .

[6]范刚.刑事一体化与犯罪心理学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 2006 (03) .

[7]许永勤, 陈天本.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公安学刊 (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04) .

[8]郑友军.犯罪心理学研究危机解读[J].政法学刊, 2005 (01) .

[9]罗大华, 何为民.对犯罪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思考[J].政法论坛, 2004 (01) .

[10]梅传强.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J].河北法学, 2004 (01) .

犯罪心理学(三)晕轮效应 篇3

观众们热烈地讨论着。

“下稳离手!下稳离手!有赢钱的命也要有输钱的胆!赌本期老师是大袖遮天十个金币。赌本期是长耳老师十个金币!”

“酱酱老师呢?”

“酱酱老师半个铜币就可以了!”

“……”

大幕徐徐拉开。

走出来五雷轰顶发型的四月和万念俱灰脸型的夕女皇。

“那个……由于本期各位老师的档期问题……”

(四月内心吐槽:其实是因为骗不到人了。)

“所以……我们只好请四月老师代班……”

台下传来此起彼伏的倒地声。

“赔……光了。”

“果然是没有赢钱的命也没有输钱的胆……”

四月:今天我们给大家讲的是一个大家听名字可能会觉得有点生僻的——晕轮效应。

四月(无人反应。继续,扯扯僵硬的嘴角):说生僻呢,其实也还好,如果大家听完名词解释也许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就是晕轮效应啊。

夕女皇推出小黑板:

晕轮效应(英文TheHaloEffect),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四月:当然,大家就这么看这段话还是会觉得迷糊对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了,比如说开学的第一天一个满脸横肉的男生推了你一把,不仅没有道歉,反而蛮横不讲理地对你大吼了一阵。那么,从常理上来说,你就会在心底里给这个人贴上“坏”的标签,以后除非他做了什么感天动地的好事,一般来说你都是会很讨厌他,觉得他是一个大坏人的。

台下传来讨论声。

夕女皇:多说无益。不如举个例子来: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沭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同样被称为晕轮效应。

四月:用现代潮语来说,普希金被坑爹了……

夕女皇:所以说呀,凡是不能看表面,就像你老念叨的: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穿水晶鞋的也不一定是灰姑娘!但是说实话,看到此美女捂着耳朵大叫“不要听!不要听!”让我瞬间想起琼瑶剧的女主角……啊,这也算是晕轮效应吧?

四月(眼冒金星):BINGGO!有很多要进入职场的孩子,倒是可以关注一下这个“晕轮效应”,使用得好,可以产生很多积极效应的哟。比如在公司里,你对人诚恳,勤奋向上,那么即便你在某些方面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

有很多心理学家曾经追溯过“晕轮效应”的根本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晕轮效应的形成原因,与我们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有关。人对事物的把握喜欢追求全面性。而这种情况表现在人的身上更为明显,据说还在于内隐人格理论的作用。

夕女皇:不要念小纸条。讲通俗点!

四月:这个很好解释啊。如果大家仔细观察过周围的人就会发现。人的很多品质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比如,热情开朗的人一般就会善良,大方,有正义感,乐于助人。而内向孤僻的人往往就会比较古板,冷漠,自私。

台下一片赞同声。

四月:等等!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么?哇咔咔,那么恭喜你们,中了四月的圈套了。什么?还不明白么?你们这就是“晕轮效应”啊!!!

固然,我上面说的“一般”、“往往”是有其普遍性的,但是这正是“晕轮效应”的弊端,并不是每一个人外表热情开朗内心就一定善良大方,也许你身边有这样一个比谁都热情温暖的人,其实内心在暗暗算计分毫,甚至阴谋重重。喂,不要说我说得严重,你以为呢,不然推理小说怎么写出来的?都让你推出来了?

更大的可能,是你身边有个不爱说话,沉默寡言的人。其实内心善良又正直,只是不爱表达心中的想法。或许有一天出现了紧急情况,你会突然发现身边有这样一颗闪亮的心!

夕女皇:你是在说我么?(星星眼)

四月:死开去!

总之,“晕轮效应”详加利用可能是会对大家有利的,但是它是一个惯性思维,是一个弊端重重的心理学现象。小学生都知道的故事“盲人摸象”,就从某个程度上向我们解释了“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以偏概全。

下面就让我们详细阐述一下这三大弊端吧。

小黑板上:

1、遮掩性。有时我们抓住的事物的个别特征根本足以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可我们却仍习惯牵强附会地误推出其他特征。随意抓住某个或好或坏的特征就断言这个人或是完美无缺,或是一无是处,都犯了片面性的错误。

2、表面性。晕轮效应往往产生于自己对莱个人的了解还不深入,也就是还处于感、知觉的阶段l,因而容,易受感觉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觉的选择性的影响,从而对于某人的认识仅仅专注于一些外在特征上。有些个性品质或外貌特征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可我们却容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就必有另一特征,也会以外在形式掩盖内部实质,

3、弥散性。对一个人的整体态度,还会连带影响到跟这个人的具体特征有关的事物上。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就是晕轮效应弥散的体现。

四月:总的来说,给人贴标签是不对的。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要轻易因为什么表面现象而给某一个人或事下结论,也许你会错过至好的朋友,也许你会误结潜藏的敌人。尤其是在看我们小最的时候,不要被文中的烟雾弹所迷惑,不然狡猾的作者们就成功啦!

说到这里,要谈谈大家每次发来的短信了,某许某猫就一定是正太?夕女皇就一定是御姐?四月就一定是萌妹子?(众人大喊:不要脸!!!)酱酱就一定是二缺技术流?啊哈哈哈,不要轻易说出最后的答案哦!我们期待大家最新的感受哦!

夕女皇: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了。(小声)貌似四月讲得还不错啊,难道是我以前对她判断失误?

四月(摆出很酷的造型):你明显——晕轮效应了。

犯罪心理学心得 篇4

广义概念

典型案例(详细分析,若果自己是罪犯,怎样避免犯罪;受

害人要怎样降低伤害)

心得体会,自己的感悟。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如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还包括有犯罪倾向(即尚未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包括被害者心理、证人心理、侦查心理、审讯心理、审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预测等等。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即被认为是司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

案例:我有一个朋友,长的是挺漂亮的。在他们老家,由于经济发展赶不上沿海地区,家庭收入也不高。为了补贴家用,就会利用暑期和双休日出去打工。有一次,她碰到一件事。有一个店铺的老板招工。她的招工条件是:女,20-25岁,长相清秀,要求学历高中以上,待遇丰厚,工资面议。由于我的朋友符合招工的各种条件,所以她就去应聘了。在工作的第一天,那个小老板就嫌我的朋友的穿着不是很时髦,就提出说让我的朋友去买一套时髦的装束,费用由他出。我的朋友就觉得她只是来打工,而且觉得自己的穿着虽然不是很时尚,但是也应该属于拿的出手的一种就谢绝了老板的好意。在中午时,老板以天热,来回走不仅热得很,而且不利于休息为借口,就对我的朋友说那天的午饭由他包办,而且在饭后还给她提供休息的地方。

我的朋友是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的,第一天上班哪有这种好事,而且对方又是单身了几年地男子,而她又是年轻貌美的姑娘,这种情况不得不防。于是她就推脱,但是老板还是执意要留她吃饭,就在两人僵持的时候,救星出现了。朋友的弟弟来找她回家吃饭,她马上有了理由就和弟弟一起回家吃饭了。当然下午也就不敢再去了。

我的分析:我觉得这个事件在过去后仔细想想就觉得在招工信息中老板就透露出了一种变相招亲的感觉,首先,那个老板是卖太阳能的,其实只要是员工能说会道,能将产品推销出去就行了,最适合的人群当然是年纪稍张,有丰富的社会阅历的人,可是却明明白白写着要20-25岁地妙龄女性。这是老板有其他想法的第一个表现。当然,这一点很多应聘的人都

会忽略。

其次,在老板说是能让员工报销卖衣服的钱是就更有问题了,毕竟是第一天上班,否工作下去都是未知数,老板怎么会这么好还让员工去买衣服呢?这里就是老板可能别有用心的第二个表现。我认为,女人天性就是不会嫌衣服多的,一些抵制诱惑力差的就有可能会接受老板的殷勤,这样就会有受之于人的感觉。让你不好意思再拒绝老板接下来的“好心”。在这里,我觉得那老板还是很详细计划过的,他利用人的贪心就可能会达成他的目的。

犯罪心理学 期末考查论文 篇5

(犯罪心理学期末论文)

院系:信息科学系

专业:应用心理学

班级:09心理

学生姓名:

学号:

年 12 月

日2010 17

【摘要】

“未成年人”是指不满14周岁的人。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

在我们眼里,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跨世纪的接班人。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未成年人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见多识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这一特定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不稳定性,使得他们极易在社会中接受到错误的、消极的影响,进而产生一定的犯罪心理,甚至实施不可预想的犯罪行为,给社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灾难。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经过了懵懂的未成年时期,未成年时期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过的一个人生阶段。然而,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而且开始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成人化的趋势,愈来愈成为全社会关心和期望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未成年犯罪心理成因

说到犯罪原因,其定义是指:处于犯罪原因系统中,具有较大致罪力量,能够相对独立的引起犯罪结果和犯罪现象的现象和进程。那么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过程则是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家庭、教育、思想、道德及未成年人心理、生理,性格等一系列综合作用的结果。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分析:

内部原因

(一)、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因素

人的行为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是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因素导致的。这一特点表现在生理、心理方面,就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归纳起来;造成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好奇心理和消极的模仿心理。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一群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具有不成熟的特点,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兴奋、产生激情,所以特别容易因为外界的刺激而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冲动型犯罪。这时候,未成年人的天性导致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但由于社会阅历浅,辩别是非的能力差,对对错缺乏全面正确的判断力,特别是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随心所欲,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有的青少年出于对异性、毒品等充满神秘感,好奇的心理驱使去寻求刺激,由于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较差,进而仿效,造成的违法犯罪。

2、盲从和从众心理。

在很多的共同犯罪中,部分未成年人并没有完全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随其他成员盲目从事,人云亦云,个体在主观上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是一种盲从的行为。

未成年人集中犯罪,就是基于未成年人同龄群体内相同的情感和相似的需要,追求吃喝玩乐,追求享乐主义。

3、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

未成年人虽年幼无知,但同样渴望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立,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力和尊重,不愿受管束,这种心理随年龄的增长有时会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当他们具有一些不良行为而被管教时,他们轻则反感对抗,重则予以报复。

由于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定型,处在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最关键阶段,也是逆反心理极其强烈的时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易表面化、直观化、感性化。在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如在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使未成年人不能正确看待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从而造成对社会不满,甚至仇视。

有的未成年人对家长的“棍棒教育”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歧视成绩较差学生的做法不堪忍受,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严重时他们甚至会采取暴力手段进行反抗。

4、追求虚荣和物质化的心理

未成年人正值青春年华,年轻气盛,尤其喜欢在异性面前炫耀、摆阔、逞强。有时候 为了证明自己的男子汉气魄,义气用事,“哥们”情意重,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斗殴,花钱如流水,在所不惜。未成年人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钱总有不够花的时候,这时候,在缺钱的情况下,很容易为钱引起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盗窃、抢劫等类型犯罪。由于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渐长,有一些未成年人幼小的心灵里种上了贪慕虚荣的种子,讲排场,讲穿戴,讲吃喝,见利忘义。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外部原因

(二)、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

人们都说:“家是一个人一生的避风港”,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在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中,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家庭结构残缺,父母离异等

未成年子女父母的离异,家庭的残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父母的离异,在一定程度上本身就对未成年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加之外来因素及家庭成员之间交流的欠缺,再加上他们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不良环境的影响下,极易导致未成年人放任自流,误入歧途。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也是导致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有些家长不注重孩子德育方面的教育,仅仅看重学习成绩,对思想品德教育不重视,如果孩子做了错事,父母经常采取打骂体罚,棍棒教育等方式管教,根本不考虑未成年人的自尊心,对未成年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3、关爱方式不正确

绝大多数未成年都是独生子女,自幼被父母宠爱有加,如同小皇帝、小公主,骄纵任性,养成了他们好吃懒做、好逸恶劳、唯我独尊、任性自私的不良习惯。当这些未成年人走向社会,受到挫折或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失去自控,走向邪路。还有的父母忙于自已的事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成长、教育,放任自流,由于这些未成年人缺乏家庭的教育、监护,辨别是非能力差,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尤其在独生子女犯罪中,更为常见。

4、受父母不端行为的影响

家长的不良道德品质,最易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疤痕。家长是孩子的直接教育者,每日耳濡目染,朝夕相处,家长的是非观念,家长所爱所憎都能直接深入孩子的灵魂。

(三)、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因素。

1、学校教育不当,法制道德教育滞后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场所,而大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连最起码的做人的知识都不教授学生。对一些差生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简单地采取停课、劝退、开除等方法使这些学生失去了受教育的信心和机会,有的中途辍学,有的破罐子破摔,导致他们消极面对世界,面对社会,失去了重获新生的机会。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立体的,学生受教育也应当从各方面入手,特别是法制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有的学校只是一味的追求升学率,根本没有开辟法制课,使得学习从小不能树立法制意识,不知什么是违法、犯罪,更不知如何正确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不良风气诱发,低级文化的腐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社会丑恶现象的不断蔓延,逐渐污染了社会风气。

而未成年人面对着多姿多彩的社会,常常会在都市的灯红酒绿里迷失自己,造成人格扭曲,价值观错误,甚至会因此陷入犯罪的深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 《辽宁警专学报》,2003年02期。[4]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与预防》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法院陈洁。[5] 试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6]《未成年人犯罪与人格分析及对策》余焕春 杜晓红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篇6

—南昌某酒店凶杀案

专业:预防医学 班级:031501 学号:2015103009 姓名:李红雨

一、案例情况

2011年7月4日凌晨2时左右,110接到报警称,南昌某酒店发生命案,有1人死亡。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大厅走廊里有血迹,并伴有浓重的血腥味。一名男子(付某)因伤及颈动脉当场死亡。另一名男子(王某)受伤已被送往医院救治。警方勘察现场后知悉,酒店没有失窃任何财物,死者和伤者也没有财物损失,遂排除了因财起意杀人的可能性。由于伤者身中七八刀,警方初步判断为仇杀。经过排查,警方发现犯罪嫌疑人可能是从酒店后墙翻墙而

入,由后门进入酒店,由此判断为酒店内部人员作案。在走访调查中,警方发现酒店员工张某从3日开始就没有上班,形迹可疑,但周围人反映张某与死者和伤者都没有恩怨。经过运用技术手段,警方最后锁定张某就是犯罪嫌疑人,4日上午张某被抓获。

嫌疑犯资料

1.姓名:张某 2.性别:男 3.民族:汉

4.出生日期:1989年12月6日 5.身高:171cm 6.特征:体态结实,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7.家庭情况:父亲以前很健康,很少病痛,曾是煤矿的小股东,1994年张某5岁时,突然发病当天死亡;母亲伤者身中七八刀 为酒店内部人下手。自父亲过世后母亲外出打工管不了家,姐弟俩靠外公外婆舅舅们抚养,除母亲收入外只有父亲留下的一笔抚恤金,家庭经济条件较为拮据。父母无人格、精神上的异常,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二、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分两类,一类是人格问题,一类是心结问题。心结问题有三种:意结类犯罪心理、知结类犯罪心理、情结类犯罪心理。情结类犯罪心理有5个特征:犯罪动机具有发泄与泛化性;具有正常心智的情感孤独性;犯罪多有表达性与满足感;犯罪呈现“并非错乱的疯狂”;心结多与情绪创伤有关。张某属于情结类犯罪心理。首先对象很泛化,带有明显的 发泄性质;他具有正常心智的情感孤独性,就是智力正常、但情感方面没有朋友、没有爱情,非常孤独;同时有表达性和满足感,他要表达他自己的一种情绪,做完以后,他有一种满足感,所以他不会觉得后悔;呈现并非错乱的疯狂,他不是精神病,但又让人感觉很疯,他的心结和情绪创伤有关。

(一)家庭支持系统问题。家庭支持系统,就是亲人们之间的关系。从他家庭来讲,父亲早亡,母亲管不了他,这就使得他在家庭成长过程中有一个情感的缺失,这种缺失不仅仅是父亲不在,如果母亲能担当起这种角色,可能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也能够有一个正常的发展心理过程。但母亲对他没有能力约束,于是他就自由散漫成长。在散漫成长过程中,他没有可以炫耀的家庭,没有好的学习成绩,没有一些能和伙伴交流的一些平台,于是就开始变得非常内向和木讷。如果家庭亲人之间相互扶持、帮助,关系很亲,也许不会出现如此疯狂的行为。一个人从来没有一个眷恋的人,或眷恋的人已经去世,他就是典型的在情感方面有创伤,他所需要的那种情感没有得到满足,比如温暖、关心、帮助。这种背景下,容易产生敏感、多疑和自卑。张某多次称“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证明他在情感方面有没有得到过满足。在南昌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基本上没有得到家庭的支持,没有同学和朋友这个圈子,同样,姨妈对他的关注也不是特别多的。

(二)社会化过程中挫折处置失当。在刚刚离开家庭步入社会的时候,张某希望通过赌博这样一种捷径来快速挣钱,证明自己的能力,但这毫无疑问肯定要失败,因为没有赌博的经验,也没有那么大的资本,于是输掉了家中的积蓄,为亲朋好友所排斥。对于工作能力,因为自身学养的原因,使得他,比如去种辣椒,去海南种辣椒,别人能够赚得四十五万,他就只赚万把块钱。相比之下又造成心理落差。于是,他就觉得周遭的人都看不起他,觉得自己也没有用,外在的眼神、舆论、压力和内在的对自己悲观、沮丧、放弃,使得他自己内心积压了很多的东西。积压的这些东西,他一直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宣泄的渠道,进入青春期以后,谈过女朋友,很快就跟他分手,其中原因我们不知道,但是可以想象。于是在这种打击下,又没有办法和更多的朋友沟通,他认为身边的朋友都是骗他的,他始终强调这一句话,我有钱的时候,他们就都来做酒肉朋友,没钱的时候就再也找不到这些人。他希望通过这些酒肉朋友能够形成自己的圈子,来建立自己交往的人群,在交往的过程中,释放一些心理压力。但是很快他发现,他没有这种能力,当他没有钱的时候,他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他用攻击不特定人群的方式,来舒缓自己这种压力,在舒缓压力的过程中,逮住谁是谁,拿到什么工具是什么工具,于是,因为酒店工作的原因,很容易拿到菜刀,而因为职业的原因,夜晚值班的原因,就对自己同一个酒店里值夜班的同事痛下毒手。

(三)个人性格发展的缺陷。如果一个人埋怨所有的人,埋怨所有的

环境,这个人必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一定是以性格缺陷为中心的,就是不知自己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认识自己。通过说他性格上肯定有问题,但我们应该注意其心理问题与性格缺陷有关。自私、自我为中心、敏感多疑等,这些都是性格问题,人一旦有性格缺陷,会导致生活当中挫折感增多。如果一个人特别自私,周围人会很讨厌他,但他不知道别人讨厌的原因是自己行为不好,他只看到别人对他不好的态度,于是他会恶性循环,更加恨周围人。张某的一系列经历,包括工作上、人际关系和恋爱问题,并不完全是无房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人爱他?而这根本上要归于一个人的性格。如果你非常关心他人、是一个实在的人,女性会把自己托付给你;如果一个人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即使有房,也很难找到一个好伴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判断:

1、生理因素:张某无器质性病变,可以排除躯体的原因。

2、心理因素:张某在社会化过程中有许多不适应,负面情绪愈积愈多,终于在某一个点上爆发,以舒缓这些心理压力。表现为杀完人后,很冷静地处理这些事情,去追杀、洗澡、住旅馆、睡完觉后去找东西吃,访谈时很冷静地表达,非常镇静的,没有恐慌,没有沮丧,甚至没有对被害人的反省或愧疚,说明他依然在享受舒缓压力的过程中。常态行为他应该设法借钱、逃跑,逃避警察对他的抓捕,他没有,他是从从容容的,说明他很享受这个舒缓压力的过程。

3、社会因素:家庭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如此的重要,无论是一个健全的家庭,还是一个残缺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依恋,没有牵挂,没有一个爱他的人,没有一个他爱的人,这个人就很可怕。张某杀完人,表述为:我没想到这件事情会给姨妈家庭带来不幸。说明他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在南昌还有亲戚往来。

《犯罪心理学》教案 篇7

一、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一)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特点的内涵

1.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定义略有不同。美国的联邦立法和各州立法中, 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大都指向年龄未满18岁的自然人。 (1) 所有未成年人必须在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人 (父母或监护人) 的监护下生活。 (2) 中国人大常委会于1991年9月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3) 在英美国家, 推出一个新的词汇, 引入“少年罪错” (4) 这一概念, 把一些专门由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定义为犯罪。所谓的少年罪错不仅仅由联邦法院制订实施, 由各州所界定的犯罪行为也属于少年罪错的范畴。而在美国, 少年罪错 (5) 这一术语既包括少年的犯罪行为和违法行为, 同时一些未成年人的危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行为。

2.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是指支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背后的心理学的原因。未成年人模仿以及从众心理十分强烈, 青春期的反叛心理, 盲目从众的心理, 强烈的猎奇心理是很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未成年人喜欢以成年人自居, 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并且没有独立的生活来源, 这是未成年人事实与财产有关的相关犯罪的主要的驱动心理之一。

3.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的特点

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波动起伏并且情绪十分不稳定。生理上形成自我, 但是对身体上的自我存在极端的不满以及心智不成熟。未成年人的情绪特点具体表现为: (1) 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幅度较大, 极容易因为琐事极度欢快或者极度悲伤; (2) 闭锁性与开放性:对同伴开放, 难以向能够信任的大人袒露心事; (3) 反叛性:反叛传统, 不喜欢遵循常规。

(二) 研究未成年人心理活动的重要性

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自我意识不强, 处于人生的转型期, 易于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容易在好奇观念的驱使下做出不理智的犯罪行为。因此, 从源头上分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就变得尤为重要。研究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可以从众多的案例中抽象出普遍存在的教训和错误, 在避免悲剧再次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主要特点

1. 未成年人常见的犯罪行为

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龄段甚至不同性格的未成年人呈现出来的犯罪是不同的, 例如在经济比较贫困的偏远地区, 财产性的犯罪是主流。暴躁易怒无法有效能告知自己情绪的未成年人,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主流。

2.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特征

从犯罪年龄上看, 呈现出小龄化得趋势。从犯罪动机来看, 与财产有关的违法行为数量激增。从犯罪动机来看, 犯罪动机趋于多样化从而导致犯罪类型趋于多样化。从犯罪性质来看, 相比于财产性犯罪的发生频率, 暴力性质犯罪日趋增多。而从犯罪的形式的方面来看, 其行为的残忍性, 犯罪心理的变态性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我们对于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的想象。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动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有关犯罪心理学的第一部著作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埃宾所著, 他也是犯罪心理学的始祖。他认为导致犯罪不仅有个人原因, 外界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内因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心理隐私, 而外因则是来自于外界的影响。 (6)

(一) 行为者内因与犯罪心理形成的关系

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转型期, 他们普遍存在着许多形成犯罪前奏的危险心理, 例如青春期的反叛心理, 盲目从众的心理, 强烈的猎奇心理, 过度模仿成人心理。导致其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

1. 文化水平低, 法制意识薄弱甚至没有基本的道德观念

在未成年人时期, 未成年人应该被引导建立一个正确而切合实际的思想, 然而现实中很多未成年的青少年一味强调独立, 很容易走入死角, 更有甚者还会挑战法律的权威, 最终自食苦果。

2. 交友不慎导致在一些损友的错误引导下走上歧途

当下社会, 媒体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再加上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信息的交流变得更为方便简洁, 网络交友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标志。虚拟的网络世界优劣相关, 网络交友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很多青少年容易结交一些不良青年。

3. 自我意识强烈

现代未成年人普遍早熟, 但是其内心并不成熟, 心理活动强烈时难以自我控制。在心理成长过程中, 未成年人拥有极强的模仿能力, 在一些外界环境刺激下, 有时还会萌生出自己尝试一下的冲动。

(二) 论外界条件的影响之外因与犯罪心理的关系

1. 家庭所起到的法制教育作用

社会是有无数的家庭作为基本单位而构成的。家庭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也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然而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对于未成年人也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具体体现在:

(1) 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单亲家庭组成结构单一, 家庭生活压力通常只有一个人来承担, 亲子关系不健康。父母任何一方的缺失, 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都有着不可弥补的损失。一个紧张而不健全的家庭结构给子女带来的往往是极强的逆反心理和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错误的家庭管教方式。骄纵溺爱带来的后果是未成年人性格的扭曲, 个别父母忙于工作挣钱, 只关注于孩子的物质生活, 疏于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管理和教育。作为家长应给孩子起到一个模范作用, 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

2. 学校至关重要的法制教育功能

个别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一意孤行, 仍旧坚持落后的填鸭式教育, 这样的教育模式带给孩子的只有应付考试的能力, 个人品德和素质教育并没有得到同样的提升。

3. 社会潜移默化的法制宣传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最直观的反映就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发展并没有与之并驾齐驱。一些腐朽思想对于青少年来说仍然难以分辨和抗拒的诱惑, 对他们的三观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三、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动因与防护措施

(一) 针对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采取的措施

有意识的主动使自己多读书, 读好书, 听名人讲座、看励志电影, 时刻告诉自己要保持纯洁、健康的心理状态。除了树立正确的三观, 未成年人应有正确的生活的态度, 脚踏实地, 正确对待自身人生目标的实现和人际关系的稳定平衡。

(二) 针对外因所采取的措施

1. 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

良好而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够避免争吵和矛盾, 因此家长应与孩子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 孩子可以与父母做朋友。学校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父母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2. 正确的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学校教育仍然要以正面教育为中心, 给孩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在课堂上加大法制精神的宣传力度, 以一个可以迎合孩子喜好的方式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3. 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首先, 要加强文化市场以及娱乐场所管理, 严格审查各种文化和娱乐书籍、电影和电视作品, 严格控制娱乐场所对未成年的进入, 政府和社会可加大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立, 为未成年人提供课余时间的可去之处。

(三) 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相关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之中的特别程序一章中单独规定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程序, (7) 彰显出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保护。例如对于未成年人案件的诉讼程序。不公开审理原则更是彰显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 尽可能的减少刑事案件给其未来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在附加条件之内的犯罪行为, 尽可能避免当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改过自新之后受到当时自己年少轻狂或者一时冲动犯下的错误的影响。

四、结语

本篇文章旨在针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犯罪团体近几年来出现的日益尖锐的犯罪问题以及通过分析其普遍存在的犯罪行为以及支配犯罪行为的犯罪心理来总结出其一般的规律, 通过一般的规律来分析特殊的个体不同的犯罪行为, 旨在最大程度的减少甚至避免犯罪, 维护社会和谐。

摘要:文章以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特点与犯罪行为特征分析为题目, 从心理学的角度以作者的观点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首先明确概念, 介绍了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和体系。接着明确了写此篇论文的目的, 也就是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目的和意义。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不同特征展现出引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根据内因与外因提出针对不同原因的不同防护措施。然后分析我国刑法中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相关程序, 分析其立法精神, 突出我国重视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再教育和保护。

关键词:犯罪心理,犯罪行为,内因与外因,未成年人犯罪

参考文献

[1]美国<少年法庭法>.

[2]美国<联邦青年矫正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王勇.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成因[J].教育前沿之理论版, 2010 (4) .

[6]张为先.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1 (6) .

[7]王林.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罪与罚[J].法制与社会, 2010 (22) .

[8]徐春华.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J].法制博览 (中旬刊) , 2012 (10) .

[9]王文浩.缺失家庭与未成年人犯罪》《中国犯罪学会论文集 (2010年度) 》, 2010年

[10]林淼.未成年人犯罪分析及预防[J].法制与社会, 2010 (18) .

暴力犯罪的心理 篇8

国外发生如此的惨案,让人触目惊心,但我们的暴力犯罪也十分严峻。近年来,我国暴力犯罪的数量不断增多,给我国的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有关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的社会治安稳定,严重的暴力犯罪明显减少。但当前青少年暴力犯罪却明显上升。

行为表现和心理特征

从犯罪情况看,可归纳为野蛮性、残酷性、突发性、冒险性、团伙性。暴力型犯性格粗暴,遇事易冲动,信奉“人争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为一点小事,可以行凶伤人、杀人。如罪犯李天光(故意伤害,11年刑),因盖房与邻居发生争执,将人打死。被判刑入狱后方知“让地三尺又何妨”之理,才明白为一点小事酿成终身太错不值得。暴力型罪犯的具体表现还可概括为:胆大妄为,攻击性强;贪图钱财,施暴强取;精神空虚,寻求刺激;丧失理智,突发性强。

暴力型犯罪的动机是复杂的,主要表现:一是以暴力来发泄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的不满。这些罪犯在欲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或在个人前途、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挫折时,不能正确把握,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而采取暴力手段向社会实施报复;二是以暴力实施不满的动机。这类罪犯在家庭关系发生破裂,邻里交往产生矛盾,或因工作中发生挫折,由于对这些问题处理手段不当而走向极端;三是以暴力实施逞强称霸的动机。这类犯罪团伙性强,对社会危害最大。在改造中也不时暴露其本性,是狱内再犯罪的重点防范对象之一。

也许在常人看来很多时候他们的犯罪行为是很没必要的,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其实这和他们的心理特点有很大关系,他们的犯罪心理特点多样而复杂,太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1、行为动机与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相悖且有强迫的紧迫度。暴力型罪犯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所受法制教育更是微乎其微,并且由于自身体质气质方面的优势,在社会中常表现出为所欲为的状态。特别是对待问题,不能平静地看待,也不善于运用言辞表达,盲目错误地认为“拳头更能解决问题”。

2、社会适应性差,受示性强,冲突环境中的诱发率极高。大多数暴力型罪犯虚荣心强,爱面子,争强好胜。在一些人际交往的冲突环境中,由于性格暴躁,好冲动,特别在他人的鼓动下不思后果,极易采取暴力行为,继而酿成惨剧。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少年犯罪。

3、缺乏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抑制不足或抑制过度。暴力型罪犯多由于性格气质的本身特点,决定了其忍耐力较差,不能有效地转移矛盾焦点,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对问题进行“冷处理”。

4、不少罪犯有明显的意识障碍。有的暴力型罪犯往往在事前好像大脑一片空白,行为严重失控,可事后却后悔不已。这种罪犯大多存在明显的意识障碍,自己不经过心理矫治很难克服。

形成的客观原因

暴力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决定的。从横向方面看,是主观与客观各种因素相互渗透、互为条件、反复强化的作用过程;从纵向方面看,则表现为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的出现,导致道德观滑坡,丑恶现象久禁不绝,腐蚀了人们的灵魂,这也是近几年暴力犯罪急剧上升的重要原因;加之社会分配的差异拉大助长了不满的非法取利心理,淡忘了舍利取义、助人为乐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另外,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个别家庭结构破损,有的父母一味溺爱,只养不教,或简单粗暴,有的夫妻双方感情不和,或有第三者插足,为达到离婚或结婚的目的而使用暴力;有的残破家庭的子女得不到应有的温暖,个别家长甚至嫌弃虐待子女,迫使子女离家出走,堕落犯罪;也有的个别家长行为不端,使子女耳濡目染,从小养成了不良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这些都很可能为犯罪埋下危险的种子。

预防和矫正

对暴力型罪犯的改造依据其思想特点,拟从4个方面实施强化教育:一是法制教育。通过法律法规和监规纪律教育,促使其认罪伏法,达到知罪悔罪、认罪的目的。二是人生观教育。下大力气去除他们不健康的人生哲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三是科学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建立积极向上的情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四是人际关系教育。使他们学会处理各种矛盾和人与人的关系,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

对暴力型罪犯的心理矫正,要依据心理学和教育改造学的有关知识,从心理学的角度加强意志品质、情绪状态、理智思绪三方面的心理矫正。暴力犯性格粗野,行为放荡,教育时要以“情”入手,做到心理相容,以诚相待。

上一篇:圣诞节到来的时候下一篇:赣州市章贡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