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2024-10-14

职务犯罪人的心理特征(精选7篇)

职务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篇1

一、当前职务犯罪的主要特征

1. 涉案层级扩大, 涉案罪名复杂化

查获的职务犯罪中涉案人员的官职越来越高, 大有从基层向中层、高层蔓延的趋势 , 涉案金额也越来越高;涉案的罪名越来越复杂, 多种罪名相互交织, 互为因果, 如:受贿犯罪带出渎职犯罪和来源不明罪;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背后往往存在行贿受贿、官商勾结等等。

2. 领域不断扩大, 行业重灾区突出

从领域划分, 越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竞争激烈、资源紧缺、利润空间大的领域, 越容易发生职务犯罪, 如行政执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房地产市场、证券金融市场、国有企业等成为职务犯罪多发行业和高发群体。而且犯罪领域不断蔓延, 包括医疗卫生、教育、公共事业、司法等行业和部门, 社会危害大, 影响广。

3. 权钱交易居多, 潜规则影响巨大

商业贿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俨然成为大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工程建筑、土地转让、政府采购、医疗购销等领域尤为突出, 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害;“买官卖官”在个别地方也成了潜规则, 甚至“明码标价”, 带坏了党风政风, 极大影响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4. 犯罪方式翻新, 犯罪手段隐蔽化

为对抗侦查, 逃避打击, 职务犯罪方式不断翻新花样, 手段越来越隐蔽。感情贿赂、业绩贿赂、信息贿赂、性贿赂等非物质化贿赂明显增多;从收钱变成收受购物卡卷、会员卡等, 以借用名义收受房产汽车等, 以亲属名义投资经营实体等等, 给案件发现和侦办带来困难。

5. 窝案串案频发, 案中案明显增多

职务犯罪由个体犯罪向里应外合、内外勾结的共同犯罪、群体犯罪和有组织犯罪发展, 一人犯案牵扯多人、牵扯一个团体、一个系统、一个地区的案件增加。犯罪人由个人向家庭成员、亲属朋友延伸, 亲友直接或间接参与犯罪呈高发趋势。

6. 境内外相勾结, 涉外化案件增加

个别腐败分子利用资本跨国流动之机与境外组织和个人相勾结共同犯罪;个别腐败分子境内犯罪, 境外洗钱或逃往国外;有的干脆在境外进行交易, 赃款存入国外账户, 企图利用国家间政治法律存在的差异逃避追诉和惩罚, 造成大量资金外流。

二、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建议

1. 加强廉政教育, 筑牢思想防线

从思想上树立“不想犯”的观念才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治本之举, 因此要加强思想教育和廉政教育。一是教育内容要突出重点, 通过正反典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二是教育对象要突出重点。要抓住管人、管权、管财、管资源等职务犯罪高发岗位工作人员重点培训;三是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 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 采取不同的形式, 发挥教育的时效性。

2. 健全机制体制, 强化监督管理

制度健全才能使职务犯罪主体“不敢犯”, 监督到位才能使他们“不能犯”, 在法制逐步健全条件下, 监督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强化权力机关的监督。通过对监督机构设置和监督权力的改革和调整, 使各级纪检、监察、检察院、法院能够独立行使监督权;二是强化人大政协的监督。要依法保证监督渠道的畅通, 规范监督程序, 保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依法行使监督权力, 扩大知情范围和参与程度;三是强化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依法建立和严格执行群众监督办法, 畅通举报、信访、控申等监督渠道, 实现群众监督的规范化、法治化。四是强化和重视社会舆论的监督。舆论监督是对社会政治活动、权力机关及工作人员行为实施监督的有效形式, 传播速度快, 传播面广, 各级纪检监察和法律机关应该引起重视, 及早发现更多的问题线索, 提早介入, 减少犯罪危害。因此要保证媒体合法的知情权、调查权、曝光权、评论权、事件跟踪权等, 使之最大限度发挥好对职务犯罪的监督。

3. 强化法制建设, 预防惩治同行

要夯实职务犯罪预防和惩治的法律基础, 强化法律的震慑作用。一是要加强立法工作, 要不断根据新时期、新阶段职务犯罪的新特点, 对有关职务犯罪预防和惩治的相关法律条款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改和完善, 增加预见性、时代性和可操作性, 形成有力的法律体系。二是要监督指导各行各业, 尤其是职务犯罪高发行业、高发岗位行业法规、操作规章、工作流程等的制定和完善, 要使过程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增加权力运行的公平性和公开透明度, 预防和尽量减少暗箱操作和钱权交易的发生;三是坚持加大反腐力度, 强化司法惩治功能。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坚决实现老虎苍蝇一起打, 对待职务犯罪的惩治不姑息, 不手软。要加强协作, 重视各种举报和揭发线索, 深挖深查, 做到查必有果, 体现法律的权威。

参考文献

[1]刘敏.论我国职务犯罪的预防与惩治[J].长春大学学报, 2013 (07) .

[2]杨磊.职务犯罪的成因与预防[J].法制与经济 (中旬) , 2014 (03) .

[3]张玉林.职务犯罪新动向与预防对策[J].法制与经济, 2014 (16) .

职务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篇2

引子

侦查讯问是指国家侦查机关的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全部事实真相,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的审讯和诘问,以获得真实的供述或辩解的侦查活动。其重点任务是要依法、准确、及时的查明案件全部事实和真相;查明案件同案的犯罪嫌疑人,追清犯罪线索,查明积案和扩大战果。这属于广义上的侦查讯问,因其性质的特殊,侦查讯问往往是查破案件的关键,击破侦查僵局的关键。而对于我们检察机关而言,讯问面对的多为职务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跟普通刑事案件不同的是,职务犯罪的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含狭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等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该主体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大多具有反侦查反讯问意识,且背后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等等,都是检察机关讯问人员所要突破的障碍。本文通过探讨和归纳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六大种心理类型,深入剖析该心理在行为学和心理学的表现,总结掌握犯罪嫌疑人心理在讯问中的意义,旨在揭示相应讯问对策以提高今后侦查讯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心理类型分类

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的犯罪侦查的是,职务犯罪侦查是没有狭义的犯罪现场的,换句话来说,犯罪分子在特定时间里进行犯罪的场所地点在职务犯罪侦查中是很难还原和发现的。不具有大量可识别的痕迹物证,大多数只能通过相应人员的举报或书面材料的检举进行入手,所以,职务犯罪中的侦查讯问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讯问是由言语开展精密的考究细节的工作,它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职务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相比于普通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讯问工作的开展更加困难,因而,掌握好对方的不同心理作为讯问工作的突破口是关键。我们将以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对抗性的强弱的逻辑顺序将其分为六大类:畏罪心理、悲观心理、优势心理、侥幸心理、戒备心理和抵触心理。而我国讯问学中还有学者将犯罪嫌疑人心理类型分类中还有赌博心理,笔者认为其应当是建立在侥幸心理之上或是说应当算作是侥幸心理的一种,本文将不作过多的介绍。

2.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畏罪心理及其对策

畏罪心理,亦称恐惧心理,是犯罪嫌疑人害怕罪行被揭露而受到处罚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具体表现为:①犯罪嫌疑人有着强烈的逃避处罚减轻处罚的欲望。这种欲望能促使犯罪嫌疑人做出任何一种他个人认为可以规避自己犯罪事实的行为,拒供翻供同时也可能在开导之下如是供述。②部分犯罪嫌疑人产生记忆、思维及语言障碍,具体表现为:审讯时,肢体语言非常丰富,表现为不规则、无意识的颤抖、扭动、吸烟等以竭力稳定自己的恐惧情绪,当讯问人员提问时,有的问一句答一句;有的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有的以不知道、记忆力衰退、记不清楚、装病为由,拒绝回答。

总而言之,畏罪心理不仅是犯罪嫌疑人供述事实真相的障碍,同时也是供述事实真相的动力所在。所以讯问人员应当善于利用畏罪心理在犯罪嫌疑人的两面性作用和在讯问工作中微妙的作用。对于那种幻想通过拒供、谎供来对抗讯问人员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人员应当善于施压善于加强心理压力使此类犯罪嫌疑人紧张慌忙从而畏罪。另一方面,对于心理压力本来就很大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人员应当善于开导善于教育,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压力,消除犯罪嫌疑人的顾虑,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意识到只有如实交代罪行才是唯一出路。

职务犯罪中犯罪嫌疑人为国家工作人员,平时多少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在有强烈对抗性同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能习惯被当作犯罪嫌疑人的孤助不安,所以畏罪心理的产生有着绝佳的土壤,由于对失去自由产生极端的孤独感,而且又一时难以解脱,加之自身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对惩罚限度的明确,知道从轻从宽的先例,随着审讯的深入,这种恐惧感会日益增加,他们急切探寻外界的消息,希望获得外界关系的帮助。因此我们在讯问工作开展中一定要注意对畏罪心理的利用和把握。

3.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悲观心理及其对策

悲观心理,即犯罪嫌疑人自知罪行将被揭露,面对法律惩罚对自己的前途和追求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类型产生的机制是畏罪心理未得到及时的释放和解决,从而恶化产生出的另外一种比畏罪心理更为严重的心理类型。其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为:①害怕判重刑 ②缺乏正确的人生观 ③为犯罪行为感到后悔自责,自认为会成为社会的罪人,家庭的累赘,从而失去生活的勇气。具体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情绪激动,痛哭伤心甚至企图自杀。

面对这种心理类型的犯罪嫌疑人,讯问工作人员应当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唤起他们对人生的留恋和新生活的向往,激发其争取光明前途的信心。只要讯问人员应对正确,犯罪嫌疑人基于期待得到从宽对待、为摆脱痛苦的思想斗争的煎熬、亲属朋友和询问人员的公正对待的感激等动机,坦白供述将变成可能。在职务犯罪中,犯罪嫌疑人从国家栋梁、人民楷模、家庭支柱堕落为阶下囚,身份地位上的落差极为使其从一般的畏罪发展为悲观心理,因此讯问人员应该加强对这种心理类型的应对。

4.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优势心理及其对策

优势心理,是职务犯罪中最为常见以及特有的心理类型,是一个人长期以来因其身份地位的特殊养成的心理优势。这种心理类型的特殊性使其成为近年来国内相关学者研究和探讨的热点。其产生原因主要有:①过高的估计自己关系网,保护伞的作用。②自信证明自己有罪的证据不足不充分,证人不敢作证。③能证明自己有罪的人与自己均在同一利益关系网中,保护犯罪嫌疑人便是保护自己。④认为自己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侦查人员不敢进行正常的侦查工作。

克服这种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特有的心理类型对于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开展意义突出,在具体实践中,相关的讯问对策多为瓦解犯罪嫌疑人的幻想,深入开展侦查工作,通过过硬的侦查工作收集更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通过亦是实亦虚的方法,如可以直接利用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侦查人员已经掌握有过硬的证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原则;可以通过制造富有策略性的场景,如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利益关系人等关键人物的合作的假象瓦解对方的幻想。但另一方面,物证的使用在讯问过程中必须格外警慎,以防犯罪嫌疑人通过物证对讯问方进行摸底探究,从而方便谎供或者避重就轻的供述。

5.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侥幸心理及其对策

侥幸心理,即犯罪嫌疑人自以为可以逃避罪责的一种自信心理。形成原因主要有:①过去经验的影响。②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掌握的证据情况错误的判断。③盲目相信自己反讯问能力。④认为自己多年以来金钱权力所经营的关系网络可以使自己逃脱。在接受审讯时,他们一般采取:一撞,伪装自己是守法公民,大喊冤屈;二骗,编造假情况、假情节,礼尚往来,吃喝玩乐,欺骗侦查人员;三躲,躲避关键情节,躲避真实动机,躲避该涉案人员;四对抗,或直接顶撞,与侦查人员对着干;或保持沉默,拒绝谈任何问题;或顾左右而言他,设法使审讯陷入僵局。

对于侥幸心理这种极具对抗性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人员应当有效利用各种条件,在加强

侦查调查取证的同时,证据的使用应当做到直接与间接并用。对于自恃高明认为检察机关证据不足的犯罪嫌疑人,审讯人员应当加强心理攻势,巧妙使用证据:证据不全的情况下应当间接使用证据使犯罪嫌疑人产生错觉;在那些依靠外援、建立攻守同盟的犯罪嫌疑人,审讯人员应当设法使用谋略型方法,有效使用“离间计”,消除其幻想。

6.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戒备心理及其对策

戒备心理是犯罪嫌疑人为防备罪行被揭露和害怕不能得到公正对待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具体产生原因有:①环境因素。犯罪嫌疑人在审讯过程中环境的影响是明显的,封闭安静的讯问室让犯罪嫌疑人孤立无助陌生,对身边一切都始终保持戒备心理,桌椅摆设和布置都直接影响讯问的氛围。②人为因素。犯罪嫌疑人大多都将讯问人员对立为自己的敌人,自热而然会产生抵抗和斗争的不信任表现,他们通过,观察审讯人员的职务、年龄、阅历和问话能力,分析审讯人员的水平;留意室内现象和人员的动态,分析可能采取的措施,看检察机关对案件的重视程度从而思索自己交代程度的多少。

戒备心理的具体表现有:①对一切讯问活动都抱有戒心,疑虑重重。②对周围环境有高度警惕,甚至出现幻听幻视的症状。对于具有戒备心理的犯罪嫌疑人来说,讯问人员应当以公正客观诚恳的态度取得犯罪嫌疑人的信任,可以采取自由交谈的方式先问一些与案情无关的问题,逐渐松弛犯罪嫌疑人的戒备心理,尔后深化,另外要特别留意忌讳语言,在羁押和审讯过程中尽量避免各种刺激行为,使其敏感多疑。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受审讯时,犯罪嫌疑人往往会根据各种不同的状况,逃避关键环节和关键人物,戒备心理和侥幸心理互为作用,当审讯人员没有问到关键问题时,他们的侥幸心理就占了上风。

7.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抵触心理及其对策

抵触心理,亦称抗拒心理,是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或侦查人员甚至侦查机关和社会强烈的不满和歧视的心理,是六种心理类型中抵抗性最高的一种心理状态。产生原因主要是:①对被拘留和逮捕的抵抗产生的情绪。②在悲观心理支配下,对前途失去信心,因而对讯问人员的讯问行为感到反感。③讯问人员方法不当,损害犯罪嫌疑人人格和自尊造成的讯问冲突。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犯罪嫌疑人表现主要有:①消极抵触。说跟案情无关的事情,滔滔不绝,关键问题保持沉默或答非所问,或拒而不答,甚至都根本不理睬讯问人员,希望通过这种软拖的方式瞒天过海。②积极抵触。按侦查人员的提问,信口乱说,混淆问题的性质。甚至有的对讯问人员进行指责攻击,妄图通过惹怒讯问人员的方式来中断讯问工作的进行。讯问人员对于这种最强烈的抵触心理,应当做到诚恳对待犯罪嫌疑人,缓和僵持的气氛;在原则许可的情况下帮助犯罪嫌疑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取得对方的信任;同时应当摆明事实讲道理,使其明辨是非认识犯罪的危害。

总结

职务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篇3

关键词:司法职务犯罪;种类;法律特征

一、徇私枉法罪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司法机关是行使国家专政职能的重要部门,肩负着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神圣职责。司法机关通过侦查、检察、审判、监管等职能活动,完成其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光荣任务。“不任不纵”,这是每一个司法工作人员所应遵循的工作准则,它要求使每个犯罪的人都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每一个无辜的人都不受刑事追究,同时,对犯罪的人所处的刑罚也必须与其所犯罪行相适应,既不能重罪轻判,也不能轻罪重判。

2.在客观上表现为枉法追诉和枉法裁判行为

具体表现为:①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即对明知没有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或者情节显著轻微,危害小大,根据刑法规定不认为是犯罪,以及其他依照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或者虽然有罪,但已过追诉时效的人,采取伪造、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背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所进行的侦查、起诉、审判等追诉活动。②对明知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即对明知有确凿证据证明其实施犯罪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等隐瞒事实、违背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行为人,使其不受侦查(包括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起诉和审判;故意包庇使之不受追诉的内容,既可以是全部的犯罪事实,也可以是部分的犯罪事实和情节。

3.犯罪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

本罪是特殊主体的犯罪,只有司法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根据刑法第94条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4.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且是出于徇私枉法、徇情枉法

本罪是故意犯罪,即必须是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故意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过失行为可能构成其他犯罪,但不能构成本罪。行为人的犯罪动机是询私、殉情。

二、枉法裁判罪的概念与犯罪特征

枉法裁判罪是指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严重的行为。

枉法裁判罪的法律特征主要为: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和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根据案件的性质从总体上分,可分为刑事审判活动、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审判活动,亦即通常所说的刑事诉讼活动、民事诉讼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其中,“刑事诉讼”是指公安机关(包括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定的程序,追究和惩罚犯罪的活动。“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及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特殊类型的案件的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所产生的诉讼关系。“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请求,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告官”的行政案件,调整行政法律关系的活动。

2.在客观上表现为民事、行政审判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1)必须是实施了枉法裁判行为。这里的“枉法裁判”是指违背案件的客观事实,故意歪曲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作出错误的裁判。审判活动违背法定程序;限制、剥夺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无论何种行为,最终的结局是为了枉法裁判,即该胜诉的判败诉,该败诉的却判胜诉,或者该全部胜诉的却只判部分胜诉.而该全部败诉的却判部分败诉等。

(2)枉法裁判行为必须是发生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过程中。这是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与枉法追诉、裁判罪的一个主要区别。

(3)枉法裁判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本罪中的“情节持别严重”,则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掌握。

3.犯罪主体是审判人员

枉法裁判罪是特殊主体,只有审判人员才能构成,其他人员包括审判人员以外的其他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均不能成为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主体。因为只有审判人员才有权对民事、行政案件作出裁判。

4.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

枉法裁判罪的行为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实践中通常表现为行为人明知根据事实和法律,应该判处—方当事人胜诉,却故意曲解法律,其至制造种种证据材料,作出该当事人败诉的判决等。行为人作枉法裁判的动机有多种多样,但多数都是出于徇私徇情,无论其动机如何,只要出于故意,均不影響定罪。

三、私放在押人员罪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管制度

司法机关是执行国家司法监管的机关,肩负着对犯罪的侦查、审判以及刑罚执行的重要任务,依法进行刑事诉讼活动就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具体活动,司法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如限制或者剥夺其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强迫其参加劳动进行改造等,是制止犯罪、惩罚犯罪,教育改造罪犯,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社会治安秩序,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手段。

2.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非法私自将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使其逃离监管的行为

(1)行为人实施了私放行为:所谓的“私放”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将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非法予以释放的行为。私放行为,可以是直接将在押人员放走,如在关押场所、押解途中或者在监管场所之外的劳动作业场所将在押人员放走。

(2)行为人所私放的人员是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所谓“在押”,包括在羁押、关押场所和押解途中,虽然在羁押、关押场所以外,但仍受监管机关直接监管的(如罪犯在监狱外的劳动场所劳动),仍属于在押的范围。

(3)行为人所私放的必须是依法被羁押或者关押的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除司法机关依照法律规定予以关押的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关押,对那些被非法关押的人员予以释放的行为不属于私放,不应按犯罪处理。

3.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私放在押人员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并且明知这些人员不应释放而非法将其释放,如果行为人不知是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或者虽然知道是在押人员但以为是应予释放的,而予以放走时,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构成其他犯罪,但不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参考文献:

[1]田宏杰.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与犯罪构成关系的理性思考[J];政法论坛,2003年06期.

职务犯罪心理的实证分析 篇4

因此, 如何预防与打击职务犯罪, 即成为我们当前反腐斗争的重点。而职务犯罪是在职务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的作用下实施的特定犯罪行为, 特定的犯罪心理是其导致犯罪行为的心理根据, 并表现于行为人的心理状态之中。对于职务犯罪人心理的探究, 就是从根本上预防与打击职务犯罪的重中之重。

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 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其犯罪心理轨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的社会经历和个性特点所决定。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与普通犯罪心理的形成因素相比有其特殊性。在我们办理过的职务犯罪案件中, 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研究, 可以初步找到职务犯罪人的心理变化规律。

韩某, 1980年出生, 犯罪时28岁, 在担任某事业单位财务科负责人的短短不到两年期间, 使用公款四百余万元用于到境外赌博及个人消费, 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韩某是职务犯罪嫌疑人中比较年轻的, 但是其犯罪数额之多、胆量之大、手段之拙劣也是令人瞠目结舌的。通过调查, 韩某系财务专业人才, 工作非常认真, 为人也非常聪明, 刚参加工作几年就被领导任命为财务科副科长。因为正值财务科长调动工作, 刚满28岁的韩某便成为了笔者所在区某直属事业单位财务科的“一把手”。

正是由于韩某如此年轻便被派以重任, 其在同龄人中的权力及地位陡然被提升, 于是在与同龄人的外出聚会及消费时, 全部都由韩某“买单”。而且, 随着工作应酬的增多, 其接触的比他年龄大的“酒肉朋友”也逐渐多起来, 但是韩某并没有他们社会阅历多, 这些“酒肉朋友”看韩某年纪轻轻便出手阔绰且大方, 便在其身上打了歪主意。

一次在“朋友”家里, 年轻的韩某第一次见识到了网上视频赌博, 韩某没想到简单的敲打几下电脑就能赢钱。于是, 韩某便开始自己网上视频赌博。谁知在几个月后, 韩某把自己的本钱和赢的钱全都输光了, 后来, 韩某的“朋友”又说要带韩某出国旅游。到了缅甸后, “朋友”直接将韩某带到了一个赌场, 韩某发现赌场里面几乎都是中国人, 玩的也比网上视频过瘾, 但是身上却没带太多钱。这时, 韩某想到了他财务科负责人的身份, 于是, 他给单位的出纳打电话, 让出纳往他提供的一个赌场的账户上打了第一笔三十万元钱。

从此以后, 韩某便开始使用公款赌博。韩某每年都要出国去赌场几次, 更是屡屡把罪恶之手伸向国家财产, 少则几万, 多则几十万, 每次都想把本钱赢回来, 结果赌注越下越大, 越赌越输, 公款被越吞越多, 眼看钱还不上了, 便逃到国外的赌场, 直到侦查人员从国外将其带回来时, 韩某已经身无分文, 走投无路。

对于韩某来说, 刚刚工作几年就被授予很重要的权力, 他还不清楚这种掌管国家财产的权力应该怎么行使。和很多人一样, 他认为当官就是特权、钱财的象征, 有很强的职务优越感, 他的职务表明了其所担当工作的重要性。由于职务的关系, 他形成了广泛的人际交往, 具有许多业务的经验和技能。他认为自己就应该在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高人一等, 于是在生活中, 公权私有、公款私用成为理所当然的, 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把权力变成了摇钱树。这种职务上的优越感是促使其走上职务犯罪的重要心理因素。

作为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韩某还有很严重的贪图享乐的虚荣心理。拥有了实权以后, 他更加爱慕虚荣, 一心追求个人享乐, 在金钱、人情和关系的包围下, 他在思想上逐渐放松了警惕, 直到染上赌博的恶习入不敷出后, 便开始利用他的权力, 将单位的公款当作赌博的本钱, 直到窟窿越来越大, 最后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张某, 某村党支部书记, 案发时任区、乡两级人大代表。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 在村里拆迁补偿过程中, 伪造村民的签名及支出单据, 将村集体及村民个人的占地补偿款占为己有, 因涉嫌贪污罪、职务侵占罪被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在张某担任其村党支部书记的十几年期间, 为村里、镇里做了很多好事、实事, 在几年内把一个“落后村”建设成了一个模范村, 因而先后被多次选为乡人大代表, 在案发之前, 更是被选为区级人大代表。

正是因为他杰出的工作, 村里的人都富裕起来了, 而在这个经济至上的社会, 张某还只是拿着自己的“死工资”, 他拥有的只是一些形式上的表彰和夸奖。于是, 像很多功绩卓越的老干部一样, 他产生了按劳取酬的补偿心理。他总觉得自己艰苦奋斗几十年, 付出太多, 而得到的太少, 心理特别不平衡, 现在年纪已经大了, 也干不了几年了, 得为晚年留条“后路”, 也算是对过去的补偿, 便产生了应该趁机捞一把作为补偿的心态, 正逢村里拆迁改造, 便盯上了拆迁占地补偿款。

在村里比较落后的时候, 张某想到的只是怎样把落后的形式转变过来、怎样让村里的人都富裕起来。几年内, 他凭着自己的工作能力把村里建设好了, 也到了该考虑自己的时候了。张某利用他在村里的权力, 让出纳帮助其造假, 私自将属于村集体和村民个人的补偿款占为己有, 却并不担心别人会知道。正是由于这种“绝对”的权力, 使一个党和国家的好干部最终走上了“不归”的道路。

在社会分配拉开差距的情况下, 有些老干部看到别人待遇比自己高, 住房比自己好, 或者原来的下级各方面都超过自己, 或者看到才华、学问比自己差的暴发户发了财, 便产生不平衡的补偿心理。有些老干部认为自己为党工作了几十年, 没功劳也有苦劳, 过去收入少吃了亏, 现临近退休该捞一把, 为晚年留条“后路”, 也算是对过去的补偿。于是, 他们贪婪地攫取财物, 恨不得把几十年的损失全部补回来。从大量的职务犯罪安案例来看, 职务犯罪以身处临近退休的年龄为敏感的易发年龄段, 故有“59岁现象”之称。也就是那些濒临退休年龄阶段的国家工作人员, 害怕在不久的将来失去权力后, 无法再享受权力所能带来的各种利益, 以“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和“不捞白不捞”等错误心态进行自我暗示, 大肆实施职务犯罪的一种社会现象。

还有一些人头脑中存在“我不是为了我自己”, “只要为公, 自然无过”观念。在这种心理支配之下, 他们滥用权力谋取地方利益和单位利益, 置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顾。这种人主观片面地认为, 现在社会上腐败现象普遍存在, 很多领导干部都在利用手中的权力捞取好处, 与他们相比, 自己这点小问题算不了什么。有的领导干部认为, 自己辛辛苦苦干工作, 为单位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占点小便宜, 得点好处无可厚非。在这种心理支配下, 他们的思想防线逐步放松, 贪污数额由小到大, 贪欲也随之膨胀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人情主义、“面子文化”根深蒂固, 而人情化和关系网很容易使人丧失原则, 不少公职人员正是在“人之常情”、“情面难却”等心理驱动下而丧失心理防线的, 这是领导干部从量变到质变, 从而逐渐走向犯罪的必然原因。

张某, 系笔者所在区公安分局某派出所户籍民警,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为谋取个人利益, 非法为十余人办理北京市户口, 并收取好处费, 数额巨大, 被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张某是一名人民警察, 有着一份让很多人羡慕且尊重的工作, 但是他并没有珍惜他拥有的一切, 在利益的驱使下, 身为执法人员却以身试法, 将国家和人民赋予他的使命当成了捞取钱财的工具。

在市场经济社会, 很多人普遍认为一切都是可以用钱交换的, 因而把权钱交易视为理所当然。在他们眼里, 人民赋予的权利不过是一种待价而沽的特殊商品。在这种交易心理驱使下, 他们把职责范围内应该承办的事情与按劳取酬划等号, 最终使自己走向犯罪。

正如大多数职务犯罪人一样, 张某最终被贪婪的心理送上了一条绝路。贪婪, 是一切贪利性犯罪的共有心态, 也是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共同心理, 是走向犯罪道路的主要思想基础。具有贪婪心理的人, 为了钱财, 可以不择手段、铤而走险, 采取各种形式, 甚至冒着生命的代价, 肆意收受贿赂。别人犹豫不决的, 主动出击;别人送得不够或不及时的, 则冷嘲热讽。腐败分子是利用其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一些公职人员认为手中掌握有人、财、物等实权, 就应该高人一等, 思想上逐渐放松了警惕, 从拒绝吃请到逢请必到, 寻欢作乐。

除此之外, 张某同样有着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也有不少公职人员犯罪, 都是侥幸心理占上风时被陷入漩涡的, 他们具有自决心理机制突出的“鸵鸟心态”。一方面, 张某有固定的经济收入, 有着体面的工作, 生活上有一定的保障, 也十分明白他的行为意味着什么, 当然也不愿意因犯罪而丢掉公职, 希望鱼与熊掌兼得;另一方面, 张某是执法人员, 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智商较高, 自认为身份特殊, 且行为隐蔽、方法巧妙、手段高明、办事天衣无缝, 自信能侥幸过关, 这样才走上了犯罪道路, 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市场经济的发展, 拥有实权的某些公职人员爱慕虚荣, 一心追求个人享乐, 被金钱、人情和关系所包围, 成为“糖衣炮弹”袭击的对象。

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外部因素只是这些人犯罪的借口, 他们的内心才是把他们最终送上不归路的主要原因。这些人多有贪婪的欲求和钱权交易的观念、拜金主义的思想, 多数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对与自己职务有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也相当熟悉。但是, 他们的物欲在以权谋私的心理驱动下显得十分强烈, 以至将自尊、名誉、恐惧等心理因素压制下去, 最终走上了腐败的道路。

像他们一样走上职务犯罪道路的国家公职人员有很多, 他们曾经都是社会上很风光的人物, 其中更是不乏诸如陈希同、王宝森等曾经党和国家信任的领导干部。可惜, 风光一时的他们只能在高墙铁窗中回忆曾经的“光辉岁月”。他们已经逐步把权力潜移默化为赚钱的能力, 把党和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转变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 就在一次次“心安理得”地把权力换来的钱放在自己的腰包里的同时, 他们也一步步滑向了罪恶的深渊。

职务犯罪人的心理往往是复杂多变的, 有些甚至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但其心理特征也有规律可循。职务犯罪人多数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专业知识和法律常识, 因而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 对抗性矛盾非常突出,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针对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案情具体分析, 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最终突破他们的心理防线, 洞察职务犯罪人员的心理状态, 迅速地侦破案件。

摘要:古今中外, 只要有权力存在之处, 便可能有职务犯罪滋生的空间。要想从源头彻底根除职务犯罪, 必须分析和研究职务犯罪人的心理变化及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文章主要从几个职务犯罪的案例展开, 对职务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形成及变化过程进行分析。

女性职务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措施 篇5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世界范围内女性犯罪的比率迅速上升,女性犯罪的类型也呈多元化的趋势。而在我国,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亦逐渐扩大,职业女性群体日益庞大,与此同时,女性职务犯罪现象亦呈增长态势。公职人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心理过程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心理特征也有共性可寻,有规律可循。

关键词:女性职务犯罪;心理研究;预防措施

从女性职务犯罪发生数量上看,近几年来,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中,女性职务犯罪人数占立案查处职务犯罪案件总人数的比例偏低。但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职务犯罪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仅2013年前十一个月的职务犯罪人数就比2009年全年上升了33%。女性职务犯罪率的不断上升,为公安侦查、审讯、抓捕各个工作环节以及对女犯的司法改造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对女性职务犯罪心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一、近年来女性职务犯罪案件所呈现的特点

第一、犯罪主体多为财务管理人员。职务犯罪、经济犯罪的行业特点决定了该类犯罪的职业特点为掌管权力,基于女性较之男性特有的认真仔细的性别特征,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的会计、出纳等财务管理岗位多由女性负责,客观上为女性实施职务犯罪提供了平台。第二、女性职务犯罪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主体身份隐蔽体现在女性依附于男性公职人员,犯罪手段隐蔽则表现为女性财务人员的职务犯罪中,往往采取少量多次的手法,表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与耐心,而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大多数女性生活中循规蹈矩,工作中踏实肯干,不会过于关注女性职务犯罪问题,这些观念使得女性职务犯罪隐蔽性较强,不易被发现。第三、财产性犯罪突出、权色交易突出。从女性职务犯罪类型和罪名看,贪污贿赂类案件明显多于渎职侵权类,且罪名较为集中,所涉罪名主要集中在贪污贿赂类犯罪中的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等财产性犯罪,而从查处的案件来看,女性职务犯罪中很多涉及两性问题,即以色谋权,拥权腐败。

二、女性职务犯罪心理及其表现

(一)贪婪心理

女性职务犯罪行为人代表国家行使一定的社会管理职权,接触的是更多的社会财富,其思想往往发生偏移,也就开始不再满足于解决生活困难,而追求更高的生活享受和精神需要,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滋长和膨胀,部分女性国家工作人员贪婪成性,经不住诱惑,不顾政策、法律的约束,公然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直接手段,强化其实现更大经济利益的贪婪心理。

(二)虚荣心理

通常来讲,多数女性注重生活品质和外在形象,对服装、发饰、装饰品较之男性更为偏爱,消费欲望也比较强。对美、对生活品质追求本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不能正确处理物质生活和自身收入水平的关系,偏离了获得物质报酬的正道,就变得危险起来。受腐败观念和拜金思想的影响,一些意志薄弱的女性公职人员经不住高档物质生活的诱惑,为了满足自己虚荣攀比的心理,利用手中职权大搞权钱交易换取生活上的享受,也因此滑向了犯罪的深渊。

(三)兴奋与紧张心理

兴奋与紧张心理并存是公职人员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后的复杂心理体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做出自认为对自身影响重大的决定或者行为后,會产生兴奋或不安情绪,同时会伴随一定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呼吸急促等等。同时,犯罪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后会出现紧张、兴奋与不安情绪体验,出现犯罪的快乐情感体验与惊恐情绪体验并存的现象。实施职务犯罪的女性公职人员也同样有此种心理反应,亦同样符合现代心理学及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三、女性职务犯罪心理预防

(一)积极开展女性职务犯罪心理预测

女性职务犯罪心理预测是指对个性犯罪心理形成发展的可能性所做的预测,包括初犯预测和再犯预测。女性职务犯罪心理预测的内容,也就是一个人犯罪心理形成前后和犯罪前出现的一系列征兆。如人际关系反常,,贪婪的物质欲望,工作假装积极等等。这些犯前征兆,只能因人因事而异,虽有一定的规律,但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只要运用预测方法,注意观察,分析犯前征兆,就能为预防工作打下基础。

(二)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针对女性公职人员存在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可以通过加强有针对性的警示教育活动尽力予以瓦解。精心选取大量真实的不同职业的女性职务犯罪案例对相应职业公职人员进行警示教育,以相同或类似职业(职权)为范围,通过该职业(职权)范围内的职务犯罪案件来对该范围内的其他公职人员进行警示教育。通过对典型职务犯罪案例的详细分析,将其发案经过、犯罪事实、处置结果等向广大公职人员进行通报,其中职务犯罪分子的心理历程应当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细致剖析,并全面批露,以达到最佳预防效果。该对策的作用机制在于,人们总是更容易对与自身相同或类似的人或事产生共鸣,包括对外界人、事的认同和对己的反思,也包括与自身类似或相同的心理活动。因此,以相同职业(职权)范围内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警示教育,能够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

(三)建立并完善预防职务犯罪相关制度

制度制约着人的行为,要切实抓好预防女性职务犯罪工作,就必须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规章制度。纵观各类职务犯罪,之所以屡屡发生,滋长蔓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因此,要着重抓住那些容易滋生不正之风、腐败现象、职务犯罪的领域和环节,建立和完善各种预防女性职务犯罪的规范制度。要建立完善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查处的工作制度,用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和职务犯罪。要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投资体制和干部人事任免制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杨静.女性职务犯罪与预防对策分析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4(2).

[2]庞慧洁.论女性职务犯罪[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6).

[3]黄志杰.张树军.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10).

[4]李晓龙.王增才.职务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以财产类犯罪为例[J]他山之石,2009(8).

作者简介:

职务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篇6

一、中年人职务犯罪的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讲, 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对自己的需求进行判断, 而只有在强烈需求的召唤下意识的主体才会产生行为动机。所以, 当国家工作人员在强烈的需求下, 又有职权可以满足他的需求就会出现犯罪心理, 如个人支付能力远远超过了强烈的物质需求时就会采用不正当手段得到满足, 当体会到需求得到满足后的充实感后会萌发更加强烈的需求, 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中, 这也就意味着职务犯罪意向的萌发与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实施。

人到中年后进入到自主水平阶段, 能够接受和处理社会关系中出现的多数问题, 并且对其具有很强的忍耐性, 并且对自己的欲望和不良方面具有较强的把控能力, 但是在长期的“苦行僧”方式修行下所取得的成就往往会让他们产生未来目标危机感, 而对于那些事业、人生未达到全胜状态的人来说, 中年阶段则让他们在面对家庭、事业、健康等问题时会产生焦虑情绪。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心理失衡状态。

二、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 人格缺陷的激发

人格缺陷是所有犯罪心理生成的基础, 每个人都存在于社会之中, 自身性格和观念也会随之社会化, 而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失误, 因为各种因素, 主体还会形成偏离社会规范的个性。其主要表现为法律意识淡薄、自我控制能力差、意志力弱、消极情绪难以控制、社会道德感和工作责任感缺失等。

(二) 需要的推动

人的需求并不会产生危害, 但是满足需求的途径和手段若不正确就会产生危害效应。人在中年, 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和职务时间的缩短会产生“再不捞就没有时间”的念头, 而多数中年人的子女也到谈婚论嫁和就业的年龄, 面对子女和家庭以及经济来源等问题, 有很多清廉了一辈子的国家工作人员, 快到退休的时候反而沾染污点, 出现职务犯罪行为。

(三) 过于自信的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

部分人员在事实犯罪行为发生前就已经知道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但是却认为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危害是微小的, 同时还存在侥幸心理, 认为自己可以避免危害结果。其次是低估了促使危害发生的因素, 认为这些因素与他所预见的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另一方面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觉得通过个人行为可以把控违规所引发的危害。

三、中年人职务犯罪心理干预方法

(一) 改善心理认知结构

尽管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在此影响中, 主体选择了消极信息和不良因素, 但是人的认知才是导致职务犯罪心理形成的根本原因, 只有理性的认识自己的行为才能避免职务犯罪心理的生成。因此要提高其政治素质, 强化法制观念, 提升社会公德心和职业道德。从道德和思想上建立防线, 避免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实施。

(二) 发展经济, 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 发展经济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因此提高物质基础和薪资待遇可以为其提供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活条件, 其可以在享受物质基础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责任心, 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同时还可以克服贫困所带来的不平衡心理, 弱化物质需求, 减少和避免职务犯罪。

(三) 严惩职务犯罪

及时和必然性的惩罚措施会抑制犯罪心理, 若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清楚认识到, 只要犯罪就会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就不会贸然、轻易的去擅用职权, 铤而走险了。例如, 当案件发生时就要及时查处, 这样就会起到威慑作用, 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认识到自己微小的违规和违法行为都会受到严惩, 从而避免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结语

人生最好的年华, 都在中年。所以如何立身、立心, 如何调节好心理, 平衡身心状态, 是中年人士获得人生成功、安稳步入晚年的关键。给予这些人合适的心理干预, 使其能够摆正自我的价值观, 才能躲过中年危机的陷阱, 立定人生。

参考文献

[1]吴新化.浅谈心理干预对预防中年职务犯罪的作用[J].甘肃科技, 2014, 30 (17) :102-104.

[2]贺劲松.职务犯罪的心理预防[D].吉林大学, 2007, 4:30-40.

职务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篇7

一、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一)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特点的内涵

1.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定义略有不同。美国的联邦立法和各州立法中, 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大都指向年龄未满18岁的自然人。 (1) 所有未成年人必须在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人 (父母或监护人) 的监护下生活。 (2) 中国人大常委会于1991年9月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3) 在英美国家, 推出一个新的词汇, 引入“少年罪错” (4) 这一概念, 把一些专门由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定义为犯罪。所谓的少年罪错不仅仅由联邦法院制订实施, 由各州所界定的犯罪行为也属于少年罪错的范畴。而在美国, 少年罪错 (5) 这一术语既包括少年的犯罪行为和违法行为, 同时一些未成年人的危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行为。

2.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是指支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背后的心理学的原因。未成年人模仿以及从众心理十分强烈, 青春期的反叛心理, 盲目从众的心理, 强烈的猎奇心理是很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未成年人喜欢以成年人自居, 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并且没有独立的生活来源, 这是未成年人事实与财产有关的相关犯罪的主要的驱动心理之一。

3.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的特点

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波动起伏并且情绪十分不稳定。生理上形成自我, 但是对身体上的自我存在极端的不满以及心智不成熟。未成年人的情绪特点具体表现为: (1) 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幅度较大, 极容易因为琐事极度欢快或者极度悲伤; (2) 闭锁性与开放性:对同伴开放, 难以向能够信任的大人袒露心事; (3) 反叛性:反叛传统, 不喜欢遵循常规。

(二) 研究未成年人心理活动的重要性

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自我意识不强, 处于人生的转型期, 易于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容易在好奇观念的驱使下做出不理智的犯罪行为。因此, 从源头上分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就变得尤为重要。研究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可以从众多的案例中抽象出普遍存在的教训和错误, 在避免悲剧再次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主要特点

1. 未成年人常见的犯罪行为

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龄段甚至不同性格的未成年人呈现出来的犯罪是不同的, 例如在经济比较贫困的偏远地区, 财产性的犯罪是主流。暴躁易怒无法有效能告知自己情绪的未成年人,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主流。

2.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特征

从犯罪年龄上看, 呈现出小龄化得趋势。从犯罪动机来看, 与财产有关的违法行为数量激增。从犯罪动机来看, 犯罪动机趋于多样化从而导致犯罪类型趋于多样化。从犯罪性质来看, 相比于财产性犯罪的发生频率, 暴力性质犯罪日趋增多。而从犯罪的形式的方面来看, 其行为的残忍性, 犯罪心理的变态性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我们对于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的想象。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动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有关犯罪心理学的第一部著作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埃宾所著, 他也是犯罪心理学的始祖。他认为导致犯罪不仅有个人原因, 外界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内因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心理隐私, 而外因则是来自于外界的影响。 (6)

(一) 行为者内因与犯罪心理形成的关系

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转型期, 他们普遍存在着许多形成犯罪前奏的危险心理, 例如青春期的反叛心理, 盲目从众的心理, 强烈的猎奇心理, 过度模仿成人心理。导致其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

1. 文化水平低, 法制意识薄弱甚至没有基本的道德观念

在未成年人时期, 未成年人应该被引导建立一个正确而切合实际的思想, 然而现实中很多未成年的青少年一味强调独立, 很容易走入死角, 更有甚者还会挑战法律的权威, 最终自食苦果。

2. 交友不慎导致在一些损友的错误引导下走上歧途

当下社会, 媒体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再加上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信息的交流变得更为方便简洁, 网络交友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标志。虚拟的网络世界优劣相关, 网络交友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很多青少年容易结交一些不良青年。

3. 自我意识强烈

现代未成年人普遍早熟, 但是其内心并不成熟, 心理活动强烈时难以自我控制。在心理成长过程中, 未成年人拥有极强的模仿能力, 在一些外界环境刺激下, 有时还会萌生出自己尝试一下的冲动。

(二) 论外界条件的影响之外因与犯罪心理的关系

1. 家庭所起到的法制教育作用

社会是有无数的家庭作为基本单位而构成的。家庭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也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然而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对于未成年人也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具体体现在:

(1) 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单亲家庭组成结构单一, 家庭生活压力通常只有一个人来承担, 亲子关系不健康。父母任何一方的缺失, 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都有着不可弥补的损失。一个紧张而不健全的家庭结构给子女带来的往往是极强的逆反心理和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错误的家庭管教方式。骄纵溺爱带来的后果是未成年人性格的扭曲, 个别父母忙于工作挣钱, 只关注于孩子的物质生活, 疏于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管理和教育。作为家长应给孩子起到一个模范作用, 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

2. 学校至关重要的法制教育功能

个别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一意孤行, 仍旧坚持落后的填鸭式教育, 这样的教育模式带给孩子的只有应付考试的能力, 个人品德和素质教育并没有得到同样的提升。

3. 社会潜移默化的法制宣传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最直观的反映就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发展并没有与之并驾齐驱。一些腐朽思想对于青少年来说仍然难以分辨和抗拒的诱惑, 对他们的三观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三、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动因与防护措施

(一) 针对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采取的措施

有意识的主动使自己多读书, 读好书, 听名人讲座、看励志电影, 时刻告诉自己要保持纯洁、健康的心理状态。除了树立正确的三观, 未成年人应有正确的生活的态度, 脚踏实地, 正确对待自身人生目标的实现和人际关系的稳定平衡。

(二) 针对外因所采取的措施

1. 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

良好而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够避免争吵和矛盾, 因此家长应与孩子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 孩子可以与父母做朋友。学校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父母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2. 正确的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学校教育仍然要以正面教育为中心, 给孩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在课堂上加大法制精神的宣传力度, 以一个可以迎合孩子喜好的方式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3. 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首先, 要加强文化市场以及娱乐场所管理, 严格审查各种文化和娱乐书籍、电影和电视作品, 严格控制娱乐场所对未成年的进入, 政府和社会可加大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立, 为未成年人提供课余时间的可去之处。

(三) 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相关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之中的特别程序一章中单独规定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程序, (7) 彰显出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保护。例如对于未成年人案件的诉讼程序。不公开审理原则更是彰显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 尽可能的减少刑事案件给其未来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在附加条件之内的犯罪行为, 尽可能避免当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改过自新之后受到当时自己年少轻狂或者一时冲动犯下的错误的影响。

四、结语

本篇文章旨在针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犯罪团体近几年来出现的日益尖锐的犯罪问题以及通过分析其普遍存在的犯罪行为以及支配犯罪行为的犯罪心理来总结出其一般的规律, 通过一般的规律来分析特殊的个体不同的犯罪行为, 旨在最大程度的减少甚至避免犯罪, 维护社会和谐。

摘要:文章以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特点与犯罪行为特征分析为题目, 从心理学的角度以作者的观点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首先明确概念, 介绍了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和体系。接着明确了写此篇论文的目的, 也就是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目的和意义。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不同特征展现出引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根据内因与外因提出针对不同原因的不同防护措施。然后分析我国刑法中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相关程序, 分析其立法精神, 突出我国重视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再教育和保护。

关键词:犯罪心理,犯罪行为,内因与外因,未成年人犯罪

参考文献

[1]美国<少年法庭法>.

[2]美国<联邦青年矫正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王勇.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成因[J].教育前沿之理论版, 2010 (4) .

[6]张为先.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1 (6) .

[7]王林.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罪与罚[J].法制与社会, 2010 (22) .

[8]徐春华.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J].法制博览 (中旬刊) , 2012 (10) .

[9]王文浩.缺失家庭与未成年人犯罪》《中国犯罪学会论文集 (2010年度) 》, 2010年

[10]林淼.未成年人犯罪分析及预防[J].法制与社会, 2010 (18) .

上一篇:护理管理信息系统下一篇:城市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