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多样化就业(共9篇)
农村多样化就业 篇1
中新社长沙4月7日电 (记者 唐小晴)距离2016届大学生毕业不足三个月,即将走出“象牙塔”的中国高校毕业生正在各大招聘会穿梭。中新社记者6日走访多场高校专场招聘会发现,如今的大学生择业并未盲目追逐互联网、金融等热门行业,择业呈现多样化,心态亦渐趋务实、理性。
梳着马尾辫的湖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赵晶凭借高颜值吸引了不少招聘者主动上前询问求职意向。与一家仅开出月薪2000元人民币招聘行政岗位的企业交流后,赵晶仍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简历。“公司规模大小无所谓,钱少点没关系,也不一定专业对口,只要能积累经验。”
湖南大学舞蹈专业的周婷也不在乎初次就业的职位和薪水,看好的是未来的成长空间。只要看到有关销售的岗位,她就“广撒网”投简历。
赵晶说,舍友还专门对照自身优势、缺点和兴趣针对性求职,不再好高骛远,“从底层做起大家都能接受”。
记者在招聘会了解到,前来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热衷管理、主持、销售、文案、设计等岗位,择业条件也从过去优先考虑薪资待遇、工作环境,转变成看重晋升空间、培训机会和稳定性。
中国大学生择业渐趋务实、理性这一现象并非是湖南的个案。一项《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问卷》抽样调查显示,持“先就业,再择业”心态的大学生占比63.1%,愿赴城区及农村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占27%和13.2%。
今年3月,在清华大学的就业洽谈会上,“国家级贫困县”河南兰考县急需人才岗位招聘会就挤满了前来投简历、咨询相关政策的大学生。据媒体报道,在江苏、云南等省份,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也降低了就业期望值,计划先通过工作积累经验,再寻求上升空间或其他求职机会。
大学生转变就业心态的同时,招聘企业的揽人“门槛”也在降低,逐步改变强调学历、年龄、户籍等“中国式”就业歧视。“情商高,情绪稳定,足够努力,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湖南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江鸿发出“招人令”。
在湖南某新型互联网企业任企管中心总监的徐玉香更看重求职者人品。她收到的简历大部分是求职文案、活动策划和设计,月薪高一些的网络营销专员却无人问津。“‘90后’年轻人还是不愿意接受一些热门行业,反而特别注重用兴趣来择业,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点。”
据官方数据,201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65万,较去年增长16万。徐玉香认为,大学生就业日趋理性、科学与多元化的现象,或因逐年持续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倒逼其日益重视发展空间。
徐玉香建议,高校教师可与人才市场、企业加强对接,让大学生参与项目实践,使这一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实现高质量就业。(完)
★ 大学生就业-多样化的选择
★ 考研人数创新高 六成多为应届本科毕业生
★ 高考人数速降已成定局 生源危机凸显
★ 毕业生就业 自我鉴定
★ 毕业生就业情况总结
★ 考生注意:考研笔试降权重
★ 考研人数增加拉长备考战线
★ 历年考研人数与录取统计
★ 考研政治:大学生就业
★ 今年考研火爆 报考人数或创新高
农村多样化就业 篇2
一、自我概念内涵的理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早在1890年就提出了系统的自我概念理论。他认为, 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存在及其状态、特点等的观察和认识, 是一种意识和心理过程。自此之后, 在众说纷纭中自我概念逐渐吸引了心理学界的研究者们, 而真正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的是随着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自我概念理论。他的观点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审视自身的方式, 是对自己一般特点的知觉和对自己的了解和看法, 对于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罗杰斯将其理论广泛运用于心理咨询和教育研究领域, 更为宝贵的是在他的教育研究中提出,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变化和使学生学会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其能够适应变化和明确如何学习, 并逐渐形成独特人格特征而又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他强调理想的教育就是要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氛围, 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论调, 在一种和谐、信任、互助的氛围下, 激发学生养成积极自我概念的主动性。罗杰斯的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 并为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广泛传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通览众学者对自我概念的研究, 具体说自我概念就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关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观念性认识, 是关于自我信念的组织;是对“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在群体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等问题的解答, 包括个体的态度、意识、知觉、价值等成分, 属于自我意识的范畴。
二、自我概念结构的研究
在自我概念的结构、发展阶段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自从詹姆斯 (1890) 对自我概念提出他的见解后, 经Rogers、Shavelson、Hattie等人的发展, 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1. 自我概念的单维理论结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 (1890) 最早把自我笼统的分为客体我和主体我两个部分。在具体构成方面, 他认为客体我由身体自我、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四个层次构成。而罗杰斯则认为自我概念是由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社会自我构成的, 这就构成了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这就是对自我概念单维模式的研究, 但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2. 自我概念的的多维理论结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Harter (1986) 认为, 对于自我概念的研究要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 要高度重视对具体自我概念的测量, 从本质把涉及具体领域的能力自我概念和普遍的自我价值信念区别开;第二, 把评价儿童的自我概念水平的依据定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因为儿童自我概念的成分要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应该随着增长。基于此, 他通过自编的多种测量问卷, 大量研究了儿童的自我概念, 创建了一个自我概念多维度结构模型的新的基本理论框架。美国田纳西州心理卫生部的心理治疗医生Williams.H.Fitts, 创建的理论模型即从总体上进行了描述又兼顾了各个具体维度, 即在充分肯定个体的自我总分和自我批评的总体状况的基础上, 来考虑和评价个体自我概念, 进而将其分为高、一般、低三种水平, 同时也考虑自我概念的生理自我、道德自我、自我行为、自我认同、家庭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和自我满意等多维状况。他的多维理论模型对自我概念结构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根据这一理论模型Fitts (1965) 编制了“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TSCS) 。基于此, 他的自我概念多维度层次理论模型于1976年正式面世。在模型中, 他认为一般自我概念是由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组成的, 并位于最顶层。并且这些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层次模型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后来Song和Hattie (1984) 发展性的研究了自我概念的等级模型, 又从能力、成就和班级三个方面划分了学业自我概念, 而把非学业自我概念分为社会自我概念和自我表现自我概念。并根据自己的理论模型编制的自我概念量表, 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之后,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 研究者们在解构主义影响下, 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动态的与发展的自我概念模型。
3. 有关国内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的研究
通览大多数国内学者对于自我概念结构的研究及应用可以看出, 他们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且不尽相同。概括起来, 基本上有两种研究方向, 一种是直接采用西方的结构理论来解构、建构自我概念;另一种是博采诸结构理论之所长, 创建具有个体特色的结构模型。随着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研究的逐步深入, 郑涌、黄希庭 (1998) 针对大学生的成长阶段、文化特征、时代特征, 提出了新的大学生自我概念模型。这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结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纵观所述, 虽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各异, 但总体上观点和理论之间有共性并能相互借鉴, 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把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规律和特点作为了重点研究对象, 并逐渐将其结论运用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和学生管理中。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对自我概念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是英国心理学家伯恩斯提出自我概念具有三种功能。其一是, 自我引导作用。他认为对个体自己的理解不应脱离社会之外, 重要的是要保持自我的内在一致性, 即自我概念实际上发挥着引导作用, 通过引导个体行为使个体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因此, 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极自我概念的引导和养成, 使其“学会做人”;其二是, 自我解释作用。他认为个体自我概念有决定其自身经验的重要作用, 对这种经验的解释却可能是高度不同的;其三是, 自我期望作用。个体的自我期望总是建立在能够与之相互协调的自我概念基础之上的, 人们在各种情境中对于期待发生的事情、对他人行为的解释以及自己的行为, 都是由个体的自我概念决定的。因此, 有的研究者认为, 自我概念中包含自我期望, 因而能够预言自我实现的水平。
四、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规律及特点的研究
随着心理学有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我国学者对国内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研究基本上是在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测量工具的基础上进行的。
国内学者黄希庭等 (1987) 等专门对本科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了研究, 通过广泛的调查, 他发现, 大学三年级可能是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性的“转折期”, 这表现为, 随着心理成熟程度的不同, 大学生在一、二、四三个年级的自我概念基本上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发展的, 而大三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较低, 没有呈现随年级升高而发展的态势, 其原因, 可能是该年级学生容易反思过去、展望未来, 内心冲突较为激烈而影响的。谢敏等 (1997) 从分时期的角度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 她发现, 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学生把关注点更多的放到了自身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上;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学生则把自身的关注点更多的集中到了职场适应以及提升职场竞争力方面上了。
在不同的研究领域, 各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对于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研究, 但很少把研究的视角放在自我概念与生涯发展之间关系上, 对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概念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 作为高等教育者要了解自我概念是如何影响大学生生涯发展的, 进而从培养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途径和方法入手,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 引导大学生顺利实现人生幸福。
参考文献
[1]汪大正.第六届科博会首届中国教育峰会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Z], 北京, 2003.
[2]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4-16.
[3]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1) :30.
[4]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7) :207-334.
农村学校德育活动多样化探究 篇3
【关键词】德育教育 实践活动 多样化 探究
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整个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本文试图通过对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研究,反思与重构学校德育活动,力求解决好学校德育活动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和实效性不高等问题。关注学生在校的现实存在,提高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让学校教育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回到人的感性的、具体的、现实的、流动的生活中来,使教育教学真正地成为人的精神变革、意义把握。如何实现农村中学德育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更新观念,变“封闭式”为“开放式”
当前的社会正处在改革的时代,发展的时代,竞争的时代。学校德育工作如果还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教师还局限在校内、教室内讲道理、开班队会,特别是面对多层次、信息化的新形势,如果还是沿袭传统思维方式,不敢跳出“框框”,呼吸新鲜空气,对形形色色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视而不见或一味采取拒之门外的做法是不明智的。那么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得不到创新。因此,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放眼社会,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除学校常规活动和传统项目活动之外,还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等渠道,让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变“封闭式”的“圈圈德育”为“开放的”的“社会联姻。”
二、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德育实践教育活动是德育的核心。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學、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要在实践中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当然,道德评价的获得并非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所需要的是让道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性。因而,实践锻炼还必须经反复进行予以强化,才能取得实效。
三、突出主体,变“被动式”为“主动式”
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一切由教师作主、由教师包办,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这是传统教育的弊端。德育工作内容由教师主观臆定,过程由教师一人主宰,活动由教师全面指挥,也是历史因袭的固定模式。这实际上违背了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要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但要使学生置身于德育的特定环境,使之接触客观德育因素,而且要调动其主体精神,能动地参与德育实践。作为教师要提高能动意识和超前意识,着眼过去,立足现实,预测未来,变“被动”为“主动”,变“消防”为“预防”。
四、重视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1.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开学初利用两周时间开展“一语(即讲普通话)二化(即美化和净化)三文明(即文明用语、文明待人、文明仪表)”常规训练活动,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实现“三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花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积极开展道德模范正面教育。通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英雄事迹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学校可经常利用时间向学生宣扬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另外还可以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的思想行为。
3.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和兴趣活动。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五、整合渗透,变“分块式”为“融合式”
德育与智育、体育不同,它将有渗透源的作用,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蕴含在一切活动之中,可以说它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传统的德育工作,往往超脱教育教学之外形成了教育工作与传统的教学工作的分块结构。其中主要原因是学校管理系统的分化,学校管理的格局是:抓教学校长——抓教务主任——各科教研组——各科任教师;抓德育校长——抓政教主任——抓德育三支队伍(即团队干部、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这种格局分工明确,各守一摊,形成学校德育与教学的“两张皮”现象。现代学校的德育模式,应力克这一弊端,校长要通过有效的协调,使多种途径(各科教学、各项工作、各种活动、各种规章制度、各类人员的言传身教等)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整体效应。使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共同参与、融合渗透。
沿海农村妇女就业研究 篇4
骆鹏
【摘要】在当前农民外出务工受阻的情况下,促进沿海农村妇女本地就业,对于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妇女的就业具有与农村男劳力显著不同的特点,表现在就业灵活,就业成本低,工资报酬要求低,就业技术含量低等;但在就业中存在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工作环境差、就业性别歧视、就业渠道狭窄等问题。为了促进农村妇女就业,进一步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建议:政府督促相关企业实行男女同工同酬,落实农村妇女就业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改善农村妇女就业的社会环境,以不断拓宽农村妇女的就业渠道。
【关键词】农村;妇女;就业;对策
随着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导致我国部分企业生产尤其是民营外贸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农民工的非农就业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据“三农”问题专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估计[1],我国1.3亿外出农民工中,大约有0.2亿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近年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约占农户家庭纯收入的40%,农民工就业数量的减少,势必直接带来农民收入的减少,客观上增加了我国经济走出低迷的难度。所以,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户家庭的收入水平,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2009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把促进农民增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在大量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返乡的同时,农村妇女却有着农村男性劳动力所没有的就业优势,其工资性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中也占据重要地位。但农村妇女同时也存在一些就业上的体制和政策性障碍[2]。为此,笔者结合2008年10月对沿海某村妇女的就业情况调查,探讨了影响农村妇女就业的因素,为相关部门落实农村妇女就业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改善农村妇女就业的社会环境,拓宽农村妇女就业渠道提供参考。浙江某村概况
某村是浙江中西部的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中型村,工业主要是承接清洁用品有限公司的委托加工装配。该村2007年人均收入7134元,户均收入为27109元,其中,妇女就业收入7000元左右,约占户均收入的25%左右。全村有村民2367人,其中,妇女人数1135人,30~50岁妇女约400人中,有一半左右在该村的清洁用品加工点从事加工装配。据笔者等观察,加工点工作的大多为女性,而在其中的1个清洁用品加工点,所有的操作人员全是女性(除了门卫)。妇女的就业特点
2.1 就业灵活
该村男性劳动力一般去外地打工,至少也是在当地城市找工作。而妇女出于家庭需要,大多在当地就业,一般有活来时就干,没有活就回家;家里空闲就到加工点干,家里有活就在家里干;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到加工点干活。除了个别时间要求很急的订单,一般是随时来随时干,按照计件付工资,无点到制度,不必为迟到早退或中途退出而担心被扣工资。这种灵活的“弹性工作制”让该村妇女能够做到家庭赚钱两不误。
2.2 就业成本低
该村女性在当地的加工点工作或接一些加工活在家做,从而减少了很多就业成本,如交通费、租房费,还有一些在其他城市生活的额外开支等。就业风险成本也更低,比如在外地工作,工资发不到手是常有的事,而在本村就业,老板一般是本村或附近村的人,大家都知根知底,干了活得不到工资的事就不可能发生,即使发生了也比较容易追讨。
2.3 就业工资偏低
经对妇女随机调查发现,妇女计件报酬相当低,以装配清洁球为例,1名妇女装配10个清洁球的工资为1角8分,最多能装配清洁球2000个/d,最高工资为36元/d。当问及为什么这么低的报酬也干时,她们的说法也基本相同:“闲着也是闲着,到这里做点活,多少也能赚点”。说明,能够赚点钱养家,又不希望受太多的约束是她们愿意接受低工资的主要原因。
2.4 就业的技术含量较低
虽然农村妇女就业的技术含量较低,但对工作的耐心和细致要求较高。由于加工装配的低技术含量,农村妇女既可以干这种产品的装配,也可以干那种产品的装配,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仔细。如装配国际象棋,不能把棋子装错了。这既适应了订单灵活性的要求,也与农村妇女的干活特点相吻合。在当地的加工点中,最高的技术活也不过是缝纫,大多数妇女的工作就是手工装配,这是一些农村男性劳力所不愿意干的活。还有一些企业如承接了简单装配性质的业务,也乐于把这些业务放到农村加工点中,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订单需要随时调整人力,同时还能够为农户来一些收入,赢得一些不错的口碑。3 农村妇女就业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妇女就业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从长远来看会制约农村妇女就业的稳定和增长,也不利于农村妇女个人和家庭的发展,值得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3.1 无任何相关的社会保障
企业主一般不会给女工缴纳任何保险金,也没有劳保措施,完全是一种临时雇用的做法,更谈不上有用工计划。如果妇女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害事故或生病,则与企业主无任何关系,有的企业主可能会支付一点医药费,但不承担任何契约责任。这对企业当然是一种最优的选择,但对农村就业妇女来说是不公平的,也和目前的劳动就业保护法规是不相符的,长此以往,必然打击农村妇女就业的积极
性。
3.2 报酬水平低
工资水平低既是妇女就业的一个特点和优势,也是妇女就业的一大问题,体现了对妇女就业的歧视。在访谈中了解到,加工点工作的妇女中,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一半以上,即使一个月每天都上班的妇女也不过拿到1000余元,这与男劳动力相比有较大差距。据村干部介绍,一般这个村的男劳力去城里做点体力活,至少可以拿到1500元以上。农村妇女这样低的报酬与其付出的劳动相比是不相称的。
3.3 工作环境差
加工点工作环境比较差。不仅工作场所非常拥挤,材料、机器、产品混在一起,塞满了车间,妇女们的工作空间非常狭窄,通风也很差,空气污染严重,存在火灾隐患。不良工作环境对妇女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
3.4 就业行业和渠道单一,工作单调枯燥
大多数农村妇女就业集中在加工装配业务上,很少从事其他形式的就业。如果这个行业经营不景气,则会面临无工可做的局面。另外,在加工站干活完全是一种机械的重复劳动,几天甚至几个月就是装配同一种产品,工作纯粹是为了赚点钱补贴家用,没有任何乐趣可言。因此,加工点中很少看到年轻的姑娘,大多数是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而且受教育水平多为初中及以下。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忍受不住这种单调枯燥,并且也看不到发展前景的工作。促进农村妇女就业的政策建议
由于我国规模化高效农业尚未建立,一家一户的耕作模式决定了从事农业只能是保本经营。靠农业不可能使农民收入有大的提高。所以,家庭务农之外的就业收入就成了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而沿海地区农村妇女非农就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稳定农村妇女就业,不断提高她们的收入水平是
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一环。同时,农村妇女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就业群体,需要得到政府的关注与政策的支持。为此提出如下促进农村妇女就业的建议。
4.1 制定合理的报酬标准
政府有关部门要督促落实男女同工同酬,制止对农村妇女就业歧视。由于企业的强势地位,农村妇女没有能力与企业谈判工资发放水平。因此,建议政府劳动部门按照有关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劳动法的规定,指导有关企业建立与农村妇女就业特点相适应的工资制度。如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和一般的劳动强度来确定计件工资,防止随意压低报酬的现象发生。
4.2 建立各项与农村妇女劳动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措施
建立各项与农村妇女劳动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措施,尽可能改善农村妇女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切实防止工伤劳动事故的发生,保护她们的身心健康。要按照农村妇女的就业特点,积极推动农村就业妇女的社会保险工作,可以按照企业发给的报酬按比例提取各项基本的保险金,提高农村妇女的劳动保障程度[4]。以农村妇女就业保障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逐步满足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需求。特别是通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广覆盖,使农村妇女逐步做到老有所养。
4.3 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牵线搭桥和扶持工作
利用信息优势,把相关企业的需求和农村妇女的就业结合起来。政府和金融机构要运用扶贫资金、小额信贷和实施项目等形式[6],为农村妇女的规模就业创造条件。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发展吸纳农村妇女就业的特色产业和项目,大力开拓农村妇女就业渠道和发展新兴行业。如扶持旅游观光农业、农庄经济,开展家政服务[5]等,使农村妇女就业更能发挥自己个性特点,改变目前农村妇女就业渠道单一的局面。如在城市越来越喧哗,空气污染越来越来严重的今天,与农民工不断涌入城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城市居民在休息日来农村放松心情,呼吸新鲜空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正好发
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旅游观光农业、农庄经济等,让城里人来到农村体验农家生活。农村妇女可以作为向导,为到来的城里人作介绍服务、示范各种农活等,这样可以带动农村的餐饮、住宿、商场、交通运输、农产品销售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使农村妇女的非农就业有更广阔的选择余地。
4.4 把妇女从繁重的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
加快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能力,努力消除制约农村妇女就业的各类环境因素。如推动寄宿制办学,办托儿所、养老院、农村社区医院等,使农村妇女能够从繁重的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增加其就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锡文.2008年约两千万农民工因金融危机失去工作返乡[EB/OL].http://news.qq.com/a/20090202/000592.htm.[2] 顾栋.统筹城乡妇女就业问题研究[J].攀登,2005(2):25-28工.[3] 李旻,谭洪波.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妇女就业模式
[J].农业经济,2006(4):49-50.[4] 侯俊香,牛习昌.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与出路[J].经济论
农村劳动就业工作总结 篇5
回顾2012年我村的工作,我村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级的中心工作,与时具进,不断创新,本着团结、高效、务实、奋进的工作状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劳动保障利益问题为重点,突出抓好就业再就业和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性,认真做好养老保险和居民医保、未成年医保等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一、养老保险方面:我村响应上级的号召,全体村干本着为村民谋福祉的精神,使他们“老有所养”的态度,一起大力度宣传养老保险的优越性。同时加大村民的参保信心。因此,参保率相继也比去年有所提高。我村应参保人数940人,已参保836人,参保率86.9%,完成上级下达的119%。
二、城乡医保方面:为了响应十七**于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使全体群众“病有所医”的基本要求,从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报销到门诊统筹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障”,进一步深化“人人享有”的内涵,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待遇和群众健康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为在更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更为良好的医疗环境。因此,我村全体工作人员万众一心,力争城乡医疗和未成年医保推上新的台阶。2009年城乡居民医保除了3户9人未参外,其余基本上已经参保,参保率达99%。未成年人医保比去年也有所提高由原来83%提高到96%。
三、农村剩余劳动和就业方面:在2009年期间大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再就业的宣传,村两委领导亲自抓,与劳动协管员通力合作,建立家庭信息卡,摸清底数,与劳动事务所联系,有劳动招聘信息发下村民。使有就业愿望较强的村民及时得到就业信息,确保就业的成功率。除此以外还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大型招聘会;与本村的几间企业取得联系,达成有就业意向。使我村就业转移和零就业人数达72人,其中今年安排进厂有40多人,超额完成就业任务25人。同时市、区、镇培训班一共有12人,为我村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到目为止我村的就业率为96﹪。虽然2009年完成上级的各项任务,但还有不足之处:
1、农保还有个别队的参保率比较低。
国内农村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6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国内农村大学生就业论文,请参考!
国内农村大学生就业论文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样引起了政府、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作为高职院校的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更是面临特殊的困境和挑战。本文拟在把握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特殊性基础上,结合目前重庆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总结出其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对加强和完善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为城市建设和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其中高素质的适龄劳动力即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所谓“农村籍大学生”,与城市籍大学生相区别,是指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人群中,其户口在迁入大学之前的原户籍是农村户口的这一类大学生。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在家庭背景、劳动力转移、户籍制度和学历层次上有其特殊性。课题组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农村籍大学生的特殊性,选取重庆某高职院校届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研究。
一、重庆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课题组
针对重庆某高职院校2016届农村籍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就业现状和他们对就业的不同认识以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围绕农村籍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起薪工资水平、职业目标、就业意向、就业渠道、就业选择单位等展开调查。就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来看:
第一,从就业观念上看,部分学生眼高手低,他们往往期待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轻松、待遇高的单位。而事实上,现在很多重本、二本院校的学生刚参加工作的工资都未能达到心理预期。
第二,从就业意愿上看,少部分学生对起薪要求和转正工资的期望值都比较高,并且不太愿意回农村去,他们希望出人头地,回报父母的心理非常迫切。第三,从就业心理上看,极少数学生有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没有“关系”“背景”找不到工作,自暴自弃。第四,从就业能力上看,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高,不能完全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和要求,比如缺乏上进心、表达能力欠佳、责任感不强等,这些让他们在就业中处于相对的劣势,而这些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影响的。从调查的情况分析,重庆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一些就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经济环境差,社会资源匮乏
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们面临求职所产生的大量费用,无疑给他们增加了心理负担,增加了就业难度。同时,相对城市籍大学生,农村籍大学生的社会资源比较匮乏。首先从求职渠道来看,农村籍学生获取就业途径主要是“参加大学组织的招聘会、求职网站”,而很少是“通过亲友得到的招聘信息”或者“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其次,在某种程度上社会关系甚至超越个人能力本身,成为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而农村籍学生缺乏家庭经济和社会资源两个方面的支撑,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阻碍了就业。
2.综合能力较低,就业竞争力不强
农村籍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和平时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在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就业能力方面比较欠缺,而这些能力又是用人单位青睐的.。因此,农村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明显不如城市籍学生。另外,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农村籍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但多数以发传单、产品促销、餐厅服务员等形式为主,与即将从事的岗位和社会实际差别较大。
3.初次就业率较高,就业质量偏低
农村籍学生毕业后,迫切希望有份工作能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对职业和薪酬水平不会过多挑剔,只要能获得与工作性质相适应的薪酬待遇的工作就基本满足。所以,农村籍学生的初次就业率较高而薪酬水平偏低,就业质量低。
二、重庆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因素
在越来越庞大的高校就业群体中,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农村籍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挖掘高职院校农村籍学生的就业影响因素,是解决其就业困境的重要前提。
1.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
(1)就业观念落后
农村籍学生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其就业选择的性质和方向。一方面,受社会负面环境的影响,农村籍学生择业时更加务实,更注重个人价值,功利性较强,宁愿在外面漂也不愿意回农村就业;另一方面,农村籍学生很期待找份好工作来改变命运,若没能如愿以偿,就会心灰意冷,增加心理负担,影响再次择业。
(2)就业心理困惑
农村籍学生在比较沉重的经济压力下求学,一心希望把就业当作是跳出“农门”的最好机会,但并不理想的现实总会让他们患得患失,心理脆弱。有的学生自尊心强。毕业后宁愿留在大城市漂泊也不愿意回农村驰骋,害怕辜负家人、朋友殷切的希望,精神负担很重。但大城市的生活又让他们感觉很艰难,压力很大,一不小心就容易产生不理智的行为,比如卷入传销、抢劫等犯罪活动。有的学生很自卑,首先高考失利没考上理想的大学,对大学校园里的一切都很敏感,感觉自己被边缘化了,尤其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听到“某某有关系,不担心找工作”、“某某有熟人,会安排工作”等论调,或者听说某某公司已经“内定”,暂且不说这样的传言是否真实可靠,但这样已经潜在地影响了农村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他们就会丧失信心,不再参与就业竞争。
(3)社会化能力弱
农村籍学生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人际资源,一方面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尤其是在留守家庭长大的学生,交往面窄,跟他人交往不深,影响了他们的交往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获取的就业信息少、就业渠道窄;另一方面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农村籍学生从狭小的生活空间到大学这个“小社会”,从熟悉的故土到陌生的大城市,这骤然的变化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震荡。而农村籍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指导自己的行为,自我角色混乱,不能顺利适应当前的学习和生活,显得无所适从。他们需要锻炼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
2.客观因素
(1)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当前,我国正大力为平衡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做很多努力,但是失衡现象仍然存在。在某些区县,优越的教育资源包括教育设备、教学理念、师资力量等仍然会集中在城市、重点学校,农村籍学生一开始在起点的小学教育上就落后于城市籍学生。
(2)高职院校发展的地位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院校转社而来,发展时间短,在社会知名度、社会影响力方面都不及本科院校,尤其在教育部要将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的改革思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陷入更加尴尬的困境,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势”。
(3)用人单位就业环境不理想
一方面,由于经济形势的影响,人才供过于求,用人单位的自主权被过度强化,就业歧视不可忽视。某些用人单位对农村籍学生存在偏见,从福利的角度考虑,担心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愿接纳他们,使得他们在同等条件下丧失机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不尽合理。由于用人单位的自主权扩大,单纯追求员工的高学历,能用研究生的绝不用本科生,能用本科生的一定不用高职生,这对农村籍学生就业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同时,用人单位存在人才消费的短视行为,用法律法规来减少他们承担的社会责任,比如不与大学生签订就业合同或者合同条款不合理等,损害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4)社会现实困难
高职院校的农村籍大学生占学校生源多数,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求职的支出。承载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农村籍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更大,求职失败也许对家庭也是不小的打击,也会使“读书无用论”成气候,也会使农民对大学教育产生高投入、低回报的质疑。
三、重庆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充分就业的解决策略
对于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要树立系统的观念,从全局、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从就业的关键和实质来把握,也需要各部门、各环节的努力和相互配合。
1.政府方面
其一,发挥协调作用,拓宽就业渠道。比如政府可以给企业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释放巨大的就业需求,为农村籍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利条件;可以创办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企业,为农村籍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也可从中挑选优秀的学生就业。其二,教育公平机制全覆盖,均衡教育资源。救济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需要均衡教育资源,提高区县部分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其师资力量、教育环境、教育水平,继续推进“支教”工作和“特岗教师”计划,继续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其三,引导农村籍学生回农村基层就业。政府要发挥主导鼓励作用,通过政策倾斜、制度保障,引导农村籍学生回到农村实现人生价值。比如降低到农村就业的门槛,在就业难的大趋势面前,政府可以放宽要求、降低学历层次,只要思想端正、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吃苦耐劳都可以报名,再通过考核择优录取;在财力上大力支持农村基层单位,让农村籍学生不仅“回得去”还能“留得住”,设立专项资金,保障学生的工资福利,同时调整国家的激励政策,取消或减少基层大学生在报考公务员或研究生方面的加分政策,而向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方面倾斜,目的是希望让他们扎根农村,而不是过渡行为。其四,倡导公益创业理念,完善灵活就业制度。政府努力营造公益创业的氛围,成立大学生公益创业基金,鼓励农村籍学生实现兼顾社会效益和个人价值的新型创业模式,完善探索灵活就业制度。
2.学校方面
其一,提高办学知名度,发展特色专业。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品牌效应”是客观存在的,故需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借助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积极宣传学校,提升社会影响力,同时将人才培养重点放在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上,同时还可根据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优化专业设置,进行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主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其二,研究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开展就业指导。高职院校应设立专门指导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方案措施,引导其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尽早制定好就业目标和职业规划;同时不能忽视农村籍学生的社会化能力,充分考虑他们的社会心理特征,分别教育,及时给予更多关怀,建立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普查、反馈、评估制度。
3.用人单位方面
其一,用科学人才观指导毕业生招聘工作。用人单位要立足于现实、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抓住有利时机吸纳大学毕业生。尤其要给农村籍学生一个锻炼学习的平台,用一视同仁的眼光看待他们,满足他们的职业愿望也会自己企业增殖。其二,构建合理的用人机制。用人单位要发布透明、准确的就业信息,降低尤其是农村籍大学生的不合理门槛,建立与学生和谐的劳资关系;同时与高职院校保持密切合作交流,坚持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4.大学生自身层面
其一,注重自身素质培养,主动提升就业能力。农村籍大学生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劣势,加强学习,注重全面发展,主动提升就业能力,争取赢得用人单位的肯定;同时还要摆在心态,既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要自信自己的努力,才能争取到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其二,更新就业观念,主动走农村基层就业之路。农村籍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定位,将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己的前途结合起来,主动从事农村基层工作;要看到自己独特的优势,回到农村,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农村生活,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家乡,比在大城市“漂着”“窝着”更幸福,更有价值。
总之,在庞大的就业群体中,我们期待更多人关注农村籍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解决重庆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不是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任何一方就能够扭转全局的问题,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政府发挥协调作用,用人单位伸出援助之手,学校拿出鞭策之道,大学生自己自我完善。只有四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解决重庆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困惑,并收到标本兼治、良性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崔翠利.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08
农村多样化就业 篇7
一、注重德育教育,提高思想素质
中学英语老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挖掘课文潜在的因素。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培养他们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他们学会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尊敬师长。例如:在学习“问”职业时,老师可设计下列对话:
T:What do you do? (你是做什么的?)
S:I’m a student.(我是学生。)
T:What do you do at school every day? (你每天在学校做什么?)
S:I study.(学习。)
T:Do you like studying? (你喜欢学习吗?)
S:Yes.(喜欢。)
T:Very good,you’re a student.So you must listen to the teacher,you must work hard.(很好,你是一位学生,所以你必须认真听课,努力学习。)
从而,教育学生认清自己的身份,明白学生在校该努力学习。再如:在学习“jump the queue” (插队)时,要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要尊敬老人,向雷锋同志学习。“Don’t jump the queue,if you do that,others will be angry.” (不要插队,如果你插队,其他的人会生气)。在教“Thomas Edison”(爱迪生)时,要教育学生像爱迪生那样勤奋好学,热爱科学。就这样,不时地结合教材,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培养。
二、注重语言交际,实施英语素质教育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进行交际,语言的交际是英语素质教育的核心。英语素质实际上就是指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放在突出地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用语言做事情的能力的培养,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现在的初中生比较会学习,虽然语法不太好,但至少能在口头上进行交际,这也是英语教学的一大进步。但为了使更多的学生进行更大胆、更为流畅的英语交际,老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坚持作值日报告。每堂课前5分钟,让学生值日报告。这既锻炼了值日生,又训练了其他学生的听、说能力。值日的学生报告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表演对话、介绍、故事、小品、游戏、猜谜等。师生在听完值日生报告之后,还可就值日报告内容提问,培养其他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样就可避免其他学生只看热闹、不认真听的现象。持久地坚持下去,每个人都有锻炼开口说的机会,既练了听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们的信心,使英语课更加生动、有趣。
2.坚持情景教学。在教育中坚持情景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趣味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利用教室内外情景教学应注意灵活性,要随机应变,例如:学习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时,可以用三位同学起来进行tall/short,fat/thin这四个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的学习,还可利用实物,如:尺子、钢笔、铅笔、文具盒、书包、书等进行long/short,big/small,heavy/light等形容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的学习。在设置情景教学时,形式也要尽可能多种多样,有时可以是实物,有时可以是简笔画,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使学生不断得到锻练和实践,使他们的英语达到交际化的目的。同时,学习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中进行,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3.坚持开展结对活动和小组活动。
(1)结对活动对每个学生都有帮助,让学生彼此交谈,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来使用新语言,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练习。有的学生还会运用重点语法和词汇创造新的对话,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学英语的兴趣。
如:A:Where are you going for vacation? (你假期准备到哪儿去?)
B:I’m going to Beihai for vacation.(我准备去北海度假。)
A:When are you going? (你什么时候去?)
B:I’m going in October.(我十月份去。)
A:How long are you staying? (你准备在那儿呆多久?)
B:I’m staying for five days.(我将在那儿呆五天。)
(2)小组活动能让学生更加自由地交谈,还能在课堂中培养合作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运用所学语言和班上其他同学进行交谈,并参与到更加开放的交流中。学生不仅要理解目标语言,还要学会使用目标,这一点很重要。学生所获得的语言知识以及他们所达到准确程度只有运用到口语和写作活动中才是有价值的。
如谈话内容:未来家园,我们的世界充满阳光、鲜花和绿草,我们的世界充满幸福和快乐。
10年后或100年后,我们的世界会怎样?两人或四人一组编对话,内容为关于环境的预测。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和预测,互相评价,达成共识: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A:I think there will be more pollution.(我认为将会有更多污染。)
B:Well,I don’t agree.But I think there will be fewertrees.(这个,我不同意。但我认为树会更少。)
C:I agree.I think there will be more tall buildings.(我同意。我认为将有更多的高楼。)
D:I agree.And there will be fewer cars and more buses.(我同意。而且小轿车会更少,公交车会更多。)
学生通过对未来的预测,让他们充满新奇和兴趣。不仅使他们受到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更能受到爱祖国和关爱地球母亲的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 加强阅读。阅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必需而又必要的。通过阅读,可以扩大知识范围,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词汇量,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就某一篇文章的阅读来说,也培养了学生们一定的语言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快速阅读能力。为今后更高级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设备。多运用录音机,或多媒体,经常播放一些适合学生的英文歌和影视,丰富学生的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拓展他们的知识,一举多得。
浅谈农村口语交际教学的多样化 篇8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民主化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学生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农村的小学生受语言环境的影响,从小接触的都是方言,用普通话交流时有害羞,甚至畏惧的心理。
当学生在表达上有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鼓励、帮助,而不是责备、挖苦、嘲笑。教师应时刻给学生以爱的的滋润,帮助学生跨越障碍,让他们感受到平等、民主。民主化是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关键,所以教师和学生要成为好朋友,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范围和认知水平,以便拟定出有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口语交际话题,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会说。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生活化
从生活出发,走近生活,走进生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入生活实际,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善听、善思、想说、乐说。
1.选择生活化的交际话题。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话题要来源于生活,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感兴趣的、熟识的或亲身经历的。如笔者在低年级实施口语教学时选择了以下话题作为训练内容:《我和妈妈回外婆家》《我到同学家玩》《我和ⅹⅹⅹ同学玩“过家家”》等。在完成中、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时选择了符合当场农村生活实际的交际话题:《说壮话好还是说普通话好·》《我和伙伴去捉鱼》《我帮妈妈去卖蚕茧》等。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上,因为是交际话题是出自学生的再熟悉不过的生活素材,所以他们毫无顾虑,畅所欲言,表达自如,交际氛围浓厚,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材中提供的口语训练交际话题,不一定都符合农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时要大胆取舍,找出适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部分作为口语交际话题。
2.创设生活化的交际课堂。教师不仅要与学生商量拟定合适的交际话题,还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生活化的交际课堂,以排除农村小学生的心理障碍,充分挖掘学生的口语交际潜能。
三、口语交际教学的社会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社会交往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交流沟通方式,它与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密切相关。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因此,笔者认为社会是实施口语训练的无边课堂、活教材,为学生提供新的知识增长点。
教师要潜心挖掘和提炼社会生活中有价值、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交际话题来创设交际情景。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联想等手段再现社会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为了增强口语交际情境的真实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要模拟社会交际情境,精心设计充满社会化的交际课堂。如《老师来家访》这一内容的口语交际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逼真的交际情境,可以准备茶几、茶几上摆着新鲜水果和暖水瓶、茶杯等物品。
把口语交际教学有意识地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实施。如笔者在班级选拔班干部时实行竞聘上岗式。班干部竞聘时,通过演讲—答辩—自由阐述三个环节,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感受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培养班级记者团,让学生采访校内的学生代表、教师及学校领导,还要到校外去去采访其他多种角色人物,从中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走向生活的胆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深层地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四、口语交际教学的综合化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利用每科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口语交际训练不是单一的,而是要综合化。系统教育教学告诉我们:各科知识及内部是相互联系的。语文、数学、自然、思想品德、美术、劳动等学科内容鲜活,各具特色。
教学中,我们从整体教育出发,将口语交际训练渗透到各学科当中,使学生口语训练的空间更宽、更富有弹性。仅靠课堂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不足的。现在农村学生表达能力之所以差,主要原因是阅读量太少。然而,课外是增加学生知识储量、积累语言材料的主要途径。因此,要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实施“读后复述”“读后交流感受”“读后练说”等方式进行口語表达训练,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 篇9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
通过课题组到农村实地察看、村干部调查访谈、与农民走家交谈得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农民越来越感到靠一亩多地难以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在家种地,有饭吃,有衣穿,但钱不够花,就是省吃俭用有点积蓄,但一遇到一些如婚、丧、嫁、娶、孩子上大学、家人得大病等一些大事,往往又会回到困难家庭的行列。因此,现在农民凡是能走出去的,都外出打工了,就是实在出不去的,如:有的要赡养老人、伺侯病人、照顾年幼的孩子等等,但只要是身体条件允许,也在近地找点零活干干,现在农村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也有一些留守妇女,但近几年留守妇女也在逐渐减少,留守男人反而有所增多。农闲季节,农村实际留守人口已经不到总人口的60%,也就是总人口的一半多一点,就是部分靠蔬菜、瓜果或其它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村劳动力,近几年由于价格变化太大,感到适应不了市场,赚不了几个钱,很多人也就不干了,现在只有一些大户或有经济头脑比较灵活的人才坚持了下来。部分在农村搞养殖的,也由于市场变化快,小打小闹难成气候,规模养殖又没有资金和技术,近几年放弃的也很多,只有规模化的养殖能坚持下来。这种情况使得好多农民就只有充当打工者的角色,替别人干活,自己当不了老板,有收入,没有风险,但挣钱相对较少,一有机会,还是到大中城市去打工。一是大中城市就业机会多,挣钱的门路也多;二是工资待遇也相对较高,农民大部分认为在城市打工挣钱回农村老家花钱比较划算。现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说主要是农民出外打工如何找到满意的工作问题,农村现在人多地少,然而城市化进程却越来越快,为了实现所谓的城镇人口的比例,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力度,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里工作,也就是打工了,其实这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所需经历的,世界超级大国美国的发展就曾经历过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近几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一些深层次因素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并不象有些媒体报道的那样乐观,就业状况也不象某些媒体报道的那样好。主要表现在:
1.近几年农村劳动力隐性剩余有所上升。
由于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但由于就业观念、劳动技能等因素的影响未能实现再就业,致使隐性失业迅速显性化。再者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农村土地不断被征用,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对很多农民而言,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就业岗位。在好多地方的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并没有实现及时的就业转移,国家虽然对被征用的土地给予了适当补偿,但不可能给予农民终身生活保障,好多地方的失地农民长期失业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已经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成了一大社会问题。
2.农村劳动力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低,缺乏在非农产业就业的技能和经验,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出现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不同村镇由于区位优势的不同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部分农村劳动力存在局部性和阶段性失业情况。再者,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多于女性,在农村劳动力中男性约占53.3%,女性约占46.7%,男女性别比约为114.3:100。
3.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正在弱化。
长期以来,乡镇企业一直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但由于企业改制、集约化生产等,特别是近两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多数地方乡镇企业不景气,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乏力,导致农村非农行业就业岗位减少,非农就业能力相对下降,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县内非农产业的数量有所萎缩。
4.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式大多还是以兼业型为主。
目前,绝大部分转入农村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他们或者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此处,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属于季节性就业。
二、当前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
1.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仍然偏低。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村中,还有近5亿劳动力。据专家推算,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村只需要1.5亿劳动力。也就是说,在近5亿的农村劳动力中,还有近3.5亿属于富余劳动力。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思想素质较低。我国农村由于长期受自然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小富即安,缺乏较强的成就动机,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自私自利思想严重,缺乏投资经营理念,缺乏整体大局观念。
②文化素质较低。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还几乎占10%,小学文化程度的占近20%,初中程度的占40%多,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只占30%。虽然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农村人口文化素质 很大提高,但还远远达不到当今社会对农村劳动力力就业素质的要求。
③科技素质较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0%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农村生产中,农民们还主要是靠长辈的言传身教来获得技术,大部分农民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5%。
④经营管理素质较低。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尽管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的农民,但大部分都是凭直觉经验经营。
⑤身体素质较低。农村医疗条件较差,再加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人口生育质量低下。据统计农村残疾人口占总人口的6%,另外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有心理疾病等患者。
⑥工作纪律较差。据我县部分企业管理者反映,农民工素质较低,还表现在工作纪律方面,有时想走走,想来来,招呼都不打,农忙季节就不来上班了。要求松点不起作用,要求严点走人,有些工作培养熟练工人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换人较快直接影响工作。
2.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心理成本非常高。
由于农民在家收入比较低,边际效率几乎为零,所以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较低。因为我国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工的转移并非彻底的转移,属“侯鸟”型迁移,心理成本特高,多数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并且孩子得不到及时教育,老人不能及时赡养,农村隔代教育的家庭很多。调查发现,有60%多的农民工子女在家乡接受教育,近几年不断出现的留守女童性侵犯案,更是伤了很多外出农民工的心。
3.农村劳动力大部分还缺乏专业技术。
据专业人士介绍,外出务工大军中,文化素质偏低的体力型劳动力太多,根本无法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造成目前“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结构性失业现状。据课题组调查,进入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民工中,6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培训。作者在招工市场看到,手持职业资格证书的民工很是抢手。河南省省长郭庚茂2011年年初曾写下一道公式“劳动技能提升=民生幸福”。郭省长还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本。一个没有技能的农民,打工一天也能挣三五十元,掌握了技能,他能挣将近一百元”(《大河报》2011年5月14日)。很多用人单位反映,今年招不到好的技术工人,有一技之长的富有工作经验的农民工变得很抢手。在招工市场,“民工荒”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观念同时并存。从近两年出现的所谓“民工荒”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制度不尽合理,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不协调。现阶段,我国更多地需要实用型人才,特别是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民工荒”的本来含义,是农民已经充分的就业,整个社会即使给予农民工的待遇相当的有尊严,也找不到足够的农民工来上班,就业岗位严重供过于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工荒”。中国目前的现实,显然不是这种情况,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民工找不到心仪的工作,有很多的农民无法充分就业。另外,于民工处境相类似的还有,待遇已经民工化的大学生也难以充分的就业。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虽然培养了一大批大学生,但大多数是理论型人才,书本知识比较多,实用人才比较少。其结果是一方面存在实用人才相对短缺,另一方面也存在理论人才绝对过剩的情况。所以“民工荒”的背后,其中原因就有就业人员缺乏市场需要的专业技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仍然是当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培训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不能及时按照市场用工需求、特色农业发展趋势、农民个人兴趣、特长等进行分类培训,导致劳动力培训效果差,提升慢。
二是培训师资难落实。就一般农业生产而言,农民现有的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但对于一些新兴特色农业、现代高效农业、市场急需的特色工种等,本县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落实师资力量以及培训必需的场地、设施等硬件条件需要大量资金保障,在短时间内难以全面落实到位,技能培训的技能不够,只能停留在一般性技能技术的培训上。
三是农民思想认识还有局限性。对于年轻劳动力和新增劳力,由于其接受新知识新生事物较快,进行二次培训也相对容易。但是,现在未输出劳动力多为老人、妇女,这部分人已经从事了多年的农业生产,加之自身文化素质有限,对发展设施农业、养殖业以及市场需求较大的技能有一定认识,但热情不高,参加培训多为被动应付,没有把心思和精力真正投入到产业发展和学习技术上来,劳动力培训难度较大。
四是有些农村家长和孩子不愿参加培训学习就想直接就业,亲带亲,邻帮邻,认为省时、省钱、省力,急功近利,仅仅看到眼前利益,没有看到长远。
五是现阶段的好多职业技术培训的内容缺乏应对市场发展变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和不培训的就业待遇差不多,培训内容和企业技术脱钩,专业技术不合理,学的技术不能马上用上。
六是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存在重复培训和资源浪费现象。人力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教育部门的职业教育、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扶贫部门的雨露计划、民政部门的退役士兵技能培训、残联的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以及工会部门的培训等各个方面的培训没有很好地统筹起来,培训缺乏协调,不能取长补短,发挥不了最大效益。
4、农村劳动力出外打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近几年,虽然农村劳动力出外打工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现已占全国产业工人总数的一半以上,但是农民工的参保率却是非常低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组织的中国农民工生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率都不超过50%,且这些数据大多还是由企业提供的,农民工参保率低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方面的原因。迄今为止,在全国层面上还缺乏统一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规定,缺乏整体的制度设计。并且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制度排斥外来农民工。如出于地方财政的考虑基本上不会给外来农民工提供低保补助。因为为农民工提供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意味着地方政府将会增加自己的财政负担,不利于自己的经济发展,而这还会影响现在的政绩考核。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地区的用人单位为部分农民工办理了养老、失业、医疗保险手续,缴纳保险费,而大多数地方的农民工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也没有最低工资制度和社会救助。
二是企业方面的原因。社会保障费用的缴纳与企业追求利润从现实来看是相矛盾的,在正规就业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费用是由企业和农民工自己各承担一定的比例。企业为农民工个人所缴纳的这一部分费用本来是农民工劳动的另一种收入形式,但是许多企业把它看成是企业的负担,而我国现在也确实存在企业缴纳费用过高的情况,足额为农民工缴纳保险费势必减少企业的利润,所以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地逃避缴纳,少缴或者不缴。
三是农民工自己方面的原因。农民工自身的社会保障意识就缺乏。另外,农民工属于低收入群体,他们进城是为了增加收入以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或投资子女教育,低收入决定了其可支付能力有限,有些农民工自己的参保积极性就不高。
5、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实际上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这种职业的依据,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失去土地不仅意味着农民失去生活来源,而且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其收入主要来源的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催生出一个急剧膨胀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由于我国的征地制度不完善,补偿标准又早已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标准,加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致使农民在失去土地后不得不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失地农民绝大部分迫切希望能够及时就业。“民以食为本,以业为基”,因此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最佳途径。
影响失地农民及时就业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征用过程过快过急,农民没有思想准备一时适应不了;二是现行征地安置方式单一,法定安置途径存有缺陷;三是失地农民择业观念落后,就业技能缺乏,就业培训跟不上,就业竞争力弱;四是城镇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没有跟上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6、农村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大学学费的上涨和人才供求矛盾的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农村大学生就业更难。以前农民心目中是“升学跳龙门”、“升学找出路”,而现在大学生在农民心目中逐步退去了光环,取而代之的是“读书无用论”开始在农村蔓延。而那些不能及时就业的农村大学生,有些长期处于打零工的状态,有些加入了考研、考公务员大军,也有的打上了大学生村官,还有一些长期待业在家,个别的农村大学毕业生甚至加入了农民工队伍干简单繁重的体力活,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处于闲置甚至荒废状态,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知识和人才的极大浪费。
农村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就业观念落后,都希望找一份稳定且令人羡慕的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上,拼命相当公务员;二是对自身认识不到位,对当前的形势认识不清,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弄不清当前普遍要求“一门精、其它通”的不说全才也要多才的就业形式,不能把兴趣爱好与自己的所学专业很好地结合起来,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期望值太高;三是自身就业竞争力不强,缺乏“一技之长”,有的大学毕业又去上职业技术学校,实在是对现在大学教育的极大讽刺;四是骄傲和自卑的矛盾并存,导致在求职中缺乏自信,造成求职失败,由此怨天尤人、特别埋怨自己的农村家庭没有特殊的社会关系等。
7、返乡农民工创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计的我国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基于“穷者思变”的变革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背井离乡,别亲离子,从农村来到城市,从内陆来到沿海,或务工或经商,或就业或创业,为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也正是这种单向型的“外向型”流动,使得我国区域、城乡之间的差距日以扩大,同时也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三农”问题和农村“留守儿童”等社会新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地引导和鼓励那些已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资金,掌握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和一定市场信息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协调区域、城乡经济发展,解决“三农”、“留守儿童”等社会经济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很多地方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现在已经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由于农民工积累的资金、掌握的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经验等因素非常有限,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现实问题。现在,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要紧紧抓住这几年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的发展机遇,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再者,从大的国家层面来讲,我国也已经到了应该解决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时候,沿海发达地区也要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陆贫困落后地区发展,全面实施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科学合理引导和鼓励当地农民工返乡创业。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要制定前瞻性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充分利用财政、税收、土地资源和信贷等工具的调节和导向作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一定时期的税费减免,在用地、用水、用电和信贷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提供免费的实用性强的业主和民工培训等,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因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同样是市场经济主体,其本身追求的仍是自身综合利益最大化。农民工千辛万苦外出打工多年,积累资本返乡创业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赚钱,他们是否返乡创业,完全取决于返乡创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只有当返乡创业在税费、融资、用地、厂房租金或建厂、劳动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交易周期、社会治安以及其他辅助成本等方面综合起来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时,才有可能把农民工吸引回乡创业。所以中西部地区要根据农民工返乡创业所处不同时期与所进入不同门槛的行业所面临的不同困难,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有效地利用当地有限的财力物力来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8、“农二代”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国中西部地区好多县市(特别是农业县市)都是“打工经济”,农民出外打工,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近几年,由于最早出去打工的那一代农民由于年龄、身体、家庭等原因,出去打工的人数已越来越少,但据统计出外打工的总数并没有多大变化,这就是又有一股新生力量逐渐加入了出外打工的浪潮。而这批新生力量的人数现已达到1亿之多,他们就是广受社会关注的“农二代”,也就是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新生代农民工”。所谓新生代农民工,就是指父母在城市打工,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二代”,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增长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
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农二代”们的学历较高,很多都是高中毕业,没有吃过苦,也不能吃苦,物质要求较高,生活标准向城市居民看齐;能挣钱,也能花钱;注重自我,讲究个性张扬;会炒股,爱上网;他们平等意识较强,要求平等就业,平等待遇,平等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前没干过农活,他们大多由父母供养,而且由于小时候大多和父母(老一代农民工)分离,感情脆弱,心理脆弱,遇到挫折极易想不开,最关键的是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但事实上,虽然他们也生活在城市,却难以获得作为一个市民的权利,这就使得他们簇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作为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现在正需要“农二代”这样一群有活力、有热情的年轻人来为祖国的建设作出努力,“工业化绑架了这一代的中国工人,使得他们没有灵魂没有思想,只是随着机器运行的节奏而走”。于是,“农二代”就有了“白天机器人,晚上木头人”的说法。据专家称,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新一代农民工面临着比他们的前辈更大的生存压力。富士康频发的悲剧并不是偶然,而是社会经济转型之际“农二代”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
中华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于2010年6月21日发布了《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目前主要面临六大问题,其中第五个问题就是:对精神、情感的强烈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是困扰他们的首要心理问题。“农二代”是一代心理脆弱但又极其要强的一代,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缺失了父辈们的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力量,闲置、压制他们只会使他们堕落、压抑,滋生不良心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但若能解决好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他们一定的发言权和能够实现梦想的途径,他们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9、农民工的劳动强度问题
我国的劳动强度分为4级,其中3级为餐饮业,4级为建筑业,几乎所有的农民工的劳动强度都在3级或者4级。农民工的工作大多是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如装卸、搬运、土建等,这些工种的工资待遇都比较低,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调查显示,农民工每天工作在8小时以内的只占2%,相当多的农民工工作在12小时以上。尽管农民工为了挣钱愿意加班加点,但能得到加班工资的并不多,而且不少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保护措施。有的用人单位让农民工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工作,采取轮换的办法使他们在尚未发病时被打发走,以逃避责任。有的单位伙食极差,一天三顿只能吃馒头夹咸菜。在高风险的建筑行业,只有三分之一的农民工有齐全的安全保护措施。并且大部分私营企业主都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以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纠纷调查取证比较困难。
有专家认为,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就在于农民工的劳动条件恶劣,工资水平过低,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他们无法忍受,纷纷离去。这是长期漠视农民工利益的代价,是农民工对不公平的待遇说“不”的结果。今年农民工回家过年,我们课题组曾问很多农民工过年后还准备返回原企业吗?有相当多的农民工说不愿意再回去,原因大概有1/3的农民工反映工作待遇不理想,还有1/3的农民工反应劳动强度大。在2010年3月份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举行主题为“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集体采访中,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张世平曾表示:民工荒的出现,跟企业的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高有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