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人才选拔(精选3篇)
多样化人才选拔 篇1
自主选拔录取制度 (以下简称“自主招生”) 自2003年经教育部授权试点至今, 有三个年度最为关键。一是2003年, 自主招生从无到有, 一种新的游离于高考之外的人才选拔方式诞生。二是2006年,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自主招生改革, 触动了传统高考的根本, 使中国自主招生改革开始了从“统招前提下的自主招生”向“半自主招生”过渡[1] , 但跟进者寥寥, 该种改革最终停留在上海地区。三是2011年, 自主招生联盟成为主流, 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约”联盟, 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华约”联盟, 西北工业大学等组成的“卓越”联盟, 北京科技大学等组成的“京派”联盟, 使自主招生进入结盟时代。
自主招生正作为一项新兴的人才选拔方式从边缘游向中心。而如何实现自主招生政策从不稳定向稳定, 从不科学到科学, 从不公平到公平, 从自主招生政策本身的改革到自主招生与传统高考有机统一, 即从“前自主招生时代”向“后自主招生时代”平稳过渡, 如何用好自主招生政策, 进行多样化的人才选拔与培养, 还有诸多问题亟待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做出回答。
一、自主招生的定义与定性
自主招生试点至今, 从未有过官方的定义和解释, 因此也无法进行该项政策内涵外延的框定, 并有效开展政策评价。国内部分学者曾试图对自主招生概念进行界定, 但往往因视角不同难以达成共识[2] 。本文认为, 既然从“自主招生是什么”这一思考路径难以达成共识, 可尝试从“自主招生不是什么”进行逆向推导。
首先, 自主招生不是中国独有。美、英等发达国家大多没有与我国“自主招生”或“自主选拔录取”相对应的词汇, 不是因为未开展自主招生, 反而是因为自主招生在这些国家已施行多年, 在制度层面已非常完善, 民众普遍认同。他们普遍认为:招生本来就是大学的事, 没必要单独提出“自主招生”这一概念。
其次, 自主招生不是中国当前所特有。早在上世纪上半叶, 自主招生就是我国高校核心的人才选拔方式, 钱钟书、吴晗以及钱学森等一大批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都得益于当时施行的自主招生选拔制度。今时今日, 人们在思考钱学森之问时, 犹常感叹民国时期高校对于优秀人才的敏锐甄别和对特殊人才的包容胸襟。
第三, 自主招生不是小众的、补充性的招生方式。尽管当前自主招生高校数、学生数、社会影响等与高考不可同日而语, 但一是虽然规模较小, 却覆盖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和最优质的生源, 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依然存留的精英选拔方式;二是自主招生施行8年, 规模在不断攀升, 绝对规模已超过存在多年的保送生、小语种、艺术特长生等传统的非高考选拔方式;三是世界范围内, 基于标准化考核、个性化录取的自主招生制度是主流。
最后, 自主招生更不是单纯的高考加分;不是个别地区、个别阶层、个别中学、个别人高等教育入学的捷径;不是以中学教学大纲为主线的、以推动中学既有知识教学的又一高考指挥棒。
按照这一思路, 自主招生基本具有如下特征:鼓励人的全面发展或个性张扬, 反对应试教育, 关注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维护, 在大众化阶段承担精英化人才、个性化人才甚至特殊人才的选拔使命, 以培养具有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性人才为己任, 不同于传统高考, 由真正解放思想、愿意参与到高考改革和院校竞争的大学所承担的招生方式。
沿着这一定义, 也可基本确定自主招生的性质。第一, 自主招生应该是大学自己的事, 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无直接关联, 与中学也无直接关联。大学真正拥有自主权, 而不是“被自主”, 大学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应不唯上、不唯商、不唯利。第二, 自主招生坚持的唯一标准应是“人”的标准。大学选拔的应是具有扎实基础、可塑前景、发展潜力、品格正直的人, 而不是考试机器。大学也应以人格健全、知识过硬、品格端庄、符合大学文化内核的合格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
二、公平与效率
自主招生政策面临公平与效率之争。如果以选拔特殊人才甚至精英人才为己任, 自主招生应该更多偏重效率目标, 而不去关注选拔者来自哪里、家庭贫富、所处社会阶层、社会资本拥有情况等;而如果把自主招生看做是关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社会问题, 则自主招生又必然要做好面对和回应公平质疑的准备。因为在中国, 事关高校招生的问题不仅是学生能不能入学的问题, 而且是学生能否顺利就业, 是学生所在家庭是否幸福和满意的问题, 是社会问题。
自主招生试点之初, 对公平的讨论和关注较少。但随着自主招生高校数、学生数增多, 社会关注度增大, 政策公平性正面临指责。
一是城乡、地域和阶层公平问题。第一, 农村生源因可通过传统高考实现社会流动, 高考被称为社会公平的最后底线, 但自主招生中城市生源瓜分自主招生资格, 农村生源日益边缘化的状况已成为共识。第二, 自主招生生源表现出极强的属地特性, 拥有“好大学”、“好大学”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省份, 往往获得大量自主招生名额, 而偏远省份、省内无“好大学”地区, 则显然处于劣势。第三, 学生所在家庭, 因经济能力、社会资源、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拥有的不同, 很大程度上影响自主招生资格获取, 也引起公平指责, 其中教师阶层子女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招生指标, 也隐隐体现出行业特权带来的不公。上述三类公平质疑是普通意义上从学生及家庭分类对自主招生公平问题的关注, 也是普通民众对于自主招生公平问题的最大质疑。
二是形式公平与内容公平问题。自主招生高校乃至中学在形式公平上已做出足够的努力, 如资格公示、命题保密性、阅卷等流程几无漏洞, 少数高校更是以现场直播面试等方式体现了其在保障形式公平方面的不遗余力。但对自主招生的内容公平则指责很多, 其中最受指责的是选拔方式和内容的城市话语:以琴棋书画为代表的艺术特长的选拔, 以口试为代表的演说能力考查, 以实验为代表的动手能力考查等, 而从未有机会接触昂贵乐器、现代化设备和见过“大世面”的农村学生在自主招生中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对于农村学生身上所具有的如坚忍不拔、勤劳朴素、基础知识扎实等优点因难以测量或不愿测量而忽略, 造成人才选拔方式的显失公平。
三是公平监督、保障和惩戒不力。首先, 《考试法》迟迟不出台, 对于自主招生活动中申报材料弄虚作假、考核过程作弊、考生违约毁约、权力寻租等的惩戒, 都未有清晰的法律条款或司法解释, 导致相关问题出现后无法可依。其次, 高校、中学的自主招生行为, 目前基本以自我监督和举报监督为主, 不利于公平监督。自我监督大多停留在文件和规范层面, 如公示制度、监考制度、成立监督委员会等。举报监督则基本遵循谁举报、谁举证的原则, 由举报者提供信息、证据, 再由高校或中学查证。问题在于:第一, 公示等制度流于空泛, 如仅仅在网站上公布入围学生名单, 而不公布其成绩、特长、家庭背景、地域等等, 单纯从姓名老百姓如何进行监督, 且公示大多以网络为主, 将不会上网、没时间上网的人群排除在外, 监督效果差;第二, 过程“暗盒”仍未打开。监督还停留在入口和出口, 即入门考核、结果公布两个环节, 部分学校连自主招生考核成绩及排名、特长加分、面试分数等一概隐瞒, 甚至销毁考卷, 这样的自主招生基本处于公平监控真空。
后自主招生时代, 尤其是进入“两个20%”时代之后 (招生人数超过高校招生总人数20%, 招生高校数超过同类高校数的20%) , 公平已不仅仅是针对自主招生本身而言, 而是已经成为重大的教育问题, 敏感的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这一时期应将自主招生政策目标从“选好生”向“促公平”方向转移。如进行制度的规范和建构, 进行动态和常态的自主招生公平监督, 探索第三方自主招生公平测评, 运行自主招生公平补偿机制 (对弱势群体参与自主招生进行补偿) 等, 都应成为后自主招生时代政策制定考虑的核心内容。
三、名额分配机制
高考中实际存在的名额配给制度长期为人诟病, 但自主招生仍沿用了高考中省域名额分配的惯性, 甚至还引入了“血统论”、“分数论”两大新的名额分配机制。“血统论”观念下, 各高校以生源校历史录取情况, 确定在各中学的推荐资格数量, 过分强调所谓的“生源基地”, 过分倚重省级示范高中等重点中学称号甚至中学排名。某中学的历史表现和成就, 大多依靠应试教育的成就获得, 从这种意义上说, 自主招生名额分配中的“血统论”不仅不合理, 甚至对应试教育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一种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的是在各中学自主招生名额分配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分数论”。在很多中学, 为保证自主招生资格分配的“公正性”, 往往采取多次联考分数加权平均的方式进行排序和名额分配。以分数论英雄, 使自主招生资格成为中学优等生的又一特权, 成为少数人的加分工具, 削弱了自主招生作为素质教育旗手的作用。
之所以仍然出现自主招生名额分配制度, 可以追溯到2003年。当时国内最知名的两所高校, 收到来自学生的自主招生申请超过5000份, 这让习惯于按照高考分数录取学生的招办人员力不能及, 无法细致、全面地审核申请材料, 第二年不得不将名额进一步分配到中学, 由中学完成初选, 以降低高校的工作量。可以看出, 传统高考录取对大学招生机构的要求是较低的, 国家权力的介入和整个社会对高考的严密监视, 使大学基本无自主权, 招办的职责就是按分划段, 从高到低录取。但在自主招生中, 高考还没有考试, 没有通用的可比的分数供参考, 大学需要从材料审核、命题阅卷、分数审核、能力审核等多方工作做起, 而各大学基本未因自主招生而对大学招生机构进行深刻改革, 招生过程中表现出的不专业、不科学、力不能及也就成为必然。
哈佛、耶鲁等著名学府面向全球招生, 并不刻意设定在世界各大洲、各国和美国国内的名额分配, 而是坚持自己的选拔理念和原则, 按照既定标准接受全世界学生自由申请。国外著名高校每年面对的申请信远远超过中国的大学, 哈佛等高校收到的申请信以卡车计, 但却可以做到对每一份申请认真评定, 详细分析、讨论学生既有成果、能力潜质, 真正做到因材录用。这个过程至少有两点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扩大招生部门规模。这些高校招生部门非常庞大, 既有大量的专业测评人员, 还有大量校内学者、行政人员等兼职人员, 而且很多高校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依据就近原则对申请者进行个别面试并提交报告。二是不带偏见的招生。明确提出学校办学理念、招生要求后, 任由学生自由申请, 不因学生出身、就读中学等而在招生中带有偏见, 相反, 却会认真考虑不同学生获得相同成就所需付出的努力程度, 对弱势学生进行公平补偿。
当前自主招生实际存在三级名额分配制度。一是自主招生名额在不同省份的分配;二是各省区内自主招生名额在中学间的分配;三是各中学内部的自主招生名额在学生间的分配。除上述分析, 三个环节中还存在大量问题, 这也是北大的校长推荐制等一经推出就面临巨大争议的原因。
后自主招生时代, 如果想搁置争议, 使真正能力特长突出者进入大学, 应彻底废除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机制。一是加大高校招收部门改革, 使其更具专业性, 并拥有足够精力进行优秀人才的甄别和选拔;二是延长自主招生时限, 给大学更多时间进行人才选拔;三是废除或改革低效和无意义的推荐信制度, 使优秀学生不因难以拿到推荐信而被迫放弃, 也使权力阶层不因拿到“重量级”的推荐信而获得更多自主招生机会。
四、科学性存疑
自主招生运行至今, 一直没有停止对于选拔方式本身、试题本身的巨大争议。虽然各校选拔方式略有不同, 到目前基本固定下三种类型, 笔试、面试和心理测试。
笔试。“蛋炒饭怎么做” (复旦大学) 、“你对艳照门怎么看” (湖南大学) , 类似的试题比比皆是, 很难看出命题者明确的考察意图。所以有学者认为自主招生已成为“自由招生”, 是有一定道理的。另一种命题趋势是中学化、高考化、竞赛化。自主招生命题仍参考中学教学大纲, 仍效仿高考命题题型, 难度仍向竞赛看齐。这“三化”使自主招生命题彻底成为高考的附庸, 应试教育的附庸, 使自主招生改革成为“小高考”。更有甚者, 自主招生选拔还有另外两种极端情况。一是错题。笔者与某著名大学教务处人员访谈, 索要试题时遭拒, 对方有两点担心, 一是怕试题被考试机构拿去研究, 成为辅导教材;二是怕所命制的试题有错误引起社会讨论, 说明其对命题质量都并无把握;二是中学教师命题。自主招生是大学重获自主招生权的核心步骤, 但当权力重归大学, 部分高校在命题过程中却选择由中学教师命题, 令人费解。
面试。面试是否需要存在质疑。英国实行证书制, 材料审核后对学生的申请作出回复, 其中大学对最优秀的学生往往直接予以录取, 只有第二档学生大学“需要进一步面试确定是否录取”。其他发达国家也大多类似, 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大学, 面试成本都很高, 即使欧美发达国家, 实行的是完全自主招生制度, 也不是所有学生都需要面试入学, 而且部分确实优秀的学生面试也无必要, 但中国目前要求面试的自主招生高校往往“一视同仁”, 学生五湖四海赶到大学所在地参加面试, 成本巨大。面试是否科学存在争议。前苏联在1974年之后, 2000年之前, 长期实行完全自主招生, 其中大多数大学都设有面试环节, 其面试分为5个等级, 1分为最低, 5分为最高, 但研究发现, 评委出于人性的特点, 往往不愿意打出极端分数, 往往选择3分或4分, 这是面试是否科学的争议之一, 其他的争议还包括对于内向学生是否公平等等。
心理测试最初作为验证性的选拔方式, 目标在于考查学生是否心理健康以确定是否录取, 在四川、武汉等地少数高校开展。近两年来, 则有少数心理测试试题开始出现在自主招生试题中, 由于不是自主招生选拔方式的主流, 本文不做讨论。
后自主招生时代如果选拔方式未有根本性改变, 选拔优秀人才, 推动素质教育将成为空谈, 向大学放权, 也将因大学自身的不作为而可能退回从前。后自主招生时代提高自主招生选拔科学性, 一是可以从国际成熟的经验入手, 通过大学联盟或第三方命题等形式, 构建超大试题库, 组织标准化考试和阅卷, 保证试题的科学性;二是创新人才选拔方式, 探索向英美等国家学习, 实行差异化的自主招生, 对不同考生考试环节设置上可有所不同, 以此降低制度运行成本;三是定期组织对试题科学性、有效性的论证和评估;四是注意厘清自主招生考核方式内容与传统高考的区别, 不能成为高考的延伸与附庸。
五、多样化的人才培养
华中科技大学“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及保送生制度实施效果调查与评价”课题组在2007年对当年度53所自主招生高校的自主招生学生进行调查, 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入学前的能力特长在大学期间非但未有发展, 反而下降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各职能部门未做好工作对接。招生大多放在学生处或招生就业处, 而培养则大多放在教务处, 二者对于学生来源情况没有很好对接, 教务部门没有单独针对不同途径入学学生的培养计划。二是对自主招生学生进行单独培养面临公平困境。自主招生学生获得优惠的高考分数进入大学, 入校后再特殊培养, 有人认为对统招生造成不公。三是高校本身的育人环境和方法问题。高校课程设置传统而呆板, 严进宽出政策也容易造成自主招生学生入校后不求上进等。上述种种原因都可能导致自主招生在人才选拔之后培养效果差。
从效率的层面来看, 通过自主招生途径招录新生, 只完成了人才培养的第一步, 即挑选潜在人才, 而人才培养则更加重要。目前自主招生绝大多数精力放在在如何创新机制、挑选人才之上, 而精挑细选的人才在经过大学教育之后却表现平庸, 政策输出效率低。自主招生在刚性公平性方面弱于高考, 在人才培养成就方面又与普通高考无异, 这种公平性差、效率低的政策如不加改革是难以延续的。
后自主招生时代, 入校后培养应作为自主招生政策改革的核心。一是应推进自主招生系统化改革。招生—培养—人才产出是一个系统工程, 单方面的变化很难触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 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应推动高校内的部门合作, 制定从入口到出口全套的自主招生选拔培养方案, 应改革对高校的评价标准, 对人才入口和出口环节进行把控, 通过人才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增量变化考评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是应彻底改变高等学校严进宽出的整体环境。目前中学与大学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中学时期正是学生培养兴趣、提高素质、广泛涉猎各科知识时期, 中学生却围绕少数科目、几本教材进行旷日持久的考题挖掘和应试准备;大学阶段是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期, 是最佳的学习阶段, 学生却因中学时期的过度艰苦, 入校后千方百计寻求“放松”。自主招生前期运行着力点在打破中学应试教育, 自主招生运行后期则应延长政策链, 注重学生入校后培养, 改革严进宽出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宽进严出或严进严出, 改革单一的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为多元化的、针对人才特征的因材施教。
当前自主招生仍处于激烈的变革时期, 年年新政、校校新政, 只能说该项政策仍处于稳定前的试探、总结和纠错期, 这期间其面临的问题除本文所讨论的几大方面外, 还包括自主招生成本控制、政策宣传、规模和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将关乎自主招生政策的最终走向。在后自主招生时代, 决策者应将更多精力集中到上述问题的解决, 应更多地开展自主招生的历史研究、国别研究, 更多进行自主招生政策研究和政策影响评估, 应更多的引入多种自主招生运行监测、监督和评估体系, 更具改革勇气, 更具及时纠错的勇气与能力。
参考文献
[1]罗丽英.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25-45.
[2]欧阳宏斌, 徐颖骏.对当前高考模式下自主招生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高教, 2004, (4) :73-74.
多样化人才选拔 篇2
选拔指标或称选拔维度就是根据岗位的具体要求需要对每个申请者考察的内容,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岗位需要考察的指标有哪些?然后我们还要考虑站在拟聘岗位的角度这些指标应该如何理解?最后我们还应该知道每个指标具体的行为表现应该有哪些。这就是选拔指标分析与定义的过程。
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如何对选拔指标进行分析和定义。
某高科技公司招聘总经理,通过工作分析以及与该企业高层主管的深入访谈确定了总经理岗位需要具备的素质,分别是:
・战略管理能力
・知人善任能力
・创新变革能力
・团队组织能力
・分析决策能力
・授权控制能力
・建立伙伴关系能力
・沟通能力
以上这些具体的素质要求就是该岗位的选拔指标。选拔指标是通过工作分析或胜任特征分析获得的表现岗位素质要求的具体指标。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每个指标进行定义。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岗位对某一项能力都有要求,比如“沟通能力”无论对管理岗位、技术岗位还是营销岗位都是重要的基础能力。但稍加分析大家就能发现,其实某一项能力在不同岗位上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选拔指标定义方法有很多,如典型行为定义、操作定义和极端特征定义等。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是“两维行为分析法”。即分析构成选拔指标的关键行为和每个关键行为的等级区别。即使是同一项选拔指标,在不同类别岗位上的关键行为不同,且每个等级的行为表现也存在一定差异。以某通讯公司人力资源经理的沟通能力为例:
2.选拔方法选择
选拔方法就是考官利用那些具体的技术对职位申请者进行评估。对于大部分人力资源主管来说面试是普遍采用的技术。当然还包括心理测验、情境模拟(其中包含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案例分析、管理游戏等)、工作样本、申请表、背景调查等。前面我们曾经提及任何选拔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不同的选拔指标适用于不同的选拔方法,一个选拔维度可能同时适合两种以上的选拔方法。
假设我们确定了影响并试图控制他人、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关注他人四项选拔维度作为渠道经理的选拔指标。我们要逐一分析这四个指标分别用那些测评方法比较合适,“影响并试图控制他人”用心理测验中的动机测验:“沟通能力”可以用面试或无领导小组讨论:“创新能力”可以用情境模拟中的公文筐测验或无领小组讨论,也可以用面试的方法:“关注他人”可以用面试或情境模拟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确定了适宜每个选拔指标的方法后我们再来决定将选拔进行组合后设计题目或直接选取题库中的题目。
在这一环节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需要自己开发,也不是所有的题目我们都有时间与精力去开发,
如:个性测验,我们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开发出来,并且没有开发的必要,完全可以应用比较经典的个性测验来解决问题。
3.设计、选择选拔题目
这个环节是设计、选择各种选拔方法所采用具体题目的过程。如:面试题目设计、情境模拟题目设计等。这就需要人力资源主管必须注意各种方法之间的联接性,让题目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在国外很多企业开始尝试在情境模拟中采用同一案例背景信息,以增强其仿真的特点。如果需要利用心理测验的话,人力资源主管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验量表。由于后文还将讨论题目设计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4.选拔方案设计
选拔方案设计即根据选拔方法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来决定选拔技术的先后顺序。设计选拔方案要根据“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用人最少”的原则,精确的计算选拔成本、准确的规划选拔时间、合理的安排选拔场地、详细的安排人员分工。做好考官分组、人员分工、计算题目数量、计划选拔时间等工作。选拔方案的设计还要注意各种方法之间的联接性。如在情境模拟方法中的公文筐测验结束后,考官要对申请者进行追问,因此在选拔方案设计的过程我们可以将公文筐测验在前,面试在后。
5.实施选拔过程
选拔的实施过程是按照选拔方案规定的时间计划与分工计划及前后顺序完成选拔任务的过程。此环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考官培训问题”,实施评估之前必须对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的考官进行深入、细致的培训。很多考官一般只依赖自己在以往项目中积累的经验对申请者进行评价,而不是依据客观的岗位素质标准,这也是很多选拔结果缺乏说服力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实施之前必须要对考官进行选拔维度、题目、评价标准的培训。
6.选拔结果统计与报告
选拔结束以后,考官要进行各项测验的结果统计工作,并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撰写选拔报告。由于很多测验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或者是在被试者笔试后由录入人员将被试者的答案数据录入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能够根据软件规定的成绩统计方式进行成绩统计并输出结果。比如:卡特尔16人格因素测验就有计算机软件系统可以直接进行结果统计与选拔报告输出。在企业人才选拔实践中,往往都具有明确的选拔目的。因此会根据选拔维度的特点使用多种选拔方法,所以根据某一个维度可能采用两种以上的选拔工具。这就需要选拔专家根据被试者在针对同一维度的多种选拔方法中的结果撰写总体报告。
7.选拔结果反馈
选拔人才不需要考试 篇3
反方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今天向我们论证了考试的种种好处,果然是想把辩题引向利弊之争.我方不否认考试的利处,但是考试它有利您就能论证发掘人才需要考试了吗 《现代汉语大词典》的权威解释告诉我们,需要,是指必须有.对方认为发掘人才需要考试,其本质是“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的观点,就是告诉我们,考试未必一定能发掘出人才,但是不通过考试就一定不能发掘出人才.但是我们知道,考试并非发掘人才的必要条件,它只是发掘人才的途径之一,因此我方认为,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现代汉语大词典》告诉我们,发掘,是指把潜藏的东西挖掘出来.人才,指的是既德才兼备,又能对社会做贡献的人.考试,是检查知识水平或技能水平的一种方法.而在本辩题中,考试是针对发掘人才而言,举办考试的主体和发掘人才的主体是一致的.首先,从事实层面来看,一方面对于那部分能够被考试发掘出来的人才,通过其他途径也能够把他们发掘出来.例如现在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考试能够使他们脱颖而出的同时保送,推荐等途径同样能够使他们走上成才之路.另一方面由于考试的功能的局限性,对于一些人源源不断的思源以及隐藏的才能,品质等,考试并不能很好地将它们发掘出来.所以必定存在一部分不能够被考试发掘出来的人才,例如吴承恩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中,但创作了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西游记》.又有柳永原来屡试不中,但成了创新发展宋词的巨匠.因此,考试对于发掘人才来说并不是唯一保障.所以,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其次,从价值层面来看,今天我方认为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并不是说反对考试,而是要给考试一个正确的定位.一方面,对于人才来说,过分强调考试的必要性,只会发掘出会考试的人才,而埋没了不会考试的人才.考试只是发掘人才的途径之一,认定一个人是不是人才,考试并没有“无之不可”的需要性.另一方面,对于社会来说,社会需要的是既德才兼备又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过分强调考试的必要性,会忽略人的品德与道德,造成社会上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品德的不良风气.因此,不论是对于人才而言,还是对于社会而言,发掘人才都不能过分依赖于考试.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防守反攻 反方任意辩手针对正方立论进行反驳: 谢谢主席,大家好.听完对方辩友的立论我有以下几点向您方请教.第一,对方辩友告诉我在今天的辩题中“需要”应该理解成“应该”的意思,但是我想请在座的各位想一想,如果按照您方的观点您是要求我方论证考试不应该存在吗 我们说考试这个制度已经存在了千百年,为社会选拔出大量的人才,您今天要我方完全否认它存在的意义,这样对我方来说公平吗 而同时我们来看一下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我们说需要应该理解成必须有的意思,而我方的观点是在发掘人才这一过程中考试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第二,对方辩友向我们列举了考试的诸多好处,比如说针对性,客观性,并且公平,高效等等,的确这些好处我们都看到了,但今天我们不是来讨论考试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如果对方辩友您非要将今天的辩题理解成一个价值判断,那请您首先告诉大家,今天我要去北京需要坐飞机这也是一个价值判断吗 那么这样的价值是高还是低呢 第三,对方辩友跟我们说,今天考试已经非常的普及并且国家已经颁布了法律进行保障,所以说我们需要它,我方正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说考试已经渗透到发掘人才的每一个环节中,所以我方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醒大家,我们发掘人才重在不拘一格,我们不要过分依赖于考试.最后希望对方辩友在接下来的再反驳环节中首先回答我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人才他们没有通过考试而被发掘出来的呢 反驳到此,谢谢大家.正方任意辩手针对反方的反驳进行再反驳,同时巩固本方立场: 对方辩友刚才精彩的表现的确令我方感到非常钦佩.但是,同时我们也想请教对方辩友: 第一,对方辩友把我方的观点归纳为没有考试就不能发掘人才.很遗憾,我方从没有承认这样的观点.这一点,我方一辩的陈辞中已经有很详细的说明.第二,对方辩友说我们扩大了考试定义的范围.很抱歉,现在考试内容,形式的多样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是我方说能扩大就能扩大的.当然,也不是您方说缩小就缩小的,如果对方一直把考试是以简单的分数来比拼的话.第三,对方辩友一再指责考试的种种弊端,却刻意淡化考试存在的现实意义,是不是走极端了呢 我们不否认目前考试存在的种种不足,但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我国目前的法律也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也有很多漏洞,那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把法律废掉呢 显然不是,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放眼世界,考试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变得更加科学.对方辩友对我们的考试为什么不变得更加自信呢
本来是不打算参加这样的活动的。由于相对特殊的身份,再加上对本次活动负有的一定程度的组织职能,只好在酣睡的午后匆忙醒来。有点讨厌这个机集体内对事情的分工的明确性,不过,人终究在无法改变这样的不幸的前提下要给出自己该有的反应,终于也还是没敢放纵自我的任性,给了这个和谐的局面一个很好的下台的可能。
今天他们辩论的话题是发掘人才需不需要考试,正如比赛之后的评委老师说的那般,从逻辑上来说正方可以有胜算的立论的观点表是明考试是发掘人才的必要条件,没有考试就不能发掘出人才。而作为自己代表队的反方的观点表明考试与发掘人才中间没有绝对的关联,不需要考试也可以发掘出人才。可惜的是,我们的可爱的队员们终究没能进入这样的层面。
斗胆地翻看下《现代汉语大辞典》,为了在这样的遗憾下告诉自己,其实很多事情还是有去做的必要的。字典里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发掘,是指把潜藏的东西挖掘出来。人才,指的是既德才兼备,又能对社会做贡献的人。考试,是检查知识水平或技能水平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考试的重点在于检查,而发掘重在发现。那么考试是不是发掘人才的必要条件呢?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转载请保留出处。
从理论层面来分析。首先从考试的特征上看,考试模式时间短、片面、暂时、而且具有表面而肤浅的缺憾。而我们需要达到的目的——发掘人才呢?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因此,用考试这种静态短期的过程来反映人才的发掘这一长期、动态的过程根本不科学。这样的观点在老师的点评里就很生动地提到了。其次从人才的特征上看,人才需要德才兼备,考试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某些才能,但是,考试在人的道德层面上却显得是如此的无力与无奈。马家爵案、清华学生给动物园灰熊喂食浓硫酸案,这一个个鲜活而让人痛心疾首的实例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考试在选拔人才时在道德层面的缺失吗?这样发掘出来所谓的“人才”如何担的起德才兼备的盛名?很可惜的是,我们的队员们在努力地论述诸葛亮和蒲松龄的同时就没有想到过用反面的例子来充实自己的观点。观众提问的时候,研一的小朋友很没有意识地给了他们这样的一个机会,他们终于也还是没敢抓住。也许,这就是机会的不可错过吧。在经过点拨之后,希望在以后的将来,他们有朝一日再次面临这样的问题时可以有新的创见。理论层面上,可以说双方都有可以争取的阵地。只是,我还是不得不说,这次的理论上的优势,我们没有抓住,进入了一个正方预设的圈子。
从现实层面来分析,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发现,我们所属的反方无疑是处于劣势的。我们在现实上都是面临着无数次的考试,胜利者的大会师无疑是对当时场面的最好描述。我们的的确确是在考试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这才有机会进入到这样的层次来进行更高一级的学习的。事实的不可抹杀给了正方很好的支撑。然而,也还是有可以争取的阵地。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人才选拔直到隋唐时期才开始采取科举考试的方法。那么在科举考试以前呢?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采用的是“查举”制,并不需要通过任何的考试。科举之前人才的发掘没有经过考试吧?就算到科举考试最流行的明清时期,中央对人才的任用也并不是仅仅通过考试。而是多种手段并行的。这时候,诸葛亮和蒲松龄是很好的例证,可惜,上文说过了,还是太少了。完全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的,我们遗憾地没能把握这样的机会。
可以发现,还不是很专于这样的训练的他们没能够抓住最为关键的部分进行针锋相对,反而纠结于人才如何定义?如果人才是考试成绩出众的人,那么考试是选拔的必然途径。如果人才是办事能力强的人,那么考试这一行为和目的有一定差距。如果人才是学习能力强的人,那么考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考试只是手段,就目前这个阶段,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让别人知道你,发现你。而人才与考试没有本质联系,只是在这个特殊阶段人才才与考试联系有联系。在我的看待下,考试还是不必要的。充分非必要,必要非充分,逻辑学学得再差的人也应该懂得这样的合理性。
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大小考试,我们在骨子里还是不喜欢这样的考试的。我们心底还是期望着有朝一日我们的孩子,或者孩子的孩子,甚至孩子的孩子的孩子,不管何时候到来,我们都盼望着有一天我们的后代可以脱离这样的苦海。考试不是说可以经过教育部门的努力改造就可以日臻完美的。终有一日,会有更加健全的机制代替这样的不合理。
我们都知道,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地区要立足,一个企业要壮大,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而正如正方所说,人才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发掘问题,而人才的发掘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绝非对方所认为的是一个考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今天我们辩论的问题是发掘人才需不需要考试,从逻辑上来说正方的观点表明考试是发掘人才的必要条件,没有考试就不能发掘出人才。我方的观点表明考试与发掘人才中间没有绝对的关联,不需要考试也可以发掘出人才。
《现代汉语大辞典》告诉我们,发掘,是指把潜藏的东西挖掘出来。人才,指的是既德才兼备,又能对社会做贡献的人。考试,是检查知识水平或技能水平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考试的重点在于检查,而发掘重在发现。
那么考试是不是发掘人才的必要条件呢?从理论层面来分析。
首先从考试的特征上看,考试模式时间短、片面、暂时、而且具有表面□□□。而发掘人才呢?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因此,用考试这种静态短期的过程来反映人才的发掘这一长期、动态的过程根本不科学。
其次从人才的特征上看,人才需要德才兼备,考试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某些才能,但是,考试在人的道德层面上却显得是如此的无力与无奈。马家爵案、清华学生给动物园灰熊喂食浓硫酸案,这一个个鲜活而让人痛心疾首的实例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考试在选拔人才时在道德层面的缺失吗?这样发掘出来所谓的“人才”如何担的起德才兼备的盛名? 最后从发掘的意义上看,发掘是对人才的起用,发掘人才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而考试呢?它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是一个从10到1的过程,选择是对大多数人才的埋没。从现实层面来分析。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人才选拔直到隋唐时期才开始采取科举考试的方法。那么在科举考试以前呢?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采用的是“查举”制,并不需要通过任何的考试。科举之前人才的发掘没有经过考试吧?就算到科举考试最流行的明清时期,中央对人才的任用也并不是仅仅通过考试。而是多种手段并行的。
明代著名文学家吴承恩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中,可是并不妨碍他写出了名扬世界的《西游记》,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不也一样在科举考试中终身不第吗?这妨碍他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之林的旷世之才吗?近千年的科举考试历史诞生的数百名状元我们能记住几个?沃伦巴菲特当初没有通过哈佛的入学考试却成为叱咤于金融领域的伟大投资家,凡此种种,放眼古今中外,哪一个真正的人才是通过考试考出来的?
不论是从理论的层面还是现实的层面无一不告诉我们,考试决不是发掘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我方认为: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
我提供的: 上学和发掘人才有必然联系吗? 要知道即使是人才考试也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成绩,要是真的依靠考试这样的手段去发觉人才 那不知道有多少的人才会在这样的一次次考试中被湮没的啊 所以人才是不应该考试去发掘的 相反人才被发现的途径方法有很多 这个社会伯乐还是有很多的.如果考试也能够发掘人才的话 那就不会有奥纳西斯 李家诚等人了 他们小学都没有毕业呢考试只是一个对知识掌握的测试,发掘人才应从平时的成绩来看 发掘人才可以通过考试,考试是发掘人才的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途径。
人才如何定义?
如果人才是考试成绩出众的人,那么考试是选拔的必然途径。
如果人才是办事能力强的人,那么(书面)考试这一行为和目的有一定差距。
如果人才是学习能力强的人,那么考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考试只是手段,就目前这个阶段,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让别人知道你,发现你。而人才与考试没有本质联系,只是在这个特殊阶段人才才与考试联系有联系,使多数人错认为考试考的好就是人才。
真正在人类历史做出成绩的人,没有一个是考试考出来得!
毛泽东是什么学历?鲁迅,齐白石,比尔盖兹......请问孙中山是什么学历? 胡适、牛顿、冯·诺依曼(电脑之父)„„
美国的名人们有几个不是出于哈佛之类的
发掘不是盲目的,就好比山里有矿藏,但并不是有山就有矿,事先需要探测的吧?
上学和发掘人才有必然联系吗? 要知道即使是人才考试也不一 定能得到很好的成绩,要是真的依靠考试这样的手段去发觉人才 那不知道有多少的人才会在这样的一次次考试中被湮没的啊 所以 人才是不应该考试去发掘的 相反人才被发现的途径方法有很多 这 个社会伯乐还是有很多的
最佳答案反方: 中国的科举考试毒害了许多人才,使社会陷入畸形的学习氛围(范进中举的故事)
考试出来的成绩充其量只能说明对于课本知识或者说是理论知识的熟悉,而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是极度容易被考试埋没的.(现在的“高分低能”现象)许多有名的人小时候考试成绩都不怎么样,甚至说很差,假如只用考试来发掘人才,许多伟大的成就就都没有了(爱因斯坦/华盛顿的实例.........)
每一个人都是立体的,人才就更加是这样,通过考试选出来的成绩优异者等于只被看到了单一的一面,他们的其他方面没有被看到,因此考试成绩优异就说明能力突出的传统观点过于片面.我设想的正方论据:
考试成绩优秀说明对于知识掌握得十分熟练,而且精于运用
中国现行的高考/中考制度
教学质量比较高的学府或者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事业单位都通过考试招收学生或员工
大概就这么多了,我只是个高中生,虽然在我现在在高中辩论很出色~但是我不敢保证这些意见对你有没有帮助
4月11号下午5点,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场辩论赛,以下是我作为反方一辩的开篇陈词和攻辩小结,当我在几年或者几十见后回忆我的大学生活的时,能看到这个,原来还有这么一场精彩激烈的辩论赛发生在我大一这个时候。辩论赛,最重要的是有团队合作精神!我爱我的队友,我爱我的班级,以及所有在场为我班鼓掌的同学们!谢谢!!!!!本次辩论赛的经验将会是我人生路上一笔重要宝贵的财富~~~
开篇陈词
各位评委,主席,在场的观众,大家好!我方认为: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理由有三:
首先,对于那些能够被考试发掘出来的人,通过其他途径也能够将他们发掘出来。例如现在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考试能够使他们脱颖而出的同时,保送,推荐等途径同样能够使他们走上成才之路.其次,由于考试功能的局限性,必定存在很大一部分不能够被考试发掘出来的人才。例如吴承恩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中,但他却创作了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西游记》,你能说他不是人才吗?因此,考试对于发掘人才来说并不是唯一保障.最后,对于社会来说,社会需要的是既德才兼备又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过分强调考试的必要性,会忽略人的品德与道德,造成社会上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品德的不良风气.因此,不论是对于人才而言,还是对于社会而言,发掘人才都不能过分依赖于考试.综上所述,我方坚信: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谢谢!
攻辩小结
感谢对方辩友刚才的回答,首先我要指出对方的几处漏洞:
对方辩友今天向我们论证了考试的种种好处,我方不否认考试的利处,但是考试它有利您就能论证发掘人才需要考试了吗?还有对方辩友刚才将今天我们双方所讨论的“考试”的范围无限的扩大了,如果硬说一切体现差别的活动都叫做考试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称为考试,这个结论是非常荒谬的。我们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好皇帝,难道对方辩友要向我们论证玄武门之变也是一场考试吗 ?
考试作为发掘人才手段存在不利于人才的发现,考试方式选出的是规范化的、一致性的人,而不是“人才”,其假设的前提是错误的; 考试作为发掘人才手段存在不利于人才的培养:考试最多衡量人的知识,而不是道德和行为重要的“行”,其选择出来的不称之为“人才”.考试作为发掘人才手段存在不利于人才发挥社会作用,考试是局部有效,系统无效的东西,其效果是局部、暂时的。有多大比例的民众在没有考试的社会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