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发展

2024-07-03

多样化发展(精选12篇)

多样化发展 篇1

职业教育旨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新中国发展初期, 职业教育的出现是模仿前苏联的教育模式而产生的, 同时也是为了适应中国发展的国情, 应该说是顺应了时代潮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 特别是对各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 而且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趋势, 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势在必行。

一、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科学的发生和发展, 从开始起便是由生产所决定的。”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 职业的分类越来越细, 生产力的发展, 剩余产品的增加, 使得社会上一部分人可以脱离体力劳动, 专门从事脑力劳动, 这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此时职业教育已经在学校教育中出现了雏形。此外,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市场运作体制还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而且人多地广, 因此区域性、行业性的不平衡现象十分突出, 职业技术教育的多样化也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如此看来, 职业教育必须是一种在目标、层次、形式、内容等方面提供多种选择、满足多种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教育。单一化的职业教育, 既无法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要, 也无法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个性要求。所以, “多样性”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 职业教育的“多样化”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

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催生着“多样化”职业教育的发展

从职业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可以看到, 职业教育有必要进行某些方面的改革与发展, 即职业教育的“多样化”改革。18世纪至20世纪相继发生的三次产业革命, 使职业教育有了空前规模的大发展。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深入, 使社会分工愈来愈细, 大量的新职业要求劳动者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行业的分工, 职业岗位的多样化, 都使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和方式、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要求, 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功能越来越明显, 职业教育也在助推着工业化发展。当然, 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必须以确保质量为前提, 单纯的降低入学门槛以求扩大生源的想法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任何学校如果单纯强调不同生源的兼收并蓄, 面对“多样化”的学习对象采取“一锅煮”的办法组织学习, 那不仅误人子弟, 而且必将自毁声誉, 陷入绝境。

那么, 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呢?

1. 教育层次的多样性。

首先,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需在多个层次上分流。分流时间的早晚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而定。在我国现阶段和今后一定时期内, 以初中后分流为重点是完全正确的。目前, 我国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正受到强烈挑战, 但并不说明它可以被削弱。其次, 同一层次的职业教育可有不同的学制。例如, 目前的高职学历教育, 多数是高中后三年制, 少数是高中后两年制, 个别是高中后四年制, 还有大量的初中后五年制。再次, 要高度重视非学历职业培训。各种形式的非学历职业技术培训, 目标比较专一, 时间相对较短, 不求面面俱到, 但它们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实际上, 非学历培训也是分多种层次的, 当职业准入制度进一步健全之后, 职业技术培训将与职业资格证书更紧密地结合, 而各种职业资格都是分不同级别的。因此, 职业技术培训还将面向部分学校毕业生及其他在职和非在职成年人的继续教育。

2. 培养目标的多样性。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完善, 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出路日趋多样化。有的要通过对口高考继续深造, 但是大多数将面向就业。在面向就业的群体中, 有的属于委托培养, 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是定向的;要求毕业后立即顶岗工作;有的单位则希望形成“毛坯”, 由企业自行组织上岗前的培训;有的毕业生要完全在劳动力市场上选择就业机会, 要求有更广泛的职业适应能力;有的准备自我创业, 他们的专业领域往往比较明确, 但还要掌握市场调查、融资、企业设计、企业运作、产品销售、效益评估等一系列有关企业创办与经营的知识和能力。

3. 办学主体的多样性。

不同的办学者会有不同的办学目的, 例如政府办学面向全社会, 重点在于示范性学校建设, 支持社会不利群体的学习要求等等;企业办学主要为了满足本企业新增劳动力需要和在职职工素质的提高, 目标明确, 针对性强;行业主办的学校面向全行业的需要, 特别要兼顾不能独立办学的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 自然希望服务面宽一些, 于是他们的地区概念相对较弱, 他们的办学效益往往较高, 其运行机制具有独到之处。我们需要真正的职教观念, 不管自己处在什么位置, 都应该真心实意地欢迎和支持社会各种力量, 都依法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尽管办学目标各有不同, 办学模式互有长短, 但都应该欢迎和支持。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 单靠国家办学, 不仅办不了, 而且也不一定办得好。

总之, 每个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走入企业、走入社会必须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必须懂得21世纪的经济是一种“多样化”生态经济。如果职业学校培养了众多的“多样化”的实用人才, 其对社会的贡献将是相当巨大的。

多样化发展 篇2

高中多样化发展要有新突破

作为连接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普通高中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被赋予太多的内涵和期许。然而,现有普通高中的发展模式正在限制其应有功能的有效发挥,变革普通高中的发展模式,以其多样化发展的新思维满足广大民众的普遍诉求与社会发展的迫切希望,是普通高中发展的必由之路。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普通高中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这是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应有之意。但当前普通高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唯升学倾向和管理体制的僵化现象使普通高中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趋同性,这种趋同性给我国未来人才培养带来了隐忧,即学生发展的多向选择受到限制,创造力的`发挥受到束缚,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出现断层。而要彻底改变普通高中的现有状况,需要从打破意识上的束缚和体制上的限定入手。打破意识上的束缚。意识上的束缚主要是指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对于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误解,认为与职业高中相比,普通高中的目标就是为学生升学做准备。而国家对于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规定是,学生既要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在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期间,在就业、升学两个方面都能有所理解、有所选择、有所准备、有所发展。打破体制上的限定。体制上的限定主要是指我国普通高中管理体制僵化影响了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正常实现。对于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来说,多年来,各相关主体都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固有观念,因此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必须在推动观念转变上切实发挥作用,引领各相关主体对普通高中培养目标形成正确的认识。应切实转变固有体制的束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正确认识自身角色的前提下,适当下放权力,构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普通高中之间民主和谐的权力与权利关系,权利与义务关系,权力与责任关系,以便激发普通高中的办学活力和积极性。同时,要保证国家对于普通高中办学的有力扶持,通过适当的评价机制,引导普通高中在办学过程中坚持公益性,坚持探寻自身发展特色,根除“千校一面”的锢疾,形成普通高中全面实现培养目标的良性发展格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必须力争实现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突破,处理好办学主体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在不改变国家办学为主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民间资本办学,鼓励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多元发展,鼓励二者共同探求更适合学生个性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促进普通高中快速发展、个性发展、多样发展。应加速开展普通高中培养模式的变革。培养模式变革是实现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成果的重要表现普通高中培养模式的变革应从学校类型、招生制度、培养过程、毕业去向等多方面进行,这些方面的多样化才能保证实现普通高中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最后,应注意协调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之间的关系。职业高中的发展是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补充与参照,可以为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提供师资、课程、设施等资源支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制度设计者从更广博的视角来审视这一问题。可以想象的是,普通高中现有的发展模式已存续多年,人们对于普通高中现有模式的惰性依赖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普通高中的过度管理,都会成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重要阻碍。而打破这些阻碍又必须依赖于体制的全方位变革,这不但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理论研究支撑,也需要教育行政官员变革的魄力与勇气,更需要人民群众对于教育变革的理解与支持。(王智超,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杨颖秀,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院长)

追求学生自主高水平多样化发展 篇3

积极开设选修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必修课程是学生发展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国家意志和党的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开齐必修课程,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公民。选修课程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载体。选修课程的开设,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想学、爱学,唤醒每个个体沉睡的潜能。育才高中在开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着力开好选修课程,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国家课程的选修。一是高考学科的模块选修。育才高中要求各学科组必须教学高考必考模块之外的全部选修内容,但采用不同的处理策略,注重学科思维与学科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科教学的实效性。二是体育学科分模块选修。根据学生发展需要,从高一开始,学校体育课就实行必修+选修的方式,将每个年级10个班平均分成五组,同组的两个班体育课排在同一时间,让4位体育教师根据学生选择的模块(如篮球、足球、乒乓球、形体舞蹈、跆拳道等)进行模块分组教学,满足学生按自己兴趣选择修习的需求,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三是其他非高考学科课程的选修。为了开好通用技术课,给学生更多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学校将通用技术中汽车模拟驾驶与保养、简易机器人制作实践、电子控制设计与实践等三个选修内容纳入到校本课程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也采取选修+必修的方式进行,为学生的多样发展奠定基础。

校本课程(选修Ⅱ)的开发。育才高中自2003年开始开发校本课程,并形成了“学生提出课程需求→学校审定课程→课程招标→选课指导→课程超市→考核评价”这一较为完善的校本课程实施程序。2009年进入新课程后,学校进一步深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是开发微型校本课程。在前期的实践中,学校发现部分学生所需求的校本课程,没必要用一学期的时间,于是开始尝试只需10课时左右的微型校本课程。

二是学生开发校本课程。实践中发现少数学生“身怀绝技”,而且很乐于与同学分享,部分社团活动具有一定的课程性质。于是学校开始尝试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和学生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相结合,动员学生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三年来,先后有36名学生自主开发了“魔术表演”等37门校本课程,由学生上课;将“话剧表演”等21个社团纳入校本课程。这些校本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开发校本课程的学生也成为校园明星,激发了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与激情,有效地拓展了课程资源。

从校本课程的学习中,一批文化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脱颖而出:荣获中国青少年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并被誉为“从育才高中走出的智控奇才”的王慧,荣获中国西部旅游形象大使大赛总冠军和主持人特别奖的黄慧琼,率领团队荣获湖北省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冠军的刘亦璇。毕业生陆艺君虽高考落榜,但因选修校本课程《中国戏曲》成效显著,直接被湖北省京剧团聘为京剧演员,她回母校探望老师时说:“育才高中虽然没有让我在普通高考中金榜题名,但让我脚下有路,我会永远感激母校!”

育才高中校本课程划分为六大类:德育主题类、学科拓展类、创新实践类、艺术特长类、体育健康类、人生规划类。目前已形成《中国戏曲》等45门精品课程,并组织教师编写印制成校本读物,作为学校相对稳定的课程资源列入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供学生任意选修。由学校承担的国家级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也圆满结题。

认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三大领域课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是高中新课程增设的领域,改变仅从书本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为现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三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积极配合,也需要学校内部各部门相互协调,要求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正因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容易“搁浅”或流于形式。考虑到这些因素,育才高中校长牵头成立综合实践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直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实践中育才高中逐渐探索出一套比较切合学校实际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办法,按照“确定课题→选聘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中期汇报→深入开展研究→结题汇报→评选优秀课题”等几个环节开展学习活动,每学期每个年级70%的教师被学生选聘为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一大批课题被评为优秀课题,并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

合理安排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学校按照“高一走进军营、走进社区——高二走进新农村、企业、科技馆——高三走进博物馆、高校”并结合丰富的学生团队活动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德育课程融合,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在开展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时,在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中小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等各种社会资源,站在课程的高度准确定位活动目标,精心策划活动内容,拓展活动的教育功能,得到家长的广泛支持。

学生在实践中合作,在合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青少年的性取向”“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现状”“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调查研究”“审视汉正街的发展”等一批研究性学习优秀课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有关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天使的翅膀”“军旅社区服务行”等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案例被编入湖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学校受邀参与或主持编写全国通用综合实践教材10种。近年来,学校多名合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被境外名校录取。

以学分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为核心,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

严格学分认定管理机制,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一是成立学分认定管理机构。在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下设学分认定小组,专门负责学分认定的组织、审批与监督。不合要求的学分认定,坚决打回,重新认定,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二是制订了严格的学分认定程序。学分认定从出勤、修习过程、模块结业考试成绩三个方面予以考核,结合不同领域的特点,制订了各领域学分认定量化表,注重修习过程的评价,要求加强过程记载,做到学分认定有据可查。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也无论是高考学科,还是非高考学科,一律按以上程序进行学分认定。通过严格的学分管理制度,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以“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办学理念,努力实现学生的高水平多样化发展。高中新课程积极探索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新途径,设置了六个维度的综合素质评价。新生进校后,学校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六个维度的15项评价指标,并主办有关的主题班会,让评价标准深入每名学生心中,转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每学期末,各班学生积极开展自评、互评,并公示评价结果。在综素质评价的基础上,每学年评出育才高中明星若干(诚信明星、责任明星、爱心明星、守纪明星、学习明星、科技明星、体育明星、艺术明星、环保明星等),并制作宣传画悬挂在教学楼走廊,发挥校园明星的引领作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校园文化。

为了保证学分认定、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公正,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诚信评价机制,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

(作者单位:武汉市育才高中)

坚持文化创新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篇4

近几年来, 我校教师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和市教育局“优质多样化发展”文件, 抓住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做文章, 以文化创新为引导,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以队伍建设为根本, 面向全体学生,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探索学校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新思路, 促进了学校的多样化发展。

一、围绕“文化创新”, 确立优质多样化发展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中教育要为社会提供可供选择的教育, 也就是要求教育多样化;高中学校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们认为, 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就是学校要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发展需求开设课程,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为此, 我们确立了学校优质多样化发展的三大目标。

目标一, 学校发展优质化。

我校是一所以外语为特色建立的学校, “外语特色”和“文理并重”是其他各项办学策略的基础, 已经取得了很突出的成绩。通过分析学生的智能状况, 研究家长的发展需求, 通过对《纲要》中关于高中发展方面内容的学习, 学校坚持“外语特色、文理并重、国际合作、在线发展”的办学策略和“多元选择、个性发展”的价值目标, 积极探索“促学生动起来, 促课堂活起来, 促个性亮起来”的教育理念, 使我校实现了课程设置与课程开发的优质化、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优质化、学校办学业绩的优质化和学校发展的优质化。

目标二, 学生发展多样化。

从“一门进, 三门出”的学生发展模式走向构建学生多样发展的“交通网”。所谓“一门进, 三门出”, 就是通过对学生一年发展现状的评估和诊断, 让学生和家长在高二时就明确学生自己的发展方向;学校力争让三分之一的学生以优异成绩夺得保送机会, 让三分之一的学生通过高考跨入理想大学, 让三分之一的学生经由国际合作项目直达国外大学。其中, 第三个“三分之一”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从学生发展的专业考虑, 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充分利用课程的多学科、多专业价值, 为学生走进高校及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使学生的专业特长能规避千军万马拥挤的高考“独木桥”, 达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要求。

目标三, 办学资源多样化。

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我们将所有资源按条件性资源和素材性资源整合。条件性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教学场所、设施及社会实践基地, 数字化课程资源网络硬件平台。素材性资源包括静态 (如纸质文本、音像资料等) 的资源和动态 (如教学案例、学生作品等) 的资源, 以及校本课程资源与国家课程资源二次开发的有机结合。我们的目的是让课程资源成为学生成长的源头活水, 让课程资源建设促进学校文化的提升。

这些发展目标, 不仅为老师和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更为学校在今后的发展中抢占先机奠定了基础。

二、立足外语学校实际, 形成优质多样化发展特色

1.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我们从“为全体学生提供适宜他们发展的教育”的角度, 开设创新班、超常班、IB班、AP班、中美班、中澳班及其他实验班, 按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相应规范的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

2.开展联合办学,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或辐射。我们积极推进合作办学, 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师资、设备和设施等条件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我们也努力探索国际化办学, 引进国外高中成熟的课程体系, 与国外高校教育衔接。

3.立足外语学校特色, 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 构建兼有外语特色和其他特色的、促进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课程体系, 为不同潜质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整合各方力量, 促进优质多样化发展方案的实施

1.争取政策支持。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们努力争取市教育局在招生政策、经费政策、专业指导、师资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市教育局在“优质多样化发展”文件中提出的8项保障措施, 为我们的办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实施两大工程。我们通过“班主任多元计划”“校本课程推动计划”“引博行动”这样的拓展工程, 激活师资队伍潜能;我们也通过“为走向世界的学生提供双外语衔接”“积极与国际优质教育合作”这样的衔接工程, 拓宽学生发展空间。

3.抓好资源建设。我们以“让学生享受多样化课程、让多样化课程促进学生发展”为理念, 做好校内教学资源建设和校外办学资源建设。

4.完善管理制度。我们通过制度的完善,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围绕课堂教学, 发挥科研效能, 促进教育教学优质高效。

5.加强培训宣传。我们竭力做好教师、家长、社会关于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政策宣传, 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四、多方努力, 学校优质多样化发展成效初显

(一) 架设了促进学生优质多样化发展的“交通网”

1.文理通畅, 成绩喜人。2011年高考, 我校肖钰同学夺得全省文科第一名, 李健同学列全省理科第二名、武汉市理科第一名。全市理科前十名中我校占了四席, 全市文科前十名, 我校占五席。2013年, 我校黄翌青同学获得武汉市理科第一名。2014届我校保送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生达20人。王梓枫、明政阳二位同学在2014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选拔中获得高考40分加分 (湖北省仅他们获此奖励) , 2005年, 我校陈梓林同学获武汉市文科第一名。

2.国际衔接, 多元发展。我校2012届德语学生严格通过选修英语, 考取了美国高校。2011届学生殷晓玥被美国耶鲁大学录取, 并获得总额人民币120余万元的奖学金。2013届邓子暄同学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录取, 2014届李嘉浩同学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录取。近几年来, 中澳班、中美班95%的学生都进入外国著名高校。我校英中高一IB国际实验班鲁瀚翔 (HANSON HANXI-ANG LU) 同学在托福考试中获得120分的满分。高三 (1) 班唐安然同学SAT考试中获得2400分的满分。

3.艺体拓展, 个性分明。2013年9月12日至14日, 在印度尼西亚泗水市举行的2013亚洲青年攀岩锦标赛上, 我校高二 (10) 班牛笛同学不畏强手, 夺得女子A组难度赛亚军。2012年, 我校江月同学以理科670分的高考成绩, 进入北京电影学院, 被称为“不进北大进北影”的“最牛艺考生”。同年, 顾珂嘉同学通过了6所高校的艺术考试, 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 张远清同学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

(二) 建成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七个特色课程资源

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 我校开发了七个特色课程资源。

1.两个特色资源。一是外语特色资源, 许多学生选修了第二外语;二是以“武外在线”为代表的网络资源, 让更多学子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实现了教育的信息化。

2.三个精品资源。一是开设了“博雅讲坛”, 它充分发掘和利用了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二是新建了地理学科园地, 在上面展示的是师生共同探究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三是整合利用学生资源, 让学生也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资源。

3.两个常规资源。一是开发校内优越的教学条件作为课程资源。我校的模拟联合国特色课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产生了全国性的深远影响。二是导学案先行, 我们大力开发、编写、出版各种教材, 将其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资源。其他如学校的各类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活动等特色资源也都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人生阅历。

多样化发展 篇5

—从强制性行政行为到非强制性行政行为

我国通说认为,行政行为就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所实施的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具有强制性、单方性、从属性、主动性等特征,并认定强制性为一般行政行为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这一似乎天经地义的诠释,现已因无

法回应实践的挑战尤其是公共合作行政的发展而愈发陷入窘境。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和公民社会的逐步成长,公共行政的多样性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政府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带有契约、指导、协商、鼓励、帮助等具有私法性质的非强制性手段来服务公众、管理社会。有目共睹的事实是: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奖励、行政调解、行政资助、行政信息服务在世界各国的行政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颇受青睐。我们继续置这一类非强制性行政行为于行政法学范式之外已与实践的发展相脱节,行政法学研究应尽快把非强制性行政行为纳入其研究视野。

(一)问题的提出:非强制性行政行为的确立

公共合作行政理念认为,非强制性行政行为“主要包括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奖励、行政调解、行政资助、行政信息服务等不具有强制性的行政行为”。我们认为,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行政行为虽不具有强制性,但不能因此否定其行政行为的性质。因为行政主体实施的这些行为具备行政行为的基本要件:

首先,这些行为围绕并旨在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如:为消除盲目生产经营或消费开展行政指导;基于完成公共产品和服务而订立行政合同;旨在定纷止争而进行行政调解;意欲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颁发行政奖励;为消除社会贫困实施行政资助;为提高行政管理民主化程度、保障公民权利、防止行政腐败,而公布行政信息资讯、提供行政信息服务等。

其次,这些行为以相应的行政职权为背景和基础。行政指导的发出;签订行政合同的动议;行政奖励范围标准的确立、审查批准以及奖励颁发;行政调解的主持;行政资助的提供;及以官方名义发布信息的资格等无不以行政主体享有相应的行政职权为前提条件。

第三,这些行为在主体间成立的法律关系与典型的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同构化,可以而且必须纳入行政法律关系范畴。具体体现为,在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之间因非强制性行政行为而形成的法律关系中,两者仍分别处于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的身份、地位,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分配依旧不完全对等,行政相对方依然没有摆脱其相对于行政主体的弱势地位,需要得到处于弱势地位者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应该得到的照顾。具体体现在,行政相对方只能永远属于行政指导、行政奖励、行政调解、行政资助、行政信息服务的受领者。至于行政合同行为与民事合同行为相比较,双方在订立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后者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配置几乎完全对等,这是前者所明显无法达到,也是不应达到的。因此,行政行为理论完全可以包容这些非强制性行政行为。

第四,基于通常只有行政行为引起的纠纷才能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对这些行为的事后救济,多数亦须通过行政诉讼渠道,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行政指导等非强制行为的行政行为性。

(二)价值功能:非强制性行政行为的现实选择

非强制性行政行为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功能和实践意义,它不仅代表着行政法民主、科学、高效的发展方向,而且还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具体体现在:

第一,非强制性行政行为提供了行政相对方与行政主体交涉的选择

“非强制性行政行为的勃兴,根源于唯理主义和立基于其上精英设计意识在理论上或经验上的失落,标志着人类对政府能力的理性认识”。唯理主义主张理性万能,并主张由社会精英根据理性设计社会的发展,这种主张在行政管理领域必然的逻辑延伸只能是行政机关最能了解行政相对方和社会最佳利益,由处于优势地位的行政机关设计行政相对方的行为。这构成了行政机关大量地对行政相对方使用强制的理论基础。在唯理主义和精英设计意识盛行的时代,强制性行政行为必然成为行政的常规手段,行政机关无须考虑行政相对方的意愿,可以强行作出限制,最大限度地压缩甚至剥夺行政相对方的选择自由。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 篇6

关键词: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24-01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多元发展,高效锻炼,使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有效地避免传统体育教学的繁琐性,让学生轻松地学到知识,得到锻炼,同时也有利于体育教学模式的更新。本文主要围绕多样化教学的的重要性、体育教学的多样化方式和初中体育运动心理教学方式展开探讨。

一、多样化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目的也由过去单一的知识性教育发展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对体育教学有重要意义。

1、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优化教学模式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是在结合学生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说教模式,通过新型的教学设施、教学器材以及教学方法对体育教学进行多样化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初中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

2、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的提高

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水平开展分层次的教学,这样就能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的提高,使其自身的体育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轻松地得到锻炼。

3、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

多样化体育教学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在体育运动中加入体育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帮助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4、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体能训练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多数学校在体育教学开始之前,先要进行跑步,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活动范围,久而久之,其特长和兴趣也会逐渐被磨灭。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为学生搭建有利于其特长与兴趣发展的平台,从而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体育教学的多样化方式

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式,既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使娱教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情景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可以创造出良好的体育氛围,让学生产生共鸣。主要可以采用实物结合、生活相加、音乐渲染和语言描述等情景进行教学。

2、体育游戏

游戏教学法是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效果较好,同时也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不同,游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初中体育课变成中学生喜欢的游戏课,这种教学方法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初中体育的兴趣。游戏教学法还能活跃课堂,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效率。

3、体育运动多样化

学生往往会对单一的体育运动感到厌倦,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活动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让体育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还能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性练习。

4、趣味运动

在体育运动中,重复练习同一种动作会让学生产生疲惫感,从而导致学生消极地对待此项运动,所以,在一项运动中,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运动模式,增加运动的趣味性。

5、竞赛活动

竞赛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运动中,学生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灵敏度以及和团队的配合度,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体育运动模式。

三、探究初中体育运动心理的教学方式

体育运动不仅要使教学模式多样化,还要注意对心理教学方式的探究,对学生的心理有了较好的把握,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健康成长。在心理教学方面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来获得锻炼效果的提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信心。

2、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

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体育竞赛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在比赛中,学生可以通过相互鼓舞、相互合作来培养学生之间的感情,克服自身的一些自私、任性等不良品质。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拔河比赛、接力赛等运动来提高班级凝聚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应对挫折、困难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养成。

总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能够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进而有利于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当然,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还需要与各个学校的教学特点相结合,不能一味地仿照,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多样化体育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志锋.体育游戏在现代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3).

[2] 陆爱东.初中体育教学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 当代体育科技,2011(05).

多样化发展 篇7

开题会上午第一阶段由北京师范大学社科处田晓

题刚副处长主持。北京师范大学韩震副校长致辞, 他指出综高中和高等教育趋同化不是办法,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样化, 高中的发展要符合这个趋势。开题会上午第二阶段由上海师范大学陈永明教授主持。袁桂林教授介绍课题设计, 他基于回答下面四个问题来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进行解题。什么是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既有高中的自然属性的差异, 也有学校自己创造的特征, 制度安排与政策扶持也可以促使高中不同样态的发展。高中多样化发展从领域来看可以分为办学体制多样化 (出资者、产权、隶属关系、学校权力等) 、培养模式多样化 (机构类型、办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管理制度) 、选拔机制多样化 (评价体系、考试制度、招生制度等) 。普通高中为什么要多样化发展?主要目的在于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为社会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 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如何评价高中多样化?袁教授认为至少两个维度, 一是看政府部门为高中多样化创造了什么条件, 核心是师资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以及制约高中多样化的考试制度的设计和变革。二是评价学校, 如培养模式、教育结果等。如何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首先要探讨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动力。其次, 从现实操作层面来看, 在办学体制上要多样化, 要调整资金来源与比重;在培养目标上, 要满足不同潜质的学生的需要;在课程上, 要实施模块化、学分制。袁桂林教授随后陈述了课题的基本假设和判断、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手段、课题重点难点、课题的创新之处等内容。

基于袁桂林教授的开题陈述, 课题专家组进行了点评。华中师范大学雷万鹏教授认为课题题目是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 因此理解多样化的概念很重要, 高中多样化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促进人的发展的体制机制多样化。多样化是不是越多越好, 什么样的多样化是好的, 这需要理解多样化背后的价值取向问题。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认为, 课题研究需要注意被多样化与主动寻求多样化的问题, 需要探讨促使高中自主寻求多样化的动力。另外, 高中类型多样化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应该受到重视。北京四中校长助理谭小青认为对学校的评价是高中多样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如果对高中的评价只是看一本、二本上线率, 学校就没有办法多样化。北京师范大学王晓辉教授认为高中至少应该有两类, 一类是精英化的高中, 一类是大众化的高中。我们不但要补精英教育的课还要走大众化的路。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申继亮副司长建议从研究工具、成果形式、成果去向等方面进一步明晰课题研究的思路。他认为课程是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核心内容, 在这方面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刘月霞处长建议课题研究应该明确高中多样化发展问题提出的现实针对性, 要对我国高中发展的历程进行认真地回顾。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马嘉宾处长建议研究要突出普通高中特殊性, 需要注意多样化的内涵以及如何对多样化进行评价等问题。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张东刚副司长指示, 本课题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从实际出发, 坚定不移地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提出的发展目标为研究对象, 坚定不移地以政策研究和前瞻性的战略研究为研究导向。他建议课题组要充分借鉴制定《纲要》时期已有的关于高中的研究成果以避免重复研究, 要把国务院批准的高中改革试点和课题研究联系起来。

开题报告会下午的议程主要进行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学术研讨与经验交流, 课题组的专家与来自辽宁、山东、上海、宁夏、北京、山西、甘肃等省市的十多位高中校长一起交流关于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学术观点与办学经验。辽宁省实验中学关俊奇校长介绍了“追求优质与特色, 实现学校多样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的办学经验。目前, 辽宁省实验中学已有实验中学总校, 实验中学北校 (名校带民校, 股份制学校) 、浑南一中、营口分校、新疆部、新东方培训中心 (中外合作办学) 8个辐射点, 初步形成优质教育资源辐射, 公办与民办结合, 国内国际结合, 多样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的格局。国际化是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 他设定了三步走的国际化措施:第一步, 提高国际化课程比例;第二步, 与KAPLAN合作成立辽宁省实验中学KAPLAN国际部;第三步, 探索成立辽宁省实验中学国际教育园区, 包括从国际幼儿园到国际高中。从政策角度来看, 《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提出的“鼓励普通高中探索多种办学体制, 鼓励普通高中集团化办学”的政策方向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支持。辽宁省实验中学以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多样化为主线, 带动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提出“双成+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拓宽人才培养路径。在课程设置上, 力争多样化, 建立菜单式课程选择体系。高一、高二的周二、周四下午开设7大类选修课, 选修课强调开放性, 通过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社团活动等形式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学习, 多样发展。

山西风陵渡中学赵自忍校长介绍了他们开展以农业教育、农科实验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办学经验。他们开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重视三热爱教育, 培养学生爱农区、爱农民、爱农课的品质,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宁夏六盘山中学金存钰校长介绍了他们为农村孩子办城市学校的经验与做法。六盘山中学创建于2003年, 是城市里的农村学校, 农村孩子的城市学校。学校面向宁南山区八县农村招生, 所有的学生都来自农村, 不收学费, 不收住宿费。在管理机制上, 学校实施一校六部、两级模块管理的机制, 校级出决策, 中层抓管理, 下层年级部抓落实。他们在学校管理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比如设立生活管理处专门负责管理寄宿生的生活。

山东聊城二中李若龙校长谈了他的办学经验, 他认为首先要以人为本, 发现人、发展人、成就人,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自我发展、自主发展为本。聊城二中坚持推进人生规划教育, 为学生配备成长导师, 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发现自己在学科、音体美等方面的潜能, 让无法升学的学生也能学有所长满意而去。学校注重多样性、选择性, 从高二上学期开始分学段开设国家选修课和校本选修课将近100门, 高校自主招生涉及的范围, 学校都尽量提供相关的资源配套。他也谈到了他面临的问题, 这些课程多数还是零碎的、感性的、被动的, 如何系统、科学、主动的设置课程从而实现多样化是个难题。

山东昌乐二中是民办高中的典型。赵丰平校长首先陈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即解放, 教学即引领。教师引领学生学习、成长、创造、思考、批判, 学生才可能学会思考、创造与批判。随后他总结了学校的四大特色: (1) 课程研究。所有教师都要研究国家课程, 对教材进行整合, 每位教师都要开发校本课程, 到2012年底每人开发出一门适合学生、符合课程标准的校本课程。 (2) 课堂特色。教学实施三段六步, 课前自学、讨论展示、质疑、总结归纳、反馈、应用。 (3) 学校文化。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信仰, 每一个班级都建立一种家庭式的亲情关系。 (4) 学校管理。目标管理、自主管理。实施学校办学理念的五大抓手:“导学案” (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案) ;“三力建设” (自主学习力、自主生活力、自主管理力) ;“三驾马车” (高效学习小组、行政管理小组、高效学习科研小组) ;培训 (每节课课前都要培训, 学生当先生来培训老师) ;评价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评价小组) 。

泰安二中魏学良校长介绍了他们在促进课程与教学方式多样化方面所做的探索。在课程方面, 在全校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将课程分为9大领域, 每个学期以活动课程的形式开设24-25门校本课程。在教学上以因材施教, 以学定教为理念, 进行分层教学, 实施选课选师走班制度。山东潍坊四中韩忠玉校长介绍了他们学校的特色:信心教育。以信心教育为抓手, 建设六大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与多样化发展 篇8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中, 一些高校在攀高、升级心态的驱动下, 向高层次、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 以致纷纷争上硕士点、博士点, 争抢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院士等;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忙于向本科升格, 中专学校又忙于向专科升格;而一些高层次院校又向低层次办学延伸, 举办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网络教育, 追求办学层次、形式上的“大而全”。在办学类型上, 一些院校由单科向多科发展, 追求办综合性大学, 并力争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争抢重点科研项目, 努力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等等。由此致使高校间同质化发展日趋严重。这就带来了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秩序的严重失衡, 与我国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相背离, 造成高校分工的混乱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致使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脱节, 严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面对高等学校同质化发展倾向, 应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出发, 作深入分析, 理性审视。高等教育的重大转型, 必然意味着高等教育秩序的重构, 在大的发展分化中高等学校往往会以“趋同”的形式以寻求竞争优势, 以便在未来的秩序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趋同发展是新的竞争“洗礼”的过程, “趋同”孕育着更高水平多样化发展格局的到来。“在高等院校组成的学术‘共同体’中, 地位较高的院校总是起着示范和辐射作用, 吸引地位较低的院校, 这是‘学院文化’固有的特征。在‘地位较低的院校对地位较高的院校的模仿’中, 既有敢于问鼎者, 也有盲目模仿者;因此也就既有后来居上的成功者, 也有‘冲不上去’而重新寻找自己位置的院校。这种‘攀高’, 促使竞争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 形成更加丰富的多样化, 并提升了整个高等教育的水平。”[1] 由此可以认为, 高等学校在大发展、大分化中呈现出趋同性, 有些是高等教育发展共性的反应, 或者说是高等教育发展普遍性规律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表征。这种趋同发展, 无可厚非, 不应无端加以指责。而需要备加关注和加以改进的是远离办学实际而盲目贪大求全的现象。一些高校将高等教育较长历史周期呈现的演进规律简单演绎为当下即时性的办学举措, 不顾基础, 不论类别, 创所谓“一流”, 争所谓“名校”, 背离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破坏了高等教育生态体系的多样性。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摆脱同质化发展倾向, 建构发展新秩序必须解决的问题。

应当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同质化发展背后的深层次体制原因。目前, 我们的教育观念、管理模式、评价机制特别是资源配置机制仍然深受计划体制、精英教育的秩序的影响, 没能形成与市场经济、大众化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发展观、质量观、评价观和相应的规则体系, 没能形成由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来引导高校面向社会需求办学的资源配置机制, 加之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规模扩张, 资源短缺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 各个高校为了争得更多的办学资源, 就更加倾向于按照政府资源配置的导向来办学。因为学校所需要的资源几乎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或者受政府控制, 现行的资源配置体制基本上是根据行政级别、办学规模和层次来安排的。包括“211工程”、“985工程”、重点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等, 其资源配置的过程基本上就是政府对学校办学层次的确认过程, 谁能挤进政府认可 “重点”行列, 谁就能比“非重点”得到更多的资源。因此, 高校不可能跳出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模式, 仍会以获取政府资源为主要目的, 为跻身于现有秩序格局中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序列而努力, 必然热衷于精英教育的办学之道, 由此走上“趋同”和“攀高”之路。这是我国高校不得不因循的生存发展逻辑。

因此, 探讨高等教育发展的同质化问题不应空泛讨论, 而应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 关键是通过更新理念、制度创新来重构政府、社会、高校关系模式, 重构高等教育的运行秩序, 以此促进高等教育整体结构、功能的优化, 促进高等教育整个生态体系的健康发展。

二、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必须基于制度体系的整体创新

对于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转型中出现的秩序动荡, 特别是同质化发展倾向, 许多学者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和建议。主张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 实行“分类指导”, 以促进学校“科学定位”, 进而实现高等教育整体结构、功能的优化。这一思想已成为政策主张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 》得到了体现。

高等学校同质化发展造成了高等教育系统秩序的紊乱, 确需从宏观管理层面来研究并建立分类体系, 有效实施分类管理, 以便建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秩序。但是, “任何分类都有利有弊, 因为再详细的分类也不可避免地要在一定程度上抹煞个性, 分类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寻找共性特征的过程, 它只能表现类型上的特征差异, 但无法表现个体间的个性差别。”分类指导本身是为了引导规避趋同, 然而其自身的局限性也就不可避免带来新的趋同。所以, “分类的目的并不在于类型本身, 它更多体现的是一个引导的作用, 即高等学校不能趋同发展, 要明确自身的定位, 办出自己的特色”。 从长远来讲, “分类的最终目的是超越分类, 实现高等学校的个性化以及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发展”[2] 。

基于此, 有学者指出, 依靠分类来解决高校定位问题, 其实质是对高等教育进行系统设计, 由于决策过程中有限理性的存在, 不可避免地存在系统风险。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一个类型分化阶段, 试图通过制定高校分类定位的政策来指导高校定位, , 必将抹杀高校的多样性发展,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定位机制主要应该着眼于政府转换管理职能, 应以放松管制、强调自生秩序为重点[3] 。而另有学者认为, “首次出台的高校分类体系必须是官方的, 而且应该是规定性的, 不能为学校留有过多的政策空间, 这样有利于各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找准自身的坐标, 努力在自身所属的层次、类型上争创一流”[4] 。对此, 我们应当辩证全面地看待。应当认识到“社会秩序具有双重性: 作为社会的、人为的秩序, 它必然与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甚至是情绪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 必然会反映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愿望、情感和意志, 而作为世界秩序的一部分, 社会秩序又必须寓有意于无意之中、寓人为于自然之中、寓目的于规律之中, 应当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 体现出非人格化的特征和趋势”[5] 。因此, 高等教育的秩序是人为的建构的过程, 离不开我们的主观设计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 与我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高度相关。但是秩序的形成又有其自发性的特点, 它是多主体博弈的结果, 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更多取决于秩序自身的内在运行规律。因此, 加强对高校的分类指导是非常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但分类指导是有边界的, 它不是简单通过硬性规定来安排出人为的秩序, 即使强行所为, 很有可能会事与愿违。这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之间保持充分的张力, 通过加强制度、政策的引导, 影响三者之间的相互博弈的走向, 在此消彼长中不断调适关系模式, 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自发地演化、生长出新的秩序。

如何来加强对高校的分类指导, 无疑对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在政府与高校的博弈关系中, 政府始终掌握着管理的主动权, 政府的制度供给和管理职能的发挥, 对分类指导的实际取向和运行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我们绝不能再回到计划体制的思维框架下, 将分类指导转化为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政府制定分类体系——政府审批、指定学校类型——政府按分类标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这只能导致我们在教育体制上的倒退。计划安排代替了市场需求, 高等教育系统在传统规制内运行更趋封闭, 高等学校办学的主要指向会更集中于政府, 讨要更高的“类型”, 讨要行政资源, 仍无法走向多样化发展。有学者对美国相关研究得出结论:“分类标准是一种归纳的结果而不是演绎的体系, 更不是指导或限定各个学校发展的办学原则。我们常常希望通过指定, 并要求被指定的学校各安其位, 来实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这在事实上是很难办的。”[6] 因为政府不是全能的, 政府是有限理性的政府。面对复杂的社会系统对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数量并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的信息, 政府不可能完全掌握, 而以此来建立的分类指导体系必然会有许多局限性, 不可能真正实现所谓人才供需的“对口匹配”。如果不建立在政府转换管理职能的基础上, 而仍然是以直接介入微观管理的计划体制手段来实施, 分类指导必将致使学校类型过早地固化, 会严重抑制学校的办学活力, 抹杀学校的个性化发展, 影响学校类型的充分分化, 反而会加剧学校的趋同发展。“高等教育结构的宏观有序, 表现为系统自身以层次、专业、类型上的多样性来适应社会复杂多样的需求;表现为系统具有自调适机制, 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灵敏的反应, 避免在学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要之间出现结构性的失衡和错位。”[7] 因此, 分类指导重在其指导性, 主要通过资源配置、分类评价、信息与咨询服务等宏观调控手段对学校定位、发展施加影响, 顺势而为, 而不在于其管控的功效。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分类指导必须建立在政府、学校、社会三者关系的重构上, 保证政府宏观调控运行通畅, 高校自主办学又不能受阻, 实现高等教育系统所作出的理性选择和不同高校个体的理性选择所产生的集体自组织行为的动态平衡。由此看来, 加强对高校的分类指导是建构高等教育新秩序的重要举措, 但不可能单兵突进, 还需改革的多方面配套进行, 需要从根基上进行整体秩序的建构。

三、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必须基于高校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大到强、推进转型的进程中, 由于分化的加剧, 高等学校的地位、优势、竞争实力及未来前景必将会重新“洗牌”, 高等学校的整体定位和发展战略正面临着重要的选择。显然, 追求特色、强化特色, 不断蓄积并扩张办学优势, 是学校未来发展立足的根本, 是关系学校未来发展走向和运行机制、发展模式的重要战略抉择。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和人才规格上。在现阶段, 高等学校必须从外延式发展的浮躁心态中走出来, 要更加冷静、理性地思考学校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未来愿景。应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 着眼未来, 突出重点,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 确立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的办学理念, 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特色发展战略;应抓重点、抓亮点, 实施重点突破, 从国家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区域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影响全局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研究项目和领域作为增长极, 集中人、财、物力, 加以重点建设和发展;实施倾斜政策, 花大力气整合现有学科与专业等资源, 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和研究, 有重点地培育若干门优势学科和专业;注重营造科学、自由、民主的人才培养环境, 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 创建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独特的办学治校风格, 以全面提升学校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影响力。

学科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抓住学科专业特色的建设就抓住了办学定位与特色建设的核心与根本。不同层级、类型的学校应采取不同的学科特色发展战略: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应利用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优势, 可采取理工结合、文理渗透、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的战略, 通过院系科的重新组合, 促成新的交叉边缘学科的扩展, 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 凝练优势学科, 开拓新兴学科, 以便获得学科发展的制高点或者寻求科学研究的突破点。多科性的或者行业特色突出的院校, 则应更多关注某几个学科的发展新动向, 并及时发现未来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新兴学科, 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学科或学科点为突破口, 集中若干系科的优势资源, 重点建设, 占据优势, 做成品牌。地方院校基数较大, 承担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重任,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需要积极适应并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这定将会更加有益于学校培植优势学科和特色,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实力。当然, 建构高校的办学特色, 单靠优势学科是不完全的, 还必须有其他学科相配套。大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 教学科研皆是为这一核心任务而服务的, 如果只注重优势学科, 离开其他学科的支撑, 将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 也难形成特色。每所高校要形成自身的特色, 关键在于尊重高等教育规律, 顺应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唯此, 才能确保高校创建特色不偏离正确的航道。

建构高校的办学特色, 还必须深化制度改革, 完善治理机制, 建构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优化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创新能力, 形成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广泛认同度的学校文化。

参考文献

[1]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2) .

[2]赵婷婷, 汪乐乐.高等学校为什么要分类以及怎样分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8, (4) .

[3]邓耀彩.高校定位:自生秩序还是管制[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 .

[4]潘金林.高校分类:高等教育发展多样性的重要导向[J]教育发展研究, 2010, (1) .

[5]邹吉忠.论现代社会的秩序问题[J].河北学刊, 2002, (1) .

[6]李立国.推进特色办学更需合理竞争[N].中国教育报, 2009-03-03 (9) .

论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文化价值 篇9

一、高等教育多样化及其特征

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 表现为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办学层次多样化、办学类型多样化;二是中观层面, 在高等教育内部体系和管理制度上主要表现为办学主体多样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管理模式多样化等;三是微观层面, 在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上主要表现为培养方式多样化、专业结构多样化、课程体系多样化、教育要求多样化、学科体系多样化等。

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应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一是多样化的目标是为学习能力、动机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环境。它重视的是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而不是设法消除差异。二是在一个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中, 不同高校在声誉、学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等级或差别。三是在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内, 精英教育高校与其他高校在管理上有区别。四是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存在纵向等级差别, 且在性质、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横向区别。但横向和纵向的差别和不稳定的“等级秩序”, 并不等同于“等级制模式”。

二、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所拥有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体系。其显著特征是它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们思想和行为产生导引作用, 文化的进展主要表现为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的变化和行为方式的调整。从文化视角看, 高等教育多样化具有四重内涵:

1.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出现是社会公众基本价值观念变化后主动选择的结果, 它不是一个随机事件。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现实的、多重的, 因而他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属于个体性的。但他们的基本目的是一致的, 就是希望能让潜藏在自身内部的价值获得承认和实现。随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 学历和文凭必然祛魅, 个体不可能仅仅满足于获得高等教育的文凭符号, 必然会要求获得高等教育文凭符号背后的实体价值, 必然要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形式。这迫使高等教育机构的课程高度分化, 也促使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2.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人们在高等教育观念上表现出差异, 因而不存在同一标准的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高等教育应进行个性设计, 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式, 到最终的人才成长规格形成, 都需要体现出特色, 因为满足多样化的惟一途径就是走个性化、特色化之路。当高等教育需求从一种“机遇”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 高等教育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 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也必将转变, 即, 高等教育既非纯学术的, 也非国家利益至上的, 同样也不是从纯职业市场需求出发的, 而是从个性发展的程度来考察的。这种新的考察方式将对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资源的配置方式都产生重大影响, 使高等教育从“大一统”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多样化, 从而显得更个性化, 能符合更多人的需要。

3.每一个高等教育机构都是一个现实的文化主体, 都在与社会交往中表达着自己的价值选择, 在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问题上有着自己的解读, 社会应该尊重这些独特性。尊重个体存在的多样性代表一种具体的文化价值取向, 它表达的是一种社会价值观, 即个性发展程度, 是社会文明进展的根本标尺,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 当然也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4.发展人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永恒主题。高等教育多样化要求高等教育适应公众需求, 而大众需求是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那么高等教育就需要尊重公众需求多样性的现实, 要从满足个体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和任务就是使人们从文凭符号中解放出来, 直接追求高等教育的实体价值——帮助对个体适应生活的价值, 之后促进个体体悟到生存的意义与生命的尊严, 使自己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

“教育不可能置身于思想和行动的新潮流之外, 它在更新价值观念方面大有可为, 人们指望教育不仅能满足人与社会的基本要求 (和谐的个人发展、社会正义等) , 而且还希望它也能面对世界的重大问题培养青年一代适应明天的世界及要求。”[1] 因此, 高等教育多样化过程首先可以看做是确立新的价值观的过程, 然后是将这个价值观制度化的过程, 是一个文化选择、文化建构、文化创新的过程, 即文化化的过程, 它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一个个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都能获得充分发展。

三、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文化价值体现

(一) 高等教育多样化是社会文化价值观发展的结果

中国高等教育由大一统、单一性走向多样化, 是经济、政治发展和文化观念转变协同作用的结果, 但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首先就发生在价值观念层次。当窒息生命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后, 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大一统的文化价值观逐步被打破, 多元价值、多元文化兴起。人们开始拥有自己评判事物的角度而不一定要屈从于他人的意见, 开始拥有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专长, 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而选择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和职业。整个社会的认识越来越明朗, 即:社会对人才不可能再采取统一的评判标准了, 如果勉强维持统一性, 那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是徒具形式的。于是, 中国的高等教育不期然而然地向多样化发展:大量民办高校在短时间内涌现, 中心城市办学兴起、高等教育地方化得到发展, 联合办学、合作办学开始形成……高等教育多样化尊重差异、尊重多元的存在, 代表一种具体的文化价值取向, 体现了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发展, 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

(二) 高等教育多样化体现的是高等教育的个性发展和特色发展

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变化, 学术的需要仅仅成为社会民主化、多样化需要的—部分, 文化的需要、经济的需要、政治的需要、技术的需要、个人职业与自我完善的需要、消闲娱乐的需要, 几乎没有哪一个领域不对高等教育提出自己独特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个人或团体对高等教育心存与众不同的期待。满足社会与个体的众多需求, 是高等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高等教育在发展道路上必须走出自己的特色来。

多样化的重要意义更在于高等教育进入了个性化的时代。多样化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 生态学研究表明, 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物种越丰富、每一物种个体数量越大、环境条件越复杂, 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就越明显, 稳定性也就越高。生态学中的多样化概念和共生概念从自然生态系统扩展到人类社会, 极力倡导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和人类文化形式的多样性被视为社会进步的标准[2] 。生态多样化一方面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物种越丰富,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就越大, 稳定性也就越大;另一方面, 具有较大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有较高的生产力。高等教育系统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生态系统, 有着自身的结构与功能。高等教育多样化一方面可使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稳定,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 或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资源承载力。“20年以前的中国, 让人强烈感觉到的是高等教育的单一性。在清一色的公办之下, 是大一统的招生, 大一统的专业设置, 大一统的分配制度……后来我们都能发现, 那正是它生命力微弱之所在。”[3] 随着高等教育层次的多样化、种类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多样化、课程体系多样化、培养方式多样化、学科发展多样化都显现出来了, 与此同时, 高等教育投资方式多样化、管理制度多样化、评价体系多样化也都在推进, 并且还在进一步构建!伴随着多样化的进程, 中国高等教育的生命活力显著增强。也就是说, 多样化使高等教育在公众心目中越来越生活化了, 也更加显示了高等教育的生命力。所以说, 高等教育多样化虽然是大众化、普及化的伴侣, 但它更促进、发展和丰富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三) 高等教育多样化有助于个性平等主义理想的实现

个性平等主义主张任何独特的个体都有发展自己的机会, 他们的发展不应该受到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制约。这种平等思想是“人生而平等”主张的具体表达。个性平等主义认为教育应该打破阶级的局限和观念的局限, 给每个要求接受教育的个人都以均等的发展机会, 使他们能够充分展现自己个性的独特方面, 而决不是对他们进行抑制、把他们塑造成同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人。

这种理想一直激励着教育进行改革, 促进着教育的发展。当高等教育发展从精英阶段走向大众阶段, 更多的个体接受了高等教育, 人们对高等教育就有了越来越多的领悟, 其选择也正走向多元、走向个性。试想, 年届七旬的老人进入大学、腰缠万贯的个体业主进入大学, 他们有何企求?只是向往大学校园、只想拿一张大学文凭、只想感受大学生活!“唯有对生命的理解、对个性平等主义的追求才让他们走进大学。”[3] 在这样的环境中, 个体的人格趋向成熟, 个体发现了自己的价值, 发现了自己的发展潜力, 发现了体现自己尊严的途径。所以, 我们对待高等教育多样化过程, 不能把它简单地当成只是将高等教育资源向社会进行分配的过程, 或把它当成个体为获取物质利益而争取一次受教育机会的过程, 而应该看到它的潜在意义是对个性的解放。

高等教育多样化打破原有的统一格局, 鼓励学生进行主动选择, 为人们的多元选择和个性发展敞开了机会, 为个性平等主义理想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四) 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体现的传统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层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其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之间的界限模糊、职能不清。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高等教育由政府包“供”、包“产”、包“销”的局面已有很大改善, 但还是并未完全打破。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将使高等教育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但前提是高等学校必须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能有权选择自己的使命、目标、办学重点、专业、课程等, 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自己的办学, 从而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一流大学的品牌不是“自封”的, 也不是通过行政权力分配教育资源而“御封”的, 各高校只有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 才能在教育市场竞争中取得声誉。否则, 不立足于学术竞争, 而是竞争行政权力, 则必将强化高等教育的统一性, 限制高等学校的发展, 从而限制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进而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不是混乱无序, 它需要协调和统一。因而需要政府的管理, 需要政府进一步增强教育责任感和责任意识。政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主要的责任人, 政府主动作为, 但把自己的作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监管实行法治化, 主要通过立法、指导、监督发挥作用。行政权力应十分自觉地维护学术权力、保障学术权力, 从而使大学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能够依照法律独立处理自己的事务、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自己的办学, 从而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

四、结束语

现实中, 人们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 担忧之声也不断涌现, 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一是对多样化高校的教学质量表示担忧, 认为多样化会导致质量标准混乱、低标准和分散办学力量;二是认为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会导致高等教育秩序出现混沌无序状态, 如果研究型大学、学院、社区学院的职责、招生标准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叉, 那么会进一步加剧业已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三是认为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会助长高等教育的营利, 从而使教育公平得不到保证。

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没有绝对的定式。为此, 需要将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作为一个有意识的建构过程, 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行为抉择, 要转变全社会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调整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等等。对此, 本人将另外撰文论述。

中国的高等教育要突破“趋同化”、“一般化”, 就必须推进多样化发展, 但这一进程任重道远。可是, 问题的严重和任务的艰难不是我们可对未来持悲观态度的依据。高等教育必须在人的个性发展中建构一种超越的精神, 体现对终极的关怀。中国的高等教育必将在民主化的大踏步进展中而呈现出更为美好的情景, 一个真正成熟、优质并具有生命活力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必将得以建立。

参考文献

[1]S.拉塞克.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性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103.

[2]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84.

多样化发展 篇10

台湾手机供应链厂商近日表示, 虽然市场中已经存在诸如Open web OS、Firefox OS以及Sailfish等基于Linux内核的移动操作系统, 但总体看来iOS和Android依旧牢牢把持着整个移动操作系统市场85%左右的份额, 并且很多智能设备厂商都不愿意轻易从Android平台转投到其他平台。

消息人士指出, 在Android问世之前, 三星、摩托罗拉等一批厂商都率先开始尝试开发自己基于linux内核的移动操作系统, 并且也获得了来自NTT Docomo以及Orange等世界大牌电信运营商的支持。但由于当时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尚未成熟, 相关的应用开发工作也才刚刚起步, 所以在谷歌正式推出Android系统之后, 这些厂商的便纷纷放弃原有计划而投靠至Android的怀抱。

目前, 虽然三星公司依旧在于英特尔和Linux基金会一起携手推进名为Tizen的移动操作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发展, 但其依旧与谷歌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并且在Android智能设备市场越做越大, 未来如何平衡Tizen与Android之间的资源分配将成为三星所要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

而Open web OS则是由web OS演变而来, 该系统最初是由Palm公司开发, 之后又被惠普收购。之前的消息显示, 中兴将在2013年正式推出基于该系统的智能手机产品。

同时, Firefox OS则表示自己将更加注重在入门级智能手机市场中的发展, 该系统现在已经得到了来自中兴、TCL以及Sprint、德国电信、Telenor等厂商和电信运营商的支持, 相关产品也会在2013年登陆拉美国家市场。

另外, Sailfish OS的开发者Jolla公司也在之前的发布会上表示将联手电信运营商DNA公司一起在芬兰市场推出基于该系统的智能手机, 并且未来还将会把自己产品带到中国等新兴国家市场。

多肉植物的多样化应用及发展趋势 篇11

关键词:多肉植物;园林造景;室内绿化

1、多肉植物在室内的应用

1.1、防辐射

多肉植物具有吸收辐射的作用,可以摆放在电视、电脑旁边,吸收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保护人体健康。因为多肉植物体型小巧,生长缓慢,需水量少,也适宜摆放在面积较小的电脑桌等地方。不光吸收了辐射,还增添了景色,一举两得。

1.2、可以在夜晚吸收CO?

多肉植物大部分具有景天酸代谢途径(CAM),它们可以在夜间通过开放的气孔吸收空气中的CO?,并以细胞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作为二氧化碳接受体,在PEP 羧化酶的催化下,形成草酰乙酸,再在苹果酸脱氢酶(NADPH)的作用下还原成苹果酸,贮存在液泡中;白天,苹果酸由液泡转入叶绿体中进行脱羧并释放CO?,再通过卡尔文循环转变成碳水化合物。所以多肉植物可以在夜间吸收CO?,这也是多肉植物适宜摆放在卧室里的主要原因。

1.3、室内装饰

多肉植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外观,色彩也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多肉植物可以单株栽植在盆中。这时需要选择与多肉搭配的样式独特一些的容器,这样多肉可以独立成景。有的多肉容易群生或形成多头,植物的体积也就加大了,这样的一盆单一的多肉摆放在桌上更加明显。多肉植物还可以进行组合,形成景观。一盆组合的多肉,品种多样,色彩也更加丰富,立面层次明显,更像是一个小型的花圃。摆放在较大的桌面上景观效果更佳。多肉植物还可以与假山石进行结合,会产生一种自然的美,摆放在室内会显得更加别致。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将多种多肉植物进行组合之前,一定要先查清楚每一种多肉植物的生活习性。倘若将生活习性不同的多肉种植在一起,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或者死亡的情况。因此多肉组合需要慎重。

2、多肉植物的室外应用

2.1、多肉植物在花坛、花境中的应用

多肉植物不只是温室里娇弱的花朵,它们也可以在自然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多肉植物的花朵大多数都不十分艳丽,但是还可以作为花坛、花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半支莲(Portulaca grandiflora),其花色多样,繁殖容易,是很好的花坛、花境材料,应用也十分广泛。此外八宝景天(Sedum spectabile),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等多肉植物也应用于花坛、花境以及树池中。它们耐寒耐旱性能好,一次种植,多年生长,养护成本低,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材料。

2.2、多肉植物在屋顶绿化中的应用

屋顶绿化是近些年来为了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新手段。屋顶绿化即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顶面上进行绿化。其具有改善环境空间、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等功能。对于建成田园城市,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居住条件,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行屋顶绿化要考虑到屋顶称重问题和防止屋顶漏水以及植物根系的穿刺,还要保证植物的生存。因此可以选用垂盆草和佛甲草。,它们具有根系浅、喜光、耐旱、耐瘠薄、繁殖能力旺盛的特点,耐粗放管理也为屋顶绿化节约了管理费用,是极好的屋顶绿化材料。

3、多肉植物应用的新形式

3.1、多肉植物在垂直绿化中的应用

垂直绿化具有节约空间,景观效果好等优点,逐渐成为园林绿化的新宠。可用于垂直绿化的多肉植物除了本身就具有悬垂性的垂盆草,佛珠吊兰等植物,还可以使用没有悬垂性的多肉植物,因为多肉植物的外形就好似花朵一样,其生存能力又极强,应用在垂直绿化中景观效果良好。

3.2、多肉植物应用在微景观中

微景观指的是用苔藓以及多肉等生长条件需求差不多的植物,再搭配上各种小玩偶,制作成美观可爱的桌面盆景。目前市场前景十分乐观。微景观主要摆放在室内,外部多为玻璃制品,以苔藓植物充当草地,由于多肉植物形态各异,色彩丰富,因此在其中起到主景的作用。对于喜光的多肉植物来讲,生长条件不是太好。因此要选择对光照适应范围广的多肉来制作微景观。这样才能让微景观更加美观,保持的时间更长久。

3.3、药用价值

多肉植物除了具有景观作用,有的还具有药用价值。多肉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看上去十分鲜美,但实际上大部分多肉都有毒,能吃的多肉很少。其中能食用的多肉为景天科的拟石莲花属品种。石莲花的叶片肥嫩多汁,不仅可以食用,味道轻微发涩,与莲雾相似,而且还可以养身,有保护肝脏的作用。还具有减少口苦、便秘和提神醒脑的功效。但是这种植物也不能多吃,否则会“物极必反”。

多肉植物应用范围广,但是存在引用品种单一的问题。希望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多发掘可以广泛应用的多肉植物,美化室内外的环境,共创园林城市。

参考文献:

[1]成雅京,赵世伟,揣福文 《仙人掌及多肉植物赏析与配景》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

[2]《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第12期 胡莹冰,沈守云 《多肉植物的景观应用及发展趋势》

[3]黄献胜,黄以琳 2001 《多肉花卉观赏与栽培》[M]北京 农村读物出版社

[4]刘晨潮 《多肉植物发展之我见》[J]中国花卉盆景,2004(7)

[5]吴云帆,滕玥 《多肉植物在商务办公环境中降辐射及增湿作用的研究》 上海农业科技 2014

[6]崔亚惠,刘海东 《多肉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应用》 中国农资 2014年 08期

多样化发展 篇12

近日, 宁波市教育局发布《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 (2014—2016年) 》, 计划用3年时间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 使特色示范高中达到50%以上。

根据计划, 未来3年, 宁波市将打造10个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早期培养基地, 建设20个省内外有影响力的特色学校, 形成30个特色学科基地, 创建40个特色创新项目, 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今后, 该市普通高中将发展为学术型高中、学科特色高中、普职融通高中和国际教育高中四大类, 把构建多层次、有特色、可选择的课程体系作为核心目标。

上一篇:化学教学与环保意识下一篇:常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