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的教学

2024-10-11

多样化的教学(精选12篇)

多样化的教学 篇1

摘要: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现代的中学生升学压力重,没有充裕的时间去阅读与考试无关的书籍,但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激发,进行多样化教学,诗歌教学就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方式

一、自主探究、点拨启发

在我们平时的诗歌教学中依然存在着重理性而轻感觉的倾向。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方式,往往导致诗歌的意向、诗人的形象无法在学生心中留下鲜活的印象,阻碍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因而,我们在诗歌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在诗歌的关键之处、难点之处、意向繁复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画龙点睛,使学生举一反三。

月亮是中国古代诗歌中运用最广泛的意象之一,月亮在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有三个:望月怀人、望月思乡、望月感慨,分别表现出人们的别离情、故乡情和沧桑感。如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此处月亮是诗人的知音,是善解人意的信使,它把诗人满腔的牵挂和思念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明是普天之下共有的明月,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种看似情理不合的情感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感怀。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一弯残月映照着诗人的孑然一身,如钩的残月,承载着他多少人生无常之悲和难言的亡国之痛!

这种授之以渔的点拨,远远胜过支离破碎的分析,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达到“教,不是为了教”的目的。教师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变传授者为服务者,让学生在合作讨论、相互补充的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诗无达诂”,诗歌的语言在所有文学体裁中是最凝练、最含蓄的,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不能整齐划一,搞标准答案。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问询等方式去寻找最言之有据的解答。

二、比较鉴赏,寻求异同

新课改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比较探究质疑中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师在诗歌阅读和鉴赏的教学中,如果经常采用比较法,不仅有利于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对诗歌内涵及艺术美的理解,提高对诗歌的欣赏水平。我们可以就同一个诗人的诗歌进行补充和比较,如学了李清照的《武陵春》,再补充一首她早期的《如梦令》和中年的《醉花阴》,学生就可以了解一个完整的李清照:少年的活泼率真、中年的落寞忧伤和晚年的悲苦沧桑。

就构思和情感而言,也可以进行引申比较。如把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陆游的《游山西村》放在一起学习。两首诗无论基本思路还是思想感情都非常相似:在农家广阔的田野里、优美的景色中,他们找到了心灵的皈依。农村的美景,农民朴实的友情,使他们倍感轻松快乐,还没有离开,就已经想到下次再来。这种“未辞先约”的写法在两首诗的尾联中都出现了。两位诗人都歌咏了田园乡村生活,语言风格都朴素平实。

就同一题材的诗歌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在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我把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拿来比较鉴赏,学生通过自主探讨,比较出这三首爱国词作的不同风格:一个因壮志难酬而感慨悲怆;一个抒发了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慷慨激昂;一个表达既想建功立业但又思念家乡亲人的复杂情绪。三位诗人同是抒写报国情怀,却是不同的心境、态度和性情。

比较阅读,可以变线状为网状,起到牵一而动百的作用。

三、以画析意,以画解诗

诗和画都是视觉想象为主导的,这就启示我们:教学时以画析意,以画解诗,能更好地品味诗歌的绘画美、意境美。在诗歌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根据诗意进行绘画创作。学习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有些同学画出了青山、江水等景物,但没有画出残留在天空的星辰;有些同学不仅画出了以上的景物,还画出了依稀的星辰,表达了“海日生残夜”的意境。在对王维的《使至塞上》的诗配画中,有位同学则很巧妙地把诗人的马车掩映在一座小小的沙丘后,整幅画面以黄沙、青烟、夕阳和黄河为背景,正确地表达了“单车欲问边”孤寂和苍凉的意境。此项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诗词的进一步理解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寻根探源,古为今用

诗歌对当代歌词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现代歌词创作的重要源泉,诸多优美的古典诗歌语意通过再加工、再创作,成为兼具古典韵味与现代气息的经典之作。从这一点上看,优秀的现代歌词作品可以引入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借助流行歌曲对学生的强大吸引力,另一方面借助歌词中蕴含的古典诗歌韵味,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运用。如毛宁的《涛声依旧》是化用了张继的《枫桥夜泊》,歌词中“带来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很古典又很现代;邓丽君的《在水一方》化用了《诗经》中的《蒹葭》。在这些争论之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浓了,理解更深了。

通过寻根探源,学生们发现时尚来源于古典文化,必将激发他们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自发、积极主动地鉴赏和学习古典诗歌。学生通过深入地体会和感悟古典诗歌的内在美,领略其所蕴含的古典魅力,能够激发他们的现代创作灵感,打开他们的思想之门,使诗歌古为今用,重新给诗歌注入活力。

古典诗歌的篇幅短小,教师应尽量避免简单、孤立和静止的教学方法,在诗歌教学中,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鼓起学生艺术思维的风帆。

多样化的教学 篇2

[摘要]21世纪初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程改革”)对各学科的教育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培养要求,相比之下对美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还是略显单调和不足,但是具备良好审美和人文素质对学生的人生观培养又显得尤为重要。如今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学生的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各?事物和文化冲击的影响,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信息中保持判断力是美育教学的重点。信息社会要求学校、教师解放思想,杂合有利条件,多样化地进行美育教学。

[关键词]美育;教学;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6502

一、小学美育的必要性

美育是指在美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而进行的审美教育活动,旨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高尚的审美理想,从而陶冶情操,提高人们感受美、欣赏美、辨别美、创造美的能力。关于美育的重要性,半个多世纪前,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冶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可见美育在人心净化中的重要性,良好的审美素质是美好人生的基础,它不仅仅是个人对可见事物关于美丑的判断,更是内心关于真善美的情感判断,它直接影响到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作用。美育是情感教育,也是素质的教育、道德的教育。

二、新课改下小学美育现状

(一)没有美育教学观念,忽视美育的重要性

教育部推行素质教育多年,但是应试教育在中国还是“大行其道”,因为高考制度唯分数论的改革缓慢,学生各主科的成绩高低仍然是学校、老师、家长评定学生是否优秀的硬性指标,这造成了整个学校的美育氛围淡化,美育的重要性被忽略。

(二)美育范围狭窄,难以形成全面的美育效果

很多情况下,学校错误地将美术课、音乐课等艺术教育局限于甚至等同于美育课,艺术课程肯定是美育教学的主要部分,但是其他学科的美育开展和渗透也同样重要,不可忽视。学生在其他学科中只能被动地接受单一的知识,没有在情感、美感上得到更多的开发和解读,造成学生对这些学科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

三、发挥艺术课程在美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上面论述了美育在小学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两大方面的问题:美育重视问题、美育理论建设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解决的,需要在实践中探讨,在探讨中实践。多样化的开展美育教学是必须和必要的途径。多样化的美育教学中重要的部分是艺术教育的实施,所以艺术课程在美育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学科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美育理论知识,做好美育教学,为各科的美育开展发挥排头兵的作用。

四、美育应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内容

各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的一大阵地。无论是数学、语文、英语、体育等课程,教师在教学课程中都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就拿语文课来举例子。语文教师应积极探寻课本中最能激发美好情愫的图景,精巧创设学习情境,如选配恰当的音乐,声情并茂地教授学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有所期待,引导、调动学生的美好情感,让他们沿着美好的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

另外,语文课本中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特别是诗歌、散文等,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探究这些美,激活学生的情感,由情入理,寻文悟道地进行思维迁移,激起学生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除了语文的美育教育,数学的简练之美、体育的动态之美、英语的口语之美等都应该是教师课堂教育探讨的重点。教师应发挥、利用各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审美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五、学校人文环境建设是美育的催化剂

学校人文环境建设是美育的催化剂,好的人文校园对学生的美育开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就拿本校来说,在人文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首先,原来严重影响学校美观的变压器被拆除,进而新建了现代化的以黄色调为主的大门,与新建的黄色教学楼相得益彰(如图一),充满生机活力,美丽大方。

以上这些环境建设促进了学校的人文氛围,反映了人文校园硬件设施的提高。当然,软件设施的建设也不能少,学校近年来提出的“爱的教育”特色文化建设更是将学生的美育提高到了新的高度。“爱的教育”提出的现实依据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爱为源,润泽生命”的办学理念是本校新时期下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教师素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有利于美育教学的开展和提高。

六、教师个人审美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促进美育教学的动力

作为美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本身审美素质、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培养,所以教师审美或立美能力不足将会造成美育教学没有动力。

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直接授课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他们造成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具备较高的审美和人文素质是必要与必需的。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审美品质,才能在教学环境中落实美育教学,启发学生美的心智。另外,如何提高教师审美和人文素质是一个难点。从目前全国多数小学美育师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处于极其匮乏的状态。教师的提高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学习,所以学校有义务和必要多开展例如“爱的教育”(如图六)等启发家长与教师情感的培训。

在我校不仅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还定期请美学的专家和学者到校演讲,定期举办美育教学研讨会等。学校成立美育小组,开发建设本校的美育教学体系,开展美育优质课比赛(如图七),让所有的教师参加到美育课程中来,结合本地区、本校的文化特色探索出独特的美育良方。

总之,美育工作庞杂而微妙,它分布于学校各个课程、角落、教师、学生当中,你不观察它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可是它又是那么重要,没有它,人类文明将会日渐衰落。各小学应该重视和做好美育教学,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会得到真正的落实,学生的人生大树才会埋下良好的种子!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多样化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使用基本的修辞方法,语言通顺,层次清晰,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实现语文教学目的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多样化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正确选择和主要途径。

一、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模式的类型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即是其中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使教学模式与时俱进,满足小学语文教学要求。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学习习惯,并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

(三)体验式教学方式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平台,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增强其情感的体验,满足学生沟通交流的欲望,加深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四)讲授式教学方式

虽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的个性魅力、语言风格、表达能力以及亲和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五)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材内容也有其局限性,因此教师采用课外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完成知识的积累和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實施策略

教师在实施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时候,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下面本文以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为例,分析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活动前,要依据教学内容,明确探究学习的主题。教师可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既可以由学生提出探究的主题,也可以由教师提出主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讨论主题的价值和实用性,需要学生通过讨论和探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讨论主题的深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上,通过努力的探索和分析,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从而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快速而准确地选择合适的主题,也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和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

其次,探究学习活动要有详细的计划和步骤。教师在确定了探究学习的主题后,还要引导学生制定详细的探究学习活动计划。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将学生灵活分组,然后引导各个学习小组围绕着探究学习的主题,确定自己小组的研究问题,并制定详细的探究学习计划。例如各个学习小组需要确定探究的目标、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探究活动实施的步骤和应对探究活动中问题的措施等。在探究学习活动开始后,各个学习小组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可以很好地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使每个小组成员在活动中都有所收获和进步。

再次,探究学习活动的具体实施。这一阶段是整个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自身搜集的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加工、整合、归纳、总结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最终形成一定的结论。在此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间合作默契,团结一致,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大有帮助,而且也增进了学生彼此之间的感情,使教学氛围更为融洽和愉悦。

最后,各个学习小组要将探究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教师在探究学习活动中,不但要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探究成果,给出中肯的意见和公平公正的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展示探究成果,如PPT展示、表演和板书介绍等。评价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等。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对所探究的问题进一步思考和总结,提升对探究结果的认识和掌握,也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探究学习的乐趣和取得成就的喜悦之情。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符合了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丰富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武世强.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 学周刊, 2012(11).

[2] 谢林青.多样化教学情境创建高效语文课堂[J]. 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 2013(04).

英语教学的多样化 篇4

传统教学中, 课堂教学大都是由教师传授知识, 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讲的东西, 成为存贮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这是不科学的。新的教学思想认为, 教师应该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刺激、促进学生的自我活动能力, 使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学习, 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 能力得到提高。

为了创设双向交流的语言情境, 可以突破每节课用讲解和机械操练的方法, 只教若干单词、句型或几段课文、某个语法项目的旧套路, 采用跨课跨单元的整体教学法, 创设语言交际的情景, 经常变换学方式, 与学生共同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充满乐趣、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 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自然的、比较充分的交流。师生共同创造的教学过程, 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他们对英语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热情。

同时,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向学生呈现语言学习的过程, 指导学习方法, 教学生如何学习。这能促进课堂教学逐步做到变教为学。

二、用课外小组活动补充单一的课堂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 使他们具有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语言习惯只有慢慢地通过经常不断的练习才能获得。仅靠在课内学习是不够的。学生只有在尽可能多的语言环境中接触它、使用它, 才能学好并养成语言习惯。我国中学的英语课每学年还不足170学时。长期以来, 很多教师采取增加课时、课外加班加点、布置大量作业等办法来扩大接触外语的机会, 不但未能奏效, 反而使学生负担过重, 失去兴趣, 以致许多人放弃学习。

因此, 若将教学任务放在学生课内外和校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完成就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用丰富的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学, 同时又把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到课外活动中去。形成课内外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综合学习方式。

三、将学生的学习从以个体方式为主变成以小组学习为主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 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 人人都从中受益时, 小组学习程序可以是十分有效的。语言学习尤其需要与别人交流, 以便在使用中学习。据此, 可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 四人学习小组在课堂相互合作, 在课外也常常开展活动。这样学生把英语学习不就只当做课内的任务, 而是把课内外的活动变成一种学习的整体工作。小组活动要有目的、有指导地进行, 要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交流和协作。伙伴们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各自又都获得很多的实践机会。这样的小组学习有效地保证了课内综合式教学有序地进行。

四人学习小组按邻近座位组成, 开始时, 每组指定两名能力较强的同学负责组织学习。在小组学习中, 他们一起朗读、背诵、预习、复习、互相提问、会话、复述课文、讲故事、研究并讨论疑难问题, 还相互评改作业、举行小测验或自我测试等等。还可在小组复习之后, 以小组为单位由大家命题进行期中考试。在教学中, “小组学习”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发展“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的技能, 逐步学会学习。所以说, “小组学习”又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变单一依靠谭本和练习册为博取多种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教学

多样化教学体现在教材问题上的做法, 可以比喻为“将羊群放在草肥水美的大草原上去吃草, 而不是只靠割些草来喂给关在栅栏里的羊”。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 需要有大量、生动有趣的语言材料来配合, 只利用课本或少量的补充材料对学生重复的、机械的训练, 会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令人感到厌烦的、乏味的苦差事。

多样化的教学 篇5

《课标》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同时也是让学生了解学习别人的方法,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学生的算法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很好,其实“凑十法”是一种简便的方法,是一种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说就是一种简便运算的方法。在三年级乘法的教学中福34×33,学生也是在运用算法的多样化,在不自觉中运用乘法分配律在进行简便运算,学生的方法是34×30=1020,34×3=102,1020+102=1122。在以后的简便运算的教学中学生就会明了,其实简便运算我们以前就会,只是书写格式的要求不同和老师没有明确的给我们说出来而已,让学生感觉简便运算不是很难。

从生活实际出发简算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很广泛的,让学生树立简算的意识。

简便运算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运用是很多的,在商店买东西计算应付多少钱,采用的大都是移多补少的凑成整十数简便方法来计算的,这些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如去自由市场买东西。买完东西付钱,有很多简算的方式,如应付48元钱,很多人是付50元,找回2元,这也是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如要付43元,有些人会选择付53元,这样可以快速的找回10元,其实简便运算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很多,让学生去感知简便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很广泛,从而增强学生简算的意识。

小议在英语教学中的多样化教学 篇6

关键词:师生双向交流;课外活动补充;协助学生建立;利用多种媒体;丰富的语言材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56-01

在经济得到发展的今天,在竞争日亦激烈的国际形式下,我们得思变,下面我小结一下怎样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多样化教学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双向交流,共同进行学习。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大都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讲的东西,成为存贮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这是不科学的。新的教学思想认为,教师应该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刺激、促进学生的自我活动能力,使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学习,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为了创设双向交流的语方情境,可以突破每节课用讲解和机械操练的方法,只教若干单词、句型创设语言交际的情景,经常变换学方式,与学生共同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如以一位学生的经过精心准备的课堂报告为序幕,然后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和语言交流活动,诸如朗读、问答、会话、看图样的学习和语言交流活动,诸如朗读、问答、会话、看图说话、讲故事、表演、游戏、唱歌等等。在这种充满乐趣、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自然的、比较充分的交流。师生共同创造的教学过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他们对英语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热情。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向学生呈现语言学习的过程,指导学习方法,教学生如何学习。这能促进课堂教学逐步做到变教为学。

二、用课外活动补充课堂教学。在英语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使他们具有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语言习惯只有慢慢地通过经常不断的重复才能获得。仅靠在课内学习是不够的。学生只有在尽可能多的语言环境中接触它、使用它,才能学好并养成语言习惯。我国中学的英语课每学年还不足170学时。长期以来,很多教师采取增加课时、课外加班加点、布置大量作业等办法来扩大接触外语的机会,不但未能奏效,反而使学生负担过重,失去兴趣,以致许多人放弃学习。因此,

若将教学任务放在学生课内外和校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完成就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用丰富的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学,同时又把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到课外活动中去。形成课内外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综合学习方式。

三、协助学生建立起团结合作的学习小组。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人人都从中受益时,小组学习程序可以是十分有效的。语言学习尤其需要与别人交流,以便在使用中学习。据此,可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四人学习小组在课堂相互合作,在课外也常常开展活动。这样学生把英语学习不只当作课内的任务,而是把课内外的活动变成一种学习的整体工作。小组活动要有目的、有指导地进行,要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交流和协作。伙伴们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各自又都获得很多的实践机会。这样的小组学习有效地保证了课内综合式教学有序地进行。四人学习小组按邻近座位组成,开始时,每组指定量名能力较强的同学负责组织学习。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一起朗读、背育、预习、复习、互相提问、会话、复述课文、讲故事、研究并讨论疑难问题,还相互评改作业、举行小测验或自我测试等等。还可在小组复习之后,以小组为单位由大家命题进行期中考试。在教学中,"小组学习"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发展"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的技能,逐步学会学习。所以说,小组学习又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博取多种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教学。多样化教学体现在教材问题上的做法,可以比喻为"将羊群放在草肥水美的大草原上去吃草,而不是只靠割些草来喂给关在栅栏里的羊"。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需要有大量、生动有趣的语言材料来配合,单一依靠课本和练习册对学生重复的、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令人感到厌烦的、乏味的苦差事。

除了使用统编教材,教师还要为学生准备尽可能多的阅读、听力材料及其它学习材料供学生在课内外学习用。比如A、B两班的同学,以班、以小组、甚至以个人为单位订阅英语杂志和画报,同学们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作课本的补充。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们理解到:他们不需要在某一课书或某一节课内死盯住几个词、几个句子或某个语法项目才能学会它们,而是在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后,在语言的复现中比较灵活、也比较容易地掌握语言的。同时由于学生读得多、见得多,他们视野较广阔,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这些正是多样化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五、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设备进入高效教学。随着教育的发展,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已经有了电脑、网络、“多媒体教室”,基本上的家庭都有电视,很多家庭也开通了网络、智能手机,还有部分家长给孩子买了学习机,这些都可以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强大的有利工具。关于电脑手机的使用我们一定要进行良好的引导,合理的利用。同时也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等等

小学英语教学的多样化 篇7

2. 情境化。情境教学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入多姿多彩的真情实景中, 让师生和谐地融合为一体, 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 运用录像、投影、录音等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情境设计, 可以把语言、人物、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 形成声、像和语言组成的“三维空间”的立体教学,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动作化。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举止、神态, 从而代替语言借以达到表达情绪的沟通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应该也不能只单单依靠有声语言, 还得利用肢体语言这一课堂法宝。在某些时候, 肢体语言是“无声胜有声”, 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适当运用肢体语言, 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加深学生的印象,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表情化、动作化, 通过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动来演示说明教学内容。

4. 生活化。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 来自于生活, 并为生活所用。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沉浸其中。如每天上学、放学进出校门时, 要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用英语进行问候。无论在校园中还是楼梯口碰到同学, 我总会打招呼:“Goodmoning/afternoon!”“How are you?”一段时间后, 学生课外见到我, 都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和我打招呼, 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习惯,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语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篇8

一、打破传统模式, 课前收集资料

传统的教学模式“组、复、新、巩、布”已经不适应日新月异的教学发展, 教师一以贯之的固定模式让学生无法提起更多的兴趣, 千篇一律的教学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教授新课之前, 我先让学生自己查找文章背景、时代和作者的生平、重要作品、人物的性格发展, 通过查找字典认识生僻字, 做好上课前的充足准备。课上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通过同学互相补充进一步加深印象, 初步确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发挥学生想象力, 以己推人

在讲述课文时, 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力, 假设自己处在课文中这种情境, 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什么样的感觉?如, 在讲述《背影》这一课时, 我便让学生充分想象一下, 假如自己是朱自清会是一种什么感受, 进一步回想家长到学校来看望自己时, 想到父母的辛劳, 看到父母走时的背影, 自己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通过设想、对比, 学生都能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涵义。同时, 我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感恩父母的教育, 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互为教师、分组学习、合作探究

通常我将学生分成五个学习小组, 设定五个学习小组组长。五个学习小组组长主持每个学习小组预习、研究、探讨课文后,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课文内容, 共同制定出一个教学方案, 通过互相授课、听课、评课这一系列活动, 五个学习小组都能听得其他小组对课文的分析、理解, 从而与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相互对照, 在共同探究中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使自己的知识更加全面、深刻, 确立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四、培养阅读习惯, 增强语感

语感是学生对语言的感觉, 在教学中, 学生对语言的感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感的增强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应用。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习惯, 增强学生的语感。学生阅读的内容也不必限定课文, 这样不利于学生整体思维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多方引导, 全方位阅读, 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来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 使他们不断充实、不断完善, 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 语文老师要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来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 形成多样的教学形式。

高校素描教学的多样化探索 篇9

现在已经有些开明的老师在上基础课时进行“弹性”教学。也就是为解决基础课的重视学生缺少理论研究、理论探索, 缺少创作能力培养的弊端, 使课堂变得灵活机动, 将学习素描基础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同时给与学生很大的个性空间, 培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多层次的认识事物、分析问题, 鼓励学生创新, 尊重他们的个性、多样的观点。从而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基础课堂。例如, 在静物素描写生课上, 教师可以一改以往老师摆静物, 学生写生的传统教学模式。将需要训练的静物分摊在教室的中间, 让学生自由选择搭配、自由构图、自由选择表现工具和表现形式。如此一来, 不但达到了专业基础的训练同时将写生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给他们一个展现自己个性的机会。这样的学习环境, 不但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 同时给教师更多的时间和多方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 再者, 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此过程中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借鉴。从而可以在这样的弹性教学中进行师生、生生的互动。教师从中教授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学生在接受基础训练的同时, 按照各自的需要与老师或同学进行富有多方面、深层次的交流与探讨。例如:题材、构图、肌理、质感、材料、绘画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这样便使基础教学把教师、学生、媒体看作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强调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主体与客体 (教师与媒体、学生与媒体) 认知与情感的互动。从而达到了充分的多样化素描教学与基础教学相结合。

二、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尝试和创新

启发学生尝试多种材料进行实验探索, 训练他们对绘画工具和材料具有敏锐的嗅觉, 让学生熟知材料的物理性能、感官上的性质以及潜在的表现能力。例如, 可以尝试各种不同材质与肌理的纸或者选择在布上、木板上进行素描。或者, 在上面加以不同肌理的底料或底色做背景。这样呈现出来的素描作品本身的质感就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同时, 具有创新、创作的意图。其次, 干性粉笔、水溶性粉笔与水结合产生出画面的开合, 颗粒沉淀等效果等等。甚至, 鼓励学生抛开二维架上绘画。运用多媒体、综合材料、雕塑、装置等表达学生多样的创意与想法。

另一方面, 在多样化素描教学中, 应该启发和鼓励学生在构成、造型方面杜绝自然表面的客观描述, 摒弃三维空间的真正含义, 舍去现实形态蕴涵的各种属性, 抛弃自然物象具体存在的真实形象的再现内容, 从而对形态进行绝对的再创造。只有通过这种多元、开放的练习, 才能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更加“自由”“自主”地思考画面。将眼睛从自然物象表面抽离出来, 从画面上考虑绘画因素。这样, 才能摆脱眼睛受现实物象的束缚。达到自由表现多样化的素描目的。

三、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首先,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对素描的发展有一个相对清晰的了解。当然这就要求老师在这之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在课件中, 不仅仅是图片, 同时应配与相关的文字解说, 概念阐述, 图标剖析。让学生对素描的发展, 素描的多样性等有更进一步认识, 对自己的素描喜好有个初步的判断。

以往的高师素描教学, 开课便直接进入或静物或人物的写生, 老师只是简单的对绘画要求进行解说便开始让学生作画。素描对老师来说, 理解当然是深刻而全面的。但是, 对于学生来说, 特别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就仅仅知道素描是画静物、肖像、人体或用做创作起稿。对于大部分高师美术学生来说, 对素描的理解也不外如此。所以, 在教授素描时, 应该首先对素描进行全面的诠释。例如, 素描的原本、素描的基本元素、素描要领、传统素描、自由多样化素描等等。再例如:素描艺术的风格具有多元化与同一性的特征。自然本身无限丰富的多元性, 个体创造的多元性, 以及观者审美需要的多元性, 决定了素描艺术风格的多元化。即使是同一艺术家的作品, 也并不排除具有多样风格的可能性。其次, 在课堂写生中, 可以给予学生欣赏历届学生优秀作业、老师作品、现场范画、甚至是当代的前卫艺术、装置、多媒体、行为等。让学生近距离、真实的感受不同作者对素描、对事物的观察、理解、表现。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上感受不同作者对于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的多样化表达。这也就成为了学生最好的方向标。学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获取灵感、引用借鉴等等。若在课堂上, 仅仅是让学生不停地写生。那么, 相对而言, 学生对素描艺术的理解是肤浅而狭隘的。无法避免学生容易走弯路, 甚至迷失方向。

所以, 更好的素描教学应该在素描教学中展示素描的多种面貌和可能性。素描作为一门造型艺术, 最终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 必须结合有关艺术创作的基本理论来实施教学, 注意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的结合, 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形成个人绘画风格, 培养素描综合创作能力。通过“写真”锻炼, 能使学生发现和认识形式美规律;对构图的锤炼, 能使学生认识对称均衡和变化;对光影的分析和黑白灰的表现, 对空间关系的表现, 能充分认识虚实节奏和韵律。

四、挖掘学生的创造个性

艺术需要个性, 素描更需要摆脱平庸之藩篱, “表现”更注重于作者自我情感的抒发, 每个学生都有其各自的个性特征和情感体验, 以及独特的审美追求。经过了“写真”训练之后, 学生有了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对象的洞察及捕捉能力作为素描课程, 可拿出一部分时间, 练习和发掘学生的表现潜能。对于自然物象的比例、透视、光影、体积及结构特征, 在描绘过程中, 减弱对物体的写实, 大胆取舍, 组合, 捕捉客观对象之本质特征及典型性, 将物理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 将自然法则转化为艺术法则, 侧重于表现形象的设计性, 减弱一般性使构图、造型空间结构等作为表达情感和主观感受的手段, 加入自己独特感受和情感手法, 使素描的独特性得以充分发挥, 同时有利于他们艺术语言的形成。

多样的素描教学能为学生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同时也是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创作的根本途径和方式。就其教学任务来说有两种:一是培养绘制的技术;另一种是培养创造的头脑。教学应当通过传统和创新的合理把握来推进教学, 融入宽松的学术氛围、多样的教学手段、宽泛的选择空间去发展其优势, 是学生逐步积淀创作思维, 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绘画方式和技巧, 学生因此将受益终身。多样化素描课程应当既重视以忠实于客观物象为基础的写实性训练, 又能让学生接受以表达主观感受, 充分发挥个性的“表现”性训练。艺术既需要共性, 也需要个性。无共性则造成混乱, 无个性则趋于平庸。学生必须经过以“写真”侧重点的认识阶段和以“表现”为主的个性发挥阶段, 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 素描向现代化发展是必然的事, 多样化素描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我们要不断树立新的教育观, 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的素描是世界潮流、世纪潮流、审美趋向。希望各美术院校有一个美好的开端, 使素描造型艺术得到良好的发展、繁荣昌盛。

摘要:长期以来, 我国美术高考制度本身的单一性、模式化、固定性, 以至于高中生素描教学不能全面、准确的把握高校素描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法、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的。导致专业本科生, 特别在刚开始的本科专业学习中处于迷茫, 被动的状态。所以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 实行多元化的教学,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有着扎实的素描技法, 而且有着创新的艺术思维和综合的艺术修养。本文结合实践, 就多元化的高校素描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素描教学,多样化,探索分析

参考文献

[1]王世阳.高校美术专业素描教学[J].邯郸学院学报.2006 (01)

[2]冯榕灿.中等专业学校素描教学创新模式尝试[J].新课程学习 (学术教育) .2009 (11)

多样化的教学 篇10

课堂教学是每门课主要的教学手段、方法, 高等数学也不例外。它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其教学质量的衡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二是实践中的应用, 主要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 教育对象也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 高等数学的课程教学方式也需及时转变, 以更好地适应教育转型的需要。

一突出“启发”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着重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做文章, 利用高等数学特有的逻辑性, 用“讲”来引导、启发、组织和激发学生的“学”, 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的思考。

二善于“对比” (“类比”) 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掌握知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抓住高等数学中的各种矛盾 (例:数与形、常量与变量、微分与积分等) 做文章, 采用对比 (类比) 法教学。另外, 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新旧知识的对比、正确与错误的对比、公式间的对比、不同解题方法之间的对比等。

三加强“直观”教学

对于高等数学中抽象、复杂的理论和思想方法, 教师应尽量运用猜想、画图、类比等直观性教学法, 使其直观化、简单化, 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比如:常用的“以直代曲”的数学思想方法, 我们就可以这样类比, 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 但为什么我们平常看到的却是平面呢?其实这就是局部“以直代曲”。这样就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供想象的空间, 不仅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实现“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学

新时代的教师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应是引领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引路人。所以我们在讲授有关数学知识时, 应联系教材适当地把这些思想方法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领略数学家们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 领会教材的实质, 体会数学创造的历程, 不失时机地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从而可以增强学生驾驭教材的能力。比如自学成才的数学家布尔, 深刻地研究了命题的演算规律, 创造了一种崭新的代数系统, 这种系统, 把逻辑思维的规律归结为代数演算的过程, 从而使逻辑关系判断与推理, 复杂命题的变换与简化, 找到了巧妙而有效的数值途径, 使学生自然接触, 进一步通过反思, 得到合理的、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 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就可尝试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避免千“课”一律,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到来, 相信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 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定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

摘要:高等数学是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是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工具, 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高等数学教学体会和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何改进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原.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职高专教育, 2001 (9) [1]高原.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职高专教育, 2001 (9)

[2]秦桂香、谢永钦.高等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改革与实践[J].数学理论与应用, 2005 (12) [2]秦桂香、谢永钦.高等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改革与实践[J].数学理论与应用, 2005 (12)

[3]王振林.浅谈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J].太原科技, 2006 (5) [3]王振林.浅谈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J].太原科技, 2006 (5)

多样化的教学 篇11

关键词:兴趣;多样化;趣味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248-02

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以及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也是人们从事认知活动的强大动力。兴趣建立在喜欢的基础上,发展于具体的活动。学生在有兴趣的状态下学习不会感到沮丧厌恶,兴趣就促成学习最初的动机,动机则支配所要学习的行为。现代的体育教学对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作用,诸如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活动兴趣、冒险的兴趣、好奇的兴趣等。激发学生兴趣,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

1、教师因素

教师因素表现在两方面:体育教师自身因素;其他任课教师因素。在体育教学中,许多体育教师对新教材学习和研究不够,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老套没有新意,教师自身的责任心不强,教师的亲和力不够等,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不足。另外,其他任课教师认为体育课就是副课,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怕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也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积极性不高。

2、传统文化因素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封建社会对中国的影响很深,重文轻武的思想广泛流传。这种思想直接或间接束缚了现代体育教学,很多家长和老师认为体育只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形式学好学坏都无所谓,只有文化课学好才是最根本的。所以,许多学生在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家长或文化课老师逼着学习其他文化课剥夺了学习体育的权利,同时也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思想,使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产生消极对待的态度,这样就更谈不上什么体育学习的兴趣了。

3、教学内容因素

各级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老套、陈旧。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反应教材陈旧、缺乏新颖性,小学的东西到了初中和高中还是不断重复,乏味、枯燥,不能与社会体育很好的结合;没有相适应的配套教材来配合新的教学;在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现有的教学课时不能满足学生真正掌握所要学习的实质内容,完全造成学生完不成学习任务,渐渐失去学好体育的信心和决心,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根式迫于有些家长过于爱护子女的原因,学校与体育教师不得不相对减少学生的训练量,甚至放弃了个别器材的使用,如:鞍马等。因此,有些学生认为体育课变得严肃、不自由,缺乏动力;由于课时短、器材少等原因,学生觉得不尽兴、不好玩,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

4、身体素质因素

很多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锻炼中因没有正确的锻炼方法而受到过身体上或精神上的伤害,自信心不高,不敢进行许多的体育活动,造成体育兴趣不高。另外,还有一些自身身体素质相对比较低的学生,如身体特别胖的学生,身体和智力有一定缺陷的学生,他们在上体育课时,怕被其他同学逐渐落下,其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引起对体育课程的反感。

二、在体育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研究

1、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建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以方法为基础,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线,以教学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也对于体育教师队伍素质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教师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体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明确目标

传统的教学模式如:队列队形、徒手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要更谈不上学习的兴趣,只能引起他们的消极抵触情绪,跳出这种模式,带给他们新鲜感,才是激发兴趣的根本。我们可以将多种激烈的竞赛游戏,活力四射、韵律感强的健身操等编排到课堂的开始部分进行热身,音乐的渲染加上师生的互动,使学生从愉快的情绪中展开充分的活动,不仅活动开了身体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而且,学生的运动兴趣易激发也容易调动,它会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教师要把握学生兴趣消退或转移的时机,及时地变换教学形式,以保持\"新鲜感\"。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主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逐渐养成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换思路变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寻求突破。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参与练习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运动所带来的乐趣。教师积极肯定的评价,会激发起学生学习体育的浓厚兴趣,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价,相互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意见做好记录,看看他们是否认为教师在期望上有偏差,随时修正,使体育课充满快乐。

3、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内容安排的趣味化

学生有着好动、爱新鲜的天性、最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注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多变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如比较枯燥的走步练习,可采用节拍手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要千篇一律地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增加趣味性。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

4、运用激励手段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变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篇12

一、合作教学法

团队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现在很多学科都已经涉及了合作教学的教学方法,合作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我想,肯定会有很多教师有疑问,如何进行体育方面的合作教学。其实,和其它学科一样,体育教学只不过是走出了教室在室外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在小组内设一个组长,然后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肯定会有很多不懂得问题和基本的动作,通过小组合作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就能更快地掌握一些基本动作,甚至是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最后,在测试的时候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可以把小组合作的协调度也作为一项评分的标准。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有利的。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教授学生们新的知识,一些不懂的问题小组之间就可以解决。而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可以帮助学生们更有效的消化教师讲的知识。从而,增强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以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教材的某初中学校为例,某学期的教学目标是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在这一单元中主要包括: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运动损伤的预防、常见的运动损伤和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四部分内容。在讲授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合作教学的方法。尤其是在第四节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中,教师就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演练康复训练的具体过程。教师应该首先给学生们讲述理论性的知识,然后再引导学生们做训练实践活动。在对知识的学以致用中,同学们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候就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并且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在都在强调让学生们在“玩中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学到知识,还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和其他的教学方法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不是让学生们整天玩,而是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想很好地开展游戏教学的方法,教师就应该做到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开展游戏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一种教学的多样化,让学生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学到一些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不一样,它不仅仅是理论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身体情况以及实践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把游戏环节加在课间休息的时候,这时就可以采用各种游戏方法,主要目的就是缓解学生们上课的疲劳,从而以饱满的热情迎接下一节课。

以简便易行的锻炼方法这一节为例,说起锻炼方法我们可以想到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跑步、打篮球、打羽毛球、踢足球等,这些都属于锻炼方法。就拿“打篮球”来说吧,篮球本身就是一项集体的运动,在体育课堂教学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设计一场篮球比赛,这也是一种非常让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将这个小游戏引入到课堂中,教师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蓝队和红队,在比赛过程中,看哪个小组进的球多。当然,在比赛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进行点评,将做的不对的地方加以纠正。通过这种游戏的方法来对身体进行锻炼,这样学生们不仅感兴趣,还能学到一些知识。

三、自由学习教学法

当听到这种方法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其实很简单,所谓的自由学习法就是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体育运动的讲解,比如注意事项、技巧、安全等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们做一些课前运动,比如跑跑步、拉拉腿等。然后,学生们可以自由进行户外运动,可以一起打打篮球、踢踢足球等。在自由学习结束后,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要耐心的教导。

比如,在讲解“力量练习方法”这一节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自由学习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锻炼方式来增强自己的力量。有些同学可以采用跑步来锻炼力量,有些同学可能会采用打羽毛球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力量。当然,在锻炼之前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做课前准备活动,保证学生们的安全。

总之,体育教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要想做好体育教学,就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努力达到师生共同发展、共同锻炼、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龚海勇.浅析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田径2016(02)

[2]王卫者.浅析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培训2016(02)

[3]刘志华.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5(36)

[4]许士阳.浅谈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2)

上一篇:小电阻测量仪下一篇: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