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多样性(精选12篇)
教学多样性 篇1
教学实践证明, 教学方式“活”, 则教学效能“佳”。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 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多样的教学活动中, 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得到展现和提升。因此,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不拘一格”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双边互动教学活动中, 实现教与学双边效能的提升。
一、教学方式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 在呈现方法上体现多样性。
目标是人们不断前行、战胜困难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所实施的教学方式, 都是以教学目标要求为依据的。因此, 初中数学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 要紧扣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内涵, 通过讲授、谈话、演示图片、让学生阅读、示范和观察等方式进行有效教学, 使学生在各种学习刺激下, 进行主动、有效的学习活动。
如“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活动中, 教师根据“掌握和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并能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一目标要求, 先要求学生利用准备好的2cm, 3cm, 5cm, 6cm长的小木棒, 用其中的三根首尾相接, 看是否能够拼接成三角形。此时, 学生在拼接的过程中发现, 用其中的三根小木棒有时能拼成三角形, 有时不能拼成三角形。这时, 教师再次要求学生观察并分析能够拼接成三角形和不能拼接成三角形的三根木棒有什么关系。学生在共同观察分析过程中认识到拼接成三角形的三个木棒中两个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 而不能拼接成的三个木棒之间没有这样的关系。最后, 教师向学生指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性质。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抓住教学目标要求, 通过不同方法将三边关系进行呈现, 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总结等活动过程, 对三角形三边关系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掌握和理解。
二、教学方式应紧扣学生主体实际, 在能力培养上体现多样性。
教学方式应用的对象是学生, 但由于初中生学习个体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解题技能等方面具有差异性, 致使学生的学习效能产生差距。而新课程标准教学的要求、教学的任务和教学目标, 都放在了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上, 提出了具体而又明确的内容和要求。因此,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实施上, 教师要将学生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 贴近学生主体,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提供学生学习的空间, 注重学习方法和传授, 重视学习过程的指导, 锻炼、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在“相似形”问题课教学中, 教师根据学生在相似形章节知识点学习、问题案例解答中的实际情况, 坚持能力培养目标要义, 将问题教学活动变为能力培养过程, 设置了如下问题:“如图所示, 在矩形ABCD中, E为AD的中点, EF⊥EC交AB于F, 连接FC, (AB>AE) . (1) △AEF与△EFC是否相似?若相似, 证明你的结论;若不相似, 请说明理由; (2) 设AB/BC=k, 是否存在这样的k值, 使得△AEF∽△BFC, 若存在, 证明你的结论并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在该问题讲解过程中, 教师发挥学生内在能动性, 采用探究法教学策略, 将探析问题条件内涵的任务交给学生, 学生通过对问题条件的分析认识到, 该问题的解答实际要用到相似形的性质内容, 第一小问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式, 证明△AFE≌△DGE, 证出∠AFE=∠EFC, 解题过程如下:
解: (1) △AEF与△EFC相似.
证明:延长FE, 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G.
在Rt△AEF与Rt△DEG中, ∵E是AD的中点, ∴AE=ED.
∵∠AEF=∠DEG, ∴△AFE≌△DGE, ∴∠AFE=∠DGE, ∴E为FG的中点.
又CE⊥FG, ∴FC=GC, ∴∠CFE=∠G, ∴∠AFE=∠EFC.
又△AEF与△EFC均为直角三角形, ∴△AEF∽△EFC.
在解答第二小题时, 由于该问题需要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因此,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辨析讨论活动, 有的学生认为存在AEF∽△BFC的情况, 有的学生认为不存在。此时, 教师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阐述理由。最后, 教师向学生指出, 该问题具有两面性, 存在相似的情况, 需要求证出∠ECG=30°, ∠BCF=30°, 从而求出k的值。同时, 由于EF不平行于BC, 又不存在△AEF∽△BFC情况。因此, 要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此时, 学生解题如下:
(1) 存在.如果∠BCF=∠AEF, 即时, △AE-F∽△BCF.
证明:当时, , ∴∠ECG=30°, .∴∠ECG=∠ECF=∠AEF=30°, ∴∠BCF=30°, 又△AEF和△BCF均为直角三角形, ∴△AEF∽△BCF.
(2) ∴EF不平行于BC, ∴∠BCF≠∠AFE.∴不存在第二种相似情况.
三、教学方式应结合中考政策要求, 在强化数学素养上体现多样性。
随着新课改活动进程的深入推进, 中考政策也根据新课标要求, 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已成为中考试题考查的热点, 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初中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已不仅仅停留在能力的培养层面, 而是已经上升到数学思想的掌握和运用上。因此, 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更应倾斜于学生数学思想的锻炼和培养。
如在“二次函数”教学中, 由于二次函数是中考数学学科命题的重点, 同时, 二次函数解答过程也是数形结合、化归转化等数学思想策略综合运用的过程。因此, 在试题的设置过程中, 应注重综合性二次函数问题的设置, 在分析思考环节, 应采用知识迁移法、整体联系法, 构建完善的二次函数知识结构体系, 在策略运用环节, 应抓住二次函数数与形结合的特点, 知识内涵综合特性, 以及外在的函数方程特征, 引导学生借助数形结合、转化、函数方程等数学解题思想, 进行问题解答活动。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初中数学教师要掌握教学法的共同规律, 紧扣关键要素, 创造性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活动效能的有效提升。
教学多样性 篇2
这种探索主要体现在: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关注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
(3)加强“书本”与“生活”的联系
(4)注意运用现在教育技术交流,通过研究,我再次深刻地领悟到:课堂教学里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得从课堂上做起。
《鸟的多样性》一课,其教学重点是:知道鸟类的多样性,从而理解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鸟类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且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是相适应的。按照传统做法,依次介绍啄木鸟、猫头鹰、大山雀、野鸭、鸵鸟、丹顶鹤。它们分属攀禽、猛禽、鸣禽、游禽、走禽、涉禽。从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到形态结构,最后归纳出适应性。这种教师单向传递式的讲解显然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为此,设计该课时,从新课程倡导的3个理念出发,做了如下尝试和努力:
1、突出主动探究。关于鸟类的多样性问题,本案例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组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一种鸟作为探究对象,尝试研究性学习,自己去发现,并用PowerPoint的`形式总结学习成果,全班交流。
2、引进了多媒体技术,以网页的形式展示教师的研究成果,和学生一起分享,增加了课的容量。
初中信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篇3
一、信息技术课教法的新思考
高新技术时代需要的人才是能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创造传播信息,在信息技术所创的全新环境中掌握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快速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遵守网络信息时代道德规范的复合型人才,即具有高级信息读写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读写能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1、做一名感性的教师。好的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的沟通,互相理解和关心更为重要。2、注重教学法的研究。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同时对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教师要摒弃陈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结合学科特点,将常用的教学方法融会贯通于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并进行重组和延伸,最终达到教者将点金术传授给学生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课教法的新对策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按照传统的“齐步走”方法,将会导致学生“吃不饱”或“消化不良”的现象。针对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应进行分层次教学,对掌握快的班级进行知识的扩充,不局限于课本,把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介绍给学生,扩宽其知识面;对掌握慢的班级主要以课本为主,扎扎实实地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第二、善于引导并提高学生的兴趣。要教好信息技术课,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加强对知识的演示,并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及背景材料和实现课程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个人发展目标和个人研究目标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使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会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处理和综合运用信息的基本能力,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第三、开展多媒体实时交互教学和网络远程学习。随着“校校通”网络工程的实施,以前的教学模式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和卫星远程教学设备开展多媒体实时交互教学模式和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获得最新、最快、内容更丰富的知识。第四、 设计以研究学习为主体的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课题,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和实践包括:1.任务驱动法。目前,信息技术课中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为了把死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法。如讲计算机硬件时,可拆开一台计算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并让其动手拆装计算机,把原先认为拆装计算机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變成现实。 2.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由教师组织,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旨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正确的理解,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从“需要启发”到“不需要启发”,独立地学习。3.比较法。对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要“比较”。不进行比较很难发现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进一步认识本质,从而建立更准确的概念。4. 比喻法。比喻法是借用已感知的知识映射新知识,使新知识更容易理解的教学方法。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应具有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的能力,需要教师多钻研教材和教法。5. 演示与实践法。教师出示实物、挂图,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投影机、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学习实验技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基本教学方法。演示与实践,应选择那些比语言表达更容易领会的过程或内容,不要重复演示。演示与实践要注意引导学生抽象思维,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新形势赋予我们新的任务,新任务又指引我们探索新的方法。“教无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学方法必然具有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有了好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实践的检验,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教学设计 篇4
(一 )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第二册第九章《人与生物圈》的第二节内容,是环境教育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和保护知识,其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较大。
(二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 高二学生已经全部完成了前面对生物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 以生物六大基本特征为主线的知识已经掌握得很熟练, 而且已经学习过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及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要从丰富的内容中概括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等,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需要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 )知识与技能
1.能 准确说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阐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探索及总结归纳能力 。
(二 )过 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应用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三 )情感与价值观
1.让 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 , 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通 过课件演示 ,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精神 ,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3.提高学生热爱自然 、 热 爱生物 、 热爱生活的理念 , 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设计
(一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容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要求 。2.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 。
(二 )教 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
2.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 )教学方法
1.任 务驱动法 (观察分析 、对比 )
让学生在具体任务驱动下学习,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本节课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有关录像资料和图片并通过交流、讨论识别五灵脂、蝉蜕等动物药物标本,当归、凤尾草等植物药物标本。
2.讨论交流学习法 (讨 论 、讲述 )
通过对动物标本和植物标本的对比,在此基础上多播放、些动植物种类,了解生物多样性,并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在此过程中,同学、老师之间加强交流。
(二 )教学手段
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教师活动: 展示幻灯片, 黄土高原破坏之前和现在的对比。引出:保护生物资源,生物圈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思考。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设计问题,使其产生急需探求的心理,学生学习动机由潜伏期迅速自然进入活跃状态。
(二 )生物多样性基本内容
教师活动: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2.我们应从几个层次对它进行保护? 引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学生活动: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三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师活动:野生生物资源具有很大使用价值,只有全面认识野生生物资源的价值所在,才能增强并树立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引出:1.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 2.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直接使用价值,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1.对人类来 说 ,生物多样 性具有直 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2.直接使用价值指人们能够直接利用的,包括药用价值、科学研究价值、重要的工业原料、美学价值及文学创作素材。
设计意图:培养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四 )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教师活动:以上是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我国地域差异显著,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从而孕育了既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 近年来, 我国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应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引出:1.谁能说说我国生物多样性有怎样特点?2.为什么说我国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学生活动:1.第一,物种丰富;第二,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多;第三,经济物种丰富;第四,生态系统多样。2.据统计,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还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物种最多的国家, 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五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教师活动:我国生物多样性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中,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多数野生生物灭绝或濒危的主要原因。引出: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保护野生生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设计意图:强化法律法规。
(六 )小结
教师活动:1.结合板书,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知识框架。2.挑选典型习题,学生相互解答,教师点拨。
学生活动:整理知识体系,做习题。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拓展思维,便于记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 )教学流程设计符合认知规律
采用先导入再引导的顺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整理知识体系,归纳总结,便于记忆。
(三 )利用课件讲解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篇5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学校:高陵县第三中学
教师:李 菠
时间:2012 年 12 月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们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这三个问题。本节导入从电影《后天》中精彩的片段引入,给予强大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自然顺利引入第一个学习内容,引起学生对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关注。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材设计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提出了些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这种编写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加深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认识,这也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最后,以“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为题,描绘出人类美好的前景,在学生的憧憬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二、教法分析
本节的教学可以从课题“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引出我们的家园正面临着威胁的话题,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启发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为什么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认同和接受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还要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三、学法分析
可以通过先自学再合作学习的方式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首先,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应从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两个方面分析,认真分析潜在价值,学习时还要注意把握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政策。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过程和方法:
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危害和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去的意识。
2、通过了解生物技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作用,形成热爱生物学的情感。
五、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难点: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六、课前准备
1、导学案
2、PPT课件
3、分组进行资料搜集,并组织学生制成展示的课件,进行分享。
4、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题,提出环保倡议书。
七、教学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电影《后天》精彩片段相关片段,通过2004年的一部美国科幻电影,描述全球暖化和全球寒冷化后所带来的灾难,这样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由此,引出我们的家园正面临着威胁的话题。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激发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从而反思我们对地球做了什么?引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出示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带着目标学习。
(三)、学案反馈
表扬优秀小组、优秀个人、进步之星、提问之星、指出其中的闪光点和有待提高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检查自己的预习情况,使后面的学习有针对性;并像优秀的学生学习,吸取他们的优点,达到共同进步。
(四)、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对照答案。教师活动:教师适时的介入。
【设计意图】:通过对照自主学习的答案,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知识点的不足,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纠正。
全球性环境问题,包括:1、2、3、4、5、6、全球性气候问题 酸雨
生物多样性锐减 海洋污染 水资源短缺 臭氧层的破坏
结合图片,通过学生自学完成全球环境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环境岌岌可危以及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紧急性。
(五)、合作探究
探究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节功能(也叫生态功能)
3、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和举例,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产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探究
二、思考与讨论
1、红树林的消失,将会影响多少生物的生存发展?
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及多种水鸟因为环 境改变而无法生存和繁衍,并且影响附近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法生存和发展。
2、又将怎么样影响周边的其他生态系统?
红树林能维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探究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原地对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特点: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易地保护: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的保护。
例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植物繁育中心等。
3、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
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文件,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5、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6、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所有开发和利用。
【设计意图】在了解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并通过学生认识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价值。探究
4、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陕西境内的自然保护区。
林业部门获悉,截至2009年底,陕西省已建自然保护区46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29个、市县级6个,总面积达10.3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5.0%。我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设计意图】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多了解生物保护区的状况,形成从我做去的意识。通过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在课堂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收获。
(七)、学科班长发言
学科班长总结本节课同学的学习情况,评出展示之星和点评之星。并提出班级环保倡议书:
1、树立自觉关心环境状况。
2、不乱扔垃圾,果皮纸屑,爱护学校一草一木。
3、珍惜用水、节约用电。
4、生活节俭,不随意浪费粮食。
5、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八)、本节小结
1、全球气候问题。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形成,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
(九)、作业布置:课后第一、第二大题。
幼儿园小篮球教学的多样性 篇6
一、小篮球多样性总体的体现在
1.制定一套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学计划,在实践中完善,形成计划的完整性、连贯性、趣味性和健身性。
2.计划性的培训本园教师小篮球实施时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平时的户外活动中更好地指导幼儿篮球基本动作的练习和开展小篮球教学组织游戏活动。
3.开展好大班篮球活动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提高孩子们的兴趣点,使每一位孩子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
4.开展好家园互动,亲子游戏、运动会、篮球操 、篮球表演多向性和竞争性等活动,完善篮球课程的整体性。在近二年的小篮球实践活动中,我探索出一套适应幼儿各年龄段的篮球教学方法,以游戏化的形式开展起来获得了一定的成效。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学会了一些篮球的技能,激发了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同时幼儿的各项基本动作得到了发展,身体素质也到了普遍的提高,如小篮球游戏“穿越火线”、“点炮仗”
二、小篮球教学活动多样性具体表现在
1.制定各年龄篮球计划名称的情趣性。在制定各年龄篮球计划的过程中,课程的名称既要让老师明白其含义,又要让孩子们愉快的享受游戏的情趣,让老师和孩子们初步了解小篮球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得到篮球技能的练习,充分感受游戏名称带来的愉悦心情。对小班的幼儿来说把小篮球定名为“球宝宝”如:我和球宝宝是朋友(定点拍球)、送球宝宝回家(运球走)、袋鼠妈妈带球宝宝跳跳等,让幼儿有一种小主人的亲情感,喜欢上小篮球课。大中班的名称定位就比较形象直接如:红绿灯(急停急运球)、钻山洞(高低运球走)、好朋友手拉手(左右手运球)、你争我夺等等,使孩子们感受到集体游戏中配合和竞争的快乐情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
2.篮球活动目的单向性和活动准备的简单性,让老师轻松上课。每次篮球课程的教学活动,我设计的目标都非常的单一,老师们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小班的孩子主要是培养对小篮球活动的兴趣,学习小篮球运动的简单知识和基本动作;中班培养幼儿对篮球的探究兴趣,丰富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动作技能;大班进一步丰富有关篮球动作技能,提高幼儿玩球的多样性,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围绕这些目标,开展各种形式的篮球游戏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兴趣点,发展各种动作的的均衡性。篮球课的准备主要是篮球场地和每人一个球的保障,障碍物运球可以让小朋友自己完成。如:一路纵队站双手前平举,一路孩子绕过他们每一个人,或小朋友手拉手成纵队或是圆圈,小朋友低头运球连续过人,玩起来更有趣味性,同时也是孩子们静和动的交替的调节。
3.篮球教学活动内容的安排的精心性,让老师们明确孩子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简单的方式指导他们掌握技能。小班学习多种滚球,定点拍球,简单了解篮球运动;中班单手运球动作连贯,学习左右手交替拍球;大班学习花样拍球,学习运球中传接球、学习投篮、学习打篮球赛。老师们通过培训都能有效的指导幼儿小篮球活动。
4.篮球活动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让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在开展篮球教学活动过程中采用多种的指导方法如:主动探索法、游戏发现法、儿歌辅导法、讲解法、师范法、练习法、游戏比赛法;多种的活动形式:模仿练习法、分解练习法、自主练习法、小组合作练习法让篮球课程更有深度的内涵,让孩子们感受篮球学习活动带来的不但是技能的学习还有多项综合性素质的锻炼。
5.篮球活动放松环节的创意性。在结束教学活动时,充分利用孩子们手上的球,用球做载体让孩子们在球上放松。坐球上拍拍、脚架在球上松松、脚踩在球上转转、脚跪在球上压压、背靠在球上揉揉;还可以面对面地朋友互相拍手、拉拉手、拍肩、顶脚等等。孩子们很自由放松歇息,身心轻松的享受坐在球上的乐感。
中职经济类教学多样性研究 篇7
1 中职生的多样性特点
教育必须以理解、信赖、尊重学生为基础, 中职教育也不例外。因此, 深入的了解学生、准确的认识并掌握学生的特点, 是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具体来讲, 中职生的基本特点在于其年龄特点。我国中职生年龄多处于15岁到19岁之间, 但由于不断扩招使得实际的年龄跨度扩大化。这个时期的学生处于青春期, 从生理角度看他们处于身体发育的高峰期, 身高、体重增长较快, 第二性征、身体器官等逐步成熟;从心理角度看他们开始具备成人特征, 独立性得到增强, 自我教育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交际面扩大, 对人际关系、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思想观念逐渐形成。
中职生的个性特点在于其总体的多样性。第一, 他们的思想品德发展呈现多样性特点, 中职生群体中吸烟喝酒、贪图享乐、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较常发生, 但绝大多数学生热爱生活, 爱国爱党, 尊敬师长, 自重自爱。由于处于中西方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的年代, 中职生普遍表现出价值取向、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多样性。而由于中职生的思想观念已经较为成熟, 可塑性比较小, 教育难度比较大。第二, 他们的思想观念发展呈现多样性特点, 中职生由于还不够成熟, 并受到家庭等因素影响, 其思想观念比较复杂, 不少学生对是否应该读中职、毕业后工作还是继续学习、是否应该谈恋爱等问题没有主见。第三, 他们的知识能力呈现多样性特点, 中职生中偏科的现象比较严重, 有些学生知识水平可能高于高中生, 但更多学生各科不均衡甚至整体水平低, 使中职生知识水平差异较大, 增加了教学难度。第四, 他们兴趣爱好呈现多样性特点, 由于中职生压力要低于高中生, 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间和时间更多, 他们的兴趣爱好也更加广泛, 这个特点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重视。
2 如何开展中职经济类多样性教学
在了解中职生多样性特点的基础上, 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多样性教学, 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中职生的整体水平, 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2.1 多样性教学的前提
教学的前提在于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市场需要, 因此教师需要深刻掌握中职生的基本特点以避免出现大范围的教学失误, 深入了解中职生的个性特点以避免出现局部性的教学失误而影响学生整体的提高。与此同时, 教师需要保持与企业等社会组织的沟通, 及时了解社会对中职生的要求, 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增强学生的就业实力。
2.2 多样性教学的原则
多样性教学旨在通过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等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虽然方法和途径不同, 但目的只有一个, 即为学生发展负责。因此, 教师在开展多样性教学时,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市场需求的变化、社会时事等实时、动态的调整教学, 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媒介开展教学, 但任何教学方法、手段、措施, 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为学生发展负责。
2.3 多样性教学的基础
教学的基础是教师, 更具体的讲是教师的教学素养、理念和能力。首先, 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真正理解学生, 并尊重学生, 任何人都有被尊重、被关心的需要, 只要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关心, 才能激发出巨大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向上的正确意识, 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甚至超额完成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树立服务意识, 为学生一身发展负责, 鼓励、肯定、信任学生, 积极构筑良好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其次, 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 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 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架构体系出发, 开展教学活动, 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等的教育。最后,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锤炼教学语言等技能, 积累教学经验, 并积极学习先进、成熟的教法, 不断研究、探讨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以形成适合自身的教学风格。
2.4 多样性教学的内容
第一, 教师需要明确经济类教学的目标, 围绕中职教育的目标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根据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实际教学的反馈信息动态调整教学内容,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第一学年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思维、品德的培养, 在第三学年重视就业指导。中职经济类教学的内容应侧重于联系生活, 注重实际应用, 尤其要重视联系当地经济发展, 将中职教育扎根于地域发展的土壤中。教师应重视校本教材的编制, 综合考虑学校的学情、教情和当地经济生活, 以校本教材指导学生了解当地经济生活, 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另外, 教学内容应突出实践,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知识的能力, 例如设计“我市中专毕业生人均年收入”的探究活动、创业模拟活动等活动, 让学生在了解社会、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树立争取的职业、理财、创业等观念。
第二, 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方面, 教师应重视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教学法等的运用, 使学生自学和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相结合。中职经济类教学具有教学内容较为抽象、概括的特点,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利用实例和互动来保证教学效果, 例如通过剖析案例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让学生对经济类知识产生感性认识, 从而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并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类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时, 可以围绕教学目标从实际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真实的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模拟表演、辩论赛、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案例, 将教学活动转变为多方参与、多方互动的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科学性和可行性, 避免教学方法不适合教学内容, 或是可操作性过低而影响教学效果。合适的教学方法应以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为前提, 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合理发散、有效拓展。在教学手段方面, 教师应重视多媒体教学等各种教学媒介的合理运用, 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和本校网络平台, 使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直观、形象, 易于学生认识并接受知识, 节省教师板书时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但教师应注意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手段, 以免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影响师生、生生间的互动, 避免知识量过大或教学节奏过快等问题, 以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3 总结
中职教育的目标, 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因此, 教师必须在掌握中职生多样性特点的基础上, 在及时了解社会需求的前提下, 以为学生发展负责为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 以多样性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知识、探究知识、建构知识, 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具备不断学习并在学习中发展的本领。
参考文献
[1]夏春艳, 宋万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35) .
[2]胡茂波, 朱丽红.农村经济发展视野下中职教育免费的法理依据[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 .
[3]廖玲玲.以培养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为导向, 深化中职金融专业教学改革[J].市场论坛, 2010, (8) .
浅析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篇8
一、创设情境, 感悟文本情感
“探讨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创新教育等, 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然而所有这些教育无一例外地都必须通过情境教学来实现, 情境教学是教改的必然产物”。我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 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时,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这一历史背景,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事迹, 搜集整理背景材料。教学时, 我先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抗美援朝”的影片并介绍里面英雄人物的事迹。然后, 通过多媒体在大投影屏上显示出带有背景图画的课题及作者, 让学生交流搜集整理的背景材料。最后设计一段导语转入新课:同学们了解了课文的时代背景,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有多少祖国的好儿女牺牲在了这片金达莱花盛开的土地上。今天, 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篇来自抗美援朝前线的通讯报道吧!
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 引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提高阅读能力。
二、优化教法,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千篇一律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兴趣索然。因此,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 以教材为载体, 以训练语言为主要内容, 以优化教学方法为手段, 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变色龙》这类适合学生表演的课文时, 我先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 然后在班上招聘导演, 再由导演招聘演员。招聘过程中, 不少学生根据自己的才能踊跃报名。排练时, 他们自备道具, 经过精心排练, 演出非常成功, 得到外校听课老师和领导的好评。通过表演、观看, 学生对课文中的情节、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教学新闻、通讯单元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 也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 关注人生, 我布置学生搜集身边有价值的新闻, 也可以从网上下载。学生们兴趣很高, 有的把新闻打进了软盘, 有的制成了手抄报……
实践证明, 优化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创造学生参与机会,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质疑问题, 于疑问处巧点拨
学贵于思, 思缘于疑。质疑是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一环, 必须加强, 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得更具体形象:“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学生的质疑问题, 能使学生对教学活动更深入地参与,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 课堂上急于找到自己预习时碰到疑难问题的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培养学生参与能力。在进行《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的教学时,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十几个问题。问题提出后, 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 组织学生共同探究, 从而达到问题的解决。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 由教师启发学生理解。这样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每个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
对那些也想质疑, 但由于不会自学, 缺乏思考能力, 提不出问题的学生, 要根据他们的思维积极性, 留下“余味”和“空白”, 让他们自己去品尝和填补。
四、“授人以渔”享一生
教学多样性 篇9
但是, 在21世纪的今天, 对这种古典的素描训练方法的崇拜, 却成为了美术教育的新枷锁、新教条, 可以说, 它已经限制了我们对素描其他形式的探索, 这样的体系在多元化的美术教育的需求中也出现了自身的局限性。如:观念滞后僵化、技法单调、内容空洞、形式语言贫乏等问题。近年来, 美术类高校专业划分越来越细, 门类越来越多, 专业性不断增强,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 我们的素描教学必须考虑高校素描教学的多样性特点, 只有找出这些特点, 我们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被更好的激发。
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的多样性——国画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绘画, 生长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 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相比, 有着自身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中国画传统文化特点和毛笔、墨、水等材料的使用使其造型语言、起手训练与西方明显不同, 古代中国艺术家创造出令世界赞叹的艺术作品, 丝毫不亚于西方, 并且, 中国画很早就进入到“自觉”, 即作画时绝不是为了再现自然, 而是来表现“我”——画家本人的情感、思想。几千年的时间里没有哪位画家是学习过素描、受过学院式素描训练的, 毛笔和宣纸、绢的应用, 也决定了中国画创作的随机性与偶然性, 所以, 作为中国画学习的基础, 书法、白描的练习是重中之重, 把基础训练寄望于素描就是南辕北辙, 很多素描画得很好的人在赏析中国画时一头雾水, 连如何欣赏中国画的判断力都没有, 更不用说去画好中国画。当然, 我们强调中国画的造型传统, 并不是在否认西方学院式素描训练的优点与长处, 绝非厚此薄彼。西方学院式素描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研究透视学、解剖学, 通过这些训练, 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把握住对象的形体特征、结构、比例, 特别是对中国工笔人物画教学, 融入西式的素描教学方法开创了中国人物画的一个新局面。但是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中国画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意象造型, 造型的目的是为了传达画家的内心情感及所描绘对象的精神面貌。并且, 在所有的画面构成元素中, 线是能够最快、最准确、最恰当的表现感情的。所以, 对线条的理解与把握是进入中国画堂奥的敲门砖, 中国画中的线通过用笔的提、按、顿、挫, 轻、重、缓、急;用墨的干、湿、浓、淡, 营造出中国画的独特之美。显然这样的美感必须经过长期的白描训练方能达到。
白描课程的设置对中国画专业的学生来说, 一定要与西式学院素描训练并重, 而决不是将白描降低到一般性的自由式线描的程度, 或者成为素描教学的一个辅助和补充。
美术专业素描教学多样性——设计
设计素描的范围是非常宽泛的, 不是简单的:设计素描=结构素描, 从一定意义上说, 设计素描是绘画基础素描的延伸, 它既比美术学专业的基础素描有更多的限制, 但另一方面面对客观对象时又有更大的自由性。设计素描则是以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空间结构想象力的组合、训练绘制设计预想图的能力为重点, 是表达设计意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注重对客观物象内在结构的理解, 培养创造能力。在学生具备了一定感知水平再现能力的基础上深入培养对事物物理性的认识理解。但设计素描又不是以精确、简练、明了的表现客观事物为唯一目的的, 而是在这个基础上, 继续通过深入的观察研究, 融入作画者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感受和联想, 从而得到一件新的创造物。在素描学科发展至今的完整而丰富体系下, 设计素描的概念提出的较晚, 但是却散发着很强的活力。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大学开创了设计素描教学课程, 我国在80年代将包豪斯的设计素描教学理念引入高校设计基础教学后, 对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绘画专业基础素描相比, 设计素描要体现出“设计”性, 已经不再以表现对象的体积、光影、空间关系等为主要目标, 而是在此基础上强调开拓像思维和想象力的训练。
所以, 设计素描教学一定要尊重自身的专业特点, 就要从思想上有比较大的转变, 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 从常规的静物组合和选择静物的模式中走出来, 摆静物或者摆模特不再是为了表现对象的体量差异、质感差异。既然如此, 在静物选择时可以采用生活里经常看到但不太引人注意的物体, 甚至可以直接到室外让学生自己寻找发现, 从感兴趣的地方开始画起。静物摆放上可以采用捆扎、悬吊、叠加等手段, 打破视觉的固定模式, 提高学生的绘画热情。在绘画材料的选择上, 设计素描的教学应该鼓励使用新材料, 很可能在面对新的作画材料时, 作画者会更好的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来发现材料的特殊性, 因而会使用新的作画方法, 比如纸张的选择:宣纸、高丽纸、皮纸、皮纹纸、素描纸甚至铜版纸, 纸张质地的不同必然会迫使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应对, 以适应材料的特点, 从而调动他们主观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创新能力。进入到绘画阶段, 在构图的要求上也要敢于打破常规, 不为传统的美学法则、构图原理所局限。
敢于突破思维定势的第二点是要有创意。创意从字面理解就是有创造的意味, 这是设计素描的灵魂, 如果设计素描教学过程中忽视创意, 就会造成学生思维方法单一, 缺乏多视角、多维度理解事物的能力, 这无疑是一个设计师的致命伤。
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篇10
一、教材的选用
对于不同基础的学术, 教材的选用时至关重要的!笔者第一次讲授《数字电路》这门课程的时候, 是在一所相对比较好一些的二本学校, 当时我采用的是清华大学阎石先生编著的教材。一个学期教学下来, 教、学双方都达到了满意效果!
然而在此后不久, 同样是担任《数字电路》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也是采用了同样的教材和PPT来进行教学, 在一所从专科刚刚转成本科的学校任教。客观的说, 这次教学我肯定是比第一次讲得好, 但却有同学感到没有听懂, 有的同学提出了教材比较难、内容多等看法。
针对同学的意见, 我先后作出了以下的调整:
A、删减比较难的、不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
B、对于难懂, 而有比较抽象的内容, 采用先讲一遍, 在下次的课程一开始的时候采用提问的方式, 进行复习, 达到消化、巩固的目的;
C、采用张弛有度的教学方式, 对难懂的内容, 放慢进度;对于相对比较容易的内容, 加快进度;
D、建议同学去看一些参考书, 毕竟是大学生, 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二、通过对比教学法,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计划, 是教学的四大要点因素。其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可以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起来的。注重以教学内容形象化、趣味化、易懂、生动等内容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可以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致, 让成绩好的同学积极思考, 成绩较差的不甘落后。
例如, 在讲授几种常用的数制代码这节内容的时候, 将这几种代码的编码方式编成表格的形式, 以便进行对比教学, 找出异同之处, 找出规律, 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采用动画教学方式, 调动同学的听课兴致
动画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中应用中比较普遍常用的手段。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面获取更多的信息。一个关键特点是“好看”, 教师可以发挥动画多媒体信息集成控制的特性, 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动画教学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 并适时更新、随时增补学术前沿的内容。在教学中使得学生能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信心, 同时促进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
四、采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教学
在数字电路课程中有不少重点、难点和抽象的问题, 采用传统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进行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有时不容乐观。而采用Multisim软件进行实时仿真实验, 把理论知识和实验结果加以对照、分析, 可以让学生看得见、听得着, 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现在, 许多大专院校 (尤其是重点院校) 已经Multisim软件编入正式的教学内容。该软件具有易学易用的明显特征, 且操作方便、库元件丰富;另外, 该软件的电路分析功能比较强大, 能胜任模电、数电、高频、电力电子等各领域的仿真设计。
Multisim软件提供了18种仪表, 甚至还包括网络分析仪等。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笔者通过一个实例探讨Multisim软件在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二个具体步骤如下:
(1) 、对于一个给定的如图所示的简单电路, 从仪表工具栏中的Oscilloscope中, 移动鼠标, 拖出一个示波器的图标到合适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该示波器图标上有4个端子, 底部水平位置分别是A、B通道信号输入端, 右侧垂直方向由上往下分别是接地端和外触发信号输入端;
(2) 、单击“仿真”按钮, 即可以观察生成的波形。
二个步骤的图形分别如图1、图2。
五、MATLAB/Simulink在数字电路教学中的介绍、简单应用
Simulink作为MATLAB的一个分支, 在建模方面具有特别方便的优势, 在做出实际系统之前, 预先进行修正优化系统等功能, 可以实现高效开发系统的目的。能够在电脑上清晰地了解各种器件、各子系统等之间的信息交换, 使得该虚拟设备显得非常直观, 教学时可以简单介绍下面的内容:
A、MATLAB/Simulink主要的模块:运算模块 (Math) 、电源系统模块 (Power System Blockset) 、附加库 (Simulink Extres) 模块等系统模块;
B、主要模块Maths库Operations子库里面的Logical Operator子模块:这个子模块在数字电路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应用, 打开该模块后, 将出现数字电路中的六种基本逻辑关系:
C、Simulink Library库中Simulink Extras子库, 里面包含四种最常用的触发器:
D、还可以介绍信号发生器、时钟、显示器等模块:
六、开发学生的潜能
人的领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一些差别, 但几乎所以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作为教师的另外一个职责, 就是要把让学生如何在课程学习中发挥最大学习潜能, 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激励手段。在激励的过程中, 要注意方式方法的运用, 要适时、适度、循序渐进地去激励学生, 达到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并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对于他们每一个小的进步, 我都适时地给予肯定, 并及时号召别的同学向他们学习。
七、结论与建议:整合并优化教学内容
现在的社会发展, 相当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实用和兴趣相结合的。所以, 我们必须要克服以往理论性过重的倾向。如果还是强调课程的系统性, 墨守成规, 是没有好的教学效果。况且, 可编程逻辑器件作为数字设计的主流器件, 已大量应用于数字电路和数字系统。因此, 必须适当拓展课程内容, 授课内容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一些新的设计软件、新技术、新方法, 都应在课程中有所介绍, 以开拓学生的眼界, 便于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体现数字电路和其它课程的相关联的地方, 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为后续课程打下引导基础。
摘要:本文针对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提出了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教材,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删减教学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适当选用动画教学、Multisim软件演示教学、MATLAB/Simulink工具箱的简单应用等教学内容;最后, 还提出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关键词:教材,Multisim软件,MATLAB/Simulink工具箱,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五版)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李东生, EDA仿真与虚拟仪器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2.
[3]潘晓明, 基于MATLAB数字电路建模与仿真[J], 柳州师专学报, 2007.12.
[4]黄忠霖, 黄京.电力电子技术的MATLAB实践[M],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的多样性 篇11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8-0265-02
研究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离不开对大学英语教学特点的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不仅反映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而且,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还预示着大学英语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无论是词汇教学还是语句教学,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多样性的特点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始终,这种特点体现在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大学英语教学多样性特点简析
所谓大学英语教学多样性的特点是指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各个英语教学要素中都表现多样性的特点。首先,从大学英语教学多样性的特点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的目上;其次,大学英语教学的多样性特点存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之中;再次,大学英语教学的多样性还存在于大学英语的评价之中;最后,大学英语教学的多样性存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媒介之中。
二、大学英语教学多样性特点的具体分析
(一)大学英语教学目的的多样性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大学英语在教学目的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所谓大学英语教学目的的多样性是指大学英语教师根据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结合大学生对英语学科的需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不同的大学设置了不同的教学目的。对于公共英语教学,一般大学对英语教学的需求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指为考研而准备的英语教学。在大学生对英语的需要中,一部分大学生为了将来能够进一步深造,他们需要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为考研打下基础。针对这一部学生,在英语教学,特别是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英语老师就要对某些知识点有意识地进行深化处理。这种深化处理的目的,就是为其将来考研做准备。第二种是为一部分学生过级做准备,无论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还是六级考试,学生都需要认真地进行相应的英语知识储备。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就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突出对四六级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仔细的讲解。第三种大学英语需求是指仅仅是为了完成大学英语教学任务而进行的英语教学。这部分学生对英语的需要仅仅是完成大学英语的学习任务。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这些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修满相应的学分,既不想考研,也不想过四、六级考试。
根据上边的分析,针对不同的学生对英语教学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就应该确定不同的教学目的。在这多样化的教学目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除了要备好相应的课,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班教学,比如可以尝试考研班、过级班、学分班等,以便更好地实现不同的教学目的。在不同的班级讲解不同深度的英语。
(二)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多样性
所谓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多样性是指大学英语老师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统筹安排和考虑。教学策略一般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方法,也包括教学习题设计。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因为教学目的存在着诸多的不同,所以,在具体的教学方法选择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针对考研的学生,我们可以选用预习和教学相结合的策略。所谓预习和教学相结合的策略是指根据考研新大纲的要求,及时给学生布置一些其能够自学的英语单词和相应的知识,让其自学,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以讲解重点、难点的考研英语为主。这样的策略能够减少课堂上的浪费,有利于学生对相关考研英语知识的掌握。
对准备参考四六级考试的同学,也可以采取同样的策略,但在具体的运用中,却与上边考研同学的英语教学略有不同,以重点讲解四六级考试内容为主。四六级的考试与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词汇量,还是相关的语法以及阅读习题中的干扰项的设计都有明显差异。因此,采取同样的教学策略突出不同的教学内容是一种必然选择。针对只为修满学分学生的英语教学,采用单一的教学策略即可。在针对这些学生的英语教学中,虽然不用讲解那些重点、难点英语知识,但是,我们也要为他们的未来需要着想,通过大学英语教学,为他们打好相应的英语基础。
通过上边的分析可知,针对不同的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是非常切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能够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就教学方法而言,正如前人说的那样,教学有法,法无定法,在此就不做过多的论述了。
(三)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大学英语教学与其他教学一样,都需要进行评价。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既是对英语教学效果的考察过程,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评价事关重大。
由于教学目的的多样性,教学策略的多样性,教学评价也必然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多样性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考研的学生,要以其考研的学习内容为教学评价的重点。因为这一部分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较高,他们学习英语兴趣较强,学习英语花费的时间也较多,我们对这部分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要以英语成绩为主要评价内容。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切实了解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对于四六级考试学生的英语学习评价,应以四六级英语考试内容为评价重点。对于只为修满学分的学生,评价的难度要适当降低,因为在高中阶段他们对所学内容已有一定涉猎,现在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范围的拓展。
(四)大学英语学习媒介的多样性
大学英语学习媒介的多样性是指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可以通过多种教学媒介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不同的英语教学目的。大学英语教学媒介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大学英语教学可以选用不同的英语教材。目前大学的英语教材版本很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如大家熟知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它是由国务院批准,由郑树棠为教材项目总负责人编写的;《大学英语精读》系列教材,它是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的系列英语教材,前两册由翟象俊编译,后两册由李荫华编译;还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系列英语教材。这些英语教材各有特点,在编写过程中在注重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也兼顾到四六级考试和学生考研的需要,因此,这些英语教材被各大学广泛使用。其次,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媒介还有网络英语学习平台。网络平台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媒介,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通过网络平台选择不同的英语学习内容。如在网络上,大学生可以通过听英语广播提高自己的听力,可以通过观看名校的公开课,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素质,可以通过网上答题系统提高自己的英语答题技巧,可以通过观看原版的英语电影加强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通过网络英语聊天室来提高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再次,大学英语学习的方式具有多样性特点。如果英语教材多样性的特点为大学英语提供了“教”的基础,那么,网络英语平台则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多样性提供了“学”的基础。在网络平台上,大学生可以有选择地,有针对地对某一些英语知识点进行学习,如沪江英语网络平台的“开心词场”可以为学生的单词学习提供帮助,旺旺英语网络平台的“慢速英语”可以为学生的听力提高提供帮助,大家网论坛这个网络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考研提供英语资料,而且还可以为四六级英语考试提供学习参考。
三、结论
目前的大学英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从英语学科的层面讲,无论是单词学习、语句讲解,还是语法学习,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从英语教学的教学过程看,无论是教学目的、教学策略,还是具体的教学媒介,也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对这种多样化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当前的英语教学质量,也有利于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切合学生的具体需求。
——————————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
〔2〕李霄翔.多層治理视野下的教、学、管集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外语,2011,(4).
〔3〕姜秋霞,俞婷.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描述分析与反思[J].中国外语,2011,(4).
美术教学要注重多样性与综合性 篇12
一、改变教育观念, 探讨新的教育方法
小学美术学习表现出了阶段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的特点, 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 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选择提供了可能性。因此, 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 彻底改变学习内容一刀切的陈旧观念, 鼓励学生在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 发展个人爱好。鼓励学生以美术课程的某个方面为发展方向。比如, 有的学生喜欢绘画, 有的学生喜欢摄影, 有的学生喜欢设置, 还有的学生喜欢别具一格的运用颜色、雕刻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爱好和个性, 尊重小学生的独特想象, 对画出绿色的马、红色的树叶的孩子给予肯定和鼓励, 从而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二、改变评价方式, 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
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适应现代学生的发展需要是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基础教育越来越走向开放, 尤其是美术这样的与艺术元素有关的课程, 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多元化。教师的教学和评价机制都要与时俱进, 和时代的发展与学科本身的发展合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注重学生对美术活动表现和活动过程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要尽可能以肯定、激励性的评语为主, 以评价来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教师对学生稚拙的作品和稚嫩的心灵, 更要保持一种呵护的态度。
三、开发课外课程资源, 促使学习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美术学习对课本的依赖正在减弱。许多课外课程资源对学生产生的美的影响比课本更明显。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各种课外美术书籍, 从中汲取美术素养, 促进学生实现超越课本的跨越式学习。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 选择有趣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比如, 让学生玩衣服搭配的小游戏, 通过得分懂得色彩与不同风格服装的搭配,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多样性】推荐阅读:
教学方法多样性10-02
历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论文08-28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08-24
多样教学法05-11
多样的教学语言06-15
教学方式多样化05-21
多样化的教学10-11
多样化武术教学10-25
多样天气教学设计10-24
作文教学要多样化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