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多样化

2024-09-24

视角多样化(共4篇)

视角多样化 篇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基于促进市场公平交易的需要,资产评估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同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会计一起在社会经济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资产评估与会计的关系也日益密切。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中提出了会计的多个计量属性,这些计量属性超出了传统会计的范畴,却正好属于资产评估的范畴。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指出,会计行业与评估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关性,评估界与会计界形成联动机制是大势所趋。但是会计学和资产评估学毕竟是两个不同学科,学科构建和发展所做的基本假设以及发展思路都是有区别的,会计准则中的多种计量属性与资产评估学里面的各相关概念无法一一对应,二者的口径不统一。

本文旨在搭建一个沟通资产评估与会计准则之间的桥梁,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提供资产评估方面的支持,同时也为资产评估的发展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一、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属性的多样化特征

1.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属性类型。

(1)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指以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作为某项资产的入账价值。历史成本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具有可靠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特点,历史成本原则简单易行,但其也存在不可克服的问题,比如在物价发生变化或者资产所包含的技术出现重大进步的情况下,以历史成本原则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往往是失真的,这就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

(2)重置成本:又称为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的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会计准则中的重置成本重置标准是与被估值的资产完全一样,即新旧程度、技术状况以及生产能力等方面都相同;而资产评估中的重置成本是指全新资产的现行再取得成本,如果要得到被评估资产的价值,还需要用重置成本减去各项贬值。为与会计准则中的重置成本概念区分开来,资产评估中的重置成本有时候也称之为重置全价,同样为了与资产评估中的重置成本区分开,会计准则中的重置成本有时候也称之为净重置成本,或者进一步说,会计准则中的重置成本实际上就是资产在某一特殊时点的价值。

(3)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与会计准则中的可变现净值概念稍微不同的是,资产评估中可变现净值应该等于正常经营假设下某一资产在加工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能够实现的客观收益减去后续加工或销售过程中将要发生的各种成本和费用,对于某一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资产来说,它将来获取收益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可以出售,也可以出租,哪种方式能够获取的收益最大,该收益即可作为客观收益,它是计算可变现净值的前提。

(4)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一种计量属性。现值的计算涉及三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未来某一时期的收益,即预期收益,该预期收益必须为客观收益,预期收益指标可以是净现金流量,可以是净利润,在计算现值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选择;第二个指标是折现率,也就是为获取预期收益而必须承担的风险,折现率在本质上是一种投资报酬率;第三个指标是收益期间。

(5)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获取资产或负债在某一时点的公允价值是资产评估的一般目的,任何资产业务提供的评估结论都必须是公允价值,而且该概念比较抽象,它只能通过各种具体的价值类型表现出来。

2.各种计量属性的使用条件。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情况下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计量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能够可靠计量。在此前提之下,公允价值的确定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当前公允价值;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二、基于资产评估视角分析会计计量属性多样化问题

1.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

资产评估是专业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的要求,根据特定目的,遵循评估原则和程序,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运用科学方法,对资产在特定时点的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过程。资产评估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

(1)市场法是利用市场上同类的或类似的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市场法的基本原则是替代原则,该方法的适用有且仅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一个充分发育的、活跃的资产市场;二是参照物的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而且参照物与被评估资产之间的差异因素可以找到并且易于量化。可以看出,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确定的前两种情况属于市场法范畴。

(2)收益法是通过估计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收益法的基础是效用价值论,服从资产评估中以利求本的思路,即采用资本化和折现的方法来评估资产的价值。应用收益法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第一,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出来并且可以用货币计量;第二,资产拥有者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计量;第三,被评估资产获得预期收益的年限可以预测。可以看出,会计准则中资产或负债现值的计算属于资产评估中收益法范畴。可变现净值计算过程中由于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的用途呈现多样化特点,可以出售,也可以出租,因此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可以属于市场法范畴,也可以属于收益法范畴。

(3)成本法是首先估测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然后估测被评估资产已经存在的各种贬损因素,并将其从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而得到被评估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成本法始终贯穿重置的思路,坚持在用、续用的基本假设,采用成本法对资产进行评估,必须首先确定资产的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按在现行市场条件下重新购建一项全新资产所支付的全部货币总额。重置成本与原始成本的内容构成是相同的,而二者反映的物价水平是不相同的,前者反映的是资产评估基准日的物价水平,后者反映的是当初购建资产时的物价水平。在其他条件既定时,资产的重置成本越高,其重置价值越大,可以看出资产评估学和会计准则里的重置成本含义是不一样的,它们的关系如下:

会计准则中的重置成本=资产评估学里的重置成本-各项贬值=资产的评估值,可以看出会计准则中重置成本的计算主要属于资产评估中成本法的范畴。

总之,从资产评估的视角来看,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确定都可以从资产评估的三大基本方法中找到答案,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属于市场法的范畴,第三种情况属于收益法和成本法的范畴,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每一笔资产或负债交易,就一定能够从资产评估学中找到判断其价值的方法。

2.公允价值计量条件下财务报告分析过程中资产评估的作用。

(1)资产评估能够提高会计计量的客观性、真实性。资产评估是一种由专业人员进行的、具有极强专业性的价值估算行为,评估人员从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出发遵循一定的评估原则和评估程序对资产现实价值进行揭示。能够针对每一项资产或负债项目进行评估,估算出其在正常情况下的最大化价值,把企业各会计要素的价值真实、及时、完整地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

(2)资产评估能够提供公正的价值判断。评估人员在从业的时候必须遵循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该规范要求评估人员必须坚持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的评估工作原则,同时必须坚持各种评估理论所依据的经济技术原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严格执行资产评估程序,认真仔细收集资料,根据科学的方法对资产的价值进行估算与判定。独立性是资产评估的基本特征,评估机构和人员要恪守独立性原则,不为利所诱,不搞不正当竞争,公正执业,保证其专业判断不受影响。因此,专业化、规范化的资产评估能够为政府、产权交易各方、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具有较强公信力的专业咨询意见并公正地披露相关资产的价值信息。

(3)资产评估能够降低公允价值审计风险。在利用公允价值模式计算时,由于分为能获得市价和不可获得市价的情形,在能获得市价的情形下可以对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正常价格进行微调后将其作为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理解;在不可获得市价的情形下,需要依靠收益法或成本法来得出公允价值。以成本法为例,成本法下四个要素即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以及经济性贬值的估算都需要用到资产评估专业方法,计算贬值时还需要作出一些职业判断,主观估计成分较大,所以出具的财务报告往往会有失公允,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审计人员在进驻单位开展业务之前一般都要求被审计实体对待审计财务报告进行资产评估,可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三、提高资产评估业务质量,促进资产评估与会计准则要求接轨

1.统一资产评估和会计的口径。

二者对很多问题都做出不同侧面的解释,但是都局限于自己的学科,表面上相同的概念却有不同的内涵,比如在会计和资产评估里都讲到成本、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其确认条件,但是相关规定却大相径庭。以无形资产为例,会计中的无形资产不包括企业自创商誉,而资产评估中却认为自创商誉也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因而也有价值,因此应该归入无形资产的范畴;再以成本为例,会计上的成本计算一般使用制造成本法,而资产评估中的成本计算使用的是完全成本法。还有一些概念在会计准则里已经取消了,但是在资产评估准则里面却还存在,比如说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还有些会计科目已经更换了名称,但是在资产评估准则里面还在沿用旧的名称,如递延资产和递延负债以及递延税款等,由此可见,必须统一资产评估和会计的口径。

2.加强财务报告目的的资产评估的监管,抓紧制定具体的操作规范。

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资产评估适应会计核算变更的要求也需要一个缓冲时间,要使得资产评估能够在这次重大的调整中经受住考验,把握住机会,整个行业首先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建设,以良好的执业水准和职业操守赢得会计界、资本市场以及社会公众的尊重和信任。

其次需要做好有关准则的制定工作,我国已经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指南》、《资产评估准则———不动产》、《资产评估准则———机器设备》以及《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等十五个资产评估准则及其解释,初步构建了我国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但该体系仅仅对相关的定义、方法的应用以及结论的披露等方面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对一些重要事项也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但是大多数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操作规范,随着会计业务和资产评估业务的不断融合,迫切需要按照会计准则体系并参照国际评估准则制定出包括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并购、金融工具以及生物资产等专项评估准则及其具体操作规范和指南。

3.健全资产评估师管理制度,提高评估人员知识结构水平。

评估活动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从事评估工作的人必须系统掌握财会、审计、经济法律、机电建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顺应形势发展要求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只有做好资产评估师的考试管理和后续培训工作,注重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才能够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形势对资产评估师的要求,才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资产评估服务。

摘要: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会计准则不断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 这一过程中会计的计量属性出现多样化趋势,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日益受到重视, 但是财务人员本身无法确定公允价值,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评估学科和会计学科的合作, 二者的合作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本文旨在构建二者之间的合作桥梁, 并就会计准则变迁过程中资产评估的作用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资产评估

参考文献

[1].王建成, 胡振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会计研究, 2007;5

[2].戴伟.公允价值下财务报告目的资产评估的思考.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9;2

视角多样化 篇2

一、活用“教材”资源

教材作为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的课程资源, 具有提供信息资源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化学新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坚实的活动平台和广阔的发挥空间,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能从中得到丰富、充足的素材和极大的启示。针对现代课堂教学既要有传授知识的过程, 又要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方法的掌握、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和个性特长的发展的目标, 要求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既要读出它的事实性知识、原理性知识, 还必须要读出这些知识中所包含的方法论知识和伦理性知识, 大胆科学地处理教材, 包括对教材内容的重组、删减等, 实施以知识为载体的教学, 真正体现“用教材去教, 而不是教教材”。例如, 初中化学“酸与碱的化学性质”的内容, 教材是分开呈现的, 比较零散, 没有系统性。对这部分教材的处理, 可将硫酸的化学性质前移与盐酸合并在同一节课中讲解, 让学生通过对比掌握两种常见酸的共性和个性。这样的设计让学生逐步形成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其他物质时, 学生就能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 从而将教材知识中隐性的学习方法显性化。

二、重用“人才”资源

师生是化学教学中的互动主体, 只有当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智慧、人格魅力、问题与困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人才”资源真实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时候, 才可能实现有效教学。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珍惜学生资源

学生的自身资源是“取之于学生, 用之于学生”的最丰富的再生资源。从理论上讲,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特的“资源点”。但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受传统课程理念的影响, 学生并未成为“教学事件”中的主角, 学生的自身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与开发。因而, 在化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 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去挖掘和利用学生的自身资源, 丰富课程资源, 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

例如,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实验, 动手制作实验仪器, 其体验要比照搬教材设计的理想实验, 使用教师提供的成套仪器来得更深刻。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动, 就不要用教材中的实验或教师的经验来代替, 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如实验的设计、药品的选择、仪器的安装等, 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制仪器代用品、自选低成本药品, 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实验的神秘感, 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 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有趣。学生通过自行操作也可获得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实际操作经验。

2.重视教师主导作用, 开发教师自身资源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本身的学习经历最具学科专业性, 教师在生活中也时时在关注本专业的事件, 所以教师的这些经历是学生最直接、最有用的学科课程资源。如教师的学习教学后记、旅游考察经历、生活社会交际资源等, 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应注意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例如, 笔者在“生活中常见的盐”的教学中, 就向学生展示了笔者游览桂林溶洞、武隆天坑地缝时拍的照片, 让学生身临其境, 更直观地感受石灰石的变迁;在“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教学中, 除了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木炭和铅笔芯外, 笔者还带来钻石、割玻璃刀以及收藏了二十几年分别用墨水和圆珠笔书写的明信片, 让学生真实感受碳的多样性及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教学效果非常好。

教师群体也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 通过集体备课、网络平台、QQ群等途径, 能进行经常性、即时性的互动交流, 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分享资源, 做到取长补短和精益求精。

三、利用“境材”资源

学生并非只置身于封闭的课堂之中, 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信息处处吸引着学生的眼球, 因此环境中的一点一滴都可能会成为教学的“材料”资源。如果我们能够把当地的生产生活实践当作化学实践课的教材, 把学生参与实践的活动当做是能力实践活动的课堂, 把现实生活看做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 并巧妙地将这些相关的社会生活信息和其他学科知识“移植”或“嫁接”到化学教学之中, 化学教学一定会呈现出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生动活泼的局面。

化学教学要多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 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化学知识, 学会用具体的生活经验感悟和理解化学知识, 体验化学规律, 实现“让生活走进化学”;另一方面, 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的眼光看待、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现“让化学走向社会”。例如, 在“燃烧与灭火”的教学中, 笔者通过播放普通奥运火炬和珠峰火炬接力的实况, 让学生讨论两种火炬燃料的不同及其原因。学生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产生浓厚兴趣后, 掌握燃烧条件也就水到渠成了。又如, 对于农村初中可结合“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教学, 让学生计算家里使用的各种氮肥的含氮量, 到市场了解各种氮肥价格, 计算出最佳的性价比, 提供给家长作购买化肥的参考。把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合起来,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 从而对化学产生亲切感并由此激活学生学好化学的内在需要。

总之, 丰富的生活、多彩的环境, 时时有资源, 处处有资源, 要使资源“显而易见”并能为我所用, 其中关键在于教师要从实际出发, 做一个教学上的有心人, 注重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 积极地“对内搞活, 对外开放”, 并做到耳聪目明、心灵手巧、善于挖掘, 促使化学教学“不尽‘材’源滚滚来”, 为化学教学增色添彩。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J].福建论坛, 2006 (6) :1-3.

视角多样化 篇3

随着世界生物多样性的指标逐年降低, 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一个环境热点问题, 在城市规划领域中也得到了相当的重视。目前,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已逐步成为国家园林城市评价和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

通常所指的生物多样性是由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部分组成。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植物多样性, 并以“绵阳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专项为例, 以景观生态学和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理论为基础, 提出不同空间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编制内容与要求

目前, 在规划层面上国内尚未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编制规范和编制办法, 仅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 (试行) 编制说明》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有简要阐述, 并不能满足各地实际的保护和管理需求。《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中明确指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必须做到二点:一要做好城市生物资源的本底调查;二是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实施。绵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即结合以上两项基本要求和绵阳市自身特点进行的一个专项规划。

绵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是在绵阳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和保护工作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不同空间层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原则、目标、思路以及保护措施, 以此指导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其中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动物多样性和城乡生态环境的基础。本保护规划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植物多样性的保护, 并对植被保护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二、不同空间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策略

为制定与城市管理相适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依据现存生物多样性分布和保护对象的差异性, 结合绵阳市绿地系统规划, 分别就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空间层面对绵阳市生物多样性提出保护要求。

1. 市域——建立完整的自然生态格局

市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是从对市域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求出发, 以构筑市域完整的自然生态格局为手段, 通过生态廊道、斑块和基质的建立, 对市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生态廊道是建立市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本构架, 而廊道需保证一定宽度, 才能防止外来种的入侵。一般来说, 河岸植被带的宽度在30m以上时, 就能有效地起到降低温度, 提高生境多样性, 增加河流中生物食物的供应, 控制水土流失, 有效过滤污染物的作用, 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道路绿化带宽度在60 m宽时, 可满足动植物迁移和传播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环城区防护林带在600~1 200 m宽时, 能减弱城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创造自然化的物种丰富的景观结构。因此, 绵阳市的蓝色网络以火溪河、平通口、通口河、安昌河、凯江、芙蓉溪、梓江、涪江为主。划定上述水系及沿岸150 m范围内沿线为区域水源保护生态敏感区, 进行严格管理, 维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 保持其生态功能。绿色网络则由主要交通干线的防护林带组成, 宽度在50~200 m不等。此外, 生态廊道的植被选择应以地带性植被为主, 一方面是因本土植物适应性强, 使廊道的连接度增高, 有利于物种的扩散和迁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残遗斑块的扩展。

市域生态斑块是根据市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划定的三个生态功能区, 包括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城市生物多样性建设区和农业生物多样性恢复区, 具体保护要求为: (1) 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应严格保护现有山林植被, 加强退耕还林。在现有铁路、公路等工程设施分布的地区, 应保持合理的生物通道; (2) 城市生物多样性建设区应加强生物廊道建设, 完善生态绿地建设, 保持城郊生态绿地网络系统健全。城市内尽可能应用乡土植物, 同时注重植物的引种驯化。城市绿化养护中注重应用生物的管理和防治; (3) 农业生物多样性恢复区应加强农田林网、水系的生态建设, 增加植物群落建设, 加强恢复生境环境, 农作物应运用抗病虫害物种, 减少农药污染, 合理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在绵阳市域范围内还分布着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生态保护区等重要的生态基质, 这些是绵阳市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规划严格保护该范围现有的生态资源, 丰富种群结构, 严禁开发与破坏, 并按国家相应法律法规予以严格保护。

2. 城市规划区——完善植被结构、建立稳定的生态群落

城市规划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规划该区域以植被的抚育与修复为主, 重点使植物群落结构趋向合理与稳定, 改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 提高生物多样性, 以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 达到保持水土、提供一定的经济价值等作用。植被的抚育与修复从五方面入手。

(1) 针对于现有人工纯林的近自然更新, 尤其是对现有马尾松林的改善。提高混交林抚育, 可在总体布局上可以采用小片纯林、大片混交林的形式;对于目前的马尾松纯林, 可根据林龄的不同采取相应抚育措施。马尾松幼林可根据生长情况, 对于生长不良区块进行其它树种的混交更新, 清除葛藤等有害的杂草、藤蔓, 增加同时也要注意保留山矾、乌饭树、盐肤木等灌木树种。马尾松成林可针对性对单株、单群进行管理, 保留部分枯木, 保护林下植被, 并结合景观要求适当增加其它中生性乡土乔木幼苗, 如枫香、枫杨、桤木、樟树、杨梅、化香、青冈等乔木树种幼树。

(2) 保育天然次生灌丛, 即结合栖息地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对部分次生灌丛进行有方向性的抚育。在鸟类集中栖息地区, 增加那些具有核果、浆果、梨果及球果等肉质果的乡土灌木, 以吸引鸟类、昆虫或小型哺乳动物。如冬青、桑树、樱桃、女贞、拐枣等。

(3) 针对坡耕地及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耕地的营林建设, 对于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耕地, 可逐步改造成经济林或者公益林, 公益林可以采取风景林的方式进行抚育。

(4) 针对现有果园的进行水土保持改造, 保护基本农田。果园应注重林下植被的保育, 减少由于果园养护引起的水土流失。

(5) 对城市建设所形成的山体开挖、填方, 应尽快进行植被修复, 减少水土流失。植被应采用多种植物混播的方式, 而非单一的单子叶草本植物。

3. 中心城区——建立合理的自然与人工生态环境

中心城区是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密集区, 应着重保护自然生境与提高生境恢复能力为重点, 在市区的空间布局上是根据绵阳市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性质以及自然的分布情况, 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按空间划分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建成区:建成区是多样性异地保护的主要基地, 需充分利用城市绿地系统和多样性的植物物种, 配置丰富的园林植物群落, 对于一些濒危植物可通过人工培育扩大繁殖, 合理引种驯化, 培育新优植物。规划尽快建立绿地系统规划中确定的专类公园, 如以植物园建设为主体, 围绕植物物种的收集、引种驯化为重心, 通过制定植物园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重点收集和保护绵阳及其周围植物区系的园林植物种类, 保护绵阳地区典型生态类型和名贵园林植物。

(2) 城郊:绵阳市的城郊地带具有物种丰富、结构良好和生态稳定的林地资源, 能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栖息环境。规划中心城区周边的林地、次生灌丛、草地、湿地作为绵阳市城郊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 在对现有林木保护的同时, 加强定向培育以及森林群落的建群树种建设, 加快恢复植被森林群落。此外还应结合城郊郊野公园建设, 选择合适地点建立鸟类环志站、野生动物救助站等, 提高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动物保护意识。

(3) 重点生态保护地带:在城市中的河流、湿地、滩地、滨河绿地等区域, 需保留河流沿岸的本底风貌, 必要的人工护岸应尽可能采用生态工程, 大力保护和培育湿地, 减少人工构筑物。规划加强市区内“一江两河”沿岸的绿化建设, 强调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当中, 沿河岸的居住区、商业区等都必须预留足够宽的沿江绿带;市区内的主要干道及新建道路两侧也要相应预留足够的绿化带, 从而形成以沿江河绿带为主绿轴的纵横交错的绿色大棋盘, 并结合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广场绿化的建设, 形成网络状景观生态格局。

三、管理措施

为有效保证绵阳市生物多样性的实施管理, 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做到:

(1)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2)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建立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网络体系;

(3) 合理分享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 做到全面规划, 科学管理;

(4) 采取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的途径, 抢救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

(5) 充分挖掘地带性物种资源, 科学引进外域物种, 丰富本地物种资源;

(6) 注重植物空间配置结构, 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技术;

(7) 加强法制建设与技术规范编制工作, 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保障;

(8)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形成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氛围。

四、结语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庞大和系统的工作, 而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应更侧重于空间层面的生态环境保护。就地方管理而言, 有明确空间界定和具体项目的规划成果, 更有益于管理部门有的放矢的工作, 达到有效保护管理的目的。绵阳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在认真详实的基础调研上, 从不同空间层面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求出发, 分别从宏观的生态安全格局、中微观的群落结构和自然生境保护与恢复的角度出发, 解决相应层面的具体问题, 建立起绵阳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GB/T50563—2010,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俞孔坚, 李迪华, 段铁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J].生物多样性, 1998 (3) .

视角多样化 篇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 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这一思想, 在此前的十六大报告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已有体现, 其中有两处比较明显:一是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将要实现的小康社会比2000年有六个“更加”, 其中第五个“更加”就是“社会更加和谐”;二是报告第二部分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提出, 随着改革的深入, 我们要努力建立起“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和谐社会的建设开始全面展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 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安定、和谐, 这一点与资产组合理论的思想是非常吻合的。因此, 笔者希望通过资产组合理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建设提出一些新的理解。

二、资产组合理论

1952年, 马科维兹 (Harry M.Markowitz) 在《财务学刊》上发表了“资产组合的选择”一文, 该文最先采用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和方差 (或标准差) 度量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框架, 标志着资产选择理论正式形成。资产组合理论在金融投资领域应用广泛, 意义深远, 马科维兹和其后继者夏普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资产组合理论认为资产的风险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无法通过资产组合加以分散的;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将不同资产组合在一起而被消除或减弱。所谓系统风险对一个国家或社会而言, 就是诸如被迫卷入全面战争、遭受可以使恐龙灭绝的全球气候突变等等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变化。而非系统风险则像局部地区的天气变化、某个行业的盛衰起伏, 某个阶层民众的生活变化等个别地区、行业或人群的状态改变, 这种改变范围非常有限, 不会对整体或全局产生影响。

对于非系统风险, 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源自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称之为相关关系。有些事物之间具有完全相关关系, 即具有完全相同或相反的变动关系。这好比两支股票, 他们的收益同时上升、下降, 这种情况称为它们具有完全正相关关系;当两支股票的收益一个上升时, 另一致总是下降, 则被称之为具有完全的负相关关系。事物具有完全正相关关系时在资产组合理论看来实际上就同化为一个资产;当具有完全负相关关系时, 则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资产。

事物之间具有完全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是比较极端的例子, 但更为普遍的情况是, 事物的相关关系处于这两者之间, 这是资产组合理论研究的重点。通过将具有一定相关关系的资产放在一起, 构成一个组合资产就可以将非系统风险分散掉。这一点其实也不难理解, 如市场由两支股票组成, 它们具有负相关关系, 即一个收益上升时, 另一个收益下降, 如果你作为一个投资人只持有其中任何一支股票, 你必须面对这支股票的收益变动 (我们管这种变动称之为风险) , 但是如果你同时持有这两支股票 (可以看作是一项组合资产) , 由于它们的收益运动方向相反, 你持有的组合资产的收益将比较平稳, 风险下降。

那么, 资产组合理论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又有何启示呢?事实上, 一个国家本身可以看作一项组合资产, 其中包含的社会单元种类越多, 越有可能将非系统风险尽可能多的分散掉, 从而实现国家发展平稳、人民生活安定。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视角———资产组合理论的应用

和谐社会深层含义应该是社会和谐、地域和谐、产业和谐和环境和谐。资产组合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的多样性可以抵御其中部分变异带来的风险, 使社会整体趋于稳定和谐。因此,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笔者认为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增进社会的多样性。

(一) 努力增进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多样性———实现社会和谐、环境和谐。

所谓增进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多样性, 是指积极培育和支持多元化的生产和经营形态。在生产方面, 我们应当尊重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 不能一味的求大求强, 虽然大的企业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但是企业过大则同时意味着数量的减少, 因为市场规模在一定的时期内是稳定的。根据资产组合理论, 种类的减少对整个社会而言, 抵御和分散风险的能力就要下降。设想一个极端的例子, 中国只有一个汽车行业, 当遭遇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危机时, 汽车销量会大减, 中国整个经济将遭受沉重打击, 必然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事实上, 当前社会有一种盲目追求国外生产形式的错误做法, 如认为我国也应该实行农业的工厂化生产, 我们不否认农业的工厂化生产的诸多优点,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 这种工厂化的农业生产的特点除了便于机械化作业外就是大面积的单一作物的种植, 生产形式的单一使其很容易遭受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这在澳大利亚已有沉痛的教训。

事实上, 生产方式的转变不仅可以使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更加稳定, 还有助于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减少自然灾害, 中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鼓励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笔者想在此指出的是, 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的具体操作过程有些粗糙。我们把一部分耕地还原回山林、池塘的过程中, 只是简单随意的种些树或者把耕地直接废弃。植被建设布局缺乏科学规划, 普遍存在有什么苗种什么树的现象, 适地适树问题仍未解决。据调查, 陕北某县1999年油松造林40余万株, 仅存活100余株, 被群众称为“梁山好汉”。如此下来, 可能会重蹈该地区过去“年年造林不见林”的覆辙。

这其实是要求我们不能简单粗放的理解国家的政策。我们不仅要保护自然, 还必须想办法让人民生存, 高质量的生存。只有基本的生存权得到保障, 人们才会真正的把土地归还自然。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退”, 还要思考如何“退”的问题。根据资产组合理论, 我们要增加生产 (在此可以理解为种植) 的多样性。在退之前, 要充分研究市场和当地的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因市制宜的种植一些既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又可以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的植物, 让土地“所有者”在各种细分市场 (niche market) 取得稳定的收入来源。使其在“退”的过程中不仅收入水平不会降低, 甚至还会有较大的提高, 他们“保护”自然的积极性必然因此而高涨。当地的自然景观不仅可以恢复甚至有较大改进也说不定。

生产如此, 经营也是如此。我们应当鼓励多样的经营形态的存在, 尤其是一些小规模的经营, 这在当前的中国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国企改革使一大批原国有企业的人员成为下岗职工, 虽然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 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 还是有很多人生活非常贫困。还有, 大量的农民工, 进城以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濒临穷困和犯罪的边缘。因此, 我们应当鼓励他们进行小商品经营, 一方面可以增加他们自己的收益, 改善生活;另一方面, 经营的多样化, 可以减弱外部环境对当地市场的冲击, 使当地经济稳步发展;第三, 经营的多样化, 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人们的幸福感增强, 社会必然和谐。让人感到欣喜的是, 关于这一点, 我们的社会和政府已经开始注意到了。如“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 城市发展应有多样性, 小商小贩也是城市多样性的组成部分, 城市对他们的态度应该更加宽容”, 而乌鲁木齐市更是把“小商小贩当成‘宝’, 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发展”。

当然, 笔者所谈的经营的多样性不能狭隘的理解为支持小商小贩, 应当有更广阔的含义。我们的政府管理人员对于弱势群体的经营形态应该额外加以关注, 提供相关的支持和适当的引导。弱势群体掌握的经济财富较少, 但人员数量庞大。他们的生活状态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 根据资产组合理论解决好生产和经营的多样性问题有利于社会和谐、环境和谐。

(二) 努力增进区域经济的多样化———实现区域和谐、产业和谐。

区域的和谐内容非常丰富, 如人文和谐、经济和谐等, 但基础是区域之间产业的和谐。笔者在此提出的积极培育区域的多样性就是指各地区的经济主导产业多元化。这与国家强调消除地区差距并不矛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是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区域经济多样化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发展经济, 实现区域间经济差距的缩小。此外, 根据资产组合理论产业多样性可以减弱外部经济波动对区域经济的冲击。虽然, 我国目前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各个地区的经济主导产业的雷同。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员王昌林说, 在各地“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中, 集成电路产业的同构性为35%, 纳米材料为48%, 计算机网络为59%, 软件产业达74%。西南6省 (区、市) 的“十五规划, 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 除了西藏, 其他5个省 (区、市) 都把电子信息和生物工程列为需要加快发展的产业。

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区14个城市“十五规划”中排在前四位的支柱产业都是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 趋同率达70%, 上海一地在建的集成电路生产线有13条之多。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等专家的说法, 继以彩电、冰箱等家电制造业和汽车、钢铁等生产线为标志的两轮重复建设后, 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为代表的第三轮重复建设正在我国凸显。

根据资产组合理论, 雷同的产业具有正的相关关系, 等同于一个产业。因此, 产业的雷同不仅使我国非常有限的资源被大量的浪费, 而且更为可怕的是我国的经济体系风险加大, 因而更加脆弱。

造成产业雷同的原因非常复杂, 因此人们提出的解决办法也是多种多样。但是, 笔者在此想从一个资产组合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自己的想法。各地为了发展当地经济, 争相推动利润率高的产业发展是无可厚非的。但地区产业雷同造成的风险激增是国家层面的, 而不是区域层面的。因此, 笔者认为中央政府应当担负起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责任。更明确的说, 中央政府应当制定各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 使其在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市场条件的前提下, 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具体的操作办法, 笔者认为可以首先对各地区主要产业的经济效率进行排名, 然后从高到低择高而定, 为每个地区确定主导产业, 国家给政策鼓励其发展;对排名重复或经济效率较低的产业将被限制或禁止发展。这样一来, 中国的各种产业必将呈现多样化。来自外部世界的波动可能会冲击一两个行业, 但很快可以被其他行业稀释掉。国家的政策鼓励和地区的财政投入, 必将使当地的主导产业带来勃勃生机, 必将为当地经济注入强大的竞争力, 从而带动当地经济收益的提高。

四、总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伟大目标和重要任务。由于事关人民福祉, 社会各界踊跃参与,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则从资产组合理论的视角对我国近期的部分政策和一些重大社会现象进行了反思, 并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新路径, 即增进社会的多样性。由此, 笔者认为在一个地区之内, 应当调动社会个体的积极性, 在一国之内, 应当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目的是实现一个地区的和谐, 进而一个国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Matthew Tonts, John Selwood.niche markets, regional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reinvention of western australia’s sandalwood industry[J].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2003, Vol.94, (5) , pp.564-575.:pg571

[2]张雷.高新技术产业警惕重复建设[J].决策管理, 2004, (5) .

上一篇:强化生活干预下一篇:数控加工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