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人才培养

2024-10-07

多样化人才培养(共12篇)

多样化人才培养 篇1

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作为教学应用型高校的一种类型,人才培养是决定其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很多研究者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提出了很多建议,如应用型,创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等等。本文通过一些文献资料结合我们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提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独立学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以新机制与新模式运作的自主办学实践,必然伴随着学校定位及学生培养质量等诸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能否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且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需要独立学院从很多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尤为重要。

一、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独立学院的出现是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要求加快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虽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在规模和质量两个方面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和提高。在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下,社会不断增长的广泛性、多样化的要求需要独立学院成为对高等教育的补充力量。从实践效果看,独立学院有利于多渠道、多形式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更快、更好地扩大本科层次高等教育资源,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可以说,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发展到市场经济时期、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寻求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创新的产物,在解决教育经费短缺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上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自从1999年浙江、江苏等省民办二级学院(后称独立学院)举办以后,其办学模式成为我国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展高等教育的典范。从独立学院产生和成长的价值选择角度看,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不断扩大成为大学新的使命,同时也给其自身带来教育经费的补充[1]。

2007年,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已有318所,在校生已达186.62万人,其中本科生165.68万人,约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的17%左右[2]。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08年9月),全国已有322所。今后独立学院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并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的合格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包括教育诸要素的教育内在结构和教育行为方式[3]。它决定了学校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也决定了所培养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4]。

随着对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逐步深入,逐渐有相应的相关文献发表。下图是中国期刊网中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的文献总量年度变化规律图。

从上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最近几年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以及研究的逐步深入。但从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关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章相对较少,这可以说是一个缺憾。虽然在我国独立学院办学历史短,在办学经验、教学管理水平、师资队伍素质以及教学设施等方面与公办大学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也正因为如此,更需要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以保证其快速顺利的发展,实现其成为更好、更快地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成为对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

目前,我国有1500多所高校,这些学校的基础、实力、发展水平、在社会发展中所占的地位、承担的任务都不同,因而每所大学的定位、特色、发展方向也不相同。

高校从培养人才规格和层次来讲,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瞄准世界前沿科学技术领域培养世界级的人才,即所谓的研究型大学;第二个层次是着眼于工业文明的进步,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第三个层次是承担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己任的教学型大学[6]。不同层次的学校根据自身的定位、发展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侧重点不一致,办学特色不一样,培养出的人才类型自然也是多层次、多样化的。

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为数不多,而教学型高校则面广量大,类型层次众多,是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坚力量。这些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基本形成一个“树”型的生态结构,缺一不可。任何层次类型高校的缺失或衰退都将影响高等教育整体的和谐发展[7]。

独立学院只有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从一种规格、一种模式的局面到逐步产生分层次结构的变革过程,才能在这个变革过程中找到自身的合理定位。在定位合理的前提下,才能确定正确的战略、合理的阶段目标、可行的具体措施。也只有这样,才能生存并持续发展下去。从目前来看,独立学院主要是多科性“教学型”大学,要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以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教学为主[8]。发挥学校的特色,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三、独立学院实践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设想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符合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更要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资本的升级,社会需要大批各级各类的高级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培养多样化人才。同时,我们看到独立学院生源特点也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生源状况参差不齐;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多元化;具有强烈的教育投资意识[7]。由于高等教育招生不断“扩容”和独立学院招生层次天然定位的双重因素作用,决定了独立学院生源的总体质量水平不高,在系统理论、学习水平等方面体现出较明显的弱势。生源的质量决定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与公办大学有所区别,从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生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举,可以尝试应用型、创业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

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整体优势,确立新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社会急需的创造型人才。从人才培养模式上,要趋向培养基础知识宽、专业知识强、学科知识交叉的人才。比如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实现自主选择课程、学习进度、教师、专业,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等教育、学生个人成长之间的交汇点大大增加。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其制定选课计划并确定发展方向,定期交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不断调整学习方案,以追求质与量的最大化。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找自己想学的知识,并使其融会贯通。构筑学生交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成才提供更多的成长通道[10]。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独立学院大部分依托公立学校办学,起步较晚,建院历史较短,所以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从独立学院自己的专职专任师资队伍结构上看,职称为助教的青年教师和高级职称的老年教师(退休后聘任)占大多数,而年富力强的中、高级职称的中年教师比重较低,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不合理结构。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其科研、教改等学科建设上的能力比较薄弱,而且这种能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来[11]。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主要是以母体高校为依托,部分来自离休教师和社会各行业专业人才,有些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完全启用母体高校的教师。另外,一些独立学院为了节约成本,还大量招用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有些是重点高校或者普通高校的专职教师,但大部分是在读的研究生,没有教学经验或者专业基础并不扎实,并不一定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从上面的教师来源可以看出,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并不是很稳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存在着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理解不足、教学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等问题;来自母体高校的教师,理论知识功底深厚,但实际经验有限,与业务部门联系很少,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这些问题不是一时能解决的,所以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7]。

第三,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与普通本科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有较强的动手应用能力、技术革新能力;与高职学生相比,他们具有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具有二次创新和研发能力;既具有母体高校人才培养的厚实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高职高专学生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弥补了教学研究型高校学生不善于实践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缺乏理论的缺陷。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是位于研发技术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之间、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的既懂理论、又善于实践、具有本科学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或高级管理人才[7]。

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可以实行以下的几种做法:

其一,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学院可以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让学生自选课程,自由选择教师以及上课时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高校。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培养模式,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学生选课制对教育思想、课程体系、管理制度等提出新的要求,潜移默化地促进学校扩大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师资质量。在保证专业学习的前提下,让学生大胆跨专业学习,这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人才模式趋向多元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要靠自己,使他们在得到选择权利的同时,也感受到选择带来的责任。对于教师们来说,选课制给他们带来了挑战,教学方法突出、专业水准高的教师才会受到欢迎。

其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几年出现了不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学校鼓励下,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显著提高。由于独立学院有一些是由校企合作形式举办的,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实习。

其三,依托母体学校优势,开设特色选修课程。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设置一些特色专业和新兴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是独立学院在教育市场具有竞争力的表现,也是学校吸引生源、形成社会地位的基础。因此,独立学院在学科专业、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特色。

其四,坚持开放式办学,让学生进行创业尝试。对于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独立学院,高校可以利用企业的生产把科研成果产业化,并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奋斗者的创业历程和创业实践可以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实现高校与企业双赢[14]。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独立学院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主要开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区域定位上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和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15]。应自觉地树立起以区域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为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开展应用科学研究,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推广等有效工作,努力成为地方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提高自身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16]。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依托母体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办学经验,起点高(一般为本科层次),教学质量有保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才培养是独立学院的主要职能,能否在目前高校林立的境遇中持续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还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独立学院是按民办机制创办的高校,她在利用市场机制运营为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她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新生事物,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确立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培养出高素质的受市场欢迎的人才,这是她永葆办学活力的关键。

多样化人才培养 篇2

1、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

指导委员会提出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但这个目标过于泛泛,在财务管理专业的目标设置上可借鉴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对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要求学生在刚刚参加财务管理职业时就成为专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而是让学生具有作为财务管理工作者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能力包括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超的职业技能、准确的职业判断力以及充分发展的潜能。”

2、财务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财务管理是一项价值管理和综合性管理,对企业筹资、投资、营运和利润分配等各个方面的管理。

因此要求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要能够运用企业所提供的主要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决策的能力,以及进行综合管理的能力。

(1)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各方面的综合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知识都是财务管理能够学精学透学活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为学生打好基础。

(2)会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财务管理主要是非程序化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是决策能力,企业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成本决策、利润分配政策的选择等等,都没有固定的程式遵循,相应要求财务管理人才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要求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财务分析与诊断、管理咨询与策划等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求财务管理人才除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

3、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

财务管理工作的综合性较强,财务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较高,在进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时,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

3.1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

财务管理主要是非程序化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是决策能力。

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需要在教学中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解决:首先,加大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力度。财务管理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杨宗昌等,),在财务管理教学中使用案例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良好模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职业判断力,但由于我国财务管理案例研究的相对迟缓(王化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讲授中的应用,因此可以通过实践教学、课程实习等补充课堂教育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比如:我带的财务分析这么课程,最后用两周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包括对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以及报表的水平分析、垂直分析和趋势分析,最后学生做出的东西出乎我的意料,分析得比我期望的要好得多,很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了,最后期末的考试也考得非常满意。

3.2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财务管理不像会计那样是个程序化的基础性的管理工作,而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在讲课的过程中,很多知识点是涉及到多门学科的,因此要综合起来讲,比如财务管理中资本结构问题与会计学中的会计恒等式是有一定联系的,恒等式左边是投资,右边是筹资,因此可以综合起来讲,还有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等内容如果能把会计分录顺便贯穿一下,效果会很好,不但让学生容易理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3注重职业道德和角色意识的培养

首先,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对职业道德要求很高的职业,在经济领域很多营私舞弊都与钱有关,而财务管理主要就是对企业各项资源的价值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货币资金的管理,因此在课堂上灌输德育教育对提高我国财务人员的素质、优化财务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财务管理人员处于众人注目的焦点位置,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人员培养时,一定注重培养其角色意识。在实践中,企业中的会计方面的操作比较简单,但中、高层财务管理人才应具备较强的管理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保密意识。财务部门是一个单位管财、理财、用财的职能部门,必须从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管理,所以应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财务人员必须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参与本单位的预测、决策,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因此,应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依法理财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所以必须培养财务人员的法制意识;财务部门参与预、决策本身便是对企业经济业务的监督过程,涉及到很多内幕信息和商业机密,因此应注重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意识、保密意识等。

4、结语

财务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应该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能力,以适应财务管理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我国财务管理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向德伟。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3:58。

[2]杨宗强。浅谈财务主管的角色意识[J]。财会文摘卡,,3:18~20。

[3]潘飞等。美国的注册管理会计师和注册财务管理师[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4:163。

多样化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多样化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课题项目:十二五规划一2014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名称:高校美术教育中"校校联合"新模式的探究。 编号:SGH140641。

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纳入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轨道,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教学培养目标,由政府部门制定统一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计划。此外,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各高校的招生计划也必须由国家统一规划。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但是,计划教育体制仍然是阻挠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桎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导致教育的人才千篇一律,这一方面导致了人才过剩,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社会需要的其他方面人才十分稀缺。这不仅使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的目标难以实现,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2.培养模式偏差。我国高等教育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理论性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更新。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复述型的考试模式,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知识内容的理性认识,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死记硬背,另一方面也逐渐消磨了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虽然,现代教育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也仅仅是传统教学方式转换了一下形式而已,实际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落后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心理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

3.人的个性被忽略。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让人成为某一类人。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又集中体现在推动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和实现又需要教育进行推动。但是,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能够服务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违背了教育规律。这导致人才培养按照社会生产的方式进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要,把学生作为一种商品,社会生产工具的一个部件进行规模化培养。教学目标的异化、落后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以及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引起我国高等教育的异化现象,导致了个性发展遭到了严重压抑。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必要性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也必然会生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必须要能够培养多层次、多种类型的高素质人才,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完成转型。其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十分大的差距,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对人才的需求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这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2.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正是对这种教育规律的客观反映。教育活动的所面临的客体是一个个现实的人,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在智力、体能、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实现。高校实现多样化教学,就必须不断扩大高等院校的自主权。

3.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活动需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高校也应该将推动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足点。我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要培养当代大学生丰富的理论知识、卓越的实践能力,也要促进大学生人格不断健全。通过教育活动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在教学时就需要遵循因材施教角的原则。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的确定、管理方法的选用必须要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高校教育实施多样化教学模式分析

1.加强高校教学的实践性。高等教育发展离不开其生存的环境,高校实时多样化教学模式,一方面需要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另一方面需要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过程中,为了实现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进步的社会职能,高校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应用型专业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首先,高校要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实现高等教育教学多样化,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在应用型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地方实际,突出针对性。在应用型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专业之间的协调性。其次,加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简单学习理论知识,学生的实践能力被忽视。开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具体学科的特点,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针对当前人才培养中兴起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在教学中可以,实时“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一方面积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学校任课,另一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实践。

2.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该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根据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按照层次进行人才培养。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新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发展对多规格、对类型以及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态势不断明显。我国高等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以“服务地方”作为重要的教育目的,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必须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推动作为主要目标,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我国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层次分明、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3.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高校在进行多样化教学模式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具体特质,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学生培养进行二次分流。这次分流会呈现出了明显的横向多样化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将每个学生按照不同的培养方向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当然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也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还需要在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基础上不断朝着教学最优化的方向发展和努力。其中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最优化的前提条件,没有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也就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的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优化有可以使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建立在更高人才质量水平的基础上,离开最优化来谈论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也是有缺陷的。

结语

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关联的。此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也要尊重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高校在进行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只有在进行理论总结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多样化教育发展战略。我国高等教育在进行多样化教学模式探索的过程中,要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推进实践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提高人才教学质量,推动学生个性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晓阳:《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刘在渊、汪发元:《我国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及其构建》,《高教探索》2012年第4期。

[3]陈晓阳:《地方农业高校构建本科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4]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第1期。

多样化人才培养 篇4

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就是要改变目前比较单一的升学预备教育模式, 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多样而有个性的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是相对于单一工具性培养目标的关注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是相对于粗放式管理的精细化管理, 是相对于同质化发展的特色化发展, 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可以改变人才培养趋同化、千校一面的现象, 是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重要体现。下面结合我校实际谈谈对普通高中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思考。

一、实施多元课程是基础

北师大石钟英博士曾说过:“高中教育应该为了人人, 课程多样, 培养积极和谐的人才;学校应该提供丰富的、系统的课程;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带动学校的综合改革。”

新的课程实验方案, 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实施要求, 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最重要、最现实、最直接的操作路径。2013年4月23日,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教育报、商务印书馆联合发布的《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也提出了“体现核心价值, 培育现代公民;关注当下生活, 培养阅读习惯;立足开放多元, 践行立体阅读”的指导思想。该书分为初中、高中两部分, 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社科、艺术、博物七大领域, 每个领域又分为基本书目和拓展书目, 共计153本。我校组织了图书推介、交流研讨等活动, 以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 提高阅读质量。

另外, 我校还依托企业办学和地处革命老区的优势, 积极开发选修2课程。组织编写了《炼铁工艺》《炼钢工艺》《焦化工艺》《发电技术基础》《热动力能源应用》等15种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校本课程, 共计280课时, 《女娲文化》《涉县民俗文化》《地理环境与铁厂发展》等10种与地域相关的校本课程, 共计180课时。开展了《焦化污水成因及处理》《涉县地区植物分布区域及种类》等研究性学习项目50多项, 学生社团活动正在丰富完善。

二、课堂教学是核心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基本途径, 新课程改革对普通高中课堂教学具体要求是:“改进教学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实现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有机整合, 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必要条件和良好氛围,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我校结合学生实际, 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创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目前我校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就是互动教学模式, 即“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 为每个学生的成才创造机会。师生互动即注重知识、能力在师生间的有效转化, 真正做到使学生思有所得, 学有所成。在实验中, 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即“自学—指导点拨—整合提高—训练—反馈检查”。在“互动教学”的实验中,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在教学改革中, 我们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

目前, 结合各学科教学实际, 我校正在积极探索的教学样式还有五环节教学模式, 即“读书 (学生自学) —领悟 (学生探讨) —释疑 (师生探讨) —提升 (老师引导) ”;此外还有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学案教学法、问题解决课堂模式、任务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自主开放型课堂等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都有一个共性, 那就是:做最充分的课前准备、创最佳的课堂环境、以最多形式的学生活动取得最有效的教学效果。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美国国家教育中心的实验报告表明:调动多种感官获得知识24小时后, 知识的巩固率要上升到30%, 而交流、合作、讨论24小时后知识的巩固率要上升到50%。我校将以高中现代化建设为契机,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导, 坚持“面向全体、自主学习、多元互动、讲练结合、技术运用、目标达成”的高校课堂目标, 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三、教师成长是关键

2012年2月10日, 教育部下发《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确立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理念, 即:师德为先, 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 终身学习。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十四项二级指标、六十三项具体要求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明确了方向。

近年来, 我校从师范院校招聘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 使学校教师队伍从以中老年骨干教师为主体, 变为拥有40岁以下青年教师32人, 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56%, 青年教师逐步成为了我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 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3人, 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40%。

我校以“立德、立功、立言”为核心价值追求, 以“做经师, 心中有经典, 做人师, 行为做模范, 做明师, 研究有创见, 做名师, 影响更深远”为成长目标, 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开展职业规划, 通过“五子工程” (搭台子、结对子、抬轿子、竖牌子、吹号子) , 拓宽青年教师成长途径, 通过培训与学习提升教师素质, 制定周密计划, , 积极创造条件, 加强继续教育和学历提升, 使20%教师成为多科型教师, 重视校本教研, 探索形成有利于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校本教研制度。这些都为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开展多元评价、拓宽人才选拔渠道

2008年, 市教委出台了《天津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改变了以升学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把基础性发展目标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和学科学习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引导学校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实施多元评价, 不仅要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 也要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作用;不仅要注重结果评价, 也要注重过程评价;不仅要注重他人评价, 也要注重自我评价。我校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建设起到科学的导向作用。

随着多元化评价的实施, 多样化的招生渠道也在进一步拓宽, 单一的高考模式正在发生着变化, 我校积极抓住晋升市重点高中的有利条件, 力求为更多的学生创造机会。我校自主选拔录取主要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学校密切关注自主招生的风向标, 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关注课外知识和社会热点,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求异思维, 重视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 积极鼓励优秀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另外, 根据学生需要, 我校还安排专业教师积极开展艺体类特长生的培养。利用学校国际部, 积极创造条件, 为师生出国培训、考察学习提供便利, 我校国际部开展的业务主要有师生夏令营、教师进修培训、学生留学、短期聘请外教来天铁指导教学等活动, 满足了师生及社会的需要。

多样化人才培养 篇5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不仅是高中生音乐欣赏的根本目的,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尽管高中音乐欣赏教材中都是由专家们精心选编的严肃音乐,而恰恰是这些严肃音乐,以热衷流行音乐成为时尚、“追星”达到狂热程度的多数高中学生们来说,却是“没意思”、“也听不懂”。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动力。为了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美的能力,就需要老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逐渐引导学生去认识严肃音乐、懂得严肃音乐、喜欢严肃音乐,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鉴赏能力。

多样化人才培养 篇6

[关键词]工作室教学;服装专业;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1 工作室教学与服装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分析

服装服饰类相关行业,目前对人才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开办工作室教学与服装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讨,适应了当前服装教育发展的潮流。

1.1 国内服装专业工作室的设置情况分析

传统服装专业大类,在设定专业方向的时候主要包括服装设计和服装工程两个方向,前者以艺术设计为主,后者以工艺和技术的支持研究为主。后来,有出现了服装表演、服装设计与表演等方向。再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形象设计、服装陈列、服饰设计等方向。由此看来,以后还会出现其他与服装设计相关的专业方向,这样无限制地发展下去显然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在本专业的框架范围内,进行局部课程的调整和分化是最好的办法。学生在学习完毕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在高年级,转入以工作室为依托的专业小方向的学习。这个小方向应该包括更多的内容,但不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深入学习,如工业制版设计、形象设计、品牌设计、专卖店、服装销售、服装企业管理等等。

1.2 威海职业学院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室教学模式建设

威海职业学院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2007-2009年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中,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并进行简单的专业小方向的设置。工作室的设置是以教师为主,工作室的选择进入是以学生为主,这种师傅带徒弟式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教学、指导得心应手,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达到了课程工作室设置目的。目前服装专业有16名专职教师,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14人,各教师的专业教学和研究方向大多不尽相同。这些都为开办不同类型的专业教学工作室提供了有力地支持。目前各个准工作室大都运行良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比如姜华美老师指导的“服装版型”工作室,近两年就有学生获得国家级服装设计大赛的“金奖”2个、“银奖”3个、“铜奖”5个的好成绩,这是近些年来他们工作室积累的结果。

1.3 工作室教学模式分析

工作室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学的课余补充需要,但是深入度明显不够,其稳定性、教学质量都不可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学校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度、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度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学校、企业、政府部门等各个方面都存在问题。

对校企互动合作、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认识存在偏差。一种情况是教师没有系统教学方案,只为搞项目把学生当成了廉价的劳动力。把学生推到工作室做工,让学生在工作室采取放羊式的松散的学习;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是在工作室学习,但是还是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以理论学习为主,学生技能不重视,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训练;教师只注重完成自己的工作室教学任务,不注意和企业合作,不注意项目开发。同时,由于传统习惯,很多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在推动工作室教学过程中,不愿意主动联系企业和社会,推进的难度很大。

2 工作室教学与服装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我们对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索了一下几种途径:

2.1 校企“专业共建”模式

在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构建能适应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组成的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专家、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的调整,共同建设长期的实训基地,共同配备师资,以企业的真实工序和环境为上课环节,以企业真实工作过程表现为教学评价依据。在合作办学的同时,主动把人才培养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同时,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通过专业设置调整、培养过程的动态调整,使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进行有效对接。

2.2 职教集团模式

学校依托行业企业,实行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共同组成职教集团模式,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将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化经营模式引入高等高校教育,实现资源共享。由政府牵头或者联络,以某高校教育主体为核心,整合行政区域内的职教资源。采取理事会和多元合作形式,在资金、设备、人才等各个方面实现共享。成员单位采取协作、参股、托管等多种方式实现集团化运作。这样院校和行业企业紧紧地拴在一起,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院校和企业获得双赢。提高学校和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

2.3 校企实训基地共建模式

行业企业通过参与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对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等起到一定的建设和带动作用。比较全面、深层次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厂中校”:在企业里,设立专业小型学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利用企业设备资源,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实现真正的准员工工作经历,实现学生真正的顶岗。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对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同时借助高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技术改造。“校中厂”,在学校大环境里,企业进入学校,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车间,为学生在校内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

2.4 人才培养多元化集合模式

在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讨建设中,根据招生生源的不同和毕业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不同,采取人才培养多元化集合模式,这样,根据需求制定多个需求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多元化需求。

作者简介

许崇岫(1968—),女,副教授,威海职业学院 艺术设计系,主要从事纺织服装设计、室内软装设计的教学及民间文化艺术研究。

多样化人才培养 篇7

自主招生正作为一项新兴的人才选拔方式从边缘游向中心。而如何实现自主招生政策从不稳定向稳定, 从不科学到科学, 从不公平到公平, 从自主招生政策本身的改革到自主招生与传统高考有机统一, 即从“前自主招生时代”向“后自主招生时代”平稳过渡, 如何用好自主招生政策, 进行多样化的人才选拔与培养, 还有诸多问题亟待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做出回答。

一、自主招生的定义与定性

自主招生试点至今, 从未有过官方的定义和解释, 因此也无法进行该项政策内涵外延的框定, 并有效开展政策评价。国内部分学者曾试图对自主招生概念进行界定, 但往往因视角不同难以达成共识[2] 。本文认为, 既然从“自主招生是什么”这一思考路径难以达成共识, 可尝试从“自主招生不是什么”进行逆向推导。

首先, 自主招生不是中国独有。美、英等发达国家大多没有与我国“自主招生”或“自主选拔录取”相对应的词汇, 不是因为未开展自主招生, 反而是因为自主招生在这些国家已施行多年, 在制度层面已非常完善, 民众普遍认同。他们普遍认为:招生本来就是大学的事, 没必要单独提出“自主招生”这一概念。

其次, 自主招生不是中国当前所特有。早在上世纪上半叶, 自主招生就是我国高校核心的人才选拔方式, 钱钟书、吴晗以及钱学森等一大批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都得益于当时施行的自主招生选拔制度。今时今日, 人们在思考钱学森之问时, 犹常感叹民国时期高校对于优秀人才的敏锐甄别和对特殊人才的包容胸襟。

第三, 自主招生不是小众的、补充性的招生方式。尽管当前自主招生高校数、学生数、社会影响等与高考不可同日而语, 但一是虽然规模较小, 却覆盖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和最优质的生源, 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依然存留的精英选拔方式;二是自主招生施行8年, 规模在不断攀升, 绝对规模已超过存在多年的保送生、小语种、艺术特长生等传统的非高考选拔方式;三是世界范围内, 基于标准化考核、个性化录取的自主招生制度是主流。

最后, 自主招生更不是单纯的高考加分;不是个别地区、个别阶层、个别中学、个别人高等教育入学的捷径;不是以中学教学大纲为主线的、以推动中学既有知识教学的又一高考指挥棒。

按照这一思路, 自主招生基本具有如下特征:鼓励人的全面发展或个性张扬, 反对应试教育, 关注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维护, 在大众化阶段承担精英化人才、个性化人才甚至特殊人才的选拔使命, 以培养具有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性人才为己任, 不同于传统高考, 由真正解放思想、愿意参与到高考改革和院校竞争的大学所承担的招生方式。

沿着这一定义, 也可基本确定自主招生的性质。第一, 自主招生应该是大学自己的事, 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无直接关联, 与中学也无直接关联。大学真正拥有自主权, 而不是“被自主”, 大学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应不唯上、不唯商、不唯利。第二, 自主招生坚持的唯一标准应是“人”的标准。大学选拔的应是具有扎实基础、可塑前景、发展潜力、品格正直的人, 而不是考试机器。大学也应以人格健全、知识过硬、品格端庄、符合大学文化内核的合格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

二、公平与效率

自主招生政策面临公平与效率之争。如果以选拔特殊人才甚至精英人才为己任, 自主招生应该更多偏重效率目标, 而不去关注选拔者来自哪里、家庭贫富、所处社会阶层、社会资本拥有情况等;而如果把自主招生看做是关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社会问题, 则自主招生又必然要做好面对和回应公平质疑的准备。因为在中国, 事关高校招生的问题不仅是学生能不能入学的问题, 而且是学生能否顺利就业, 是学生所在家庭是否幸福和满意的问题, 是社会问题。

自主招生试点之初, 对公平的讨论和关注较少。但随着自主招生高校数、学生数增多, 社会关注度增大, 政策公平性正面临指责。

一是城乡、地域和阶层公平问题。第一, 农村生源因可通过传统高考实现社会流动, 高考被称为社会公平的最后底线, 但自主招生中城市生源瓜分自主招生资格, 农村生源日益边缘化的状况已成为共识。第二, 自主招生生源表现出极强的属地特性, 拥有“好大学”、“好大学”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省份, 往往获得大量自主招生名额, 而偏远省份、省内无“好大学”地区, 则显然处于劣势。第三, 学生所在家庭, 因经济能力、社会资源、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拥有的不同, 很大程度上影响自主招生资格获取, 也引起公平指责, 其中教师阶层子女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招生指标, 也隐隐体现出行业特权带来的不公。上述三类公平质疑是普通意义上从学生及家庭分类对自主招生公平问题的关注, 也是普通民众对于自主招生公平问题的最大质疑。

二是形式公平与内容公平问题。自主招生高校乃至中学在形式公平上已做出足够的努力, 如资格公示、命题保密性、阅卷等流程几无漏洞, 少数高校更是以现场直播面试等方式体现了其在保障形式公平方面的不遗余力。但对自主招生的内容公平则指责很多, 其中最受指责的是选拔方式和内容的城市话语:以琴棋书画为代表的艺术特长的选拔, 以口试为代表的演说能力考查, 以实验为代表的动手能力考查等, 而从未有机会接触昂贵乐器、现代化设备和见过“大世面”的农村学生在自主招生中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对于农村学生身上所具有的如坚忍不拔、勤劳朴素、基础知识扎实等优点因难以测量或不愿测量而忽略, 造成人才选拔方式的显失公平。

三是公平监督、保障和惩戒不力。首先, 《考试法》迟迟不出台, 对于自主招生活动中申报材料弄虚作假、考核过程作弊、考生违约毁约、权力寻租等的惩戒, 都未有清晰的法律条款或司法解释, 导致相关问题出现后无法可依。其次, 高校、中学的自主招生行为, 目前基本以自我监督和举报监督为主, 不利于公平监督。自我监督大多停留在文件和规范层面, 如公示制度、监考制度、成立监督委员会等。举报监督则基本遵循谁举报、谁举证的原则, 由举报者提供信息、证据, 再由高校或中学查证。问题在于:第一, 公示等制度流于空泛, 如仅仅在网站上公布入围学生名单, 而不公布其成绩、特长、家庭背景、地域等等, 单纯从姓名老百姓如何进行监督, 且公示大多以网络为主, 将不会上网、没时间上网的人群排除在外, 监督效果差;第二, 过程“暗盒”仍未打开。监督还停留在入口和出口, 即入门考核、结果公布两个环节, 部分学校连自主招生考核成绩及排名、特长加分、面试分数等一概隐瞒, 甚至销毁考卷, 这样的自主招生基本处于公平监控真空。

后自主招生时代, 尤其是进入“两个20%”时代之后 (招生人数超过高校招生总人数20%, 招生高校数超过同类高校数的20%) , 公平已不仅仅是针对自主招生本身而言, 而是已经成为重大的教育问题, 敏感的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这一时期应将自主招生政策目标从“选好生”向“促公平”方向转移。如进行制度的规范和建构, 进行动态和常态的自主招生公平监督, 探索第三方自主招生公平测评, 运行自主招生公平补偿机制 (对弱势群体参与自主招生进行补偿) 等, 都应成为后自主招生时代政策制定考虑的核心内容。

三、名额分配机制

高考中实际存在的名额配给制度长期为人诟病, 但自主招生仍沿用了高考中省域名额分配的惯性, 甚至还引入了“血统论”、“分数论”两大新的名额分配机制。“血统论”观念下, 各高校以生源校历史录取情况, 确定在各中学的推荐资格数量, 过分强调所谓的“生源基地”, 过分倚重省级示范高中等重点中学称号甚至中学排名。某中学的历史表现和成就, 大多依靠应试教育的成就获得, 从这种意义上说, 自主招生名额分配中的“血统论”不仅不合理, 甚至对应试教育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一种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的是在各中学自主招生名额分配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分数论”。在很多中学, 为保证自主招生资格分配的“公正性”, 往往采取多次联考分数加权平均的方式进行排序和名额分配。以分数论英雄, 使自主招生资格成为中学优等生的又一特权, 成为少数人的加分工具, 削弱了自主招生作为素质教育旗手的作用。

之所以仍然出现自主招生名额分配制度, 可以追溯到2003年。当时国内最知名的两所高校, 收到来自学生的自主招生申请超过5000份, 这让习惯于按照高考分数录取学生的招办人员力不能及, 无法细致、全面地审核申请材料, 第二年不得不将名额进一步分配到中学, 由中学完成初选, 以降低高校的工作量。可以看出, 传统高考录取对大学招生机构的要求是较低的, 国家权力的介入和整个社会对高考的严密监视, 使大学基本无自主权, 招办的职责就是按分划段, 从高到低录取。但在自主招生中, 高考还没有考试, 没有通用的可比的分数供参考, 大学需要从材料审核、命题阅卷、分数审核、能力审核等多方工作做起, 而各大学基本未因自主招生而对大学招生机构进行深刻改革, 招生过程中表现出的不专业、不科学、力不能及也就成为必然。

哈佛、耶鲁等著名学府面向全球招生, 并不刻意设定在世界各大洲、各国和美国国内的名额分配, 而是坚持自己的选拔理念和原则, 按照既定标准接受全世界学生自由申请。国外著名高校每年面对的申请信远远超过中国的大学, 哈佛等高校收到的申请信以卡车计, 但却可以做到对每一份申请认真评定, 详细分析、讨论学生既有成果、能力潜质, 真正做到因材录用。这个过程至少有两点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扩大招生部门规模。这些高校招生部门非常庞大, 既有大量的专业测评人员, 还有大量校内学者、行政人员等兼职人员, 而且很多高校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依据就近原则对申请者进行个别面试并提交报告。二是不带偏见的招生。明确提出学校办学理念、招生要求后, 任由学生自由申请, 不因学生出身、就读中学等而在招生中带有偏见, 相反, 却会认真考虑不同学生获得相同成就所需付出的努力程度, 对弱势学生进行公平补偿。

当前自主招生实际存在三级名额分配制度。一是自主招生名额在不同省份的分配;二是各省区内自主招生名额在中学间的分配;三是各中学内部的自主招生名额在学生间的分配。除上述分析, 三个环节中还存在大量问题, 这也是北大的校长推荐制等一经推出就面临巨大争议的原因。

后自主招生时代, 如果想搁置争议, 使真正能力特长突出者进入大学, 应彻底废除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机制。一是加大高校招收部门改革, 使其更具专业性, 并拥有足够精力进行优秀人才的甄别和选拔;二是延长自主招生时限, 给大学更多时间进行人才选拔;三是废除或改革低效和无意义的推荐信制度, 使优秀学生不因难以拿到推荐信而被迫放弃, 也使权力阶层不因拿到“重量级”的推荐信而获得更多自主招生机会。

四、科学性存疑

自主招生运行至今, 一直没有停止对于选拔方式本身、试题本身的巨大争议。虽然各校选拔方式略有不同, 到目前基本固定下三种类型, 笔试、面试和心理测试。

笔试。“蛋炒饭怎么做” (复旦大学) 、“你对艳照门怎么看” (湖南大学) , 类似的试题比比皆是, 很难看出命题者明确的考察意图。所以有学者认为自主招生已成为“自由招生”, 是有一定道理的。另一种命题趋势是中学化、高考化、竞赛化。自主招生命题仍参考中学教学大纲, 仍效仿高考命题题型, 难度仍向竞赛看齐。这“三化”使自主招生命题彻底成为高考的附庸, 应试教育的附庸, 使自主招生改革成为“小高考”。更有甚者, 自主招生选拔还有另外两种极端情况。一是错题。笔者与某著名大学教务处人员访谈, 索要试题时遭拒, 对方有两点担心, 一是怕试题被考试机构拿去研究, 成为辅导教材;二是怕所命制的试题有错误引起社会讨论, 说明其对命题质量都并无把握;二是中学教师命题。自主招生是大学重获自主招生权的核心步骤, 但当权力重归大学, 部分高校在命题过程中却选择由中学教师命题, 令人费解。

面试。面试是否需要存在质疑。英国实行证书制, 材料审核后对学生的申请作出回复, 其中大学对最优秀的学生往往直接予以录取, 只有第二档学生大学“需要进一步面试确定是否录取”。其他发达国家也大多类似, 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大学, 面试成本都很高, 即使欧美发达国家, 实行的是完全自主招生制度, 也不是所有学生都需要面试入学, 而且部分确实优秀的学生面试也无必要, 但中国目前要求面试的自主招生高校往往“一视同仁”, 学生五湖四海赶到大学所在地参加面试, 成本巨大。面试是否科学存在争议。前苏联在1974年之后, 2000年之前, 长期实行完全自主招生, 其中大多数大学都设有面试环节, 其面试分为5个等级, 1分为最低, 5分为最高, 但研究发现, 评委出于人性的特点, 往往不愿意打出极端分数, 往往选择3分或4分, 这是面试是否科学的争议之一, 其他的争议还包括对于内向学生是否公平等等。

心理测试最初作为验证性的选拔方式, 目标在于考查学生是否心理健康以确定是否录取, 在四川、武汉等地少数高校开展。近两年来, 则有少数心理测试试题开始出现在自主招生试题中, 由于不是自主招生选拔方式的主流, 本文不做讨论。

后自主招生时代如果选拔方式未有根本性改变, 选拔优秀人才, 推动素质教育将成为空谈, 向大学放权, 也将因大学自身的不作为而可能退回从前。后自主招生时代提高自主招生选拔科学性, 一是可以从国际成熟的经验入手, 通过大学联盟或第三方命题等形式, 构建超大试题库, 组织标准化考试和阅卷, 保证试题的科学性;二是创新人才选拔方式, 探索向英美等国家学习, 实行差异化的自主招生, 对不同考生考试环节设置上可有所不同, 以此降低制度运行成本;三是定期组织对试题科学性、有效性的论证和评估;四是注意厘清自主招生考核方式内容与传统高考的区别, 不能成为高考的延伸与附庸。

五、多样化的人才培养

华中科技大学“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及保送生制度实施效果调查与评价”课题组在2007年对当年度53所自主招生高校的自主招生学生进行调查, 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入学前的能力特长在大学期间非但未有发展, 反而下降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各职能部门未做好工作对接。招生大多放在学生处或招生就业处, 而培养则大多放在教务处, 二者对于学生来源情况没有很好对接, 教务部门没有单独针对不同途径入学学生的培养计划。二是对自主招生学生进行单独培养面临公平困境。自主招生学生获得优惠的高考分数进入大学, 入校后再特殊培养, 有人认为对统招生造成不公。三是高校本身的育人环境和方法问题。高校课程设置传统而呆板, 严进宽出政策也容易造成自主招生学生入校后不求上进等。上述种种原因都可能导致自主招生在人才选拔之后培养效果差。

从效率的层面来看, 通过自主招生途径招录新生, 只完成了人才培养的第一步, 即挑选潜在人才, 而人才培养则更加重要。目前自主招生绝大多数精力放在在如何创新机制、挑选人才之上, 而精挑细选的人才在经过大学教育之后却表现平庸, 政策输出效率低。自主招生在刚性公平性方面弱于高考, 在人才培养成就方面又与普通高考无异, 这种公平性差、效率低的政策如不加改革是难以延续的。

后自主招生时代, 入校后培养应作为自主招生政策改革的核心。一是应推进自主招生系统化改革。招生—培养—人才产出是一个系统工程, 单方面的变化很难触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 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应推动高校内的部门合作, 制定从入口到出口全套的自主招生选拔培养方案, 应改革对高校的评价标准, 对人才入口和出口环节进行把控, 通过人才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增量变化考评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是应彻底改变高等学校严进宽出的整体环境。目前中学与大学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中学时期正是学生培养兴趣、提高素质、广泛涉猎各科知识时期, 中学生却围绕少数科目、几本教材进行旷日持久的考题挖掘和应试准备;大学阶段是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期, 是最佳的学习阶段, 学生却因中学时期的过度艰苦, 入校后千方百计寻求“放松”。自主招生前期运行着力点在打破中学应试教育, 自主招生运行后期则应延长政策链, 注重学生入校后培养, 改革严进宽出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宽进严出或严进严出, 改革单一的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为多元化的、针对人才特征的因材施教。

当前自主招生仍处于激烈的变革时期, 年年新政、校校新政, 只能说该项政策仍处于稳定前的试探、总结和纠错期, 这期间其面临的问题除本文所讨论的几大方面外, 还包括自主招生成本控制、政策宣传、规模和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将关乎自主招生政策的最终走向。在后自主招生时代, 决策者应将更多精力集中到上述问题的解决, 应更多地开展自主招生的历史研究、国别研究, 更多进行自主招生政策研究和政策影响评估, 应更多的引入多种自主招生运行监测、监督和评估体系, 更具改革勇气, 更具及时纠错的勇气与能力。

参考文献

[1]罗丽英.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25-45.

多样化人才培养 篇8

一、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教师教育专业是我校传统专业, 开办时间长, 涉及专业面广, 涵盖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美术学、音乐学、数学、物理、化学、小学教育、科学教育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学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 切实提高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学校审时度势, 在总结传统教师教学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 大胆改革, 取得了一定成效。

1. 改革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为“4+3”

2002年下半年, 学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 对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学校印发了《关于修订教师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充分吸纳近年来我校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 明确我校教师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我校新的本科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规定了跨学科专业选修课学分, 增设了创新活动学分, 鼓励学科综合, 打破旧的教育类课程结构, 将过去传统的4门 (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教材教法、教育实习) 改革为新7门 (当代教育学、学与教的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研究性学习指导与管理和教育实习) 。这一改革成果得到教育部师范司的肯定, 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2005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 强化教育实习工作

教师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 主要集中在学校的各类基地里进行。为了保证各类实习的实际效果, 学校一方面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与40个单位签订了教育实习协议, 另一方面, 严密组织工作, 从实习教学计划、工作方案、指导教师选派、学生实习资格审查和编队、召开动员大会, 到中期巡视检查, 复查验收, 综合评定成绩和总结表彰等环节, 狠抓落实, 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近年来, 学校的教育实习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各基地单位对我校的实习工作从组织管理到学生表现都给予较好的评价, 有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被实习单位留用, 有的学生在实习期间结合社会调查、毕业论文和基地的课题, 撰写出较高质量的论文或调查报告, 并公开发表。

3. 狠抓教学研究工作

在加强教学的同时,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并取得良好效果。学校承担的省级重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本科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衔接性研究”, 不仅推动了我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 而且得到了湖北省孝感市及周边地区中小学的广泛认可,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 在国内教育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在2003年11月教育部于厦门大学召开的“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 师范司推荐我校在大会上交流了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 2003年12月2日的《中国教育报》在“教师教育”专栏中对此予以了专题报道。教育部高教司在《中国大学教学》 (2002年第6期) 发表综述文章, 对我校教学改革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2009、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评选中, 我校《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地方本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均获一等奖。

二、农科类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学生就业相结合模式

生产实习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很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 把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到实践中的必备过程, 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实践知识、加强和锻炼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和提高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必要阶段。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要求, 为了切实调动学生生产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 增强生产实习效果, 我校积极探索出了“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学生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04年, 我校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本轮修订, 学校提出了原则性的意见, 给予院系更多的自主权。在专业建设上, 更注重加强对传统专业的改造, 更加注重拓展专业方向, 使老专业焕发新的活力;在人才培养上, 积极采用“3.5+0.5”的教学模式 (三年半在校学习, 半年在外生产实习) ,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加强生产实习活动, 用一学期的时间组织学生在外进行生产实习, 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2. 着力建设实习基地

在实习基地建设上, 学校在广泛联系生产实践基地的同时, 选取了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水平和生产能力较强, 实习单位领导重视, 能够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单位, 建立了一批长期稳定的生产实践基地, 如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武汉油料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云梦富思特集团富苑园艺公司等生产实践基地77家, 确保学生的实习效果。

3. 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

为了提高论文质量, 在毕业论文指导上, 学校依托科研院所, 将学生的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工作相结合。在实习过程中, 组织学生认真选择毕业论文课题, 结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科研情况, 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单位的一些重大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学生参与实习单位科研活动, 开阔学生视野, 拓宽知识面, 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从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毕业论文质量。

4. 生产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高质量就业, 学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将学生的生产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在安排学生生产实习过程中, 有意向地安排其到可能就业的单位实习, 让学生提前熟悉拟就业单位的工作环境, 也对能否胜任将来的工作有一个了解, 使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择优录用, 并使对学生在生产实习时更好地严格要求自己, 降低学校实习管理工作的难度, 为学生就业提供机会和平台。

“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学生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从2004年至2011年连续7年, 生产实习单位录用和生产实习单位专家推荐我校学生就业单位有200多个, 就业率达95%以上;近年来, 在湖北省大学生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奖中, 我校有338名学生获得湖北省教育厅颁发的“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二、三等奖”证书, 其中一等奖29人次, 获奖数量和质量名列湖北同类高校前列;学生先后在全国核心期刊如《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中国蔬菜》、《湖北省农业科学》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400多篇。

三、“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双学士学位, 是指学生学有余力, 在修读主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之外, 申请修读不同于主修专业学科的专业的主干课程, 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辅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并按规定完成相应辅修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规定学分和毕业论文 (设计) 答辩, 学校颁发辅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

1. 积极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多样化的需求,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培养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打破学科界限,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从事第二专业的学习, 2008年我校根据学校实际, 向湖北省人民政府提交在部分专业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的申请, 经省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 我校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美术学、经济学、音乐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生物科学、农学、园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十五个专业具有双学士学位授权, 并首次在校内招生481人。

2. 强力支持双学士学位教育

为了支持双学士学位教育有序发展, 切实解决在实施双学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把好事办好, 学校制定了《湖北工程学院双学士学位管理实施细则 (试行) 》等相应的管理制度, 学校扩展了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的内涵, 采取主修制与双学士学位制相结合的办法, 打通主、辅修界限, 即学生学习第二专业如果未能达到要求, 则已修合格的课程可作为主修专业的选修课学分;修满第二专业规定学分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这一规定, 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消除了其修读顾虑。

3. 学生从双学士学位教育中受益

为了方便更多的学生修读双学士学位, 学校在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 积极加强与省教育厅的沟通与联系, 努力争取更多的专业具备双学士学位授予权。在学校的不懈努力下, 学校已有30个专业获得双学士学位授予权, 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8大学科门类, 累计招收1919人, 已经有482人拿到双学士学位, 毕业后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据跟踪调查, 这482人都较其他学生更易于找工作, 而且找到的工作更理想, 甚至有的学生的职业与第二学位的知识关联更大。

四、文理基地实验班培养模式

所谓文理基地实验班就是在学生修读完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后, 对于部分学有余力、勤奋好学、致力于进一步深造学习的学生, 通过开设一定数量的专业基础课程重新编班, 组成文科基地实验班和理科基地实验班, 着力打破相关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的新教学模式。

1. 积极开设文理基地实验班

为了让更多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不拘一格地培养人才, 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 我校自2007年起积极开设文理基地实验班。我校为文理基地实验班的学生开设的课程有《大学英语》、《高等数学》, 这几门课程是我校教学周期最长、涉及学生人数最多、教学层次最复杂的几门课程, 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应用能力, 是衡量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有必要为学生进一步夯实坚实的理论基础。文科基地实验班的学生, 可以有选择地修读《大学英语》, 理科基地实验班的学生可以修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

2. 大力支持文理基地实验班开设

为了办好文理基地实验班, 着力加强数学基本知识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重点强化政治理论课的实际应用, 力争学生在外语等级考试、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就业应聘等方面有较大帮助, 学校印发了《关于在本科生中开办基地教学实验班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在教师配备、学时计算等方面给予了支持。

五、专升本培养模式

一是通过考试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 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二是为各类高等教育形式专科毕业生继续学习而设置的一种在专科层次起点基础上又独立于专科层次的自学考试专业类型。也可以给专科在读 (大一至大三) 或专科已经毕业的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

六、合作培养模式

一是中外合作培养, 根据与境外高校合作的具体要求, 分段式学习, 多种发展途径,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二是校企合作培养, 充分利用社会优质办学资源, 校企合作, 联合培养。

摘要: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点。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必然结果, 是培育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必然趋势。湖北工程学院进行了培养模式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2) 农科类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学生就业相结合; (3) “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 (4) 文理基地实验班人才培养; (5) 专升本人才培养; (6) 合作人才培养。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样化

参考文献

多样化人才培养 篇9

一、基于协同育人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

(一) 协同育人的意义与作用

基于协同育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以学校为主体, 学校协同企业、行业、政府、事业单位、社区等各有关方面, 共同参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课程开发、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制度保障等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合作育人模式。该模式可以打破高等教育过渡封闭的局面, 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两张皮”现象,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 生产技术水平日益提高, 生产方式及岗位分工也日益精细化, 但许多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仍是延续惯性, 采取粗放式培养, 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过程趋同且封闭、过度“以教师、课堂和知识传授为中心”, 因而产生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缺乏差异化竞争力等弊端。这种社会需求“精细化”与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粗放式”的矛盾, 既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也使企业、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1]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尽快实现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应该加强校企实质性合作, 实现协同育人, 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的直接联系, 让学生具备行业企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团队精神, 在行业企业的“联合”实践中提升其创新素质。

(二) 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提供协同育人资源的差异性, 需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现代社会是一个变迁异常迅速、社会分工日益分化的社会, 其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2]社会分工的细化, 各行各业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比如, 建筑行业制造的产品是固定的, 而生产场地是流动的;机械和电子行业则相反, 生产场地是固定的, 制造的产品是流动的;电子商务行业门槛低, 创业成本低, 不受地理环境限制, 随处可以创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以及与学校开展协同培养所能提供的资源特点等都是有所区别的。由于每所高校服务区域的产业结构、社会协同资源和面对的就业市场都有所不同, 这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三) 高校的层次性和培养目标多样性, 决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多样化

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的共性较多, 一所学校形成先进的模式, 参加学习者趋之若鹜, 高等教育中很少出现这样的现象, 这是因为高等教育的层次性、专业性、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个性特征, [3]因此, 每所高校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该独特性决定了高校提供的育人条件的独特性, 进而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 探索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防止人才培养模式的泛化。

(四) 高校的多科性和综合性, 要求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多样化

我国高校中单科学校比例的减少、综合性大学的增多, 为培养文理交叉、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但是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上也要正视专业学科的差别, [4]不同学科专业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培养“普适”人才, 这就要求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学校的总体办学定位和目标确定的情况下, 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培养目标, 以及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要求, 鼓励各个院系、各学科专业针对自己的专业特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和就业市场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探索各自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五邑大学基于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的实践探索

作为以工科为主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五邑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一线工程师。学校分类制定了理工、人文及经管三大类人才培养目标, 各专业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各大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结合本专业发展现状和方向, 通过具体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细化了各自的专业培养目标。

从2010年初开始, 学校大力开展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 确定了“顶层设计, 重点培育, 多样发展, 注重实效, 循序渐进”的发展思路, 并根据“按照行业特点、专业特点、社会能提供的资源状况与学校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条件相结合”的改革原则, 要求各学科专业结合自身实际, 开门办学, 加强与企业、行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合作, 吸引校外各种力量参与到各专业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来, 探索符合各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四年多的探索, 五邑大学已初步构建起以“综合试验班培养”为龙头, 以“企业嵌入式多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3+1”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化培养”等为典型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一) 学校层面的“综合实验班”校企协同培养模式

基于“综合实验班”的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模式是学校根据办学目标和定位, 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主线, 以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为依托, 以校、企深度、平等合作为基础, 由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双主体”合作联盟, 协同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模式。[5]该模式能实现校企“双赢”。

1.“综合实验班”模式的特点

(1) 培养目标的综合性

“综合实验班”的具体培养目标确立为在保证学生具备应用型本科的基本质量, 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包括专业实践能力和非专业实践能力 (如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 , 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真正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组建原则和方式的综合性

“综合实验班”是依据学生分散性实践原理, 以多专业学生组合为原则, 由学校与多家合作企业分别组建而成, 其专业分布及规模根据企业的容量确定。该原则既符合一个企业不可能吸纳大量同一专业学生的现实, 又满足每个企业对技术、管理和营销等各类人才都有需求的特点, 适应了企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特征, 还可促进多专业学生相互交流, 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提升实践能力培养效果。

“综合实验班”是通过校企选拔与学生自愿的双向选择方式将来自多个学科类专业 (或同一学科多个专业) 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编制成一个班级, 持续四年直至学生毕业, 目的是使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涯一直融入企业实践, 让学生始终在产业背景下进行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锻炼, 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共生共长,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切实改变传统“空对空”的学习模式。

(3) 教学和管理方式的综合性

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协同制定适合实验班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教学与评价方案, 协同设计培养方式、教学模式, 协同开发相关课程, 协同实施人才培养和质量监控, 协同进行教育管理, 通过共同完成实验班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目标。

“综合实验班”采取专业班、实验班和企业三管齐下的综合管理方式, 保证了在不失本科教育水准的前提下, 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学校保留实验班学生在原专业班建制的身份, 由原班导师对其进行专业、学业管理;学校按实验班建制再另配班导师管理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合作企业为实验班学生配备导师, 对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和实践过程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管理;校企共同提供师资, 学校派教师到企业挂职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

2. 改革成效

学校目前已经先后与中国南车、华润燃气、叶氏化工、维达纸业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 组建了20多个综合实验班。综合实验班初步探索了校企“双赢”“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协同育人保障等机制构建。该模式的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校企共同完成培养过程、学校和企业教师共同指导、轮岗学习等原则和方法, 在校内各专业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中得到贯彻, 发挥了示范作用。

经过四年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合作企业和学生普遍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初步形成了校企资源共享联盟, 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越来越多企业认可和参与这种培养模式。同时还推进了教师实践和科研能力培养, 拓展了学校服务社会的渠道。

(二) 土木工程专业的“企业嵌入式多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土木建筑学院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大量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现实, 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抓住“工程”的特点, 确立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工程技术类人才, 而且以工程实践型人才为主, 兼顾创新实践型和技术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该人才培养目标既有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 也有别于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技能型人才培养, 是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2009年学院提出了“企业嵌入式多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Enterprise Embedded Multifarious-object Education模式, 简称EEME模式) , 以期能高效地开展产学合作,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 EEME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1) 确定人才培养的多目标

该学院通过研究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性, 确立了该专业以工程技术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定位, 按应用创新型、工程实践型和实际操作型多目标, 以工程实践型为主的培养目标。并提出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知能体系。

(2) 建立企业嵌入系统

在企业嵌入式EEME人才培养模式中, 企业的嵌入点包括人才需求调查、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实施、管理、评价, 以及毕业生就业和毕业生的评价等环节。

土木工程专业所选择的嵌入企业是包含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种典型企业的群体, 嵌入的企业类型按规模选择大型、中型、小型三种类型的建筑业企业, 分别对应多目标培养要求的应用创新、工程实践和设计操作三种类型人才培养目标。

2. 取得成效

近年来学院先后与中交四航局有限公司、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等13个土木工程行业龙头企业群建立了产学合作关系, 这些代表企业就是企业嵌入系统的组成要素, 是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5年来, 企业嵌入式多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效果。该专业毕业生从2009年至2014年连续6年就业率为100%。根据麦可思《2013五邑大学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报告》, 该专业非失业率100%, 月收入4, 090元, 比同类院校同专业毕业生高700元, 在全校各专业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中排名第一。

(三) 半导体绿色光源专业的“3+1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LED产业集聚地, 目前正处于技术不断升级和创新的时期, 对人才的需求大, 同时对其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要求也很高;LED作为高科技产业, 设备值高, 一台上游外延、芯片的MOCVD设备就要1, 000多万元, 目前地方高校很难具备这种设备和使用环境, 企业才有这样的条件。

学校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半导体光源专业是为LED产业上 (外延、芯片) 、中 (封装) 、下 (灯饰) 游全线培养符合产业人才规格要求的一线工程师, 学院认为利用LED企业的设备和生产条件, 让学生长期稳定地在企业环境中进行深度学习, 熟悉设备和流程, 熟练操作高科技设备, 才能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于是, 学院设计了“3+1”的人才模式, 从2008级本科生开始实施。经过几年的探索, 已经形成了学生覆盖面广, 与企业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取得了良好效果。

1.“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 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根据江门及珠江三角洲地区LED的发展情况, 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 通过“3+1”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 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实现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 明确“3+1”培养模式的特定内涵

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与选定的LED企业协同实施“3+1”模式的人才培养。“3”表示前三学年学生在学校学习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了解LED产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这些课程由学院专职教师和LED企业工程师共同承担。同时, 学院专职教师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全部向本科生开放, 构成课外实践教学科研活动, 加强学生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1”表示学生最后一学年在企业进行实践学习, 了解并参与LED上游、中游或下游光电产品的制造、设计、研发、性能测试及其运行管理等生产实践,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1”的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和产业的要求,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实施, 分为理论学习课程、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

2. 取得成效

6年来, 学院与德力、真明丽、广州光为、广州鸿利、深圳奥伦德、佛山国星、晶科电子等十余家国内LED产业最著名的骨干企业和上市企业形成了协同育人关系, 进行“3+1”校企联合培养。

学生通过“3+1”联合培养后, 经过双向选择大部分留在了联合培养的企业, 成为企业的骨干员工。从2012年首届毕业生开始至2014年, 该专业连续三年都实现了100%就业, 根据麦可思《2013五邑大学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报告》, 该专业毕业生100%在LED行业就业 (考研者除外) , 平均薪资比同专业正常毕业学生高500—1, 000元/月, 2012届半导体绿色光源专业毕业生一年后的薪资为全校最高。

(四) 电子商务专业的“基于协同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电子商务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 具有新技术、新业态及新方式的特点, 虽然创业门槛低, 但实践性强, 对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要求高。经济管理学院根据电子商务产业和该专业人才需求特点, 积极探索“基于协同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力求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能力不强的问题, 实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1. 基于协同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1) 多方协同, 共同培养

该模式的协同培养是指在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 谋求与相关协会、企业和大学等多方的协作。如该专业注重与教育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学会 (协会) 、企业、兄弟院校、政府之间的协同;师生之间的协同;校内兄弟院系、专业之间的协同。该专业获得了教指委等相关协会和一些境内外高校高层次专家学者的指导, 并与企业共同创建校企协同培养基地, 与创业教育结合, 实现协同培养。

(2) 多途径全周期实施项目化教学

该模式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项目来源具有多途径和实战性:项目来自政府或企业、教师科研项目、学生科研项目和自主创业项目等, 来源广泛且真实;在项目的选择中, 根据江门市、珠三角能够提供的资源状况和学校优势的学科专业资源, 主要围绕服饰产品的网络营销、移动商务的技术开发这两类项目展开, 以期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二是项目化教学贯穿培养全周期:在学生培养的全周期、全过程, 由教学双方通过实施一系列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该模式较好地突破了一般项目教学法只是针对某个环节、某个阶段实施项目教学的传统。

(3) 高水平竞赛检验效果, 激发学生创业意识

易创业是电子商务产业的突出特点, 电子商务专业将高水平学科竞赛引入人才培养方案, 以此带动学生创业实践和意识培养, 并检验“基于协同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高水平的学科竞赛包括:由教育部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指委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和由教育部、工信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等。

(4) 强化质量监控

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 组建“五邑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价委员会”, 以实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全过程监控, 保障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实施。

2. 取得成效

电子商务专业通过与江门移动公司、广州微讯、天猫基地等多家企业合作建设“移动商务实践教学基地”“五邑大学天猫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训基地”和“电子商务与公共信息服务研究所”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以及积极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 显著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毕业生就业率高, 该专业2012、2013、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 且专业对口率都在90%以上。二是学生创业率高, 且呈上升趋势, 2010至2012年该专业学生创业率分别为:10.53%、12.66%、21.25%, 远高于学校其他专业学生的同期创业率。三是竞赛成绩优异。如, 2012年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总决赛本科组冠军, 2013年又获得该项大赛的一等奖两个, 为广东参赛高校唯一获一等奖的单位。

三、结语

经过4年多的探索, 五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改革在顶层设计的指引下, 通过学校层次 (综合实验班) 和学院专业层次的实践, 已经初步构建起一个能够有效地将社会资源整合进学校人才培养之中, 又适合本校人才培养实际的框架体系, 改革效果较为明显。

对该框架体系我们形成了两点认识。

第一, 两个层次的探索各有任务, 各有侧重。具体体现在, 学校层次的改革注重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及协同培养等方面的探索, 并通过在不同专业中的落实, 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学院专业层次的改革是在学校确定的基本原则 (以能力为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完成培养过程、轮岗学习等) 指导下, 着力建立专业与行业个性化要求相符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的是实现各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的良好对接。学校与学院专业两个层次的改革相辅相成, 实现互补, 共同构成学校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第二, 两个层次协同育人的实施方式各有不同。学校通过对江门及珠三角地区企业的考察、调研发现, 地处中心城市的企业对各类专业人才都有需求, 但是对同一专业的人才需求数量有限, 呈现需求专业多元性和同类人才需求有限性的特点。因此, 我们认为分散性的企业学习方式应是大势所趋, 这就要求协同育人的具体方式必须根据协同对象的接纳容量和特点来确定。学校层次的综合实验班就是根据这一原理, 将多专业的学生组织起来进入一个企业。4年多来, 该组织方式已在2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实施。比如, 到中国南车的学生来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交通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 到华润燃气的学生来自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法学、会计学、行政管理等专业, 各个实验班规模不一, 根据企业容量为20人或30人不等。而在学院专业层次, 土木工程、半导体绿色光源和电子商务等专业采取的是小批量、多企业的实施方式, 在这些专业的背后是协同企业联盟。比如土木工程专业有13家企业支持, 半导体绿色光源专业的“3+1”模式也是在10多家骨干企业和上市企业实施, 规模一般在10到20人之间, 由多家企业同时接纳, 从而解决了这些专业学生的企业学习问题。我们将两个层次的协同育人实施方式概括为, 与一家企业进行多专业人才培养, 与多家企业同时进行一个专业人才的协同培养, 两种方式都可以实现为行业或产业培养一线工程师的目标。

注释

1[1]卢晓中.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19) :27-30.

2[2]胡振京.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11, (15) :55-56.

3[3]董文杨, 解飞厚.关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几个问题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 2013, (2) :71-74.

4[4]梁金印.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几点思考[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2001, (1) :81-86.

多样化人才培养 篇10

一、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时代价值

(一) 从区域高校培养对象的特点来看,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本文所说的区域高校, 特指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进程中新建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区域高校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长足发展, 在办学规模取得突破的同时, 生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区域高校已从单纯在本区域内招生发展为面向全国广大省区招生, 在根本上改变了生源结构。进入区域高校的学生, 高考成绩、生活阅历、综合素质、家庭背景及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差异明显, 表现出多层次、多类型的动态变化特点, 相对于长期面向特定区域招生的区域高校来说, 这一生源结构的变化显得更为迅猛而突出。从学生求学与自我发展状况来看, 无论学生个体还是学生群体都呈现出多样化态势, 其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需求及价值取向等, 既来自自身综合素质提升、未来预期等内在因素的驱动, 也受到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及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等宏观外部环境的引导, 特别是就业行业、职业种类多渠道多层次的发展趋势所带来的就业多维性, 为学生具有个性化的自我设计与选择提供了更大空间。与一般高校学生不同的是, 区域高校学生明显会受到具有区域特征的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这种影响因为区域高校始终浸泽着浓厚的区域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区域社会发展的综合元素而表现得更为直接、具体和深刻, 加重了学生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的关注度和期望度, 从而促使学生在求学与自身发展方面表现出诸多不同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呈现出更为明显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特点。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提升人的本质力量, 激发每个学生独特的潜能并使其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 教育过程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这是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 是体现对人才成长规律的遵循和学生个性发展规律的尊重, 是彰显教育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和关怀。高等教育是影响一个人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高校人才培养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个性化的最终目标, 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归根结底取决于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日趋多样化的个性差异及个性发展需求的必然回应。因此, 区域高校必须坚持以生为本, 树立多样化人才培养理念, 充分尊重和鼓励培养对象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 打破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让不同潜质、不同能力、不同发展取向、不同培养类型的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合自身的教育并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从而为学生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 从区域高校肩负的使命来看,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人才

1.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 是区域高校的首要职能。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中, 人才培养是核心[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总体布局的调整完善, 区域高校所承担的应用人才培养任务将更加重要。教育部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对区域高校来说,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 所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取决于实施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确立既遵循学生个性特点又适应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才有望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形成特色脱颖而出。

2.服务区域社会是区域高校的历史使命, 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域性是区域高校人才培养的应然选择。区域高校与面向全国服务的部属国家重点院校不同, 主要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区域化进程的深入推进, 区域高校的区域性特征愈来愈突出。这一区域性特征, 不仅决定了区域高校自身发展定位和服务面向的区域性, 也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域性。所谓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域性, 即是要充分考虑区域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需要, 所培养的应用人才一要能满足区域社会发展对人才日趋多样化的需求, 二要能适应区域社会各行各业对应用人才综合素质及适应能力越来越高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 中国要迈向小康社会, 不仅需要拔尖人才, 更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人才,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当今区域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加大了对各类应用人才动态性与多样性的需求, 要求区域高校必须担当时代责任, 有的放矢地面向区域社会产业发展, 打破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实施与区域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不遗余力地为区域社会发展培养各类急需的应用人才, 尤其是满足区域社会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3.多样化人才培养特色是区域高校特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让学生成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人才是区域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诉求。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已从扩大办学规模向注重内涵建设发展, 从单一化、整齐化向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区域高等教育日趋激烈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直接表现为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人才培养特色的竞争。而人才培养特色是区域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标志, 是教育质量和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因此, 区域高校必须围绕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切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与区域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并努力形成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服务区域社会的特色人才。

(三)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实提高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教育部2012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 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对进一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 其中把人才培养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工作和核心内容。刘延东指出,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 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2]。这不仅强调了人才培养水平之于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 而且深刻指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区域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内涵, 就是所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区域社会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是否真正成为区域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以及人才为区域社会服务的程度和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区域社会对区域高校多样化人才需求及多样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新要求, 决定了区域高校必须创新与之相适应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了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质量提升的具体途径和要求。区域高校创新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既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 更是达成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二、区域高校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进入新世纪以来, 高等教育基于学生差异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不断深入。宜宾学院作为一所区域高校, 秉承“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 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理念, 致力于构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和差异化发展需求的、适应高等教育和区域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 以尊重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 形成了有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1.实施了以个性彰显为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为因高考应试能力较弱而致高考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应试教育潜能有限, 但在某一领域有一定潜质并渴求个性发展的学生设计的。该模式以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 以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为依托, 通过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全面创新, 使学生发掘天赋, 激发潜能, 彰显个性, 健全人格, 加速社会化进程。学生在一年级时可集中学习四年应修的通识课程, 集通识教育和发现专业兴趣以彰显学习个性;可尝试“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 通过试听试学专业课程进行发现和感悟, 并在一年级结束时最终“确认”;在二到四年级时须修完全部专业核心课程, 集中力量发展专业特长, 并自主设计修读其他课程;在整个四年学习期间通过导师引领获得个性化、差异化发展。

2.实施了以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标志的励志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为高考入学成绩相对较高且应试能力较强、专业相关成绩优秀、学科专业方向明确且有志于成为学科型人才的学生设计的。该模式以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规格的要求为立足点, 以参与特定领域学术研究、水平选拔、创新教育为平台, 着力造就基础好、能力强、学科基础扎实、学科方向明确的优秀学科型人才, 为他们在完成高等教育后成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优秀学科型人才奠定基础。学生在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后, 进行新一轮专业课程提升学习;在导师全程指导下, 进行励志目标确定、专业学科方向选择等;学习期间实行学分制、淘汰制和弹性学制, 可提前完成学业。

3.实施了以追求卓越为核心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为有卓越成才追求和卓越人生期盼的、渴求直接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学生设计的。该模式以区域社会 (行业) 需求特别是学生需求为导向, 以学生所选专业为依托, 通过区域教育资源整合及相关行业 (企业) 的深度参与, 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 凸显较强的行业 (职业) 适应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的最具竞争力的卓越应用型人才。宜宾学院面向有志于教师职业意愿的学生实施的教师教育“2.5+1.5”人才培养模式即是这一模式的典型。所谓“2.5+1.5”, 指在学制安排上, 学生前2.5年在各自专业集中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对教师教育专业且确认教师教育方向和非教师教育专业改选教师教育方向的学生, 后1.5年按志愿分中学、小学、学前教育统一编班教学, 重在教师教育方向拓展课程与教学技能的提升, 同时强化实习基地教学实践的力度和深度。该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深厚的学科素养、精湛的专业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的最具竞争力的教师教育人才。在当今师范类院校教师教育特色相对弱化、综合性院校教师教育渐趋边缘化的背景下, 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显示出较强的探索意义。

(二) 以彰显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为特征, 把握了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两大关键环节

宜宾学院围绕“怎样培养人”凝练出教育理念, 即“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成才氛围的营造, 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潜能浮出水面, 为学生将来更有成效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 提出从把握两大关键环节入手:“建设高水平的课程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4]在课程体系建设上, 实施了适应区域社会的具有宜宾学院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制度。专业核心课程制度是引导学生在确保必修所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 学生自主设计课程修读方向、修读方式以及学分取得途径的一种个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并涵盖了师资选拔制、教学资源备案制、教学质量监控制、课外辅导答疑制等相关内容 (1) 。实践表明, 专业核心课程制度为学生多元化发展与个性化成长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和更多形式的学习指导, 有利于学生成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应用人才。在成才环境营造上, 充分彰显了以“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为灵魂的大学文化特色。如, 以“科学与人文”、“奋斗者的足迹”为主题, 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校友登台主讲;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给亲人写一封书信、参加一项科技竞赛、参加一次社区服务等“十个一”活动, 引导学生强化责任、勤奋好学、热爱生活。通过搭建系列精品化特色化的文化活动平台, 有针对性地拓展环境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为发掘和释放学生良好个性营造了有品位、有质量、有特色的文化育人氛围。

(三)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初步彰显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

宜宾学院立足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构建了以个性彰显为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以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标志的励志人才培养、以追求卓越为核心的卓越人才培养等三种人才培养模式, 基本形成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格局”[5]。学生通过导师引导, 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 在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创新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个性发展得到明显提升, 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屡创佳绩, 受到区域地方和用人单位的认同与好评, 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0%以上, 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宜宾学院以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建设作为改革核心内容, 大胆转变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建了为学生成才助力的良好制度环境, 实际成为地方院校积极承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历史责任、一切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扎实推进各项改革的典型代表” (2) 。

参考文献

[1]袁贵仁.转变观念真抓实干开拓进取高等教育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新跨越[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11) .

[2]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求是, 2012, (10) .

[3]汪明义.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10) .

[4]汪明义.构建“文化、理念、制度、实践”四维一体的治校方略[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8) .

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篇11

由于教学内容、制度、形式、原则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涉及面大,教师个人无力进行;有的受到现行法规、政策的制约,教者本人不能进行。然而,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性大,教师本人有较大的自由权,教师的这个自由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为此,教学方法的转变一定要遵循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历练、主动探究的原则,要有利于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所以,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十分必要。

留给学生问题,带着问题前进。在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思考时间,这样学生才能去读书、去感悟、去思考、去探索,教师要培养学生“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争取空间,勇于探索的精神。要让学生懂得只有投入空间组织或参加各种有益活动时,才能成为主人。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留心周边事物,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把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相结合,达到探究的飞跃。

学会争取时间,合理安排计划。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已将课堂上的许多时间还原给了学生,学生也有了充足的自主读书,深入思考的时间。在课堂交流探究式时,学生可找回自我,发展个性调动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争取时间。安排好一天的时间制定好一周内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计划,要有一年的学习规划,要描绘出一生的思想,要做时间的主人。

学会设置条件,学会锻炼。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设置条件,自己去锻炼的能力,老师更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操作的能力。教师应提出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问题,促进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引发学生质疑问题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问点燃思维火花。让学生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由需要而积极思考,进而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敢于面对现实,自己设法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发拼搏,要敢于面对生活的磨难,去品尝人间的五味,体会人世的喜怒哀乐,从而使学生悟出生活的真谛。社会现实虽然是残酷的,但同时也有机遇,若不善于抓住纵使自己满腹经纶,机遇也会擦肩而过。如何抓住机遇而不轻易丧失,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平时教师的引导中。

敢于寻找对手,自己去竞争。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发的世界,学生未来能否适应社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能否培养学生面向校园,面向家庭,面向社会,面向自然界开发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正在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把自主学习、思考、合作、探究,养成习惯,形成能力,当人们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剩下的就是教育,(爱因斯坦语)便学生既学会合作探究又学会竞争,由竞争使双方共同提高,达到交流与对话的境地。

不断挖掘潜能,积极求索。创造是一个人自主性的最高表现。教师要求培养学生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东西,在培养自主性的过程中,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经常进行有益的交流,让自主性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突出的表现出各自的独立性、自动性、创造性的特征。

多样化人才培养 篇12

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谈到解决问题, 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数与运算的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算术应用题的设计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在学生解答的应用题中, 很大一部分在内容上远离他们的生活, 造成了应用题“不应用”, 有的甚至是人为编造的。

第二, 过于注重问题的类型和固定的解法, 现在有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 固定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充满模仿的练习中“对号入座”地机械性学习, 扼杀了学生的思考和算法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第三, 呈现形式单一, 基本上纯文字的叙述, 既无法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与信息及其呈现形式丰富的现实世界不相符合。

第四, 注重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让学生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某些策略。

第五,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问题, 其信息往往是多途径的。

第六, 强调对问题的解加以检验, 不仅仅是检验解正确与否, 更重要的是考查问题的解是否符合实际。

上一篇:药学专业本科论文下一篇:连锁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