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迎国检汇报材料

2024-10-11

两级迎国检汇报材料(共6篇)

两级迎国检汇报材料 篇1

长埫口小学“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张沟参观回来,我校迅速行动,召开三会(领导分工会、教师动员会、专职人员责任会),明确工作要求、工作职责。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明确分工、强化责任。

“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树廷

付组长:雷运海张成明

成 员:林爱军 胡军红 江妤 柳超 林松 柳想云 胡艳兰汤艳文

工作职责及任务分工

1、综合协调组

组 长王树廷

责任人王树廷

职责:(1)负责“两基”迎检工作汇报材料的撰写;(2)负责有关“两基”工作文件的收集整理;(3)负责迎检工作接待、综合协调和对外宣传。

2、普及程度组

组 长雷运海

责任人林爱军 柳 超

职责:(1)负责学校文化户口册的建设;(2)负责学生入学率、巩固率、义务教育完成率等规定标准的把握;(3)负责普及程度档案资料建设;(4)审核并上报普及程度数据表册;(5)负责撰写普及程度自查报告。

3、师资队伍组

组 长张成明

责任人江 妤林 松

职责:(1)负责教师个人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2)落实学校各项制度、规范管理教师队伍及师德师风;(3)审核师资队伍上扫表册数据;(4)撰写师资队伍自查报告。

4、教育经费及办学条件组

组 长胡军红

责任人胡军红

职责:(1)负责做好教育经费统计表册填报工作;(2)负责校园环境、后勤保障;(3)规范财务管理制度(4)负责撰写教育经费及办学条件自查报告。

5、学校管理组

组 长张成明

责任人江 妤 林 松

职责:(1)负责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安全工作;(2)负责校园周边环境治理;(3)负责撰写学校管理自查报告。

6、教育质量组

组 长雷运海

责任人林爱军 柳想云 胡艳兰 汤艳文

职责:(1)负责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资料档案整理;(2)三大室、三小室管理和使用情况;(3)规范建立办学以来各学期、各学科考试成绩及质量分析报告档案;(4)负责撰写教育质量自杳报告。

二、加大投入、保质保量

投入近五千元将教学楼、办公楼粉刷如新;投资近四千元购置了书桌书柜;投资二千余元添置了电教设备;投资千余元改善了校园文化环境。

三、全员上阵、对内挖潜。

学习归来,全体教职工就没有了休息:为除杂草有的女教师磨破了手掌,为室内室外、楼上楼下垃圾死角他(她)们亲自动手扫了洗、洗了擦、擦了再抹干,为整理三大室三小室老教师累弯了腰、为配玻璃

而划伤了皮、为整理教师个人档案熬到深夜、为校园文化建设领导们自行骑车到仙桃工作至转钟,不满意不收兵,忘记了上、下班时间,忘记了周六周日。

几分辛苦几分甜,看到学校的变化,孩子们笑了,家长们满意了,领导放心了。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篇2

2011年5月

东湖镇教学辅导站“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我站在县委、县政府、教育局、东湖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

断加强对“两基”工作的落实、巩固和提高,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及学校常规建设,使学校素质教育得到稳步健康地发展。现就我校“两基”迎检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普及程度

我校在2007—2008、2008—2009、2009—2010、2010--2011四

个学的小学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均为100%,辍学率均为0,小学适龄女童入学率为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100%,15周岁人口文盲率为100%,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二、教师队伍建设

全站现有教职工86人,在校学生生805人,专任教师86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10人,大学专科19人,中师及高中学历57人,学历合格率100% ;教师全部持证上岗,资格合格率100% ;教师继续教育合格率100%,校长培训合格率100%。

为促进教师健康成长,我们努力打造“名师工程”:每学期,辅导站都要求各学校推出一至二名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好、教学效果优的老师做典型,让其推动学校教学教研工作。与此同时辅导站还在各学校积极推动“三个一”活动,即高级教师上一堂示范课、一级教师上一堂引领课、青年教师上一堂汇报课。

三、办学条件

校舍设施 :现学校占地总面积为35580平方米,生均占地44.2

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146平方米,生均12.6平方米。各学校有

校门、围墙、篮球场、升旗台、厕所等配套设施。校园做到“四化”:

绿化、美化、净化和硬化。有教师办公室、团队活动室、实验室、图

书室、体育器材室、微机室等必需的功能室。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基

本按要求配备。

四、教育经费投入

辅导站及各学校认真贯彻国家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的有关法律

及政策,严格执行教育经费管理制度。(1)各学校做到了按政策性收费,无乱收滥支现象。

(2)教职工工资实行了“全县统管、按时发放、银行直达”的管理体制,教师工资能足额发放。

(3)合理利用资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五、教学质量

以德治校一直是学校保持不变的办学理念。我们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师德建设,让每位老师都有良好的师德,成为学生做人的楷模;

另一方面做好学生德育工作,让学生做到学习好更品德好;成绩不优

但品德堪优。学校始终把学生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三个好”

(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庭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少年)教育教育为指

导,通过开展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

惯,增强了学生做合格小公民的意识。

这样一来,学校的教育工作深得人们的理解,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校风,“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教风和“乐学养德、全面发展”的学风。从每位教师着手,严格要求他们做好学生的表率,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让学生愿意见贤思齐,学校教学致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全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终极目标,让学生乐学并主动要求学习,这样一来,学校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近几年学校教学成绩和质量均名列前矛,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学校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

六、安全方面

辅导站及各学校每年都要有针对性地制订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领导小组,同时做好报告制度。鉴于学校现在交通位置,我们每学期都要对学生进行交通法律法规教育,请交通干警来校讲座或组织学生上街开展遵守交通法规活动,使人人都学法,人人都懂法。对于食品卫生安全,辅导站一点都不敢马虎,严格要求各学校上岗人员一律持有卫生许可证,加强食堂的内务管理,严把进货关。注意食用器具的卫生,要求餐具每天进行消毒,洗刷食用器具的水池也进行了分类,严格注意饮食卫生。

近几年来,辅导站把安全教育作为学校头等大事来抓,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几年来各学校无一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七、扫盲工作

辅导站和各学校本着造福一方的宗旨,不但全心全意教好孩子,为国家为社会负责;同时,也不松懈对成人的教育,为所在社区负责。早在2008年以前,辅导站就组织各学校出色的完成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并进行跟踪调查,对复盲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完成扫除文盲的任务之后,各学校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重点帮扶和指导,不断提高社区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水平,涌现出一批种植、养殖先进个人。总体说来,我站的社区扫盲及巩固提高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立竿见影的效果。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站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两基”工作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电化教育设备由于损毁或老化使配置达不到标准,功能室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由于教师年龄结构搭配不合理,了老年教师偏多,在适应新形势、掌握新知识和深化教改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教师专业素质还有待于提高。

(四)“两基”经费投入缺口大,学校很多基础性建设须进一步完善。

九、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确保今年国家“两基”验收过关,我们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

工作责任,举全站之力,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多方筹措教育经费,整体改善办学条件。

(二)抓好学校建设工程,提升学校绿化、美化、硬化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

(三)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化教育步伐。

(四)严格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杜绝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五)建立和完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机制,做好防流控辍工作。

(六)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师培训机制和学校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者队伍,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七)认真做好建立健全“两基”档案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整改,使此项工作更加完善。

我们深知,“两基”工作任务繁重,迎接国家级验收工作责任重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我们一定按照上级要求,加强整改,加快工作步伐,扎实把“两基”工作做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东湖镇教学辅导站

两基迎国检督查汇报材料 篇3

“两基”迎国检工作汇报材料

我校地处大英县最东端,始建于1956年,占地36304M2,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1084名学生,83名教职工。学校设施完备先进,具有适合现代教育的微机室、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有线广播系统、电教多媒体、音乐、美术教室等,是一所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办学特色明显、办学条件日臻完善的全日制初级中学。

近年来,我校积极打造“和乐”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先后被授予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遂宁市“示范家长学校”、“绿化示范学校”、“模范职工之家”,县级“文明单位”、“办事公开示范学校”、“先进基层党支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现就我校“两基”迎国检工作开展向上级领导作一汇报:

一、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全员上阵,齐心协力迎接国检 迎检工作开展以来,我校首先从“五个确保”做起:一是机构健全,确保领导有力。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领导和班主任为成员,成立“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职责明确,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认真解读相关文件精神,按照七个方面,将工作细化到每位领导,每个教师人头。三是广泛宣传,确保知晓率100%。通过召开会议、校园广播、悬挂标语、人手印发一册《“两基”迎国检知识问答》、办迎国检专栏,让全校师生了解国检知识,明确自身职责。四是积极行动,确保迎国检工作有序开展。迎检工作开展以来,学校领导、部分教职工就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常常加班熬夜,忘记了上、下班时间,没有了节假日。五是全员上阵,确保迎检工作稳步推进。将每位教师分配到班、到村、到部门,一人一项或多项任务。

二、周密安排,逐户摸排,弄清家底,普及程度力攻难关 普及程度是迎检工作最大的难关,为攻克这一堡垒,我校采取了“五步走”的办法。一步是取数据,弄清应有人数。与镇派出所联系,取得了全镇12-14周岁、17周岁户籍名册。二步是分村社、分班移位点名,比对在本校就读的12-14周岁少年。三步是深入村社,逐户摸排,弄清未在我校就读的适龄少年去向。四步是到外地学校取证,保证材料准确翔实。五步是统计数据,填写软件。目前我校已完成了第二步的工作,具体情况是:本期12-14周岁户籍人数是1245人,已核实在我校就读456人,初步核查在外校(地)就读或毕业323人。我校实际在班人数959人,外地在本校就读100人,计财上报人数1084人。从现有情况看,有三大难点:一是户籍人数与核实就读人数差额很大,相差446人;二是在班人数与计财人数差距较大,相差125人;三是为在外地就读的几百名儿童少年取证困难。这三大难点决定了今后几步的工作极为艰巨。但无论如何,我校一定在上级的领导下,迎难而上,保证圆满完成任务,坚决不拉后腿。

在控辍保学方面,我校采取了九项控辍措施,分别是依法控辍(与镇人民政府联系,以镇人民政府的名义向辍学学生家长下达辍学通知书和入学通知书)、责任控辍(学校与每个班主任,每个教师签订控辍责任书)、结对控辍(采取一对一、二对一甚至多对一的办法,安排教师与有厌学情绪的学生结对子,帮助重树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情感控辍(从生活、学习等多方面关心学生,利用亲情、友情,缓解厌学情绪,避免辍学行为)、定点控辍(及时发现辍学苗头,定点针对性教育)、联合控辍(班主任、科任教师、同学、家长、亲朋、村社干部等齐联手)、扶贫控辍(切实做好资助贫困生工作,杜绝因贫困辍学现象)、学籍管理控辍、综合控辍,确保“四率”(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率、完成率)达标。目前我校控辍工作效果明显,辍学率牢牢控制在了2%以内。

三、强化课改,监控过程,全面育人,教育质量迈上台阶

1、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课程设置不偏废。本着全面育人的理念,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2、明确 “六认真”管理制度,严格教学管理。我校采取了三条线管理的办法。一条线是教务处常规检查,每月组织人手对全体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进行集中检查,及时通报情况,并将结果纳入绩效考核。第二条线是学生监督,每周印制调查表,由学生填写,对教师的教学“六认真”情况进行反馈。第三条线是领导“四看四查,一线监督”。要求行政领导每周必须深入课堂听课2节以上:一看学生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查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二看知识是否分段讲练,能否实现师生互动,查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三看讲、练、测是否有机结合,查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看教学过程和备课是否紧密联系,查教师课前准备的充分性与课堂上的教学机智。“四看四查”的落实,强化了教学行为督查指导的针对性,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和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本校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未发现教师不备课、不批改作业等现象。

3、加强课题研究,推行课程改革,实施新的评价方式。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从主观上努力改变教学思想及教育教学模式,我校现有市级课题一个:《素质教育与分层教学》,县级课题两个:《新课程视野下的创新合作学习》《少讲多练,留白空间》,课改课题研究已深入到教育教学之中,教师们投身课改实验研究,人人制定了研究专题,撰写的课改论文及课改教案等多次在市、县获奖,如上学期论文评选中,蒋安军等4人获得市一、二等奖,黄朋等8人获得县级奖,吴敏等2人获得赛课县级奖„„在课改进程中,我们首先号召全体教师改变传统观念,掌握新的课改理念,按新的课改要求进行教学活动。其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新课改活动,鼓励支持参加继续教育,不断交流思想,总结经验,增强新课改、改新课的能力。为此,我们广泛组织开展了“学新课改理论,促课程改革”的大讨论,制定实施了“各科教学同步改革”的方案,进一步研究探索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课题,重点在“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传(传授新的学习知识)、作(完成好课堂作业)”四个方面加强研究和实践。为了配合新课改的开展,学校加强普通话推广工作,“写规范字,讲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学校语言和教学语言,实施了在教学管理中的“六抓”工作,即一抓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所学知识;二抓目标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责任制;三抓学生作业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四抓教研教改,实施老、中、青传帮带;五抓潜能生转化,制定帮教措施;六抓兴趣活动,注重培养特长生。与此同时,我校实施了新的评价方式,减少考试次数,摒弃按分排位,推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和家长评的综合评价方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单纯考试带来的负面影响。

4、以抓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抓活动和学科渗透为途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坚持经常性行为规范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了学生爱集体、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生个个遵纪守法,涌现了许多守《规范》、《守则》标兵。认真贯彻执行升降国旗制度,我校升旗仪式规范,有国旗下的讲话。庄严肃穆的每周一升国旗仪式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各个教室布置体现思想品德教育,校训、格言、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等悬挂张贴适当。团队组织结合重大节日,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坚持经常性开展主题教育,给每周命名,如“环境周”、“学习周”等。由校团委负责,进行计划、布置、指导、督促,将主题活动融入学校常规管理、班级管理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坚持开展了学校、社会、家庭的“三结合”教育和警校共建活动,定期聘请校外辅导员来校讲课。结合学生实际,推行学生自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解决了教师在抓德育工作中的许多难点,现在我校学生行为规范、文明礼貌、精神饱满、学习风气深厚,整个校园到处都充满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5、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我校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坚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采的群体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体育工作本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普及的基础上加强提高的原则,着重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达标工作,健康教育工作和课余训练工作。三年来,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在98%以上,毕业学生体育合格率在96%以上,学生健康水平不断有所提高。视力不良率控制在5%以下。

四、完善制度,依法治校,注重实效,学校管理追求精细 2000年12月,我校申报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成功。申报过程其实也是梳理、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益的过程。现在学校各项制度健全,各室制度上墙,落实得体,岗位责任明确,奖惩分明,各种档案资料齐全、规范。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班子有凝聚力,师生团结有进取心,学生遵守行为规范合格率达99%以上。师生中没有发生一起违法乱纪现象。彻底根除了“三乱”(乱办班、乱征订、乱收费)现象,为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奠定了基础。

遵循“环境育人”的理念,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近年来,我校提炼出了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乐”,围绕这个核心理念,努力做到“两个突出”,一是突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每天2次大扫除,确保校园净化;持续投入,植树种草,确保校园绿化,校园绿色覆盖率达30%;用师生作品装扮墙体,用标语、宣传栏、文化长廊营造氛围,确保校园美化、亮化。二是突出人文精神,大力倡导“和雅、和正,乐学、乐思”的校园文化精神,逐步形成讲和谐、讲正气、讲文明、讲学习、奋发身上、积极作为的校园精神风貌。

安全管理立体化,网络化,打造平安校园。安全无小事,我校采取“一奖二建三告知,三签四查五落实六防”的办法,实现了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一奖”,设立安全工作专项奖。“二建”,从机制上入手,建立安全工作机制(包括安全领导小组,安全常规工作机制,安全应急机制),从队伍上入手,建立管理队伍(包括政教处、安全保卫科、教师护校队、学生护校队)。“三告知”,一是通过《告家长书》告知学生家长学校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家长所应当承担的教育责任与管理责任。二是通过各种会议告知教师所应承担的安全管理责任。三是通过校内广播、标语、专栏、学科参透等宣传教育方式告知学生哪些行为当做不当做,哪些东西当吃不当吃。“三签”,学校与班主任和教师,学校与家长,班主任与学生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四查”,查每周安全管理的计划、措施是否周密,查安全责任人工作是否细致,查校园周边巡查是否到位,查食品把关是否严格。“五落实”,落实每周一次的安全排查(包括管制刀具清理),落实每天一次的校内外巡查,落实每天上下课楼道管理,落实每天的食品卫生检查,落实路队建设。六防是防火、防盗、防溺水、及道路交通事故、防打架斗殴、防食物中毒。我校安全设施齐备,措施得力,实现了“伤害事故消灭为零”的安全目标,确保了师生的人身安全。

四、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优化配置,办学条件得以改善 办学条件方面,我校采取“达到基本要求,设备设施够用、实用;巩固提高,更新换代;进一步完善,适应现代教育”的“三层次,三步走”的办法。目前已进入第二层次。由于我校以前办过高中,校舍面积大,教学及辅助用房充足,几室完备。目前学校占地36304M2,校舍建筑面积16540M2,生均校舍占地面积33.5M2,理、化、生实验设备基本达标,音、体、美器材按二类学校标准配齐。有图书23600册,生均图书21.8册。有微机室2间,电脑83台,有阶梯教室、远程教育室和多媒体室。各室仪器摆放科学、规范,利用率达到98%以上,实验开出率100%,各种登记(器材登记、使用登记、赔偿登记、实验通知等)齐备,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五、强化学习,强化培训,合理配备,教师队伍素质精良 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教师队伍思想素质。近几年,我校在坚持常规政治学习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了“八荣八耻”教育,“保先”教育,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目前正开展创先争优作风建设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全体教师认识明确,爱岗敬业,职业道德过硬,无违背师德师风行为。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扎实开展以灵活性学习和规范性学习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严格实行一卡一表登记审核,同时鼓励教师参加“三新一德”考试,本期22名教师报名。

加强学历培训,确保教师学历全员达标。目前我校有专任教师72名,具有专科学历的40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共32名,学历全部达标。

教师结构合理,教学人员充足。按现有学生人数计算,我校实际上是一个超编学校,各科教学人员充足,不存在人员紧缺现象。教师结构情况是:职称结构:高称6人,中称32人,初称31人,未评职称3人;年龄结构:45岁以上17人,36-44岁23人,34岁以下32人。

九、目前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住宿条件相对较差,学生食堂急需改造。

2、在课程管理方面,对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管理相对薄弱,相关的评价没有跟上。

3、适龄儿童少年外地(校)就读较多,到家长务工地就读较多,就读变化大,情况复杂。

六、学校今后发展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学校条件,凸显本校特色。

2、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管理,实现国家、地方和校本全方位的推进。

3、积极创建书香校园、质量校园、信息校园、和谐校园、魅力校园,使学生享受高效优质的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孝子村完小迎国检汇报材料 篇4

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东石村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在百忙之中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将巩固和提高做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全日制国办小学,位于晏家屯镇东石村中街,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14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7.4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约5.6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8个,在校生共270名,教职工14名,其中中级教师8人,4人初级,2名代课教师,专任教师全部达到任职要求。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及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校我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长足进展,教育教学资量一定会逐年提升。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办学条件(1)校舍情况;近三年,学校对不合格的教室进行改建和扩建。2015年,扩建教学楼西楼,共计 万元;2016年秋季准时投入使用

(2)图书室: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6800册,生均31册。

(3)教学仪器设备:我校实验室可供 组学生同时进行分组和演示实验,达到一类标准,实验开出率达 以上,能保证正常的教学需要。但是还是存在不足,如:音体美,少先队活动室等装备不够齐全,设施不够完善。但语、数、外学科,教学用具或器材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二)普及程度

2015,我校适龄人口总数为42人,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98%,6周岁儿童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2016适龄人口总数为35人,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100%,6周岁儿童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2017适龄人口总数为65人,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100%,15周岁儿童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

(三)师资队伍

我校专任教师12名。大专以上学历12人,小学一级教师8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教师全部达到任职要求,(四)规范化管理

我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的方针,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严格管理,严谨治学”为宗旨,以“师德建设,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对每一个孩子负责”为目标,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并与兄弟学校建立起一整套规范化的规章制度,并逐步加以落实。多年来,我校因采用“育人、教学”双管共建,逐步形成了校风正,学风浓的良好氛围。

同时,我校积极推广普通话,目前,普通话以成为校园语言。

三、主要工作措施 和做法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 迎国检”工作开展以来,我校全面动员,积极投入“迎检”准备。为把工作做实做细,我校成立了“迎检”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统抓全面工作。专人负责档案资料、教育教学、后勤物质筹备。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周密部署,明确分工,共同完成。

同时我校还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认识,增强教师敬业精神,要求教师积极做好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师风教育影响学生。

(二)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近三年来,学校在校园建设上下大力度,求大发展,使校园硬件设备不断完善,创造了良好的教育好学习环境。

(1)学校与村方积极联系,多方奔走,筹措资金,2017年春,打了渗水井及铺设了校园下水管道,改善教学条件.(2)2017年暑假,铺设了旧楼的楼道地面

(3)加强校园的环境美化,营造健康育人环境。现在,还在积极与村里协商,准备加大对校园环境美化的投入,培植花卉,绿化、美化校园。

(三)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我校积极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文件,并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如:三八演讲、听取心理知识讲座等,来规范、提高老师的工作作风、工作热情、工作态度,以此来巩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四)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我校把教师素质提高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突破口,不断加强学习指导,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习。三年来,我校所有老师还积极响应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第一,学习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电子应运技术。目前,我校教师能初步应运学到技能,服务课堂教学,成绩全部达标。第二,参观借鉴,学习先进教学方法。我校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观摩活动,努力使教师的知识得到全方位整合。第三,结对对标学校,与龙泉学校的对标,更让我们掌握到了更多的课堂理念与专业知识,促使老师的成长。

(五)加强教学研究,优化课堂结构

一是要求教师自觉观看远程教育优秀教学课件,学习先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二是领导带头听课,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评课,开展专题性教学研究,与教师一起探讨课堂最佳教法。每学年都要求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三是用手拉手教研的方式,开展课题研究,相互切磋,提高教学技艺。

(六)开展第二课堂,活跃课余生活

我校不断加强德育工作指导,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如“创文明班级”“做文明标兵”等,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动员各科教师建立起音、体、美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学校特色“空竹”小组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努力拓宽学生活动空间,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特长。

(七)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我校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更能得到个性的发展,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引进了对学生综合评价的措施。

两级迎国检汇报材料 篇5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双湾镇天生炕小学地处双湾镇天生炕村四队,辐射双湾镇天生炕村和康盛村两个村,十二个村民小组,人口3400多人。始建于1955年,起先为九年一贯制学校,1992年初中分离建天生炕中学。学校几经改建、扩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日趋优化。学校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拥有设施齐备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高标准音乐舞蹈室、学生科技活动和少先队活动室,配有图书阅览室和科学实验室,其中图书室藏书3295余册,生均达14余册,实验室内各种仪器设备均达省二类标准,配备校园广播系统、地面卫星接收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进行教师培训,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实现了办学条件标准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双赢目标。现有学生301人,教学班级10个,教职工27人,其中女教师8人。教师队伍中,大学本科学历16人,大学专科学历9人,学历达标率100%,小学高级教师20人,小学一级教师15人,区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1人。

学校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为办学目标,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办校”的办学宗旨、“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培养目标,遵循“勤奋求实,团结进取”的校风,“乐教善导、敬业爱生”的师风,“多思善学、自主创新”的学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重培养 学生的综合能力,倡导实践“质量是兴校之本”的管理宗旨,创设了一个“民主、和谐、创新”的育人氛围。先后被评为金川区“文明单位”、金川区“平安学校”、金川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二、“两基”国检达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

1、两村共有有小学适龄儿童332人,已入学332人,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33人,已入初中33人,小学毕业生就读初中达100%。

2、有残疾儿童 1人,已入学1人,入学率达100%。

3、两村小学在校学生248人,辍学0人,辍学率达0 %。

(二)教师队伍

10、学校有教职工30人,专任教师 27人,学历达标率100%。

11、有小学校长 1人,任职条件合格1人,合格率达100 %。参加过金昌市教师进修学校和兰州城市学院的联合培训,有培训合格证。

(三)教育质量

12、学校严格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课率达100 %。

13、在校学生248人,在校生品德操行评定合格248人,合格率达 100 %。

14、有小学毕业生 33人,小学毕业生合格33人,合格率达100%。

15、有小学毕业班学生33人,小学毕业生体育合格33人。体育 合格率达 100 %。

16、每年举办春季运动会和秋季兴趣运动会,体育运动会举办率为 100 %。

(四)办学条件

17、有小学在校学生248人,生均占地面积小学为 36平方米。

18、有小学在校学生248人,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 5.3平方米。

19、教学用房达标,教学用房达标率达100%。20、学校无危房 0平方米。

21、小学在校学生248人,课桌椅配备率为100%。

22、学校图书室有图书3295,生均13册,图书达率100%。

23、有科学实验室一个,教学仪器达标,教学仪器达率100%。实验教学普及达标,实验教学普及率100%。

24、学校有专门的体育器材室,篮球场地2块,排球场地1块,各种田径器材齐备,体育器材达标率100%。

25、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各一间,电脑26台信息技术课设备配备达标

(五)教育经费

26、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了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27、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义务教育段教师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部分按月足额发放,奖励性绩效部分学年末按绩效考核结果发放。

三、巩固提高“两基”工作主要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l、加强领导,强化职责

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一年来我校一直把“两基”迎国检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成立“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抓“两基”工作,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所有教室个个抓。

2、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近几年来,学校厉行节约,多方筹措,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增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努力使学校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规范化。

近4年来教育局投入资金近200万元,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新修了锅炉房等基础设施等,完善食堂配套设施,硬化了操场、修建围墙和校门,对校园进行美化、文化和绿化,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上级匹配了图书,添置了书柜、阅览室的桌凳等;完成了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实验柜、实验桌凳添置和完善;现有实验仪器总类205种,共有4000多件,学校实验仪器配备按2008年标准配齐,达到了小学二类标准。配备率为100%。学校尽最大努力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校全面推行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投入7万多元,新建了音乐舞蹈室、美术室、少先队活动室,各种设施齐全。

3、加大对“两基”工作的宣传力度

首先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两基”的文件,对各项具体要求逐条领会,要求每个教职工要从提高全民族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国家兴旺发达的高度来认识“两 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向学生、父母、社会进行宣传,让家长懂得有义务送子女读完九年义务教育,让适龄少年儿童知道有享受读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四、办学的主要成绩与经验

(一)明确办学目标

天生炕小学,多年来始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培养有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宗旨,“乐教善导、敬业爱生”的师风,“多思善学、自主创新”的学风,;努力打造一个校风正、学风浓的示范学校。

(二)计划制定与实施

学校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每年度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力求规划和计划的实效性和可行性,符合校情,各方面计划能有机整合,形成具体的日工作计划和周工作安排,各部门围绕学校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计划实行中组织领导到位,实施到位,效率高,质量好,并能认真做好总结。

(三)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1、领导班子建设

要求班子全体成员始终谨记:领导就是服务,职务就是责任,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加强学习,不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要努力做到:⑴紧密团结,形成凝聚力。⑵率先垂范,增强感召力。⑶心装群众,激发内动力。关心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想教 工所想,急教工所急,权为教工所用,情为教工所系,利为教工所谋,千方百计改善教工福利待遇,充分调动教工工作积极性。

2、教职工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推行师德信用承诺制,校长向教师承诺,教师向学生承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是强化骨干教师培训,以学校管理、新课程理念、现代教育理论、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为主要内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组织教师到外地学习、听课,认真搞好本校课改教研活动,学习新理念,改革旧教法,校长亲自抓好教学,每学期听课16节以上,认真制定推进课程改革方案、措施,目标明确。

(四)德育工作

建立德育管理机构,我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由政教处具体抓,建立校级领导负责德育的工作体制和工作制度,学校德育机构健全,有政教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品德课教师、家长、法则副校长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学校每学期都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有措施、方法、总结经验,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开展了德育系列活动。

1、抓一日常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结合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开展五爱教育和德育六个一教育活动,利用班队活动,升旗讲话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在抓好日常行为规范上下工夫,学生一日常规遵守好,到校见到教师问好,课堂教学有规章制度,小学生尊敬父母,教师爱护学生以慰然成风。

2、充分利用活动,强化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建立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制度,实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思想品德课联系生活实际,各科教学均向学生渗透德育内容,寓德育与各科教学之中。上好班会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作用。

指导家庭教育,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形成家长、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网,建立与家长联系制度,重视教师家访活动,解决学生学习上、心理上等负担。把班级管理中上好晨会做为日常规范来抓,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学生,优秀干部,使人人争做好学生,学生遵守纪律,学校秩序井然。

(五)新课程实施

1、规范教学管理,执行教学法规

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对教师备课,设计教案,组织教学,教学评价,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对教学过程有检查、分析和改进措施,主要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校长经常参加教学活动,认真落实减负文件精神,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一、二年级不留作业,三四年级半小时,五六年级每天不超过一小时。

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全各类课程,无增减课程。认真落实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学校有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教师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2、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基础,探索符合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开展教研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抓好薄弱环节,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我们的做法如下:

(1)发挥教研组长的职能作用,上下配合分层次地培养教学骨干。从不同的角度,有目的的听课,评课,进行座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其精益求精。(2)抓好薄弱学科教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曾是我校教学的一大薄弱方面:一是作文脱离学生的实际;二是封闭式的教学观念灌注式的教学方法统治着作文课堂;三是作文与阅读教学脱节;四是重视识字教学,忽视作文教学,教师教得生硬,学生学得死板,事倍功半的效果。要求教师学好作文纲要,打好作文教学基础,明确作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掌握作文教学的原则。

3、认真落实卫生工作条例

学校认真执行卫生工作条理,搞好校园环境和个人卫生,做到室内外卫生天天净,个人卫生周周评,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检,落实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4、重视英语教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年轻教师人人能制作课件,能熟练地操作微机,做好远教资源的应用。学校开始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配备了专业英语教师,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使用英 语口语的能力。教学实验仪器标本,达到二类标准,满足教学需要,实验药品齐全,常用药品充足,满足演示和分组实验需要、演示和分组实验开题率达100%。

(五)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

学校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经常性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有教育计划有内容,具体可行。有师德方面好的典型,教师能为人师表,从不接受学生家长的礼品和宴请,不委托家长办事,不搞有偿家教、教师爱岗敬业、具有高度责任感。教师早来晚走、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尊重学生、尊重家长,不训斥、不责备家长,未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教师有自我发展意识,注重学习,更新观念,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和提高。

2、教师理念更新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观念不转变,实践行为也不会转变,通过培训,丰富和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理念的更新。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中,并形成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跳出了旧有的观念“框框”,倡导和鼓励教师勇于展现对教材的独到见解。教师综合素质水平较高,形成骨干教师队伍。教师熟练掌握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方案和实施教案,不断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和整合的水平,教师中能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占80%以上。

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适应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教师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提 供讨论、质疑、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全面正确的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鼓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赢得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同事、学校等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质量进行反思改进,教师有明确自我的发展目标,坚持校本培训,重视通识培训、专业培训、信息技术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3、加强校本培训,保证课改顺利进行

教师的理论培训水平和工作能力有明显提高,教学设计、课题开发、教学评价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学历、职称胜任教学工作,比例合理。

4、加强与上级教科研部门联系,借专家智慧,育自己新人,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观看教育科研专题影碟片,学习、讨论。到名优校听课学习,交流体会,并作为汇报课,全校示范,达到一人学习,全校受益。

5、加强骨干教师和名师的培养,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有效地带动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提高学校办学知名度。

6、以课改为契机,人人参与科研,人人倾力课改,做到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改,每周周三为学年校本教研活动日,听后大家有评价,交流教学所长。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使用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砖混结构 的平房,外观破烂。

2、由于经济条件制约,现代化教学仪器严重短缺,电教器材有待于增添更新,希望也能像其他兄弟学校一样给配备电子白板,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变学校的办学条件。

3、课程改革意识在教师中认识不足,习惯走老路。

4、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音乐、美术一直没有专业教师。

5、学校的特色教育不够。

两级迎国检汇报材料 篇6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工程。我市自1993年通过省“普九”达标验收、1999年通过省复查验收,2007年我市又经过省人民政府验收荣获“义务教育示范县”称号。多年来,我们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依法治教的力度,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优化教师队伍,转变教育观念,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普九”。通过采取“全民动员,依法治教,加大投入,巩固优势,强化弱项,坚持标准”等系列措施,使“普九”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经市人民政府组织力量自查审核,认为普及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现将我市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绵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距成都80公里,属成都一小时经济圈。辖19镇2乡,总人口51万,幅员面积1245平方公里。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40所,在校学生48093人,在岗教职工3401名,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4所,在校学生35924人,教职工2667人。

二、普及指标达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方面

近三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做到全部入学,绝大部分初中适龄少年也能按时入学,残疾儿童绝大部分随班就读;小学杜绝了辍学现象,初中辍学人数控制在规定范围;15周岁人口全部能够接受完初等教育,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 育完成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全市经国家“高标”扫盲检查以后,成果得到巩固,已经基本消除了青壮年文盲。

近三年的普及程度情况如下:

2008年普及情况:全市学龄儿童22977人,入学率100%;13-15周岁14584人,在校人数14584人,入学率达到99.92%;残疾儿童123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学年初在校人数26411人,辍学率为0;初中学年初在校人数为15720人,辍学学生18人,辍学率为0.11%。小学毕业班5362人,毕业率100%;初中毕业班人数5263人,毕业5251人,毕业率为99.77%。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8.20%。

2009年普及情况:全市学龄儿童19280人,入学率100%;13-15周岁11855人,在校人数11835人,入学率达到99.83%;残疾儿童123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8.32%。小学学年初在校人数22185人,辍学率为0;初中学年初在校人数为14926人,辍学学生50人,辍学率为0.33%。小学毕业班4466人,毕业率100%;初中毕业班人数4892人,毕业4875人,毕业率为99.65%。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95%;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9.66%。

2010年普及情况:小学学年初在校人数20877人,辍学率为0;初中学年初在校人数为14047人,辍学学生88人,辍学率为0.63%。小学毕业班4239人,毕业率100%;初中毕业班人数4850人,毕业4740人,毕业率为97.73%。由于时间原因其它一些普及指标数据正在统计之中。

(二)师资水平方面

1、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中小学在册教师3665人,其中在岗教师3261人,离岗待退404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为99.5%,其中大专学历及以上占83.1%;初中专任 教师学历达标为99.3%,专本科学历及以上占89.2%。新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100%;小学生师比为13:1,初中生师比为14:1;中级职称小学37.3%,初中36.5%,高级职称小学1.3%,初中7.7%。

绵竹前十年小学一年级每年入学学生为5000-6000人,前五年小学一年级入学学生为4000-5000人,今年九月小学一年级入学学生为2963人,小学毕业人数为4415人。预计后五年小学一年级入学学生为2500人左右;学生人数相对集中在城区,农村人数减少较多,班额人数较少。四川省编办给绵竹下达的编制数为3239人,我市整体超编22人。2008年招特岗教师41人,2009年特岗教师29人,2010年计划招特岗教师25人,其中小学9人,中学16人;由于学科不配套,小学实需音体美外语教师21人,中学实需教师23人。灾后教师在重建中工作压力大,地震后的心理阴影有待于抚慰,提升,有的农村小学教师一周上24、5节课,工作量大,教师的素质也急需提升,教师培训的力度较大。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今年上半年校级干部共计300人次参加了江苏挂职和省、市、县级培训,其中217人次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灾区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专项培训、校长任职培训和提高培训,第四批38名中小学校长赴江苏无锡挂职培训。在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的资助下,全市教导主任45人参加了培训。二是深入实施以整体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师全员培训。在骨干教师培训、心理教师培训的基础上,我们陆续增加了国学经典诵读、美术教师培训、“四课”技能培训、高中新课改培训、音乐教师培训、小学英语教师、中学生物、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等项目,进一步加强了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培训和对教学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培训,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 的育人作用。上半年全市共计1000余名教师参培。三是深化干部选拔任用改革,建立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机制。结合灾后学校布局调整,通过“城乡互动、优势辐射、轮岗挂职、岗位竞聘和择优选调”等措施,进行了70余名学校干部的调整。今年已从城区选派了5名校级干部、2名教师到偏远学校。一大批城区学校和教师培训中心的优秀干部交流到镇乡学校,提高了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四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重点查处教师有偿家教等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骨干队伍的考核和管理工作,注意教师骨干队伍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发挥,在庆祝第26个教师节暨师德承诺大会上,组织学习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并作出了庄严的职业道德承诺。

(三)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优化育人环境。

为了建设好“普九”的硬环境,全市中小学咬定办学标准不放松,用足政策,引外援,鼓内劲,上求支持,下抓发动,使全市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中小学的设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经5.12大地震以后,所有学校均进行了重建。各校校舍坚固、漂亮、够用、彻底消除危房。生均校园面积、生均建筑面积均超过标准要求。

1、全面实现学校有安全漂亮的教育教学用房。5.12大地震以后,由于各校均进行了重新布局和重建,学校已成为我市最为漂亮和最为安全的场所,教学危房一说在绵竹已成为历史。

2、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我市按照城镇发展要求,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并着手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坚持调整优化学校布局与重点建设中心校相结合,提高了教育资源的配置质量。我市依托重建,本着“规范、适用、够用、不浪费资源”的原则,按照“小幼合理布局、初中相对集中、高中傍依县城”的重建思 路,统筹协调,科学论证,制定了《绵竹市“5•12”灾后学校重建总体规划》,对全市学校进行资源优化整合。把全市震前各级各类226个办学点整合为83个重建实施项目,实施项目规划总面积672311平方米,规划总投资近18亿元,全市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为实现城乡教育基础条件的灾后配置均衡,我们坚持“城乡一体,倾向薄弱;建好一校,装备一校;竣工一校,复学一校”的思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22个大类,17000余件套,总投入达5100万元的教学装备配置,全市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达到四川省2007装备标准(川教函(2007)168号要求),部分镇乡学校的基础设施配置甚至超过了城区学校。全市中小学按照国家标准建成必备的教室、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及功能室,校舍总面积达到63.7万平方米,已全部投入使用。其中:小学生均校舍达到12.01平方米(含学生宿舍),初中生均校舍达到14.56平方米(含学生宿舍);中小学均配备设施齐全的功能用房,如科学实验仪器室、理化生实验仪器室、藏书室和阅览室、音体美卫器材室和音美专用教室、少先队活动室、团队活动室、运动场。小学拥有图书380303册,生均18册;初中拥有图书173983册,生均12.4册。农村初中和小学逐步具备寄宿条件,确保学生“进得来”,小学寄宿生364人,占学生总数的1.75 %,初中寄宿生7944人,占学生总数的56.55 %。

目前,全市初中小学有853个教学班,从2008年秋季起,要求中小学起始年级班额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的标准(小学45人、中学50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措施,化解大班额,力争在2011年底全市中小学班额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并建立起控制大班额的长效机制。

在教学仪器配备上,将对遵道学校、顶新小学、天齐村小进行补充装备,并完成对中小学劳动技术室和设备的装备。另外,绵竹的远程教育设备目前均 不能使用,还需要补充和完善。

3、全力打造教育品牌。我市不断加大各级学校办学水平的督导力度,按规定每年组织一次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促进学校不断改善软硬件建设。在此基础上,树立特色品牌意识,建设一批素质教育窗口学校,形成分布合理、示范有力的辐射格局。

(四)落实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畅通主渠道,依法保障教育投入。

我市依法保障教育投入,2006年以来,教育经费连年增加,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的“三个增长”,在整个教育投入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体现了教育经费主渠道作用。

2、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根据国务院《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题的紧急通知》的精神,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三税”税额的3%,凡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均为教育费附加的纳费义务人。每年初由财政下达教育费附加征收计划、教育部门编制结合部门预算编制使用计划经批复后由财政部门按月拨付到校,地税部门负责征收,财政部门管理,学校安排使用,做到“税务收、财政管、教育用”。2006年至2009年,全市共征收教育费附加 万元全部安排用于教育。

3、办学形式多元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我市鼓励和发展民办教育,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民办或民办公助学校15所,其中民办幼儿园13所,民办公助普通中学1所,民办高职院校1所。同时,我们亦对企业办学和其他公民团体办学予以支持,通过这些措施,既解决了适龄儿童入学问题,基本满足了经 济发展对初级人才的需求,也减轻了财政的负担。

4、积极鼓励企业、公民、社会团体捐资助学。

5、加强收费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负担

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建立以来,我们对全市公民初中、小学学生全部免除了学费和书本费,并对原有的收费项目如信息技术教育费以及服务性收费(蒸饭费、自行车寄放费)由本级财政全额转移支付,全市除作业本费(小学每生每期15元,初中每生每期20元)外无任务其他乱收费行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我们均要求做到“亮证收费”,服务性收费实行“期末结算,多退少不补”,收费时使用规定的票据,同时要求建立收费“公示制”。

6、关注民生,落实“惠民”政策

2009年,对全市34407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了免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实际支出1621万元。

对全市3997名贫困住校生按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750元的标准给予贫困学生生活补助。

为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学问题,我们将留守儿童寄宿制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建,在我市建成了一所全寄宿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基本解决了该校所辖区域的农村留守儿童的住宿问题。

7、化解“普九”债务,义务教育轻装上阵

截止2005年12月31日,我市义务教育“普九”债务为8634076元,其中本金7697376元,利息936700元,债务用途主要为:教学及辅助用房建设1383843元、行政办公用房建设11700元,校园环境建设201833元,设备购置6936700元。2007年12月31日前,全市已化解债务3866376元,2008年以来化解债务4767700元,其资金为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到目前为止全市全面消除义务教育 “普九”负债。

8、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新机制建立以来,不仅要保证教育的正常需求,同时还要不断的提高保障水平,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保证并逐步提高公用经费转称支付标准,本级财政除将中中央和省级公用经费转移支付全额安排用于教育外,还由本级财政按小学20元/生年,初中40元/生年标准给予配套,2009年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达到小学320元/生年,初中540元/生年,达到了省定标准。2010年,又根据灾后新建校舍公用经费陡增的实际,将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提高到小学480元/生年、初中580元/生年。

建立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全面消除中小学校舍危房。本级财力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将中、省、市三级危房改造经费以及本级配套资金统筹安排用于灾后重建,通过两近的实施,全市全面消除了中小学校舍危房。

巩固和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建立以来,我市财政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的工资在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的基础上,每年安排经费近1000万元建立了教师激励机制,对在职教师除按月发放150月津贴、按期发放800元期考核奖励外,年底还一次性给予人均2000元的督导考核奖励。2009年实施绩效工资后,财政部将绩效工资全额纳入了财政预算,除奖励性绩效外,按月发放。在保证教师工资发放的同时,除基本的医疗、养老、住房公积金外,还为教师购买了生育保险、工伤保险。

做好新机制后农村学校编制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编制工作。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建立以来,财政对全市义务教育经费实行了“预算到校,不留缺口”,按部门预算“两上两下”的要求,首先由学校按照新机制定额,编制需求预算,报财政审核后,财政结合财力情况下达预算控制数,学校再根据控制数调整当 年预算,再报财政后由财政下达全年执行预算。

9、加强制度建议,教育经费监管

为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我们专门制定了《财务管理实施意见》、《基建管理实施意见》、《内部审计工作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学校财务管理。为加强监管,建立了教育局、后勤服务中心、学校三级内部审计架构,对教育经费的收支情况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几年来,全市未发生一起严重财务违纪违法行为。

(五)全面贯彻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学生身心素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初中中考、高中高考成绩在全德阳市居于领先地位。高考每年都有考生上北大、清华等全国名校。

1、规范教学行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二000年三月十四日 川委发〔2000〕15号),200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关于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2、严格贯彻执行作息时间。小学、初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义务教育学生不早于8:00。住校生早上统一起床时间,初中不早于7:00;晚自习结束时间,初中不晚于21:00。没有学校组织走读生上晚自习。

3、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学校要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计划开 齐开足课程,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社会实践等课程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严格按照课程内容和计划进行教学,不得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赶超教学进度;

4、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余年级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初中生作业控制在每天1.5小时之内。

义务教育学校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我市在每年的5月份开始调查学校的学生情况师资情况、生源情况,制定招生计划。根据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合理确定学校招生范围,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5、规范办校办班行为

我市在2006年被评为“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义务教育学校一律实行均衡发展,学校均衡,不设立设立重点校,停止审批改制学校,目前我市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绵竹实验学校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一律实行均衡编班,禁止以实验班、特长班等任何名目设立重点班、快慢班,禁止以学生获奖、竞赛和考试成绩作为编班依据。

6、严禁下达升学指标。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文件精神。各学校体育课开课率、开足率均达100%。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

7、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全市中小学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突出抓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一是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育人机制,落实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在广大教师中牢固树立了“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 并重,德育为先”的观念。二是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德育工作,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紧抓社会热点进行教育活动。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单亲家庭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积极开展人文关怀教育,让每个学生感受师爱、感受亲情,形成了良好的育人、育才氛围。

8、进一步加强体育艺术卫生工作。一是全面推进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深入贯彻《省教育厅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落实保证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通知》精神,督促学校严格执行课时计划,开齐开足课时、上好体育课,广泛开展各项课外活动,丰富课外活动的内涵,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二是努力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全市所有学校都能够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开展健康专题讲座,出健康教育专刊,培训健康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禽流感和H1N1防控等专题教育,真正把健康教育落在实处,学生的卫生健康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三是抓好艺术教育队伍建设。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六)学校管理

1、大力规范常规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探索中小学常规教学管理新路子,近三年来,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考、高考均创佳绩。

2、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为了保证课改工作有序、深入开展。我们注重加强课改评价制度的探索,对学校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加强教育科研,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建立完善市、镇、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做到资源共享。

3、安全工作重于泰山

我市注重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头等大事。校校建立了安全责任管理责任制,编制了学校突发事件的各项应急预案。各学校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经常性开展师生突发情况下的逃生演练、自救、自护等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学校与政府和当地派出所积极沟通,认真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近年来,学校无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事故。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㈠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绵竹,发展最快的是教育,但最需要加快发展的也是教育;财政投入最多的是教育。然而市域经济的实际,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办学条件方面的所有问题,特别是江苏援建后学校的维护成本过高,导致学校办公经费的捉襟见肘。

㈡城乡教育存在差距,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人民群众渴望子女受到优质教育。一方面,一些偏远地区往往只能是小班教学,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城市大班额情况普遍存在(如:紫岩雨润中学班均人数60.7人,紫岩小学班均人数55.5人),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㈢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相对滞后。实行以市为主的教育体制后,学校对教师的制约能力明显减弱,教师的管理难度加大;教师不能合理、有序地流动,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教育的发展,使得教育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研究,教育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创新。

(四)留守子女教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调查发现,这些留守子女缺乏家庭温暖和教育,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身心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给予她们正确的教育引导和更多的关爱,使她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五)教师老龄化严重,部分学校近十年没有进人,教师出现断代现象;同时因为课程设置和课时变化,造成学校整体人员超编,但在某些学科不配套,缺教师。

(六)由于人口密度和流动性大,对于如剑南镇的学龄少年儿童入学情况追踪显得非常困难,难于统计(或说难于准确地统计,我们也正在研究解决办法)

(七)部分新任学校教导主任,由于对“普九”的统计工作不够熟练,导致“普九”资料不够完善和规范(我们正积极准备对全市教导主任再次就此项工作进行培训)。

三、今后的工作重点及对策

㈠强化举措,不断提高普及程度。普及程度是五项指标的核心,而初中普及程度,又是全市普及程度方面的重点,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提高15周岁人口的完成率、初三年级的巩固率更需要加以重视。全市各镇、村和各学校,要认真学习新的《义务教育法》,大力做好防辍控流工作,紧抓辍流重点,掌握学生流向。同时,教育部门要加强学籍管理工作,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校,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在校。

㈡政策倾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㈢科学引导,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㈣创新机制,全面构建和谐教育。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既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又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要改革,要在稳定中发展,必须要坚持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指导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教,围绕创新抓教育,立足改革抓教育,着眼发展抓教育,促进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构建“和谐教育”。一是构建和谐教育的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环境。二是构建和谐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努力促进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学校教育活动与学生发展关系的和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关系的和谐。

上一篇:问题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时钟问题的教学设计下一篇:关于广东人对普通话态度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