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实施方案(精选8篇)
肺结核实施方案 篇1
XX县肺结核病防治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试点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6〕672号)、《XX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引发肺结核病改革试点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X卫函〔2019〕X号)精神,为做好我县肺结核病防治工作,全面完成试点各项工作指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县实现以下目标(目标分解见附件1):
(一)进一步完善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结核病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成。
普通肺结核病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比例达90%。(二)患者发现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患者查痰率达到90%;在校初高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筛查率达到90%;肺结核确诊患者中病原学诊断率达到50%;新发病原学阳性患者的耐药检测比例达70%;高危耐药病原学阳性患者的耐药检测比例达95%;肺结核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90%。(三)肺结核诊疗服务进一步规范。
争取县点医院均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质量考核和奖惩机制,规范开展诊疗服务。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达90%;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率达70%,治疗成功率达50%。(四)全面落实肺结核患者医疗保障救助政策。
结核病参保患者门诊费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病种门诊管理,住院费用实行单病种包干。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财政补助、精准扶贫等多项待遇衔接,切实减轻结核病患者负担。(五)创新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结核病管理工作机制。
完善结核病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规范,考核指标细化,工作经费单列,经费发放与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挂钩。(六)县疾控中心、县定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管理病人信息沟通机制。
都能够及时了解病人的信息,能够对肺结核病人采取闭环式的管理,尤其是耐多药肺结核病人。二、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各机构完成各自工作职责。
1.明确县卫生健康局各相关股室结核病防治工作职责,形成以疾控股牵头,医政医管、基层卫生、宣传教育等相关股室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结核病防治工作管理体系。
2.明确疾控机构、定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核病防治工作职责。受卫生健康局委托,县疾控中心为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业务牵头部门,承担业务指导和参谋作用,定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主动配合,通力协作。县、乡镇签订结核病防治工作目标责任状,完善考核体系和联席会议制度,实现结防工作的无缝对接,努力完成各项工作指标。
(二)努力完成各项重点工作指标。
1.提高病原学阳性率。
(1)定点医院规范痰标本留取,即规范设置留痰点、规范指导患者留痰、规范标本送检流程。
(2)结核病定点医院检测项目组合:痰培养+(痰涂片、液基夹层杯或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三种方法中的任一种)。但使用兼具快速诊断和耐药检测功能的设备(如
GeneXpert、溶解曲线技术等)进行检测,可不进行痰培养,但必须同时出具快速诊断和耐药检测结果。
(3)必须开展分子生物学检测。使用中央补助专项经费(湘卫疾控处便函[2019]4号)采购结核病分子生物学检查设备并尽快投入使用。
2.提高新病原学阳性患者耐药筛查率及耐多药结核病高危人群筛查率。
县级医院:按要求开展病原学阳性患者耐药检测工作,对全部肺结核病例进行痰培养检查,并将痰培养阳性菌株标本送至州人民医院检验科。
3.提高耐多药结核病纳入治疗率。
县级定点医院积极向上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推荐转诊耐多药结核病患者。
4.提高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在定点医院诊疗总体到位率。
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要规范结核病疫情信息报告,确保病例基本信息填写准确、完整;县定点医院、县疾控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工作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病例的追踪工作,提高结核病患者在定点医院诊疗管理率;加强与州人民医院相关科室的信息沟通,县疾控中心积极协调,落实病例追踪工作的主体责任。
(三)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按照《XX县基本卫生服务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实行)》要求,推动公卫结防经费分配与工作数量、质量紧密挂钩,充分调动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积极性。具体工作要求:
1.推介转诊可疑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介转诊辖区内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肺结核可疑症状:慢性咳嗽、咳痰≥2周,咯血、血痰,或发热、盗汗、胸痛及不明原因消瘦等)至县级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肺结核检查,填写“转诊单”及《疑似患者推介转诊工作登记本》,督促其及时就医,1周内电话随访患者就诊情况。
2.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的肺结核筛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每年开展一次肺结核筛查,并对有可疑症状者进行X光胸片(DR)检查。对胸片结果异常者,推介至县级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及时登记所有筛查对象信息,并保存报告单及胸片。
3.患者追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中断治疗的肺结核患者;或者医疗机构报告但转诊未到定点医院诊疗的疑似患者进行现场追踪,48小时内反馈追踪结果,登记《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追踪情况登记本》。
4.肺结核患者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国家结核病公共卫生规范》要求,结合定点医院的治疗方案,对普通和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开展随访管理工作,详细记录《患者规范管理工作登记本》
(四)加强结核病防治信息化管理
1.加强信息沟通,县疾控中心、县定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能够及时了解病人的信息,对肺结核病人采取闭环式的管理。
2.落实学校结核病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置。一是规范上报学校结核病疫情周报,对上报数据进行认真核查;二是及时响应学校肺结核预警。在收到预警信号后,县疾控中心应24
小时内初步核实患者的人群分类,判断是否为疑似事件。按要求对学校结核病疫情进行规范处置。
3.对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日巡查。县疾控中心要每天浏览审核疫情信息,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及时提供的完整、准确的结核患者的信息。
(五)落实结核病医疗保障政策
1.落实结核病参保患者门诊费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病种门诊管理报账工作,落实住院费用实行单病种包干政策,确保结核病患者各项待遇落实到位,并推广结核病医疗费用补偿“一站式”服务。
2.加强与农村医疗合作管理局协调,把肺结核纳入精准扶贫大病救助范围,依托扶贫政策,加强对农村贫困结核病患者的救治保障。按照动态管理原则,对贫困肺结核患者纳入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户建立“绿色通道”,患者诊疗实际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
三、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1.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定期开展督导及召开协调会,及时协调解决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严格把控试点进程。
2.逐级制订工作实施计划,明确工作进度安排,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工作。
(二)督导与评估
按月收集上报试点重点工作信息,县疾控中心于每月第1个月的第2工作日、第5个工作日逐级上报至上级主管部门。
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工作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自查,相关情况报县人民政府和州卫健委。根据工作情况,适时对试点工作进行现场督查。年底,接受试点考核与评估。
试点技术指导小组每季度对试点工作进行指导,并开展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质量控制。
肺结核实施方案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20例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诊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结合病史, 经胸部CT检查、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检查均符合初治菌阳肺结核, 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 观察组:男37例, 女23例, 年龄60~85岁, 平均年龄 (68.6±5.3) 岁, 病程3~10年, 平均病程 (5.1±2.2) 年;对照组:男36例, 女24例, 年龄61~87岁, 平均年龄 (69.3±5.5) 岁, 病程2~11年, 平均病程 (5.9±2.5)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2HREZ/4HR抗肺结核药物治疗, 治疗方法为:异烟肼片 (H) , 口服, 0.3g/次, 1次/d;利福平胶囊 (R) , 口服, 0.45g/次, 1次/d;乙胺丁醇片 (E) , 口服, 0.75g/次, 1次/d;吡嗪酰胺片 (Z) , 口服, 0.5g/次, 3次/d。观察组患者在2HREZ/4HR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黄芪注射液治疗, 治疗方法为:2HREZ/4HR抗肺结核药物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黄芪注射液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 20ml/d, 静脉滴注, 前期使用2个月即可停用。疗程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标准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治疗效果以及不同时期痰菌转阴的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其中治疗效果以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为依据, 主要根据胸部CT图像来进行判断, 判断标准[1]为:病灶吸收1/2及其以上为明显吸收;病灶吸收不足1/2为吸收;病灶无改变为无变化;病灶增大或出现新病灶为恶化。治疗有效率=[ (明显吸收+吸收) /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的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见表1, 由表中数据可知,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症状表现无明显差异, 经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了明显改善, 经统计学处理P<0.05, 差异具有显著性, 且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较大,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注:与治疗前相比, aP<0.05, 与对照组相比, bP<0.05。
2.2 两组患者痰菌阴转情况比较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阳转阴情况进行统计, 由表中数据可知, 观察组痰菌阴转率为86.7% (52/60) , 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51.7% (31/60) ,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2.3 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治疗后,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见表2。由表中数据可知,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注:两组有效率比较, χ2=23.327, P<0.05。
3 讨论
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 这种疾病主要是由分支杆菌引起的, 它对人体的肺部脏器损害很大, 一般会造成干酪样环孔、渗出、增殖性组织反应等, 并随着感染的进展在肺部形成的空洞, 进而产生肺结核[2]。肺结核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致病的患者一般临床表现症状具有多样性和不典型性, 主要有低热、乏力、盗汗、咳嗽、咳痰、咳血、胸闷、胸痛等症状。据数据调查显示, 全球每年死于肺结核的人高达300万之多。据数据显示, 我国是世界上肺结核病发病率最高、负担最严重的22个国家之一, 并且现在其发病率仍然呈上升趋势[3]。随着医学发展的进步以及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肺结核一般采用有效的抗结核化学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 但是由于耐药性结核以及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加, 使肺结核的治疗走入了一个困境,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 他们比正常人更容易感染肺结核, 然而由于年龄比较大, 身体机能各项功能在逐渐的退化, 免疫力逐渐下降, 他们的机体对抗结核药物的治疗反应明显比较迟钝, 再加上他们往往合并有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 在治疗的过程中其疗效并不理想[4]。另外, 由于大多数老年肺结核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浓度低, 因此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就比较少,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药物的效果, 并且浓度较高的游离活性药物也会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概率, 这就为老年肺结核的治疗带来了难题。
黄芪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扶正中药制剂, 它的主要功用是脱毒排脓、固表敛汗、补气升阳、利尿消肿, 对于防止患者夜间盗汗, 促进分泌物的排泄, 减少病灶的渗出均具有积极作用[5]。另外, 不少文献报道指出, 黄芪注射液能够增强机体特异细胞、体液免疫功能以及机体特异性, 由此可见, 它有助于患者免疫力的提高[6,7]。另外, 中药成分的注射液还能大大降低药物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机体的毒副作用,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8]。
在本组研究中,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了显著改善, 经统计学处理有P<0.05, 且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较大,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观察组痰菌阴转率为86.7%, 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51.7%,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由此可见, 抗肺结核药物治疗应用于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 且通过黄芪注射液和短程化疗的共同作用, 能够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总的来说, 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抗肺结核药物治疗具有确切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 痰菌转阴率高, 建议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门诊进行诊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120例, 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2HREZ/4HR抗肺结核药物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2HREZ/4HR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黄芪注射液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治疗效果以及痰菌转阴的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 经统计学处理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较大,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观察组痰菌阴转率为86.7%, 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51.7%,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抗肺结核药物治疗具有确切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 痰菌转阴率高, 建议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肺结核,抗肺结核药物,黄芪注射液,症状,疗效,痰菌转阴
参考文献
[1]王世其.结核丸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30例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4) :698-699.
[2]吕小会, 苟超伦.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 17 (10) :1350-1352.
[3]王秀丽, 张乐平, 汪远红, 等.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J].中国医药, 2010, 5 (3) :223-224.
[4]徐梯.抗痨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 2012, 24 (11) :101-102.
[5]刘林刚, 李爱民.黄芪注射液辅治复治肺结核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1) :65-66.
[6]赖晓宇, 廖伟群, 黄培生, 等.黄芪注射液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浆HNP1-3、ET-1、PCT、SP及肝肾损伤的影响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 19 (7) :904-907.
[7]刘军.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 2010, 18 (2) :38-39.
肺结核实施方案 篇3
【关键词】艾滋病;继发性肺结核感染;抗结核治疗方案;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22-02
大多数艾滋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会遭受到一定的损伤,全身免疫抵抗力较差,使感染风险大大增加,其中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机会感染,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艾滋病合并继发性肺结核感染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该病的病情较为复杂,且容易反复发作,彻底治愈的难度较大,临床处理较为复杂[2] 。为进一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80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2010年-2014年近4年来收治的180例艾滋病合并继发性肺结核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关于艾滋病及肺结核感染的诊断标准,并且经实验室检查、PPD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确诊。同时应排除合并有其他免疫性缺陷疾病者以及合并有严重的肝功能、肾功能等障碍者。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中男50例,女40例;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68岁,平均(38.1±13.9)岁。对照组中男49例,女41例;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70岁,平均(37.9±14.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均衡性,并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度较高。
1.2 方法
1.2.1对照组。所有患者应先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同时应给予2HRZE/4HR 方案治疗,2HRZE/4HR 方案也即是指0.3g异烟肼、0.45g利福平、0.5吡嗪酰胺、0.75g乙胺丁醇。连续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4ml薄芝糖肽注射液(由扬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加入250ml浓度为5%葡萄糖注射液或者0.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混合后静脉滴注。连续治疗3 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评价指标。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痰菌转阴、咳嗽好转、发热好转、胸片吸收等症状改善情况,同时应取所有患者入院次日清晨及治疗后清晨空腹静脉血10ml作为血液标本,利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患者的T细胞总值(CD3)、T辅助细胞(CD4)、T抑制细胞(CD8)、CD4/CD8等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水平,同时应利实时荧光定量PCR 定量检测患者的病毒载量(HIV-RNA)。
1.3.2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白细胞计数基本正常,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经X线胸片检查炎症吸收,且痰菌转阴。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一定改善,T淋巴细胞、白细胞计数也有所提高,炎症反应部分吸收。无效:上述指标并未出现明显变化甚至进一步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痰菌转阴率(86.7%)、咳嗽好转率(96.7%)、发热好转率(93.3%)、胸片吸收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58.9%、71.1%、74.4%、64.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 论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但是针对合并肺结核感染的艾滋病患者不仅需要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同时还应该注意解决患者免疫缺陷问题,加强机体自身免疫力。2HRZE/4HR 方案是临床治疗肺结核的常用方案,抗病毒、抗感染效果较好。而薄芝糖肽注射液是一种灵芝属薄树芝菌提取液,属于一种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具有双向调节机制,该药物可加快免疫细胞增殖,有利于刺激白细胞介素、相关体液细胞以及干扰素等物质释放,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免疫的效果[3] 。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痰菌转阴率、咳嗽好转率、发热好转率、胸片吸收率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提高了14.4%,与戴学虎等研究报道基本一致[4] ,由此可见,薄芝糖肽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状及体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本组研究表明,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白细胞计数大大增加,而HIV-RNA大大降低,说明薄芝糖肽注射液有利于提高细胞免疫水平,杀菌、抗病毒的效果更佳。因此笔者认为,针对艾滋病合并继发性肺结核感染患者在常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基础上配合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刺激提高细胞免疫能力,可作为临床治疗的理想方案。
参考文献
[1] 卢水华.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策略[J]. 药物与临床,2013,4(03):121-124.
[2]卢联合, 李鑫, 蒋荣猛,等. 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综合诊断技术的应用研究[J]. 山东医药,2011,51(29):70-72.
[3]李方学, 张为卿, 周静,等. 抗结核治疗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疗效与CD4+ 淋巴细胞的相关性[J]. 山东医药,2011,51(9):64-65.
结核病防治工作管理实施方案 篇4
结核病防治工作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管理,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及治疗管理和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工作质量,减少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根据县卫生局《沐川县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医防合作方案》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结核病防治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1、结核病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晓锋
副组长:万凯 钟顺贤 石玉华
成员:刘春华 杨学容 蒋元奎 陈学强 程明海 宋国敏 宋启富 汤绍清
职责:负责全院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及协调。
2、结核门诊 组长:程明海 副组长:廖旭雁 成员:急诊科医护人员
职责:按照肺结核治疗规范(2012版)开展结核病诊断和治疗工作,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12版》做好《初诊患者登记本》《结核病患者登记》《涂阳肺结 1 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登记本》。开展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
负责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3、结核病病房 组长:蒋元奎 副组长:陈学强 成员:内科医护人员
职责:负责住院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工作。
4、药房 组长:汤绍清 成员:药房人员
职责:为患者提供药品,免费的抗结核药品,发放和领用手续要齐全。
5、检验科 组长:宋启富 副组长:宋锐
成员:检验科检验人员
职责: 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12版》的要求设立结核病痰检实验室,开展痰检工作,《痰涂片检查登记本》登记工作。
6、放射科 组长:宋国敏
成员:放射科人员
职责:对结核患者进行胸部X片检查工作。
7、预防保健科 组长:杨学容
成员: 预防保健科人员
职责:
1、负责《初诊患者登记本》《结核病患者登记》《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登记本》及确诊肺结核患者《病案记录》工作。
2、负责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专报)信息录入工作。
3、负责病人追访工作。
4、预防保健科每季对各科室结核病的治疗,报告,门诊日志,疑似病人登记,放射科,检验科进行检查。以书面形式向领导小组进行汇报,并按规定进行奖惩。
二、工作目标及内容
通过加强结核病控制管理,达到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治疗管理率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减少结核病在人群中传播的目的。
结核病防治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可疑结核病人的发现、报告和转诊工作;二是登记结核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三是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
(一)病人发现
接诊过程中对就诊病人,要详细询问病史,是否有咳 3 嗽、咳痰或咯血、低热、盗汗、乏力、厌食等症状,症状持续时间,与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史等,并填写门诊日志。对咳嗽、咳痰在2周以上或有咯血、血痰者要进行胸部X片检查,进行痰涂片显微镜检查。在诊断肺结核时,应注意与胸部其它疾病相鉴别。
(二)病人报告
一旦发现疑似结核病人,应及时进行传染病登记和网络直报。防保科要设专人随时浏览网络,及时掌握网络报告病人的情况。
报告时限:凡诊断肺结核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三)病人转诊
对乡镇卫生院发现转送的疑似肺结核病人,在进行传染病报告的同时,要填写《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推荐单》“三联转诊单”,首先到预防保健科登记,然后到门诊医师处就诊及相关检查。(四)结核病人诊治
参见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2012年版)见附表:(五)医院感染控制
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应具备以下结核病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1、设立结核病医院感染控制机构,并配置相关人员;
2、制订并有效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计划;
3、采取多种途径,对医务人员、患者以及家属进行结核病医院感染控制信息教育;
4、采取合理患者诊疗流程,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完成诊疗;
5、门诊、病房、实验室以及检查室配置必要环境控制措施(如通风、紫外线消毒等);
6传染性患者外出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与传染性患者接触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六)、健康教育
定期对医务人员开展健康宣教培训。
1.确保患者准确了解结核病作为传染病,对自身、家庭以及周围健康人的危害。
2.确保患者了解国家结核病防治政策。
3.确保患者了解结核病治疗疗程、治疗方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按医嘱治疗的重要性。
4.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如何预防结核杆菌感染。对肺结核患者开展健康教育。
1.疾病传播途径:结核病是一种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传染期患者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或与健康人密切接触时应当佩戴外科口罩。
2.疾病预后:经过正确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不规范治疗可演变为耐药结核病,有终身不能治愈的风险。
3.规范治疗的重要性:按时服药、确保治疗不中断是治愈的重要保证。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当及时报告医师。
开展医院健康教育。
医院设立的健康教育宣传栏中,要有结核病防治的宣传内容,并定期更新;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社区居民结核病科普宣传活动;利用每年“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观念、健康义务和健康责任,提高本辖区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建立健康教育管理档案,各种宣传培训活动应留有活动记录或照片,予以存档。
(六)、督导
院感科每季对各科室结核病的治疗,报告,门诊日志,疑似病人登记,放射科,检验科进行检查。以书面形式向领导小组进行汇报,并按规定进行奖惩。
2014年8月12日
附表:
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
(2012年版)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门诊对肺结核可疑者或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管理工作。
一、肺结核诊断
(一)肺结核可疑者的筛查。
肺结核可疑者指具有结核中毒症状(低热、乏力、盗汗等)或伴呼吸道症状者(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伴咯血);或通过健康体检发现的肺部阴影疑似肺结核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三)诊断流程。
1.医疗机构对肺结核可疑者应进行如下检查:(1)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3次;(2)痰分枝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3)胸片;必要时肺CT。
2.根据病史、检查可将肺结核患者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以及确诊病例。
(1)疑似病例。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疑似病例:
①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5岁以下儿童,同时伴有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或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②仅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2)临床诊断病例。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临床诊断病例:
①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
②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③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抗结核抗体检查阳性;
④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
⑤痰涂片3次阴性的疑似肺结核病例,经诊断性治疗或随访观察可排除其他肺部疾病者。
(3)确诊病例
①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凡符合下列3项之一者为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2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加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加1分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②仅培阳肺结核。同时符合下列两项者为仅培阳肺结 8 核:痰涂片阴性;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加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③肺部病变标本病理学诊断为结核病变者。
3.通过以上检查仍无法确诊者,可进行以下检查以协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1)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2)结核抗原、抗体检测;(3)胸部CT(需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或胸片显示不良者);(4)支气管镜检查(怀疑存在支气管结核或肿瘤者);(5)痰结核杆菌定量PCR;(6)肺组织活检。
4.不具备诊断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及时将肺结核可疑者转诊至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
二、肺结核治疗
(一)治疗地点的选择。
1.在非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应当转诊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门诊或住院治疗。
2.在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可在确诊机构治疗,或将患者转诊到其居住地定点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3.对具有以下指征的患者,可考虑在当地定点医疗机构 9 住院治疗:
(1)存在较重合并症或并发症者;
(2)出现较重不良反应,需要住院进一步处理者;(3)需要有创操作(如活检)或手术者;(4)合并症诊断不明确,需要住院继续诊疗者;(5)其他情况需要住院者。
(二)治疗方案选择的依据。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
(三)诊疗过程中的检查检验项目。
1.血常规、肝肾功能(含胆红素):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治疗开始后第2-4周检查1次,以后每1-2个月检查1次;结果异常者检查频率可适当增加。
2.尿常规(使用注射剂者):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以后每1-2个月检查1次;结果异常者检查频率可适当增加。
3.尿妊娠试验(育龄期妇女在治疗前检查); 4.电解质(使用卷曲霉素者):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以后每1个月检查1次;结果异常者检查频率可适当增加。
5.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治疗第2月、5月、6月(复治患者为第8月)各检查1次;耐多药结核患者注射期每1个月检查1次,以后每2个月检查1次。
6.听力(使用注射剂者,如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视力、视野(使用乙胺丁醇者):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治疗开始后第2-4周检查1次,以后每1-2个月检查1次。
7.胸片: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治疗开始第4周检查1次,以后每3-6个月检查1次,治疗结束时检查1次。
8.心电图(使用喹诺酮类者):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以后每1-2个月检查1次。
(四)治疗方案。1.推荐药物治疗方案:
(1)初治肺结核:2HRZE/4HR或 2H3R3Z3E3/4H3R3。(2)复治肺结核:2HRZES/6HRE或 2H3R3Z3E3S3/6H3R3E3 或3HRZE/6HRE。有药敏试验结果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既往用药史制订治疗方案。如果患者为多次治疗或治疗失败病例,可根据患者既往治疗史制订经验性治疗方案,获得药敏试验结果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耐多药肺结核:6 Z Am(Km,Cm)Lfx(Mfx)PAS(Cs,E)Pto /18 Z Lfx(Mfx)PAS(Cs,E)Pto(括号内为替代药物)。
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Am:阿米卡星,Km:卡那霉素,Pto:丙硫异烟胺,PAS:对氨基水杨酸,Cm:卷曲霉素,Cs:环丝氨酸。
(4)对于病情严重或存在影响预后的合并症的患者,11 可适当延长疗程。
(5)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使用免疫抑制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可以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调整药物剂量或药物。
2.在进行化疗的同时,可针对患者的并发症或合并症进行治疗。
(五)治疗效果判断标准。1.初、复治肺结核。
(1)治愈:涂阳肺结核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连续2次痰涂片结果阴性,其中1次是治疗末。
(2)完成疗程:涂阴肺结核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疗程末痰涂片检查结果阴性或未痰检者;涂阳肺结核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最近一次痰检结果阴性,完成疗程时无痰检结果。
(3)结核死亡: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因病变进展或并发咯血、自发性气胸、肺心病、全身衰竭或肺外结核等原因死亡。
(4)非结核死亡:结核病患者因结核病以外的原因死亡。
(5)失败: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至第5个月末或疗程结束时痰涂片检查阳性的患者。
(6)丢失: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中断治疗超过两 12 个月,或由结防机构转出后,虽经医生努力追访,2个月内仍无信息或已在其他地区重新登记治疗。
2.耐多药肺结核
(1)治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①患者完成了疗程,在疗程的后12个月,至少5次连续痰培养阴性,每次间隔至少30天;
②患者完成了疗程,在疗程的后12个月,仅有一次痰培养阳性,而这次阳性培养结果之后最少连续3次的阴性培养结果,其间隔至少30天:且不伴有临床症状的加重。
(2)完成治疗:患者完成了疗程,但由于缺乏细菌学检查结果(即在治疗的最后12个月痰培养的次数少于5次),不符合治愈的标准。
(3)失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①治疗的最后12个月5次痰培养中有两次或两次以上阳性;
②治疗最后的3次培养中有任何一次是阳性; ③临床决定提前中止治疗者(因为不良反应或治疗无效)。
(4)丢失:由于任何原因治疗中断连续2个月或以上。(5)迁出:病人转诊到另一个登记报告的机构。(6)死亡: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由于任何原因发生的死亡。
(六)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要及时就诊,并给予正确处置。
(七)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完成治疗患者的治疗转归结果应及时通知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
三、病例报告和登记
(一)疫情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规定,凡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断的肺结核患者(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均为病例报告对象。凡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例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二)结核病患者登记。1.登记单位。
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负责本地区结核病患者的登记工作。
2.登记对象。
活动性肺结核、新发结核性胸膜炎和其他肺外结核患者均为登记对象。此外,下列患者也应进行重新登记:
(1)结防机构已登记,中断治疗≥2个月后重新返回治疗的肺结核患者;
14(2)初治失败的肺结核患者;(3)涂阴转为涂阳的肺结核患者;(4)结防机构登记的复发肺结核患者。
四、医院感染控制
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应具备以下结核病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一)设立结核病医院感染控制机构,并配置相关人员;
(二)制订并有效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计划;
(三)采取多种途径,对医务人员、患者以及家属进行结核病医院感染控制信息教育;
(四)采取合理患者诊疗流程,确保患者在医疗卫生机构最短时间完成诊疗;
(五)门诊、病房、实验室以及检查室配置必要环境控制措施(如通风、紫外线消毒等);
(六)传染性患者外出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与传染性患者接触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五、健康教育
(一)定期对医务人员开展健康宣教培训。
1.确保患者准确了解结核病作为传染病,对自身、家庭以及周围健康人的危害。
2.确保患者了解国家结核病防治政策。
3.确保患者了解结核病治疗疗程、治疗方案、可能出现 15 的不良反应以及按医嘱治疗的重要性。
4.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如何预防结核杆菌感染。
(二)对肺结核患者开展健康教育。
1.疾病传播途径:结核病是一种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传染期患者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或与健康人密切接触时应当佩戴外科口罩。
2.疾病预后:经过正确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不规范治疗可演变为耐药结核病,有终身不能治愈的风险。
预防结核病方案 篇5
方案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小学生又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免疫力低,自我保护意识差,更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危害。但是,大多数师生和家长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之甚少。所以,加强对教师、学生、家长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刻不容缓。上级行政部门文件精神,特制定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一)、成立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谢建华
副组长:唐斌
成 员:白奎、龙华兰、罗锐、严玲、龚顺菊及各班班主任
(二)、职责:
1、组长全面领导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
2、副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制定相关的计划、措施,并指导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工作。
3、成员职责:在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安排与协调下开展对全校师生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
二、目标人群:全校师生
三、组织实施:
1、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让全校师生初步知晓学校关于防治结核病的工作计划及措施。
2、提高我校教师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增强学校教师结核病的防病意识和知识水平。
3、各班开展以“防治结核病”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课。
4、学校办一期以结核病防治知识为内容的黑板报。
5、学校将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授纳入健康教育课程。
6、向学生发放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7、各班通过地方课对学生进行培训。提高我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增强我校学生结核病的防病意识和知识水平。
结核志愿者活动方案 篇6
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鼓励志愿者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普及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促进肺结核早发现、早治疗,2012年原卫生部启动实施了“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根据广区卫计《广安区2017-2020年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工作方案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几知识要点》[2017]175号的要求,我中心按照区级活动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大力实施,为深入持续开展该项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倡导的社会影响力,制定本活动工作方案。
一、目标
通过组织发动志愿者,建立长期开放的志愿者活动平台,形成省、市、县、乡级志愿者的“百千万”阶梯,由点及面形成传播链,进一步提高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水平,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保障
我中心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经单位职工大会研究,决定成立结核病防治百千万志愿者工作小组:
组 长:倪小钢 副组长:杨帮芹 周邓
成 员:刘湘媛 何倩 张雪梅 曾为 谢静 刘朝珍 谢霜 曹梦云(村医)余赟(村医)王林均(服务站)组长负责活动统筹,副组长负责具体方案研究,成员何倩负责志愿者活动的具体管理,各成员协助。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
(一)活动准备。
1.开展社会动员。积极动员社区、学校、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公益和民间组织等机构的管理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通过邀请参加宣教活动、组织协调会议、互访等形式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了解彼此的需求和工作方式,推广志愿宣传理念,介绍工作方法,动员更多志愿者参与本活动。
2.开展社会动员。积极动员社区、学校、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公益和民间组织等机构的管理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通过邀请参加宣教活动、组织协调会议、互访等形式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了解彼此的需求和工作方式,推广志愿宣传理念,介绍工作方法,动员更多志愿者参与本活动。
3.加强媒体合作。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传播和倡导作用,大力宣传志愿者活动。
(二)志愿者招募。
1.我中心共招募25名志愿者,需要基本条件:(1)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热心公益事业,自愿开展肺结核防治宣传教育的各界人士;
(2)能够正确理解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3)能够对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负责;(4)能够正确阅读、理解中文。2.招募方式。
充分发挥区、乡、镇级负责结核病防控和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作用,并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开展,积极推进新一轮志愿者发动和管理工作,由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组织登记志愿者信息和记录志愿者活动,每年交区疾控中心重传科汇总上报(详见附表)。
(三)志愿者培训和技术指导。
我中心结核管理人员参加上级培训,同时负责对辖区乡村医生、公卫人员、志愿者等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志愿者开展活动方法、活动记录总结要求等。倡导、鼓励志愿者积极开展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活动。
(四)志愿者活动形式和内容。
1.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区、乡两级负责建立并管理本级志愿者队伍,将志愿者工作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纳入本级的健康促进活动计划中,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知识传播活动,包括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活动、结核病防治进千校活动、结核病防治进千村万户活动、以及其他各类有利于健康知识传播的活动。与当地学校建立学生志愿者假期实践项目,每年协助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宣传。
2.志愿者参加本中心、乡村医生组织的活动。在活动中,志愿者自愿参加并开展宣教、咨询等相关活动。3.志愿者自主活动。志愿者个人和团体根据各自背景优势自愿开展具有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心及乡村医生所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
要积极鼓励志愿者开展活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除既往经常采用的发放宣传材料、举办讲座外,更多地采用目标人群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
四、活动总结和评估
(一)可将志愿者活动纳入本地区健康教育工作统筹考虑,在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经费中给予支持。
(二)每年中心对辖区内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内容包括志愿者队伍建立情况、组织和激励志愿者开展活动情况等。要注重总结本单位、辖区活动中的特色和亮点,推荐真实、感人的事迹作为案例开展经验交流,广泛宣传,积极推广,同时根据《各乡镇招募志愿者任务指标表》(见附表1)向区级推荐优秀志愿者团体和个人。
肺结核实施方案 篇7
1 临床资料
150例病人中男96例, 女54例;年龄19岁~75岁 (34.64岁± 12.69岁) ;以发热、咳嗽、喘促、疲乏、纳差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2 护理
150例病人经过全面评估、分析实施后, 我们总结出肺结核人的护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寒热异常;壮热;知识缺乏;情志异常;舒适的改变;活动无耐力;有饮食调理的需要;睡眠紊乱。
2.1 辨证施护
2.1.1 情志护理
本病为阴寒虚损症, 与内伤七情关系甚密, 多由忧思郁结而成, 郁怒可使病情发展, 因此清心静养和精神安慰有助于疾病康复。进行有效地释疑和疏导, 使其心情舒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配合治疗。
2.1.2 证候观察护理
初期胸部咳嗽较多病人出现夜间隐痛, 贴敷万应膏掺丁桂散。局部伤口难愈合时, 考虑多为肺脾气虚, 用芍药甘草汤等煎汤熏洗, 生肌玉红膏外敷。加强对发热病人的护理与治疗, 肺结核出现发热是常见症状。南方多为表寒里热挟湿。研究组所有的病人均有发热, 89例病人体温曾经一度超过39 ℃, 发热时间为20.8 d±12.6 d。对高热病人应评估其热型、发热原因、肢温、出汗、血压、意识及舌脉变化, 体温过高应卧床休息, 适当限制活动。当体温超过40 ℃者予针刺风池、曲池、合谷、大椎等穴;发热时酌减衣被, 恶寒时注意保暖;汗出者, 协助病人用毛巾擦干, 更换衣服和被单;密切观察病情, 身热骤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出冷汗等立即通知医生;中药宜凉服, 每天1剂, 分多次频服并鼓励病人喝清凉饮料, 多饮水, 补充水分。
2.2 传染性知识缺乏
因缺乏结核病传染性方面的知识所致。向病人讲解此病的有关知识, 环境一定要保持通风, 空气清新, 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随地吐痰、扔弃废物;床边备痰杯、手纸、污染袋, 将痰液集中吐在专用消毒液的痰杯里, 个人单独使用, 病人戴上口罩;说明限制病人出病房、禁止探视和陪护的原因。
2.3 情志异常
2.3.1 惊恐
与失控和后果不可预测有关。病人早期对发病不清楚, 对预后不可预测, 该类的病人都表现出恐惧心理。中医认为以思胜恐。我们向病人讲解此病目前的治疗进展及预后情况, 消除其紧张情绪, 讲话冷静、慢速, 鼓励病人表达感觉, 帮助病人寻找自信心,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分散注意力, 多与病人交流, 观察病人的心理状态, 寻找有无自杀倾向;用意念疗法改变病人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使其注意焦点从疾病转移于他处;用音乐疗法, 音乐相胜原则:如惊恐伤肾, 以致善惊, 给予具有庄重、稳定、敦厚等情感色彩的音乐, 有镇静和镇痛之功效, 能消除紧张情绪。
2.3.2 忧思
与实际的环境改变致脾气郁结, 运化失常有关。本组有29例病人出现忧思。病人依赖心理较强, 部分因隔离后不让亲友探视, 医护人员忙于治疗, 易产生孤独感。进入恢复期后, 猜疑会影响病人情绪、精神变化, 因此护士尽可能多与病人谈心, 及早解除心理障碍;医护人员避免在床边谈论病情;利用顺势利导法顺病人心理态势并加以诱导, 一旦发生精神异常, 根据不同诱因对症处理,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语言交流, 进行心理治疗, 配合使用抗精神药物控制症状发展。
2.4 呼吸康复运动指导
2.4.1 喘促
与湿热蕴毒, 阻遏中上二焦有关。分析病人的特点, 本组有66例病人出现喘促, 21例病人使用Bippa机辅助呼吸。观察病人呼吸、脉率、心率、心律的变化, 并做好记录, 给病人创造良好的室内休养环境, 保持空气新鲜, 避免室内有烟尘或异味的刺激, 遵医嘱给予适当浓度氧气吸入, 随时观察鼻导管是否通畅, 保持口腔清洁, 经常漱口, 在心脏能耐受的范围内, 嘱其多饮水, 每日8杯~10杯, 建议早餐前30 min饮白开水1杯, 量约200 mL, 指导病人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 增强肺活量, 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排痰, 教会病人清晨起床后吸气咳出宿痰。使用Bippa机辅助呼吸时, 指导病人在Bippa机送气时吸气, 勿与机器对抗, 保持口鼻衔接处紧密, 观察治疗效果, 必要时调整吸气压力、呼气压力、辅助频率等。
2.4.2 胸痛
因虚火灼伤肺络所致。本组有90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胸痛。与病人共同评估疼痛发生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和缓解方法, 以及面色、汗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并作好详细记录, 建议病人应卧床休息, 告知病人卧位要以个体感觉舒适为标准, 以减轻疼痛, 保证休息, 疼痛缓解后可适当活动, 但不可做剧烈运动, 在服药治疗的基础上, 教会病人正常排痰的方法, 减轻疼痛。
2.5 疲乏
与久病伤阴, 精血亏虚有关。所有病人均有精神倦怠、肢怠乏力。向病人解释疲乏的原因, 建议他们在治疗的基础上, 辨证服用补益类中药, 将食疗与药疗结合, 发挥中医护理特色, 根据疾病的初、中、后期分剐选用不同食品, 以助疾病早日康复。初期壮热时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 中低热者, 饮食宜多食蔬菜水果, 以通畅肠道, 达到清泄肺热的目的。食疗用海蜇、荸荠同煎煮的雪羹汤, 能止咳化痰。同时忌辛辣、酸味收敛、助火生痰的食物, 如辣椒、韭菜、山楂、柿子等, 早期宜清肺养阴, 增液行舟之食物, 如剑花煲猪肺、山药、银耳、百合、梨等滋阴润燥之品, 中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 以促进食欲, 选择可口易消化、富营养、清淡的食物。恢复期脏腑功能虚弱, 气血阴阳不足, 致使肺、脾 肾等功能虚损, 需要采用补气、补血、补肾、益胃生精之品, 以扶植机体的正气。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饮食宜节制, 忌暴饮暴食。恢复期宜进食益气养阴健脾之品, 如花旗参炖去皮鸡, 淮山杞子水鱼汤。
2.6 睡眠紊乱
因情志困扰、阴阳失调所致。91例病人出现不寐。保持周围环境安静, 避免大声喧哗, 关上大灯, 尽量不开床头灯, 工作人员工作时注意“四轻”, 有计划安排护理操作, 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 卧具舒适, 枕头高度适宜, 置于枕部与颈部, 避免颈部悬空而引起不适, 可采用诱导法, 如静听单调的响声、默念数字、聆听轻音乐、催眠曲等诱导入眠, 晚睡前按揉耳穴3 min, 具有宁心安神, 促进睡眠作用, 每日睡前散步放松, 晚睡前热水泡足, 劳宫穴及涌泉穴揉搓各100下, 用中医以情胜情法给病人做情志护理, 解除焦虑情绪, 必要时予镇静药。
3 小结
由于肺结核中西结合护理在西医的基础上, 结合中医护理的特色进行护理, 查阅相关文献, 尚未见系统研究及报道, 本研究通过对150例住院病人采取综合护理措施, 包括对症、情志、饮食、睡眠环境、服药等, 并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与其商量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 教会病人遇不良情绪刺激时进行自我调适的方法, 开展群体教育, 及早解除心理障碍, 保持心情舒畅和充足的睡眠, 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树琛, 阎书风, 张和.全球结核病流行趋势及今后防治策略的新思考[J].广州医药, 1993, 24 (1) :1.
[2]贺云翔, 杨淑兰.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60例[J].山西中医, 2000, 16 (2) :24-25.
肺结核归来 篇8
当公众依然恐惧于禽流感、或者是对2003年的SARS恐慌记忆犹新之时,一种新病原正在空中漫游,没准已经到了你身边。
这种病就是古老的“痨病”——肺结核,它最近又被世界健康组织宣布为威胁全人类的两大疾病之一,是因为这种病菌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这种特殊的病菌被叫做肺结核分支杆菌(TB),因为它已经突变为能抵抗绝大多数药物的细菌,它所引起的病被称为泛耐药性肺结核。
这种菌株现在正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去年已经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发现了一些病例。2007年2月,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披露,意大利报道一例对所有单一药物都有抗药性的肺结核病例。这是第一例完全抗药的肺结核病例,被称为“极端耐药性肺结核”,一些人把其病原叫做“超级结核菌”。
这种“极端抗药性肺结核”的出现促进了某些极端对策的产生。因为这种病可能通过咳嗽传染,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会把病人强制隔离起来。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召开紧急会议,医生们正在试验用外科手术的办法来医治那些几乎失去生存希望的人。
1/3人肺中有结核菌
4个世纪以前,肺结核病由于一些不清楚的原因,曾经肆虐欧洲。从17世纪初到20世纪初,有1/5的死亡与它有关。相对于恐怖的黑死病,有人将其称为“白色瘟疫”。“痨病”的形象是:虚弱、咳血、缓慢而无情的日益消瘦。
肺结核感染肺,杀死组织并产生肺组织空洞或脓肿。病人会逐渐衰弱,发展出发烧和夜汗等症状,并逐渐因呼吸道衰竭和肺出血而死亡。如果不予治疗,大约1/3携带活性肺结核菌的人可以痊愈,1/3的人会相对较快地死亡,其余的人病情会拖延。在病人病死之前,病原将持续感染他人。
这种病在贫穷的国家和富国中贫穷社区非常普遍,因为污秽不洁、营养不良和过度拥挤的环境促使此病激活,并促成感染的传播。虽然它也可能通过一场长途旅行发生传染,但典型的传播是发生在区域拥挤的人群之间。
最早抵抗肺结核的抗生素出现在1940年。几十年的时间内,这种白色瘟疫似乎已经被根除了,至少在健康人群中已经不复存在。
肺结核是一种顽固的、很难杀死的细菌:它有着很慢的生长周期,而且有一个药物很难穿透的蜡样外壳。再加上它们是栖息在免疫细胞内并摧毁免疫细胞的细菌,所以,感染的人必须要采用长达9个月的标准或“首选”抗生素治疗。为了先发制人,确保最后抗药细菌不能造成危害,医生们采用了以四种抗生素开始并持续用其中两种抗生素治疗的方法。这种治疗要持续两年以上,费用非常昂贵。有些病人还需要静脉给药,但是这种输液将伴随着包括从恶心到腹泻,再到抽搐甚至到肾衰竭的严重副作用。
但今天,全世界人口中大约有1/3在肺中依然携带肺结核细菌,绝大多数结核菌是处于潜伏期或休眠期。感染者中有1/10的人可能会在某些时候,通常是在一些压力下或者免疫系统能力下降的时候转变为感染性疾病。
回到无抗生素时代
如今,肺结核又卷土重来了。
2006年3月,美国医生详细地曝光了泛耐药性肺结核——实际上,这种病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最初,肺结核在贫穷的、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的人群中呈螺旋性上升,这些人的免疫系统受到重创,不再能抑制这种活跃的病菌。
一开始,泛耐药性肺结核被认为是一种有限的问题。之后,一份来自南非的报告发表了,这份报告让2006年8月在多伦多举办的第26届国际艾滋病大会的代表大吃一惊:从2001年开始,53名在一家诊所被诊断为泛耐药性肺结核的人,除了一个人幸存了较长时间,其他的人都在几周的时间内去世了。
国际卫生组织结核病问题的负责人马里奥•瑞文吉里奥尼说,这个数字让我们吃惊,我们没有想到非洲有这么多的泛耐药性肺结核。2006年10月,瑞文吉里奥尼在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日内瓦召开紧急会议,对该病发生作出反应并试图全面改进基础治疗。
这个会议也试图评估此问题的难度。早期的资料显示,泛耐药性结核是从南非传播而来。全球公共健康实验室在2000年到2004年间收集到49个国家大约20000份结核病病人样本。今年2月,他们宣布,这些样本中有2%是泛耐药结核病。3月,世界卫生组织又宣布了新的数字:在美国泛耐药结核病的比例,已经从2000年的3%增加到2004年的11%。
当今,西方肺结核的上升主要发生在移民中,这个组群要占到2004年到2005年之间英国10%的新增病历和美国绝大多数的新增病历。
对于那些发展中国家已经不幸染上HIV的人来说,泛耐药结核菌感染就几乎是死刑的判决。即使对那些生活在西方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来说,愈后也是可怕的。由于这是一种新病,很少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但是,有一个病人小组,64人接受治疗,病死率达到1/3。一些美国医生采用从前没有抗生素的时候所应用的办法,用外科手术的办法去除感染的肺组织,有的时候甚至摘掉整个肺。
现在,《新科学家》已经了解到第一例完全抗药的肺结核发生在意大利。瑞文吉里奥尼指出,我们像是又回到了19世纪。在研制出新的抗生素之前,我们对这种菌系无能为力。
医生们对这种极端耐药结核病还在试图用持续的药物治疗,希望赶在这些细菌发生进一步突变之前消灭它们。
诊断和隔离的困难
长远地看,要制服恼人的肺结核,关键是研制出一种新的、有效的抗生素。然而,制药业长期忽视了这种疾病,因为这种病一直以来主要感染穷人。如今,由世界卫生组织拨款,各国政府捐助的阻止肺结核传染的活动正在进行。现在有9种药正在研制中,已经应用在临床试验中的药物有2种。
当然,我们也需要能够快速诊断出泛耐药结核病病例的办法。现在这种病例的诊断需要2个月的时间。因为结核菌繁殖很慢,唾液样本需要被培养数周才能获得足够的细菌去测验抗药性,然后再通过合适的药物来观察细菌生长的速度是不是减慢了。而在这期间,病人可能会感染很多人,而已经患有艾滋病的病人可能会去世。
英国健康保护局的肺结核相关实验室已经研究出更好的检测方法,在今年的晚些时候将在南非应用。其中一个方法是采用改进的培养法加速了细菌的生长。这样,就使得泛耐药结核病的诊断在2周内完成。另外一种方法是应用DNA分析来检测导致对首选药物抗药的突变,仅仅两天就能诊断泛耐药性肺结核。这种检测将以发展中国家承担得起的价格应用在贫穷地区。现在,研究人员正在试图鉴别引起次选药物抵抗的突变,这样,他们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诊断出极端耐药性肺结核。
医生面临的另外困难是:如何应对不合作的病人。隔离是让人沮丧的,并且对病人要隔离长达数月,还可能一直到死都服用大量对身体有毒害作用的药物。于是,一些被医生宣判了死刑的患者眼看医治无望就回家等死了,而这样一来,他们势必将感染更多的人。
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曾有一个这样的病人被医院隔离了,医生不让他人探视,也不让他打电话,甚至不让他淋浴。依其申述,是因为他停止使用抗生素,并且没有戴面罩就擅自到食品店购物。这个病人叫罗伯特•丹尼斯,27岁,他是在回俄国探亲时被传染上泛耐药结核病的。他自己申诉说,是因为怕被人家误当成带面具的强盗才没带面具的。另外一个加拿大多伦多的泛耐药结核病患者是被法院传令强迫返回医院的。
世界各国的权威就应该如何对待这种病例展开了辩论。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发出一项声明:要求可能用终极手段实行强制检疫。但是,瑞文吉里奥尼又警告说:“假如病人认为他们将被隔离,他们就不去治疗了。这样,我们就势必将把肺结核驱赶到地下。”
【肺结核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人民医院艾滋病、肺结核病医疗救助实施细则08-25
结核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09-24
结核病艾滋病实施方案06-03
小学结核病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12-06
结核化疗方案07-25
常规抗结核方案08-21
结核病日活动方案07-20
学校结核病防控方案08-20
新场乡中心校预防结核行动方案09-26
肺结核手术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