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病(共5篇)
肺结核患病 篇1
摘要:目的 了解高中学生肺结核的患病状况。方法 分析该地区高中学生X线胸透和肺部指标检查的具体数据。结果 该地区高中生检出活动性肺结核205例, 其中男生134例 (占患病人数的65.37%) , 女生71例 (占患病人数的34.46%) 。结论 肺结核在高中生中患病率较高, 应引起高度重视, 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高中生,肺结核患病,调查,分析
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 一般情况下是由于结核菌感染肺部或淋巴系统所致, 因此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该病病死率较高, 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是一种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 全球约有1/3的人口正经受着该病的伤害, 每年有200万~300万的人因结核病离开这个世界[1]。据相关报道, 最近几年来, 我国也有许多地方受到肺结核的威胁, 学校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场所。为减轻该病对高中学生的身心影响, 探讨最符合在校学生肺结核疾病的防治方法。本文收集了2012年11月某地区高中学生肺结核疾病检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调查的均为某地区的43所高中学校, 共75 805名学生, 其中男生30 814名, 女生44 991名。学生年龄14岁~19岁, 其中男生最小14岁, 最大19岁, 平均年龄16.24岁;女生最小14岁, 最大18岁, 平均年龄16.01岁。
1.2 调查方法
调查在教育相关部门和卫生相关部门的共同组织下开展, 对本地区高中学生采取群体式的抽样调查法。抽调慢性病防治中心的工作人员以及传染性疾病防治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检查小组, 根据计划, 对本地区高中学校按照片区依次入校进行检查, 检查原则上按照从高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顺序, 工作人员对所有检查数据结果均做详细记录。检查以X线胸透为首发项目, 对所得检查结果进行记录。X线胸透检查中若发现参检人员肺部有不正常阴影者, 将会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检查, 即结核菌素 (PPD) 试验、X线胸片检查 (摄片) 以及痰液检查是否含有抗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利用Ⅳ型变态反应原理通过皮肤测试判断机体是否感染结核杆菌,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药物为北京市祥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protein derivative tuberculin, TB-PPD) , 药物注射位置为参检者右前臂掌侧远端约1/3处, 药物皮内注射量控制在0.1 m L (5 U) 以内。
1.3 诊断标准
1.3.1 PPD诊断标准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于注射后72 h查看注射部位的具体反应。结核素注射位置表面若出现红肿硬结则提示可能为结核杆菌感染, 未感染者则无异常现象出现。具体情况根据对红肿硬结所测得的纵横毫米数进行判断, 如参检者出现脓疱、水疱、发炎等情况需详细记录。一般以无异常反应以及硬结直径<5 mm为阴性, 以5 mm~9 mm为 (+) , 即一般阳性, 以10 mm~15 mm为 (++) , 即较强阳性, 以15 mm~19 mm为 (+++) , 即强阳性, 如硬结在20 mm以上并出现脓疱、水疱、淋巴管发炎者可判断为超强阳性。
1.3.2 综合诊断标准
结合结核菌素试验、X线胸片检查以及痰涂片检查综合判断肺结核病况, X线结果显示有斑片状的结核阴影或结核空洞者表示有渗出或增生型结核病, 为活动性肺结核, 此时痰涂片检查显示阳性者可判断为涂阳肺结核患者;如X线呈现活动型病灶, 结核菌素检验数据呈强阳性或超强阳性者, 痰涂片检查呈阴性, 近1个星期抗炎治疗无好转者, 判断为涂阴肺结核患者。
1.4 治疗与管理
患者需严格登记、问诊等手续, 初次治疗采用短时期全方位督导化疗法:2H3R3Z3E3 (S3) /4H3R3, 由地区性的慢性病治疗中心进行治疗管理。治疗过程充分考虑涂阳、涂阴患者的不同情况, 对涂阳肺结核患者采取休学半年的积极治疗方法, 对于涂阴肺结核患者可以60 d为治疗观察期, 进行为期60 d的强化性治疗, 结束时如痰菌呈阴性, 则可返校学习。化疗过程需取得家长及学生的积极配合, 相关人员要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 让每1例患者的治疗都能得到落实, 并按规定参加复诊。
2 结果
本次检查涉及本地区所有的高中在校生, 共75 805人, 在进行X线胸透检查中, 有756例显示胸部阴影异常, 经进一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以及痰涂片检查后, 综合确诊205例活动性患肺结核, 其中男生134例 (占患病人数的65.37%) , 女生71例 (占患病人数的34.46%) , 其他均为肺炎或支气管炎成像。756例中407例痰涂片检查呈阳性, 349例痰涂片检查呈阴性。患病学生中, 14岁~15岁41例, 15岁~16岁35例, 16岁~17岁43例, 17岁~18岁39例, 18岁~19岁47例;肺结核患者年级分布为高中一年级62例, 高中二年级57例, 高中三年级86例。在这些患者中, 只有33例 (16.10%) 知道自己患有肺结核, 并正参与治疗, 其余172例 (83.90%) 对自身患病情况并不知晓, 在其上一次体检中并未查出。
3 讨论
本地区共43所高中学校, 平均每所学校患病者不足5例, 根据流行病学的规定不足以构成暴发流行的威胁。检查出肺结核患者的学校对该情况高度重视, 第一时间报告了上级相关部门, 并在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的知识讲座, 对校舍、教室进行消毒、通风等处理。从文中数据资料可以看到, 以三年级患病人数最多, 与高三学生备战高考, 学习压力过大, 免疫力下降等有一定的关系。
调查中, 八成的学生对自身患肺结核并不知情, 这是由于正处病情早期, 无明显体征变化[2], 高中生学习紧张, 在校期间注意力又全部集中于繁重的学习上, 病情容易被忽略;而学校的集体生活又容易造成疾病传染扩散, 威胁整个校园的健康安全, 应引起有关部门更加高度的重视。强化学校的防治措施, 要切实开展该疾病的宣教工作, 除了知识讲座的方式, 还可利用班会课, 健康教育课, 学校内的宣传栏, 学校广播站, 有奖问答等形式加强结核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一旦发现病情, 应及早上报, 同时做好消毒、通风等工作, 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 争取得到妥善处理。
本次调查主要运用X线检查法, 该方法是目前肺结核病诊断的主要方法, 具有方便、高效、便宜、准确的特点。肺结核的X线成像特点:病变图像主要体现在肺部通气率低的位置, 如肺上、下叶尖等;病灶形态及分布均可呈多样性;显示为球形病灶时, 直径一般不大于3 cm, 周围散在星点状病灶;病变吸收变化较慢[3]等。
参考文献
[1]罗亚娜, 刘天路, 胡先珍, 等.大学生结核病发现方式的探讨[J].中国防痨杂志, 2005, 27 (3) :192-193.
[2]谢震华, 陈伟, 吕英, 等.深圳市某中学肺结核患病情况调查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09, 14 (11) :1531.
[3]周小勇.高校学生肺结核影像学及临床分析[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4, 13 (2) :100-103.
肺结核患病 篇2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历年参加高考前体检人数来源于南平市10个县 (市、区) 教育局招生办公室, 学生肺结核患病材料来源各县 (市、区) 结核病防治门诊。
1.2 方法
对南平市各县 (市、区) 2005-2009年参加高考前体检的普通高中三年级学生中胸部透视发现异常阴影者, 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登记, 并摄胸片、3次痰涂片 (即时痰、夜间痰、晨痰) 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学生体检情况
2005-2009年普通高中三年级学生参加高考前体检共114 658名学生, 体检率为100.0%。胸部透视发现异常阴影者162人, 其中男生144名, 女生18名;痰涂片检查162人, 结核菌素试验162人, 均为阳性反应;PPD反应硬结≥15 mm或有丘疹、水泡133人, 占82.1%。各年度高考学生体检结果见表1。
注: () 内数字为百分率/%。
2.2 学生肺结核患病情况
2005-2009年检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62例, 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58例 (其中2例为高三阶段涂阳肺结核近期在结核病防治机构规范治疗管理中治愈) , 占35.80%;男生45例, 女生13例, 性别比为3.5∶1。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41.29/10万, 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50.59/10万, 各年份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χ2=0.700, P>0.05) , 但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见表2。
2.3 患病学生诊疗情况
2005-2009年162例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 无咳嗽咳痰症状者占12.4%, 咳嗽咳痰≤2周的占33.3%, 咳嗽咳痰≤3周的占32.1%, 咳嗽咳痰≥3周占22.2%, 其中咳嗽咳痰≥2周以上未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的患者占54.3%。治疗用药142例患者中, 用药不详的占18.1%;未使用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等具有明显抗结核活性药物的占6.5%;4例涂阳患者在结核病防治机构登记, 使用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使用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等具有明显抗结核活性药物的占75.4%。
3 讨论
分析结果显示, 南平市5 a学生高考前体检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41.29/10万, 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50.59/10万, 高于武汉新洲区高一年级新生活动性肺结核病患病率 (134.22/10万) 和涂阳肺结核患病率 (42.39/10万) [1], 明显高于沈阳新入学大学生活动性肺结核病患病率 (101.49/10万) 、涂阳肺结核患病率 (8.96/10万) [2]和西安大学生活动性肺结核病患病率 (78.11/10万) 、涂阳肺结核患病率 (11.61/10万) [3]。结果还显示,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者有162例, 硬结≥15 mm或有丘疹、水泡占82.1%。文献报道, 结核菌素反应强度与结核病发病存在明显正相关, 发生1例病人对应的PPD阳性人数为298人[4], 以此估算结核菌感染人数约有48 276人, 感染率为42.1%, 与2000年第4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感染率 (44.5%) [5]无明显下降, 显示南平市学校的结核病疫情十分严重, 预防控制形势严峻。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场所, 人口集中, 容易造成校内感染或局部暴发流行。将结核菌素试验检查强制纳入学校初、高中新生入学体检项目, 对检出对象给予药物预防性治疗, 可以很大程度改善和降低结核病发病高峰[6], 是发现病人和预防发病的有效措施。
在142例用药患者中, 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等具有明显抗结核活性药物使用率高达75.4%, 反复咳嗽、咳痰3周以上, 未及时转诊的患者占22.2%。说明医疗机构医生随意性或过度或滥用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等具有明显抗结核活性药物现象比较突出, 个别医生归口管理意识淡薄, 学生防病认识不高。提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应列入健康教育重要内容之一, 要采取多种形式和经常性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增强自我保护的防病意识;建立结核病防治机构与学校结核病疫情信息互通, 及时掌握学校疫情动态;将学校医务人员纳入每年定期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培训中, 提高对结核病的诊断和预防控制能力;督促医疗机构谨慎使用有明显抗结核活性药物, 加大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 严格执行归口管理;加强学校、医疗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的通力合作,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以便有效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
参考文献
[1]王启发, 胡永峰, 孙学智, 等.2005-2007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高一新生肺结核患病情况分析.中国防痨杂志, 2008, 30 (5) :486-487.
[2]胡鸽, 白英, 徐颖异, 等.沈阳市部分高校2002年入学新生肺结核患病情况.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 (2) :140.
[3]罗亚娜, 刘天路, 胡先珍, 等.大学生结核病发现方式的探讨.中国防痨杂志, 2005, 27 (3) :192-193.
[4]屠徳华, 刘玉清, 张立兴, 等.大学生预防性治疗的结核菌素反应强度标准研究.中国防痨杂志, 2006, 28 (5) :256-268.
[5]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中国防痨杂志, 2002, 24 (2) :78-81.
肺结核患病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2009年佛山市禅城区19 685名小学、初中入学新生,实际接受检查数为17 388名,筛查率为88.33%,其中初中学生9 206名(52.9%),小学生8 182名(47.1%);男生9 669名(55.6%),女生7 719名(44.4%)。初中平均年龄(13.14±1.17)岁,小学平均年龄(7.16±0.46)岁。
1.2 方法
对检查对象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注射方法:在左前臂掌(或背)侧中央无瘢痕或病变处,用乙醇消毒皮肤。应用1 mL一次性注射器,刻度和针孔斜面一致向上,与皮肤平行刺入皮内,缓慢准确地注射0.1 mL(含5IU PPD),呈直径约为6~10 mm大小白色隆起,不要揉摩。于72 h后检查试验反应,对阳性者测量硬结的横纵径,计算出硬结的平均直径。结果判定[5]:非肺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硬结平均直径<5 mm为阴性反应,5~15 mm为阳性反应,≥15 mm或有水疱、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为强阳性。肺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硬结平均直径≥15 mm为强阳性。PPD强阳性者行胸部X光片检查;胸片异常者予检查痰涂片抗酸染色及痰结核菌培养;PPD强阳性而胸片未见异常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给予预防性服药。
1.3 统计分析
数据应用EpiData 3.02录入,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描述、行×列表的χ2检验等。
2 结果
2.1 感染与患病情况
17 388名学生中,PPD总体阳性9 044例,阳性率52.0%;强阳性618例,强阳性率3.6%。对618例PPD强阳性学生进行摄胸片检查,胸片异常者再行痰涂片检查和痰培养,检出活动性肺结核5例,检出率为28.76/10万。其中小学生1例,初中生4例。
2.2 不同学段学生PPD试验结果比较
初中学生PPD阴性4 162例(45.2%),阳性4 737例(51.5%),强阳性307例(3.3%);小学生阴性4 182例(51.1%),阳性3 689例(45.1%),强阳性311例(3.8%);初中学生PPD阳性率比小学生高(χ2=70.36,P<0.01)。患者所在班级PPD总体阳性率高于无患者班级(χ2=9.28,P=0.01)。患者所在学校PPD阳性和强阳性率比无患者学校高(χ2=31.76,P<0.01),见表1。
注:()内数字为检出率/%。
2.3 不同性别学生PPD试验结果比较
受检男生中,PPD阴性4 955例(51.3%),阳性4 459例(46.1%),强阳性255例(2.6%);女生中,阴性3 389例(43.9%),阳性3 967例(51.4%),强阳性363例(4.7%),女生PPD阳性比例高于男生(χ2=124.39,P<0.01)。不同年级新生的性别比较中,初中和小学女生PPD阳性比例均比男生高(χ2=35.63,99.61,P值均<0.01),见表2。
注:()内数字为检出率/%。
2.4 预防性服药
按预防性服药的规范,在学生及其监护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共有3名PPD强阳性学生进行预防性服药。预防性用药方案:3个月的异烟肼和利福喷丁,异烟肼的剂量同前;利福喷丁1周2次,剂量为每次10~20 mg/kg,每次不超过600 mg。
3 讨论
调查显示,佛山市禅城区中小学生PPD强阳性率为3.6%,在国内处于一般水平,较陕西榆林[4]、河南郑州[6]以及河北廊坊[7]报道的强阳性率低;但高于河北易县[8]、江苏宿迁[9]以及辽宁大连[10]报道的强阳性率。
初中学生PPD阳性比例较小学新生高,这与李卫彬等[11]对开封市中小学入校新生结核菌素检查结果,以及我国第4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2]的结果相符,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交往较广泛,接触结核菌的机会不断增加,以及卡介苗的滴度降低,保护率下降有关。有患者所在班级/学校PPD总体阳性比例高于无患者班级/学校,说明患者所在班级或学校仍存在结核病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尤其是学校拥挤,班级超员,学生学习任务繁重,缺乏运动,营养状况不良等,一旦有传染源进入,容易造成肺结核病的暴发流行。
女生PPD阳性比例高于男生,与罗丽颖等[7,9,10]的中小学生结核菌感染现状调查结果相符,原因可能与女生的身体机能特点,体质较弱以及发育期较早,营养需求较高。另外,与女生较文静,户外活动较少等也有一定关系。
本次调查发现5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患病率为28.76/10万,高于2006年Wing等[12]对94 928名中国香港地区学龄儿童中活动性结核发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估算的13.4/10万的发病率。国内多项研究表明,化学药物对学生结核病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13,14,15],但本次研究,由于经费、学生家长对结核病预防用药的认知和态度等问题,仅3名PPD强阳性学生在知情同意下进行预防性服药。
肺结核患病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包括2005—2010年石家庄21所学校结核病疫情的处理报告,部分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对患病学生的密切接触者筛查记录以及对学生结核病检查和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的相关资料。
1.2 方法
对确诊为肺结核病的学生或教师(即线索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其分布及其密切接触者范围。对结核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自愿接受结核病检查的学生进行5条结核病核心知识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症状筛查和结核菌素试验(DDP),阳性者再做胸部X线检查,有症状者做痰结核菌检查。对强阳性非患者的学生,要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用药物预防。对所有的调查对象随访2年。
1.3 定义
密切接触者系指与新确诊的肺结核患者直接接触的人员,包括患者的家庭成员、同事和同学[1]。
1.4 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双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21所学校中80%是中学,其中70%的病人发生在初三、高三毕业班。12所学校出现聚集疫情,9所学校未出现聚集疫情。共发现线索病人53例,其中涂阳患者19例,涂阴患者28例,胸膜炎6例。23例是综合医院在学生体检时发现的,12例是学生到综合医院就诊后经学校向结防机构报告,后经结防机构核实的,18例是直接到结核门诊就诊时发现的。共筛查学生21 072人,其中与患者密切接触者1 186人,其他学生19 886人,对53名患者和21 072学生均做了结核病核心知识问卷调查。
2.2 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对结核病是传染病及其症状2道题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普通学生,其余题的知晓率,患者和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仅答对3道题的患者和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患者筛查及检出情况
①对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1 186人进行检查,其中做PPD试验者1 117人,直接做胸部X线检查的69人;PPD强阳性381人,强阳性率为34.11%;2年内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18人,检出率达9.95%。②对其他学生共检查19 886人, 患者做PPD试验者18 713人,直接胸部X线检查1 173人;PPD强阳性1 854人,强阳性率为9.91%;2年内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1人,病人检出率达0.46%。从密切接触者2年内检出的118例患者中,无症状者76人,占64%;从其他学生2年内检出的91例患者中,无症状者64人,占70%。对患者检出率进行χ2检验,χ2=1 096.455,P<0.01,密切接触与其他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大家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策等核心问题知晓率普遍偏低,学生的知晓情况低于患者。仅38.47%的学生知道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而对于其他几个问题包括国家的免费政策知晓率更低。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策的不了解是结核病在学生中不能早期发现,并在学校流行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加强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策的宣传教育,这是今后宣教工作的重点之一[2]。
通过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的患者中有64%无明显临床症状。原发性肺结核通常无症状,继发性肺结核在发病早期可能无症状[3]。因此,对于学校的涂阳密切接触者筛查不能单一进行症状筛查,而应经过PPD试验,阳性者再做胸部X线检查,是学生结核病筛查的主要有效方法。
本研究53例线索病人中,有66%的学生是在各类综合医疗机构首诊,由于就诊、确诊和治疗的延迟,导致了结核病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因此,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结核病的报告与转诊工作(尤其是对学生结核患者的报告工作),仍是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近年来,学生聚集性病例时有发生,给学校的教学、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4]。目前导致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病例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校教室、住宿拥挤。班容量大,有的班达73人之多,教室与宿舍通风不良;②学习紧张劳累、压力大,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差或学校伙食差、营养不足,导致学生身体抵抗力降低。③学校的健康教育活动不够深入,多数学生、教师不能认知结核病,患病早期出现症状后,往往误以为感冒,不能及早发现,延误诊治;④患病学生对结核病缺乏正确认识,担心被休学或被同学歧视以致多数患者隐瞒病情,使传染源长期存在,延长传播时间,致使学生集体发病;⑤有些学校不重视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未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缺学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不能早期发现存在的结核患者;⑥医疗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不畅,易使疫情蔓延。
摘要:目的 了解学生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的患病情况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学校结核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学生或教师肺结核患者为线索,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病筛查,并以其他学生为对照,采用筛选的方法,首先做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再做胸部X线检查,对有症状者做痰结核菌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同时进行结核病防治5条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 肺结核密切接触者2年内筛查出的结核患者患病率为9.95%,高于其他学生的0.46%;学生的5条核心知识知晓率比线索病人低。结论 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策的知晓率偏低是结核病在学校流行的主要原因,先做PPD试验、阳性者再进行胸部X线检查是控制学校结核病流行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结核,学校,密切接触,发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Z].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38-39.
[2]成诗明,杜昕,徐敏.肺结核病人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0):876.
[3]胡远莲译,何广学审校.结核病的诊断与误诊[J].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中文版,2009,4(1):27.
肺结核患病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中心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艾滋病临床患者病例, 抽取其中的176例作为研究对象, 包括有男120例, 女56例, 患者年龄在20~80岁, 平均 (36.78±13.4)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艾滋病、结核病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①研究方法:对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分别展开胸片拍摄、痰涂片实验以及痰培养检查, 统计结核病发病情况, 并对发病趋势进行探讨。②检查方法:对存在可疑结核病患者结合病史、胸片、痰涂片以及培养结果展开集体讨论, 在确诊后由中心职业病防治院结防科展开全程免费治疗。
1.3 诊断标准
本组患者以《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为依据, 采取双抗原夹心法、雅培快速检测试纸条展开临床诊断, 对于初筛结果呈阳性者采取免疫蛋白印迹法进行艾滋病确认。结核病诊断标准:经痰液标本细菌培养证实存在抗酸杆菌, 并排除肺结核分支杆菌, 经胸部X线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诊断征象, 菌阴性者经霉菌、普通菌培养或者是革兰染色对肺孢子虫、真菌以及其他病菌感染予以排除, 肺外淋巴结核者仅抗体阳性确诊, CD4+T淋巴细胞总数<200/mm3或者是在200~500/mm3之间[3]。
1.4 数据处理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针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在P<0.05时, 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经统计得知, 本组176例患者中检出结核病70例, 检出率为39.77%;男性患者检出结核病56例, 检出率为46.67%, 女性患者检出结核病14例, 检出率为25.00%, 显然男性较女性发生率高 (P<0.05) ;本次研究中将患者按照年龄分成了<24岁组, 24~34岁组, 35~44岁组, 45~54岁组, 55~64岁组, >64岁组, 结果发现不同年龄组患者结核病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 详见表1。
2.2 结核病临床分型
本组7 0例结核患者中, 结核类型属播散型肺结核3 2例 (45.71%) , 单部位淋巴结核17例 (24.29%) 、单纯肺结核者10例 (14.29%) 、结核性胸膜炎3例 (4.29%) 、其他部位结合8例 (11.43%) [4]。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
经统计得知, 本组患者经实验室检查证实为贫血者7例 (10.00%) , WBC升高者13例 (18.57%) , WBC降低者5例 (7.14%) , 转氨酶升高者9例 (12.86%) , 血脂升高或者是肾功能受到损害者2例 (2.86%) , 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100/mm3之间者30例 (42.86%) , 在101~200/mm3之间者12例 (17.14%) , 在201~350/mm3之间者28例 (40.00%) 。
3 讨论
艾滋病患者因其免疫功能发生明显降低, 因此很容易导致诸多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结核病为艾滋病患者晚期十分常见的一种机会性感染, 同时为艾滋病致死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证实在H I V感染早期, 患者的免疫功能基本正常, 此时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特点均同一般结核病患者相似;然若是免疫抑制发生恶化后, 由于淋巴细胞尤其是CD4+水平会发生显著降低, 肺巨噬细胞功能发生明显减退, 从而有效降低了结核菌的杀伤作用, 使大量结核菌得以繁殖, 最终引起结核病灶发生播散, 导致肺影像征象不具有典型性, 并以淋巴结核、播散性感染以及肺外侵犯等最为常见[5]。此时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非特异性症状, 譬如说持续或者是不规则发热, 患者全身不适、体质量减轻, 然患者的肺部症状则相对较轻, 更有甚至未出现明显分肺部症状, 结核菌的检出率也相对较低。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艾滋病患者中结核病患病情况及发病趋势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 对176例艾滋病患者展开了结核病筛查, 结果共检出结核病患者70例, 检出率为39.77%, 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在24~34岁组的检出率最高[6]。临床应根据以上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降低艾滋病并发结核的概率, 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提高存活率。
参考文献
[1]殷继国, 何卫华, 李高波, 等.艾滋病合并肺结核12例临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 2009, 29 (5) :458-460.
[2]范月玲.结核杆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双重感染者抗结核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8, 8 (8) :656-657.
[3]汤涛, 杨日耀.艾滋病合并肺结核64例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3 (8) :361-362.
[4]黎玉芬, 张萍萍, 陈宜香, 等.桂北地区老年人对艾滋病知识及法规知晓的调查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 24 (11) :1030-1031.
[5]吴梦贤.浙江省某农村地区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 22 (10) :607-608.
【肺结核患病】推荐阅读:
肺结核患病率10-22
患病情况05-14
患病趋势08-12
龋齿患病12-03
患病后心理特点06-27
动物患病原因及防控10-23
氟斑牙患病率08-22
患病捐款倡议书经典10-25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策略06-10
患病解除劳动合同需知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