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策略

2024-06-10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策略(共8篇)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策略 篇1

摘要:人畜共患病是指人类与人类饲养的畜禽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疾病。近年来病毒的变种、感染途径的广泛使得人畜共患病的种类聚增, 其疫情的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病灶的不确定性引发了人畜共患病的大规模流行, 在人们中间造成了极度恐慌的心理。为了缓解这一局面, 笔者针对当前人畜共患病的现状对患病的类型、传播的特点、流行的趋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并科学的制定了相应的防控策略, 对医学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防控策略,动物检疫

1 概述

长期以来, 人畜共患病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 影响国家安定繁荣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们每每处于谈人畜共患病色变的局面。目前, 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及寄生性动物病就有250种居多, 一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极大规模的流行。比较常见的主要有鼠疫、狂犬病、炭疽病、结核病、口蹄疫以及近年来的爆发SARS疫情、H1N1病毒、禽流感疫情等。其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病源不确定的特点给社会的安定繁荣、市场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应在充分研究其治病机理的基础上广泛的分析病毒产生的原因, 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提前意识, 建立有效的人畜病患防控策略, 普及人们对病患的预防知识, 从而有效的控制病毒的产生、蔓延、降低其破坏效果, 还人们一片健康、和谐的生活、发展空间。

2 人畜共患病的起因、现状及种类

2.1 人畜共患病的起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同时社会经济的过快发展、人们交流方式的自由化、广泛化;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方式的多样性、便利性;畜牧业、种植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剧增也导致了负面因素的增长, 给人畜共患病的产生和流行创造力广阔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世界范围内因天灾、恶劣环境引发的人畜共患病毒比比皆是, 并呈现不断蔓延的趋势, 从SARS到禽流感再到H1N1, 这些病毒的产生和发展无不说明, 人畜共患病毒已构成了危害人类生活的巨大原因。

2.2 人畜共患病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致力于对人畜共患病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有效的控制了病毒的大范围扩展及危害。但往往研究的深度不够, 并没有形成有效、统一的防制策略, 对病毒的起因、发展状态还不十分明朗, 在育苗的培养、研制及副作用的研发上也缺乏科学的界定, 无法规定适用的人群, 因此人们始终处于怀疑、不敢试用的状态。究其原因不难看出, 研究人畜共患病的行业缺乏有效、科学、统一的管理机制和预防体系, 没有形成对病毒的有力控制及规范的研发、预防、管理流程, 仅仅停留在哪个病毒发生, 才研究哪个病毒, 病毒在哪个地区产生才在哪个地区加紧防范的被动局面。同时, 人们缺乏对病毒研发的整体配合, 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没有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以我为中心不顾他人健康的自私行为也是人畜共患病长期处于难以控制、难以明确的主要原因。

2.3 人畜共患病的种类

经过笔者的充分调研和科学总结归纳出其产生的主要方式和类别, 包括:病原体主要贮存于动物体内、由动物作为感染源传播并波及人类, 如禽流感;病原体主要贮存于人类并引起感染波及到动物, 如人型结核;病原体双向贮存于人体及动物体内, 如炭疽病的三种方式。

3 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流行趋势及特点

3.1 人畜共患病的传播

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主要以野生动物、家禽、家畜、宠物等为主, 通过人类与动物的亲密接触, 实施饲养动物、放牧、研究动物的过程使病毒得以传播。同时, 人们在公共场所的广泛接触、交流;与家人、朋友的亲密相处;通过交通方式、旅游方式又使人畜共患病毒得到了广泛的蔓延, 病毒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全面爆发。综合人畜共患病的产生途径来看, 人作为传染源而导致人畜患病的机率比较小, 这是由于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动物, 会时刻注意自己的卫生保养、生活习惯, 因此人畜共患并的传播主要来源于动物, 传播途径主要包含经消化道、呼吸道的传播;经皮肤组织及黏膜的传播、经昆虫媒介的传播等。

3.2 人畜共患病的流行趋势及特点

人畜共患病的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 病毒跨种的发展现象越发增加, 并伴随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 且不仅存在于人工饲养的动物中, 即使在野生动物群中也时有发生。同时早期的人畜共患病毒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消灭和控制, 趋于蔓延扩张、不断变种、重新滋生的局面, 如乙型脑炎长期以来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鼠疫在得到控制的数十年之后又重新蔓延。而新型病毒又体现了不断崛起和涌现的局面, 禽流感、疯牛病、口蹄疫、猪流感、SARS等都疯狂一时, 并长期存在。

这些病毒的产生或来自于环境的变化、或来自于人们不正确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饮食及交流, 非法的养殖畜牧, 但最终还是以人为的因素居多, 环境的急剧变化也是由于人的过快发展、不注意保护环境、肆意的破坏环境所造成的。

4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策略

4.1 健全动物检疫制度、实行依法防治

从制度上完善动物检疫程序是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和策略。目前我国还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对人们饲养的家禽、宠物进行必要、定期的检疫, 这是由人们的不重视、制度的不健全、规范的不明朗造成的。针对人畜共患病的流行趋势和蔓延特点我们应在源头上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建立制度的完善, 本着谁出事谁负责的原则, 对动物实施严格的检疫管理制度。同时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的动物防疫管理对策、人畜共患病应急预案, 成立人畜共患病的专门管理机构, 从而使人们有目的、有根据的系统实施对人畜共患病的有效防制。

4.2 实行人畜共患病知识普及教育、提高全员防控意识

人们对于人畜共患病的产生原理、防制手段还停留在了解不充分的初级层面上, 没能形成有效的全员防制的局面。因此我们应充分的发挥网络、媒体、报纸、杂志的广泛宣传作用, 实施对人们防制知识的普及教育, 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交流方式、防病意识。人们应避免与野生动物、不明来源的动物接触, 注意个人卫生, 科学规范的饲养宠物并注意宠物卫生, 远离动物饲养区, 形成一旦有类似病症的出现及时就医、及时隔离、及时自我救助的安全防控意识。

4.3 加大研究、管理经费的投入, 尽早的完善必要的人员、技术储备

针对有关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应做好充分的研究和管理, 通过人员的培训、技术的研发、科技的创新研究人畜共患病的治病机理。加大对研发经费的人力、物力投入, 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 搜集大量的资料, 通过临床诊断、隔离治疗、现场调查、加强与国内外权威机构的交流合作、提倡联合防制、共同防御的体系目标, 尽早的做技术人员、治疗物资的预防储备。我们应本着不打无准备之杖的目的做好提前防控的准备, 重视科学的研究、及时更新知识、策略, 建立有效的防控预警体系, 实施综合的防控措施, 制定长期的防制计划。同时, 政府机关、相关管理部门还应实行有效的权责制度, 加强部门的协作与交流, 充分重视的实施人畜共患病的综合防控管理体系。

结束语

人畜共患病的研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必须以认真、科学的态度投入其中进行周密的研究, 形成有效的规范力和控制力。因此,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畜共患病产生的原因, 建立有效的科学管理、监控防御体系, 加强对人们道德素养、全面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养, 使人畜共患病在真正意义上得到防制, 从而形成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使动物医学、人类医学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马世春, 迟丽娟, 陈泳, 苏增华, 杨林.人畜共患病的监测与防控[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0, (03) :217-219.

[2]张彦平, 李林红, 郝宗宇.不可轻视的人兽共患病防治[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 2 (1) :1-2.

人畜共患病:来自动物的致命礼物 篇2

2012年5月11日,卫生部联合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农业部门联合开展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和处置,并面向高发人群开展防治。通知说,近年来,中国布鲁氏菌病病例逐年增加,疫情影响区域呈扩散趋势,防控形势严峻。

“布病”重新抬头

布鲁氏菌病的名字听起来新鲜,其实它却是一个古老的疾病。1886年,英国军医布鲁斯在马尔他岛上从死于发热疾病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一种细菌,并首次明确了它是造成这种发热疾病的病原体,这种细菌和它造成的疾病因而以布鲁斯的名字命名。

上世纪50年代,布鲁氏菌病在中国十分猖獗,但到了70年代得以有效控制,发病率大幅下降。“有一段时期,‘布病已经消失了,可是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又开始抬头。自2006年以来,我们县每年都有‘布病病例,并且有增多的趋势。今年上半年以来,已经报告了6例。”李文生的感觉和全国整体的统计数据相吻合:1996年,全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为0.09人/10万人;2011年则上升为2.77人/10万人。十几年间增加了30倍,对应的发病人数则达到3.8万多人。

实际上,考虑到医院的误诊和农民的健康意识不强等因素,官方的统计数据未必能描绘出真实的情况。不仅如此,布鲁氏菌病以往多发于北方畜牧业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疫情向南方扩散,目前,全国除海南省外均有疫情报告。

在贺阳畔村,普通农民对“布病”也有所认识,这是因为靖边县家家户户都养羊,而贺阳畔村又是个“养羊大村”,前两年曾经有人得过“布病”,现在农民们都知道,这个病都是被羊传染的。

在此之前,靖边县已经多年没有出现过布鲁氏菌病。李文生记得,2006年,一个病人得了发热性疾病,病情不断加重却查不出原因,辗转看了多家医院,最后在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才被一位有经验的医生怀疑是布鲁氏菌病。而这位大夫的“高明”之处不在别的,就在于他的老家也养羊。

“疾病的增加史”

人畜共患病也叫做“动物源性疾病”,是指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大类传染性疾病。2009年,农业部公布了我国最新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名列其中的除了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这些人们听说过的病外,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猪链球菌病、李氏杆菌病、利什曼病等“冷门”的疾病也赫然在列。

实际上,全世界目前已证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有250多种,中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疾病也有约130种。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金宁一分析说,21世纪的人畜共患病呈现两大特点,一是鼠疫、结核病、血吸虫病等传统人畜共患病死灰复燃;二是病原体变异加速,毒性增强。金宁一认为,生态环境的改变、动物的高密度集约化饲养、贸易的全球化等因素,增大了人畜共患病发生与流行的风险。

对于人畜共患病再度抬头的原因,李文生有更加直接的感受。他说,在靖边县,封山禁牧以前,羊都是散养在山上。到后来,养羊都像养猪一样,圈养起来。圈养使人与羊群之间的接触更加频繁和紧密了,而农村的卫生条件不好,所以人更容易被传染上病。按照李文生的描述,羊圈一般离牧户的正屋只有四五米远;冬天如果有羊羔诞生,为防止小羊冻死,牧户们要把小羊抱到人住的屋子里养活;有的地方条件不好,人与羊共用一个水源,就会造成消化道传染。这都给人畜间的病菌传播制造了条件。另外,现在都是承包到户,为追求经济利益,就需要从外面买更好的种羊回来配种,而这些种羊往往没有经过检疫,有可能就是病羊,成为传染源。

据统计,全球近十年出现的新发传染病中,75%源自动物或动物源性食品。伴随着发病率的提高,人畜共患病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点问题。

“不仅一些过去已经基本控制的病原性微生物重新抬头,同时新的病原微生物还不断被发现,新的传染病以平均每年一种的速度在增加。”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所研究员张习坦说,“人类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疾病的增加史,人同病毒、细菌的斗争是没有止境的。”据张习坦分析,除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外,还有多种其他因素造成人畜共患病的增多,比如,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步伐加大,人类大举进入一些原始生态地区进行开发,人群与动物之间的物质流动大大增加。此外,饲养宠物成为时尚,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让人畜共患病从农村、牧区进人城市。

“人病畜防”

由于人畜共患病的特殊性,在预防控制方面要求做到“人病畜防”,建立兽医与卫生部门的协作及联防联控机制非常重要。然而,这方面的情况却并不理想。李文生就表示,“按理说,应当是畜牧站发现带菌羊群,通报给我们,由CDC再去检查农牧民。但实际上却往往是,CDC接到‘布病患者的病例,反过来去通知畜牧站,让他们去检查羊群,这一套流程弄反了。”

畜牧站每年在春秋两季会要抽检新生的羊羔。按照国家规定,在发生“布病”疫情的地方,对牲畜的抽检率应该在60%以上,但是在靖边县,抽检率大概只有8%。据李文生介绍,靖边县面积大,下辖22个乡,农牧民居住比较分散,每个乡应该有五六名畜牧技术人员,这样算下来,如果要完成对羊群的抽检工作,就需要110多名工作人员,而目前畜牧站只有20多人,人员缺口大。

发现病羊后,要做“无害化处理”,就是以不流血的方式把羊杀死后焚烧。然而,一头种羊买来的价格最少要2000元,按国家补偿政策,病羊被无害化处理后,国家补偿农户300元,在经济不好的地方,可能还不到300元。这样一来,农户就很不划算。因此,有些农户就会悄悄把病羊卖到市场上去,这就增加了布鲁氏菌病扩散的风险。

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将包括布鲁氏菌病在内的16种疫病划为“优先防治的国内动物疫病”。《规划》指出,布鲁氏菌病、狂犬病、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呈上升趋势,局部地区甚至出现暴发流行。

浅谈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及防控 篇3

人畜共患病根据病原体不同, 大致分为五大类。

1.1 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种类繁多, 其特点是传播迅速、容易造成大流行。这类疾病较难诊治, 无特效疗法, 只能对症治疗, 对人类和畜禽危害严重, 致死率很高。如狂犬病。

1.2 立克氏次体、衣原体等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立克氏次体、衣原体是较病毒较细菌小的一种致病性微生物, 一般抗菌药可以将其杀灭。如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的衣原体病。

1.3 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病原菌可以利用外界条件进行繁殖, 抗菌药物可以控制细菌所导致的疾病。如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炭疽病, 它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病。

1.4 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真菌是一种比细菌更进化的微生物, 它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抗真菌药物控制。比如一些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病, 其病程一般较持久。

1.5 寄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主要包括由原虫、吸虫、线虫、绦虫以及昆虫等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由于病原体不同, 其传播途径、寄生对象不同, 发病症状也不尽相同。这类疾病一般可以用驱虫药物控制。如弓形虫病、血吸虫病、绦虫病。

2 人畜共患病的危害

目前, 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有250多种, 其中较为严重的有89种, 已知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存在并流行的有34种。我国已经证实的人畜共患病有90多种。如狂犬病、炭疽病、禽流感、鼠疫、猪丹毒、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对人类危害最大。人畜共患病不仅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 减少农民收入, 而且会直接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1 严重的危害人类的健康。

如鼠疫在历史上据发生过三次世界性的大流行, 20世纪40年代后, 小范围的流行仍然不断发生。近年来暴发的禽流感不仅给禽类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发生多起禽流感感染人并致死的事例,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我国每年死于狂犬病的患者多余500多名, 全球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人和动物死于狂犬病, 是已知死亡率最高的人畜共患病。

2.2 危害畜牧业安全生产, 直接损失大, 间接损失更大。

直接损失一是造成大批畜禽死亡;二是使畜禽生产性能下降, 淘汰率提高;三是大量畜禽产品废弃, 即影响了环境, 也降低了效率。间接损失主要表现在影响消费者心理, 造成恐慌, 畜产品销售困难, 畜禽及畜禽产品价格下跌, 从而影响养殖业的发展。

2.3 危害畜产品安全。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是畜产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 畜禽中很多人畜共患病没有得到净化, 成为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来源。

3 人畜共患病的预防和控制

3.1 预防原则

3.1.1 以根除和控制动物传染源为基础的工作原则。

有效的预防能够免除治疗的需要。因此动物中人畜共患病的根除和控制, 是整个防疫体系中最关键的环节。

3.1.2 外防传入, 内查净化的技术原则。

人畜共患病的预防, 如果没有外防传入的措施, 内查净化只会增加更多的易感动物, 随着动物的调运, 造成疫情暴发,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控制办法就是免疫, 或降低饲养密度, 改变饲养制度。所以, 只有做好外防传入, 才可以实施内查净化。

3.1.3 政府主导的管理原则。

人畜共患病的预防关系到政策、法律法规和经费问题, 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应坚持政府主导, 辖区管理, 各负其责。3.1.4多部门协作控制的运行原则。人畜共患病关系到生态、媒介、兽医、卫生等多个专业, 协作是有效预防人畜共患病的基石。而最关键的是兽医和卫生的协作。

3.2 预防的关键措施

3.2.1 饲养环节, 推行科学的饲养制度, 根除动物传染源。

人畜共患病的预防, 首先要改变造成疫情发生的饲养方式, 其次要采取免疫、净化等措施压缩动物传染源。科学的饲养制度是首要的, 免疫、净化由于其工作量很大, 受到经费和人力的限制, 难以保持连续性。

3.2.2 流通环节, 严格动物检疫, 切断传播。

当前很多人畜共患病疫情的暴发点, 都是由于患病动物的流动引起的, 必须严格动物检疫, 切断传播。检疫是对防疫结果的法律认定, 包括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3.2.3 生物媒介环节, 加强环境管理, 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主要是整治好环境, 控制好老鼠、苍蝇、蚊子等中间宿主孳生环境, 必要时进行药物预防。对水源、粪便加强无害化处理, 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卫生城市建设。

3.2.4 生产生活环节, 注意个人卫生, 提高防护能力。

城市居民应控制宠物饲养, 加强饲养宠物的管理和防疫。个人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提高抗病力, 必要时进行免疫, 对患者尽快隔离和治疗。普及人畜共患病知识, 群防群控。

3.3 保障措施

3.3.1 技术保障:

组织开展重大人畜共患病诊断技术和监测技术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 进行技术培训;开展重大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研究, 密切关注国外疫情;加强地区间协作, 严防人畜共患病在流通环节相互传播;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3.3.2 物资保障:

建立各级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制度, 及时足量储备人员的防护用品, 诊断试剂, 无害化处理用品、疫苗、封锁设施、消毒用品等;发生过重大人畜共患病疫情的老疫区县更要做好有关防疫物资储备。

3.3.3 资金保障:

重大动物人畜共患病疫情预防和扑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规定的比例分担。

3.3.4 人员保障:

需加强防范的人畜共患病 篇4

1 人与禽的共患病

就是人类可以感染的禽类疾病, 如禽流感、新城疫、弯曲杆菌病、李氏杆菌病等。

1.1 禽流感

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后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膜炎;

重症患者一般均为H5N1亚型病毒感染。患者呈急性起病, 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 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 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1.2 新城疫

潜伏期数小时至2月, 出现单侧眼结膜炎、耳前淋巴结肿胀、头痛等症状。

1.3 鹦鹉热

本病多发生于与家禽和鸟类经常接触者, 或有关的职业人群。易感性普遍, 感染后不一定产生免疫力, 复发常见。潜伏期3~45d, 轻者无明显症状或呈流感样症状, 重者可致死亡。典型病例临床表现为非典型性肺炎:干咳、少量黏液, 有明显铁锈色, 个别出现胸痛。

1.4 隐球菌病

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属中的新生隐球菌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从人的皮肤、土壤、灰尘、鸽粪中都能找到。在大城市中, 掉落在窗台的鸽粪常成为传染源。所以养鸽人影重点防范。人感染后主要侵犯肺和中枢神经系统, 但也可以侵犯骨骼、皮肤、粘膜和其他脏器。但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 约占隐球菌感染的80%。多数感染可以自愈或病变局限于肺部。在免疫功能受损的病人, 可引起严重肺部感染甚至经血行播散全身。症状有咳嗽、胸痛、乏力、地热、体重减轻等, 常有少量粘液痰或血痰, 痰内可找到病原菌。

2 人与猪的共患病

猪链球菌病、猪旋毛虫病、日本乙型脑炎、猪丹毒、猪附红细胞体病。

2.1 乙型脑炎

当人患了乙型脑炎时, 即可出现高热、剧烈疼痛 (特别是头部、颈强直) 以及语言障碍等症状。个别病情严重的患儿可导致呼吸衰竭。

2.2 猪链球菌病

人感染该病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天。多数病例发病急, 约50%病例发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初期都会有高热、全身不适、眩晕。该病在临床上主要分为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败血症型比较危险, 常发生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病人肢体出现瘀点、瘀斑, 早期多伴有胃肠道症状、休克, 病情进展快, 很快转入多器官衰竭, 并导致死亡。有的死亡者胳膊、脸、身体, 都可看到黑色的斑痕。

2.3 猪囊虫病

当人吃进未煮熟的、含有猪囊尾蚴的猪肉时容易感染。这种囊尾蚴寄生于人皮下、脑、眼等组织, 可导致肌肉酸痛、无力、发胀等症状;可引起视力障碍甚至导致失明;可使人头昏、头疼、记忆力减退, 严重的可引起癫痫发作, 甚至失语、昏迷、死亡。体内有成虫寄生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贫血和消瘦等。

2.4 猪丹毒

人感染猪丹毒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皮肤创伤感染, 其次是消化道感染;生猪屠宰场工人、猪肉加工厂工人、猪皮搬运和加工工人、喂猪的饲养人员、兽医等与猪及其产品密切接触者, 是猪丹毒易感人群。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人类疾病称为类丹毒, 潜伏期为1~3d。初起时患处疼痛, 可有轻微发热、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 数日以后皮疹出现。通常发生于手部, 表现为一个疼痛的红点, 逐渐扩大, 成为一片边界清楚的紫红色斑状肿块, 边缘部分稍高起, 不化脓, 也不破溃, 可有水疱。自觉瘙痒或刺痛, 手指如被波及, 常因肿胀及按痛不能自由屈伸。大多数患者经3周自然痊愈, 有些病人在皮疹消退后不久, 在原处或附近未患病处又发生皮疹。

3 人与牛羊共患病

3.1 羊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

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感染后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病菌分为羊型、牛型、猪型、森林鼠型、绵羊附睾型和犬型。人畜共患主要为羊、牛和猪型。以羊型致病力最强, 猪型次之, 牛型最弱。传染源是患病的羊、牛、猪, 病原菌存在于病畜的组织、尿、乳、产道分泌物、羊水, 胎盘等组织内。接触感染, 也可通过消化、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 并可重复感染或慢性化。

3.2 牛结核病

牛结核菌主要侵害任何家畜, 奶牛和黄牛最敏感。人主要通过与病牛及其产品接触而感染。人感染牛型结核的比率为10%~30%。牛性结核菌可以侵害人的各个器官系统, 主要表现疲劳、乏力、体重减轻和发热。以肺结核好人淋巴结核最常见, 可导致许多器官发生粟粒性结核。

4 人与犬猫共患病

4.1 狂犬病

有病恐水症、疯狗病。随着我国养犬数量的急剧增加, 狂犬病的发病率也一直居高不下。2012年全国发生1425例狂犬病, 死亡1361例, 死亡率达95.5%。该病主要通过带毒动物和患病动物咬伤所致, 也可通过食入被狂犬病病毒污染的食物和饮水感染。该病主要危害中枢神经系统, 表现为恐水、恐声、怕风、恐惧不安、咽部肌肉痉挛、进行性瘫痪、呼吸困难等症状。

4.2 猫弓形虫病

该病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哺乳动物和鸟类是弓形虫的宿主, 猫是终末宿主。动物是通过采食含有滋养体和包囊的生肉时感染。人可以通过与患病的猫狗接触而感染。当人感染弓形虫后, 大多数人呈隐性经过。当孕妇感染时, 有45%的会传染给胎儿, 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胎儿, 婴儿出生后可能会出现失聪、失明、小头、智力低下、畸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乃至死亡。

5 预防措施

新世纪人畜共患病 篇5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特点,病因,防制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中国的政治、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又跨入了新台阶, 但人畜共患病也随着生活的改变而发生了改变:从2002年底到2003年的非典、禽流感;2008年四川猪-人链球菌感染;2009年的H1N1流感……不仅严重打击了畜牧业, 而且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危害。

1 人畜共患病的种类

据统计, 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性动物病有250多种, 其中较为重要的有89种, 已知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存在并流行的有34种。我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90种。人畜共患病的分类方式, 世界各国不尽相同, 可以从其病原、宿主、流行病学或病原的生活史等角度而有多种分类法, 目前应用较多的有如下3种方法: (1) 按病原体种类进行分类可分为细菌引发的、病毒引发的、衣原体引发的、立克次氏体引发的、寄生虫引发的5种; (2) 按病原的生活史分类可分为直接传播性人畜共患病、周生性人畜共患病 (又称为循环传播性人畜共患病) 、后生性人畜共患病 (又称为媒介传播性人畜共患病) 、腐生性人畜共患病 (又称为腐物传播性人畜共患病) ; (3) 按病原储存宿主的性质分为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 (又称为兽源性人畜共患病) 、人源性人畜共患病、双源性人畜共患病 (又称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 、真性人畜共患病。

2 新世纪人畜共患病的特点

2.1 来势凶猛, 传播快

近年来新发生的人畜共患病如非典、禽流感、疯牛病等来势之凶猛、危害之巨大有目共睹, 非典使全球8 098人受到感染、774人丧生, 经济损失达800亿美元。2003—2005年, 全世界至少近40个国家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2004年1月至9月我国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新疆、上海等16个省市自治区、37个地市、49个县市共发生50起禽流感疫情, 共有14.31万只发病, 死亡12.76万只, 扑杀902万只, 免疫1 402万只。2005年先后在我国西藏、青海、新疆、辽宁、湖北、内蒙古、安徽、湖南、山西、宁夏、云南、江西等12个省市自治区、23个地市、30个县 (市、区) 、57个镇、112个村发生31起疫情, 截止2007年2月, 全球已确诊275人感染禽流感病毒, 其中167人死亡:我国已有10余个省份暴发疫情, 扑杀禽只数千万, 人感染禽流感22例, 其中14例死亡。

2.2 临床症状相近, 早期防治难

人畜共患病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 病原体的生物特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极为相似。动物在感染了乙型脑炎、Q热等人畜共患病时, 病畜在病初均会有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反应迟钝或消失、食欲减退、出现异常姿势等一般性症状;人感染后初期有的没有任何症状, 有的有症状, 但主要症状大多为发热、寒战、关节疼、肌肉痛、呕吐、腹泻、喉痛、突发高烧且呕吐、头痛等普通感冒症状, 严重的会有意识障碍, 惊厥或抽搐。这往往容易造成误诊, 增加了早期防治的难度。

2.3 种属多, 变异快

如现在世界各国都列为重点监测的艾滋病。这个原本只在猩猩身上才有而且不会致命的病毒潜入人体后。几经变异就成为人类之间广泛传播的可怕致命凶手, 目前世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4 000多万且逐年呈上升趋势。再如禽流感目前可分为15个H亚型 (H1~H15) 和9个N亚型 (N1~N9) , 而且还有新的变异毒株在不断出现, 除此还有许多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均可发生形态、菌落、毒力、免疫原性和耐药性等的变异。

2.4 有混合感染的趋势

近几年, 动物疫病的混合感染现象越来越多, 如猪伪狂犬病毒与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Ⅱ型圆环病毒、猪流感等呈混合感染状态, 既增加了防治难度, 而且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与此同时, 人类的人畜共患病混合感染病例也出现了。引起此次世界性恐慌的H1N1已有近百年历史, 美国于1918年首次报道猪流感。1918至1919年间, 流行的H1N1亚型引起全球约20亿人染病, 4 000万人死亡, 其中在疫情初期死亡的患者全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年人。当时即发现, 猪群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当时人群中流行的流感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直到1931年才分离并鉴定了第一株猪流感病毒H1N1。此次代号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新毒株, 它包含人流感病毒、北美禽流感病毒和北美、欧洲、亚洲3类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 最近哥伦比亚大学的拉巴丹等人研究的结果显示, H1N2和H3N2型流感病毒都对H1N1病毒的基因有贡献;曾在民国及建国初期肆虐的结核病, 现在又卷土重来, 且同艾滋病联合在一起, 出现了艾滋病和结核病的双重感染。不难预测, 将来还会有新的人畜共患病混合感染病例出现。

3 人畜共患病频发的主要原因

3.1 生态环境因素

由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病原体通过基因突变或者重组的方式产生新的株、型、种。当微生物的进化使其获得了能够导致人类疾病的新特征的时候, 一种新的疾病出现了。而且病原体突破物种传播的可能性加大。随着环境、气候和生态的变化, 某些病原体很易突破种间屏障, 经自然感染宿主, 或直接感染人群, 给人类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大。野生动物的传染就转移到家畜或人, 并且随着人类居住范围越来越多, 侵犯到野生动物的生活, 新病原体的侵入可能会不断发生

3.2 集约化饲养方式的推广

目前的动物养殖大都呈现规模化、集约化的形式, 尤其是许多地方, 为了便于管理, 把养殖场都迁到一个统一划定的区域, 实行养殖小区模式, 这使得动物疫病的流行更加容易、更加广泛, 人与动物的接触也更加频繁, 畜舍环境 (如空气的流动、废水处理、温度、湿度等) 的改变, 使疾病在动物之间的传播蔓延。传统的饲喂方式也随集约化方式改变,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被大量使用, 而组成饲料及添加剂的原料中, 有许多动物性原料如血粉、鱼粉、肉骨粉等, 它们可能带有一些病原, 再次传染给动物, 再传染给人, 造成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 如疯牛病等。

3.3 不良生活习惯

为了追求口感饮生血, 吃生猪肉, 吃生猴脑……, 猪囊虫病就是人类不良卫生习惯导致传染的例子, 即猪接触到有绦虫病的患者粪便而发病, 人因生吃或食入未煮熟的患有猪囊虫病的猪肉而得绦虫病和囊虫病;人的布鲁菌病也是由于人与患病动物长期密切接触而导致发生感染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四川的猪链球菌事件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养殖场地卫生条件差、圈舍通风不良, 阴暗潮湿;此外, 家庭宠物饲养成为时尚, 人与动物之间长期密切接触且缺乏防疫增加了患“宠物”病的风险。

4 人畜共患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4.1 提高与完善各级动物防疫检疫机制

在与传统的人畜共患病进行斗争的过程中, 暴露出原有的防疫体系很多不足, 这一切无疑给动物疫病防治提供了启示, 建立科学、完善、有效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 必将减少可能发生的人畜共患病。于1998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因其存在动物疫病防控制度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相关部门修订了新的《动物防疫法》, 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等相关法律也已出台。现在世界恐慌的H1N1, 在中国的各种防疫体系下并未肆虐中国, 据统计, 截止2009年6月12日中国各地H1N1甲型流感疫情内地共计126例, 全国共225例, 此事虽然表明了我国应对输入性人畜共患病具有较高的防控能力, 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防疫、防控机制就很完善。中国国内的基层兽医站、防疫检疫站是人类与人畜共患病作斗争的前沿阵地, 但存在设备差、人手紧、待遇低等众多问题, 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完善基层防疫制度。应认真贯彻《传染病》、《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规;建立健全、完善和配套各种制度, 强化各级卫生和兽医队伍的建设, 建立一支专业熟、技术精的检疫防疫队伍, 提高预警技术和能力。加强对人兽共患病的检测和监督力度,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疫情扩散。

4.2 提高全民的防护意识

人应避免与受感染的动物接触。由于职业等原因与动物接触频繁的人, 耍注意个入的卫生保护, 当身上皮肤有破损时, 更应格外小心, 防止从动物感染上病毒或病菌。免疫接种是人类长期以来对付人兽共患病的重要措施, 并已取得显著的效果。要及时为易感人群和易感动物接种疫苗, 积极采取主动防护措施。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在公共卫生比较薄弱的农村养殖场要加强宣传力度, 注意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建立人畜安全体系。

4.3 保护生态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

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与自然资源形成了巨大的供求矛盾, 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 台风、水旱灾害频发, 水土流失严重地冲毁良田、淤积河道和水利工程。生活范围的不断拓展, 使人们不断破坏和入侵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增加了受病毒感染的几率;森林的大面积砍伐, 迫使野生动物离开原先的生存领地, 将病原体直接或间接地带到人类社会。此外, 全球气候变暖激活了许多病原体, 导致蚊虫等传播媒介大量滋生。人类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为此, 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树立科学发展观, 重视保护自然环境, 留给后代子孙一个秀美山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家园, 尽量减少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动物传染给人类

4.4 改进畜禽养殖方式

畜禽养殖是防控人畜共患病的关键环节。首先要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特别是杜绝在饲料中违禁添加抗生素的行为, 否则动物和病原体都会产生耐药性, 传染病发生后就将无药可治;其次要普及科学饲养管理知识, 推广良好饲养规范以及大型集约养殖企业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 隔离人、畜、禽的居住环境, 合理安排饲养密度, 引导和教育生产者加强饲养环境卫生的治理, 减少畜禽发病率;还应加强在物种引进过程中的疾病风险评估, 把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 不要以人的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对于动物性产品, 一定要严格检验检疫, 把可能带来的病原体挡在国门之外。

4.5 倡导健康生活习惯

俗话说“病从口入”, 要加强饮食、水源、粪便的卫生管理或无害化处理;宣传倡导良好的饮食习惯;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不食不加工被污染的食物, 特别是动物性食品;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喝生水;与动物接触要有分寸, 许多动物携带病毒并不发病, 而一旦与人接触传给人类, 就可能发病;消灭跳蚤、蚊子、苍蝇、蟑螂和老鼠等容易传播病原体的有害生物。

参考文献

[1]林兆京.浅析人畜共患病.福建畜牧兽医, 2006 (增刊) :31~35

[2]张海霞, 孙桂珍.人畜共患病的分类、流行状况及控制措施.山东畜牧兽医, 2008 (5) :29~30

畜牧业生产中的人畜共患病 篇6

人畜 (动物) 之间共患病包括由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引起各种疾病。按类别划分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两大类。传染病主要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传播引起的, 例如狂犬病、布鲁杆菌病、结核病、沙门菌病、鼻疽、土拉杆菌病、禽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等;寄生虫病是由原虫和蠕虫以及疥螨、旋毛虫、蛔虫、血吸虫、猪绦虫等引起传播的病。

1 人畜共患病的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危害相当严重, 有许多高危传染病如狂犬病、禽流行性感冒, 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有些无法治疗, 如狂犬病死亡率100%;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病、布鲁杆菌病的传染率和发病率很高, 危害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

我国幅员辽阔, 地跨寒、温、热三带, 各地的畜牧生产自然条件差别巨大, 城乡环境条件、人民生活习惯各不相同, 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 个体散养的畜禽由于条件落后, 人员防范意识谈薄, 而一些地区医疗卫生措施不健全, 因而侵害人类及动物的一些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大, 畜牧生产产品 (肉、毛、皮、蛋) 的检疫、检验、监督几乎是盲区。一些病害、病死的牲畜也经常被食用, 使这些传染病以及一些寄生虫病等人畜共患病时有发生。许多地区呈重灾区。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 有相当多的人患有疟疾、丝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布鲁杆菌病、绦虫 (猪) 病、旋毛虫病、隐包子虫病等各种传染病, 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轻者使人丧失劳动能力, 重者引起死亡。也使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

2 传播途径

病原体 (细菌、病毒或寄生虫) , 一般由已感染者排出病菌病毒或虫卵、成虫, 都是危险的传染源 (包括分泌物、粪尿、血液、流产物、吐沫等) , 均可成为易感人或动物的危险传染源。这些传染源因病种的不同、数量的不同以及与易感人 (动物) 的接触密切程度不同其感染机率也不同。

一般来说, 病人 (动物) 在恢复期不再是传染源;一些健康人 (动物) 携带病菌, 有时可传染;而有些寄生虫病的传播需要一、二个中间宿主环节。某些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通过吸入空中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感染, 由患畜咳嗽、打喷嚏把病毒细菌直接喷到空中尘埃上, 这种带菌尘埃被健康者吸入即可发病;还有的可通过病患者的粪尿传染。某些寄生虫卵可在患畜粪尿中存在, 这种粪尿如未经消毒、发酵处理而用于蔬菜、水果的施肥, 果蔬上会沾上虫卵。人吃了这些未洗净的果蔬 (生食) 可感染寄生虫病。此外还有接触感染: (1) 直接接触病畜禽, 在饲喂、使役、接产时病菌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人体而感染 (布鲁菌病就是典型的例子) , 直接解剖病畜未经安全防护程序处理极易感染患病; (2) 间接接触感染, 吃未煮熟的病患畜禽的肉、蛋, 吃生鱼等均可感染。

上述的传播过程的发生, 主要是人们防范意识淡薄, 对患病的畜禽卫生检疫、检验不到位及行业卫生操作规程贯彻不彻底。

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有三个基本环节: (1) 病原体从已感染者 (人或动物) 排出体外; (2) 必须具备一定的传播途径; (3) 易感人群 (人或动物) 免疫力低而与传染环境或病禽有直接或间接接触而发病。上述三个过程构成了传染病流行传播实质, 缺少一个环节则不能引发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

3 传染病特征

3.1 有病原体

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病菌、病毒、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衣原体;寄生虫有原虫和蠕虫。

3.2 有传染性

病原体从患病人 (畜) 体内排出的病菌、病毒、虫卵、虫体等在适当的环境条件时传入易感人 (畜) 体内或体表, 此时出现了感染, 感染程度的大小与病原体种类、毒力、数量及易感人 (畜) 的免疫状况有关, 如接种过疫苗的人 (畜) 则不被感染。

3.3 有流行性

按传染病流行过程、强度和广度可分为几种情况。 (1) 散发, 指患病人 (畜) 传染发病的数量局限在较少部分或地区; (2) 流行, 指某一地区或局部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 (3) 大流行, 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 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 (4) 暴发, 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局部地区或局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人或动物。

3.4 地方性

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由于地理、地貌、温度、湿度环境不同而使一些传染病局限某个区域、地方流行, 而其他地域则少见。有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也仅出现在某个地区, 而其他地区依靠这些中间宿主的寄生虫病则不易流行。

3.5 季节性

传染病有些在春季多发, 有的秋季多发, 也有一年四季都发生的, 各不相同, 但不同的传染病常有一定的季节性。

3.6 免疫性

患传染病病愈后的人 (畜) 对同一种传染病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 (同种病) , 不同的传染病的免疫程度各不相同, 有的较强, 有的较弱, 有些可终生免疫, 有的则有一定期限。如注射疫苗时, 免疫期多为6个月或1年, 过期则会重新感染。

3.7 继发感染性

有些传染病, 一种病原感染发病后又可能在病期再次感染另一种不同病原的传染病, 叫继发感染, 即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感染。这会使病畜 (或人) 病情加重, 甚至会造成死亡。这主要是病患免疫力过低或前次传染病治疗不当引起的。

4 传染病的预防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因此临床医师在搞好监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应做好传染病的预防与宣传工作。

预防措施可分为: (1) 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措施; (2) 疫情出现后的预防措施; (3) 治疗性的预防措施。

4.1 预防性措施

在疫情出现之前做好经常性预防。 (1) 对界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虫) 的实行的措施, 如改善饮水卫生, 实现饮水消毒;城乡建设时对粪便无害化处理;污水排放和垃圾的合理处理;建立健全医院、实验室与致病微生物有关的规章制度, 防止致病微生物的扩散, 杜绝实验室和医院内部感染。医院保健机构也应大力宣传贯彻《食品卫生法》, 同时对危险环境进行消毒、杀虫、灭菌工作。 (2) 预防接种 (又称人工免疫) , 把某种病的弱毒疫苗 (生物制品) 接种到易感人群或动物体内, 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 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

4.2 防疫措施

指疫情出现后, 采取防扩散、尽快平息的措施, 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 (1) 早发现、早诊断会使传染病的流行与暴发延缓或止住。对可疑传染病可通过实验室诊断, 及时观察病程的变化, 早治疗对减轻疫病危害乃至病愈都有很大帮助。 (2) 早报告。一旦确诊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发病的疫情状况, 有助于减小流行和暴发。 (3) 早隔离。隔离可阻断继续传播某种传染病, 也有助于观察、治疗, 有利于把传染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3 治疗性预防措施

治疗性预防措施指在发病治疗时采取的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 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随时分析病情的发展变化, 采取有效措施, 使病程减少、疾病减轻乃致痊愈, 包括合理使用药物。同时做好医师自身防护。

5 传染病的控制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 应按传染病危害程度采取监督、监测的管理措施, 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把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8种急、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传染病, 并根据传播方式、速度、对人类危害害程度的不同分成甲、乙、丙三类传染病, 实行分类管理。

5.1 甲类传染病 (强制管理传染病)

此类中主要包括鼠疫、霍乱。疫情发生后, 对疫病的报告时限, 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 对疫点疫区的处理均要强制执行。

5.2 乙类传染病 (严格管理的传染病)

该类主要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狂犬病、布鲁杆菌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猩红热、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革登热。对这些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法等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非典型肺炎、炭疽、人感染高至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流感4种传染病现在已经并入甲类传染病管理。

5.3 丙类传染病

该类病也称监测管理传染病, 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包虫病、丝虫病, 对此类传染病一般做监测管理。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策略 篇7

1 犬与人共患病的种类

1.1 寄生虫病

1.1.1 体表寄生虫病疥螨病、耳痒螨病、虱、跳蚤寄生虫病等。

1.2.2原虫病附红细胞病、弓形虫病、黑热病、贾第虫病、毛滴虫病、小袋虫病、阿米巴病等。

1.1.3 蠕虫病蛔虫病、绦虫病、旋毛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华枝睾吸虫病等。

1.2 病毒病狂犬病、轮状病毒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1.3 细菌病沙门氏菌病、布氏杆菌病、莱姆病、结核病、弯曲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等。

1.4 真菌病孢子丝菌病、隐球菌病、诸卡氏菌病、潜蚤病、皮肤丝状菌病等。

1.5 立克次氏体病贝氏柯克斯体病等。

1.6 衣原体病鹦鹉热衣原体病等。

2 犬与人共患病发生的因素

2.1 人犬接触

人与犬接触频繁密切, 病原体传播机会增加。如在手术学实验中, 从运输、保定、麻醉、手术到术后护理, 有关教师和学生必须与犬接触, 被感染的可能性相对增大。

2.2 饲养管理

如果饲养管理不当, 环境条件差, 加之在实验过程中使犬的抗病力下降, 是导致犬发病的重要因素。在饲养过程中营养不良, 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和措施, 粪便不及时清理并未做无害化处理, 环境不经常清洁、消毒, 鼠、蝇、蚊、蚤、虱等病原媒介得不到及时有效杀灭, 均可增加犬病的发生, 从导致人犬共患病发生的机会增加。

2.3 防疫观念

防疫观念淡薄, 对人犬共患病危害了解不够, 不重视免役预防工作, 不注重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 很多同学和教师不了解人犬共患病的预防知识。

2.4 流通渠道

教学和科研需要大量的犬, 其来源较为广泛, 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养, 因而往往忽视检疫、消毒、隔离观察、免疫等工作, 容易带来新的疫病, 造成的潜在危害更大。

3 防制

3.1 加强饲养管理, 增强犬的抗病力

根据犬的营养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制日粮, 以满足犬正常生理活动的需求。饲喂要定时、定量, 平时注意观察犬有无异常, 发现问题查明原因, 及时采取措施。另外必须保持食物新鲜、清洁, 及时清理剩食, 防止腐败变质。设置较大的运动场, 让犬有充分的运动空间。定期用温水清洗体表, 防止皮肤病的发生。定期对犬舍、笼具食槽、运动场进行清洁消毒, 及时杀灭病原微生物。

3.2 对实验犬加强护理

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 由于犬只进行了相关的试验, 包括手术学、牙科、骨科等损伤性试验, 其抗病力明显下降, 因此应加强护理。首先, 对术后麻醉未苏醒的实验犬静脉滴注抗菌消炎药, 其次, 要保护好手术部位, 夏季防蝇, 冬季防止冻伤。待苏醒后给一些适口性好的食物, 将抗菌消炎药混入其中, 使其快速恢复体力。

3.3 做好灭鼠和预防性驱虫工作

蚊蝇虱蚤蜱鼠等寄生虫和小动物是很多病原体的宿主和媒介, 要根据它们各自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杀灭方法。因此, 对新购进的犬首先要进行驱虫, 做好预防性驱虫工作。对犬舍周围环境定期灭鼠, 阻断各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防止人犬共患病的发生。

3.4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医学院校实验用犬多来源于外购, 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忽视免疫预防工作。因此, 对实验用犬要提前购进并及时注射疫苗, 特别是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接种, 以防止实验人员在试验过程中被咬伤发生意外。一旦被咬伤应马上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狂犬病免疫血清注射。

3.5 早发现早治疗

及时发现病犬并根据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 查明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对病犬进行隔离, 针对病原体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或免疫血清及时进行治疗, 同时进行相应的解热、镇痛、强心、补液等辅助治疗。对病犬所接触的笼具、食槽等设施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防止病原体扩散, 造成更大传播。

3.6 加强自我防护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策略 篇8

1 人畜共患病概述

1.1 人畜共患病的定义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指出, 人畜共患病是指人类与人类饲养的畜禽之间自然传播和感染的疾病。

1.2 人畜共患病对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据研究发现人喝了罹患人畜共患病奶畜产出的奶制品也会染病。例如, 结核病即为一种人畜禽共患的传染病, 有人型、牛型和禽型3种, 并可相互感染,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 发病症状也相似。因此, 人食用了病畜产出的奶后, 病菌极有可能经消化道感染人体。目前我国大多数乳制品企业在收购原料奶时, 对于细菌统计的种类不区分, “结核奶”极易蒙混过关。同时有试验证明, 结核杆菌在3℃条件下可存活6~12个月, 若病菌存在于蛋白质当中则更难杀灭。而乳制品中含有大量蛋白质, 对杀灭结核杆菌造成了极大的障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奶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若不及时开展有效的人畜共患病防治措施, 便会引发新的危机。

2 奶畜养殖中常见的人畜共患病

2.1 口蹄疫

2.1.1 病原。

病原体属于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有7个血清型和60余个亚型。各型不能互相免疫, 以病畜水泡及淋巴液中病毒含量最多。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首位, 我国也将其从第5位提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首位。

2.1.2 症状。

典型症状是发热并在口腔黏膜、乳房以及蹄部皮肤上出现水泡。病牛体温升高至40~41℃, 精神萎顿, 食欲减退, 闭口流涎, 开口时有吸吮声。口蹄疫特征表现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和临床期, 最终康复或死亡。潜伏期通常为2~3 d, 充分发展的临床特征是出现典型的水泡。经过12~36 h, 水泡破溃, 局部呈鲜红色的糜烂面。并发症为在患部组织上出现细菌性的化脓坏死过程, 有时表现为腱鞘炎、乳腺炎和胃肠炎等。

2.2 结核病

2.2.1 病原。

结核病病原菌为结核分支杆菌的3个种, 即人型、牛型和禽型, 其中以牛型对奶牛群致病力最强。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 极抗干燥。

2.2.2 症状。

通常呈现较缓慢, 其潜伏期一般为10~45 d, 有的长达数月乃至数年。临床以肺结核、肠结核、乳房结核和淋巴结核为常见。肺结核:病初食欲、反刍无大异常。只是清晨吸入冷空气或含尘埃的空气时易发咳嗽, 先为短咳嗽, 后为带痛顽固性干咳。鼻液呈黏性、脓性, 灰黄色, 呼出气有腐臭味。呼吸出现困难, 呈伸颈仰头状, 呼吸声似“拉风箱”。肠结核:多见于牛犊。呈现前胃迟缓的症状, 迅速消瘦, 顽固性腹泻, 粪便呈稀粥状, 混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乳房结核:奶牛多见, 常发生在1个乳腺区, 并且多见于后乳腺区。病乳区泌乳量显著减少, 乳汁稀薄如水呈灰白色, 或停止泌乳。淋巴结结核:以其部位不同而症状各异。咽后淋巴结肿大时, 压迫咽喉, 呼吸音多粗厉、响亮;纵隔淋巴结肿大时, 可产生瘤胃臌气症状;肩前和股后淋巴结肿大时, 可引发前、后肢跛行[1,2]。

2.3 布鲁氏菌病

2.3.1 病原。

布鲁氏菌 (又称布氏杆菌病) 是由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的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主要侵害生殖系统。布氏杆菌非抗酸性, 无芽胞, 无荚膜, 无鞭毛, 呈球杆状。布氏杆菌在土壤、水中和皮毛上能存活数月, 一般消毒药能很快将其杀死。

2.3.2 症状。

牛感染布鲁氏菌潜伏期2周至6个月。母牛最显著的症状是流产, 流产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 最常发生在6~8个月。流产的数日前表现分娩预兆象征, 如阴唇、乳房肿大, 乳汁呈初乳性质, 流出灰白色或灰色黏性分泌液。流产时, 胎水多清朗, 常见胎衣滞留。早期流产的胎儿, 通常在产前已经死亡。公牛常见睾丸炎和附睾炎。如流产胎衣不滞留, 则病牛迅速康复, 又能受孕, 但以后可能再度流产。如胎衣未能及时排除, 则可能引发慢性子宫炎, 引起长期不育[3,4]。

3 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对人畜共患病的控制措施

3.1 规范奶源基地建设, 提高奶畜养殖质量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 通过项目帮扶、社会融资等办法, 规范建设一批配套设施完善、技术先进、人员齐备、规模适度、环境卫生整洁、现代化的奶畜养殖场 (小区) 。减少散养户, 形成规范的养殖链条。这样从根本上提高奶畜养殖质量, 从源头上控制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传播, 保证奶源质量安全[5]。

3.2 建立有效的动物疫病防制体系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动物疫病防制体系, 逐级建立责任制, 形成针对包括人畜共患病在内的各类动物疫病有效、统一的防控体系。其中产地检疫应该认真贯彻落实, 严格把关, 加强执法力度, 对病畜合理处置, 杜绝人畜共患病的传播, 决不允许不合格鲜乳流入市场。

3.3 加强监测, 建立流行病学数据库

遵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例》, 加强人畜共患病的监测和检测。加大监测网络及各种预警预报系统的建设, 建立人畜共患流行病学数据库, 及时对疫情反馈信息进行处理、确诊、分析和调查, 提高疫情预警预报系统的准确度, 为有效地防控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3.4 强化技术和人员储备

技术储备是防治动物疫病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应加强对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对于科学技术储备, 应改进常规防治方法, 还应发展高效、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和标记疫苗, 开展基因治疗研究, 以实现对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控。

4 结语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动物的规模化养殖、贸易的全球化发展, 增加了人畜共患病发生与流行的风险。因此, 为了保障乳制品的安全, 使消费者能喝到健康安全放心的乳制品, 乳品行业仍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人畜共患病的防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海林, 贺建华.加强奶源质量控制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J].中国乳业, 2010 (10) :59-61.

[2]钱贵霞, 解晶.中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的供应链问题分析[J].中国乳业, 2009 (10) :65-69.

[3]李翠霞.建立乳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建议[N].黑龙江日报, 2008-12-08 (12) .

[4]马玉臣.人畜共患病及其防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0 (11) :17-19.

上一篇:船用柴油机保养下一篇:软件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