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2024-06-21

禽流感的防控措施(共12篇)

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篇1

禽流感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众多传染病当中, 禽流感的发生依然是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直接影响着家禽的市场行情、存栏量和公共卫生。笔者多年来针对禽流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控措施等方面开展了临床调查、疾病诊断与研究, 归纳出以下几点内容。

1 流行特点

近几年, 禽流感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尤以冬春季节更为严重, 特别是在春季的4~5月份。死亡率高、难以控制是兽医师面临的最大挑战。

1.1流行原因

(1) 气候突变、温差较大、持续大风等气候的影响导致禽流感不断发生; (2) 候鸟发病, 并随迁徙感染易感家禽, 也是禽流感难于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3) 防疫时间、防疫次数、选用的疫苗均非常重要, 若三者处理不当都会导致禽流感的发生; (4) 毒株变异也是禽流感难以控制重要因素之一, 2012年春季, 禽流感H5N1亚型出现了新的变异, 导致大部分地区相继暴发禽流感, 自2012年6月新的疫苗上市后, 2013年大范围发生禽流感和较高死亡率比较少见, 可见新疫苗的保护率比较高; (5) 近3年, 家禽普遍受到免疫抑制、霉菌毒素等因素的影响, 没有及时使用中草药和脱霉制剂对禽群免疫系统进行修复, 因此易发生禽流感。

1.2品种发病情况

(1) 产蛋鸡和种鸡常并发或继发新城疫和大肠杆菌, 产蛋率下降、死亡率不等为主要特征。 (2) 青年鸡很少发生禽流感, 一旦发生多以H5为主, 常并发或继发大肠杆菌、支原体, 控制难度大于蛋禽, 发病率低, 死亡率高。 (3) 目前根据我国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 我国肉鸡目前主要以H9N2病毒为主。H9病毒在肉鸡、青年鸡、肉杂鸡群中隐性感染率占1%, 接种疫苗、环境应激 (温度、湿度、氨气、人为因素等) 都可以导致发病。白羽肉鸡温和型流感混感严重, 多以“H9+病毒+细菌”发病形式存在。

2 临床症状

2.1蛋鸡和种鸡临床症状

(1) 急性型:体温升高, 厌食, 鸡冠发紫, 腿部鳞片下出血, 病程短, 发病后数小时内死亡。 (2) 慢性型:精神萎顿, 常将头部插入翅下, 体温升高, 采食量下降, 鸡冠发紫, 肉垂肿胀, 面部肿胀, 个别鸡有呼吸道症状, 排黄白色稀便居多, 蛋壳褪色, 产蛋率不同程度下降 (10%~90%) , 产软壳蛋、畸形蛋、沙皮蛋。

2.2青年鸡临床症状

精神不振, 体温升高, 厌食, 鸡冠发紫, 肉垂肿胀, 面部肿胀, 有呼吸道症状, 腿部鳞片下出血, 跗关节红肿, 拉黄白色、黄绿色稀便, 死亡率高于产蛋鸡。

2.3白羽肉鸡临床症状

精神萎顿, 体温升高, 采食量下降, 面部肿胀, 流泪, 有呼吸道症状, 眼结膜出血, 鼻有黏液性分泌物, 排黄白色、黄绿色稀便。

3 诊断

根据禽流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 可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应进行实验室诊断。

4 防控措施

4.1加强饲养管理

(1) 选择自然隔离良好的场地, 创建规模化、科学化的养殖场, 实行“全进全出”的制度; (2) 引种时要从无疫区引种, 杜绝本病的传入; (3) 尽量减少和避免野禽与家禽的接触, 切断传染源; (4) 加强有效的环境和带鸡消毒, 消毒需采用2种不同成分的消毒剂交替使用; (5) 疫病流行期间, 养殖户之间不聚会, 不到销售家禽市场, 不接触收购鸡的人员; (6) 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 尽早逐级上报, 严格执行封锁、隔离、消毒、焚烧发病鸡群等制度, 防止大流行的发生。

4.2合理的免疫程序

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 最好整个生长阶段都要合理预防。部分蛋鸡养殖户发生禽流感后才预防, 怕影响产蛋, 其实只要按说明书使用和减少应激, 产蛋下降是可以避免的。

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篇2

回良玉指出,去年以来,中央确定了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工作方针,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成功地组织了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当前,一些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严重,我国正处在秋冬高致病性禽流感高发季节,形势十分严峻,防控任务十分繁重。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足够的估计和充分的准备,切不可麻痹松懈,决不能放松警惕。对疫情暴发的风险不容忽视,对防控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不能低估。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立足于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暴发和流行,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防控工作。回良玉强调,当前要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一要完善各级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健全突发疫情应急机制,落实各项应急保障措施。一旦发生疫情,务必做到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置,坚决把疫情扑灭在疫点上,严防疫情扩散蔓延。二要强化疫情监测,健全预警预报机制,切实加大免疫力度,加强养殖环节防疫管理和检疫监督。特别是要加强对大中城市及其郊区、边境地区、候鸟栖息地、发生过疫情地区、养殖大省、大型养殖场和育种繁种基地等重点地区的免疫和监测。三要进一步完善突发人感染禽流感应急预案和有关防治方案,加强医学监测和预防工作,坚决防止疫病向人群传播。四要加强科技攻关和关键技术的储备研究,重点做好诊断试剂、新型高效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制和推广工作,加强流行病学规律研究。五要加快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抓紧实施动物防疫工程,大力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回良玉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要认真落实防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层层负责的责任体系。要不断强化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形成防控工作合力,保证政令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统一。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加强对基层防控工作的指导,及时消除防控工作隐患。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科普知识,搞好舆论引导,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疫能力,防止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篇3

关键词 猪流感;发病特点;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02

猪流感对于猪群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传染性非常强,甚至可能会传染给人类和其他牲畜。为了尽可能提高猪群的饲养效益,非常有必要研究分析猪流感发病特点以及科学的防控措施。

1 猪流感的相关介绍

猪流感也被称为猪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由于A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一般在猪的呼吸器官传染疾病中比较常见,往往具有传播速度比较快、发病率较高、发病比较急等诸多特点。为此非常有必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春冬季节更替时,气温急剧下降,在这段期间也是猪流感暴发的阶段,不同品种、不同性别、不同日龄的猪在这段期间都比较容易被感染,由于康复猪、病猪是其中最主要的感染源。因此,对于病猪和康复猪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安排专门的猪舍进行饲养,避免感染源进一步扩散、蔓延。相关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表明,猪流感的死亡率并不是很高,然而往往发病比较急,且传播速度比较快,假如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的措施很容易大范围扩散,最终导致地方行流行。对于患猪而言,其呼吸道黏膜中往往会带有这种病毒,这种病毒会伴着分泌物排出,然后借助飞沫进入呼吸道中进入到易感猪的体内,并且快速在易感猪体内繁殖而引发猪流感,猪受到感染后再将病毒排出体外,这样会形成一种循环性传播,可能只需要2~3 d就会使全群猪被感染,引发大面积发病。此外,猪流感病毒也会借助饲料、饮用水及接触性传播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这样就有可能传染给人们及其他牲畜,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2 猪流感的主要表现症状

猪流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一般都会有2~7 d的潜伏期,病程大概会持续7 d。猪流感在初期的时候,病猪会精神不振,体温显著升高,往往会高达40.2~41.2 ℃,食欲也会大大下降,经常会表现出眼分泌物增多、眼结膜充血、呼吸急促、流泪、张口呼吸、间接性打喷嚏、畏光及咳嗽等多种症状,而且常常在口角会有白沫,有的病猪可能会表现出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症状,敏感性比较高,尿少甚至无尿,尿液颜色为深黄色;粪便干结,四肢无力,长时间卧地不起。假如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科学的医治措施,病猪的病情可能会慢慢转化成慢性,由于消化不良、连续咳嗽会慢慢消瘦,也可能会并发胸膜炎、肺炎、支气管炎等多种并发症,这样会大大提高猪流感的死亡率。一般猪流感的自然发病时间平均在4 d左右,潜伏期相对比较短。假如在妊娠期间,母猪感染了猪流感,可能会通过胎盘将猪流感感染给猪仔,进而导致流产甚至死胎。即使母猪康复,其产下的猪仔一般抵抗力会比较弱,而且自身发育不良,存活率相对比较低。后期也可能会发生肠炎或者纤维素性出血性肺炎的症状,严重的话可能会死亡。

3 诊断猪流感的常用方法

临床诊断猪流感,可以结合猪流感死亡率相对较低、发病率高、传播快、季节性等诸多方面特征、解剖病理以及临床症状等诸多方面进行初步诊断[1]。现阶段都是采用的规模化猪养殖模式,因此普遍存在混合感染现象,这就需要在实验室进行鉴别。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选择鼻黏膜组织及其分泌物作为样品,如果是哺乳期的仔猪应该采集其咽部病料作为样品;采用血凝抑制试验鉴定亚型病毒血清,检测免疫抗体以及抗体感染鉴定;相对复杂的呼吸道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鉴别的过程中,也可以将猪流感病毒的亚型有效区别开来;优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其特异性、敏感性都比较好。

4 科学的猪流感防控措施

4.1 加强猪舍的环境管理

想要有效防控猪流感,就必须加强猪舍的环境管理,猪舍管理人员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猪舍的整洁、干净,做好猪舍的卫生管理工作,防止会滋生病毒。尤其是春初、秋冬进行换季的时间,一定要加强猪舍管理,将门窗及室内比较大的缝隙应该及时维修好,同时应该对易感猪群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假如温度比较低,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并采用保温灯、空调等措施合理调节温度;一定要定期通风排气,确保室内空气保持通畅。

4.2 做好饲养管理

秋冬季节进行更替期间,温度变化比较大,这样很容易引发猪流感。因此,不仅应该加强猪群的防寒保暖措施,而且应该注意合理搭配猪饲料。如果碰到寒冷季节,可以适量加入中草药组方来防止病毒入侵,进而有效提高猪的食欲,增强猪的抗病能力。例如,取荆芥60 g,柏仁60 g,川芎60 g,防风60 g,生姜60 g,山楂20 g,麦芽20 g,神曲20 g,陈皮20 g,槟榔20 g,苍术20 g,木通15 g,按照1%比例调配上述中草药方,每周喂食1次,或者根据1%比例把小柴胡散、复方黄芪多糖散加入到喂食中,可具有促增长、防病及保健等多种效果。

4.3 定期注射疫苗

疫苗注射是有效控制猪流感的一种重要措施,而且当前已经生产了相应的疫苗,为此养猪户,尤其是规模化养猪场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定期为猪群注射疫苗,加强对猪群的保护。如果仔猪拥有母源抗体保护的情况下,10周龄后就可以注射疫苗了,而且一定要特别注意流行毒株亚型,防止不同亚型之间不会产生交叉保护力。

4.4 无害化处理病死猪

防控猪流感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病死猪处理这个环节,假如处理病死猪的方法不当,可能会传染给其他猪,这样会对猪群的健康成长不利。病死猪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出售,不能食用,不能宰杀,不能转运,必须采取无害化处理[2]。养猪户一定要及时深埋或者焚烧病死猪,防止,对其他猪群造成传染。

5 结语

猪流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虽然死亡率不高,但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猪肉的质量安全,因此一定要加强猪流感的防控措施,这就要求做好猪舍的环境管理,定期注射疫苗,合理搭配猪饲料。

参考文献

[1]王庆阳,胡顺营,孙伟.猪流感的发病特点及科学防控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9):70-71.

[2]吴志明,闫若潜,刘光辉,等.2006年猪病发病特点、成因分析及防控策略[J].中国畜牧兽医,2007(10):100-103.

禽流感的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 篇4

1 流行病学

1.1 传染源

该病传染源主要是病禽、水禽及带毒禽鸟, 病毒可在污染的粪便、水等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该病病毒有3个抗原型, 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是A型。

1.2 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禽只或其排泄物、分泌物和其它污染物而引起, 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及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

1.3 易感动物

该病易感动物为家禽和多种鸟类, 部分水禽和野鸟带毒而不发病。

1.4 流行特点

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 最长可达21d。流感病毒本身的毒力是禽类发病和死亡的决定因素, 往往高致病力的毒株传染性更强, 家禽更易感染。该病发病急、传播快, 各种日龄禽只均可发生, 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以冬春两季最易感。

2 诊断

2.1 临床诊断

彭光涛等[2]报道指出,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病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或不食;扎堆、羽毛逆立;头部、脸部水肿;咳嗽、打喷嚏、流泪;神经紊乱和腹泻;鸡冠、肉髯和无毛处皮肤发绀;产蛋量下降。有时疾病的暴发很迅速, 在没有明显症状时就已发现鸡死亡。在高致病力病毒感染时, 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病鸡剖检可见, 眼结膜出血和溃疡、消化道粘膜出血以及斑点或条纹状坏死等特征性病理变化。

1.2鉴别诊断

(1) 与新城疫的鉴别

两病病禽均有羽毛松乱, 翅下垂, 嗜睡, 鼻腔内分泌物增多, 常甩头, 呼吸困难等相同症状。禽流感病禽常见胰脏坏死, 出血, 脚鳞出血, 肿头, 而新城疫较少见到。发生新城疫时常可监测到其抗体的异常变化, 如抗体水平极不整齐。因此, 当禽群有新城疫症状, 而新城疫抗体正常的情况下应怀疑感染禽流感的可能。

(2) 与减蛋综合症的鉴别[3]

产蛋鸡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时会引起产蛋量急剧下降, 呼吸道炎症, 死亡率不高, 病鸡产下的蛋可见蛋壳颜色变浅或呈花斑状。而减蛋综合症病鸡没有呼吸道症状, 主要表现为产蛋量达不到高峰, 产出的蛋以畸形蛋、软壳蛋为主。

(3) 与慢性呼吸道病的鉴别[3]

低致病性或非典型禽流感病鸡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上呼吸道炎症明显, 排青色水样粪便, 死亡率超过30%。而慢性呼吸道病也有呼吸道症状, 但以严重的心包炎、腹腔炎和气囊炎为主, 心包膜增厚, 气囊上常见黄白色干酪样物, 该病对某些抗生素敏感。

(4) 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鉴别

两病病禽均出现呼吸困难、气喘、咳嗽;喉头和气管黏膜肿胀、出血、糜烂和坏死。禽流感在各种日龄的鸡群中均可发生, 兼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发病率、病死率都很高。而传染性喉气管炎多发于成年鸡, 会咳出带血痰液, 很少见到消化道症状, 发病率低、病死率高。

1.3实验室诊断

对于禽流感传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是用鸡胚进行病毒分离, 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鉴定。血清学的诊断方法还包括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琼脂扩散试验等。最近几年来,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禽流感的诊断技术也越来越完善, 这些技术已被大量应用于禽流感的快速诊断。现在已经有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芯片、RT-PCR技术、核酸探针技术等。检验是否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在进行HA亚型鉴定之后, 还需要做细胞培养、动物试验或做裂解位点的序列分析等进行判断。

3 综合防控

3.1 疫苗接种和检疫

养禽场要建立严格的免疫制度, 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同时, 定期进行琼脂扩散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对鸡群进行血清学检验。

3.2 封锁、隔离和消毒, 消灭传染源[1]

对病鸡和疫点周围3km范围内的所有禽类要全部扑杀, 对于带有高致病性的禽类及同群禽要全部扑杀;加强疫点和疫区的消毒, 对可能被病禽污染的养殖场地, 必须以5%漂白粉溶液彻底喷洒动物圈舍、饲槽、笼架以及运输动物的相关工具进行消毒;在禽流感发生点5km内的健康家禽都应强制注射预防禽流感的专用疫苗, 以防止该病在禽间扩散。

3.3 防止病毒的传入和散播

养禽场应建在远离水禽和野生鸟类柄息的河道、湖泊等地方。养禽场应建立合理的饲养管理程序, 加强生物安全, 做好日常的防疫消毒工作, 防止疫病发生与扩散。

3.4 其它防控措施

养禽场应制定针对外来车辆合理的卫生消毒制度;严禁猪禽混养或水禽与鸡混养;养禽场应有防鸟设施, 避免野鸟进入禽舍;同时不能忽视普通、常见禽病的预防。

4 小结

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各种禽流感的诊断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现如今禽流感的诊断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常规的血清学诊断技术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4], 定会实现诊断的快捷、准确、灵敏、经济、易操作, 为科学防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凤武.禽流感的诊断与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31 (5) :174-175.

[2]彭光涛, 夏春玲.禽流感诊断研究进展[J].内江科技, 2010, 5:43.

[3]张冠华.禽流感的鉴别诊断与防控要点[J].养殖技术顾问, 2010, 6:162.

防控甲型H1N1流感措施做法 篇5

一是加强领导。迅速召开区委常委会,传达上级精神要求,研究部署防控工作;成立区防治防范工作指导小组,由区分管

领导担任组长,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区防控工作;启动卫生应急机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要求各街道各部门提高认识、内紧外松、联防联控、务保平安。

二是科学宣传。坚持正面宣传,在辖区主干道制作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宣传牌,为社区学校印发宣传折页8千多份,及时准确地宣传流感防御知识,同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消除群众恐慌心理,切实维护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

三是加强监控。强化值班制度,启动疫情日报制度,每日收集疫情信息;深入排查辖内学校上报的发热病例,迅速采集送检病例标本;在辖内各医院建立流感监测哨点,认真筛查流感样病例,及时登记报告;举办公共卫生实践辅导以及应急卫生人员技术培训,加强应急技术和防治物资储备工作。

人畜共患病—猪流感的防控 篇6

一、临床症状

猪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至40.5~41.5℃,有时高达42℃。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靡,常卧地不起。眼结膜潮红,从鼻中流出黏性分泌物。呼吸和心跳次数增加,最后严重气喘,呈腹式或犬坐式呼吸。粪便干硬。病程较短,多数病猪6~7天后康复,若继发巴氏杆菌病、肺炎链球菌病等,死亡率可高达10%以上。个别病例可转为慢性,持续咳嗽、消化不良、瘦弱,长期不愈,可拖延一个月以上,也常引起死亡。剖检可见鼻、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出血,表面有大量泡沫状黏液,有时夹杂血液。肺呈紫红色。病区肺膨胀不全、塌陷,其周围肺组织气肿、呈苍白色,界限分明,病变部通常限于尖叶、心叶和中间叶,常为两侧性,呈不规则的对称,如为单侧性,则以右侧为常见。颈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肿大、充血、水肿,脾常轻度肿大,胃肠有卡他性炎症。

人感染猪流感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二、防控措施

1. 在自然界A型流感病毒的亚型众多,而且可能经常发生变异,采取一般性的兽医卫生措施仍是防制本病的主要手段。采取标准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易感猪与感染动物接触,特别要避免与禽类接触,此外避免疑似流感病毒感染的人员与猪接触。在流感危害严重的地区,可对育肥猪进行免疫接种。保证圈舍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2. 在疫病多发季节,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可用0.3%过氧乙酸对圈舍、饲槽、工具、水源、人员等进行消毒,同时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进行预防,也可用绿豆250克,柴胡、板蓝根各100克,煎水10千克供猪饮用。

3. 当猪场发生流感疫情时,应封场隔离,进场人员及车辆要进行彻底消毒。进行带猪消毒时要选用对猪呼吸道无刺激性的消毒药物,并在消毒过程中尽可能地将消毒液喷成气雾状,以起到杀菌作用,降低发病率。栏圈、饲具用2%火碱溶液消毒,剩料、剩水深埋或无公害化处理。

4. 对发病猪只进行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①静脉注射葡萄糖500~1000毫升,以解毒、增强抵抗力、增强心肌功能。②5%碳酸氢钠稀释后静脉注射防止酸中毒,同时注意缓解呼吸困难,强心兴奋中枢。③15%盐酸吗啉胍(病毒灵)注射液,按猪体重每千克用25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2天。④30%安乃近注射液,按猪体重每千克用3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2天。⑤全群感染的可用中药拌料喂服。中药方:荆芥、金银花、大青叶、柴胡、葛根、黄苓、木通、板蓝根、甘草、干姜各25~50克(体重50千克猪用量),把药晒干,研末,拌入料中喂服,如无食欲,可煎汤喂服,一般1剂即愈,必要时第二天再服1剂。

5.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猪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因此,人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是安全的。只要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71℃,可杀死细菌和病毒。在前往疫情发生地区前,应了解当地疫情进展情况,做好个人防护。主要防护措施有: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人类感染猪流感的特效药,一旦感染发病,建议使用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菲”胶囊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喷雾式药剂“乐感清”。

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措施 篇7

防控禽流感, 健全和强化生物安全措施是基础, 实施综合性防治是关键。

1 加强饲养管理

科学饲养, 饲喂优质饲料, 提供营养全价平衡的饲粮, 按时饲喂, 不可过饥、过饱, 以增强鸡群的体质。

精心照料鸡群, 鸡舍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 不可骤然变化;勤换、勤晒垫草, 保持地面干燥, 防止潮湿积水;保持合理的密度、光照和良好的通风, 以减少或消除对呼吸道粘膜有损伤的致病因素, 降低呼吸道类疾病;特别是寒冷季节, 要重视鸡舍保温和通风的兼顾。

确保饲料、饮水充足, 减少各种应激反应, 提高鸡群的抵抗力。

由于农户养鸡大多是分散放养, 又多是鸡鸭鹅猪混养, 容易引起疫情的发生。从切断疫情传播途径方面考虑, 必须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 变散养为圈养, 变混养为分开饲养。

对病、弱、残鸡要严格分群, 隔离饲养。

2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

2.1 加强环境消毒措施

环境污染严重是禽流感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控制禽流感, 就要降低环境中野毒的含量。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能力尤其是抗高温的能力较差, 因此, 应严格消毒, 消灭传染源, 切断传染途径, 防止疫病的侵袭和传播。整个鸡场内的环境、道路应定期清扫, 每周用2~3%的烧碱溶液消毒两次。鸡舍和饲养用具每周要进行两次以上的消毒, 消毒药可用0.2~0.3%过氧乙酸溶液、2~5%漂白粉混悬液、10~20%生石灰乳剂或10~20%草木灰热溶液等, 最好两种以上交替使用。鸡舍、孵化器、种蛋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容积准备福尔马林14毫升, 加高锰酸钾7克、水7毫升的比例放入瓦盆中, 在室内密闭熏蒸24小时。器械用具消毒或工作人员洗手, 可用2~5%来苏儿溶液或0.1%新洁尔灭溶液等。消毒池可放1~3%的火碱液。饲槽、饮水器等饲喂用具, 每天要洗刷保持清洁, 每2天用0.2~0.3%过氧乙酸浸洗消毒一次。同时, 可用0.3%的喷雾灵、0.3%的次氯酸钠、0.5%的菌毒灭进行经常性的带鸡消毒。

2.2 鸡场实行“全进全出”制

避免各种日龄的鸡群混养;尤其要注意鸡与水禽或其他鸟类不能在同一养殖场中饲养。鸡群特别是发病鸡群淘汰后, 鸡舍要及时清粪、认真冲洗、严格消毒, 空舍1~2个月后方可进鸡。

2.3 防止外来人员、动物带入病毒

对进入鸡场的人员、车辆和物品等 (尤其是来自疫区的) 要严格控制, 经彻底消毒后, 方允许进入。饲养员更换鞋帽, 消毒后才能进入鸡舍。鸡场要经常灭鼠、蚊、蝇, 严防飞鸟、昆虫、猫和狗等动物进入鸡舍和饲料库。防止不同鸡场、鸡舍的饲养人员串场、串舍、借用各种用具、串换饲料。不从疫区引进种蛋、种鸡和商品鸡雏, 即使从外地引入, 此前要对输出地的疫情和输出场的防疫情况进行考察。

2.4 注意粪污水管理

粪便和污水是造成场区和周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成为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场所。因此, 农户和饲养场都要注意粪便和污水的管理, 粪便不能乱堆乱放, 必须集中堆积发酵处理, 提高卫生水平。

2.5 场地建设

养鸡场不能建在村里、村边、路边, 要远离居民区、集贸市场、交通要道以及其他动物生产场所和相关设施;场与场、户与户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距离, 不能连片。鸡场的生产区和生活区要区分开, 生产区清洁道和污染道分设。鸡舍的保温、采光、通风、消毒和污物、污水排放设施要齐全, 设有病鸡隔离圈舍;鸡舍的门窗及通风口要加防鸟网, 防止飞禽进入舍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疫病互相传播的机会。

2.6 做好疫病防治

做好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鸡球虫病等疾病的防治工作, 减少或消除饲料霉变、霉菌毒素, 以避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抑制现象的发生。防止鸡群被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的感染。

2.7 加强检疫工作

可以有效防止疫病的传播。对进口的各种家禽、鸟类实施严格的隔离检疫, 而后转至内地的隔离场饲养, 再纳入健康鸡场饲养;加强禽类销售市场的管理, 未经检疫的禽类不准出售, 交易的禽类应集中屠宰, 污水、羽毛及内脏等要作无害化处理, 屠宰场所坚持每日消毒。

2.8 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鸡群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 要上报有关部门, 进行及时的诊断、确定疫区、封锁隔离、捕杀淘汰。当周围的鸡场发生禽流感时, 应对鸡场进行紧急免疫;当鸡场内其它鸡舍发生禽流感时, 应对未发病鸡群进行紧急免疫禽流感疫苗。

3 适时免疫预防

适时有效的免疫是当前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禽流感疫苗主要为油乳剂灭活苗, 有H5N1和H9N2两个亚型, 免疫方法多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参考免疫程序如下:

8周龄出栏的肉仔鸡、快大鸭:10日龄免疫, 剂量为0.5毫升。

100日龄出栏的肉鸡:15日龄首次免疫, 剂量为0.3毫升;40~45日龄再次免疫, 剂量为0.5毫升。

产蛋鸡、种鸡:15日龄首次免疫, 剂量为0.3毫升;35~40日龄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剂量为0.5毫升;4月龄左右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剂量为0.5毫升;以后每间隔4个月, 加强免疫一次, 剂量为0.5毫升。

4治疗方法

鸡群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 在发病初期参考用药:金刚烷胺0.03%饮水;阿司匹林0.03%拌料;发生非典型禽流感可用禽流感油苗紧急接种, 可减轻发病程度。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 篇8

1 养殖场禽流感流行特点与防控现状

1.1 禽流感流行病学特点

1.1.1 传染源。

患病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 其次是康复或隐性带毒动物, 另外鹅、鸭等家养水禽和野生水禽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传染源[1], 许多鸟类在病毒传播中也可能起一定作用[1]。据国外报道, 已发现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鸟类达88种。

1.1.2 传播方式。

禽流感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是水平传播, 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 但禽类感染病毒后随粪便排出大量病毒, 因此消化道传播也是一个重要途径。禽流感能否通过禽卵垂直传播的问题还未有大量资料证实, 但也有从流感病禽卵中分离出病毒的报道, 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就从患禽流感病禽的鸡蛋中分离出H5N2病毒。此外, 被含毒分泌物或者粪便污染的物体, 如空气、房舍设施、水、饲料、衣物、昆虫等都可机械传播病毒。

1.1.3 易感动物。

禽流感的易感动物包括火鸡、珍珠鸡、各种禽类及野禽, 在各种禽类中, 以火鸡最为易感,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其他易感动物包括雉、鹌鹑、鹅、鹧鸪、鸭等。实验动物中小鼠可感染某些毒株而发病, 而豚鼠、猫、仓鼠、犬等多隐性感染[2]。

禽流感在禽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还可以感染人类和哺乳动物 (猪、马、水貂、虎等) [1], 这就使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

1.1.4 流行特征。

禽流感在世界范围均有分布,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禽流感先后在澳大利亚、意大利、中国香港、荷兰、美国等地暴发。研究发现, 家禽易在晚秋和春冬季节出现禽流感疫情, 营养不良、阴暗潮湿、养殖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等会加重病情的发生, 本病的大规模流行通常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除此之外, 疫情的发生尚未发现有明显的规律可循。

1.2 养殖场禽流感防控现状

1.2.1 防疫意识不强。

目前, 我国规模化家禽养殖发展迅速, 但养殖水平却没有相应提高, 尤其是防疫观念没有得到明显改变, 日常防疫不严格, 很多养殖场都达不到卫生防疫的基本要求。养殖场禽流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场与场、场与居民区距离过近;未配备完善的防疫消毒设施;没有制定及有效执行防疫消毒制度, 一旦出现传染源, 很容易将疫病携带入或传入家禽养殖场内, 造成禽流感的大规模暴发。

1.2.2 饲养管理水平落后。

在一定养殖条件下, 畜禽养殖场的目的是利益最大化, 为此, 过度增加饲养量, 造成饲养密度过高, 畜禽拥挤, 而日常管理落后, 禽舍卫生质量差, 空气中灰尘、毒气、病原微生物含量增加明显。空气质量控制不好, 再加上低饲养水平等因素, 导致禽群抵抗力下降, 直接影响禽群的生产率, 严重时诱发呼吸道、禽流感等疾病的发生。

1.2.3 免疫效果不达标。

一是免疫程序的制定不科学, 不能根据家禽品种、母源抗体水平、饲养环境进行制定, 注射日龄、注射剂量的选择存在差异。二是免疫操作不规范, 疫苗注射部位不准确, 或疫苗发生倒流, 导致剂量不足, 甚至发现把疫苗注射到嗉囊内的现象, 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三是疫苗质量问题影响免疫效果, 包括疫苗超过使用期限, 运输、保存不符合规定等。

1.2.4 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一是禽流感疫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不明显, 加大防疫工作的难度, 防疫检疫、日常管理出现疏忽就可能导致禽流感的暴发。二是免疫禽群中长期存感疫情的再次发生和流行。三是气温回升缓慢是影响禽流感传播的一个因素。四是商贸经济的高速发展, 流动人口多、消费量增加, 调运、交易频繁, 增加疫情跨区域传播的风险。

2 养殖场禽流感综合防控措施

2.1 按动物卫生防疫要求选址和规划建场

2.1.1 选址。

选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规模化养殖场要求场址不能位于禽流感、新城疫或其他禽类烈性传染病的疫区或受威胁区内, 周围1 000 m范围内不得有集贸市场、蛋禽与种禽饲养场、家禽屠宰场等;二是与外界要有隔离设施;三是水源充足、卫生, 保证肉禽饮用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3]。

2.1.2 布局。

养殖场布局要合理:一是在场区门口设消毒、隔离设施;二是每栋禽舍门口设有消毒池或消毒垫;三是人员专用通道设鞋底消毒池、消毒液喷淋装置;四是饲料、兽药、垫料等的运输通道与垃圾处理运输通道、粪污道分开;五是饲养区和办公生活区严格分开。具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粪便、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2.1.3 禽舍结构。

禽舍要保温隔热, 设计建设时应考虑疫病预防的需要, 比如舍内安装换气扇, 利于通风;禽舍间要有一定距离;窗口、排气口安装隔离网、门口安装挡鼠板, 以减少疫病传播的机会;禽舍要建有完善的排水设施, 确保及时排除积水。

2.1.4 生产工艺。

每个家禽养殖场都应建立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严格空舍时间, 每批家禽出栏后空舍时间不得少于15 d, 出栏后、进新禽苗前清洗、消毒棚舍, 空舍期间消毒超过3次。

2.2 科学饲养管理

一是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为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 预防沙门氏菌病、球虫病、疫病的发生,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二是减少应激。在清扫、消毒、免疫等过程中降低对畜禽的刺激, 以免其发生应激, 造成畜禽抵抗力下降, 诱发疾病的发生。三是降低饲养密度, 做好禽舍保温与通风换气, 为畜禽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根据季节变化给禽群喂服抗病毒药和防细菌感染的药物。在进行各种传染病防疫、免疫前必须投喂抗细菌继发感染的药物。四是建立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 引进禽种时, 首选合格、优质的禽苗。五是严禁家禽间的混养, 严禁野禽、老鼠等进场, 有条件的鸡场采取封闭管理, 以切断传染源[3]。

2.3 建立科学的卫生消毒制度

2.3.1 外堵。

一是养殖场采取封闭式管理, 在养殖周期内除畜牧兽医、检验检疫人员外, 严禁外人入内, 同时要求饲养人员不得出场。二是自繁自养, 引进种源时要做好检疫工作, 并隔离观察, 确定不带流感病毒时再混群饲养。三是禁止外来动物进场, 养殖场加装挡鼠板、防护网等, 严禁野禽、老鼠等进场, 以免对饲料、水源造成污染。四是同一养殖场内不得同时饲养不同品种禽类及其他动物。五是养殖场、禽舍进出口设置消毒设施, 及时对车辆、人员出入进行消毒, 避免外界病毒进入场区[4]。

2.3.2 内消。

搞好养殖场的卫生和定期消毒, 规模养殖场应配备完善的消毒设施、设备, 定期对饲养环境、禽舍、饲养用具等进行消毒。为减少传染和消灭病原微生物, 养禽场日常管理中可采用物理、机械、化学方法消毒。在大多数情况下, 3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取得最好的效果[4]。

病死禽、养禽场被污染的垫料、粪便、饲料和其他物品, 必须进行深埋、焚烧、发酵等无害化处理。搞好环境卫生, 昆虫与鼠类是一些病原体的携带者、宿主, 做好防虫灭鼠工作。

2.4 建立科学的疫苗免疫程序

2.4.1 规范免疫操作。

一是疫苗使用前, 应提前将疫苗从冰箱取出后进行回温, 使疫苗温度达到25℃左右后使用。二是疫苗选择正确, 要选择适合本地区使用的由正规厂商生产的疫苗, 而且运输、储藏规范, 在保质期之内。三是剂量要足。四是免疫部位、方法要适合。五是对疫苗包装材料、容器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5]。

2.4.2 加强免疫监测。

动物免疫后需采集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效价检测, 根据抗体效价水平确定是否再次免疫。各禽场要做好禽流感抗体水平的日常监测, 以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6]。

2.4.3 加强临床观察。

在养殖场日常管理中, 要做好禽群的健康状况观察、病死禽隔离、剖解、送检、处理等工作, 以保证养殖者及时掌握畜禽的健康状况。

2.5 做好应对变异毒株准备工作

由于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具有多个片段, 在病毒复制时容易发生不同片段的重组, 从而出现新的亚型, 不同亚型间只有部分交叉保护作用, 同时目前由2种或多种病原引起多重感染, 继发感染、混合感染开始普遍, 这给疫苗的研制和疫病的防治带来极大的困难, 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追踪病毒变异规律, 研究重组出现的新亚型病毒特点, 积极开发新型疫苗[7,8], 加大新型疫苗的推广力度, 提高变异毒株的防控水平。

3 结语

养殖场一旦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损失巨大, 我们应加强对规模养殖场高致病性禽流感综合防控措施的研究, 对禽流感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理、临床症状、鉴别诊断等开展分析, 从而正确认识病毒抗原变异, 科学评价疫苗作用, 规范养殖管理, 结合加强活禽交易市场和流通环节的管理、推进禽流感科学防控知识宣传等措施, 促进禽流感的科学防控。

摘要:国内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势头再起, 规模化养殖场防疫形势异常严峻, 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应对禽流感疫情, 避免疫情的传入, 减少经济损失, 是目前的首要任务。通过了解规模养殖场禽流感的防控现状, 分析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发生原因及流行病学特点, 从场址的选择及规划、科学的饲养管理、规范的免疫操作、制度化的卫生消毒等方面阐述如何综合防治规模养殖场禽流感的发生。

关键词:禽流感,养殖场,流行特点,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柳增善.兽医公共卫生学[M].1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370-374.

[2]吴清民.兽医传染病学[M].1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118-124.

[3]蔡奕琪, 陈均林.东莞地区散养家禽禽流感H5免疫效果调查[J].中国畜牧兽医, 2007 (2) :96-97.

[4]吴胜香, 陈芳, 吴胜峰.规模禽场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0 (5) :77-79.

[5]单卫东.禽流感的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 2011 (1) :138-139.

[6]郑飞.养殖场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1 (6) :36-37.

[7]张冠华.禽流感的鉴别诊断与防控要点[J].养殖顾问技术, 2010 (6) :162

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篇9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Influenzavirus.TV) 属正黏病毒科, 流感病毒属。病毒基因由八个负链的单链RNA片断组成。根据抗原性不同, 可分为A, B, C三型, 其特异性质是由核蛋白 (NP) 和基因 (M) 抗原的抗原性质决定的。A型流感病毒可见于人类、多种禽类、猪、马及其他哺乳动物。B型和C型一般只见于人类。又根据血凝素 (HA) 和神经氨酸酵 (NA) 的抗原性, 将A型流感病毒分成不同的亚型。目前有15种特异性的HA亚型和9种特异的NA亚型。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为什么传播的频率高和快, 是因为流感病毒属分节段 (RNA) 病毒所致。不同病毒间基因重组率高, 病毒抗原性变异的频率也快。其中变异成两种形式: (1) 抗原漂移引起HA或NA的次要抗原变异。 (2) 抗原转变引起HA或NA的主要变化。因此单一点突变引起蛋白质的结构, 同时改变了抗原性或免疫学特性, 使抗体产生抗原性的特殊性变异。当皮肤外伤, 细胞感染不同的流感病毒时, 而八个基因片段可随时机变, 组合发生基因病态。又遇到较复杂的特异重组结合、变异、渗透, 基因重排等病毒也随之加快, 再者流感病毒本身就有“三易”产生。“三易”即易重排性、易变异性、易突变性。因此, 流感病毒传染频率高, 来势凶猛, 疫情危害性也极大。

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症状比较复杂, 禽流感病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外伤和结膜传染。多为地方性传播, 速度快。鸡一旦患此病可于3~5 d内波及全群, 死亡率达95%以上。症状主要表现: (1) 体温升高急性型体温在43~44℃, 羽毛松乱, 粗糙, 无光泽, 呼吸时快时慢心率紊乱, 无规则伸颈张口。流鼻涕, 咳嗽垂头缩颈, 有疼痛感并有打呼噜声。鸡冠和肉垂蓝紫色, 瞳孔苍白, 随后干裂死亡。口腔和喉头充满黏稠污物, 眶下窦肿大, 数小时死去。 (2) 精神委顿, 厌食或停食, 嗉囊充满液体, 呼吸困难, 有的鸡下痢, 从肛门流出灰色或黑绿色恶臭液体。孤群吊立有的突然挣扎死亡, 并无更多的表现症状。有的患禽出现神经症状, 闭目昏睡。头缩于翅膀下, 双脚下发软呈关节炎, 跛行, 整个运动失调。 (3) 本病特征多为出血变化, 尤其是消化道和呼吸道最为明显, 检查泄殖腔会发现腔内呈白色或黄绿色粪便, 泄殖腔及肛门周围及十二指肠有出血点, 扁桃体肿大, 肌胃有明显出血点和坏死。肝脏肿大, 淤血, 表面散有较多针尖大小黄色或淡白色坏死灶, 腺胃和大肠粘膜呈溃疡坏死病变。

根据上述禽流感病毒的临床症状剖检和一般禽霍乱、鸡白痢病及鸡马立克氏病等区别开来作出诊断。当鉴别困难时, 应做细菌学检查。以肝、脾等脏器的触片面和血液涂片方式检查。不能只从机体表现慢性型或急性型来判断。禽流感病毒是普通显微镜检查不出来的。必须进一步做病毒分离, 血细胞凝集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等方式检查做出正确无误的诊断。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疫情防控措施: (1) 及早上报疫情, 基层乡镇防检疫站兽医人员对可疑发生此疫病或已发生的地区和场户应在2 h内及时向上级报告, 不得瞒报, 漏报和缓报。特别是发生传播速度猛烈时, 一定要火速电讯报告。要通知邻近禽场及乡镇养禽大户做好防控, 监督检疫站 (组) 将实行24 h值班, 并制定方案措施, 及时采取紧急行动。 (2) 迅速隔离, 要设30 km宽的隔离带, 将患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场和怀疑及邻近场地隔离, 以控制传染来源。防止健康场继续受传染, 各场和单位饲养人员及用具不得串用, 疫区禁止活禽种蛋运输及禽类产品进入非疫区, 对禽类商品进出都要经过严格验证和防控。对禽类产品和生产加工人员, 农贸市场要严格把好进货关, 坚决杜绝质量不合格或来源尚未解除警报的疫区禽场和禽类食品原料进入市场。 (3) 严格封锁, 对疫区要按早、快、严、小的原则进行, 在疫区及早封锁、行动果断。迅速封锁, 封锁范围不宜过大。隔离观察天数一般20~30 d左右, 确认无病后方才可解除封锁。 (4) 紧急接种是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根本措施。防治本病没有治病药物。当前免疫接种是使用的疫苗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 , 对疫区内尚未发生疫情的场和受威胁地区应选择和所发病相应的, 免疫血清进行强行接种。 (5) 妥善处理病禽 (尸) 粪便, 对病尸不可食用、销售和乱存放, 在兽医监督下烧毁或深埋, 粪便集中堆积发酵焚烧消毒。对养禽地区工具和被污染分泌物及排泄物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及无害化处理。在疫区解除封锁前再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用药应根据疫情的程度和传染源的特点适当选择。 (6) 加强饲养管理, 适当调整饲料比例, 增强机体抗病力。保持场舍清洁卫生, 鸡群密度合理, 定期消毒和打预防针等防疫措施。

猪流感病的防控措施 篇10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病猪突然发热, 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呼吸困难, 咳嗽, 鼻腔、口中有黏液样分泌物, 四肢酸软, 不爱走动, 严重的病例出现卧地不起, 阵发性抽搐, 最后倒地昏迷而死亡。本病发病率高, 但病程短, 死亡率低, 一般1周左右即可自然耐过。猪流感也危害养猪业发展, 影响农民增收, 影响猪肉消费市场稳定。做好猪流感病防控工作, 不仅是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

1 科学指导防控工作

为搞好猪流行性感冒的防控工作, 一是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 周密安排, 印发猪流行性感冒病防治技术资料到养殖场户, 广泛宣传防控知识, 增强防控意识, 做到群防群控。二是进一步宣传人间的甲型H1N1流感没有证据表明是由猪传播的, 不要引起老百姓的恐慌。

2 加强饲养管理

2.1 饲养管理到位

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和电解多维,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冬天既要注意猪舍的保暖, 又要注意通风。在高热季节, 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 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 降低应激因素。

2.2 消毒到位

养猪场要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 生产人员进出要严格消毒, 严禁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搞好环境卫生, 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 对各种污染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饲养场、猪舍内及周边环境增加消毒次数, 做好环境杀虫灭鼠工作, 防止昆虫等媒介带入疫病。建立定期消毒制度, 对猪舍、饲养工具、周围环境进行定期消毒, 对进入养殖区的车辆等运输工具随时进行消毒, 限制闲杂人员进入养殖区。及时清理粪便, 搞好环境卫生, 切断传播途径。每2周全场大消毒1次, 每周1~2次带猪消毒。使用复合醛类等消毒剂对饲养场、猪舍内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 农村散养户的猪栏圈舍可使用新鲜的生石灰进行消毒。

2.3 检疫和监督管理到位

加强生猪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督。检疫人员要采取到场、到户检疫和指定地点检疫相结合的办法, 认真搞好出栏生猪的产地检疫。生猪在离开饲养地之前, 养殖场、户必须向当地动物监督管理所报检。动物监督管理所接到报检后必须及时派员到场、户实施检疫。检疫合格后, 出具合格证明;对运载工具认真消毒, 出具消毒证明, 对检疫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2.4 隔离饲养到位

要从非疫区购猪, 严格检疫。新进猪隔离观察25d左右。经兽医人员确认健康后, 再混群饲养。一旦发现猪群有可疑病猪, 立即隔离, 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2.5 无害化处理到位

对病死猪采取“四不一处理”处置措施, 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 对死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养猪场要及时深埋、焚烧等无害化方法处理死胎、死猪, 严格控制病猪的流动, 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3 抓好药物预防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只能对症治疗, 防止继发感染。对重症猪选择适当的抗菌类药物预防继发感染, 配合使用能量合剂, 同时给予祛痰止咳药物。

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篇11

问:何谓猪流感?猪流感病毒是否可以传染给人?

答:猪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可在猪群中造成流感暴发。

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近年在美国等地也出现过人感染猪流感病例,患者大多为与病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

问:人如何感染猪流感?人感染猪流感后有何症状和表现?

答:人可能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而感染。

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头身疼痛、发冷和疲劳等,也可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问:是否有治疗猪流感的疫苗?

答:目前虽尚无疫苗预防人感染猪流感,但人感染猪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问:食用猪肉是否会感染猪流感?

答: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猪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因此,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是安全的。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71℃,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问:出国人员如何加强预防?

答:目前,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发生地已知有美国加利福尼亚(Califomia)、得克萨斯(Texas)和堪萨斯(Kansas)3个州,以及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Federal District,Mexico City)、东南部的瓦哈卡(Oaxaca)、中部的圣路易玻托西(Sall Luis Potosi]和北部的墨西卡利(Mexicali)和下加利福尼亚(Baja Calffomia)等5个地市。建议中国公民前往上述地区商务和旅行时,应了解当地疫情进展情况,做好个人防护。各旅行社在组团前往上述地区时,有责任告知团员疫情情况,提醒团员做好个人防护。主要个人防护措施有: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

问:回国人员如何加强预防?

答:1从上述地区归国入境时,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说明。

2从上述地区回国2周内,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及时与当地卫生疾控部门联系。

链接

以科学的态度应对猪流感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流行病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认为,猪流感并非新病毒,公众不要恐慌。

他也提醒,猪流感病毒对所有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和儿童的抵抗力相对偏差,一向是病毒的易感人群,但猪流感并非如此。由墨西哥的感染情况来看,最容易感染的反而是青壮年。因此,人们更应该摒弃以往形成的思维定式,做好自我防护。

通过广泛传播有关猪流感的知识和信息可以让人们充分认识猪流感。只要人们对猪流感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就不会胡乱猜测,自己吓自己。

诸城市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和措施 篇12

禽流感(HPA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禽类为主的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高致病禽流感列为一类传染病。我国将高致病禽流感、新城疫、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一道被列为强制免疫病种。

2005年10月6日美国军事病理研究的病理学家杰弗.陶本伯格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指出1918年至1919年的西班牙H1N1流感病毒是流感病毒的一种类型。美国1918年10月是美国历史上最惨的一个月,20万美国人死于禽流感。1978年意大利发生禽流感(也叫真性鸡瘟),随后世界各国都有禽流感发生的报道。如1996年北美的火鸡发生H9型禽流感,1996年我国广东省首次发生H5N1亚型禽流感,随后在东南亚流行,现在流行于世界各地。

1近期国内外禽流感流行现状

据世界粮农组织(FAO)报告,禽流感H5N1病毒出现变异,目前正在亚洲等地扩散流行,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011年至今以有越南、印度、中国、香港、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尼、尼泊尔、台湾、柬埔寨、以色列、荷兰等国家和地区都发生过。我国近期禽流感流行现状及危害是2011年以来,吉林、内蒙、辽宁、黑龙江、甘肃、宁夏、河北、山东、四川、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陕西、山西、广东、海南、江苏等地都发生过禽流感,禽流感病毒多呈隐性感染及垂直感染,总体来说家禽死亡率高,一般死亡率在30~60%。据华南农大资料报道,商品肉鸡禽流感病毒主要流行株为H9,蛋鸡、种鸡禽流感病毒行主要流行株是H5。H9型2013年在我国养殖业中流行,2013年2月起我国先后爆发2次人感染H7N9新型流感病毒,次型主要感染人,但主要宿主和传播者是鸡和鹌鹑。2014~2015年我国报道了4例鸡高致病性禽流感,虽然我国对禽类实行强制免疫,但禽流感对我国的威胁严重,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进入2016年我国香港、烟台、广东、宁波相继发生人禽流感病例。禽流感毒力包括H5、H9、H7等,高致病禽流感主要是H5、H7;低致病性主要是H9和其他型;无致病性包括H1-H15各种亚型。据报道,H9N2属人畜共患疫病,感染人、鸡、猪;H5N6亚型在鸡、鸭、猪群中均有发生。

2禽流感的流行病学

鸡、火鸡、鸭、鹌鹑、鸵鸟、孔雀、鹧鹄等多种禽类易感,多种鸟类也易感发病。禽流感病毒潜伏期从几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d。传播源主要为病禽(野鸟)和带毒禽(野鸟)。病毒可长期在污染的粪便、水等环境中存在。病毒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经禽(野鸟)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蛋托、垫草、种蛋、鸡胚、精液等媒介传播,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气源性媒介传播。

3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发病率高(有的甚至几天内全群死亡)或不明原因死亡;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精神极度沉、郁脚鳞出血、鸡冠出血或发绀头部和面部水肿,鸭、鹅等水禽可见神经和腹泻症状,有时角膜发炎、甚至失明,产蛋突然下降。

4病理变化

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广泛充血、出血,腺胃黏液增多,可见腺胃乳头出血,腺胃与肌胃之间交界处黏膜可见带状出血,心冠及腹部脂肪出血,蛋鸡输卵管的中部可见乳白色分泌物或凝块,卵泡充血、出血、萎缩、破裂,有的可见卵黄性腹膜炎,胰腺和心肌组织局部灶性坏死等。

5实验室检测

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常采用常规的血清学试验方法(血凝抑制试验和禽流感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监)测,具体试验过程略;对疑似病例作好呼吸道黏膜或泄殖腔棉试子样本,送省畜牧兽医局或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原农业部青岛动检所)进行检测。

6综合防控措施

据调查东南亚地区为主要流行区且流行与候鸟的迁徙路线有关,我国是候鸟迁徙必经之地;诸城市是畜牧业大市,2015年全市肉鸡存栏1289万只,出栏7073万只;蛋鸡存栏349万只。形成了以诸城外贸、万年、和生等肉禽龙头企业为带动的肉禽产业体系,年实现产值13亿元;形成了以诸城市龙都街道西见屯玉元蛋鸡专业合作社、诸城市福江蛋鸡养殖场、诸城市大同蛋鸡场等为带动的蛋鸡产业体系,年实现产值3亿元。

诸城市政府高度重视疫病的防控工作,成立了禽流感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成员单位由畜牧、卫生、交通、公安、市场监管(食安办)、商务等部门组成。畜牧局将防控任务分解到局内各科室及乡镇兽医站,建立监管信息平台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防患于未然。

做好养殖场场址的选择、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制定免疫程序,进行强制免疫等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措施。目前诸城市动物养殖场已由过去的分散式饲养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到目前改造和新建各类畜禽标准化饲养场已达5400余处;建设畜禽养殖园区54个,建设面积1200余亩,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5家、省级13家、潍坊市级24家;养殖场的规划与建设、防疫设施设备等是在畜牧部门的监管下完成的,是严格遵守并符合动物防疫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及无公害产品生产标准。诸城市形成了市、镇、社区、村网格化疫病防控措施,由局疫病防控中心负责疫苗的采购与供应及防疫技术的指导,局监察所负责对养殖场的监管和检疫监督及行政执法等工作,确保疫病防控万无一失,目前全市无禽流感发生。

6.1改善饲养环境,严格环境消毒

养殖场要远离畜禽屠宰厂、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水源地和有污染的区域等,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防疫制度,禽流感病毒对氯制剂碘制剂紫外线等都有较强的敏感性,应每周做到对场内环境进行至少2~3次消毒、进出人员与车辆等及时消毒、饲养用具每日消毒1次。

6.2进行抗体检测,做好免疫时间的预测

通过对禽类禽流感抗体水平的检测能够准确了解禽群禽流感抗体规律,准确判定免疫效果或再免疫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在接种后2~3周可进行监测,检测的方法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来断定,根据农业部要求禽流感抗体达到4log2为合格,判为阳性;当抗体效价值小于4log2时,需再次免疫接种;当抗体效价等于或大于4log2时无需免疫。诸城市目前使用的免疫疫苗为H5和H9型,局疫病防控中心对鸡进行禽流感免疫前后抗体检测试验,证明禽流感免疫后20d抗体水平较高,大于4log2,35~40d左右达到高峰值,50d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有效保护期能达到两个月。

6.3免疫注射防控禽流感

免疫注射是防控禽流感的主要措施,实践证明,大范围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禽流感爆发,接种时应注意检查疫苗的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日期、失效日期、应2~8℃冷藏保存等,诸城市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山东信得药业有限公司(原为诸城市畜牧局药厂)是农业部禽流感疫苗定点生产厂家,诸城市在做好春秋两季免疫的同时,由镇兽医站及村防疫员及时对补栏和新饲养的家禽进行补免,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场)、户(场)不漏禽,确保免疫密度100%。通常情况下雏鸡7~14日龄进行首免,3~4周后再免,不足2个月出栏的家禽至少进行1次免疫,2~4个月出栏的应进行2次免疫,超过4个月出栏的应进行3次免疫;蛋鸡开产前应加强1次免疫,以后根据抗体效价的检测情况适时免疫,从而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一般5周以内每只家禽注射0.3ml,5周以上注射0.5ml,注射部位为胸部肌肉或颈部皮下注射。

6.4加强检疫监督

诸城市严格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畜牧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办法》、《畜禽产地检疫规范》、《畜禽产品消毒规范》、《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农业部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管理办法》,认真做好产地、屠宰检疫和引种检疫(国内外异地引入种禽种蛋时应先到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且检疫合格引入的种禽必须隔离饲养21d以上并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禽类及其产品凭检疫合格证明运输、上市、销售,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严防疫情发生传播,饲养、屠宰、生产加工、经营禽类及其产品的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在防控禽流感过程中人员的防护按照《高致病性禽流感人员防护技术规范》执行。

6.5强化食品卫生安全

食用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不要生吃或半生吃,不明原因死亡的家禽和野外发现生病及死亡的野鸟时,尽量不接触、不食用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据研究证明,活禽交易市场特别是活禽零售市场是目前人感染禽流感的高危因素。

7结论

上一篇:低碳城镇化下一篇:计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