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必须考虑成本

2024-10-15

执法必须考虑成本(通用8篇)

执法必须考虑成本 篇1

据《青年报》4月7日报道,因不服市环保局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上海青浦高维精细化工厂(以下简称高维厂)一纸诉状将市环保局告上法庭。长宁区人民法院近日作出判决,维持市环保局对高维厂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环保局在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前便为调查取证花费了20万元;在高维厂不服处罚提起诉讼后,环保局还特别聘请了本市以及外地的专业检测机构,采用多种技术进行现场勘测;为了保全证据,执法人员24小时保护现场。最后,环保局支付的执法成本居然高达60万。而根据市环境保护条例,市环保局最多只能罚高维厂10万元。这样的执法成本实在太高了。

4月9日有时评作者在《新京报》发表评论认为,“执法成本太高”是一个伪问题,环保局作为一个依靠国家税收来运转的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部门,它的运转成本由国家财政负担,罚款不是为了让违法者为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成本埋单,更不是直接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执法的“报酬”,执法部门由此支出的应诉成本不能算到被处罚者头上。

从高维厂作为行政相对人的角度上看,当然,环保局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是依靠国家税收来运转,而不用罚款来为其执法成本埋单,这样的理解并没有错。但是从环保局行政机关的角度讲,执法却是必须考虑成本,因为,环保局既然是依靠国家税收来运转,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是来之不易,当然会要求行政机关要节约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高效政府”不仅仅是说要行动迅速的高效率的政府,当然也包涵效益最大化的高效益的政府。

让我们从具体语境来评析本案,我们先谈谈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前为调查取证花费的20万元,环保局是否必须要花费20万元来调查取证,我们不得而知。但按照高效原则,我们希望环保局尽可能节约纳税人的每一个铜板,当然如果是必须付出如此大的代价也无可非议。但在高维厂不服处罚提起诉讼后,环保局特别聘请有关机构来进行现场勘测明显不妥,因为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自行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根据。如果是为了确保胜诉,可环保局在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后进行现场勘测得到的证据并不具证据资格,如此增加执法成本纯属浪费纳税人的钱,岂不是荒唐之举吗?所以,我们在此强调效益、成本意识,就是要求执法机关和人员要加强法律意识、程序意识,真正理解其开支的每一分钱是来源于纳税人的观念,尽可能减少开支。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我们也要提出是否纳税人必须为违法者的违法行为埋单的命题?纳税人纳税所得是为促进公共福利,而为违法者的违法行为与公众期望不符,那么因此而产生的执法成本与诉讼成本是否应当由纳税人来埋单?本案中就涉及为调查取证花费的20万元和执法人员为保全证据而保护现场所花费的成本。笔者认为,这里涉及效益原则与公民权利冲突的问题。为了给予被处罚者正当申辩权和诉讼权,促进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执法成本的必须有必要付出,这也可以说这也是促进公共福利目的其中一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执法成本与诉讼成本应当由纳税人来埋单,执法机关不能转嫁成本。但是,如果违法者为不正当的目的滥诉行为使执法机关增加的执法成本与诉讼成本却不应当由纳税人来埋单,纳税人没有义务为违法者的故意掩饰违法行为的行为埋单,可以考虑由法院判决其承担执法机关为应诉所增加的成本。当然,在实践中界定比较困难,应当从严掌握。

当然,笔者并不是主张所有的执法行为都是必须权衡执法成本。执法首先要考虑法律的正确实施、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公民权利的保障,在此基础上才是应当尽可能地考虑执法成本,因为执法成本毕竟来自纳税人的纳税,节约成本也是减轻民众的负担,更好地促进公共福利。

通联: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

邮编:341000

E-mail:tao1991@163.net

执法必须考虑成本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执法必须考虑成本 篇2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 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重, 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多年的实践中了解到, 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必须要以防为主, 治为辅的方针, 不断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评估和对症下药的作用。笔者认为:首先要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有所了解, 不断加大地质灾害的可行性评估工作;其次是要对地质灾害种类、危害程度等因素要有掌握, 要能抓住要点, 分析原因,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 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减轻损失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1 概念

所谓地质灾害, 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根据自然地质灾害活动主体的物质状态, 可以把地质灾害分为如下几种类型:a.固体活动灾害:地震、地裂缝、构造断裂等;b.液体活动灾害:火山等;c.气体活动灾害:地气灾害。人为地质灾害包括坑道冒水、地面沉降、滥伐森林引起的洪水泛滥、地表荒漠化等。有资料表明, 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变化, 世界范围内的降水、降雨量日渐增多, 地质灾害隐患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 工程建设造成的地质性破坏越来越多。我国疆域辽阔, 国土面积广大, 孕育地质灾害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多变, 自然变异强烈, 不同地区人类工程活动的性质和强度也各不相同, 因此所形成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强度及危害大小也差异甚大, 已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

关于地质灾害概念的界定, 在学术界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观点。归纳起来, 学术界的几种通行说法主要有:a.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的一种变异现象;b.地质灾害是指直接或间接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 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 如地震、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c.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 (现象) ;d.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象) ;e.地质灾害是因地质活动引起对人类生活、生产及环境的破坏或者损失的现象。

2 在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依据。科学规划对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审批权限、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原则、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位及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a.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b.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c.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d.地质灾害防治项目;e.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只能坚持预防为主, 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质灾害现状提出的在规划期内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准则。由于我国灾害种类多、活动频繁、危害严重, 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 防治工作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讲求实效, 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坚持依法保护地质环境和治理地质灾害, 依靠科技进步, 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使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 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科学化;加强监测预报和科普教育工作, 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水平, 建立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等内容。

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 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达到的目标。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应当分阶段实施。总的要求是提高预报成功率, 避免经济损失, 减少人员伤亡, 促进地质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主要包括:

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调查和科研项目。二是搬迁避让工程。三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根据灾害的规模和威胁的对象, 对危害公共安全、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要由财政出资, 对人为活动引发的灾害也要进行经济技术论证, 分清责任, 实施治理工程;四是监测预警工程。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实施监测预警工程, 包括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 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预报。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是指为实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预期目标而实施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加强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坚持群专结合及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等。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重点, 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 应该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列入规划, 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国是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和避免这个问题, 首先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项目规划过程中, 应当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做好城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在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过程中, 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城市规划区内地质情况尚不清晰的, 必须加强和补充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时, 必须充分考虑建设用地条件;凡没有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在总结近几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为了处理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关系,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 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3 结论

总之, 根据我国地质灾害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在城市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重视, 一定会减少灾害损失, 为社会经济建设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荣华, 王晓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J].大众科技, 2009 (7) .

[2]谢兴楠.江苏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及防治建议[J].地质学刊, 2009 (2) .

[3]罗迎新.广东省五华县地质灾害形成特征及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8 (3) .

[4]周国强, 董保华.江西省自然灾害状况及减灾对策初探[J].自然灾害学报, 2007 (04) .

[5]单玉香, 孙国曦, 陆美兰, 徐玉琳.江苏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江苏地质, 2007 (01) .

[6]韩全芳, 骆华松, 韩吉全.基于人地关系的地质灾害探讨——以三江并流带兰坪县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

安全是矿业投资必须考虑的成本 篇3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产煤国,2004年,中美两国的开采量是全世界煤炭总产量的50%还强。其中,中国22亿吨,美国11亿。两国无论在煤炭开采还是在矿山安全体系领域都有一定的可比性和借鉴性的。了解两国的差异,了解各自在矿业健康和体系的实际成本,是中国下一步开展矿业投资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美国,大部分煤矿属于露天开采,美国共有11万2千人从事煤炭开采,其中66%的人在地面作业,地下开采主要采用连续采煤机进行,其单产量为4吨/小时/人,而中国则有95%的从业人员在地下,单产量相对十分低下。2005年,美国全国煤矿死亡人数仅为22人,受伤人数为5003人;2006年煤矿死亡人数为46人。在美国,小煤矿的数量正逐步减少,大矿的数量稳步上升。同时,从业人员的数量也逐年下降。1923年到2005年间,煤矿的数量从9331个下降到1400个,其中50.6%属于五个大公司;矿工总人数业已从70万下降到7.5万,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偏向于高技术高学历型人才;伤亡数字则从2822下降到46,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美国煤炭行业的产能和工效正在大幅增加。br>

在环保方面,早在1970年,美国就已经开始关注空气净化问题,到2005年,由于燃煤而产生的大气污染下降了37%,粉尘污染下降了65%。这些都得益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制约,美国先后于1969、1977两次颁布煤矿环保和安全法。最近的一项修改法是于2006年矿难从22人回升到46人之后,于6月15日紧急颁布的实施的,对1977年的法律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正。严格地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是美国之所以在煤炭安全生产和环保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除此之外,在全面使用先进的技术,在安全环保方面的大力投资都是因素之一。

中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中国经济强大的经济活力使得中国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仍旧要领先大量的煤炭生产来保持旺盛的经济活力。但是由于中国现存的大量的小煤矿生产,以及以往形成的恶性开采情况,加之煤炭储量的耗尽,不断增加的煤矿老化状况,都是无法适应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

私人投资煤矿开采及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投资环境和政策不明朗且不具有保护性使得大量投资被拒于矿业健康和安全体系之外。

对于山西来说,这些不利因素正在逐步改善,从2DOO年起的关小改中建大政策开始,现在基本上实现了五大主要煤炭公司提供60%煤炭开采和供应量。这当然是好的一面。但是,由于小的煤矿造成的资源浪费,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相关的法律空白、逃税现象严重存在、市场价格被扰乱、煤炭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淡漠、不安全的工作条件和众多的安全事故、安全训练的缺乏,都已成为制约着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那么当前的煤炭行业改革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取缔无证经营、改善煤矿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制造可持续开采、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中国已经有了长足的经济发展趋势,但改革仍旧需要继续深化,改变生产力,提高安全,有效利用煤炭资源,改善环境,有决心的中国必将成功。

彩色广告印前制作必须考虑后工序 篇4

目前,我们报纸的广告印刷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以下几方面:一是中间调部分网点扩大严重,导致易出现色偏;二是灰成分替代不足,四色叠印时色块不易均匀;三是未作油墨总量限制,导致蹭脏严重雅昌,四是小字难于套准。这看起来是几个问题,但分析起来就是一个问题,即在图片处理输出时没有作针对性的选择设置。因为绝大部分企业在广告制作时都只作了一个数据文件,但同一设计原稿却通过了很多途径来传播这个广告,如广告牌术语,期刊,杂志广告,报纸广告,或是企业自办刊物,而这些传播方式中大族冠华,其所用媒介差别很大,如广告牌,绝大部分采用喷绘(或是用大幅面印刷机印刷的),而期刊,杂志等虽然同为平面媒体凹印,但采用的纸张大不一样,有铜版纸,有胶版纸,有新闻纸,也有现在的轻涂纸油墨,不同的纸张,其印刷适性也不一样,而广告设计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同一广告设计原稿在不同的平面媒体所表现出来的色彩,清晰度活动,视觉冲击力差异很大。以丰田雅力士和丰田新凯美瑞的广告可作为本文案例,这两个汽车广告都彩用整版黑色作为背景,或许是要突出一种横空出世的效果,以增强对读者的视觉冲击力,我们从屏幕软打样中读出其CMYK四色值总和最大达到380多数码印刷,这对于铜版纸来说,是可以印刷的,但对于新闻纸来说,总墨量一般只能达260,所以蹭脏很难避免富士施乐,同时由于叠印率低,色块印刷也不易均匀,印刷效果不理想。故障分析与排除

那么这种现状是不是可以改变呢,我们认为,不同的承印材料其他包装,完全没有色差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把这种色差缩到最小的程度,方法之一是,加强广告设计制作人员对后工序印刷知识的了解,在广告原稿设计好后根据不同的纸张保存不同的数据文件Adobe,其差别在于:在图象处理软件中,在分色参数的设置上,针对不同的纸张,不同的油墨,设置不同的标准数字印刷机,如油墨有美国标准,欧洲标准,日本标准;纸张分为涂布纸,非涂布纸,新闻纸等《中国印刷业报告》,而针对不同的纸张,设定不同的网点扩大率,及灰成分替代GCR还是底色去除UCR,益或是底色增益UCM,同时设定总墨量限制与黑版最大量。

具体操作为:打开PHOTOSHOP软件全印展,点击“编辑——颜色设置”,在弹出窗口中选择“设置——自定”工作空间项中,RGB栏根据所用显示器作选择,“CMYK项”选择“自定CMYK”,在下级菜单中高保真印刷,“油墨选项”中“油墨颜色”和“网点扩大”两项,根据所用承印材料为涂布纸或非涂布纸或是新闻纸,而分别选择“COATED,UNCOATED,NEWSPRINT”选项个性化印刷,网点扩大则根据上面不同的纸张设置,有对印刷品作过精确测量的可选择曲线项,并对不同网点扩大百分比进行准确定值,没这个条件的选择标准项即可,但若为新闻纸印刷则后面的百分比值需为25%~30%印前设备,在“分色”选项中,分色类型根据不同的承印材料选择“GCR”或是“UCR”,新闻纸印刷一般选GCR,黑版产生选择“中”,黑色油墨限制取值100或85图像处理,“油墨总量限制”项,若为涂料纸印刷为400,非涂料纸印刷取300,新闻纸印刷取260,同时若总量达到260柯尼卡美能达,则此时上面黑墨限制值应为85,UCA值一般在铜版纸印刷为增加墨层的厚实感时才采用,在非涂布纸印刷时均取0”。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针对不同承印材料的设计原稿数据文档,针对不同的广告传播渠道,交付不同的文件。包装设计

以下就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情况1油墨为欧洲标准标签,纸张为涂布纸,50%处网点扩大率为9%,GCR处理。但黑版产生为0,所以总墨量最大达到400,也没有黑墨限制商业轮转在中国,UCA数值根据不同情况取适当的值,这是在涂布纸即铜版纸的情况下适用。

情况2油墨为日本标准,纸张为非涂布纸,此时50%处网点扩大值为15%,GCR处理。黑版产生根据不同情况可选择“低”或“中”数字出版,黑色油墨限制为100,油墨总量限制为300,UCA数量为0。

情况3油墨为美国标准,纸张为新闻纸,50%处网点扩大30%EFI,GCR处理。墨版产生为“中”或较多,黑色油墨限制为100,总墨量限制为260,UCA数量为0,同时新闻纸还有一附加条件全印展,即当CMYK四色油墨值总量达到260时,黑版不能超过85%。

同一原稿在采用上述三种不同的分色参数设置,GCR(UCR,UCM)替代量多少的改变,制版时就可以制出分别适合不同纸质印刷的网点面积百分比惠普,这是对不同纸质印刷网点扩大不一致而在印前环节所做的弥补,如对新闻纸印刷若替代量多一些可将某些四色叠印变成三色甚至是两色叠印,这对生产过程的色彩还原与套准就有利多了,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一些理念,才有我们现在蓬勃发展的专业的色彩管理系统。华光精工

执法必须考虑成本 篇5

澳大利亚留学申请要点一:提前了解兴趣及强项

在选择专业时,你也应该多少考虑到未来30年里你会做什么样的工作。要想拥有成功的事业,你必须选择你喜爱的以及擅长的工作。因此,选择你感兴趣的以及适合你的专业尤为重要。切记不可选择一个你根本就不喜欢的专业。

澳大利亚留学申请要点二:语言环境

赴澳洲留学语言环境是选择专业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大部分中国大陆学生选择在澳洲学习商科,工科以及IT领域。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大而且所从事职业大多属于高收入阶层。

澳大利亚留学申请要点三:入学要求

执法必须考虑成本 篇6

通过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和***同志的报告、讲话,深受启发和教育。其中,体会最深的就是,批示、报告、讲话中通篇贯穿着一条主线:做好新时期公安工作,必须坚持执法为民。坚持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对公安工作具有基础性、统领性作用,是公安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因此,如何践行“三个代表”思想,真正做到执法为民,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坚持执法为民是公安执法思想的一场革命,对公安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根本方略,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我省的公安法制也有了长足进展。但是,总体上看,我省的公安法制工作在整个公安工作中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忽略了或者没有明确提出并认真解决“我们执法的权力从哪里来?我们为了谁执法?我们靠什么执法?”这些事关公安工作全局和工作方向的重大问题。这三个问题归纳起来就是执法的指导思想问题,而执法为民恰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一)执法为民回答了“我们执法权力从哪里来”这一执法主体产生的根源和权力属性问题。我们执法权力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按照宪法的规定,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公共权力,是人民的权力。从法理上说,我们权力的属性是公权、民权,而非私权、部门权力。如果我们背离了执法为民,甚至把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化为个人、部门的权力,这就颠倒了警察权力的源泉和属性,人民就应该以其特有的方式收回权力。因此,公安工作必须坚持执法为民,这是公安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执法为民回答了“我们为了谁执法”这一执法的目的和价值取向问题。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公安执法的最终目的和价值取向是要通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进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我们执法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象古代封建社会所说的“驾民”、“管民”、“治民”,或者是受利益驱动,滥用强制措施,侵犯人权,这就偏离了执法的目的,扭曲了执法的价值取向。因此,要解决公安执法中“为了谁”的问题,就必须坚持执法为民。

(三)执法为民回答了“我们靠什么执法”这一执法的依据和方式问题。我们靠什么执法,是靠领导旨意、朋友之情、家庭意见,或者是靠行政命令、上下级关系,还是靠法律、法规?答案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要靠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这不仅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也是对执法者起码的要求。

二、坚持执法为民必须转变错误执法观念,树立正确执法意识

(一)破除重指示、轻法律的观念,树立对党、国家和人民负责与对法律负责相统一的意识。法律是党的政策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规范化、定型化,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坚持对法律负责,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真正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最大的负责。一些执法民警之所以不能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只知道对长官、单位负责,而不懂得对法律负责,在工作中以权代法,权大于法,或者自觉不自觉搞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因此,坚持执法为民,就必须破除重指示、轻法律的观念。

(二)破除重处罚、轻服务的观念,树立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相统一的意识。多年来,我们公安机关对执法中处罚手段的运用较重视,有的甚至错误的认为上限处罚或超限处罚就是严格执法,而对如何把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把执法寓于服务之中考虑不多,甚至把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对立起来。应该说,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并不矛盾,严格执法是热情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热情服务也是严格执法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高德林

(三)破除重打击、轻保护的观念,树立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相统一的意识。当前,我们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比较到位,但对在具体执法工作中如何保护当事人特别是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重视得不够。准确掌握法律政策界线,既要积极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又要严格依法保护公民包括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加强对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教育、挽救,是法律对公安执法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破除重权力、轻监督的观念,树立行使权力与接受监督相统一的意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对权力看得比较重,运用到位,但在行使权力时如何自觉接受监督做得不够。耍特权,抖威风,滥用职权,特权思想,就是重权力、轻监督旧的执法观念在执法活动中的表现。公安民警只有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自觉地为民尽责,才能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造福于民。

(五)破除重公平、轻效率的观念,树立严格公正执法与提高执法效率相统一的意识。我们许多民警在工作中比较注重追求公平,力求案件办得好,但对在工作中如何提高执法办案效率重视不够。有的基层民警为了追求所谓的“公平”,不惜违反法定办案时限,超期羁押,严重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还有的缺乏效率意识,管理手段落后,办事程序繁琐,效率低下。必须充分认识到,公平与效率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注重公平的同时必须重视效率。实现公平的前提是严格执法,而执法的效果在于及时、准确。提高执法效率也是实现公平的重要标志和内容。

(六)破除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树立执行实体法与执行程序法相统一的意识。我们通过近几年执法检查发现,程序违法问题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只有程序的合法才能保证实体的公正,完备而良好的程序是制约权力的有效机制。严格执行程序法,就能弥补实体法控制权力的不足,达到权力与权利的平衡、实体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的统一,避免发生执法犯法的行为。同样,严格执行程序法也是实现权利平等的基本前提,是树立法律权威的重要保障。

三、坚持执法为民必须强化执法行为管理,规范执法活动

强化执法管理非常重要,尽量减少随意、无序现象,是提高执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我们对如何进一步按照职责分工,给民警的职位划分执法的权限,明确责任,建立起严格的逐级负责的执法责任制,原则性强调的多些,而对具体执法民警、所、队、科长的具体责任是什么,如何量化、细化,违犯了怎么处罚,规定的还不明确,操作性不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一步规范执法活动,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规范执法文件。当前,一些单位擅自违法制订出台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规范性文件,在规范性文件中违法设定行政处罚事项、行政强制措施、超越职权的行政许可事项。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都必须遵循国家法制统一原则、除有法定依据或者国家另有规定以外,不得在规范性文件中设定行政处罚事项、行政强制措施、超越职权的行政许可、收费事项,或者其他应当由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行政机关规定的事项。其次,各级公安法制部门要认真履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审核、备案、监督管理的职能。再次,各业务部门在制订规范性文件时要自觉主动接受法制部门的法律审核,认真听取法制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二)要规范执法主体。当前,困扰公安执法中执法主体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有相当一部分民警根本不具备从事公安执法工作所必须的法律常识,一些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的合同制民警、联防队员等辅警人员也在执法。因此,规范执法主体首先要解决公安民警在执法活动中的法律资格的认证问题。要在普遍培训的基础上,对在执法岗位和不在执法岗位的民警加以区别,全面实行民警上岗执法法律资格考试认证制度,严格考试发证。对未取得上岗执法法律资格的,一律不得上岗执法。同时,要做好没有执法主体资格人员的清理工作,确保执法主体的合法性。

(三)要规范执法行为。这是加强执法管理的重点。当前,在执法活动中职责任务不清,操作规程混乱,执法责任不明,随意执法问题较为普遍。因此,首先要明确各级公安机关、业务部门、警种和每个执法民警的执法权限。其次,要按照不同的职责权限,针对不同的执法部门和岗位,制订为达到各自目标所需的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再次,将执法责任量化、细化,分解到人。此外,我们还可以针对执法工作的实际问题,注意发现、培养和扶持规范执法的样板和典型,号召广大民警学习仿效,形成一种正面的规范执法的品牌效应,要通过这种品牌效应带动和促进整个队伍执法工作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坚持执法为民必须加强对执法行为监督制约,防止权力滥用近年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了对执法权力的监督制约,但执法监督仍然是执法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外部的监督强力不足,内部的监督合力不够,已出台的监督措施落实不到位。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强内外两个方面的监督:

(一)积极拓宽外部监督渠道

一是主动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要积极主动地向人大汇报工作,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二是主动接受检法部门的监督。各级公安机关要对检法部门在法律监督中指出的问题认真整改,并在举一反三,完善各种执法措施,提高办案质量上下工夫。三是主动接受新闻舆论监督。要建立新闻曝光案件追查制度、监督查处结果发布制度,实现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与促进公安机关提高整体执法水平的“双赢”。四是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要通过主动受理和办理好公民检举、揭发、控告案件,开展听证活动,群众评议公安执法工作等方式进一步加大群众监督力度。

(二)强化内部执法监督力度

一是努力形成内部执法监督合力。为了加强监督,把有监督职能的部门整合起来,可以叫公安执法监察委员会,这样执法监督就有个部门统领,就可以在内部形成党委决策、各执法部门执行、监察委员会监督的格局,从而从制度上、体制上理顺了内部监督体制。在此基础上,法制、督察、纪检监察、审计、人事和控申等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着重解决发现错案易、追究执法过错责任人的责任难的问题。

二是强化公安系统内的上下级监督,以确保警令畅通。目前,有的公安机关从地方利益出发,对上级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决定和命令,拖延执行,打折扣,甚至不执行,严重违反纪律,影响警令畅通。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的监督力度不够、权威性不强,警令不畅固然有体制和立法上的原因,但其中一个更重要原因就是问责到位的工作制度落实不力,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不力,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完善一整套问责到位的工作制度,确保警令畅通。同时,要通过执法检查、执法质量考核评议、查处重大执法过错等多种途径,加强对下级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指导、监督、检查。

三是充分发挥法制部门的内部执法监督职能。各级公安法制部门要充分行使职权,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严格把关,要有效地开展对所有执法部门办案、办事各环节的监督,特别是对基层相对独立的执法单位的执法行为进行重点监督。

五、坚持执法为民必须加强对执法者的教育培训,提高执法能力

(一)要从思想教育入手,解决好各级领导和民警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要有的放矢地开展宗旨观念和群众观念教育,采取“思前、想后、换位思考”等方式,使广大民警在灵魂深处真正打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所谓“思前”,就是要对民警进行不忘本教育,使民警真正懂得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不能因为我们是警察,就可以随意欺压百姓。所谓“想后”,就是要对民警进行人民群众历史作用教育,使民警真正认识到,只有顺民意、谋民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要对民警进行人民群众艰辛生活的感同身受教育,使民警真正看到,还有许多无钱、无势、无助的社会弱势群体,如果我们象他们那样生活在社会底层,我们最需要什么样的警察,最盼望什么样的警察,最担心什么样的警察,最痛恨什么样的警察。经常进行这样的换位思考、换位工作,我们就会关爱百姓,真正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就不会再去滥用权力,乱罚滥没了。

(二)培养全体民警和领导对法律忠诚的信念,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严格执法的内在力量。各级公安机关要把道德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范畴,结合队伍管理和执法实际,从点滴抓起,逐步形成对法律忠诚的信念,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执法必须考虑成本 篇7

在我看来,公域主要应指海洋、极地、太空几大领域。我不赞成把网络空间也列入公域范围。网络空间是否属于公域?这与美国在克林顿政府时期进行的战略推动有一定关系的。克林顿政府推动网络自由化,把它作为美国重建全球领导地位的重要措施。我认为,网络就是一个互联互通的概念,它本身就是从一个局域网发展起来的,原是美军的内部网,扩展到民用后,从美国开始,其他国家一个个接上去。这无非就是信息联络设施的互联互通。铁路公路这些领域也都可以互联互通。如果只是因为互联互通了,就作为一个公域概念来理解,那么是不是很多基础设施也可以成为公域?只要有关国家愿意,它可以随时关闭。一经关闭,网络就是它主权范围之内的事。这是与其他公域问题不一样的。网络治理是国家主权范围层面可以做的,一个国家有权力立法来管理自己的网络空间,其他国家对它的网络实施攻击,可以视作侵略行为。如果网络属于公域,其他国家进入你的网络,你怎么说它是侵略呢。所以我觉得网络与其他领域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在全球公域领域,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战略考虑。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全球公域问题的重要性。公域可以说是还没有被国家的主权所分割的区域。的确存在着这样一种趋势,即本应被视为公域的范围也在被国家主权所侵蚀。但是绝大部分公域还没有被国家主权所瓜分。这意味着,任何国家今后如果希望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公域就是一个方向。原因就是,如果要拓展到其他主权国家的疆域,会面临很多问题,例如要接受它的经济治理规则,或者说国际通行的国际规则。而公域则不同于此。从公域的发展看,之所以成为公域,在其第一个阶段肯定是处于绝对自由的状态,国家在公域范围的行动可以说是不受任何约束。而在第二个阶段,在一些问题上开始出现领土主义化,较为明显的例子,一是已有一些国家对南极提出了“领土主权”主张,二是原来被认为公海的海域,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施行,国家主权实际上正向这里拓展。现在正在进入到第三个阶段,这就是在公域内进行公共秩序建构,这意味着公域越来越多地走向一种规制主义的治理。

公域为国家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潜力或者说能力的供给,尤其是对大国来说。比如国家的安全能力。在太空,卫星构成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在海洋,近海已经无鱼可捕,公海“海洋牧场”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多地确立起来了,它对于国家食物安全也有重要作用。在主权区域内的矿物质大幅度消耗的情况下,人们已经明显把眼光转向了公域内的资源。不管现在怎么限制,如果主权范围之内的矿物资源消耗殆尽,人们肯定会去开采公域内的资源。所以从中长期来看,公域是给一个国家下一步的发展提供大量的资源和能力的区域。所以,应从这几个方面来认识公域问题的重要性。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在战略上应做何考虑。一是要大力拓展在公域的活动领域,二是要尽快考虑公域规则的制订。对于国际上已经在谈论的规则制订,我们应参与进去,更重要的还在于,国际上还没有意识到的规则,我们要先去制订起来。事实上,有的国家是通过国内相关立法的形式来制定规则,然后运用到公域中去。这是否符合国际法是个问题,但如果在其他国家还没有相应规则时我们先制订出来,而且完全是站在公益角度来考虑,就会获得规则的先发优势。三是在战略上要大力培养公域问题专家。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还是尽量防止公域问题政治化,或者说是用“去政治化”的方式处理公域问题。在去政治化的思路下,专家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专家或者是由专家组成的专家共同体的影响力和发言权会非常大。对公域研究我们起步较晚,我们的公域问题专家的数量和能力跟一些大国比还处在相对落后状态。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形成一个公域问题专家的培养计划。

最后,我们要扩大在公域问题上的公信力。尤其是对一些公域能力不强的国家提供一些帮助。这对于扩大我们在公域问题上的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

执法必须考虑成本 篇8

合理控制行政执法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绩效考核为手段,效能监察为保证。努力使合理的行政执法成本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行政执法机关履行职能的要求。

一是完善执法责任制,将执法成本纳入评价执法水平的指标体系。执法机关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将执法成本绩效评估纳入

到评价执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将该体系列入行政执法制,执法水平评价体系要同建立健全评议考核制结合起来,以此作为考察、衡量执法水平的依据。对办理同一类案件行政执法成本的付出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进行经济、效率、效益的测定。[文章-http:///帮您找文章]

二是坚持勤俭节约,牢固树立行政执法成本意识。现代政府与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对自身的成本收益进行统计、核算,以判断组织活动的绩效,进而改进组织的运作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因此,必须首先在各级行政执法机关里树立起浓厚的行政执法成本意识,降低成本,节约开支。要教育干部建设节约型社会,人民政府及其公务员理应责无旁贷,率先垂范,促使执法人员从组织绩效和政府形象的高度认识控制行政执法成本的必要性,自觉约束其浪费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机关的效率。

三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成本监控机制,用制度引导、控制行政执法成本。仅有行政执法成本意识还远远不够,良好的理念必须有制度作为坚强的保障。为此,应该在行政执法机关里建立起一整套针对行政执法行为特点设计的成本监控、审核、评价机制,以利用刚性的具体的制度约束、限制各种不良行政执法成本的产生,以提高执法水平,落实执法责任制。

四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电子政务。行政执法成本的控制还与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相联系。只有实现相关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领域的突破,才能较为彻底地消除导致行政执法成本增加的诱因。电子政务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电子政务的建立可以把一定区域、乃至全国的行政执法机关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知识以及创新的方法、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等共享;虚拟办公可以大大减少行政人员的办公费用和公文处理的费用,从而有效地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五是客观、务实预算,科学、合理确定行政执法成本。根据每年行政执法实际支出,或具体执法工作量,认真研究核定编制新的一年部门经费预算,在前一年基础上,根据辖区经济发展,考虑合理增长因素提出预算,做到统筹安排和规范使用财政资金,千方百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上一篇:目不别视成语下一篇:错位的爱情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