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讲座稿

2024-10-22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讲座稿(共9篇)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讲座稿 篇1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讲座稿

富源中心学校 于海洋

[内容摘要]: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生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借助多媒体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小学生基本的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利用网上资源,挖掘创新因素、拓展学生思维。小学体育学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的功能,整合、共享体育教学资源,是我们小学体育教师新的任务。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先进科学技术在学校的应用,促使每位教师自觉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紧跟时代的脚步。这样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我们教师认识和感受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功能的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和视频图象等信息技术集于一体,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原则,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为体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怎样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已成为我们小学体育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体会和感悟:

一、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它的使用既符合小学生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营造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体育的历史、发展,再具体一些,操场是什么样的,篮球场是什么样的,大家都知道,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这时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教学进程,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这也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难题。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成品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就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技术细节,更快、更全的建立起表象。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对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同时在实际应用中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缩短了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课件能够把老师做不好或做不清的动作环节表达清楚。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少一些点枯燥无味,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步骤,换一个方法同样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达到快乐体育教育目的。简单地讲,我们教师制作一些幻灯课件,在体育课是完全可以用的上的,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看的有意思,俗话说,好玩儿,就想看、想学,这样我们就已经达到了上体育的目的。

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感性认识,有效提高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的应用与创造新的运动技能。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快速得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技能。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需在一瞬间完成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例如:田径跳跃项目的空中动作,体操支撑跳跃的连续动作,技巧的滚翻,单杠的回环动作等,而且还是一些非常态动作。如投掷项目中,铅球的最后用力顺序;跳跃项目中,挺身式跳远的展体,俯卧式跳高的转髋等动作都是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过的运动动作,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动作受各方面的限制,随意性往往较大,如教师对动作要领的领会程度、教师的年龄、临场身体状况、心理因素或自身其他条件等;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时机也有很大的局限,由于动作快,综合难度较高,因此学生很难清楚地观察到教师的动作示范,这必然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教师就可以讲解各分解动作的要领,演示整个动作的全过程,进而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突出重点,难点。更快、更全的建立起动作表象,提高了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教学效率,缩短了教学过程。

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对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各种不同的运动技术,技术难点、重点,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课件,在学生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比较,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给出几组跨跃式跳高的模拟镜头(其中包括跳得好的、较好的、一般的、差的等几种情况),让学生开展协作学习:首先分小组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讨论,最后得出跨跃式跳高的助跑、起跳、腾空、过竿落地等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然后分小组汇报各组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出跨跃式跳高的动作技术要领。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并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又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的时候,学生很难把握“跃”的感觉。同时,滚翻时容易塌身,而教师在示范时也只能一气呵成,一放慢,动作就容易失误,所以,如果运用多媒体制作就简单多了,能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我利用“鱼跃前滚翻”的课件,把整个动作分成跃起、手撑低头、团身翻、蹲立四个连贯的动作,并在每一步中都加入了失败的动作动画,并加入了一些特别的音乐,一听就知道动作行不行。于是,当教学时先请学生们观看课件,并逐步演示成功与失败的对比动作,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脑子中形成动作的概念。同时产生在实践中一试的欲望。当在实践时,教师只需稍加示范或讲解,较之传统教学相对而言,便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运用多媒体进行德育教育,不受时间、空间、宏观的限制,深动形象地结合体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思想教育内容更加鲜明深动,富有感染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如观看集体项目的比赛时,教师在讲授技战术的同时,向学生强调互相配合的重要性,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组织学生观看重大的国际比赛,如奥运会、亚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当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取得胜利,站在最高领奖台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五、体育教师要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否能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体育教师的多媒体信息素质。体育教师往往对电脑接触的不多,在上课的时候很少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来进行授课,因为多媒体授课与他们平时所用的教学手段还是有一段距离,他们总认为多媒体教学是其他学科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还是靠室外课来完成。虽然这种观点是在情理之中,但这已经不符和新时代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我们从网上可以获得大量的相关知识,可以借鉴同行的教学经验,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并不断创新体育教学。

总之,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辅助完成教学任务是现在及未来教育发展所必须的,先进科学技术在学校的应用,促使每位教师自觉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紧跟时代的脚步。这样才能有利于新课程改革,我们小学体育教师认识和感受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应用到教学之中,促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是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我们体育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讲座稿 篇2

如何看待这些文章?提两点看法。

一是许多人认为, 这是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应该纳入到教学过程的研究范畴。需要提醒注意, 在肯定这种主流看法的同时, 不应该忽视至今仍被掩盖了的一面。事实上,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提出多媒体课件要适应教学过程, 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在设计、开发多媒体课件时, 对其提出适应教学环境的要求, 则是同一问题的另一方面。前者是从课堂教学的全局考虑, 属于教学过程的研究范畴;而后者则是对编写多媒体课件提出要求, 应属教学资源的研究范畴。目前, 人们普遍只看到了前者, 对后者的认识则被完全忽视了!从目前杂志上讨论的内容看, 有许多文章其实是对编写多媒体课件提出要求的, 应该将这些文章纳入到教学资源的研究范畴。

二是这些文章的发表, 说明大家不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 而且还希望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总结和探讨, 可喜的是, 确能从不少文章中看到一些真知灼见。但是总的印象是, 目前的讨论还只是停留在操作层面上, 涉及的也仅限于某一学科, 就事论事, 缺乏系统、规律性的认识。虽然有些文章在本学科教学实践中也归纳出了一些规律, 但是由于缺乏理论依据, 只能作为个别经验参考, 就像一颗颗未加工的珍珠散落在沙滩上, 需要将其收集、整理, 镶嵌在项链上。这样, 珍珠和项链才会相映成辉。

这个理论依据, 就是“画面语用学”!

●什么是“画面语用学”?

语用学不是孤立地研究语义, 而是将语义置于运用语言的语境中去研究, 旨在取得最佳的交流效果。例如, 文字语言语用学研究的是话语的前提 (如说话人的背景、心情、企图等) , 话语的含义 (如话里有话等) , 会话对象 (指听话人的地位、心情、水平、处境等) , 间接言语行为 (包括眼色、手势、面部表情等) 的配合。因此, 语用学有两个关键词:“语境”和“效果”。

运用多媒体画面语言编写多媒体教材 (包括课件、学科网站等) 时, “语境”是指课堂教学环境;“效果”便是课堂教学效果。

按照画面语用学设计多媒体教材时, 不仅要考虑如何把教学内容讲清楚, 而且还要考虑适合课堂教学过程的需要, 确保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件《记金华的双龙洞》中, 处理学生学习课文难点时就能看出, 是否考虑“语境”, 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一方面, 学生因缺乏对双龙洞景点的体验, 会感到课文的描述令人费解, 这时需要在课件中安排一些图片、视频或动画来再现景点, 使文字形象化, 进而使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变得容易。另一方面, 语文课的教学目的, 是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 (即认知目标) , 并且领悟作者的文学修养和文字功底 (即情感目标) 。课文描写的景物, 除景物本身外, 还包含有作者的体验和运用文字的魅力, 不同学生阅读后, 在大脑中想象的景物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如果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一味“形象化”, 便会失去语文教学的初衷。

对此, 采用的教学策略是, 学生在形象化画面的帮助下对课文有了初步理解之后, 还要安排一个只有文本、声音的“课文配朗读”画面, 用于“精读课文”的教学环节。应该说, 安排这个“课文配朗读”画面, 是该课件设计的一个“亮点”, 因为它在用画面语言编写多媒体教材时, 考虑了语文教学中体验文字魅力的特点, 为实施课堂教学策略起到了很好的配合作用。

由此可见, 对于“课堂教学过程”, 除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外, 还存在从设计多媒体教材考虑的这一角度。通过“系统论”, 会使这个“从不同角度看待教学过程”的问题, 得到更清晰的说明。

●将“课堂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系统

“系统论”有三个要点[1]:

◇该系统是由足够数量的元素组成的;

◇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使该系统体现为一定的结构;

◇该系统是处在某个外界环境中的, 并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没有环境的系统是不存在的。

以下通过两个实例来说明这些要点。

例1:《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认为[2], 多媒体画面艺术与多媒体画面语言是相通的, 可以将它们视为一个系统。组成该系统的艺术 (或语言) 元素称为“基本元素”, 反映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 是规范基本元素衍变的“艺术 (或语法) 规则”。换言之, 是多媒体画面艺术 (或语法) 规则, 维持了“多媒体画面艺术 (或语言) ”这个艺术 (或语言) 门类的结构体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运用多媒体画面语言是要考虑外界环境的。具体地讲, 用多媒体画面语言编写多媒体教材时, 应该考虑它和课堂教学环境中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例2:在教育技术学中, 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所有因素, 视为组成该课堂教学系统的元素, 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 (如图1) :

◇人 (信源、信宿) :教师、学生, 以及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内容 (信息) :各学科教学内容 (包括大、中、小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 ;

◇媒体、媒介 (信息载体) : (硬件) 书本、黑板、教具、演示仪器等, (软件) 教学挂图、幻灯教材、电视教材、多媒体教材 (如课件、积件、网络课程、学科网站) 等;

◇教学模式 (信息传递方式) :课堂讲授、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

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目标, 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系统中的这些元素, 旨在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 多媒体教材是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一个元素, 同时又可以将其视为一个系统。因此, 《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中提出了所谓“复合系统”的概念, 即视多媒体教材为课堂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如图2) 。

由图2可以清晰地看出, 对于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

◇从课堂教学全局的角度来安排这些元素 (包括多媒体教材) , 就是“教学设计”;

◇如果站在设计多媒体教材的角度看, 课堂教学系统中各元素与它之间的关系, 就是“语境”。安排好这些关系属于画面语用学研究的内容。

长期以来, 人们只注意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思考问题, 把一门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学科——“画面语用学”给掩盖了!而且还要强调的是, 与书本教材不同, 多媒体教材是需要有信息化播放平台的, 如计算机、网络。正是这些播放平台, 不仅改变了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 更重要的是能够营造一个信息化的课堂教学环境。换句话说, 多媒体教材由于需要配套的播放条件, 导致它所面对的教学环境已经与传统的教学环境有所不同了。因此, 在讨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 建议不要统称为“多媒体 (技术) ”或“信息技术”, 而应该将多媒体教材与信息化播放平台区别开。因为二者在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定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前者的功能和书本教材一样, 就是呈现教学内容, 属于教或学的辅助工具;而后者则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技术支撑。

●画面语用学的研究内容是规范化的“教学格式”

“教学格式”是指多媒体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形式, 实际上, 该形式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 通过多媒体教材与前述四类因素 (即师生、学科内容、其他类型教学资料和各种教学模式) 之间的适当配合关系体现出来的。按照规范化的“教学格式”设计多媒体教材, 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在《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中, 将遵循多媒体画面艺术规则设计的格式, 称为“规范化格式” (或简称“规格”) 。按照画面语用学, 有三条基本艺术规则是必须遵循的, 分别介绍如下。

1.“突出主题 (或主体) ”艺术规则用于明确“教学格式”的指导思想

教学设计实际是为实现教学目标, 利用教学资源, 制定教学策略。因此, 规范“教学格式”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突出教学目标和教学需求, 以此作为设计多媒体教材的出发点和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例如, 在上述语文课件中, “课文”是主体, 但是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借助“图”来理解课文, 而且还要求领悟作者运用文字的魅力, 因此, “课文配朗读”画面就是按照语文课的这个“教学目标”安排的。

同属语言类课程, 非母语的英语课的教学要求和语文课是有所区别的:一方面降低了教学目标, 取消了情感目标部分;另一方面, 强调养成直接用英文思维的习惯, 即尽可能地不要译成中文, 直接建立英文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因此, 英语课件画面设计的教学格式应该是“英语课文、朗读配合图 (图片、图形、动画或视频) 说明”。

2.“匹配适用”艺术规则规范的是“教学格式”的内容

“匹配适用”艺术规则指出, 按照教学格式设计的课件画面应该是与教学策略适配的。这是因为, 教学策略就是处理课堂教学环境中各类因素之间关系的策略, 设计与教学策略适配的画面, 实际表明画面语言的运用是和语境适配的。

在各门课程中, 归纳、整理出各种类型、适配教学策略的“匹配适用”艺术规则的子规则, 就会使以后设计多媒体教材有“章”可循、事半功倍。

例如, 在上述语文课件中设计的“课文配朗读”画面, 用于教学策略的精读课文环节, 是十分适配的, 应该将其视为遵循“匹配”子规则的一类教学格式。

又如, 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画面设计中, 要求情境的画面设计与新课的教学内容衔接。用老师们在杂志上的话说, 就是数学、语文课的情境要有“数学味”、“语文味”等。这也是遵循“匹配”子规则的一类教学格式。

《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采用了“融入度”指标, 用来衡量设计的课件画面融入到教学策略中的程度, 在实施教学策略的过程中, 调用这些画面得心应手, 或者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则表明该格式的画面融入度较高。

3.“适度运用”艺术规则是运用“教学格式”的策略

“适度运用”原则是目前杂志上出现最频繁、看法最一致的一个话题。如许多教师根据教学实践和体会, 分别提出了运用多媒体教材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要具有“选择性、适时性、准确性、科学性”;或者要“适时、适课、适量”;或者要注意“目的性、必要性、实效性”;或者要“有理、有度、有效”, 等等。总之, 运用“教学格式”的策略是, 把握好一个“度”字。

综合上述看法, 可以将“适度运用”原则应用到时间、内容和容量等多个方面。

“时间上的适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课件画面要适时、自然。教学中需要用时才用, 否则不用。判断的方法是看引入后的教学效果, 要比不引入好。

“内容上的适度”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内容的需要, 如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或者创建情境等;二是画面呈现这些教学内容时, 要发挥多媒体优势。只有在采用多媒体教材时效果才好, 不用时效果就不好, 这时运用多媒体教材才算是有 (道) 理的。

“容量上的适度”也要注意“用够”和“见好就收”两个方面。前者要求把多媒体的优势 (包括图、动、色、声等媒体, 交互、超媒体链接等功能, 以及算法运算等) 用够;后者则要求适可而止, 不要弄巧成拙或喧宾夺主。

概括地讲, “适度运用”原则要求设计的课件画面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用时就能用上;用后的教学效果应比不用好;达到目的后见好就收, 不要走向反面。这样运用教学格式才算是规范的。判断运用是否规范, 应该用教学效果说话。

●讨论两个有关“画面语用学”的问题

“画面语用学”属于语言学的研究范畴。画面语言学由画面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部分组成, 其中画面语构学研究构成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及其结构关系, 规范这种结构的是语法规则, 对于多媒体画面语言, 就是多媒体画面艺术规则;画面语义学研究如何用画面语言表现教学内容, 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中将表现不同题材内容的格式叫做“设计格式”;画面语用学研究用画面语言编写多媒体教材时, 是如何考虑“语境”, 进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 其中也有规律可循, 同样将适合不同语境的格式叫做“教学格式”。本讲先讨论画面语用学, 其他两部分将在下两讲分别介绍。

如上所述, 对于编写多媒体教材的画面语言, 其“语境”就是课堂教学环境, 包括人、内容、教学资料和模式等四类因素。由于画面语用学是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的, 因此它考虑问题的方式及得出的结论, 会与“教学设计”有所不同。

1.为目前杂志上一些讨论教学设计的文章, 提供统一的理论依据

前一段时期杂志上关于教学设计的讨论, 其实有许多内容是属于画面语用学范畴的, 现在将其收集并重新归类后发现, 原来它们讨论的是课堂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而且是有规律可循的, 即都可视为画面语用学中一些规范化的教学格式。

现在已经知道, 规范化的格式是要遵循艺术规则的, 不论在运用教学格式的指导思想上或策略方式上, 还是在教学格式的内容上, 都需要遵循艺术规则, 只有按照规范化教学格式设计的多媒体教材, 才是符合教学设计需求的。

由此可知, 符合教学设计的教学格式, 不仅在内容上, 而且在运用上都需要规范。

例如, 数学课件中, 需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内容, 采用了一些精美的画面使其形象化;或者网络教学中, 收集的相关资料过多, 超过了单位课时要求的容量等。这类问题并非出在画面内容上, 而是运用画面的指导思想不明确, 没有突出教学目标这个主题。

又如, 不考虑教学内容, 逢课必用多媒体教材;或者颠倒了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教师变成了演示课件的讲解员等。这也属于运用方面的问题, 违背了教学格式“适度运用”的艺术规则。

画面语言学要求按照语境运用画面语言, 是由“匹配适用”艺术规则来规范的, 即对任何一门课, 设计出来的课件画面都要与教学策略适配, 适配的程度可用“适配度”衡量。在这条总原则的指导下, 研究多媒体教材与各门课程的整合, 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并且用文字表述出来, 便是符合“匹配适用”子规则的教学格式。按照这一思路重新收集、整理杂志上那些已发表或将要发表的文章, 就会使画面语用学变得丰满起来, 形成一门既系统、又实用的新学科。

顺便指出, 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 要注意将相似的规律归类, 减少重复。例如, 对于学生受阅历所限感到费解的教学内容, 可以采用多媒体教材创设情境方式进行教学。这应视为一种适用于许多门课程的教学格式, 可以合并。

2.注意“画面语用学”的语言学属性

在辩论、谈判中, 以及律师在法庭上的申辩等, 经常都会见到大量典型的语用学运用案例。例如, 律师胜诉的原因中, 肯定有一条是正确地运用了语用学, 即按照法庭辩论的需要 (语境) 准备并且表达了自己的论据。至于胜诉方是否是合乎道德、正义等, 则已超出了语用学的研究范畴。

同样的道理, 虽然在信息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中, 可以采用新的教学理念,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但也可以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教学, 即所谓将“人灌”变为“电灌”。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 显然应该肯定前者, 而防止出现“变相满堂灌”的现象。但是按照画面语用学的要求, 不管采用哪一种教学模式, 只要设计的多媒体教材适应了课堂教学过程 (即语境) , 就都应视为符合了要求。由此可见, 教学设计和画面语用学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

摘要: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 多媒体教材的知识是以画面形式呈现的, 或者说是用“画面语言”写成的。随着信息化教学日益常态化, 多媒体教材的制作与使用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的问题日渐凸现、亟待解决。早在2002年, 游泽清教授就在本刊率先提出了“多媒体画面语言”的概念。十年磨一剑, 他本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带领课题团队和研究生, 进行了持之以恒的研究。这十年, 他们曾误入歧途、也走过弯路, 但他们从未放弃, 从深入进行大量基础性的研究到终有灵光一闪, 从点滴概念的明晰到学科体系的建立, 今天, “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终于系统、完整地与读者见面了。本刊将分四期, 按“画面语用学”、“画面语义学”、“画面语构学”和“多媒体画面语言学诞生过程”的顺序详加介绍, 让多媒体教材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制作与应用更加有序、规范, 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技术概论[M].游泽清.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意义 篇3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意味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的理念,应用于教学,使之既能增加教学良性效应,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形象的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知道,教学内容是繁杂的,信息技术手段是不断更新的,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这一模式的内容是丰富的,意义是深刻的,作用是巨大的,与信息技术一样,教学也是一种手段,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结果也仍然是一种手段,使用这一手段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教学任务的更好完成,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显然,这种整合模式,应该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其作用主要有:

一、教学过程的演示

这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最初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层次。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教学课件,以便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教学的内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可以使计算机代替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媒体,实现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教学功能,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整合,学生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活跃氛围。

二、教学主体的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交流过程,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专题质疑、问题研讨、个别辅导和感情交流,以及师生与外校的链接,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目的,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训练的最大效益。这种整合模式可以实现个别辅导的教学,既能代替教师的部分职能,如出题、评定等,还能较好地实现因材施教,解决因主体个别差异导致的质量失衡问题,还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自觉性。

三、新知识的构建

信息技术可以成为新知识构建的载体,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时,能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合理运用信息以及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这种整合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时,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因而能将大量知识进行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既是课程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归结起来,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的意义如下:

1、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旧教学方式的区别,最根本的就在于能力掌握与否,在信息时代,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变得更为重要。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因此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将能迎刃而解。

2、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使教学方式改革了,教学视野拓宽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就成为他们学习过程的主要内容,能最大限度地贴近现实生活,融入网络时代,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目前“终身学习”已经由人们的单纯的愿望变成了具体的行动,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是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在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上,有独到功夫,这种整合,使得学生具有主动吸取知识的要求和愿望,并能付诸日常生活实践,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自我组织,制定出实施学习计划,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估。

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的整合教学 篇4

运用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可以向学生更好的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学习,形成良好动作定势和体育学习习惯。作为教师我们要可能地利用信息技术,融动画、文字、声音、图像、背景等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看到 “ 部分 ”,也能看到 “ 整体 ” ;不仅看到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也能看到问题的实质所在,避免局限及各个部分连接产生的缺口,交互反馈、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作为信息化人才的塑造者,必须具备以 “ 知识共享 ”、“ 合作研究 ”、“ 协同发展 ” 为内核的素养。在完成体育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应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熟练使用各种应用软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应用计算机对教学系统运作过程进行监控、研究和评价;制作多媒体课件、参与校园网资源建设。教师要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 的观念远远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教学的需要,教师要成为常流常新的 “ 自来水 ”,成为学生的 “ 活水源 ”。教师应不懈地追求真知,扩展视野,使知识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课程整合从认识趋向提高和更新。

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部分学生之所以对体育教学中的游戏、自主式学习感兴趣,而对动作技能学习(例如掷垒球、跳高、跳远、技巧等)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技术动作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在信息技术的体育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形象的、直观的、立体的、丰富的、分片段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从认知到求知,从尝试到热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有效参与度。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动作推敲、问题解答和动作形成的寻求与研究。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 篇5

摘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始终追求的目标。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涌现,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同时也使现代教育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信息技术拓宽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整合模式作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 地理教学 整合 网络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崛起,不但给现代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使其产生了一次重大飞跃。如何把网络知识融入现代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丰富知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把微机知识教学和学科知识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所谓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相整合,就是以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地理学科中去,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形成整体,形成一种大容量、开放式,充分体现交互、合作、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适应校园网络发展的新形式①。但整合不等于混合、不等于替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要应用于教学,使之既能增加教学良性效应,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整合1、利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地理时空的广远性和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使得中学地理教学某些内容的时空跨度很大。许多地理现象无法或很难看得到,又不宜演示或实验。如天体运动、大气运动、洋流、火山地震等。采用传统教学媒体表现这些地理过程和现象,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还可能导致学生在听不懂的情况下,思想会游离于课堂之外,教学效率不高。而计算机却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弥补这一缺憾。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或网络资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更直观形象地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外部特征,内部构造;化远为近,突破距离制约;化静为动,更易于观察事物的变化;通过图片、动画化小为大,利于了解微观事物;也可以观察远古地壳运动及生物变化,突破时间制约,观察动态变化,认识发展规律;观察整个宇宙及天体的运动,了解地理事物宏观的特征。如:地球的公转及其意义一直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以往,教师只用一个地球仪很难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妙,而利用多媒体把地球的公转、自转、太阳的高度及变化、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动态的演示出来,变抽象为形象、具体,学生就容易理解,容易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的课件放在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上,以便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的巩固学习。

2、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创造发明活动最直接的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其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网络上的信息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在学校地理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可通过网络选择或下载与地理科学相关的图像、文字、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完善自己的教案设计,既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敏锐观察、求异思考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如:旅游活动部分的教学,我们把一幅幅色彩绚丽、景象逼真的自然风光、旅游胜地、异国风情、世界奇迹画面展示在屏幕上时,学生的注意力便会全部集中于此;他们一边“欣赏”这些画面,一边聆听老师绘声绘色的生动讲解,心中便充满了神奇的遐想和喜悦之情,仿佛已置身于祖国瑰丽的山川,徜徉于世界广袤的大地,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利用景观的差异,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还能使他们获得理性的判断和规律性的认识。学生还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旅游中获得的知识与乐趣,这样把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突出声、像、图等视听效果,体现出友好的交互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整合

构建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电脑并上网操作,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也提高了信息检索技能。②

1、通过网络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本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为学生广开知识渠道,培养学生主动从互联网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在现代教育网站中,有大量的政治、地理、历史等网络知识,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有选择地点击地理网站,从中获取自己所喜欢而又与地理学习有关的信息,通过最新的地理新闻、地理新发现、地理新观点等热点问题,加深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加大个人的信息储存量。比如,关于环境问题的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网站上收集一些具体的环境问题现象、资料、图片、视频,鼓励他们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再如,西部大开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我们应让学生经常从网络上调查了解西部开发进程,了解西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网络知识丰富而又复杂,在学生提取网络上的知识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使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时,能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将大量知识进行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通过网络培养学生自我检测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不同层次的练习,放到学校的网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来检测自己当天的学习质量,通过网络让老师检查验收,过关后再选择难度较大的题做,以达到逐步提高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针对自己问题较大的地方,可把老师放在资源网上的教案或课件有选择地巩固复习。另外对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可鼓励他们从各地理网站的试题库,选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适合自己的题去做。这样,既可以使好中差学生各有所获,也避免了“吃不饱,消不掉”的弊端,又可以快速、准确的让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教师的办公桌上减少了作业积压现象,也不用再为差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跟不上教学步伐而发愁。通过网络信息师生还可以及时了解地理的教学新动向,跟上改革的步伐。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实现了学习的自我反馈,就会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见,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引入地理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感受,丰富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篇6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其作用和优越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能创设灵活、有效的教学环境 合理的数学教育,应该使学生有机会在现实背景中,通过数学化的途径探索规律,建立模型,实现再创造,并从中寻找相应的数学模式,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几何课的教学中,各种图形变化很多,特别是立体图形,要将其画出来不容易,而利用多媒体能用语言、文字、图像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信息,则能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信息,让其更有效地做出反应。用计算机的制图功能,能以不同的层次或色彩将立体空间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功能大大的扩大了教学中启发、刺激、反应的可能范围,使几何教学发生重大变化,使学生能主动地加以观察、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思维。

例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平移和旋转的定义:若单纯讲授则显死板,而且学生不容易理解。相反若是利用计算机,则可设计如下情景:屏幕上给出一个三角形和“平移”、“旋转”、“反射”等几个按钮,选中哪一个,三角形都能产生相应的变换,于是出现不同位置的全等三角形。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不仅很好地理解了定义,而且接触到了“变换”的思想。

又如在讲授“轴对称”的概念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花蝴蝶(这只蝴蝶刚 “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这样同学们就会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理解 “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例如图形在对称轴两侧、两图形交叉或是对称点在轴上等);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进行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就发现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如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科书《探索轴对称的性质》一节由学生观察、探索得出轴对称的性质(如右图)。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科书还安排了《画图找规律》、《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探索旋转的性质》、《探索位似的性质》等内容。

再如,在学生开始学习初步的统计知识时,统计图是分析、整理信息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课程就要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尽量安排这方面的知识。在讲授数列知识时,注重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医疗制度改革.引导学生计算出父母的医疗保险账户中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医疗保险金,然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数列公式。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学习变得轻松自由。另一方面,其他学科知识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在讲授〈EXCEL公式与函数的应用〉一节课时,可以把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整合,指导学生运用电子表格计算自己和本班同学标准分的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先后安排了《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利用计算机画统计图》《利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这些都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既圆满完成了信息技术课自身的教学任务,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对数理统计知识的认识和进行统计计算的能力。

2.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可以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注重过程教学,由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探索性活动,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

学方法,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则为学生进一步展示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改变了传统的重知识、轻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数学概念与数学关系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利用计算机具有很强的生成图像的功能,在一定的程序控制下得到函数的图像,从而增强学生对函数概念与性质的理解。因此人教版教科书先后安排了《利用计算机画函数图像》、《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

3.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能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或合作,独立地或互助地发现问题,实验调查,用观察、类比、分析、归纳、猜想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高层次的能力,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则使信息技术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有力地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如几何画板可以为 “数学实验”提供理想的环境。用画板几分钟就能实现动画效果,还能动态测量线段的长度和角的大小,通过拖动鼠标可轻而易举地改变图形的形状,因此完全可以利用画板让学生作数学实验。这样,就可用新型教学结构取代主要靠教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结构。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主要不是讲什么、怎样讲,而是如何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如何指导学生做实验,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这样,教师就由课堂的主宰、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只强调“定理证明”这一个教学环节(逻辑思维过程),而不太考虑学生们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几何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几何画板则可以帮助学生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空间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例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并不需要由教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作滔滔不绝的讲解,而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又如学习《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这一课时(如右图),学生利用计算机可以画出精确度很高的反比例函数图像,而且画图的速度也非常快,通过画出的反比例函数图像,研究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还先后安排了

《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探索旋转的性质》、《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探索位似的性质》。教学这些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探索轴对称图形观察得出轴对称的性质;探索旋转的图形,得出旋转图形的性质;探索二次函数,得出二次函数的性质。

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

数学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然而信息技术介入到数学教学中,提供的不仅是超大的信息量、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从学生的认知过程来分析,由于学生对计算机的依赖,往往使数学知识变得更直接,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被计算机替代,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形象直观上,产生思维惰性,这恰恰与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相悖。因此,“整合”一定要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度,注意时机和时间,注意为学生提供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机会,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感受数学,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术也是这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计算机课以及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只是为学生应用打下一个基础,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的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扫清障碍(有人将这种方式称为“嵌入式教学”),这样,会更实际,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另外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数学目的性原则:信息技术的选择与运用,其目的是为了完成数学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

不能为形式上的多样化而失去教学的方向。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

2.自主学习性原则:这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教育思想下师生关系的重要转变。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要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式学习方式的培养。

3.活动多样性原则:从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向着数学活动课的形式转变。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学,这是新的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因为教学中学生更喜欢听故事、做游戏、做实验、搞课题研究以及上网查资料、上机操练等形式。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形式、方法,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动员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开放创新性原则:这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整合”应该很好遵循的一个原则。开放有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也包括教学思想的开放。在开放式教学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更广泛涉猎各种素材,从中掌握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通过开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5.大信息量的原则:大信息量是“整合”的物质基础。学生只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处理大量的复杂的信息时,才能真正培养能力。只有大信息的情况下,才能使所有学生有所选择,才能实现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有不同的提高,有不同的成功体验。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

整合,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采用研究性、协作性、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 篇7

一、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整合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二、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整合

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拓展了想象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培养学生摄取和处理信息能力是地理教师的一项教学任务。

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便会由“被动听取知识”——“被动汲取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找问题”——“主动寻找答案”。这样,自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进行。如,在进行“地壳运动”一节学习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大陆漂移的假说以及板块运动学说。这些问题带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积极主动思维的学习状态,便于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

三、信息技术提供了大量的内容、素材,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了平台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主导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及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含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性”和“选择性”,注重学生的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个性发展。

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以后,知识传授的媒体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融入,地理教学方式起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栩栩如生的画面、声情并茂的解释、浩如烟海的资料、方便快速的搜索引擎等,这些都是传统地理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因为地理学习并不是单纯来记忆一些资料,其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分析地理教材中的图像,这些图像以逼真形象的方式经常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发展,开发大脑潜能。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读各种地图的能力,不仅是地理教学的特点,是学习地理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需要,对学生的潜能的开发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就要求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各种技术手段较完美、较理想地融合到我们的课程之中,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素养,在投身地理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也使得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由“讲解员”向“向导”转变。学习地理的过程是学生自己理解和发现问题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就应该是这种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地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学习情境和进行指导。在地理教学中必须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检索信息,独立获取信息,开展讨论、操作、探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动”起来。针对不同的目标,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与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创新、实践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地理教师必须精讲。比如在课的开始用生动、精练的语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在学生学习难以理解的知识的时候,用精辟、准确的语言进行剖析;用生动、丰富的语言对学生们无法接触到的地理事物进行描述,以开阔他们的眼界;用准确、概括的语言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反馈等。同时要注意“整合”不等于替代,整合强调计算机要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育;强调应当设法找出计算机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效果。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内容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是以人为本,以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的一门科学。因此地理学科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及因地理区域差异而有不同的联系和制约的特点。由于它纵览自然与人文两方面,地理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但是当地理课程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对地理课程失去了兴趣,其他就成了无源之水。如何吸引学生兴趣?信息技术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意义 篇8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每一个国家的政要、科学家、企业家以及教育工作者都在认真反思历史,都在力求从历史的反思中探求新世纪的到来与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关系和逻辑必然。从教育的角度来说,通过反思大家至少在一点上形成了共识,即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而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的关键,都集中地体现在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效地整合起来。

继“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论之后,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又为提高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性、有序性、有效性提供技术手段。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有效的技术手段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各行各业实践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迅猛发展的狂飙时代。所以,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在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水平,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以“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新时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清醒地意识到,人类社会在经历了300多年以前那场工业革命以后的今天,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支持当前这场变革的核心技术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学习方式。更为明显的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促进着教育的改革向着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中世纪以来所实践着的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班级授课制为标志的传统教育在300多年前的出现,在人类教育史上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满足了工业化社会对智能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它承袭了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它丰富了人类教育的理论宝库。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来:学习过程是个体的人的智慧和能力参与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需求,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策略,班级授课的“一齐化”教学缺乏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差异的针对性;以语言和文字为主体的教学媒介的抽象性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学习对直接经验和感性经验的需求,认知活动的优化受到阻滞;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的有限、封闭,使学习者失去探求学习、个性发展的时空条件和必要的资源支撑;教学内容的陈旧、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评价的偏颇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学校教育滞后于社会的需求;……。总之,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对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既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当前这场变革对教育提出的紧迫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在信息时代里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势在必行。

信息技术具有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功能特点,它的应用会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多方面的变化;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工作,是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渠道。因此,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起来,以“整合”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带动教育在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中的改革与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白皮书”对“e-learning”(数字化学习)这一概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以此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其他国家――例如日本、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泰国等――都出台了力度相当大的信息政策,推动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分别于12月和6月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两个重要文献,都强调了学习和实践信息技术对于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中国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启动,改善了中国教育科研网络系统、建设了现代远程教学系统、丰富了公共教育信息资源库,为学习和实践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提供了环境保障;“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和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开设,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探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和实践创设了基础条件。

总之,进入21世纪以后,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选择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促进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途径,而踏上这一途径的第一步则是学习和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二、以“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的教育国策。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中,使受教育者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创造型人才。然而在教育实践中,素质教育的推进状况却不令人满意,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造成这种状况固然有认识上的、机制上的、条件上的原因等等,但传统教育的旧有模式无法承担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任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个时代的教育只能满足一个时代对教育的需求;建立在工业化时代的传统教育,只能满足工业化时代对知识和经验的需求。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经把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功能特点加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为切入点,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从技术上来说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从功能上来说,它给教学活动增添了许多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所不具有的新机制:

1. 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化――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声化表达,并且可以以链接的技术以图片、动画、声音、文字说明等多种形态的知识载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证和说明,这对优化学习者的认知活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教学传播的多样化――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传播方式不一样,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增添了许多新的沟通机制和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方式,例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专业网站、信息搜索、电子图书馆、网上课程和远程学习等。

3. 教学资源的共享化――网上教学资源是对广域范围内的教学资源的集合,可以满足各类学习者在各种学习形态(一齐化教学、个别化学习)下的学习需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4. 教学形态的多样化――班级形态的一齐化教学、个别形态的自主学习、校际和国际间的协作学习等,都可以得到信息技术的支持。

5. 教学时空的扩大化――学校和课堂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惟一场所,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很大的灵活性。

6. 教学环境的虚拟化――根据教学需求创设虚拟的教学情境和训练条件,为认知活动的优化和技能训练水平的提高提供保证。

7. 教学效果反馈的及时化――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克服了以往教学延时反馈的弊端,既可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供诊断性反馈,也可以在教学结束后提供总结性反馈,为教学过程的调控和教学结果的评价及时提供依据。

显然,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这些技术、功能特点,可以改变教学的功能结构、丰富教学的形式内容、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使教学活动的价值功能得以改善,充分促使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成为创造型人才。研究和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所要探求的是在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以“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丰富发展教学基本理论

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就社会的发展来说,21世纪是“后工业社会”;就经济发展来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就人类的生存来说,21世纪是人类面临着的“第三次浪潮”。时代、社会和经济的这样变化,必然促使教育产生以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造型人才为核心的一系列变化。

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1 篇9

蔡红梅 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一中学 056200 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信息世界,历史知识特征与信息技术多媒体性是对应的,对于历史学科来说,信息技术大有用武之地,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技术相比,有着更强大的优势。以下,笔者就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学科整合在教学中的优势,谈几点看法。

一、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能让多媒体功能全部展现出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能让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从而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如讲授林则徐“虎门销烟”时,用大银幕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的相关片断。这样做,不仅能渲染课堂气氛,创设凝重的历史情境,而且能轻而易举地让学生理解当时林则徐用海水、石灰来销烟的方法,较之传统教学法,效果更加到位。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教学难点,要实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取得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益,突破教学难点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难点,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

比如: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个重点,而战争的尾声——日本和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更是学生关注的热点。然而,让学生了解战争全过程,仅仅让他们倾听教师精彩的讲述显然是不够的。如果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操作计算机,选择所需了解的战争片段进行思考、研究,那么,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黄海战役、平壤战役、与日本签定不平等条约等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场面,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这段历史刻骨铭心。同时,借助课件交互功能,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动态演示历史战争的具体过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过程”时,制作一个Flash课件,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按钮,战船就会沿着预先设计好的路线走下去,并且会在每一个重要战场闪烁和模拟爆炸声。这样,真实而动态的演示过程就能让学生很容易掌握战争的具体过程,从而突破难点。

三、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以往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如果想在课堂上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是很难的事情。自从多媒体信息技术出现在历史课堂之后,这种现象得到了大大的改观,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补充大量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内容,用这些内容来充分论证课本上的观点和让学生根据该内容进行分析,理解课本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譬如,在讲到鸦片战争的背景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一段《晚清风云》的内容,让学生对当时的中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影片中的镜头归纳一下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况,因为影片对当时的社会情况各方面都有描述。这样,学生能够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归纳出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发展情况,然后教师再结合课本进行讲解,学生接受知识就比较容易,还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知识。

四、强化思维力度,提高记忆效果

心理学认为,人类各种感官配合思维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其中视听并用的学习效率最高。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在这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它通过剪辑的电影电视画面与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它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了很多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例如讲述 “朝鲜战争”内容时可播放资料片《抗美援朝战争》,让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形象、新颖,在充分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时,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概念。

五、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

上一篇:抓整改促落实力度不够下一篇:二手房独家代理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