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024-10-26

新课标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共10篇)

新课标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篇1

新课标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于数学教学,不管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方法,都对数学教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而计算机这一辅助设施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使用,探索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重要的课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计算机在数学目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运用.

作 者:韩伏保 作者单位:河北省内丘县南赛校区神头小学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年,卷(期):2010“”(10)分类号:关键词:

新课标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篇2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基础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它对数学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效果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中, 更是明确提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此,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重要性显得愈为突出。研究显示, 当人们大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问题之时, 却鲜有文章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适应性进行专门的研究。为探寻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点, 正确把握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方向, 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中的若干适应性问题进行分析。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的适应性分析

(一) 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适应

新课程标准在学习内容上较原有大纲作了较大修改, 将内容划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对每个学习领域均分学段提出了具体目标。我们在考察各个学习领域的内容时, 发现每个学习领域内都有各自的目标和侧重点, 对学生的要求和学习方式的选择都是不同的。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应注意内容的适应性。

“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在这一模块内容中, 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并非不可替代, 传统手段依然可以很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 相对于数与式, 信息技术对函数内容的支持作用要远比其他内容大, 它可以呈现函数图像, 也可以动态地展现函数的变化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将知识学习和思维发展融于一体, 很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作用, 因此, 这是信息技术对“数与代数”这一领域内容支持作用的最大亮点。进而推之, 我们认为, 信息技术对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有较大的支持作用。此时,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仅是呈现知识的过程, 而是有助于学生观察、思考、归纳能力的形成, 这种运用是值得提倡的。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 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该部分内容强调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 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展到学生自己所生活的三维世界。众所周知, 信息技术的显著特点就是能够以多样化的表征形式展现事物的原貌, 因此信息技术在该部分内容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在整合中, 我们应注意信息技术的引导作用, 在呈现信息时, 加强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认识物体及其位置关系, 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比如:在进行“有关直角三角形的两个性质定理”课堂教学时, 运用几何画板呈现图形图像的同时, 注意展现图形的动态变化过程, 如:“高线变为斜边上的中线”、“改变角的大小”等, 将图形的变化过程清晰地表现出来, 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直观的感受, 从而有助于学生“直观判断———猜想———假设———证明”思维的形成, 事实也证明,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直观的图形更利于学生掌握图形的几何特点。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在“统计与概率”部分, 大量的数字运算和数据统计可以利用计算机、计算器等信息技术手段完成, 从而减少大量的人工计算和操作。在整合中, 统计的思想和方法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教学。为了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 必须尽量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但这样的数据往往相当复杂、涉及的计算量很大, 若不使用专门的统计软件或计算器, 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必被淹没在繁琐的计算之中。[1]

“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 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是一个整体, 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和连续性很强, 在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应用内容的整合中, 信息技术不能割裂数学知识的情境和整体, 应尽力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开展教学。数学思想方法始终是数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实践应用中的数学往往是内隐的, 而数学思想方法在知识背后埋藏得更深, 因此, 在信息技术支持该部分内容学习时, 应注意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中, 具体来说, 就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将信息技术的安排按照“操作———观察———发现———猜想———验证———拓展”的模式展开。

(二) 信息技术与学生的适应

近年来连续开展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使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有了大幅提高。然而, 尴尬的是, 整合并未让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在研究文献中, 并不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但是, 由于整合研究与整合实践主体的分离, 导致对学生主体的强调竟成了一种口号、形式, 或者以一种极端的“学生中心论”思想实践着。注目今天的整合实践, 宏观上, 以一种“强迫式”的项目推进来加强教师的能力;微观上, 学科教师脑子里渗透的仍然是“我该如何……”的问题。因此, 我们越来越需要强调信息技术对学生的适应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取决于学习者与信息技术以及教学设计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习者的许多特征影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 如:学段特点、学习风格、知识结构、视觉空间能力等, 下文就学生的学段特征和知识结构作简要的分析。

1. 学生的学段特征

数学是一门强调思维训练的课程, 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格外的依赖, 而学生思维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新课程标准中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 (1-3年级) 、第二学段 (4-6年级) 、第三学段 (7-9年级) 。各个学段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学生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在这一点上,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对我们来说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事实上, 已有许多实证研究发现, 学生对信息技术所呈现出来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表征形式的喜好存在年龄差异, 一般认为, 年幼的学生更喜欢丰富多彩、色彩鲜艳、简单易懂的信息表征形式, 因此, 对低学段的学生来说, 在使用信息技术时, 应注意呈现多种表现形式的信息, 这样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对于高学段的学生来说, 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形式逻辑思维能力, 更喜欢从复杂的图画中寻找规律, 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 其表现形式应避免过于简单、鲜艳的图像, 音频、视频的运用也应谨慎, 更应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展现动态的、过程性的变化去发展学生的思维。

2. 学生的知识结构

数学学科与语言类、文史类学科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的系统性、连续性。没有先前的经验, 数学的学习就无从谈起, 学生的知识结构对数学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在进行课程整合时, 应考虑信息技术对先前经验的适应性。刘儒德等人在《多媒体学习的影响因素》一文中作出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信息技术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应性。文中提到“先前知识经验少的学习者从多媒体图表中获益更多。而且, 学习者需要在外在方式之间进行搜索———匹配, 这一过程又为学习者带来了额外的认知负荷, 增加了工作记忆负担, 干扰了图式的建构和精确化, 从而阻碍了学习。因此, 在评价多媒体图形的效果之前, 我们首先需要考虑在单独运用文本的情况下, 学习者借助于先前经验是否能够建立起文本内容的内在表征。……然而, 对于先前经验高的学习者, 视觉和听觉信息的整合效果不仅消失了, 而且当他们集中注意听觉信息时, 学习反而受到阻碍。……”[2]因此, 信息技术对先前经验高与低的学生的适应程度是不一样的, 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时, 需要考虑信息技术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应性, 并非使用的媒体形式越多越好。

(三) 信息技术与课程目标的适应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 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媒体的呈现形式要以教学目标为主。在新课程标准中, 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被细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类目标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对于“知识与技能”和“数学思考”的目标来说, 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媒体的呈现需要正确地、充分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而对于“解决问题”的目标来说, 多数情况下信息技术是作为工具性手段来运用, 如:在“统计与概率”中利用计算设备处理复杂数据。

三、思考

通过以上对整合中的适应性问题的分析我们得知,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运用一定要慎重。通过思考, 笔者深深感到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背景下,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任重而道远, 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如:信息技术的运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和思考提出的问题, 探索知识和研究问题;如何恰当地应用立体几何动态直观图;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张桂芳, 李艺.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本质探究:从内容到课程[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8) :78-80.

新课标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篇3

【关键词】学习需求;教学手段;自主探索;自我建构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有效地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推动数学课程改革的有力工具。那么,我们在数学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呢?

一、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一般是依靠形体、色彩、声音和触觉来思考。”而信息技术正是可以将教育信息通过多彩的图像、声音、图表、文字等直观形象地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刺激下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在情真意切、生动感人的情境下唤起想象力的扩张、审美情趣的增长以及道德情操的升华。因此,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可实现对数学教学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可能,可有效改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例如,在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中,我设计了一个动画。第一个场景:牛顿在树下看书,有一个苹果落下来,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第二个场景:一位王子在树下看书,有一个苹果落下来,王子负伤严重。在学生的大笑中,第三个场景出现:王子抬头,树高耸入云……这里,夸张的动画强化了由两个变化的量所引起的喜剧性的反差,使学生在笑声中一下子就捕捉到研究的主题。这样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课堂应当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数学学习应当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学生在课堂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新《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用“几何画板”,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亲自去体验,更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我们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三角形内角和》课件,教师在课件中将要发现的对象“内角和的定义”、“怎样计算三角形内角和”等隐藏在精心设计的、循环渐进的教学情境中,并放置在教师机上,由学生通过网络来访问,让学生独立探索。学生利用各种数学软件进行实验、猜测、推导、论证,由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教师帮助学生共同完成以上问题,并加以整理,然后教师启发性回答解决学生的问题,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使他们都能够体验由数学感念、公式、思想、方法等的发现、发明和创造所带来的快感。

三、促使学生消化吸收完成自我建构

陈培瑞老师在《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一文中说过:“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倡导新型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参与下,经历认知结构的调整和重新组合,最终把新知同化后纳入原认知结构中,使学生构建合理、清晰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我们利用多媒体信息创设协作和自主性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己去自主探索,发现规律。每一个学生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度量各边长度的平方值并进行比较,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产生很感性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而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

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对于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消化吸收完成自我建构都起到了重要的意义。愿我们的学生快乐自主的学习,愿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最向往的乐园,最终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G].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7.

[3]《小学数学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编写组.小学数学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J].河北教育(教育版),2012(Z1).

新课标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篇4

湖北十堰市东风教育集团第一中学 范海洋

关键词:新课标 美术教学 信息技术教育 整合

提要:在新课标指导下,课程改革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着不断的探索。课堂教学是实现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平台。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对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乃至美术课程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和冲击,本文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初步尝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正文: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体现了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中,逐渐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健康的身心去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新课标在课程设置理念上注重科学及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用美术及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美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课程设置上极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设了反映美术学科发展成果的现代设计、现代媒体艺术等内容。我们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美术课程资源,进行了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尝试与探索,使课程有了多样化,为学生个性发展拓展了空间,满足了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学习和发展作好铺垫。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正是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在美术教学中达到直观、形象、生动、多角度、立体

式地展示美术教学的内在规律,有机地与其他学科联系和交互影响的效果,帮助学生体验现代科技在艺术表现活动中的独特魅力,提高参与艺术表现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学会用新兴视觉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情感,使美术课堂教学达到新的突破。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化难为易,化复杂抽象为直观形象。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认知和学习途径,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提高了对艺术观念的认识和美术术语的理解、运用能力。同时学生在丰富直观的感性认识中,培养了欣赏和动手能力,开阔了视野,发散了思维,也丰富了想象,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创造能力。下面是我们对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几种教学模式的尝试。

教学模式一,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的今天,新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多媒体的运用将感性的认识理念以轻松灵活的数学方法组织起来给人们带来了的新的观念,新的思维,以及新的发展思想。例如,将电脑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大为改观。教师在多媒体电脑中把做好的课件打开,授课中欣赏经典著作时,轻点鼠标,作者及其代表作以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学生眼前,如欣赏雕塑作品《青铜时代》,就可以了解法国印象派雕塑家罗丹的生平、作品评论和其他作品如《地狱之门》等。还可以利用网络链接到美术网站浏览,让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美术长廊中漫步,在艺术海洋里遨游。这相较传统教学方法而言更有效率、有滋味、有吸引力,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当然,课件的设计要灵活,要适应教学过程中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尽量避免如固定程序、定型情节、封闭等一些课件教学的局限性,体现人的主体性、教学资源可重组性、开放性等原则,使课堂多元化,更科学,更灵活,更人性化。

教学模式二,电脑绘画和设计。电脑的引入,只是作为一

种先进工具,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开拓大脑,增加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应用电脑的图形语言开拓新的视觉领域。例如平面设计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凡是这样:由教师课堂授课,学生接受教学内容,通过手工实践,然后以作业形式表现出来,由教师点评。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能熟练掌握手工绘制工具。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弱点,准备材料要有的一定花费,增加教学负担;手工制作费时,使教学时周期拉长;部分学生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手工绘制上,忽略了对造型的研究与探讨,使一张作业虽然历时较长,其结果却不十分理想,且不便修改,不适合教与学的快速互动。而电脑辅助设计教学模式与之相比,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节省制作时间,扩大学习范围,有效地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思维训练与动手操作上,而这正是设计课程的宗旨所在。用计算机进行绘画和平面设计,适用于这个阶段学生的现实状况、认识的发展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从而使美术教学用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如在视觉传达设计之《禁烟广告》的设计一课中,先欣赏有好的创意的作品,然后让学生构思创意,一个或多个,然后根据需要在素材库和网络上寻找素材,在电脑里用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软件进行构图,文字安排,色彩处理等画面构成设计,比较快捷、对比选择地对图片和文字进行变形、翻转、渐变、滤镜特效等操作,能快速地抓住灵感,心情轻松愉悦,而不会因为绘制时间过长而使灵感消磨殆尽。比起传统设计制作工具及手法,既方便又省时,还可以方便修改和进行多种方案的尝试,同时适合各个学生层次,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而不是象传统手工制作那样部分学生不敢动手或动手能力差,收效甚微。

教学模式三,计算机网络美术研究性学习。即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美术素材,完成美术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性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体现了新课标课程改革多元化、开放性特点。美术是视觉艺术,具有可视性、传播与

交流的特点,因而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使美术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大大地增加了信息量和科技量,提高了课堂质量。例如给出如自然灾害、和平、人类的生存环境、青少年的生存状态等课题或其他学生自己关注的课题等,让学生分组分工在网络上寻找相关图片、文字素材(以图片为主)、案例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进行拍摄以补充素材,然后进行讨论,通过分析、筛选、利用所学平面设计软件如Adobe 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Freehand等处理图片及文字,再用Powerpoint制作成幻灯片在电脑上播放,老师提出指导性建议,修改完成。也可以有条件的时候在校外用电脑喷绘技术打印出来,做成宣传板、宣传册进行展示、学习交流等等。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的能力。有了丰富的研究性学习经验,成就感和持久的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模式四,综合能力实践。结合信息技术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性的提出是美术课程改革突破的重点与难点,体现了美术教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原则。综合性即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结合,同时也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美术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整合、既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也扩展了学习的途径,大大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如结合高一语文诗歌单元的学习,在电脑中用美术的手法表达诗句意象,制作解读诗歌意境的诗配画尝试,如用Painter、Photoshop制作“竹锁桥边卖酒家”等,有些作品还被语文老师所采纳用于教学;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上所学的Powerpoint制作校园风景的幻灯片;利用平面设计软件制作化学实验图解、模型,物理物体受力分析示意图等等,把各科学习融入到美术课堂中来,愉快的多途径的学习,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开拓大脑,增加学习兴趣,交叉巩固了学科知识,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

在以上几种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如尝试各种作品的设计制作,参与研

究性学习和进行美术欣赏,体验丰富的视觉心理活动,丰富了审美经验。其中美术欣赏能让学生了解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审美方法,提高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不断地完善人格;电脑绘画、设计有利于思维拓展,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让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并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美术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关注环境与生活,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发展架宽道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当然,电脑虽然有其优势,但它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学的主体是人,它代替不了作为审美主体的人脑,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它。我们利用它,为新课标下美术课教学服务。它对美术教学有很大帮助,很大冲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作为教师要转变思路,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要更好的“备教材”、“备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工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实现美术教学的新发展。同时要提高认识,加大教师自身的学习,扩大知识面,不断获取营养,才能适应学科整合的要求。

二、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做好教学准备。要根据时间季节、地域环境、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有效地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不能盲目、泛泛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对象毕竟高中生而不是大学生,也不是美术专业的学生,要因人施教。如电脑美术设计,在教学计划安排上要注意课时比例,它需要学生有一定时间循序渐进地学习设计软件,才能有基础、有条件进行“实战练习”,要让学生尝到“甜头”,力所能及而不知难而退,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要求过高。同时,教师要进行教学准备,如认真备课、预备素材、积累资源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有头有尾的上好课。

三、科学教学,注重不同学生层面,能力的差异性。在教

学设计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学习标准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全体学生,对于不同层面的学生给与不同程度的评判标准,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和发展方向,使得全体学生都能激发学习热情,学有所获;课后教师要进行课堂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等,以发现问题,积累经验,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学科整合质量。

四、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整合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创造过程。学生每完成一件作品,都是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勤于动手的结果。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发挥潜能,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开拓型、有较高实践能力型等现代人才的需要。

五、实施开放性、多元化、愉快性教学。教学设计要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灵活多变,体现多元化。要让学生肯学、乐学,利于身心发展地参与学习。同时,要融洽师生间关系。新课程的改革要求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融洽的师生关系,将会促进愉快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及学生参与美术体验活动。

新课标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篇5

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在Excell中制作图表”的讲授新课与归纳总结”课程的学习,谈谈如何让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更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标准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小学信息技术班 文华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及实现教学目标的任务途径。知识:

学会在画图中运用“粘贴自”命令插入图片。1.插入“好朋友”的自画像图片。

2.插入“动物、植物、背景”图片,完成作品“我和好朋友”。能力:

1.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分析同学的“我和好朋友”作品。

(2)欣赏教师选取的对比性照片,对画面的主体大小、构图、情趣等审美因素进行分析解说。(3)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情感:

1.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的合作精神。2.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进行创造。

3.渗透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渗透植物、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

(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完成任务时,要求学生互相帮助、提示要点、出谋划策。

(2)碰到问题,鼓励学生自行解决、小组内、小组间共同协作解决。

(3)鼓励学生创造与众不同的作品来表现“好朋友”这一主题。

通过这个方案的设计和实践,我们和学生都实现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对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这个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从对比“复制、粘贴”和“粘贴自”两种方法中我们只选择研究“粘贴自”的方法

在同一文件中对部分图形进行复制粘贴,是学生的已有知识,但这个操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操作系统中一般情况下隐蔽工作的“剪贴板”,学生若想真正理解,必须运用想象力,(即便给学生演示了“剪贴板查看程序”以后),并且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这样在一个文件中如此,而在两个文件之间进行复制粘贴就更难。现在,要让学生到两个文件之间去复制粘贴,学生若想真正理解,必须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完整的分析过程,然而对于逻辑推理能力较弱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除了要考虑本身的技术问题之外,运用复制粘贴方法插入图片,还有可能对源文件造成改动,从而破坏原有文件,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还要考虑文件的只读属性,累加起来的难度更大,部分学生只能做到模仿。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还要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活动时间,与其学生弄一个一知半解,不如还是放弃这部分教学,专心研究“粘贴自”。

2.“粘贴自”命令的教学

“粘贴自”命令的操作难度并不大。但是如果想把它彻底讲清楚是很难的。它同样涉及内部不可见的变化,这种变化到底要不要讲给学生,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不合适的。

因此,我们就在让孩子根据已有经验自行探索“粘贴自”命令的使用方法上下功夫。“粘贴自”的命令名由老师告诉学生,它有怎样的作用呢?它应该如何操作呢?我们交给孩子自行去探索。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以后,感受这个命令的作用,感受它的方便快捷。然后,让学生根据个人的领会,解释“粘贴自”的“自”,这个字理解准确了,这个命令就比较明白了。

四、重视细节处理,合理安排教与学

1.课前的知识准备

整个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大到整个小学阶段、小到一个学期、一个单元或一节课,应该有整体的设计和构想。让知识、任务前后联系、学习成果互相利用、同学之间达到共享,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知识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项学习成果如果能多次利用,却又有很多新意,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学生也不会生厌。

对于本课来说,就利用了前面的成果。本课的任务是完成“大家都是好朋友”的作品,这个“大家”从何而来呢?

在前面的画图教学中,安排学生画“自画像”,复习了学生对各种画图工具的使用,颜色的调整等画图知识。对于学生画画的要求就是:仔细观察自己的特征,表现、适当夸张这种特征,看谁画的最像自己。学生对这项任务非常感兴趣,画自己毕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个任务帮助学生把画图的种种工具串联了起来,哪种工具适合完成什么样的操作、哪种选项适合完成什么效果,他们都会在实践中更加深入的领会。在完成这幅作品的时候,老师注意了与美术课融合的问题,请美术老师给学生讲脸部的造型、讲画人像的基本技法,这样,学生在用计算机画画的时候,所掌握的就不仅是计算机知识,他们的美术知识也不仅只应用于美术课堂。

另外,完成自画像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文件保存的操作。文件保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项比较难的操作。而“粘贴自”命令要求学生必须到指定的文件夹寻找制定的文件,他们必须对文件的保存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掌握较为熟练的操作方法。画了自画像,可以帮助学生自然地提出保存要求,强调保存文件的操作重点,使学生在运用“粘贴自”命令时相关难度降低。

自画像完成之后,安排了一个与之相关的新任务──做你的双(多)胞胎兄弟姐妹。学生对完成这个任务兴趣高涨,在完成过程中,就涉及了对图片的选定、复制、粘贴、移动、改变大小和位置等多项操作,这些都为本课的教学作了良好的铺垫,这些方法、技巧在完成本课的任务时都用得上,而且教学非常自然、毫不生硬,前后也不重复,学生会通过若干课程的连续学习逐步发现,自己的本领越来越大,作品越来越生动有趣。

2.课堂的引入

灵活、新鲜的课堂引入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引入要有趣、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本课老师利用了学生们画的自画像,设计了“猜猜这是谁”的环节。让学生猜猜画面上的同学是谁。这样,学生的情绪就被调动起来,而且,能够很自然地引出:我们自己在画面上多孤单呀,要是能和好朋友在一起多好!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3.学生之间的差异

估计没有哪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计算机课这样明显。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计算机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样,光靠老师一人的力量,真难面面俱到。在本课中,就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孩子很快就能完成任务,对这样的孩子,一般要给他们安排一些新任务,以补充他们的时间,还可以请他们作为老师的助手,去帮助学有困难的同学。这样,大家都有事情做、慢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4.课堂教学评价

恰当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教师评价应以鼓励为主,指出不足时,应该用希望的语气,指导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时候,也应该鼓励学生多看别人的优点并正视自己的不足。

五、教学实践体会

最后,从本课的教学实践过程看,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教师只在“粘贴自”操作的菜单作了画龙点睛式的讲授,大部分时间是通过师生对话和学习讨论,加上教师总结来得出结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全节课学生兴趣都很高。一开始从自画像基础上做合影这任务吸引了学生,引起学生兴趣。在学生练习基础上,展示了更好的内容,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求知和实践的欲望。最后,提出了要取图中某部分的图怎么办?为下次课打下了伏笔,难度适中。

2.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粘贴自”,不但进行了强化的处理,而且对有关概念进行了由浅入深的教学,如开始利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既烘托了气氛,又为后面教学做了铺垫,也进行了语文的教学,一举多得。后面通过学生的解释、讨论,不但使学生把简单的操作上升为概念(知识的意义建构),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3.通过“粘贴自”的讨论,不但解决了难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进行了情感方面的渗透教育。

4.这节课不但学习了信息技术,而且也涉及到友爱(把同学的自画像粘贴到一起),语文、构图、爱护动物等知识。是一个综合性课,但又显得自然,不是贴标签、生拉硬拽。

5.这节课不仅仅是学习具体的操作,而是把计算机作为工具,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学习其他美学、语文、思想等知识。但是,本课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还不够充分,学生思路还不够放开,今后需要进一步改进。

以上是我们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尝试,旨在考虑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如何讲授任务的设计,考虑的层面应是多角度的、相互之间是融合的。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差异,教学设计应该有侧重,如何实现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效果,尚需要进一步与广大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探索。

三、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突破

一、任务的设计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到底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命令、操作,就是最主要的目标?我们认为不是。而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共同提高。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情感教育如审美、环境、合作、爱国等等,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所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1.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尽管教材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不是随意进行的,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等方面考虑教学内容的详略,不能一概扩展内容,也不宜把教学内容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范围内。2.教学目标的确定

插入图片是本课的操作技能。只要告诉学生一两个图片文件的位置,学生就可以试着运用“粘贴自”命令将图片从文件中调出,操作即可完成。但是,这样完成一个任务实在有些无趣。从信息技术学科来看,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对于“画图”部分的教学,它和美术课的关系绝对是密不可分的。要画一幅画,要在图中插入图片,就有一个美学问题,如审美能力问题。学生在“画图”中完成的作品,是他们运用计算机所提供的特殊工具,发挥其美术方面的才能完成的。在计算机课中,老师同样应该渗透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所以,本课从能力方面,涉及考虑到应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另外,情感教育在各个学科中都是逐步渗透的,在计算机学科中也不例外。根据计算机学科的自身特点,学生的合作意识是逐步加强的、他们的探索精神是不断培养的,这些教育是要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项任务中的。再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任务本身也会带给课堂一些教育点:如爱国主义、环境教育等等。根据本课的任务,也考虑到一些相应的情感教育目标。根据以上想法,我们认为教学目标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知识

(1)理解“粘贴自”命令的含义及作用;

(2)学会利用“粘贴自”命令插入图片。

能力

(1)逐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完成作品创作的能力;

(2)逐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情感

(1)鼓励学生与人合作、互相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强调植物、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3)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二、任务教学的设计

为适应本课的教学需要,考虑到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做一件有趣的事。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信息技术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6

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安排以及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怎样控制?”、“如何让40分钟学生收获的更多?”、“进行教学环节转换时怎样将学生‘抓’回到课堂?”等等。这些一直是我经常遇见的问题。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平时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调控课堂游刃有余呢?通过在这个假期阅读新课标,本人深有感触也有了认识和想法。

一、教师要深入理解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内涵,针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特点,合理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并优化组合、取长补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确保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网络等先进设备,在教学中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就听得很明白、看得很清楚,更容易掌握;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实例作品进行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些实践中做得较好的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得到感悟,引起共鸣。同时,在上课时将课件和操作难点录成视频文件(可用“屏幕录象专家”)放在投影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来观看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起到作用。

四、网络互动教学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必要教学手段。

新课标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篇7

根据化学课堂教学实际, 针对化学学科概念性强、化学原理抽象程度高、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化学反应历程不易掌握、有些化学实验危险性大等特点, 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 把各种学习资源溶入课程之中, 使化学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更强的教育性、灵活性和直观性, 起到传统化学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因此, 信息技术在化学学科中的运用, 必然加速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 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及教学方法改革的进程。

一、信息技术促进了化学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

信息技术全面引入化学教学过程, 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师生互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成为化学教学改革的“催化剂”。

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退于辅导、启发和控制地位。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课件创作、资料收集、创作思路与教学过程的控制上。引导学生按教学设计进行, 向预定目标迈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变为探究, 学生会有更大的空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并可通过上网查询、模拟实验、交流研讨等手段解决某些化学问题。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二、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策略

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是备受广大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课堂教学中难以完成的内容进行虚拟化和形象化, 同时实现学生和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 达到辅助教学内容, 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模式。在化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探索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都是很有帮助的。

1.利用课件演示, 控制课堂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操作并控制计算机, 学生观看屏幕上的课件内容。适用于一般教室条件 (一台计算机和大屏幕) 。教师演示所用的软件应注意其交互性, 要为观看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和探究思路。

例如《晶体结构》就是典型的教师演示型研究课, 其中的局部放大、任意旋转、随时重复等功能为学生全面观察晶体结构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教师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并适时通过调整观察角度来启发学生思维。

2.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网络信息丰富, 容量大, 涉及面广, 其不囿于教材的知识领域, 打破课本的局限, 在教学上实现横向与纵向的延伸, 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

例如“硫酸工业制法”的教学内容繁多, 但难度不大, 不是教学重点, 适合在网络教室让学生自学完成。在课前老师制作相关网页, 将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 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与网站中有关内容相连, 打破了传统文本单一的线性顺序结构,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 可以有选择地在这个知识网上的任一结点进入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方面均达到了自主学习的可能, 较好地体现了在教学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依托教学活动也促进了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

三、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的几种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利用, 使教学内容声像并茂, 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 思维积极活跃, 学生较容易掌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在电脑的辅助下, 可以使理论教学直观化, 使一些枯燥、抽象的内容显得生动形象。多媒体技术优化了化学知识的呈现方式:

1. 在化学发展史及综述类课中的运用

如播放录像介绍化学家、我国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图片资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成就等。学生会被屏幕上丰富的彩色画面和生动的内容所吸引, 也会被未来化学的发展远景所激励, 从而更易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

2.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地将视频、图片、动画、声音等媒体集合在一起, 优化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

例如“钠”的教学, 教师先播放相关信息与图片:《神秘“水雷”惊现珠江》引出学生心中无限疑问:钠是一种神秘金属;桶内盛满钠会漂浮于江面?桶内进水后会发生爆炸吗?手接触后为何剧痛?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对后续钠的性质的学习做了良好铺垫。

3.实验演示

中学化学课程中有一些实验因为危险性大、耗时较长、反应现象不易控制渐进过程、反应装置规模大小不适合等诸多条件的限制而不便在课堂上演示。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 通过屏幕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做到清晰、准确, 还可以重复播放、反复观看, 突出重点。

如:浓硫酸稀释时错误地把水倒入浓硫酸, 可通过动画及伴音模拟实验后果。又如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点燃发生爆炸及原因分析, 对瞬间变化搞定格分析等, 有利于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4.微观模拟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使抽象变为形象, 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 化枯燥为生动。有利于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突破难点。

① 有机化学反应:取代、加成、消去等基本反应类型比较抽象, 学生不易理解。可采用多媒体课件来动画模拟有机反应历程, 显示分子反应部位, 帮助学生掌握反应本质。

② 物质的结构模拟软件有助于解决微观物质结构问题。例如, 应用有机分子结构绘制软件, 研究“同分异构现象”。晶体结构软件可以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更细致地观察晶体结构。再如原子的构造、电子云、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等, 我们可以用动画来帮助学生进行空间想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 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理解化学反应机理。

5. 化工原理阐述

在中学化学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是和化工生产相结合的。如:“氯碱工业”、“工业合成氨”等课节, 通过网络以及相关资料的搜索, 经过教师的分析再加工, 以图示、动画等方式来满足教学的需要。

6. 应用工具软件

“元素周期律”教学就是典型的学生应用工具软件型研究课。课前, 教师将30种元素的相关数据无序输入Excel电子表格中。课上, 让学生随意按不同的规则将数据排序、并绘制图表, 以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是一个开放性很大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想象、操作和思维的空间, 绘制出了不同的图表。通过对这些图表的讨论, 学生清楚观察并体会到元素性质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7.电子板书与习题展示

电子板书快速准确, 节省了课上时间, 尤其在复习课上习题演练时采用, 大大提高了练习密度。

四、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 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学中, 应针对化学学科特点, 选择适当的方式加以运用, 注重实效。要明确所讲授内容是否需用信息技术, 不能因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而削弱了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中, 师生的情感交流, 是其他任何媒体都不能替代的。因此, 计算机不能完全替代教师和其他教学媒体的作用, 只能对教学起辅助作用。

新课标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整合学习兴趣信息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33-01

在目前教学中,对计算机的使用出现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是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偏大或操作技术生疏,对计算机干脆弃置不用,甚至对计算机抱有敌视的态度,认为其不如传统的教学道具。二是部分教师过分依赖计算机,几乎是每堂课必用。更为致命的是,有的老师一味追求课堂气氛,课件内容华而不实。整堂课,热闹非凡,其实学生并未学到有用的知识。这两种现象都是语文教师要规避的。从计算机与教学联姻开始,广大教育工作者就一直在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佳途径,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新理念更加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所以,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让学生从小树立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强大的认知工具的意识,非常必要。而语文又是最基础的学科,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便是现代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之一,下面就我对这方面的研究并结合课例谈几点体会:

一、借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丰富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二、借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呢?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解决了这个难题。如我在教学杜牧《山行》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笔下深秋时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我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我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我诵读全诗,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理解诗意时,我演示了课件,在红红的枫叶缓缓飘落的画面出现时,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不但对诗意的理解了然于心,而且感情得到了升华。

三、借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增加语文课堂教学学习信息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操作平台,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四、借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如在《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教学前,我发现学生对红军革命战争时期的背景了解甚少,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是,学生的信息来源之一——校图书室这方面的资料很少,因此教师可以直接组织学生上网查询,以革命战争为线索,上网进行拓展阅读,当学生坐在电脑前,便会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没有陌生感,没有约束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学习。这样,他们有了更独立的思维空间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体现,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绝对不是赶时髦,实践证明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法宝,应该得到更多的推广与运用。通过实践与探索,我深深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的优势,有利于突出教学重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随着人类对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新课标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篇9

形状补间动画是Flash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运用它,你可以变幻出各种奇妙的、不可思议的变形效果。

本课从形状补间动画基本概念入手,带你认识形状补间动画在时间帧上的表现,了解补间动画的创建方法,学会应用“形状提示”让图形的形变自然流畅。

学习目的: 创建形状补间动画 将文字转变为形状 添加形状提示

1.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1)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在一个关键帧中绘制一个形状,然后在另一个关键帧中更改该形状或绘制另一个形状,Flash 根据二者之间的帧的值或形状来创建的动画被称为“形状补间动画”。

(2)构成形状补间动画的元素

形状补间动画可以实现两个图形之间颜色、形状、大小、位置的相互变化,其变形的灵活性介于逐帧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二者之间,使用的元素多为用鼠标或压感笔绘制出的形状,如果使用图形元件、按钮、文字,则必先“打散”才能创建变形动画。

(3)形状补间动画在时间帧面板上的表现

形状补间动画建好后,时间帧面板的背景色变为淡绿色,在起始帧和结束帧之间有一个长长的箭头,(4)创建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

在时间轴面板上动画开始播放的地方创建或选择一个关键帧并设置要开始变形的形状,一般一帧中以一个对象为好,在动画结束处创建或选择一个关键帧并设置要变成的形状,再单击开始帧,在【属性】面板上单击【补间】旁边的小三角,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形状】,此时,时间轴上的变化如图3-3-1所示,一个形状补间动画就创建完毕。

2.认识形状补间动画的属性面板

Flash的【属性】面板随鼠标选定的对象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当我们建立了一个形状补间动画后,单击帧,【属性】面板

形状补间动画的【属性】面板上只有二个参数:

(1)“简易”选项

单击其右边的按钮,会弹出滑动杆,拖动上面的滑块可以调节参数值,当然也可以在文本框中直接输入具体的数值,设置后,形状补间动画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u 在1到-100 的负值之间,动画运动的速度从慢到快,朝运动结束的方向加速度补间。

u 在1 到 100 的正值之间,动画运动的速度从快到慢,朝运动结束的方向减慢补间。

u 默认情况下,补间帧之间的变化速率是不变的。

(2)“混合”选项

“混合”选项中有二项供选择:

u 【角形】选项:创建的动画中间形状会保留有明显的角和直线,适合于具有锐化转角和直线的混合形状。

u 【分布式】选项:创建的动画中间形状比较平滑和不规则。3.使用形状提示

形状补间动画看似简单,实则不然,Flash在“计算”2个关键帧中图形的差异时,远不如我们想象中的“聪明”,尤其前后图形差异较大时,变形结果会显得乱七八糟,这时,“形状提示”功能会大大改善这一情况。

(1)形状提示的作用

在“起始形状”和“结束形状”中添加相对应的“参考点”,使Flash在计算变形过渡时依一定的规则进行,从而较有效地控制变形过程。

(2)添加形状提示的方法

先在形状补间动画的开始帧上单击一下,再执行【修改】|【形状】|【添加形状提示】命令,该帧的形状上就会增加一个带字母的红色圆圈,相应地,在结束帧形状中也会出现一个“提示圆圈”,用鼠标左键单击并分别按住这2个

“提示圆圈”,放置在适当位置,安放成功后开始帧上的“提示圆圈”变为黄色,结束帧上的“提示圆圈”变为绿色,安放不成功或不在一条曲线上时,“提示圆圈”颜色不变,如图3-3-3所示。

说明:在制作复杂的变形动画时,形状提示的添加和拖放要多方位尝试,每添加一个形状提示,最好播放一下变形效果,然后再对变形提示的位置做进一步的调整。

(3)添加形状提示的技巧

u “形状提示”可以连续添加,最多能添加26个。

u 将变形提示从形状的左上角开始按逆时针顺序摆放,将使变形提示工作得更有效。

u 形状提示的摆放位置也要符合逻辑顺序。例如,起点关键帧和终点关键帧上各有一个三角形,我们使用3个“形状提示”,如果它们在起点关键帧的三角形上的顺序为abc,那么在重点关键帧的三角形上的顺序就不能是acb,也要是abc。

u 形状提示要在形状的边缘才能起作用,在调整形状提示位置前,要打开工具栏上【选项】下面的【吸咐开关】,这样,会自动把“形状提示”吸咐到边缘上,如果你发觉“形状提示”仍然无效,则可以用工具栏上的【缩放工具】单击形状,放大到足够大,以确保“形状提示”位于图形边缘上。

另外,要删除所有的形状提示,可执行【修改】|【形状】|【删除所有提示】命令。删除单个形状提示,可用鼠标右键单击它,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删除提示】。实例——运动的球

制作步骤

步骤1 创建新文档

执行【文件】|【新建】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常规】|【Flash文档】选项后,单击【确定】按钮,新建一个影片文档,在【属性】面板上设置文件大小为400×330像素,【背景色】为白色,步骤2 创建背景图层

【属性】面板中选择画布的颜色 例如,将背景色换成黄色!

步骤3 创建球形状

我们先来画球,执行【窗口】|【设计面板】|【混色器】命令,打开【混色器】面板,设置各项参数,渐变的颜色为白色到红色,新建一个图层,并将其重新命名为“球一”。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设置【笔触颜色】为无,在场景中绘制出一个圆 步骤4 插入关键帧

在40帧 处插入一个关键帧,动画两头关键帧 是打散的形状。步骤5 形成动画

放在1 ~ 40 帧 任意一帧,在【属性面板】中选择 补间 【形状】形成动画。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篇10

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够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恰当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虚拟的操作平台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的领域,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进而促进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领域里以多媒体和Internet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兴起使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重大改革。教育,也正面临着亘古未有的巨变。在这种巨变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就是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师使用计算机可快速、精确地处理教学信息,科学的分析学习者的反馈信息并及时给予评价,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好的安排和管理学生的学习。数学教学作为学科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以社会历史和文化为背景,随着数学学科的发展而发展,经过历次改革而不断丰富。今天,数学教学应该全面迈向现代化,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与公民素质的要求。其中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给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的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 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学活动提供了探索的平台,为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本观点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将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美国Key Curriculum Press 公司研发的“几何画板”知识平台,由平面几何和解析几何等课程的知识平台组成,适合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支持教师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多媒体课件的二次开发,是一个便于在课堂演示教学、实验教学、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知识平台。还有美国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软件和Macromedia公司的Flash软件,有很强的交互性,特别适合进行情境导入和演示教学。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的课堂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数学课堂,黑板、粉笔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工具。学生一般仅靠“一支笔、一张纸”来学习数学。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校建设了高配置的计算机机房,还安装了教师用的多媒体设备。打破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1、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演示工具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个丰富多彩、真实的、仿真的形象情境,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图文声像并茂的内容及生动活泼的动态过程展示,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表象积累,提高学生运用事物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联想和想象,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这对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发展观察能力、想象力和顿悟力有极大的帮助。在该方式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多种情景创设或过程展示,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于多媒体信息的集成与强大的交互功能,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素材库与多媒体制作工具编写自己的多媒体课件,形象的演示数学课程中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动画、图表等展示数学学科中图形的动态变化和理论模型等。如在解决“四边形”中的“实验与探究”小实验: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

角线相交于点O,O又是正方形OEFG的一个顶点,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那么无论正方形OEFG绕点O怎样转动,两个正方形重叠 部分的面积一定是定值。

教师用“几何画板”软件在屏幕上现场画图,在画图的同时,教师演示软件的使用方法,学生观看教师的作图过程,既搞清了题意,又学会了作图方法。借助于软件的即时测量功能,测量出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此时,再拖动自由点F,就可以使正方形OEFG转动起来了,同学们在动态演示中会发现这个面积值并没有随着形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确实是个定值。当学生对题目所叙述的事实深信不疑时,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后,教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研究对这个问题的论证。这时,教师可提示是否能将正方形OEFG转动到特殊位置,如图中的(甲)、(乙)。启发学生思考这个定值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有何关系。然后再对一般情况—图中的(丙)进行证明。在学生各抒己见之时,教师随时添加辅助线,展示学生的各种思路。如图(丙),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通过三角形的全等就可以证明重叠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在计算机屏幕上描绘的图形弥补了手工画图的不足,比普通黑板上的静止图形更富于动态性和表现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能激发他们发现和创新的动机,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图形之间的内在关系。

2、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师生互动、学生动手探索提供了支持和机会。

在该方式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数学实验。如在学习“课题学习—镶嵌”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制

作出若干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等正多边形素材(如图所示)。拖动这些正多边形的中心可任意缩放其大小,选择任一顶点可任意旋转正多边形角度。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复制、拖动、旋转将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进行镶嵌。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哪几种正多边形可单独镶嵌,哪两种正多边形可组合镶嵌,再进一步引导他们探究出其内在规律,即镶嵌的条件。从而教养了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学习结果的评判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信息技术给教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教学工具,使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更有效地研究和管理学生的学习活动,但也减少了教师人文地影响学生的机会,教师应把握不同教学方式的特点,取长补短或者说优势互补。

2、处理好“电子板书”与“黑板板书”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数学教学提供了多种工具,教师可利用电子教案来设计教学过程,效果明显。但是如果教师上课时不注意教学内容 的特点,不断地操作鼠标、更换屏幕,就会使课堂教学变成机械的电脑播放。这种做法没有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电子板书”不能完全代替“黑板板书”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的使用黑板和屏幕,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反思、发问的时间和机会。

上一篇: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 坚决禁止奢侈浪费行为下一篇:真正的外链在于思想在于总结在于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