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报告

2024-11-07

《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报告(精选7篇)

《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报告 篇1

《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报告

一、背景

1、时代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世界格局动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为了解决出现的新的问题,人们的思想趋向寻求变革。同时期的美国社会充满着激荡和变革的压力,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水门事件、能源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风起云涌,这些问题从根本上使公众对政府丧失了信心。

在当时这些批判主要集中在:对于社会和组织的变革关注不够;过分信赖专业化和组织的能力,对于官僚体制的运作缺乏反思;对于公民的需要和要求、以及政治的回应性关注不够;对于政府和行政的作用盲目乐观

2、学术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传统公共行政学不断受到学术界的质疑,尤其是对官僚制以及效率至上观的反思与批判,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新公共行政学的观点,试图以一种新的行政理论解决政府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公共行政的精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从美国公共行政的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从价值层面反思公共行政的趋向,例如如何有效和平等地管理社会,公共行政应该更加关注信念、价值和习惯问题。

二、主要内容

1、公共行政新原理的阐述

作者在导言中向我们介绍了公共行政的含义,让我们重新理解了什么是公共和什么是公共行政。公共行政除了需要关注效率和经济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社会正义,即“要使社会公平成为公共行政的精神”。它关注的是当代公共行政领域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通过解释这些问题,作者深刻分析了公共行政的精神所在,也阐述了公共行政的新原理,提出公共行政的公共理论的构建需要具备宪法基础、品德崇高的公民、对集体和非集体回应的制度、乐善好施与爱心等四个构成要件,这种新的理论还应该包括陌生人之间的交往、解决公共空间和公共关系问题、非人情化关系的有效性以及发展当代相互依存的公共关系等四个概念。

2、公共行政中的新治理

弗雷德里克森通过对治理的描述和治理定义来指出作为治理在公共行政中的优势与不足。他指出定义治理包含的四种含义:第一,治理包括了参与公共活动的各种类型的组织和机构。第二,治理包括了对多元组织或网络的互动模式的描述。第三,治理与现代公共管理研究的趋势有关。第四,治理意味着合法性、重要性和为达成公共目的而作出的崇高而积极的贡献。然后弗雷德里克森指出治理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治理强调的是组织间的协作,强调企业家式的创造力和试验与冒险,它不强调组织管理中的秩序、预见力、稳定性、责任和公正。第二,治理是作为一种改革理论,一种改善公共行政的良策而提出的,而改革的建议往往容易言过其实或过于夸张。并且治理可能成为民选的行政首长在政治上得到公众支持的一手段,也可能造就一支对公众缺乏热情、道德水平低下的公务员队伍。最后弗雷德里克森指出治理不仅需要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同样也需要强有力的行政组织。但还必须注意不能把组织机构削弱到以至于失去了制定优质的公共政策及有效执行这些政策的能力。

作者通过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对新公共管理和服务理论所进行的理论整合的基础上,而探究了“治理”的定义。新的治理观念明确了参与公共领域活动主体的多元化问题,衡量了政府、市场与组织网络等不同形式,以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的态度在处理公共事务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作者在本书的第三章节着重指出新理论,即治理模式极力主张公共工程的契约外包模式,这种模式要比大规模的公务模式更具有弹性。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治理”理论成了当代西方学术界最流行的理论之一,而在公共行政领域中治理则是能够使公共行政与政治、政府、官僚体制在言辞上保持一定程度距离的一个概念。管理和治理都是统治的办法或方式,只是管理强调了一种控制和硬性的处理方式,而治理则是指在统治过程中,非政府行动者和政府的关系,是一种平等主体的共同参与公共活动的关系。作为治理的公共行政打出了良好治理的旗帜,旨在重新探索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新的管理模式,这是一种新型的、多元的、民主的、合作的、去意识形态的公共行政管理方法。新的治理观念明确了参与公共领域活动主体的多元化问题,衡量政府、市场与组织网络等不同形式,以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的态度在处理公共事务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中国的公共行政是单纯的政府活动,政府是一切公共事务的主体,其起到了统领和指挥的作用,而社会中的非政府组织由于自身发展不良,并没能在管理公共领域事务的空间中“斩露头角”,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的政府管理者,也就是传统意义上服务的提供者(政府)应将更多的公共服务或公共工程以契约外包的方式交给非政府机构和企业来承担,政府则主要担负起公共服务的规划及监督等职责。

3、公共行政中的社会公平理论

这一部分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问题开始进行讨论,从哲学层面阐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关法律的适用性进行的争论,弗雷德里克森支持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法律是具有普通的模糊性,每次事件对法律的运用都应该是对法律的进一步阐释,而不是柏拉图所讲的只是法律的简单运用,因为每一次的事件都是有不同的背景作为支撑的。

长期以来,效率和经济是公共行政理论的两个支柱。把效率和经济作为公共行政的指导方针是必要的,但仅此是不够的,必须加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第三个理论支柱,使公共行政能够回应公民的需要。“将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第三个规范性支柱要求公务员致力于更合理地分配公共物品和服务,更代表那些没有渠道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人,要追求公共的利益和更大的善,要尊重个人(公共雇员以及其他公民)的尊严并且不遗余力地维护他们的权利。”因此,公共管理者必须拥有将社会公平作为政策实施的指导方针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否则,许多社会公平的观点都会悬而不决。也就是说,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社会公平得以成为公共行政精神之必要成分的重要前提。根据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的逻辑,公共官员应竭力采取和实施那些有利于代际之间社会公平的政策。我们要为代际之间的社会公平承担责任;我们必须在自己所知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做得更好。

关于行政自由裁量权,即公共管理者如何将公共决定应用于实践方面,西方传统公共行政有两个不同的观点:柏拉图认为不存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问题,即认为公共管理者能够中立地和成功地使用法律,并且认为让他们并不做有关涉及公共资源配置的决定;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们是在社会实现正义的多种可能方式之间做出选择,但在实际执行任何法律的过程中,官员们必然将遇到一些立法者根本未能料到的问题,原则上,官员们在诉讼问题上,始终面临着做出自由裁量权的问题。本书作者弗雷德里克森比较偏向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认为允许行政机关具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实践上也是适当的。

然而,任何权力都可能导致滥用,自由裁量权也不例外,为了防止行政失当,公共官员在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时,一定要注意过程的公平,即公平、公开、公正地裁决每一件事,保证全体公民的合法利益。因此,只有社会公平和效率、经济三者一起,才能作为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指导方针。

同时,作者给我们创建了一个“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框架:个人的公平,分部化的公平,集团的公平,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将公正、正义和平等概念整合到一起。从而又衍生出代际公平的概念。

他所倡导的公平观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中国社会流行这样的提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似乎想用此来平衡作为社会发展的两大目标之间的区别,但是现实操作中,“效率至上”,“公平靠边”的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常态化的“景观”,也成为困扰国家和政府政策取舍的一对矛盾。而弗氏对二者关系的解析给了我们茅舍顿开的感觉,他说:“实用的或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试图找出下列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1)我们怎样才能够利用可利用的资源提供更多的或更好的服务(效率)?(2)我们怎样才能够花费更少的资金保持服务水平(经济)?新公共行政学则增加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种服务是否增强了社会公平?”[9]他指出,将经济和效率作为公共行政的指导方针和衡量标准是必要的,但仅此还不够,必须加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第三根支柱,使公共行政强调社会责任,回应公民的需要,也就是最终“推动政治权利以及经济福利向社会中那些缺乏政治、经济资源支持,处于劣势地位的人们。”[10]二是社会公平的含义。社会公平是政府理论的范畴,是关于政治和公共行政最终应实现什么目标的具体问题,从一些最基本的语言和路径出发,得出了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认为社会公平应包括:单纯的个人公平、分部化的公平、集团的公平、公平的领域、机会的公平和公平的价值。

和谐社会的提出一是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的理想,二是主要针对的是长期以来社会当中的两级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不和谐诸多问题,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市场经济是其最大的诱因。市场经济中的多元价值观和原则,泛化到行政领域就会出现公共行政价值的缺失,表现为过分强调对效率的追求,导致公民权利、社会公平、社会责任等基本价值被边缘化的危险,也就会忽视对农民工、下岗工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利益的关注。对处于风口浪尖上的中国,如何以和谐社会的理念为依托,来践行社会公平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一方面应该明确政府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导力量。如前所述公共性决定了政府是公共行政事务的提供者之一,意味着政府与公民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意味着公共事务是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来处理的。只是政府在这种参与方式中处于主导的作用,这要求行政人员在政策制定时必须以社会公平作为政策的首要原则。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实现社会公平当作核心任务来捉。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概念,它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以一定的物质为保证,正所谓“效率优先”,但我们不能片面追求发展经济而忽视社会公平,置“兼顾公平”于不顾,因此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协调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早日实现社会的公平,彰显公共行政的精神。

4、公共行政中的伦理、公民精神和乐善好施

弗雷德里克森认为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是不可能去证明的,在公共行政中的官员也是一样的,他认为由于环境和工作的性质不同,善恶的标准也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环境会促使人走向不同的方向。并且人们对于政府官员或行政人员是有严格的标准和很高的道德期望,而这些是在政府组织内通过教育、思考和分析是可以提高的。他还认为价商业部门的人员去担任行政官员可能更容易破坏政府道德。弗雷德里克森认为作出符合道德的决策中的对与错是很难分辨的,是有弹性的,因此,应该把公平、平等和善行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弗雷德里克森认为政府不应该就只重视实用主义,而不重视理想主义,他认为乐善好施的爱国主义虽然是理想主义,但它可以使我们迎接所面临的挑战并改变和影响现时代功利的现实主义。理想是人的精神的王国,是人所寄托和依附的领域,是人产生信念和追求,而不至于产生绝望和悲观。弗雷德里克森讨论了作为代表性公民的公共管理者,他认为作为代表性公民,公共管理者必须寻找用于治理国家和遵守法度的合法的个人权威及制度权威,即高公民精神和高行政管理。

不同的职业领域对道德责任的界定的不一样的,对于政府中的行政部门,人们有严格的标准和很高的道德期望。而往往来自其他环境的人进入政府部门后,可能比政府中的其他人更倾向于破坏道德政治。因此,民营化政府的趋势会增加政府道德败坏的可能性。此时,采取规章、制度、报告、检查、监督等措施能够强化伦理决策的可能性,而教育和训练也将成为政府、职业界、大学试图用来提升道德能力的两种最重要的现代技术,公共行政伦理要求公共管理者关注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这进一步要求公共管理者持有公民精神的倾向。作者认为,公共行政除了需要有教养的、以功绩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还需要谙熟宪法、热心公共事务、见多识广的公民,这导致了公民精神的觉醒,说明了公民精神在公共行政中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公共行政的精神是建立在对所有公民的乐善好施的的道德基础上的,乐善好施意味着一种对公民的广泛的和问心无愧的热爱。同时,乐善好施也意味着一种服务于更大的公共利益,公平地照顾到公民需要的承诺。这样公共行政精神就与爱国主义和乐善好施等公民精神联系在一起了,实现了公民精神与公共行政精神的融合。充分尊重宪法赋予公民的平等和自由,保障他们的权利,而要杜绝利己主义。弗雷德里克森在行政伦理上倡导的乐善好施的爱国主义相对于职业主义和利己主义,更加表现为一种道德责任,三、新公共行政精神对中国的启示、虽然,弗雷德里克森的公共行政的精神主要是针对美国而言,但是我觉得其影响意义应该波及整个世界,邓小平曾经说过“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就弗雷德里克森教授提出的观点,针对目前我国的实况启示自己的看法。

1、实现社会公平与促进经济增长同样重要

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就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原则使得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确实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对公平的忽略,导致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环境恶化的趋势,这必然导致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一方面应该明确政府依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导力量,这要求行政人员在政策制定时必须以社会公平作为政策的首要原则。另一方面,根据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的逻辑,公共官员应竭力采取和实施那些有利于代际之间社会公平的政策。我们要为代际之间的社会公平承担责任;我们必须在自己所知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做得更好。

一方面应该明确政府依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导力量。如弗雷德里克森所述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是公共行政事务的提供者之一,意味着政府与公民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意味着公共事务是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来处理的。只是政府在这种参与方式中处于主导的作用,这要求行政人员在政策制定时必须以社会公平作为政策的首要原则。

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实现社会公平当作核心任务来捉。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概念,它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以一定的物质为保证,正所谓“效率优先”,但我们不能片面追求发展经济而忽视社会公平,置“兼顾公平”于不顾,因此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协调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早日实现社会的公平,彰显公共行政的精神。

第三,社会公平能否实现更大程度还依赖于人们对公平的普遍认可和理解,即公众的公平观的形成,而不仅仅是在学术界内为部分学者认可。在实践中,如果抛开这种主张深层次的含义,直接在本国行政中倡导“公平”,最终将会因没有深厚的动力,仅仅存在与技术层面,而无法真正实现社会公平。因此,我们政府应该赋予人们充分、平等的权利,引导他们学法、懂法、用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培养一批谙熟宪法、热心公共事务、见多识广的公民,改变他们原有根深蒂固的观念,植入“公平”观念。

2、在中国,得要在公共行政中体现乐善好施的爱国主义,在加大道德教育的同时,最主要的是以法律制度为保障。

近年来,裸官现象不断增加,高层官员携款外逃的事件也越来越多,这充分说明中国官员对政府存在一定的信任危机。因此,寻找一条解决之道已迫在眉睫。首先,对行政官员进行定期的道德教育,使其认同中国的价值观,培养其对国家和人们的乐善好施意识。

其次,在法律制度的设计方面,应从“人情”出发。一个好的制度,不仅仅体现在行政效率的提高上,而应该能维护公平、公正,保证每个人的权益都能得到伸张。因此,制度的设计应该释放更多的善意。

再次,行政方面的立法,应该实现由“权力保障”向“权利保障”的转变。过去行政立法观念主要以保障政府的权力为中心,强调公民的“服从的义务”。随着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宪法和法律对公民私权保护的加强,以及公民维权意识的增强,要求在立法的过程中首先要确立公民权利保障的理念。

二、领悟公共行政的精神

公共行政的精神意味着对于公共服务的召唤以及有效管理公共组织的一种深厚、持久的承诺。整体而言,公共行政的精神说明了集体的看法和信念存在的原因。”由此可知,公共行政的精神是从事公共行政这领域的行为人所必需树立的信念和习惯问题,是一种伦理规范、政治价值和社会制度的价值判断,在行政实践的过程中起到了约束和规范的效用。以现实公共行政的视角为出发点,所谓公共行政的精神是指“公共行政主体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追求理念和目标,以社会公共精神为其重要基点,同时还包括行政管理职业活动所特有的伦理规定,涵摄了民主、法治、公正、宽容、廉洁、高效、协调、公共服务、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等多元化、动态化、发展性的精神维度和德性要求。”公共行政的精神博大精深,韵味广泛,涵盖了公共行政活动的多个层面,(一)公共行政中的公共的寓意

当我们谈到公共时,常常想当然地把其与政府、选举和民选官员的行为等同起来。殊不知,这种惯性思维的流行已经加速了“公共”一词本义的丧失,泯灭了“公共”性的崇高信念。书中,弗雷德里克森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五种不同的“公共”的观点:公共是利益集团(多元主义的观点)、公共是理性选择者(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公共是被代表者(立法的观点)、公共是顾客(服务提供的观点)和公共是公民。以上这些观点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比如多元主义的观点不能充分代表公共利益,经常会忽视弱势群体;公共是顾客的观点忽视了公民的公共的神圣性,缩小了公共的适用范围。通过对这五个方面的阐述与分析,弗氏提出了公共行政的公共理论的构成要件:宪法、品德崇高的公民、对集体的和非集体的公共的回应、乐善好施与爱心,并在书中最后界定了“公共”的内涵。他认为:“公共即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能力。如果我们把公共等同于政府,我们事实上限制了人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作为一种理念,公共意味着所有人们,为了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或家庭的目的才走到一起来。作为一种能力,公共意味着为了公共的利益而在一起工作的一种积极的、获取充分信息的能力”。[5]公共行政的公共性是如此的博大,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概念,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非赢利组织、志愿组织。但是在中国,把政府行政等同于公共行政的现象比比皆是,对公共性的这种歪曲看法,无法认识到“政府是体现公共性的一个重要的部门,但它只是体现公共性的部门之一。”[6]于是,造就了中国社会“大政府、小社会”的模式,政府是整个社会的主体,体现为社会的“划桨者”而不是“掌舵者”,社会生活的各种事宜都有政府的影子。这与中国社会民间组织发展的不健全有关,于当今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浪潮下,政府相关权威部门在制定改革蓝图时必须树立这样的一个思路:公共性才是政府改革的本质。政府的公共性改革说到底是一个破除过去政府行政资源垄断、运作封闭和权力不受限制的问题,建立公共性政府,破除政府行政垄断,是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只有以这种思想为指导,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才能跳出“越改革越膨胀”的樊篱,从能建立强而有力的政府和蓬勃发展的社会共同治理的“大政府,大社会”的新面貌。

距离悖论所衍生出来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其原因就是公众对公共部门的具体运作过程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信息,而组织又没有完备的信息交换机制,这种不对称的感觉便显现出来。这就要求公共机构和组织在其运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当的向公众公布其相关信息,使公众至少对公共部门有一个基础性的了解和认识。另外,政府官员的工作似乎也是保密的,我们看不到他们每天都在忙些什么,也几乎见不到他们的身影,这与他们作为人民公仆的完美形象差距甚远。因而,如何加强公务员与公众之间的亲切感十分重要。适当减少他们的在案办公时间,增加其离案办公时间,走出办公室,多与公众接触,这样在增强其相互了解的同时,也会增强公众对政府官员的信任感和亲切感。这样,距离悖论就会在相当程度上得以缓解。同样道理,角色差异也可以通过与公众多接触来缓解。

总而言之,弗雷德里克森所倡导的公共行政应该是这样的:强有力的政府,并且要有政治为其保驾护航;呼唤公平正义的公共行政,强调公共行政中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呼唤具有爱国主义、公民精神和乐善好施的公共管理者。

最后,作者将行政管理和公民精神融合在一起。在国家层面上,认为美国的公共精神应该的发展方向是高行政管理和高公民精神结合的方向;同时,在个人层面上,乐善好施作为一种对公民广泛而问心无愧的热爱和一种服务于更大的公共利益、公平地照顾公民需要的承诺,把公共行政精神与爱国主义和乐善好施等公民精神融合联系在了一起,而公共行政的精神是建立在对所有公民的乐善好施的道德基础之上的。最后,以上一切逻辑的核心政策主张就是强调社会公平,扩大政府的自由裁量权,扩大公民的参与,让政府培养民众的公民精神,并且构造具有公共行政精神的政府官员。

评论

作者的初衷是好的,是和公众的利益一致的。看到了公共选择学派对官员理性人假设对于现实官员堕落腐化的负向激励的消极作用。作者想要建立一直价值层面的东西强调一种行政和公民精神,使得官员从自己心里内部要求重视社会公平,使得民众自发加强政治参与。然而,笔者认为,作者良好的初衷实质会导致比现实更加危险的结果。每个人的精神观念是私人领域的价值,道德(或者正义)是相对的,社会公平与正义也是长期人们追寻有秩序地生活相互妥协的社会契约性质的产物。用统一的精神去压制每个人独立内心的动机去要求行政官员和公民的行动是侵犯公民自由的,是危险的,容易为政府进一步高度集权提供合法性的依据。者赞同弗氏对于美好政府的期望,但是不同意弗氏实现这一期望的精神之路的方式。精神之路是危险的,是容易侵犯人们自由权力的,制度设计制度才是实现美好政府期望的道路。我们不应该从价值层面去统一地要求公民和公共行政人员具有高尚的道德,而应该从程序或制度的设计出发,在保证每个公民在基于价值自由的自由行动中,最大限度地实现每个公民的利益的最大化。

当我们的国家治理(行政)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的方式不是去构造一种统一的每个人都要具具备的公共行政的精神(或者说社会公平),而是通过正当的政治程序去不断地修正我们原来签订的契约,前者是侵犯个体自然权利的体现,后者反映的才是政府的真正的公共性。正义(公共行政精神、社会公平)是相对的,政府不能强加一种统一的精神思想给拥有自然权利的个体。一是思想是否正义本来就是相对的,二是这样侵犯了个人的人身自然权利。由于政府在行政中推行及使用某种价值或精神的需要而扩大自由裁量权是不可取的,这只能导致政府权力的进一步滥用和公民自然权利受到更严重的侵犯。

《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报告 篇2

1 公共行政的精神的涵义

在本书中,作者弗雷德里克森并未给出公共行政的精神一个确切、完整的定义。但通读此书就会发现,作者通篇其实就是在对公共行政的精神下一个最为完整的、翔实的定义。作者写道:“公共行政的精神意味着对于公共服务的召唤及有效管理公共组织的一种深厚、持久的承诺”“公共行政精神反映着公共行政官员的行为及引导其行为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信念”“公共行政的精神是建立在对所有公民的乐善好施的道德基础之上的。”总的来说,公共行政的精神就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和灵魂,是关于公共行政的目的、价值标准等根本理念的规范性的认识。这一概念包括2个层次,即公民和公务人员,分别对应公民在公共生活中所应具有的精神及公务人员在公共行政中所应具备的精神则如果我们从西方政治哲学的语境下讨论公共行政的精神则不难发现,公共行政的精神其实就是关于公共行政的正义理论。

作为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代表人物,虽然该运动已过去30年,但弗雷德里克森仍继续大力疾呼公共行政的公平性,认为公共行政的价值标准应为效率、经济和公平这三大支柱;他尤其突出强调公平性,认为:“公共行政不仅仅要致力于效率和经济,而且要致力于社会的公平。”新公共行政学与传统行政学的区别主要在此,但又不止于此。正如有学者所言:“新公共行政学的‘效率’概念也区别于传统的‘机械效率观’,是一种‘社会效率观’,重视公共目的的达成。”在书中,弗雷克里克森再次强调公共行政的目的指向是公共利益,认为“现代公共行政的理论认为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公共利益,公共行政所要追求的正是这样的利益”。正如有学者所言:“公共管理的软件核心——即价值核心是公共利益观。”

2 公共行政精神在美国的实现

对应前述关于公共行政精神这一概念的公民与公务人员2个层次,作者认为,欲使公共行政的精神在美国实现,必须针对这2个层次分别加以努力。

第一,在公民层次,作者呼吁应培养新公民,使其具备公民精神。这种公民精神不仅仅是参与集体生活,它“从直接参与集体的公共的活动逐渐演变成个人与政府机构之间的联系”,“这种公民精神已经超越了政府,它是一种公共的精神。”作者在书中十分推崇古雅典、古罗马时期的高公民精神,认为大量关心自身和他人利益并能积极参与公共行政的现代公民,即一种“高公民精神”的公民,是实现公共行政精神的必要条件。而这种高公民精神的特征是“对与其他人相互作用的结果非常敏感”,表现为“公民友爱”。归结到底,作者所称的高公民精神其实类似于高公民参与,作者主张扩大在政治、行政事务中的公民参与,通过类似于“训政”的途径培养公民精神,最终促进公共行政精神的实现。

第二,在公务人员层次,公务人员作为公民应先具备基本的公民精神,与此同时更应该树立以下两个方面的公共行政的精神。一是理解、相信美国政体价值的爱国主义。作者认为,“人们投身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某种爱国主义情感”,这种爱国主义情感能使公务人员践行良好的公共行政。二是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广泛的乐善好施的意识。作者认为:“乐善好施是民主政治绝对不可缺少的”“既然我们政府的目的是把政体的价值扩展到所有公民身上并保护每一位公民,那么,乐善好施就是这个目的的必要条件。”两个方面的公共行政的精神总结起来看,正如作者所言:“公共服务的模式——爱国主义(热爱政体的价值)和行动上的乐善好施(热爱他人)的结合体。”美国公共服务中基本的道德责任也在于此,是一种“乐善好施的爱国主义,一种对美国人民无限的爱,以及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基本权利必须受到保护的规则”。

在详细探讨2个层次的公共行政精神的同时,作者也进一步论述了实现这些精神的途径,包括以下2点。

(1)教育和训练。作者认为“教育和训练是政府、职业界和大学试图用来提升道德能力的两种最重要的现代技术”。它具备可行性和一定的效果:“通过教育、思考和分析的过程,改善公共行政人员道德水平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作者使用古埃及的例子说明了教育制度对于促进公共行政的作用,继而从反面详细论述了在二战中屠杀犹太人的任务上,德国和丹麦行政官员的不同反应:德国官员忠实地执行了上级的命令,屠杀了大量的犹太人;而丹麦官员则没有服从上级的命令,甚至不惜丢掉职位。通过这个例子,作者所要表达的一个观点是爱国主义本身还可以细分,它与具体的道德责任是相关的。是不管不顾地服从领袖意志,还是倡导对国家民主价值的高度承诺和对人民的真诚热爱?毫无疑问,作者推崇的是后者。在公共行政中,对国家民主价值的高度承诺和对人民的真诚热爱远高于对领袖意志的绝对服从。

(2)加强政府的作用,提高政府的能力。近年来,国内外行政改革的蓝本或多或少地都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强调企业化、小而精的政府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已经成为现如今世界范围内最热门的公共行政与管理理论。“行政改革的潮流是世界性的”。作者也认为,在新公共管理时代,“强调公共行政在改善政府组织和其他所有的公共组织的管理方面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似乎是不合时宜的”。但这恰恰是本书的核心观点所在。作者之所以强调加强政府的作用,其逻辑是在不同部门,“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人们是有差异的;由于环境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善恶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在美国,公共部门的人员一般的道德标准要高于私营部门的人员,这带来公共部门人员的道德素质一般也高于私营部门人员。与此同时,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化政府和民营化会加剧腐败。作者认为,要解决当前广泛存在的腐败问题,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并提升政府的能力。作者评论道:“在早期的运用中,腐败的减少是通过提高政府的能力和减少政治的影响而实现的。”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弱化行政的能力……产生的结果是腐败的增加,而不是腐败的减少”。当然,这只是一些建议性的观点,关于道德的观点本身难以验证。正如作者所言:“这并不意味着道德的真理和人类的价值通过经验可以得到验证。它们是不能验证的。”

3 对中国的启示

弗雷德里克森洋洋洒洒论述的公共行政的精神主要是针对美国的情况而提出的。联想到众多西方理论在其他国家遭遇的本土化困境,我们有必要思考弗氏的这一理论到底适不适合中国?

由于历史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的国情存在巨大的差异:①文化传统:美国是以新教伦理为主的个人主义传统;中国则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的集体主义价值观。②政治制度:美国是多党制、多元民主制;中国则是“一对多”政体。③公务员制度:美国是“两官分途”,常务官政治中立;中国公务员则“讲政治”。④官员晋升制度:美国是对下负责,民众选举,因此更加强调、重视民意;中国则是对上负责,出现所谓“晋升锦标赛”。⑤约束机制不同:美国公务员受到相对严格的行为约束机制的制约;相比较来说,中国公务员受到的约束相对较少且不可置信。⑥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美国是前者弱小后者强大;中国则正好相反,政社关系严重失衡。

中医讲究“对症下药”,虽然症状类似,但发病原因不同,因此药方也不同。既然中美两国国情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即使两国普遍存在着公共行政过程中公共精神的缺失,也绝不意味着病症的原因和机理类似,因此所开出的药方并不一定具有普适性。弗雷德里克森针对美国政治开出的药方可能并不适合现阶段的中国。

笔者认为,理想意义上的行政发展分3个阶段,三者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换句话说,要达到第三阶段,即具有良好公共精神的行政,必须先达到第二个阶段,即廉洁的行政。

美国正处于这一关系的第二个阶段,即较清廉的行政;而中国则处于腐败泛化行政的阶段。弗雷德里克森开出的药方是针对美国的情况,因此并不适合中国。中国当前的要务是实现廉洁的行政。而要实现廉洁行政,必须减少腐败。关于腐败的原因,除了理念因素之外,主要是制度上的缺失,换句话说,官员之所以腐败,主要原因在于受到的约束不够,或者不可置信。而要建立起全面的、可置信的反腐败制度,综合人类发展至今各国的经验来看,必须建立法治政府、阳光政府,使行政权具有透明性,置于完善的法制监督之下。正如美国著名联邦大法官布兰代斯所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灯光是最好的警察。”

要达到这一目标困难重重,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离不开政治体制的巨大变革。而在现阶段的中国,事实上并不存在进行大规模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一方面,经济发展的成就使得改革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特殊利益集团的巨大阻挠使得改革的供给不足。中国改革的均衡点一直处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

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改革,一些必要的工作仍然必须去做。在现阶段,问题的关键已经转变为如何在现有宏观体制下,进行适当的、必要的、可行的改革,从而使得公共行政的精神在国家机关得到部分实现。

如果不谈宏大的政治体制改革,一些必要的工作还是可以进行的。在理念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员“保先”教育;公务人员的道德建设等。在制度上:进行必要的行政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行政改革的一些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推进决策机制改革,创新政府决策形式,加强政府决策的公开化、民主化。保障政策目标群体的相关利益不受损害。②推进行政程序科学化进程,出台《行政程序法》,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程序。③完善行政责任制度,发挥行政责任正反2个方向的作用。④适当推进行政伦理立法,可以考虑将稳定的、相对成熟的伦理规范上升为法律,规避“党纪大于国法”的现象。⑤引进现代行政方法和技术,例如行政一站式服务、网络化政府和电子政务等。

但是笔者认为,口号喊得再响,根本还在于落实;道德手段、伦理手段再丰富多彩,根本还在于制度建设。正如制度主义者所认为的,利益、文化甚至道德都是由制度加以塑造的,因此完善制度才是根本出路。但与此同时,良好的制度必须与一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相匹配,正如帕特南所言:“费尽心血的(制度)设计并不能保证有好的绩效。”现实中,许多制度之所以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情况,例如华盛顿共识下的拉美,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因此,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行政制度,实现由腐败泛化的公共行政到廉洁的行政进而到具备公共精神的行政将是我们的奋斗之路。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美)特里·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张国庆.公共行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毛寿龙.西方公共行政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7]丁煌.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和统一——评现代西方新公共行政学的价值追求[J].中国行政管理,1998(12).

[8]张成福.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兼对主流公共行政理论及其实践的反思[J].学术论坛,1995(5).

[9]张传叶.我国公共行政精神的塑造[J].沈阳大学学报,2010(2).

[10]黄勇辉.转型期公共行政精神的重建[J].江西社会科学,2009(10).

[11]周志忍.“以德为先”导向的实践难题[J].人民论坛,2011(9).

《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报告 篇3

关键词:公共服务 积极政府 服务论 公共行政的变迁 第三部门

一、公共服务理念下现代行政的特征

1、积极政府

正如狄骥所言:"今天,作为某种复杂变革过程的结果,一方面归因于知识进步,另一方面归因于经济与工业的发展,政府的事务已经超出了提供司法、警察和战争防御的范围,人们要求它履行各种其他职能,……包括公共教育、济贫、公共工程、照明、邮政电报电话以及铁路运输。"在这种形势下,行政已由消极有限的权力行政转化为积极扩张的服务行政,由单纯的"公共权力"的行使转化为"公共服务"的提供,并促使政府义务由消极走向积极,即以积极的行动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

2、行政规则的服务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改革的目标就是在"公共服務"的理念之下,重塑政府,具体措施包括以公众为对象,引入竞争机制,以企业的精神重塑政府,提高政府的能力与效率,使公众获得更多高质量的服务。这种改革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强调行政的服务理念与功能,从而使得行政规则成为真正意义上服务规则。

3、行为方式的多样化

公共服务兴起之后,完全由政府直接承担包括提供公共服务在内的公共行政职能已经不再可能,其中的一些事务不得不由行政机关之外的组织来承担。公共行政职能的履行从原来的依赖直接行政开始向直接行政与间接行政并重转变。

二、服务论:公共服务的行政法理论基础

早在1983年,应松年、方彦和朱维究三位教授就指出,在行政法学研究中,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问题是很重要的课题之一。他们把这种理论基础总结为"为人民服务",并做了专门论述。杨海坤教授于1989年提出,从深层次看,行政法理论基础是要解决一个行政与人民、政府与人民之间基础关系的问题。陈泉生、崔卓兰等教授提出的"服务论",实际上是对传统政治意识形态上的"为人民服务"观念的现代情境解释。因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受人民的委托,负起兴国利民的重责,因此政府应扮演'服务者'的角色","并解释人民的监督和控制"。陈泉生教授把"服务论"阐释为,"为了使政府能够更有效地为全体人民和整个社会提供最好的服务和最大的福利,法律授予其各种必要的职权,使其能够凭借该职权积极处理行政事务;但是行政职权的行使不得超越法律授权的范围,更不得对人民的自由和权利造成侵害"。但是,该学说的缺陷正像杨解君教授批评的那样,"不能以服务概括现代行政的全部功能"历史局限性决定了上述学说的理论局限性,被学者批评为"观点正统、空乏有余,对行政法面临的问题针对性不足,给人以隔靴搔痒、不着边际之感"。政府法治论在后来的发展中也努力去政治化,与法治行政紧相融合,演化为另一套表述体系。

三、西方公共行政的变迁及其对行政法的影响

回顾西方公共行政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公共行政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从专制国家时期的作为君主私人事务的公共行政,到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共行政,再到公共服务于秩序维护并重的现代公共行政,公共行政都是作为社会生活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背景,就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形态。

与公共行政的变迁相伴而行的是行政法的发展与演变。在专制国家时期,尽管针对公共行政的相应法律规范依然存在,但那种单纯的法律规范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法。"警察国家"时期,民事法律及相关制度得到了极大发展,但规范国家权力行使的公法并未有蓬勃之发展。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在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建立一个受法律严格约束的有效政府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趋势,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法开始产生。

四、中国公共行政的变迁:公共服务的兴起

就我国而言,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具有单方命令属性的行政手段在行政管理中占主导地位,由此造成政府管制范围无限膨胀与行政管理方式单一化的双重弊端,严重制约了社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改革的深化,这种传统的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单一行政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转变行政理念,在"公共服务"的行政理念下,重新估价、界定政府作用,调整政府职能,改变单一的权力行政方式,改革传统公共行政的模式,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同时,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成为我国深化行政改革的核心。新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要求人们对政府与公共行政性质有新的认识。

在改革的进程中,政府对"不该管的"慢慢做到了少管和不管,该管的却仍然未能有效管起来,特别是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政府不是显得过分强大,而是显得太过弱小,未能尽到其应尽责任。公共服务由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日渐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应该是一个"服务型政府"。执政党和政府也逐渐接受了服务型政府这一价值取向。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政府"。

五、第三部门的兴起及其对行政法(学)的意义

目前,关于第三部门有多种定义。其中,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组织比较研究中心推荐的"结构-运作定义"认为,第三部门一般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志愿性、组织性、民间性等特征。在西方,对第三部门兴起的历史背景与原因的最通行的解释是以下两点:政治上的原因是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壮大,第三部门是和市民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经济上的理由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特别是所谓的"第二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第三部门在我国的兴起,其原因可能并不完全与西方社会相同。邢以群、马隽从经济分析的角度,认为我国不存在西方社会意义上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第三部门实际上起源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改革,是由于强制性制度变迁而引起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第三部门的兴起对行政法(学)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有以下两点思考。

(1)行政手段的多样化,更加灵活、有效地完成行政目标。第三部门的兴起,填补了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上的很多缺失,同时也为行政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和路径。其中产生的诸多法律问题,也迫切需要行政法学者、行政实践者和立法机关去研究解决。

(2)对行政法的研究视角会产生冲击,进一步扩大行政法的研究疆域。随着第三部门的崛起以及对公法领域的影响日益扩大,我们不禁要问:对于第三部门涉及类似于行政管理和行政权的公共治理和治理权,是否应当引入公法因素的规范?由此产生的纠纷是否应循行政救济途径解决?带着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行政法学自然会进一步调整姿态,将核心由"行政权"转向"公共权力",真正从实质意义上去关注公共行政领域发生的法律问题。

中国的第三部门正处于不断改革和变化之中,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对公共事务的介入方式、范围和程度都处于不断摸索、博弈之中,在不断因时因势而寻求新的平衡当中。

参考文献:

[1]罗豪才、宋功德:《软法亦法-公共治理呼唤软法之治》,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余凌云:《行政法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报告 篇4

——读书笔记

《改革政府》一书详细地描述了我们当时代的最具革命性的观点——改革的时代已经来临。本书的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了美国的官僚主义弊端,同时提出了革命性的观念和措施来改革其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政府不应当成为一个庞大的无效率的机构这一点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而且,政府完全可以摆脱传统思维,通过挖掘企业家精神和自由市场的力量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作者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例子,说明只要政府官员有事业心和创新精神,是可以严格按照预算来投入公共服务和设施,为广大公众服务,提供优质公共产品的。无论是在学校、贫民窟,还是在环境卫生治理等等方面都大有可为,而且削减税收、提高服务机构效率也是可为可行的。

《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的写作思维方法是后现代式的,即是对现代理性支配下的官僚政府理论等反思与检讨。全书的写作目的是通过反思传统的现代理性支配下政府的利弊,试图创建一种适应后工业社会的新政府。奥斯本在书中所阐明的企业家政府的本质含义就是试图把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些成功方法移植到政府中来,是政府这类公共组织能够像私企那样,合理利用资源,注重投入产出,讲究效果,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利用业绩数据来确定问题数据之所在,向雇员提供种种可用的手段来分析问题,找出其根源,制定解决办法,付诸实施,提高行政效率。

取代官僚制的潮流就是“企业化政府”。这一趋势首先出现在地方政府。因为他们已经无路可走,甚至破产。他们的改革最终会聚为十条原则,即(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3)竞争性的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4)有使命感的政府:改变按章办事的组织(5)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6)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7)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8)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9)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

将阅读过程中理解的十项改革政府原则进行理解概括:

(1)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制定政策是掌舵,直接提供服务就是划桨。这一原则要求政府应集中精力掌舵,将划桨的是交给其它私营企业和非营利性机构去做。让决策者货比三家地自由挑选最有能力和效率的服务提供者,使他们花同样的钱能够得到更大的利益,使他们保持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对变化中的情况作出反应,而且有助于他们坚持要求高质量工作表现责任制。政府作为公共部门的核心,在处理繁多的公共事务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做好决策上,而不是将重点聚焦在如何去实施执行决策。公共部门应该是掌握处理公共事务的方向上,将目光放得长远,而不是只会低头看脚下。

(2)重授权,而不是服务。政府制定计划不是向公民社区授权而是收集服务对象,这样就损害了我们的公民和社区的信心和能力,造成了依赖性。公共部门由于存在信息掌握的不够全面,所以不可能也不能事无巨细的对公共事务进行管

理,全权由自己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那么不仅容易造成垄断,而且会无限膨胀政府官僚机构,寻租情况将会更加严重,导致严重且不可挽回的政府失灵。

(3)注重竞争机制,最明显的好处就是提高效率,即投入少产出多,竞争迫使公营的(或私营的)垄断组织对顾客的需要作出反应,竞争奖励革新而垄断扼杀革新,竞争还提高公营组织雇员的自尊心和士气。如果要使竞争发生作用,就必须对竞争仔细加以组织和管理,仔细组织的竞争可以比由供应垄断组织提供服务产生更加公平合理的结果。

(4)注重目标使命而非繁文缛节,有使命感的组织效率超过按章办事的组织;办事更有成效,优于照章办事的组织;革新精神超过照章办事的组织;灵活性也胜过照章办事的组织。政府建立有使命感的组织,清除多年积累的规章制度和过时的陋习的重负。建立有使命感的预算制度,节约资金,改变按章办事的认识制度,防止无用之人继续留在岗位上。

(5)重产出而非投入,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即依据产出测评与绩效目标来衡量各部门的业绩,并与工作报酬联系起来,政府把焦点放在后果控制上而不是投入上,遏制部分政府官员扩大预算与人员编制、扩张权力与利益等冲动。

(6)具备“顾客意识”,奥斯本这里所谓的“顾客”就是指政府公共组织的服务对象—公民。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即政府把公共服务对象重新界定为“顾客”,让顾客们来选择公共服务。传统的公共制度——即使是那些已经把资源放在人民手里的制度——都旨在便利管理人员和服务提供者,而不是便利顾客。顾客意识要求该制度应该是“使用方便”的,而不需要填写多重的表格,还应该是“透明的”,顾客能通过他们的选择来自由挑选、(7)有收益而不浪费,企业家政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一种“投资”观点,要变管理者为企业家,变花钱政府为赚钱政府。政府重视以物质奖励来调动部门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管理人员都转变成为企业家。与此同时做节约型政府,高效发挥自身作用。以低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运作。

(8)重预防而不是治疗,政府应该有预见能力,即政府要有预防意识、预防对策,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问题累积到不可收拾以后才来解决。有预见性的政府做两件根本性的事情:它们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它们在作出决定时,尽一切可能考虑到未来。

(9)重参与协作的分权模式而非层级节制的集权模式,政府下放权力,积极采用参与式管理,赋予一线工作人员以较大的自主权,造就能够快速多变的工作环境,同时建立新的报告、监督和责任机制,既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又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结合当前发展,一再强调参与机制,一方面能够减少政府决策层的压力,另一方面发挥前沿信息的能动性,重视基层信息。

(10)重市场机制调节而不是仅靠行政指令控制,通过市场力量来进行变革,即政府工作运行主要依赖市场机制而不是官僚政治机制,政府运用一系列促进市场运行的措施来规范市场,调动各社会组织与个人的积极性。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力量来进行变革。组织市场来完成公共事业的目标,这是政府完成其目标的一种强有力的和经济的方法。政府的行政指令也会失灵,重视发挥小政府而大社会的作用,能够给有效避免政府失灵以及市场失灵带来的危害。政府所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是规范,是指导而不是全权代替市场机制,政府是不可能做到的。看完这本书关于十项原则,我认为我国政府需要重点发展的是第六条原则,即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企业力求使顾客满意,政府机构却力求使利益集团满意。我国政治机构的服务是为房地产开发商满

意,为官员自己的GDP业绩服务的,他们不顾民众的需求,不征求民众的意愿,出现拆迁钉子户,垃圾焚烧场民众游行示威活动等,都是政府不满足民众(顾客)的需要的表现。所以顾客意识在我国政府更显重要,要让我国政府有顾客意识,就得从体制上改变,改变他们的利益群体。官员考核业绩不只是GDP,而是看是否能取悦与民,官员能不把民众当作上帝吗?如果机动车办事处只在办理驾驶员的执照或登记证时才有收入——他们办理的越多,收入越多,那么他们肯定会尽量减少顾客的等候时间。

论法的精神第三卷读书报告 篇5

材料学院冶金工程

李鹏

学号:201033668

摘要:孟德斯鸠作为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其思想在法学界影响深远。《论法的精神》是他的集大成的作品。在世界法律发展史上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作者通过这几章阐述了,气候对法律的形成,民事奴隶制形成以及对政治奴隶制的影响,法律与土壤性质、民族的一般精神、风俗与习惯的关系。

本书第三卷十四章部分讨论额法律和气候的性质的关系

在孟德斯鸠看来,气候影响着人的身体及身体器官的发育、人的勇气、习惯、神经系统、思维习惯、行事习惯、感官等等方面。并对各国的宗教、风俗、习惯和法律的产生发展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孟德斯鸠认为,僧侣制度上东方炎热的国家,沈思默想的倾向多,而行动的倾向少。在亚洲,似乎是气候越热,憎侣的数目便越多。印度气候酷热,所以充满了僧侣。在欧洲也可以看到这种差异。如果要战胜气候产生的懒惰,法律就应该努力消除一切不劳动而生活的手段。但笔者认为,僧侣制度的形成不仅和环境的炎热或是寒冷有关,与原本当人地的历史文化也有一定关系,但从环境方面不能够充分说明问题。孟德斯鸠在书中阐述道,不同的环境对饮酒法律,疾病控制法律人民信任度的影响。从中不难看出气候对人们在处理同一个问题上不同环境下,认识的不同,从而在法律的控制程度上有很大差异。

在本书十五章主要阐述额民事奴隶制的法律和气候的性质的关系,首先,阐述了奴隶制的起源,孟德斯鸠认为在专制的国家,人民已经生活在”政治奴隶制”之下,所以”民事奴隶”比在别的国家易为人们所容忍。但是在君主政体之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性不应该受到摧残或眨抑,以不应该有奴隶。在民主政治的国家里,人人都平等;在贵族政治的国家,法律应该在政体的性质所能容许的范围内尽量使人人得到平等;所以在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的国家里奴隶的存在是违背政制的精神的,因为奴隶只给公民一种他们绝不应该有的权力和奢侈。人们可因为对民族的歧视,宗教的信仰,人种的不同而对其他人实施奴役,另外人们在物质基础上自由人太软弱,抵挡不住政府的势力,所以他们企求成为那些施行虐政的人们的奴隶。有的国家,天气酷热,使人们身体疲倦,并大大削弱人们的勇气,所以只有惩罚的恐怖,才能够强迫人们履行艰苦的义务。笔者非常赞同孟德斯鸠的观点,奴役制度对人力是没有益处的,因为再辛苦的工作都可以有自由人通过努力来完成,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所以应该说奴隶制是违反自然的,奴役制度只是实现权力物质欲望的工具,对人类是不平等的。所以奴隶制法律不过是对努力的控制工具,虽然奴隶制法律规定了,奴隶可以重新获得自由,获取财产,但是对于自由来说这些并不重要。

本书第十六章续接十五章而来讲了家庭奴隶制的法律和气候的性质的关系,孟德斯鸠所谓“家庭的奴役”,即专指妇女所受的奴役。这一部分主要是讨论了,在封建时期,气候影响了,人在择偶方面的不同。讲述了多偶制的关系,对女性的奴役。有家政推及到国政体现了,专政体制下人们总是喜欢滥用权利来奴役人民。在东方国家的道德原则,起到了类似法律的作用,是风俗得到了一定的净化。但是在道德约束下,女性总是处于被受限制或是奴役的地位,只能依赖于家庭,但是多偶制下似乎这个家庭也并不那么可靠,而在封建时代,对于女性来说,离婚休婚是非常大的打击。在这方面,女性是没有话语权的,她们的丈夫是决定她们命运的人。这些对女性是极其不公平的,笔者认为男人和女人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

本书第三卷十七章部分主要讲的是政治奴役的法律和气候的性质的关系,孟德斯鸠指出,气候不同导致了,各昼族勇怯的不同,使得亚棚亚曾经被征服过十三次;十一次的征服者是北方的民族,两次是南方的民族。我们知道,罗马人征服欧洲,曾经遇到多大困难,但是 侵略亚洲却是易如反掌。我们也看到北方民族在推翻罗厢帝国时所遇到的困难;看到查理的战争和艰苦,以及诺曼人的种种冒险,摧毁者曾不断地被摧毁。这些历史事件与气候对人的影响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亚欧北方民族都从事征略而结果不同欧洲北方的民族是以自由的资格从事争掠的,而亚洲北方的民族是以奴隶的资格从事争掠的,而且他旧的胜利是为着一个主人的光荣和野心。对于“亚洲的奴役”舆“欧洲的自由”的另一个自然原因,欧洲爱好自由的特性之所以形成:因为有这种特性,所以除了通过商业的规律舆利益而外,每一个地方都极不易征服,极不易向外力屈服。反之,一种奴隶的思想统治着亚洲:而且从来没有谁问过亚洲,在亚洲这个地方的一切历史.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由此我们看到了,气候影响着奴役制度的形成发展,对自由的概念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笔者也认为,除了气候外,有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人们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也会形成不同的社会制度。

第三卷第十八章讲到法律和土壤的性质的关系,作者认为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与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觅裕而柔弱、怠情、贪生怕死。法律和各民族谋生的方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从事商业与航海的族比一个只满足于耕种土地的民族所需要的法典,范围要广得多。从事农 的民族比那些以牧畜为生的民族所需要的法典,内容要多得多。从事牧畜民族比以狩猎为生的民族所需要的法典,内容那就更多了。随之民法渐渐成形诞生,日耳曼人民法中产生了很多类似近代中的法律制度,继承人的法定范围,比如继承法,传男不传女的制度等。

《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报告 篇6

关于贯彻落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精神的情况报告

市委督查室: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自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召开之后,镇党委认真领会会议精神,采取实际行动认真加以贯彻落实。现将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会代训”,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精神上来

为切实把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精神贯彻好,落实好,一是镇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把王中书记、于显祥市长的讲话原原本本的传达给每一个与会人员,使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清形势,振奋精神,严格按照“落实、创新、突破”的工作基调,加大措施,狠抓落实,大干一百天,切实推进全镇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二是利用一天的时间召开镇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进一步贯彻落实青岛市委、平度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促使全镇经济进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发展轨道。会上,先后由四位镇级领导、三个工作队、八个部门、五个村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各有特色地进行了交流发言。镇党委书记兰彬良、镇长刘冰同志从不同方面分别作了讲话。通过发言,既总结了工作,又进一步鼓舞了斗志,学习了经验,找准了存 在的差距,明确了目标,体现了市委、镇委的一贯要求。镇党委、政府对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增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压力感和责任感。

二、坚持不懈地把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增强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省第九次党代会李建国书记要求实现工作指导的转变,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在这次青岛市委理论读书会上,阎启俊书记围绕思想解放,提出了围绕“五个破除、五个树立”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进一步指明青岛市发展方向。在这次平度市委理论读书会上,王中书记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做到“五个认清、五个做到”,从理论和现实的高度,阐明了平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紧迫感和压力感,这些观点和论述完全符合白埠实际。当前全镇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期和上升期,困难多、制约多、阻力大,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思路,坚决破除那些从思想上制约我们发展的观念,树立有利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观念、新思想。要对前段时间的思想和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按照王中书记提出的“五个认清、五个做到”的要求,在面上开展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认真查找思想观念方面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号入座加以整改,切实将思想认识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具体必须要做到“五个克服、五个坚持”:

一是必须克服满足现状的思想,坚持敢为人先、争创一流。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全 镇经济和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镇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先后荣获平安创建、社会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党管武装等多项先进称号。但是绝不能自我陶醉、骄傲自满、不思进取。我们目前仍然处在平度镇、街道第三方阵,要重新审视和定位,坚决克服安于现状的精神状态,以对自己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来做好各自的工作。一要认真解决一些干部臵身事外、空发议论,自己不努力,对别人干事评头品足,求全责备的问题。二要认真解决一些干部布臵工作不干,出了问题推诿,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的问题。要教育广大干部,认识到肩负着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责任,坚持敢为人先、争高比强的精神状态,把各项工作做好,并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实现全面工作上水平、重点工作有突破、各个方面有亮点,争取在平度、在青岛拿名次、创一流。

二是必须要克服畏难消极情绪,坚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现在,我们正处于转折上升的重要阶段,面临的困难多、问题多。从面上来看,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镇村两级收入吃紧,“无钱办事”困扰镇村发展。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问题;因强降雨,需要马上修复道路、桥梁的问题;个别村土地调整的问题;涉军人员上访的问题等等。要把问题解决好,从根本上是一个认识和思路的问题。认识决定思路,思路确定出路,不同的思路,造就不同的出路。全镇上下各个层次要统一思想认识,下定决心,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克服任何困难。

三是必须克服因循守旧的观念,坚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现在,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工作必须努力去创新。但是有些干部仍然墨守陈规,因循守旧,习惯于老思路、老办法,直接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开 展。比如说用电管理的问题,个别村习惯于计划经济那一套,没有按市场化去运作,致使电费“收不齐、缴不上”问题,导致关键时候被停电,老百姓信访不断。再比如土地调整问题,中央明确规定“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而有的村却按村的老规定,导致村里不稳定。还有的村在村容村貌的整治过程中习惯于过去“一般性”号召,没有探索创新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导致多年来“山河依旧,破烂不堪”,老百姓意见很大。今后考虑工作时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坚持做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四是必须克服懒惰懈怠的倾向,坚持优质高效、恪尽职守。当干部第一位就要“勤”,但现在,部分干部存在一些懒惰懈怠的倾向。比如说有的村干部在年终考核中没取得好成绩,就懒惰懈怠;有干部开完时左耳朵听右耳朵冒;面临农村两委换届,部分干思想动摇,工作不积极。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要按照市委提出的“五心”和“十六字工作法”要求,发扬马上就办、迅速行动、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恪尽职守,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取得工作实效。

五是必须克服庸俗人情的陋气,坚持依法办事、公平公正。现在个别部门和村庄中存在着讲人情不讲规则、讲关系不讲原则的倾向。比如在宅基地等敏感问题的安排,有些干部不依法办事。我们要牢固树立依法办事、公平正义的理念,带头学法、用法、守法,防止“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做到言必合法、行必循法,自觉维护镇委、镇政府形象,维护好自身的形象和权威。

总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切实将思想的解放落脚在工作指导的转变上,落脚在“落实、创新、突破”的工作基调上,做到善始善终地贯彻,人人真真地落实,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努力使各项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强化工作措施,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随着青平高速年底建成通车、青岛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出台以及党和国家“以工补农”政策的落实给我镇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把握好这一机遇,按照上级党委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扎实推进镇第十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及全年各项工作,按照“落实、创新、突破”的工作基调,牢牢把握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一主题,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实现新突破、新跨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当前至关紧要要抓住以下三个关键:

(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下大气力构建白埠的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强民兴的重要保证”。我镇是农业大镇,农村工作是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构建和谐社会,当务之急必须要加快全镇新农村建设步伐。王中书记在青岛市委读书会发言中谈到:平度市是青岛市乃至全省的农业大市,理应在青岛市的新农村建设中承担义务,做出表率。青岛市委也给予平度很高的厚望。做为平度人口、面积占前四位的我镇虽然基础条件差、底子薄、经济势力落后,但是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自发加压,靠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当前必须牢牢抓住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牢牢抓住公益事业发展这一基础。发展公益事业,是5.6 万白埠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公益事业发展如何、水平高低直接诠释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从白埠的实际出发,下大气力解决了群众最关心的、利益最直接、实惠见得着的热点难点问题。看病、上学、吃水、社会治安、行路、科技、有线电视等民生问题逐渐逐步分阶段加以解决,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下一步重点要在完善村村通自来水后续工程、村村通柏油路工程、科普工程村村通、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新型合作医疗全面普及、文化大院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突破,确实让全镇人民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是牢牢抓抓产业支撑这一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说到家的话就是“钱”的问题。钱从哪里来?靠什么?我们必须靠产业、靠项目,没有产业和项目的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当前,全镇上下必须按照“南桑北果中间菜”、“畜牧兴镇”和“一村一品”战略,通过以点带面,强力推进,多渠道、多领域丰富农民的“钱袋子”,靠产业和项目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三是牢牢抓住典型开路这一关键。这几年来,党委政府从全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出发,着力培育班子坚强、经济势力相对雄厚、群众基础较好的村庄作为典型,重点环节和关键环节加以倾斜,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但是,我们确定的示范村与全市其他示范村相比差距很大,示范带头作用不明显。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本着“会干难事、敢干新事、能干大事”的指导思想,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加大绩效考核力度,下大气力培育典型,使之真正成为全镇乃至全市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二)强化经济建设力度,为和谐社会建设注入发展活力。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其次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实现全镇由农业大镇向经济强镇跨越,实现富民强镇的工作目标,关键要做好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两篇文章。

一要做好招商引资这篇文章。这项工作是我镇的短脚,也是我镇的潜力。白埠能人多,在外人员多,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我们招商引资的优势所在。关键是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如何与在外人员建立感情的问题是白埠招商引资的关键。一方面要强化招商引资领导力量,建立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靠上,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招商引资责任制,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的招商引资新格局;另一方面,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主动出击。对内主攻青岛和江浙,对外主攻韩国、日本,通过以情招商、委托招商、以企招商等形式,力争引进科技含量高、拉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招商引资项目,为全镇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二要做好民营经济发展这篇文章。发展民营经济就是发展富民经济,也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首先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销售、用工、人才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要注重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最近青岛市规定商行银行机构要将当年新增贷款60%用于当地的投放,这一机遇有关部门企业一定要抓住。其次要引导有关企业克服家族式管理的弊端,更新发展思路,使家族式企业跳出家族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强做大。再次要加快培育高级管理人才。人才是成就事业之基,没有好的人才,想把企业做强做大是一句空话,必须实施能人战略。一方面要注重搞好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另一方面要积极吸引外地的高级技术人才帮助我镇现有企业走出思路、技术、销售等困境,进一步借助外力加快发展。

(三)坚持民生,强化基础,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安全。

坚持和谐从基础抓起,从稳定抓起,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最大限度地化解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一是要更加关注民生。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抓好上学、就医、就业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是强化基层基础工作。首先要畅通民主渠道,建立和完善群众诉求不出门的长效机制,彻底解决“诉求屏障”问题,真正做到反映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心。其次要提高村庄的管理水平。村庄的问题就是老百姓的问题,要带着感情做好老百姓的工作,要借村“两委”换届之机,把群众的诉求问题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通过工作,加强调解,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三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总的看,全镇社会比较稳定,但信访方面还是有一些问题。一要增强超前意识,对可能出现新的稳定的问题,提前研究对策,拿出解决预案,确保问题发生时能有效应付、快速控制、及时处臵。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要提前部署,做好工作,把稳控措施尽快到位,确保任何单位、村庄不出现问题。二要扎实开展动态排查,摸清情况,找出隐患,做到苗头倾向早制止、重点对象早转化、矛盾纠纷早处理。特别是涉军问题,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三要把稳定落实到案件的处理上,今年通过领导包案,解决了一大批信访案件,要继续坚持下去,把领导包案、带案下访制度化、经常化,通过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叫响“群众诉求不出门”的品牌。

四、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为科学发展、率 先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要充分发挥镇村两级干部积极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一)加强镇村两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关于班子建设,至关重要的是要强化领导班子的团结问题。王中书记说过:善于团结是一种美德,懂得团结是一种智慧,能够团结是一种水平。全镇要把握好苗头性的问题,引起警惕和注意,要把握好三条:第一要按制度办事;第二是讲规则;第三是讲风格。

在加强班子建设的同时,要健全和完善干部的考核激励机制。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市委的要求,建立健全了镇村干部考核激励机制,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镇村两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很多不尽完善的地方。最近市委转发了南村镇关于干部分工负责制和干部考核激励机制的做法,南村镇对这项工作认识到位,措施扎实,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下步我们要借鉴南村的经验,结合白埠的实际,就有关机制进行充实和完善。

(二)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抓落实关键在于转变干部作风。当前,我们招商引资、财政收入、社会稳定出现问题,必须从作风建设查找根源。一要继续倡导快速反应、马上就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大力推行“五善于一结合”和“十六字工作法”,而且要作为一个长效机制继续坚持。二要强化大局意识。大局意识至关重要。个别村支部书记大局意识淡薄,不能做到忠于职守,而是热衷于迎来送往。这些问题必须加以解决,要忠诚于事业,始终把本职工作放到市委、镇委工作大局去定位,坚持在大局中思考、大局下行动,认真理事、扎实办事、多办实事。要忠诚于上级,始终把上级交给你的权力当作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对工作负责。三是要 强化作风建设责任制。要建立单位、村主要负责人作风建设连带责任制,从带头和表率作用发挥、下属部门责任制考核、部门干部违法违纪等方面实施责任追究。

(三)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要深入反思杜世成、段义和等案件的深刻教训,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抓好干部的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一要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二要提高监管质量水平,要严格执行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主要干部报告个人事项等党内监督各项制度。三是要做到廉洁自律。作为党员干部,绝不能只在争取荣誉和防止受惩处这样的层面上做到廉洁,必须加强道德修养、慎独修养,使廉洁的觉悟来自党性、来自道德良知,成为人们的节操和生活习惯。

《论艺术的精神》读书报告 篇7

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在伟大的20世纪显现出了它前所未有的内在力量, 被无数注重人性的艺术家和理论家重新解读与创造。

艺术在欧洲经历了几百年的注重“写实”的探索之后, 逐渐的开启了新的方法道路。“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不但深刻影响了19世纪的法国文坛, 同样在艺术领域里掀起了轩然大波。直到20世纪, 抽象主义作为主导艺术之一“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纪的面貌” (米歇尔.瑟夫) 叔本华在《康的哲学批判》一书中作了这样的描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可见世界幻觉的产物, 是一种骗人的巫术, 一种把视觉幻想和空间加以比较所产生的无根基、即无自身本质的外观, 这个可见世界是一层环绕着人类意识的浑浊的迷雾, 它是那种同时是错误和真实的东西, 这种东西人们可以在说他不存在的同时说他是存在的。”康定斯基在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文化产生着巨变的背景之下, 追求精神自由, 强调内在力量的作用, 成为了《论艺术的精神》的原动力与理论出发点。

《论艺术的精神》, 是康定斯基的最重要的理论文献之一, 这篇文章分为了概论与绘画两个部分。概论中用引言、运动、精神转折点与金字塔四个小部分解释了他对于艺术品、艺术家等的定义与互动把艺术的过程与变化归结到精神的作用并以一种运动的方式把这个过程展现给读者。

第一部分概论

“所以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有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所举, 这是艺术中唯一不变的法则。一件优美的作品是内涵和外表统一和谐的结果:换句话说, 一幅画是个精神有机体, 他像一切物质有机体一样, 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艺术的原动力来自于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种力量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在作者对人类自身的认知中, 灵魂与肉体紧密相连, 它通过各种感觉媒介产生印象。演绎了欣赏艺术品的整个过程:感情 (艺术家的) ——>感受——>艺术作品——>感受——>感情 (观赏者的) 。在这里, 整个过程包含了几个概念:艺术家的感情, 感受1, 艺术作品, 感受2, 观赏者感情。整个过程似乎揭示了作者的理论主旨:精神至尚。艺术品的形式应该“内在的, 所以它孕育着希望和未来。”艺术作品包含着艺术家的灵魂, 艺术家是“能够描绘一切事物的人。”抽象的论述和高亢的基调铺垫了艺术精神的“运动”, 精神生活所代表的“巨大的锐角三角形”, 也许也是康定斯基绘画思维的产物, 又也许是他抽象成果的宣言符号。这个巨大的三角形需要冲破的, 不仅仅是旧的“怎样表现”的向上的物理运动, 同时在内部的形式里也有着层出不穷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稳定结构。随着三角形的运动, 内部的结构似乎在一个临界状态开始动荡, 带着摇摇欲坠和呼之欲出的惊悚, 人类的精神终于出现了康定斯基所认知的“转折点”。在“精神的转折点”一节中, 蕴含着批判的影子, 康定斯基提出了他对于时代思想混乱的出路及自己的艺术理论基础:通神学, 并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内心。他标榜了布莱维斯基夫人的理论把梅特林克与瓦格纳作为了例证的典型从象征与重复的文学手法与结构等发掘了艺术精神的表现形式。在他所引证的伟大的艺术家之中, 有音乐家和印象主义、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画家, 但无一不都指向了他所旨在阐明的艺术的内在精神力量即向上的, 冲破传统追求自由的状态。在“金字塔”一节中, 充满了康定斯基近乎豪迈的对艺术的展望“‘自我分析’可以把每门艺术和其他艺术区分开来, 它们之间的相互研究使他们的内在努力重新结合。每门艺术均有其独有的力量, 这是无法相互替代的。最后, 各门艺术的独有力量可以相互配合, 而这种配合终将导致我们现在可以展望的一门新的艺术——真正史诗性的 (monumental) 艺术。”

第二部分绘画

绘画是《论艺术的精神》中的第二个部分。这个部分可以看成是第一部分的理论实践。绘画是康定斯基在三十而立之后才开始追求和耕耘的艺术形式。在这部分里, 显然是康定斯基在此之前的, 对于艺术的无尽热爱和探索的一个总结性的结晶成果。这个部分分为以下几个小点:一、色彩的效果, 二、形式和色彩的语言, 三、理论, 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五、结论。看康定斯基的画, 我们不难理解这部分所诠释的内容, 像他提倡的“感觉”一样, 我们用内心的情感去感受他的画:丰富、跳跃的色彩, 绚丽的、仿佛又节奏的音乐感……在这部分或者描述或者解释的理论中就能更深的了解作者所言的理念。艺术是发自于人类的需要, 绘画“色彩和谐统一的关键最终在于对人类心灵有目的的启示激发;这是内在需要的指导原则之一。”而内在需要原则成为了超脱于非本质的、普遍存在和唯一纯粹的艺术标准和原则。在第一部分中, 康定斯基对于“金字塔”的理论揭示了他所理想的史诗性的艺术。音乐和绘画的紧密联系必会使绘画在抽象性上发展, 最终达到绘画构成的境界。在“形式和色彩语言”中, 有种种神秘的质感, 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又蛊惑着抽象艺术蠢蠢欲动的情愫围绕着心理学和形而上构成了“纯粹结构形式”最终提出了“数是各类艺术最终的抽象表现”理论。“凡是由内在需要产生并来源于灵魂的东西就是美的。”艺术家要具有的三大责任:1) 他必须发挥出自己的天才;2) 他的行为、情感和思想与常人一样, 但他却必须用他们创造出一个精神境界, 这精神境界要么情节纯净, 要么掺进了杂质;3) 他的行为和思想是创作的素材, 他们将会对他创造的精神境界发生影响。从这种互动式的纲领下, 似乎隐含了康定斯基对于现代艺术的理解。在最后的“结论”中, 康定斯基表明了他的观点:“我们正在迅速临近一个更富有理性、更有意识的构成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 画家们将自豪地宣布他们的作品是‘构成的’——这是与他们根本解释不了的印象主义者的主张相对而言的, 宣布他们的艺术来自于灵感。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有意识的创造的时代, 绘画中的这种崭新的精神正与思维携手并进, 正在迈向一个伟大精神的纪元。”不得不说, 这是构成主义的宣言, 抽象艺术的先锋理论之作。

但是在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中, 将自然主义的艺术、写实的艺术统称作“无目的的艺术”。这类艺术“是一种遭到阉割的艺术, 不可能有未来”。这种看法在现在看来的确是有些犀利以及“草率”, 毕竟按照一般美术史论的描述, 似乎抽象主义也被纳入为一个特定时间段的产物, 它具有他所处时代的特征以及不可比拟的能量放射性。作者特意强调艺术作品的精神特性, 这固然不错, 但是受到神学思想的影响, 并且不断地向外界阐述艺术应当抛弃其物质性特征, 将这种“丑陋”的物质性视为艺术创作中的最大的阻碍, 这种把二元论作为世界观的典型体现太过于牵强了。不管怎样这也是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创作的思想源泉及理论基础, 并在长时间内主导了康定斯基的艺术观点。

在作者的论述中一直强调绘画的“内在需要原则”, 并进一步对绘画的形、色等要素与心灵的关系作了独特的解释。比如谈颜色, 他认为“颜色是直接对心灵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 色彩是琴键, 眼睛是音锤, 心灵是绷满弦的琴”, 颜色经由视觉通道拨动心灵的琴弦。这在现在对于我们在色彩上的探索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并且较为具体的说明“色彩的和谐只能以有目的地激荡人类灵魂这一原则为基础”。之后康定斯基由绘画语言的分析入手, 又提出了“内在声音”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有三重含义: (1) 指人的感官感觉, 主要是视觉与听觉; (2) 用于绘画的专门术语, 特指运动、张力以及类似的状态; (3) 专指与宇宙精神同一的特性。

按照美术史家的说法, 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由前期和后期之分。他的前期抽象作品的主题集中表现为骑士、万圣节、大洪水、末日审判、基督复活之类的宗教题材上, 画中仍保留着可以辨认出来的主题暗示, 隐含的形象引导观者进入他的精神世界和启示录幻象世界。由于画面上还保留着非常生动的形状和色彩的关系, 所以又把它称之为抒情的抽象。他的后期抽象完成于包豪斯学院教学时期, 画面的构成更注重绘画语言本身的独立价值和相互关系, 呈现出几何结构风格, 故又称几何抽象时期。后期抽象作品拆除了前期抽象画中的符号图像与自然图像之间的桥梁, 作为宗教幻象的前期隐性结构这时表现为观照时的“内心体验”。精神与宇宙的和谐, 救世主的幻象或者在总体观照中产生, 或者在形色关系中暗示出来。

康定斯基的一生经历了世纪转折期的精神危机与两次世界大战的社会动荡, 他是带着明显的危机意识与改造现实的雄心从事艺术活动, 创立抽象艺术理论的。他的抽象画论, 集中体现了与他同时代的抽象画家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他对绘画元素的分析, 主张借鉴音乐的构成手段, 追求画面的音乐感受力。这些正是当时抽象画家集中探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康定斯基提出的“内在需要”“内在声音”“综合艺术”“隐形结构”等概念曾对二十世纪视觉艺术观念的变革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当我们今天回顾以往抽象主义运动时, 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抽象艺术家, 无论在绘画实践还是理论上都对丰富艺术的表现手段, 拓宽艺术的审美领域以及改善视觉形象的构成方式, 都具有建设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查立译, 腾守尧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上一篇:钢管混凝土拱桥柔性吊杆破损分析下一篇:化学试剂的品级纯度及中外等级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