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2024-09-26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共8篇)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篇1

第七讲 100%执行:必须对事情的结果负责(上)

作为下属,掌握了“认清角色”与“管理上司”还不够,因为这些都是虚的,是“软件”,还有一个硬件,下属必须要做好,也就是说,下属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提升执行力,把事情做好。

执行是什么

在企业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无数的人拥有卓越的智慧,但只有那些懂得如何执行的人获得了成功。有无数的企业拥有伟大的构想,但只有那些懂得如何执行的公司获得了成功。那作为下属如何去理解执行呢?美国的一个学者曾经给执行下过一个定义:执行就是在目标和结果中间缺失的一个环节。

(一)为什么一介织席贩履的庶民会成为一代君王

【案例】

《三国演义》里有曹操、孙权、刘备这三个主要人物。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下面的人才很多;孙权拥有江东那片沃土,下面也是人才济济;而这时刘备还在大街上卖草鞋。但他最后与曹操和孙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备是一个执行型的人。刘备要建立国家,最缺的就是人才。下面来看一下刘备在获得人才这一过程中是如何去执行的:

 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都没有和下面的臣子去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应该是第一个。

 有一次张飞打仗,把刘备的老婆和家属搞丢了,张飞羞愧得要自杀,刘备却说“老婆衣服也,兄弟手足也”。

 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单枪匹马把阿斗从战火里救了出来,刘备一接住孩子就把孩子摔到地上了,说:为了你这个小孩子,差一点牺牲我一员大将。那刘备摔孩子其实也是收买人心。

【案例】

徐庶跟着刘备做军师,当时曹操看中了徐庶,要挖刘备的墙角。徐庶不愿意跳槽,因为刘备对他很好。后来曹操想了一个办法,先把徐庶的母亲接到了曹营,然后就给徐庶写了一封信,说你要来我这里辅佐我,我就给你高官厚禄,你要不过来,我就把你母亲杀掉。刘备就送给徐庶宝马和盘缠,并召集满朝文武为徐庶送行,后来刘备亲自去送徐庶上路,遇到一片树林,挡住了刘备的视线,刘备就说“我欲伐其林”,士兵问为什么,刘备说这片树林挡住了我送徐公的视线。徐庶临走时把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于是就有了后面三顾茅庐的故事。

点评:刘备武的方面通过桃园三结义,文的方面通过三顾茅庐,网罗了建功立业的人才,从而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因此可以说刘备把他的“得人才者得天下”的战略执行到了极至。

(二)西点军校的四条军规

世界上有这么一所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培养出来的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培养出来的总经理以及副董事一级的有5000多名,这所军校就是美国的西点军校。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商学院能培养出这么多的企业家,一个西点军校之所以能培养出这么多的企业家,是因为它有以下四条军规:

 第一条军规叫责任 西点军校说,只有责任才能创造结果,一个负责任的人才能创造出结果,才能达成结果。 第二条军规叫信赖

当你的战友在战场上负伤了,你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你的战友的时候,你和你的战友就建立了一种信赖的关系,这种信赖是鲜血造就的团队精神。战友负伤了,没有人规定你一定要去抢救他,你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抢救他的时候,那你和战友之间就建立了一种血浓于水的关系。

 第三条军规叫自信

在上战场打仗之前,一定要相信自己是可以取得胜利的。 第四条军规叫胜利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是必须保证胜利。

责任、信赖、自信、胜利这四条规则,也是培养职业化员工的规则,所以西点军校才培养出了那么多的企业家。

(三)海尔:从集体小厂到家电巨头 海尔原是一个非常小的街道企业,一次张瑞敏发现生产出来的76台冰箱,质量有问题,张瑞敏就说:这76台冰箱不能出厂,要把它砸掉。当时有员工跟张瑞敏建议:现在冰箱这么紧缺,为什么要把它砸掉呢?给它送到政府或者是便宜点卖给员工多好呀!张瑞敏说,不行,如果今天允许这76台冰箱出厂,那么明天可能就是760台,一个月之后可能就是7600台。海尔人含着眼泪,举着大锤,在一个操场上,把这76台冰箱砸成了废铁。也正是在这次砸冰箱的事件中,海尔人砸出了志气,所以才能在家电行业做到中国老大。

如何找出执行人才

无论是刘备,还是海尔人,要实现他们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找出能够执行的人。

(一)执行任务时常见的三种下属

对于下属来讲,面对上司安排的任务,在执行上可能有三种做法:  照章办事。就是对上司无条件地服从,不论对与错。

 据理力争。认为上司的安排有问题,跟上司去讨论、拍桌子,据理力争。 阳奉阴违。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事实上这三种人都不是执行型的人,照章办事不行,据理力争也不好,阳奉阴违说明品德有问题。

(二)执行型人的特点

什么样的人是执行型的人呢?执行型的人不是太聪明的人,而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人。这类人具有以下特点。

 信守承诺;  结果导向;  永不放弃。

【案例】

一次,一家国有企业从德国进口了一批设备,没用多长时间这个设备就出问题了。当时我们的工程师还修不了,就把德国的工程师从德国请过来。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螺丝出问题了。后来经过调查才知道,设备的说明书明确地写着:拧这个螺丝的时候,要正着拧十圈,倒半圈。结果因为我们的员工太聪明,他认为正拧十圈,倒半圈,这不就是九圈半吗?于是他拧的时候拧到九圈半就不拧了,最终造成设备出现故障。

点评:从表面上看“拧十圈倒半圈”和“拧九圈半”只是物理上的差别、受力的差别,事实上是观念的差别、思维的差别、意识的差别。既然说明书上说了拧十圈,倒半圈,肯定有它的合理性,是我们的员工聪明过头了。所以说太聪明的员工不是执行型的员工,常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关于执行的答案

(一)《三国演义》里的马谡如何才能保住“人头”

【案例】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司马懿要来攻打街亭,诸葛亮就问下面的管理人员,谁能守住街亭?参军马谡就站出来说,自己可以守住街亭。马谡这个人熟读兵书,理论水平很高,但是实践能力太差,但由于当时蜀中缺人才,诸葛亮还是用了马谡。临走的时候,他跟马谡说,你要当道扎营,也就是说你要把你的部队驻扎在通往街亭的道路正中间。同时,诸葛亮为了防止马谡不听他的话,又派了一个副手王平去帮助马谡。马谡带领三千多精兵来到街亭,看到只是一座小山便哈哈大笑,他说:丞相多虑也,丞相让我当道扎营,兵书上说了,居高临下,势如破竹,我应该把我的部队安排到山坡上,这叫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副手王平就说:假如司马懿过来了,围了我们的山脚,断了我们的粮草,我们该怎么办呢?马谡又说:破釜沉舟,置于死地而后生也。最后马谡不听王平的劝阻,让部队在山坡上扎营。

后来司马懿发现马谡把部队安排到山坡上,哈哈大笑。他命令把山脚围住,断了马谡的粮草。结果士兵一看断了粮草,降的降、跑的跑,导致街亭失守。

点评:从服从和执行这一角度看,表面上,马谡作为下属,没听诸葛亮的话,没当道扎营,却把部队安排到了山坡上。试想一下,假如说马谡听了诸葛亮的话,让部队当道扎营了,街亭就一定能守得住吗?不一定。那假如说马谡听了诸葛亮的话,街亭照样没有守住,回去诸葛亮还杀他的头吗?其实那也不一定。

马谡要想保住人头唯一的办法就是守住街亭。你听诸葛亮的话也好、不听诸葛亮的话也好,只要守住了街亭,回去都不杀了,所以说执行就是达成结果,而不是简单的只是完成任务。

(二)执行是达成结果而不是完成任务

面对同样的现实,如果我们用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态度去对待它时,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当接到上司的任务和命令的时候,如果你是为了达成结果,你就会想办法;如果你是为了完成任务,你就会找借口。

【案例】

有两个销售人员到非洲去销售鞋子,一个销售员回来跟老板说,那里根本没有市场,因为那里的人不穿鞋子。另一个销售员回来跟老板说,那里的市场非常大,因为那里的人还没有穿鞋子。

【案例】

一个秀才去赶考,住到了一个旅店里,夜里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见高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梦见没有下雨,自己带了一个斗笠。第三个梦是梦到自己和心爱的姑娘躺到床上,但是背靠着背。这个秀才醒来想,这个梦肯定有什么说法吧。

于是他找算命的先生算了一命。那个算命的先生一算说:回去吧,你肯定考不上的。你想一想,那高墙上种白菜,不是白种吗?考不上。没有下雨你带了一个斗笠,意思是多此一举。还有和心爱的姑娘躺到床上,背靠着背,肯定没戏。那个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准备收拾包袱回家。

正在收拾包袱的时候,店老板过来了,店老板说:后天才考试,你为什么今天就收拾东西?那个秀才就和店老板如此这般地把他算命的事说了一通。店老板一听完就说:恭喜、恭喜,你看看我也会算命,给你算一卦。那高墙上种白菜不是高中吗?你这一次来没有下雨,带了一个斗笠,不说明你这一次来有备无患,有备而来的吗?和心爱的姑娘躺到床上背靠着背,那不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到了吗?于是这个秀才留了下来,结果中了探花。

(三)执行就是《把信送给加西亚》

在《把信送给加西亚》中,去给加西亚送信的人就是西点军校的一个上尉叫罗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将军要联系西班牙的将军加西亚,就找到了罗文。罗文接过了这封信后,没问加西亚是谁、没问如何去、更没问送这封信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而是拿着信就去了。他历尽艰险达成结果——把信送给了加西亚。不问原因、不问过程、不问理由、只要结果,这就叫执行。

美国西点军校的四个标准答案

在美国的西点军校,新兵入校后三个月内,和长官说话只能用“Yes sir”,“No sir”。 报告长官,是;  报告长官,不是;

 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 报告长官,我不知道。

不允许跟上司说别的话,只能说这句话,你可以说我不知道,但是不能找任何借口。如果一个上司问西点军校的新兵:你的皮鞋为什么脏了?新兵会说: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篇2

关键词: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执行

一、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衔接的重要意义

政策制定是整个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 是政策科学的核心主题;而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 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衔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制定的政策是否合理、切实可行;二是既定的政策是否贯彻落实, 采取某种手段有效地执行下去, 解决问题。

(一) 政策制定和执行有效衔接是政策应用于现实的唯一途径。

政府为了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必须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和态势, 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策问题, 及时、正确地制定政策方案。而正确的政策方案要变为现实, 则依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指出, 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 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 而其余的90%则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二) 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衔接是检验政策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一项政策的正确与否最终必须由实践来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经过贯彻执行, 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 并得到群众拥护的政策, 就是正确的政策, 否则就是错误的政策。通过政策执行, 还可以不断充实和完善政策, 促进政策质量的提高, 以期政策问题的最终解决。

(三) 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衔接是政策全过程的中介性环节。

一方面任何政策不可能一经制定就尽善尽美, 它需要在执行过程中得到不断修正、充实、完善和提高;另一方面任何政策都有时效性, 它只能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起作用, 超过这一范围, 这个政策就失去效用或完成了它的使命, 就要被新的政策所代替。

二、政策制定与执行不衔接的主要原因

(一) 政策本身的缺陷———政策制定与执行不衔接的政策性原因。

一是政策缺乏合理性。首先, 政策是否针对了客观问题, 政策所规定的各项行为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 政策的执行是否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是否具有可行性;二是政策缺乏明晰性。政策的明晰性对二者的衔接具有重要影响, 不仅是由于政策的明晰性决定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而且更因为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政策往往给投机取巧的执行者留下钻空子的余地;三是政策缺乏协调性。政策系统作为一个协调有序的整体, 各项政策之间以及政策的各种表现形式之间不得互相抵触, 互相矛盾;四是政策缺乏稳定性。政策缺乏稳定性会导致政策体系的结构性紊乱, 从而造成政策间的摩擦和冲突, 以及政策间的不衔接和空白。

(二) 政策执行手段与方法不当———政策制定与执行不衔接的执行性原因。

政策执行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某种执行手段, 执行手段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政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直接影响着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否有效衔接。当前, 我国政策执行的手段主要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引导手段。但是, 现在某些政策执行不下去的原因不是政策本身不可行, 而是采取的手段不当。政策执行方法主要是政策的执行主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政策时的具体方法。目前, 政策执行方法主要的问题:一是简单粗暴, 武断专行;二是无视差异, 千篇一律;三是政策宣传有失妥当。

(三) 政策制定与执行不衔接的其他原因。

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衔接的因素, 除了政策本身和政策执行的手段、方法之外, 还有目标团体、政策执行人员、执行机构间的沟通与协调等问题。

三、逾越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鸿沟, 以提高政府执行力

来自政府高端的管理决策, 需要各级政府的贯彻与执行, 最终惠及全体人民, 这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执行力作为保障。而何谓政府执行力?政府执行力就是政府部门战略方向和战术行为实施到位的基石, 也是政府履行职能、行使公权力的根本。

(一) 避免政策本身缺陷。

首先, 政策本身要正确。政策的正确性是政策有效实施的根本前提。政策内容和政策方向的正确, 政策制定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严密的逻辑关系, 科学的规划程序;其次, 政策要具体明确。政策目标的具体明确性是政策执行有效的关键所在, 是政策执行者行动的依据, 也是政策执行进行评估和控制的基础。同时, 政策的具体明确性还要求政策目标是切合实际并可以达到的, 是可以进行比较和衡量的;最后, 政策必须切实可行。政策的可行性是指既定的政策具备执行所需要的基本的客观条件, 经过政策执行者的主观认同和努力, 可以实现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即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

(二) 改进政策的执行方式。

首先, 耐心说服, 正确引导是政策执行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对于促进政策目标群体的政策认知、增强他们的政策认同, 防止政策制定与执行不衔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政策总是表现为对一部分人的利益进行分配或调整, 而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策有时可能会与某些群体利益或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政策目标群体难免会在思想和行动上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其次, 切合实际,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也是政府做好一切工作的方法论保证。坚持政策的原则性, 在政策执行活动中是必要的, 但是如果机械地照“章”办事, 搞千篇一律, “一刀切”, 则是错误的。要在忠于上级政策的基本精神的前提下, 对于那些有明确要求并且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政策条款, 应该制定贯彻实施细则, 大力组织实施;而对于那些只提供了政策思路和一般原则的政策条款, 则要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 做出切实可行的完善、补充规定, 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自主性。

(三) 克服政策外因素的影响。

首先, 利用诱因, 正确激励目标团体。利用诱因、正确激励可以有效地促进政策目标躯体对所推行政策的认同和接受, 进而有助于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目标群体顺从、接受政策, 政策执行就会成功, 目标群体不顺从、不接受政策, 政策执行就会失败;其次, 加强执行者沟通, 搞好协调。加强政策执行者之间的沟通才是搞好协调最重要的方法;最后, 提高执行人员素质。一项政策的执行效果与政策执行水平密切相关, 而政策执行水平的高低在相当的程度上是由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所决定的。

四、总结

政府执行力本质上就是政府把制定的政策转化为现实、应用于现实的能力, 是政府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的能力。“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执行力弱, 政令不畅, 有令难行, 甚至有令不行, 政策落实就可能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 也会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损害。”政府执行力的高低与否关键在于政府制定与执行的政策能否有效衔接起来, 是否制定了合理、明确、可行的政策, 是否采取了合适、恰当的手段有效地执行政策。只有有效地衔接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才能切实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振明.政策科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9.

[2]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M].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2.

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政策执行导致的政策偏差在于政策执行的单向而非互动性、单一而非系统性、一维而非关联性、强制而非适应性,政策执行中的弊端很难消除。那么就公共政策的执行而言,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怎样脱离传统的研究视角,并依赖于研究视角的转换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带来更有效的政策执行。这为政策网络分析视角留下了很大的研究空间。基于对上述政策执行困境的思考,本文试图引入政策网络这一视角,并在此理论的启示下探寻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

二、政策网络理论与公共政策执行:关系与向度

(一)政策执行研究的简单回顾

要从政策网络视角研究政策执行问题,有必要对以往关于政策执行的研究作一个简要的回顾。自普雷斯曼和韦尔达夫斯基的《执行》一书面世以来(1973年),西。方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策执行研究热潮。对执行问题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关注的焦点是政策的制定者,认为执行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权威性的指挥链条。二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关注的焦点是基层执行者,认为执行者的承诺和技巧是影响执行的关键因素。三是综合研究视角,试图综合前两个阶段,主张建立动态的执行图景,运用混合的方法建立一个整合模式来研究复杂的多层次和多变量的执行问题。

(二)政策网络理论与公共政策执行:关杀与向度

随着“公民社会”的出现,许多公共政策都是在公共组织与社会其他组织共同影响下形成并执行的。以上模式都将政策执行视为政府部门单方面的责任,而忽视社会利益团体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参与功用,而政策网络理论的出现为研究政策执行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第一,政策网络理论为政策执行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在政策网络中,各个参与者必须就政策内容进行交涉,普遍遵循妥协和谈判的行为逻辑,是因为各参与者拥有各自的政策需求与资源,使政策在规划与形成阶段必须负担较高的成本,包括协议、资源交换与行政成本。当决策权力与行政结构相互依赖时,并且政策资源是高度分散时,行政部门必须通过与社会团体建立政策网络形式的互动关系,以得到公民社会的协助与合作,以利于政策顺利推动,并降低政策监测与控制成本,从而避免政策失灵。

第二,政策网络理论揭示了政策执行的本质。按照学者博雷尔的观点,西方政策网络理论可以归纳为两个理论流派:利益协调学派和治理学派。利益学派基于理性选择理论认为,政策网络的重要特征在于其利益导向的本质。政策网络的参与者之所以加入网络,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对政策过程中利益多元与利益联盟两者并存的这种意识觉醒和知识发现,是政策网络研究途径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要贡献。政策执行本质上是政策相关方之间基于利益得失的考虑而进行的一种利益博弈过程。

治理学派则认为政策网络是在市场、科层外的第三种治理范式。政策网络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这种新背景下政策过程(即治理过程1的特征。当代社会的治理过程或公共政策过程是包含政府、私人组织、第三部门、公民等正式与非正式主体的政策网络。而政策过程本质就是各种政策主体通过非正式互动,交换信息、资源,协调目标、策略和价值,以期解决公共问题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三、政策网络视角下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分析

(一)扩大政策执行主体:由单中心格局转向多中心治理格局

传统政策执行模式中,政府是政策执行的主导者,担负着所有公共政策重任。这种模式在特定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公共问题日益增多且渐趋复杂化,公民意识的觉醒,使得公民对政府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政策执行力的低下远远打破了公众对公共政策贯彻实施的美好期望。而政策网络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私人组织、第三部门及公民都纳入到公共事务的参与主体,各主体通过资源依赖建立伙伴关系,建立政策执行的网络结构,打破了原来有政府垄断公共执行权力的局面,降低了政策执行成本,提高了政策执行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此领域的退出和责任的让渡,相反,政府更能发挥其在政策执行中的重要作用,更有责任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二)丰富政策执行工具:从权威、强制走向竞争、灵活

政策执行应丰富自己的工具箱,大力借鉴市场化、社会化和工商企业的方法、技术。比如政府可以利用市场竞争机制,采用民营化、用者付费、合同外包、凭单制、内部市场等方法来执行公共政策。政策执行的具体实践中应根据不同情况优化组合政策工具,使政策工具发挥最理想的功效。对于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方面的政策,政府可以面向社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业务出租、承包、签订合同的方式将这些决策执行交给非政府组织承担,政府主要行使监督执行的职责。对于纯公共物品性质的特殊管理方面的政策(如国防、外交),应该由政府部门负责执行,但应在政府内部形成竞争机制,采取灵活的执行方式。政策执行工具的丰富化将有助于政策的有效执行。

(三)优化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积极培育社会资本

从政策网络视角研究政策执行问题,除了如前所述的网络内部的自组织外,还需要注重外部环境的输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被普遍关注和重视的社会资本理论也说明了与现代政策执行的理论和实践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性,并且认为“充沛的社会资本存量是政策执行网络形成和运行的基础,是政策执行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础。政策执行的现实运行及其绩效的高低受到社会资本存量的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充沛的社会资本,政策网络下的政策执行就是一个空壳。因为没有充沛的社会资本,就意味着政策执行过程中缺乏公民参与意识和公共行政精神,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就无法良性互动,政策执行不能有效运行。因此,只有极大地提高社会资本的存量,才能更好推动现代政策执行网络的现实运行,提高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一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篇4

本文由fenlee贡献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招聘工作人员 考试复习大纲 公共基础)(公共基础)第七章、第七章、人力资源基础

四、问答题(答案要点)问答题(答案要点)

61.什么是人力资源?它有哪些特点? 答:从宏观意义上看,所谓人力资源是指某个地区、某一时间点上能够推动整个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具有 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是一种人口的观点。从微观意义看,人力资源是指某个组织中劳动者所拥有的创造财富的能力,是一种能 力的观念。企业通 过支付薪酬获得的是劳动者创造财富的能力,而不是劳动者的人身。(二)人力资源的特点 人力资源是进行社会生产的基本最主要的资源,与其它资源相比较,它有如下特点:(1)能动性。(2)两 重性。(3)时效性。(4)社会性。62.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 答: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以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和有关的事的相互联系为对象,通过组织、协调、抑制、监督 等手段,谋求人与事以及共事人之间的相互适应,实现充分发挥人的 潜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这一目标所进行 的管理活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工作 涉及对工作人员的招聘、录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晋升、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理解:(1)人力资源管理是协调关系,提高组织效益。(2)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进行的。

(3)人力资源管理 并不是使人消极地被动地适应。63.人事管理历史上出现了几种人性假说?各是什么含义?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和管理手段,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假设基础上的。在人 事管理发展史上,曾 出现过三种不同的人性假设:(1)人天生是懒惰的。(2)人是“经济人”0(3)人是“社会人”(含义略)。64.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是,把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吸引到企业中来,将他们留住,并开发他们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以下五项基本职 能:(1)获取;(2)开发;(3)协调;(4)报酬;(5)调控。65.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答:(1)投资增值原理;(2)个体差异原理;(3)互补合力原理;(4)激励强化原理;(5)动 态适应原理。(内 容略)

66.职务分析有何作用? 答:(1)职务分析是工作再设计的前提。(2)职务分析可以使人力资源规划更科学。(3)职务分析为有效招聘提供依据。(4)职务分析可以有的放矢地设计员工培训方案。(5)职务分析为绩效评估提供标准 和依据。(6)职务分析有利于实现公平的报酬。

(7)职务分析有助于直线管理人员管理的有效性。67.职务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 答:职务分析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68.职务分析的方法有哪些,阐述其内容? 答:职务分析的方法有:(1)观察法;(2)问卷调查法;(3)访谈法;(4)关键事件法;(5)工 作日记写实法。69.人力资源规划程序分为几个步骤,如何进行? 答: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一般要经过如下七个步骤:(1)准备信息资料;(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4)确定人员净需求;(5)确定人力资源目标;(6)制订具体规划;(7)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审核与评估。70.请阐述培训系统模型的循环过程。答:培训系统模型是一般由五个环节构成的循环过程。(1)培训需求的确定(2)培训目标的设置(3)培训计划的拟定(4)培训活动的实施(5)总结评估 71.员工招聘的渠道有哪些?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员工招聘的渠道有(1)内部选拔;(2)搜集网络信息;(3)公开招聘。72.薪酬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薪酬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1)内部因素。包括:①劳动者的劳动;②职务的高低;③技术和训练水平;④工作时间;⑤工作的危险性;⑥福利及优惠权利;⑦年龄与工龄。(2)外部因素。包括:①生活费用与物 价水平;②企业的负担能力;③地区与行业间通行的薪酬 水平;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⑤劳动力市场的潜 在替代物;⑥产品的需求弹性;⑦风俗习惯。73.试述薪酬设计的程序。

答:薪酬设计的程序是:制定薪酬原则一一工作分析一一工作评价一一薪酬调查工资 结构设计一一 工资分等级定薪→一-工资方案的适时修正与调整。74.人员激励的类型有哪些? 答:人员激励的类型有:(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2)正激励与负激励;(3)内激励与外 激励 75.阐述期望理论的原理。答: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1964年提出了期望理论。他认为,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 动力取决于他对 这一行动全部价值的预期结果及其成功的概率乘积的总和。其公式为: 激励力量=2::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目标价值也可称之为效价,即达到目标后的效用价值。期望概率是实现目标可能性大 小;激励力量即效 价和期望值的结合。弗鲁姆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与其所获报酬之间的因 果关系来解释激励过程。努力与报 酬及需要满足之间的关系是: 努力→绩效→报酬→需要 期望理论认为,激励是随着以下三种情况增大的: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篇5

[案例1]

“定心丸”何以变成“闹心丸”

第二轮土地承包给广大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九”,对稳定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增加农民长期投入的积极性,保护耕地,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一些地方“定心九”却变成“闹心九”。

据山东省信访部门统计,在山东因土地纠纷引发的农民上访和冲突,已占到农村越级上访量的40%,并呈上升势头。河南省农调队最近对全省20个县的县、乡主要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表明,土地纠纷与农民负担等成为当前一些农村的热点问题。强征承包地引发纠纷:

1997年,山东省商河县杨庄铺乡政府在没有征得群众同意的情况下,单方将几个村的数千亩土地有偿承包给山东天马置业公司,搞高效农业开发。村民多次上访,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村民林富行不平地说:“俺家的两亩地被乡政府强行包给了天马公司,补偿一直都不给,这是啥道理?”

去年,河南省洛阳市所属的洛宁、宜阳、新安等县的一些乡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名,在不给任何经济补偿的情况下,强行让群众在承包地上种植烟叶,否则就收回群众的承包田,结果引发了群众上访。

不少乡村干部对第二轮土地承包存在错误认识,他们认为,“一定30年不变”不过走走形式,以前俺干部能动地,现在还能。

河南、山东两省的农业厅有关负责同志分析说,第一轮土地承包是个“包不包”的问题,而且大多数是口头协议,管理比较松散;而第二轮土地承包十分严格,承包地块、期限都是用书面合同的形式确定的,严格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如果基层干部再延用以前行政强迫命令的办法随便调地,势必引发大量土地纠纷。

中央的土地承包政策在基层得到广泛的拥护,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会产生矛盾:一家一户承包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矛盾。陕西省长安县探索出一种叫作“股份田”的新形式,即农民以承包土地入股且参与劳动经营,收益为土地股金和劳动者报酬;投资者以资金入股来经营管理,收益为经营利润和管理者报酬;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么技术服务,收益为技术服务指导费,三方皆大欢喜。河南省许昌市近年兴建了上百家高效农业开发公司,也大都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仍搞“两田制”损害农民利益。

在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前,许多地方乡村干部将耕地分为经济田和口粮田两块,口粮田分给群众,而经济田则高价发包,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中央在第二轮土地延包中明确规定不能再搞“两田制”,但仍有一些乡村干部对此阳奉阴违,维护一己私利。

1999年10月中旬,已是麦播期,可河南省修武县王屯乡一千二百多亩地却一直荒着。原因是乡党委、政府下通知:“废止和收回1998年8月所有与农户签订的土地延包合同,全面调整土地。”不少村民在自己的承包田地刚种上麦,就被干部带人犁掉了,双方冲突不断,村民多次上访告状。

在付屯村,村民们拿出1998年8月18日才与村委会签订的承包期为30年的合同书,满腹委屈地说:“这合同刚刚签满一年,说不算就不算了。国家不让搞两田制,乡里这样搞,我们坚决不同意。”对此付屯村支书解释说:“1998年上面要求必须在麦播前把土地延包工作搞完,为应付检查验收,村里与村民们签订了合同。谁知,村民竟把这个合同当真了。乡里已专门下通知,要求废止已签的合同,重新制定承包方案。”在这里,合同竟被视为儿戏。

山东省临朐县月庄村支书李安兴1992年从村民手中收回大批耕地,以“两田制”办法发包出去,建起418亩樱桃园和上百亩苹果园。在国家土地承包30年政策出台后,这个村仍私自发包耕地180亩,致使村民人均只有0.33亩的口粮田,粮食根本不够吃。月庄村的村民说:“这樱桃园每亩收入高达数万元,大都被村干部包了,大伙儿就是觉得不公。”去年1月以来,月庄村村民多次越级上访,要求废除“两田制”,按中央政策均分土地。

人口变化引发人地矛盾:

1998年底,第二轮土地承包进入尾声,河南省商丘市不少群众来到省城上访,反映在延包中没有分到土地。原因是商丘市的一些县区自1978年“大包干”以来,直至1998年,没有根据人口增减变化调整过土地。

据调查,在这些县区,大包干后才出嫁的妇女和此后才出生的孩子都没有分到土地。在有的乡村,此类人口占人口总数近30%,导致“一个人种多人地、多个人种一人地”的情况十分普遍,在第二轮土地承包中,这批人十分迫切地希望能分到地。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片面理解“土地顺延”和“大稳定小调整”的政策,加之没有地的村民又不足三分之二,不符合“小调整的方案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的有关规定,所以在第二轮土地承包中,这批人仍没有分到地,结果引发了大量矛盾。

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走在前列的河南省濮阳市,解决今后的人地矛盾主要是用以下四种方法:一是使第二轮承

包的起点尽量公平,不让以前出现的问题延续下去;二是利用好5%的机动地,解决人口较多、生计较少的农户对土地的需求;三是实行土地流转,如农户间依法进行转包、转让互换;四是实现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鼓励人地矛盾突出的农户,向外转移劳动力。

思考:

1.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是要给广大农民吃上一颗“定心丸”,但是在一些地方“定心丸”却变成“闹心九”。其原因是什么?请从案例中找出某些地方干部在政策执行中,违反政策或政策走样的表现。

2.应如何理解行政执行的原则性与强制性特点?某些地方干部在土地承包问题上搞“强征承包”、“强迫命令”,是否由行政执行的原则性与强制性特点所决定,为什么? 3.要有效地执行政策,要求政策执行者必须具有哪些素质和能力?试结合这案例事实,分析“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强烈的政策法律意识”,对保证政策有效执行的必要性。

4.分析上述案例,指出“土地延包”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2]

“面子工程”为何栽了面子

巨大的广场、宽阔的街道、林立的门市以及漂亮的别墅,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苏皖一些传统农区的小城镇。而不少农民对此却颇有微词,他们抱怨说,加快小城镇建设本来是件好事,但现在却成了某些干部捞取政绩的“面子工程”。

领导脸上要贴金,牛不喝水强按头

一踏进号称“中华果都”的江苏丰县某镇,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北方乡镇少见的气派景象,而最令人羡慕的莫过于丰黄公路旁那红瓦盖顶的别墅了。然而,当你走进这些别墅时,不由得为眼前所见而震惊:披着豪华外衣的别墅里面,大都是半拉子工程,有的连门窗都没有安装。屋里院外杂草丛生,粪便满地,臭气熏天。一位住在附近的群众告诉我们,由于没有人住,这里成了过往行人的“公厕”。

别墅变“公厕”,这是哪位款爷钱多得可以随便乱扔,还是哪位房地产商被深度“套牢”?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房产的主人衣衫破旧,面容愁苦。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富商巨贾,相反倒是一群负债累累甚至倾家荡产的国有果园职工,而陷他们于绝境的竟是镇政府的一个“城市梦”。

像该镇一样,苏皖农村的大多数县还是“吃饭财政”、“赤字财政”,政府拿不出多少钱来用于小城镇建设,于是不少地方把眼光不由自主地投向民间,提出要“借用民力”、“以地生财”。但是,在农村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小城镇对农业人口的吸引力十分有限,农民不愿意远离自己的耕地到集镇建房落户。即使少数脱离了土地的农民,也宁愿到县级以上中心城市居住,因为那里有更多的谋生之路。

农民积极性不高,房子盖不起来,一些地方就采取行政命令逼着老百姓“挖掘潜力”。“中华果都”的领导们使用的手段颇为强硬,“不盖新房,就扒你老屋”,万般无奈之下,许多职工不得不拆掉自己本来不错的住房,举债盖楼。果园一分场职工年介田家里本来就穷,为了盖楼借高利贷2.5万元,共投资3.7万元才完成了土木工程,最后因还不起借款,刚盖好的新房又被抵押了出去。

在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类似的情景也在上演。1996年初,镇领导率队到苏北参观学习后,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采取“非常措施”,拆房扩路,大干快上。有户姓葛的大家庭,共被扒掉28间瓦房,未获分文补偿,仅被批准花9000元购买了相当于原来5间房面积的地皮使用权,而且必须建成二层以上统一规格的楼房,留走廊,贴瓷砖,一切费用自付。全家因此损失4万多元,至今仍背着近3万元的债务,为此,葛家老人已经不知道哭过多少回了。

一位农民诗人目睹此情此景,忍不住写下了《山坡羊》的诗句:“为筑洋房,抠破钱囊,忍看农民拉饥荒。层楼起,债台长,束紧裤带奔小康。旧郭新城凭臆构,朝建煌煌,暮拆光光。”

急功近利建新城 短期行为搞规划

作为启动农村市场的突破口,小城镇的崛起在不少地方确实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不少沉寂多年、发展滞后的小城镇一下子变成了大工地,短短几年时间里,一座座旧镇换了新颜。红红火火的表象背后,也有少数象“中华果都”一样的乡镇脱离实际、盲目跟风,致使群众怨声载道。一些县把小城镇新增多少建筑面积当作一项重要指标来考核,层层下指标,级级压任务,要求乡乡动工、镇镇建设。有的甚至还定出了时间表,提出5年再造一个新城。小城镇建设基本处于无序的、粗放的、盲目赶速度、上规模、扩总量的状态中。

安徽省阜阳市的一个县为了促进小城镇的繁荣,不仅强迫农民进城盖房,而且还把吸引农民进城的指标分解到机

关干部的头上,要求每个干部帮助1—5户农民进小城镇盖房,并且一律要盖楼房,迫于无奈,县直机关只好四处筹资建房,有的机关干部甚至自己掏出上万元来完成任务。

这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致使不少地方的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即使一些有规划的,也多停留在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建几条街,盖几栋楼,内部工业、商业、住宅等各种功能区分不尽合理,混杂现象普遍。在建筑风格上,许多地方更是千篇一律的二层小楼,没有任何特点。“一条街,两张皮,鸭舌帽子一样齐”的临街建筑,以及“火柴盒式”的民房,成了一些地方小城镇建设的共同写照。这些一哄而上的低品位建筑,一时看起来还说得过去,可以写进某些领导的“政绩薄”,但几年或十几年一过,又要落后,随之而来的就可能是下一轮的大拆大建,这种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农民唱起“空城计” “面子工程”栽面子

兴业才能强镇。在小城镇建设中,一些地方只重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却忽视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的过于超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使巨额投入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有的地方甚至唱起了“空城计”。苏北有一个乡曾经作过一次调查,全乡不算在建和准备建的房屋,光现有的房屋就有80%以上闲置。由于把有限的资金都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上,许多拿不出钱来发展生产,不少人因为背负沉重债务,刚盖上新房有沦为新的贫困户。

强扭的瓜儿不甜。近几年来,“中华果都”由于将内部银行、农村合作基金会存款中的大量资金投入到不切实际的小城镇建设上,使本想成为城镇一景的“面子工程”变成了人见人烦的“败笔”。投资数十万元安装的路灯因为没钱买电,只为外地的参观者亮过几次,平日只能在白天看得见。投资上百万元的大观园,更是门可罗雀。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镇里的财力耗尽,负债累累,导致果园退休职工养老金、教师及干部工资不能正常发放,人们上访不断,弄得领导彻底没了面子。

在小城镇建设中,为什么“领导热、群众冷”?“领导要政绩,群众要小康”是一个重要原因。诚然,地方上要人们进小城镇盖房也是出于好意,可以有效地节约耕地,方便人们购物、就医、上学。当时当“好意”一旦被某些人当作捞取政绩的筹码时,就会变成百姓的灾难。有识之士呼吁,小城镇建设要真正做到量力而行、实事求是,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实事,少做表面好看、热闹一时的文章。

[案例3]

“川气东送”之时回顾当年“川气出川”的教训

中石化“一号工程”的“川气东送”项目原定2009年10月气就可抵达上海,但因管道需要升压和做各种调试,现在,具体的供气时间还没定。但阻碍“川气东送”的,并不仅仅是技术因素。

这条总投资600多亿元,始于四川达州普光气田,由西向东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五省二市,全长2203公里的天然气大动脉,规划输气量120亿立方米/年,供应量与中国陆上第一条天然气长输管道——西气东输一线,大致相当。

反面案例:“川气出川”工程不了了之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曾实施了一项引起全国震动的“川气出川工程”。即经过5年努力,实现四川省年产天然气300亿立方米的计划。然后铺设长达2940公里的管道,使年产一半的天然气沿长江而下,穿巴蜀,过鄂中,经江苏,直抵上海。到时,中国的能源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并将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到了1980年,这项引人注目的“川气出川”工程便偃旗息鼓。已铺设的管道全部作废,大口径专用钢管厂只好停产,从国外定购来的天然气脱硫装置,其中13套锁在了仓库里,向国内100多个单位定购的专用设备也都压在库里,到1980年底统计,有4亿多元的物资压在四川石油管理局仓库。计委估算为“川气出川”工程修公路铺管道等共耗资3.7亿元。由于改变经济格局而造成的损失则更大。那么,这项错误的决策是怎样出台的呢?

1973年燃化部主要领导人提出,国家要改变能源构成,四川应找天然气,搞到年产300~500亿立方米。四川石油管理局按照燃化部领导人的指示,组织30多名技术人员到北京汇报四川天然气资源初步勘测的情况。汇报会上,燃化部有关领导听了四川的汇报之后,批评四川局的技术人员“思想不解放,右倾”,于是汇报会改为务虚会。大谈全国大好形势,不务出年产5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储量依据就不能过关。在这种情景下,四川石油管理局的技术人员就违心地算出1万亿、10万亿两个神仙数字。他们还在汇报书上把这些数字分成了三级,就是可采储量、尚待验证储量、没经钻探储量;但这不符合燃化部领导人的胃口,结果开始升级——把三级改为二级,把二级提为一级。1975年1月国家计委、建委根据燃化部的汇报,向国务院作报告。就这样,把专家技术人员们用压降法计算出来的一级可采储量1千亿立方米扩大为1万亿立方米。后来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处在每年呈报天然气储量的报告中,如实汇报,并分别呈

报燃化部和计委。燃化部一副部长见后严厉批评四川局搞翻案,说这是“政治事故”,四川局只好将报告重新修改上报。这样一个务虚出来的数字使“川气出川”工程的决策出台了。

为实施这一“宏伟”工程,国家确定预算40多亿元。决定从国外引进一批天然气化工厂的设备并决定铺设川气出川的管道长2940公里。为此将耗钢材150万吨、水泥12万吨及数千个大型机电设备。1975年工程全面展开,从重庆到上海专用公路破土了,附属设施的建设动工了,几百个研究课题飞向四机部、邮电部、一机部等等。为了专用公路的修建,动用全国150多个单位,900多个工厂,在沙市和资阳工地投资1.2亿元建设专门生产大口径的钢管厂。给国家造成极坏的政治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

案例评析:

“川气出川”工程决策尽管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其决策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却是很典型的,对今天的领导者仍有警示作用。

1.决策者掌握的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信息是决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资源,是决策者认识决策对象的中介和桥梁,是控制决策实施的依据,也是检验决策是否科学合理的尺度。信息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只有真实、准确的信息,才能作为领导决策的依据。而川气工程的决策层恰恰在这个最基础的问题上出现错误。四川省地质结构复杂,对天然气的勘探比较困难。据四川石油管理局的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四川天然气可采储量并不多。而川气能否出川,决定因素是准确掌握可采储量。恰恰在这个可采储量上,国家有关部门掌握的四川1万亿立方米及远景为1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的数字是在“务虚会”上务出来的,是没有客观根据的。事实证明,在通常的情况下,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的质量成正比。信息越真实、越准确、越及时,决策的基础就越坚实,决策过程中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就越大,决策科学化程度就越高;如果信息失真,就会对决策者产生错误的导向,导致决策者判断错误,造成决策失误,酿成严重后果。“川气出川”决策的依据恰恰是失真的信息资料。

2.有关部门领导的主观主义,严重脱离实际。决策的对象是客观的,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天然气实际储量到底多少要靠事实说话,它不会因人们的主观臆断或增多或减少。作为上级主管部门的燃化部领导者,在向专业技术人员了解情况过程中,不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客观实际,做到主观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而是企图使客观实际服从主观意愿,随心所欲、主观臆造,按照个人意愿划定框框和范围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的进行有倾向性的论证,甚至不惜采用高压手段迫使其就范——这是导致虚拟数字出台的主要原因。这也是造成“川气出川”工程决策失误的关键所在。实际上,影响决策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世界观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领导决策总的指导思想,以现实情况作为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的基础,有的放矢,排除违反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是科学决策的根本要求。任何决策如果脱离实际,违反客观规律,就是主观主义的蛮干、瞎干,必然会使决策发生重大失误。“川气工程”决策就是很好的实证。

3.从根本上违背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原则。决策者进行决策所需要的信息,除了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直接获取外,还要靠畅通的民主渠道,使基层的意见、群众的呼声及时畅通的反馈给决策机关和决策者。因此,必须造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形成“上不塞耳,下不箍口”的言论环境。而燃化部的某些领导却独断专行,压制不同声音。确切地说,“川气工程”实际上就是某些领导者“拍脑袋”的产物,根本谈不上科学的程序、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论证,其失误也就在所难免。

[案例4]

“集体抵制”医药政策引人深思

自今年4月份以来,医药行业便迎来了一个密集的“政策期”,与往常不同的是,几乎每一项政策的出台都在行业内引发了强烈的争议,“集体抵制”现象高涨,并导致这些政策不得不推缓执行。

这种“自下而上”的抵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产业内部存在一些矛盾。

4月底,国家发改委关于22种抗生素的降价消息一传出,立即引来抗生素生产企业的集体抗议。全国21家医药行业协会联名上书要求降低降价幅度,原定6月1日执行的降价规定不得不暂缓;6月中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出台的《医疗器械翻新规定》也遭到了行业协会的抵制,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联合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召开研讨会,并上书商务部要求废除或更改规定,原定7月1日执行的规定也暂缓;7月初,国家发改委关于的OTC定价下放的规定也遭到以中国非处方药协会的抵制。而在早些时候,SFDA关于“丁基胶塞全面替代天然胶塞”的规定也从原先1月1日执行被推迟到7月1日,目前仍未完全得以实施。

由此引发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则是医药行业的“囤货、断货现象”。

来自生产企业的消息是,由于抗生素降价令迟迟未下,商业企业已开始减少一些传闻中降价幅度较大的抗生素品种进货量和库存量。而过去一年对医院购入药品金额的绝对值统计表明,对那些降价品种,医院极可能选择了价格更高的替代品。没有了医院的“宠幸”,一些降价品种在医院消失了。

由于生产企业、商业公司以及医院大量囤积使用天然胶塞的输液产品,山东地区的基础输液生产企业已经出现产品断货现象。这对于长年处于供大于求的大输液行业来说非常少见。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7月1日更换丁基胶塞已成事实,因此,医院和商业企业都在大量地囤积采用天然胶塞的基础类输液产品,企业意图提高大输液玻璃瓶的价格。

2004年制药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34%,为近年来的最低水平。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出口退税、GMP改造成本、连年的药品降价,是造成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根据相关的统计,近年经过13次的政策降价,降价金额已接近200亿元。在这中间,医药不分家现状下药品价格形成的畸形和有关部门对价格成本审核的信息不对称已经给行业造成了损伤。

难怪在医药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性因素”都被列为医药企业和研究专家对行业分析的重要因素,每一次政策的出台都使医药工业进入了一个绵长的消化期,而企业似乎已习惯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操作方式。

另一方面,“抵制政策现象”也暴露了这个产业的硬伤:小、散、乱。虽然经过了一轮GMP的淘汰,全国仍有5000多家生产企业,10000多家商业企业和高达90%以上化学仿制药。

原料药产业的产能盲目扩张,导致成本高企、下游抗生素产品的恶性竞争;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的弱小导致国内低端市场一放开即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大输液行业的产能过剩,无序竞争,使得“一瓶输液比不上一瓶矿泉水”。

医药行业频频出现的“政策抵制现象”告诉我们,医药产业升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第一财经日报 邢少文)思考:

1.请评价抵制政策执行行为,并分析原因。2.试分析医药行业管理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政策执行情况汇报 篇6

尊敬的丕云老总、长祥老总,各位领导:

按照《通知》要求,下面,我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11年政策执行情况及相关建议作为汇报。

一、2011年政策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在公司党委、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依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及公司下发的各项政策,按照“高起点、规范化”的原则,积极克服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规范有效落实执行了公司各项经营政策。目前,我中心执行的政策主要涉及四类:一是政策法规类,主要是国务院下发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行业管理政策;二是经营管理类,主要是公司制定下发的各项经营管理政策;三是业务管理类,主要是归集业务缴存上限执行标准及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实施方案;四是增效奖励类,主要是公司制定下发的有关我中心的单项奖励政策。

1、公积金政策法规类

2011年,我中心严格执行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及相关的公积金业务法规,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公司住房公积金管理业务迅速走上正轨,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2011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的专项检查,一致认为,我中心管理工作十分规 范到位,无论是政策执行的力度,还是规范化管理的程度,都已达到了市一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管理水平。2011年5月,公司审计部来我中心审计检查;7月,公司资本运营部、计财部、人力资源部及法律事务部组织的联合检查;8月,省审计厅委托市审计局来我中心检查,都对我中心的政策执行情况和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2、经营管理类

2011年,我中心严格落实执行了公司下发的各项经营管理政策。从年初开始,我们就自行承担了企业运营的各项费用,是龙煤集团四家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中第一家。面对经营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我中心积极开展资本运作,切实加大理财力度,现已开展了定期存款、住房公积金现房、二手房等贷款业务,今年前8个月,我中心实现增值收益900万元,人均创效28万元;全年可实现增值收益1232万元,人均创效38.5万元,为公司节约管理费用300万元,超额完成了公司下达的经营管理考核任务。

3、业务管理类

⑴归集业务。严格按照公司批复的标准执行,职工个人缴存部分每月最高上限655元,企业部分最高上限每月655元。为矿区职工统一打印了住房公积金对账单,同时我们又组织归集科相关人员,对113家缴存单位的住房公积金归集情况进行检查,较好地维护了企业成本支出和职工的合法权益。⑵贷款业务。牢固树立“心系百姓,服务矿区”的工作理念,下发《鹤岗矿区职工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实施方案》,对贷款对象及条件、贷款额度和期限、贷款抵押、贷款程序、贷款偿还、法律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提出了“矿区职工只要符合贷款条件,公积金管理中心都会快速办理”的工作要求,特别是为减轻职工经济负担,在开展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过程中,加大了中心自身成本投入,免收办理贷款业务职工60元合同文本费和数额较大的担保费;并通过与受托银行、评估公司协商,邀请两家银行和评估公司进入管理中心现场办公,让职工享受到“一站式”服务。同时,按照公司有关领导提出的“对采掘一线职工多厚爱一分”的要求,还派专人、专车免费提供服务,送其到市人民办事中心大厅产权处,帮其办理相关手续,降低了职工交通成本,减少了职工往返辛苦,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贷款。另外,我们还根据矿区工作实际,从5月20日开始,将中心工作时间从7点30分至16点,改为7点至17点,每天延长1个半小时,而且周六、周日也安排工作人员为来访职工进行解答,极大地方便了职工来中心办事。截止到9月23日,共发放住户公积贷款576笔、6741万元。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做好资金风险防控工作,制定实施了《贷款后期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的风险防范体系,形成了票据、印鉴和重要凭证保管制度,特别是协调受托银行共同完善了回收贷款本息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贷后管理工作,尽 最大努力防止逾期贷款的发生。

4、增效奖励类

严格落实《鹤矿集团公司关于下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单项奖励政策的通知》的相关规定,经公司批准共兑现增效奖励79900元。

二、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1、个别单位住房公积金欠缴问题。目前,公司其他所属二级单位的公积金贷款业务已正常开展,但由于建安公司住房公积金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一直未缴存,累计欠缴792.4万元,按上级有关规定,我中心一直未对建安公司职工开展信贷业务。近期,部分建安公司职工到我中心咨询住房公积金贷款相关事宜,我们给予了妥善解答,但如果长时间不开展建安公司职工住房贷款业务,有可能诱发不稳定事件。对此,恳请公司领导帮助协调建安公司尽快补缴住房公积金,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2、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增值收益和贷款风险准备金大幅度减少问题。9月21日,鹤岗分(子)公司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臵换公积金的通知”的通知,用银行 承兑汇票臵换了1.99亿元管理中心二至三年期职工住房公积金银行定期存款,使管理中心增值收益减少,7月份以来公司以银行承兑汇票代替现金结算职工住房公积金,仅此一项造成管理中心下半年141万元的增值收益损失。另外用银行承兑汇票臵换职工公积金银行存款使今年管理中心增值 收益大幅度减少,贷款风险准备金降低,管理中心抗风险能力下降。对此,恳请公司领导根据我中心的实际情况,2012年调整经营管理政策执行标准或将公积金结算由银行承兑汇票改为现金结算形式。

3、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分类问题。按照《鹤矿集团公司关于2011年下半年工资政策调整的通知》(鹤矿人资计财便字[2011]第3号)规定,我中心被划为其他辅助及费用单位,但从实际运营看,我中心自行承担管理费用,不再属于费用单位,特别是7、8月份职工工资水平低于公司机关水平。对此,恳请公司领导根据我们的工作量和工作性质(开展期房贷款),将我中心由其他辅助及费用单位变为生产辅助单位进行管理。

4、开展期房贷款业务问题。在公司领导的关怀、关注下,为解决一线职工住房难的问题,我中心按照公司要求,近期将开展期房贷款业务,需要公司加大资本投入;同时,开展期房贷款业务,我们将面对全市几十家开发公司,需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及时掌握市区内期房楼盘工程进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放款,降低管理中心经营风险。对此,恳请公司领导根据我们工作量大幅增长的实际,适当调整我中心职工的薪酬标准。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推进公共政策有效执行思路探讨 篇7

一、科学制订政策方案

政策方案与政策执行息息相关。只有一个合理公正、科学可行的政策方案才能得到大家认可, 政策执行才能顺利进行。

1、政策制定要合法和合理化。

一是任何公共政策活动都不能同法律相抵触;二是程序规范化, 公共政策要按程序制定, 有严密的制度安排, 凡是重大的公共政策须经国家立法机关的法定程序方能成立, 这样才能保证公共政策制定的确定性和规范性;三是制定政策方案时需对政策执行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考虑, 做好预案, 切合实际情况, 选出最优方案。

2、政策制定过程要民主。

公共政策制定要走民主化途径, 实现程序民主。政策制定不能搞“一言堂”, 而应充分发扬民主, 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保证各方的参与, 兼顾各方利益均衡, 才能使政策方案被利益各相关方所接受, 并得以有效执行。

3、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体系。

要全面梳理各层面、各领域的政策, 修改、完善, 逐步建立统一的公共政策体系。新政策与旧政策、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部门政策与社会政策以及各个领域的政策之间要协调统一, 形成科学合理、配套衔接、统一规范的政策体系。

二、优化政策执行主体

优化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就是要对执行公共政策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进行优化, 消除其政策认识障碍。

1、优化组织体系。

优化组织体系的目标是实现各种组织体系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包括中央政策组织体系和地方政策组织体系的系统化;同一层次上政策组织体系的系统协调;从事政府政策活动的组织体系与从事政策研究的组织体系的协调。

2、优化组织机构内人员的组合。

研究在公共政策执行组织机构内如何使具有不同素质特长的公共政策人员有机结合, 以形成最佳素质结构, 包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性格结构等。

3、提高公共政策执行人员素质。

一是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政治素质与伦理意识, 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风险意识;二是加强公共政策执行人员学习与业务能力。各级各类公共政策执行人员要加强学习, 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根据新情况、新形势、新政策,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 提高把握公共政策执行的能力;三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通过公务员考试、公开选拔等多种方式, 把具备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人才充实到各级政府机关, 公共政策执行人员能更精准地把握公共政策要旨, 切实提高政策执行水平。

三、加强政策执行宣导

公共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认同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政策执行的进度与效果。公共政策认同涉及政策问题本身、政策方案、政策执行者的执行能力、政策的利益一致性等多方面。利益是政策认同的第一核心问题, 目标群体绝大多数都是理性经济人, 都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一些诸如提升利益存量的政策如减税政策、减负政策、加薪政策等, 比较利于认同, 便于推行。而一些降低目标群体利益的政策, 如增税政策、减薪政策等, 就会导致认同度差, 阻力大。加强对负面弱化目标群体利益的政策宣传就更加重要, 说明情况、讲清问题, 争取目标群体的理解和支持。如我国事业单位改革, 事业单位人员的利益增减如何处理, 关系此项改革推进的程度, 就需要加强宣传工作, 取得认同。在涉及利益损失的政策变革问题上, 就更需要加强政策的宣传, 使目标群体了解政策实质, 尽可能减少阻力, 这些都是公共政策有效执行需要加强的方面。

四、理顺政策执行运转

政策执行运转的效率是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内容。

1、加强中央对公共政策的控制能力, 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事权。

一方面要坚持中央权威, 加强中央对公共政策的控制力, 消除地方主义, 对政策执行不力的要加以惩治;另一方面还需要从制度上科学界定中央和地方的事权, 在加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的前提下, 给予地方更大的治理自主权,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认真执行政策。

2、合理划分各机构的职能, 避免职能交叉。

机构设置讲究整体性和科学性, 推进决策、执行、监督三大类机构建设。在当前, 要加强对公共事务研究, 合并压缩, 分类恰当, 对职能交叉的行政机构, 多余的撤销, 重叠的合并, 减少中间层次, 提高行政效率。

3、加强信息沟通。

一是可以建立专门的沟通协调机构, 专司负责公共政策执行的沟通工作, 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加强沟通协调职能专业化、权威化;二是建立健全沟通机制。要建立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和横向沟通都顺畅不阻的沟通渠道。如建立政策咨询热线、政策网络论坛、社区意见反馈等沟通途径;三是尽量缩减沟通环节。沟通环节数直接影响沟通效果, 环节越多, 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越大。政策执行组织要减少信息流通环节, 分工明确, 传达到位。这就需要加强沟通手段和技术现代化,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移动通讯技术, 减少沟通环节、缩短沟通距离。提升沟通效果。

4、加强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也会有可能出现政策歪曲、截留甚至抗拒等机会主义行为。因此, 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 加强监督反馈系统的功能, 使监督反馈经常化、制度化, 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与偏差, 以便迅速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和整改方案, 保证政策执行能实现最初设定的目标。

五、丰富政策执行手段

传统公共政策执行手段以行政命令为主, 这种执行手段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各级政府都面临着更艰巨的治理任务。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壮大企业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催生了公民的权利意识, 非政府组织也随之崛起, 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都在公共事务治理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政府再也不能单靠行政命令等强制性方法包打天下, 而必须运用更多的非强制方法来实现公共事务的良好治理。E·S·萨瓦斯也把政策工具视为重要的执行手段。他按照政府介入的程度把政策工具分为“政府服务、政府出售、政府间协议、合同外包、特许经营、补助、凭单制、自由市场、志愿服务、自我服务”十种类型。相比西方而言, 我国的政策执行手段研究相对滞后。面对新的治理环境, 当前公共政策执行手段要丰富完善工具选择, 不只采用行政手段, 应采用多种工具。我国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新公共管理潮流下, 政府许多公共政策的执行可以引入市场化, 由第三方执行, 可委托给其他公共组织、私人企业。如传统公共产品供给, 政府作为生产者和供给的角色可以分离, 只供给, 不直接生产公共产品。这就需要公共政策执行手段上, 可以采用委托执行、合同执行、参与执行等创新性方式来进行。

摘要:公共政策执行将政策方案付诸实践的是一个体系。新时期要从政策方案、执行主体、执行宣导、执行运转、执行手段等多方面加以完善, 以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关键词:公共政策,政策执行,有效

参考文献

[1]李允杰, 邱昌泰.政策执行与评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赵德余.公共政策:共同体、工具与过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篇8

【关键词】 公共政策;执行;政策执行者

所谓政策执行是指政策執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治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协调与控制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这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一个政策能否顺利执行直接影响到它既定目标的实现,甚至影响到它存在的意义,可以说执行时实现政策的唯一途径。然而,政策的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存在许多阻碍政策能够顺利运行的因素,造成了公共政策不能够按照既定的规划有效地进行,从而使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

1.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政策执行过程中下级敷衍上级。由于政策的执行者经常不能够真正了解该政策的重要意义,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在组织工作、资金、管理等方面到位,或者只做必要的宣传而不去做真正的执行工作,亦或是做工作时前紧后松,应付上级的检查。

1.2机械的执行政策。我国基层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却普遍存在机械执行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无视公共政策的精神实质,不考虑客观环境条件,机械地照搬公共政策。二是无视公共管理组织与公共管理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机械地照搬其他地区部门或行业的公共政策。三是无视公共管理中各种新情况、新特点,机械照搬陈旧的过时的公共政策。

1.3政策执行中的缺损执行。一项政策往往是由相关的若干个小部分组合而成,一些政策执行者却往往对政策进行断章取义,对于其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就严格保证其执行,而对于其中不利于自己的部分则虚与委蛇,使政策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大打折扣。

1.4执行过程中对政策的某些部分进行替代。即公共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从表面上看与原政策相一致,而事实上背离原政策精神的内容,进行偷梁换柱。公共政策执行者利用政策的某些抽象性,借口本地区或部门的特殊性做出不同的解释,从而导致公共政策执行的偏离。

1.5公共政策的附加执行。政策附加执行是指公共政策执行者根据自己的利益倾向,在原政策内容的基础上再自行增添了若干个新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目标、力度超出了原来的要求,从而使原政策不能到位,导致政策扩大化,其中新的条款更有利于本部门、本行业、本地区或者少数利益集团。

1.6公共政策的歪曲执行。公共政策歪曲执行的表现为对原政策执行的走样,对某项政策的精神实质吃不透,因此把本来正确的政策理解歪了,执行起来也会难以达到既定的目标。

2.公共执行过程中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2.1政策造成的利益冲突。从本质上说,政策执行就是相关政策主体之间基于利益得失的考虑而进行的一种利益博弈过程,而我们的公共政策意在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必然会对一部分人的利益造成损害,许多政策之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各种利益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并且利益主体未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这些利益矛盾和冲突。

2.2政策本身的缺陷造成政策难以执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公共政策内容缺乏合理性。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之所以有些政策得不到切实的推行,一个很常见的原因就是这些政策内容缺乏合理性。

2.2.2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目标是保证公共政策顺利执行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制定的部分公共政策存在目标不清的问题,这就造成了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难以摸透政策的本身含义从而造成执行不力。

2.2.3公共政策缺乏稳定性。公共政策的稳定性是其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前提条件,政策是否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政策执行主体对政策的认同和接受程度 政府的政策都必须有诺必践,注重信誉。否则,就会破坏正常的政策秩序,给政策的有效执行造成种种障碍。

2.3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造成政策执行效果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公共政策执行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能动性发挥的方向和程度。政策执行者思想道德素质较低,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腐朽的处世哲学,他们在执行政策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按个人偏好本能地采取抵触和破坏的行为,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仅仅当做谋私的手段而已。

2.3.2公共政策执行者的心理素质制约着能动性发挥的大小和质量 。负面的情感则会降低主体的活动能力,妨碍能动性正确而充分地发挥,而意志薄弱的人害怕牺牲与风险,求稳怕难,在执行中瞻前顾后首畏尾可见,公共政策执行者心理素质差,必然影响政策实施的质量。

2.3.3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知识能力素质制约着能动性发挥的大小和质量。一般说来,知识能力素质差的政策执行者,由于其能动性发挥既可能是盲目的,又可能是低效的,因而更易于造成政策执行的偏离。

2.4体制问题。在我国的行政组织中存在这样一个现象,职能不清和职能交叉,有些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负责部门或相同的工作有多个部门负责,这就造成了部分无利可图的工作无人问津而相对来说有利可图的工作又争先恐后地去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共政策实施不力。

2.5政策的被执行者不了解政策,对政策的执行漠不关心。这样就造成了公共政策难以积极执行和缺乏监督的现象,我国对公共政策执行机构的监督主要建立在上级监督体系上,这样的监督方式难以确保政策执行者的执行质量,而广大群众又对政策漠不关心,不积极去监督,致使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有偷工减料的机会。

3.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公共政策的执行情况存在许多问题的,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反复权衡各方面利益冲突,改革政策执行、监督体制才能确保我国公共政策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李超伟,论转型期公共政策执行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意义[J],经济与法2010.06

[2] 王 骞 ,论公共政策执行偏离的成因与对策[J],政治研究

[3] 刘波,钟志勇,胡启繁.基层政府政策执行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马娜,关于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的研究综述[J],法制与经济,2009.07

[5]张蕊,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策略研究[J],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上一篇:济南公司面试题(浪潮,中创)下一篇:穿越火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