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学思想

2024-05-19

食疗学思想(共9篇)

食疗学思想 篇1

食疗学课后感想

首先说一下为什么选择这门课程,我觉得中医营养学和食疗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与养生有关的课程。再来,我觉得养生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懂得养生的人活得更健康,学会一些基本的养生之法对我们的生活起到很大的帮助。在平时,我所学的课程很少涉及到养生之类的知识,所以我选择了这门课程学习一些基础的养生知识。

十二周的课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零零碎碎的听了些有关营养元素、人每天所需营养以及认识了食疗中一些食物的名称、作用等知识。有数据显示:如果你的健康是100%,那么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环境因素占7%,而你的个人生活方式却占去60%;也就是说,你不能抱怨父母不好、不能抱怨生不逢时、不能抱怨没有好医生、不能抱怨环境污染;因为你的健康是由自己决定的。也就是说,许多疾病是病人自己造成的。想要做一个健康的人就要调整好自己的生活方式,养生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调节好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养生对我们的健康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渴望获得有关养生方面的知识。所以我觉得,学校应该在普通课上也开设有关食疗之类的课程,而不单单只是选修课那几节,让同学们学到更多的养生方法。

结合我所学的知识和我搜集的材料,现在我来谈谈中医食疗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一些知识。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本病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本病属祖国医学的“头痛”、“眩晕”等症范畴。在中医的角度来看,主要分为四种类型:阴虚阳亢类、气血亏损类、痰浊中阻类和阴阳两虚类。患有高血压的人在进行养生时,应针对阴阳失调、本虚标实的病理,以调和阴阳、扶助正气为大法,采用综合调养的方法,如情志调摄。因为本病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在情志不遂,喜怒太过之时,常常影响肝木之疏泄、肾水之涵养。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外界的不良刺激,长时间的精神紧张、焦虑和烦躁等情绪波动,都可导致和加重高血压病的症状。因此,在情志方面,应减轻和消除异常情志反应,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作为首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技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屏气而引起血压升高等。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对形体肥胖者,须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在降低摄盐的同时,还应增加钾的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类食品。高血压的中医食疗法:(1)阴虚阳亢:(眩晕,腰痛,耳鸣,遗精,头胀痛,易怒,失眠多梦,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细数。)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淡菜、柴菜、莲子、藕、海蜇、芹菜等以养肝阴,清肝热;苹果、梨、李子生津除烦;广柑、金桔、萝卜理气化滞解郁。粗粮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生梨、香蕉、蜂蜜等。

食疗方一 芹菜拌豆腐:鲜芹菜250克,豆腐250克,香油、食盐适量。将芹菜洗净,放入沸水锅中微煮,凉后切节,加入香油、食盐与豆腐拌合即成。本品可供佐餐,宜常食。

(2)气血亏虚:(眩晕,劳累即发,神疲懒言,气短声低,面白少华或萎黄,舌淡苔白,脉弦细。)饮食以少食多餐、细软滋补 为主,可食黑木耳、香茹、芝麻、黄花菜、莲子、大枣、山药、牛肉、海参、桂圆、荔枝、葡萄干、山楂、蜂蜜等以益气补血,健脾和胃。

食疗方一 大枣汤:大枣10个,粳米100克,水适量,冰糖少许。将粳米、红枣淘洗干净,放入锅内,用大火烧沸后,改为小火炖至米烂成粥;将冰糖放入锅内加少许水熬成冰糖汁,再倒入粥锅内,搅拌均匀即成。

(3)痰浊中阻:(眩晕,倦怠或头重如蒙,胸闷或时吐痰涎,少食纳呆,舌胖,苔浊腻或白厚,脉弦滑或弦滑数。)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为主,可食苡米、红小豆、广柑、白萝卜、洋葱、橘子等理气化痰,禁食肥甘厚味、油腻煎炸之品,以免助热生痰。

食疗方一 桔皮饮:桔皮、杏仁、老丝瓜各10克,白糖少许。将老丝瓜、桔皮洗净,杏仁去皮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煮20—30分钟,稍凉去渣,加入白糖拌匀,当茶喝,可常用。

(4)阴阳两虚:(眩晕,气促,耳鸣,神疲乏力,手足麻木,腿软无力,尿频,夜尿多,舌质淡,脉沉细无力。)饮食以营养 丰富易消化,有补益作用的食物,阳虚甚者多食胡桃、韭菜、黑芝麻、肉桂、龙眼、红枣、荔枝、羊肉等补肾助阳之品,禁食生冷瓜果和凉性食物;阴虚甚者多食百合、茄子、扁豆、莲子、银耳、甲鱼、鸭肉、鹅肉、李子等补肾滋阴之品,禁烟 酒及辛辣温燥动火伤阴食物。

食疗方一 枸杞粥:枸杞子30克,大米100克。将枸杞子、大米淘洗干净,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沸,改为小火煮成粥即可。每日一次,宜长食。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中提到:“食能祛邪而安五脏,悦神,爽志,以资气血”。食药结合是中医药生活化的具体表现,在日常饮食中就能起到养生防病的作用。采取有有效合理的中医食疗法对高压病友预防和加速康复的作用。食疗可以帮助高压病患者减少降压药的服用。高压病忌冷饮和辣椒,食物宜清淡降火,慢慢的减少降压药的用量,然后调到食物上来,用食疗来调整血压。

食物疗法和药物疗法有很大的不同。食物治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对人体基本上无毒副作用。也就是说,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颇特性,能够有针对性地用于某些病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调整阴阳,使之趋于平衡,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心的康复。但食物毕竟是食物,它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主要在于弥补阴阳气血的不断消耗。因此,即便是辨证不准确,食物也不会给人体带来太大的危害。

药物疗法主要使用药物,药物性质刚烈,自古有“毒药”之称,主要是为治病而设,因此药物疗法适应范围较局限,主要针对患者,是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如若随便施药,虚证用泻药,实证用补药,或热证用温性的药物,寒证用寒凉性质的药物,不仅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使原有的病情加重,甚至恶化。因此用药必须十分审慎。

食物疗法寓治于食,不仅能达到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给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不知不觉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这种自然疗法与服用苦口的药物相比迥然不同,它不像药物那样易于使人厌服而难以坚持,人们容易接受,可长期运用,对于慢性疾病的调理治疗尤为适宜。

当然,由于食物疗法和药物疗法各有偏长,故在防病治病的过程中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应利用其所长,运用于不同的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阶段,食物疗法与药物疗法相互配合,相互协同,相得益彰。

中医历来强调“药疗不如食疗”,以食物为药物具有以下几大突出的优点:

一、食疗不会产生任何毒副作用,而药物治病则不然,长期使用往往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和依赖性,而且还可能对人体的某些健康造成影响;

二、这些食物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物,价格低廉,有的甚至不花分文,让我们在日常用餐中便可达到治病的目的,这又是昂贵的医药费所无法比拟的;

三、食物为药还具有无痛苦的优点,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针、吃药,甚至手术之苦。有此几大药物无法可比的优点,我们又怎能不以食物为药、以食疗治病呢?

当然,食疗是最好的偏方,食疗确实时防病治病有很好的功效,有不同于药物治疗的优点,但不等于食疗能包治百病、也不能因此代替药物治疗。如果病情急重.或者应用食疗后疾病不减轻,应该请医生指导。

食疗学思想 篇2

第斯多惠教学思想形成的背景

理论渊源 第斯多惠对教学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卢梭、裴斯泰洛齐的影响, 表现出自然主义的色彩。第斯多惠接受了裴斯泰洛齐的“天赋能力”思想, 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协调发展自然赋予人的具有发展倾向的各种能力。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 第斯多惠把人的自然本性理解为智慧与能力的素质, 并且认为这种素质是与生俱来的, 既不能在后天获得与增强, 也不能受之别人或赠送给别人, 它潜藏在人的本性之中, 如果没有它, 任何教育对人的本性发展都无能为力, 因此, 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发展规律, 并将其置于首要地位。他说, “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 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 (1) 1813~1818年, 第斯多惠受聘为法兰克福一所模范学校教师, 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些裴斯泰洛齐的学生和信徒, 研究了裴斯泰洛齐的著作, 逐步形成了进步的教育理念。

时代背景 第斯多惠的学术生涯集中在社会剧烈变动的19世纪中叶, 他的教育思想也因此被刻上了时代变迁的印迹。1848年,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使欧洲大陆各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趋向反动。普鲁士在1854年颁布了初等学校法规, 宣称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灌输对皇室的敬爱”, 指令中小学必须特别加强宗教的教学, 禁止一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第斯多惠和全体进步教师坚决反对这一法令, 在报刊和众议院的讲台上, 第斯多惠发表了一系列激烈反对该法令的言论, 指出该法令的实质是要把学校变成现存腐朽制度的支柱, 是用排挤和压制新思想的手段反对新事物和社会革新。1857年, 第斯多惠写成《教育的理想和可能性》, 总结了自己多年来为捍卫新教育原则而进行的斗争。从1836年开始, 第斯多惠因参与激进的民主教育活动受到普鲁士政府和教育部的批评、训斥和禁止, 随着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被镇压, 第斯多惠被迫退休, 被免除了一切职务。1865年, 德国的进步教师为第斯多惠庆祝75岁寿辰, 他在回答教师们的祝贺时说道:“人民的教育, 在最广义上说乃是人民的解放”。 (2) 这集中表达了他的教育理想。

工作历程 1811年, 大学毕业的第斯多惠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812年, 他担任了霍尔姆谢城中学的数学和物理教师。1820~1847年, 第斯多惠先后担任梅尔斯师范学校教师和柏林师范学校校长。任职期间, 第斯多惠把教育学列为师范学校最重要的必修课;把心理学和人类学规定为教育学的基础;重视师范生的教学实习, 专门在师范学校中设立了附属小学作为实习基地;同时力图培养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爱好研究和具有独立精神的教师, 使这两所学校成为当时德国的模范学校。在从事师范教育实践的同时, 第斯多惠进行了大量的著述与宣传工作。从1827年起, 第斯多惠创办了《莱茵教育杂志》, 他在杂志的第一期中指出, 该杂志的目的在于扩大教师眼界、宣传教师接受一般文化知识和广泛教育的重要性。1835年, 第斯多惠主编出版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Wegweiser zur Bildung fur deutsche Lehrer) 。该书详尽地阐述了有关教学与教师培养等问题, 并介绍了一些为教师提供各种文化与专业知识的教育名著。第斯多惠称著书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中的教师”。这部巨著对德国教师的思想与专业指导产生过巨大作用, 在教学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斯多惠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斯多惠的教学思想成为19世纪中叶德国教育界研究各科教学法的指导原则, 他也被认为是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逝世后西方最伟大的教学论专家。

教学目的:形式与实质的关系 第斯多惠认为, 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全人”, 即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 必须通过教学。第斯多惠辩证地论述了教学的实质目的与形式目的之间的关系。他说:“教学可以具有两种倾向, 或者是想使学生知道一定的教材, 给他以知识和技巧, 使其成为不可剥夺的财产;或者是希望通过教学发展他的能力。在第一种情况下, 追求的是实质的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 追求的是形式的目的”。 (3) 第斯多惠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两种目的不是互相排斥的, 而是相互依存的。在采取正确方法的前提下, 学生在学习教材、掌握知识的同时, 其能力也必然得到发展, 教学往往可以同时达到两个目的, 实质目的与形式目的是辩证统一的。由此, 第斯多惠得出一个极为明确的结论:“无论何时都不能谈到实质的观点和形式的观点的绝对的划分问题, 尽可能深刻的认识和彻底的精通知识是一个统一的目的”。 (4) 但第斯多惠并不认为两个目的没有主次之分, 他一再强调形式目的比实质目的更为重要。首先, 他认为少年儿童的能力发展能为他升入高级学校学习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 少年儿童的注意、记忆、理解等各种能力的发展能加强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再次, 敏捷的观察力、记忆力, 特别是思维能力可激发性格的力量, 影响意志, 形成完善的人格。第斯多惠总结道:“我们深信教学的最高目的, 不是广度的实质的目的, 而是深度的形式的目的”。 (5) 因此, 正确的教学目的, 不是放在学科上, 而是放在学生掌握了学科而获得的能力上。

教学基础:自动性、遵循自然和遵循文化 第斯多惠认为:人之所以能超越自然对人的制约, 主动地趋向人所决定的合理目的, 是因为人身上存在“自动性”, 即生而具有的渴望发展的特性;人的观察、感觉、思维、自制力、言语和行动等各种能力和表现, 都是因为人的天性中潜藏着这种自动性的结果。他指出:自动性是人的本质, 是一切人性的、自由的和独创活动的源泉, 是达到培养“全人”这一教育目的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一原理, 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任务在于发展人的自动性。但同时他又指出:自动性只构成教育的主观因素, 还应承认教育的客观基础, 即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 因此, 自动性的培养应以真、善、美为内容。在第斯多惠关于教学的思想中, 自动性的培养占着最重要的地位。第斯多惠继承了卢梭与裴斯泰洛齐关于儿童的自然本性和天赋力量的观点, 把自然适应性原则确定为教学的最高原则。他说:“自然适应性原则在教育学的天地是永恒的, 它是辉煌的、永不熄灭的、永不改变自己状态的指路明灯, 一切其他的教育和教学法的规则都围绕着它旋转, 而且都趋向它”。 (6) 遵循自然的原则就是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过程, 即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他号召教师仔细研究儿童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特点;他把心理学看作教育科学的基础, 把教育经验当作教育发展的源泉。与自然适应性原则相对应, 第斯多惠又提出了文化适应性原则。遵循文化的原则就是在教育中必须注意一个人出生或将来生活所在的地点和时间的条件, 要注意学习具有包罗万象意义的全部现代文化, 特别是学习祖国的文化。在第斯多惠看来, 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必然受到时间、空间、社会风俗习惯、时代精神、历史的和现代的文化的影响, 教育必须适应社会文化的状况。同时, 第斯多惠指出文化适应性原则与自然适应性原则没有可比性, 是辩证统一的;但是当文化适应性原则与自然适应性原则发生摩擦的时候, 文化适应性原则应当服从于自然适应性原则。

教学原则:以发展为主线 根据自然适应性原则与文化适应性原则及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总结了33条教学规律与原则, 包括直观性、持续性、坚实性、巩固性等原则, 但发展性教学原则是贯穿第斯多惠教学论的一条主线。第斯多惠从自然适应性原则出发, 认为人的心智首先是揭露和认识具体的、个别的东西以后才由此发展为一般的东西, 所以教学也应遵循发展的自然原则。“从具体的、特殊的、个别的开始并过渡到抽象的”, “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 通过一些影响学生的认识能力的问题来引起他的主动性, 并且不断地激发他, 引导他获得新的认识和产生新的思想”。 (7) 第斯多惠把这种教学称为基本的教学, 并指出发展性原则不仅在小学里应遵循, 在实科中学和文科中学也应遵循。在第斯多惠看来, 要求自然的、自由的发展是全部教育学的简单结论。他提出教学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使他们在领会和寻找真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第斯多惠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所指示的道路, 即教育必须遵循少年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他根据心理学理论将16岁以前的少年儿童心理发展分为感觉、记忆、悟性、理性四个阶段, 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应当促进人的多方面的发展, 并有助于人的道德教育。成功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的性质, 不仅可以发展儿童的智力, 而且可以形成他们的整个人格:意志、情感和行为。

教学保障:培养进步的教师 在第斯多惠看来, 教学的成功归根到底决定于教师。第斯多惠高度评价教师职业的意义, 认为教师负有“引导别人走正确的道路, 激发别人对真和善的渴求, 使别人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 (8) 的神圣使命。他在《莱茵教育杂志》和《德国教师教育指南》等刊物和著作中论述了教师的使命和素质。首先, 第斯多惠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进步的政治态度, 坚持教育的进步方向, 反对德国教育的保守主义倾向, 要从当时统治者的权威下解脱出来, 为真正的国民教育而斗争。他鼓励教师要无限热爱教师职业, 以满腔热情培养具有自由思想并积极接近进步运动的新一代。第斯多惠每次会见教师时都强调这样一种思想, 即教师应培养出自由思考并有能力参加时代的进步运动的青年。他说:教师不应像奴隶那样服从权威, “只有自由的独立的人, 才能为自由为独立而教育别人”。 (9) 其次, 第斯多惠认为, 教师本身应具备良好的素质。他说:“他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 在多大程度上使这种教育和教养成为他自己的财富, 他就只能在这样大和这样多的程度上对别人发生培养和教育的影响”。 (10) 在他看来, 一个具备良好素质的教师, 必须是一个独立思考并具有独立精神的人, 只有自由的和独立的人才能为自由与独立而教育他人;一个具备良好素质的教师还应该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他应拥有一般的文化知识, 接受过广泛的普通教育, 熟悉心理学和教育学, 通晓自己的教材, 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教学方法。再次, 第斯多惠认为, 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必须自我完善, 不断学习、探究。第斯多惠要求教师努力学习, 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不前。第斯多惠从教育要适应文化科学发展的要求出发, 要求教师具备广泛的文化素质。他说:“作为一个人, 一个公民来说, 要加强普通教育, 作为一个教师来说, 要加强专业教育”。 (11)

第斯多惠代表着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意志, 其教育思想的进步性表现在继承了裴斯泰洛齐的思想, 在反对违反儿童天性及自然规律发展进程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斗争中, 把“适应自然”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并放在首位, 强调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 表现了这位教育家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 这在当时的德国无疑是进步的。第斯多惠提出了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 与当时欧洲资产阶级以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反抗封建教育的总特征是一致的。他强调研究儿童的自然本性及其发展规律, 顺应了由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等倡导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在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中, 第斯多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必须受到诸种客观的社会条件的制约, 这是对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一个贡献。他提出教学内容要“适应近代科学水平”和“适应文化”的主张, 表明他试图引起教育者对正在发展的近代工业文明的关注。当然, 作为资产阶级教育家, 第斯多惠的教育理论也存在着一些局限。一方面, 他断定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性认识, 又承认内在的知觉能力, 把内在知觉看作认识的一个独立的系统, 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还没有达到完全正确地理解, 从而给唯心主义留下了空隙。同时, 他尚未意识到自然适应性与文化适应性两个原则的实质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没有认识到适应自然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文化, 而是把自然适应性原则放到了主导地位。尽管如此, 在近代教育史上, 第斯多惠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他是德国古典教育学领域进步力量的代表。

注释

1 (3) (4) (5) (10) (11) 张庭涣:《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第一篇总论) 》,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第252, 367, 369, 369, 350, 350, 391页

2 (6) (8) 腾大春:《外国教育通史 (第三卷) 》,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274, 272, 273, 275, 276页

3 (7)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第斯多惠师训思想与〈德国教师教育指南〉选读》,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10页

论孔子“仁”学思想 篇3

本文主要论述了“仁”学思想的若干重要问题。首先,论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涵义,“仁”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其次,从“仁”是社会的轴心;追求“仁”的境界,首先做到孝悌;人的尊严和价值要用人自身的道德人格来证明;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亲友之间的关系时,要以“仁”为原则。

—、“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孔子“仁”的学说,实际上就是人学。“仁”被规定为多方面的伦理原则,包括了义、礼、智、信、勇、恭、宽、孝、悌、恕、忠等,成为一切优秀品行的总汇,故“仁”为“全德”之称。孔子认为凡是人就应该具备“仁”,“人而不仁”,不仅难以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为世所不容,而且领悟不了人生的真正乐趣。人应该是具有一定道德的人,否则就够不上为人的资格。《中庸》、《孟子》都说“仁也者,人也”。据清阮元《研经室集论.<论语>仁论》谓:周初但写“人”字,至《诗·国风》时期“仁”字方才形成,“人”具有“仁义”之义。而仁、人互训。这就是说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孔子还认为人有道德自我升华的潜能,“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①,“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矣”②。认为实现仁德的愿望,并付诸实践,总可以达到崇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永远不会出现心有余力不足的状况。

按照孔子"仁者爱人"的说法,仁的基本含义应该落实到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上面,具体地说,应该承认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具有明确的人化意识和行为。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伦尽职。孔子以“爱人”解释仁,作为仁德的根本标志,他不仅希望以"仁爱"精神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以“仁爱”原则来治国安邦。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爱之心,上下、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孔子之道,在于“仁”。我国古代“仁”字就是这样写:人两足走路旁加个二,“二人”是两个人,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个人没有问题,有两个人就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只有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立志于仁德,就要舍弃不仁不义;舍弃不仁不义就不会为非作歹。只有立志做仁者的人,才可以无恶。这个道理说得非常深刻。一个人怎么能够弃恶,不应该整天想着如何限制自己身上的恶,而是要去充分发挥出人身上的仁。

二、深入理解“仁”学思

儒家核心伦理理念凸显社会协调性道德,孔子所建构的儒学是以仁、礼互动互摄为中心的社会伦理体系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学既是仁学,“仁”在实际上是以他人为导向的协调性道德。

1.“仁”是社会的轴心。孔子在人类文化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仁”范畴,并把它置于其思想的核心地位,“仁”同礼、义从此成为整个儒学三位一体的“内核”。首先,就“仁”的本义而言,在孔子那里,爱人为“仁”的最基本含义。孔子还从其他不同层面阐释了“仁”的社会本位主义特征,孝亲和敬兄乃是仁道的基本要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③;爱亲是仁兴的条件:“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④。就“仁”的价值和意义而言,孔子十分推崇仁,认为只有具备了仁性,才能成为扬善抑恶的伦理人,才能成为舍己为人的君子,他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⑤。就“仁”的实施方法而言,儒家从仁爱出发,要求人人亲其亲,注重对自己亲人的爱,做到孝悌慈祥。而施爱的方法是从关心自己的人做起,亦即“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⑥,然后由近及远,由己推人,由爱自己的亲人推及爱其他的人。就“仁”的地位而言,当己与他、己与群发生矛盾冲突时,儒家主张“杀身成仁”,舍己为人,牺牲个体以保全他人和群体,做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充分体现了儒学的“仁”学思想。

2.追求“仁”的境界,从孝悌开始。在孔子看来,只有在家敬(孝)父母,出门敬(悌)兄长,才能把“仁”这种主观理想的精神境界,推己及人,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才能“泛爱众”。并且,“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⑦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仁学思想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制国家秩序及其生存基础的。最后,孔子为他的仁学思想这根精神纽线画上了一个中止符,他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⑧。为了“天下归仁”,他又提出一种办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把它作为“忠恕”之道来行仁。从“仁”出发到“归仁”,显然是孔子认为的一种完满的精神境界。孔子认为,只有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弟友爱才能组成一个完美幸福的家庭。如果没有孝悌,家庭就会乱。没有孝悌,就没有了上下尊卑,人类就会倒退,与动物等同。孔子从伦常出发,奉劝人们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然后再扩大为国家、为整个全人类而奉献。历史上说“忠臣必出孝子之门”,如果首先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就很难做到爱国了。如果人人尽孝,天下必然大治,国泰民安。所以孝悌也是治国的根本策略。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是指一个人本来就具有的善性。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⑨!”并非说孝悌就是仁,仁是事物的本质,孝悌是事物的表象。用古人的话来说,仁是体,孝剃是用。通过实践孝悌,可以走向仁的境界。人之初,性本善。通过孝悌,只是恢复人本来面目的方法之一,而且是走向仁的境界的最根本的方法。一个人在生活中做到了孝悌,那么他就能够站稳脚跟了,终究会大彻大悟,发现人道的本源。如果一个人一生追求仁义,并且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即使不识一个字,在孔子那里也是大学问家。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在实践中去认识真理,在实践中去追求仁的境界。所以他提出了从身边做起,从脚下做起。那首先就是在家里做到对父母孝敬,与兄弟友好相处。

3.以“仁”为处世的准则“仁”从根本上看,是属于以“礼”为中心的政治伦理范畴,是有礼法、有序的社会秩序。同时“仁”也具有人伦之间,道德的理想境界和谐的关系的内涵,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讲:“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认为品学兼优的人,用文章广交天下学友,和同仁共同为社会奉献,为大家服务。在《论语·尧曰》中进一步提出:“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表示虽然身边有亲友,但比不上有仁慈之心的人;百姓有错,那是领袖的责任。领导者的个人品德和表率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论语·里仁》中有:“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认为邻里仁爱就是美好的事。而如果选择居处不与仁慈的人在一起,能说是智者吗?现实中,择邻而居并非易事,但若能与邻里和睦相处、互相照应,对任何家庭都是有利的。指出无仁爱之心的人难以长期过简朴的生活,也不会长久地享有安乐。缺乏爱心,常表现为缺乏责任感。贫时不安,常有取不义之财的想法,从而危害他人;一时得志,难免追求享受,挥霍无度,因此就会很快招致祸患而身败名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⑩认为仁爱的人,自己首先遵守的,才要求别人遵守;自己做得到的,才要求别人仿效。从自己做起,是办好一切事情的根本。以“仁”当先,换位思考,是人与人之间,亲友之间友好相处、保持友谊的重要原则。

注释:

①《论语·述而》。

②《论语·里仁》。

③⑦⑨《论语·学而》。

④《论语·泰伯》。

⑤《论语·里仁》。

⑥《论语·雍也》。

佛法并非是思想学 篇4

佛法并非是思想学、哲学,也不是心理学,所谓研究佛教思想学、哲学的任何人都是门外汉或者说是迷了的人用自己的妄心去靠量的假象,因为他们是在用妄心,而非用清净心,更远远比不上修行的高增大德。象智远、慧能等等历代祖师。因果是最客观实际的,现在科学研究都是在遵循着有因必有果的客观事实规律,只是科学研究受人的妄心干扰无量之多,因此非常受限制,看到的也就是宇宙大千世界的一丝毫毛大小。因果轮回在智慧的年代包括老子、孔子、唐朝、哪怕是晚清时代,都是至真不变、惠及众生的生命指导。所以中华老祖先、老一辈都对因果报应深信不疑,信是首要,下来就是愿、行,然后就能“解”,解:通过皈依佛法,人生问题迎韧而解。

能晓得以上佛法的智慧,每人的人生因果我就不多说,自己自然能明了,自然会皈依修行,自然能知真实智慧。

因此妈妈的表象是疾病,实际是业果,归根到底是心所起的因,上次君怡所放的关于病从何来录音讲法,最简单明了最实际有效不过了,可惜迷妄多的人肯定会比迷妄少的人更难听进去,也更难相信,然万事随缘,佛法普及也是随缘的,强加了反而引起别人误解。

运用数学思想巧解数学难题 篇5

根据我从教二十多年的实践, 总结出数学思想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渗透, 从而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难题”。

一、化归思想法

化归思想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某种转化, 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 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转化, 归结为一个较简单的问题。应当指出, 这种化归思想不同于一般所讲的“转化”、“转换”, 它具有不可逆转的单向性。例如, 狐狸和黄鼠狼进行跳跃比赛, 狐狸每次可向前跳41/2米, 黄鼠狼每次可向前跳23/4米。它们每秒钟只跳一次, 比赛途中, 从起点开始, 每隔123/8米设一个陷阱, 当它们之中有一个掉进陷阱时, 另一个跳了多少米?

分析:这是一个实际问题, 看似很难, 实际就是, 当狐狸 (或黄鼠狼) 第一次掉进陷阱时, 它所跳过的距离即是它每次所跳距离41/2 (或23/4) 米的整倍数, 同时还是陷阱间隔123/8米的整倍数, 也即是41/2和123/8的最小公倍数 (或是23/4和123/8的最小公倍数) 。针对两种情况, 再分别算出各跳几次, 确定谁先掉入陷阱, 问题就基本解决了。上面的思考过程, 实质上就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转化, 归结为一个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这种化归思想完全可以运用于巧解数学问题。

二、数形结合思想法

数形结合思想是充分利用“形”把一定的数量关系形象地表示出来。即通过作一些如线段图、树形图、长方形面积图或集合图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使问题简明直观。

例如, 一杯牛奶, 甲第一次喝了半杯, 第二次又喝了剩下的一半, 就这样每次都喝了上一次剩下的一半。甲五次一共喝了多少牛奶?

分析:此题若把5次所喝的牛奶加起来就是计算:1/2+1/4+1/8+1/16+1/32的和, 假如我们通过“形”来解决就比较直观简单了:把一杯牛奶当成一条直线段, 并设其为单位“1”, 如图所示:

实际上最后也只剩下一杯的1/32了, 只需计算1-1/32即可。本题实际上就是典型的“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渗透。

三、变换思想法

变换思想是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思想, 如解方程中的同解变换、定律、公式中的命题等价变换、几何形体中的等积变换、数学问题中的逆向变换等。

例如, 求1/2+1/6+1/12+1/20+…+1/380的和。

分析:我们仔细观察这些分母, 不难发现分母2=1×2, 6=2×3, 12=3×4, 20=4×5…380=19×20

于是, 问题转换成如下形式:

教学实践证明,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对于提高教学质量, 改变重结论、转过程, 重知识、轻思想, 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深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当然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还要注重渗透的长期性。我相信, 只要在教学过程, 循序渐进地将数学思想不断渗透并反复训练, 就能使学生真正地领悟, 从而轻松自如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食疗一方:醪糟的保健食疗 篇6

醪糟原汁中含有少量的酒精成分,其酒精含量约为2%—3%之间。一般情况下,成人每天饮用150~200克较为适宜。

醪糟的吃法通常有三种:一是甜醪槽,就是在煮沸的醪糟中加入适量的白糖;二是鸡蛋醪槽,碗内打鸡蛋一个,搅拌均匀,用煮沸的甜醪槽冲入,使鸡蛋成花絮状;三是香桂醪糟,在甜醪糟煮沸时加入桂花等香料,使甜香更琅厚。

常喝醪糟不仅对健康人有益,而且对一些慢性病有辅助医疗效能。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及消化不良的人,常喝醪糟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帮助消化。患有高脂血症;劝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常喝醪糟可加快血液循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减少脂类在血管内的沉积,对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棒硬化有帮助。慢性关节炎病人常喝醪糟,有活血通络的作用。产后的妇女乳汁分泌不足时,喝醪糟可以促进乳汁分泌.增加奶量。

醪槽还有提神及解除疲劳的功效。尤其是人过中年以后,无论是体力劳动或是脑力劳动,经过一天的辛劳,临睡前喝一碗热醪槽,不但能缓解疲劳,而且睡得更甜。大病初愈,身体虚弱、贫血、大手术恢复期的病人,常喝点醪糟可起辅助治疗作用。

醪糟虽然味美可口,但并不合适于每个人,如患有肝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则不宜喝醪糟,因酒精对肝细胞有直接刺激作用,否则对病情不利。

现介绍食疗方如下:

醪糟百合大枣桂圆汤

原料:醪槽150克,百合25克,大枣10个,桂圆15个。

制法:百合、大枣、桂圆洗净备用。锅内加水适量,将百合、大枣、桂圆放入锅内用火煮熟后,再把醪糟倒入锅内,煮沸后即可食用。本品具有补脾养胃、养血安神及降低血脂的作用。适用于慢性疲劳、失眠多梦、慢性胃炎、身体虚弱、冠心病及血脂高的病人。

醪糟鸡蛋大枣红糖汤

原料:醪槽150克,鸡蛋1个,大枣lO个,红糖25克。

食补食疗 夏日食疗首选西瓜 篇7

解暑养颜抗衰老“面如桃色、唇如樱桃”,人们通常这样形容一个人的好气色,中医养生专家说:常吃红色蔬果可以使面色红润,有养颜功效。而从西医角度说,这类蔬果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番茄红素等,也有很好的抗衰老、美容作用,还能预防感冒。

从中医理论来说,常吃红色蔬果不但能软化血管、降低血脂,还有除湿利水的作用。红色蔬果之所以色红诱人,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尤其在成熟的西红柿中含量最高。这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帮助人体延缓衰老、防癌。选择蔬果时,越成熟、颜色越红的各种营养成分越充足。

西瓜皮也是宝吃西瓜时西瓜皮常常被扔掉,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其实,西瓜皮是一种具有药性的食物,对人有益无害,应该作为菜用,既利于养生又有益于环保。

西瓜皮中药名又叫西瓜青、西瓜翠衣、西瓜翠。性凉,味甘甜,无毒。入脾、胃二经。功能主治: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治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要药分剂》中写道:“西瓜皮能解皮肤间热。”夏天,人之阳气随气候向外发散,若滞留肌肤之间会导致人体发热。西瓜皮恰好能收此热归于肾,起到收阳潜藏的作用。《现代实用中药》中写道:“西瓜皮为利尿剂。”治肾病浮肿、糖尿病、黄疸,并能解酒毒。

六类人群不宜食用西瓜

炎炎夏日,西瓜算得上是最受欢迎的纯天然“饮料”了。在中医里,它被称为“天然白虎汤”,是清热、解暑、利尿的佳品。然而,养生专家近日却提醒说,西瓜并非人人皆宜,以下几种人应该限量。

(1) 体质弱、易累、怕冷的人。西瓜性味偏寒,此类人群体质虚寒、阳气弱,多吃更会“寒上加寒”。

(2) 肾功能不全的人。这类人排出体内水分的功能大大降低,常会出现下肢或全身水肿。西瓜含水量近95%,会使水肿加重,还容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3) 胃肠虚寒的人。由于西瓜属于“生冷食品”,多吃容易伤脾胃,导致食欲不佳,引起腹胀、腹泻。

(4) 感冒初期。感冒发烧患者常借助于西瓜来补水、退烧,但西瓜属于甘寒食物,不宜用于风寒感冒及感冒初期,特别是畏寒、无汗症状者。

(5) 糖尿病病人。西瓜含糖量在5%左右,糖尿病患者不应多食。饭后吃会加重胰腺负担,在两餐之间为宜。

(6) 高龄老人。人上了年纪,多数都有脾胃偏寒、心肾功能差的问题,吃过多西瓜易引起脾胃损伤。

林语堂中国画学思想探析 篇8

一、主体心态:戏墨的精神

林语堂十分推崇中国画中的“戏墨”精神, 认为“此非专业的游戏三昧的特征, 使作者得抒其轻淡愉快的精神从事绘画。……这是文人学士的一种消遣的方法, 处于游戏的性质, 与作书吟诗无异, 故没有一些沉滞不活泼的神态。”[1]林语堂从消遣与游戏的视角来看待“戏墨”精神, 这种精神使创作主体情绪放松, 进入一种轻快愉悦的心理状态中, 因而艺术作品灵动而活泼。为了阐述这一点, 林语堂用了米芾的例子说明:自称“米颠”的米芾乘兴而作画有时竟不用毛笔, 而是戏剧性地直接把纸卷起来、或者拿起甘蔗、莲梗当做画笔来涂抹作画。林语堂还指出, 中国书画的创作用的是两种液体, 那便是酒和墨, 因而他用了较多的篇幅阐述文人酒后作画的游戏状态, 认为酒后作画神清气爽、畅快淋漓。当然, 林语堂也指出这种乘酒兴作画, 非为醉而醉, 而是更好地表现作品的精神气韵。

林语堂还进一步指出, 这种戏墨的精神来源于中国的“逸”的特质, 并且认为“逸”又来源于“游戏精神”。据此,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 林语堂在论述绘画时运用了西方文艺理论的方法。因而,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 林语堂在此后的阐述中认为“逸”的重要意义在于“仿佛道家精神, 它是人类想摆脱这个劳形役性的俗世的努力, 从而获得心情上的解放与自由”。[2]也就说, 国画创作主体中的戏墨精神最终的落脚是人的自由, 这样的阐述既立足传统画论的概念, 又升华了“逸”的意义的普世性, 更方便西方人理解与接受。从这一意义上, 林语堂对国画中戏墨精神的阐述有其独特的视野与过人的见地。

二、表现特点:印象的捕捉

林语堂将国画视作“中国艺术的印象派”[3], 认为中国的画家不是满足于描绘眼前的景物, 而是用律动美来表现画家对所关注的物象的印象。在具体的方法上, 中国画通过线条和谐的律动、结构的单纯化、意存笔先等手段来表现画家的印象。在分析中, 林语堂通过苏东坡所作的竹子、岩石, 八大山人所作的鸡、鱼, 石涛所作的果园, 来说明结构的单纯化程度越高越能表现出律动之美。林语堂还通过中西绘画比较的方式指出了“意存笔先”作为一种印象捕捉手段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中国画家的印象通过“意存笔先”的手段, 使得其画作所提供的概念能为别人所理解与领悟, 因而中国画的印象多一份平和之道, 少见西洋印象派画家所描绘的那种惊世骇俗的而使人难以理解的物象。

林语堂还进一步解释, 国画中的文人画也就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 简言之, 就是对照相般的精确的反叛, 而主张将艺术家主观印象表达出来, 作为艺术上的新目标。”[4]在论证的时候他以苏东坡的画论“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等材料来论证。现在看来, 林语堂直接将西方印象派套用于国画之中, 颇有生搬硬套之嫌。实际上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其勇气可嘉。更重要的在于, 在西方理论的视野下其论证的材料都根植于中国传统, 且他还认为与西洋印象派画家过于巧黠过于逻辑相比, 中国画家的印象则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 使得艺术形象更容易为大众接受。于此可见, 林语堂的论述并没有陷入西方话语的泥潭, 言语中仍保持着客观清醒的认识, 对中国画充满自豪自信, 殊为难得。

三、技术原理:书法的滋养

林语堂认为国画发展上有两大问题:一个是笔触的问题, 也就是用何种线条描绘对象, 另一个是情感表现的问题, 也就是如何将作者的情感与个性映入作品之中。对此, 他认为书法给予国画技巧与原理, 而诗歌则启发了国画的精神特性。他指出:“书法为中国绘画提供其技巧与美的原理, 诗则提供画的精神与气韵情调的重要依据, 以及对大自然的声色气味泛神性的喜悦。”[5]在梳理了中国画的历史后, 林语堂指出当西方在19世纪还在进行现代艺术革新以摆脱画家被奴役于所勾描的物体之时, 8世纪时的中国画家吴道子已迈开了革新的一大步:此前的画家用线条偏向于机械的描摹且有意掩盖笔触, 而吴道子不但不掩省线条而且有意发挥书法笔触的特性, 其中的线条曲折粗细变化无穷, 暗合自然的韵律。除了引用赵孟頫、董其昌有关书画相通的画论来说明外, 林语堂在论述中还特别通过图像的分析来说明书法对国画的影响:如敏捷有力而富有韵律的笔触、旋曲圆转的皴法线条、石块中间白痕的飞白、枯枝中形象类似篆文等。

除此之外, 林语堂还指出:“书法艺术表示出气韵结构的最纯粹的原则, 其与绘画之关系, 亦如数学工程学天文学之关系。”[6]由于译本差异, 或许理解为“如数学与工程学或天文学的关系”较为准确。在林语堂看来, 由于观念与工具的原因, 由书法而形成的“美感便是律动感”最后发展成了中国绘画上至高的原理。因而, 林语堂认为书法不仅为国画提供了技巧上的借鉴而且还提供了原理上的滋养。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历来有书画同源、书画同体之说, 但是林语堂对中国书画关系的理解有其高妙入微之处。

四、艺术境界:性灵的转化

林语堂在探究国画存在的终极价值的时候写道:“艺术家须传达景物的神韵性灵而引起吾人的情感的共鸣。这是最高目的而为中国艺术的理想。”[7]可见, 林语堂在论述国画的时候并没有囿于技巧形式的探讨, 而是上升到艺术哲学的层次思考国画的存在意义。这里“性灵”应该是理解其画学思想的关键词, “性灵”是林语堂文艺美学思想中十分重要的范畴, 它既发展了公安派的理论, 又吸纳改造了克罗齐的“表现说”, 表现为突出内心的舒展、个性的流露、情感的抒发、形式的自由的艺术主张。具体到其画论, 他认为每一张绘画作品都应该是“作者性灵的内在行进的转化”[8], 因此绘画技巧的把握会影响性灵的转化与情感的表现。比如在线条的运用方面要服务于绘画的抒情性, 惟其如此, 技巧才能表现出其内在的价值与生命力, 否则技巧会很快被世人所厌恶、抛弃。

林语堂特别指出, 性灵的转化还要设法把握万物的内在精神, 如宋代理学家认为在万物的外形之后都有一种无处不在的力量, 作为画家应当在画里把握万物此种无以名之的内在精神。他进一步举例说明画家在画秋天的树林时, 如果仅仅是以描绘树叶颜色之丰富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捕捉那不可见的“秋意”或“秋思”。又如倪云林的秋景图, 清凉的景色、露白的云气、稀疏的树叶、凛冽的寒气, 在这些意象营造的气氛与韵律下, 细节都将忘却而唯有“性灵”留在心中。至此, 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性灵的抒发不再是个人情感的自我困扰, 而是超越了个人可供更多的人感悟、理解与共鸣。

结语

林语堂以其独特的艺术敏感, 在论述中国画学时指出戏墨的精神是国画创作的主体心态, 印象的捕捉则是国画重要的表现特点, 书法的滋养为国画提供了技术原理, 性灵的转化与抒发则是国画应有的艺术境界。由于林语堂的这两本著作的目的主要是向西方介绍中国绘画艺术, 并无意构建一个完整的画论体系, 因而在某些论述时较为零散或过于文学化, 但是其西方理论的视野、立论认识的独到、具体细致的方法, 无疑为我们思考国画在现代获得新生命或创造性的转化提供了一条中西文化比较的道路, 这值得我们在先辈们开拓的道路上继续探寻。

参考文献

[1][2][6][7][8]林语堂著, 黄嘉德译.吾国吾民[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261.253.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思考 篇9

一、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同一性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 是关于发展的理论。它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教育实践活动, 本质上是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由此来看, 二者具有内在同一性。

1、从归属上看, 科学发展观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从各种意识形态具体形式与经济基础关系的远近来看, 意识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法律思想, 它们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经济基础;第二层次是教育、伦理、艺术, 它们离经济基础较远;第三层次是哲学、宗教, 这是两种离经济基础最远的意识形态形式。科学发展观冠以科学二字是为了与传统发展观相区别, 不过是起到强调和明确立场的作用。虽然科学发展观和传统发展观对发展内涵、发展本质、发展路径和发展规律等问题的看法有所不同, 但其实质都是关于发展的社会观念思想, 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在形式上归属于第一层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合格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实践活动, 也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在形式上归属于第二层次。二者对经济社会发展都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或破坏作用, 区别在于, 科学发展观的作用相对来讲更直接, 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相对来讲更持久一些。

2、从结合点来看,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针

社会的发展总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来推进的, 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人作为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主体。无论是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还是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都要通过人来实现, 人的重要性日益得到体现, 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信息革命的推进, 人类的智力活动不断延伸, 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越来越取决于人的素质高低, 综合国力竞争也越来越体现为人才的竞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要的问题必须科学回答“发展的主体是什么, 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发展的目的又是什么”。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我们强调:“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事实上, 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坚持的基本方针。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这里人是教育的根本, 离开了人, 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思想政治教育较之其他教育, 更重视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 即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尊重人, 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甚至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并转化为人的自我教育, 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3、从落脚点来看,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的价值目标。

早在1848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写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面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我们说的人的全面发展。马、恩正是着眼于人和社会的研究, 从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的高度, 进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提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协调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与人的关系, 完善人的生存环境, 为人民谋利, 增进人民福祉, 最终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直接做人的思想的工作, 目的是要提高人的素质, 也就是说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通过教育方式来促进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 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实质上就是直接从思想上“解放人”和“发展人”。所以说, 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价值目标。

二、重视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最终要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 所以需要“刚性”的制度设计来确保其贯彻落实, 但是光有制度的保障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思想观念的变革, 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样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 教育在发展观念的转变和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换言之,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刚性”制度安排和“柔性”教育规范共同发挥作用, 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各有侧重, 从这一点来说, 重视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1、科学发展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转变观念上发挥作用

正确的思想一旦为群众所掌握, 就会成为改变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所以说, 思想观念的变革是所有变革中最艰难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由于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的时间还比较短,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所以,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教育活动, 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广大人民, 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指导意义、科学内涵、本质要求, 让正确的科学的发展观深入人心, 成为人民群众生产、创造的自觉行动。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增强党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研究问题, 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 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 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 不断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工作中。

2、科学发展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 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 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明确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 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基本的思想道德规范做起,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中, 明荣辱之分, 做当荣之事, 拒为辱之行。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 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 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 抵制假、恶、丑, 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 形成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3、科学发展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与之相适应的舆论环境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需要大力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寓科学思想于活动之中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舆论工具, 大力倡导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伦理观念, 倡导以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完善人为主要内容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弘扬先进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推进文化创新, 繁荣艺术创作, 围绕树立科学发展观, 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积极宣传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性生活的伟大实践, 宣传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中的典型, 批判那些在经济发展中不重视协调和平衡, 无视生态环境, 追求一时发展的短期行为,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舆论氛围。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追求。虽然近年来, 由于普遍的重视, 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很多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仍处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过程中, 不同程度地阻碍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 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去做, 凡是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处理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两方面的价值, 一方面是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两个方面的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具有互为促进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为“人越是全面发展, 社会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而物质文明条件越充分, 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但长期以来, 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体现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教育, 立足于“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甚至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种突击性的“救火”行为来看待, 往往过多强调党和国家的需要, 对人的个体自身的价值和人格独立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 认为只要社会发展了, 每个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以致给人造成这样的错觉:似乎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党和国家的需要, 只要受教育者被动的接受党的理念就行。所以一旦个体与整体价值取向出现了矛盾, 就一味地提倡以牺牲个体价值为代价去迎合整体需要, 这不仅严重低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作用, 而且也严重扭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 当前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 处理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长期以来,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较少涉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甚至从来没有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正是由于人们在对待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认识不足, 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片面地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 把经济发展简单等同于GDP指标增长, 对自然界无限制的开发和掠夺, 肆意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把人看作自然的主宰, 征服者, 出现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的严重后果。一定意义上说, 与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无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结果不无关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发挥重要作用, 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生态伦理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3、处理好基础教育与理想教育的关系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 就是要不断提高人的素质, 解放人和发展人。人的素质不仅是多方面的, 而且是有层次的, 其发展是依层次进行的。因此解放人、发展人必须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递进的一个过程。由于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顾此失彼、以偏概全和颠倒层次递进关系的原因, 往往只重视远大理想、宏伟目标等大道理的教育, 而忽视了人的基础教育和公民基本素质教育, 结果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极端, “基础”与“理想”相脱节, 不仅难于收到实效, 而且还会使人向“畸形”方向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 现代社会需要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人的基本素质是高素质的基础, 只有首先进行基础性内容教育, 才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否则目标再大, 口号喊得再响, 也是空的。只有把基础教育和高层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在倡导大道理大原则的同时, 重点进行公民素质教育和人格教育, 使每个人首先打好“基本功”, 学会做人、做好人, 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才会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由于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 所以大到国家的内政外交小至各行各业的具体工作都应该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 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 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 以及需要改进与加强的薄弱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上一篇:名镇丁集网网站广告服务协议下一篇:公租房社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