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帝国主义

2024-10-17

反抗帝国主义(精选13篇)

反抗帝国主义 篇1

反抗经典诗歌

久儿,你的小脚很不安分

总是爱擂鼓

把母亲的腿擂得的青,紫的紫

将父亲肚子擂得不停的喊“哎哟”

床在你的不住的擂动中颤抖不已

被子和单子在你的`脚下被擂得变了尊容

久儿,你的小脚总是爱不停的擂鼓

烦得我和你妈无法可想

你知道,劝不住你

我只好紧紧地拽着你的脚

想控制住你的毛病

你,却受不了委屈

拼命的蹬踹,叫喊,不是我狠心

久儿,我是不会松开我的手的

不是我不同情你

凭你的力气,我明白

你绝对挣脱不了我紧握的手

我只是试试你反抗的持久力

你就坚持反抗吧

今天,不是你放弃你的自由

就是我放弃我的主义

如果,你不怕你的脚痛

我也不惜手软无力

反抗帝国主义 篇2

———加缪

论说“自杀”不仅是严肃的, 与此同时也是极端危险的, 如果没有赤足过河的勇气, 就难以指涉流水的冲力。自杀是一种力, 用形而上的重拳打击, 无人知晓重力的大小, 其经诉诸不可估量的思想序列, 自杀者便“开始思想, 就是开始设下伏雷”[1], 什么时候触发总是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必须肯定的是, 自我所设定的险情将永远潜藏, 并且随时酝酿着爆破。在离开或者存留生命的搏斗中, 自杀者是一种“精神骄子”[2], 他们放弃的是自己的身体, 为了让黑色而坚硬的思想能够傲立于荒幻之漠。自杀总是能搭建起一个肉体与精神搏杀的擂台, 广阔而荒芜, 精神并不一定处于上风, 但腐朽的肉身必会流亡。在这个过程中, 生存与死亡的角逐总是以辩证的面目出现, 那些难以忍受的真实与难以忍受的虚空足以让争执的矛和盾溃朽。

当然, 自杀和死亡并不是加缪哲学的最终命题, 也不是最后结论, 尽管那确实是指向必定的归宿, 但在此之前或之后, 却总可以在灰暗的躯壳上剥落出闪光的镏金, 然而实现这种淬现就必须对某种必然性的终结进行“躲闪”, “对死亡的躲闪是本书的第三个论题, 那就是希望:对一种必须与之‘相称’的另一种生活的希望, 或者对那些不是为生活本身而是为了某种伟大思想而生活的人的欺骗, 这种思想超越了生活, 使生活升华, 它赋予生活某种意义, 并且背离了生活。”[3]自杀在这里成为一种中间态的意志, 并不一定形成现实体现的, 而是通过链条式的思想反应, 被赋予规整混乱、抵制荒谬的功能。在对死亡进行了有效的离避之后, 生活成为另一种持续的状态, 与此同时, 抵抗和祈祷也便成为制动生命之舟的缆绳。“我所研究的自由是把哲学性的自杀称作为存在的立场。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种判断, 而是意味着要指出思想用以自我否定的一种便利方法, 思想企图用这种方法在造成它自我否定的东西之中超越自己。”[4]自杀还意味着一种召唤, 肇始于“撕裂”的内心, 试图将处于崩溃状态下的不断延伸的记忆和想象彻底摧毁, 并且通过无数近乎神性的意念重新规整出灵魂得以安宁的秩序。

在“荒谬之墙”面前, 掘土的心灵是极端痛苦的, “鬼打墙”的恐惧并不是出于其变幻难测, 而是其无处不在的魅影, 高筑的巨墙挡住“不可捉摸”的隐性冲撞, 却“以使终结独特的、无可改变的面貌———终结从这世界中辨认出的面貌———闪耀光辉。”[5]荒谬也不是漆黑一片的, 表面的光鲜更容易对世界形成一种全面的侵略。在此过程中, 肉体和灵魂都会对离开或者存在于这个世界进行一次估量, 自杀便因此成为反抗或者妥协的强硬方式, 无论自杀以何种方式展现, 其源头必定是精神与灵魂之端的鲜血淋漓, 即便是现实冲撞也不可忽视, 表面的瘀痕也将最终无法抵抗心灵的发酵而生成深幽的内伤, 这些来自于“内心深处的”“隐痛”总是在适当的时刻通过任何手段向行动体提供各种危险的指示, 甚至有时连耀眼的阳光、钟表的节奏或风动的窗帷都可能戴上元凶的面具。“值得庆幸的是, 如果不想看到受害者的出现, 那主动权却在我们。我们这个社会也的确有相当多的受害者存在, 如果不想看到他们, 这个社会也只能按照它应该做的去做。它认为那些受害者说话有些言过其实, 认为这种人的数量也确实相当之大。而且就在这种状态下苟延残喘, 那由来也已是很久了。它最终认为, 世界并没有绝对无辜的受害者。真正的无辜者就如最终要爆裂的一件东西, 那么这件东西就应该得到维修”[6]加缪在这里对所谓的“受害者”提出了严正的反思, 因为正是自身的纵容与懦弱, 滋长了迫害的产生。而要突破来自各个层面的威逼, 则不得不从反思自我开始, 也只有通过严密而细致的面向内在的修复, 才能够避免由受迫害者到迫害者的相互转化, 在这个过程中, 仇恨也方可以从根本上得以消除, 而正义也于焉呈现与彰显。但是, 对于加缪而言, 内面的坚硬的障壁是没有完全封闭的, 它甚至是光滑的、透明的和通气的, 置身其间仍不难享有其温和的知觉, 但是这也往往会泯灭了反抗的本质。在温和的思想底子中, 很容易成为滋生软弱的温床。这便是加缪的意义所在, 总是对反抗的对立面始终保持一种警惕, 这种姿态甚至是对立的。毫无疑问的是, 在不断的自我反抗的过程中, 内面的厚重将得以新生甚至是重建。

死亡当然是一种存在, 却又是被存在支配的, 自杀既来源于尘世, 也将超离尘世, 在这种漫长的拉锯过程中, 自杀者的记忆总是被拉长的, 在记忆的变形和扭曲过程中, 自杀的人总是以一个痛苦的思想者出现, 尽管在离开的刹那可能面临空白一片, 但头脑中无限延展的思想舞步是破碎凌乱并充满诱惑力的, 并且与荒谬相钩连。在加缪看来, 荒谬需要常常经受反抗的袭击, 而不是与反抗无关, 任何举动也不会由于荒谬的日益明晰或变幻无穷而成为种种死亡的帮凶。加缪曾经说:“如果说,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有什么东西可以保留下去的话, 那么, 所有那些不光彩的东西都不值得保留。不幸得很, 确实一点儿也没有。我们的政治的和哲学的信念已把我们引入绝境, 在那里, 一切都应该另起炉灶, 从所有制的形式到正统的革命观念。我们怎样才能使某些起而反抗的因循守旧者摆脱这种思维模式和事物模式呢?因为他们同真正的反抗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7]在这里可以看出加缪对社会与历史的一种釜底抽薪式的审视, 在这个过程中, 并不存在任何的超保护的群体或个体, “一点儿也没有”, 原本存在的信念和理解都应该毫不妥协地予以警惕甚而是反抗,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才能够达到“另起炉灶”的效应, 否则, 温和的改良或者疏忽的放松都将使反抗的过程变得软弱无力。而且在这整个理念的实施过程中, 加缪是不避讳死亡的, 死亡是穿梭于世界的风, 可以轻描淡写地吹或肆无忌惮地刮, 可以游走于街头里巷, 也可以袭卷海洋沙漠, 但人们却全然不至于停止忙碌的生活, 在这样的情形下, 无法将反抗者恢复到其原有的意义, 更难以进行至关重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荒谬和死亡就像是逐浪连迭的海潮, 生长于命运之滨, 对人的意志防线进行不懈地冲击, 但“归根结底, 太阳还是温暖着我们的身骨。”[8]因而人们不能淹没其中, 成为荒谬的祭品, 而是要直面粗糙的现实历史, 反抗损害与遗憾的侵袭。“在极端意识的这个顶端上, 一切都重新聚合在一起, 我的生活就像应抛弃或者应接受的整体向我显现。我需要一种伟大。在我深深德绝望和世上最美景致之一的隐秘冷淡的对抗中, 我找到了这种伟大。我从中汲取力量以成为既勇敢又有意识的人。”[9]在面对生命、展开生命甚至收合生命的过程中, 抵御对抗所带来的痛苦和绝望是极为重要的, 不仅能通过自我站立的姿态得到一种精神的伟大, 而且在直面荒芜的世界时也将可以通过“形而上的反抗”实现照亮混沌的心灵。

加缪在1944年写了一篇《道德与政治》的文章, 发表在《战斗报》中, 文中提到:“需要我们所有的人能将正义与自由协调一致起来。让每个人都享有自由和公正的生活, 这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在那些对此已付出努力、已不同程度取得成功、要么强迫自由胜于正义、要么强调正义胜于自由的国家之中, 应为在两者之间寻求更高级的平衡而做出努力。”[10]加缪一度将道德与政治这两个名词放在一起讨论, 而正义与自由将自身统一起来的过程中, 即将原本所存在的残酷与束缚作为一种等待反抗的对立物, 通过一定的政治权利与人权意识的调整, 使邪恶与贪婪得以在自行厌恶和抛弃中完成对冀望的解释, 对立场根本性的激情使得那些曾经留恋的存在悄然发生变化, 价值也就由于那种极端而沉重的冲决得以淬现。“……为了不至于引向后退, 那就必须勇往直前。仅只批判那个时代还不够, 还应该赋予它一种形式, 并指出它的未来。倘若捍卫这些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劳动和艺术活动中的创造性价值是件好事的话, 那么还应该努力赋予它具体的内容。在这里, 随着保卫它们的决心而来的, 至少我们将会产生规定其性质的意愿……在最低限度的水平上赋予艺术以应有的位置, 并且为了反对它的敌人而惟它辩护, 而这种辩护也并非是特权。”[11]由此也可见加缪哲学中反抗主题之一斑。可以说, 在加缪看来, 反抗绝不是一种口号的堆积与叠加, 以其对时代之亟需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呼吁创造出新的艺术与生命形式看来, 加缪所倡导的创生新的价值形态既可以说是其哲学论辩的目标, 同时也代表了其所持论点的最重要的出发点, 具体的内容的填充不仅是针对未知之未来的新的形式体现, 而且其所蕴含的特质以及所呈现出来的带有反抗性质的特点, 是与人自身的抗争和外在的荒谬紧密相连的。因此不难看出, 在加缪的反抗哲学背后, 所指涉的不仅仅是对自杀与对抗的生命探询、对受迫害者与迫害者的自我认同和彼此共谋以及立足于此而进行的批判反思, 更为重要之处还在于其中所涉及的反抗主题, 并且通过这样的主题带出的政治与哲学旨向, 这样的以反抗为基础和契机的重建, 无疑将反抗与重建的加缪式问题引向深处。不仅如此, 在彼此的螺旋式上升的思考与互辩的过程中, 也促进了加缪哲学体系的自我发掘与深化, 从而以更为坚固的存在方式不仅回溯性地强化反抗的力量, 同时也将使创造与重建的过程变得异常的扎实可靠。

摘要:从加缪哲学中的反抗主题出发, 主要以加缪对“自杀”所持的论点进行阐发作为出发点, 认为作为加缪眼中最严肃的哲学问题的“自杀”, 其所蕴含的特质, 其所产生和存在的因由, 以及其所演变的特性, 是与人自身的抗争和外在的荒谬紧密相连的;在此基础上, 探究加缪哲学中所涉及的反抗主题及其所带出的政治与哲学旨向。

关键词:自杀,荒谬,精神,反抗,重建

参考文献

[1][2][3][4][5]加缪.西西弗的神话:加缪荒谬与反抗论集[M].杜小真, 译.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4, 10, 8, 47, 13.

[6][7][10][11]加缪.加缪全集.散文卷Ⅱ[M].柳鸣九, 等, 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127, 137, 34, 126.

绝望:反抗与消释 篇3

汪晖在这个论域的文字很多,如果要我把他的成就简化一点说,那就是他从鲁迅的著作中,颇具智慧地拈出并且较好地阐发了鲁迅的“中间物”概念。历史的中间物概念并不像这几个字所给予人的直观印象那样,它并没有宣布所谓鲁迅的过时;恰恰相反,它借助鲁迅本人的力量,咬破了这个领域裹足徘徊的蚕茧,因而在鲁迅研究史上,具有新的意义。

说的那么玄乎,其实在没有专业定势的学人和后来者看来,这是一个很平常的发现。就像说“吃饭是人的第一需要”、“人是要死的”那么简单。鲁著俱在,白底黑字,只要些许纠正一下心理,人人都可以求证,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吃学术饭的人往往希望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一种永恒,而不愿听到历史相对性之类的不祥音,所以汪晖的大实话引起一些小不愉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宁愿假定非议者是一种善良,并且相信这种学术之外的情绪将为历史所过滤。其实这个概念所衍生出的理论命意远远不是所谓历史相对性问题,鲁迅的久暂问题。

同一种抠字眼的方法,把“中间物”概念限定在鲁迅的某个论域而排斥同时存在的别的可能,这是沿着一条本来正确的路走向死胡同。汪晖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尊重字眼又不囿于此,而把字眼作为鲁迅本体的一个借代。从杂多的知性判断中抽绎出一个最简单的规定,然后由此出发揭示对象的丰富性,这应该说是一种研究的本事。

汪晖和钱理群等人,都常常用“历史中间物”这样一个语词来描述鲁迅。汪晖申言:中间物这个词是鲁迅在某个特定场合的“一种朴素的比喻与自况”,自己不过是“借用”。但在“中间物”前冠之以“历史”一词,却实际上为这种借用增添了释读的麻烦。这个语词容易让人望文生义,一些学者的误解就可能与此有关。其实“中间物”在鲁迅世界中,不仅是历史环节意义上的,更是逻辑意义上的。也就是说,它是构成鲁迅座标系中的一个原点。也许,从逻辑意义上来把握中间物,对理解鲁迅更为根本。

一个原点的发现,常常会导致一系列的既往命题顺理成章的拨反与重组。汪晖对《呐喊》、《彷徨》、《野草》等的研究成绩显然得益于此。由这个原点向外推衍,他比钱理群走得远,也更自觉,更带有这一代青年学者的印记,尤其是更富有生命哲学的个体感受,因而与既往的研究范式拉开的距离也就更大。但是,不知是由于博士论文的文学性选择所限,还是不同意,他没有明确地把中间物作为鲁迅世界的原点来肯认,来规定,因而也没有将这个命题辐射到该达到的角落或论域。汪著以中间物为锁钥,求解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论证鲁迅“在而不属于两个社会”、“理性和非理性”以及他的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势如破竹,顺理成章。我以为不妨由此更痛快地顺下去:中间物既然是鲁迅的生命哲学或把握世界、对待世界的宇宙观和基本方式,是鲁迅的本体,那么他的真善美体系及其意义便由此出,他在中国文学史、美学史、思想史上的地位也应由此而说开去,他与既往文化遗产的关系也该由此去摸门径。

当然,原点毕竟不等于座标,把中间物作原点,不能包揽一切,但可以烛照一切。上面所言未免笼统了一些,举个例子说,比如研究鲁迅与佛教的关系,如果没有对中间物概念的把握,这只能是一个个杂多的,恐怕连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而别人听起来疑窦丛生的断语。理直气壮地断言鲁迅用历史唯物论否定了佛教的论者,不能解释在他所谓“战斗的成熟的后十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生的苦感、无聊感。倘若把中间物作为他一以贯之的价值本体,那么我们就可发现,鲁迅的反抗绝望与释迦牟尼、耶稣的解脱和超越看起来是如此的不同,其实只隔了一张纸。他们(当然还包括孔子、老子亦可如是观)都是在“圣人”级的层次上,破解着同一题目:中间物。只是鲁迅的选择别具气象。这个独具气象的中间物概念可以告诉你,为什么其它的圣人可以拥有那么多追随者,而“鲁圣人”却乏于真正的识者和传人?学起他来,怎么那样的难?

又比如我们曾长期认为鲁迅的关切点是现实、当下、有限性,如果把“中间物”弄清楚,鲁迅不关心终极、无限、永恒、圆满的话语,亦不复成为观察其心灵另一极的眼障:中间物与终极,有限与无限,残缺与圆满,速朽与永恒,亦不再是两码事。(这二极的关系可以表达为,由“中间物”苦寻终极。)

在当下青年学者中,汪晖拥有更多的条件这么顺下去,可是这几年他似乎“耸身一摇”,做别的事去了。

这于是使我想到别的问题去了。

准确地说,汪晖并没有耸身一摇,因为他还在“走”。他曾经说钱理群“病入膏肓”,其实未必不是自状。与王富仁、钱理群这些学术兄长比起来,他毕竟没有吞咽过黄河古道边乡村的苦菜,也没有体验过与老父亲划清敌我界限的精神苦刑(他的身上,顶多是沾了一点学术火星,不足挂齿,况且这是后来的事。),因而他的文字没有那种历史积淀的重感或苦感,但是这似乎没有影响他思想风格的悲剧的孤独的底色。他生活在卡拉OK时代,却从他那里感受不到轻快或“潇洒”,他有着这一代人最顺利的读书、生活航程,但看不出常见的那种春风得意,甚至从他的文字中感受不到王富仁不无乐感的从容和钱理群的间或宣泄的激越。这种早熟的成因,也许可以说是:中了鲁迅的“毒”。鲁迅不愿别人跟他一起背那个沉重的十字架,当年曾以复杂的心情拒绝青年的造访;同时又说如果不怕中毒,来也无妨。不知是专业缘故,还是秉性使然,汪晖不怕中毒,偏要涉足那思想的古战场,倾听那位“孤独者在历史荒原上发出的受伤的狼般的凄怆的嗥叫”,感受那位久已逝去的老人“心灵深处荒海般的波涛”及其内心的分裂与灵魂的痛苦。

没有哪个人天生愿意沉重与痛苦,他曾经有过骇怕,“几乎想逃避”,却终于发现这是枉然。

从俗众的心理来看,我宁愿他这种深沉是偶然的,或者是故作的,因为这样还有解脱的时候。问题在于他虽然似乎不同意存在主义把孤独上升为一种存在本体来接受,却认为它是一种“生命的真实”,认为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孤独个体的绝望的抗战,并把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创造归结为个体的选择与创造。他没有上辈知识者的坎坷际遇,但他从对别人的内省体验中获得了同样的悲凉感,从自己这一代多元选择的艰难中,感受到混乱和焦虑。鲁迅的历史重复感和循环感让他慑服,他不安地发现岁月的流逝并没有真正改变人们的命运。基于这种认识,他同意昆德拉的价值命题: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充实的象征。负担越重,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相反在良好的感觉中轻松地飞起,也即离开最真实的生活,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所以当他在故乡的一条荒僻小道上,打量着隔岸公园的游客的时候,并不因此有神往之意。这就从真善美整个精神系统中把自己的人生方位定了下来,从而把自己置于比钱理群更“病入膏肓”的境地。

荒谬来自“人类对统一的渴求和意识与自然之间的断裂;人类对永生的渴求与生存有限性之间的绝缘”和“人生对其构成本体的忧虑和奋斗的徒劳之间的破裂”。总之,来自人对世界关系(天与人)冲突的体认。这在东西方都是一样的。在中国思想史上,体认到这种荒谬性的思想家决不自鲁迅始。我们有同样多的理由认为鲁迅的绝望意识不只是来自西方智者,而且受了道家和佛家的启迪。鲁迅对道家的激烈情绪使他不愿对其作一种学术上辨正,而他感叹“释迦牟尼真是大哲”,即包含了对人生荒谬的一种隐约的共鸣。我甚至觉得鲁迅对有限与无限,暂时与永恒,当下与终极的把握是受了佛家尤其是禅宗的暗示。禅宗把彼岸的虚幻拉回现实,鲁迅把天堂的梦撕毁而将碎片置于当下;禅宗把永恒的妙道融注于日常的挑水砍柴,鲁迅用现实的“走”,做“零碎事”来亲证存在。所不同的是佛禅以“涅”以“平常心”来消解绝望,鲁迅却是以苦对苦,以沉重的搏斗来同绝望捣乱;但是当鲁迅在“桥梁”、“人梯”、“零碎事”、“拉纤”和“腐朽”、“坟”中发现意义,在对抗争、报复、粗暴、恶投以礼赞和“大笑”的时候,不是把苦行内化为“大欢喜”,并以平常心对待无聊事么?

索遍中国史,以终身的挑战对待清醒意识到的绝望者,除鲁迅以外,找不到第二人。这是鲁迅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地方。鲁迅提供了一种迥异于既往的人格范式,所以这也是他在“人史”上最富价值、最难以企及的地方。人们常常惊异于他为什么一直到死都不歇手地鞭挞着他周围的世界,赞叹他比对别人更无情面地拷打自己,更多的人佩服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那么,是什么心理机制支撑着他这样而不是那样,反抗而不是消解?人们却没有也不愿深究,只觉得他伟大就是了,最多是通过一些历史人物的比较说明他是中国文化的骄傲与奇迹,这种激动与神往不可避免地导致神化与匍伏。汪晖的著作尽管不是专论这个问题的,但它通过对鲁迅精神结构的分析,尤其是第五章,把鲁迅所以然的原则作了我所见到的最中肯綮的研究。其中鲁迅的个体“罪感”是一个很关键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告诉你,鲁迅的以苦对苦已经是一种内在需要,他那苦斗时平常心一般的自由自觉便缘于这种内在需要。

我不知汪晖在服膺鲁迅后是否思考过近两年来常常折磨着我的一些疑问,那就是反抗绝望是不是真实人生的不二法门?既然个体在不能验证的无限面前,在死亡(广义的)面前,一切努力无可规避的都是失败,那么用什么来证明反抗绝望为有价值,适意逍遥为无价值,前者是真实的人生后者为虚假人生呢?这样的标准是超验的、普泛的,还是历史的、具体的?

中国儒道佛处理忧患和绝望的方式总的来说是静态的乐感的,所以鲁迅说中国书(包括印度)是僵尸的乐观,但是不是所有的乐观都是僵尸的,异化的,或远离人生的?从事实上看,鲁迅对乐感文化的批判不是全称而是确指的,那就是专制面前寻逃路,闭上眼睛寻圆满式阿Q主义,他对静穆、适意、逍遥刻骨铭心的痛恨,也多因为其是这个意义的异化了的乐感。他说要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别人到宽阔的地方去。这不就是把反抗留给自己,把适意、自由、轻松也就是乐感留给别人么?如果后者没有真实的人生价值,那么鲁迅又何苦来哉?

乐感的荒谬属性来自它同世界的联系,当着联系不是以对抗而是以一般的“对待”方式出现,适意与淡泊算不算“几乎无事的悲剧”?

此其一。其二,即便是对抗,比如面对死神,是不是只有悲剧感才能显示真实的人生?去年我应约写一篇文字,曾实地踏访了荆楚古地,惊骇地发现有些地方仍流行几千年相沿的跳丧:村上的人死了,亲友邻里不是恸哭,而是以热烈的歌舞举行葬礼,大概与庄周鼓盆而歌差不多。如果在过去,我很可能不予注意,但是这次却踌躇了,因为我不能断言其全无意义。与跳丧有着同一种性质的,是这里还有一种风俗,那就是定期不定期地在森林间小溪旁,围着篝火忘情地歌舞。据说有的人跳得精疲力竭之后便和衣而卧,第二天一早,又开始新一轮的劳作。老百姓自嘲为“穷快活”。

这俗而又俗的土风对我的纠缠决不亚于当年读西西弗斯。也许是感受着这活生生的刺激,脑子中的一点悲喜剧理论怎么也派不上用场。我只是想,如果没有这消释死亡的超脱,这暂忘贫困的“穷快活”,这悬置了苦愁的乐感,他们靠什么保证在数也数不清的兵燹,杀戮,瘟役,灾祸以及辛苦辗转之中生存下来?“不自由,勿宁死”自然是极可贵的,但作为一个普适法则却是讲不通的:人都死光了,还谈得上什么自由?况且,从存在本体论来讲,人在无可逃遁的否定性面前有没有最终的、无对立面的自由,还是个问题。

在原理论上怎么想通和下笔,至今没有结果。很可能不会采取一个非此即彼的说法而为消释绝望留下余地。鲁迅为自己切断了一切精神逃路,但同时因为“终于不能证明”绝望乃是实有,而为别人留下依稀“亮色”,并且常常怀疑自己,不愿别人跟他一样“黑暗”,是否也是出于同样的两难呢?

第一次反抗作文 篇4

乖巧的我从未想过反抗,乖巧的我从想过叛逆,可这一次我却也想自作主张。

一回早晨,又一个熟悉的声音,一遍又一遍的呼唤着我的名字,那是外婆叫我起床的声音,如闹钟一般,一遍遍的刺激着我的耳鼓膜。于是我便带着一丝睡意起了床。穿好衣服带上手表,我无意间瞄了一眼手表上的时间:“啊!己经7点了!”我不禁大叫起来。我急忙跑去问外婆怎么回事。外婆却用一种抱歉而不失慈祥的眼神望着我,不紧不慢的说:“我今天因为要做家务事太忙了,忘记叫你了。”怒气一下子从心里扩散到了全身,可刚到嗓子眼的怒气却被我的胆小一下子又回到了心里,在心里不停打转。收拾一下愤怒的表情,我又急忙到洗脸池洗脸。谁知这时外公就在我身后,盯着我,那种眼神弄得我复杂的`心情更无法平静,过了一会他还一直在后面说一定要量我的身高,好像完全不知道我要迟到了。

在这时我终于憋不住了,心中的怒气好似在那一刹,得到了释放。“你走开,没看到我要迟到了吗!”外公怒了,将餐桌上的筷子狠狠地拍到桌子上然后用手指着我说:“你说什么!”我也丝毫不甘落后将我刚才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外公听了后什么也没说,只是把眼睛瞪得很大,像随时都会冲上来似的。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儿,彼此都用凶狠的眼光盯着对方,此时空中气安静得似乎马上要凝结。过了会儿外公开口:“今天上学我不会送你去的,你自己走去。”这时我内心十分慌张生怕被批评,但是外表却依旧强硬:“好啊,走就走。”于是我走出去后重重的关上了家门。

关于反抗的议论文 篇5

我是宇宙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而我也是八大行星中唯一一个有生命的星球。

虽然说我是一个富有生命的星球,但是我的半径却只有6300多公里,我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是一叶扁舟。其实其它星球也有可能会有生命的存在,我知道你们人类一直研究探索这个问题。

但你们人类也太无知了,你别想糟蹋了我之后,就逃离到别的星球中去,我郑重地告诉你们,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你们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呀!你们别再破坏我了,醒悟吧!要不然你们将会失去我的。你们的破坏对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你们无止境地把各种有害气体大量地排放到我的血液里,全球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铅就有多吨,而砷和汞的排放量就更多了,砷有11000吨,汞有5500吨之多,使全球气候逐年升高。

你们甚至把保护你们和我的臭氧层都撕破了两个大洞,使紫外线无情地将我的皮肤灼伤,也严重危害着你们的健康。乱砍乱伐,使全球洪水泛滥成灾。仅欧洲5个国家中,被酸雨所破坏的森林就达700万公倾,加拿大一个国家一年受灾面积高达4000万公倾之多,我极力反抗你们无休止乱砍乱伐,破坏植被!

为了哺育你们,我所赐予你们的东西够多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自然资源、大气资源……这些资源本可再生的。可你们人口在不断地增加,而耕地、森林在不断地减少,加上你们滥用有害化学物品……,使有限的再生资源被你们破坏使其不能再生,到时候你们的衣、食、住、行都将成为问题,并且还一会造成毁灭性地灾难。

孩子门!我现在越来越虚弱了、越来越疲惫了,真的有一天,如果我支撑不下去的话,你们后悔就晚了!快醒悟吧!好好珍惜和爱护你们赖以生存的母亲——地球!!!

关于反抗的议论文5

一天,森林的小动物正在会议进攻他们的敌人—人类的事情。

杜鹃镇长首次发言地说:不能让人类这样下去了!”啄木鸟医生劝告地说:何必呢?虽然人类乱砍乱伐树木,但不是已经在补救了吗?”杜鹃镇长听后十分愤怒地说:你还敢说,上次听了你的劝告,不进攻人类的都市。但这几年来,我亲眼看到一些贪心的人为了致富,砍树木,造楼房,还建造工厂,造成河水污染。可恶的烟囱不断喷出黑烟,造成空气污染。人类不是个好东西!成天开车到森林里转来转去的,车后的管子不断的喷出废气。还把装食物的塑料袋乱丢。大家说,这可以容忍吗?”群众不约而同地说:杀人类!杀人类!夺土地!夺土地!”就在这时,树木老爷爷走过来,摇摇头,说:“孩子们,虽然人类砍树或做了些伤害我们的事情。但是,你们看那我们用来解渴的泉水,本来被人类污染了,可现在呢?不是又被人类恢复了原样吗?人类已经知错了!”毛毛虫小弟弟跑出人群,对树木老爷爷说:“树木老爷爷,你看你的手,都被人类故意地折断了,难道一点都不生气?”树木老爷爷说:“我一出生就是要帮助人类的,还用生气干什么呢?”大家沉思了一天,森林变得安静了。

《家》读后感:束缚与反抗 篇6

陈子灵

巴金先生的《家》,是我一直想读却又未曾去读的,记得九年级有一篇文章叫做《家的序和跋》。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学习到这篇文章时,便将《家》的大致情节讲给了我们听,她说的是那样吸引人,不禁让我立刻捧起这本书来读。现在,暑假到了,我终于是有时间去读这本书了。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封建大家庭中的各种事。有快乐的,悲伤的,令人痛苦的和不合常理的。各种令人愤怒的事件的起因都是这个家庭中很多成员的腐朽落后。特别是由于高家祖父的一切所作所为和太太们的煽风点火。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当年的封建礼教是那样可怕,以至于把人逼向死地。其实高觉新的内心并不坏,只是他不敢反抗家里长辈的命令,可以说亲手害死了自己所爱的人和自己的妻子。即便后来他有所悔改,但事情都已过去了,后悔也来不及。

其实我所一直认为的家是可爱的,温馨的,而不是像书本中描写的那样,束缚、顺从、压迫,那简直是太可怕了。书中从头至尾唯一一个具有先进的思想并为之付出行动的人,当然,高觉民也是如此,但那是后来的,是他在快要失去最亲的人的情况下。我认为既然是要反抗,就一定要是一开始,而不是非等到被逼无奈的境地后,再去反抗,到那时,即使为时不晚,但给自己、别人不免付出很多痛苦。那么就来谈谈高觉新好了。

高觉新作为思想进步,但行为保守一类的代表,他的坎坷经历常使人感到心寒。首先,他因顺从而被迫不能与自己亲爱的人结婚,这导致两人后来都痛苦不堪,所以导致后来的他的爱人因痛苦不堪加疾病缠身而最终去世。再到后来,又因为老祖宗的死,他听从家里各种太太的话不让自己的妻子在家中生产,最终导致妻子生下孩子便去世了。这是给他带来的多么大的打击啊!也是从这以后,他开始反抗了!其实高觉新的人物设定很巧妙,他既是拥有先进思想的后一辈,又是代表封建势力的老一辈,他是不敢与家中的各位姨太,太太还有叔叔们作斗争的,因为他承担的是一个一家之主的责任,所以他所承受的已经够多了,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已经尽了他的所能了,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怪他,因为这个不敢忤逆大人的他,不知伤害了多少人。高觉新的事迹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有时需要放开自己,虽不说与家人唱反调,但也要忠于自己。

高觉民是一个进步人物,但他的进步还不够明显。他相对于高觉新,在行为上,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有时,他也还是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打算。他是一心一意的爱着琴,只是在有关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才站出来反抗,太不正义了!但是,转念一想,难道人不应该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所爱的人而去争取吗?我们也许又应该原谅他。可是我印象中的高觉民却有些懦弱,有事,面对弟弟高觉慧的责骂及嗔怪,总选择沉默,面对家中大人的建议,也选择沉默,当自己要被逼成亲时,选择的依然是去找三弟商量,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像是个无脑之人。其实也许应该赞扬他,要不是因为他的坚持,也许高老太爷也不会那么大发慈悲的放过他。高觉民让我们了解到自己是要为自己心爱的人所付出的,因此要敢于想家人或其他的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学会反抗,而不是整天郁郁寡欢,像个被囚禁的犯人。

高觉慧在书中就显得较为厉害了,从头到尾他都在不服不满,都在反抗。他反抗祖父,反抗大哥,反抗叔叔婶婶,他的生活从来就只有反抗。哦,还有短时间内,鸣凤带给他的爱情的欢乐。觉慧他是一个永远都跟得上进步思潮的人,不光是在思想上,更是在行动上,我个人认为他与他的大哥,二哥相比,进步的不止是一点点。他会在祖父不允许他出门时,悄悄地跑出门,会在全家人都同自己作对时,也能冷着脸不理,在二哥觉民碰到难题时,勇敢的帮他解决,即便他也曾嘲笑过他。而这么要强的他竟然也有过惨痛的一段经历,那就是鸣凤的死,这痛苦对于觉慧来说是巨大而又短暂的。之所以说巨大,是因为他曾深爱着这个少女,并且是因为自己的不注意而没能帮助这个少女而使他被迫跳湖致死。而短暂,便是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一个人的死,即便是自己爱的人,那也没有什么,那是只够人们伤心一段时间的。所以觉慧很快就投入到工作中去了。高觉慧的故事告诉我们,反抗比起嘴上说说更为重要,但是我们又是决不能将工作为轴心而不去顾自己所爱的人了,两头兼顾,才算得上精明了。

《家》是一篇震撼人心巨著,里面只是围绕一个点来展开进行讨论,但是却让人觉得自己身处其中,貌似任何一个人都与自己有关,他们痛苦,自己也感到痛苦;他们快乐,自己也感到快乐。所以这本书是由内而外地击垮了我,和众多像我一样的读者。

儿子的反抗 篇7

星期五我下班回家,发现家里没人。于是我叫了几声“鑫鑫”。没有应答。我悄悄走到卫生间。猛地推开门,也没有人。儿子以前捉弄过我几回,听见我上楼的声音,把书包藏起来躲在卫生间里和我躲猫猫。今天怎么回事?早该放学了呀。我飞身下楼,骑上电动车向学校冲去。儿子不是调皮的孩子,是什么事呢?各种想法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到学校一看。校门都锁上了,可以肯定老师没有留他。儿子会在哪儿昵?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手机响了。儿子的声音传了过来。“妈妈。我在同学家再玩一会儿回家。可以吗?”我想都没想就对着电话吼到:“都几点了?立刻回家!”然后很生气地挂断电话。

我回到小区门口碰见了儿子,儿子嘴噘得老高,我阴沉着脸。上楼打开家门,儿子刚放下书包,我就冲过去指着他的鼻子把气愤、担心一咕噜发泄在他身上,还推了他一把。儿子睁大眼睛看着我。然后我发现儿子的眼睛开始慢慢地斜着瞪我,在那一刻。我感觉儿子长大了,他对我的粗暴行为开始反抗,用他的眼神反击着我。我沉默着去做晚饭。儿子也去写作业。

我一边做饭一边想:也许真的是我的做法太简单、太粗暴了,怎样才能和儿子化解这次的矛盾。还要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先?不解决今天的事情,随着儿子的成长,逆反心理越来越来严重,无声的反抗就会越来越多。

晚饭做好了,“儿子吃饭了!”“我不吃!”儿子连头都没抬。我的火“嗖”得—下就窜起老高,这小子真是反了。我强压着怒火想:不吃就不吃。现在的孩子营养过剩。一顿不吃,饿不到哪儿去。

就这样我和儿子陷入了冷战中。“妈妈。”儿子先打破僵局。叫了我好几声,我假装没听见。我也想用这种无声的反抗看看他的反应。

“妈妈你为什么不理我々”儿子生气地质问我。“我觉得我不配做你的妈妈!”“为什么?”“因为我没能让你体谅到我找不到你着急的心情,就用粗暴的语言伤害了你!”

“妈妈是我犯错误在先。不应该放学不回家。到同学家去玩。害得你到处去找我。但是你打人不对。你可以好好地说吗?”“好,我接受批评。”

家长必读:浅谈幼儿的反抗行为 篇8

青年作家小蒋一见到我,就诉说她那两岁儿子的种种劣迹:不肯洗澡,一见浴室墙壁上的水珠,便拼命哭喊;吃饭时把筷子匙子全抓到自己手中,将饭菜撒一地,你要夺他的筷子,他就嚎叫、反抗……她问我该怎么办,分析幼儿的反抗行为。

显然,小蒋对渐渐长大的儿子感到困惑了。我劝慰小蒋不必为儿子担心,儿子的种种劣迹是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心理变化。孩子两岁正步入幼儿期,已经独立行走,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愈来愈多,又加上言语的迅速发展,他不但能理解大人的简单言语,自己也能以言语与大人交谈。他往往多嘴多舌,问这问那,父母对此不应嫌麻烦而加以阻止,应多给小儿言语交谈机会。孩子随着语言的发展和见识的增长,就会逐渐产生简单的想象。有些父母或婆婆、奶奶在小儿不听话时,常使用恐吓的办法,如吓唬小儿狼来了,老虎吃人来了,结果使小儿在想象中加以夸大,引起极大惊恐。小蒋的儿子在洗澡时见墙壁上的水珠便拼命哭喊,这是他在想象中产生惊恐的缘故。大人如果在深夜把哭闹的小儿推出户外,会使小儿对外界产生恐惧,形成胆孝畏缩和孤僻等个性特点,严重时会变成恐怖症和反应性精神病。

我建议小蒋要针对幼儿期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幼儿期的特点是:

一、运动器官发育很快,言语活动使他逐渐提高了学习与掌握复杂动作的能力。

在成人示范以及自己不断模仿中,儿童逐渐学会了洗手,用勺子吃食、穿衣、扣纽扣、揩鼻涕等;

二、言语迅速发展,在成人用词的指导下,儿童对外界事物认识逐渐增多,词的概括能力和行为的调节能力也初步发展起来,开始知道一些什么可干,什么不可干,什么对,什么不对等社会行为准则;

三、随动作、言语的发展,孩子的独立行动倾向也发展了,他希望自己能做的事,不愿意让别人帮助;四、由于学会独立行走,加上手的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出现了最初的有目的活动。

我特别提醒小蒋,两三岁的儿童已进入最初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倾向于顽固和严厉,想要什么,就非要什么不可,不但不容更改,而且十万火急,不容易妥协,不容易适应环境。为此,我劝小蒋在教育她的儿子时要特别注意:

首先,要分清感觉和行动。

行动是孩子的外在行为,如孩子在马路上乱跑,这跑就是行动;感觉则是孩子内心的情绪,或怒或喜、或惧或羞等,家长之友《分析幼儿的反抗行为》。孩子有时会产生愤怒,要求他控制这种感觉是不合理的;可是却可以希望他学着去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动不动就打人,丢东西。

其次,要设立合理的规范。

父母完全不限制孩子的行动是错误的;反之,如果对两三岁的孩子设下许多限制,也会使家长陷入困境。因此,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出确实能做到的`规章制度。

再次,要支持、鼓励孩子自己做事,坚持做好做完,养成习惯。做不好,教一教;做好了,夸奖他;在做中教,教育孩子去学习,去观察,去思考。

第四,要培养孩子言语交际的能力。

父母应注意:

一要教儿童说正确而清晰的言语。两岁的孩子言语发音不正确,语句不完善,家长不能当好玩,更不能以此为笑料;否则,孩子就不愿意讲话了,长此下去,既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又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

二要多给孩子以言语交际的机会,丰富他的知识,使其掌握更多的词汇;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科学地回答。

三要让孩子尽量多认识一些具体事物,正确地说出其名称,然后运用儿童能理解的形象语句,结合成人示范,给孩子讲清楚道理。四要力求语言美,家长要以身作则,不乱说脏话。

第五,要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

幼儿必须满足大肌肉及小肌肉两项发展所需要的生理需要。幼儿有种内在驱策力,促使他释放体内精力,他要跑、跳、爬、动及从事各种动态活动。这就意味着家长必须给孩子提供许多户内及户外的活动场地和游戏器材,以发展大小肌肉的控制及技能。大人需要安宁、秩序,孩子却相反,他需要跑、跳、喊叫,可是家长不容易完全配合孩子的这项需要。

第六,要从训练感官入手。感知是幼儿认识的来源。要更多地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充分感知观察外界事物,丰富幼儿关于社会和自然的感性知识,这是发展幼儿记忆、想象、思维的基矗如带孩子外出散步,不仅可以增进其身体健康,而且可以动用幼儿的感官,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

小蒋不愧是一位女作家。她听了我的一番话,竟然感慨地说:我用自己的血肉孕育了自己的儿女,却很少认真地将他(她)们看成是个独立的小生命。是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生命,一个独立的世界。做父母的要对这个世界充满爱,要理解这个世界,而非一味强调做这个世界的主宰。

★ 家长必读:肺炎球菌

★ 家长必读:子女教育心得

★ 家长必读佳句摘选

★ 孩子考前家长必读

★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书

★ 幼儿心理健康大班教案

★ 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浅谈

★ 幼儿家长感谢信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教案 篇9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主要史实: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基本事实。了解主要历史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教材有关插图和历史材料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和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民族独立的合理性;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及其爱国主义的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教学难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和影响。

一、新课导入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

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

无声的反抗 篇10

作为昔日曼陀丽庄园的女主人,吕蓓卡在众人眼里是完美无瑕的。她才华出众,还富有男人的胆略和魄力。她的芳名远近闻名,所有人都很喜欢她。但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尤物,在其丈夫德温特眼里却是个活该下地狱的魔鬼般的坏女人,这究竟是为什么?

在小说中,表面上温柔娴熟的吕蓓卡,在私底下却放浪形骸。她以玩弄男性为乐,她处处留情,与表哥私通,甚至不放过德温特姐姐的丈夫。但是,在小说中,吕蓓卡的所作所为全都是“我”从别人那里听来或自己想象的。德温特在讲这一切的时候吕蓓卡已经死去,所以,我们不能排除德温特在给吕蓓卡下定义的时候带上了个人情绪,甚至诽谤。即使德温特所说的全部属实,吕蓓卡又为什么会这样奢侈放荡?难道真的是天性如此吗,还是另有隐情?

有的评论者说:吕蓓卡从小就与其表哥费弗尔青梅竹马,但德温特横刀夺爱,为了报复德温特,于是吕蓓卡就开始放荡自己。但是,吕蓓卡的父亲非常疼爱她,什么都听她的。所以吕蓓卡的父亲逼吕蓓卡嫁给德温特是不可能,而且吕蓓卡强硬的性格也决定她不可能听从别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更不可能允许自己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所以一开始,吕蓓卡应该是真心爱德温特的。但是,德温特却并没有回馈以等同的爱。

德温特是一个视曼陀丽如生命的人。他自己也承认“我对曼陀丽考虑太多,总把曼陀丽放在第一位,置于一切之上。”在他与新婚妻子“我”回到曼陀丽的第二天,就抛下爱妻而不顾自己投入到管理曼陀丽的工作中。想来当初吕蓓卡受到的,也应该是这样的待遇,他后来甚至把保护曼陀丽的名声看作是他容忍吕蓓卡放荡的原因。

德温特是一个自以为是又很难相处的人。连真心爱他的第二任妻子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和他在一起时,“我”得揣度他的心思,他的思想;他不在时,“我”会有如释重负,无牵无挂的感觉。

德温特还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从不关心妻子的情感、感受。第二任妻子讨厌到处访客,被别人当作一头得奖的母牛看待。而德温特竟回答说:“即使这样,那又何妨?这会给她们增添点生活的乐趣。”这说明德温特可以为了曼陀丽牺牲自己妻子的快乐,甚至是人格和尊严。

通过“现在”,我们可以看见“过去”。过去吕蓓卡的遭遇并不一定比现在的“我”好多少,也许更糟糕。因为吕蓓卡是一个个性极强、无所畏惧的女人,她绝对无法容忍德温特对她的忽视。当她发现德温特并不真心爱她,甚至怀疑德温特当初娶她仅仅是因为她的姿色、头脑、教养和出身都与曼陀丽相匹配,能为它增加知名度,这让追求爱情的吕蓓卡无法忍受。于是,她对德温特的一腔愤怒转变成无声地反抗,反抗这个有着严重父权主义思想的男人和这个囚禁她的父权制的世界。于是,就有了德温特口中所说的那些“恶行”。

但是,如果吕蓓卡真的仅仅是报复德温特,那她只要提出离婚就可以让德溫特难堪,完全没必要做那么多事,到最后搞得自己得不治之症。事实上,吕蓓卡真正要反抗的是禁锢她、阻止她获得她想要的东西的父权制。

作为父权制下的贵族代表,德温特之所以会娶平凡普通的“我”为妻,除了因为“我”有天真、纯洁的气质,更主要还是“我”的顺从、谦卑、忘我的付出实际上正符合了父权制标准中“天使”形象,是男权社会中理想的女性角色。而对于吕蓓卡这样叛逆的女性则既爱又恨,爱她,因为她美得像天使,恨她,因为她是魔鬼的化身,诱惑他们堕入地狱。男人的自私与虚伪使他们将一切责任都归咎到女性身上,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女性们已忍受了几千年。吕蓓卡是勇敢的,她敢于奋起反抗,不做装饰曼陀丽的花瓶,不做丈夫的奴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无声地反抗着德温特和父权制的社会,生前是,死后依然。

我们不得不说《蝴蝶梦》是一部杰作,它所塑造的吕蓓卡这个女性形象不仅具有阴暗的一面,同时具有敢于向父权制挑战的一面,将小说的魅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批判了父权制及父权制下男性的虚伪无情。

反抗帝国主义 篇11

试论简・爱反抗性格的刻画与爱情观

《简・爱》是英国文学宝库中也是世界文坛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女作家夏洛蒂・勃郎特以高超的艺术手段,通过孤女简・爱坎坷的一生,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简・爱不屈不挠的反抗性格以及对平等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大胆追求.简・爱这个富有独特个性魅力的人物形象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作 者:方向真 FANG Xiang-zhen 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顺德,528333刊 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UNDE POLYTECHNIC年,卷(期):3(2)分类号:G04关键词:简・爱 自由 平等 反抗 尊严

反抗帝国主义 篇1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事件总结)

1、《南京条约》

时间:1840-1842(19世纪)

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内容:割香港、赔款、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通商口岸

结果:破坏关税主权,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1856-1860 英法联军

背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3、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1900年

内容:赔款、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结果:《辛丑条约》,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关事件:义和团运动

4、抗日战争

时间:1937-7945

背景:日本受经济危机影响,为摆脱经济危机

相关事件:

九一八事变(1931年)标志侵华的开始。

七七事变(1937.7.7)卢沟桥爆发,标志全面侵华的开始。

南京大屠杀(1937.12)

觉醒的反抗者 篇13

关键词:《狂人日记》 《黄色墙纸》 疯癫叙事

一、 引言

鲁迅先生于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可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不仅因为它开创了以白话文写作的先河,还得益于其成功塑造的“狂人”形象。小说中的狂人清晰而敏锐地洞察到中国封建制度的本质,指出中国四千多年来的文明史实际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继鲁迅笔下的狂人之后,后代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又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疯癫形象:如郁达夫《沉沦》中的于质夫,曹禺《雷雨》中的繁漪,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等,多少都受到《狂人日记》的启蒙和影响。而早在在鲁迅《狂人日记》之前,美国女权主义作家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的杰出之作《黄色墙纸》中也同样出现了“疯人”的形象。《黄色墙纸》取材于作者本人的一段亲身经历,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在被迫接受丈夫“休息疗法”的过程中,由最初的轻度产后抑郁症演变成最终的精神崩溃,与此同时,她也如同墙纸背后的女人一般最终摆脱了男权社会的束缚,获得精神上的解放。这部作品不仅推动了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还为后世女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大胆范式,也正因其先驱性而备受世界各国瞩目,自1892年首次出版后,《黄色墙纸》在欧洲各国,包括英国、西班牙、法国、瑞典和德国,共再版了两次。①值得注意的是,《狂人日记》和《黄色墙纸》都不约而同地从精神失常的疯人“我”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出发,以日记体的形式,通过一个疯人的口吻描述其眼中异于常人的世界,并以此来与当时的主流势力作斗争,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合。然而仔细探究两部作品中的疯癫形象,我们就会发现疯癫形象的共同特征,丰富内涵,独特的审美特效以及作家塑造这类形象的相似原因,看似巧合的偶然性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某种必然性。

二、 疯癫背后的清醒

(一) 疯癫的实质

从形象的塑造上来看,无论是鲁迅笔下的“狂人”还是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笔下的“疯女人”,都是神经错乱,异于常人的精神病患者。然而这些表面上看似疯癫的精神病患者却对各自所处的社会保持一份难得的清醒认识。《狂人日记》里的狂人敏感多疑,总是臆想周围的人要加害于他,从狂人的外在表现来看,他是典型的“迫害狂症”患者。但是细品狂人的话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于中国封建制度的大彻大悟:“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②11-12,狂人一针见血地点出中国“仁义道德”的封建礼教实质是“吃人”,中国历史从古至今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古有“易子而食”②13,“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②16,今有“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②16。吃人的人却又极其虚伪,不敢“直捷下手”②12,总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②12,编出许多借口:有的为饥荒所迫,有的为谄谀献媚,有的为聊表孝心,有的为惩戒罪恶……不仅如此,封建家族制度中,家庭成员之间也是互相戕害“合伙吃人的人,便是我的哥哥”②13,“妹子是被大哥吃了”②18。所有这些“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②16构成一个颇为错综庞杂的异化社会体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②16。吃人的人也分为好几类,“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要吃”②17,还有一种就是像狂人这样在无意识的懵懂状态下被迫加入吃人行列的:“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受害者同时也是害人者。狂人深刻的自我觉醒也恰恰体现在他不仅看破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还能反观自身,发现自己也有“四千年吃人的履历”②19。觉悟到这一点令狂人痛苦不能自已,绝望中他发出了痛彻心扉的呐喊;“救救孩子……”②19,振聋发聩,引人深思。可以说狂人是“一个时代的叛逆者,一个文化革命者,一个自我反省者”③75。他用自己微弱的呼声唤醒国民悔悟,推翻万恶的封建制度,挽救中国的未来一代。

如果说《狂人日记》里的狂人从出现伊始便是一个疯癫的形象,那么《黄色墙纸》中的女主人公则是由最初的轻度神经衰弱而被逐渐逼疯的。小说的女主人公因为患有产后间歇性精神抑郁症,被迫接受身为内科医生的丈夫的安排,来到乡下的一幢古宅中进行“休息疗法”。在这里女主人公被剥夺了写作和与人交往的权利,这种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生活对于一个思想活跃且独立有主见的女性来说无疑是种痛苦的折磨。女主人公所居住的卧室是顶楼的育婴室,尽管女主人向丈夫明确表明自己不喜欢这间房,想要“楼下那间朝阳台,窗台上摆满玫瑰花的房间”④109,但被丈夫以房间空间太小为由拒绝。丈夫约翰表面上对女主关怀备至,充满爱意,却从来都没有真正体谅和尊重女主的感受和想法,总是自以为是地对其荒诞性嗤之以鼻。在这间窗户被栅栏封死,地板被擦刮扯裂,床被牢牢钉住的可怕房间里,女主只能终日对着那令人反感厌恶的黄色墙纸。经过日夜的反复观察研究,女主人公也终于发现了墙纸里的秘密“无论是在曙光,烛光,灯光下,还是在最可怕的月光下,墙纸都将变成一条条的栅栏”④113,栅栏的背后是爬行的女人,“有时图案后面有很多女人,而有时只有一个”④115。她们抓着栅栏猛烈的摇动,竭力想挣脱栅栏爬出来。发现了这一点后,女主决心要帮助这些可怜的女人,“我拉她摇,我摇她拉,黎明前我们就剥掉了好几码墙纸”④116。此时此刻,黄色墙纸俨然成为男权社会对女性压迫的象征,墙纸后的女人则是遭受束缚的女性们的代表。随着女主人公精神的愈发奔溃,她也与墙上的女人融为一体,“我终于出来了”“而且我已经把大部分墙纸都撕了下来,所以你们再也不能把我放回去了!”彻底疯癫的女主人公最终摆脱男权社会的束缚,实现了身心的自我解放。

鲁迅和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在创作疯癫人物形象时都没有赋予他们名字,因此这两个疯癫形象都具有普适性和象征性。狂人一方面代表了旧社会被封建制度毒害扭曲的千千万万中国人,一方面又代表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觉醒的先进知识分子。《黄色墙纸》里的疯女人不仅是19世纪处在男权社会约束统治下的家庭妇女的典型代表,更是具有维权意识和反叛精神的女权主义者。可以说,他们都是“被作家高度凝聚了的被抽象出来又具象出来的人物”⑤53。

(二) 疯癫的原因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两位作家都以疯人这一颠覆传统的形象为媒介来阐发作品的核心思想,这种叙事策略被称作疯癫叙事。“疯癫叙事表现为个人与其生存的外部世界的分裂与对抗,以表达对固有社会秩序的愤懑情绪与批判立场,流露出鲜明的对官方与主流历史意识的怀疑与叛离”③76。在某种程度上,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者亦是作者的替身,因此疯癫的叙事者并非真正的神经错乱,而是作者宣泄不满和反抗情绪的出口。无论《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还是《黄色墙纸》中的疯女人都深受传统社会制度的毒害,这种毒害已经深入骨髓,扎根在思想里。要想获得实际的解放实属不易,唯有从毒瘤的根部对其进行瓦解,即从思想上把它根除才行。疯癫形象的创造,其实是一种绝望中的极端化处理方式,以人精神的疯癫,来突破思想的桎梏,实现精神的自由。

福柯的“话语权利”理论认为,话语与权力是相联的,人们在思考或说话时都要遵守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否则就会被权威剥夺言语权力,甚至斥为疯癫。所以哪里有权威和指定社会规范,哪里就会有疯癫。⑥从这个角度来看,疯癫叙事策略也是作家在与主流权威抗争中自我保护的手段,以此来隐蔽地反抗社会不公。因为这些话表面上看都是些疯人疯语,也就无需推敲究其真伪。鲁迅和吉尔曼选择将自己的反抗冲动投射到话语权不受制约的疯人身上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鲁迅的《狂人日记》创作于1918年4月,首发次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月刊上。五四运动前,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榨下,出现了一批像鲁迅这样有觉悟的先进知识分子,然而这样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的中国人还处在封建主义的枷锁中昏昏欲睡,要想公然反抗根基牢固的封建制度力量尚显薄弱。“黑暗与黎明的转角,新与旧的冲突促使‘狂人’们的反抗必须隐匿于夹缝之中”⑦。《黄色墙纸》发表于1892年,当时的男权社会给女性贴上了“家庭天使”的标签,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和社会地位,她们的行为和思想都受到严格的限制。随着美国工业化的发展,两性地位观念也发生悄然变化,涌现出一批像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这样的女权主义作家,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女性作家们不得不塑造疯癫形象来替代社会公认的安分守己的自我,以求获得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可。因此,疯女人不仅是对文学作品中传统女性天使形象的颠覆,更是对男权社会的挑战⑧。

鲁迅和吉尔曼得以在疯癫叙事上殊途同归,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站在时代交汇点。新兴力量刚刚崛起,发展不够充分成熟,不足以与占主导意识的旧势力正面交锋。因此,疯癫形象的问世,是作家为建造精神家园所做的努力,“通过麻痹敌人而保护自己”⑤63,“也为后来者们指出了一条逃避权威话语模式的有效途径”⑨。

三、 疯癫形象的审美

(一) 形成‘陌生化’的效果

对比中外名家笔下的经典疯癫形象,他们在发人深省的同时还留给读者无穷的审美意蕴。以疯癫形象作为叙事者可以与叙述对象,即读者之间形成“陌生化”的特殊审美效果。陌生化理论源自艺术创作,是20世纪20年代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艺术加工和处理的必不可少的方法。它的提出者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指出,“陌生化”就是将人们熟视无睹的事物以一种创造性的独特方式展现出来,把人们从习以为常的惯性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对对象事物有新的感知和发现。其实质就是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延长审美时间,增强审美效果。当然,陌生化并非纯粹追求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们从对生活的漠然或者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⑩小说中的疯癫形象无疑是对陌生化理论的高度诠释。疯癫形象所营造的疯人语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超常规和反历史的理解方式”11。透过疯人内心独白看到的世界是一个面目全非的异化世界,它迫使读者与现实生活和正常的心理状态相分离,以一种非常规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周围司空见惯的事物,这种全新的视角往往能直接刺激读者的麻痹的感官神经,尤其对促进其思想的觉醒大有裨益。鉴于此,从“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出发反观鲁迅和吉尔曼的作品,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他们同时选择疯癫形象作为叙事主体的某种必然联系。

(二) 蕴含悲剧的效果

上一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基本格式下一篇:我的父母作文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