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基本格式

2024-10-17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基本格式(精选7篇)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基本格式 篇1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基本格式》

课题名称

一、目的、意义(问题提出)

1、研究的背景、现状分析、碰到的问题。

2、目的、意义(为什么研究?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三、研究内容

实现研究目标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实验类课题还要研究假设。

四、研究范围

1、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界定;

2、对研究对象模糊概念进行界定(例:“后进生”);

3、对关键概念(变量)的界定。

五、研究对象

课题研究的直接对象。

六、研究方法

1、根据课题的性质、类型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例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

2、如何进行研究。

七、研究的程序

设计研究步骤、时间规划、管理措施。

八、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或论文,其他有关材料。

九、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十、经费预算情况。

如何实施立项课题

嘉兴市教科所 朱建人

一、课题立项的意义

1、是对申报课题价值的认同。

2、是对科研课题进行规范管理的有效途径。

3、能对课题申报者的研究实施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4、是一份责任与使命而不是荣誉称号。

二、立项后的研究准备工作

1、研讨修订方案——这是课题顺利完成的基础。

要点:集思广益;批判思维;精益求精。

方案的基本结构:

⑴课题名称:语言最少化(指明对象、内容、研究方法)。

⑵目的、意义:回答为什么(对课题进行前瞻性思考和对真实问题的揭示)。

⑶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综述:回答“谁在做”(广泛检索,择要阐述)。

⑷课题的界定:回答“是什么”(课题内涵的揭示与外延的框定以及操作路径的提炼)。

⑸课题研究的目标:回答“怎么样”(真实问题的对应面)。

⑹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回答“怎么做”的问题(技术创新)、策略或措施。

⑺课题研究的对象:确定被试。

⑻课题研究的步骤:准备——实施——总结。

⑼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专著、研究报告、论文、产品等。

⑽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专业、职称、职务等。

⑾经费预算:资料费、咨询费、差旅费、成果包装费等。

2、合理进行组内分工——这是课题有序进行的保证。

要点:职责明确;合作互动;资源共享。

3、及时建立相关制度——这是课题获得成效的保障。

要点:民主氛围;学研制度;工作进程。

4、获得必要的经费支持

三、立项后的实施操作

1、认真操作研究方案——“按图纸施工”

2、认真积累相关资料——有档案意识

3、重视研究者自主建构——求实践创新

4、重视过程的反馈调整——要与时俱进

四、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

1、成果形成的一般过程

A、整理筛选研究资料——多多益善,去粗取精。

B、研讨分析研究结果——先发散后聚敛。

C、悉心策划成果形式——内容决定形式。

D、认真撰写研究报告——态度决定一切。

E、惊心包装课题成果——多一些受众意识。

2、优秀成果的基本特征

A、科学性——观点正确,材料确凿,逻辑严密,表述充分。

B、创新性——有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

C、规范性——文体感强,语言得体,形式恰当。

D、可读性——简洁、生动、流畅、避免套话,不故弄玄虚。

3、优秀成果产生的基础条件

A、课题操作的扎实性——做

B、理论学习的深入性——思(顶天立地搞科研)

C、成果形式的认真性——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基本格式 篇2

目前,已商用化的40 Gbit/s光通信系统都是基于二进制调制格式的,采用的波分复用信道间隔为50 GHz,所能达到的最高频谱效率为0.8 bit/s/Hz。为了更进一步增大系统容量,降低成本,实现高速大容量光信号的长距离传输,对于多维多阶调制格式的高频谱效率传输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现今,对高速大容量多维多阶调制格式的光传输的研究已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国际国内光通信的研究组织已做了不少的实验。作为高效的调制方式,8PSK(3阶相移键控)、8QAM(3阶正交调幅)以及16QAM(4阶正交调幅)都是实现高速大容量传输的不错选择。但受限于现有光电器件的水平,现已证实的多维多阶调制格式基本都是基于级联方式实现的。本文将对这几种调制格式的实现方式从原理和拓扑结构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1 多维多阶调制格式的实现

1.1 8PSK的实现

PDM(偏振复用)-8PSK是一种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多维多阶调制格式。图1所示为8PSK的发射机结构框图。图1(a)所示的发射机由一个MZM(马赫-曾德调制器)和两个PM(相位调制)器(PM1和PM2)组成。MZM、PM1和PM2分别提供0/π、0/0.5π和0/0.25π的相位调制,整个结构相当于在一个QPSK(正交相移键控)调制器后面添加一级(0,π/4)PM器[1]。然而,在这种传统方法中,相移变化会引起非线性,在某种程度上会引入不必要的信号啁啾。图1(b)给出了一种产生8PSK信号的新方法,通过使用一种QPMZM(有4个并行的MZM)结构的调制器来产生8PSK信号[2]。QPMZM结构中的每一个MZM的偏置点都为0,不归零(NRZ)数据序列驱动信号的波动幅度为2Vπ,每一条臂都会产生一个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信号,且这些臂的光相位偏置不同,具体为nπ/4(n=-1,0,1,2)。因此,当输入的3路数据比特序列(Data1、Data2和Data3)经过编码生成I1、I2、Q1和Q2后(编码规则如下:I1=ck、Q1=dk,当I1 XOR Q1=1时,I2=dk、Q2=ek;当I1 XOR Q1=0时,I2=ek、Q2=ek),通过分别对[MZM-I1, MZM-Q1]和[MZM-Q2 ,MZM-I2]进行组合可以产生两路QPSK信号,这两路QPSK信号的光相位偏置为π/4,把这两路QPSK信号叠加就可以产生8PSK信号。通过这种方法产生的8PSK信号不会产生多余的频率啁啾,因而符号之间的传输是理想的线性轨道,且发射机集成度高。

1.2 8QAM的实现

8QAM信号的产生不像8PSK这么直接,因为在光场的相位被调制的同时振幅也被调制。使用电域AWG(任意波形发生器)可以很容易地产生所需要的8QAM信号,但在全光情况下却很难实现。图2所示为一种全光条件下基于串行结构的8QAM调制方案[1]。该8QAM调制器由一个π/4偏置的双平衡的MZM和一个(0,π/2)相位调制器组成。π/4偏置的双平衡的MZM与QPSK调制器类似:双平衡结构中两个MZM的偏置点都为0;不同的是,MZM2的驱动信号波动的幅度只有0.7Vπ。两路信号叠加后产生的星座图如图2(b)所示,之后在0.5π相位调制器的旋转作用下,产生图2(c)所示的8QAM星座图。需要指出的是,将图中的MZM2波动幅度设为Vπ,在其后级联一个5.7 dB的光衰减器,亦可以实现相同的调制效果。

1.3 16QAM的实现

目前,实现16QAM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种是使用AWG,输入的二进制电信号送往AWG,产生4阶强度信号,通过IQ(I表示同相,Q表示正交)调制器,分别对相位相差90°的I光与Q光进行多阶强度调制,IQ光混叠后产生0到π/2区间的星座点,同时AWG输出一路电信号驱动级联的相位调制器,使得IQ调制器输出的光信号相位发生旋转,从而使得星座点分布在4个星座区域,最终生成16QAM光信号[3]。第2种方法是使用QPMZM,其结构与图1(b)相似,在调制器的每一条臂上通过MZM产生BPSK信号,两条臂上的BPSK信号合成一路QPSK(QPSK1、QPSK2)信号,通过衰减使两路QPSK信号具有不同的幅度,然后再将两路QPSK信号耦合生成16QAM信号,其通用模型如图3所示。当n=2时,可实现16QAM光信号的调制[4]。在上述的这两种方案中,都需要用到AWG、QPMZM等新型光学器件,这对光学器件的工艺水平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而通过新的产生方式,即级联16QAM结构,利用现已商用化的光学器件,也可以产生16QAM信号,如图4所示[1]。

在图4所示的方案中,双平衡MZM的偏置为π/2,其中的MZM1、MZM2均偏置在0.6π,驱动波动峰峰值为0.8π。经过该双平衡MZM结构产生如图4(b)所示的直角4QAM星座点。将该4QAM信号通过设置为(0,π)的相位调制器MZM3后,产生如图4(c)所示的特殊8QAM星座点,最后在(0,π/2)相位调制器的旋转作用下产生如图4(d)所示的16QAM星座点。这种产生16QAM的方法与图2所示的8QAM方案思想类似,都是先采用双平衡MZM生成某个象限中的星座点,然后再通过相位调制器实现星座点的旋转变换,使得星座点布满整个空间。

1.4 多维多阶调制格式比较研究

从上述对多维多阶调制格式实现方式的分析可知,使用现已商用的调制器件,通过级联的方式可以实现8PSK、8QAM和16QAM的调制,这种合成信号的方法器件集成度不高,性能也不是很优化,但容易实现;而通过并行方法来合成信号,可以减小甚至消除由于频率啁啾引起的非线性效应,集成度和性能得到了优化,但同时也对光学器件的成本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比较见表1。值得指出的是,虽然通过并行方法可以减小由于频率啁啾引起的非线性效应,但并不能消除铌酸锂器件自身引起的非线性效应(MZM的功率传递函数具有正弦波特性)。目前,我们可以采用预失真(发射机端)或者使用相干接收并匹配相关算法(接收机端)的方法来减小由于器件本身引起的非线性效应。

2 结束语

本文对几种多维多阶调制格式(8PSK、8QAM和16QAM)的产生方式从原理和拓扑结构上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8PSK、8QAM和16QAM,我们推荐使用串行的方法来合成信号,因为在现有的工艺和技术背景下,通过并行方法来合成信号还不太实际。将来如果光电器件的工艺达到一定水平,并行方法将变得更具吸引力。

摘要:随着带宽需求的不断增长,多维多阶调制格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对8PSK(3阶相移键控)、8QAM(3阶正交调幅)和16QAM(4阶正交调幅)的实现方式从原理和拓扑结构上进行了综合性的比较研究。使用已商用的调制器件,通过串行或串并混合的结构配置,可以得到8PSK、8QAM和16QAM的调制光信号;而使用并行结构的配置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和信号的传输性能,但往往需要多个并行配置调制的新结构,对系统集成的成本和工艺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关键词:光通信,多维多阶调制格式,相移键控,正交调幅

参考文献

[1] Yu J. Ultra-High-Capacity DWDM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100 G and Beyond [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10, 48(3): S56-S64.

[2] Sakamoto T. Electro-optic synthesis of 8PSK by quad-parallel Mach-Zehnder modulator [A]. OFC 2009 [C]. San Diego,California, USA:OSA,2009.PD2.2.OTuG4.

[3]Gnauck A H.10×112Gb/s PDM 16-QAM Trans-mission Over 630km of Fiber with 6.2-b/s/Hz Spec-tral Efficiency[A].OFC 2009[C].San Diego,Cali-fornia,USA:OSA,2009.PDPB8.

基本组合格式在词类划分中的功用 篇3

关键词:基本组合格式 语法功能 划分标准 词类

一、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原则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以下简称为《现代汉语》)主张采用综合性的、多元化的标准来划分词类,也就是说要考量词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词与词或者短语的组合能力、词的重叠形式、构词词缀、词的意义。《现代汉语》较好地融合了现有的语法分类成就,利用较充分的语法划分标准将词分为若干类。这种根据多样化的标准划分词类的方法,会更准确地判定词的归类。但是多个不同的角度之间有时会存在一些矛盾,这样就会导致有的时候虽然整体看起来整个词类划分好像采用了多个标准,可实际上在某个角度上或某个层次上,某些词却仅仅是采用了其中的一两个标准。

本文主张划分词类时,在着重考虑词的基本语法功能的同时,也应辅助考虑词的语法组合格式。我们可以称它为“格式辅助说”。我们知道,汉语中的格式有很多,比如“名词+动词”,“动词+名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名词”,“名词+名词”,“副词+形容词”,“介词+名词”等等。这样我们就组合可以说,凡是名词都可以加动词组成“名词+动词”或“动词+名词”的格式,那么,只要是不能进入这两个格式的就不可以称之为名词。另外,我们结合实词可以单说单用、单独充当句法成分这一原则可以更为容易地判定词的归类。例如,区别词从形容词类中划分出来单列,其中就有语法组合格式的运用。我们知道,形容词最基本的语法功能就是做谓语或谓语中心及做定语,那么相应地,它的基本格式就是“形容词+名词”,“名词+形容词”,而区别词却只有“区别词+名词”的格式,用来修饰名词,没有“名词+区别词”的格式,缺少谓词功能。故而,区别词不属于形容词一类,“格式辅助说”对词类划分也是行得通的。

依据“格式辅助说”,本文认为《现代汉语》有不严密之处,这本教材中的某些处理有待进一步商榷,从这一点上说,它还可以更加完善,比如部分“方位词”、“形式词”、“状态词”。出于以上考虑,我们试就《现代汉语》中词类划分中的某些问题加以研究。

二、词类划分中有待商榷的几个问题

(一)与名词有关的几个问题

名词在指称人和事物的同时也可以表示时地和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质和关系。名词的主要语法特征有:(1)做主语和宾语,例如:牛吃草。这是牛。与此相关,名词具有两种基本格式:“名词+动词”和“动词+名词”;(2)做定语或是带定语,也可以理解为名词大都可以直接受名词修饰。也就是说,名词的基本格式还有“形容词+名词”与“名词+名词”;(3)名词前一般能够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即符合“数词+量词+名词”的格式。现在就《现代汉语》中明确划分出的名词,我们找出一些有疑问的词来进一步加以研究。

方位词表示方向和位置,包括上、下、前、后、间、之前、里、之间、之南、以北、之上等等。《现代汉语》把它归为名词一类,是因为这些词中有一部分词具备名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比如“上、下”这两个词,它们可以做主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再有“前、后”这两个词,可以做宾语:“虎在前,狼在后。”且它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我们没有说“上上”的习惯。

但是,其中有一些词,比如“间、之间、以北、之南、之上”等,它们不能单独做主语或宾语,既不能构成“名+动”或“动+名”的格式,也不能单独做定语或是受名词修饰,构成“形容词+名词”或“名词+名词”的格式,还不能受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修饰,进入“数词+量词+名词”的格式。这些词经常用于别的词或词组后面,同前边的词或词组组成方位词组,这样才好表示空间位置,如:“两山间有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树”、“内蒙古高原是在黄河以北”、“橘子生长在淮河之南”,同时,实词都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而“间、之间、以北”这些词并不能单独充当任何一种句法成分,并带有一定的虚词性,它们与实词明显相悖。所以,这部分方位词不应该属于名词一类,而应该把它单列出来。

(二)与动词有关的问题

动词在语法功能上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五点:(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也就是说,动词有这样两个基本格式:“动词+名词”和“名词+动词”;(2)动词一般能跟否定词“不”,符合“不+动词”的格式;(3)大多动词不能跟程度副词相结合;(4)多数动词可以加“着、了、过”等表示某种动态,用语法格式来表示就是“动词+着”、“动词+了”及“动词+过”;(5)有些动词可重叠表示短暂、轻微。现在,就书中所明确谈到的动词,我们找出一些有疑问的词来加以探讨。

前面我们提到,动词最主要的语法特征即是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具有“动+名”或“名+动”的基本格式。在《现代汉语》中,“予以、加以”归入动词一类。可是“予以、加以”后不能加名词,也没有办法做名词的谓语,我们能说“你给与我们的食物都吃完了”而不能说“你予以我们的食物都吃完了”。我们对于这类词,习惯的反而是它们常常加动词作宾语,如“感谢红十字会对我们予以帮助”或是“国家科学院要对此事件加以研究”。这说明这些形式词的宾语只有动词和动词性词语,没有名词和名词性词语,并且在它们之后一般不再带其他宾语。同时,动词都可以在其后加“着、了、过”表示动态,组合为“动词+着”、“动词+了”及“动词+过”的格式,可是“予以、加以”等词却不能这样;此外,由于书面色彩的习惯与音节上的原因,从意义上讲,“予以”、“加以”的意义基本相同,常与前面的单音节成分“现、不、未、严”合而为一,如:“现予”、“不予”、“未加”、“严加”等等,然后再加其他动词一起做宾语,如:“现予公布、不予支持、未加说明、严加审查……”

“予以、加以”是一类特殊的词,上文我们提出观点否定了把它归为动词一类,并且,由于它们后面经常带动词或动词短语作宾语,自身没有实在意义,所以,这里我们暂且称它们为形式词。

所以,“予以、加以”这样的形式词并不完全符合动词的语法功能,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们归为动词一类,其实并不合适。

(三)与形容词有关的问题

作为汉语中一类重要的实词,形容词内部分类问题比较复杂。《现代汉语》目前将形容词分为4个小类,那么这四个小类有无单独立类之必要,或是各个小类内部语法特征是否具有一致性,这些都还有待进一步分析。形容词主要的语法特征是:(1)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符合语法格式“形容词+名词”、“名词+形容词”及“副词+形容词”;(2)不带宾语等。根据教材中所谈到的状态形容词,我们认为其中一些内容还有待商榷,现就这一小类拿出来再次分析一下。

形容词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能受“不”的修饰,组成“很+形容词”,“不+形容词”的格式。状态词一般不满足这些语法特征,如我们可以说“很优秀,不大方”等,在我们常用的语言中却没有“很血红、不雪白”的说法。形容词能带补语,如“勇敢一点”,而状态词不能这样,我们没有说“灰里叭叽一点”的习惯。并且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名词,组成“形容词+名词”的格式。而状态词却不能直接修饰,要在后面加“的”才能做定语,组成“状态词+的+名词”的格式,如我们不能说“绿油油蔬菜”,只能说“绿油油的蔬菜”,我们只能加“的”字后说“树干是笔直的”。此外,形容词可以受副词修饰,组合成“副词+形容词”的格式,如“刚刚好、非常全、分外多”等,而状态词却不能受副词修饰,我们不会说“刚刚绿油油、非常灰里吧叽”这样的句子。

三、余论

研究生论文基本格式 篇4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具有创造性研究成果或在研究工作中具有新的见解,并据此申请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为规范学位论文的格式,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特制定本统一要求。

一、学位论文的一般格式及顺序

(一)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炼、说理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一般格式及排序如下:

1、封面:应包括中英文学位论文题目、申请学位的类型与层次、专业名称、研究方向、本人姓名、导师姓名、论文提交日期等内容。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并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30字。

2、论文独创新及使用授权说明:格式如下。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3、中文提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提要,硕士论文提要约300字左右,博士论文提要约1000字左右。提要应说明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力求语言精炼,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提要结束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论文的关键词(三——五个),然后在右下方第一行写上作者:XXX,第二行写上指导教师:XXX。

4、英文提要:论文第二页为英文提要。上方应有题目,内容与中文提要相同。应在提要结束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三——五个),然后在右下方第一行写研究生姓名,格式为Written by XXX,第二行写导师姓名,格式为Supervised by XXX。

5、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6、序言或引言:置于论文正文前。内容为:本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7、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

8、结论:论文应有结论,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明确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己的新见解的意义。应严格区分研究生成果与导师科研工作的界限。

9、参考文献:按中文引用的顺序附于文末。

文献是期刊时,其格式为:(编号)、作者(外文姓列名前),文章题目名,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若期刊无卷号,则为:年份,期号,页码)。

如果作者是为了向读者提供与本学科领域或本研究专题有关的参考文献时,文章题名应列出。如仅仅是为了便于读者校对和检索时,不一定列出文章题目名。

10、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11、附录:包括放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所需的辅助性教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主要符号、意义、单位、缩

写、程序全文及说明。

(二)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博士论文详细摘要为6000——8000字左右,硕士论文详细摘要为1000字左右,均需另列成册。

学位论文详细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应突出重点,阐述明了,并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内容包括:从事该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完成的工作;获得的主要结论;结论的意义。尤其要注意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

二、学位论文的书写与排版要求

(一)封面格式:由学校指定印刷厂按学校规定统一制作。

(二)内页格式:

1、学位论文内页应有页眉和页码。

单面印制时,页眉横线左侧为论文题目,右侧为章节标题。双面印制时,奇数页页眉横线左侧为论文题目,右侧为章节标题;偶数页页眉横线左侧为章节标题,右侧为论文题目。

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排列。第1页自序言或引言部分开始,以小写的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中英文摘要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如Ⅰ、Ⅱ、Ⅲ等)编号,目录部分不编页码。

2、学位论文用纸规格为A4,版心内心尺寸为155×230mm,含页眉、页码的版心尺寸为155×250mm。使用时左侧要留出2.5cm以备装订。

3、标题用小二号黑体(或标宋体);正文用4号或小4号宋体,小标题用4号黑体;参考文献及附录内容用4号或小4号楷体。博士论文可用5号字体。

4、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如图

1、附注

1、文献(1)、公式(1)等。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图、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如注a、注b等,附注写在图、表的下方。文中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三)文中所用单位一律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定计量单位》,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论文提要一律不要插图。

(四)凡需保密的论文在上交答辩材料时,需经院系负责人同意,不宜公开发表的可以附件方式分册书写,请注明“内部资料”字样。

(五)学位论文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规格》的有关规定书写。

三、学位论文的装订和归档

学位论文的格式检查和封面装订由本校指定印刷厂统一负责。论文内页也可由自己打印,但必须符合上述格式要求,在正式印刷前应送交指定印刷厂检查,若未经检查,因格式不符而被拒收、返工,责任由本人自负。

学位论文和论文详细摘要一式六份,由印刷厂统一交送校图书馆、档案馆及学位办,个人交送恕不接受。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 篇5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

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

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和视角3.课题难点或关键点以及解决办法

四、做得怎么样?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500~1000字左右)1.立项时的预期研究成果和实际达到的研究成果对比2.课题应该有同行专家鉴定报告(如有需要科研处可组织专家验收)3.成果创新程度

五、反思总结:存在问题及需要说明的情况,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完成,原因何在?(500~800字左右)注:上述第二至四部分是结题报告的正文部分,每部分的字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掌握,我们给出的字数只做参考。范文:

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主持人: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钱萍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1.方案的制定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新课标》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实现“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的。2.研究的重点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传统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精于分析,教学形式单一,很显然,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束缚,更谈不上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提高教学质量,亟待研究解决。基于此,我们确定以下几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1)写作教学现状和对策。(2)个性化阅读写作教学和语文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3)个性化写作中科学的思维训练体系。(4)写作教学和语文课堂的交融、整合。(5)个性化写作过程中资源的开发。通过重点研究,达到以下目标:(1)课堂教学:师生民主,氛围宽松,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形成自、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个性;(2)队伍建设:积累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经验和教学案例,提高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的业务素养和学科科研能力水平,为学校培养学科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3)学生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水平,同时也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健全人格的形式和发展。3.主要研究方法:①调查研究法:我们在课题的研究中,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和把握学生、老师在教学中的现状和感到的困惑,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②文献分析法:课题组及时搜集、整理、借鉴国内外教学的相关理论、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③行动研究法:通过一系列社会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观察和感悟,注重挖掘材料和积累素材。④经验总结法:将在实践中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并从中总结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方法。4.课题实验的组织与实施课题起止时间从2006年至2009年,具体分三阶段开展:(1)从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为起步阶段: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制订方案,明确思路,做好计划,组织实验教师学习“个性化教学”课题相关理论,要求教师教学时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身经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2)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为攻坚阶段:理论创新,有所突破。探索语文个性化教学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系。(3)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为总结阶段:运用整合,总结结题。对各阶段的测试数据、资料统计进行分析整理,撰写实验报告,介绍实验做法。现将各阶段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起步阶段:转变观念,更新理念

1.领导重视,骨干参与,更新理念,深化认识课题开题后,语文组成员人人参与,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新课程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总方案及实施方案”;课题组教师一起交流谈心得,认识传统教学带来的弊端。通过学习讨论,深化了对课题的认识,在沉重的反思的同时,打开了教学的一扇新窗户。2.结合本校实际,制订课题方案,明确实验研究思路。课题开题之初,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从上好第一堂实验课开始,课课落实,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身经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明确要重视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校语文教研组围绕“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作为课题的领衔人,我带领全组人员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开展“经典重温”阅读工程阅读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传播人类文化、吸取思想精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精神境界的最佳方式。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强调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300万字”。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新高考也明确地将十部名著列入江苏省高考考查范围。因此,为学生开列书目,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积累已成为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我校语文教研组经过认真研究后,决定三个年级一盘棋,高中三年学生必须有整体阅读的计划。附新课程推荐篇目阅读安排表:时间书目作者活动内容第 一 学

期09.01——10.15谈美书简

朱光潜讲座10.18——11.15呐喊鲁迅读书交流会11.18——12.15泰戈尔诗选

(印)泰戈尔诗歌朗诵会12.18——01.15老人与海海明威读书交流会寒假三国演义罗贯中讲座 第 二 学

期03.01——03.31语文常谈吕叔湘语文知识竞赛04.01——04.30论语通译 文言知识竞赛05.01——05.10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法)莫泊桑讲座05.11——05.20鲁迅杂文精选鲁迅讲座05.21——05.30朱自清散文精选朱自清讲座06.01——06.15堂吉诃德(西)塞万提斯读书交流会06.16——06.30子夜茅盾读书交流会暑假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读书交流会红楼梦曹雪芹讲座哈姆莱特(英)莎士比亚读书交流会 第 三 学

期09.01——09.30孟子选注 文言知识竞赛10.01——10.15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俄)契诃夫讲座10.16——10.30家巴金读书交流会11.01——11.15茶馆老舍读书交流会11.16——11.30歌德谈话录(德)艾克曼讲座12.01——12.15女神郭沫若诗歌朗诵会12.15——12.31巴黎圣母院(法)雨果读书交流会寒假复活(俄)列夫·托尔斯泰读书交流会 第 四 学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基本格式 篇6

1.项目基本情况

1.1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技术负责人 项目主管部门

1.2 建设规模与内容

1.2.1 秸秆处理设施

① 建青贮氨化池

② 秸秆处理机械

③ 小型饲料加工设备

1.2.2 秸秆处理物资

指项目中为处理秸秆所需购置的氨化尿素、氨化膜和微贮菌种的数量、单价和总价

1.2.3 精料及补充料

指项目中为满足项目建设所需要购置的营养舔砖和优质饲料作物种子(包括青贮玉米种子)数量、单价及总价

1.2.4 改良体系建设

指为改良品种所购买的种牛、冻精、细管、胚胎的数量、单价和总价

1.2.5 养殖基础设施建设

指项目建设单位为养殖需要所进行的畜禽舍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或配套改造工程量、单位造价和总价。注意应按照《秸秆养畜项目任务和投资计划表》将该部分内容具体逐一列出。

1.2.6 科技推广费

发挥项目公益职能所进行的技术培训人次数量、培训费支出,为开展技术推广所需购置的设备费用。

1.2.7 编制可研、初设、计划等费用

总额控制在财政资金的2%以内。

1.3 投资估算

说明项目建设总投资及结构(占总投资额的百分比),项目总投资由以下5方面构成,一是青贮氨化池、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等土建工程,二是秸秆处理设备和饲料加工设备购置,三是秸秆处理物资和改良体系建设所需购置的各种物资,四是科技推广费与培训费,五是可研、初设报告等各种文件的编制费。

1.4 资金筹措

说明项目总投资的来源,包括申请中央投资、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分别说明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金额),企业自筹资金金额。

1.5 项目建设期

2年

1.6 效益分析

1.6.1 经济效益

简要列出项目实施后直接生产的销售收入、新增利润、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1.6.2 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1.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依据的各种文件,一般应包括项目指南、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编制可研报告依据的各种规划、经济评价手册方法等参考书籍。项目背景及市场供求分析

2.1 项目背景

即项目提出的理由和主要依据,如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投资方向、政府部门有关文件和决定等。

2.2 项目建设目的和必要性

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目标和规划,分析阐述项目建设对促进畜牧经济增长、畜牧业结构调整、秸秆资源利用开发、增强畜牧养殖和饲料业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加工效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3 市场供求分析

项目所生产产品目前国际、国内的生产状况、市场饱和程度、发展趋势,重点阐述项目建设拟产生的市场需求情况,特别是要着重回答产品在本区域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及销路的保障程度。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及产品方案

3.1 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

3.1.1 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说明项目承担单位已经具备的养殖基础和规模(此部分仅指项目建设拟覆盖的已有养殖企业或农户养殖规模,不是指地区养殖规模),注意应按照市场供求分析和预测结果,参考投资控制规模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此部分应注意的是,为适应当前养殖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带动、示范作用,建设对象应重点向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户倾斜。

3.1.2

建设内容和方案 根据《秸秆养畜项目任务和投资计划表》内容,按顺序详细逐项说明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案。注意建设内容应与项目秸秆处理能力和养殖规模相匹配,青贮池建设、畜舍改扩建量应符合实际,并计算说明建设规模理由。对购置的各种设备、物资,应计算说明其单位处理能力,原则上各类可消耗物资的购买量不可超过项目建设期2年的需求量。科技推广费用投资应控制在财政资金的8%以内,其中购置数码相机、摄像机和投影仪等设备的资金不得超过1.5万元。改良体系建设和养殖基础建设两项使用的财政资金不得超过财政资金总额的25%。

3.2 产品方案

根据市场分析情况拟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产品规模,产品规格、重点说明所生产的产品将采取什么方式销售,现有营销渠道状况。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说明

4.1 工艺技术方案

4.1.1 秸秆处理技术方案

说明项目采取的秸秆处理技术的优势、工艺流程、制作方法、相关技术参数,秸秆饲料的取料和饲喂等技术流程。

4.1.2

养殖基地技术方案 包括养殖动物的主要生产技术指标、饲养模式等。

4.2 设备选型依据及原则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5.1 选址原则

5.2 建设地点

说明建设具体位置(精确到村、镇),注意列出项目建设地点应能提供相应的土地使用证明文件。

5.3 地理位置

5.4 建设条件

自然气候、交通、能源、环境、通讯以及项目实施的技术力量和组织等保证条件。

5.5 主要资源、基础设施条件的供需平衡分析

5.5.1

5.5.2 秸秆资源和利用情况 养殖基地基础设施条件

5.6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项目实施区域和项目实施单位具有的其他政策、资源、技术、市场优势。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6.1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6.2 承担单位主营业务

6.3 人员及构成6.4 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情况

现有基础设施和主要设备,应提供现有设备清单

6.5 资产与财务状况

近几年的经营收入情况,自产负债情况等

6.6 协作或技术依托单位情况介绍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 投资构成和估算

回答项目建设所需的全部投资和投资来源

总投资构成 7.1.1

根据国家农业开发资金管理的有关要求,项目建设资金只能用于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不得用于办公、生活等非生产性设施建设。因此项目中的总投资仅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物资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而流动资金不应包含在内。

7.1.2 其他资金构成对于项目建设投入的流动资金,由于在进行项目效益测算时这部分投资应考虑进去,因此在本部分应单独分述该部分资金的需要量,并说明此部分资金的筹措方案。

7.1.3 投资估算依据

依据是有关建筑安装工程综合定额指标及现行上品价格和收费标准以及税率、利率。鉴于项目为一次性投资,项目设计中不得安排预备费。

7.1.4 项目投资估算

用表格形式表示项目建设中各项投资的估算。内容至少应包括土建工程投资估算表、设备采购清单投资估算表、物资采购清单投资估算表。此部分应用表格形式说明。

7.2 资金筹措

说明项目总投资,申请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分别说明省级配套、地市级配套和县级配套)和自筹资金数额。注意地方配套资金比例应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有关要求。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8.1 项目组织管理

8.1.1 建设期组织管理

8.1.1.1 组织机构及职责

说明项目建设管理小组机构组成、人员构成、职责分工等,并说明项目建成后管理方式和责任人。明确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招标、施工过程中的保证措施等。

8.1.1.2 项目管理

重点说明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方式,应包括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使用的具体管理办法。

项目建设后组织管理 8.1.2

8.1.2.1 管理模式与运营机制

8.1.2.2 项目建成后人员配置

项目建成后工作人员数量、分工、培训和职责

8.2 项目实施进度

指项目从筹建初的前期工作开始到项目建成整个建设期限,在项目建设期内各项工作和单项工程(一般包括可行性研究批复、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投标、土建工程、设备购置、竣工验收与投产评估等)在实践上的先后安排顺序和实施进度。要求绘制一张工程建设进度表。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主要回答项目建设在经济上的可行性。注意本部分应以项目实际建设所涵盖的养殖场(户)产生的经济效益为主,效益估算应符合实际生产情况。

9.1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按照产品方案估算项目实施后的总收入情况和成本构成。注意经营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概念,在生产成本基础上加上销售、管理、财务三大经营费用即构成总成本。

9.2 项目盈利能力

静态分析包括在不同生产负荷下的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和经营利润、利润分配情况和数据。应按照某一正常年份的数据计算项目的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动态分析要编制现金流量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资产负债表,计算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资产负债率等指标。

9.3 不确定性分析

指盈亏平衡点分析,以百分数表述。可以计算以生产负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生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或以销售收入表示的盈亏平衡点。

9.4 抗风险能力分析

分析各种变化因素的产生可能对项目盈利情况产生的影响。一般变化因素有三个,即销

售收入、经营成本和项目总投资在增加或减少5~10%情况下,对项目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三大投资指标的影响结果。

9.5 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建设能够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比如社会产值、劳动就业、农业增收、缴纳税金等情况以及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相关经济指标和数据。项目招标方案

10.1 招标依据

说明招标依据的法律法规文件

10.2 招标范围

逐项列出招标的工程和设备采购内容

10.3 招标方式

项目采用的招标方式

10.4 招标组织

招标所采用的组织方式

10.5 招标程序

说明招标的主要程序可行性研究结论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基本格式 篇7

1.1 国外标准化原理研究概况

系统地开展标准化原理的研究, 始于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1952年成立标准化原理委员会 (ACO) 。标准化原理研究较为突出的有英国的桑德斯和日本的松浦四郎。

桑德斯的七项原理:英国标准化专家T.R.B.桑德斯在1972年出版的《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认真总结了标准化活动过程, 提出了关于简化、协商一致、稳定性、有序性、可检测检验、分级以及标准的制修订与复审等方面内容的七项原理。

松浦四郎的十九项原则:松浦四郎在1972年出版的《工业标准化原理》一书中, 全面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标准化活动过程的基本规律, 提出了有关简化、超前预防、协商一致、统一性、稳定性、标准化效益与分析等内容的十九项原则。

1.2 我国标准化原理研究概况

陈文祥20世纪80年代在《标准化原理与方法》中提出了标准化管理中应实施优化原则 (包括功能结构优化和参数系列优化) 、动态原则、超前原则、系统原则、反馈原则、宏观控制和微观自由结合原则。

王征在1981年发表的《标准化基础概论》中提出了五项标准化基本原理, 即统一原理、简化原理、互换性原理、协调原理、阶梯原理。

常捷在1982年提出了标准化“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八字”原理。

洪生伟总结出标准化活动八项原则, 即超前预防原则、系统优化原则、协商一致原则、统一有度原则、动变有序原则、互换兼容原则、阶梯发展原则、滞阻即废原则。

1982年, 李春田在《标准化概论》中提出“简化、统一、协调、最优化”四项原理;在1987年4月又在《标准化概论》 (修订本) 中提出了系统效应原理、结构优化原理、有序原理和反馈控制原理四项标准系统的管理原则。

1.3 标准化基本原理

2010年10年16日, 张国庆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表的《论标准化原理》, 以及随后发表的《标准学概论》与《林业标准学》, 以及在《现代农业科技》上发表的《论标准化基本原理》《标准的分类及命名》等文章中, 首先分析标准化的地位与作用, 标准化行为是法律行为的延伸, 其主要作用是就是维护生态平衡与社会公平, 促进经济有序发展, 实现社会和谐与繁荣。然后在分析传统标准化理论基础上, 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标准化和谐原理、法治原理、系统原理等标准化基本原理以及标准的分类与命名理论、建立全球标准信息系统理论, 然后引入系统理论与技术, 提出了标准化的系统工程方法、标准化系统评价技术以及林业标准化评价技术与方法, 最后论述了标准的制定、实施与合格评定。

标准化和谐原理:旨在维护社会公平, 保障生态安全, 促进经济有序发展。标准化法治原理:依据法律规定制定标准, 以法治作为保障开展标准化活动。标准化系统原理:为了充分发挥标准化功能, 实现标准化目标, 运用系统理论与技术, 采取相应的手段 (如计划、组织、监督、控制、调节等) 协调标准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以及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1,2,3,4,5]。2010年, 张国庆对现有标准化理论进行了对比, 具体见表1。

2 林业标准化原理

2010年10年23日, 张国庆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表的《林业的特点与林业标准化原理研究》, 以及随后发表的《林业标准学》, 以及在《现代农业科技》上发表的《林业标准化原理研究》, 在分析介绍林业的公益性、文化性、经济低效性、广域性的特点以及农业标准化原理的基础上, 论述了林业标准化的生态优先原理、功能多样性原理、生物性原理和生态补偿原理, 系统介绍了林业标准化方法、实施与监督措施、林业标准化效益评价原理与数据处理方法、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森林认证等内容。

生态优先原理:在林业标准化过程中, 要努力改善系统生态功能, 规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 制定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调控政策。

功能多样性原理:要使森林能发挥多功能效益, 林业标准化就得充分利用森林的地域和经济条件的多样性, 构建一个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体系, 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生物性原理:林业的经营管理对象是生物, 林业标准化就要在诸多影响林业生产的环境因子中, 在可适用性范围内, 因地因时制宜, 选择安全的、稳定的、可操控的因子对其实施科学控制, 促进森林资源增长、森林资源质量和生态健康水平的提高。

生态补偿原理:通过林业标准化, 理顺和拓宽森林生态建设投入渠道, 提高林业生态体系规范化建设水平, 引导民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降低人类发展对自然的压力, 补偿生态建设给林农带来的经济损失[5,6,7]。

3 林业标准实施基本策略

林业标准实施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地贯彻执行标准的活动, 是林业标准制定部门、使用部门或林业企业、林农将标准规定的内容贯彻到生产、管理、流通等领域中的过程。林业标准的实施是整个林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 也是标准化是否取得成效、实现其预期目标的关键。

林业标准的实施, 应遵循服从长远利益原则, 既要照顾到眼前, 更要考虑到长远, 眼前利益应服从长远利益;要遵循顾全大局原则, 要局部服从整体, 顾全大局;要遵循区别对待原则, 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实施区域和实施单位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但有关社会、生态、经济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则应无条件坚持贯彻;要遵循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一些基础标准或强制性标准应该严格贯彻执行, 对于推荐性标准可以因地因时制宜做出调整, 必要时制定地方标准。

林业标准的实施, 一是要加强领导, 建立林业标准化责任制, 促进林业标准的实施;二是要完善林业标准化机构, 保证林业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三是要提高林业标准化意识, 尤其是基层一线林业管理工作者的标准化意识, 更好地指导、监督林业标准的实施;四是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林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按照规划稳步推进。

4 我国林业标准实施中的障碍

首先, 林业标准实施力度不够。目前, 我国林业标准化支撑体系不完善, 基层林业标准化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其次, 制定林业标准时未广泛征求基层实施单位的意见;标准实施中缺乏反馈, 无法及时修订林业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再次, 林业标准化监管不力, 有关单位实施不积极, 致使林业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8,9]。

5 我国林业标准实施对策

(1) 国务院、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专职林业标准化管理机构, 负责全国林业标准化管理工作;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将林业标准实施工作作为林业技术推广和行业管理的工作重点, 融入日常林业工作中, 由专人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林业标准化日常事务。

(2) 结合县级林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把县级林业科技推广队伍建成为推进林业标准化工作基础力量。

(3)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工具, 加强林业标准化宣传推广工作。

(4) 将各种林业项目工程建设以及其他行业的涉林项目工程, 纳入林业标准化管理。

(5) 结合林业标准化体系和林业工程项目建设以及林业行政管理, 加强对林业标准化实施的监督。

(6) 开展林业标准化的试点与示范, 逐步积累相关经验, 完善林业标准, 从而将林业标准化试点与示范区经验与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应用[10,11]。

摘要:首先对标准化理论研究情况进行了综合性论述, 然后依据标准化基本原理和林业标准化原理, 论述了林业标准实施基本策略, 分析了我国林业标准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从林业标准化组织建设、体系建设、宣传、项目管理和标准化监督体系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林业,标准化,原理,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国庆.林业标准化基本原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 :223-224.

[2]张国庆.论标准化基本原理[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1) :35.

[3]张国庆.标准的分类及命名[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1) :28-30.

[4]张国庆.标准学[EB/OL]. (2011-07-08) [2012-11-07].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462993,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469416.

[5]张国庆.林业标准学[EB/OL]. (2011-02-20) [2012-11-07].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414776,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469414.

[6]张国庆.林业的特点与林业标准化原理研究[EB/OL]. (2010-10-23日) [2012-11-07日].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6252.

[7]张国庆.论标准化原理[EB/OL]. (2010-10-16) [2012-11-07].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3878.

[8]麦绿波.标准化原理的评论[J].中国标准化, 2011 (6) :40-45.

[9]李鑫, 张灵光, 杨继涛, 等.农业标准化原理研究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 2003, 19 (5) :110-114, 121.

[10]荆光, 荆悦, 荆弘明.标准化基本原理新探[J].大众标准化, 2006 (8) :45-47.

上一篇:逝去的故事下一篇:反抗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