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12篇)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1
《获得教养的途径》优秀教案设计
[本文定位]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第一部分探讨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第二部分探讨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第三部分探讨重点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质疑和创新的关系。三篇文章的关系,简而言之也可以概括为“读”——“学”——“思”。
通过有效的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学生探讨阅读经典作用,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适当引导。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
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这期间他游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
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墨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这一年他在玛丽结婚,移居巴登湖畔,埋头写作,19发表了长篇小说《在轮下》。这一时期的创作以浪漫主义诗歌、田园诗风格的抒情小说和流浪汉小说为主,作品洋溢着对童年和乡土的思念之情,充满对广大自然和人类的爱,同时也表现了青年人的精神苦闷与追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克努尔普》(1916)、《德米尔》(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尢利西斯》。
30年代后,法西斯在德国猖獗,墨塞对社会前途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东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戏》(1943)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问题探讨:
1、黑塞在本文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2、本文阐述“获得教养的途径——读书”这一主题的整体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第一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为下文张本。
第二段至第五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
第六段和第七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一种是“多数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字。一种是“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从“幼儿园”变成“城市和国家”,直到变成“全世界”,变成“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文章用这样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文章最后,作者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认为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而这种感悟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
3、作者论述什么是真正的修养时认为真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你如何理解?
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4、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
读书学习,“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
(此问可进行延伸: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如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
)
5、为什么黑塞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文章指出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爱学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第四段中,作者特别指出“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轻视读书的倾向。)作者建议读书应该从基础阅读开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提高阅读的层次,因为读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他认为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因而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6、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你如何理解?
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
“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7、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你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吗?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
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三、课后思考:比较中国文人俞平伯先生与黑塞的读书观有何异同。
读书的真意义
俞平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仅有关连,是一桩事情的两种看法而已。游历者,活动的书本。读书则曰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游览。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看法,是读书动机的缺乏。
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即为功名富贵,依日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怪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书的人一天一天的减少了。读书空气的称薄,读书种子的稀少,互为因果循环。
现在有一些人,你对他说身心性命则以为迂阔,对他说因果报应则以为荒谬,对他说风花雪月则以为无聊。不错,是迂阔,荒谬、无聊。你试问他,不迂阔、不荒谬、不无聊的是啥?他会有种种漂亮的说法。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文言谓之好利。有一个故事,不见得靠得住,只可以算笑话。乾隆帝下江南,在金山寺登高,望见江中大大小小的船,戏问随銮的纪晓岚,共有几只。这原是难题,拿来开玩笑的,若回答说不知道,那未免杀风景。纪回答得好,臣只见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在那时,这故事讽刺世情已觉刻露,但现在看来,不免古色古香。意存忠厚,应该对答皇帝道,只有一条船。
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说:“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义为利是遥远的古话。退一步说,以名为利。然名利双收,话虽好听,利必不大。惟有不恤声名的干,以利为利,始专而且厚。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关连。
在这一味好利的空气中寻求读书乐,岂不难于上青天,除非我们把两者混合。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近乎从前科举的方法,这或者还有人肯下十载寒窗的苦功,严格来说,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何况这制度确立还遥遥无期。
现在有一种情形,这十年以来,说得远一点,二三十年以来都如此,这是国文程度显著的低落,别字广泛的流行着,在各级学校任教的,人人皆知,人人皱眉头痛,认为不大好办的事情。这严重的光景,不仅象征着读书阶段的崩溃,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生长
文字教育好像不算得什么。文字原不过白纸上画黑道,一种形迹而已,但文化却寄托在这表迹上。我们常夸说神州立国几千年,华夏提封数万里,这种时空的超卓并不必由于天赋,实半出于人为,皆先民积久辛勤努力所致,我们应如何欢喜惭愧,却不可有恃无恐。方块字的完整,艰深,固定,虽似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亦正于无形之中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永久。从时间说,我们读古书如《孔孟》,觉得孔子孟子似乎不太远,而杜工部苏东坡的诗文呢,他们两位活像我们的老前辈,这是方块文字不易变动之力。假如当初完全用音标文字,那不必提周秦两汉,就是唐宋,也就很遥远而隔膜,我们通解先民的情思比较困难,而华夏国本亦因而动摇不安。再从空间说,北自满洲,南迄岭海,虽分南北中三部,细分还有更多的区域,然而中国始终只有一个,譬如说广东话与北京话完全两样,而纸上文字完全一致,我国屡经外夷侵略,或暂被征服,而于风雨飘摇中始终屹立不失者,上面已表过是先民血汗的成绩,而在民族的团结上,文字确也帮忙不少。历史事实具在,不容易否认的。
所以文字教育的失败,表现上看只是读书种子稀少,一般国文水准低落而已,骨子里已损害民族国家的前途,自非好作危言耸人听闻。废书不读可谓今日之流行病。用功的人难道没有?即有少数人的好学潜修也不足挽回这颓风。即以学校教育而论,听讲的时间每多于自修,而自修课业,有如太史公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能有几人?我不敢轻量天下之士,武断地说或者不多罢,如何使人安心向学,对读书感到兴味,似是小事,却是牵连社会生计问题,譬如饿着肚子读书当然不成的,更有关于教育考试铨叙各制度的改革。我们从事教育写作文字的固责无旁贷,但也不仅是个人努力的事,而成为民族复兴国运重光的大业之一支了。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2
书可以提升我们的内涵。“人靠衣裳马靠鞍”,书就是衣裳,书就是马鞍。而名著又是书中精品,所以,我们要读名著。
文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也就是说,生活是文学的本源。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出来以后,很多人都觉得鲁迅写的就是自己。《西游记》中猪八戒贪财,好色,好吃懒做,跟生活中的许多人很像。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就是艺术真实!因为,这些人物形象本来就是作者将生活中人经过艺术加工后写进书里的,他们来源于生活,却又比生活中的人更典型,更突出,更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现在许多青少年所认为好看的书呢,都是一些网络小说,言情的、武侠的、穿越……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所谓文学,不能给我们哪怕一点启示与教益,能称得上是好书吗?更何况这些书,还在很大程度上误导着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
读名著也要讲究方法。那些理论分析,在我们平时阅读中是用不到的,就好比平时看电视,很多镜头让我们感动落泪,虽然都知道那是假的,但是谁又能时刻想着“那是假的”呢?其实,只要我们看过以后能明白那是假的就可以了。这也就是要讲究一个“出入”之法。
“入”,也就是要进入情境。只有进入情境,才能把作者精妙的语言艺术转化为鲜活的生活情景。我们才能感受到春暖花开的温馨与香甜,冰天雪地的寒冷与单调;我们才能体味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如看到林黛玉伤心流泪,我们也会流泪;看到林冲怒杀陆虞侯,我们也心怀舒畅……这就是入境。有人要说了,这些感觉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也会有,电视剧不是比名著更好看,更直观,更形象,更是一种享受吗?为什么要看那简单枯燥的书呢?可是,看电视我们能看到作者那精彩的语言艺术么?看电视,我们能看出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吗?而且,阅读名著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创造。我们更享受的是创造时的身心愉悦,创造时的快感!的确,很多电视剧是根据名著改编的,但也必然会被编辑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理解、加工成为符合他的审美标准的剧本。然后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和演员又根据他们的人生经历对剧情进行再改编,对人物形象进行再创造。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样最后出炉的电视剧与名著本身还有多大关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利特”。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独有的,我相信,对于每一本名著,我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为什么要放弃享受独立创造的快感,而让别人把他们对名著的理解强加到我们的头上!享受阅读名著吧,享受在自己的大脑中演绎一部属于你自己的名著改编剧吧!你还可以随意的让你所喜欢的明星为你排演!
“出”,也就是要跳出情境。生活中有这么一句话“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身处事件当中,我们往往被情绪所束缚,不能清醒的把握全局,正确的处理事情。就好比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父母的关爱当中,可要说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父母对我们的爱,又有几人能够办到。这不正应了那一句“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吗?迷失在小说情境里的人也一样,他们往往会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小说里还是在生活中。如 : 看多了言情小说的人 , 以为生活中到处都有靓男俊女,成天幻想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在等着她(他),随时准备着与他(她)邂逅于一次偶然,一次巧合。看多了玄幻,武侠小说的人,或者勘破世情,绝望于社会的阴暗;也或者学那些所谓仁人侠士的简单的正义,看不顺眼,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快意恩仇,殃及无辜。
生活真的是这样的么?记得有这么一则笑话:在一个禁止渔猎的季节,马克·吐温在森林里钓鱼,他的收获很大。在返回的火车上,他向一个陌生人夸耀。那陌生人听着就变得严肃起来。马克·吐温感觉到不对头,便问对方是干什么的,对方回答说是渔猎监督官。对方接着又问他是什么人,马克·吐温急忙改口说,“我是全美国最会说谎的人。”我们知道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小说虽说是来源于生活,但也是在生活这个大背景下的虚构,是艺术的真实,不能与现实生活画等号。所以说,想要正确的理解名著,就要,也必须要跳出情境。只有出来了,我们才能真正的享受作者所带给我们的艺术美,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不是生活在幻想中,沉迷于虚无的梦魇。
当然,名著是纯文学,不同于眼下流行的简单而肤浅的通俗文学,它蕴含着作者丰富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敏锐而独特的人生思考。只要我们跳出来,我们就能从深度和广度上汲取作者赠与我们的礼物,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趋于成熟。如:读《红高粱家族》我们所思的不应是一个人的罪与罚,而应是在民族大义面前人性的选择;读《沉重的翅膀》我们所思的不应是政治的腐败和情爱的纠葛,而应是守旧与革新的碰撞对人们意识形态的冲击。《西游记》写的不应是孙悟空降妖除魔的热闹,而应是“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斗争精神;《水浒传》写的不应是铲奸除恶的简单的正义,而应是封建统治者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简·爱》写的不应是男欢女爱的爱情肥皂剧,而应是为了追求爱情自由平等,打破世俗偏见不屈抗争的妇女形象……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使人进步。
当读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不是为了自我标榜增加谈资时,书便会给心态平和的读书人带来无法比拟的快乐。
不论是读历史的厚重还是生活的轻松,生命的苦难还是自然的感悟,当你的视线与文字相遇时,就是一种缘分。因为真心,没有所谓的深刻浅薄、智慧愚钝。正像黛玉所说的:“我是为了我的心。”读书也是为了自己的心。抛却了世俗的虚伪,生命充实,快乐。
摘要:当读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不是为了自我标榜增加谈资时,书便会给心态平和的读书人带来无法比拟的快乐。
获得教养的途径 篇3
【关键词】书;名著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修养好坏,在一定意义上对个人成功有决定性作用。良好的修养是文化知识对人心润泽的结果,如果一个人不学习、不懂得提高自身素质,他的个性必定显得粗糙、张扬,不懂内敛。读书是提高一个人修养的最好途径。
书可以提升我们的内涵。“人靠衣裳马靠鞍”,书就是衣裳,书就是马鞍。而名著又是书中精品,所以,我们要读名著。
文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也就是说,生活是文学的本源。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出来以后,很多人都觉得鲁迅写的就是自己。《西游记》中猪八戒贪财,好色,好吃懒做,跟生活中的许多人很像。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就是艺术真实!因为,这些人物形象本来就是作者将生活中人经过艺术加工后写进书里的,他们来源于生活,却又比生活中的人更典型,更突出,更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现在许多青少年所认为好看的书呢,都是一些网络小说,言情的、武侠的、穿越……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所谓文学,不能给我们哪怕一点启示与教益,能称得上是好书吗?更何况这些书,还在很大程度上误导着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
读名著也要讲究方法。那些理论分析,在我们平时阅读中是用不到的,就好比平时看电视,很多镜头让我们感动落泪,虽然都知道那是假的,但是谁又能时刻想着“那是假的”呢?其实,只要我们看过以后能明白那是假的就可以了。这也就是要讲究一个“出入”之法。
“入”,也就是要进入情境。只有进入情境,才能把作者精妙的语言艺术转化为鲜活的生活情景。我们才能感受到春暖花开的温馨与香甜,冰天雪地的寒冷与单调;我们才能体味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如看到林黛玉伤心流泪,我们也会流泪;看到林冲怒杀陆虞侯,我们也心怀舒畅……这就是入境。有人要说了,这些感觉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也会有,电视剧不是比名著更好看,更直观,更形象,更是一种享受吗?为什么要看那简单枯燥的书呢?可是,看电视我们能看到作者那精彩的语言艺术么?看电视,我们能看出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吗?而且,阅读名著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创造。我们更享受的是创造时的身心愉悦,创造时的快感!的确,很多电视剧是根据名著改编的,但也必然会被编辑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理解、加工成为符合他的审美标准的剧本。然后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和演员又根据他们的人生经历对剧情进行再改编,对人物形象进行再创造。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样最后出炉的电视剧与名著本身还有多大关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利特”。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独有的,我相信,对于每一本名著,我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为什么要放弃享受独立创造的快感,而让别人把他们对名著的理解强加到我们的头上!享受阅读名著吧,享受在自己的大脑中演绎一部属于你自己的名著改编剧吧!你还可以随意的让你所喜欢的明星为你排演!
“出”,也就是要跳出情境。生活中有这么一句话“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身处事件当中,我们往往被情绪所束缚,不能清醒的把握全局,正确的处理事情。就好比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父母的关爱当中,可要说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父母对我们的爱,又有几人能够办到。这不正应了那一句“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吗?迷失在小说情境里的人也一样,他们往往会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小说里还是在生活中。如:看多了言情小说的人,以为生活中到处都有靓男俊女,成天幻想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在等着她(他),随时准备着与他(她)邂逅于一次偶然,一次巧合。看多了玄幻,武侠小说的人,或者勘破世情,绝望于社会的阴暗;也或者学那些所谓仁人侠士的简单的正义,看不顺眼,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快意恩仇,殃及无辜。
生活真的是这样的么?记得有这么一则笑话:在一个禁止渔猎的季节,马克·吐温在森林里钓鱼,他的收获很大。在返回的火车上,他向一个陌生人夸耀。那陌生人听着就变得严肃起来。马克·吐温感觉到不对头,便问对方是干什么的,对方回答说是渔猎监督官。对方接着又问他是什么人,马克·吐温急忙改口说,“我是全美国最会说谎的人。”我们知道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小说虽说是来源于生活,但也是在生活这个大背景下的虚构,是艺术的真实,不能与现实生活画等号。所以说,想要正确的理解名著,就要,也必须要跳出情境。只有出来了,我们才能真正的享受作者所带给我们的艺术美,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不是生活在幻想中,沉迷于虚无的梦魇。
当然,名著是纯文学,不同于眼下流行的简单而肤浅的通俗文学,它蕴含着作者丰富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敏锐而独特的人生思考。只要我们跳出来,我们就能从深度和广度上汲取作者赠与我们的礼物,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趋于成熟。如:读《红高粱家族》我们所思的不应是一个人的罪与罚,而应是在民族大义面前人性的选择;读《沉重的翅膀》我们所思的不应是政治的腐败和情爱的纠葛,而应是守旧与革新的碰撞对人们意识形态的冲击。《西游记》写的不应是孙悟空降妖除魔的热闹,而应是“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斗争精神;《水浒传》写的不应是铲奸除恶的简单的正义,而应是封建统治者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简·爱》写的不应是男欢女爱的爱情肥皂剧,而应是为了追求爱情自由平等,打破世俗偏见不屈抗争的妇女形象……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使人进步。
当读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不是为了自我标榜增加谈资时,书便会给心态平和的读书人带来无法比拟的快乐。
不论是读历史的厚重还是生活的轻松,生命的苦难还是自然的感悟,当你的视线与文字相遇时,就是一种缘分。因为真心,没有所谓的深刻浅薄、智慧愚钝。正像黛玉所说的:“我是为了我的心。”读书也是为了自己的心。抛却了世俗的虚伪,生命充实,快乐。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篇4
1、知识层面:理解“阅读经典”对于“获得教养”的重要意义;
2、方法层面:侧重“阅读方法”的探究与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层面: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纯正的读书观。
【教学设想】
1、本专题以“获得教养的途径”为话题,三个板块分别侧重“读”、“学”、“思”,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这三个重点,也要注意这三个方面并不能穷尽该话题,也就是话题的开放性为我们提供了“问题探讨”的更广阔的空间;
2、本课围绕“读书”展开,从文本内容上看,关键在于弄清两个基本问题:1、读书之于修养的意义(即“读书的妙处”),2、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即“读书的经验”);
3、从学习方式上看,力图呈现“问题探讨”的课型,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学习,较多采用“自我探究”、“讨论交流”、“质疑争辩”、“内省思辨”等学习方法;
4、从教学过程看,力争三维目标的交融与实现,既重认知的理解,又重方法的介绍和情感的渗透,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过程】
1、导入:
在“向青春举杯”专题中,我们体验青春的活力和责任,感受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进而去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自然,我们就会追问如何成就自我,如何发展自我。毫无疑问,“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专题正尝试去做出回答。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专题中的第一个板块――“经典的力量”,看看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有什么好的建议。
2、破题: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课文的标题,“获得教养的途径”中的“教养”,在文中作何解释?它与“真正的修养”有何区别?“真正的修养”具有什么特性?作者认为“获得教养的途径”主要指什么?
提示:教养指“精神与心灵的完善”;教养是静态的,修养偏指在动态;修养具有无功利性和无终极性;作者认为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3、探究活动:
本文属于文化随笔,同时也属“节选”,文章层次并不明晰,但它围绕“读书”展开,从文本内容上看,关键在于弄清两个基本问题:1、读书之于修养的意义(即“读书的妙处”);2、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即“读书的经验”)。
A、让自己发现:
为什么说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呢?读书到底具有什么魅力,能成为获得教养的途径?我想归根结底,还在于去发现“读书的妙处”。
设置情境:请从文中摘出200字左右的文字,稍作改动和连缀,以“经典的力量”为中心,为电视文艺专题栏目――《读书》配一段画外音,要求符合情境,切实表现出“读书”对于我们精神世界的影响。
教师可设置一段背景音乐,让学生模拟朗读,意在增强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
方法点拨:读书过程中,常有一见倾心的喜悦,常常觉得作者说到自己心里去了,说得自己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遇到这样的时刻,我们往往会勾画和摘录,以一种格言或语录的方式记录我们的收获。这种读书方法应该提倡。
B、与同伴交流:
明白了读书之于修养的重要意义,自然我们就该进一步追问读一些什么样的书,该怎样读书。通读全文,在“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这个问题上,作者有着怎样的经验和建议?
设置情境:校广播台邀请您作为嘉宾聊聊“读书”,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几条读书建议。请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阅读全文,依据作者的经验和建议,合作完成,要求条理清晰,言简意赅但内涵丰富。
(教师组织交流讨论,可让学生适当点评自己的建议,教师随机应变,随机突破一些较难理解的句子。)
示例:1、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但必须是杰作;
2、杰作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3、读书永无止境,但不以数量为目标;
4、要不断读,要反复读;
5、从个性、人格的高度去阅读(要以爱、敬重、心灵去阅读)
方法点拨:读书过程中,常有相见恨晚,满卷余香之感,通篇摘抄往往并不可能,因此需要提纲挈领,勾勒要点,我们往往会概括和提要,以一种提纲或卡片的方式记录我们的收获,这是一种把书由厚读薄的方法。
C、和作者对话: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除了认同、接受,但也应有困惑、有感慨,甚至有反对,有和作者争论的冲动,这才是进入内心的阅读。
设置情境:假设是《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的首发式,作为读者的你拥有面对面向黑塞先生提问的机会,你会向他提出什么问题,或者想和他交换什么看法?(实际上,此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在阅读中联系自我、发现自我。)
1、通过读书,有了知识,有了文化,是否一定就有“教养”?
2、如果我们对那些富有盛名的杰作不感兴趣,可对眼下的流行文学感兴趣,那该怎么办?
3、有没有“旧书不厌百回读”进而“常读常新”的读书体会,能不能说说?
方法点拨:读书过程中,难免也会有生疑、困惑,甚至跳出来想与作者争辩的情形,我们应鼓励学生平等地与作者对话,而不是做“应声虫”,“跪着读书”。我们往往以评点的方式进行批注,这样也许才真正是思想层面的阅读。
D、向外部求证(作为课外作业):
我们个性化的阅读未必都是正确的,我们需要向老师同学请教,需要同别人交流印证,需要在同类型的文章中比较鉴别,在名家大家的赏析里涵咏体会,也许这样才会使“问题的探讨”趋于深入,才会使读书成为一种动态的发展,呈现“常读常新”的美丽景观。
鉴于时间关系,我们列举出以下一些资料,供同学们参读,同学们也应该善于去收集资料、搭建自己的学习的平台。
示例:
青年人的阅读【中国】余秋雨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美国】狄金森
张五常推荐读书的方法【中国】张五常
知识改变命运【中国】中央电视台……
4、结语: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5
《获得教养的途径》是我上的第一篇现代文。其实,我自己并不是很喜欢这篇文章,也不知道对于这样的文章要怎么去给学生讲解。对于文本,我并没有做深入的研究,或者说,我自己也没有很好地去解读文本,最后求助于多方资料,包括教参和网上的相关备课资料。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东拼西凑,面面俱到,仅仅只是把知识点记在了书上,却不知道这两个课时应该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内容,模糊了教学目标。
由于没有对文本进行透彻地解读,只是照搬照抄教参上的教案,而一般的教案都是只列几个大问题,帮助把握整体脉络的,至于用来衔接的小问题就没有了。所以我上课都是东讲一点,西讲一点,并且中间的衔接很不自然。我常常说 “好,下面我们来看第几段”“现在我们看到这句话”之类的语句权当衔接句,显得相当得生硬、不自然,学生也是很被动地翻到第几页,看到第几段,找到第几句,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一点帮助也没有。
作为新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或许不如老教师,但也要尽量地去钻研文本,吃透文本,要更精心、更详细地准备教案,努力使课堂流畅自然,使学生开动脑筋。
《获得教养的途径》这篇课文我分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解决第一部分,第二课时解决第二部分。结果,时间掌握不好。这篇课文比较难懂,学生基本沉默,问题抛下去学生都没有反应,应该对问题的设计再上心些,更好地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篇6
近几天,我对《获得教养的途径》的作者、背景及内容有了深刻的了解和体会。
我个人认为,读书尤其读名着,有时和人的年龄有关,欣赏的角度不同,收获也不同。有时一本好书,放置一段时间再读,会有新的兴趣。
对此,我深有同感,最近一段时间的读书感受,使我感觉到读书也是一种习惯,读书的收获会让你爱上读书。每晚睡前,我都会翻上一篇杂志,一段历史,读书使我了解了俄黄女英、房谋杜断等历史典故,使我明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世间百态更让我同喜同忧。最喜欢的当数《三分钟经典》,读后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7
案例:
学生“顺利”学完了《荔枝》这篇课文后,我问他们:“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起初,教室里没有反映,沉默了一会儿,有同学举手,犹豫地说:“老师,我觉得我懂了,可是我不理解肖复兴的母亲为什么明知儿子在安慰她而已,却依然很高兴。”这个问题,学生们刚才已经讨论过,现在她再次提出来,是为什么呢?我问其他学生:“你们明白吗?”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原来,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他们懂了,但是从精神层面来说,他们是不理解作者母亲的心理的。于是,我结合课后的一个选做题,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回家给妈妈洗一次脚。注意观察妈妈的动作、神态、语言。”
习作课上,我问他们:“你们为妈妈洗脚,妈妈有什么反映?”教室里热闹起来,他们兴奋地说起了自己为妈妈洗脚的事。
“我给妈妈洗脚,我妈妈特别高兴,说我长大了。”
“我妈妈高兴得合不拢嘴,她一直夸我懂事了!。”
“我给妈妈洗脚,觉得她皮肤是那么的苍老,我感觉妈妈太累了!。”
“我妈妈昨天干活累了,我给她洗脚,妈妈问我怎么想到的,我说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有同学说。
我一听,有趣,就问他:“你妈妈很失望吗?”
他说:“我以为妈妈会不高兴的,可没想到我妈妈还是很高兴。”
这时我瞅住时机,继续对他发问道:“既然母亲知道这个是你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做的,那她为什么还这么高兴呀!”
“是这样的。”别的同学插嘴说,“我妈妈也是这样的。我还问妈妈为什么明知儿子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才那样做的,她却依然很高兴,我妈妈说,做母亲的都是这样的,这就是母爱。”
教室里又沉默了下来。我很欣慰,孩子们终于真切地理解了母爱,我说:“是的,母爱就是这样无私,你们高兴母亲就高兴,你们的孝心,哪怕是被动的孝心都会让母亲很高兴。母亲的爱天天如此,只是我们以前没有用心去感受。”
然后,我请他们把自己为妈妈洗脚的事写下来,并把自己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学生埋头写起来,一篇篇优秀的日记便交到了我的手里。
反思:
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老师说:“语文学科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领悟语者的思想感情,依凭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一学习过程本质上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忽视精神搞语言训练,丢开语言抓精神培养,都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的这个教学案例,就是努力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感受思想,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的。回顾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发展,可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一、阅读文本,认识母爱。原定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去认识母爱,他们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以及教师的讲解,模模糊糊地感受母爱是这样的。然而由于他们的年龄和阅历,让他们无法从情感上去理解。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此结束,似乎也不能算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然而这是多么遗憾!
二、创设情景,感受母爱。我根据学生的困惑让他们为自己的妈妈洗脚,孩子们很懂事,都认认真真地去做了,他们无一例外地得到了母亲的赞许,感受到了自己的母亲同文中的母亲一样会为了孩子的孝心而高兴。其实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孩子们的身边发生,可是孩子们往往忽视,这个作业让学生认真地感受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同时许多学生也理解了做母亲的辛苦,当学生看到母亲赞许的眼神、幸福的表情,他们对母爱的感受深了一层。
三、实践中获得真知,理解母爱。学生亲身感受了母爱,再回到文本,他们发现原来母爱就是这样的,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原来的困惑消失了,他们终于理解了文本,理解了天下的母亲。这样的理解就不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表面解释,而是透过语言文字,联系生活实际,认同了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发了孩子们心中深出的共鸣。
四、凭借语言,赞美母爱。如果在学生理解了母爱后,就此打住,那么,这将是不伦不类的课,学生在语文素养上的进益会很小。我提供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让学生依凭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情感,进一步让学生写下来,让学生依凭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情感,从而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因为作文来自生活实际,大多数学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幸福地赞美着自己的母亲。
作者邮箱: sh_wenbai@163.com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8
组织形式:多媒体、讨论、诗朗诵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在网络或书本上了解有关教养的资料,收集一些日常学习生活中缺乏教养的事例和有教养的言语行为,并在班会课上讨论。
班会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投影仪:清华学生伤熊事件)
(请一位学生朗读)清华大学电机系4年级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能否成立,在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了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3只黑熊、1只马来熊和1只棕熊受到不同程度的严重伤害。这名大学生年仅21岁,已通过研究生考试。上述3种动物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国际一级保护动物。
师:头上有无数荣誉光环的刘海洋竟然做出如此缺乏教养的事情,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请大家就刘海洋的行为展开讨论。对我们中学生来说,什么是有教养的行为?什么是没有教养的行为?
生讨论
师:教养的内涵: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可稍作阐述)。有教养的行为,应该是有爱心,懂礼貌,知道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做事有分寸,善解人意,心胸宽阔并发自内心,正派真诚,光明磊落等等。如:人见面要打招呼,因为这可以表达关切和尊重;公众场合说话声音要低,因为避免妨碍别人;做错事要说对不起,因为这样能弥补给别人造成的不快;要温文尔雅,因为恶语会伤人;要光明正大,因为行为不端将损害他人利益。
二、关于教养的得失
师:分组讨论
一组:教养能带给我们什么,我们自己的教养能带给自己什么?
二组:如果我们没有教养,会失去什么?
生讨论
师:教养能带给我们什么,我们自己的教养能带给自己什么?
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尊重和信任,有人缘。会使更多的人愿意接近、关心爱护你。而来自老师、同学、朋友的信任、理解、支持和宽容,又会让自己有满足感、喜悦感和幸福感,由此带来对自己的认同感,增添自信。
没有教养我们有可能会失去什么?
失去良好的同学关系和朋友,失去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有可能失去尊严,有可能失去很多机会,有可能失去成功感和幸福感。
三、我们怎么办
师: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学生?
生讨论
师:首先要理解教养的内涵,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同时要学习表达教养的种种形式,要使有教养的行为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否则教养只是一句空话。有的人心地很好,人也很善良,但却给人缺乏教养的印象,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自习课大声喧哗,随地乱扔垃圾,见到老师不问好,进他人寝室前不敲门等,就是因为他没有学会表达教养,没有学会注重他人感受。 套句课本上的话就是抓住了主题,却忽视了细节。做好这些细节其实很简单,只要稍加注意就能做到。
全班学生一起朗诵:(投影仪)
教养,是一种美丽的高贵
与人交谈,理智而不乏幽默,自信而不显张狂;
与人交往,优雅地说“请”“谢谢”“对不起”;
面对无礼的非难,宽容地付之一笑;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得意淡然,失意坦然;
淡淡地对自己一笑;
教养,是一种美丽的`高贵。
有教养的人不会在别人需要宁静时旁若无人地喧哗;
有教养的人不会在美丽的校园丢下极不谐调的垃圾;
有教养的人不会在狭窄的甬道里拥挤;
有教养的人不会拿别人的痛苦开心;
有教养的人不会为鸡毛蒜皮斤斤计较;
有教养的人不从不唉声叹气,自怨自艾;
有教养的人从不为了出风头而标新立异;
有教养的人不会哗众取宠、奴颜婢膝;
有教养的人会随手关掉白白浪费的电灯;
有教养的人会为同桌捡起掉落的书本;
有教养的人会有独立的见解;
有教养的人会衷心地为别人的成功赞美;
有教养的人会微笑着向老师、同学问好;
有教养的人心中不仅仅装着自己;
我希望
明天早晨我见到的大家,
都将是绅士风度、淑女风范!
四、任务布置:
以教养为主题,出一期板报,班干部讨论一下,写一份倡议书,以班委的名义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每位同学以“做一名有教养的中学生”为题,写一段感想,抄录在板报上。
★ 工厂最美劳动者范文
★ 最美劳动者事迹材料
★ 最美劳动者范文 厨师
★ 致敬最美劳动者短句
★ 全国最美劳动者事迹材料
★ 最美劳动者奋进新时代心得
★ 做自己主题班会主持演讲稿
★ 做有德少年主题班会节目
★ 做文明学生主题班会作文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9
职业信息是对与职业有关的所有信息的统称,完整的职业信息包括执业资源信息、职业新闻信息、职业政策信息、职业测评信息等;中国在互联网最著名的的职业信息管理公司是聚盈通,它解决了企业和个人求职招聘、职业信息管理等问题。
职业信息概述
伴随着现代新的技术革新尤其是全球通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职业信息对职业指导的基础性作用表现得尤其重要。聚盈通的佳聘网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向求职者、劳动者提供相应的职业信息,与各方面交换职业信息,帮助职业指导对象制定决策等,都决定着职业指导人员需要对各种职业信息进行采集与处理。
职业信息采集与应用为个人和企业、社会以及人的职业生涯搭建起了一座桥梁。通过职业指导的方式,影响个人、促进工作。对个人的影响方面,提供相应的信息,帮助个人了解社会对不同职业角色的具体要求,培养职业角色意识了解企业文化、价值、经验和规范,确定职业理想,增强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个人的社会化,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通过这些信息和职业指导从业人员的引导,有利于个人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个人性的发展。
职业信息内容
“信息”是当代社会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我们也常说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通常我们把信息理解为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等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和内容,它通过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传播。而这里的职业信息,笔者认为就是与职业、就业有关的消息和情况,主要内容包含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
(一)宏观信息的内容
宏观信息一般指大的背景信息,即有关就业的背景资料、政策规定、就业形势等。全国以及求职者所在地区的经济形势,人才供求行情,产业结构格局,以及国家在该地区实施的就业政策制度,具体包括毕业生所关心的医疗、保险户口,档案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还有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等等。
(二)微观信息部分
微观信息一般指具体的岗位信息和培训信息。岗位信息包括招聘单位的情况(单位的经营范围,管理规模,人事制度以及在同行中的竞争力情况等);包括应聘岗位的要求(具体岗位的性质、任务、工作环境、条件以及对应聘人选的技能要求)。而一旦充分了解了岗位信息,就能客观分析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如果适合,便能更好地在面试官面前展现自己的优势,提高自己的求职命中率。同样在毕业生中,有一部分学生选择通过培训考试进而升学或者找到很好的工作,所以培训考试信息也是毕业生不能忽略的。培训信息包括外语培训,研究生考试培训,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考试信息包括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的信息(此外,各省市也有针对本地生源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信息),各类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招收研究生的信息,出国留学考试的信息等。此外,一些择业指导书,择业技巧,择业方法的视频也可作为择业的参考信息,也属于职业信息的范畴。
职业信息搜集渠道
搜集职业信息的渠道有很多,比如在聚盈通的佳聘网上搜索;如今信息的时效性、广泛性、准确性共同构成了职业信息的质量,职业信息的质量越高,毕业生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机会就越大。,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以下应为其搜集职业信息的主要渠道。
1、各类招聘会
招聘会有两种,一种是大型的面向社会的招聘会,一种只针对在校毕业生的校园招聘会。毕业生在大四应该勤快地参与各类招聘会,尤其是校园招聘会,以便对求职市场有个清晰的了解。而且这种校园的供需见面会一般都是由学校和相关单位联系后在校园举办的,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非常强,所以通过校园招聘会找到一份工作的现实可行性是显而易见的。
2、媒体,网络
前面所说,信息传播的载体为书刊,报纸,网络等。因此通过媒体,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的职业信息应该是现代毕业生求职的一大特色。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都有开辟人才招聘和求职信息专栏,还出版了专门指导劳动就业的报刊杂志。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求职和招聘信息已是互联网各类主要门户网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不少就业信息的专门网站(佳聘网)。可以看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毕业生通过互联网,或者报刊等纸质媒体获得职业信息,进而成功就业的比例越来越高。
3、各类社会关系(老师,亲朋好友)
所谓各类社会关系是指毕业生自己及家庭的人际网络,包括亲戚、朋友、同学,老师等等一切认识的人。由于每人的社会活动圈子不一,所以通过社会关系获得的职业信息也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一般情况下,通过各类社会关系所反馈的职业信息质量是较高且较为可靠的。此外,同学,亲朋好友,老师都是你身边较为关心你,熟悉你的人,他们所提供的职业信息针对性往往也比较强。所以毕业生要做的就是把你需要一份工作的信息向你周围的人传递,通过社会关系网找到一份好的满意的工作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当中还是比较常见的。毕业生不能忽略这种渠道职业信息的获取。
4、其他渠道(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职业咨询公司和直接的实习兼职经历)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经常听见有人在骂:“你真是没教养!”那么,教养是什么呢? 教养来自哪里? 体现在哪里?教养,离我们有多远呢? 教养和礼貌、教养和风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今天,我们就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去一探究竟。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入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进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在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生难字词
(1)字音
彬彬有礼(bīn)
贸然(mào)
涵养(hán)
恪守(kè)....矫揉造作(jiǎo)箴言(zhēn)絮絮叨叨(xù xù dāo dāo)......(2)词义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恪守】严格遵守。【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2)轻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课文中作者认为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
明确: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2.课文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
明确: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3.课文中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1)在家里,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家里有人在看书或做功课,也总是把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放得很响,或高声说话。(2)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3)进入成年后,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4)当着外人的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
步骤四 深层探究 质疑问难
1.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有教养的表现有哪些。试着列举出来。
明确:(1)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2)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3)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4)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5)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2.作者谈论“教养”又转向谈论什么? 明确:谈论“风度”。
3.“教养”和“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明确:它们是一脉相承的,风度主要体现在外表,它是教养的一个方面。风度是教养的表现形式之一。4.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简述作者的论证过程。
明确: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本文作者不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针对性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亲切而生动。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2.拓展延伸
一个讲礼貌的人,是不是就是个“有教养”的人?
明确:礼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经过训练和刻意就可以装出来的。而教养是发自内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也就是说一个人表面有礼貌,讨人喜欢,但他可能内在是自私虚伪的。但当说一个人有教养时,不仅说明他的外在行为好,还说明这个人的内涵、道德品质是好的。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2)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论教养 利哈乔夫
无教养——不洗餐具、对家人大发雷霆、对亲人缺乏了解、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关爱、随心所欲地开大电视或收音机音量或高声说话、开家人的玩笑却不顾及其自尊心。
有教养——尊重别人,礼貌待人,对人谦让、礼让,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恪守诺言,不摆架子“翘鼻子”。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进行“教养”方面的学习教育是很有意义的。俗话说“人有教养行走八方,无教养寸步难行”。提升教养不仅是对人格的培养,也是进入社会的“必修课”。同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11
二次函数
6.何时获得最大利润
佛山十四中
欧淑英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由简单的二次函数y=x2开始,然后是y=ax2,y=ax2+c,最后是y=a(x-h)2,y=a(x-h)2+k,y=ax2+bx+c,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和性质。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前面对二次函数的研究中,学生研究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了研究二次函数常用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T恤衫销售中最大利润等问题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能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大(小)值,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销售中最大利润问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2、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值 教学难点:能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值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复习回顾、创设问题情境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实践应用、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第一环节 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5分钟小测 具体内容为:
1.复习二次函数y=ax2+bx+c的相关性质: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等。2.复习其他相关知识:利润=售价-进价,总利润=每件利润×销售额 活动目的:为后面新课作准备 第二环节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解决本章伊始,提出的“橙子树问题”(1.验证猜测;2.进一步分析)1.本章一开始的“种多少棵橙子树”的问题,我们得到了表示增种橙子树的数量x(棵)与橙子总产量y(个)的函数关系是:二次函数表达式y=(600-5x)(100+x)=-5x2+100x+60000。
当时曾经利用列表的方法得到一个猜测,现在可以验证当初的猜测是否正确? 2.议一议:
(1)利用函数图象描述橙子的总产量与增种橙子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
(2)增种多少棵橙子树,可以使橙子的总产量在60400个以上? 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活动内容:(有关利润的问题)
某商店经营T恤衫,已知成批购进时单价是2.5元。根据市场调查,销售量与销售单价满足如下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单价是13.5元时,销售量是500件,而单价每降低1元,就可以多售出200件。
请你帮助分析,销售单价是多少时,可以获利最多? 设销售单价为x(x≤13.5)元,那么(1)销售量可以表示为 ;(2)销售额可以表示为 ;(3)所获利润可以表示为 ;
(4)当销售单价是 元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 . 活动目的: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这里帮助学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领会有效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思考、学会分析,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四环节 实践应用
活动内容:书P65 1 某商店购进一批单价为20元的日用品,如果以单价30元销售,那么半个月内可以售出400件。根据销售经验,提高销售单价会导致销售量的减少,即销售单价每提高1元,销售量相应减少20件。如何提高售价,才能在半个月内获得最大利润?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本节课经历了探索T恤衫销售中最大利润等问题的过程,体会了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感受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会了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小)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环节 课后作业
习题2.7第1,2题
一、课前小测:
1、(2009年四川省内江市)抛物线
y(x2)23的顶点坐标是()
A.(2,3)
B.(-2,3)
C.(2,-3)
D.(-2,-3)
2、(2009年桂林市、百色市)二次函数
y(x1)22的最小值是().
A.2
B.1
C.-3
D.
3、(2009年广州市)二次函数A.
2y(x1)2的的对称轴是直线()
C.x= -2
D.x=2)x1 B.x1
4、(2009威海)二次函数y3x26x5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2)
C.(1,D.,A.(18),8)
B.(1(1,4)
5、某商店对某种商品按售价2000元出售,此时商品的利润是每件100元,设此商品的进价为X,则可列方程为:
二、补充练习:
某商店经销一种销售成本为每千克40元的水产品,据市场分析,若按每千克50元销售,一个月能售出500千克;销售单价每涨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千克.针对这种情况,解答以下问题:
(1)当销售单价定为每千克55元时,月销售量和月销售利润分别是多少?
(2)设销售单价为每千克x元,月销售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x的取值范围);
教学查房案例-社区获得性肺炎 篇12
教学对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轮转医师,全体实习医师 实习医师汇报病史:患者男,38岁,工人,于2013-2-23因“发热咳嗽咳痰4天”收入我科。入科查体:T:38.7度(耳温),P:98次/分,R:20次/分,Bp:142/68mmHg,神志清,精神可,锁骨上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气管居中,两肺呼吸运动对称,两肺呼吸音清,两肺未及明显湿性罗音,HR:98次/分,律齐,心音中,未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肾区叩击痛阴性,双下肢无浮肿,病理征阴性。2013-02-24查血常规,血沉:白细胞计数(WBC)6.8 x10^9/L,百分比(中)61%,血红蛋白(HGB)131.0g/l,血小板计数(PLT)78 x10^9/L,红细胞沉降试验(ESR)8mm/h;2013-02-24查生化,C-RP:谷丙转氨酶(ALT)17U/L,谷草转氨酶(AST)18U/L,钠(Na)139mmol/L,钾(K)3.20mmol/L,氯(CL)101mmol/L,肌酐(CRE)86μmol/L,尿素氮(BUN)2.54mmol/L,葡萄糖(GLU)5.25mmol/L,白蛋白(ALB-J)35.1g/L,超敏C反应蛋白(C-RP)75.5mg/L;2013-02-24查男性肿瘤标:癌胚抗原(CEA)1.24ng/ml,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1.40ug/L,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2.81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NSE)12.00ng/ml;2013-02-24经查胸部平扫: 左肺炎症,请结合临床。建议治疗后复查。入科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后予阿莫西林舒巴坦针3.0g,每日二次静滴,依替米星针0.2g,每日一次静滴抗感染,同时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入
院后第二天查体温38℃;第三天,查体温37.6℃,患者咳血痰,予云南白药对症治疗,肺部听诊可闻及少量湿罗音;第四天查体温36.3℃,痰中仍带少量血丝,肺部听诊可闻及少量湿罗音; 汇报病史后病人床边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神智清晰,精神可,自动体位,气管居中,正常成人胸廓,肋间隙明显增宽,语颤正常,双肺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剑突下,左界无扩大,HR78次/分,心律齐,心音中,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杂音。全腹部平软,无压痛,腹部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
董胜翔:提出相关临床问题,1 该患者正确的临床诊断是什么?2请用CURB-65评分评定该患者,与国内指南比较,决定该患者治疗地点和方案。3该患者可能的治疗疗程是多久?4该患者目前达到临床稳定的判定标准了吗?
冯沈红:患者临床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
沈国忠:指南中指出,根据患者初次接受治疗的场所,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均采用IDSA/ATS分类方法。主要将CAP患者分为4类:门诊患者(无基础疾病);住院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或老年患者);需住院治疗但不必入住ICU的患者;需入住ICU的重症患者(再分为无合并特殊耐药菌株感染危险因素患者和合并特殊耐药菌株感染危险因素患者)。
陈胜兰: CURB-65评分是目前比较常用且便利的CAP评估方法,主要由意识障碍、肾功能(血BUN>7mmol/L)、呼吸频率(≥30次/分)、血压(收缩压<90,或舒张压≤60mmHg)及年龄(≥65岁)5方面组成,总分5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病情严重度及危险程度越高,目前该患者的评分为0分,属于低危,可以考虑门诊治疗。该患者可能治疗疗程为7-14天。
沈国忠: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体温已降至正常,咳嗽不剧,痰有黄脓痰转白痰,肺部听诊啰音不明显,故现患者基本已达到临床稳定状态。
总结: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我国自1999年制定第一版指南,2004年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6年中华医学会颁布第二版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2011年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颁布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专家共识。国外美国胸科协会2001年制定CAP指南,美国感染病协会2003年修订,2007年出版新的指南。采用肺炎严重层度指数PSI(pneumonia severity index)和CURB-65评定病情严重程度。英国胸科协会2004年,2009年分别颁布CAP指南,Joint ICS/NCCP 2012年9月发布新的指南。国外评定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的量表工具美国胸科协会PSI(pneumonia severity index),英国胸科协会CURB-65,澳大利亚SMART-COP等,CURB-65使用简便,已在国外广泛得到
应用,采用CURB-65在门诊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进行分类并决定初始治疗方案和地点,见下图:
新近Joint ICS/NCCP 2012年9月发布新的指南,强调胸片和指脉氧饱和度检查在门诊筛查和分流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中的重要性,见下图:
对于门诊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人,我国目前的建议方案如下: 5
对于ICU住院的重症CAP病人建议治疗方案如下:
对于初始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人,在治疗以后的48-72小时,必须进行抗生素疗效评估,流程如下: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设计05-23
论教养优质课教案07-28
如何使“顶层设计”获得成功?07-13
何时获得最大利润教案06-08
独生子女的教养08-25
幼儿园的教养地图06-05
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_(教案)07-13
教养模式10-15
家庭教养08-31
父母教养方式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