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行为(精选12篇)
家庭教养行为 篇1
近年来, 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我国的调查资料提示, 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1]。本次主要是为研究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为帮助儿童矫正行为问题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包头市某小学全部在校825名学生 (年龄6~14岁) 为对象, 其中男生370名, 女生455名。
1.2 方法
1.2.1 测量工具
①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2]52-54。包括48个条目, 归纳为6个因子, 分别为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②家庭环境量表 (FES-CV) [2]134-142。共90个条目, 包括10个家庭特征: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MBU) [2]161-167共66个条目, 包括父亲和母亲2个部分, 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包括6个因子:情感温暖、理解, 惩罚、严厉, 过分干涉, 偏爱被试, 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包括5个因子:情感温暖、理解, 过干涉、过保护, 拒绝、否认, 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
1.2.2 填写问卷
在专业人员的统一安排指导下, 由儿童及家长一同填写问卷, 其中Conners父母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由家长填写,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由儿童填写, 统一回收整理, 对填写不完全的问卷再次安排时间补填, 统一回收。此次共发放问卷825份, 回收825份, 有效率达100%。
1.2.3 质量控制
调查开始前对专业人员及班主任进行统一培训, 由专业人员逐班依次讲解填写方式及要求, 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由班主任配合讲解生字, 但严格要求不能影响儿童的真实想法, 保证如实填写并当场回收整理问卷。
1.3 统计分析
以单因素相关分析中, 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与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有相关性的多个因子为自变量,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品行问题的影响
家庭环境中矛盾性、成功性, 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过干涉过保护与儿童品行问题得分均呈正关联, 而亲密度、组织性、娱乐性与儿童品行问题得分均呈负关联, 见表1。
2.2 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习问题的影响
家庭环境中矛盾性、成功性及母亲偏爱被试与儿童学习问题得分均呈正关联, 而父亲偏爱被试、知识性与儿童学习问题得分均呈负关联, 见表2。
2.3 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身障碍的影响
家庭矛盾性与儿童学习问题得分呈正关联, 而家庭亲密度与儿童学习问题得分呈负关联, 见表3。
2.4 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冲动多动的影响
家庭矛盾性及父亲拒绝否认与儿童学习问题得分均呈正关联, 见表4。
2.5 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焦虑的影响
家庭矛盾性、成功性与儿童学习问题得分均呈正关联, 知识性、亲密度与儿童学习问题得分均呈负关联, 见表5。
2.6 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多动指数的影响
家庭矛盾性、成功性及母亲惩罚严厉与儿童多动指数得分均呈正关联, 知识性、组织性与儿童多动指数得分均呈负关联, 见表6。
3 讨论
据WHO估计, 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 如不及时干预, 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同时行为问题儿童的生活质量在多个方面显著低于正常儿童, 将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育[3]。
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受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4]。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家庭矛盾性、知识性、成功性的得分越高, 儿童出现品行问题的可能越大。提示可能与家庭气氛紧张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造成儿童逆反心理, 进而出现较多品行问题有关, 而家庭组织性、娱乐性、亲密度得分越高, 儿童出现品行问题的可能越低, 与报道[5]一致。提示家庭气氛越轻松, 父母关系越和睦, 对孩子正常行为的形成越有积极帮助。
对于儿童学习问题的研究结果显示, 家庭矛盾性、成功性及母亲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的得分越高, 儿童越容易出现学习问题, 这些因素对于儿童的学习环境、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均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而父亲偏爱被试、家庭知识性对于儿童正确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父亲在家庭中常常扮演“大山”一样的角色, 因此父亲的偏爱鼓励对于孩子的影响常常是正性的。
儿童阶段是心身发育的重要时期, 而且家庭环境及父母对其态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若此阶段家庭气氛不和谐, 矛盾不断, 必然会使儿童心身的发育出现障碍, 而家庭气氛和谐亲密则使儿童的心身发展处于健康的环境。有文献报道, 家庭气氛可影响儿童的行为, 不良的家庭气氛、家庭矛盾大和暴力家庭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6,7], 与本研究一致。
随着医学的发展, 儿童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8], 而儿童的焦虑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次研究提示, 家庭矛盾越大, 父母对孩子成功的期望越高, 常常使儿童陷于焦虑;而家庭知识性及家庭氛围的亲密性越好, 儿童产生焦虑的可能越小, 再次说明家庭环境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
家庭矛盾性越大及父亲的拒绝否认, 常使儿童表现过多的冲动行为;儿童若常得不到父母的肯定, 则会产生消极情绪, 做事鲁莽冲动, 不加考虑。研究结果提示, 家庭矛盾性、成功性及母亲惩罚严厉越严重, 儿童多动倾向的可能性越大。有文献报道, 父母经常吵架, 责骂及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更容易患儿童多动症[9,10]。
总之, 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11], 而家庭是群体生活的雏形, 是人格发展和日常生活的巢穴, 也常是心理问题的发源地[12], 家庭因素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因此, 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转变教育观念, 养成适应儿童身心发育良好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 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坏境和和睦的家庭氛围, 能够有效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促进儿童的身心发育, 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13];坚持因势利导, 正面教育, 适当满足儿童心理需求[14]。学校、社会必须注重儿童的身心健康, 保证儿童正常发育, 减少形态发育不良对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提高[15]。家庭、学校、社会应建立立体干预体系, 从多方面入手预防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家庭教养行为 篇2
家庭教养方式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儿童社会化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题。诸多研究表明,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上世纪40年代迄今,国内外心理学家不懈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揭示家庭教养行为和方式的内在结构及特征。随着父母影响儿童的单向决定观向亲子双向互动观转变,以及人类发展生态理论模型的兴起,随着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现场化、数学化,家庭教养方式研究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家庭、对父母、对儿童的认识。本文试图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历程入手,概括其研究特征,并就其发展趋势和原因作出分析。
一、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缘起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目前,国内学者对教养方式的用词并不严格,有的学者使用“抚养方式[1]”、“养育方式[2]”,有的学者用“教育方式[3][4]”,甚至使用同一种研究工具的研究者之间也出现分歧。笔者认为,抚养方式与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关注点不同,前者主要侧重家长对儿童的生理保育,后者侧重家长作为社会文化的直接执行者对儿童价值观念、态度体系和社会规范的传递与教导。其实,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这种互动的结果不仅从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养育活动中体现,而且从父母对儿童行为规范的传递中体现。儿童一出生,首先是作为一个生物个体而存在,其最基本的生存和身体健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长时间的精心护理、照料。与此同时,他又开始了由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这意味着儿童需要不断学习知识、技能,逐渐掌握社会规范,最终适应社会生活,这一切同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的引导、教育。因此,将Parentingpattern这一英文中表示父母教养行为特征概括的短语译成“教养方式”最贴切,它全面地涵盖了上述两个同时进行的层面。我国学者缪小春早在其英文译著《儿童发展与个性》中采用了“父母教养”的说法。从字面看,教养方式既有抚养之意,又兼具教育职能,恰当地反映了家长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充当的角色。
家庭教养行为 篇3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习行为;家庭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280-01
前言:小学生在成长教育方面,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因此人的一生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关系。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厌学、逃学等现象,因此需要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来改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低年级学习行为
1、小学低年级学习的重要性
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将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需要在学校中度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应从孩子自身出发,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感情,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儿童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学习是学习生涯中重要时间,小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学习文化课的重要时间段,同时小学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段[1]。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明儿童早期产生的行为问题,到青春期后产生变化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儿童早期教育影响着一生的成长。儿童在早期教育中,学校与家庭成为重要的教育群体,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影响尤为重要,首先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应为儿童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儿童成长过程中严禁出现由于家庭因素产生焦虑现象,家庭的美满与儿童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在临床试验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家庭教养方式不仅与儿童心理存在高度相关,同时对儿童健康人格的养成与建立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也同样重要,因此家庭教育与儿童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关系。
2、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三者关系
儿童刚入小学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比重开始发生变化,小学低年级在入学时,由于年纪的问题仍然存在对家庭的依赖,幼小的心理上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生活,主要体现在生活上还不能完全脱离家长的照顾与帮助,入学时儿童往往变现出失落、无助的心理,这种现象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合在一起。
家庭教养在入学时家长有义务为儿童讲解学校学习的重要性,并让儿童充分了解学校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并且让儿童从心理上完全接受学校的学习生活。学校教育在对小学低年级教育方面,首先应从儿童心理入手,不要盲目的进行学习教育,应建立儿童对学校教育的信任,其次应全面了解儿童的心理想法,并且与儿童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小学低年级教育是学习生涯中的重要环节,儿童对学习产生的兴趣主要来源于低年级教育中,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学习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起着重要因素。
二、小学低年级学习应为与家庭教育关联
1、家庭教育在小学低年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问题行为主要体现在学习问题,学习问题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学习过程中学习困难,情绪问题、品行问题、不良习惯、青春问题五个方面。学习问题主要体现在课堂是经历不集中、学习过程中学习困难,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与儿童进行沟通,及时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问题,学校与家庭及时解决学习困难问题。儿童在学生期间出现的情绪问题主要来源于家庭因素,家庭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儿童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解决儿童产生的情绪,减轻儿童心理上产生的负担,为儿童提供快乐的成长环境。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品行问题、不良习惯与青春问题应受到家长的格外注意,低年级儿童在生活中已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对身边发生的新奇事件,存在好奇心理,并将追求与模仿[3]。低年级儿童较容易出现打架斗殴、逃学。离家出走等行为,如发生其中行为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学生品行发生改变时已对教师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而家庭是儿童最为信赖的环境,因此家庭教育在品行改变过程中尤为重要。家庭教养模式不应采用家庭暴力解决方式,应采用说服教育模式。
家庭暴力只能使儿童表面表现出更改坏毛病的想法,其实在内心并没有接受家长的教育,因此家长应从根源入手。儿童在产生错误现象时应进行说服性教育,使儿童心理认识到错误,并改正错误行为。因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儿童学校生活,家庭教育过程中家中每一位成员应时刻要求自己,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到良好教育作用。
2、儿童问题行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儿童行为发展过程中由于性别因素,在形成儿童问题行为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儿童行为问题在性别分布、地区分布、年龄或年级分布上的具有一定差异[4]。相关研究人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男童产生问题行为现象将高于女童,可能与社会化过程和社会期望水平等因素对性别的广泛影响,男孩、女孩在家庭与社会待遇和要求不同有着直接关系。同时男童与女童在问题行为的表现方式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应根据性别因素进行儿童教育。女童低年级教育过程中,对家长与学校教育接受能力较强,并且能积极改正问题行为,而男童在家庭及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家长与学校对男童教育过程中,应按照儿童性格采取相应方式。
参考文献:
[1] 方建移.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学发展[J].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5(01):102-25.
[2] 王小宁.创造大未来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J].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9(01):211-69.
[3] 申继亮.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J].经济科学出版,2012.6(03):56-78.
家庭教养行为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从新乡市某中学初一至初三3个年级中各随机抽取3个班, 共抽取9个班43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剔除无效问卷, 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99份。其中独生子女170名, 非独生子女229名; 男生203名, 女生196名。独生子女中, 男生90名, 女生80名; 平均年龄 ( 14. 13±0. 36) 岁。
1. 2调查工具
1. 2. 1青少年攻击性问卷 ( Adolescent Aggressiveness Questionnaire, AAQ) 由潘绮敏等[7]编制, 分为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认知和攻击性情绪3个分量表。本研究只选取其中的攻击性行为分量表进行研究。该分量表由口头攻击、身体攻击、自我发泄3个维度构成, 共29个项目。量表采用李克特4点记分法, 得分越高, 表明攻击行为越强。经检验, 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 910, 各维度与分量表、总分以及分量表与总分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 量表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实证效度均较高。
1. 2. 2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 ( Parental Bonding In- strument, PBI) 由杨红君等[8]修订, 是评估个体儿童时期 ( 16岁以前) 父母养育方式的自陈量表, 分母亲版和父亲版, 各有23个条目; 包括关爱、鼓励自主和控制3个因子。量表采用4点记分, 0代表“非常不符合”, 1代表“比较符合”, 2代表“比较符合”, 3代表“非常符合”。修订后的中文版PBI同质性信度为0. 745 ~ 0. 858, 分半信度为0. 661 ~ 0. 844, 重测信度为0. 746 ~0. 941。
1. 2. 3家庭环境量表 ( 中文版) (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FES) [9]该量表由Moss于1981年编制, 中文版由邹定辉等人修订, 共设90条是非题, 采用“是”、“否”2级计分, 回答“是”记1分, “否”记2分。分为10个分量表, 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社会和环境特征, 包括: 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重测信度, 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
1. 3施测程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由研究者担任主试, 统一指导语, 强调保密原则; 现场匿名独立填写, 当场收回。
1. 4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 0进行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主要包括多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等。
2 结果
2. 1性别和是否独生对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效应分析鉴于性别因素对攻击行为起影响作用, 以是否独生、性别作为自变量, 攻击行为总分及各因子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在身体攻击因子上, 性别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1) , 男生的身体攻击行为得分高于女生; 在自我发泄因子上, 性别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1) , 女生的自我发泄行为得分高于男生。在攻击行为总分和口头攻击因子上, 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 ( P值均 <0. 05) 。见表1。
注: * P <0. 05, **P <0. 01。
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显示, 在攻击总分上, 是否独生子女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F =4.77, P <0.05) , 独生子女女生的攻击行为显著多于非独生子女女生; 在口头攻击因子上, 性别在独生子女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F = 6. 42, P < 0. 05) , 独生子女女生的口头攻击显著多于独生子女男生; 是否独生在女生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F =5. 72, P < 0. 05) , 独生子女女生的口头攻击行为显著多于非独生子女女生。
2. 2独生子女初中生攻击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独生子女初中生身体攻击、口头攻击、攻击行为总分与母亲控制和父亲控制得分均呈正相关 ( P值均 <0. 01) ; 口头攻击与母亲关爱、父亲关爱和父亲鼓励自主均呈负相关 ( P值均 < 0. 05) ; 自我发泄与父亲关爱呈正相关 ( P < 0. 05) 。见表2。
2. 3独生子女初中生攻击行为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独生子女初中生攻击行为总分与亲密度、知识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呈显著负相关, 与矛盾性呈正相关 ( P值均 < 0. 05) ; 身体攻击得分与亲密度、知识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呈负相关, 与矛盾性呈正相关 ( P值均 < 0. 05) ; 口头攻击得分与亲密度、知识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呈负相关 ( P值均 <0. 05) ; 自我发泄得分与矛盾性呈正相关 ( P <0. 05) 。见表3。
注: * P <0. 05, **P <0. 01。
注: * P <0. 05, **P <0. 01。
2. 4独生子女初中生攻击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的回归分析以独生子女攻击行为总分为因变量, 以家庭环境各因子为自变量, 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组织性和父亲控制依次进入回归方程, 其中组织性对于独生子女初中生的攻击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 β = -0. 230, t = -3. 129, P <0. 01) , 父亲控制对于独生子女初中生的攻击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 β =0. 216, t =2. 950, P <0. 01) 。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 在攻击行为总分和口头攻击得分上, 是否独生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 在攻击总分上, 对于女生而言, 独生子女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 对于男生而言,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 独生子女女生较之独生子女男生和非独生子女女生表现出了更多的口头攻击行为, 这可能由于现代家庭教育观倡导“穷养男, 富养女”, 父母的娇宠使孩子易形成蛮横骄纵、唯我独尊的心理。另有研究显示, 对女生而言, 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 而男生则相反[10]。本研究与其研究结果不一致, 可能由于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 本研究的对象是市区而非农村的小学生, 另外研究工具的不同也可能是造成差异的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 双亲关爱、父亲鼓励能减少独生子女的攻击行为, 双亲控制则会导致其攻击行为增加。相关研究表明,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密切, 不适当的教养方式如对子女漠不关心、过度保护、过度控制等易使子女产生更多的不良行为[11,12,13]。家长态度粗暴, 对孩子干涉过多, 也会引起孩子强烈的不满情绪, 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因此, 父母在教育独生子女的过程中不能因担心子女受挫而给予太多的保护, 应多与其进行情感交流, 学会倾听子女的想法, 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认知模式和合理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高亲密度、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会降低独生子女初中生的身体攻击和口头攻击; 高矛盾性会导致独生子女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增加。有研究显示, 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不良, 如矛盾冲突多、知识品味差等有密切关系[14], 本研究结果与之吻合。
回归分析显示, 家庭环境中的组织性和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控制对独生子女攻击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其中组织性有负向预测作用, 父亲控制有正向预测作用。鉴于此, 在日常生活中, 建议父亲不要给子女过多的控制与干涉, 应教会子女有组织、有计划地做事, 并勇于承担责任, 进而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
摘要:目的 了解独生子女初中生攻击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的关系, 为独生子女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从新乡市某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抽取399名学生作为被试。采用青少年攻击性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独生子女女生的攻击行为总分及口头攻击行为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女生 (P<0.05) 。独生子女初中生攻击行为总分及身体攻击、口头攻击与母亲控制和父亲控制呈显著正相关 (P值均<0.01) ;独生子女初中生攻击行为总分、身体攻击和口头攻击与亲密度、知识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呈显著负相关, 独生子女初中生的攻击总分、身体攻击、口头攻击及自我发泄均与矛盾性呈正相关 (P值均<0.05) 。组织性对于独生子女初中生的攻击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父亲控制对于独生子女初中生的攻击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β值分别为-0.230, 0.216, P值均<0.01) 。结论 家庭亲密度、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能降低独生子女初中生的攻击行为, 父亲控制、母亲控制、矛盾性能增加独生子女初中生的攻击行为。
儿童社会化与家庭教养方式 篇5
家庭教养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家庭教养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即父母的教育动机和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在以往对儿童发展的研究中,研究者对家庭教育方式有过不同解释: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把家庭关系概括为四种,即专制式的家庭关系,监护式的家庭关系,“和平共处”式的家庭关系与合作的家庭关系。台湾《社区青少年教育》一书在分析青少年犯罪原因时,将父母管教方式分为放任型、溺爱型、严格型、民主型、分歧型。美国心理学家鲍姆令特(D.Baumrind)按照不同的教育方式把父母分为权威的、专制的、不负责任的三种类型。我国大陆学者有的把家庭教育方式归纳为溺爱娇纵型、家长专制型、启发引导型、放任自流型。也有的表达为拒绝型、严厉型、溺爱型、期待型、矛盾型、分歧型,等等。以上这些分类是通过不同角度进行的,如从亲子关系的角度、从孩子与环境关系的角度、从父母对孩子情感的角度、从父母态度的角度。从不同角度对家庭教育方式分类,可以帮助人们选择最佳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家庭教育产生直接的、有益的作用。
心理学家根据潜心研究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与孩子社会化能力间的相关关系,把父母归纳为三种类型:即专制的父母、权威的父母和放任的父母。
(1) 专制的父母
父母把孩子作为附庸,对孩子的行为过多地干预。要求孩子绝对遵循父母所订的规则,不鼓励孩子提问、探索、冒险及主动做事。较少对孩子表现温情,并严格执行对孩子的处罚。这种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某种情况下对父母而言,可能更省事,但这种家庭的孩子从小缺乏思考的训练,又未从父母那儿得到温情,他们不懂得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在人际关系方面,如与其他幼儿交往,可能会碰到较多困难,他们始终处于被领导的地位,没有竞争意识,表现出焦虑和喜怒无常等。
(2) 放任的父母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无足轻重,父母与孩子各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及方向,不为孩子立任何规矩,无明确要求、奖惩不明。只给予孩子足够的温情,孩子没有“长幼有序”的观念,享有很大的自主权。这种类型的父母忽略了教导孩子尊重,不能适时提供孩子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使得孩子较缺乏自制力。尤其对学龄前孩子来说,父母若不能在言语、行为上有所引导,那么,孩子有如独自在汪洋大海中漂泊,不知该往何处,即使犯错也不自知。所以,给孩子这种自主,反而阻断了他学习做人的机会。这种孩子在与别的同伴交往时,会处处将自己的地位放在最高,,好胜斗强,经常出现攻击行为。
(3) 权威的父母
以合理、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站在引导和帮助的立场,设下合理的标准,并解释道理。既高度控制孩子又积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这类孩子易形成稳定的依恋,与同伴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综上所述,专制的父母为孩子规划所有事,将孩子训练成听话的机器,并不能帮孩子获取必要的知识技能。放任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往往使孩子面对挫折无法适应。唯有权威的父母才能培养孩子健全的自我,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被尊重,又不乏父母的引导和要求,往往成为最独立而有自信的人。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时,所使用的一系列方法。父母最常用的教养方式主要有:限制和宽容、惩罚和奖励、引导和温暖。
(1) 限制与宽容
宽容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积极作用。宽容家庭中的儿童性格活跃、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具有创造性,在其所属的团体中常处领导地位并具有爱憎分明的行为。而在限制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儿童则表现出相反的特点:缺少好奇心,创造性和幽默感。然而不同家庭环境中的限制,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是不同的,一种是“严格合理的限制”,一种是“惩罚性的限制”。权威型家庭中的限制明确合理,它给予儿童行为的适当自由和对独立性的奖励会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责任感成就感、自尊、语言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而专制型家庭的限制往往是无目的的、不合理的或者是身体上的强制,则会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相反结果。
(2) 惩罚
这是家庭教养中常用的方法。虽然父母都力图避免使用,但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不得不用。惩罚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强制和爱的收回,强制会阻碍儿童道德内化、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导致儿童攻击行为及其它不良行为。爱的收回也是一种心理惩罚。常听父母说“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我们称之为爱的收回。爱的收回,在使用时必须是适度的,过多地无区别地使用爱的收回易使儿童内疚感过重,对社会行为规则只是刻板而不是灵活地变通遵守,并且只能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进行。在权威型家庭中,爱的收回会对儿童社会化起积极作用,相反,在专制型家庭中使用则会起消极作用。
(3) 引导
引导方式就是平常说的说理疏导。有效的引导必须是富有情感又苛刻严厉的,这样的引导能使儿童了解“不允许行为”的一套规则看成为自己应该执行的。这样使用引导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更稳定、持久、有效。
(4) 奖励
奖励通常包括精神上的奖励(鼓励、赞扬)和物质上的奖励两种形式。父母适时的精神奖励,以及对良好行为的明确要求,会促进儿童社会责任感发展。而过多的物质奖励往往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尤其是滥用物质奖励。我国教育家陈佑兰先生说过:“物质奖励会降低儿童对行为标准的内化,阻碍认知能力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发展。”
(5) 温暖
温暖被公认为是家庭教养方式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在儿童社会化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处于温暖氛围中的儿童易于对处于困难中的人表示同情和提供帮助,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温暖的教养方式还能使儿童具有高水平的自尊。
影响家庭教育方式的因素很多,如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教育对象等等。而作为教育者即教育方式的载体或执行者的父母自身的.素质和条件,对教育方式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最关键的。其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父母本人的个性特征,如对社会化目标的看法和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能力的评估;(2)儿童自身的特征,如气质、能力和性格;(3)社会环境,家庭内部的环境,如婚姻关系,外部环境有工作单位、社会网络、社区、文化和亚文化等。
每个孩子都将通过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参与社会活动,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那么,家庭是人类的首属群体,人的社会化始于家庭,儿童时期在家庭中进行的社会化,有着早期性、教育和生活的一致性、施教者和被教化者关系的密切性等特点。因此父母采取怎样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所受家庭教育的效果,从而对孩子的社会化进程起重要作用。具体说来,关于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简要结论:
(1)父母愈多使用惩罚、限制,儿童对道德规则的内化及道德形成愈慢。
(2)精神鼓励优于物质奖励,对儿童社会化发展举足轻重。
(3)父母与孩子之间充满温情与慈爱的关系,对儿童宽容民主的引导,可以积极地促进儿童内部控制力的发展及认知能力的提高。
(4) 父母不宜孤立的使用某一种教养方式。
(5) 同一种教养方式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对儿童的社会化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如同样是限制,在专制型家庭中,其作用是消极的,而在权威型的家庭中的作用是积极有效的。
浅谈家庭教养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篇6
关键词:家庭教养; 幼儿性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079-001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因为幼儿的个性形成及社会性行为的获得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幼儿与父母相互作用、情绪关系的性质对幼儿以后个性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教养的方式是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幼儿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案例描述
这是我带班的第一年,接的是刚从小班升起来的中班幼儿。作为班主任,在开学家访的第一天就遇到了我们班的“皮王”——毛毛。毛毛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小男孩,家访时,毛毛正领着一群小朋友在玩滑板车,当陪同我一起家访的老教师对着孩子们介绍我这位新老师的时候,其他孩子都热情地对我打招呼,可只有毛毛在边上自顾自地研究他的滑板车。我走到他面前,蹲下来笑着和他打招呼,介绍自己,他在爸爸的“监督”下和我说了声老师好,就带着滑板车冲到了远处。在我和其他幼儿及家长们聊天时,毛毛大吼着踩着滑板车向我边上的一对双胞胎兄弟冲过来,把两个孩子都撞倒在地。毛毛爸爸要求他道歉,可他只是说了一句“我是他们大哥”就跑开了。从这个事件以后,我就开始关注这位“皮王”。
一次午睡起来,孩子们都在认真叠被子,可毛毛从自己床上爬到旁边床上又爬回来,来回几次,不但不叠被子,还打扰到了别的孩子。我走过去严肃地说:“毛毛,你这样子被子还能叠的好吗?被子叠得好的小朋友可以奖励一颗五角星,你的表现五角星能得到吗?”本想用奖励来鼓励他,结果他用力地把自己的被子扔到地上,大声说:“我才不要五角星,我要多少妈妈给我买多少,哼!”
三、原因分析
经过和之前的带班老师沟通了解,毛毛一家不是本地人,毛毛是家里的独生子,所以毛毛也就理所当然地变得恃宠而骄。这位老师说,小班时,毛毛欺负一位女小朋友,把小姑娘的手弄破了,老师请了家长来幼儿园沟通,毛毛爸爸很生气,也觉得很不好意思,就批评毛毛,可毛毛连忙躲到奶奶怀里,奶奶就心疼了,对着毛毛爸爸说:“孩子不懂事,吵吵闹闹也正常的,别对他那么凶。”听了这些,我大概也了解了毛毛家的一些情况,对毛毛的性格行为有所理解。
中班开学不久的一次家长会,通知要求不要带幼儿参加,来的家长中,只有毛毛妈妈是带毛毛一起来的,我询问原因,毛毛妈妈说因为毛毛想要跟着来,就带他来了。在家长会进行过程中,毛毛一直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有时还跑来跑去,毛毛的妈妈也没有去干预制止他,反而是有些开心的夸孩子灵活。家长会结束后,毛毛妈妈留下来问我毛毛的在园情况,我想借此机会和毛毛妈沟通一下,可经过沟通发现,毛毛妈对我所说的一些毛毛的在园不好行为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觉得毛毛比较灵活,脑袋也动得快。结合这些情况,我觉得毛毛的性格养成,很大一部分和他家庭教养中的溺爱有关。
四、干预及效果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对毛毛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指导。每天来园后,我都会请毛毛当值日生,帮助其他幼儿翻椅子,或是帮植物角浇水,鼓励他主动和老师阿姨还有小朋友问好,希望能够从这些方面培养他对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同时也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一开始几天毛毛都很积极投入,但一段时间后,他又有些变回老样子了。为了继续鼓励他的积极性,我就想给予一些奖励作为鼓励,但是想到他上次对评五角星说的那些话,我就觉得要换一些不同的奖励。于是我利用皱纹纸折了一朵大大的红花,在一次晨间谈话的时候对毛毛早晨的礼貌问好和帮助同学进行了表扬,把大红花奖给了他,希望他继续努力。这一次毛毛表现得很开心,表示愿意以后更加进步,还对着我说了一句:“老师你的手真巧,我妈妈不会折这个。”听到这话我心里一暖,感觉很感动,也感受到我的这些努力并没有白费。
作为教育者,我觉得最大的感动并不是什么感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向上变化,这种浅浅、轻轻的感动,正是我们期待的。我没想到这段时间我对毛毛的这些观察,可以让孩子有这些变化,真是十分感叹教育的力量。我真心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如他所言,不断努力,更加进步。
五、谈论及建议
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家庭,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在家庭中,作为父母教育幼儿应该注意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改变教养方式,孩子就会有变化:
1.多给孩子一些美好“风景”
鼓励孩子多和其他人接触,同时也引导孩子们常常使用文明用语,比如:“你好!”“谢谢!”“不客气!”“再见!”等。告诉孩子,与他人友好交往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可以多给孩子们看看一些积极的事物,比如扶老人过马路、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等,让孩子看到更多生活中美好的“风景”。
2.让表扬有个度
父母往往会因为孩子一些小小的进步就表扬孩子,但怎样的表扬才是适度呢?表扬要循序渐进,言语尽量亲切,除了表扬之外,还要有一些鼓励的话语。过多过重的表扬有时候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会加深孩子的心理负担,也可能让孩子自满。比如孩子第一次做出一些好的事情的时候应该表扬孩子,但如果第二第三次同样发生就不必要不断的表扬了,而是应该多一些鼓励和引导,让孩子们保持的同时要有所进步。
3.适度期望,不要过度严厉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会造成对孩子的要求过多和限制过多,让幼儿感到紧张和压抑。学前儿童主要还是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当孩子犯错时,纠正错误很重要,但是也要分清场合,不要在人多的时候批评孩子,这样往往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产生消极的情绪,如果过度严厉,就会造成孩子在性格方面产生不良的后果,甚至使在幼儿时期养成的性格影响一生。
4.家庭教育要持之以恒
教养孩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恒。作为父母,不能怕麻烦,要用耐心和爱心去教养孩子,才会有收效,促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祖辈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篇7
中国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 在家庭教育方式方面存在着“隔代教育”的现象, 也就是祖父母教育家里的孩子。中国人自古就把“隔代抚养”当成家族繁衍的大事, 祖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曾有一项全国调查显示:在城乡老人中, 负责教育、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70%以上。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本研究为了弥补先前研究的空白, 采用质性访谈 (定性访谈) 为主要方法, 以匿名方式, 调查祖辈教养方式的现实状况。关于教养方式的访谈主要围绕祖辈关于幼儿情绪、幼儿兴趣爱好、幼儿的人际交往、幼儿独立性、幼儿承受痛苦等方面的认识与教养。我们对幼儿园38位3—6岁间独生子女的祖辈家长进行了个别访谈。访谈中发现祖辈在幼儿家庭教养中时间和内容方面卷入程度高, 一是和幼儿相处时间长:“除了上学的时间全部在一起”“父母没有休息日, 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 即使父母和祖父母共同教养的, 通常只有在周末和父母在一起时间比较多;二是祖辈参与的教养内容涉及面广:“接他放学回来后, 爷爷陪她, 教她认字, 奶奶帮她洗澡, 洗脸”“早晨负责孩子起床、吃饭, 回家听英语磁带, 看课外书, 吃晚饭, 晚上陪孩子睡觉。”我们认为:现在年轻的父母多为独生子女, 在呵护下长大的年轻父母们把教育孩子的重担自然地交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所以, 在中国家庭, 祖辈参与教养的现状已经越来越普遍, 所以对祖辈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祖辈家长的教育方式与分析
1. 对孩子哭闹情绪的处理:
“不理她, 冷处理, 你要讲她理, 她更不得了。”“孩子闹得凶的时候, 也会打两下小屁股。”“有时候就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用别的事情来吸引他。”“不高兴了就哄哄, 小孩子嘛, 哄哄就好了, 比如买点东西给他!”我们发现, 在面对孩子哭闹情绪的时候, 很多老人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哄为主, 其次为:讲道理和训斥。他们不太理解此时需要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症结, 以使他们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从积极面可以看出祖父母虽然疼爱孩子, 但也不是一味的溺爱和护短, 不过在有原则地控制的方面灵活性不够。
2. 对待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喜欢的事情我们都鼓励他去做。”“孩子报名上什么兴趣班, 我们做不了主, 还要看他父母的意见。”“鼓励她学, 她父母忙的时候, 我们都会陪着她。”我们可以看出, 祖父母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持支持态度者居多, 祖父母在教育儿童时, 更多的是遵从父母的意愿。在家庭教育中, 大部分祖辈家长认为孩子的父母要起到主要的教育责任, 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中, 以父母的意愿为指导方向, 将自己的教养定位于从属和辅助的地位。
3. 对待孩子的人际交往:
“小孩子一个人很孤单, 我会带他出去让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给他创造机会跟别人玩。”“他要想出去找小朋友玩, 我就把手上的事情先放一下, 带他出去。”由此可见, 多数祖辈家长是支持孩子与人交往的, 但也有部分家长, 他们承担的家庭责任比较多“放学后, 我得赶紧带孩子回家, 要烧饭呢。”祖辈家长都比较乐意孩子与同伴交往, 一般在孩子交往时祖辈都会陪伴左右, 但与此同时, 孩子与人交往的过程也都在祖辈的“监控”下进行。祖辈们最担心的便是孩子间发生纠纷, 生怕自己的孩子在纷争中被欺负了。每当此时, 祖辈家长的处理非常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教育孩子要礼让。要学会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如有人欺侮就告诉奶奶, 在幼儿园要告诉老师。”“如果和比自己小的孩子在一起玩, 要告诉他要让着人家。”老人们总是在孩子发生纠纷时, 第一时间出面解决矛盾, 孩子很少有自己处理冲突的机会。
4. 对待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独立性反映的是人对独立于他人之外的存在的自我意识。它通过具体的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来确证自己的存在, 体验成功、感受挫折。 (1) 祖辈对待孩子参与家务的态度:“几乎没有, 怕不安全。”“家里都有我们呢, 一般不让她做家里的事。” (2) 祖辈对待孩子完成自己的事情的态度:“自己的事会让他自己做, 当然我们还是要帮忙的。”“让他自己吃饭、玩过的玩具自己收好, 我在旁边教她。”“整理玩具奶奶帮忙, 不勉强他。” (3) 对待孩子吃的问题是祖辈家长最为关心的。“吃饭之前都要问的, 今天想吃什么啊?”“想吃水果时都让他自己挑, 想吃什么买什么?”从调查可以看车祖辈家长都能意识到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但同时又比较矛盾, 生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怕孩子累着, 因此在教养过称中, 包办代替比较多, 大多数幼儿这方面的兴趣得不到发挥, 独立生活的能力较难得到锻炼。
5. 对待幼儿承受痛苦的能力:
“安慰她, 孩子已经很痛苦。”“孩子生病了, 会买些玩具安抚情绪。”“跌倒了, 要赶快把他扶起来, 看看摔伤了没有。”“一般都是哄他, 不能让他老哭哎。”祖辈家长总是心疼孩子的, 他们是不愿意看到那让孩子痛苦的画面的, 他们总担心幼小的孩子是否有承受痛苦的能力?所以他们更多地想到为幼儿排除痛苦, 却没能意识到有时痛苦也有益于幼儿的成长。
从教育方式的访谈结果来看, 祖辈家长由于担负着教养的责任, 他们能主动了解现代教育理念, 部分祖辈家长在了解的基础上, 还能较好地付诸于实施。但是多数祖辈家长真正开展教育时还是习惯运用固有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主要表现为:他们更多地关注对孩子的生活起居和饮食, 生活中对孩子的照顾关爱较多, 他们不愿意让孩子面对困难和痛苦, 所以往往喜欢包办代替。祖辈家长教育的孩子, 他们的生活体验相对较少, 独立实践活动少。
三、建议
浅论家庭教育与个体教养 篇8
1 家庭教育的“养成”性特征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我们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需要奠定孩子最初良好的行为方式和品德基础,种下日后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和实施的教育内容直接影响孩子后续教育的效果,儿童获得良好的教养是其最终获得成就的重要保障。其中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尤显重要。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早期家庭教育的“养成”性特点。家长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融合于平时的生活之中,父母依靠天然的血缘基础上建立的信任关系对孩子生活的各个细节给予指导和示范。良好“家风”的形成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资源和前提。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同情心、正义感、宽容、勤俭等良好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才能在高尚中学会高尚,在宽容中学会宽容。在良好家庭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教养”成果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教养”指教育培养或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现代汉语词典》)。它与知识一样是陶冶人的品格,使其成为有修养的人的必需的训练内容和过程,它是一个涉及到社会规范、伦理道德、审美意识、主观能动性、平衡感等的总体概念。“教养”一词从构词上就可看出含有教育和养成的成分,现代教育比较注重学校中的学习和实践,但教养则可能更加注重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持续不断、内在衔接的教育培养过程。教育只有以生活为背景,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才能容纳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个体发展前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才能融为一体,教育才能回归生活,回归真实,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才能保持最小的距离,受教育的个体才容易获得内外和谐一致的内心和人格,社会才容易表现出更强大的凝聚力和创新精神。
家庭教育是形成个体教养的重要基础,个体教养水平的高低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考察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对教养的基本理解无不包含着仁爱、同情和自我克制等重要因素,这是维系社会发展的重要道德要求,也是个人融通于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如何共同作用于个体教养的形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教养的形成基于历史的传统和时代的精神,一个时代有高昂的社会理想和精神生活,个体的精神追求才会有发展的丰厚土壤。在中国,教养也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文化在个人身上的延续,是一个家庭群体价值观的体现,表现为“家风”,在这一精神生活中,家庭成员互相勉励,互相扶助,在对外的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独特的行为特征,并影响他人和社会。“家和万事兴”,中国文化家国同构的思维方式使得个体的家庭教养非常重要,凸显出它在中国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价值。
社会成员要获得良好的教养水准首先要在思想上澄清一些认识误区。其一,教养实施的过程与知识的获得过程不能等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这里的“学”更偏重于人格的养成,伦理道德的培养,即“教养”的基本内涵。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在知识水平不高的父母的言传身教下,通过父母勤劳正直的生活行为示范,能够做到礼貌谦让,富有同情心,关心他人。相反,一些家庭条件优越并拥有高学历的人,不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没有将自己所学习的道德知识主动转化为日常的道德行为习惯,其行为为人不齿,被视为“有知识,没文化”的人,此“文化”,近于教养。其次,教养水平的高低与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不能简单等同。“富润屋,德润身”,财富的获得和道德修养属于不同领域的问题,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对待财富的态度是个体受教育成果的重要表现,是驾驭财富,立德造福民众,还是为财富所役使,挥霍财富,虚掷自身生命的宝贵光阴,这些都必须在社会生活中历经不同的境遇和磨难,通过不断反省,个体内在道德和精神获得提升,方能明确和秉持自己正确的选择。
通过良好的教养,社会个体懂得如何与别人和谐相处和如何自处,在与人、与事、与物的关系处理过程中保持自己应有的态度和高度,不迷失自我,淡定从容地行进在人生的正道上。那么,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如何通过家庭教育对个体教养的健康发展做出努力呢?
2 家庭教育内容应注重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根据“先入为主”的特点,家庭教育应该尽早自觉地实施。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的基础上,对小学和大学的教育阶段划分及教育内容作了系统论述。人生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小学和大学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学习阶段,即都是为了体认天理的,只是内容程度有所不同:小学“学其事”,大学“明其理”。小学是为大学打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深化。朱熹将小学教育比做“打坯模”,强调要从儿童幼小时,就要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的训练。小学以“教事为”,具体说,就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在儿童阶段只是空讲大道理是收不到很好效果的,最好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教育与生长发育融为一体,就可以“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大学阶段是在小学之上的深造,即“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是发明此事之理”。其纲领,就是“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相比之下,我们现在所实施的教育重点在于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充满着大量功利性色彩的智能开发活动,一些孩子即使获得了一些技能和荣誉,但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却明显缺乏训练,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在尊重、同情他人以及克制、忍让方面缺乏培养,个人成长中获得成绩容易骄傲自满,遇到挫折容易妄自菲薄、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心理素质缺乏“中和”的能力,行为表现少有温文尔雅之态。为了弥补许多教养上的缺陷,以至于对一些大学生和成人还得进行不要随地吐痰、不要践踏草地的道德教育。所以,我们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其提出适当的要求,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产生每个阶段适当的教育成果,为未来的人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 良好的教养必须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
良好教养的形成必须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在一个长期稳定和连续的过程中进行,在稳定的行为实践中提升个体内在的精神品质。良好教养形成的具体方法可以是引导孩子接触自然,领悟自然的法理;通过学习古代经典,了解人生的意义,把握立身处世的原则;接触各地的历史人文遗迹,反思历史教训;还可以通过勤劳工作体味劳动的快乐,通过欣赏艺术陶冶美的意识和情操,这些都是人们终身培育个人教养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孩子日常生活的细节中,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进行规范,引导和训练,比如吃饭时的礼节,与人言语时的礼节,等等。在孩子坚持良好行为习惯获得积极反馈的过程中加强和巩固这种行为,同时在逐步提高文化教育水平的过程中在心理和精神层面获得坚定的自我肯定和支持。个体的处处时时行为有序,整个社会生活才会有序,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关心也是在这种良性互动中产生和维持的,整体社会文明程度才会提高。
文化传统的传承和新一代人才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养”是全体社会成员集体参与和努力的结果,我们可能在受教育程度上有差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有教养的人,有教养的人不会因为自身贫穷就不再帮助他人,不会因为自己困顿就行不义之举,不会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择手段,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社会脊梁,我们的生活才可以稳定、温馨,只有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文明水准才能得到整体提升,社会才能实现整体的和谐发展。
注:本文为河南省2010年度“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体系设计及方法研究》(课题号:【2010】JKGHGA-0151)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家庭教养行为 篇9
关键词:家庭特征,精神卫生,教育,儿童,青少年
心理韧性(resilience,亦称心理弹性、压弹或抗逆力)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意指人的心理发展并未受到严重压力/逆境损害性影响,甚或愈挫弥坚的现象[1]。家庭教养方式是儿童青少年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是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观念、情感和行为的综合体现[2],是子女人格形成、心理发育、心理防御功能等获得的重要途径[3]。随着近年来我国离婚率的逐年升高,越来越多的孩子将在离异家庭中生活。有研究表明,离异家庭的孩子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而心理韧性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从心理韧性方面出发进行研究[4]。此外,学者们对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得出心理韧性有诸多保护因素,而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其中之一[5]。因此,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在心理韧性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改善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教育,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和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本次研究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6]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7]对社区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教育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辽宁省大、中、小城市各2个,每个城市随机抽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每个年级抽取1个班级,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于2013年6—12月对辽宁省6个城市(沈阳、大连、锦州、营口、铁岭、辽阳)小学三~六年级、初中一~三年级的学生共6 125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 385份,有效回收率为87.92%。筛选出来自离异家庭的儿童青少年,共1 473名,占总调查人数的27.35%。其中男生719名,占48.81%;女生754名,占51.19%。年龄8~17岁,平均年龄(12.56±1.54)岁。学生干部588名,占39.92%;非学生干部885名,占60.08%。父母文化程度(选择与被调查对象长期生活的一方)高中及以下952名,占64.63%;大中专307名,占20.84%;本科191名,占12.97%;硕士及以上23人,占1.56%。
1.2 方法
问卷内容包括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家庭教养方式量表[6]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7]。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共有12个条目,分为权威型教养方式、专制型教养方式和放任型教养方式3个维度,采用1~4分的4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该维度越接近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54,分半信度系数为0.64,内容效度为0.83,结构效度为0.53。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共27个条目,分目标专注、人际协助、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5个维度,采用1~5分的5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其中1,2,5,6,9,12,15,16,17,21,26,27项为反向计分)。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分半信度系数为0.72,内容效度为0.87,结构效度为0.55。本研究使用的量表信、效度均良好。
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问卷统一发放,匿名填写,统一回收,研究人员盲法录入数据,逻辑校错。
1.3 数据分析
运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与年龄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比较
不同年龄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权威型与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性别与年龄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韧性比较
不同年龄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人际协助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高于男生,见表2。
2.3 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得分相关性分析
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和总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0.39,P值均<0.05);专制型教养方式与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和心理韧性总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0.12,P值均<0.05);放任型教养方式与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和心理韧性总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5~0.15,P值均<0.05)。见表3。
注:*P<0.05,**P<0.01。
2.4 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心理韧性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0=男,1=女)、年龄、是否是学生干部(是=1,否=0)、父母文化程度(1=高中及以下,2=大中专,3=本科,4=硕士及以上)、家庭教养方式3个维度得分为自变量,采用线性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影响心理韧性得分的因素有权威型、专制型、是否是学生干部、年龄、父母文化程度。见表4。
3 讨论
本次调查中,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占总调查人数的27.35%。不同性别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韧性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际协助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张丽[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低年龄段得分高于高年龄段,与孟召敏[9]的研究基本相符,原因可能是步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关注的事物较之以往更多,内心也更加敏感,加之生理上的发育变化和叛逆心理,因此更容易冲动和产生消极的情绪。
相关分析显示,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和总分呈正相关,专制型教养方式与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和心理韧性总分呈负相关,与张林等[10]结果基本相符。可见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心理韧性具有积极影响,而专制型教养方式却对心理韧性有着消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与学生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合理的家教方式有助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与培养[11]。在离异家庭中,子女被迫选择与父亲或母亲其中一方长期生活,而另一方在教育过程中角色缺失或参与度不足,因此对离异家庭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要求会更高,而家长的素质往往参差不齐,子女的教育效果就难以保证。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育水平,应鼓励社会各行各界开办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促使他们选择积极的教养方式。此外,还可以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甚至现在流行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重要性进行科普和宣传。
家庭教养行为 篇10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兰州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 年龄3~6岁。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280份, 收回有效问卷1214份, 具体情况见表1。
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心理问题调查问卷》, 调查时先由调查者向儿童及其家长详细说明、解释各项内容含义、要求, 然后由家长根据儿童日常表现和家庭实际情况选择、填写。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1) 基本情况; (2) 儿童心理状态:按照儿童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分为三个方面, 每个方面包括6~8个心理不良表现供被调查者选择、填写, 其中情绪包括紧张、焦虑、恐惧、抑郁、愤怒、对立6种不良情绪;行为包括强迫、偏执、依赖、孤独、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破坏与违纪7种行为问题;人际交往包括敏感、羞怯、冷漠、霸道、任性、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缺乏理解与沟通8个内容。以上心理问题, 每选择1项记3分, 没有记0分; (3) 家庭教养环境:被调查儿童的家庭中父母是否有挑食、偏食、吸烟、酗酒、赌博等不良习惯, 父母双方都有不良习惯的记2分, 1人有的, 记1分, 没有记0分。
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进行均数比较, 方差分析。
二、结果
1. 家庭教养环境状况。
在被调查的儿童中, 家庭没有不良习惯的有791人, 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5.2%, 父母双方有1人存在不良习惯的有408人, 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3.6%, 父母双方均有不良习惯的为15人, 占1.2%。调查结果显示, 在被调查儿童的家庭中, 有1/3的父母存在挑食、偏食、吸烟、酗酒、赌博等不良习惯, 说明父母具有不良习惯情况比较普遍。
2. 被调查儿童的心理状况。
本次调查中认为自己的孩子存在情绪、行为及人际交往方面心理问题的有925人, 占被调查总人数1214人的76.2%, 其中存在行为问题的最多, 有805人, 占总人数的66.3%;其次为人际交往问题, 有527人, 占43.4%;情绪问题, 为475人, 占39.1%。从本次调查来看, 具有2项心理问题的儿童346人, 占28.5%, 具有3项心理问题的儿童268人, 占22.1%, 说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龄前儿童占到了被调查儿童的2/3以上, 问题比较严重。
3. 具有不同家庭教养环境的儿童心理状况比较。
按照被调查儿童的家庭是否存在不良的教养环境, 将被调查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比, 发现具有不良家庭教养环境的423名儿童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有376人, 占该组人数的86.8%, 父母无不良习惯的家庭中791名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有558人, 占70.5%, 说明具有不良教养环境的家庭比正常家庭的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对具有不良教养环境家庭的儿童心理状况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各类心理问题的均数±标准差 (X±s) 与正常家庭进行均值比较、方差分析, 发现教养环境不良的家庭儿童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家庭, 且P<0.001, 说明两组儿童之间心理状态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见表2) 。
三、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 兰州市学龄前儿童的心理问题比较普遍。在儿童的心理问题方面, 具有不良家庭教养环境家庭比普通家庭更为严重,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儿童的问题行为、情绪不良及人际交往过程中, 例如敏感、违纪、缺乏合作与沟通、对立、孤独、自卑、偏执、冷漠、对立、焦虑等。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与其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个性及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在婴幼儿阶段,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 所以父母及家庭的不良行为和习惯, 也会通过耳濡目染逐渐使儿童形成不良习惯, 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3]。
具有不良教养环境的家庭, 相对于普通家庭来说, 由于父母有吸烟、酗酒、赌博等不良行为, 容易激化家庭矛盾, 造成家庭气氛的紧张和对立,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 父母教育和管束儿童时, 更易训斥、殴打或辱骂孩子, 致使儿童心理压力增大, 出现紧张、焦虑、对立等情绪, 所以比正常家庭的儿童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4], 而这些心理问题, 反过来又会引起儿童对自己不良习惯、行为的关注, 起到强化作用, 从而加重他们的不良行为和习惯, 进而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导致儿童出现各种身心问题[5]。所以, 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父母应当积极矫治或不断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与行为, 从而为儿童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促进儿童的心身健康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杰, 王美芳.母亲心理健康、教养行为与幼儿焦虑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 23, (5) :353-354.
[2]史祝梅, 王爱华, 李岩.烟台市3-4岁儿童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 (5) :438-439.
[3]喻淑香, 郭文斌, 韦琴, 等.不同家庭互动类型儿童的自陈抑郁症状、应对方式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 23 (2) :143-1469.
[4]郑睿, 张丽锦.儿童冒险行为的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4) :745-74.
家庭教养行为 篇11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子女英语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22
多年以来,部分学生家长常将自己孩子英语成绩不好归结为学校、教师的责任。对此,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自省反思,学校和教师是有责任,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不免质疑: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比学校和教师,他们的教养方式究竟和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多大关联度?
一、学习不良学生与学习优良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有显著差别
子女英语成绩好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不同有关。成绩好的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用情感温暖孩子和沟通理解孩子:当子女遇到挫折时,父母多能设身处地地为子女考虑,为他们加油,给他们鼓励;彷徨无助时,给他们坚定的支持。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家庭教育方式是严厉的惩罚和无原则的抱怨,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的态度,这些孩子不仅英语成绩差,因此造成的心理问题也不少。
二、家长素质和家庭环境对学生英语成绩有重要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的显著差异与父母亲受教育程度高低有关系。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选择民主教育方式的就多;反之,选择专制教育方式、放任自流、溺爱惯性方式的就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家长受教育越多,他们学到的知识越多,思维方式就更科学,看事情、处理问题更客观、更理性,对子女的愿望与想法更尊重,更愿意了解和理解。因此,在教育子女的情景中,更能将孩子看成是有独立人格的成人来尊重,能掌握孩子在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用较为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而家长受教育越少,知识越有限,视野也越狭窄,所接触的人更是如此,常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所以在教育子女时,老用过时的教条,抱住旧经验不放,把孩子当私有物品,想怎样就怎样,对孩子不尊重,以自己为中心,以不科学的态度,过于感性的方法教育子女。良好的愿望带来的却是较差的教育效果,甚至有些孩子直接放弃学英语。
家庭教养方式的显著差异与家庭环境氛围有较大关系。家庭环境氛围是指家庭里的心理气氛,是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交流沟通的方式与品德修养的程度造成的。此氛围在较大程度上反映着家庭成员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人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情绪的感染、做事的方向与行为导向三个方面,调查表明,家庭环境氛围对子女英语成绩的影响较深远。家长给子女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无形中影响子女的学习成绩。在学习优良类和不良类学生的家庭里、家庭环境氛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三、家长对子女的英语成绩期望值过高,对学生心理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
不仅家长素质和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有影响,父母的期望也对子女英语学习有影响。心理学的调查表明,期望效应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学规律。罗森塔尔“期望效应”证实,父母或教师的适当期望能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成绩。
从调查问卷看,成绩优秀者和成绩较差者获得父母的期望是不一致的。父母对英语成绩的期望是有差异的。父母相信子女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学好英语,经常鼓励他们多读多写,定英语杂志让子女看。这些殷切的期望和热情鼓励能促使子女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反之,另一些家长不相信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能学好英语,时时让孩子补课,并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使得孩子开始厌恶英语学习,甚至放弃了英语。
在英语学习中,家长要让期望效应发挥它强大的力量。首先,家长必须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充满信心。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们英语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努力去挖掘他们英语学习的潜力。在充分信任和精心引导下,这些优势和潜力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使孩子的英语成绩快速提升。
四、家长对子女情商的培养和重视不够是目前家庭教养方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生英语成绩还与家长对子女情商的培养和重视有重要关系。
影响英语成绩好坏的直接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智商因素;一个是情商因素。前一个就是我们所说的智商高低。人聪明,其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思考能力就高,这样掌握英语就容易,但是具备这样的因素并不见得就能取得好成绩。恰恰影响英语成绩高低的是情商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上进心,自信心、耐挫力等。如果具有不服输的性格,不怕出力,积极上进,对英语学习有正确认识,这才是提高英语成绩的关键所在。但家长对子女情商的培养和重视不够是目前家庭教养方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孩子,学习态度、习惯都比较好,成绩却总不见大的提高,难以突破,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或学习方法有问题。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当然有的家长可能不知道英语学科的特点,可以主动找教师帮助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子女英语成绩的关系,从而引导部分家长正确审视自己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孩子英语成绩产生的副作用,为制定合理的教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使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娜娜,陈阿雅.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07.
[2] 王志梅,王婧.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影响的研究[J].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篇12
由于青少年犯罪问题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息息相关,因此,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课题。而家庭是子女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化的最先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家庭的各种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子女社会化的进程。
1 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界定
狭义的青少年犯罪是指达到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的少年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依法应受处罚的行为,各国法律对少年犯罪的年龄规定不尽相同。按照我国的刑法规定,已满14岁至未满18岁的个体的犯罪为未成年人犯罪或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是已满14岁。
广义的青少年犯罪是社会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等学科广泛使用的概念,而不是严格的法律概念。一般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实施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问题行为,既包括严重的违法行为,也包括没有达到触犯法律的严重程度,但对自己、他人或社会都会造成伤害的问题行为。本文将采用广义的定义。
2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众多研究中,家庭一直被看作是青少年问题行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系统。父母是子女行为的典范,是子女社会化的主要教化者[1]。多年来,对于家庭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的:(1)家庭关系,主要指家庭成员两两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特征。(2)家庭成员的行为,主要指家庭的教养方式、父母的监控行为、家庭成员是否有犯罪行为等。(3)家庭结构,即单亲家庭或双亲家庭、未婚家庭或已婚家庭、核心家庭或多代家庭等。
当然,还有有关家庭经济地位、民族等因素与犯罪的关系方面的一些研究。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2]。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培养及所采取的态度、方式方法和手段。在家庭环境诸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发展的最主要的家庭因素。
2.1 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的影响
不同类型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子女的行为。归纳起来分四种类型。溺爱型,用盲目的爱去满足孩子过分的要求,用过分的爱护和帮助来骄惯孩子,容易养成孩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专横霸道、非法谋取的恶习。忽视型,对孩子放任自流,漠不关心,孩子缺乏与父母的接触,容易出现冲动性、攻击性、不顺从、易怒和低自尊。这类青少年容易出现酗酒、逃学、交友不良、性早熟等行为。专制型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要求,常命令或训斥孩子服从自己,容易形成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报复心理;拒绝型父母容易引发孩子的敌意,导致父母与子女感情破裂,使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和应有的管教,产生反社会情绪与行为,一旦遇到不良引诱就容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2.2 极端化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极端化的教养方式、父母双方存在严重分歧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具有严重影响[3,4]。
父母过分偏爱、干涉和保护,剥夺了子女应有的自由,使子女产生自卑心理,抑制了他们自我能力的发展,容易导致“激情犯罪”或“胁从犯罪”;父母对青少年缺乏情感温暖理解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教养因素之一。而犯罪青少年的父母却恰恰缺乏情感关爱,对其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甚至拒之门外,这必然将其推上犯罪歧路。
2.3 父母教养方式严重不一致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严重不一致对青少年犯罪产生很大影响。不管何种教养方式只要父母一致,孩子犯罪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总之,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是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家庭既可能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可能是孕育罪犯的温床。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我们应加强亲子教育,健全家庭生活,提高父母的自身素质,改善教养方式,发挥家庭应有的教育功能,以帮助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
3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家庭教育对策
3.1 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甚至会决定孩子的一生。因此,父母应注重同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在家庭为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以维护和培养子女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健康成长。
3.2 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倡导科学民主的教养方式
父母应本着现代科学的教育观念去理解尊重子女的人格和权利,客观的看待子女。同时,家长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引导子女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3 父母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所选择的教养方式。因此,家长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申平华.青年行为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61-63.
[3]桑标,程渊.与孩子一起成长[M].长春出版社,1998:3-4.
[4]赵山明,赵汗青,张喜转.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的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7):3300-3302.